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簡述中國古代車發明史
試論中國牛車、馬車的本土起源
王星光
車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曾作為古代戰爭的主要裝備,在人類文明史上產生有很大的影響。車的發明及其牽引動力的利用經過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國在這方面同樣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一、中國的車源自本土
車是最早出現的帶有輪子的陸上交通工具。就目前的考古資料看,在西亞的兩河流域、中東歐地區較早出現了車子。發現於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烏魯克文化泥板上的象形文字——車,距今約有5500年的歷史。在這一地區還發現了描繪在彩陶缽上的雙輪車圖形及粘土製車模型,距今都在5000年左右。而經科學發掘的最早的車的實物遺存,也出現在幼發拉底河的下游地區,在基什王墓等古墓中出土的四輪車,所在的年代都被推定在距今4600年~4500年之間[1]。
與西亞的兩河流域相比,中國發現的古車遺存的年代相對較晚,見於報道的沒有早過夏代時期。因此,早有西方學者主張中國的古車來源於西亞。我國也有學者贊同這種觀點[2]。但這種觀點也遭到了不少中國學者的質疑,他們從中國馬車和西方馬車的形制、系駕方法和馬具組合及形式等方面的區別,論證了中國商代的馬車與西亞的馬車差異之處頗大,應出自不同的車制系統。在兩河流域的邊緣地帶及更外圍的地區,車的出現明顯地晚於兩河流域,而且中國瀕臨的南西伯利亞、蒙古地區車的出現也比我國殷商時期的車要晚。由此作為反駁中國古車「西來說」的理由[3]。但是關於中國牛車、馬車的本土起源的觀點還缺乏較具體深人的論證。
筆者是贊同中國的車源於本土的。為此,還可以從以下方面作進一步地論證。
首先,我國雖然還未發現夏代以前車的遺物,但歷史上卻流傳有許多黃帝時期發明車的傳說,其時代在距今5000多年的仰韶文化末期,這一年代數據恰與西亞出現車的時代大致相當。有關造車的傳說連綿不斷,除了黃帝外,還有伏羲氏、少昊、堯、奚仲、吉光、相土、王亥等,單在車這一個器物上,就集中出現了這么多有名可考的人物,這在世界車的發明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這一方面反映了車系我國的獨立發明,古人對此是確信不疑的;另一方面,也恰好反映了車的不斷改進的變化過程。
見於古文獻中有關黃帝造車的記載主要有:
《周易·系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隨》。」這里把用牛和馬牽引的車,歸之於黃帝及堯、舜。《周易·系辭》為孔子所作,這說明孔子也是主張車是由黃帝或在黃帝時代發明的。
《漢書·地理志》:「昔在黃帝作舟車,以濟不通,旁行天下。」史學家班固也是主張黃帝造車的。
《古史考》:「黃帝作車,至少昊始駕牛。」東漢的譙周也贊同黃帝造車。
《藝文類聚》:「黃帝作車,引重致遠,少昊時略加牛,禹時奚仲加馬。」《太平御覽》:「黃帝造車,故號軒轅氏。」這說明唐宋時的文獻中承襲了黃帝造車的觀點。
《宋史·輿服志》:「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蚩尤起大霧,軍士不知所向,帝遂作指南車。」
清代的《古今圖書集成·考工典》則稱:「黃帝有熊氏始見轉篷而制車。」
從以上的古代文獻可知,自先秦到清代,關於黃帝造車的記載不絕於史書。盡管其中也夾雜有奚仲等人造車的記載。如《左傳·定公元年》:「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為夏車正。」對此,清代考據家畢沅解釋道:「《左傳》奚仲為車正之官,爾非造車也,《堯典》雲『車服以庸』,則車由來久矣,蓋實始於黃帝。」[4]這說明前人對黃帝造車的傳說是篤信不移的。不過,合理的解釋也許是,黃帝是車的發明者,當時牽引的動力可能是人力。奚仲等人是車的改進者或管理者。從技術演進的角度看,車的發明,應以輪轉器具的製作發展到一定程度為先決條件。我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大量出土的石紡輪、陶紡輪,特別是琢制而成的輪型器具,應是車的直接或間接的先驅。黃帝時代大約和仰韶文化時期相當。結合古文獻中有關黃帝造車的記述,在距今大約5000年的黃帝時代出現車,是合乎情理的。這與西亞出現早期車的年代也是接近的。
其次,與車的「西來說」相反,無論是早期車的文獻記載還是考古發現的車的實物遺存,都出現在我國中東部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而不在西部地區,也不在「有可能」傳人中國的北部地區。這與從傳播學的角度論證中國馬車「西來說」的傳播路線形成了截然的對比。
