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拼音是誰發明的

拼音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0-12-14 22:05:44

Ⅰ 漢語拼音是誰發明

一九五八年二月十一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准了《漢語拼音方案》內。漢語拼音方案容的作用有五個:
①給漢字注音。利用漢語拼音為漢字注音,可以提高識字的效率,利用漢語拼音查字典,可以提高自學的能力,有助於小學的識字教學,也為漢字拼音化創造條件。
②為推廣普通話的有效的工具。利用拼音幫助讀准字音、學習普通話,逐步地普及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普通話。有利於文字的根本改革,有利於發展科學技術,有利於社會的發展進步。
③用來音譯外國的人名、地名和科技術語,編索引等。
④漢語拼音方案採用拉丁字母,便於國際文化交流。包括:字母表、聲母表、韻母表、聲調符號、隔音符號。
⑤可以按照字母表排列的順序,查按音序排列的字典等拼音索引。
根據普通話語音結構的特點而制定的聲母表和韻母表,用25個字母配合成21個聲母和35個韻母。並制定了一些相應的拼寫規則。

Ⅱ 中國的漢語拼音是誰發明的

你說的是漢語拼音還是其它拼音?
如果是漢語拼音,
那它的發明者專是一個外國人。
我國古代漢字屬讀音大多採用「兩字相切」的讀音方法,
如「東」(都籠切)。
這個方法顯然太繁瑣,不易讀准。
公元1610年,
法國有個傳教士叫金尼格萊來到了中國,
他是個中國通。
他在1626年寫了一本《西中儒耳目資》的書中,
首次准確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記錄了漢字的讀音。
他在中國期間結識了韓雲、王征等人,
並在他們的幫助下,
在利瑪竇等傳教士漢語注音的西書《西字奇跡》基礎上,
編寫了中國第一部拉丁化拼音字字匯。

Ⅲ 漢語拼音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是誰發明的

漢語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蘇新字母》和1908年劉孟揚的《中回國音標字答書》,還有1926年的國語羅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國字。所有這些漢字拉丁化方案都為漢語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礎。

1949年,吳玉章給毛澤東寫信,提出為了有效的掃除文盲,需要迅速進行文字改革。毛澤東把信批復給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於1949年10月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其中一項任務就是研究漢語拼音方案。

1954年,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改為國務院直屬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其間收到各種漢語拼音方案1600多個。大致有這樣幾種形式:

* 漢字筆畫式
* 拉丁字母式
* 斯拉夫字母式
* 幾種字母的混合形式
* 速記式
* 圖案式
* 數字形式

而最後決定採用拉丁字母作為漢語拼音的符號系統,以便於國際間的交流和合作。

Ⅳ 中國的漢語拼音是誰發明的

是誰發明了漢語拼音呢?說來有趣,為一個外國人。我國古代漢字讀音大多採用「兩字相切」的讀音方法,如「東」(都籠切)。這個方法顯然太繁瑣,不易讀准。公元1610年,法國有個傳教士叫金尼格來到了中國,他是個中國通。他在1626年寫了一本《西中儒耳目資》的書中,首次准確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記錄了漢字的讀音。他在中國期間結識了韓雲、王征等人,並在他們的幫助下,在利瑪竇等傳教士漢語注音的西書《西字奇跡》基礎上,編寫了中國第一部拉丁化拼音字字匯。 拼音由來 古代 古代沒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兩個認識會念的字,取第一個的聲母,取第二個的韻母,拼合起來就行了. 古代,中國的回族兄弟不學漢字,學習阿拉伯語,但他們用阿拉伯文的字母來拼寫口語(漢語),所以這是中國最早的拼音。 元朝 蒙古統治者用改變了的藏文的字母來拼寫漢語等語言,叫八思巴字。雖然不是專門拼寫漢語的,但是,也算漢語拼音的一種。 明朝 西方傳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寫漢語,是中國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明末清初 出現了用簡單的古字表現漢語語音的拼音方式。民國年間,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這個系統的集中表現。現在台灣依然使用。但是,同時也出現了拉丁字的拼音運動,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運動結合很密切。 共和國成立後 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漢語拼音方案」,就是現在使用的這一套方案。聯合國也承認的。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 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注,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布該方案。1982年,成為國際標准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 目前大部分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採用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蘇新字母》和1908年劉孟揚的《中國音標字書》,還有1926年的國語羅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國字。所有這些漢字拉丁化方案都為漢語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礎。 1949年,吳玉章給毛澤東寫信,提出為了有效的掃除文盲,需要迅速進行文字改革。毛澤東把信批復給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於1949年10月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其中一項任務就是研究漢語拼音方案。 金尼閣,字四表,原名尼古拉·特里枸特(Nicolas Trigault), 1577年3月3日生於荷蘭弗蘭德伯爵領地杜埃 (Douai,)。1667年(金氏逝世39年後)法王路易十四攻下該城。1713年荷蘭烏得勒支(Utrecht)條約正式承認為法蘭西屬地,在北部省。由於弗蘭德伯爵領地為比利時地區,金尼閣本人也自稱比利時人,故部分文獻記載表明他是比利時籍。其實,他可被稱為法國人、比利時人或荷蘭人。 1594年11月9日金尼閣入耶穌會。1607年由里斯本啟程到印度果阿(Goa),萬曆卅八年(1610)抵達澳門。利瑪竇逝世後不久金尼閣抵達北京,發現了他的札記,從而著手整理。萬曆四十年(1612),金尼閣神父奉命回羅馬向教宗保祿(保羅)五世(Paulus V, 1605-1621)匯報教務。他為了籌備此次返歐報告走遍中國大江南北調查當地教務。返回歐洲後,為了引起西方的關注,他身著中式服裝出入於公共場合,以感人肺腑的演講宣傳利瑪竇和其他在華傳教士們的功績,並投入極大的熱情著書立論。由於他的積極活動,西方當時掀起了「中國熱」。大批歐洲年輕傳教士申請赴華,其中德學兼備者後來在中國朝廷內擔任顯赫職務。萬曆四十八年(1620)金尼閣與22位出耶穌會士,偕同教宗贈書7000餘部再次前往中國。航程中由於船艙內瘟疫傳染,海上風暴及海盜侵襲,這22位傳教士喪亡過半。船隻抵達澳門時僅倖存5人,其中有瑞士人鄧玉函(Jean Terrenz,1576-1630,出生地今屬德國)和德國人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1592-1666)。前者在入耶穌會以前就是一位著名的數學家和文學家,他和義大利物理學、天文學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是當時歐洲科學院院士。後者繼鄧玉函之後管理明代歷局,擔任欽天監監正(相當於今天的天文台台長)。湯若望曾任康熙帝的老師。清世祖順治(1644-1662)常邀湯氏入宮咨詢,稱呼他為「瑪法」,即滿人對長輩的尊稱。金尼閣第二次來華後,先在南昌、杭州、開封、太原、西安等地傳教。後在絳州、西安和杭州等地翻譯印製中西書籍。1628年出席商討天主教的術語問題的嘉定會議,他極力維護利瑪竇「補儒易佛」的傳教方針。金尼閣的主要著作包括:《推歷年瞻禮法》1卷,介紹天主教的節慶日歷的推算方法。1625年印於西安。《宗徒禱文》贊頌每位聖徒的40>文,收入天主教徒經常頌念的祈禱書《聖教日課》。《況義》,一名《意拾喻言》,即《伊索寓言》。1625年印於西安。《利瑪竇中國札記》,原名《基督教遠征中華帝國史》 (De Christiana Expeditione apud Sinas Suscepta ab Societate Iesu),利瑪竇著,金尼閣編。介紹天主教會明末來華史,探討其在中國的發展,是研究明末天主概況的第一手資料。《西儒耳目資》,西文名「漢字西語拼音詞典」,最早的漢字拉丁字母注音書籍之一。中國大陸的漢語拼音編輯曾參考此書。金尼閣1628年11月14日逝世於浙江,葬於大方井傳教士公墓。

Ⅳ 中國的拼音是什麼時候發明的,那人是誰

盧戇章(1854-1928)是我國第一個創制拼音文字的人。1892年,他在廈門出版《一目瞭然初階》,公布了他創制的「中國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變體來拼廈門音,聲韻雙拼,左右橫寫,聲母在右,韻母在左,另加鼻音符號和聲調符號,增加聲母後還可兼拼泉州音和潮州音。他認為,漢字「或者是當今天下之文字之至難者」,而切音新字「字母與切法習完,凡字無師能自讀」,這樣一來,「省費十餘載之光陰,將此光陰專攻於算學、格致、化學,以及種種之實學,何患國不富強也哉!」盧戇章並不要求廢除漢字,他主張「切音字與漢字並列」。後來,他又編寫了《中國字母北京切音教科書》和《中國字母北京切音合訂》,用切音字來拼寫官話。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頒布的漢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注,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布該方案。1982年,成為國際標准ISO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部分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採用漢語拼音。2008年9月,中國台灣地區確定中文譯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為採用「漢語拼音」,涉及中文音譯的部分,都將要求採用漢語拼音,自2009年開始執行。
漢語拼音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定:「《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范,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根據這套規范寫出的符號叫做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也是國際普遍承認的現代標准漢語拉丁轉寫標准。國際標准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寫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過的漢語拼音方案,被用來拼寫中文。撰寫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話讀法記錄其讀音。」

