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坦克是如何發明的
陸地上的現代戰爭中,有這樣一種「活動的鋼鐵堡壘」:它具有可以旋轉的炮塔,上面配有機關槍和大炮,能夠隨時向四周射擊;它的厚裝甲板和防毒設備使之能夠在槍林彈雨和毒氣煙幕中勇往直前;它堅硬而具有韌性的滾動式履帶也使之能夠在崎嶇凹凸的陣地上如履平地;同時,它所擁有的驕人的長度和重量,更能毫不費力地破壞鐵網、堤壩等障礙設施,具有極強的戰鬥力。這個所向披靡的鐵傢伙便是坦克。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法國、俄國和奧地利就曾先後提出過一種履帶式越野裝甲車的設計方案,而真正將這些方案付諸現實則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當時英國新聞記者斯文頓正在前線采訪,看到德軍在陣地上築起了許多碉堡,並在碉堡之間用帶刺的鐵絲網連接起來,配合瘋狂掃射的機關槍形成雙重屏障,使得進攻的英法聯軍屢屢受挫,無數戰士倒在血泊之中。血腥的現實使斯文頓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他苦思冥想:難道就沒有一種辦法能夠突破德軍的封鎖嗎?忽然他靈機一動,想到了用於當時農業生產的「大力士」拖拉機。他想,能不能給動力十足的拖拉機再穿上一層鋼鐵製成的厚厚鎧甲呢?這樣也許就能直插德軍的陣地而又能夠避免本方士兵的傷亡。於是,斯文頓立即將他的設想報告給英國政府,建議將重型拖拉機改裝成鋼鐵戰車。他的建議馬上得到了英國政府的採納,很快這種攻防兩用的新式武器便在英國的一家製造水桶的工廠中研製成功。1915年9月,世界上第一輛坦克誕生了。英國政府意識到坦克是個神奇的秘密武器,為了保密就給它取名為「大水桶」,英文單詞拼寫為tank,譯成漢語便是「坦克」。
1916年9月15日,英法聯軍與德軍又在法國的松姆河畔展開激戰,雙方正打得難解難分之際,突然從英軍的陣地上鑽出一個個鋼鐵製成的「黑傢伙」。只見它們跨過戰壕,沖破鐵絲網,飛速向德軍陣營猛攻過去,直打得德軍丟盔棄甲,潰不成軍。這就是坦克第一次在戰場上發揮巨大作戰威力的情景。
然而,當時製造的坦克攻防能力並不是很強,火炮的口徑小,裝甲板也很薄,跑得又慢,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支「坐著戰車的機槍隊」。但它所擁有的勢如破竹的威力卻引起了軍事家的高度重視,認為它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陸戰武器。於是各國紛紛投入大量經費和科研力量研製和改進坦克。20多年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坦克就已經成為陸地戰場上的主要作戰武器了,而且其攻防能力較之從前也有了很大改進,本領變得越來越大。如今,坦克更是現代戰爭中必不可少的一員猛將。
但是,坦克並不是刀槍不入,無堅不摧的神武英雄。它也和其他任何武器一樣有著自己的弱點,比如:車頂和底部的裝甲板很薄,容易被擊穿;「肚子」里裝有許多易燃易爆品;「鐵腳板」履帶雖然適用於各種特殊地形,但若其中一個環節出現故障便會造成全身癱瘓;「眼睛」只能望遠不能看近,是個不折不扣的「遠視眼」
………這些缺點使得各種反坦克武器應運而生。於是坦克研究專家們正在加快研製能夠揚長避短的新型坦克,即採用復合裝甲材料和裙板,裝備先進的操作系統,並增大火炮的口徑,加大發動機的馬力,使坦克真正成為現代化的「全能」作戰武器。
B. 坦克什麼時候發明的
1916年9月15日,英法聯軍與德國在法國的索姆河一帶激戰。突然,英軍出動了十一輛鋼鐵製成的龐然大物,以每小時6公里的速度隆隆地向德軍陣地沖來,將德軍打得一敗塗地。這些配有槍炮的鋼鐵怪物,就是英國海軍大臣在海軍部秘密設立的「創制陸地巡洋艦委員會」研製成功的新式武器——坦克。