如上所述,古代文獻中記載有黃帝、奚仲造車。當然,也有奚仲之子吉光造車及商的先祖相土、王亥「乘馬服牛」的記載。據文獻記載和歷史傳說,黃帝活動的主要地域在今河南、陝西、山西、河北、山東等地。其中在河南活動的記載和傳說中留下的遺跡更豐富些。《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為有熊。」西晉司馬彪《續漢書·郡國志》:「河南尹新鄭縣,古有熊國,黃帝之所都。」宋代羅泌《路史》道:「黃帝開國於有熊,今鄭之新鄭。」可見其活動的中心地區在今河南的中部一帶。奚仲,相傳為與夏禹同時的人,居於薛,即今山東省滕州東南;遷於邳,為今山東省微山西北。而商的先公相土及王亥是居於今商丘一帶的。今本《竹書紀年》載,「世子相出居商丘」,「帝相元年戊戌,帝即位,居商」。相土被排在契、昭明之後,為商人的第三代先公。而王亥是商人的第7世先公,也應在商丘一帶活動。這顯然是在遠離西部、北部的中、東部地區的。
由於受到保存條件等方面的限制,目前還未發現夏代以前的車的遺存。在代表夏文化的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有車馬器遺物。在二里頭遺址發現的銅鈴,考古學者推斷為馬鈴;而圓形器、圓泡形器、牌飾、海貝等則可能是車馬飾物[5]。最近,考古學者在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宮殿區南側大路的早期路土之間,發現了兩道大體平行的車轍痕,車轍長5米多,向東西延伸,轍溝呈凹槽狀,其內可見下凹而呈現出層狀堆積的路土和灰土,兩轍間的距離約為1米[6]。這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早的車的遺跡,它與在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的馬鈴、圓形器、圓泡形器、牌飾、海貝等車馬飾物正可相互印證,說明夏代確已開始使用雙輪車。車的遺跡也在偃師商城遺址的東北隅被發現。在該處商文化二期晚段的底層路面靠近城牆的部位,發現兩道東西向順城牆並行的車轍遺跡,已發現車轍長14米,車轍軌距約1. 2米。考古學家由此斷定,這是商代早期的雙輪車子的車轍印痕,是商代早期車在我國使用的見證[7]。這與以前在偃師商城發現的青銅軎可相互驗證。在鄭州商城也發現有用來鑄造車軎的陶范[8],說明當時車上配件的生產已經批量化。參與偃師商城發掘的考古學者將偃師商城車轍遺跡的年代確定在早商文化的鄭州二里崗時期,如果此說不謬,偃師商城車轍的年代距今約有3500年。而二里頭文化的年代則在距今3900年~3500年之間。將二里頭文化的車轍及車馬器遺物與古代文獻中有關夏代「奚仲為車正」的記載相聯系,可證夏代早已使用了車。夏代車子的考古文獻資料盡管不算很早,但卻與我國臨近國家出土的車的遺存年代相當。在俄羅斯烏拉爾山南部的辛達雪塔發現有5座車馬坑墓,其年代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600年之間。在前蘇聯謝萬湖墓葬中出土的雙輪馬車的年代為公元前1900年。又在前蘇聯的亞美尼亞的拉夏辛發現15輛車子,年代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有學者主要根據以上材料認為中亞草原的游牧民族在接受了兩河流域與歐洲的「西式馬車」後,將其逐步改進為雙輪馬車,並沿著歐亞草原向東傳播,最後到達中原地區,並由此認為「中國的馬車應當是從西鄰的中亞直接發展過來的」[9]。實際上,若單從年代對比的角度來看,中亞地區車出現的年代與中國夏代車的年代(公元前2046年~公元前1600年)大致相當。也就是說,在中亞地區出現馬車的同時,我國的中原地區也出現和使用了車。這就很難將中亞車傳入中國的過程講清楚。
在安陽殷墟出土的卜辭甲骨和殷代車馬坑,為研究我國早期的車提供了直接的證據。
在甲骨文中,有多種形體的車字。從中可知,殷車已由軸、輪、單轅、衡及雙軛構成。有關兵車作戰、商王乘車狩獵、用車祭祀和馴服駕車之馬的卜辭均較豐富。在屬於武丁時期的殷墟文化一期的甲骨卜辭中,即已發現使用馬車的記錄。如:
「甲午,王往逐兕,小臣載車,馬硪馭王車,子央亦墜。」(《菁》一·一)
「丁卯,王狩敝,(永兄)車馬……在車,畢馬亦……」(《佚》九八O)
自殷墟發掘以來,共發現車馬坑18座,內出殷代車子20輛。經過考古人員的精心清理,使我們對商代晚期車的結構有了較清楚的了解:這些車子可分為用於代步的乘車和作戰用的戰車。車子主要由兩輪、一軸、一轅、一衡構成,在軸和轅之間安置有長方形車輿,車輿後面有可供上下的車門。衡上有的裝飾以銅獸面飾,其兩側各置有軛,用於服馬。駕車的馬多為兩匹,也有的為四匹。在車馬坑中,常發現有數量繁多的青銅車飾和馬飾,十分精美華麗[10]。這些車子的結構已十分復雜,顯示出高超的製造技術。這正說明我國車的歷史悠久,已經走過了一個較長時期的發展階段,到殷代已經達到了較為成熟的程度。
