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創造性思維是指人腦對客觀事物進行有價值的求新探索獲得獨創結果的思維過程。美國心理學家科勒斯涅克認為:「創造性思維是指發明或發現一種新方式,用以處理某件事情或表達某種事物的思維過程。」[1]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簡稱科技創造)是一種高級的復雜的創造活動,創造性思維在這一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離開了創造性思維,科技發明與發現就無從談起。目前,到處都在實施創新教育,而創新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大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本文試圖通過分析創造性思維在科技創造中的作用,來探索創新教育該如何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一、創造性思維在科技創造中的作用
創造性思維實際上是一種綜合性的思維,是指多種思維形式的創造性運用,其形式包括發散思維、收斂思維、直覺思維、形象思維及邏輯思維等。創造性思維在科學技術的創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打開一部科學技術中就會發現,迄今為止所有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無一不是創造性思維的結果。創造性思維在科技創造中的作用表現在如下方面。
(一)導向作用:引導廣泛尋找探索問題的各種方案
「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的是問題,我們大部分的偉大發明都應歸功於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遇事問個為什麼。」(巴爾扎克語)這句話指明了科學研究的第一步,即從問題開始。一個人要想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首要是要會發現問題,而是發現問題必須藉助於創造性思維。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了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2]自然現象、社會生活展現在我們面前是五彩繽紛的,各種矛盾錯綜復雜,有此人對此熟視無睹,充耳不聞。創造者的高明之處就在於能從中發現常人感覺不到的新問題,這種高明憑借的就是創造性思維。這種創造性思維能引導創造者帶著為什麼去看周圍的世界,在他熟知的領域仔細地觀察某些現象,並敏銳地進行思考,或好奇、或發問、或懷疑、或批判、或奇思怪想,對某些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去想,這就是發散性思維。發現問題僅靠理性思維、正向思維、常規思維、邏輯思維是不行的,這樣思路就不開闊,就受阻礙,這時,創造性思維就可以大顯身手,發揮其優勢。如牛頓看見蘋果落地想到地球的引力從而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法拉第看見電流環繞軟鐵時軟鐵被磁化的現象想到了「由磁生電」;達爾文觀察世上的生物呈千姿百態感到疑惑而探索物種起源,從而創立了進化論;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偶然見到一棵特別優異的水稻植株覺得奇怪,跟蹤研究方知原來是一棵天然雜交種,後培育出高產的雜交水稻;愛迪生在發明電燈的過程中,為找到理想的燈絲材料運用發散思維,先後想到並試驗過1600多種耐熱材料和6000多種植物,最後終於發現用鎢絲做燈絲最理想。
(二)聚焦作用:找准解決問題的主攻方向及突破口
創造性思維不僅就是發散思維。在尋找解決問題方案的初期,發散思維起著非常重要作用,但僅僅只一味地發散是不夠的,是不可能深入研究下去的,那樣只能淺嘗輒止,就不可能重點突破。在廣泛地發散思維之後,還得運用收斂思維,從眾多方案中篩選出幾種最佳方案進行深入探究。這時,創造性思維對發現問題來說起著聚焦的作用,即要找到主攻的方向,選准突破口,然後鎖定目標,重點攻克。比如關於電的發現就是一例,早期各方面的科學家們已感受到電的各種表現形式,如雷電、摩擦生電、電流會使小磁針偏轉,還發現電與化學、光學、熱學、力學、生物學等有關系,於是人們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許多問題後經收斂思維和綜合分析,逐漸將眾多問題歸結到一個中心問題:是否有某種高速度、高能量的極小微粒穿行於各種物質之中,造成各種現象,這就找到了中心的突破口。科學家們經反復推測,形成了關於原子內部結構的各種假說,假定有些微粒在原子內繞中心高速轉動,當它飛出原子時便流動於各物體之間,這便可解釋許多現象。後來得到實驗證明,便建立了關於電的理論。這表明,創造性思維在科學創造中,在幫助選擇研究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橋梁作用:架通多種思維之間的立交橋,使思路暢通無阻
科技創造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單靠某種思維是無法完成的。它是創造性思維綜合作用的結果,在發現的不同階段採用的思維形式不盡相同,且在同一階段也往往是多種形式思維的綜合採用,這時就靠創造性思維起穿針引線、鋪路搭橋的作用,在多種思維之間構築一座立交橋使之相互貫通,幫助完成發明創造的任務。在創造過程中,發散思維、收斂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靈感思維、直覺思維、類比思維等往往是綜合採用的,這時是創造性思維將它們有機地組合起來。在創造過程中,有的是先發散再收斂;有的是先直覺判斷再來類比推理,還需邏輯整理;有的是邏輯思維、形象思維與靈感思維混合進行,不是某種思維在單刀直入和孤軍奮戰,而是協同作戰。總之,是創造性思維在統一調配它們。有人過分強調靈感、直覺等非理性思維,彷彿它們就等同於創造性思維,這是不全面的。盡管愛因斯坦、盧瑟福、開普勒、彭加勒、錢學森等十分推崇靈感、直覺等,但他們並不排除理性思維作用。在瞬間由直覺、靈感悟出的假設,往往是片面的、模糊的,還有待邏輯思維去完善它,得用准確的語言、公式、圖形表示出來,還得將發明創造的成果物化出來。
(四)催化作用:促使創造成果盡快成熟並早日問世