Ⅵ 拼音是誰發明的

漢語拼音
古代沒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兩個認識會念的字,取第一個的聲母,取第二個的韻母,拼合起來就行了.
古代,中國的回族兄弟不學漢字,學習阿拉伯語,但他們用阿拉伯文的字母來拼寫口語(漢語),所以這是中國最早的拼音。
元朝,蒙古統治者用改變了的藏文的字母來拼寫漢語等語言,叫八思巴字。雖然不是專門拼寫漢語的,但是,也算漢語拼音的一種吧。
明朝,西方傳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寫漢語,是中國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清末明初,出現了用簡單的古字表現漢語語音的拼音方式。民國年間,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這個系統的集中表現。現在台灣依然使用。但是,同時也出現了拉丁字的拼音運動,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運動結合很密切。
共和國成立後,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漢語拼音方案」,就是現在使用的這一套方案。聯合國也承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有時間可以了解更多:

漢語拼音的古代史

我國原來沒有拼音字母,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給漢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讀不出來。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反切上字與所注字的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注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周有光先生稱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這兩種注音方法,用起來都不方便。

唐代守溫在分析漢語聲母韻母和聲調的基礎上,制定了描述漢字語音的三十六字母,說明當時我國的語音分析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可惜他用漢字來表示這些聲母和韻母,因此,這樣的字母沒有進一步發展成拼音文字。

500年前我國部分穆斯林少數民族中曾經使用「小經」文字,這種文字是一種阿拉伯文字。用阿拉伯字母來拼寫漢語,比唐代守溫用漢字來表示聲母和韻母又進了一步。共有36個字,其中4個字母是特有的,這可能是我國最早的用來拼寫漢語的拼音文字,它不再帶有漢字的痕跡,完全採用拼音字母。「小經「同時也為東鄉、撒拉等民族使用。

明朝末年西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為了學習漢字,他們開始用拉丁字母來拼寫漢語。1605年,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跡》,其中有4篇漢字文章加了拉丁字母的注音。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的出版物,比「小經」用阿拉伯字母給漢字拼音稍晚,「小經」大概是最早用字母文字給漢字拼音的嘗試。《西字奇跡》原書已不容易找到,據說,梵蒂岡圖書館尚有藏本。

1626年,法國耶穌會傳教士金尼閣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資》,這是一本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的字匯。注音所用的方案是在利瑪竇方案的基礎上修改的。

利瑪竇和金尼閣的方案是以「官話讀書音」為標准設計的,適於拼寫北京語音。這種新穎的拼音方法給中國學者以很大的啟迪。明末音韻學家方以智說:「字之紛也,即緣通與借耳。若事屬一字,字各一義,如遠西因事乃合音。因音而成字,不重不共,不尤愈乎?」清朝學者楊選杞說:「辛卯戶糊口舊金吾期翁家,其猶子芸章,一日出《西儒耳目資》以示余,予閱未終卷,頓悟切字有一定之理,因可為一定之法」。但是,在兩三百年間,利瑪竇和金尼閣的方案只是在外國傳教士中使用,沒有在中國人當中廣為傳播。

1815年到1823年之間,在廣州傳教的英國傳教士馬禮遜編了一部《中文字典》,這是最早的漢英字典,字典中用他自己設計的拼音方案來拼寫漢語的廣東方言,實際上是一種方言教會羅馬字。接著,在其他的方言區也設計了不同方言的方言教會羅馬字。其中廈門的「話音字」1850年開始傳播,僅在1921年就印刷出售五萬冊讀物,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前,大約還有十萬人左右使用這樣的方言教會羅馬字。其他各地的方言教會羅馬字,在南方的通商口岸傳播,主要用來傳教。

1867年,英國大使館秘書威妥瑪(Thomas F. Wade)出版了北京語音官話課本《語言自邇集》,他設計了一套拼寫法,用拉丁字母來拼寫中國人名、地名和事物的名稱,叫做「威妥瑪式」。

1931年到1932年間,有兩個外國傳教士提出了「辣體漢字」,這是一種根據《廣韻》設計的、以音節為單位的漢語拉丁字母文字,同音字幾乎都有不同的拼寫法,拼寫的是方言。

這些用拉丁字母拼寫漢字的方案,為以後的漢語拼音運動提供了經驗。

漢語拼音的近代史

中國人自己的漢語拼音運動是從清朝末年的切音字運動開始的。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挽救民族危亡和振興中華的熱情,激發著一些愛國知識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國的主張,梁啟超、沈學、盧戇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漢字的繁難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場「切音字運動」。

梁啟超在《沈氏音書序》中指出,「國惡乎強?民智斯圖強,民惡乎智?盡天下之人而讀書,而識字,斯民智矣」。沈學說:「歐洲列國之強,……有羅馬之切音也。人易於讀書,則易於明理,理明,利弊分析,上下同心,講求富強」。盧戇章說:「以切音以識漢文,……全國皆能讀書明理,國家何致貧窮?人民何致魚肉?」王照說:「列位啊,咱們個人都要點兒強吧,瞧瞧咱們中國都成什麼樣兒啦?」「中國政府非注意下層教育不可,欲去下層教育的障礙,非制一種溝通語言的文字使言文合一不可」。

盧戇章(1854-1928)是我國第一個創制拼音文字的人。1892年,他在廈門出版《一目瞭然初階》,公布了他創制的「中國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變體來拼廈門音,聲韻雙拼,左右橫寫,聲母在右,韻母在左,另加鼻音符號和聲調符號,增加聲母後還可兼拼泉州音和潮州音。他認為,漢字「或者是當今天下之文字之至難者」,而切音新字「字母與切法習完,凡字無師能自讀」,這樣一來,「省費十餘載之光陰,將此光陰專攻於算學、格致、化學,以及種種之實學,何患國不富強也哉!」盧戇章並不要求廢除漢字,他主張「切音字與漢字並列」。後來,他又編寫了《中國字母北京切音教科書》和《中國字母北京切音合訂》,用切音字來拼寫官話。

繼盧戇章的《一目瞭然初階》之後,開始了延續20年的切音字運動。幾乎每隔一二年就有新的切音字方案出現,如吳敬恆的《豆芽快字》,蔡錫勇的《傳音快字》,沈學的《盛世母音》,王炳耀的《拼音字譜》,王照的《官話合聲字母》,勞乃宣的《增訂合聲簡字》等。這些切音字方案多數是聲韻雙拼式的漢字筆畫式字母方案的,大多數只在小范圍內傳習,沒有廣泛推行,只有王照的官話字母和勞乃宣的合聲簡字推行較廣。

王照(1859-1933)曾參加戊戌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受日本假名的啟發開始擬定漢語拼音字母,1900年秘密回國,以「蘆中窮士」的筆名發表《官話合聲字母》,採用漢字筆畫作為字母基礎,聲韻雙拼,並且主張以北京話為標准官話。他說:「京話推廣最便,故曰官話;官者公也,公用之話,自宜擇其占幅員人數多者」。他並不主張廢除漢字,他說:「有力讀書,有暇讀書者,仍以十年讀漢文為佳」,「漢文俗話並行,互相補助,為益更多」。1903年,王照在北京設立「官話字母義塾」,為了取得合法身份,他自首入獄,得到釋放後全力推行他的官話字母,「十年之中,堅忍進行,傳習至十三省境」,其精神令人欽佩。

勞乃宣(1842-1921)是音韻學家,他積極支持王照的方案,在官話字母的基礎上補充方言字母,擬定了南京、蘇州、福建、廣東等訪言的方案,統稱「合聲簡字」。推廣這種「合聲簡字」的成績十分顯著,「不識字之婦女村氓,一旦能閱讀書報,能作函札,如盲者之忽而能視,其欣快幾乎無可名狀」。

切音字創制者的目的,雖然不想用它來代替漢字,但是他們希望切音字能夠成為一種拼音文字,與漢字分工,並行使用。然而,他們的願望沒有實現。

在切音字運動中提出的拼音字母方案是多種多樣、琳琅滿目的,大致可以歸納為三大系:

① 假名系:模仿日文假名,採用漢字部首作為拼音符號。1892年盧戇章的《一目瞭然初階》一書中提出的「中國切音新字」,1901年王照的「官話合聲字母」等都屬於假名系。

② 速記系:採用速記符號作為拼音符號。1896年到1897年兩年間出版的蔡錫勇的《傳音快字》、沈學的《盛世母音》、王炳耀的《拼音字譜》等書中提出的方案都屬於速記系。

③ 拉丁系:採用拉丁字母作為拼音符號。1906 年朱文熊的《江蘇新字母》、1908年劉孟揚的《中國音標字母》和江亢虎的《通字》、1909 年黃虛白的《拉丁文臆解》等書中提出的方案都屬於拉丁系。

1913年2月,讀音統一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審定一切字的國音發音」和「采定字母」。會議開了三個多月。在這次會議上,審定了6500個漢字的讀音,用各省代表投票的方法確定了「標准國音」;擬定了一套注音字母,共39個,這套字母採用漢字筆畫式,字母選自古代漢字,音節採用聲母、韻母和聲調的三拼制,對雙拼的反切法進行了改進,其用途僅在於標注漢字讀音,不作為拼音文字。這套注音字母後來減為37個(聲母12個,韻母13個,介母3個,比雙拼切音字的方案中的字母幾乎減少了一半。

會議對於注音字母的作用和地位問題進行了激烈的爭論,最後決定注音字母的作用是給漢字注音,不能與漢字並行使用。黎錦熙明確指出,注音字母的職能是「伺候漢字,偎傍漢字」。

注音字母通過之後,擱置了五年,才於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1920年,全國各地陸續開辦「國語傳習所」和「暑期國語講習所」,推廣注音字母,全國小學的文言文課一律改為白話文課,小學教科書都在漢字的生字上用注音字母注音。北京還成立了注音字母書報社,印刷注音字母的普及讀物,還辦了《注音字母報》。從1920年到1958年,注音字母在我國使用了近40年的時間。這對於統一漢字讀音、推廣國語、普及拼音知識起了很大的作用。1930年,上層官員中有人覺得「注音字母」的名稱不好,改稱為「注音符號」,以強調這不是一種與漢字並行的文字。

周恩來在《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中,高度評價了注音字母的作用。他說:「辛亥革命之後產生了注音字母,這是中國第一套由國家正式公布,並且在中小學校普遍推行過的拼音字母。注音字母對於識字教育和讀音統一有過一定貢獻。盡管今天看來,注音字母還有不少缺點(例如,作為各少數民族的共同基礎和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的工具,注音字母顯然遠不如拉丁字母),但是注音字母在歷史上的功績,我們應該加以肯定。對於近四十年來的拼音字母運動,注音字母也起了開創的作用」。

五四運動之後,於1918年,錢玄同在《新青年》四卷四期上發表《中國今後之文字問題》的文章,提出了「廢孔學」、「廢漢字」的主張。他說:「欲廢孔學,不可不先廢漢文;欲驅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蠻的頑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廢漢文」;甚至說:「欲使中國不亡,欲使中國民族為二十世紀文明之民族,必以廢孔學、滅道教為根本之解決;而廢記載孔門學說及道教妖言之漢文,尤為根本解決之根本解決」;他提出:「廢漢文之後」,「當採用文法簡賅,發音整齊,語根精良之人為的文字Esperanto(世界語)」。

這顯然是一種非常激進的言論,而且把漢語和漢字混為一談,分不清語言和文字的區別,在學術上是錯誤的,因而受到了陳獨秀的批評。陳獨秀指出,語言和文字「此二者關系密切,而性質不同之問題」絕不能混淆,所以,是「僅廢中國文字乎?抑並廢中國語言乎」還值得研究,因此他提出了「先廢漢文,且存漢語而改用羅馬字書之」的意見。

這個意見得到了《新青年》同人的支持。錢玄同也接受陳獨秀的意見,一同倡導國語羅馬字,開始了國語羅馬字運動。1923年,《國語月刊》出版了《漢字改革專號》,採用羅馬字的呼聲達到高潮,國語羅馬字運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錢玄同發表《漢字革命》的論文,否定漢字,說「處處都足以證明這為老壽星的不合時宜,過不慣二十世紀科學昌明時代的新生活」,「所以漢字革命,改用拼音是絕對可能的事」,「惟有響響亮亮的說漢字應該革命!如此,則漢字改革的事業才有成功的希望」。他不滿足於注音字母,認為「漢字根本改革之根本改革」應該採用羅馬字母。

黎錦熙發表《漢字革命軍前進的一條大路》,提出「詞兒連書」的問題,對於這個重要的問題,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趙元任發表《國語羅馬字的研究》,提出了「國語羅馬字的草稿」,使用國際通用的拉丁字母,用字母表示音節的聲調,不造新字母,不加新符號,並提出了系統的詞兒連寫規則。

1923年8月,教育部召開國語統一籌備會,決議組織「國語羅馬字拼音研究委員會」。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員和一些語言學者自動組織「數人會」,提出了《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

1928年9月,大學院院長蔡元培正式公布《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作為「國音字母第二式」,用於給漢字注音和統一國語,「與注音字母兩相對照,以為國音推行之助」。在國語羅馬字運動中,出版了一些讀物,如《國語留聲片讀本》等。

1932年教育部公布的《國音常用字匯》,用注音字母和國語羅馬字兩式對照。但是,國語羅馬字始終沒有走出知識階層的圈子,沒有在社會上普遍推行,它的影響遠不如注音字母。

國語羅馬字一直在台灣使用,1984年台灣發表國語羅馬字修訂草案,徵求意見之後,於

1986年1月28日正式公布,名稱為《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改用於《漢語拼音方案》相同的符號標調法來表示聲調。

新文化運動中的漢語拼音發展

在國語羅馬字運動稍後,我國還開展了拉丁化新文字運動。中國的拉丁化新文字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蘇聯創制的,其目的是在蘇聯遠東的10萬華工中掃除文盲,今後在條件成熟時,用拉丁化新文字代替漢字,以解決中國大多數人的識字問題。當時的蘇聯政府把在蘇聯遠東地區的華工中掃除文盲也列為蘇聯本國的工作任務,於是,在蘇聯的中國共產黨員瞿秋白、吳玉章、林伯渠、蕭三等人與蘇聯漢學家龍果夫、郭質生合作,研究並創制拉丁化新文字。瞿秋白寫成《中國拉丁式字母草案》,於1929年由莫斯科中國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出版社出版,1930年,瞿秋白又出版了《中國拉丁化字母》一書,引起很大反響。1931年5月,蘇聯各民族新文字中央委員會科學會議主席團對中國拉丁化字母的方案進行了審定,並批准了這個方案。

1931年9月26日在蘇聯海參威召開的中國文字拉丁化第一次代表大會上,又通過了書面方案《中國漢字拉丁化的原則和規則》。其主要內容是:1. 中國拉丁化新文字的原則(13條);2. 中國拉丁化新文字的規則(包括:①字母,②拼寫規則,③寫法規則)。拉丁化新文字是在國語羅馬字的基礎上制定的,在標調方式上與國語羅馬字不同,國語羅馬字對於所有的音節都要標聲調,而拉丁化新文字規定:原則上不標聲調,只是在極有必要或極易混同的情況下才標聲調。例如,「買」和「賣」容易混同,「買」寫為maai,「賣」寫為mai。於是,拉丁化新文字運動正式開始,這個運動推動了中國語文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拉丁化新文字的創制者和國語羅馬字的創制者之間曾經進行過激烈的論戰,前者叫做「北拉派」,後者叫做「國羅派」。後來他們都發現,兩派在一些根本問題的認識上是一致的,只是在個別枝節問題上有分歧。周恩來在《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中說:「拉丁化新文字和國語羅馬字是中國人自己創制的拉丁字母式的漢語拼音方案中比較完善的兩個方案。在談到現在的拼音方案的時候,不能不承認他們的功勞」。

拉丁化新文字方案通過後,首先在華工中推行,出版書籍47種,刊印10多萬冊,許多華工學會了新文字,可以用新文字讀書寫信。

1933年,拉丁化新文字介紹到國內。1934年8月,上海成立了「中文拉丁化研究會」,出版介紹拉丁化新文字的書籍。接著,在北方和南方的一些大城市都先後成立了拉丁化新文字團體,甚至在海外華人中也成立了這樣的拉丁化新文字團體,據統計,從1934年到1955年二十一年中,拉丁化新文字團體總共有300多個。