法國、英國、俄國以及美國等國家,都聲稱自己最先發明了坦克。如法國說,坦克的發明者是法國人列瓦肖爾大尉;美國說,是美國人沙法·惠洛克;俄國人則說俄國著名化學家門傑列耶夫的兒子化西里·德米特里耶維奇·門傑列耶夫。其實,舉世公認的最早的坦克,應當是英國1915年製造,於1916年在索姆河地區首次使用的「小威利」坦克(又名「母親」或「馬克I」)。
由於英國海軍部在試驗和製造坦克時為了保密,坦克的車體、底盤、炮塔等是在不同工廠製造的,所以大多數人以為這種車輛是為前線供水的,於是人們就給坦克起名為「水櫃」,漢語音譯讀做「坦克」。
坦克的研究成功,了卻了各國軍事家們製造一種能攻、能守、能運動的新式裝器的夙願。其實,這種集攻、防守、運動於一身的武器,並非從坦克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有能攻、能防的戰車。後來,西晉時的馬隆製造有「偏廂車」,宋朝時的工匠製造過「萬全車」。雖然這些戰車是用畜力、人力作動力,用厚木板作防禦裝甲,用弓箭、刀槍或火炮做進攻武器,不能和現代坦克相提並論。但這些古代集攻擊、防護、運動於一體的武器,無疑給坦克的發明製造者以啟發。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偏廂車」、「萬全車」,還有16世紀俄國出現過的一種活動戰車,是現代坦克的「祖先」。
C. 坦克發明了什麼
坦克的來出現帶來了一種新的戰術—自——「閃電戰」。
閃電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經常使用的一種戰術,它充分利用飛機、坦克的快捷優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制敵取勝。它往往是先利用飛機猛烈轟炸敵方重要的戰略設施的通訊中心,把敵人的飛機炸毀在機場,取得制空權,並使敵人的指揮系統癱瘓。
閃電戰就是奇襲、快襲集中加在一起,將像閃電一樣打擊敵人!可以使敵人在突如其來的威脅之下喪失士氣,從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擊之下就會立即崩潰!
閃電戰理論是古德里安創造的,最初用於波蘭。1939年9月1日4時45分,德軍以其6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師為主要突擊力量,在一馬平川的波蘭西部勢如破竹般撕破了波軍6個集團軍約80萬人組成的防線。德國裝甲部隊與空軍構成的快速縱深挺進力量,將陳舊龐大的波軍迅速撕裂、合圍,至10月5日,波蘭戰役即告結束。波軍6.6萬人陣亡,21萬人受傷,69.4萬人被俘,而德軍僅傷亡3萬餘人。從而以一種成功的全新的戰術被銘刻到了世界軍事史上。
D. 坦克是誰發明的
是英國的斯文頓,斯溫頓中校是世界宣傳史上傳單宣傳戰術的發明者,同時也是坦克的發明者。
乘車戰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早在夏代就有了從狩獵用的田車演變而來的馬拉戰車。但坦克的誕生,則是近代戰爭的要求和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果。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軍隊在西線作戰中傷亡慘重。英國一些有識之士驚嘆地面戰血流成河,開始思考突破地面戰的新式武器裝備。斯文頓在一起意外中發現,如果在拖拉機上裝上火炮或機槍,似乎更有戰鬥力。1915年,英國政府採納斯文頓的建議試制了坦克的樣車。
從此各種系列的坦克陸續誕生,且功能殺傷力越來越強大,成為了現代陸上作戰的主要武器之一。
(4)坦克的發明擴展閱讀:
在人類發展歷史上,科技的進步往往會最先投入到戰爭當中,各個時期的先進武器最能體現人類智慧的結晶。許多「靈光一現」的奇思妙想造就出偉大的武器。
