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農歷創造

農歷創造

發布時間:2020-12-15 00:42:38

① 歷法的創造

漢歷,漢抄族的傳統歷法,中國傳統歷法之一,也被稱為"陰歷"、"農歷"、"古歷"、"黃歷"、"夏歷"和"舊歷"等。漢歷屬於陰陽歷,一方面以月球繞地球運行一周為一"月",平均月長度等於"朔望月",這一點與陰歷原則相同,所以也叫"陰歷";另一方面設置"閏月"以使每年的平均長度盡可能接近回歸年,同時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的變化特徵,因此漢歷集陰、陽兩歷的特點於一身,也被稱為"陰陽歷"。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華人以及朝鮮半島和越南等國家,仍舊使用漢歷推算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

② 中國農歷是誰創造的

農歷又稱夏歷,相傳起源我國夏代。

其科學性、實用性都很強,因此流傳至今。農歷按照全年的自然日劃分為四季、二十四節氣和年節。

農歷的二十四節氣包括:春季的立春、雨水、驚蠻、春分、清明、穀雨;夏季的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的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的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此外,全年中的月份按照月相變化周期而設置。即大月30天,小月29天。農歷每月的初一稱為「朔」,每月的十五稱為「望」。在「朔」日,月球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暗影對著地球,而與太陽同時出沒,於是人們看不到月亮。在「望」日,地球運行到了太陽與月球中間,太陽從西方落下,月亮從東方升起,因而能看到滿月。

由於農歷一年約為355日,與地球年相差約11日左右,所以每3年要置一閏月,每19年要置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也叫閏年,具體閏哪個月,則要視節氣情況靈活而定。

農歷既依據地球回歸年所用時間,又依據月相變化而指定,而且以身邊的氣象與物候條件、農事活動為參照,實用性強,因而成為四季分明,便於記憶的歷法。在我國,農歷歷法尤其適用於中原的廣大地區。

③ 農歷(陰歷)是我們國家發明的嗎

陽歷、陰歷和陰陽合歷。

陽歷又叫格列歷

我們目前常用的就是陽歷。陽歷是根據太陽運動周期來制定的,具體表現為春夏秋冬四季循環的周期。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為一年,稱作回歸年或太陽年。陽歷又稱太陽歷、公歷、西歷和格列歷。

[儒略歷]

要知道格列歷這個名稱的來歷,得從儒略歷說起。公元前46年,羅馬皇帝儒略·愷撒聘請埃及天文學家索西尼斯來研究歷法,經索西尼斯推算,一年應有365.25天。於是這個皇帝就規定一年為365天,餘下的四分之一天用每4年增加1天即「4年1閏」的辦法來解決,閏年366天。他又規定一年為12個月,單月為大31天,雙月為小30天,這樣全年共366天,剛好是閏年的天數,而平年必須要減去1天。

那麼從哪一個月減去1天呢?傳說古羅馬時代全國的死刑都集中在2月份執行,古羅馬人普遍認為2月是個「凶月」,希望這不吉利的日子越少越好,於是決定從2月減去1天,2月便剩下了29天,閏年才為30天。這位皇帝在制定歷法的同時,也塞進了一點私心,因他生於7月,就把7月命名為儒略月,如今英語中的「July(七月)」就是由此演化而來。這就是早期的陽歷,稱為儒略歷。

儒略·愷撒大帝死後,其義子奧古斯都·屋大維繼位,這位新皇帝發現愷撒大帝生於7月,是大月,而自己生於8月,卻是小月,相比之下,有失尊嚴,於是他下令把8月也改為大月,並命名為奧古斯都月,如今英語中的「August(八月)」就是由此演化而來。經他這樣一改,全年多出了1天。為此,按照先帝的辦法,再從不吉利的2月中減去1天,致使平年的2月份只剩下28天,閏年為29天。而且從9月份開始,把雙月改成了大月,原本是單月大雙月小的規律因此也被打亂了。後來不知是誰發明了「拳頭記憶法」:拳背骨骼凸起處是大月,凹下處是小月。從此,全年大小月的順序和每個月的天數被固定下來,並一直沿用至今。