總之,從我國古代文獻和流傳至今的黃帝時代發明車的傳說中,可知我國已有5000多年利用車的歷史。這和兩河流域出現車的時代相差不遠。並且,這些傳說豐富生動,可資稽考,代代相傳。在我國發現早期車的地域又多集中在中原及黃河中下游地區。這些地區與「西來說」者認為的車子可能先傳人我國西北、北方等邊境地區的推測相距甚遠,存在著諸多難以解釋的矛盾和缺環。因此,中國的車應是源於本土的。
二、商人是我國最早掌握牛車、馬車駕御技術的先民
車是引重致遠的交通工具。為了達到引重致遠的目的,就要解決車的動力問題,不然,就很難使車的使用得以推廣。商族是一個善於遷徙的民族。《尚書·盤庚》記載:「先王有服,恪謹天命,茲猶不常寧。不常厥邑,於今五邦。」張衡《西京賦》道:「殷人屢遷,前八後五。」這是說商人常常遷徙不定,在立國之前的先商時期,已遷移了8次,立國之後,又遷都5次。商人又是一個善於經商的民族,經商也要不斷到遠離故土的地方貿易。總之,不管舉族的大規模遷徙,還是到各處經商,都離不開交通工具。不然,整個部族的遷徙,男女老幼,浩浩盪盪,各種物資和生活物品,堆積如山,如果沒有數量可觀的車輛,這樣大規模的遷移,單靠肩扛手提是很難進行的。到遠處去進行商品交換的貿易活動同樣也離不開車輛。而古文獻中有關商人先祖在「乘馬」、「服牛」方面的記載,正與車的製作和改進以及用牲畜挽拉車輛技術的應用有關。
車輛是滿足這些需要的重要條件和工具。為此,商人很早就注意馴服並選擇用來駕車的牲畜。不難想像,剛一開始,駕車的動物應是種類繁多的,因為商人有極高的馴服動物的本領。《呂氏春秋·古樂》:「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就連龐大的大象也能馴服,可見商人馴養動物技能的高超。實際上,大象也有拖曳重物的能力。萬震《象贊》:「象之為獸,形體特詭。身倍數牛,目不逾稀,鼻為口役,望頭若尾。馴言則跪,素牙玉潔,載籍所美。服重致遠,形如丘徒。」[11]詩中已認識到大象的「服重致遠」功用。除了牛和馬之外,後世記載駕車的動物還有鹿、狗、羊等,這說明選擇適於駕車的動物經過了一個漫長的實踐過程。馴服了牛、馬,並最終將這兩種牲畜確定為最適宜牽引車輛、「負重致遠」的動物,這和車輛的發明一樣,在人類的文明史及交通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古代傳說和文獻記載中多把利用馬和牛駕車的技術歸功於商人的先公相土和王亥。
《世本·作篇》:「相土作乘馬。」
今本《竹書紀年》載:「商侯相土作乘馬,遂遷於商丘。」
《荀子·解蔽》:「乘杜作乘馬,而造父精於御。」唐代楊倞釋道:「《世本》雲:『相土作乘馬。』杜與土同。乘馬,四馬也。四馬駕車,趙(肇)於相土,故日『作乘馬』。以其作乘馬之法,故謂之乘杜。」可見,楊倞認為相土又可稱為乘杜。現在看來,將杜釋為土是很有道理的,但對「乘」字的解釋有些牽強。清代學者王先謙指出:「相、桑,古同聲,故借『桑』為『相』。」而隸書「桑」字和「乘」字「二形相似」,下文又緊接「乘馬」,故楊倞誤桑為乘[12]。由此看來,乘杜並非相土的別名,而是前人訛化造成的,《荀子》提到的發明用馬駕車技術的乘杜應為「桑土」,實際上就是相土。
古人把服牛駕車技術的發明歸之於商族先公王亥。
《世本·作篇》:「胲作服牛。」胲即為亥。
古本《竹書紀年》載:「王亥托於有易、河伯仆牛。」是說王亥將其馴養的牛托寄給有易氏和河國之君。這也說明王亥是馴養牛的高手,並且規模是相當大的,不然不會將馴養、飼養的牛托給兩個部族首領來代管。
《呂氏春秋·勿躬》:「王氷作服牛。」氷字應因與亥形相近而誤,王氷即是王亥。[13]
《山海經·大荒東經》亦說:「王亥托於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殺王亥,取仆牛。」《易經·大壯》和《楚辭·天問》等文獻中都重復記載了這個故事,說明先秦時期王亥牧牛及馴牛駕車的故事仍在廣為流傳。
在商人的心目中,王亥是有著極高地位的先祖,祭祀王亥的牲牛一次竟多達50頭。王國維先生指出,卜辭中對於王亥,「乃祭禮之最隆者」。並且認為,「然則王亥祭典之隆,亦以其為製作之聖人,非徒以其為先祖」[14]。這是說,因為王亥是畜牧業及牛車的創始人,所以受到格外的尊重。
實際上,在王亥之前,還有一位商人的先公曹圉,也與畜牧有關。曹圉是商人始祖契的五世孫,曹即為飼喂牲畜的槽。圉的本義為養馬的圈牢。《左傳》昭公七年:「馬有圉,牛有牧。」杜預注道:「養馬曰圉。」《說文解字》釋圉道:「一曰:圉人,掌馬者。」養馬人稱圉,應與用牢圈養馬有關,曹圉的得名也應當與他從事過養馬的經歷有關,或者說與他以槽牢從事養牲畜的活動有關[15]。曹圉也應該是在畜牧業上作出相當成就的人。
在商族的先祖中,從相土、曹圉到王亥,就有三位與畜牧及「服牛乘馬」有關,這既反映了先商時期畜牧業的興盛和悠久的傳統,也正說明商族的幾代先公在牛車和馬車的駕御利用方面的貢獻決非空穴來風,而是有著史實根據的。對此,《管子·輕重戊》總括道:「殷人之王,立皂牢,服牛馬,以為民利而天下化。」這里的「殷人之王」,應為商湯建國之前的殷先王,指的應是相土、曹圉和王亥。而實際上,他們只是商族的代表,正說明商人應是我國最早掌握和利用駕駛牛車和馬車技術的先民。
