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現代漢語是誰發明的
福州是中國近代新文化的傳播地。船政大學實行開放型的教育方式,推動了中學西傳、西學中傳和中西文化的融合,成為近代新文化的傳播地。如陳季同把《紅樓夢》、《聊齋志異》等書譯成法文在巴黎出版;林紓、王壽昌翻譯《巴黎茶花女遺事》(林紓還譯過英、法、日、俄等10多國小說184部,自著10多部小說);嚴復翻譯世界八大名著《原富》、《法意》、《天演論》等;馬建忠撰寫第一部古漢語語法專著《馬氏文通》;日意格編撰《法漢袖珍詞典》等。
1899年,福州蒙學堂成立了,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的搖籃。蒙學堂的創辦者們滿懷愛國熱忱,林白水主張:「救國的第一要義是教育,要喚起全國人對國事的關注,才能談革命。」黃展雲認為:「今日之事,需革命以救國,而從事革命又莫先於教育為革新。」另一位創辦者鄭權(字仲勤),也常與革命同志「討論開通風氣,疏浚民智諸要著」,所以人稱仲勤是「福建輸入革命之第一人。」其他幾位創辦人員或兼任教員,如方聲濤、陳與年、林志烜、何琇先等,都是當時的民主革命者。這些革命志士以革命精神指導辦學,又以辦學推進革命、培育革命志士。蒙學堂的創辦者都是具有新思想與大志向的革命者。是近代中國創辦白話報與革新教育的先驅者,具有強烈的民主革命思想。
現代漢語來自福州。從福州〝閩都別記〞書里,可以看到福州在乾隆年間,已經有半口語半文言的書了,已經完善了一整套書寫系統。到了船政大學的改革,推動了中學西傳、西學中傳和中西文化的融合,近代中文在此誕生了。1899年再經過蒙學堂先驅們,以白話報和革新教育的推廣,改變了整個中國。除了船政大學,福州是中國最早興辦近代教育的城市,近代中文也是經過近代福州其他學校的改革,兩者相輔相成,成就了近代的中文。
『貳』 漢語拼音是誰發明的
第一個創制用拉丁字母拼寫漢字讀音的方案的西洋人是義大利人利瑪竇(MatteoRicci),他是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1583年來到中國,1605年(明朝萬曆三十三年)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跡》一書。內有《信而步海,疑而即沉》等四篇文章。
羅常培根據文章的漢字與拉丁文對照的譯文,整理出一個包括26個聲母和44個韻母的漢語拼音方案。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的出版物,比「小經」用阿拉伯字母給漢字拼音稍晚,「小經」(又名「小兒經」、「小兒錦」)大概是最早用字母文字給漢字拼音的嘗試。
我國原來沒有拼音字母,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給漢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讀不出來。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反切上字與所注字的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注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學習漢字,非常困難。
在1913年2月15日,由中國讀音統一會制定,以章太炎的記音字母作藍本的注音符號誕生了。1930年中華民國政府把注音字母改稱為「注音符號」,它是漢語拼音的前身。
「注音符號」目前仍舊為中國台灣省漢字的主要拼讀工具之一,為小學語文教育初期必學內容;中國大陸地區自1958年推行漢語拼音方案以後停止推廣使用,但在漢語字典等基礎工具書中對漢字注音時繼續與拼音同時使用。它的誕生使漢語的發展開始了新紀元。
『叄』 中國的漢語拼音發明者是誰
漢語拼音是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制頒布的漢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注,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布該方案。1982年,成為國際標准ISO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
『肆』 漢語是誰發明的
