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認可度

創造認可度

發布時間:2020-12-12 16:37:27

㈠ 趨向自我實現的創造態度是什麼

創造性概念似乎越來越接近健康、自我實現、豐滿人性等概念,最終也許會證明這是一回事。

即使對已有的事實不完全肯定,但似乎有必要做出這樣的結論:創造性的藝術教育,更確切地說,通過藝術進行的教育,它之所以特別重要,與其說因為能造就藝術家或藝術產品,不如說能造就更完美的人。

假如我們對教育人的目的有明確的認識,假如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能變成人性豐滿的人,能逐步發揮他們所具有的潛在能力,那麼,能有這種作用的一種教育就是藝術教育了。

因此,之所以會想到通過藝術進行的教育,並不是因為藝術能產生美的印象,而是因為藝術教育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切其他教育的範式。那就是說,假如我們認真對待並盡力去做,使藝術教育能達到我們所期待的標准,而不是被認為是十分脆弱和可有可無的東西,我們終將有一天能依據這一範式教數學、閱讀和寫作。

我們所指的是一切教育問題,也是對於通過藝術進行教育感興趣的原因——只因為它似乎是潛在的有效教育。

馬斯洛對藝術教育、創造性心理健康等感興趣的另一個原因,是深感歷史的發展所引起的每一個變化。我們正處在歷史上和以往任何時刻相比都是全新的一點。現在生活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快得多地運轉著。例如,各種事實、知識、技術、發明、工藝進步在發展速度方面的急劇增長。顯然,這需要我們在對人的看法上、在對人和世界的關系的看法上有一個改變。

說得更直截了當些,我們需要一種不同的人。必須認真地看待赫拉克利特、懷特海德、柏格森的那種觀點——世界是一種流動,一種運動,一個過程,而不是一種靜止的東西。

假設真是這樣,今天顯然要比1900年或甚至1930年遠更如此,那麼我們就需要一種不同的人才能在一個永遠不斷變化而不是靜止不動的世界上生活。對於教育事業可以更進一步說:教授事實有什麼用?事實用不了多久就變得過時啦!教授技術有什麼用?技術也很快就過時啦!甚至工科學校也由於有這樣的認識而弄得面目全非。例如,麻省理工學院已不再把工程學僅僅作為一系列技藝來教授了,因為工程學教授過去所學的一切技藝幾乎都已經過時了,再學習怎樣製造馬車鞭子還有什麼意義?據了解,麻省理工學院某些教授所做的是放棄念過去的真經,寧願嘗試去創造一種嶄新的人——他能隨遇而安,能以變化為樂,能即席創造,能滿懷自信、力量和勇氣對付他生命當中的突發事件。

甚至一切都在改變:國際法在變,政治在變,整個國際舞台在變。人們在聯合國中彼此從不同的世紀出發討論問題。某人依據19世紀國際法發言,另一位依據某種全新的原則回答他,從不同世界的不同講壇上發言。事情就是變得那麼快。

言歸正傳,如何使我們自己轉變為一種新人——他們不需要靜化世界,不需要凍結它,使它穩定,他們不需要做他們前輩所做的事,他們能滿懷信心地面對明天,雖然他們不知道什麼將要降臨,什麼將會發生,但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在從未出現過的情境中隨機應變。這意味著一種新型的人。你也許會認為是赫拉克利特型,但請記住,能造就這種人的社會將生存下來,不能造就這種人的社會將滅亡。

但需要特別強調,這種隨機應變和靈感,而不去探討那些己完成的藝術活動和各種偉大的創造活動。實際上,馬斯洛甚至不想從任何已完成的產物出發探討這個問題,為什麼如此?因為依據我們對創造過程和創造性個體的心理分析已經相當明確地意識到,我們必須在原發創造性和次級創造性之間進行區分;原發創造性或創造性的靈感階段應該和靈感的發揮和發展區分開。這是因為後一階段不僅強調創造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還依賴單純的艱苦磨練,依賴藝術家的日常訓練,他或許要花費半生的時間學習使用工具,學習技巧,熟悉素材,直到他終於有了足夠的准備,能夠充分表達他的積累。

