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國和德國的發展史有什麼區別是哪國先創造文字
德國那片土地最早是法蘭克王國分裂出來的,由於地處歐洲,歷史上比較亂,內幾經被人容佔領統治,分裂,比較復雜
英國以前是小荒村,後來被羅馬帝國統治,傳進了一些先進文明,開始發展,由於地處島國,獨立性比較強,遇到的戰爭比較少
至於文字,他們可沒創造過什麼文字,他們用的都是拉丁字母,外來品
『貳』 英國音樂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現代音樂時期——霍爾斯特行星組曲(火星 金星 水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14世紀 文藝復興
15世紀 牧歌——彌撒曲——經文歌——杜飛〈1400~1474〉
16世紀 拜德爾〈1543~1623〉 吉本斯〈1585~1625〉 泰利斯〈1585~1625〉
17世紀 巴洛克時期
歌劇
普塞爾〈1658~1695〉
韓德爾〈1685~1759〉
18世紀 古典時期——浪漫時期——清唱劇——〈神劇〉
19世紀 國民樂派——現代樂派
艾爾加〈1857~1934〉
戴流士〈1862~1934〉
佛漢威廉士〈1872~1958〉
霍爾斯特〈1874~1934〉
20世紀
班傑明—布瑞端〈1913~1976〉
英國音樂的歷史雖然也像其他國家一樣,反映國家的經濟,社會,宗教生活,卻有些傾向是特別屬於英國的.經久不變的因素之一是保守主義,這種態度即使在講求試驗的時期仍保存古老的傳統.當強大的外來影響力來臨時,英國的保守傳統仍堅強把外來的風格與曲式改變成適合本土的表達方式而後可.
英國民間的合唱傳統甚早,民謠很盛.大英博物館中有一篇手抄本的「夏天來了」(Summer is icumen in),據說是十三世紀寫成的,是現存最早的多聲部音樂(六部合唱卡農).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音樂史上,有幾位重要人物,如拜德爾,杜飛,泰利斯等,主要作品都是一些經文歌,宗教歌曲或聲樂作品.接下來的普賽爾(Henry Purcell 1659~1695)則是英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不過在他死後,英國音樂便一直走下坡,直到韓德爾的出現,才又重振英國樂壇,成為巴洛克後期唯一可以和巴哈分庭抗禮的音樂家.
二十世紀之交,英國現代音樂開始復興.從1880年到1966年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代表人物是艾爾加(Edward Elgar 1857~1934)他的作品帶有豐富的英國本土情感,曲風抒情.第二時期是國民樂派時期,代表作曲家有戴流士(Deilus1862~1934),佛漢威廉士,霍爾斯特等,著名的樂曲如佛漢威廉士的《綠袖子幻想曲》,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等.第三時期最出眾的音樂家是班傑明—布瑞頓(Benjamin Britten 1913 ~ 1976),布瑞頓的歌劇被認為是繼普賽爾之後唯一具國際聲望的,他的其他重要作品有《為青少年的管弦樂入門》,《簡易交響曲》.等等.
一,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涌現出一批傑出作曲家,如泰利斯(1505-1585),拜爾德(1543-1623),吉本斯(1585-1625)等.文藝復興末期,伊莉莎白一世時(1558-1603),英國國勢鼎盛.文藝上有莎士比亞,思想上有弗朗西斯.培根.音樂上,牧歌(madrigal)作者(如Weelkes, Morley, Gibbons)與彌撒曲(mass)作者(如Byrd, Tarverner)都很有名.泰利斯(Thomas Tallis, 1505-85)的經文歌(Motet) Spem in alium有四十聲部.
二,巴洛克時期
到了16世紀後期,英國宗教界出現了一股清教主義運動潮流(清教主義者認為應當清除英國國教中的天主教殘余影響而得名).清教思潮反對人文主義思想,排斥塵世的娛樂,認為音樂舞蹈等藝術是有罪的.17世紀前半期,清教徒在政治上逐漸得勢.他們多代表新興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成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骨幹.宗教,政治的紛爭,清教主義的興起使得18世紀前半期的英國音樂呈現出近乎空白的局面.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主要由清教徒組成的政府取消了宗教儀式上的音樂,封閉了所有的歌劇院,英國的音樂界沉默了.
1658年斯圖亞特王朝在英國復辟.這一歷史的倒退卻成了英國音樂得以發展的轉機.17世紀後期英國最重要的音樂家是普賽爾(Henry Purcell,1659-95).普賽爾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宗教音樂,歌曲,話劇配樂,最重要的貢獻是晚年的歌劇,帶有明顯的英國市民趣味和民族特色,他的歌劇Dido and Aeneas,如今還偶而演出.普賽爾去世後,英國歌劇發展再度陷於停頓,義大利正歌劇充斥英國劇院.1714年,韓德爾定居英國,為沉悶的英國歌劇界帶來了活力.他的正歌劇《里納爾多》等在英國大受歡迎.
18世紀二十年代末,傳統的義大利正歌劇因為其沉悶的腳本,空洞的內容和雷同的劇情不能適應市民階層的口味,逐漸失去了市場.這時一部針砭時弊的《乞丐的歌劇》(約翰·蓋伊詞,佩普什曲)在倫敦上演,它取材於日常生活,採用通俗幽默的對白和流行的曲調,贏得了市民的廣泛好評.劇中對以韓德爾為代表的義大利正歌劇作了無情的諷刺,使義大利歌劇在英國受到了沉重打擊,韓德爾經營的歌劇院最後因虧損而關閉.這時韓德爾把精力轉向了清唱劇的創作.清唱劇(oratorio)是一種大型宗教性聲樂形式,內容多取材於聖經,所謂"清唱"是指沒有舞台動作和服裝布景的變換.韓德爾把這種形式推向了頂峰.他的《所羅門》,《以色列人在埃及》,《參孫》都大獲成功,1641年他的《彌賽亞》成了這一體裁的巔峰之作,其中的《哈里路亞》堪與巴赫的《b小調彌撒》倂稱為巴羅克聲樂藝術的最高成就. 韓德爾逝世後,英國每年為紀念他都要舉行清唱劇專場演出.但在他之後,英國樂壇再也沒出現堪稱偉大的音樂大師.
三,現代音樂時期
英國一直有很多高水準的聽眾,也有第一流的演出團體,至今倫敦仍然是西洋音樂的重鎮.但普塞爾之後二百年,忽然沒有了國際知名的英國作曲家.十八世紀倫敦音樂幾乎是德國人韓德爾的天下,十九世紀則由德國的交響曲與義大利的歌劇分享.廿世紀初,世界級的英國作曲家才開始大量涌現.