漢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是至今通用語言時間最長的語言之一。漢語的歷史演變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漢語的書寫系統——漢字,非表音文字,不能如表音文字那樣直接知道同一個字歷史上的發音。幸運的是,在漢字(特別是形聲字)、詩歌的韻律以及對外國人名的翻譯中可以找到有效的信息。
上古漢語
相傳黃帝時中原有「萬國」,夏朝時還有三千國,周初分封八百諸侯,而「五方之民,言語不通」(《禮記·王制》)。
上古漢語存在於周朝前期和中期(公元前11到前7世紀),文字記錄有青銅器上的刻銘、《詩經》、歷史書書經以及部分《易經》。
據《禮記·中庸》第二十八章記載:「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可見周朝建立時期就開始實行語言文字的統一。
春秋初期,見於記載的諸侯國還有170多個。至戰國時期,形成「七雄」,「諸侯力政,不統於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說文解字·敘》)。
先秦諸子百家在著作中使用被稱為「雅言」的共同語。「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論語·述而》)
秦朝重新統一之後,進一步規范了文字,以小篆作為正式官方文字。
中古漢語
這種漢語使用於隋朝、唐朝和宋朝(公元7世紀到10世紀),可以分為《切韻》(公元601年)涉及到的早期以及《廣韻》(公元10世紀)所反映的晚期。高本漢把這個階段稱為「古代漢語」。
語言學家已能較自信地重構中古漢語的語音系統。這種證據來自幾個方面:多樣的現代方言、韻書以及對外語的翻譯。
正如印歐語系的語言可以由現代印歐語言重構一樣,中古漢語也可以由方言重建。另外,中國古代的文學家花費了很大的精力來總結漢語的語音體系,這些資料仍然是現代語言學家工作的基礎。最後,漢語的語音可以從對外國語言的翻譯中了解到。
近代漢語
近代漢語是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之間以早期白話文獻為代表的漢語。
現代漢語
現代漢語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漢語。
書面語和口語
書面語和口語的差別一直相當大。在「五四」時期白話文運動以前,書面語和口語的區別實際上是古今語的區別。以唐宋時代為例,當時人口裡說的是白話,筆下寫的是文言,即以先秦諸子和《左傳》《史記》等廣泛傳誦的名篇為範本的古文文體。這種情形往上大概可以推到兩漢時期。往下一直延續到20世紀初葉。孫中山1925年立的遺囑就還是用文言寫的。不過2000年來作為書面語的文言本身也在變化。仿古終歸難以亂真,後世人模仿古語不可能不受當時口語的影響。有人指出韓愈的文章里就有明顯的不合先秦語法的地方。清代桐城派古文家模仿先秦文和唐宋古文家的文章,結果當然更為駁雜。清末梁啟超用一種淺顯的文言文寫政論文章。由於通俗易懂,風行一時,為報章雜志所廣泛採用。目前台灣、香港以及海外中文報刊多數仍舊沿用這種文體。五四運動時期開展的文學革命提出了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的主張。這場運動席捲全國,影響深遠。短短幾年之間,白話文學就站穩了腳跟。不過這種白話文學作品的語言並不是真正的口語,而是拿北方官話做底子,又受到明清白話小說相當大的影響,還帶著不同程度的方言成分以及不少新興詞彙和歐化句法的混合的文體。魯迅的作品可以作為這種文體的典型的代表。
以上說的是文學作品 。至於新聞報道、 政府文告、公文、商業合同、甚至私人信件,往往還是用的文言。這一方面是傳統習慣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文言文有簡括的優點。這種情形,就全國范圍來說,一直延續到40年代末。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文言文才完全讓位給白話文。除了打電報和有意擬古以外,沒有人再寫文言了。
上文指出,現代書面漢語是包含許多不同層次的語言成分的混合體。無論從句法上或詞彙上看都是如此。拿句法來說,書面語句式除了跟口語相同的那一部分之外,有的是從文言來的,後來漸漸融化在書面語里,成為書面語句式的一部分。例如「進行、加以、予以、給予」是書面語用得十分頻繁的幾個動詞。這些動詞原來的意義已經虛化,主要的功能是放在雙音動詞前邊以適應句法和節奏上的要求。這種句法構造來源於文言。「進行」的前身是「行」(另行議處),「加以」的前身是「加」(嚴加管束),「予以」和「給予」的前身是「予」(不予追究)。在文言句法里,「行、加、予」前邊必須跟一個單音副詞配合,造成雙音節構造,後邊的動詞也必須是雙音節的。在現代書面語里,這幾個動詞都雙音節化了,後邊還是要求跟雙音節的動詞,語法上的制約是一脈相承的。