上述文獻記載還可以從以下方面加以進一步的論證。
首先,從考古發現的實物遺存看,先商時期出現較發達的畜牧業是可信的。畜牧業是在原始狩獵活動的基礎上形成的。當人們在狩獵時,將捕獲到的健康的、或未受到較大傷害的動物圈養起來,漸漸的使其適應家養的環境,大致經過拘禁馴化、野外放養,最後進人定居放牧三個階段。這樣就逐步形成了早期的畜牧業[16]。在黃河中游的陝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發現兩座長方形畜圈,長6米~10米,寬1. 8米~2. 6米。周圍有密集的柱洞,說明圍有柵欄以圈養牲畜[17]。在臨潼姜寨新石器時代遺址也發現兩座略呈圓形、直徑約4米的圈欄,圈中還存有20米~30米厚的畜糞堆積,足證屬畜圈無疑[18]。在河南鄭州的大河村仰韶文化遺址中也發現有一處專門飼養牲畜的圈欄,而且,在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也發現有馬和牛的遺骨。如在上面提到的半坡遺址中出土有兩顆馬齒和一節趾骨。在山東歷城城子崖、河南湯陰白營、甘肅永靖馬家灣等相當於龍山文化的遺址中都出土有馬的遺骨。這可以證明,至遲到距今4500年左右的龍山文化時期,在我國北方馬已被普遍馴養[19]。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牛的遺骨則發現的更多。在河南新鄭裴李崗、河北武安磁山、山東滕縣北辛等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中發現有不少牛的遺骨,盡管還不能確定是否是家養的牛,但也不能排除家養的可能性。而進人到新石器時代中期的仰韶文化之後,出土的牛的遺骨大量增加,如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中就出土有牛的牙齒。在山西夏縣東下馮遺址出土有黃牛骨骼,在山東歷城龍山鎮出土了牛骨,在河北邯鄲澗溝也有牛骨出土。另在河南的鄭州大河村、安陽後崗、浙川下王崗等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都發現有大量的牛的遺骨[20]。將這些牛骨遺存與上述半坡等地的畜圈遺址結合起來考察,可見牛的馴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了。商人的先祖契曾協助大禹治水,應是相當於龍山文化晚期的人物。依此而推,相土、王亥活動的年代,應該進入夏代的紀年了。因此,考古發現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畜牧遺存,進一步說明了先商時期畜牧業興盛的真實可信。
其次,文獻和傳說中商人先祖活動的豫東地區適宜畜牧活動。在人類最早飼養的六種家畜中,牛和馬都屬於大型的以食草為主的牲畜。盡管在新石器時代已經出現了飼養牛馬的牢廄,但飼養牛馬的主要方式應該是放牧。而放牧活動需要開闊的田野或緩坡地帶,以及與之伴生的豐富茂盛的野草。文獻和傳說中商族先人活動的中心地區在今商丘地區。《左傳》襄公九年稱:「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於商丘,祀大火,而火紀時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這是較早的有關商族先公居商丘的可信材料。《竹書紀年》也載:「商侯相土作乘馬,遂遷於商丘。」美籍華人考古學家張光直教授等學者秉承近代學者王國維、董作賓等人早年的學術推測,將先商時代商人的活動區域界定在商丘一帶,並在此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考古工作[21]。可見先商之居商丘說的久遠影響。若將這一見解和商丘地區的生態環境結合起來加以考察,是很有道理的。商丘地區位於黃河和淮河沖積平原,這里地勢平坦,一望無際,河流縱橫,水源充沛,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草木豐茂,動物繁多,適宜大規模的放牧牛馬。尤其在先商時期,從事農業的墾殖活動還相對緩慢,當有大量的閑置土地,這里應是發展畜牧業的天然牧場,而且,平坦開闊的土地也是馴服牛馬、練習駕車的好地方。因此,商族的先祖相土、曹圉和王亥才把這里作為發展畜牧業、製造車輛、教人駕御車馬的理想之地。在發展畜牧業的同時,先商的農業也得到迅速的發展。正是由於農業、畜牧業的堅實基礎和長期積累,製造車輛和服牛乘馬技術的發達,商族才得以逐步強大起來,進而「肇牽牛車遠服賈」[22],促進了商業貿易的興起和發達。