艾爾加&戴流士
第一個「英國的驕傲」是艾爾加(Edward Elgar, 1857-1934).他的「威風堂皇進行」因為在畢業典禮上常奏,成了耳熟能詳的名曲.他的曲風受德國影響很大.比較「英國味」的是他的弦樂小品——以弦樂表現合唱式的和音,是廿世紀英國的音樂特產之一;與他同時的戴流士(Frederick Delius, 1862-1934)則受到法國印象派的影響.
國民樂派時期
1898年,成立了「英國民歌協會」,很多年輕的音樂家隨後加入.其中有兩人:佛漢威廉士與霍爾斯特(874 - 1934),在這里發現了英國民謠的豐富.此後他們又研究伊莉莎白時代的古樂,創造了很特出的英國風格.霍爾斯特的管弦組曲「行星系」是極受歡迎的大眾名曲.
佛漢威廉士則成就更高.作品既多,品質也精,或許是廿世紀英國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九首交響曲,很受推崇.弦樂「塔里斯幻想曲」是他公認的傑作之一,最富彬彬有禮的英國味.
班傑明—布瑞頓
稍後一代的班傑明—布瑞頓(1913-76)是天才型的作曲家.1945年,他的歌劇「彼得格蘭姆斯」(Peter Grimmes)使英國人覺得終於普塞爾有了後繼者.二次戰後,他的「戰爭鎮魂曲」成了和平的象徵.他的作品眾多,以聲樂的居多.
更近的英國作曲家中,塔維納(1944)頗有名.他信奉東正教,作品中幾乎都有宗教意涵,而且技法很大膽.
『叄』 英國歷史
英國歷史是一部征服與合並和的歷史。英國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由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組成,而整個英國的歷史也就是由這四個區域的歷史交織組成。1535年威爾士成為英格蘭王國的一部分,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正式合並為大不列顛王國,1800年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合並成為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1922年愛爾蘭共和國獨立,愛爾蘭北部仍留在聯合王國內。
2 歷史發展
2.1 古代不列顛
在不列顛群島上很早就有人類活動。約公元前30世紀,伊比利亞人從歐洲大陸來到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定居。約公元前700年以後,居住在歐洲西部的凱爾特人不斷移入不列顛群島,其中有一支稱為不列吞人,不列顛這一名稱可能來源於此。克爾特人已知使用鐵器,耕犁在技術上不斷進步,並已使用貨幣。生產英國歷史力發展促使克爾特社會逐漸分化。
公元前55和前54年,G.J.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均被不列顛人擊退。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率軍入侵不列顛。征服不列顛後變其為羅馬帝國的行省。羅馬人以位於泰晤士河口的倫敦為中心,向四面八方修起大道,連接各地的城市,使倫敦成為羅馬不列顛統治和對外聯系的中心。
為阻止北方克爾特人南下,公元1世紀20年代羅馬皇帝P.A.哈德良在位時期,羅馬人在大不列顛島北部修建了一條橫貫東西、全長118公里的長城,史稱哈德良長城(見彩圖)。在羅馬人統治的東南地區,羅馬人和克爾特人上層搶占部落的公有土地,建立起奴隸制大田莊,變克爾特人或戰俘為奴隸。
羅馬人強迫奴隸從事耕種、采礦,奴隸販子還把奴隸遠銷到歐洲大陸。3~4世紀,隨著奴隸反抗斗爭的加劇,羅馬帝國逐漸衰落。4世紀中葉前後,不列顛反抗羅馬統治的斗爭也漸趨激化。到407年,羅馬駐軍被迫全部撤離不列顛,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即告結束。
2.2 日耳曼入侵
從5~6世紀日耳曼人入侵,到17世紀中葉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是英國封建生產方式形成、發展和衰落的時期;學術界亦有把諾曼征服視為英國中古史開端的觀點。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駐不列顛羅馬人撤離後,居住在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麥南部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來自萊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從5世紀中葉起陸續侵入不列顛。入侵過程延續約一個半世紀。入侵者洗劫城鎮和鄉村,不列顛人被殺戮或淪為奴隸,有的被驅趕到西部、西北部山區,大部英國歷史分人同入侵者融合,形成後來的英格蘭人,或稱英吉利人。到7世紀初,入侵者先後建立起7個強國:東部和東北部盎格魯人的麥西亞、諾森伯利亞和東盎格利亞,南部撒克遜人的威塞克斯、埃塞克斯和蘇塞克斯,東南部朱特人的肯特。這個時期史稱「七國時代」。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時是氏族部落組織。入侵過程中,原來的氏族組織解體,按地域組成的村社代之而起。村社土地公有,歸村社自由農民使用。隨著生產力發展,土地逐漸變成私有財產,出現了貴族、大土地佔有者、依附農和奴隸。村社成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過渡的形式,一般認為是英國社會封建化過程的開始。6世紀末,基督教傳入英國。597年,羅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590~604在位)派修士奧古斯丁到英格蘭傳教。到7世紀下半葉,英格蘭全境基本上都皈依了羅馬基督教。(見彩圖) 英國歷史
2.3 丹麥入侵
從8世紀末開始,以丹麥人為主體的斯堪的納維亞人屢屢入侵英國。為抗擊丹麥人,威塞克斯王國國王埃格伯特(約802~839在位)於827年統一七國,建立統一的英格蘭王國。到9世紀末,丹麥人已在大不列顛島上建立大片居留地。879年,阿爾弗烈德大王和丹麥人訂立條約,將英格蘭東北部劃歸丹麥管轄,稱為「丹麥區」。10世紀初,阿爾弗烈德大王的後繼者逐漸收復丹麥區。11世紀初,丹麥人卷土重來,丹麥王克努特大帝成為全英之王(1016~1035在位)。克努特之子死後,英國王位復歸於英人愛德華(英國歷史1042~1066在位)。丹麥人佔領期間,英國封建化過程加速。由於戰爭頻繁,稅課繁苛,特別是沉重的「丹麥金」,使自由農民紛紛破產,淪為依附農。國王以詔書的形式把土地冊封給教俗貴族,成為封建領地。930年,英王下令「(自由)人必有主」,農民為躲避戰禍和捐稅、求得安全,便將土地交給大地主,再領回耕種,表示自己受地主保護。國王還給教俗地主以「特恩權」,即對領地內的依附農民實行政治、經濟、法律等全面統治的權力。特恩權加速農民的農奴化。
2.4 諾曼征服
