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扁鵲,姓( ),名( )。創造了( )、( )、( )四診法。
扁鵲,姓(姬 ),名(緩 )。創造了(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四診法。
Ⅱ 創造瞭望、聞、問、切的四診法的名醫是誰
是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扁鵲。
扁鵲在診視疾病中,已經應用了中醫全面的診斷技術,即後來中醫總結的四診法: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當時扁鵲稱它們為望色、聽聲、寫影和切脈。他精於望色,通過望色判斷病證及其病程演變和預後。扁鵲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
含義
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症狀;切;指摸脈象。合稱四診(four diagnostic methods)。最早應源於《難經》第六十一難。最早使用四字聯稱,則應處於《古今醫統》:「望聞問切四字,誠為醫之綱領。」
臨床應用
在治療方面,扁鵲能熟練運用綜合治療的方法。綜合療法為扁鵲行醫時的主要治療措施。先秦時期,在臨證中,醫學尚未明確分科。盡管《周禮》中已有獸醫、食醫、疾醫和瘍醫之分,但這僅僅是在宮廷中的設置。獸醫、食醫、瘍醫分別管理牲畜疾病、宮廷飲食調配和以刀剪割切的外科等事項。
除此以外的其他病證,都屬疾醫的范疇。扁鵲是一位能兼治各科疾病的多面手,扁鵲還能根據當地的需要,隨俗為變地開展醫療活動。據記載,扁鵲還精於外科手術,而且應用了葯物麻醉來進行手術。
醫學主張
扁鵲十分重視疾病的預防。從蔡桓公這個案例來看,他之所以多次勸說及早治療,就寓有防病於未然的思想。他認為對疾病需要預先採取措施,把疾病消滅在萌芽里,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曾頗有感觸地指出:客觀存在的疾病種類很多,但醫生卻苦於治療疾病的方法太少。
(2)誰創造了湯液擴展閱讀:
現代傳承
大量史料、遺跡證實,內丘蓬鵲山為扁鵲學醫、行醫、采葯,趙簡子賜田、封贈食邑,虢太子從師、學醫之地。現保存著歷史最為悠久,規模最為弘大的扁鵲祠。司馬遷撰《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之《扁鵲傳》,通篇多依據蓬鵲山遺聞而作。宋嘉祐初年(1056年),宋仁宗敕封內丘扁鵲祠中奉祀之扁鵲「神應候」(宋代碑記)。
內丘乃扁鵲文化發祥地,扁鵲文化之鄉。扁鵲的活動痕跡在內丘有著完整的鏈條可以串聯起來,其黃老醫道之術在扁鵲祠世代傳承不斷。尤其元代,太醫院提點顏天翼(1191—1254年)、顏伯祿父子不但重修扁鵲祠,還將扁鵲祠作為傳承中醫葯的醫館。蓬鵲山也因扁鵲而靈性,與之蓬萊山齊名,曾出現海市蜃樓。
望診
望診包括一般望診和舌診兩部分內容,一般望診又包括望神察色,望形態 望五官等,舌診包括望舌質望舌苔。望診首先是望神,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體現,如神志清楚,語言清晰,目光明亮,反應靈敏,稱為有神,是健康或病情輕淺的表現。如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目光晦暗,反應遲鈍,甚至神志不清,稱為無神,表示病情較重。通過望神可以對病人的病情和預後,做一個估計,做到心中有數。
聞診
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個方面。主要是聽患者語言氣息的高低、強弱、清濁、緩急……等變化,以分辨病情的虛實寒熱。
問診
問診,是通過詢問患者或其陪診者,以了解病情,有關疾病發生的時間、原因、經過、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以及生活習慣、飲食愛好等與疾病有關的情況,均要通過問診才能了解,故問診是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四診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切診
指摸脈象。望聞問切,合稱四診。切診是指用手觸按病人身體,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種方法。
切脈又稱診脈,是醫者用手指按其腕後橈動脈搏動處,藉以體察脈象變化,辨別臟腑功能盛衰,氣血津精虛滯的一種方法。正常脈象是寸、關、尺三部都有脈在搏動,不浮不沉,不遲不數,從容和緩,柔和有力,流利均勻,節律一致,一息搏動四至五次,謂之平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