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個性創造共性

個性創造共性

發布時間:2020-12-14 03:50:28

❶ 什麼是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也可以稱為教育理念,就是指每個人在教育他人的時候自己心中的內想法,或者想給他們表容達出的意思,我認為這就是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是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的,有時候簡單的話語,或者看起來平淡無奇的肢體語言也是能表達出教育觀念的。

(1)個性創造共性擴展閱讀:

查國內極具權威性的由董純才主編的《中國大網路全書·教育卷》(1985年版),李冀主編的《教育管理辭典》(1989年版),顧明遠主編的《教育大辭典》(1990年版),英文版的大不列顛網路全書(1993年版),均不見"教育理念"之辭條。

在《現代大學的教育理念》一文分析教育理念與教育思想、教育規律的聯系和區別中,給教育理念下了這樣的定義:"教育理念則是人們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規律的基礎之上的。"

王冀生教授是把教育理念與教育理想、教育的遠見卓識聯系起來加以把握的。李萍教授等人在《教育的迷茫在哪裡--教育理念的反省》一文中認為:"教育理念是關於教育發展的一種理想的、永恆的、精神性的范型。教育理念反映教育的本質特點,從根本上回答為什麼要辦教育。"

❷ 請問做一位室內設計師要具備哪些專業知識

室內設計的八項注意

2006年03月08日

一、室內設計與建築設計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就曾經提出:室內設計是建築設計的延續、完善和再創造。但大多數人都只認為室內設計是建築設計的延續、完善,而對於「再創造」這一點提得很少。其實,室內設計的獨立性和價值,也就在於室內設計對原建築設計的再創造,沒有「再創造」,室內設計的價值就不大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現在的室內設計已不僅僅是對建築界面的美化,更多的是對於功能、空間形態的改善。從功能上說,建築設計提供了一個既定的空間,其功能要求可以是明確的,也可以是不明確的。對明確的空間,需要在微觀方面進行再深化、完善,對不確定的空間則要先確定其功能,而後再深入細化設計。有些建築雖然功能確定,但後來由於業主的更換或者經營內容、生活形態的變化,其功能也會發生很大的改變。比如辦公樓變成娛樂場所或者餐飲場所,娛樂場所或餐飲場所改變成辦公場所,像這種改造功能的情況,在室內設計中約佔有一半以上的比重。就形態而言,室內設計對空間、色彩、材質、燈光以及陳設的要求與建築設計都是大相徑庭的。比如內牆和外牆的塗料有著不同的特性,應用起來有很大的差異;建築設計與室內設計的燈光照明設計的側重點又是不一樣的。從表現內容上說,建築設計是表現即將建成的建築物的外部形象和空間狀態,室內設計是在既定的空間內表現界面和環境的狀況,它是對於原形態的深化、改善。

之所以說室內設計是對建築設計的延續,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室內設計是在建築設計基礎上進行的延續創作,原有的建築空間對室內設計的創作起到了制約作用。

2.室內設計所遵循的技術標准,大都是建築設計的技術標准,比如說建築設計規范、消防規范、衛生標准等等。3.室內設計對建築空間的改造、創造,都必須建立在對建築知識的了解之上。一個對建築知識貧乏的人很難創造出很好的空間形態來。在我最近編寫的《室內設計師辭典》一書,共收集了將近6000條詞條,涉及了建築、工藝美術、傢具、建築物理等各個領域,其中有關建築知識的詞條大約佔有2300多條。由此可見,室內設計與建築設計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

對於初學者來說,掌握好房屋建築學的知識尤為重要,比如房子是如何建起來的,它由哪些元素構成,其結構要求是什麼等,這些都是必須了解和掌握。建築設計中的設計規范、標准以及一些有關形式美的法則以及建築物理的基本知識也是應該有所了解的。

二、裝修與裝飾

對於裝修裝飾,我的理解是:裝修是指對建築界面的修飾、美化,而裝飾則是指用傢具、陳設品對建築空間進行美化。

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幾乎沒有什麼裝飾裝潢公司,經常談的是「裝修」二字,實際上它是指對界面的維護、修飾。80年代以後,我國的裝飾業得以迅速發展,但大多不是裝飾,而是裝修。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無論是設計還是施工大多在界面上大做文章,因此有人戲稱是「貼一張皮的工作」。這是非常值得反思和修正。試想一下,一個室內空間,由於戶主的變化或者戶主審美觀念的變化,其裝飾式樣也會隨之產生變化,如果在裝修設計上投入很多,後來在改造時又要把原界面改掉,這樣既費錢費工、又勞民傷財。而如果根據「簡裝修,重裝飾」的原則,把界面做得較為簡單,風格和個性卻通過後來的陳設品來表現,這是非常明智的。在我最近出版的《室內陳設設計》的一書中,原室內設計分會會長曾堅先生為該書所寫的序言中提道:「……我本來把室內設計分成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六個面加門窗,第二層次是固定傢具,第三層次是活動傢具,第四層次是陳設。最近與歐洲室內設計專家們討論,他們認為我們所謂的第一、第二層次的設計越少越好,以便業主自己去發揮……」我認為,曾先生的這段話,非常具體地說明了裝修與裝飾之間的關系,同樣也指明了我國室內設計的發展方向。