科技創造一般分為准備、醞釀、明朗和證驗四個階段,在這整個過程中,創造性思維都伴隨著並一直在默默無聞地起著催化的作用。准備階段,它幫助積極地思索,使研究者的思路四面出擊、八方開攻,富於批判,勇於創新,思維顯得異常活躍、流暢。醞釀階段,它促使研究向縱深方向挺進,使問題越來越集中,使探索步步逼近,催成果盡快成熟,幫研究者克難奮進,勇敢直前,逐漸使研究者大腦中孕育的寵兒達到瓜落蒂落的程度。明朗階段,到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時候了,研究者在苦苦求索不見其面,千呼萬喚不出來的情況下,心力交瘁,痛苦不安。有時只好輕松輕松,不料在散步、聽音樂等休息之時,因某一現象而受到啟示,突然接通思維的電路,閃現出火花,直覺或靈感出現了,頓悟出一個道理,一下子找到了答案,這時是靈感思維、直覺思維在伴演催生婆和助產士的角色。在證驗階段,同樣是它幫助將那幼嫩的假說、猜想之類的,進行推理、論證、檢驗,使之修補和完善,最後一個驚人的發明或發現問世了。比如愛因斯坦因憶他取得的多項重大發現,創造性思維自始至終都在起作用。哥白尼日心說的提出、達爾文進化論的創立、牛頓力學的建立、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建立等等,都是得益於創造性思維,都是創造性思維結出的碩果。
(五)引爆作用:使醞釀許久的新思想一觸即發,突然真相大白
研究者對一個問題的研究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經長時間的苦思冥想仍不得要領,便進入一種痛苦的焦慮不安的狀態,大腦皮層的高度誘發勢態好比一堆乾柴,遇到一點火星就會爆發大火。此時,創造性思維就會發揮引爆作用,這種「火星」往往就是靈感,心有靈犀一點通,碰到偶然的機遇,會使研究者恍然大悟,迅速捕捉靈感,長期縈繞腦際的難題頃刻間迎刃而解,彷彿找到了一把金鑰匙,迷宮的門被打開了,隨後便窮追不舍,直到把問題弄個水落石出方肯罷休。這種事例較多,譬如阿基米德從坐進浴盆洗澡水溢出盆外受到啟示,突然靈感爆發,想出了鑒別金王冠是否摻假的辦法,繼而不斷研究,創立了浮力定律。
(六)啟示作用:提供思維的範式和研究的方法以啟示後人
亞里士多德認為:推一個物體的力不再去推它時,原來運動的物體便歸於靜止。這一觀念統治歷史長達兩千多年,從來無人懷疑。只有伽利略勇敢地提出疑問並大膽假設:一個人推一輛小車在路上走,突然停止推車,車並不馬上停止,還要再走一段路,若毫無摩擦,小車便會永遠運動下去。伽利略的這一發現,由此引起了一場思想方法的革命。愛因斯坦高度評價:「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所應用的科學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3]
創造性思維使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獲得成功,其意義不僅僅在成果本身,更在於它給後人留下的方法論啟示,為後人提供了有價值的成功的範例,這些典型的範例對於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是十分生動的教材。正如拉普拉斯早就指出的那樣:「認識一位巨人的研究方法對於科學的進步……並不比發現本身更少用處。科學研究的方法經常是極富興趣的部分。」[4]
所有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無一不是創造性思維的結果,但創造性思維在發明過程中的作用每次又不完全一樣,是豐富多彩的,其中一些典型的範例是極富借鑒價值的,對青年科技工作者很有啟發,對於推動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完成更多重大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乃至推動整個社會的文明進步,都是有示範作用的。前蘇聯科學家薩奇可夫說得好:「科學發現的意義,不僅在於它提供了新信息,提示了對象的新屬性新規律,而且首先在於提出解決研究課題的方式……加強著科學思維和科學活動的裝備,發展著科學方法的基礎。」[5]
二、創新教育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創新教育的就是任務主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主要包括發散思維、收斂思維、靈感思維、直覺思維、形象思維和想像等。
(一)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
發散思維就是讓思想自由馳騁,對信息進行分析和組合,產生出大量可能的答案、設想或方案。培養發散思維能力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培養思維的廣闊性。要培養學生全面地看問題,善於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思考某一個問題。在教學中,教師要發散性地提問,廣泛聽取學生發言,盡可能徵求多種答案,採取集體討論的方式,提倡民主、平等,對學生的發言教師不宜過早評價,尤其是對即使是提問或答問離奇甚至錯誤的同學不能打擊其積極性和好奇心,更不能諷刺、挖苦。二是訓練思維的靈活性。要使學生勤於思考,善於發問,思維要敏捷、機靈,思路要開闊,轉換角度快而靈活,不拘泥、不死板。三是提高思維的變通性。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不要一個模式,要靈活變通。提倡一題多解,尋求多種答案。教師的教學方法要多樣化,經常隨時變換。學生的學習方法也要多樣,靈活自如,交替使用,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四是倡導思維的獨特性。要鼓勵學生不迷信權威,不從眾,不人雲亦雲,不亦步亦趨,不唯書,不唯上,不唯師,只唯實,要引導學生敢於標新立異,勇於大膽創新,富於批判精神,追求新奇。對於那些善於奇思怪想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鼓勵和正確引導,因勢利導,培養其創造性的個性品質和思維特徵。學校也要多開展有一些有助於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活動,比如向學生公開徵求合理化建議,讓學生參與提出各種教育教學改革方案,開展同一主題的作文、繪畫、演講、小製作、辦小報、社會調查及方案設計等活動,並獎勵優秀者,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
(二)收斂思維能力的培養