現代書面語開始形成的時候,曾經從舊白話小說的語言里繼承了一些句式。這個階段現在已經結束。我們能看到的只是一些遺跡。例如「在+處所詞」的構造可以放在動詞前頭(「在台上坐著」),也可以放在動詞後頭(「坐在台上」)。在北京話里,前置的「在」用「跟」、用[āi] 或是 [tǎi],後置的「在」用[·t?],都不用「在」。用「在」的說法是從舊白話小說里繼承下來的。
有些書面語句式是受外國語(英語、日語、俄語等)的直接或間接(通過翻譯作品)的影響產生的。在這方面可以舉一個影響全部書面語句式的重要語法現象作為例證。上文曾經提到,漢語里主語和謂語關系鬆散。句子的主語往往可以不說出來。有些句子甚至根本沒有主語。現代口語和古漢語都是如此。可是現代書面語要求句子在形式上都要有主語。如果沒有,就會感到結構不完整,邏輯上不周密。這顯然是受了印歐語的影響。
書面語在詞彙方面的特點是雙音詞的比重大。書面語雙音詞除了從文言里繼承下來的一部分以外,大都是19世紀末葉以來100多年間新出現的。其中一部分是從日文轉借過來的(如經濟、幹部等),另一部分是新造的。新創造的詞大都是利用原有的語素 (書面上就是漢字) 造成的復合詞。這種構詞方式是能產的,生命力很強。
漢語是精確的。記得在本人早年讀書的時候,語文課本上堂而皇之地寫著:「走拼音化道路是漢語的必然趨勢。」其中最主要的一條理由便是,英文可以打字,而漢語不能。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漢字的鍵盤輸入速度已遠遠超過英文,而且速度還在不斷快速提高。可英文輸入呢?卻似乎滯步不前了。
[編輯本段]漢語的發展
漢字的構詞法巧奪天工。詞頭前綴、詞尾後綴是英文常用的構詞法。
Saccharose(糖精)和Saccharomycetes(酵母菌)有相同的拉丁詞頭,但記住它們即便對英美人士也非易事,至少我測試過的幾個母語是英文的工科研究生是這樣。一維的串狀結構是導致其不醒目不明了的直接原因。試問讀書至研究生,連酵母菌與糖精都不知道,又該叫人作何感想呢?
用漢字組詞描述起來簡潔明了。即便是沒吃過糖精、沒用過酵母菌的沒受過教育的中國人,他也明白糖精可能是糖的「精煉部分」,比糖更甜(盡管這不確切);酵母菌是「一種能引起發酵的細菌」。但英文就不能如此簡單地組詞,即便組出來也恐怕令人難以接受:糖精=Sugessece="Sugar"+"Essence"(「糖」與「精」合起來),酵母菌=Yeabacteria="Yeast"+"Bacteria"(「發酵」與「細菌」合起來)。這豈不是太不像話了?
與拼音文字一維串狀前後綴構詞法不同,漢字是通過二維方式構字的。例如:
「人」在無門的四堵牆內便成了「囚」;
「木」在無門的四堵牆內要受「困」;
「露」--下「雨」天在大馬「路」上要暴「露」在雨水之下了;
「米」(與糧食有關)「唐」(表聲)=「糖」;
柴「禾」上長「草」=「菌」;
「木」「林」「森」——分別是tree、woods和forest的意思,但比較之下哪一種構詞法更好?答案一目瞭然。
在當今的英語社會,早期英文造字所遵循的拉丁詞根早字法也已逐漸被甩開了,類似以上造的Sugessece,Yeabacteria可一點都不是笑話,日常生活中天天都有。商店裡不同品牌的巧克力、糖果總會有不同的名字,有些名字在字典里找不到,它們會隨某個廠家的某種巧克力糖的產生而產生,消亡而消亡。當一個澳大利亞人讀到這個詞時,他不會意識到這是北美某個地區的很受歡迎的一種糖果,多半隻能和中國人一樣搖搖頭罷了。
信息科技時代偏愛漢字。不知您是否了解《模糊數學》、《模糊控制》或《神經網路》等新學科領域?如果接觸過,您便會理解人類的藝術、哲學、感覺看似不「精確」,但實為目前它們超越了當今人類的知識水平所能精確描述的范圍。隨著人類認識能力的提高,它們逐漸會被人類以全新的知識結構所精確地把握,以上所舉的新學科只是這一新知識結構序幕的小插曲。漢字集中體現了東方藝術哲學,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之所在。限於目前的科技水平,它的智慧我們尚不能完全認識,對它的發掘方興未艾。這種說法不是沒有根據的的,畢竟15年前也沒有人意識到傳統漢字出版業要被淘汰;10年前的人沒有料到漢字的輸入會比英文快,而且還會更快;5年前的人沒有想到傳統的報業媒體會被逐漸淘汰,《南方都市報》會與百年老報《大公報》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在互聯網上搶碼字新聞。誰又不敢斷言若干年之後漢字編程不可能或不如英文呢?
漢字是靈活的,但需要靈活的人使用;漢字是聰明的,但有賴於聰明人的開發;漢字是充滿智慧的,需要有智慧的人認識到她的價值。為漢語驕傲!更為堅信漢語時代即將到來的中國人的熱情與信心而歡呼!
