1. 有人說「勞動創造了人」這句話對嗎為什麼
對。中國原始社會的北京人能夠使用工具勞動,已經是人了,他們會打造石器,內製造木棒這些人類最早的工容具。會不會製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到了山頂洞人,懂得磨製石器、懂得鑽孔、懂得人工取火。這樣,在勞動過程中,他們的模樣與現代人基本相同。因此在這個意義上說「勞動創造了人」。
解題思路:
這是一道判斷說明式問答題,旨在考查學生對歷史結論形成的理性思考能力。「勞動創造了人」,這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歷史結論。但在認為「上帝創造了人」的唯心主義者那裡是不可理解的。勞動和生產方式的進步,帶來了人類體型特徵的進化,人愈來愈脫離動物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
解答這樣的論證類型題目,關鍵是要理解題意,抓住本題題眼,聯系課文,認真作答。「勞動創造了人」,是一個理性的科學的唯物主義歷史結論,而不能當成一句庸俗的調侃式的戲語。解答此題,先要表明自己的觀點。再擺事實,講道理,論證觀點。從而形成一個史論結合的好答案。
2. 恩格斯名言」勞動創造了人類「是什麼意思
勞動創造人,而且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決定力量。
恩格斯在1876年所寫的<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中,明確提出並全面論證了勞動創造人的原理。他指出: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而且達到這樣的程度,以致我們在某種意義上不得不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在勞動的直接推動下,早期人類大體經歷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或稱古人、晚期智人或稱新人、等4個發展階段。
在從早期猿人到晚期智人的發展過程中,人類的腦量不斷增大,體態特徵愈來愈區別於猿而近似於現代人。勞動工具日益改進和多樣化,經濟生活逐漸豐富起來,並開始出現原始精神文明。從晚期智人開始,人類逐漸發展成現代世界的各色人種。
(2)勞動型轉創造擴展閱讀
人類勞動是有目的有計劃的自覺活動,活動的結果事先已在人的觀念中存在;動物受本能所驅使的活動是無意識的,它們不能事先「觀念地」製造出活動的結果來。
人類勞動是人對自然界的積極改造,通過勞動來支配自然界,並在自然界打下自己意志的印記;動物的本能活動則僅僅是適應和利用自然界,單純以自己的存在使自然界發生改變。
人類勞動從製造工具開始,製造和使用勞動工具是人類勞動必然的、普遍的要素;而動物的「工具」一般說來只是它們的軀體(爪、牙等),某些動物偶爾也使用自然界現成的工具,但它們永遠製造不出那怕是極粗笨的石斧來。
勞動是人類區別於包括猿群在內的其他動物的特徵,而製造工具則是人類不同於動物本能活動的根本標志。
3. 為什麼說抽象勞動創造價值,具體勞動保存或轉移價值
首先你要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即使用價值和價值。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關系,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一切勞動產品所共有的屬性。使用價值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類腦力和體力耗費。價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會屬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價值,但只有這種有用物品是勞動產品並作為商品時,它才具有價值。
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即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具體勞動是指生產一定使用價值的具體形式的勞動,馬克思也稱之為有用勞動。抽象勞動是指撇開一切具體形式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的體力和腦力消耗。
具體勞動形成商品的使用價值,反映的是人與自然關系,是勞動的自然屬性;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實體,反映的是商品生產者的社會關系,是勞動的社會屬性。
由此可知,抽象勞動創造價值,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而具體勞動在創造使用價值的過程中會把生產資料的價值(生產資料本身就具有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去,也即價值的轉移是由具體勞動來實現的。把這句話簡化一下就容易理解了,即「抽象勞動創造價值,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具體勞動把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
如果讓我用自己的話說 可以敘述如下
簡單的說下,商品首先具有價值與使用價值,價值是由抽象勞動創造的,具體勞動創造了使用價值。商品的交換就是商品生產者出讓商品的使用權來獲得價值,也就是說商品生產者想獲得價值,消費者想獲得使用價值。這樣使用價值與價值就分離了,也就是抽象勞動與具體勞動分離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4. 勞動創造人的理論最早是誰提出的
一九七六年,恩格斯撰寫的《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系統地闡明了勞動回創造人的理論.