拉丁化新文字的傳播還得到了文化教育界人士的熱情贊助。1935年12月,蔡元培、魯迅、郭沫若、茅盾、陳望道、陶行知等688位知名人士,共同發表文章《我們對於推行新文字的意見》,其中說:「我們覺得這種新文字值得向全國介紹。我們深望大家一齊來研究它,推行它,使它成為推進大眾文化和民族解放運動的重要工具」。這是拉丁化新文字運動的一份革命宣言。

1936年9月22日,毛澤東看了這篇文章之後,親自寫信給蔡元培說:「讀《新文字意見書》,赫然列名於首位者,先生也。20年忽見我敬愛之孑民先生,發表了嶄然不同於一般新舊頑固黨之簇新議論,先生當知見之而歡躍者絕不止我一人,絕不止共產黨,必為無數量人也!」毛澤東對於當時新文字運動給以極大的贊賞。毛澤東對於新文字運動是積極支持的。他在1940年1月發表的《新民主主義論》中說:「文字必須在一定條件下加以改革,言語必須接近民眾」。1941年1月,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新文字工作委員會」,正式宣布新文字與漢字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同年,在延安出版的 《Sin WenziBao》(《新文字報》)第一期上,發表了毛澤東的題字:「切實推行,愈廣愈好」;朱德也題了字:「大家把實用的新文字推行到全國去」。

在抗日戰爭的最緊急年代裡,拉丁化新文字的傳播形成一個與民族解放運動相結合的前所未有的群眾性文化革命運動。這場運動不但沒有被戰爭的炮火摧毀,反而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在全國各地到處開花結果。新文字在陝甘寧邊區推行,效果很好。據吳玉章說,「延安縣市冬學中,不到三個月,就掃除了1500餘文盲,他們學會新文字,能寫信、讀書、看報,收到了很大的成績」。

拉丁化新文字運動一直延續到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公布時為止,歷時近30年。它對中國的文字改革事業,對制定和推廣《漢語拼音方案》,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現代漢語拼音方案》的出籠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就馬上著手研製拼音方案。1949年10月成立了民間團體「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協會設立「拼音方案研究委員會」,討論拼音方案採用什麼字母的問題。

在1951年,毛澤東就指出:「文字必須改革,必須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但是,究竟採用什麼形式的拼音方案,他本人也是經過了反復斟酌的。毛澤東到蘇聯訪問時,他曾經問斯大林,中國的文字改革應當怎麼辦;斯大林說,中國是一個大國,可以有自己的字母。毛澤東回到北京之後,指示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制訂民族形式的拼音方案。同時,上海的新文字研究會停止推廣北方拉丁化新文字,等待新方案的產生。

1955年10月15日,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在北京舉行。葉籟士在發言中說:「從1952年到1954年這個期間,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主要進行漢字筆畫式拼音方案的研究工作,經過了三年的摸索,曾經擬定幾種草案,都放在《漢語拼音方案草案初稿》(漢字筆畫式)里頭」。這次會議上印發給代表們六種拼音方案的草案,有四種是漢字筆畫式的,一種是拉丁字母式的,一種是斯拉夫字母式的。會議之後,當時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吳玉章向毛澤東報告,他說,民族形式方案搞了三年,難以得到大家都滿意的設計,不如採用拉丁字母。毛澤東同意採用拉丁字母,並在中央開會通過。

在中國制定拼音方案的時候,蘇聯已經不再搞拉丁化,改為搞斯拉夫化,把所有的拉丁化民族文字一律改成了斯拉夫字母。蒙古人民共和國也把蒙古字母改成了斯拉夫字母。50年代,中國向蘇聯一邊倒,有人主張採用斯拉夫字母,跟蘇聯在文字上結盟。蘇聯派到中國的語言學家謝爾久琴柯也提出使用斯拉夫字母的建議。據說,蘇聯的一位副總理來中國訪問時,曾經向陳毅副總理說,希望中蘇兩國都採用相同的字母。陳毅副總理回答說,中國文化必須跟東亞和東南亞聯系,東亞和東南亞都習慣用拉丁字母。這樣,中國才沒有採用斯拉夫字母。如果我國當時採用了斯拉夫字母,我們今天使用計算機將會遇到更多的困難。中國政府當時在字母選擇上的決策,是非常正確的。

1956年1月20日,毛澤東在知識分子問題會議上,發表了贊成拉丁字母的講話。他說,「吳玉章同志的發言講的很好。關於文字改革的意見,我很贊成。在將來採用拉丁字母,你們贊成不贊成呀?我看,在廣大群眾里頭,問題不大;在知識分子里頭,有些問題。中國怎麼能用外國字母呢?但是,看起來還是採用這種外國字母比較好。吳玉章同志在這方面說得很有理由。因為這種字母很少,只有二十幾個,向一面寫,簡單明了。我們漢字在這方面實在比不上。比不上就比不上,不要以為漢字那麼好。有幾位教授跟我說,漢字是『世界萬國』最好的一種文字,改革不得。假使拉丁字母是中國人發明的,大概就沒有問題了。問題就出在外國人發明,中國人學習。但是,外國人發明中國人學習的事情是早已有之的。例如阿拉伯數字,我們不是久已通用了嗎?拉丁字母出在羅馬那個地方,為世界大多數國家所採用。我們用一下,是否就大有賣國的嫌疑呢?我看不見得。凡是外國好的東西,對我們有用的東西,我們就是要學,就是要統統拿過來,並且加以消化,變成自己的東西。我們中國歷史上,漢朝就是這么做的,唐朝也是這么做的。漢朝和唐朝,都是我國歷史上很有名很強盛的朝代。他們不怕吸收外國的東西,有好的東西就歡迎。只要態度和方法正確,學習外國的好東西,對自己是大有好處的。」(轉引自鄭林曦《論語說文》)。

此期間,群眾中也創制了不少的文字方案,寄到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根據統計資料,從1950年到1955年8月31日全國文字改革工作會議為止,寄來的方案有655個,從1955年8月31日到1958年2月漢語拼音方案公布為止,寄來的方案有1000多個,從1958年2月到1980年文化大革命結束為止,寄來的方案有1667個。群眾設計的各種各樣的文字方案總共有3300多個。這種創製造文字方案的積極性,在中國文化的發展歷史上是空前的。這充分說明了語言規劃的社會性。

1955年2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設立了「拼音方案委員會」,開始設計漢語拼音方案,提出了《漢語拼音方案(草案)》。1956年2月12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發表《漢語拼音方案(草案)》,公開徵求意見。這個草案共有31個字母,其中有5個新字母(無點的i;長腳的n;帶尾的z,c,s),以便實現「一字一音」,不用變讀和雙字母。草案發表後在全國范圍內引起熱烈的討論,甚至海外華僑和留學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1955年10月,國務院成立「漢語拼音方案審定委員會」,經過一年的工作,於1957年10月提出《修正草案》,11月1日由國務院全體會議第60次會議作為新的《漢語拼音方案(草案)》通過,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批准《漢語拼音方案》。1958年秋季開始,《漢語拼音方案》作為小學生必修的課程進入全國小學的課堂。《漢語拼音方案》是拼寫規范化普通話的一套拼音字母和拼寫方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拼音方案。這個方案吸取了以往各種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案,特別是國語羅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拼音方案的優點,它是我國三百多年拼音字母運動的結晶,是六十年來中國人民創造拼音方案經驗的總結,比任何歷史上一個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方案都更加完善和成熟。

《漢語拼音方案》有如下特點:

①只用國際通用的26個字母,不增加新字母;

②盡量不用附加符號(只用了兩個附加符號);

③盡量不用變讀;

④採用y,w和隔音符號「'」來隔音;

⑤採用四個雙字母zh, ch, sh, ng;

⑥採用四個聲調符號來表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調類;

⑦採用拉丁字母通用的字母表順序,並確定了漢語拼音字母的名稱。

周恩來在《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的報告中說:「現在公布的漢語拼音方案,是在過去的直音、反切以及各種拼音方案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從採用拉丁字母來說,它的歷史淵源遠則可以一直追溯到350多年以前,近則可以說是總結了60年來我國人民創制漢語拼音方案的經驗。這個方案,比起歷史上存在過的以及目前還在沿用的各種拉丁字母的拼音方案來,確實更加完善。」

《漢語拼音方案》自製訂以來,得到迅速的推廣和應用。主要有如下方面。

①用於給漢字注音:從1958年秋季開始,全國小學的語文課本採用漢語拼音給漢字注音,接著,中學教科書、字典、詞典以及通俗讀物、掃盲課本也採用漢語拼音注音。《人民日報》等用漢語拼音字母給難字注音。1958年10月,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種商標圖樣和商品包裝上加註漢語拼音字母。郵電局名、鐵路站名、氣象站名、城市街道名也都使用漢語拼音標注。1982年6月19日國家標准局發布了國家標准《中文書刊名稱漢語拼寫法》,規定國內出版的中文書刊在封面、或首頁、或封底、或版權頁上加註漢語拼音書名、刊名。