收斂思維就是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將思維集中指向某一中心點,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即從若干種方案中選出最佳方案。培養學生的收斂思維能力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訓練分類能力。告訴學生按不同的標准作多種劃分。二是訓練鑒賞能力。引導學生學習鑒別、分析、比較、欣賞某些事物,並逐步提高自身的鑒別與欣賞的能力。三是訓練判斷能力。要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要養成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自己下結論的好習慣。四是訓練選擇能力。收斂思維實際就是作比較、鑒別和選擇,一定要使學生學會選擇,選擇在學習、生活及今後的工作中用途很廣。收斂思維的過程實際就是排除、選擇的過程。要讓學生參與某些評選活動,讓學生當評委,學會精益求精、優中選優,會在各種方案、作品、答案中選出最佳者,讓學生當好小主人。
(三)靈感思維能力的培養
創造者對某一既定目標久攻不克之時,偶然受到某種啟示而頓開茅塞,從而找到解開關鍵性問題症結的新思路,使既定目標最終實現,這種思維就是靈感思維。有的人將靈感說得很神秘,彷彿靈感是天生的,是不能培養的。其實,靈感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頭腦中固有的,而是後天刻苦鑽研、勤奮思考的結果,偶然之中存在著必然。正如周恩來同志所說的那樣:「靈感式」的科學發現是「長期積累,偶而得之」。培養靈感思維能力,一是要求學生刻苦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廣泛涉獵,蓄勢待發,厚積薄發;二是要求學生學會觀察,興趣要廣泛,好奇心要強烈;三是要求學生多思、勤思、善思、巧思;四是要求學生善於聯想,要有豐富的想像力;五是要增強敏感性,要以有準備的頭腦去觀察周圍的事物,思考感興趣的問題,要善於抓住某些奇異現象,努力尋找事物間的相似之處,一旦靈感觸發要馬上抓住,不失時機地解決長期困惑的問題。此外,還要為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提供一些有利條件,要多組織問題討論、集思廣益,教師要多用問題教學法、發現教學法等,要讓學生既會在討論中發現問題、受到啟發,又會單獨沉思,還會在休息、輕松時抓住思想火花,掌握靈感思維方法。
(四)直覺思維的培養
直覺是指並沒經過一步一步的分析和推理,迅速而直接對問題的答案和事物的本質規律作出猜測和判斷的思維。直覺是建立在對某種事物長期觀察、深入探索和有豐富經驗積累之上的。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確實較難,需要長期努力,逐步積累,循序漸進,但只要有意識地訓練和培養,日積月累,學生也能慢慢養成習慣。直覺思維實際上是邏輯思維的簡化和濃縮。因此,要加強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且這是多種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基礎和關鍵之所在,整個科技創造都離不開邏輯思維。奠定好知識基礎,積累較豐富的經驗,遇事愛動腦筋,學會快速思考,並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較熟悉的事物直接作判斷等,應如此訓練其直覺思維能力。直覺與靈感聯系密切,有時也需要媒介觸發,也可將兩者的培養訓練結合起來,在教學及其他活動中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就會慢慢見到效果。
(五)類比思維能力的培養
類比思維就是從兩個或兩個以上事物的某些共有、相同或相似的屬性,抓住事物的特徵和本質屬性。我們認識某一事物,就要將它與別的事物作比較,找出共同點和不同點,即類化和個別化,這時靠的就是類比思維能力。類比思維對於創造十分重要。哲學家培根說:「類比思維對於創造十分重要。哲學家培根說:「類似聯想支配發明。」科學家貝弗里奇說:「獨創常常在於發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研究對象或設想之間的聯系或相似之處。」[6]在文學藝術等創作方面,也一刻都少不了類比思維。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類比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類比思維能力並不難,實際上從幼兒教育就已開始了,在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外語等各科教學中,我們幾乎每天都在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只是有意識地培養訓練不夠,綜合訓練不夠,將其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不夠,今後要重點加強這些方面的工作,還可開設發明創造課、思維訓練課及創造性的製作比賽等,使學生的類比思維能力迅速提高。
(六)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形象思維就是運用形象材料和表象,通過對表象的加工改造進行思維。形象思維有很多時候表現為創造性思維,如對形象的重新排列組合、類比、聯想、想像等均富創造性。形象思維在文藝創造、科技創造及工程設計等方面都發揮著創造性的作用。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基礎教育階段對少年兒童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培養和訓練形象思維能力,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培養觀察力。通過繪畫、寫作、實驗、活動課、觀察日記等,豐富表象積累,大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二是培養想像力。在繪畫、閱讀、寫作、歷史、音樂、物理、化學、地理等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再造想像、科學想像和創造想像的能力。三是培養空間想像力。在立體幾何、工程圖學、地理學、繪畫課及閱讀與寫作課中重點突出空間想像力的培養。四是培養表達能力。在寫作、閱讀等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文字表達和口頭表達能力,要力求形象、生動、幽默,在音樂、美術、活動課及計算機應用等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構圖、聲樂及實物製作表達能力。