恩格答斯曾多次指出,「人類社會區別於猿群的特徵又是什麼呢?是勞動」(《馬恩選集》第3卷第513頁),而真正的「勞動是從製造工具開始的」(《馬恩選集》第3卷第513頁),
5. 勞動力自身的價值在消費過程中能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為什麼是錯的生產的過程不是要先創造出勞動力自身價值
是的。馬克思強調不變資本以生產資料形態存在,並通過工人的具體勞動被轉移到新產版品中,權其價值量是不變的,僅僅是機器被磨損後的價值轉移。沒有任何增值。而可變資本則用來購買勞動力,可變資本的價值在生產過程。
正是由於存在著這種抽象形態的勞動,才使得各色各樣具有不同使用價值的商品,例如糧食和紡織品,能夠在同一測度標準的尺度下進行比較、衡量、交換、交易和買賣。人們在市場上交換商品,實際上是在相互交換各自的勞動。也正是這種抽象形態的勞動,形成了商品的價值。
(5)勞動型轉創造擴展閱讀:
形成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所謂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是在社會現有的標准生產條件、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強度下,生產一個單位使用價值所必要的勞動時間。
一個農民生產的20公斤大米如果能同一個裁縫製作的一件上衣達成交換,表明兩個交換物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大致相同的。隨著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生產單位商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會不斷減少。
6. 如何激發職工的勞動熱情和創造力
在當前企業深化改革,轉換經營機制,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全力打造全國一流安全高效煤炭企業的新形勢下,如何調動和發揮職工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力,使企業不斷增強凝聚力、競爭力和向心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勞動熱情,也是搞活企業,提高工作執行力的一個根本性問題。這個問題解決得好,廣大幹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就會得到充分發揮,企業就會擁有無窮的活力。那麼,工會組織如何調動企業職工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力呢?我認為,至少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要大力營造尊重和理解職工的和諧氛圍
我認為,「尊重和理解職工」是調動職工勞動積極性的有效途徑。人是企業的主體,企業要從職工的利益出發,給職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為他們提供實現自我價值的條件和機遇。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職工就會感到踏實和有奔頭,就會更加熱愛並關心自己的企業,從而形成強大的凝聚力。這就要求我們的黨政工領導要轉變工作作風,堅持「以人為本」,做到平易近人。將「尊重和理解職工」作為一條政治紀律,大力營造尊重和理解職工的和諧氛圍。各級領導幹部要經常深入到職工當中,了解職工的疾苦,關心職工的生活,拉近領導幹部與職工群眾的距離。在生產經營工作中,行政領導幹部,特別是基層的管理幹部,在日常安排工作,處理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時,往往容易上火、激動、發脾氣,經常對職工「發號司令」,甚至粗暴「訓斥」,個別幹部還存在工作方法簡單,甚至「開口罵娘」的不良現象。工會幹部作為行政幹部的「夥伴」,要多提醒行政幹部,講究一下領導藝術,注意一下工作方法,切實樹立起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辦企業的思想。要勸說行政幹部,在安排工作、指揮生產中,一定要尊重職工的人格,對職工的一些缺點和錯誤,要善意進行批評教育,對職工做的不好的地方,要善意給予指出,對職工工作達不到標准要求時,要客觀分析原因,給予包容和理解。絕不能動不動就訓斥職工,甚至「耍態度」、「亂罵娘」。這樣,不但達不到促進工作的目的,還會挫傷職工的勞動積極性,產生新的矛盾。
在工作環境上,企業要盡力為職工營造一個舒適、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要積極改造不利於職工身體健康,影響安全生產的不良環境和設施,在生活上要重點抓好「兩堂一舍」建設,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為職工搞好福利,解除職工的後顧之憂,讓職工愉快工作,體面生活。工會組織要利用節假日或有計劃地組織職工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豐富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同時還要為職工搭建實現自我價值的平台。要通過開展「創建學習型單位,爭做學習型員工」活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勞動競賽」、以及小革新、小改制、小建議等「五小」活動,充分開發人才潛能,激發職工的創造力。企業要為職工提供學習、培訓、深造的機會,不斷提高職工的文化素質、思想素質和技術業務素質,讓職工盡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展示自己的技能,滿足職工自我發展的要求,從而更好地為企業工作。
第二、要建立健全有利於激發職工積極性的各類激勵機制
職工的積極性來源於他們對企業的熱愛和關心。要讓職工熱愛和關心企業,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使他們從內心深外認識到自己在企業中的主人翁地位和各級組織對他們勞動成果的認可和肯定。
