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現發明

發現發明

發布時間:2020-12-09 04:22:32

㈠ 發現和發明有什麼區別

發現和發明的區別是:

一、目的不同

1、發現是解釋世界的,發現沒有明確的目的。發現是人類對世界的探索,是揭示,是對自身與世界的理解。

2、發明是改變世界的,發明具有明確的目的。是應用自然規律解決技術領域中特有問題而提出創新性方案、措施的過程和成果

二、意思不同

1、發現則是在自然社會的原有基礎上發現某些不為人知的事物,是一個探索的過程,而不是在探索過程中進行再創造

2、發明是創造出一種從未出現過的東西。發明是在既有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在功能上與前者有所不同。

三、受到知識產權保護上的不同

1、在知識產權領域。科學發現權不是知識產權。其原因在於科學發現不具有創造性,它是人類對客觀存在的尚未揭示出來自然現象、自然規律、事物性質迄今為止的一種認識,是人類認識世界的范疇,屬於人類的認識成果。

2、在知識產權領域,發明是指《專利法》所保護的發明創造的其中一種專利類型,是指對產品、方法或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在專利領域中的發明有其規定的保護對象或者說保護客體。

四、引證釋義不同

1、發現:現代 魯迅 《熱風·隨感錄三十三》:「查出了前人未知的事物叫發見。」

2、發明:現代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五:「在當時我們讀古書也比較有條理了,一面讀《左氏春秋》,一面就讀《東萊博議》。兩者的文章都比較好懂,而且也能互相發明。」

㈡ 發現和發明的區別

1、意思不同:

發明是創造出一種從未出現過的東西。發明是在既有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在功能上與前者有所不同。

發現則是在自然社會的原有基礎上發現某些不為人知的事物,是一個探索的過程,而不是在探索過程中進行再創造。

2、特點不同:

發明:發明主要是創造出過去沒有的事物。

發現:發現主要是揭示未知事物的存在及其屬性。

3、引證釋義不同:

發明:現代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五:「在當時我們讀古書也比較有條理了,一面讀《左氏春秋》,一面就讀《東萊博議》。兩者的文章都比較好懂,而且也能互相發明。」

發現:現代 魯迅 《熱風·隨感錄三十三》:「查出了前人未知的事物叫發見。」

(2)發現發明擴展閱讀:

發現的近義詞 :發覺、察覺

1、發覺,意思是開始知道(隱藏的或以前沒注意到的事),突然出現。

出處:魏巍《東方》第三部第四章:「敵人已經發覺了他們,好幾挺機槍一齊橫掃過來。」

2、察覺,表定在某個事情中或者某個事件中,用於發現某個事物而形成的一個表述性詞語。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用到這詞語,用於表述某個事物的被發現或者被知道。

出處:魏巍《我的老師》:「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並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發明的近義詞 :發現、出現

1、發現,是人類對於自我的內在、具體性的自然及其整體的認識,也是一種再加工的行為。

出處: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可是多少年前他就發現了一個了解他的女人。」

2、出現意思是顯露出來;產生出來。可以是實際事物,也可以是一種現象。

出處:巴金《滅亡》第二章:「因為他睡不著,一閉上眼睛,白天的慘象便出現在他底眼前。」

㈢ 人類歷史上有哪些重大的發現和發明

1、飛機

飛機是20世紀初最重大的發明之一,公認由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他們在1903年12月日進行的飛行作為「第一次重於空氣的航空器進行的受控的持續動力飛行」被國際航空聯合會(FAI)所認可,同年他們創辦了「萊特飛機公司」。

自從飛機發明以後,飛機日益成為現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它深刻的改變和影響了人們的生活,開啟了人們征服藍天歷史。

2、計算機

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

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3、無線電

麥克斯韋最早在他遞交給英國皇家學會的論文《電磁場的動力理論》中闡明了電磁波傳播的理論基礎。他的這些工作完成於1861年至1865年之間。

1864年,英國科學家麥克斯韋在總結前人研究電磁現象的基礎上,建立了完整的電磁波理論。他斷定電磁波的存在,推導出電磁波與光具有同樣的傳播速度。

1887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之後,人們又進行了許多實驗,不僅證明光是一種電磁波,而且發現了更多形式的電磁波,它們的本質完全相同,只是波長和頻率有很大的差別。