可以肯定,許多人曾在夜半醒來時有靈感的閃現,這靈感告訴他們有某一小說他們想寫,或有某一劇本、一首詩詞,或不論什麼他們想做的事等待著他們去做,靈感是多得很的。而這些靈感的大多數從未達到過任何成就。在靈感和最終產品之間的差別。例如,在靈感和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之間的差別,是極繁重的艱苦作業,大量的訓練、大量的修養、大量的實踐和重復以及推陳出新的修改等等。那麼,第二類創造性所需要的美德,和產生實際成品、偉大繪畫、偉大小說、橋梁、新發明等等相連結的美德,這些美德對於其他德性——頑強、耐性和艱苦創業等等——的依賴程度如同對於人格的創造性的依賴一樣。

因此,為了保持論述范圍的純凈,你也許會說,必須重視這一最初靈感閃現時的即席創作,並暫時不去考慮它會產生什麼成果,盡管我們承認它們當中很多都會半途而廢。部分地因為這個原故,要研究創造性的這一靈感階段,需要以幼童作為一部分最好的試驗對象,他們的發明才能和創造性大都不能依據產品做出說明。當一個小男孩自己發現十進位制時,這可能是一個靈感的高峰、一個創造的高峰。我們絕不能因為某一經驗的定義說創造性應該有社會效用,或它應該是新穎的,或應該是前人從未想到過的,等等,就把這一創造的高峰一筆抹過。

同樣因為這個原故,馬斯洛寧願利用別的例子而不再把科學的創造性當作一種範例。現在進行的許多研究都是有關科學家的創造的,他們已證明自己是有創造力的,是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大發明家,等等。

難題在於,假如你熟悉很多科學家,你很快就會知道這個標准有些不對頭,因為科學家作為一群人通常並不如你期望的那樣有創造力。這也包括那些曾經做出過發現和確實有過創造的人,那些發表過著述、促進了人類知識發展的人。實際上,這並不很難理解。這一發現與其說能使我們對創造的性質有所認識,不如說它僅僅說明了一些有關科學性質的問題。馬斯洛說:「假如允許我更放肆些,我甚至要說科學是一種技術,利用它,沒有創造力的人也能創造。這絕不是取笑科學家。我覺得,這是一種奇妙的事物,能迫使缺乏創見的人投身於偉大的事業,盡管他們自己不是大人物。」

科學是一種技術,是社會化和制度化的,以致並不具備創造力的人掌握了它也能在知識的進步中起點作用,這是馬斯洛對它所說的盡可能極端和激烈的評語。由於任何一位科學家都不能脫離歷史的懷抱,都只能站在很多前人的肩膀上,成為一個大型籃球隊的一員,成為一大群人中的一員,因此他自己的缺陷可能也被掩蓋了。他變得萬人矚目,值得大受敬重了,因為他參與了一項偉大而值得敬重的事業。因此,當他發現了什麼的時候,這不過是一種社會制度的產物,一種協作的產物。即使他沒有發現它,或許其他人也會很快做出這一發現。因此,選擇我們的科學家,盡管他們有過創造,仍不能作為研究創造理論的最佳對象。

另外,除非我們認識到幾乎所有我們一直在使用的創造性定義和我們所使用的大多數創造性例證絕大多數都是男子的或男性的定義和男子的或男性的產品,我們就不能說是在徹底地研究創造性。我們幾乎完全沒有考慮到婦女的創造性,僅僅因為那種簡單傳統上的定義只把男子的產品說成是有創造性的而完全忽視了婦女的創造性。通過對高峰體驗的研究,馬斯洛認為應該注意把婦女和女性創造性作為一個極有價值的研究領域,因為它較少涉及產品,較少涉及成就,較多涉及過程本身,涉及進行中的過程而不是明顯勝利和成功的峰巔。

這是我們所談論的問題的背景。

為什麼有創造力的人,在創造激情的靈感階段,會追悼過去、不思未來,而僅僅生活在現時之中?他付出了一切、深深迷戀並全神貫注於現在,沉湎於當前,一時一刻也不離開眼下的問題。或者引用阿什頓·沃爾納的《老處女》中一句完美的話來形容這種情境。那位教師傾心於教授她的學童閱讀的新方法,說:「我完全沉迷於現在了。」這是我們急需解開的謎。