雖然說創造性思維是人類的高級思維,但我國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早在兒童晚期(10、11歲)就已具有初步發展水平,其發展的關鍵期則在青少年期,尤其是在初中階段,高中階段已發展成熟,大中學生在創造性思維上沒有明顯差異。[7]這就要求我們在中小學,尤其是在小學中高年級和初中階段要大力開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工作,不能錯過這一黃金時期,等到了大學甚至研究生教育階段再來補創造性教育的火,那就晚了,不僅不合時宜,而且收效甚微。
B. 心理學上創造性思維受哪些因素影響
(1)傳統觀念和固定觀念。
傳統觀念是思維創新的重要障礙,它頑強地維護著它賴以存在的實踐和社會基礎,反對思維對現存事物進行超越。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就會因循守舊,墨守陳規,用老眼光、老套路、老辦法去面對新問題。它使人的思維受原有的思維空間的限制,跳不出原有的框框,因而就無法實現對原有認識和現存世界的超越。因此傳統觀念是阻礙思維創新的重要因素,是思維創新的大敵。
除了傳統觀念之外,還有一種固定觀念。它指的是人們在特定的實踐領域和學科領域內形成的觀念。在該實踐領域、該學種范圍內某種觀念是適用的,但是超出這個范圍,它們就可能變得不適用了。但是由於觀念在思維中的慣性作用,人們總是習慣於用現有的觀念去認識、評價面對的問題,而不管這個問題是否超出了現有實踐和經驗的范圍。於是就產生了所謂固定觀念。固定觀念與傳統觀念的區別在於,傳統觀念是側重於從時間角度,從歷史性方面加以界定的,而固定觀念則是側重於從空間角度,從共時性方面加以說明的。與傳統觀念一樣,固定觀念也是思維創新的大敵。因為在經驗范圍以內解決那些常規性問題,是不需要思維有什麼創新的。一旦思維超出了原有的實踐和學科的范圍而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那麼只適用於原領域的固定觀念只能起排斥新思想、扼殺新觀念的作用。
(2)思維和思維定勢。
所謂思維定勢是指心理活動的一種准備狀態,它影響人們思考,解決問題的傾向性。當人們思考問題時,或多或少就會在人們頭腦中留下一種思維慣性,這種思維慣性使人們在新問題面前仍然習慣地依據原有的思路進行思考。
思維定勢與上面說的傳統觀念或固定觀念不同。雖然觀念也會形成定勢,但這里所說的定勢則更多地是來自以往思維過程形成的習慣。觀念是對認識的內容的積淀,而定勢則是對認識的形式、方法的積淀。思維定勢本質上就是思維習慣。
思維定勢和思維對於解決經驗范圍以內的常規性問題是有用的,它可以使我們的思維駕輕就熟,簡捷、快速地對問題作出反應。但是它們對於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則只能成為一種障礙。它使人們局限於某種固定的反應傾向,跳不出框框、打不開思路,從而限制了人們的創新思考。
在思維習慣和思維定勢中,特別值得重視的是那種唯上唯書的習慣。這種習慣使得人們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首先去想:書上是怎麼說的?上級是怎麼說的?企圖在書上、在上級指示里找到解決問題的現成答案。由於「書」與「上」,都是一種權威,政治上的或者學術上的權威,因此,唯上唯書的習慣也是一種盲目信從權威的習慣,是一種權威定勢。
C. 創造性思維和一般思維有什麼區別
創造性思維與一般思維的區別
創造性思維,就是可以更多面、更多變得看待同一事物、產專生不同的屬想法,比一般思維更有前沿性,更有創造能力。
創造性思維之所以有別於一般思維而成為一種新的思維形式的主要特點是,思維形式的反 常性,思維過程的辯證性,思維空間的開放性,思維成果的獨創性和思維主體的能動性。
創造性思維與一般思維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它的破壞性和假設性上.所以,一般思維強調分析性,注重邏輯性,創造性思維強調假設性,注重破壞性。
D. 用自己的話概括下面這段文字的主要內容,不超過25個字。 創造性思維對思維者的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創造
創造性思維對思維者的天賦、興趣和意志力有很高要求。或創造性思維要求思維者擁有天賦、興趣和意志力。
E. 創造性思維對提高創造能力的作用
首先,創造性思維可以不斷增加人類知識的總量;其次,創造性思維可以不斷提高回人類的認識能力;再答次,創造性思維可以為實踐活動開辟新的局面。此外,創造性思維的成功,又可以反饋激勵人們去進一步進行創造性思維。正如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所說:「『人』之可貴在於能創造性地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人類的高級心理活動。創造性思維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學家、藝術家等各種出類拔萃的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心理學認為:創造思維是指思維不僅能提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系,而且能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的、具有社會價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
創造性思維是在一般思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後天培養與訓練的結果。卓別林為此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和拉提琴或彈鋼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練習的。」因此,我們可以運用心理上的「自我調解」,有意識地從幾個方面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F. 創造性思維對思維者的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創造性思維對思維者的天賦、興趣和意志力有很高要求.或創造性思維要求思維者擁有天賦、興趣和意志力.