②用於教學普通話:《漢語拼音方案》公布後,陸續出版了利用漢語拼音編寫的普通話教材、讀物、字表、字典、詞典,促進了普通話的推廣和普及。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漢語拼音方案》已經成為外國人學習漢語進行全面訓練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③用於字典、詞典的注音、排序,書刊的索引。75卷的《中國大網路全書》採用漢語拼音排序,正文的每一個條目都註上了漢語拼音。

④作為我國少數民族創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

Ⅶ 漢語拼音是什麼時候發明的是誰發明的為什麼要發明

(1)漢語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注,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布該方案。1982年,成為國際標准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部分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採用漢語拼音。2008年9月,中國台灣地區確定中文譯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為採用「漢語拼音」,涉及中文英譯的部分,都將要求採用漢語拼音,自2009年開始執行。漢語拼音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
(2)漢語拼音的發明是專家與廣大群眾廣泛討論的結果,它不是某一個人的發明創造,體現了一個集體智慧。漢語拼音方案的制訂經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在北京一經成立,便立即著手進行漢語拼音方案的研究。從此時起到一九五八年方案正式公布,其間圍繞方案的功用、方案制定的原則及其一些細節問題展開過一系列的討論,經過反復論證,幾易設計方案,廣大語文工作者和各個有關部門為此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勞動,經歷了一個極其認真而嚴肅的探索過程。一、《漢語拼音方案》的制定經過(一)研討階段。1.漢字筆畫式方案的探討。一九四九年末,長期致力於文字改革的活動家們就開始醞釀制定一個統一的拼音方案。一九五二年二月,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後,制定拼音方案的工作正式排上日程。在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內,設立了拼音方案組,成員有韋愨、馬敘倫、吳玉章、胡喬木、羅常培、黎錦熙、丁西林、陸志韋、魏建功、陳家康、吳曉鈴、林漢達十二人。在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大會上,馬敘倫傳達了毛澤東主席的指示。於是會上決議制定民族形式的拼音文字方案。然而對民族形式的理解,當時尚未形成統一認識。一九五二年三月,拼音方案組召開第一次會議,討論什麼是民族形式。經過爭論,大多數人認為所謂民族形式,主要是指文字如何確切地表現本民族的語言。新方案應以漢語為基礎,並照顧到少數民族語言。對於字母形式,多數人傾向於力求美觀、容易辨認,便於從左至右書寫,不受漢字束縛。具體意見有三種:黎錦熙主張就注音字母略加修改;丁西林、陳家康等主張新創一種字母;吳玉章、韋泰、林漢達等主張打破界限,不限於注音字母,可採用現行漢字和一部分外文字母。此後拼音方案組多次召開會議,討論了制定拼音字母的幾個原則問題,如:在拼音字母民族化的原則下,是否就注音字母略作必要修改;拼音字母是否要音素化,這種音素化又如何實現;是否標調,標在什麼地方等。同時開始了設計方案的工作。一九五二年八月,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召開第二次全體委員會議。馬敘倫傳達了毛主席關於拼音方案的新意見。十月,拼音方案組提出一套漢字筆畫式的漢語拼音字母表,其中聲母24個,韻母37個。一九五三年初,毛主席審閱了拼音方案組擬定的漢語拼音字母表。他認為這套拼音字母在拼音的方法上雖然簡單了,但筆畫還是太繁,有些比注音字母更難寫。拼音文字不必搞成復雜的方塊形式,那樣的體勢不便於書寫,尤其不便於連寫。漢字就是因為筆畫方向亂,所以產生了草肅。草書就是打破方塊體勢的。拼音文字無論如何要簡單,要利用原有漢字的簡單筆畫和草體,筆勢基本上盡量向著一個方向(一邊倒),不要復雜,方案要多徵求意見,必須真正做到簡單容易,才能推行。①根據毛主席的指示,拼音方案組開會決定分人、分組進行拼音字母方案的擬定,在十月一日以前擬出一個或更多的草案,進行篩選。在會上,委員們對於民族形式的見解仍然存在分歧:一種意見認為,凡是用一套字母能把漢語的特點拼寫出來的,就是民族形式;另一種意見認為應該根據漢字的筆畫,字母形式必須接近漢字,方可稱為民族形式。會上還對方案要求音素化還是音節化進行了討論。經過兩個月的努力,吳玉章、丁西林、韋愨、林漢達及秘書處各擬出一個拼音字母方案。六月,拼音方案組召開第八次會議對五個方案進行審議,決定以吳玉章的方案為基礎,深入研究。在十月召開的第九次會議上,拼音方案組基本上同意吳玉章方案的音素化三拼制原則,並提出修改意見,由吳玉章根據討論意見對其方案作進一步修訂。同時還決定再擬一個雙拼方案,以便同三拼方案比較並作出最後選定。一九五四年上半年,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將吳玉章修訂後的方案印發有關部門,徵求意見。一九五四年七月十五日,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召開第四次全體委員會議時,拼音方案組提出了五個民族形式的拼音方案草案。其中四個是雙拼制的,一個是三拼制的,供會議討論。會議上決定由各委員於會後分別研究,再行開會討論。但會後始終確定不出一個令人滿意的方案,因為這些「方案草案」所需要的字母都在40-60個之間。在學習上使用上都很不方便。新構造出來的漢字筆畫式字母,與漢字有一定的差別,群眾也不是那麼容易接受。藉助草書後,雖相應地便於橫寫、連寫了,可是卻難以做到簡明易認。尤其是拼寫出來的文字不能保持方塊漢字的特點,也就失去了所謂「民族形式」的意義。從一九五二年初到一九五四年底,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主持試制民族形式即漢字筆畫式拼音文字方案的工作,一直沒能取得圓滿的結果。人們在實踐中逐漸感到:通過採用漢字筆畫拼音字母來顯示民族性的作法是不甚理想的,很難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1954年12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成立後,1955年2月成立拼音方案委員會,由吳玉章、胡愈之為正副主任,委員有:韋愨、丁西林、林漢達、羅常培、陸志韋、黎錦熙、王力、倪海曙、葉籟士、周有光。2.群眾提出的各種拼音方案的探討。在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著手研製漢語拼音方案的同時,社會上不少熱心文字改革的人也在潛心探索研究,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擬制出一套更完善的漢語拼音方案。到一九五五年為止,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及其前身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共收|到各界633人提交的漢語拼音方案655種。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從655種方案中選擇了264種,編印成《各地人士寄來漢語拼音文字方案匯編》兩冊,作為制定漢語拼音;方案的重要參考資料。因此可以說進行擬定漢語拼音方案的並非僅僅一個國家機關的研製小組,而是全國各界廣大文字改革熱心者都參與了方案制定工作。一九五三年十一月號《中國語文》上發表了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秘書處署名的《各地寄來拼音方案整理報告》。報告將所收集的各種方案依字母形式劃分為七類:(1)來自漢字的:這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採用漢字偏旁或者筆畫少的漢字:一類採用漢字基本筆畫。(2)採用外文字母的:主要採用拉丁字母,大多數兼借用斯拉夫字母,也有夾雜注音字母和漢字筆畫的,以及修改拉丁字母或者把漢字或注音字母變得像拉丁字母或斯拉夫字母的。(3)注音字母:其中有些是把注音字母加以草化的。(4)速記式的:用速記符號作字母。(5)方位字母:由字母的位置決定它的音值,比方AA A可以是ㄣ∣ㄢ。(6)數碼式的:用阿拉伯數字代字母,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寫作「429-321 607-317 129-324-124」。(7)圖案式的:用幾種基本線條構造字母。從音節結構看,又可分為四種主要方式:(1)音素化的:即以音素為單位。(2)半音素化的:仿照注音字母(三拼制)。(3)雙拼的:這一類又分為兩種,一種是聲介合母;一種是介韻合母。(4)音節字母:用一個字母代表一個音節。這些方案從各個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各有獨特的見地,對漢語拼音文字究竟應當造成什麼樣子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摸到了各個角落,對拼音方案的最後成型,實際上是進行了全面探索和試驗,做了最廣泛的比較、篩選。在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拼音方案組對民族形式問題進行討論的同時,社會上也在就漢語拼音方案究竟採用什麼字母形式,「國際化」的,還是「民族形式」的問題展開著爭論,很多直接從事文字改革的工作者都加入了這一討論。有一部分人認為:民族形式就是要根據漢字形式創造的、與漢字有一定聯系的拼音字母。並指出人們在感情上更容易接受這種形式的字母,因而可望在群眾中迅速推廣。但是絕大部分人主張採用拉丁字母作漢語拼音字母。他們認為民族形式主要表現在語言上,文字形式是另一回事。改革文字並非改革語言,如果新的書寫符號體系能更好地服務於漢語,那隻會鞏固民族形式,而無損於民族形式。在這方面周有光寫有《什麼是民族形式》的文章,他認為,廣義的文字民族形式包括符號形式和語言形式兩方面。語言形式是民族的主要特徵乏一,它比較不容易變化,變化起來也是一點一滴地漸進的。符號形式則不同,它比較容易改變,有時可在短時間內全盤變更。民族形式的形成,往往經過一個習慣培養時期。所謂約定俗成,就是習慣的培養。經過培養,胡琴可以變為國樂,旗袍可以變為漢服,外來字母可以變為民族字母。形成以後,民族形式就進入固定時期。這時候,人們便把民族形式視為「不可移易」的東西。可是或暫或久以後,舊形式變成不合時宜,同時新的形式又培養成熟了,於是民族形式就發生改變。周有光認為永久性的民族形式是不存在的。他指出,歷史上比較重要的文字,都有或廣或狹的國際流傳。國際流傳使原來一個民族獨用的文字元號成為若干民族公用的文字元號,這樣就產生了文字元號的國際形式。文字(符號)的民族形式和國際形式是相生相存、相互轉化的。民族文字(符號)經過國際流傳,成為國際文字(符號),國際文字(符號)適應民族語言特點,又成為民族文字(符號)。現代各國的民族字母,除了少數例外,都是適應了自己語言特點的國際形式字母。幾種國際形式字母中,尤其以拉丁字母最為通用。拼音字母的可貴,不在它的珍奇,而在它的實用;不在它有獨特的傳統形式,而在它有便於文化交流的共同形式。漢字形式不適合於現代字母的要求,任意創造又不能算是傳統形式,今天世界上最通用的拉丁字母,是三千年來幾十個民族逐步在實用中共同改進的國際集體創作,我們與其另起爐灶,不如採用它。當時還有一部分人主張仿照漢字中形聲字的構造模式,設計一種意符(形旁)加拼音的「拼音形聲字」。圍繞這個問題也展開過討論。參加討論的大多數人認為意符(形旁)是無力為紛繁復雜的世間萬物歸類標意的,特別是文字在實際應用中時常突破意符的規范,所以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大量來自民間的拼音方案和社會上有關拼音文字的討論,對漢語拼音方案的研製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3.全國文字改革會議討論文改會提出的各種拼音方案。在一九五五年十月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中國文改會秘書長葉籟士匯報了幾年來研製漢語拼音方案的工作情況,同時提出六種漢語拼音方案的初稿,徵求到會代表的意見。此時提出的方案已經不單是漢字筆畫式方案了,而是在漢字筆畫式方案之外,還有一種斯拉夫字母式方案和一種拉丁字母式方案。當時提交會議討論的拉丁字母式方案稱為《漢語拼音文字(拉丁字母式)草案初稿》,在此之前所制定的所有拼音方案,都是作為拼音文字的方案來研製的。「初稿」內容包括:(1)字母;( 2)聲調;
(3)發明拼音總的來說是為了更好的學習漢語,統一發音標准。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的風俗都不一樣,語言也多種多樣。為了方便交流,統一學習漢語,考慮到可能出現各式各樣版本的漢語,發明拼音去規范學習。這樣才能真正消除交流的障礙。
發明拼音主要是為了解決啟蒙教育識字部分存在無標准發音、教育過程必須口口相傳的制約條件。

