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中國創造環境

中國創造環境

發布時間:2020-12-11 13:10:38

❶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 政府如何構建自主創新環境

與宏觀層面的體系推進相映成趣,微觀層面有關知識產權的新聞也日漸繁多。而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影響力巨大的專利訴訟。僅在通信產業,就有多起專利訴訟潮起潮落,而且幾乎囊括了中國最領先和全球最主流的廠商。 專家指出,專利訴訟的增多與兩大因素息息相關:一是中國經過多年努力,構建了一個良好而清明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之間的專利紛爭才會通過訴訟的方式解決,否則要麼就是忍氣吞聲,要麼就是以行政調解而不了了之;二是中國提出了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產業轉型大戰略,這必然會導致企業間在知識產權歸屬及計算上發生激烈碰撞及爭議。 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院長張平指出,早前中國在設計專利法的時候安排了一個專利訴訟管理機關,即專利執法機關,可以就專利糾紛進行調解。張平認為,這樣一個制度的設立是基於中國原來計劃經濟的體制,其他國家並沒有這樣的制度。在這種背景下,很多機關和企業有了專利糾紛不太會通過法院起訴的方式解決,而更願意去執法部門說理或是求助,從而成就一個「中國式現象」。 但毋庸置疑的是,在全球化和國際化的今天,這種現象已不合時宜。 西諺雲: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它鮮明昭示著私權的神聖不可侵犯。而專利權就是一種私權。張平認為,這種私權的保護應當由當事人自己去爭取調解,並通過法院來解決。換言之,政府應該保持中立的態度,不要去做任何的行政干預。給企業以充分的自由、公正的司法環境,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 不插手專利訴訟,實質上反映了政府對本國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以及市場競爭秩序的強大自信。而這種自信,可以讓創新真正得以穿越訴訟,成為社會進步的動力之源。美國被譽為全世界重視創新、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的典範,但對專利訴訟,從來都是徹底不做干預。也正因如此,企業間知識產權訴訟的數量全球領先,微軟、蘋果、高通等知名公司每年要應對的訴訟多達幾十起,金額動輒幾億十幾億美金,但企業發展並沒有受多大影響,同時整個社會的創新源源不斷。 對於中國而言,放棄在專利訴訟上的「凱恩斯主義」,意義重大。因為這不僅體現了正視戰略轉型現實的勇氣,更是一種前瞻未來的遠見。 一個不言而喻的事實是,盡管中國的製造業這些年已取得了長足進展,但要完成「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方面,企業的進步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時間來完成自身技術積累,更為重要的是,國內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和市場競爭秩序仍有待完善並和國際接軌。以促使中國企業從國內市場起步伊始就按照通行的市場經濟游戲規則開展經營活動,這樣在日後走出去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時後才不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對於企業而言,更需要深入骨髓地堅定一個立場:只有卓越的創新才是脫困專利訴訟、不斷跨越成長的良方,來自政府的庇護或許可以為自己尋求片刻的寧靜甚至是短暫的勝利,但長遠來看,無疑是對自己做大做強的自我扼殺。 顯而易見,中國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程度越深,面臨的知識產權糾紛就會越多。在對待他人的知識產權問題上,要破除狹隘的民族主義與狹隘的自尊心,面對西方公司的知識產權訴求,要積極地通過友好的協商談判來解決;在自身技術相對落後的領域,付費使用他人知識產權並不丟人,這跟民族尊嚴絲毫扯不上關系。如果面對知識產權問題躲躲閃閃或者一味向政府尋求保護傘,為了少付一點專利費而錯過了參與廣闊的國際市場競爭的機會,顯然是缺乏遠見。 如果協商談判無法達成共識,升級為知識產權訴訟,也要用平常心對待,企業間因為專利技術使用費談不攏或達不成交叉許可的條件時,企業,不管他是民營的、國營的、中國的、外國的企業,通過司法途徑尋求公正的第三方裁決都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企業善於運用法制手段,或者說市場經濟手段來解決問題,這才是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法制化、真正走向成熟的表現。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知識產權中心主任續俊旗認為,知識產權訴訟是一種運用和保護的手段,被企業作為競爭策略的一種是正確的選擇。從這個層面來說,專利訴訟已經成為企業競爭的武器。但此時之盾,彼時之矛,完全要看企業在專利戰爭中的砥礪、學習和頓悟。實質上,當初一些看似在專利訴訟中處於下風的中國企業,經過不斷地學習、努力和成長,今日反而能熟練運用專利訴訟。 其實,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企業間的知識產權糾紛,是全世界成熟的通行慣例,也是一個司法體系健全和知識產權環境完善的的社會所必須堅持貫徹的基本行為准則。中國在知識產權建設上的努力和貢獻,有目共睹,並已經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因此,在面對企業專利訴訟時,應繼續秉持與國際並行的前沿姿態,保持中立。將知識產權訴訟交給市場、司法去解決,並不是不作為,而是在恪守不越位的原則。 「中國製造」要走向「中國創造」,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競爭秩序和知識產權保護環境至關重要。 唯有如此,企業才捨得在創新上進行投入, 尊重創新、願意創新、享受創新的產業文化才能真正樹立,全社會創新的春天才會到來。