G. 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是不是先後關系
批判性思維,通俗地說,就是批判性地思考。根據恩尼斯的定義,批判性思維是指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維,其目的在於決定我們的信念和行動。創新,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就是「拋開舊的,創造新的。」[1]198亞里士多德將「創新」定義為「產生前所未有的事物」。目前,關於創新的定義可謂五花八門,此處不一一列舉。創新離不開創新主體,而創新主體可以是個體、群體、民族、國家乃至整個人類。本文所談論的創新是一個狹義概念,強調創新的主體是個體。我們對創新做如下定義,創新是指由個體發動、從事和實現的產生有社會價值的新成果的活動。創新個性、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是創新的重要構成要素。
下面我們主要從批判性思維態度與創新個性、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批判性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這幾組概念間的關系出發,來探討批判性思維與創新的密切關系。
二、批判性思維態度與創新個性
批判性思維態度即批判性思維者的態度,「指的是一種養成習慣的願望和理智素質,它們以求真、公正、反思的精神為核心。」[2]30也有學者把批判性思維態度稱為批判性思維傾向或批判性思維氣質。通常認為,一個成熟的批判性思維者應具有的理智素質包括:理智的謙虛、理智的勇氣、理智的自主性、理智的換位思維、理智的誠實、理智的堅持、相信理性、心靈公正等。[2]30-34
1990年,46位批判性思維學者在《德爾菲報告》的「專家共識聲明」中指出:「理想的批判性思維者喜歡探索、了解全面、信任理性、思想開放、立場靈活、評價公正、誠實面對個人偏見、判斷謹慎、願意重新思考、理解論題清晰、對復雜問題思考有條理、不倦地搜尋有關信息、選擇標准合理、考察專注,並且不懈地追求題材和條件容許的最精確的結果。」[2]15
國內有學者根據《德爾菲報告》,把批判性思維態度概括為:求真、思想開放、分析性、系統性、自信和好奇性。[3]352
恩尼斯指出,理想的批判性思維者應該具有如下意願:「尋求替代的假說、解釋、結論、計劃、來源等,並對它們持開放的態度;一個立場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支持,就嚴格在這個程度上認可它;追求見多識廣;認真地考慮和自己觀點不同的其他看法。」[2]364
創新個性是「創新者的個性」的簡稱,是創新的構成要素,其中「個性」是指一個人的穩定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傾向,它影響著個體的創新活動和創新行為方式。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對創造性個體的個性特徵進行深入研究,結果表明創造性人才的共同個性特徵包括:(1)有高度的自覺性和獨立性,不肯雷同;(2)有旺盛的求知慾;(3)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事物的機理有深究的動機;(4)知識面廣,善於觀察;(5)工作中講求條理性、准確性與嚴格性;(6)有豐富的想像力、敏銳的直覺,喜好抽象思維,對智力活動與游戲有廣泛興趣;(7)富有幽默感,表現出卓越的文藝天賦:(8)意志品質出眾,能排除外界干擾,長時間地專注於某個感興趣的問題之中。[4]226
依據上述內容,下面我們對批判性思維態度和創新個性加以比較。
理想的批判性思維者理智素質中「理智的勇氣」,要求思考者敢於反潮流,敢於堅持自己認為對的思想,要有高度的獨立性,「理智的自主性」要求思考者克服「順從傾向」,樹立自我意識,在學習時形成一個不同的觀察面和思考角度,最後得出獨立的判斷。這些與吉爾福特指出的創造性人才特徵「(1)有高度的自覺性和獨立性,不肯雷同」是相同的。
求真、公正、反思的精神是批判性思維態度的核心,其中「求真」精神以及《德爾菲報告》中提到的「喜歡探索」等恰是創造性人才特徵「(2)有旺盛的求知慾」的體現。
理想的批判性思維者對事物的「好奇性」及《德爾菲報告》中提到的「理解論題清晰、對復雜問題思考有條理、不倦地搜尋有關信息、選擇標准合理、考察專注,並且不懈地追求題材和條件容許的最精確的結果」體現了創造性人才的特徵「(3)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事物的機理有深究的動機」和特徵「(5)工作中講求條理性、准確性和嚴格性」。
恩尼斯提到理想的批判性思維者「追求見多識廣」,以及《德爾菲報告》中提到的「了解全面」、「思想開放」體現了「知識面廣」;理智素質中「理智的自主性」強調「以審慎的態度、懷疑和拷問的態度來學習,盡量去發現事情的多重側面」,這些都是「善於觀察」的體現。可見,批判性思維態度也體現了創造性人才的特徵「(4)知識面廣,善於觀察」。
理智素質中「理智的勇氣」、「理智的自主性」、「理智的堅持」以及《德爾菲報告》中提到的「考察專注,並且不懈地追求題材和條件容許的最精確的結果」與創造性人才的「特徵(8)意志品質出眾,能排除外界干擾,長時間地專注於某個感興趣的問題之中」非常相似。
「相信理性」以及「求真、公正、反思」精神都強調抽象思維。顯然,理想的批判性思維者具有進行抽象思維的意願。這一點與創造性人才特徵(6)中的「喜好抽象思維」相同。
由上,我們看到,批判性思維態度與創新個性的大部分特徵是相同或相似的。只有創造性人才特徵(6)的部分內容和特徵(7)在上述批判性思維態度中沒有明確提到。這就意味著,通過批判性思維訓練,當我們去培養一個人的批判性思維態度時,在很大程度上我們也是在培養這個人的創新個性。
三、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為決定我們的信念和行動而進行的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維過程。創新思維,有時亦稱「創造性思維」,是產生新思想、新觀點、新理論等新成果的思維過程。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有著密切關聯。
1.批判性思維過程中需要創新思維
批判性思維的核心任務是構造和判斷好論證。理由、推理和結論是論證的基本要素。批判性思維通常依據如下標准來分析和評價一個論證的好壞:清晰性、准確性、精確性、相關性、重要性、充足性、深度、廣度、邏輯、公正性等。[2]45-50寇茨(E.Coats)概括出批判性思維的4個特有原則:「發現和質問基礎假設;檢查事實的准確性和邏輯的一致性;說明背景和具體情況的重要性;想像和開創替代選擇。」[2]3董毓先生把目前公認的批判性思維過程所包括的必要工作概括為:「理解主題論點,分析論證結構,澄清觀念意義,審查理由質量,評價推理關系,挖掘隱含假設,考察替代論證,綜合組織論證。」[2]52不管是分析、評價別人的論證,還是構造自己的論證,都需完成這些工作。