當然,我並不反對裝修在某些高檔的建築空間如酒店、賓館、寫字樓等中的作用,在這些建築空間中,界面是表現風格和個性的重要內容,界面上的裝修對於烘托室內的氣氛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即裝飾與裝修並重。

三、空間與場所

空間是指以界面和構件圍合或提示構成的三度空間。場所指由空間和環境共同構成的,具有一定精神內涵的區域。

空間和場所有相同亦有所不同。場所包含空間,但空間不等於場所。我認為建築設計中,由界面構成空間具有場所性,可產生場所精神,但不是所有的空間都能很好的表現場所精神的。場所精神中的核心問題是除了要有空間外,還要有環境特徵,而環境特徵的產生很大程度上需要依*室內設計。我們並不否認像猶太人紀念館、朗香教堂、流水別墅等建築室內具有很強場所性,但不是所有建築都能做到這一點,而任何一個稍加設計的室內設計都會產生一種場所精神。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戲劇舞台,它的空間是確定的,但一旦布置了布景、道具、燈光等,就會構成一個場所,那麼這場所會由於布景、道具、燈光的不同,形成各種各樣的具體的場所,可以是北國風光,也可以是江南水鄉。在這里,相同的是空間本身,不同的是布景、道具、燈光等構成的場所。因此,我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場所是由室內設計深入完成的。場所中構成場所的因素,可以是空間的因素,建築的因素,也可以兩者都不是。比如有不少室內設計師是學平面設計或繪畫、傢具出身的,他所使用的室內設計方法中缺少或沒有建築的語言,他們使用平面設計語言或陳設設計的語言,而我們不能說他不是室內設計師。

建築空間的構成主要依賴建築設計的原理、方法,因此不熟悉建築設計的知識,對空間設計和改造將會帶來各種使用困難。而設計的目的、任務以及其所長,應充分體現在對場所精神的表現上。

四、個性與共性

個性與共性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任何一個作品中(包括室內設計與建築設計作品),都同時反映了個性和共性。個性反映了矛盾的特殊性、典型性,而共性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關於個性問題,恩格斯曾非常精闢的指出:文藝批評的最高標準是「這一個」。「這一個」說明了作品的創作在表現上的「唯一性」,也就是說一個優秀的作品,它只能適合於這一個特定的時間、地域、環境、人物,而離開了這些具體因素,作品所表達的語言就不適合於其它地方。無疑,作品應表現個性,當作品的個性具有時代性、社會性時,它就同時具有共性及普遍性。

對於個性與共性的理解,我想談談自己的兩點看法:

1.設計的個性是作品的個性、唯一性,而不是表現個人的個性。現在很多室內設計師往往把設計只當作藝術品,表現自我意識,而不顧絕大多數人的審美傾向。剛畢業就想做出一鳴驚人的作品,大談創造的個性。有些為了吸引人的眼球,作出一些怪誕的作品,我覺得這不是在做創新,而是在做鬼臉,想用一張不同的臉來引起別人的注意。以我之見,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雖然需要了解「個性」在藝術創作中的價值,但首先要了解設計的共性問題,如大量的技術規范、功能要求、設計的普遍規律、正確的表現方法,特別是大眾的審美情趣等。這是大家必須共同遵守的游戲規則,不能越過這一問題來談個性、談創造。室內設計跟其它學科一樣,都應該厚積薄發,對年輕人而言,先了解共性問題,後談個性、談創造,對成長來講是有好處的。

2.相對於建築、美術等學科來說,室內設計是個年青的學科,所以目前我們要大力提倡、鼓勵並解決好基礎教育問題,解決好審美中的共性問題。比如說如果連基本的人體工學知識都不知道,那傢具的創新也就無從談起。我們不是在畫一張畫,而是在生產一些供人們生活、工作的產品,當這產品用都無法用,又何談個性、創造?所以,只有掌握好了基礎問題,了解共性,才有利於提高專業技能。

五、理論與實踐

室內設計從80年代到現在已經發展了20年了,設計人員有55萬多,裝修裝飾的產值在2003年達到了7000多億,這是一個隊伍龐大、產業巨大的行業,但它卻還只是一個二級學科,有待於完善、發展。大家想想,室內設計在全國眾多的學科中能排第幾位?能排到50位嗎?還有就是這一專業的獨立性如何?一般來說,獨立性表現在理論和教育上的獨立性。但是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教育上,室內設計主要依賴建築設計和美術教育,沒有形成體系的理論,仍處在發展、健全階段。我認為室內設計的理論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技法類、資料集階段;第二:方法類階段;第三:哲學層次階段。目前我國現在正走到了第二階段,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還有待提高。話說回來,第一、二階段對我國室內設計的普及和提高都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比如張綺曼、鄭曙暘的《室內設計資料集》、來增祥的《室內設計原理》等對室內設計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這些人相對於55萬多人的龐大隊伍來說,實在是太微乎其微了。