英王愛德華死後無嗣,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於1066年率軍入侵,同年10月進入倫敦,加冕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在位),史稱「征服者威廉」,諾曼王朝(1066~1154)由此建立。諾曼征服加速完成了早已開始的封建化過程,封建生產方式基本確立。威廉征服英國後,宣稱自己是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大量沒收盎格魯-撒克遜貴族和自由農民的土地,把全國可耕地面積約1/6和山林面積約1/3據為己有,其餘的分給他的諾曼親信和隨從,並根據分封土地的多少,授以貴族爵位。教會也由諾曼人接管。威廉一世的封臣再將自己的封地分成小塊,分賜給自己的附庸。通過分封土地,建立起一套嚴密的封建等級制度。威廉不僅要求自己的直接封臣宣誓效忠,要求封臣的封臣也對他效忠。
1086年,威廉派出大臣到全國進行調查,編成土地調查書(亦稱土地清丈冊),詳細記載每郡多少土地屬於國王,多少屬於領主,各領主又有多少附庸,每個庄園有多少土地、牧畜,多少自由農民、依附農民、奴隸,多少森林、草地、牧場、磨坊、魚塘等,領地上有多少貨幣收入(見彩圖)。編制清冊的目的,是為了讓國王詳細掌握封臣的財產狀況,從而要求他們嚴格履行封建義務。人們害怕這種調查,感到象是面臨末日審判一樣,因此調查清冊被稱為《末日審判書》。據這次調查,英國當時的人口約150~200萬,貴族英國歷史約佔4%,自由農民佔12%,農奴及其他依附農民佔70%以上。
這表明諾曼征服後,農奴制迅速發展了。在地方上,國王的權力主要通過各郡郡長貫徹。郡長由國王任命並直接管轄。為商討國家大事,國王組織樞密院,該院當時又稱元老院或國王法庭。諾曼王朝通過以上措施,建立起比法國更加強大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這是英國封建制的一個重要特點。強大的王權得到中、小封建主、教會和富裕市民階層的廣泛支持,他們要求得到王權的保護。大封建領主反對王權過於集中,但他們封土分散,難以割據一方、同王權對抗。
諾曼征服後,在分封的領地上到處都出現封建庄園。封建庄園是英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單位,領主是庄園里握有全權的最高統治者。庄園土地通常包括領主直接領有地、農奴份地和森林、牧場、池沼等公用地3部分。勞役地租是主要剝削形式。大部分農民淪為真正的農奴。農奴在英國叫做維蘭,擁有15~30英畝份地,為領主服勞役;此外還有邊農、茅舍農和奴隸。英國社會封建化的過程是漫長、緩慢、不徹底的,保留了較多的前封建殘余。庄園里還有不少自由農民。大封建領主的勢力不如歐洲大陸一些國家封建主勢力強大,封建制度的解體也比其他國家早。這是英國封建制度的又一特徵。
大憲章和議會起源 :威廉征服後建立起的強大王權對鞏固封建秩序起了積極作用,雖有大封建諸侯時起背叛,終未能壓倒王室。但國王們連年對外征戰,需要諸侯們提供越來越多的軍費。到金雀花王朝的無地王約翰統治時期(1199~1216在位),君臣之間矛盾尖銳化。諸侯們要求維持封建的權利義務,約翰王卻肆意踐踏既成的封建秩序,又在對外戰爭中失敗,丟失了在法國的大部分領地。因此,不僅大封建主,就連支持王權的中、小領主乃至市民也投入了反抗國王的行列。在聯合壓力下,約翰被迫於1215年6月接受《大憲章》,與封建主妥協。大憲章本質上是一個封建性文件,是保護封建領主的利益;但也有如保護市民貿易自由這樣有進步意義的條文。
但約翰不久就否認憲章,君臣之間內戰連綿不斷。1258年,亨利三世(1216~1英國歷史272在位)為干預義大利戰爭,又向諸侯索取軍費。在1263年爆發的內戰中,S. de孟福爾在一些諸侯、騎士和市民支持下獲勝,一度俘虜亨利三世和王子愛德華,控制了國家。1265年,孟福爾召集有僧俗貴族、騎士和市民代表參加的大會,此為議會的胚胎。1295年,國王愛德華一世(1272~1307在位)為籌集戰費,再次召集議會(見彩圖)。除僧俗貴族外,還有每郡騎士代表2人、每市市民代表2人參加,史稱「模範議會」。議會此後經常召開,1297年獲批准賦稅權,14世紀又獲立法權。從14世紀中葉起,貴族和騎士、市民逐漸分別開會,慢慢演變出上下兩院。議會的出現對以後英國歷史發展有積極意義。
2.5 瓦特泰勒起義
13~14世紀,英國封建經濟發展到極盛。農業耕作技術改進,城市發展,商品貨幣經濟滲入農村。封建領主要求更多的貨幣,在農村開始了用貨幣地租代替勞役或實物地租的「折算」過程。折算使少數富裕農民贖得人身自由,但廣大農民群眾紛紛破產,淪為農村的僱傭勞動者。1348~1350年橫掃歐洲的黑死病,奪去英國近半人口。由於勞動力短缺,國王愛德華三世(1327~1377在位)頒令,規定勞動者必須接受低工資僱傭,否則予以監禁。城鄉窮苦人民走投無路,被逼揭竿起義。牛津大學神學教授J.威克里英國歷史夫(約1320~1384)及J.保爾等下層教士「羅拉德派」的改革宣傳為起義作了思想准備。
1380年,國王理查二世(1377~1399在位)為徵集英法百年戰爭戰費,增收人頭稅,導致起義於1381年5月爆發,領袖是泥瓦匠瓦特·泰勒,史稱「瓦特·泰勒起義」。起義雖遭失敗,但震撼了英國的封建農奴制度。14世紀末,英國農奴制實際上已經解體。15世紀時,絕大多數農奴贖得人身自由,成為自耕農,他們在法律地位上分為自由領有農和公簿持有農。
貨幣地租成為地租的主要形式。封建主階級也發生變化,從富裕農民、佔有土地的商人以及中小貴族中產生新貴族,他們採用資本主義經營方式。舊貴族的統治陷入危機,封建騎士制度日趨解體。經過1455~1485年的玫瑰戰爭,舊貴族力量大大削弱,為資本主義關系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得到新貴族和資產階級支持的亨利七世即位(1485~1509在位),開始了都鐸王朝的統治。
2.6 資本原始積累
圈地運動是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之一。15~16世紀,毛織業成為英國的「民族工業」,對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地主把農場改為牧場,還通過圈地圍田或侵佔公地,把小地產集中英國歷史,連成大片。這樣一來,大批自耕農失去土地而破產,淪為流浪人。
國王從1530年起頒布一系列血腥立法,迫使流浪人受雇於新貴族和資本家。海外掠奪和貿易也是原始積累的重要途徑。16世紀以後,英國陸續組織許多貿易公司,進行海盜掠奪。碼頭官吏、海關人員、海軍官兵,甚至地方高級官吏,都勾結海盜。
海盜J.霍金斯販運黑人致富,F.德雷克則在伊麗莎白一世贊助下劫掠西班牙美洲殖民地,並於1577~1580年間進行了震驚歐洲的環球航行。1588年,英國戰勝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權上邁出第一步。
2.7 專制王權和宗教改革
