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現在的科學技術沒有大的進步,或者說是劃時代的進步,現在專的人類社會的屬科技成果,都是在前人的理論體系中不斷擴展深化或者實際應用,但是並沒有超出牛頓,愛因斯坦等人建立起來的理論體系,所以我們今天即使是有發明,也並不值得驕傲,也往往被忽視。
其次是現在的社會,西方國家掌握主導權或者話語權,我們有什麼發明創造,往往也不被他們認可。
第三,由於經濟的發達,西方國家有更多的財力或者先進儀器設備進行研究,也有財力保障某些見效慢產出少的研究,容易出成果,我國在這些方面要差很多。往往缺乏設備儀器,即使有進入研究隊伍的,也會因為薪水問題離開,或者一時見不到成果而被短視的上級取消研究。
第四,教育制度的缺陷,應試教育往往會扼殺某些人的某些方面的天賦。目前的教育制度著重培養大批合格的技術員或者工程師,但是對培養發明家不利。通俗點說就是標准化生產,產品雷同但沒獨創性。
第五,因為歷史的原因,我們在教育上有過斷檔,自然會有很大的差距。
也應看到,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們現在的發明家或者科學家的成果也越來越多了。
② 論中國當代大學生如何創新 詳細
科技的發展、知識的創新越來越決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進程。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具有自強不息、銳意創新的光榮傳統。如果不能創新,不去創新,一個民族就難以發展起來,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創新,最根本的一條路就是要靠教育。 我們大學生接受著高等教育,學習著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是富有智慧的一體,是有創造力的一代,是思維活躍的一個集體,我們是未來創新的主力軍,擔當著責任,我們要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創新的能力和和創新素質的大學生,使自己成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需要的創新型高級專業人才,為我們的國家做貢獻,報效祖國。 一、作為一名大學生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做到創新: 學習上,要做到獨立自主學習,認真的去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獨立完成作業,有意識的去培養這方面的能力並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對老師的問題要學會質疑。有句話講得很好「盡信書,不如無書」,在書海中遨遊,做書的主人,敢於去挑戰書中的觀點,書中的方法。比如一道幾何題,不能局限於常規的解題方法,多動腦筋,多思考,尋求新的方法,找到解題的捷徑,或者可以創造出新的題目,幫助自己去思考。老師帶領我們到實習基地去實習,我們應該突破思維,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效率,嘗試新的方法,敢於實踐,勇於創新。 2 大學生接受著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應該珍惜學習的機會,多閱讀一些課外的書籍,拓展我們的視野,考慮問題可以多角度,培養自己創新的精神。此外,我們可以還可多把握一些機會,比如多參與一些和專業相關或者自己感興趣的科研項目,舉個例子:資源工程學院 08 地質陳典開、金其忠、賴永旺同學參與了徐福美老師主持的福建土樓結構材料保護的研究和應用項目,通過自己的創新,不僅把所學知識應用在為地方經濟服務當中,同時也弘揚了我們大學生的新時代的奉獻,創新精神,值得提倡與學習。 「留心觀察生活周圍的事物,你會發現原來生活是這么的美好。」社團活動對於大學生來說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帶給我們快樂,提供給我們平台,讓我們鍛煉自我。 對於社團的一些活動我們也要敢於去創新,多想些比較新奇的點子,在符合實際的情況下,多創造一些新穎的活動。其中活動的環節也可以去創新,讓同學們感受到活動的豐富多彩,感受到趣味。一個活動的舉辦,他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有觀眾看。假如一個活動,整個活動下來都是冷場,那麼從某種角度上看這場活動算是失敗的。為了吸引人來看,活動的節目就不能太單調,不能太老套,所以節目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之前我們能想到的無非就是一些小品,演唱,這樣的話就顯得太老套,假如我們在整個活動中加入一些新的活動方式,和觀眾互動,讓觀眾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活動中加入抽獎環節,把獎品設置得豐厚些,這樣是不是很有吸引力呢?暫且拋開節目質量,就對這些獎品,只要有來觀看就有機會獲得,誰不要啊?!更何 3 況我們有經過篩選的高質量節目呢!另外,宣傳對一個活動來說也至關重要,倘若一個活動人家都不知道又怎麼可能來參加呢?在宣傳方式上也是可以創新的方面,比如下宿舍宣傳,貼海報,利用網路等等。 二、對大學創新的認識 李開復曾在《做最好的自己》一書中就提到過,創新固然重要,但有用的創新更重要。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創新並不是隨意的憑空想像,它還必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創新就是在知識積累和生活、工作實踐的基礎上,由一個新穎的創意而產生的,對人們有用,同時又具備可行性的一種創造性活動。 有用的創新,關鍵在於「有用」兩字,也就是說得有需求,有了需求就有市場,比如說,袁隆平 1960 年前後經歷了糧食飢荒,於是他決定用農業科學技術戰勝飢餓。在這種情況下,他才培育成功高產雜交水稻,解決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溫飽問題,成了雜交水稻之父。 三、大學生創新的意義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不僅是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客觀需要,而且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是解決我國當前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緊迫要求。只有通過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我國經濟增長從資源依賴型轉向創新驅動型,才能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和可持續發展,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 4 建設創新型國家,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礎。所以人才教育顯得尤其重要,對此我們要進一步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努力使自己成為一線的創新人才。 我們當代大學有著金子般的年華,充滿青春與活力,跳躍的思維迸出智慧的火花,大到一個國家要發展、要進步、要提高國際的地位,需要創新。小到一件商品,也要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市場,沒有市場,就沒有利潤,創新是企業的生命力之源。