這種「完全沉迷於現在」的能力,絕對在任何一種創造性中都是必要的。但創造性——不論在任何領域中——的某些先決條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和這種變得無時間、無自我、置身於空間、社會、歷史之外的能力有關系。

事情已經變得非常明顯了,這種現象已成為神秘經驗的一種沖淡的、世俗化的、常見的變式,它那麼經常地被描繪過,已變成赫胥黎所說的常存的哲學。在各種文化中,在各個時代,它染上了多少不同的色彩,而它的實質總是能認出的——那是同樣的。

它總是被描繪為自我的喪失,或有時又變成自我的超越。有一種和被觀察的「實在」的融合(和眼前的問題的融合,應說得更中性些),在兩重性存在的地方渾為一體,一種自我和非我的結合。普遍的說法是有一種對隱蔽真理的覺察,一種嚴格意義上的啟示,一種面紗的脫落,而最後,幾乎總是如此——全部的經歷被體驗為幸福、心醉、欣喜若狂、興奮昂揚。

毫不奇怪,由於這一震撼人心的體驗比任何可以設想為人間的事物要偉大多,以至它經常被認為是超越人類和自然的。這樣的「啟示」往往用來作為各式各樣的「天啟」宗教的基礎,有時是惟一的基礎。

但是,甚至這一在所有體驗中最非凡的體驗也已經被列入人類經驗和認識的范圍。對被稱為高峰體驗的研究,和稱為心醉神迷狀態的研究,完全是不謀而合地做出的,都證明這些體驗是十分自然的,這是很容易調查的。而且,和問題直接有關的是,它們能向我們說明許多有關創造性的問題,正如也能說明人在充分發揮作用時的其他方面一樣,例如,當他們在最充分地認識自己時,最成熟和最發展、最健康時,總之一句話,人性最豐滿時。

這種充斥於現在、超越時空而使人完全著迷於此,正是高峰體驗的一個主要特徵。現在又覺得,這些高峰體驗研究使我們懂得的道理也能十分直接地遷移到對現實的經驗、對創造態度的豐富理解。

我們沒必要受這些異常而不極端的體驗的限制,盡管現在似乎已很清楚,幾乎所有的人都不能否認出現過狂喜的時刻,只要他們進行了足夠的深刻回憶而我們訪談的情況又很適當。我們還能提及高峰體驗最簡單的變式——入迷,集中注意,或沉緬於任何事物,只要它十分有意思,足以完全吸引我們的注意。這不僅是指偉大的交響樂或悲劇;這樣的效果也能由一場扣人心弦的電影或偵探故事或僅僅變得專心於完成自己的工作。從我們都有過的這樣普遍和熟悉的體驗開始談起是有好處的,因為這樣我們能得到一種直接的感受或直覺或移情,也就是能得到一種直接經驗的知識,關於思想家「高級」體驗的樸素變式的知識。起碼我們能避免那種時髦的、空中樓閣似的、含有隱喻而極端晦澀的詞彙,那在這一領域是很普遍的現象。

那麼,什麼是這些時刻中發生的事情呢?

㈡ 為什麼創造源於個性品質

只有改變傳統創造力的觀念,才能再著手研究真正健康的、高度發展和成熟的、自我實現的人。首先,必須放棄那種陳腐思想,即認為健康、天賦、天才和多產是同義的。自我實現的研究對象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在特定意義上,他們雖然是有創造力和健康的,然而在通常的意義上,他們卻不是多產的。他們既沒有偉大的天才和天賦,也不是詩人、創作家、發明家、藝術家,或有創造性的知識分子。而且這一點也是不言而喻的,即某些最偉大的人類天才肯定不是心理健康的人,如瓦格納、梵谷、拜倫等。有一些是心理健康的,而另外的一些則不是,這是很清楚的。

因而得出這樣的結論,偉大的天才不僅多少有賴於性格的優良和健康,而且也有賴於我們對之了解很少的某種東西。例如,有些證據表明,偉大的音樂天才和數學天才,更多的是通過遺傳而來,而不是後天獲得的。看來很清楚,健康和特殊天才二者是獨立的變數,它們可能只有微弱的關聯,也可能沒有關聯。

我們也可以承認,心理學對於天才類型的特殊才能所知甚少。這方面只限於談那種廣泛的創造性,這種創造性是每個人生下來就有的繼承特質。看來,這種創造性與心理健康是互為變數的。