海因里希·魯道夫·赫茲(Heinrich Rudolf Hertz)在1886年至1888年間首先通過試驗驗證了麥克斯韋的理論。他證明了無線電輻射具有波的所有特性,並發現電磁場方程可以用偏微分方程表達,通常稱為波動方程。




4、青黴素

20世紀40年代以前,人類一直未能掌握一種能高效治療細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葯物。當時若某人患了肺結核,那麼就意味著此人不久就會離開人世。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科研人員進行了長期探索,然而在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卻源自一個意外發現。

近代,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首先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亞歷山大·弗萊明由於一次幸運的過失而發現了青黴素。

1928年,英國科學家Fleming在實驗研究中最早發現了青黴素,但由於當時技術不夠先進,認識不夠深刻,Fleming並沒有把青黴素單獨分離出來。1929年,弗萊明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遺憾的是,這篇論文發表後一直沒有受到科學界的重視。

5、電視

電視 (Television 、TV、 Video)指利用電子技術及設備傳送活動的圖像畫面和音頻信號,即電視接收機,也是重要的廣播和視頻通信工具,電視機最早由英國工程師約翰·洛吉·貝爾德在1925年發明。電視用電的方法即時傳送活動的視覺圖像。

同電影相似,電視利用人眼的視覺殘留效應顯現一幀幀漸變的靜止圖像,形成視覺上的活動圖像。電視系統發送端把景物的各個微細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轉換為電信號後,順序傳送。在接收端按相應幾何位置顯現各微細部分的亮度和色度來重現整幅原始圖像。

科學技術的進步,是電視迅速普及的一個重要原因。各國電視信號掃描制式與頻道寬頻不完全相同,按國際無線電咨詢委員會(CCIR)的建議用拉丁字母來區別。

㈣ 發明和發現有什麼區別

1、意思不同:

發明:是創造出一種從未出現過的東西。發明是在既有的基礎上內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容在功能上與前者有所不同。

發現:是在自然社會的原有基礎上發現某些不為人知的事物,是一個探索的過程,而不是在探索過程中進行再創造。

2、特點不同:

發明:發明是創造出過去沒有的事物。

發現:發現是揭示未知事物的存在及其屬性。

3、目的不同

發現:是解釋世界的,發現沒有明確的目的。發現是對人類對世界的探索,是揭示,是對自身與世界的理解。

發明:是改變世界的,具有明確的目的。是對自然規律解決技術領域中特有問題而提出創新性方案、措施的過程和成果。

(4)發現發明擴展閱讀:

發明的意義:

發明是技術和生產活動的起點,有了打制石器、人工取火的發明和應用,才開始了人類的物質生產和社會生活的歷史。技術變革和技術進步,生產力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歷史的發展,都離不開發明創造。古代社會的進步依賴於石器的磨製、冶銅煉鐵、制陶曬磚和養蠶織絲等發明。18世紀的產業革命,發端於新的紡織機、蒸汽機的發明。電子計算機和一系列現代發明,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勞動方式、生活狀況和社會面貌。人類的文明史首先是一部發明創造史。

㈤ 發現與發明的區別

一、定義不同

1、發現

發現,是人類對於自我的內在、具體性的自然及其整體的認識,也是一種再加工的行為。人從動物世界的自發狀態發展到人類的自覺狀態,包涵人類實踐行為中具有的發現及創新兩大核心能力。

而學人們一旦對固有而習以為常的錯誤視而不見進而習非為是的知識或專題,進行有理有據的辯駁或考證所能得出全新的論斷,也正是發現這個詞語應有的意思。

2、發明

發明是應用自然規律解決技術領域中特有問題而提出創新性方案、措施的過程和成果。產品之所以被發明出來是為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發明可分為有用發明和無用發明。

發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製作的新工藝、新方法。機器設備、儀表裝備和各種消費用品以及有關製造工藝、生產流程和檢測控制方法的創新和改造,均屬於發明。

在知識產權領域,發明是指《專利法》所保護的發明創造的其中一種專利類型,是指對產品、方法或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在專利領域中的發明有其規定的保護對象或者說保護客體。