③ 大學生創造性思維重要性
何謂「創造性思維」呢?所謂創造性思維就是指發散性思維,這種思維方式,遇到問題時,能從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多結構去思考,去尋找答案。既不受現有知識的限制,也不受傳統方法的束縛,思維路線是開放性、擴散性的。它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單一的,而是在多種方案、多種途徑中去探索,去選擇。這種思維的目的不是著力尋找陳舊的知識,也不是去重踏別人走過的老路,而是把注意力引向發現新的事物、新的規律、新的理論、新的觀點,促進人們向更高、更新、更復雜而廣闊的方向開拓前進。創造性思維具有廣闊性,深刻性、獨特性、評判性、敏捷性和靈活性等特點。它能把學生置於新角度、新思路、新情況與新問題之中,適應學生帶有理性色彩的好奇求新的心理。
那麼,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呢?
第一,思想入手、變舊為新
傳統的教育模式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要從改變舊有的教學思想入手,改變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改變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被動地位,使其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切實採取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其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知識,發展能力。要激發學生發生疑問,提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引導其濃厚的學習興趣。採取多種形式,允許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既可通過教師講授學習,也要通過發現學習法讓學生主動地掌握知識。教師不要干涉太多,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與習慣。例如:小華和小麗的家都在太平路上,學校也在太平路上,小華的家離學校1500米,小麗的家離學校2000米,問他們兩家相距多遠?此時的教師不應急於提醒,而是讓學生獨立思考,這樣一來必有收獲。
第二,誘發創造興趣、啟發創造想像
誇美紐斯曾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學生在學習中產生一種迫切探求新知識的慾望,他們的創造能力才能得以充分發揮。因此,教師應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不失時機地激發學生的創造興趣。如在課堂上採取游戲、競賽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創造興趣。另外,教師平時應引導學生多走出課堂,對自然界、人類社會的各種現象給予關注,並在觀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想像。要知道豐富的想像是創造的翅膀,尤其創造想像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進行創造性勞動和掌握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培養學生大膽幻想和善於幻想的能力,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有重要意義。敢想是敢做的起點,幻想是創造活動的必要條件,對於學生的幻想不應諷刺譏笑,應該珍視、鼓勵,引導他們,把幻想轉變為理想,把幻想同創造想像結合起來。一旦這樣,學生的創造力定會被激發起來,其創造性思維也會得到發展。
第三,注重培養創造性的心理品質
現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要求人們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強烈的好奇心和進取心,個性的獨立,堅定的自信心,具有冒險精神等。因此,教師應注意發現和及時引導學生的好奇心,鼓勵他們積極地去發現去探索。例如在學習圓的面積公式推導時,教師要鼓勵學生把圓轉化為三角形、梯形等去推導。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也應注意培養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具有百折不撓的精神,不因受到批評或挫折而氣餒,具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毅力。
第四,創設氛圍、培養創造性思維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與教師自身思維的靈活性和豐富性密切相關。因此,教師自身的思維也應具有創造性,並以創造者的身份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創造性的氛圍,為學生提供敢想善思的創造性的良好情境。比如,對學生的質疑,老師的態度應該是鼓勵引導,通過鼓勵使學生從「不敢」提問到「敢於」提問,通過引導,使學生逐步做到「善於」提問。要學生「敢問」,關鍵在於教師要愛護扶持他們的熱情,對於學生提的每個問題,要努力做到認真善意地對待,絕不因為學生提出了沒有意義或不好回答的問題而表現出不高興,不耐煩。教學中,應把學生的質疑、提問的作為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捕捉每一次學生迸發的創造火花,培養世紀性的創造性人才!