經過奧古斯都·屋大維修改後的儒略歷使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後來發現仍有缺陷。1576年,根據一名義大利天文學家的精確計算,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確切時間應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365.2422天)。若每年按365天計算,4年累積起來才多出23小時15分04秒,不足24小時。而儒略歷採用的是「4年1閏」法,即每4年要增加1天(24小時),比實際多加了44分56秒,平均每年要多加11分14秒,每過400年要多加3.12天,從使用儒略歷到16世紀末,將會產生約10天的誤差。

[格列歷]

為了提高歷法精度,消除累積誤差,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於公元1582年組織一批天文學家,專門研究如何對儒略歷進行修訂。根據研究結果,最後確定修訂的內容主要有兩點:一是將1582年10月4日的次日(應該是10月5日)定為10月15日,以消除從使用儒略歷以來至1582年間的累積誤差10天。這就是有的文章中提到的「歷史上的10天為何不翼而飛?」的原因。二是修改置閏規則,除了保留儒略歷原規定的「凡能被4整除的年份為閏年」外,對世紀年(即末兩位數是「00」的年份)作了補充規定,即只有能被400整除的年份才是閏年,如2000年、2100年、2200年和2300年中,只有2000年才是閏年,其餘3年均不是,這樣400年中少了3個閏年,實際設置了97個閏年。新規則可使今後不再產生原來那種累積誤差。後來又規定公元4000年不算閏年,這樣4000年中剛好設置969個閏年。

修訂後的儒略歷精度大大提高了。這一成果應歸功於格列高利十三世,故把儒略歷改稱為格列高利歷,簡稱格列歷。格列歷一年的長度為365天5小時49分12秒,與回歸年平均長度只差26秒,3320多年才會產生1天誤差。正因為格列歷有如此高的精度,後來逐漸被許多國家所採用,成了通用的歷法,故稱為公歷。但公歷也有不夠理想的地方,一是每個月的天數不一致,且分布不勻,下半年與上半年相差3天左右;二是日期與星期之間沒有確定的對應關系,紀日不便。

農歷並非陰歷

有人說,「農歷就是陰歷,陰歷又稱農歷」,還有人認為「二十四節氣是與陰歷相對應的」,其實這些都是誤解。

[陰歷]

陰歷是根據月亮的運動周期來紀月和紀年的。古代,人們每天看到太陽從東邊出來,西邊下去,用於紀日很方便很清楚;而更長一些的時段又如何紀時呢?人們看到對不少現象有影響的月亮,其圓缺晦明有明顯的周期變化,於是把月亮圓缺晦明一次定為一個月,因為月亮圓缺一個周期平均為29天12小時44分03秒(29.5306天),便把小月定為29天,大月定為30天,12個月為1年。因為月亮又叫太陰,所以把以月相變化為依據的歷法叫陰歷。古代埃及就使用這種歷法。由於陰歷年的長度是354.3672天,要比回歸年少10.875天,如此下去,原來代表寒冷的一月份,17年後就可能出現在炎熱的夏季。產生這種冷暖顛倒現象的原因,就是在歷法中沒有考慮太陽運動。

[農歷]

而農歷是我國長期採用的一種傳統歷法,又叫夏歷、中歷、舊歷。它不僅考慮了月亮圓缺晦明的變化,而且考慮了太陽對地球的相對位置。它是以朔望(「朔」是指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與太陽同時出沒,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這一時刻叫「朔」,這時的月亮叫新月,出現新月的這一天叫做朔日。「望」是指地球處在太陽和月球的中間,月球朝地球的一面照滿陽光,月亮是圓形的,故叫滿月或望,出現滿月的這一天叫做望日)周期來定月,稱「朔望月」,其平均長度同陰歷月,就是月亮連續兩次呈現同樣的月相所經歷的時間,即29.5306天。農歷又用設置閏月的辦法,來調整月份與季節變化的關系,從而克服陰歷存在的缺陷,並使農歷年的平均長度接近於回歸年。