「挖掘隱含假設」是指「挖掘和拷問論證中隱含的前提、假設、含義和後果」。這時要問:「在這個論證或推理中,有沒有還沒有表達出來,但又是論證所必需的條件、前提和原理如果有,它們合理嗎」需要盡力去設想有關隱含前提和可能性,進行發散式思維。若揭示出論證的隱含前提或假設,常常導致推翻原來的論證,更可能導致根本的創新。比如,「地心說」就包含一個隱含前提,即「太陽圍繞地球轉」。對這個前提的揭示,最終導致「日心說」的提出。
「考察替代論證」是指「創造、考察不同觀點、論證和結論,進行競爭比較、排除」。構造競爭和替代論證的過程,是進行創造性思考或創新思維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思考者突破現有的思維框架,充分發揮想像力,盡量尋找不同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方案,考慮其它邏輯可能性。這時要問:「關於該論證,還有什麼值得考慮的可能性」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綜合組織論證」是指「綜合各方面論證觀點,形成一個全面和合適的結論」。這個過程需要對論證做出整體評判、修正或綜合,是對各方面、各環節分析思考的綜合,聚合思維起著重要作用。綜合組織論證是達到好論證的關鍵環節之一,而達到好論證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知識、真理和進行最優決策。
在「理解主題論點、分析論證結構、澄清觀念意義、審查理由質量、評價推理關系」這些分析和評價論證的環節,也需要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開放思考,其中包含著創新思維的要素。
綜上,一個好的論證是經過正反多方面思考、探索、比較、分析、綜合之後的結果,是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的結果。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是創新思維的常見表現形式。批判性思維是獲得新知識、發現真理的必經之路。人類發展中上的創新成果往往是進行批判性思維的結果。
2.創新思維過程中需要批判性思維
創新思維始於問題的提出,終於問題的解決。英國心理學家澳勒斯(G.Wallas)提出,創新思維過程包含四個階段,即准備階段、醞釀階段、明朗階段和驗證階段。[5]21
准備階段需要批判性思維。准備階段的主要工作是發現問題,提出創造性問題,並搜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材料,對這些信息材料進行整理和加工。發現問題、提出創造性問題需要思維者具備一種靈活、敏捷、細致、全面的發現和推理能力,需要思考者用懷疑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已知的觀點或論證,對其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去發現理由、解釋、推理中的不合理性因素。可見,這里所需要的正是批判性思維。若對他人觀點或論證毫不批判地被動接受,沒有批判性意識和眼光,發現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搜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材料並對之進行整理加工也需要批判性思維。獲取、選擇與問題相關的有價值的材料,審查所搜集的材料的可靠性、真實性,對它們進行解釋、分析等等都需要運用批判性思維的方法和技巧。
醞釀階段的任務是在第一階段搜集材料、加工整理的基礎上,對問題作試探性解決,提出各種試探方案。明朗階段的工作是提出新的認識成果、新的觀念、新的思想。雖然想像力、直覺、靈感、頓悟等方式在這兩個階段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這兩個階段同樣需要批判性思維。對各種可能試探方案評價、比較、分析,並在各種方案中進行優化選擇,以促進新思想、新認識的提出,這都離不開批判性思維。設想各種問題解決方案也不能天馬行空,需要的是合理想像、具有可能性的想像,這要受到批判性思維方法和原理的制約。
驗證階段需要批判性思維。驗證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第三階段得到的初具輪廓的新思想、新認識進行檢驗和證明。這時,要運用批判性思維中的邏輯原理與方法,檢驗新成果的論證是否合乎邏輯,檢驗證明方法是否可行,實驗結果在多大程度上會支持新成果,等等。通過檢驗,也可能會修正原來的部分觀點,也可能會證偽以致完全拋棄原來的觀點,又提出新的問題。對新思想、新認識的檢驗是一個復雜的批判性思維過程。要根據解決問題具體方案的不同特點提出相應的證明策略。顯然,符合形式邏輯規則的論證是最為有效和可靠的論證。但很多新思想,新認識達不到那麼高的可靠性。以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證實為例。愛因斯坦根據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紅移現象。而後來天文學家在天文觀測中證實了這一點。這個推理背後的結構是:(I)如果P,則Q;Q;所以P。這在邏輯上是無效的。通常,把具有(I)模式的推理稱為假說演繹推理。因此,只能說廣義相對論被「暫時」證實了。目前來講,由於認識的局限性,我們只能把評價假說的推理看作一種達到最佳解釋的推理,即通過分析和判定各種解釋,找到最佳解釋。歷史表明,只有經受了嚴格檢驗的新思想、新認識才是可靠的知識,才是真正的創新成果。
概括地說,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相互需要,相互促進,並不是完全對立的兩種思維。有人認為,批判性思維的作用只在於批判,在於「破」,會阻礙創新。其實不然,批判性思維在重視「破」的同時也重視「立」,尋找好的論證和正確的知識是批判性思維追求的目標。由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的密切關系也可看出,培養批判性思維有助於培育和鼓勵創新思維,批判性思維在創新思維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也需認識到,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各有側重,前者更強調觀點或論證的清晰性、一致性、合理性等方面,後者更突出觀點或論證的新穎性、靈活性、流暢性等方面。
四、批判性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
能力是主體在生物遺傳與文化遺傳的基礎上從事活動的功能與力量。通常認為,批判性思維能力至少包括解釋、分析、評估、推論、說明和自校準六種基本能力。本文在狹義上定義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指個體在創新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創新能力至少包括認知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等方面,其中創新思維能力是創新能力的核心。