第三,商丘地區史前考古的成果使先商時期的歷史逐漸清晰起來,為商人先祖在商丘的活動提供了證據。在商丘地區進行商代文明來源的探索是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的。民國二十五年 ( 1936年),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李景聃先生到商丘進行考古調查,在永城縣發現了造律台、黑堌堆等遺址,出土有陶器、石器、骨蚌器等遺物,認為遺址的性質屬於龍山文化[23]。之後的重要考古工作是從建國後的七十年代開始的。1976年~197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商丘地區文物管理委員會先後3次在商丘地區各縣進行考古調查,發現龍山文化遺址17處,殷商文化和周代文化遺址各15處,其他時代遺跡14處。其中以永城王油坊、拓城孟庄、睢縣周龍崗等遺址較為重要。發掘者在永城王油坊遺址報告中指出:「統觀整個文化面貌,可以說豫東商丘地區仍然是河南龍山文化的分布區域。」[24]這種將商丘地區新石器文化認定為龍山文化的看法,是和李景聃先生的意見一致的。龍山文化直接銜接著代表夏文化的二里頭文化,夏族原是和商族同時存在的部族,先商文化也應從龍山文化找到來源。到了1981年考古學者們發表豫東考古綜合報告時,從睢縣周龍崗等遺址文化層的疊壓關系中認識到在龍山文化的上層堆積著殷商文化,並發現商丘的龍山文化與豫西的龍山文化有顯著的區別,應稱為「王油坊類型」。另外,根據僅見於商丘縣塢牆遺址的二里頭文化遺存,推斷商丘地區應是二里頭文化向東分布的邊緣地帶[25]。而孟庄遺址則是商丘地區發現的面積較大的早商文化遺存,碳十四測定的絕對年代為公元前1555±130年、公元前1790±130年、公元前1795±135年,與鄭州二里崗商代遺址下層遺存年代相當[26]。這些發現都為探尋先商文明奠定了基礎。
從1990年開始,以張光直先生和中方領隊率領的中美聯合考古隊開始對商丘地區進行先商和早商文化的考古調查發掘,他們採用先進的手段和方法,開展了對商丘地區全新世時期生態環境的考察和研究。更為重要的是,自1994年以來發掘了商丘縣潘廟、虞城縣馬庄和柘城縣山台寺遺址,出土了從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殷商文化、東周文化直到漢代文化的豐富遺存。其中山台寺的龍山文化遺址對探尋先商文明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這里發現有五間東西相連的房子。在這排房子南邊約30米處,有一個略呈圓形的祭祀坑,其中埋有9頭整牛和一個鹿頭。對此,張長壽和張光直先生認為:「這個牛坑使山台寺的龍山文化與殷商文明搭上了密切的聯系。《世本·作篇》,『核(亥)作服牛』……殷代先祖與家牛這種密切的關系,是別的朝代的祖先所沒有的。殷商考古的遺址里常有祭牛的遺跡,牛是大牢,一個祭祀坑裡有九條牛,表現祭祀重要與祭祀者的地位非同一般。龍山文化遺址裡面這個發現是沒有先例的,它或許說明龍山文化的一支,與其他地方的龍山文化向岳石文化的發展平行,在豫東發展出來由山台寺可能代表的一支特殊的晚期龍山或岳石文化,它就是殷商文明的前身。」他們還指出:「商丘地區的龍山文化和岳石文化要廣泛深人的研究,它們可能就是早商和先商,也可能是早商和先商的近祖。」[27]他們從整牛祭祀坑,聯想到發明服牛駕車技術的商祖王亥,進而推斷出商丘地區與先商文明的密切聯系。盡管目前的考古材料還有一定的缺環,並且有些學者對商丘地區的史前考古學文化性質還存有疑義。但是,如果把文獻記載和商丘地區的考古成果結合起來考察,兩位張先生的推論應是很有道理的。
三、結語
車是古代主要的交通工具和軍事裝備,也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中國古代有關車的發明的記載源遠流長、豐富多彩。考古學上也提供有較為有力的證據支持。因此,中國的車是起源於本土的。
商人具有善於遷徙和樂於經商的文化傳統。商族的祖先相土、曹圉和王亥都在車的製作及用牛、馬駕車上有重要貢獻。這也同時說明商族是最早掌握牛車、馬車駕御技術並加以推廣的部族。
商丘地區是商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是探尋先商文明的理想區域。商丘所處的廣袤無垠的黃淮大平原,為牛、馬等牲畜的放牧馴養和人們的駕車訓練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廣闊空間。這里也應是我國馬車和牛車的起源地之一。「服牛」、「乘馬」技術的發達,為商族的迅速崛起及商文明的廣泛傳播創造了重要的條件。
當然,關於中國車是源於本土還是由域外傳入的問題,目前還遠沒有得到解決。即使在以往的持中國牛車和馬車本土起源說的論著中,由於沒有將車的發明及應用與具體的早期人類的社會活動聯系起來,又缺乏對馬(牛)車使用和推廣地域的專門論證,也影響了人們對這一論點可靠性的認識。本文試圖在這些方面有所補闕,指出先商時期商人在牛車及馬車的利用和推廣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而商族人活動的遼闊的豫東平原則有可能是最早利用和推廣牛車及馬車的中心區域。當然,這只是為開展這一問題的研究提供了一點新的思路,而問題的最終解決,還有待於考古學上發現更早和更豐富的有關車的遺存。