❷ 20世紀70年代,為中國外交新局面的出現創造了良好國際環境的事件是什麼

四件大事:抄1971年乒乓外襲交中美開始接觸;1971年10月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和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簽訂《中美聯合公報》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日中兩國邦交關系正常化。

❸ 為中國創造了一個友好的國際環境的翻譯是:什麼

為中國創造了一個友好的國際環境的翻譯是:Created a friendly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or China

❹ 抗美援朝的勝利為中國創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對嗎

是的
在抗美援朝之前台灣一度希望反攻大陸,美帝國主義一度派第七艦隊封鎖台灣海峽,抗美援朝沉重打擊了了以美帝為首的反動氣焰

❺ 要創造適應創新驅動發展的環境 提高中國全要素生產率率 什麼是根本

贏得主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專家們認為;建立政府作用與市場機制有機結合的體制機制,讓市場充分發揮基礎性調節作用,也可以對現有技術進行集成創新,還應加強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進一步確立企業的主體地位,讓企業成為技術需求選擇、技術項目確定的主體,成為技術創新投入和創新成果產業化的主體。其次、研發和成果轉化效率不高等問題;建立科學的創新評價機制,使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出來。
2015年8月24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進行二審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正案草案規定,國家設立的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轉化科技成果所獲得的收入全部留歸本單位,在對完成。
細化戰略目標。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國際上普遍認可的創新型國家,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一般在70%以上,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超過2%,技術對外依存度低於20%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出資比例的20%提高至50%,並明確國家設立的研究開發機構,以解決科技資源配置過度行政化、封閉低效。
我國現行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1996年起實施。本次修法旨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規范科技成果轉化活動,加速科學技術進步,推動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本次修法的亮點是科技成果轉化處置權下放和科研人員獎勵、報酬比例提高,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項系統工程。當前,讓各部門、各層面、各單位按照明確的目標任務推進,一是要瞄準國際創新趨勢,主要用於科學技術研究開發與成果轉化工作,按照中央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的要求,草案將對科研人員獎勵和報酬的最低標准由不低於職務科技成果轉讓或者許可收入,高校、研發機構。目前,應將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進行分解和細化,建立完成目標的組織架構和任務體系、特點進行自主創新,使我國的自主創新站在國際技術發展前沿。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謝經榮在作關於本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時說,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協同創新體系。
加快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支持等作用,或者作價投資形成的股份。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我國很多產業處於國際產業鏈的中低端,消耗大、利潤低,受制於人、中介機構以及政府、金融機構等應與企業一起構建分工協作、有機結合的創新鏈;建立科技創新的協同機制。只有擁有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政府充分發揮引導、調控;二是要將優勢資源整合聚集到戰略目標上,力求在重點領域、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進行多種模式的創新,既可以在優勢領域進行原始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先機。建立科技創新資源合理流動的體制機制。
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首先、轉化職務科技成果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和報酬後、高等院校規定或者與科技人員約定的獎勵、報酬的方式和數額應當符合上述標准,應抓住以下重點著力推進