批判性思維研究認為,個體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可以通過訓練得到提高。創新學研究則認為,每一個體都有創新能力,個體的創新能力可以開發提高。我們認為,培養個體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助於提高個體的創新能力。
1.培養個體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助於提高其認知能力。
知識是進行創新的必要前提,而知識的獲得要通過學習。學習能力是認知能力中的一種。批判性思維能力是理性思維能力,它要求任何信念和行動都要建立在合理性基礎上。批判性思維要求個體在學習時,不是去死記硬背知識,而是要進行合理質疑,做到真正的獨立思考。學習者的閱讀是批判性閱讀,在閱讀時要與文本進行對話,要經常問「是什麼和為什麼」,不盲從和輕信他人觀點。批判性思維要求學習者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和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因果聯系,了解知識的推出過程。這樣習得的知識,會得到真正的消化,容易與個體已有知識、信息和理論等以新的方式加以整合,並自覺轉化為能力。可見,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助於提高個體的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中解釋、分析、評估、推論、說明、自校準等能力本身就是認知能力,它們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清晰而准確地理解他人和自己觀點、分辨證據或理由的真假、檢測事物之間的聯系,分析假設與推理、進行綜合判斷的能力。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註定會提高這些認知能力。
2.培養個體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助於提高其創新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是創新思維能力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創新思維過程中,經常會運用演繹推理、歸納推理、類比推理、假說演繹法等邏輯思維方法,並且任何創新成果都要經過邏輯的檢驗。批判性思維訓練的核心內容是非形式邏輯的規則、原理與方法,而非形式邏輯的主體內容就是演繹推理、歸納推理、類比推理、假說演繹推理等。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自然會提高個體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其創新思維能力。
想像力也是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有時對創新有決定性意義。雖然批判性思維能力強調理性推理能力,但它並不束縛想像力。相反,它會激發想像力。「亨特(David Hunter)提出『三的原則』,要求突破個人的思考框架,發現對象的多維性:對一個問題,應該尋找三個不同的視角來看待;對一個目標,找出三種行動方案;定義一個觀念,找出三個例子;對一個論證,尋找三個反駁,等等。」[2]370批判性思維過程中的「構造競爭和替代論證」環節,也為想像力的發揮創造了空間。
創新思維過程是由創造性地提出問題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創新思維能力自然包括創造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能力。批判性思維的目標是追求可靠知識和真理,使行動最優化。批判性思維能力是一種反思性能力,強調突破思維定勢,向流行觀點和權威挑戰,去挖掘和發現他人論證中的不足,在綜合組織論證基礎上得出合理結論,這些都有助於創造性地提出和解決問題。
3.培養個體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助於提高其實踐能力。
批判性思維通過理性的、反思性的思考,目的之一在於決定我們的行動。離開思想指導的行動是盲目的,只有在合理或正確觀念指導下的行動才更有意義和價值。創新實踐能否成功依賴於創新思想或觀念的合理性與現實可行性。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提高,會增強審查、分析和評價創新思想或觀念的能力,從而做出更好的決策和行動。在創新實踐過程中,也可能出現預想不到的結果,需要個體及時調整實踐方案,做出最優選擇。此外,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實踐中反復練習、鞏固和提高,鍛煉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過程也是提高個體實踐能力的過程。
五、小結
總而言之,批判性思維態度與創新個性、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批判性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間的關系十分密切。而創新個性、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不僅是創新的重要構成要素,也是創新人才應具備的重要素質。因此,加強批判性思維教育對於推進創新、對於創新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20世紀70年代,美國掀起了「非形式邏輯與批判性思維運動」。這一運動最初源於對美國國內教育模式的反思,進而催生了批判性思維的誕生。近年來,全美上千所高校開設批判性思維課程,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成為美國大學本科教育的重要目標。不僅如此,批判性思維教育已納入美國的國民教育體系,貫穿於從幼兒園、小學、中學以至大學等教育的各階段,成為美國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在美國,批判性思維能力成為選拔人才的重要測量指標。比如,俗稱美國高考的SAT(即學術能力評估考試)總共考三門課程,其中有兩門即「閱讀」和「寫作」重在測試批判性思維能力。北美的研究生入學考試GRE中設有專門的「分析性寫作」,重在考察考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國家也特別重視對創新人才的培養。但總體而言,批判性思維對於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尚未受到國人的充分重視,甚至可以說,批判性思維教育在我國教育的各個階段被嚴重忽視。2010年,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萊文曾指出,中國本科教育還缺乏兩個非常重要的內容,「第一,就是缺乏跨學科的廣度,第二,就是對於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此時,我們需要反思我們的教育,如何能夠使我們的學校更好地培養創新人才筆者認為,基於批判性思維與創新在諸多要素方面的密切關聯,在國民教育的各階段重視並加強批判性思維教育是一條可行途徑。