④ 大學的創造力之二:大學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21世紀,創新性人才將是最為核心的需求。而具有開拓進取精神、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將是知識經濟時代人才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因此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造能力素質的人才,是中國乃至世界大學共同的神聖職責。目前,我國大學缺乏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與培養。因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匱乏是我國大學生面臨的突出問題。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中國的教育體制和國外的教育體制有著截然不同的差別,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施行的應試教育體制,以分數論英雄,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其次,高中階段的文理分科進一步將適應21世紀發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扼殺於搖籃;第三,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授課教師教學缺乏寬松活躍的氛圍,不能給學生展示智慧和才華的機會,傳統教學模式抑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創造潛能的發揮;第四,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慣性學習方式束縛了其「求知」能力的養成。以上這些都與「著重於啟迪學生思維,發展學生智能,開發學生的創造性,努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探索未知世界鋪路架橋」的世界一流大學培養人才模式大相徑庭。那麼,我們的大學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呢?大學教育應切實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培養富有創造力的大學生,必須在教育教學的相關環節進行全面改善,即弱化應試教育錯誤引導,取消文理分科,培養塑造富有創造力的教師。在打破應試教育壁壘方面,南方科技大學(深圳)作為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做出了勇敢嘗試,雖然單靠一所大學似乎還改變不了應試教育的整體環境,但這畢竟是一個改變的開始。而取消文理分科也成為湖南、山東等省的教育改革的重要嘗試。與此同時,教師在教授過程中要切實改變「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不注重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只強調結果,而不注意解決問題的動態過程,只重視知識的積累,而忽視知識的創新」等弊病。注重引導大學生開展創造實踐 。早在19世紀初,德國教育家洪堡就提出大學教學必須與科研相結合。大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進行科學研究,這實質上是將教學作為培養和進行創造力實踐的過程。而實踐活動本身也是創造力培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應該鼓勵和組織大學生積極參加鄉野實踐活動,一方面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通過實踐活動認識新事物,獲得書本上無法獲得的新知識,提高自己,豐富自己,培養自己的創造力。重視大學生「五商」的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是智商和情商,而財商、科商和藝商則是其創造能力養成的保障。「智商」(IQ),是智力商數(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簡稱,反映人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創造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情商」(EQ),是情緒智力商數(Emotional Quotient)的簡稱,是一個人了解自身感受、控制沖動和惱怒、理智處事、面對各種考驗時保持平靜和樂觀心態的能力。「財商」(FQ),在英文中譯作「金融」,本意是「金融智商」,而在大學生而言更是規劃、運籌能力的體現。「科商」(SQ),是科學商數(Scientific Quotient)的簡稱,簡單而言就是科學管理的能力。「藝商」(AQ),是藝術智力商數(Artistic Quotient)的簡稱,是人們用藝術的方式認識世界,感受世界,判斷世界的方式。藝商是一種藝術感知力、鑒賞力,也是創造力的基礎。
⑤ 大學生創新創業有必要參加嗎
優勢
2.大學生在學校里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有著較高層次的技術優勢,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業就是開辦高科技企業。技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學生創業從一開始就必定會走向高科技、高技術含量的領域,"用智力換資本"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風險投資家往往就因為看中了大學生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而願意對其創業計劃進行資助。
3.現代大學生有創新精神,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慾望,而這種創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為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大學生心中懷揣創業夢想,努力打拚,創造了財富。