農歷還把能很好反映太陽位置的二十四節氣恰當地分配在各月里,從而強化了該歷法的季節性,使之有穩定的季節特徵,二十四節氣也就成為農歷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歷在歷日推算方面強調逐日、逐月推算,不像陽歷那樣可以人為規定哪個月大、哪個月小或一個月有幾天,而必須遵循「以月相定日序」的原則,即把日月合朔(出現新月的時刻)的這一天定為每月的初一,但該月是大月還是小月,須經推算後再確定。如今日5時30分日月合朔,則今日為第一月的初一,明日為初二,後日為初三,依此類推;如果第二次日月合朔在第30天,則該日為第二月的初一,第一月則定為小月(29天);如果第三次日月合朔在第60天,則該日為第三月的初一,第二月就定為大月(30天)。由於太陽、月球、地球三者在運動中相互影響,它們之間的距離時遠時近,日月合朔的時刻有遲有早,致使朔望月的長度也有長有短(冬長夏短),這就有可能出現連續兩三個小月或者連續三四個大月的情況,所以,有些農歷年沒有年三十,臘月二十九過除夕也就不足為怪了。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制歷家的傑出創作,為中國所獨有。早在春秋時代,我們的祖先已運用圭表(古老的天文儀器)測日影的方法定出「兩分」(即春分和秋分)、「兩至」(即夏至和冬至)四大節氣,然後又定出「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到秦漢時代,已經形成完整的二十四節氣,並成為安排農事活動的主要依據。

④ 農歷是誰創造的

陰歷
太陽為「陽」,以太陽視運動為依據設置的歷法叫「陽歷」;

月亮為「陰」,以月亮的視運動規律為依據設置的歷法自然就稱之為「陰歷」了。

陰歷——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為一月。

陰歷定月的依據是月亮的運動規律:月球運行的軌道,名曰白道,白道與黃道同為天體上之兩大圓,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繞地球一周,出沒於黃道者兩次,歷二十七日七小時四十三分十一秒半,為月球公轉一周年所需之時間,謂之「恆星月」。唯當月球繞地球之時,地球因公轉而位置亦有變動,計前進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繞地球一周,復至合朔,實需二十九日十二時四十四分二秒八,謂之「朔望月」,習俗所謂一個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陰歷定月的方法是用朔望月周期給出,朔所在日為初一,朔望月長約29天半,所以農歷大月30天,小月29天。

陰歷定年的依據是地球的運動規律:地球繞日一周,即月繞地球十二次又三分之一,一年內之月數不能有奇零,故一年十二個月,僅354日,與歲實相比較,約餘11日,積至三年,餘33日,故每三年須置一閏月,尚餘三日或四日,再積二年,共餘25日或26日,可置一閏月,平均計算,每十九年須置七閏。以有節無氣之月為閏月,有閏月之年為閏年,閏年有十三個月,其中某一月為閏月,月名依前一月名而定,如前月是八月,閏月則為閏八月。平年則十二個月。農歷平年有十二個月,全年354天或355天,閏年為十三個月,閏年全年383天或384天。

因每月天數不能有奇零,故陰歷一個月為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每月以合朔之日為首,即以朔日為初一日。每年以接近立春之朔日為歲首。

陰歷(lunar calendar)

伊斯蘭教國家和地區採用的歷法,又稱回歷。它純粹以朔望月為歷法的基本單位,奇數的月為30日,偶數的月為29日,平均每個歷月為29.5日。積12個月為一年,共354日。12個朔望月實際上約有354.3671日,為使月初和新年都在蛾眉月出現的那天開始,回歷採用置閏的辦法,每30年為一周,共加11個閏日。在30年循環周期中,第2、5、7、10、13、16、18、21、24、26、29各年為閏年。閏年在12月底增加一日,共355日。回歷年比公歷年約少11日,因之歲首逐年提早,約33年循環一周。回歷的起始歷元定在穆罕默德從麥加遷到麥地那的一天,即儒略歷公元622年7月16日(星期五)。

⑤ 中國的農歷是誰發明的

農歷這個詞是 建國時候 才有的 , 以前叫夏歷 新中國時候因為 夏 這個詞 是封建的, 新中國 農民當家 做主, 還有 還能指導農民耕種 所以就改為農歷 。
希望採納

⑥ 農歷歷法創始於哪個朝代

歷史

中國的歷法與紀年採用陰陽干支三合歷;上古時期,根據不同的農業牧業生產情況需要,分別產生過太陽歷法和太陰歷法。農歷作為中國傳統歷法,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國典籍多有記載,現時陰陽合一的歷法規則一般認為源自殷商時期。從黃帝歷法到清朝末期啟用公歷(公歷)始,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過102部歷法,這些歷法中有的曾經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比如夏歷、商歷、周歷、西漢太初歷、隋唐大衍歷和皇極歷等,有的歷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起到過重大作用,如西漢末期的三統歷和唐朝的皇極歷法等。漢朝以前的古代中國歷法以366天為一歲,用「閏月」確定四時和確定歲的終始;已經有日、月、旬和時的時間單位,具備了陰陽歷的技術;觀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運動規律,用「閏月」「減差法」來調整時差;歷法實施成為重要大事,主要內容之一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和「正閏余」,即確定閏月位置和如何減去多餘出來的天數(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數),由此來確定年歲的終結和開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周朝王室衰落,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現多軌制歷法,亦即各諸侯和各地部落還有自己的地方歷法;秦朝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歷法。