英國的斯溫頓中校發明坦克的初衷,不過是需要製造一種能夠在遍布鐵絲網的戰場上開辟道路、翻越壕溝並能壓制敵方機槍的武器,卻不想20多年後,坦克成為主宰二戰的「戰爭之王」。
它外形酷似水櫃,所以英文叫TANK,也稱為「陸地戰艦」。坦克具有直射火力、越野能力和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是陸地武器中其重要性唯一高於輪式裝甲車的存在,主要執行與對方坦克或其他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工事、殲滅敵方陸上力量。
網路-斯溫頓中校
E. 坦克是如何發明出來的
1916年9月15日,計劃在索姆河發動反攻的英法聯軍,突然出動了10幾個巨大的「怪物」向德軍的陣內地沖來。它身披鐵甲,容形如房屋,身軀看不見輪子,卻能行動自如地運行,巨大的轟鳴震動大地,這個噴射火舌的怪物,將德國士兵嚇呆了——任憑你機槍射擊,它都滿不在乎地,大搖大擺地越過塹壕。戰斗經過兩個半小時,英法聯軍攻佔德軍陣地縱深5公里,佔領了有利的地形,俘虜了德軍300多人。這個鋼鐵怪物就是坦克。
大戰期間英國隨軍記者斯文•頓,在前線采訪中,親眼看到自己的同胞一次次的沖鋒都倒在血泊之中。什麼樣的武器能夠抵禦槍彈的襲擊呢?他受美國履帶式拖拉機的啟發,幻想給它穿上一層厚厚鋼甲外衣,它就成為既能防禦又能進攻的武器了。他的建議很快受到重視和採納,英國林肯城生產水櫃的威廉•浮士德機械廠終於把它研製成功。當時英國內部稱它為「機槍破壞器」,為了保密,對外則叫它「水櫃」,水櫃的英文發音就是坦克,所以坦克的名字就這樣叫開了。
F. 坦克是根據什麼發明的呢
坦克是一種陸戰海戰化的武器。在一戰時期,由於工業的發展,象機關槍和鐵絲網,還有炮兵的發展,是戰場上火力的密度有了極大的提高,而普通士兵的防護能力卻沒有提高,這種情況下,火力壓倒了機動,這樣就使防禦第一次成為了比較有利的戰斗樣式,防禦的一方憑借著鐵絲網加機關槍的組合,使進攻的一方是傷亡巨大,但是進攻的效果是略勝於零。
拖拉機是坦克最初的夢想來源,在蘇聯和中國拖拉機廠在戰爭時期生產坦克已經是慣例了。當然,這種輪式拖拉機和坦克的樣子差的比較大。這種拖拉機已經是有一點坦克的樣子了。最初的英國坦克也是有一個輪子用來轉向。
英國人的坦克只是做出來了一個坦克的雛形,真正具備現代坦克樣子的坦克是法國人設計製造的雷諾17,現代坦克的旋轉炮塔,懸掛系統,整體布局等等都是和雷諾17一致的。
G. 坦克是怎麼發明
一次世界大戰初,在英國,一個名叫坦克的工業家發明了一種武器。它是一個能活動的
裝甲堡壘,不怕機槍的掃射,並能越塹過溝,沖破敵人障礙,在掩護步兵沖鋒的同時,還能
向敵人發射火力,因而人們把這種武器,稱為「機槍破壞器」。
但是,這種武器剛剛問世的時候,並不受權威人士的重視,很多將軍對它的能力和作用
估計過低,陸軍大臣乾脆把它叫做:「一個美妙的機械化玩具」。
坦克見自己的發明受到冷落,他並不氣餒,繼續進行改造,使其更加機動靈活,但因資
金短缺而進展緩慢。
這件事被當時的海軍大臣邱吉爾知道後,暗地裡為它籌集資金,提供武器方面的資料,
不久,便生產出一個新模型。以後,又經過多次改進,終於到1916年8月,才製造出4
8輛「機槍破壞器」,後來人們就把這種武器用坦克的名字來命名。在此期間,德軍在依普
爾戰役中首先使用了毒氣彈,再加上以前在列日要寒使用的穿甲榴彈,在戰場大量殺傷協約
國士兵。無奈之中,英軍司令海格將軍不顧許多人的反對,准備把這種新型武器運用到戰場
上。這樣,坦克才第一次使用在戰斗中。
但是,這批坦克還處於試驗階段,從未參加過戰斗,就連駕駛人員也是臨時從汽車駕駛
員中抽調來的。因而,在首次戰斗中,只有18輛坦克開到戰場,其中能參加戰斗的,大約
不到10輛。
可當這十輛怪物隆隆地駛向德軍陣地時,德軍嚇得驚惶失措,急忙用槍射擊。
「當、當、當!」機槍子彈在坦克外表撞出陣陣火花,而坦克仍然隆隆前行,嚇得德軍