Ⅷ 拼音是誰發明的

盧戇章(1854-1928)是我國第一個創制拼音文字的人。
1892年,他在廈門出版《一目瞭然初階》,公布了他創制的「中國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變體來拼廈門音,聲韻雙拼,左右橫寫,聲母在右,韻母在左,另加鼻音符號和聲調符號,增加聲母後還可兼拼泉州音和潮州音。
他認為,漢字「或者是當今天下之文字之至難者」,而切音新字「字母與切法習完,凡字無師能自讀」,這樣一來,「省費十餘載之光陰,將此光陰專攻於算學、格致、化學,以及種種之實學,何患國不富強也哉!」盧戇章並不要求廢除漢字,他主張「切音字與漢字並列」。後來,他又編寫了《中國字母北京切音教科書》和《中國字母北京切音合訂》,用切音字來拼寫官話。
參考資料:http://ke..com/subview/22308/5031635.htm?fromtitle=拼音&fromid=16379041&type=syn#1

Ⅸ 漢語拼音是被誰發明出來的

明朝末年西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為了學習漢字,他們開始用拉丁字母來拼寫漢語。1605年,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跡》,其中有4篇漢字文章加了拉丁字母的注音。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的出版物,《西字奇跡》原書已不容易找到,據說,梵蒂岡圖書館尚有藏本。

1626年,法國耶穌會傳教士金尼閣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資》,這是一本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的字匯。注音所用的方案是在利瑪竇方案的基礎上修改的。

利瑪竇和金尼閣的方案是以「官話讀書音」為標准設計的,適於拼寫北京語音。但是,在兩三百年間,利瑪竇和金尼閣的方案只是在外國傳教士中使用,沒有在中國人當中廣為傳播。

1815年到1823年之間,在廣州傳教的英國傳教士馬禮遜編了一部《中文字典》,這是最早的漢英字典,字典中用他自己設計的拼音方案來拼寫漢語的廣東方言,實際上是一種方言教會羅馬字。接著,在其他的方言區也設計了不同方言的方言教會羅馬字。其中廈門的「話音字」1850年開始傳播,僅在1921年就印刷出售五萬冊讀物,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前,大約還有十萬人左右使用這樣的方言教會羅馬字。其他各地的方言教會羅馬字,在南方的通商口岸傳播,主要用來傳教。

1867年,英國大使館秘書威妥瑪(Thomas F. Wade)出版了北京語音官話課本《語言自邇集》,他設計了一套拼寫法,用拉丁字母來拼寫中國人名、地名和事物的名稱,叫做「威妥瑪式」。

1931年到1932年間,有兩個外國傳教士提出了「辣體漢字」,這是一種根據《廣韻》設計的、以音節為單位的漢語拉丁字母文字,同音字幾乎都有不同的拼寫法,拼寫的是方言。

這些用拉丁字母拼寫漢字的方案,為以後的漢語拼音運動提供了經驗。五四運動之後,於1918年,錢玄同在《新青年》四卷四期上發表《中國今後之文字問題》的文章,提出了「廢孔學」、「廢漢字」的主張。他說:「欲廢孔學,不可不先廢漢文;欲驅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蠻的頑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廢漢文」;甚至說:「欲使中國不亡,欲使中國民族為二十世紀文明之民族,必以廢孔學、滅道教為根本之解決;而廢記載孔門學說及道教妖言之漢文,尤為根本解決之根本解決」;他提出:「廢漢文之後」,「當採用文法簡賅,發音整齊,語根精良之人為的文字Esperanto(世界語)」。

中國的拉丁化新文字運動

《現代漢語拼音方案》源於近代以來在中國開展了拉丁化新文字運動,中國的拉丁化新文字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蘇聯創制的,其目的是在蘇聯遠東的10萬華工中掃除文盲,今後在條件成熟時,用拉丁化新文字代替漢字,以解決中國大多數人的識字問題。當時的蘇聯政府把在蘇聯遠東地區的華工中掃除文盲也列為蘇聯本國的工作任務,於是,在蘇聯的中國共產黨員瞿秋白、吳玉章、林伯渠、蕭三等人與蘇聯漢學家龍果夫、郭質生合作,研究並創制拉丁化新文字。瞿秋白寫成《中國拉丁式字母草案》,於1929年由莫斯科中國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出版社出版,1930年,瞿秋白又出版了《中國拉丁化字母》一書,引起很大反響。

[B]1931年5月,蘇聯各民族新文字中央委員會科學會議主席團對中國拉丁化字母的方案進行了審定,並批准了這個方案。[/B]1931年9月26日在蘇聯海參威召開的中國文字拉丁化第一次代表大會上,又通過了書面方案《中國漢字拉丁化的原則和規則》。拉丁化新文字方案通過後,首先在華工中推行,出版書籍47種,刊印10多萬冊,許多華工學會了新文字,可以用新文字讀書寫信。

1933年,拉丁化新文字介紹到國內。1934年8月,上海成立了「中文拉丁化研究會」,出版介紹拉丁化新文字的書籍。接著,在北方和南方的一些大城市都先後成立了拉丁化新文字團體,甚至在海外華人中也成立了這樣的拉丁化新文字團體,據統計,從1934年到1955年二十一年中,拉丁化新文字團體總共有300多個。