漢朝初期開始中國歷法出現了大轉折,全國統一歷法,歷法也成為了一門較為獨立的科學技術。漢武帝責成鄧平、唐都、落下閎等人編寫了《太初歷》,之後劉歆作《三統歷》,這兩歷的重要特點是年歲合一,一年的整數天數是365天,不再之前歷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年歲周期起始相當固定,用數學計算就能確定閏月,用不著「考定星歷,建立五行」,至此,陰陽五行基本上退出了歷法。之後中國歷朝頒布的歷法,均與太初歷大同小異;中華民國成立後,紀年採用公歷或民國紀年並用。

夏歷、殷歷和周歷的分別

夏歷、殷歷和周歷的主要區別是以不同的月份作為一年之始:夏歷以寅月為正月、殷歷以子月(今農歷11月)為正月、周歷以丑月(今農歷12月)為正月,所以又叫三正(zhēng)。由於歲首不同,這三者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定義也是分別不同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改正朔」,以建亥之月(夏歷十月)為歲首,但不改正月,四季完全和夏正相同。漢初沿秦制,武帝元封七年改用太初歷,以建寅之月為歲首。此後兩千多年一般都是用夏正。王莽、魏明帝時一度改用殷正,唐武後和肅宗曾改周正。

⑦ 我國的農歷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的

現在的歷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的?

農歷: 我國在春秋時代就創造了「十九年七閏法」,其方法就是在純陰歷的基礎上,每十九年裡面七年算是閏年,閏年多加出一個月來,為十三個月,如癸亥年只有十二個月,三百五十四天,而甲子年規定閏十月,一年有十三個月,三百八十四天。這樣安排和調節的結果,歷法既反映了月亮的圓缺,也與隨陽歷而來的氣候冷熱變化相適應了。這樣的歷法實際上已經是陰陽合歷,簡稱陰陽歷。我們現在使用的農歷就是這樣的陰陽歷,有的人把農歷叫做陰歷,就叫錯了。 陽歷: 陽歷的由來 陽歷來源於古羅馬的儒略歷,它的產生與歐洲基督教的發展有直接的關系。據傳說,耶酥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後復活,恰好是春天。早期基督教徒慶祝復活節的日子曾因地而易,相當混亂。後復活節定為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隨著歲月的流逝,春分就慢慢地靠近冬天了。為了使復活節回到春天去,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根據天文學家提出的方案,對儒略歷進行改革。修改後的儒略歷稱為格里歷,是把太陽周年運動視為制歷依據的一種純太陽歷,因此俗稱陽歷。它不僅解決了復活節與天時不合的問題,而且具有很高的精度。

正月初一

央視國際 2004年01月16日 11:06

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雲正朝,亦雲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確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時間。顓頊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歷,以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商代使用殷歷,殷歷建丑,以農歷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使用周歷,周歷建成子,以農歷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使用秦歷,秦歷建亥,以農歷初一為元旦;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洛下閎創制的太初歷,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歷,以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以後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歷,唐武後和肅宗時改用建子的周歷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歷至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孫中山從上海到南京就職前一天,南京參議院決定改用陽歷,並以中華民國紀年。但陰歷相沿已久,且有利於安排農事,因此,民間仍偏重陰歷。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系,大體可分4類: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 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 ,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喧 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 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 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 「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休、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志》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余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但從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數家庭均不接待婦女,謂之「忌門」。僅限於男子外出拜年,婦女則須等到正月初六以後才能外出走訪。拜年活動要延長很長時間,到正月十五燈節左右。傍晚時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節」,初十以後叫「拜燈節」,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遲」的笑話。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禮,日後補行的,謂之 「拜晚年」

占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偉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占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貼畫雞