任何畫家、任何詩人、任何作曲家,都過著創造性的生活。理論家、藝術家、科學家、發明家、作家可能也有創造性,而其他的人則可能沒有創造性。他不知不覺地假定,創造性是某些專業人員獨有的特權。

當然,也有不少實驗對象否定了馬斯洛的假設。例如,一名婦女,她是沒有受過教育的、貧窮的、完完全全的家庭婦女和母親,她所做的那些平凡工作沒有一件是創造性的,然而她卻是奇妙的廚師、母親、妻子和主婦。她不用花很多錢就能把家裡布置得很溫馨。她是一個完美的女主人,她做的膳食是盛宴,她在檯布、餐具、玻璃器皿和傢具上的情趣是無可挑剔的。她在所有這些領域中,全都有獨到的、新穎的、精巧的、出乎意料的、富有內含的創造力。的確應該稱她是有創造性的。從她那裡以及像她一樣的其他人那裡學到:第一流的湯比第二流的畫更有創造性。一般來說,做飯、做父母以及主持家務,可能具有創造性,而詩卻並不一定具有創造性。

還有一名研究對象,獻身於最好稱之為最廣泛意義的社會服務,包紮傷口,幫助那些被生活困難壓倒的人,她不僅以個人方式而且以組織方式去做這些工作,這個組織能比她自己幫助更多的人。

另外一種研究對象是精神病醫生,他除了治療之外,從未寫過任何東西,也從來沒有創造出任何理論或研究過什麼創造性項目。但是,他樂於從事幫助別人創造他們的普通工作。

這個治療家,把每一名患者都看成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他沒有行話、預期和先入為主,他具有道教般的單純、天真和傑出的智慧。每一個患者對他來說都是獨特的人。因此,他是以全新的方式理解和解決全新的問題。甚至在非常困難的病例上,他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證實了他做事的「創造性」,而不是墨守陳規的或「保守的」方法。

創造的內涵是相當廣泛的,創建一個商業網點可能是創造性活動。另外,一名年輕運動員那完美的擒拿動作可能像一首詩那樣美的作品,可以用同樣的創造精神對待它。

馬斯洛曾反射式地認為「有創造性的」、勝任的大提琴手,因為把她與創造性的音樂、創造性的作曲家聯系起來了。實際上只是很好地演奏了別人寫好的曲子,她不過是喉舌,像一般的演員或「丑角式人物」一樣。而優秀的細木工、園林工,或者裁縫,則可能是真正有創造力的。在每一事例上做出個人的鑒定,因為幾乎所有的角色和工作,都既可以有創造性,又可以沒有創造性。

換句話說,「創造性的」這個詞(以及「美的」這個詞)不僅可以運用到產品上,而且可以以性格學的方式,也運用到人、活動、過程和態度上,而不再只用於標準的和普遍認可的詩、理論、小說、實驗和繪畫上。

其實,很有必要把「特殊天才的創造性」和「自我實現的創造性」區分開來。後者更多的是由人格造成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廣泛地顯露出來,例如,以某種念頭表現出來。這種創造性,看來好像是創造性地做任何事情的一種傾向,如管理家務、從事教育等等。似乎通常是這樣的:自我實現者的創造性的本質方面是一種特殊的洞察力,就像寓言中那個孩子能看見國王沒穿衣服那樣(這與創造力即產品的思想太抵觸了)。這樣的人能看見新穎的、未加工的、具體的、個別的東西,正如能看到一般的、抽象的、成規的、范疇化的東西一樣。因而,他們更為經常地生活在自然的真實世界中,而不是生活在用詞表述的概念、抽象、預期、信仰和公式化的世界中,而很多人卻常常把這兩個世界混淆起來。羅傑斯的「對體驗虛懷若谷」很好地表達了這一點。

所有的研究對象比普通人相對而言更自發,更傾向於表現。他們的行為是更「自然」而較少控制和壓抑的,似乎是自如而自由地流露出來的,較少阻礙和自尋煩惱。這種無抑制地和不怕嘲笑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沖動的能力,是自我實現者在創造方面的本質體現。羅傑斯在描繪健康的這個方面時恰當地運用了「充分發揮作用的人」。