拉丁化新文字的傳播還得到了文化教育界人士的熱情贊助。1935年12月,蔡元培、魯迅、郭沫若、茅盾、陳望道、陶行知等688位知名人士,共同發表文章《我們對於推行新文字的意見》,其中說:「我們覺得這種新文字值得向全國介紹。我們深望大家一齊來研究它,推行它,使它成為推進大眾文化和民族解放運動的重要工具」。這是拉丁化新文字運動的一份革命宣言。

毛澤東對於當時新文字運動給以極大的贊賞。毛澤東對於新文字運動是積極支持的。他在1940年1月發表的《新民主主義論》中說:「文字必須在一定條件下加以改革,言語必須接近民眾」。[B]1941年1月,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新文字工作委員會」,正式宣布新文字與漢字有同等的法律地位。[B]同年,在延安出版的 《Sin WenziBao》(《新文字報》)第一期上,發表了毛澤東的題字:「切實推行,愈廣愈好」;朱德也題了字:「大家把實用的新文字推行到全國去」。

拉丁化新文字運動一直延續到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公布時為止,歷時近30年。它對中國的文字改革事業,對制定和推廣《漢語拼音方案》,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現代漢語拼音方案》的出籠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就馬上著手研製拼音方案。1949年10月成立了民間團體「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協會設立「拼音方案研究委員會」,討論拼音方案採用什麼字母的問題。

在1951年,毛澤東就指出:「文字必須改革,必須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但是,究竟採用什麼形式的拼音方案,他本人也是經過了反復斟酌的。毛澤東到蘇聯訪問時,他曾經問斯大林,中國的文字改革應當怎麼辦;[B]斯大林說,中國是一個大國,可以有自己的字母。[/B]毛澤東回到北京之後,指示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制訂民族形式的拼音方案。同時,上海的新文字研究會停止推廣北方拉丁化新文字,等待新方案的產生。

1955年10月15日,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次會議上印發給代表們六種拼音方案的草案,有四種是漢字筆畫式的,一種是拉丁字母式的,一種是斯拉夫字母式的。會議之後,當時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吳玉章向毛澤東報告,他說,民族形式方案搞了三年,難以得到大家都滿意的設計,不如採用拉丁字母。毛澤東同意採用拉丁字母,並在中央開會通過。

1956年1月20日,毛澤東在知識分子問題會議上,發表了贊成拉丁字母的講話。他說,「關於文字改革的意見,我很贊成。在將來採用拉丁字母,你們贊成不贊成呀?我看,在廣大群眾里頭,問題不大;[B]在知識分子里頭,有些問題。[/B]中國怎麼能用外國字母呢?但是,看起來還是採用這種外國字母比較好。因為這種字母很少,只有二十幾個,向一面寫,簡單明了。我們漢字在這方面實在比不上。比不上就比不上,不要以為漢字那麼好。有幾位教授跟我說,漢字是『世界萬國』最好的一種文字,改革不得。假使拉丁字母是中國人發明的,大概就沒有問題了。[B]問題就出在外國人發明,中國人學習。[/B]」(轉引自鄭林曦《論語說文》)。

在中國制定拼音方案的時候,蘇聯已經不再搞拉丁化,改為搞斯拉夫化,把所有的拉丁化民族文字一律改成了斯拉夫字母。蒙古人民共和國也把蒙古字母改成了斯拉夫字母。50年代,中國向蘇聯一邊倒,有人主張採用斯拉夫字母,跟蘇聯在文字上結盟。蘇聯派到中國的語言學家謝爾久琴柯也提出使用斯拉夫字母的建議。據說,蘇聯的一位副總理來中國訪問時,曾經向陳毅副總理說,希望中蘇兩國都採用相同的字母。陳毅副總理回答說,中國文化必須跟東亞和東南亞聯系,東亞和東南亞都習慣用拉丁字母。這樣,中國才沒有採用斯拉夫字母。

1955年10月,國務院成立「漢語拼音方案審定委員會」,經過一年的工作,於1957年10月提出《修正草案》,11月1日由國務院全體會議第60次會議作為新的《漢語拼音方案(草案)》通過,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批准《漢語拼音方案》。1958年秋季開始,《漢語拼音方案》作為小學生必修的課程進入全國小學的課堂。

1977年,聯合國地名標准化會議決定採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中國地名的國際標准。1978年9月,國務院轉發了《關於改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我國人名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范的報告》。1982年8月1日,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文獻工作技術委員會決議採用漢語拼音作為世界文獻工作中拼寫中國專有詞語的國際標准,標准號:ISO7098-1982。《漢語拼音方案》已經從中國標准發展成為國際標准。

未來的改革方向是漢字拼音化

1951年,毛澤東曾經指示:「文字要在一定的條件下加以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化方向」。在我國的學者中,還有一些公開主張「雙文制」(digraphia)的人,例如,周有光就主張實行「two-script system」(文字雙軌制),馮志偉提出首先在計算機通信中實行「文字雙軌制」,認為文字書寫方式的改革應該先從信息科學做起來。 政府對於這些持不同意見的學者並不幹涉他們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繼續進行科學研究的自由。國家一級學會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受到國家教育部的大力支持,該學會的宗旨之一就是倡導和研究「拼音化」問題。我國政府這樣寬松的政策,為「雙文制」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關於雙文制的想法,早在清朝末年的漢語拼音運動中就產生了,後來有許多、著名的學者都關心這個問題。郭沫若曾經說過:「我們可以預想到必然還有一段相當長的時期,讓漢字和新造的拼音文字平行使用,在新文字的逐漸推廣中而讓漢字在大多數人民的日用中逐漸歸於隱退,漢字的歸於隱退,是不是就完全廢棄了呢?並不是!將來,永遠的將來,都會有一部分學者來認真研究漢字,認識漢字,也就跟我們今天有一部分學者在認真研究甲骨文和金文一樣。」

茅盾說得更明白,他說:「我希望,至少我們的孫兒孫女這一代能夠兩條腿走路,既能用漢字寫,也能用拼音字母寫,聽報告作筆記,用拼音字母寫,會比漢字寫得快。如果可能,還能用上拼音字母的打字機。這樣該是多麼幸福呢!我並不幻想,在不遠的將來,就可以廢除漢字(方塊字);然而即使在百年之內或在百年之後還要用漢字,讓我們的子孫的一代能用『兩條腿走路』又有什麼不好呢?」

郭沫若和茅盾生活的那個時代,計算機還沒有普及,他們大約也沒有使用過微型計算機,更沒有可能通過計算機去訪問互聯網的網路、在網路上自由地漫遊,但是,他們當時就已經慧眼獨具地看到了雙文制的好處,如果他們今天還健在,一定會舉雙手雙腳贊成在計算機通信中首先實行雙文制的建議。

在《漢語拼音方案》公布**周年的日子裡,我們應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一章第十八條規定,學好漢語拼音,用好漢語拼音,讓漢語拼音在信息時代發揮更大的作用。

漢語拼音化進程急剎車

80年代中期,為了適應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的新形勢,我國在拼音化的政策上做了調整。

1986年1月,當時的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劉導生在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上的報告《新時期的語言文字工作》中指出:「關於推行《漢語拼音方案》。應該強調,《漢語拼音方案》是國家指定公布的法定標准。它的制定是歷史經驗的總結,公布之後已經在國內外廣泛應用。《漢語拼音方案》有深厚的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是一個科學實用的方案,我們應當努力推行,而不應當另起爐灶;要想用其它方案來取代,事實上難於辦到。繼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是社會和科技發展的客觀需要。今後要繼續加強拼音教學,逐步擴大《漢語拼音方案》的應用范圍,並研究、解決使用中的實際問題,如漢語拼音的同音字和同音詞的區分,漢語拼音正詞法的標准,漢語拼音技術應用中的標調法等。」

劉導生的報告完全沒有提毛澤東指示的「拼音化方向」,只是談到擴大拼音方案的應用范圍。這意味著,我國政府放棄了毛澤東提出的「拼音化方向」的政策,漢語拼音不再被看作文字,而只是被看作是一種輔助漢字的工具。