朱仙鎮木板年畫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里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只天雞,說是當太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著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⑧ 農歷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農歷: 我國在春秋時代就創造了「十九年七閏法」,其方法就是在純陰歷的基礎上,每十九年裡面七年算是閏年,閏年多加出一個月來,為十三個月,如癸亥年只有十二個月,三百五十四天,而甲子年規定閏十月,一年有十三個月,三百八十四天。這樣安排和調節的結果,歷法既反映了月亮的圓缺,也與隨陽歷而來的氣候冷熱變化相適應了。這樣的歷法實際上已經是陰陽合歷,簡稱陰陽歷。我們現在使用的農歷就是這樣的陰陽歷,有的人把農歷叫做陰歷,就叫錯了。 陽歷: 陽歷的由來 陽歷來源於古羅馬的儒略歷,它的產生與歐洲基督教的發展有直接的關系。據傳說,耶酥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後復活,恰好是春天。早期基督教徒慶祝復活節的日子曾因地而易,相當混亂。後復活節定為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隨著歲月的流逝,春分就慢慢地靠近冬天了。為了使復活節回到春天去,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根據天文學家提出的方案,對儒略歷進行改革。修改後的儒略歷稱為格里歷,是把太陽周年運動視為制歷依據的一種純太陽歷,因此俗稱陽歷。它不僅解決了復活節與天時不合的問題,而且具有很高的精度。

正月初一

央視國際 2004年01月16日 11:06

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雲正朝,亦雲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確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時間。顓頊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歷,以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商代使用殷歷,殷歷建丑,以農歷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使用周歷,周歷建成子,以農歷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使用秦歷,秦歷建亥,以農歷初一為元旦;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洛下閎創制的太初歷,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歷,以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以後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歷,唐武後和肅宗時改用建子的周歷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歷至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孫中山從上海到南京就職前一天,南京參議院決定改用陽歷,並以中華民國紀年。但陰歷相沿已久,且有利於安排農事,因此,民間仍偏重陰歷。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系,大體可分4類: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 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 ,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喧 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 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 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 「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休、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志》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余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但從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數家庭均不接待婦女,謂之「忌門」。僅限於男子外出拜年,婦女則須等到正月初六以後才能外出走訪。拜年活動要延長很長時間,到正月十五燈節左右。傍晚時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節」,初十以後叫「拜燈節」,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遲」的笑話。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禮,日後補行的,謂之 「拜晚年」

占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偉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占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貼畫雞

朱仙鎮木板年畫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里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只天雞,說是當太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著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⑨ 農歷的歷法是什麼

每個月都含有2個節氣,古代勞動人民把前個節氣(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稱」節氣」;而後個節氣(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稱為「中氣」。農歷閏月如何安置呢?我國歷史上曾有過不同處理方法,西漢把閏月放在一年末尾,漢朝初把閏月放在九月之後稱「後九月」。漢朝以後把不含中氣的月份,定為農歷前個月的閏月,這種置閏規則一直延用至今。

為什麼會有農歷月份沒有中氣的呢?原來兩個中氣之間平均為365.2422÷12=30.4368日,則30或31天。地球繞太陽運動的軌道是橢圓,在近日點(春分、秋分)運動慢,兩個節氣間距時間最多可長31.45日。而農歷的一個朔望月平均只有29.5306日,農歷小月29天,大月30天。這樣便出現這樣的情況:有的月份(一般是小月)開始時上個中氣已經過去,結束時下個中氣還沒來。譬如,2001(辛已年)小滿是5月21日(農歷四月二十九),下一農歷月份初一是5月23日已經錯過小滿,可是這個農歷月結束在6月20日,而夏至是6月21日,那麼這個農歷月便沒有「中氣」,又在農歷四月之後,便稱閏四月。今年春分是3月20日(農歷二月三十),下個農歷月初一是3月21日,結束於4月18日,第三天4月20日是穀雨。這樣,今年農歷二月後面這個不含「中氣」的月份定為閏二月。根據這樣的置閏規則,2006年閏7月、2009年閏5月、2012年閏4月、2014年閏9月、2017年閏6月、2020年閏4月。

至於陰歷哪一個月,這就牽涉到了節氣了。說一年有二十四節氣,只是一種傳統的說法,往細方面說,應該說一年有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中氣。這十二個中氣,哪個中氣屬於哪個月,是有規定的:雨水是正月的中氣;春分是二月的中氣;穀雨是三月的中氣;小滿是四月的中氣;夏至是五月的中氣;大暑是六月的中氣;處暑是七月的中氣;秋分是八月的中氣;霜降是九月的中氣;小雪是十月的中氣;冬至是十一月的中氣;大寒是十二月的中氣。