載《中國農史與環境史研究》
❷ 中國水泥的發明簡史
1889年,中國河北唐山開平煤礦附近,設立了用立窯生產的唐山「細綿土」廠。版1906年在該廠的基礎權上建立了啟新洋灰公司,年產水泥4萬噸。中國在1952年制訂了第一個全國統一標准,確定水泥生產以多品種多標號為原則,並將波特蘭水泥按其所含的主要礦物組成改稱為矽酸鹽水泥,後又改稱為硅酸鹽水泥至今。2007年中國水泥年產量約11億噸。
中國水泥產量已佔到全球60%左右。這不僅是中國水泥人的驕傲,也讓全球水泥界為之動容
❸ 電腦的發明史
計算機(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計算機(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難界定。
❹ 中國歷史上的偉大發明
1、蔡倫紙。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 。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
5、麻沸散。麻沸散傳說是華佗創制的用於外科手術的麻醉葯。《後漢書·華佗傳》載:「若疾發結於內,針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抽割積聚(腫塊)。」
❺ 賽璐珞的發明史
賽璐珞是塑料的老祖宗,賽璐珞是英文「celluloid」的譯音,它有兩個意思,一是假象牙;二是叫電影膠片。你也許會奇怪,賽璐珞和這兩種東西有什麼關系?但一查歷史還真有點關系。愛好體育的人都知道檯球,過去的檯球大多是有錢階層的娛樂活動,到19世紀,在美國已非常盛行。那時的檯球是用象牙做的,顯得很高雅。但當時非洲的大象不斷減少,美國差不多完全得不到象牙來製作檯球,這可愁壞了檯球製造廠的老闆。於是宣布:誰能發明一種代替象牙做檯球的材料,誰就能得到1萬美元的獎金。這在當時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有句話叫「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雖不完全符合事實,但的確有點兒刺激性。1868年,在美國的阿爾邦尼地方有一位叫約翰·海厄特的人,他本是一位印刷工人,但對檯球也很感興趣,於是他決定發明出一種代替象牙製作檯球的材料。他夜以繼日地冥思苦想。開始他在木屑里加上天然樹脂蟲膠,使木屑結成塊並搓成球,樣子倒像象牙檯球,但一碰就碎。以後又不知試了多少東西,但都沒有找到一種又硬又不易碎的材料。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天,他發現做火葯的原料硝化纖維在酒精中溶解後,再將其塗在物體上,乾燥後能形成透明而結實的膜。他就想把這種膜凝結起來做成球,但在試驗時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要說海厄特真是個不屈不撓的人,他並不灰心,仍然一如既往地進行探索,終於在1869年發現,當在硝化纖維中加進樟腦時,硝化纖維竟變成了一種柔韌性相當好的又硬又不脆的材料。在熱壓下可成為各種形狀的製品,當真可以用來做檯球。他將它命名為「賽璐珞」,叫雲石膜。據說海阿特並沒有得到1萬美元的獎金。但對他來說這是小事一樁,因為這時他已成了一個大發明家,他准備用自己的發明獲得更多的效益。1872年,他在美國紐瓦克建立了一個生產賽璐珞的工廠,除用來生產檯球外,還用來做馬車和汽車的風擋及電影膠片,從此開創了塑料工業的先河。1877年,英國也開始用賽璐珞生產假象牙和檯球等塑料製品。後來海厄特又用賽璐珞製造箱子、紐扣、直尺、乒乓球和眼鏡架。
從此,各種不同類型的塑料層出不窮,已經工業化的塑料就有300多種,常用的有60多種,至於用這些塑料生產出的形形色色的產品,那就數都數不清,遍及國民經濟的所有部門。
❻ 汽車的發明史及發展過程
汽車歷史
車的誕生,車的發展,在歷史的長河中給我們留下了點點滴滴。汽車自上個世紀末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一百多年。從卡爾.本茨造出的第一輛三輪汽車以每小時18公里的速度,跑到現在,竟然誕生了從速度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只需要三秒鍾多一點的超級跑車。這一百年,汽車發展的速度是如此驚人!同時,汽車工業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們一手創建了通用、福特、豐田、本田這樣一些在各國經濟中舉足輕重的著名公司。這篇資寫著許多有趣的故事,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五大汽車強國之際,讓我們一起來回望汽車的發展歷史,體會汽車給我們帶來的種種歡樂與夢想……
1.汽車的遠祖