二、特點不同

1、發明

發明主要是創造出過去沒有的事物。

發明是新穎的技術成果,不是單純仿製已有的器物或重復前人已提出的方案和措施。一項技術成果,如果在已有技術體系中能找到在原理、結構和功能上同一的東西,則不能叫做發明。

2、發現

發現主要是揭示未知事物的存在及其屬性。

三、引證釋義不同

1、發明

猶印證。

現代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五:「在當時我們讀古書也比較有條理了,一面讀《左氏春秋》,一面就讀《東萊博議》。兩者的文章都比較好懂,而且也能互相發明。」

2、發現

看到或找到以前不知道的事物或規律。

現代魯迅 《熱風·隨感錄三十三》:「查出了前人未知的事物叫發見。」

㈥ 發明和發現是什麼意思

發明是應用自然規律解決技術領域中特有問題而提出創新性方案、措施的過程和成果。

發現,是人類對於自我的內在、具體性的自然及其整體的認識或再創造。

㈦ 發現和發明

發現:開始知道,發覺。
發明:1、創造出以前沒有的事物和方法。2、創造出新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㈧ 20世紀的發現和發明

1、原子

1900年德國科學家普朗克發現,原子在裂變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他把這種能量稱為「誇特」,這一發現被譽為世紀性發現。

2、復印機

復印機的發明人查斯特·卡爾森,原本是一位專利律師,兼職研究員及發明家。他在紐約專利辦公室的工作需要復制大量重要文件。卡爾森患有關節炎,視復制文件為痛苦及單調的工作。

這鼓勵了他進行有關Photoconctivity的實驗,並估計可以最簡單地製作復印本。卡爾迅在家中廚房進行Electrophotography實驗,1938年為過程技術申請專利。



3、飛機

飛機1903年12月17日,第一架動力飛機開始飛行。1933年,世界上第一條正規航線開通,大大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

4、空調

1906年,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的Stuart W. Cramer正找尋方法增加其南方紡織廠的空氣濕度。Cramer把技術命名為空氣調節,並在同年將其用於專利申請中,作為水調節的代替品。

水調節當時是一個著名的程序,令紡織品的生產較容易。他把水汽與通風系統結合以「調節」及轉變工廠里的空氣,控制紡織廠中極重要的空氣濕度。威利斯·開利使用此名稱,並把它放進其1907年創辦的公司名稱:「美國加利亞空氣調節公司」。

5、汽車

1913年,美國汽車製造商亨利·福特正式啟用他的汽車組裝流水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使汽車進入尋常百姓家,成了這個世紀擁有決定性影響的一件大事。