另一個觀察結論是,自我實現者的創造性在許多方面很像單純幸福的、無憂無慮的、兒童般的創造性。它是自發的、輕松的、天真的、自如的,是一種擺脫了陳規和陋習的自由,而且看來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天真的」自由感知和「天真的」、無抑制的自發性和表現性組成的。幾乎所有兒童都能自由地感知,他們沒有那裡可能有什麼、什麼東西應該在那裡、那裡總是有什麼等等的先驗預期。他們一旦受到鼓舞,並不需要預先規劃和設計意圖,都能創作一支歌、一首詩、一個舞蹈、一幅畫、一種游戲或比賽。

馬斯洛的研究對象所具有的創造性,正是在這種孩子般天真的意義之上的。或者,為了避免誤解,因為研究對象畢竟不是孩子了(他們都是50多或60多歲的人了),請允許這樣說,他們至少在兩個主要的方面或者保留了、或者恢復了孩子般的天真。也就是說,他們是非類化的或對經驗是尊重的,而且他們是自發的,傾向於表現的。如果說,兒童是天真的,那麼,馬斯洛的被試者則是達到了「第二次天真」,正如桑塔亞納的說法那樣。他們的天真感知和表現是和老練聯系在一起的。

所有這些好像是在討論人天生的、普遍的潛能,是人性中固有的基本特性。這些固有的基本特性,由於人適應社會上存在的文化,就被掩蓋或被抑制而大多喪失了。

····馬斯洛的研究對象在另一種特性上也使創造性更有出現的可能。自我實現的人比較不怕未知的、神秘的、使人不好理解的東西,而且通常是主動地進攻,從中挑選出難題然後全神貫注地思考它。不妨援引一段馬斯洛對此的描述:「他們並不忽視未知的東西,不否認它或躲避它,也不力求掩飾彷彿已經了解它,他們也不過早地組織它、分割它或對它分類,他們並不依賴熟悉的事物。他們對真理的探索,也不強求確定、保險、明確和有條理。正如我們在哥爾德斯坦的腦損傷者、或在強迫性神經症患者那裡所看到的異常形態那樣,當整個客觀情境有這種要求時,自我實現的人們可能安於無秩序的、粗獷的、混亂的、混沌的、疑問的、動搖的、模糊的、近似的、寬容的、偏差的狀態;在科學、藝術以及一般生活中的特定時刻,所有這一切是完全合乎需要的。」

因此,疑問、不明確性、不肯定性,以及作為結果的擱置的必要性就發生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很苦惱的;但是對於一些人來說,這是愉快的激勵性的挑戰,是他們生活中的高潮,而不是低潮。

簡單地說,我們都應該以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不能像心理學家慣常認為的那樣,是直線理所當然的延伸。例如以困擾過我們的第一個二歧式為例,當你不能確定你的研究對象究竟是自私的還是不自私的(自然而然地陷入了或者是這樣或者是那樣的境地,這一個越多,另一個就越少,這就是馬斯洛提出這種問題暗含的意思——編譯者注)。她迫於事實的絕對壓力,不得不放棄亞里士多德式的邏輯。

(從一種意義上說,馬斯洛的實驗對象是很自私的;而從另一種意義上說,他們又是很不自私的。二者溶合在一起,似乎不是水火不容的,而是在一個合理的、動力的統一體或合成物中,這很像弗洛姆在他有關健康利己的著名論文中所描述過的東西。馬斯洛的實驗對象就是運用這種方式將對立的東西融合在一起的。因此,把利己和利他看成是矛盾的和完全排斥的,這本身就是人格發展水平低下的特徵。同樣,在馬斯洛的實驗對象身上,許多其他的二歧式也都轉化為統一體了。——編譯者注)認知和意動的對立(心對腦,希望對事實)變成了有意動結構的認知,像直覺和推理一樣得出相同的結論。責任、義務變成了樂事,樂事和義務合為一體。工作和玩樂的差距也縮小了。當利他主義成了令人愉快的利己的事情時,利己的享樂主義怎麼能夠與利他主義對抗呢?所有這些最成熟的人,也就是具有最強烈的孩子氣或天真的人,總是被描繪為具有最強烈的自我和最明確的個性的這些人,恰恰是最有可能易於沒有自我、超越自我和以問題為中心的人。