首先要在政治上保障職工的主人翁地位,依法落實職工在企業中的各種權力。工會組織要加強自身建設,健全工會組織機構和工作機制。特別是要建立職代會制度,加強企業、區隊、班級「三級民主管理」,保證職工參與監督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其次,要認真貫徹執行有關規定,保障勞動者的最基本權利,包括工作時間、勞動報酬、休息休假、勞動安全、生活福利等方面,都應不折不扣地按照有關規定執行。工會應該通過「工會與行政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職工關心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認真落實「職代會提案」。完善「企務公開」制度,將涉及職工利益的問題及時公開,主動接受職工的監督,給職工一個明白,還幹部一個清白,密切干群關系。再次,還要發揮「工會大學校作用」,在公司黨委的領導下,搞好正面宣傳教育和引導,要引導職工正確認識和擺正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進一步明確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和主人翁責任。要讓職工從實踐中真切地體會到自己在企業的地位和權利,從而激發出他們的勞動熱情和工作積極性,更好地發揮好主力軍作用。
第三、要充公發揮工會組織的自身優勢和職能作用
在新形勢下要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自身優勢,把職工群眾最廣泛地組織到工會中來,把工會組織的活力最充分地激發出來,把廣大職工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用共同理想和願景目標凝聚職工,用偉大事業激勵職工,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揮廣大職工投身煤炭事業的巨大熱情和創造活力。
工會組織要充分調動和激發職工的勞動熱情和工作積極性,就要全面履行工會職能,突出維護職能。為此,各級工會幹部要經常深入到職工當中,了解他們的思想、生活、工作狀況,著力解決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緊迫問題,牢固樹立關心職工、愛護職工、服務職工,為職工排憂解難,切實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當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時,要敢於為職工說話,正確維護職工的切身利益。要幫助職工轉變思想觀念,逐步建立起適應科學發展需要的健康心理狀態。要真正關心職工疾苦,為職工解決具體和實際困難,保護和發揮他們勞動積極性。要經常性地開展「送溫暖工程」,為有特殊困難的職工送去溫暖,讓職工在點滴小事中感受到黨的關懷和組織的溫暖,讓職工體會到企業就是「職工的家」,激發職工熱愛企業,做好工作的熱情。作為工會幹部和工會組織,應把保護和調動企業職工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力作為一項重要職責,並體現到工會工作的各個方面,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在這方面的自身優勢,讓職工心情愉快地投身到企業生產經營工作中去,為企業又好又快的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7. 馬克思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這話怎麼理解
正是因為勞動,人才稱之為人。正是因為創造,人才堪之為人。在這個長內期的過程之容中,人類本身就被所謂的創造出來了。但勞動又是人的專有名詞,動物的「努力」不能稱為勞動。那麼人未成人之前的勞動不叫做勞動,未勞動到一定程度的人也不算是人(從人類初期來看)。所以這個過程是長期的,共同的轉化過程。
8. 為什麼說抽象勞動創造價值,具體勞動保存或轉移價值
咱們分兩個方面來理解一下:
具體勞動是你具體的行為,你在做什麼,比方說,我是種地的,我的具體勞動就是種地,沒錯吧?
抽象勞動是什麼?是把n多行業的具體勞動歸納起來,統稱為一個詞:干(莫想歪少年),至於干什麼,每個人所做的事情是不相同的,但都在付出努力,這叫抽象勞動。
——手動割——
理解了這個,我們回看一下你問的問題:具體勞動保存或轉移價值?
這就好比方說,我是個裁縫,我做的這個具體的活,是要把布變成衣服,在這個過程裡面,我需要用到的東西是:布、線、針等。當隨著布和線一點點消耗,衣服做好了。
說白了,布跟線用光了,價值就沒有了,但它們本身價值去哪了呢,去衣服裡面了,對吧,所以在縫衣服(具體勞動)中,布和線「轉移」了自身的價值去了衣服里(准確的來說是布和線的交換價值轉移成了衣服的使用價值,當然不理解也沒有關系)。
價值轉移好了之後呢,這個衣服不管你放10年,20年,100年,你之後都可以拿出來穿(只要它使用壽命沒有到),而不是說這個衣服我上身穿一次它就憑空消失(你說游戲里的附魔裝備我也沒辦法),所以勞動過程讓生產資料發生了價值轉移到產品,同時保存了價值。
——手動割——
接下來咱們講講抽象勞動創造價值(這里的價值應該定義為使用價值):
不管你干什麼,只要是幹活,就會有結果,而這個結果沒有你的勞動行為,也不會從無到有的,結果是你用你自己本身勞動創造出來的,不是憑空產生的。
所以說,我們在消耗自身勞動力的使用價值的過程中,把「自身勞動力的使用價值」這個東西,加在了結果(產品)上,一塊布,一根針,幾根線,經過我們的勞動,變成了一件可以穿的衣服。如果沒有勞動,那永遠只是一塊布,一根針和幾根線而已了。
而一件衣服比一塊布,一根針,幾根線有用多了,這個額外的使用價值是從哪裡來的呢,是靠勞動創造出來的。各行各業,方方面面都一樣,只要合理利用生產資料,通過勞動行為,而生產出對人有用的產品,這裡面的所有勞動,都是會創造價值的。
——手動割——
理論有點繞,我盡我所能給你講簡單些,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