都鐸王朝統治時期,英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王權空前強化。舊貴族在玫瑰戰爭中自相殘殺殆盡;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希望保持和平,以利於發展經濟。亨利七世利用這些條件,實行絕對專制統治。他解散封建貴族的家臣,設「星室法庭」,懲治不馴順的貴族。亨利八世時正式成立樞密院,聽命於國王,地方上的治安法官則受樞密院監督。專制王權的統治首先依靠新貴族,多從他們中間選任治安法官;其次是依靠新興的城市資產階級,包括手工工場主、大商人和銀行家等。都鐸王朝一貫執行重商主義政策,保護和獎勵工商業和航海業,以增強國力。英國歷史
1527年,亨利八世國王要求離婚遭教皇拒絕,由此觸發同羅馬教廷的公開沖突。從1529年起,他指使議會通過一系列法令,割斷英國教會對教廷的宗屬關系,禁止英國教會向教皇繳納貢賦;1534年,議會通過《至尊法令》,規定英王為英國教會之首,有權任命教職和解釋教義,英國教會遂成為國家機構的一部分,英國國教就此確立。宗教改革客觀上符合建立民族國家的願望,得到多數臣民的支持。亨利八世還大量沒收寺院財產,把沒收的土地投入市場拍賣。這也是資本原始積累的途徑之一。
16世紀,英國經濟發展,文化亦興。人文主義者T.莫爾撰寫《烏托邦》,成為空想社會主義的先驅。詩人E.斯賓塞初寫田園詩,後寫《仙後》,歌頌伊麗莎白一世時代。F.培根作為唯物主義的「第一個創始人」,撰寫《學問的推進》(1605)和《新工具》(1620),倡導歸納的和實驗的新哲學。16世紀後半葉,英國文學中最繁榮的是戲劇。悲劇作家C.馬洛是新劇的先驅,他盛年早逝,但留下可觀的戲劇創作遺產。文學巨匠W.莎士比亞是英國最偉大的人文主義者、最傑出的戲劇家和詩人。他留下許多不朽名著,對人類文化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肆』 中世紀英國的發展史
英國中世紀歷史
英國包括大不列顛(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是歐洲共同體12個成員國之一。它的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是由不列顛群島中大部分島嶼組成的,其中第一大島是大不列顛,第二大島上有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蘇格蘭西部沿海有一個叫做赫布里底的大群島。蘇格蘭本土的東北沿海有奧克尼群島和薩得蘭群島。上述這些群島都與本土有行政上的關系,但愛爾蘭海上的馬恩島以及大不列顛與法國之間的海峽群島則基本上自治,不是聯合王國的組成部分。
英國的面積大約為242500平方公里(93600平方英里),從南部海岸到蘇格蘭的最北部差不多將近1000公里(約600英里),橫向最寬處差不多將近500公里(約300英里)。
"Britain"這個詞起源於希臘和拉丁詞,而最終可能追溯到凱爾特語。盡管用"史前時期"這一尺度來衡量時,凱爾特人也是稍後才來到不列顛群島的(在此之前的那些文明就已創造了諸如埃夫伯里巨石建築遺址和圓形巨石陣這樣的著名歷史遺跡),但是有關英國歷史的文字記載畢竟還是從講述凱爾特人開始的。"凱爾特"這個詞語相當普遍地經常用來區分不列顛群島的早期居民和後來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侵者。
羅馬人的統治從公元43年起延續了300多年。在羅馬人於408年最後撤走之前,該島開始遭到來自北歐的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朱特人的侵擾,經歷了一段日趨混亂的時期。"England"這個詞正是從"Angles"而來的。在此後的兩個世紀中,侵擾逐步變成了定居,並建立了許多小王國。不列顛人在如今的威爾士和康沃爾地區獨立生存下去。這些小王國中出現了力量較強稱霸全國的王國,先是在北方(諾森布里亞王國),然後在中部(麥西亞王國),最後在南方(西撒克斯王國)。但是,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的北歐海盜接著入侵英國並定居下來,盡管在10世紀時西撒克斯王朝曾擊敗過入侵的丹麥人並一度稱霸英格蘭的廣大區域。
1066年發生了對英格蘭的最後一次成功入侵。諾曼底的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戰役中擊敗了英國人,來自法國的諾曼人和其他人來此定居。在隨後的3個世紀中,法語成為貴族的語言,法律結構受到了英吉利海峽彼岸所通行的那一套的影響,社會結構在某種程度上也受到了影響。
威爾士雖然常常處於英格蘭人的勢力范圍之內,但一直是凱爾特人的堡壘。然而在1282年盧埃林王子陣亡之後,愛德華一世發動了一場戰役並取得勝利,把威爾士置於英格蘭的統治之下。威爾士人的民族情緒繼續高漲,15世紀初由歐文·格林德領導的起義便說明了這一點。1536年和1542年的聯合法令把英格蘭與威爾士在行政、政治和法律上統為一體。
當初住在蘇格蘭的大多是皮克特人。公元6世紀,來自愛爾蘭的蘇格蘭人在如今的阿蓋爾地區定居。洛錫安住著英格蘭人,而威爾士不列顛人則繼續北上來到斯特拉思克萊德。9世紀時,蘇格蘭各地區聯合起來抵禦北歐海盜。在整個中世紀,英格蘭當時強大的君主國一直威脅著蘇格蘭的獨立。
英格蘭與蘇格蘭最終的聯合表明,當時宗教上的差異比之以往的民族仇視更加至關緊要。在英格蘭,伊麗莎白一世於1603年由蘇格蘭詹姆斯六世(英格蘭詹姆斯一世)繼位。即使如此,英格蘭和蘇格蘭除了在奧利弗·克倫威爾統治時一度被強行聯合在一起,在17世紀它們一直是相互獨立的。到1707年,由於意識到更緊密的政治和經濟聯合會帶來益處,雙方同意建立一個單一的大不列顛議會。蘇格蘭仍然保留自己的司法制度和宗教社區。但是在喬治一世和喬治二世這兩位漢諾威王室新教徒統治期間,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關系緊張起來,詹姆斯二世黨人發動過兩次叛亂,試圖恢復信奉天主教的斯圖亞特王室。
愛爾蘭在公元前就出現了許多王國,但愛爾蘭並沒有能免受北歐海盜的侵犯,到公元10世紀時竟成了北歐海盜的一統天下。
1169年英格蘭的亨利二世發動對愛爾蘭的入侵。英格蘭籍教皇阿德里安四世授予亨利二世最高統治者的權力,因為他急於想使愛爾蘭教會完全順從羅馬。愛爾蘭大部分地區都落到了盎格魯—諾曼權貴手中,但是在中世紀英格蘭幾乎沒有在此直接行使管轄權。
都鐸王朝的幾位君主幹預愛爾蘭的傾向要強烈得多。在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對愛爾蘭造反者發動過一系列戰役。'抵抗運動主要集中在北部的烏爾斯特省,1607年由於抵抗運動失敗以及領導人出逃,烏爾斯特變成了來自蘇格蘭和英格蘭的移民聚居地區。
由於英國內戰(1642~1652),愛爾蘭又爆發了多次起義,但都被克倫威爾鎮壓下去。1688年詹姆斯二世被廢黯之後,英格蘭與愛爾蘭之間的戰爭更是不斷。18世紀大部分都是脆弱的和平時期。18世紀末,英國政府為謀求穩定作出了多方努力。1782年,愛爾蘭議會(建立於中世紀)獲得立法自主權;在憲法上與大不到顛的唯一紐帶是王國政府。然而,該議會僅僅代表少數盎格魯-愛爾蘭特權階層,天主教徒被排斥在外。1798年發生了一次起義,但沒有成功;1801年,愛爾蘭與大不列顛聯合為一體。