『伍』 漢語是誰發明的
漢語,人類主要語言種類之一。產生於中國中部,定型於漢朝,最初是漢民族的內通用語,後來容發展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語。20世紀中葉,藉助聯合國的形成,漢語進而發展為一種國際通用的語言。
和人類其他種類的語言一樣,漢語有古代和現代兩個形態,有口頭與書面兩個體系。
現代漢語與古代漢語都是漢語,時代上沒有截然的時間界限。
漢語在口頭上分方言與官腔,語音體系龐雜。隨方言流行的地域不同而各具情采,聲韻優美。漢語的官腔,一般隨中央政府駐地的變遷而更換。現代漢語的官腔叫「普通話」,以北方方言為基準音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
漢語書面上以漢字為書寫符號。漢字源於象形符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繁衍過程。漢字歷史悠久,目前尚不能斷定甲骨文就是最早的文字。漢字目前有繁體和簡體之分,繁簡古今總字數約87000,一般社會成員只要能夠認讀並書寫出3500個即可藉助漢文的語用習慣開展書面交際。〔真語文 08321提供〕
不是哪個人發明的
『陸』 漢語拼音是誰發明的
一九五八年二月十一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准了《漢語拼音方案》內。漢語拼音方案容的作用有五個:
①給漢字注音。利用漢語拼音為漢字注音,可以提高識字的效率,利用漢語拼音查字典,可以提高自學的能力,有助於小學的識字教學,也為漢字拼音化創造條件。
②為推廣普通話的有效的工具。利用拼音幫助讀准字音、學習普通話,逐步地普及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普通話。有利於文字的根本改革,有利於發展科學技術,有利於社會的發展進步。
③用來音譯外國的人名、地名和科技術語,編索引等。
④漢語拼音方案採用拉丁字母,便於國際文化交流。包括:字母表、聲母表、韻母表、聲調符號、隔音符號。
⑤可以按照字母表排列的順序,查按音序排列的字典等拼音索引。
根據普通話語音結構的特點而制定的聲母表和韻母表,用25個字母配合成21個聲母和35個韻母。並制定了一些相應的拼寫規則。
『柒』 中國的漢語拼音是誰發明的
你說的是漢語拼音還是其它拼音?
如果是漢語拼音,
那它的發明者專是一個外國人。
我國古代漢字屬讀音大多採用「兩字相切」的讀音方法,
如「東」(都籠切)。
這個方法顯然太繁瑣,不易讀准。
公元1610年,
法國有個傳教士叫金尼格萊來到了中國,
他是個中國通。
他在1626年寫了一本《西中儒耳目資》的書中,
首次准確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記錄了漢字的讀音。
他在中國期間結識了韓雲、王征等人,
並在他們的幫助下,
在利瑪竇等傳教士漢語注音的西書《西字奇跡》基礎上,
編寫了中國第一部拉丁化拼音字字匯。
『捌』 中國漢字是誰發明的
有史料記載倉頡造字,但關於漢字起源的說法歷來各家有不同主張,同時漢字不斷在演變,所以無法確定具體是誰發明的。
《說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漢字起源比較有影響力的說法有:結繩說、八卦說、刻契說、倉頡造字說、刻劃說和圖畫說。漢字主要起源於記事的象形性圖畫,象形字是漢字體系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
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歷程,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至今普遍使用楷書,但仍未完全定型。
(8)漢語是誰創造的擴展閱讀:
相關的漢字類型:
1、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2、金文:是指鑄刻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叫鍾鼎文,始於殷商時期。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鍾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以,鍾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
3、大篆:大篆為漢字書體的一種。相傳為周宣王時史籀所作,故亦名籀文或籀書。 秦時稱為大篆,與小篆相區別。大篆起於西周晚年,春秋戰國時期行於秦國。
『玖』 中國的漢語拼音是誰發明的
是誰發明了漢語拼音呢?說來有趣,為一個外國人。我國古代漢字讀音大多採用「兩字相切」的讀音方法,如「東」(都籠切)。這個方法顯然太繁瑣,不易讀准。公元1610年,法國有個傳教士叫金尼格來到了中國,他是個中國通。他在1626年寫了一本《西中儒耳目資》的書中,首次准確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記錄了漢字的讀音。他在中國期間結識了韓雲、王征等人,並在他們的幫助下,在利瑪竇等傳教士漢語注音的西書《西字奇跡》基礎上,編寫了中國第一部拉丁化拼音字字匯。 拼音由來 古代 古代沒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兩個認識會念的字,取第一個的聲母,取第二個的韻母,拼合起來就行了. 古代,中國的回族兄弟不學漢字,學習阿拉伯語,但他們用阿拉伯文的字母來拼寫口語(漢語),所以這是中國最早的拼音。 