在原始社會,人們發明了一種簡單的工具,將圓木置於重物的下面,然後拖著走,重物即可由一個地方移到另外一個地方。這被稱作為早期的木輪運輸。後來人們發現用直徑大的木輪運輸速度較快,於是木輪的直徑越來越大,逐漸演變為帶軸的輪子,這便形成了最早的車輪雛形。車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首先發明的。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車輛,也是在我們祖先靈巧的雙手和智慧的開拓下,最早駛上了歷史的舞台。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有黃帝造車之說,故黃帝又號稱軒轅氏。軒是古代一種有圍棚的車,轅是車的基本構件。所以車輛應當是黃帝首先發明的。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初大禹時代, 有一位管車的大夫奚仲,是中國車子的創造者,也是世界上第一輛車子的發明者。另據史料記載:公元前1600年的商代,我國的車工技術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能製造出相當高級的兩輪車,採用輻條做車輪,外形結構精緻華美,做工也不十分復雜。到西周時期(公元前771年),馬車已經很盛行了.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221-770年),各諸候國之間由於頻繁的戰爭,馬車便納入了戰爭的行列,對於當時來說,這便是代表一個國家強盛的極明顯標志。陝西臨潼秦始皇帝陵出土的戰車式樣,代表了2000年前車輛的製造水平。
700多年前的宋代,有位進士名叫燕肅,是一位機械工匠,宋仁宗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燕肅啟奏皇帝,詳細說明了製造指南車和記里鼓車方法,經允許,他重新製造了中國古代文明的指南車和記里鼓車。
十六世紀的歐洲已經進入了"文藝復興"的前夜,歐洲的馬車製造商風起雲涌,馬車的製造技術有了相當的提高。中世紀的歐洲,大量地發展了雙軸四輪馬車,這種馬車安置有轉向盤。車身方面,出現了活動車門和封閉式結構,並且在車身和車軸之間,實現了彈簧連接,使乘坐之人感覺極為舒適。
❼ 打火機的發明歷史
最早的打火機被稱為火絨手槍,是在火絨盒和打火鐵盒的基礎上經過重大改進而製成的。在十七世紀中期人們在第一把軍用手槍的啟發中發明了第一把火絨手槍打火機。由於它們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批用於取火是機械裝置,史學家和收藏家據此認定是最早期的打火機。火絨手槍打火機的影響一直延續到現代社會,明顯的證據就是至今仍有人生產外形仿手槍的打火機。在十八世紀這個發明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這就是第一代打火機。也是打火機的起源。
1823年德國化學家備貝萊納在實驗室發現:氫氣遇到鉑棉會起火。這一發現引發了他試制打火機的念頭。德貝萊納用一隻小玻璃筒盛上適量的稀硫酸,筒內裝一內管,內管中裝入鋅片,玻璃筒裝一頂蓋,頂蓋上有噴嘴、鉑棉和開關,內管中鋅片與硫酸接觸生成氫氣。一定量的氫氣產生的壓力將內管中的硫酸排入玻璃筒內,打開開關時,內管的氫氣沖到鉑棉上起火;內管與玻璃筒內的壓力重新平衡,硫酸再次進入內管,與鋅片反應又產生氫氣。如此世界上第一隻打火機便告誕生。但它有體積大不便攜帶,玻璃殼易碎,硫酸溢出有危險等缺點,沒能普及作用。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一些煙草商店門口出現了一張很奇怪的招貼畫,一位士兵嘴裡叼著卷煙,一手握著來福槍,另一隻手裡卻捏著一個會冒火的小玩意兒。不知底細的人以為英軍又推出了什麼新式武器,其實,那不過是今天早已為大家所熟知的打火機。
據悉,打火機是一位名叫阿爾弗雷德·丹希爾的倫敦青年發明的。那時,他得知前線士兵想抽煙卻常常因為火柴受潮而無法點火。於是,他決心研製一種便於攜帶而不會受潮的打火機,後來他在一位化學家的幫助下發明了一種由金屬殼體和頂蓋結構組成的打火機。這種打火機在經過改進以後到1924年才投入大批量生產,大多數前線的煙民們還沒有來得及用上它,一戰就已經結束。
1920年法國出現了燈芯式打火機,燈芯是用硝石粉浸過的,容易被火花點燃,後來,改成將燈芯浸在苯中的苯打火機,這種打火機有時漏燃料,而且要經常更換燈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氣體燃料打火機,逐漸取代了苯燈芯打火機。將從天然氣中提取的丁烷氣壓縮到打火機中,使用時,丁烷氣體從打火機的頂端噴嘴中噴出,由打火裝置點燃,火焰的大小可通過調節噴氣量來控制,丁烷氣體用盡後,可從打火機底部的活門裝填。