能把不協調一致的、彼此互不相容的各種顏色和形式,融入一幅整體的畫面中,這是最偉大的藝術家所做的事情。這也是偉大的理論家所做的事情,他們把迷惑人的、不一致的事實放在一起,從而使我們能夠看出它們實際上是統一的。對於偉大的社會活動家、偉大的治療學家、偉大的哲學家、偉大的父母以及偉大的發明家來說,也同樣如此。他們全都是綜合者、都能夠把分離的、甚至對立的東西納入一個統一體中。

這里所講的整合能力,是人體內部的反復整合能力,也是將他目前所做的一切整合起來的能力。如果創造性在一定程度上能依靠人的內部整合能力,那麼它就成為建設性的、綜合的、統一的、整合的創造性了。

如果要找出這種情況的根源,可能要歸結於馬斯洛的實驗對象的勇敢品質。他們顯然較少對文化有順應態度,他們不太害怕別人會說什麼,會要求什麼,會笑話什麼。他們不太需要依賴他人,因而也較少受他人控制,他們不太怕他人,也不大敵視他人。然而,也許更重要的是自我實現的人不畏懼自己的內部世界,不怕自己的沖動、情緒和思想。他們比普通人更能接受自我。這種對自己的本性的贊同和認可,使他們更有可能敢於察覺世界的真正性質,也使得他們的行為更有自發性(較少控制、壓抑,較少規劃、設計)。他們不太怕自己的思想,即使這些思想是古怪的、糊塗的或瘋狂的,他們也不懼怕。他們不怕被笑話,不怕被反對。他們能讓他們的自我得到真情流露。相反,普通人和神經症患者積極地防禦畏懼,他們的自我大多留在牆內。他們控制、抑制、壓制、鎮壓他們的自我。他們非難自己的深邃自我,並且預期他人也這樣做。

其實,我們所說的自我認可包含的意思就是馬斯洛的實驗對象的創造力彷彿是他們的更大整體和整合的副現象。普通人身上的那種固有的底蘊力量和防禦控制力量之間的內戰,在馬斯洛的研究對象身上已經解決了,他們較少陷於分裂狀態。對於享受和創造的目的來說,他們的自我大多也是有效的,他們用於保護和反對他們的自我的時間和精力也較少。

能支持並豐富著這些結論的是我們關於高峰體驗的認識。這些高峰體驗也是整合過的和整合著的體驗,在某種意義上說,它們與感知世界上的整合是同型性的。在這種高峰體驗中,我們發現體驗的坦率性增強了,自發性和表現性也增進了。同樣,由於人的內部這種整合的一個方面是承認我們的深邃自我及其價值,這些深蘊的創造力就變得更有效用了。

㈢ 哪些職業可以體驗到創造性和有高度認同感的快樂

github的程序員,那些開源框架的作者們,大家都希望別人能免費使用自己的軟體,專而且能不屬斷發現bug,如果你不會用,程序員還會輸出一份說明書教你,如果是大面積的不會用,他們會推倒並重新思考人們的需求,就免費和注入的精力這兩點,我真的佩服而且希望成為其中的一員。

㈣ 認可度用什麼詞修飾

您好,可以用「較高的」修飾名詞「認可度」。

㈤ 在杜甫的詩歌創作中 以江畔獨步尋花為代表是認可度最高的嗎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家,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代表作品有《望岳》《登高》《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三吏」「三別」 。

㈥ 社會認可度的定義

這個詞也就是說社會可以認可的指數。

㈦ 怎麼提高「認可度」呢為什麼!具體要怎麼做

應該是被認可度吧←_←
需要多研究多實踐得出客觀正確的答案。原因就是客觀正確是不變的可以適應大部分情況的參考系,而主觀正確會因人而異,不利於參考。

㈧ 認可度怎麼理解

認可度,字面意思就是被認可的程度
比如:小明,有十個同學,其中有8個同學是認可小明的,有兩個人不認可,就可以說認可度比較高

㈨ 專業認可度是什麼。

就是對專業的認同程度,

㈩ 團隊認可度

個人魅力,管理能力,行業工作經驗,團隊的認可度,按以上幾點或其它擴散點自我訓練

閱讀全文

與創造認可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