㈨ 科學家在什麼發現了什麼發明了什麼

貝爾
根據聲音振動產生電流的原理發明了電話
愛迪生
根據電流通過某些物體會發光的原理 發明了電燈
萊特兄弟
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發明了飛機
蒼蠅與小型氣體分析儀
蒼蠅的嗅覺特別靈敏,遠在幾千米外的氣味也能嗅到。但是蒼蠅並沒有「鼻子」,它靠什麼來充當嗅覺的呢? 原來,蒼蠅的「鼻子」——嗅覺感受器分布在頭部的一對觸角上。 每個「鼻子」只有一個「鼻孔」與外界相通,內含上百個嗅覺神經細胞。若有氣味進入「鼻孔」,這些神經立即把氣味刺激轉變成神經電脈沖,送往大腦。大腦根據不同氣味物質所產生的神經電脈沖的不同,就可區別出不同氣味的物質。因此,蒼蠅的觸角像是一台靈敏的氣體分析儀。
仿生學家由此得到啟發,根據蒼蠅嗅覺器的結構和功能,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這種儀器的「探頭」不是金屬,而是活的蒼蠅。就是把非常纖細的微電極插到蒼蠅的嗅覺神經上,將引導出來的神經電信號經電子線路放大後,送給分析器;分析器一經發現氣味物質的信號,便能發出警報。這種儀器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這種小型氣體分析儀,也可測量潛水艇和礦井裡的有害氣體。利用這種原理,還可用來改進計算機的輸入裝置和有關氣體色層分析儀的結構原理中。
螢火蟲與人工冷光
自從人類發明了電燈,生活變得方便、豐富多了。但電燈只能將電能的很少一部分轉變成可見光,余大部分都以熱能的形式浪費掉了,而且電燈的熱射線有害於人眼。那麼,有沒有隻發光不發熱的光源呢? 人類又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在自然界中,有許多生物都能發光,如細菌、真菌、蠕蟲、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昆蟲和魚類等,而且這些動物發出的光都不產生熱,所以又被稱為「冷光」。
在眾多的發光動物中,螢火蟲是其中的一類。螢火蟲約有1 500種,它們發出的冷光的顏色有黃綠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螢火蟲發出冷光不僅具有很高的發光效率,而且發出的冷光一般都很柔和,很適合人類的眼睛,光的強度也比較高。因此,生物光是一種人類理想的光。
科學家研究發現,螢火蟲的發光器位於腹部。這個發光器由發光層、透明層和反射層三部分組成。發光層擁有幾千個發光細胞,它們都含有熒光素和熒光酶兩種物質。在熒光酶的作用下,熒光素在細胞內水分的參與下,與氧化合便發出熒光。螢火蟲的發光,實質上是把化學能轉變成光能的過程。
早在40年代,人們根據對螢火蟲的研究,創造了日光燈,使人類的照明光源發生了很大變化。近年來,科學家先是從螢火蟲的發光器中分離出了純熒光素,後來又分離出了熒光酶,接著,又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了熒光素。由熒光素、熒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滿爆炸性瓦斯的礦井中當閃光燈。由於這種光沒有電源,不會產生磁場,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現在,人們已能用摻和某些化學物質的方法得到類似生物光的冷光,作為安全照明用。
電魚與伏特電池
自然界中有許多生物都能產生電,僅僅是魚類就有500餘種 。人們將這些能放電的魚,統稱為「電魚」。
各種電魚放電的本領各不相同。放電能力最強的是電鰩、電鯰和電鰻。中等大小的電鰩能產生70伏左右的電壓,而非洲電鰩能產生的電壓高達220伏;非洲電鯰能產生350伏的電壓;電鰻能產生500伏的電壓,有一種南美洲電鰻竟能產生高達880伏的電壓,稱得上電擊冠軍,據說它能擊斃像馬那樣的大動物。
電魚放電的奧秘究竟在哪裡?經過對電魚的解剖研究, 終於發現在電魚體內有一種奇特的發電器官。這些發電器是由許多叫電板或電盤的半透明的盤形細胞構成的。由於電魚的種類不同,所以發電器的形狀、位置、電板數都不一樣。電鰻的發電器呈棱形,位於尾部脊椎兩側的肌肉中;電鰩的發電器形似扁平的腎臟,排列在身體中線兩側,共有200萬塊電板;電鯰的發電器起源於某種腺體,位於皮膚與肌肉之間,約有500萬塊電板。單個電板產生的電壓很微弱,但由於電板很多,產生的電壓就很大了。
電魚這種非凡的本領,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19世紀初,義大利物理學家伏特,以電魚發電器官為模型,設計出世界上最早的伏打電池。因為這種電池是根據電魚的天然發電器設計的,所以把它叫做「人造電器官」。對電魚的研究,還給人們這樣的啟示:如果能成功地模仿電魚的發電器官,那麼,船舶和潛水艇等的動力問題便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水母與水母耳風暴預測儀
水母,又叫海蜇,是一種古老的腔腸動物,早在5億年前,它就漂浮在海洋里了。這種低等動物有預測風暴的本能,每當風暴來臨前,它就游向大海避難去了。
原來,在藍色的海洋上,由空氣和波浪摩擦而產生的次聲波 (頻率為每秒8—13次),總是風暴來臨的前奏曲。這種次聲波人耳無法聽到,小小的水母卻很敏感。仿生學家發現,水母的耳朵的共振腔里長著一個細柄,柄上有個小球,球內有塊小小的聽石,當風暴前的次聲波沖擊水母耳中的聽石時,聽石就剌激球壁上的神經感受器,於是水母就聽到了正在來臨的風暴的隆隆聲。
仿生學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相當精確地模擬了水母感受次聲波的器官。把這種儀器安裝在艦船的前甲板上,當接受到風暴的次聲波時,可令旋轉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轉,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風暴前進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讀數即可告知風暴的強度。這種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閱讀全文

與發現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