弊端
1.由於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常常盲目樂觀,沒有充足的心理准備。對於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大家以前創業,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態自然都是理想主義的。其實,成功的背後還有更多的失敗。看到成功,也看到失敗,這才是真正的市場,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創業者們變得更加理智。
⑥ 如何對傳統的高校行政工作進行突破和創新
一、高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必要性
1.它是高等教育改革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必然要求
隨著高等教育的國際交流不斷加強,合作辦學不斷深入以及科學技術的進一步提高,給高等教育新一輪改革和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同時,國際間競爭的不斷加劇,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結合我國人口大國國情及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目標,要求高等學校培養大批量的高素質人才。此外,據權威專家統計,未來十年各高校將面臨生源短缺、招生競爭加劇的局面,這都將給高等教育的發展提出巨大的挑戰。面對機遇和挑戰,唯有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才能健康持續發展。而現行的高校管理體制,特別是高校行政管理主要沿襲了計劃經濟時代的特徵,已不能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成為影響和阻礙高等教育更好更快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當前高等教育面臨的社會發展形勢迫切要求高校進行政管理改革。
2.它是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與高校社會職能發揮相適應的必然要求
當前高等教育的發展已從依靠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張轉向辦學質量的提升階段,各高校紛紛結合自身實際開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人才培養特色的構建,從而提高學校辦學競爭力。課程改革是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課程改革對高校管理提出了校本化、研究性和開放式的挑戰,迫切要求高校行政管理能較好解決這些重要難題。高校為了更好地適應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必須進行行政管理的改革。
3.它是解決高校行政管理發展過程中面臨問題的重要途徑
當前,在高校行政管理過程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管理理念滯後,管理機構臃腫,管理目標不明確,管理水平不高,管理人員素質低下,服務意識和效率意識缺乏,創新能力薄弱等問題,已影響了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和質量的提高。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方式就是對現行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進行適當改革,實現向管理要質量、向管理求效益、向管理要人才的良性運行機制。
二、我國高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解決路徑
1.完善二級院系管理工作機制,加大辦學自主管理力度
首先要推進校院兩級管理,實現高校管理重心下移,二級院系要建立健全內部管理規章制度,重點推進民主決策制度和程序、經費管理制度改革。要完善二級教代會制度,推進學院民主管理,凡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等重大問題,都應納入二級教代會審議或審定范圍;要成立二級院系學術委員會、教學委員會、教學督導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等工作機構,充分發揮其在二級院系學科專業建設、教學科研活動等學術事務中的咨詢、決策、協調作用。加大二級院系自主管理力度,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隊伍建設、學生管理和自有資源等方面具有相應的管理與決策權。其次,管理重心下移的一項主要內容就是財務管理權的下移。學校主要負責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財經政策、法規制度,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集中核算」的管理體制,核定各學院的年度經費,監督、指導、考核學院經費的使用執行情況,並實行審計制度,通過專項經費對學院的發展進行調控。學院主要負責在遵守國家財經政策和學校財務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按照學校兩級理財的有關規定,結合二級院系情況制定學院級執行學校財務管理制度的實施細則、經費使用管理方法、內部經濟分配製度等,統籌本學院經費,編制學院年度財務預算方案和業務經費支出預算方案。
2.實行績效考核,加強監督協調
推行兩級管理,實行高校管理許可權下移後,加強對二級院系的績效考核、監督和管理顯得非常重要。學校考評二級院系的工作主要考核其是否完成或超額實現既定目標,至於二級院系如何實現這個目標,除了少部分重大項目外,學校一般不得加以干涉。學校或校部機關的主要職能要轉變到對二級院系的考核、監督和協調上,加強對二級院系的服務,調動二級院系的主動性和自主性。但同時,二級院系的職權擴大也並不意味無所不能,有些學校層面的事情,尤其是在涉外的事務上,還是需要與學校協調,由學校出面。
3.營造寬松的制度環境,促進高校教師自主創新