至於十二個節氣在哪幾個月里,那就不一定。又陰歷的一個月平均是29天半多一點,可是從一個中氣到下一個中氣的間隔卻平均是30天半少一點。這樣中氣在陰歷的月份里要逐月推遲1天光景,到一定的時間,中氣就不在月中而移到了一個月的末尾,如果挨著的第二個月又是小月,很可能這個月就沒有中氣,因為下一個中氣移到第三個月的月初去了。中間的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就算是上個月的閏月。舉個1998年的例子:陽歷6月21日是陰歷五月二十七日,這一天是夏至(五月中氣);而陽歷7月23日是陰歷六月初一,這一天是大暑(六月中氣),從陽歷6月24日到7月22日的這個陰歷裡面(陰歷五月完了以後的一個月)只有一個節氣小暑,沒有中氣,這個月就算是閏五月。所以陰歷閏哪一個月,是按一定規則由人定出來的,並不神秘。

中國舊歷農歷紀年中,有閏月的一年稱為閏年。一般年份為12個月,354或355天,閏年則為13個月,383或384天。農歷作為陰陽歷的一種,每月的天數依照月虧而定,一年的時間以12個月為基準;為了合上地球圍繞太陽運行周期即回歸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個月,增加的這個月為閏月,因此農歷的閏年為13個月。

農歷沒有第十三月的稱謂,閏月按照歷法規則,排放在從二月到十月的過後重復同一個月,重復的這個月為閏月,如四月過後的閏月稱為閏四月。

農歷閏年閏月的推算,3年一閏,5年二閏,19年七閏;農歷基本上19年為一周期對應於公歷同一時間。如公歷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這個日子,都是閏四月初五。

閏月加到哪個月,以農歷歷法規則推斷,主要依照與農歷的二十四節氣相符合來確定;
農歷的閏月天數與正常月份天數一樣,為29或30天。

農歷所謂「閏」的說法,只有閏年和閏月稱謂,公歷也有閏年的稱謂。
公歷1982年至2042年與農歷閏年閏月對照表

公歷所在月份 閏月(初一日) 干支年
1982年5月23日 閏四月小 壬戊年
1984年11月23日 閏十月大 甲子年
1987年7月26日 閏六月大 丁卯年
1990年6月23日 閏五月大 庚午年
1993年4月22日 閏三月大 癸酉年
1995年9月25日 閏八月大 乙亥年
1998年6月24日 閏五月小 戊寅年
2001年5月23日 閏四月大 辛巳年
2004年3月21日 閏二月大 甲申年
2006年8月24日 閏七月大 丙戊年

2009年6月23日 閏五月大 己丑年
2012年5月21日 閏四月小 壬辰年
2014年10月24日 閏九月小 甲午年
2017年7月23日 閏六月大 丁酉年
2020年5月23日 閏四月小 庚子年
2023年3月22日 閏二月大 癸卯年
2025年7月25日 閏六月大 己巳年
2028年6月23日 閏五月大 戊申年
2031年4月22日 閏三月大 辛亥年
2033年8月25日 閏七月大 癸丑年
2036年7月23日 閏六月小 丙辰年
公歷所在月份 閏月(初一日) 干支年
2039年6月22日 閏五月大 己未年
2042年3月22日 閏二月大 壬戊年