❻ 中國家庭怎樣給孩子創造英語學習環境

曾經一度,大家總結中國人英語不好,或者說中國人講中式英語的原因,比較一致的觀點是:中國人講英語沒有語言環境。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把孩子送到國外。但是觀察在國外的孩子,情況也是大不相同。

比如有些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的孩子,原來英語水平不高,出去以後好幾年,再看英語提高不大。而小孩子出國,則比較普遍的很快就能達到母語水平。而且,年齡越小,效果越好。

最近我看到一篇資料,說有研究證明,兒童的語言形成是左右腦互相配合的結果。當兒童接觸一種語言的時候,首先聽到的是它的語音信號,然後就要尋找對應的圖形信號。回想一下孩子學習母語的過程,我覺得這一觀點是可信的。最初,我們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基本都是用實物和名稱來對應的。嬰兒最初接觸的圖書,也都是一個名稱一個圖,或者叫看圖識字。

為什麼中國的小孩子出國以後在沒有母語幫助的情況下可以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里聽懂老師的講課並且開始輸出?原因在於國外的方法符合孩子的生理特點。而國外的方法現在看,也正是這一研究的具體應用。

一個孩子,到了國外,不管是上幼兒園還是小學,老師為了讓不懂英語的孩子能聽明白,往往都會使用誇張的肢體語言。而且國外的教學特點本身都是把圖片里用到極致。記得教室里有很多掛圖,比如說表情,就是孩子們各種表情的臉,然後下面是對應的單詞。而老師在講這些的時候,往往是強化聲音,然後動作對應的都非常到位。

國外老師講故事也是一樣。比如國外有大量的繪本,很多繪本圖都做的非常好,和單詞的對應關系非常清楚。而老師,則會在講解的過程中把這些對應關系處理的非常到位。記得小寶上親子班的時候,老師自製了非常多的教具,在帶領大家唱兒歌的時候,手上的對應動作都很明顯。

當時,我以為這樣做僅僅是為了增添樂趣,現在才明白,原來這是基於孩子語言學習特點的科學方式。

而在老師和孩子互動的過程中,也一樣體現了這個特點。比如小寶上幼兒園很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他能整句表達的意思,基本上都是一個在幼兒園和家裡同樣發生的場景。比如吃飯的時候推凳子、咳嗽了用袖子把嘴捂上、在外面滑梯玩的時候提醒注意別摔倒之類的、在過馬路之前提醒先停下觀察。後者走在外面,看天下雨了;或者看到了一個車,說這個車真大之類的。

說到這里,讓我想起了一個有趣的場景:一次小寶和爸爸坐地鐵---小寶一直對地鐵情有獨鍾,有機會就要求坐。上了車,小寶異常興奮,高興地和爸爸說:This skytrain is so big(溫哥華的地鐵叫 skytrain )。這個時候,旁邊一個大學生模樣的大男孩很是驚訝,說這么小的孩子英語怎麼這么好啊。然後就很謙卑地蹲下身來和他說話。接下來的對話是什麼大家應該都能想得到: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小寶一聽,立刻不說話了。

這也讓我想起一位博友在評論中說的話。他說他想給三歲的兒子找英語環境,於是帶孩子去英語角,到了以後,看到一小老外,上去就和人家說話: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人家嚇的直躲,首戰以失敗告終!是啊,能不失敗嗎?孩子們要有實際內容的交流,我們學到的那些句型,國外的孩子在一起玩的時候,誰說這些啊?!

其實,我們國人一直把英語環境等同於和外國人交流或者在生活中講英語。所以,當我們討論兒童學英語的問題時,有博友也有些疑問,那就是你的孩子都是在國外長大的,她們有英語環境,國內的孩子沒有英語環境,能一樣嗎?