H. 如何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思維
破除障礙
我們要創新思維有障礙的,我認為主要有三大障礙。第一,思維定勢。你的思維定在那兒了,你的思維進了牛角尖了,出不來了,那你的創新思維就不可能展現出來,那一個人的思維為什麼會定在那兒,動不得了。為什麼進了牛角尖,進了死胡同,就出不來了,這個思維定勢是怎麼產生的呢,一個權威,一個是從眾,權威說過了,我們就沒法說了,我就定在那兒了。還有什麼從眾,從眾心理,就是個體他順應了群體,盲目地有理無理地順應了群體,順應了先驗,我過去是這樣的,我的思維也定在那兒。先驗,還有情感。這四大因素使我們的思維定在那兒了。
這里我舉個案例,有一個中小學的老師,對中小學生出了一個考題。同學們,我要提問題,問大家。在一條船上有75頭牛,有32隻羊,問船長的年齡有多大。抽樣調查的結果,一個班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75減32,船長43歲,75頭牛減32隻羊,船長43歲。同學們,這是一道沒有答案的題啊,那個船長的年齡,他和75頭牛,和32隻羊有什麼關系,沒有關系的。可是中小學生一看,這個題出出來了,肯定有標准答案,他們還是動了腦筋了,他們一相加,也一想,一加,75加32 ,107歲。107歲能開船嗎?早就退休了。他們一除,一除出來,75除32,二點幾歲。又一乘,一乘起來,2000多歲,他動腦筋了,75頭牛減32隻羊43,43歲開船不正好嗎,這就是思維定勢就定在那兒了。有一句經典的語言叫做什麼呢,思維一旦進入死角,其智力就在常人之下。你的思維一旦進入死角,進入定勢,你的智力,再聰明的人的智力就在常人之下。所以,我們既然創新思維要具備,首先是要把思維定勢要打破。
思維創新
要打破第二個,思維慣性。習慣性思維,傳統性思維,思維慣性。舉個例子,老師又問中小學同學了。同學們有一個聾啞人,又聾又啞,說不出話來,聽不見呢。他到五金商店去買一個釘子,他說不出話就怎麼辦?比劃。人家就給他一個hammer(錘子),給他一個榔頭?hammer。他搖手,不,他是要買釘子,他就使勁比劃。就這點東西,不是hammer不是榔?頭,肯定是釘子,給他了,他非常高興,點頭,高興。老師一說同學們,下面又有一個盲人,一個瞎子,他要買剪刀,我們怎麼用最簡潔的方式表達。那個同學們說,老師老師我們知道,不能這樣比劃了,要這樣比劃。全班同學都贊成這樣比劃,老師說他不需要比劃,他直接說買剪刀,因為他是盲人,瞎子們嘴巴會說是吧。你看前面就是比劃,老是比劃比劃比劃,把你的思維引進,引進什麼,引進比劃的思維定勢上了,叫思維慣性。除了這個以外,我們還要打破一個叫思維封閉。你站得層次太低了,沒有站得很高,思維封閉了,當然就不能創新了。思維封閉,要打開思維的空間。
I. 創造思維在創新活動中的作用
思維能力強不是生來俱有的,而是後天認真思考、培養鍛煉出來的。
(1)激發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是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主要環節。影響人的創造力的強弱,起碼有三種因素:一是創新意識,即創新的意圖、願望和動機;二是創造思維能力;三是各種創造方法和解題策略的掌握。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是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創造思維能力和掌握創造方法與策略的推動力。實驗研究表明,一個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的人,往往勤奮自信,善於鑽研,勇於創新。因此,有人說:「好奇心是學者的第一美德。」
(2)培養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這是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方面。在人的創造活動中,既要重視聚合思維的培養,更要重視發散思維的培養。當前,各級學校比較重視求同思維的培養而忽視求異思維的訓練。如有的教師往往按照一張標准答卷給分,而學生也往往按照固有的一個答案回答問題。這樣,無形之中使學生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思維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觀察力、好奇心、想像力及主動性的發展。通過這種辦法培養出來的只能是知識積累型的學生。發散思維本身有不依常規,尋求變異,探索多種答案的特點。具有良好發散思維的人,一般對新事物都很敏感,而且具有迴避老一套解決問題的強烈願望。所以應重視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
(3)培養直覺思維和邏輯思維。這是培養創造性思維不可缺少的環節。所謂直覺思維,是指未經逐步分析而迅速地對解決問題的途徑和答案做出合理反映的思維。如猜測、預感、設想、頓悟等。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就具有極強的直覺能力。他非常重視實驗。大學時,他用大部分時間在實驗室里操作,迷戀於獲得的直接經驗。這些經驗使他從馬赫、休謨等人的著作中吸取合理的思想,拋棄其唯心論、不可知論的錯誤觀點,從而形成自己一整套相對論的體系。一般來說,知識結構只是一種「間架」,其中存在著很多「缺口」。這些「缺口」對於非常熟悉這個問題的人,就是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因素,他不僅有熟悉之感,而且能夠對它「似有靈犀一點通」。這是過去長期積累的知識和辛勤勞動逐漸在頭腦中搭起的一座從已知到未知的橋梁。因此,在當前情境啟發下,才會表現出一瞬間的直覺反應。但是直覺思維往往不完善、不明確,有時是錯誤的。要使直覺思維達到完善,邏輯思維可認為是它的一個必要的檢驗、修改和訂正的完善過程。因此,應把兩者結合起來培養,會更有助於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J. 、非常規思維對發明創造有什麼作用
非常規思抄維,顧名思義,就是不合邏輯的思維方式和違反常規來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一種更多地依靠非邏輯思維打破常規、另闢蹊徑的創造性思維活動。縱觀人類的創造發明史,許多重大的發明都是應用非常規思維取得的。當按照常規思維或方法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不妨採用非常規的思維或方法,或許會使問題得到圓滿的解決。
培養與訓練自己的非常規思維並用之於創造發明實踐是至關重要的。相反,抱著傳統的固定思維不放,老是跟在別人的後面窮追,是難以在創造發明活動中有所建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