閏年的計算方法: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或被400整除為閏年

一百二十年陽歷/干支/五行/生肖對照表
第一循環開始 第一循環結束 第二循環開始 第二循環結束 干支 五行 生肖
1900年 1月31日 1901年 2月18日 1960年 1月28日 1961年 2月14日 庚子 金 鼠
1901年 2月19日 1902年 2月7日 1961年 2月15日 1962年 2月4日 辛丑 金 牛
1902年 2月8日 1903年 1月28日 1962年 2月5日 1963年 1月24日 壬寅 水 虎
1903年 1月29日 1904年 2月15日 1963年 1月25日 1964年 2月12日 癸卯 水 兔
1904年 2月16日 1905年 2月3日 1964年 2月13日 1965年 2月1日 甲辰 木 龍
1905年 2月4日 1906年 1月24日 1965年 2月2日 1966年 1月20日 乙巳 木 蛇
1906年 1月25日 1907年 2月12日 1966年 1月21日 1967年 2月8日 丙午 火 馬
1907年 2月13日 1908年 2月1日 1967年 2月9日 1968年 1月29日 丁未 火 羊
1908年 2月2日 1909年 1月21日 1968年 1月30日 1969年 2月26日 戊申 土 猴
1909年 1月22日 1910年 2月9日 1969年 2月27日 1970年 2月5日 己酉 土 雞
1910年 2月10日 1911年 1月29日 1970年 2月6日 1971年 1月26日 庚戌 金 狗
1911年 1月30日 1912年 2月17日 1971年 1月27日 1972年 2月14日 辛亥 金 豬
1912年 2月18日 1913年 2月5日 1972年 2月15日 1973年 2月2日 壬子 水 鼠
1913年 2月6日 1914年 1月25日 1973年 2月3日 1974年 1月22日 癸丑 水 牛
1914年 1月26日 1915年 2月13日 1974年 1月23日 1975年 2月10日 甲寅 木 虎
1915年 2月14日 1916年 2月2日 1975年 2月11日 1976年 1月30日 乙卯 木 兔
1916年 2月3日 1917年 1月22日 1976年 1月31日 1977年 2月17日 丙辰 火 龍
1917年 1月23日 1918年 2月10日 1977年 2月18日 1978年 2月6日 丁巳 火 蛇
1918年 2月11日 1919年 1月31日 1978年 2月7日 1979年 1月27日 戊午 土 馬
1919年 2月1日 1920年 2月19日 1979年 1月28日 1980年 2月15日 己未 土 羊
1920年 2月20日 1921年 2月7日 1980年 2月16日 1981年 2月4日 庚申 金 猴
1921年 2月8日 1922年 1月27日 1981年 2月5日 1982年 1月24日 辛酉 金 雞
1922年 1月28日 1923年 2月15日 1982年 1月25日 1983年 2月12日 壬戌 水 狗
1923年 2月16日 1924年 2月4日 1983年 2月13日 1984年 2月1日 癸亥 水 豬
1924年 2月5日 1925年 1月24日 1984年 2月2日 1985年 2月19日 甲子 木 鼠
1925年 1月25日 1926年 2月12日 1985年 2月20日 1986年 2月8日 乙丑 木 牛
1926年 2月13日 1927年 2月1日 1986年 2月9日 1987年 1月28日 丙寅 火 虎
1927年 2月2日 1928年 1月22日 1987年 1月29日 1988年 2月16日 丁卯 火 兔
1928年 1月23日 1929年 2月9日 1988年 2月17日 1989年 2月5日 戊辰 土 龍
1929年 2月10日 1930年 1月29日 1989年 2月6日 1990年 1月26日 己巳 土 蛇
1930年 1月30日 1931年 2月16日 1990年 1月27日 1991年 2月14日 庚午 金 馬
1931年 2月17日 1932年 2月5日 1991年 2月15日 1992年 2月3日 辛未 金 羊
1932年 2月6日 1933年 1月25日 1992年 2月4日 1993年 1月22日 壬申 水 猴
1933年 1月26日 1934年 2月13日 1993年 1月23日 1994年 2月9日 癸酉 水 雞
1934年 2月14日 1935年 2月3日 1994年 2月10日 1995年 1月30日 甲戌 木 狗
1935年 2月4日 1936年 1月23日 1995年 1月31日 1996年 2月18日 乙亥 木 豬
1936年 1月24日 1937年 2月10日 1996年 2月19日 1997年 2月6日 丙子 火 鼠
1937年 2月11日 1938年 1月30日 1997年 2月7日 1998年 1月27日 丁丑 火 牛
1938年 1月31日 1939年 2月18日 1998年 1月28日 1999年 2月15日 戊寅 土 虎
1939年 2月19日 1940年 2月7日 1999年 2月16日 2000年 2月4日 己卯 土 兔
1940年 2月8日 1941年 1月26日 2000年 2月5日 2001年 1月23日 庚辰 金 龍
1941年 1月27日 1942年 2月14日 2001年 1月24日 2002年 2月11日 辛巳 金 蛇
1942年 2月15日 1943年 2月4日 2002年 2月12日 2003年 1月31日 壬午 水 馬
1943年 2月5日 1944年 1月24日 2003年 2月1日 2004年 1月21日 癸未 水 羊
1944年 1月25日 1945年 2月12日 2004年 1月22日 2005年 2月7日 甲申 木 猴
1945年 2月13日 1946年 2月1日 2005年 2月8日 2006年 1月28日 乙酉 木 雞
1946年 2月2日 1947年 1月21日 2006年 1月29日 2007年 2月17日 丙戌 火 狗
1947年 1月22日 1948年 2月9日 2007年 2月18日 2008年 2月6日 丁亥 火 豬
1948年 2月10日 1949年 1月28日 2008年 2月7日 2009年 1月25日 戊子 土 鼠
1949年 1月29日 2005年 2月16日 2009年 1月26日 2010年 2月23日 己丑 土 牛
1950年 2月17日 1951年 2月5日 2010年 2月24日 2011年 2月2日 庚寅 金 虎
1951年 2月6日 1952年 1月26日 2011年 2月3日 2012年 1月22日 辛卯 金 兔
1952年 1月27日 1953年 2月13日 2012年 1月23日 2013年 2月9日 壬辰 水 龍
1953年 2月14日 1954年 2月2日 2013年 2月10日 2014年 1月30日 癸巳 水 蛇
1954年 2月3日 1955年 1月23日 2014年 1月31日 2015年 2月18日 甲午 木 馬
1955年 1月24日 1956年 2月11日 2015年 2月19日 2016年 2月7日 乙未 木 羊
1956年 2月12日 1957年 1月30日 2016年 2月8日 2017年 1月27日 丙申 火 猴
1957年 1月31日 1958年 2月17日 2017年 1月28日 2018年 2月15日 丁酉 火 猴
1958年 2月18日 1959年 2月7日 2018年 2月16日 2019年 2月4日 戊戌 土 狗
1959年 2月8日 1960年 1月27日 2019年 2月5日 2020年 1月24日 己亥 土 豬