雖然1916年都柏林民族起義者的起義遭到了鎮壓,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未期,一股稱為愛爾蘭共和軍的游擊力量開始對英國當局採取軍事行動。1920年通過的愛爾蘭政府法案規定要成立兩個地方自治議會,一個設在都柏林,另一個設在貝爾法斯特。該法案於1921年在北愛爾蘭實施,烏爾斯特省9個郡中有6個接受了它們自己的議會,同時在英國議會中仍享有席位,並服從英國議會的最高管轄權。但是,愛爾蘭共和軍繼續在南部為爭取脫離英國當局贏得獨立而戰斗。1921年6月簽訂了停戰協定之後,根據同年12月締結的英—愛條約建立於愛爾蘭自由邦,1949年該自由邦成為愛爾蘭共和國。
海峽群島和馬恩島雖不屬於聯合王國,但與聯合王國有著特殊的關系。海峽群島在10世紀和11世紀時曾是諾曼底公國的一部分。馬恩島在1266年以前名義上一直由挪威行使主權,到1765年最終才直接由王國政府管轄。今天,海峽群島和馬恩島都有各自的立法機構和法律制度,英國政府則負責那裡的防衛和國際關系事務。
【英】中世紀英國簡述
http://www.97renven.cn/forum/showthread.php?p=38818
(英)中世紀的模型化:與英國經濟發展有關的歷史與理論http://www.97renven.cn/forum/showthread.php?p=59633
在中世紀,庄園並非理想的經濟方式,其經濟形態十分封閉,人們生活水平程度只供維持生存,且是進步緩慢的生產單位。這些都和當時的無序狀態有關:日爾曼人推翻羅馬帝國後,卻沒有健全的制度來取代;而且蠻族各部落之間戰亂不斷,沒有一個完整、成熟的統治體制,所以當時國王為維持自我勢力,而採取了給予的獎賞之法:
第一, 搶到的財產嚴格按平分制給予個人。
第二, 實行的賞賜土地之法,人為的形成了某個人的大地產,而且賞賜並非在一級上就完成,可級級相賜,在羅馬人為地產上又形成了日爾曼人的地產;這些無償的賞賜,加上羅馬鄉村地產,形成了西歐土地基本納入的大地產。羅馬時期地產為私有,而此時的地產人為進行劃分,又包含著不同成分:其一是地產主的私有地,其二為讓人們耕種的土地。
這種制度變化構成了庄園的基礎,其與大地產的區別在於土地耕種權不被剝奪。
同時土地的性質也發生了變化,庄園成為一個不僅僅是經濟行為的單位,而是集政治、法律、刑事(也包括經濟在內)於一體的行政管理單位,彼此之間互部干涉,這也形成了中世紀日後分化的基礎:庄園主即等於庄園國王,其主權、土地皆分封,而且分封者只對上一級分封者負責,導致了中世紀國王主權的分散狀況。
就庄園土地成分而言,大致上均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第一, 領主的私有地。
第二, 農民的份地。
第三, 供放牧的草地。
第四, 提供庄園木材的林地。
就庄園的建築而言,則大致分為三種:
第一, 是位於高處,豪華的庄園主住所,但並非一般人認為的城堡。
第二, 簡陋的農民茅舍。
第三, 公共設施,包括教堂,水磨房(庄園主所有)和手工業者的庫房。
庄園內有一切日常生活的設施,從根本上而言,庄園作為集體耕作,無人可以單獨擁有耕地和耕地所需的動物和工具。
庄園內的公共設施很多,包括庄園主的私地在內,作為隸農的勞役,且具有優先權。
庄園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給自足,表現在庄園可以容納人的數量為一定,可通過庄園規模的大小來判定人口數量。當然這還因為中世紀出生率低、存活率低,數量始終保持恆定。而且能夠保持自然平衡。
庄園也需要進行管理,但是庄園主並不理庄園事務,常常委派手下人進行管理。庄園主住宅由委派人居住,其目的是為知道隸農能夠獲得實際的收成因而與當地人關系緊張,具體工作則由村莊里的人完成。
最能夠體現庄園主權威的為「庄園法庭」,是庄園的統治機構,特點為:
第一, 非常設機構,根據地方問題多少和庄園主本身意願來決定開庭間隔。
第二, 規定開庭時,當地農民都要參加,也非所有人有發言權,由代表組成,陪審團
第三, 庄園法庭訴訟程序死板,均看是否能夠打動庄園主而非就事論事:法庭的判決,其結果不一定能夠被執行。
庄園法庭只涉及庄園的內部事務,是為處理「家務事」,但是確實對當時庄園的管理起了重大作用,包括庄園內各種事務都可以進行訴訟,由小事到大事務都有。通過這種制度,可以解決其內部問題和起調整作用。
當時庄園內種植的物種和土地本身的劃分有和大關系。
第一, 食物包括:小麥,是人吃的主要食物,但是生長期緩慢,產量偏低且對土地的要求很高;大麥,生長期短,而且產量高,但是很難讓人食用,除非是在飢荒期間,平日主要用於喂馬。
第二, 經濟作物有葡萄和橄欖,前者可以說是羅馬時期的遺留傳統,通常用於釀制葡萄酒;後者則是用於製造油類。
第三, 畜牧業的作物。在當時,牛和馬是必需品,牛的數量必須保證,而馬作為服軍役的必備品也是不可缺少的。而肉類則有家禽提供,主要是豬、羊、雞等,在天氣適宜的時候,也必須保證一定數量;但因為當時飼養條件落後,所以這些家禽都無法過冬,所以當時在秋日大量屠宰之時就成為了一個節日,因為這么做可以避免其死亡而且能夠保存很長時間,主要保存手法是腌制肉類。
當時,農民生活貧苦且負擔很中,其階層幾乎包括了各類勞動力。這一階層工作時間很長,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農民們不光種地,還有法定義務必須從事勞役:建橋,修路,即使交錢也不能免除。農民的居住條件也很差,家中沒有床,更無任何娛樂活動,生活是單調且一塵不變的。中世紀前期沒有世俗文化教育,農民不認識字也沒有書可看;在那個時期只有教士手內有羊皮書手抄卷。
中世紀農民的負擔之重,也是極為罕見:實物地租,勞役地租,使用公共設施費用,結婚時必須付的婚姻稅(尤其是庄園之外的人,更要交罰金),繼承稅以及庄園主的生活費。
通過以上情況不難知道,其實中世紀的庄園經濟生活十分脆弱,農民生活范圍狹窄,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出問題,那個時期的災荒、瘟疫更是平常之事。但大多數人也習慣於這種生活方式和地位。這種庄園制生活在中世紀維持了很長時間,直至中世紀後期才被打破
http://tw.netsh.com/bbs/855438/html/table_26589763.html
『伍』 英國的歷史沿革
早期文明
在不列顛群島上很早就有人類活動,約公元前13世紀,伊比利亞人從歐洲大陸來到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定居。
約公元前700年以後,居住在歐洲西部的克爾特人不斷移入不列顛群島,其中有一支稱為不列吞人,不列顛這一名稱可能來源於此。克爾特人已知使用鐵器,耕犁在技術上不斷進步,並已使用貨幣。生產力發展促使克爾特社會逐漸分化。
羅馬入侵
公元前54年,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均被不列顛人擊退。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率軍入侵不列顛。征服不列顛後變其為羅馬帝國的行省。到409年,羅馬駐軍被迫全部撤離不列顛,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即告結束。 盎格魯撒克遜