Ⅹ 漢語拼音是誰發明的

樓下二位,你們的答案的出處的小松哥哥就是本人。你們就別再抄襲了。

漢語拼音方案與漢民族標准語

—紀念漢語拼音方案發表44周年

北京大學中文系 王理嘉

[提要]一、從簡略的回顧中,闡明從19世紀末發展起來的漢語拼音運動一開始就是與語言的統一、社會的發展、民族的團結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歷史事實不止一次的證明,無論哪一種拼音設計,違背了漢民族共同語統一的發展趨勢,註定會以失敗告終。二、通過注音符號、國羅、北拉和漢語拼音方案的歷史淵源關系,具體說明方案在哪幾方面繼承和發展了這幾種拼音的主要優點並加以創新,從而總結了二十世紀前六十多年來中國人民創制拉丁化拼音方案的歷史經驗。三、通過對台灣通用拼音與漢語拼音之爭的分析 ,揭示隱藏在這場發生在台灣的激烈論戰的背後,其實質性問題是什麼。

一、漢語拼音運動與國語和普通話

漢語拼音方案是拼寫漢民族標准語的拼音方案。

漢民族標准語是在十九世紀末期興起的對中華民族的社會、科學文化的發展產生過巨大影響的語文現代化運動中逐漸建立起來的。語文現代化運動最初指的是漢語拼音運動(當時叫「切音字運動、簡字運動」)、國語運動和白話文運動。清末民初的三大語文運動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通過改革語言文字,普及教育,以適應當時社會發展和科學文化發展的需要,然後富國強兵,振興中華民族。國語運動是建立和推廣漢民族標准語口語的運動,而白話文運動則是提倡用能夠表達口語的白話文取代文言文作為正式書面語的運動。三個運動各有自己的追求目標,但內在關系卻十分密切。就歷史淵源關系說,切音字運動發生最早並引發了國語運動。其後,國語標准音的確立,注音字母的制定,一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漢語規范化運動,漢語拼音方案的產生,都是由此一脈相承,相輔相成的。所以,我們的論述也由此入手。

漢語拼音運動的歷史前奏可以遠溯至明末,但是導致中國社會產生聲勢浩大的漢語拼音運動,其直接原因是中國人至今銘心刻骨的「甲午」國恥。這一點錢玄同在《注音字母和現代國音》(1929)一文中說得很清楚:「1894年(甲午),中國給日本打了一次敗仗,於是國中有識之士,知道非改革政治,普及教育,不足以自存於世界,但是提到普及教育,即有一個問題發生,則漢字形體之難識,難寫是也。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非另制拼音新字不可……」。於是,「推行簡字以謀求普及教育的運動,日盛一日……」。其實,文字領域中的思想革新在此之前已經開始,漢字幾千年來神聖不可侵犯的崇高地位已經發生動搖。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在日本馬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除了賠償巨額軍費之外,還割讓了台灣和澎湖等地。其時,朝野震驚,激發了社會民眾,特別是有進取精神的知識階層的愛國天良,大家推究中國失敗的原因,一致認為「漢字不革命,則教育決不能普及,國家斷不能富強。」當時,被稱為「思想界之彗星」的譚嗣同就首先帶頭呼籲廢除漢字,改用拼音文字。各界人士群起響應,紛紛起來創制簡單易學的「切音新字。」清末的切音字運動,也就是漢語拼音運動就這樣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了。

據統計,清末最後十年中,至今猶有案可查的各種拼音方案就多達二十七種。這一時期的拼音方案大多為拼寫某種方言而設計的,但拼音文字畢竟是一種拼寫語言聲音的文字,所以一開始就觸及了漢民族語言的統一問題。被當時稱之為「從事切音運動第一人」的盧戇章,在他的《切音新字序》(1892)中就提出制定拼音字母的兩個基本原則:「字話一律」和「字畫簡易」,也就是文字表達話音,字形簡單易寫。同時,又倡議以南京話為「各省之正音」,這樣全國「語言文字既從一律,文話皆相通,中國雖大,猶如一家。非如向者之各守疆界,各操土音之對面而無言也。」這些話顯然已超出了純粹的文字改革的范圍,涉及民族語言的統一和發展了。

但是,盧戇章設計的各種拉丁化拼音方案仍然是以拼寫閩廣方言為主的。他後來向清政府學部呈交的《中國切音字母》也就因此被認為「不能通行各省」,「不足以統一各省之方言」而批駁了。之後不久,一種體現民族共同語發展趨向的切音方案—-王照的《官話合聲字母》立刻脫穎而出了。它拼寫的是當時影響最大的「京音官話」,字母形式完全採用漢字的偏旁。《官話合聲字母》通行極廣,遍及大半個中國,「由京津而奉天,而南京,官話字母遍及十三個省。」王照本人可謂完全把握了當時民族語言的發展趨向,他在《官話合聲字母》序中就明確宣稱:「語言必歸劃一,宜取京話……京話推廣最便,故曰官話。官者公也,公用之話,自宜擇其占幅員人數多者。」也正因為如此,他的《官話合聲字母》得到了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總教習吳汝倫的支持並跟張之洞以及管學大臣張百熙一起奏請朝廷在「學堂章程」中規定「於國文一科內,附入官話一門」,理由是「各國語言皆歸一致」,清朝也應「以官音統一天下之語言」。他們的奏請很快得到朝廷的批准。於是,漢語拼音運動在引發了國語統一運動,並與國語統一運動合而為一的同時,得以從民間躋身政府。之後,清政府學部在「國語教育事業」(1911)中規定拼音「簡字」的用途有二:一是拼合國語,二是范正漢字讀音,並通過了一個「統一國語辦法案」,規定在宣統八年(1916)普及國語。沒想到就在這一年十月,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被推翻。於是,經公決並通過的「統一國語辦法案」也就成了一紙空文。確定國音,制定字母,統一國語的運動,實際是由下一個社會和國民政府開展起來的。

從上面簡略的回顧中,我們可以看到,從十九世紀末發展起來的漢語拼音運動,從一開始就是與語言的統一,社會的發展,民族的團結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歷史事實不止一次的證明,無論哪一種拼音設計,違背了語言統一的發展趨勢,註定會以失敗告終。盧戇章設制的第一個拉丁化拼音方案,以拼寫閩廣方言為主的《中國切音字母》,因「不能通行各省」,「不足以統一各省之方言」被批駁了。其後,又有同治進士,朝廷命官勞乃宣設計了幾乎可以使用於各省主要方言的《簡字全譜》(一種漢字筆畫式的拼音文字),「全譜」包括《京音譜》,《寧音譜》(南京話)、《吳音譜》、《閩廣譜》等,幾乎涵蓋了大部分方言,而且他還提出了「引南歸北」的主張:「南人先就南音各譜學習,以便應用,學成之後,再學京音,以歸統一。」勞乃宣本人曾得到慈禧召見,他進呈的《簡字譜錄》也得到御批,讓「學部議奏」。即便如此,清政府學部也仍然因「分裂語言,有礙統一」,始終擱置高閣,不議不奏,而社會上也對他提出了尖銳的指責,認為照他的辦法,「將使中國愈遠同文之治,」罵他是「分裂語言文字的罪魁」。對照清末切音字運動中唱主角的盧戇章、勞乃宣、王照三大家,特別是勞乃宣和因參加了「百日維新」而受到通緝的「欽犯」王照他們兩人的拼音方案的命運,實在是足以發人深省的。

二、漢語拼音方案與注音符號、國羅、北拉的歷史淵源關系

1912年,民國成立後,政府繼續推行國語。在推行國語的熱潮中,國語標准音經過「京(音)國(音)問題」大辯論,由「以京音為主,兼顧南北」修正為純以京音為準的新國音,其後注音字母也更名為注音符號,並成為推行國語的利器,使國語進入師范及小學語文教學中,在電台廣播、電影、話劇等領域中建立了牢固的陣地。

民國時期,從官話到國語,從老國音到新國音,國語運動最重要的一條歷史經驗就是要使自然形成的沒有明確標準的初級形式的民族共同語(官話)成為有明確規范的高級形式的民族共同語(國語和普通話),必須選擇一種自然語言,作為自身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國語運動在長期的實踐中終於找到了「中國語言的心」(劉復語),明確宣布以北京(系)作為統一全國語言的標准音(見《全國國語運動大會宣言》)。這是它最大的歷史功績,它為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所開展的漢語規范化運動、推廣普通話和漢語拼音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礎。

從學術發展的角度看,在漢語拼音運動不同歷史時期出現的國語注音符號、國語羅馬字、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直至五十年代後期的漢語拼音方案,顯然是一脈相承的繼承發展關系。漢語拼音方案的設計充分吸收了過去許多拼音設計,特別是國羅和北拉的許多寶貴經驗,並廣泛地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方案固然有它匠心獨運之處。但更多的是吸取並發展了歷史上許多拼音設計的長處。下面我們就從幾個主要的方面來說一說漢語拼音方案與注音符號、國羅、北拉以及其他拼音設計的繼承發展關系。

閱讀全文

與拼音是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