其次,對個人來說,室內設計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有些剛畢業的學生問我:高老師,我現在要不要學理論?我說:要學理論,但更重要的是參加實踐,積累了大量的感性知識後才能更好的理解理論問題。理論對初學者來說不要學得很深,特別是不要學習一些誇誇其談、與別人聊天用的知識。而對畢業很久的學生,我經常會跟他們說:你們最好回學校再讀兩年書。因為需要更多的理論知識來指導他們的實踐。對一個設計師來說,要能在技能上提高一步,通常要比在理論上提高所花費的時間多得多。比如,一個人用兩年時間來看書學習,可以把理論講的頭頭是道,天花亂墜,但用在創作水平上要有極大的提高則是很有限的。設計師後期要注意理論知識的提高和全面的修養,就像畫畫要提高畫外功夫,演員要練就台下功夫一樣,室內設計師則要充實設計外延的知識,後期作品水平的高低主要體現在見解、見識上的高低,理論水平上的高低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知識多寡。

六、典雅與通俗

建築設計、室內設計與藝術創作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藝術設計可以是大眾的,也可以為少數人,它在服務對象上比較靈活。而公共建築其本質上是為他人創造一種學習、生活、工作的模式或環境,是為大多數人服務的。因此,室內設計者應考慮好自己設計作品是否能適合使用者的審美情趣。我們要知道,設計者的審美情趣不一定就是使用者的審美情趣,而使用者的審美情趣通常未必是高雅的,使用者要在此環境中長期工作、學習、生活,如果他感覺到不舒服、使用不方便,即使再高雅的設計作品,他都不一定會樂意接受。

在現實社會中,儒雅之士畢竟只是少數,大多數人在審美上都是通俗、隨意的。正所謂曲高和寡,雖然設計作品非常優雅,而認同、賞識它的人卻有可能是寥寥無幾。我曾經做過一個酒店的設計,自己覺得設計得很雅緻,完工後同行們也認為不錯。可是半年後,我再次光顧這酒店時,發現酒店的主要部分都作了調整,給我的感覺是:做俗了,大有下里巴人的感覺。酒店老闆告訴我說:「你設計的作品雖然雅緻,但是顧客覺得太清淡了,不夠氣派,帶朋友到這里來沒面子,因此生意不好。後來我改了,在室內加了許多裝飾品,感覺熱熱鬧鬧的,於是一般市民也就喜歡了,現在的生意倒還很好。」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我想,室內設計具有俗文化的一面,所以對於我們這些接觸過所謂高雅文化的人而言,應該很好的研究一下俗文化和公眾的審美情趣和生活形態。最近我再做酒店設計的時候,我的助手問我如何表現文化,於是我跟他們談了文化的多樣性,文化有設計者的自我文化(這或許就是雅文化),有老闆的經營文化、有顧客的消費文化(這或許是俗文化),而我們在設計中就要考慮俗文化的因素,並用形式美的規律去體現它,貌似俗氣,但俗得有道理,有章法,不要從頭到尾都是俗,我們要在為他們服務的同時有責任有必要引導大多數人的審美觀念,這就是我們室內設計師需要做的工作。我覺得,在大多數室內設計作品中「雅俗共賞」大概可稱為上乘之作罷。

七、文化的地域性與世界性

文化是指在人類進程中一切精神和物質的產物的結晶,具有歷史和地域的特徵。文化的核心是觀念,觀念一旦形成就有相應的穩定性與延續性。由於地域特徵、歷史狀況等特殊性,形成了文化的特徵,這些特徵是動態的、發展的。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國門打開了,各種文化對中國文化進行影響、滲透,以致產生變化。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兩種現象:一是大量地吸收各種各樣的外部文化。就現在中國建築文化而言,西方古典式樣、歐陸風、東洋風、後現代的建築思潮吹遍了祖國大地。然而,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都出現了類似城隍廟、明代一條街等仿古的中國傳統建築樣式。這兩種現象反映了文化在演變中的一種規律,即文化像一個海綿體,一方面需要吸收外來的文化,另一方面它又需要反彈,充分表現本民族的特點。目前,中國出現的多元文化正是這一規律的反映。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深深植根於中華兒女體內的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始終會影響著本國設計師的設計思想,並為他們提供源源不斷的創作素材。例如,很多優秀的留洋畫家,在國外所作的畫洋味十足。回國後,雖然用的還是原來的顏料、工具、紙張,但畫的洋味就少了,這說明了環境對他的影響。因此我認同中國文化是大多數中國知識分子在文化上的歸屬。

讓我們橫向地看國外,如日本、印度、俄國等國,都曾受到過外來文化的影響,可最終還是本民族的文化成了主流文化。隨著中國經濟的復甦、發展、繁榮,中華民族的子孫會反思、認同、發揚本民族的文化,這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然而現在中國所呈現的文化是多元的,與傳統的文化形態有著很大的區別。但我相信,若干年後,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必然會用新觀念、新意識、新材料、新工藝去表現全新的中國建築文化。這一天遲早會到來的,設計師應有這樣一種認識和准備。

八、功能與形式

上世紀50年代,我國對建築設計提出了「實用、經濟,在可能情況下注意美觀」的原則。這是在經濟水平低下的情況下,適合當時國情的一個方針。雖然它不太適合現在的建築設計情況,但反映了一個事實,即對於一般性的建築,實用和經濟是建築設計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