5世紀初,羅馬人撤離後,居住在德國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麥南部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來自萊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征服不列顛。盎格魯人(Angels)把不列顛稱為「盎格蘭」(諧音England,英格蘭名稱的由來),即盎格魯人的土地之意。而古英語,則是繼承了他們的語言而來。
到7世紀初,入侵者先後建立起7個強國:這個時期史稱「七國時代」。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時是氏族部落組織。入侵過程中,原來的氏族組織解體,隨著生產力發展,土地逐漸變成私有財產,出現了貴族、大土地佔有者、依附農和奴隸。村社成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過渡的形式,一般認為是英國社會封建化過程的開始。6世紀末,基督教傳入英國。直到今天,美國人還管英國人以及英裔稱為盎格魯撒克遜人。
丹麥入侵
從8世紀末開始,以丹麥人為主體的斯堪的納維亞人屢屢入侵英國。
879年,阿爾弗烈德大王和丹麥人訂立條約,將英格蘭東北部劃歸丹麥管轄,稱為「丹麥區」。10世紀初,阿爾弗烈德大王的後繼者逐漸收復丹麥區。11世紀初,丹麥人卷土重來。丹麥人佔領期間,英國封建化過程加速。
諾曼征服
英王愛德華死後無嗣,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於1066年率軍入侵,同年10月進入倫敦,加冕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年在位),史稱「征服者威廉」。
威廉征服後建立起的強大王權對鞏固封建秩序起了積極作用。約翰被迫於1215年6月接受《大憲章》,與封建主妥協。大憲章本質上是一個封建性文件,是保護封建領主的利益;但也有如保護市民貿易自由這樣有進步意義的條文。但約翰不久就否認憲章,君臣之間內戰連綿不斷。
瓦特.泰勒起義
1380年,國王理查二世(1377-1399年在位)為徵集英法百年戰爭戰費,增收人頭稅,導致起義於1381年5月爆發,領袖是泥瓦匠瓦特.泰勒,史稱「瓦特.泰勒起義」。起義雖遭失敗,但震撼了英國的封建農奴制度。14世紀末,英國農奴制實際上已經解體。15世紀時,絕大多數農奴贖得人身自由,成為自耕農,他們在法律地位上分為自由領有農和公簿持有農。貨幣地租成為地租的主要形式,封建主階級也發生變化,從富裕農民、佔有土地的商人以及中小貴族中產生新貴族,他們採用資本主義經營方式。舊貴族的統治陷入危機,封建騎士制度日趨解體,經過1455-1485年的玫瑰戰爭,舊貴族力量大大削弱,為資本主義關系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得到新貴族和資產階級支持的亨利七世即位(1485-1509年在位),開始了都鐸王朝的統治。
英法百年戰爭
1337年 - 1453年間英國和法國的為了領土擴張和王位爭奪的戰爭,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當時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時代,在戰爭和疫病的雙重打擊下,英法兩國的經濟大受創傷,民不聊生。英格蘭幾乎喪失所有的法國領地,但也使英格蘭的民族主義興起。戰爭結束時,英國已走上中央集權的道路,之後英格蘭對歐洲大陸推行「大陸均勢」政策,轉往海外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帝國。 1603年,伊麗莎白女王死後無嗣,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繼承英國王位,稱詹姆士一世(1603-1625年在位),開始斯圖亞特王朝統治(1603-1649年,1660-1714年)。16世紀後半葉到17世紀前半葉,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經濟實力日益強大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越來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權的專制統治。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無視這些變化,堅持「君權神授」,致使矛盾激化。1641年11月,議會向國王提出《大抗議書》;翌年1月,國王企圖逮捕議會反對派首領未逞,逃出首都,8月在諾丁漢向議會宣戰。
克倫威爾率領的主要由信仰清教的自耕農和手工業者組成的一支騎兵隊伍,新模範軍在1645年6月納斯比戰役中擊敗王黨軍隊。翌年,國王被俘,1647年底,查理國王逃跑,1648年2月,王黨勢力乘機又挑起內戰,在獨立派、平等派聯合打擊下,王黨勢力復被擊敗,第二次內戰結束,1648年12月,克倫威爾清除了議會中的長老派;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斬首。年4月,克倫威爾驅散殘余議會,12月建立護國政府,實行軍事獨裁。
1660年2月,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88-1689年爆發的「光榮革命」。它所宣布的《權利法案》限制王權,擴大議會權力,奠定了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基礎。 此後,英國議會君主制逐漸形成和發展。1707與蘇格蘭合並。 英國的殖民地在19世紀猛烈擴張。1801年合並愛爾蘭,英國的正式名稱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對亞洲的侵略繼續擴大。大英帝國指由英國本土及其治下的自治領、殖民地、領地、託管地和保護國共同構成的大帝國,是有史以來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最大的環球殖民帝國。帝國在19世紀初達到鼎盛,大約有4到5億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領土約3367萬平方公里,佔到了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帝國繼16世紀的西班牙王國之後,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19世紀中葉,英國發動兩次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參與鎮壓中國太平天國革命;鎮壓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義,強化對印度的統治。1876年,保守黨B.迪斯累里內閣為維多利亞女王加冕,使其成為印度女皇。此後英國又稱為大英帝國(或英帝國)。此外,在伊朗、緬甸、南非、埃及、東非以及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地也擴大侵略,還逐步對南美洲進行滲透,成為那裡最大的投資者。1867年,加拿大成為英國第1個自治領地。 19世紀70年代以後,英國逐漸喪失工業壟斷地位。後起的美國逐步趕上並超過英國,導致相互間矛盾的空前激化。20世紀初,德國成為英國競爭對手。面對嚴峻的形勢,英國政府積極擴充軍備,尤其是海軍。