紛紛逃跑。
這時,一輛坦克爬進了一個村莊,面對這龐大的鋼鐵怪物,德軍驚恐不已,紛紛逃離據
點,就這樣,一個村莊就被這輛一坦克佔領了。
還有一輛無意之中,闖進一條塹壕,嚇得德軍無處可逃,三百多名德軍乖乖地做了俘虜。
這次勝利,使那些對坦克不以為然的將軍們大吃一驚,更使英國士兵受到莫大的鼓舞,
從此,人們對這種能攻善守的兵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但不久人們便發現,這種武器造價太高,速度極慢,況且無法越過泥沼地,太受客觀條
件的限制。因而,在戰略中顯得價值不大。
1917年冬,因為俄國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東線戰場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德軍
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西線戰場。他們調集大量的兵力,湧向西線。
為了爭取主動,英軍司令海格決定在法國北部發起一次戰役。在討論這次戰役的部署
時,總參謀部的富勒上校主張,用坦克來突破敵軍的防線。
這個決定,引出了許多將領的議論:「坦克機動性太差,必須有乾燥結實的場地作保
證,我們無法把戰場固定在一個特寫的場地內?」
有的說:「德軍陣地的塹壕有4米多寬,坦克無法越過?」還有的說:「幾百輛坦克一
齊沖向敵陣,老遠敵人就會知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論的不可開交。只見富勒上校微笑著走向地圖,胸有成竹地說:
「諸位議論的很有道理,這些情況,我們早已考慮在內。諸位請看!」富勒說著,就用
手向法國北部康布雷鎮一指,興奮地對大家又說道:「該鎮的南面和西面,是一片被小溪和
狹堤割裂的結實土地,這里大約有10公里的曠野,可以為坦克提供一個理想的作戰場所。
敵人在此駐有6個師的人馬,正好用坦克來對付他們!」
大家沉思一陣,紛紛點頭稱是。
富勒上校繼續說道:「至於塹壕和保密問題,我們再想其它辦法。」
軍事會議終於作出決定,在康布雷戰役中,使用大批坦克來突破德軍的防線。
11月19日,300多輛坦克悄悄地隱蔽在緊靠英國防線的大森林裡。為了隱蔽起
見,每輛坦克上面,塗滿了彩色的斑紋,並用樹枝雜草偽裝起來。
次日清晨6時,天剛蒙蒙亮,英軍就派出大量的飛機在空中不停地嗡嗡作響,以掩蓋即
將出動的坦克的隆隆聲。20分鍾後,300多輛坦克同時轟鳴起來,沿著夜間用線標出的
車道,向敵軍陣地沖去。
首先出現在這些坦克前面的,是有刺鐵絲的障礙物。這些坦克毫不遲疑,隆隆地碾了過
去。
緊接著就是一道寬達數米的塹壕,是德軍專門來對付坦克的。
英國早有準備。只見每輛坦克上都有士兵將一捆捆柴草投入塹壕,頃刻之間,就將塹壕
填滿,雖有少數傾覆進去但大多數終闖了過來,向德軍猛沖過去。
德軍一下亂了方寸,胡亂地向坦克開炮,基本上沒有命中,緊接著就瘋狂用機槍掃射,
但毫無作用。
德軍無計可施,只得拚命後撤,無數士兵不是被打死打傷,就是投降,還有跑的慢的,
成了坦克履帶的犧牲品。英軍步兵隨後涌來,毫無阻擋地追擊德軍,不久,便滲入德軍陣地
6公里之多,俘虜7500多名德軍。
這次大規模的坦克沖擊所取得的效果,不僅德軍意料不到,就連英軍官兵也喜出望外,
這使他們用很小的代價,奪取了德軍陣地,贏得康布雷戰役的勝利。
從此,坦克成了歷次常規戰爭的重要進攻武器,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攻堅力量。
H. 誰發明的坦克
坦克,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產物,坦克的出現,再次改變了戰爭的格局,讓集群沖鋒再次登上了歷史舞台,那究竟是哪個國家發明了坦克呢,當初發明坦克的初衷又是什麼,發明了坦克為什麼不會正確使用,而是讓其他國家搶先突破,成就了一代狂魔希特勒。