上世紀80年代後,隨著我國經濟狀況的好轉,在建築和室內設計中,開始注意美觀問題,追求形式的表現。然而,我感到自上世紀80年代起至90年代末,室內設計一直是側重對形式的追求。許多室內設計師忽視功能和技術問題,這或許是因為他們大部分是學美術或工藝美術出身的,對功能和技術知之甚少的緣故。在室內設計開始發展的時候不少人是畫效果圖的,評判設計作品的優劣也全憑效果圖的好壞。這在當時有特定因素,是可以理解的。但到了現在,就應該很好地反思:在室內方案實施中,效果圖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是應該形式先導還是功能先導?我認為,首先是解決功能的合理性,然後再解決技術和形式問題,因此我贊同功能先導、技術支持、形式配合的說法。很多年輕一代的室內設計師對形式法則了解甚少,只憑感覺來處理形式問題,而不是用理性來指導。我不否認形式的重要性,形式對功能的巨大作用,但是對於一般性建築,功能具有獨立的價值,而形式是為了表現功能的。形式是可以多變的,而功能卻是相對穩定的。只有精神功能要求很高的建築,空間形式才有獨立價值。

我之所以提出功能與形式的關系問題,旨在告誡室內設計師不要片面地追求形式,而要更好地關心新奇的形式背後是否是以犧牲功能作為代價。

作者簡介
●高祥生,現為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蘇省室內設計協會副理事長,全國有名的資深室內設計師。長期從事美術、建築和環境藝術的教學和創作。
●曾主持過中央電視台教育台、江蘇電視台、南京電視台等電視台、電台多次做過環藝設計和室內設計的專題講座。
●曾主持過ALC板的裝飾構造和未來居住環境的心理探要等兩項科研。
●主編或合編的著作有:《國外現代建築表現圖技法》,《居室美·裝飾篇》,《設計與估價》,《室內設計師手冊》,《現代建築樓梯設計精選》,《裝飾構造圖集》,《住宅室外環境設計》,《建築環境更新設計》,《裝飾制圖與識圖》,《現代建築入口、門頭設計精選》,《現代建築門、窗設計精選》,《現代建築環境小品設計精選》,《西方古典建築樣式》,《室內陳設設計》等20本書。
●發表的論文有:《室內效果圖的色彩問題》、《談建築系美術教學改革中的若干問題》、《室內設計在建築設計的早期介入》、《城市空間中的景觀小品》、《居室室內設計中的健康觀》、《現代辦公空間的綠色景觀》等20餘篇。
●設計作品:南京夫子廟寶慶銀樓、江陰國際大酒店、南京金路島娛樂中心、姜堰中央商場、南京華陽大酒店、無錫東林大酒店、馬鞍山湖濱商廈、河南海達爾娛樂中心、徐州郵電指揮中心、南京下關商場、通州國稅大樓、江蘇省政協禮堂老樓、金壇茅山渡假村、通州建委辦公室、南京東江海鮮酒樓、南京財經大學圖書館等近百餘項工程的室內設計。還曾主持過通州市城標工程的室內設計,安徽青陽

❸ 談話技巧

一、墊子——創造一來一往舒適的談話氛圍

墊子起到的是緩沖作用。在我們談話的開始,基本都是從問答開始的,這時候為了避免陷入一問一答的緊張狀態,則需要墊子來緩和氣氛,建立起雙方的初步信任,為進一步的溝通做好准備。

墊子的類型主要分為三種:

1、贊揚問問題的人,簡單說就是誇他問題問得好。

對方問了一個問題,如果僅僅是回答這一問題,無論是否符合對方預期,都會陷入尷尬——符合,沒下文;不符合,關系僵化。

而贊揚了對方,則一方面可以緩和情緒,另一方面留下了充足的空間和時間,使對方提供更多信息,這就為接下來的談話做好了鋪墊。

2、說他的問題很普遍,具有代表性。

這個墊子的功效是將問題普遍化,則對方的心理就會有所鬆懈,同時還覺得自己問得有水平。這也就緩和了緊張的分為。

3、回答之前,講述自己的處境。

這個墊子的核心在於示弱,可以贏得對方好感,並降低對方對答案的質疑。當然,示弱並不代表自己弱小,只有強大的人才會承認自己的弱小。放低姿態可以降低期許,這樣當你做出好的回答時,則會使對方出乎意料。這樣就將自己放在了一個優勢地位。

二、迎合——用共情創造共振的場

迎合不是溜須拍馬,而是通過表達對對方的理解,以獲得對方的喜歡和認同。或者也可以將之稱為,換位思考。在對方提出問題之後,首先迎合以降低他的心理戒備,同時使對方放下情緒,進入理性溝通。

迎合的方式分為三種:

1、給觀點找事實

就是說當對方表現出一種看法、觀點時,恰如其分地提供相應的事實以表達贊同。很容易就會獲得對方的信任。

2、給事實找觀點

與上同理。

3、補充細節

在事實和觀點都有的情況下,則可以補充細節,表達感同身受,創造出一種你們是同類的感覺。

(3)個性創造共性擴展閱讀

談話注意:

不要急於替別人解決問題:

許多人都喜歡對別人的事發表意見,而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別人對自己的事指手畫腳。當別人向你談起他的事情時,你要先問問自己,他是真的需要你幫他媽解決問題,還是僅僅需要一個傾聽對象。

不要分心:

談話時需要密切關注對方的話語、情緒和動作,這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如果你時不時看一下手機或關注別的地方,這會使談話效果大打折扣。

❹ 在火箭少女101的成員中有很多有趣的共性和個性其中都有哪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魅力

團裡面的姐姐:Yamy、彩虹、小七、傅菁Yamy真的有做好隊長一職,團結隊友,照顧好大家。彩虹是碎碎念的姐姐,收拾之類都很姐姐。小七有過隊長的經驗,考慮問題也像姐姐一般。傅菁通過大團綜表現出來,會照顧人。團裡面的妹妹:超越、大娟、紫婷在我看來,超越的三觀是很成熟的,不過這不妨礙是一個惹人愛的妹妹。大娟、紫婷還比較小,尤其紫婷的中文不是很好。大家是怎樣認為的呢?



❺ 在理論基礎上充分發揮主動創造性為什麼不對 共性與個性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怎麼理解

理論基礎和主動創造性都屬於意識
應該立足於實踐

❻ 學室內設計首先要必備那些條件

轉帖室內設計的八項注意

2006年03月08日

一、室內設計與建築設計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就曾經提出:室內設計是建築設計的延續、完善和再創造。但大多數人都只認為室內設計是建築設計的延續、完善,而對於「再創造」這一點提得很少。其實,室內設計的獨立性和價值,也就在於室內設計對原建築設計的再創造,沒有「再創造」,室內設計的價值就不大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現在的室內設計已不僅僅是對建築界面的美化,更多的是對於功能、空間形態的改善。從功能上說,建築設計提供了一個既定的空間,其功能要求可以是明確的,也可以是不明確的。對明確的空間,需要在微觀方面進行再深化、完善,對不確定的空間則要先確定其功能,而後再深入細化設計。有些建築雖然功能確定,但後來由於業主的更換或者經營內容、生活形態的變化,其功能也會發生很大的改變。比如辦公樓變成娛樂場所或者餐飲場所,娛樂場所或餐飲場所改變成辦公場所,像這種改造功能的情況,在室內設計中約佔有一半以上的比重。就形態而言,室內設計對空間、色彩、材質、燈光以及陳設的要求與建築設計都是大相徑庭的。比如內牆和外牆的塗料有著不同的特性,應用起來有很大的差異;建築設計與室內設計的燈光照明設計的側重點又是不一樣的。從表現內容上說,建築設計是表現即將建成的建築物的外部形象和空間狀態,室內設計是在既定的空間內表現界面和環境的狀況,它是對於原形態的深化、改善。

之所以說室內設計是對建築設計的延續,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室內設計是在建築設計基礎上進行的延續創作,原有的建築空間對室內設計的創作起到了制約作用。

2.室內設計所遵循的技術標准,大都是建築設計的技術標准,比如說建築設計規范、消防規范、衛生標准等等。3.室內設計對建築空間的改造、創造,都必須建立在對建築知識的了解之上。一個對建築知識貧乏的人很難創造出很好的空間形態來。在我最近編寫的《室內設計師辭典》一書,共收集了將近6000條詞條,涉及了建築、工藝美術、傢具、建築物理等各個領域,其中有關建築知識的詞條大約佔有2300多條。由此可見,室內設計與建築設計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

對於初學者來說,掌握好房屋建築學的知識尤為重要,比如房子是如何建起來的,它由哪些元素構成,其結構要求是什麼等,這些都是必須了解和掌握。建築設計中的設計規范、標准以及一些有關形式美的法則以及建築物理的基本知識也是應該有所了解的。

二、裝修與裝飾

對於裝修裝飾,我的理解是:裝修是指對建築界面的修飾、美化,而裝飾則是指用傢具、陳設品對建築空間進行美化。

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幾乎沒有什麼裝飾裝潢公司,經常談的是「裝修」二字,實際上它是指對界面的維護、修飾。80年代以後,我國的裝飾業得以迅速發展,但大多不是裝飾,而是裝修。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無論是設計還是施工大多在界面上大做文章,因此有人戲稱是「貼一張皮的工作」。這是非常值得反思和修正。試想一下,一個室內空間,由於戶主的變化或者戶主審美觀念的變化,其裝飾式樣也會隨之產生變化,如果在裝修設計上投入很多,後來在改造時又要把原界面改掉,這樣既費錢費工、又勞民傷財。而如果根據「簡裝修,重裝飾」的原則,把界面做得較為簡單,風格和個性卻通過後來的陳設品來表現,這是非常明智的。在我最近出版的《室內陳設設計》的一書中,原室內設計分會會長曾堅先生為該書所寫的序言中提道:「……我本來把室內設計分成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六個面加門窗,第二層次是固定傢具,第三層次是活動傢具,第四層次是陳設。最近與歐洲室內設計專家們討論,他們認為我們所謂的第一、第二層次的設計越少越好,以便業主自己去發揮……」我認為,曾先生的這段話,非常具體地說明了裝修與裝飾之間的關系,同樣也指明了我國室內設計的發展方向。