元朝 蒙古統治者用改變了的藏文的字母來拼寫漢語等語言,叫八思巴字。雖然不是專門拼寫漢語的,但是,也算漢語拼音的一種。 明朝 西方傳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寫漢語,是中國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明末清初 出現了用簡單的古字表現漢語語音的拼音方式。民國年間,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這個系統的集中表現。現在台灣依然使用。但是,同時也出現了拉丁字的拼音運動,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運動結合很密切。 共和國成立後 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漢語拼音方案」,就是現在使用的這一套方案。聯合國也承認的。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 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注,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布該方案。1982年,成為國際標准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 目前大部分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採用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蘇新字母》和1908年劉孟揚的《中國音標字書》,還有1926年的國語羅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國字。所有這些漢字拉丁化方案都為漢語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礎。 1949年,吳玉章給毛澤東寫信,提出為了有效的掃除文盲,需要迅速進行文字改革。毛澤東把信批復給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於1949年10月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其中一項任務就是研究漢語拼音方案。 金尼閣,字四表,原名尼古拉·特里枸特(Nicolas Trigault), 1577年3月3日生於荷蘭弗蘭德伯爵領地杜埃 (Douai,)。1667年(金氏逝世39年後)法王路易十四攻下該城。1713年荷蘭烏得勒支(Utrecht)條約正式承認為法蘭西屬地,在北部省。由於弗蘭德伯爵領地為比利時地區,金尼閣本人也自稱比利時人,故部分文獻記載表明他是比利時籍。其實,他可被稱為法國人、比利時人或荷蘭人。 1594年11月9日金尼閣入耶穌會。1607年由里斯本啟程到印度果阿(Goa),萬曆卅八年(1610)抵達澳門。利瑪竇逝世後不久金尼閣抵達北京,發現了他的札記,從而著手整理。萬曆四十年(1612),金尼閣神父奉命回羅馬向教宗保祿(保羅)五世(Paulus V, 1605-1621)匯報教務。他為了籌備此次返歐報告走遍中國大江南北調查當地教務。返回歐洲後,為了引起西方的關注,他身著中式服裝出入於公共場合,以感人肺腑的演講宣傳利瑪竇和其他在華傳教士們的功績,並投入極大的熱情著書立論。由於他的積極活動,西方當時掀起了「中國熱」。大批歐洲年輕傳教士申請赴華,其中德學兼備者後來在中國朝廷內擔任顯赫職務。萬曆四十八年(1620)金尼閣與22位出耶穌會士,偕同教宗贈書7000餘部再次前往中國。航程中由於船艙內瘟疫傳染,海上風暴及海盜侵襲,這22位傳教士喪亡過半。船隻抵達澳門時僅倖存5人,其中有瑞士人鄧玉函(Jean Terrenz,1576-1630,出生地今屬德國)和德國人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1592-1666)。前者在入耶穌會以前就是一位著名的數學家和文學家,他和義大利物理學、天文學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是當時歐洲科學院院士。後者繼鄧玉函之後管理明代歷局,擔任欽天監監正(相當於今天的天文台台長)。湯若望曾任康熙帝的老師。清世祖順治(1644-1662)常邀湯氏入宮咨詢,稱呼他為「瑪法」,即滿人對長輩的尊稱。金尼閣第二次來華後,先在南昌、杭州、開封、太原、西安等地傳教。後在絳州、西安和杭州等地翻譯印製中西書籍。1628年出席商討天主教的術語問題的嘉定會議,他極力維護利瑪竇「補儒易佛」的傳教方針。金尼閣的主要著作包括:《推歷年瞻禮法》1卷,介紹天主教的節慶日歷的推算方法。1625年印於西安。《宗徒禱文》贊頌每位聖徒的40>文,收入天主教徒經常頌念的祈禱書《聖教日課》。《況義》,一名《意拾喻言》,即《伊索寓言》。1625年印於西安。《利瑪竇中國札記》,原名《基督教遠征中華帝國史》 (De Christiana Expeditione apud Sinas Suscepta ab Societate Iesu),利瑪竇著,金尼閣編。介紹天主教會明末來華史,探討其在中國的發展,是研究明末天主概況的第一手資料。《西儒耳目資》,西文名「漢字西語拼音詞典」,最早的漢字拉丁字母注音書籍之一。中國大陸的漢語拼音編輯曾參考此書。金尼閣1628年11月14日逝世於浙江,葬於大方井傳教士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