大學是知識型員工匯集的場所,其員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擁有知識資本,具有與其他人力資源有著不同的勞動特徵。一是獨立性,高校教師希望擁有一個靈活、自主的工作場所和工作時間以及寬松的組織氛圍。同時,他們在工作中希望自我控制、自我引導,喜歡獨自工作的刺激和自由。二是創新性,大學教師的工作不是簡單的重復工作,而是在復雜多變的系統中發揮個人資質和靈感,應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他們依靠自身的知識和靈感,運用頭腦創造性的思維,形成新的知識成果。三是流動性,高校教師有很強的流動意識,不願終身在一個單位中工作。因此,一旦現有工作沒有足夠的吸引力,或者缺乏個人的成長機會和發展空間時,他們便會想法調整工作。因此,高校要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調度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取代傳統的人事管理辦法。尊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充分發揮高校這一組織的社會特殊性,鼓勵教師參與學校改革,參與民主治校,特別是對關系教職員工切身利益的改革和政策調整必須讓教師參與,營造寬松環境,構建和諧校園,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
4.引入市場機制,促進高校後勤社會化管理進程
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在相當長時間內滯後於經濟的發展,後勤保障體系以難以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已成為阻礙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瓶頸。為了打破「瓶頸」的制約,引入市場競爭機制,積極參與社會企業競爭,拓寬高校後勤服務市場。引進社會力量和資金有助於提高後勤服務的質量,有助於降低後勤服務價格,有助於改善後勤服務態度,有助於提高後勤服務的效率。高校後勤服務應主動向社會、銀行、企業敞開服務大門,積極引進社會力量參與高校後勤改革。同時,合作經營、多元投資是加快高校後勤企業化進程的重要途徑。
⑦ 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大學生生活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的實際作用
實現傳統抄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可以用現代科技知識來理解傳統文化。
從刀耕火種,天圓地方,四大發明,到人類登上太空,月球,蛟龍潛海。
從孝道為人,和諧社會,從道法自然到養生保健,從兵法詭計,到法制文明。
從修身治國平天下,到參加聯合國事務。
⑧ 當代中國大學生如何利用條件創造美好未來
1.好好學習,打牢知識基礎。
2.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
3.多讀書內,擴寬視野。
4.心中有信容仰,相信善良,相信勇敢,相信自己。
5.愛生活,愛自己,擁有一份感動自己的愛情。
6.生活快樂,不沉迷於手機電腦,卻能夠熟練使用並且能夠玩一些游戲卻不沉迷。
7.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不拜金,不抑鬱,壓力可以很好的緩解。
8.學習能力強,思維方式新奇,能夠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9.懂得欣賞藝術,了解古典傳統,繼承先哲的思想。
10.能歌善舞,敢於在群眾中表達,表現自己。
⑨ 如何促進當代大學生創新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培養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是大學人才培養的重要方面,高等學校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基地和搖籃,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當前,國內外高校都希望通過開展創新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從而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國高校大學生缺乏創新能力,主要反映在學生崇尚科學,但不善於利用和創造條件;思維活躍,但缺少創新性思維方式;有靈感,但缺少創新技能;有創新熱情,但缺乏獨立創新目標[1]。1當代大學教育現狀傳統的教學方式大都是通過課堂中的講解傳授知識,盡管該方法傳播的知識比較豐富也比較適合於知識量較大的課程,但是過於枯燥,學生容易失去興趣和學習動力。中國的應試教育過於強調背誦記憶、應付考試,要求學生循規蹈矩地重復舊的知識,造成學生每天拚命地讀書,把成績當作唯一的人生目標,這樣的教育模式與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和成功背道而馳,扼殺了學生創造性。其次,當代大學生大都是被動的,由於學生總是被家長、老師告訴該怎麼做,一直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大大降低了把握學習和知識的主動性。再次,大學生職業素質教育幾乎是空白,這種與實際社會的脫節直接導致了大學生的就業難的問題。2大學生缺乏創新能力的原因2.1思維惰性思維惰性[2]是標准化思維的後果,它使得學生不願意也不善於對學習內容作深入的思考。在統一考試制度之下,求異思維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這種功利性的教學對創新的阻滯非常明顯。2.2見樹不見森林學生的綜合能力比較差,不能很好地將所學到的知識整合起來,形成一個互相聯系的有機整體。這就會很容易形成一種不好的現象,我們稱之為見樹不見林,這種情況會使學生不能全面、靈活的掌握各科知識,使這些知識都處於一種獨立、不相關的狀態。而且還會使他們不能接受自己專業外的知識,對跨專業的想法不以為然。2.3被動實踐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學生相比,缺少應對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創新能力也較差。之所以會造成這種現象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眾多的原因中最不容忽視的就是「被動實踐」。