⑩ 中國的農歷紀年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我國的農歷紀年歷法,是從夏朝開始的,是古人以月亮的圓缺周期而計算出來,定出一年的歷法。一年有十二個月,以正月初一為新年初始,這也就是我們今天的春節,過去叫元旦。

商朝有點變化,是以十二月初一為一年的開始。周朝又將新年伊始提前了一個月,為十一月初一日。秦始皇則又提前了一個月,以十月初一日為新年的開端。直到漢武帝在他的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恢復為夏朝的以正月初一日為歲首,定這一日為元旦,我國後來一直沿襲下來。

民國初始採用公歷紀年,把每年的1月1日定為元旦,這樣便把中國人傳統的農歷正月初一日的元旦改稱為「春節」

由於我們的傳統歷法是根據農時而制定,所以叫「農歷」。又因為農歷是夏代產生的,所以又稱「夏歷」。相對於公歷或曰陽歷,我們又稱自己以天乾地支搭配紀年的傳統歷法為「陰歷」,加起來一共有三種叫法。

每年的農歷一月,我們叫做「正月"。這個「正」字,讀音本應該是「正確」的正。但是我們都讀作「長征」的征,這是為什麼?原因起自於秦朝。

秦始皇名字叫蠃政,「政」與「正"的讀音相同。因為皇帝是天下獨尊的第一人,他的名字不能被人叫,這就叫避聖諱。因此他的兒子秦二世胡亥•在秦始皇去世以後,就命令天下人改正月的讀音為「征月」。

我們國家在採用公歷歷法之前一直使用農歷,我國的農歷是參照太陽照射在地球上而形成的節氣和月亮朔望變化相結合而創造的一種陰陽歷,因而十分科學。平年是12個月,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民間直到現在,還稱大月為「大盡」,小月叫「小盡」。

加起來,一年是354天或355天。這與陰歷紀年方法相同。由於平均每年比太陽年——回歸年,即365天5小時48分46秒少了11天,如果永遠這樣少下去,時間就會有差,影響紀年和農時。

因此,聰慧的中國人便在每19年設置出7個閏月,這樣有閏月的年份是383天或384天,它們與沒有閏月的年份一平均,每年還是365天或366天。

為便於計算和記憶,中國人便創造出天干十個字和地支十二個字來相互搭配,每60年為一個周期,周而復始永不停息。因此沒有什麼「公元前"、「公元後」之說。

閱讀全文

與農歷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