德國「閃電戰」因此成名,可憐的英國和法國軍隊只是裝配了少量的坦克,在二戰初期,吃了大虧。
I. 坦克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1914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歐洲戰場陷入了塹壕戰僵局。正在英國遠征部隊服役的斯溫頓中校提出,他說,需要製造一種能夠在遍布鐵絲網的戰場上開辟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為突破由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禦陣地,打破陣地戰的僵局,迫切需要研製一種火力、越野、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英國人E.D.斯文頓在一起意外中發現,1915年2月,英國政府採納了E.D.斯溫頓的建議,如果在拖拉機上裝上火炮或機槍,它不就無敵了嗎? 翻越壕溝並能摧毀和壓制機槍火力的裝甲車來打破西部前線的這種沉悶僵局。當時的英國陸軍對此毫無興趣,時任海軍大臣的丘吉爾卻如獲至寶,下令組建「陸地戰艦委員會」,親自領導「陸地戰艦」的研製工作。利用汽車、拖拉機、槍炮製造和冶金技術,於1915年9月製成樣車進行了首次試驗獲得成功,樣車被稱為「小遊民」,全重18.289噸,裝甲厚度為6毫米,配有1挺7.7毫米馬克沁重機槍和幾挺7.7毫米「劉易斯」重機槍,發動機功率77.175千瓦,最大時速3.2千米,越壕1.2米,單位功率14.1千瓦/噸,最大速度55千米/時,最大行程500千米。能通過0.3米高的障礙物。但在處理越野和防護性能的關繫上,反映了設計思想的差異。
1916年9月15日,有48輛「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但因為各種原因只有18輛投入了戰斗。同時丘吉爾也為了不讓德國人察覺這樣新式武器,於是便以「水箱(tank)」這一海軍術語為這個新式武器命名。這一名稱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這個單詞的音譯。
J. 為什麼要發明坦克
坦克的發明:來
第一次世界源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為突破由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禦陣地,打破陣地戰的僵局,迫切需要研製一種火力、機動、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英國人E.D.斯文頓在一起意外中發現,如果在拖拉機上裝上火炮或機槍,它不就無敵了嗎?1915年,英國政府採納了E.D.斯文頓的建議,利用汽車、拖拉機、槍炮製造和冶金技術,試制了坦克的樣車。
1916年生產了「馬克」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剛性懸掛,車體兩側履帶架上有突出的炮座,兩條履帶從頂上繞過車體,車後伸出一對轉向輪。該坦克乘員8人,有「雄性」和「雌性」兩種。「雄性」裝有2門57毫米火炮和4挺機槍,「雌性」僅裝5挺機槍。1916年9月15日,有60輛「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為了紀念發明家Tank取名坦克。結果這一名稱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這個單詞的音譯。在1918年,法國也研製出了雷諾坦克,亦在一戰中立下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