打火機的點火系統也經長期改進,日益完善,老式的打火系統是由火石和火石輪組成,火石是鐵和鈰做成的合金。1906年奧地利化學家發現這種合金材料具有產生火花的性質,將火廠裝入打火機,靠機蓋上的鐵輪銼的磨擊,使火石產生火花。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彈葯專家使用壓電效應引爆炸彈。在炸彈的前端裝上像酒石酸鉀鈉和一些陶瓷類的晶體,受到強力沖擊時,會在瞬間產生高壓電荷,引爆炸葯。戰後,日本成功的將壓電效應就用在打火機上,在三四萬分之一秒內產生6000─8000伏高壓,使產生的火花點燃丁烷,省去了干電池或火石。
另一類打火機是以干電池為動力點火,一種是使用9─12伏層狀錳電池,打開開關時,盒內的微型變壓器將電壓升到9000伏,產生火花,點燃燃料。還有一種打火機內裝水銀電池和集成電路,產生高壓火花,這類打火機只要定期更換電池和補充燃料即可。亦稱「點火器」。據記載,約自公元前45000年起,古人不是通過木材的摩擦、旋捻或鑽孔,便是通過燧石相互撞擊點火;後來還運用氣動原理點火--點火泵或氣動點火器。
在中世紀法國人迪蒙埃是指了一種質量有所改善的氣動點火器。從14或15世紀到19世紀初,撞擊式點火器非常流行。17世紀末出現了一種帶有火絨和硫磺火柴的「圖林根點火器」。此外還有所謂「導火索點火器」。
從13世紀起就當作點火器用的那種凸透鏡,是在18世紀末普及的。1823年,德國化學家德貝萊納發明了以其姓氏命名的打火機。德貝萊納原為葯劑師,1810年任耶納大學化學和葯物學教授。生前對染色法提出過不少改良措施,研究過鉑、鎳、二氧化錳等的催化作用,並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製造出德貝萊納點火器。1812年,法國人貝托萊在各種化學實驗中發現可燃氣體,後人根據貝托萊的發明製成了浸沒式打火機。
1900年後試制了一些袖珍式打火機,如滾輪式打火機,摩擦式打火機等。為減少煙而作的努力,終於使如今風行的那種氣體打火機於1950年問世,如今又出現了很流行的感應打火機、指紋打火機等。
❽ 原電池發明史
1780年,義大利波羅那大學解剖學教授伽伐尼(Luigi Galvani 1737年9月9日-1798年12月4日)做青蛙腿肌肉運動的解剖學研究,他在實驗中發現,在起電機放電的同時,如果用金屬手術刀觸動蛙腿神經,蛙腿肌肉立刻收縮,為了找出這一現象的原因,在進一步的實驗中意外地發現,若用兩種金屬分別接觸蛙腿的筋腱和肌肉,當兩種金屬的另一端相碰時,蛙腿也會發生抽動。伽伐尼認為這是青蛙體內存在一種「神經電流體」引起的,這種可以使神經、肌肉活動,腦是分泌電液的重要器官。
義大利的物理學家伏達(Alessandro Vlota 1745年2月18日—1827年3月5日)在1792年對伽伐尼的發現做了研究,他發現電流的產生並不需要動物組織,1793年他否認了動物電的存在,認為伽伐尼發現的電產生於兩種不同金屬的接觸,他認為蛙腿的抽動是一種對電流的靈敏的反應,這個電流是由於兩種金屬插在了由肌肉提供的溶液中,並構成迴路而產生的。
1799年伏達用銅片、浸鹽水的紙片、鋅片依次重疊起來,創制了最早的獲得連續電流的伏達電堆。1800年他公布了在1795-1796年間發現的電池原理,1801年他為拿破崙一世演示了伏達電堆,拿破崙授予他金質獎章並封他為伯爵。
1803年,德國化學家裡特爾製造出一台蓄電池。
1836年,英國化學家J.F.丹聶爾製造出了第一塊古典原電池。伏打電堆的一個缺點是由於極化作用而使電流很快減小。他發現的電池是用多細孔的陶罐(開始用動物膜)把浸入硫酸銅溶液中的電極銅棒和鋅棒分開。它能比過去的電池提供更長時間的穩定電流。
1859年,法國物理學家普朗特製造出了第一台可實用的鉛酸蓄電池。他包括兩塊捲成螺旋形的鉛皮,中間用橡皮隔開,浸沒在10%的硫酸溶液中,然後送入電流,使其中一塊鉛皮鍍上,另一塊鉛皮成為粗糙的多孔表面。這種電池比當時的任何電池都具有更高的電動勢。但是由於加工成型過程復雜和冗長,很難批量生產,沒有受到重視。
1865年,法國化學家勒克朗謝製造出第一塊干電池。他採用導電的氯化銨溶液、鋅和石墨作電極,並用二氧化錳作去極劑。這種電池由於使用氯化銨溶液帶來很多不便。
1881年法國化學家C.A.福爾改革了普朗特的鉛蓄電池。他迴避了成型的工序,把直接塗布在鉛板上,這樣使鉛蓄電池引起了商業界的興趣,很快得到批量生產,在汽車、無線電設備、電化學實驗過程中得到應用,成為了通常使用的重要電源。
1888年,化學家卡斯尼爾改進了勒克朗謝的電池。他以潮濕的氯化銨代替其溶液,以鋅皮兼代容器,一舉二用,使用方便,得到了廣泛應用。
❾ 電腦的發明史----電腦最初是誰發明的
1963年,恩格爾巴特在斯坦福研究所建立了發展研究中心,終於能追逐自己專的夢想了。就在這一年屬,他用木頭和小鐵輪製成了最初的滑鼠。70年代,施樂公司不斷完善恩格爾巴特的發明。1983年1月,蘋果電腦公司推出的「莉薩」個人電腦,首先配置滑鼠。在專利證書上,滑鼠的正式名稱叫「顯示系統縱橫位置指示器」,但不知是誰把它叫做「滑鼠」,而且很快便流傳開來。
1997年人們為了表彰恩格巴特在人機交互方面的卓越貢獻,授予他計算機界最高榮譽――圖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