為對付德國,英國放棄19世紀奉行的「光輝孤立」外交政策,1907年以後,英、法、俄「三國協約」實際上形成。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7年,英國最終擊敗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維護了它的制海權。戰爭中英帝國參戰人員陣亡總數達50萬以上。大戰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的失敗告終,也是美國的一大勝利。
1939年9月,德國進攻波蘭,二戰爆發,英國對德宣戰。1940年4月丘吉爾組成戰時聯合內閣。丘吉爾上台後,立即組織敦刻爾克撤退,把國民經濟納入戰時軌道,並迅速擴充軍備。1940年7-9月在德國發動的「不列顛空戰」中,英國空軍有效地打擊了敵人。1944年6月英美軍隊在法國諾曼底登陸,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 戰後英國於1947年參與擬定並接受馬歇爾計劃,從美國得到大量援助,經濟逐步復甦。與此同時,工黨政府還實施一些改善勞動人民狀況的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由工黨和保守黨輪流執政。經濟發展緩慢。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1979年大選後,保守黨執政,撒切爾夫人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1982、1987年連任。撒切爾政府採取國有企業私有化的政策,在振興經濟方面取得不小成績。開始推動部分企業私有化,為了使英國經濟恢復活力。
經歷20世紀的非殖民化以後英國海外領地逐漸獨立,它們中的大部分在獨立後與英國組成了一個和平組織——英聯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
2014年9月18日,蘇格蘭400萬常住居民舉行公投,以決定蘇格蘭是否將成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公投已塵埃落定,蘇格蘭繼續留在英國,英國的統一和完整得以保持。
『陸』 英國完整的歷史(英國的建立開始)
古代不列顛
在不列顛群島上很早就有人類活動。約公元前第3千紀,伊比利亞人從歐洲大陸來到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定居。約公元前700年以後,居住在歐洲西部的克爾特人不斷移入不列顛群島,其中有一支稱為不列吞人,不列顛這一名稱可能來源於此。克爾特人已知使用鐵器,耕犁在技術上不斷進步,並已使用貨幣。生產 英國歷史
力發展促使克爾特社會逐漸分化。 公元前55和前54年,G.J.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均被不列顛人擊退。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率軍入侵不列顛。征服不列顛後變其為羅馬帝國的行省。羅馬人以位於泰晤士河口的倫敦為中心,向四面八方修起大道,連接各地的城市,使倫敦成為羅馬不列顛統治和對外聯系的中心。為阻止北方克爾特人南下,公元1世紀20年代羅馬皇帝P.A.哈德良在位時期,羅馬人在大不列顛島北部修建了一條橫貫東西、全長 118公里的長城,史稱哈德良長城(見彩圖)。在羅馬人統治的東南地區,羅馬人和克爾特人上層搶占部落的公有土地,建立起奴隸制大田莊,變克爾特人或戰俘為奴隸。羅馬人強迫奴隸從事耕種、采礦,奴隸販子還把奴隸遠銷到歐洲大陸。3~4世紀,隨著奴隸反抗斗爭的加劇,羅馬帝國逐漸衰落。4世紀中葉前後,不列顛反抗羅馬統治的斗爭也漸趨激化。到407年,羅馬駐軍被迫全部撤離不列顛,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即告結束。
編輯本段中古時期
日耳曼入侵
從5~6世紀日耳曼人入侵,到17世紀中葉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是英國封建生產方式形成、發展和衰落的時期;學術界亦有把諾曼征服視為英國中古史開端的觀點。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駐不列顛羅馬人撤離後,居住在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麥南部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來自萊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從5世紀中葉起陸續侵入不列顛。入侵過程延續約一個半世紀。入侵者洗劫城鎮和鄉村,不列顛人被殺戮或淪為奴隸,有的被驅趕到西部、西北部山區,大部 英國歷史
分人同入侵者融合,形成後來的英格蘭人,或稱英吉利人。到7世紀初,入侵者先後建立起7個強國:東部和東北部盎格魯人的麥西亞、諾森伯利亞和東盎格利亞,南部撒克遜人的威塞克斯、埃塞克斯和蘇塞克斯,東南部朱特人的肯特。這個時期史稱「七國時代」。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時是氏族部落組織。入侵過程中,原來的氏族組織解體,按地域組成的村社代之而起。村社土地公有,歸村社自由農民使用。隨著生產力發展,土地逐漸變成私有財產,出現了貴族、大土地佔有者、依附農和奴隸。村社成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過渡的形式,一般認為是英國社會封建化過程的開始。6世紀末,基督教傳入英國。597年,羅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590~604在位)派修士奧古斯丁到英格蘭傳教。到7世紀下半葉,英格蘭全境基本上都皈依了羅馬基督教。(見彩圖) 英國歷史
丹麥入侵
從8世紀末開始,以丹麥人為主體的斯堪的納維亞人屢屢入侵英國。為抗擊丹麥人,威塞克斯王國國王埃格伯特(約802~839在位)於 827年統一七國,建立統一的英格蘭王國。到9世紀末,丹麥人已在大不列顛島上建立大片居留地。879年,阿爾弗烈德大王和丹麥人訂立條約,將英格蘭東北部劃歸丹麥管轄,稱為「丹麥區」。10世紀初,阿爾弗烈德大王的後繼者逐漸收復丹麥區。11世紀初,丹麥人卷土重來,丹麥王克努特大帝成為全英之王(1016~1035在位)。克努特之子死後,英國王位復歸於英人愛德華( 英國歷史