當然,我並不反對裝修在某些高檔的建築空間如酒店、賓館、寫字樓等中的作用,在這些建築空間中,界面是表現風格和個性的重要內容,界面上的裝修對於烘托室內的氣氛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即裝飾與裝修並重。

三、空間與場所

空間是指以界面和構件圍合或提示構成的三度空間。場所指由空間和環境共同構成的,具有一定精神內涵的區域。

空間和場所有相同亦有所不同。場所包含空間,但空間不等於場所。我認為建築設計中,由界面構成空間具有場所性,可產生場所精神,但不是所有的空間都能很好的表現場所精神的。場所精神中的核心問題是除了要有空間外,還要有環境特徵,而環境特徵的產生很大程度上需要依*室內設計。我們並不否認像猶太人紀念館、朗香教堂、流水別墅等建築室內具有很強場所性,但不是所有建築都能做到這一點,而任何一個稍加設計的室內設計都會產生一種場所精神。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戲劇舞台,它的空間是確定的,但一旦布置了布景、道具、燈光等,就會構成一個場所,那麼這場所會由於布景、道具、燈光的不同,形成各種各樣的具體的場所,可以是北國風光,也可以是江南水鄉。在這里,相同的是空間本身,不同的是布景、道具、燈光等構成的場所。因此,我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場所是由室內設計深入完成的。場所中構成場所的因素,可以是空間的因素,建築的因素,也可以兩者都不是。比如有不少室內設計師是學平面設計或繪畫、傢具出身的,他所使用的室內設計方法中缺少或沒有建築的語言,他們使用平面設計語言或陳設設計的語言,而我們不能說他不是室內設計師。

建築空間的構成主要依賴建築設計的原理、方法,因此不熟悉建築設計的知識,對空間設計和改造將會帶來各種使用困難。而設計的目的、任務以及其所長,應充分體現在對場所精神的表現上。

四、個性與共性

個性與共性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任何一個作品中(包括室內設計與建築設計作品),都同時反映了個性和共性。個性反映了矛盾的特殊性、典型性,而共性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關於個性問題,恩格斯曾非常精闢的指出:文藝批評的最高標準是「這一個」。「這一個」說明了作品的創作在表現上的「唯一性」,也就是說一個優秀的作品,它只能適合於這一個特定的時間、地域、環境、人物,而離開了這些具體因素,作品所表達的語言就不適合於其它地方。無疑,作品應表現個性,當作品的個性具有時代性、社會性時,它就同時具有共性及普遍性。

對於個性與共性的理解,我想談談自己的兩點看法:

1.設計的個性是作品的個性、唯一性,而不是表現個人的個性。現在很多室內設計師往往把設計只當作藝術品,表現自我意識,而不顧絕大多數人的審美傾向。剛畢業就想做出一鳴驚人的作品,大談創造的個性。有些為了吸引人的眼球,作出一些怪誕的作品,我覺得這不是在做創新,而是在做鬼臉,想用一張不同的臉來引起別人的注意。以我之見,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雖然需要了解「個性」在藝術創作中的價值,但首先要了解設計的共性問題,如大量的技術規范、功能要求、設計的普遍規律、正確的表現方法,特別是大眾的審美情趣等。這是大家必須共同遵守的游戲規則,不能越過這一問題來談個性、談創造。室內設計跟其它學科一樣,都應該厚積薄發,對年輕人而言,先了解共性問題,後談個性、談創造,對成長來講是有好處的。

2.相對於建築、美術等學科來說,室內設計是個年青的學科,所以目前我們要大力提倡、鼓勵並解決好基礎教育問題,解決好審美中的共性問題。比如說如果連基本的人體工學知識都不知道,那傢具的創新也就無從談起。我們不是在畫一張畫,而是在生產一些供人們生活、工作的產品,當這產品用都無法用,又何談個性、創造?所以,只有掌握好了基礎問題,了解共性,才有利於提高專業技能。

五、理論與實踐

室內設計從80年代到現在已經發展了20年了,設計人員有55萬多,裝修裝飾的產值在2003年達到了7000多億,這是一個隊伍龐大、產業巨大的行業,但它卻還只是一個二級學科,有待於完善、發展。大家想想,室內設計在全國眾多的學科中能排第幾位?能排到50位嗎?還有就是這一專業的獨立性如何?一般來說,獨立性表現在理論和教育上的獨立性。但是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教育上,室內設計主要依賴建築設計和美術教育,沒有形成體系的理論,仍處在發展、健全階段。我認為室內設計的理論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技法類、資料集階段;第二:方法類階段;第三:哲學層次階段。目前我國現在正走到了第二階段,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還有待提高。話說回來,第一、二階段對我國室內設計的普及和提高都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比如張綺曼、鄭曙暘的《室內設計資料集》、來增祥的《室內設計原理》等對室內設計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這些人相對於55萬多人的龐大隊伍來說,實在是太微乎其微了。