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國外孩子的英語環境哪些可以在國內獲得。在國外的中國家庭,非常多的孩子在家是不講英文的。所以有些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一點英語都不會說。後來我發現,不僅僅是中國人這樣,東歐人也是一樣。比如小寶幼兒園的創辦人是俄羅斯人,她的外孫上幼兒園之前也是一句英語不能講。

雖然同樣是不能講,但是這些孩子每天還是有很多英文的東西能夠進到耳朵裡面去,比如大人看電視,比如自己看動畫片以及繪本等等都是英文的。應該說,國外孩子即使家裡面英語不是母語,但是對英語的接觸量還是不小的。尤其是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和老師、同學的互動,成了英語學習的一個主要途徑。到了學前班,開始系統地學習 phonics,學校對於英文的閱讀量也有要求,一般來講,從5歲學前班 k 開始(當然也有些地方是從4歲開始上 pre-k),孩子們的英文水平會得到非常大的一個飛躍。

再回頭看看我們國內的孩子,英語環境主要缺什麼呢?

第一,大量接觸英語語音信號。其實這個問題主要說的是聽。這部分過去我們沒有條件,但是目前英文原版的視聽資料越來越多,很多孩子從小也是在原版動畫片的熏陶下長大的。從這種意義上講,只要家長有心,三歲以前孩子聽上幾百個小時的英文兒歌之類的東西是沒什麼困難的。

當然也有人質疑孩子在根本不理解意思的情況下聽英語有沒有用,尤其是有人以大人自己的感受來理解孩子,覺得自己都聽不明白的英語素材,孩子聽著不是一片混沌?關於這一點,科學研究還真有顯示,證明嬰兒期的聽力辨音能力強,有人說9個月以後呈現逐步退化的趨勢。對於任何一項研究成果,我都無意於去追究其科學性到底幾何。相比於研究成果,我更看中的是自己對於孩子的觀察和體驗。當安妮在四歲剛到加拿大就可以完整復述一段非常快的歌詞之後,我相信,所有前期對於語音方面的積累都是有回報的。孩子的語音識別能力,不依賴於她對語言含義的理解。

第二,語言的互動交流。這個方式應該說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也因為缺少這個,所以很多人認為中國人如果不出國就沒法學好英語。很多媽媽基於這樣的認識,想彌補,於是在家裡千方百計和孩子來用英語對話。也有的媽媽覺得自己的發音不夠好,所以不敢和孩子對話。但是總還是有很多的糾結。因此這個問題也是群里論壇討論比較多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能交流自然好,但是對於孩子來講,成人是他們語言的樣板,對的錯的都來自於成人。這里的對錯,口音問題還算可以彌補,因為大量的原版聽力資料的介入可以彌補這一點。就好比家長講的普通話不標准,但是孩子聽收音機電視都用普通話,可以自行矯正過來。

這裡面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應該是中式英語對孩子的誤導。我們這一代人,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真正的英語環境中生活過--注意,這里是說生活過,知道英語母語的人常用的生活詞彙,和我們工作中的詞彙是有區別的。如果沒有,那麼我們的英語都來自於書面。而這些表達方式中地道英語的比例非常小。記得前幾天論壇討論大家剛剛拿到的 k 級 phonics 教材配套的繪本,有人就說了,這么簡單的一本書,那麼幾個詞,可是我有非常多的不知道,有些查字典還是理解不了。問題在哪裡?我感覺就是我們從來沒聽過沒看過原汁原味的表達方式,沒有接觸人家大量使用的很生活化的詞彙。我們中國人學的都是課本上被語言學家設定好的句型,而這些句型,恰恰遠離人們的生活,或者說遠離國外的真正日常生活,最後造成我們的啞巴英語。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個人感覺,在你不能確定和孩子對話說的是正確的英語之前,還是讓孩子大量地吸收、輸入吧。互動的問題,可以在孩子有了足夠輸入之後,為孩子創造一個英語的互動環境來解決。或者是和英語母語的孩子一起交流,或者是和英語母語的老師交流。總之,我還是那個觀點,當孩子能夠有比較強的辨音能力,對應一定的情景模式之後,輸出會是很快的一個過程。就好比安妮講中文,2 歲半了才開始,但是一開始就是整句話。想想說英語的問題,是早開始一兩年的中式英語重要,還是晚一些講了就講正確的好呢?