它主要是指由老師來制定實踐的對象、方法、程序等內容,學生根據老師給出的種種規定去完成實踐任務。學生如果遵循老師的這些規定進行被動實踐,他們就不能很好地發揮創新思維。被動實踐嚴重阻礙了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3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措施教育不僅是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名知識淵博的學者,更重要的是培養成為一名具有獨立性和批判性的思想者,教育者不應該主觀的決定學生應該學什麼,而是要通過社會需求來反饋,因此教師不僅是提供知識的人也是訓練運動員的教練。只要我們選對了方法,就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大學生的創新潛能。因此需要教師進行創造性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3]。創造性教學就是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把握創造活動的一般規律,逐步引導學生發揮創造性思維,不斷挖掘自身潛力吸引優秀文化成果,更好地解決一些難題,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
⑩ 大學生應具備哪些創造性思維
一、創造性思維概述 1.1創造性思維的內涵 創造性思維是指在創新慾望和熱情的驅動下,突破傳統思維習慣和邏輯規則,以新穎的思路來闡明問題、解答問題的一種思維方式。通過這種思維不僅能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內在聯系,而且能夠突破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局限,產生新穎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 1.2創造性思維的主要特徵 作為人類的高級思維活動, 創造性思維與其它思維相比具有以下幾點顯著特徵: (1)、新穎性 創造性思維的新穎性,是創造性思維最本質的特徵。主要表現在思路的選擇上、在思考的技巧上, 在思維的結論上, 具有前無古人的獨到之處; 在前人、常人的基礎上有新的見解、新的發現、新的突破, 從而在一定范圍內,開拓出新的創造的天地。 (2)、求異性 由於創造性思維的立足點是「創新」,思維的結果倘若沒有新意, 也就談不上是創造性思維。因此, 創造性思維就其思維的性質來看, 它本質上是一種求異思維。這一特徵貫穿於創造性思維活動的始終。這種求異性在具體的思維過程中表現為兩個方面: 一是求同中之異, 即不滿足於某些已被人們奉為經典的結論, 而是勇於打破常規慣例, 致力於從不同的角度求得新的理解和認識, 獨辟蹊徑,提出一些使人意想不到的嶄新的有價值的見解。 二是求獨到之異, 即不滿足於眾人正在研究的已知領域, 更注重去探求人類認識的未知天地,力圖開創人類認識的新領域。我國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在談到師承關系時說過: 「學我者生, 似我者死」。這實質上是一句飽含創造哲理的名言。求異思維正是創造生命力的體現, 它是產生創造性思維成果的搖籃, 是新思路、新方法、新理論的生長點。
3)、敏銳性 思維的火花往往稍縱即逝, 它要求我們對異常現象、新奇現象要有敏銳的感受性, 能迅速地認識其價值, 並牢牢地抓住它。它表現為,能夠迅速地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 敏捷地捕捉到現存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和方法。它同樣有兩方面的內涵: 其一, 是指對問題的敏感。通常在外界的刺激流中, 習常性思維主體只感知自身事先已熟知的那些刺激物, 其餘的信息由於缺乏敏銳性便不知不覺地被放過了, 而作為創造性思維主體,則是能夠敏銳地發現該信息的不尋常之處,產生疑問, 繼而對其作深入思考, 最終取得嶄新的成果。 其二, 是指對聯系的敏感。習常性思維主體常常對貌似無關的現象不予重視, 而創造性思維的主體則能獨具慧眼, 敏捷地把它們聯系在一起,窺視到其潛在的意義, 從而形成新思想、新觀念。美國工程師杜里埃就是因看到妻子噴灑香水,敏銳地把這一現象同提高內燃機的效率聯系起來,從而發明了發動機的汽化器。 4)、非邏輯性 由於創造性思維是一種開放的、靈活多變的思維活動, 並且伴隨有「想像」、「直覺」、「靈感」之類的非邏輯、非規范思維活動, 所以這類思維活動具有極大的特殊性、隨機性和技巧性, 它們往往因人而異,因時而異, 因問題因對象而異, 不存在普遍適用的、固定而規范化的方法和程序, 因而也不存在完全可以模仿、模擬就取得成功的途徑。創造性思維的非邏輯性, 其機制就是不拘泥於原有的理論框架, 而是突破常規, 越過邏輯軌道, 最終迸發出超常或反常的新思想、新觀念。 5)、綜合性 創造性思維中既有聚合思維, 又有發散思維; 既有抽象思維, 又有形象思維, 它是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統一, 是多種思維類型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整體思維功能。錢學森教授曾說過:「凡是有創造經驗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不能創造、不能突破, 要創造、要突破需要靈感」。可見, 創造性思維是融各種思維形式於一體, 是各種思維形式綜合作用的結果。 6)、價值性 人類所取得的一切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成果歸根結底都是創造性思維的結晶, 創造性思維必須為人類文明寶庫增添新的成分。這說明創造性思維的產物必須對人類有益、具有社會價值, 即創造性思維必須對人類發展做出有價值的貢獻, 而絕不能成為無效思維。正如美國心理學家索里斯所說「假如差異性是唯一準則的話, 我們就會收集到許多奇怪的作創造品,好比一群精神病患者的話語與同樣數量較為正常的人們的語言相比, 將包含多得多的新奇或獨特片語, 可是沒有人會把這些話語稱之為創造的」。 創造性思維最終檢驗的標准, 就是以價值為尺度的實踐。應該指出的是,由於種種原因, 有些創造性思維成果在短期內很難顯示其自身的價值, 也不易得到實踐的檢驗,導致這些創造性成果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如哥白尼的「日心說」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