其次,對個人來說,室內設計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有些剛畢業的學生問我:高老師,我現在要不要學理論?我說:要學理論,但更重要的是參加實踐,積累了大量的感性知識後才能更好的理解理論問題。理論對初學者來說不要學得很深,特別是不要學習一些誇誇其談、與別人聊天用的知識。而對畢業很久的學生,我經常會跟他們說:你們最好回學校再讀兩年書。因為需要更多的理論知識來指導他們的實踐。對一個設計師來說,要能在技能上提高一步,通常要比在理論上提高所花費的時間多得多。比如,一個人用兩年時間來看書學習,可以把理論講的頭頭是道,天花亂墜,但用在創作水平上要有極大的提高則是很有限的。設計師後期要注意理論知識的提高和全面的修養,就像畫畫要提高畫外功夫,演員要練就台下功夫一樣,室內設計師則要充實設計外延的知識,後期作品水平的高低主要體現在見解、見識上的高低,理論水平上的高低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知識多寡。

六、典雅與通俗

建築設計、室內設計與藝術創作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藝術設計可以是大眾的,也可以為少數人,它在服務對象上比較靈活。而公共建築其本質上是為他人創造一種學習、生活、工作的模式或環境,是為大多數人服務的。因此,室內設計者應考慮好自己設計作品是否能適合使用者的審美情趣。我們要知道,設計者的審美情趣不一定就是使用者的審美情趣,而使用者的審美情趣通常未必是高雅的,使用者要在此環境中長期工作、學習、生活,如果他感覺到不舒服、使用不方便,即使再高雅的設計作品,他都不一定會樂意接受。

在現實社會中,儒雅之士畢竟只是少數,大多數人在審美上都是通俗、隨意的。正所謂曲高和寡,雖然設計作品非常優雅,而認同、賞識它的人卻有可能是寥寥無幾。我曾經做過一個酒店的設計,自己覺得設計得很雅緻,完工後同行們也認為不錯。可是半年後,我再次光顧這酒店時,發現酒店的主要部分都作了調整,給我的感覺是:做俗了,大有下里巴人的感覺。酒店老闆告訴我說:「你設計的作品雖然雅緻,但是顧客覺得太清淡了,不夠氣派,帶朋友到這里來沒面子,因此生意不好。後來我改了,在室內加了許多裝飾品,感覺熱熱鬧鬧的,於是一般市民也就喜歡了,現在的生意倒還很好。」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我想,室內設計具有俗文化的一面,所以對於我們這些接觸過所謂高雅文化的人而言,應該很好的研究一下俗文化和公眾的審美情趣和生活形態。最近我再做酒店設計的時候,我的助手問我如何表現文化,於是我跟他們談了文化的多樣性,文化有設計者的自我文化(這或許就是雅文化),有老闆的經營文化、有顧客的消費文化(這或許是俗文化),而我們在設計中就要考慮俗文化的因素,並用形式美的規律去體現它,貌似俗氣,但俗得有道理,有章法,不要從頭到尾都是俗,我們要在為他們服務的同時有責任有必要引導大多數人的審美觀念,這就是我們室內設計師需要做的工作。我覺得,在大多數室內設計作品中「雅俗共賞」大概可稱為上乘之作罷。

七、文化的地域性與世界性

文化是指在人類進程中一切精神和物質的產物的結晶,具有歷史和地域的特徵。文化的核心是觀念,觀念一旦形成就有相應的穩定性與延續性。由於地域特徵、歷史狀況等特殊性,形成了文化的特徵,這些特徵是動態的、發展的。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國門打開了,各種文化對中國文化進行影響、滲透,以致產生變化。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兩種現象:一是大量地吸收各種各樣的外部文化。就現在中國建築文化而言,西方古典式樣、歐陸風、東洋風、後現代的建築思潮吹遍了祖國大地。然而,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都出現了類似城隍廟、明代一條街等仿古的中國傳統建築樣式。這兩種現象反映了文化在演變中的一種規律,即文化像一個海綿體,一方面需要吸收外來的文化,另一方面它又需要反彈,充分表現本民族的特點。目前,中國出現的多元文化正是這一規律的反映。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深深植根於中華兒女體內的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始終會影響著本國設計師的設計思想,並為他們提供源源不斷的創作素材。例如,很多優秀的留洋畫家,在國外所作的畫洋味十足。回國後,雖然用的還是原來的顏料、工具、紙張,但畫的洋味就少了,這說明了環境對他的影響。因此我認同中國文化是大多數中國知識分子在文化上的歸屬。

讓我們橫向地看國外,如日本、印度、俄國等國,都曾受到過外來文化的影響,可最終還是本民族的文化成了主流文化。隨著中國經濟的復甦、發展、繁榮,中華民族的子孫會反思、認同、發揚本民族的文化,這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然而現在中國所呈現的文化是多元的,與傳統的文化形態有著很大的區別。但我相信,若干年後,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必然會用新觀念、新意識、新材料、新工藝去表現全新的中國建築文化。這一天遲早會到來的,設計師應有這樣一種認識和准備。

八、功能與形式

上世紀50年代,我國對建築設計提出了「實用、經濟,在可能情況下注意美觀」的原則。這是在經濟水平低下的情況下,適合當時國情的一個方針。雖然它不太適合現在的建築設計情況,但反映了一個事實,即對於一般性的建築,實用和經濟是建築設計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