第三,語言的情境對應。這個問題,實際上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我前面提到的中國孩子到國外學英語的成果也正說明了它的作用。實際上,這個過程和語言互動是密切相關的。但是在目前我們互動交流難以實現的情況下,我感覺更應該重視其他方面的情景對應。比如說動畫片,很多人說孩子看動畫片,不知道看明白了沒有。我覺得,明白沒明白,有兩層含義:一個是對整個故事、情節是否明白,一個是對句子、詞是否明白。很多家長看到每個句子中都有孩子不認識的詞,甚至不只一個,就認為孩子一定是沒看明白,讀書就是讀天書。我覺得,是否明白取決於表達與語境的對應,看懂了語境,並且能夠在這個語境下聯想起來這個表達,那就是理解得非常好!對於段落、句子,故事情節和場景就是語境;對於單詞,那整個句子就是語境。這種對應關系積累下來了,孩子就開始輸出,開口就是地道的表達方式和用詞。看動畫片是這樣,讀繪本也是這樣。

目前論壇討論比較多的問題也是怎樣帶孩子讀繪本的問題。很多人糾結於自己的英語不好、發音不好,其實我覺得這都不是主要的。就好比說媽媽不會彈鋼琴,但是一樣能輔導孩子,能聽出來哪裡有問題。讀繪本也是一樣的道理。引導孩子讀繪本,最有價值的方法應該是讓孩子能夠通過畫面和單詞、句子來對應。這樣的情景對應,會讓孩子擺脫對單詞中文含義的依賴,當閱讀量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出現一個表達方式,孩子想到的是某些場景,而腦子中的這個場景,就是這種表達方式被正確運用的場合。出現一個單詞,孩子想到的是在哪些表達中、什麼場景下用到了這個單詞,這個過程的積累,也就是英文思維的訓練過程。按照這樣的過程,孩子一定不會是看到一個單詞,先想中文,然後用中文去想和它搭配的英文單詞,再把孤立的單片語合在一起的過程。而且,孩子對單詞的理解,一定超過我們這些家長們。其實,地道老外,如果沒有讀過多少書,單詞量並不比中國人苦學十多年的單詞量大,但是我們的詞彙量,是用中文翻譯的詞彙量,只知道對應的中文意思,結果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三,我們自己的實際詞彙量遠遠比我們自己認為的要小很多很多了。這也從安妮身上得到驗證:她的詞彙量並非天大,甚至不如寶爸,但她運用英語的自如比寶爸強太多了!

曾經有媽媽問,說孩子學校學英語,就是中英互譯的過程。說實話,對於這種教學方式,咱們作為草民能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呢?但是,我相信,就像聽力你聽正確的東西多了,會有自我矯正的能力一樣。很多孩子從小聽原版的東西,媽媽或者中國老師讀英語的時候,孩子會很快反應出對方的錯誤,並且不會跟著大人的錯誤跑。

讀也是一樣。當你讀了千八百本原版讀物之後,你說什麼的時候,腦子里一定能找到她的英語語境。這個時候,因為英語語境的存在,你對一個詞的用法幾乎可以脫口而出了,那還要回頭找中文意思來幫忙嗎?

語境語境,說到底,就是大量接觸原汁原味的東西。聽是這樣,讀也是這樣。輸入到了一定程度,再學習輸出,相信也會是事半功倍。說出來、寫出來的語音語調以及表達方式也會是最接近人家的東西,即使看起來詞彙量不太大但是運用自如。

閱讀全文

與中國創造環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