上世紀80年代後,隨著我國經濟狀況的好轉,在建築和室內設計中,開始注意美觀問題,追求形式的表現。然而,我感到自上世紀80年代起至90年代末,室內設計一直是側重對形式的追求。許多室內設計師忽視功能和技術問題,這或許是因為他們大部分是學美術或工藝美術出身的,對功能和技術知之甚少的緣故。在室內設計開始發展的時候不少人是畫效果圖的,評判設計作品的優劣也全憑效果圖的好壞。這在當時有特定因素,是可以理解的。但到了現在,就應該很好地反思:在室內方案實施中,效果圖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是應該形式先導還是功能先導?我認為,首先是解決功能的合理性,然後再解決技術和形式問題,因此我贊同功能先導、技術支持、形式配合的說法。很多年輕一代的室內設計師對形式法則了解甚少,只憑感覺來處理形式問題,而不是用理性來指導。我不否認形式的重要性,形式對功能的巨大作用,但是對於一般性建築,功能具有獨立的價值,而形式是為了表現功能的。形式是可以多變的,而功能卻是相對穩定的。只有精神功能要求很高的建築,空間形式才有獨立價值。

我之所以提出功能與形式的關系問題,旨在告誡室內設計師不要片面地追求形式,而要更好地關心新奇的形式背後是否是以犧牲功能作為代價。

作者簡介
●高祥生,現為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蘇省室內設計協會副理事長,全國有名的資深室內設計師。長期從事美術、建築和環境藝術的教學和創作。
●曾主持過中央電視台教育台、江蘇電視台、南京電視台等電視台、電台多次做過環藝設計和室內設計的專題講座。
●曾主持過ALC板的裝飾構造和未來居住環境的心理探要等兩項科研。
●主編或合編的著作有:《國外現代建築表現圖技法》,《居室美·裝飾篇》,《設計與估價》,《室內設計師手冊》,《現代建築樓梯設計精選》,《裝飾構造圖集》,《住宅室外環境設計》,《建築環境更新設計》,《裝飾制圖與識圖》,《現代建築入口、門頭設計精選》,《現代建築門、窗設計精選》,《現代建築環境小品設計精選》,《西方古典建築樣式》,《室內陳設設計》等20本書。
●發表的論文有:《室內效果圖的色彩問題》、《談建築系美術教學改革中的若干問題》、《室內設計在建築設計的早期介入》、《城市空間中的景觀小品》、《居室室內設計中的健康觀》、《現代辦公空間的綠色景觀》等20餘篇。
●設計作品:南京夫子廟寶慶銀樓、江陰國際大酒店、南京金路島娛樂中心、姜堰中央商場、南京華陽大酒店、無錫東林大酒店、馬鞍山湖濱商廈、河南海達爾娛樂中心、徐州郵電指揮中心、南京下關商場、通州國稅大樓、江蘇省政協禮堂老樓、金壇茅山渡假村、通州建委辦公室、南京東江海鮮酒樓、南京財經大學圖書館等近百餘項工程的室內設計。還曾主持過通州市城標工程的室內設計,安徽青陽

❼ 設計理念怎麼寫

設計說明也就是設計理念,寫好設計說明,並在文字中表達的自己獨特的設計想法是優秀快題設計的必備要素。然而很多人對於設計說明的長篇大論不知所措。主要為以下三個部分:

注意事項:

1.利用大小表現空間感,大小相同的東西,由於遠近不同產生大小的感覺,近大遠小。在平面上一樣,面積大的我們感覺近,面積小的覺得遠。

2.利用重疊表現,平面上一個形狀疊在另一個形狀之上,會有前有後、上下的感覺,產生空間感。

3.利用陰影表現,影的區分會使物體具有立體感覺和物體的凹凸感。

4.利用間隔疏密表現,細小的形象或線條的疏密變化可產生空間感,在現實中如一款有點狀圖案的窗簾,在其卷著處的圖案會變的密集,間隔小,越密感覺越遠。

❽ 天秤座男生和什麼星座比較配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十二星座中,天秤座男生和什麼星座比較配?

天秤可是顏值最高的哦,您看這顏值又高、人緣又好,這不就是百搭的節奏嗎。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

十二星座以白羊為起點,奇數星座為陽,偶數星座為陰。排名第九的射手與天秤同屬陽性星座,兩者在星盤中的角度也很好,加上TA們都是天生積極樂觀的人,所以互相很容易來電。射手們對生活充滿激情,但有時也需要把心態放穩一點。

天秤座+射手座配對指數:93 %

❾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都有什麼

組成部分:

1.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3.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

包括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唯物史觀。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研究作為人類社會發展基礎的各個時代的生產關系,尤其是著重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創立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

科學社會主義

其前身是法國空想社會主義。唯物史觀的發現,使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過程成為可能。剩餘價值的發現,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性質及其運動規律。

(9)個性創造共性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Marxism)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覆蓋了馬克思本人關於未來社會形態——科學社會主義的全部觀點和全部學說。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包含兩個組成部分,即為現代唯物主義和現代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包括科學社會主義革命理論(即政權理論部分),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包含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結構設計;第二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運行原理設計。

閱讀全文

與個性創造共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