1042~1066在位)。丹麥人佔領期間,英國封建化過程加速。由於戰爭頻仍,稅課繁苛,特別是沉重的「丹麥金」,使自由農民紛紛破產,淪為依附農。國王以詔書的形式把土地冊封給教俗貴族,成為封建領地。930年,英王下令「(自由)人必有主」,農民為躲避戰禍和捐稅、求得安全,便將土地交給大地主,再領回耕種,表示自己受地主保護。國王還給教俗地主以「特恩權」,即對領地內的依附農民實行政治、經濟、法律等全面統治的權力。特恩權加速農民的農奴化。
諾曼征服
英王愛德華死後無嗣,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於1066年率軍入侵,同年10月進入倫敦,加冕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在位),史稱「征服者威廉」,諾曼王朝(1066~1154)由此建立。諾曼征服加速完成了早已開始的封建化過程,封建生產方式基本確立。威廉征服英國後,宣稱自己是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大量沒收盎格魯-撒克遜貴族和自由農民的土地,把全國可耕地面積約1/6和山林面積約1/3據為己有,其餘的分給他的諾曼親信和隨從,並根據分封土地的多少,授以貴族爵位。教會也由諾曼人接管。威廉一世的封臣再將自己的封地分成小塊,分賜給自己的附庸。通過分封土地,建立起一套嚴密的封建等級制度。威廉不僅要求自己的直接封臣宣誓效忠,要求封臣的封臣也對他效忠。 1086年,威廉派出大臣到全國進行調查,編成土地調查書(亦稱土地清丈冊),詳細記載每郡多少土地屬於國王,多少屬於領主,各領主又有多少附庸,每個庄園有多少土地、牧畜,多少自由農民、依附農民、奴隸,多少森林、草地、牧場、磨坊、魚塘等,領地上有多少貨幣收入(見彩圖)。編制清冊的目的,是為了讓國王詳細掌握封臣的財產狀況,從而要求他們嚴格履行封建義務。人們害怕這種調查,感到象是面臨末日審判一樣,因此調查清冊被稱為《末日審判書》。據這次調查,英國當時的人口約150~200萬,貴族 英國歷史
約佔4%,自由農民佔12%,農奴及其他依附農民佔70%以上。這表明諾曼征服後,農奴制迅速發展了。在地方上,國王的權力主要通過各郡郡長貫徹。郡長由國王任命並直接管轄。為商討國家大事,國王組織樞密院,該院當時又稱元老院或國王法庭。諾曼王朝通過以上措施,建立起比法國更加強大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這是英國封建制的一個重要特點。強大的王權得到中、小封建主、教會和富裕市民階層的廣泛支持,他們要求得到王權的保護。大封建領主反對王權過於集中,但他們封土分散,難以割據一方、同王權對抗。 諾曼征服後,在分封的領地上到處都出現封建庄園。封建庄園是英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單位,領主是庄園里握有全權的最高統治者。庄園土地通常包括領主直接領有地、農奴份地和森林、牧場、池沼等公用地 3部分。勞役地租是主要剝削形式。大部分農民淪為真正的農奴。農奴在英國叫做維蘭,擁有15~30英畝份地,為領主服勞役;此外還有邊農、茅舍農和奴隸。英國社會封建化的過程是漫長、緩慢、不徹底的,保留了較多的前封建殘余。庄園里還有不少自由農民。大封建領主的勢力不如歐洲大陸一些國家封建主勢力強大,封建制度的解體也比其他國家早。這是英國封建制度的又一特徵。 大憲章和議會起源 威廉征服後建立起的強大王權對鞏固封建秩序起了積極作用,雖有大封建諸侯時起背叛,終未能壓倒王室。但國王們連年對外征戰,需要諸侯們提供越來越多的軍費。到金雀花王朝的無地王約翰統治時期(1199~1216在位),君臣之間矛盾尖銳化。諸侯們要求維持封建的權利義務,約翰王卻肆意踐踏既成的封建秩序,又在對外戰爭中失敗,丟失了在法國的大部分領地。因此,不僅大封建主,就連支持王權的中、小領主乃至市民也投入了反抗國王的行列。在聯合壓力下,約翰被迫於1215年 6月接受《大憲章》,與封建主妥協。大憲章本質上是一個封建性文件,是保護封建領主的利益;但也有如保護市民貿易自由這樣有進步意義的條文。 但約翰不久就否認憲章,君臣之間內戰連綿不斷。1258年,亨利三世(1216~1 英國歷史
272在位)為干預義大利戰爭,又向諸侯索取軍費。在1263年爆發的內戰中,S. de孟福爾在一些諸侯、騎士和市民支持下獲勝,一度俘虜亨利三世和王子愛德華,控制了國家。1265年,孟福爾召集有僧俗貴族、騎士和市民代表參加的大會,此為議會的胚胎。1295年,國王愛德華一世(1272~1307在位)為籌集戰費,再次召集議會(見彩圖)。除僧俗貴族外,還有每郡騎士代表2人、每市市民代表2人參加,史稱「模範議會」。議會此後經常召開,1297年獲批准賦稅權,14世紀又獲立法權。從14世紀中葉起,貴族和騎士、市民逐漸分別開會,慢慢演變出上下兩院。議會的出現對以後英國歷史發展有積極意義。
瓦特泰勒起義
13~14世紀,英國封建經濟發展到極盛。農業耕作技術改進,城市發展,商品貨幣經濟滲入農村。封建領主要求更多的貨幣,在農村開始了用貨幣地租代替勞役或實物地租的「折算」過程。折算使少數富裕農民贖得人身自由,但廣大農民群眾紛紛破產,淪為農村的僱傭勞動者。1348~1350年橫掃歐洲的黑死病,奪去英國近半人口。由於勞動力短缺,國王愛德華三世(1327~1377在位)頒令,規定勞動者必須接受低工資僱傭,否則予以監禁。城鄉窮苦人民走投無路,被逼揭竿起義。牛津大學神學教授J.威克里 英國歷史
夫(約1320~1384)及J.保爾等下層教士「羅拉德派」的改革宣傳為起義作了思想准備。1380年,國王理查二世(1377~1399在位)為徵集英法百年戰爭戰費,增收人頭稅,導致起義於1381年5月爆發,領袖是泥瓦匠瓦特·泰勒,史稱「瓦特·泰勒起義」。起義雖遭失敗,但震撼了英國的封建農奴制度。14世紀末,英國農奴制實際上已經解體。15世紀時,絕大多數農奴贖得人身自由,成為自耕農,他們在法律地位上分為自由領有農和公簿持有農。貨幣地租成為地租的主要形式。封建主階級也發生變化,從富裕農民、佔有土地的商人以及中小貴族中產生新貴族,他們採用資本主義經營方式。舊貴族的統治陷入危機,封建騎士制度日趨解體。經過1455~1485年的玫瑰戰爭,舊貴族力量大大削弱,為資本主義關系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得到新貴族和資產階級支持的亨利七世即位(1485~1509在位),開始了都鐸王朝的統治。
資本原始積累
圈地運動是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之一。15~16世紀,毛織業成為英國的「民族工業」,對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地主把農場改為牧場,還通過圈地圍田或侵佔公地,把小地產集中,連成大片。這樣一來,大批自耕農失去土地而破產,淪為流浪人。國王從1530年起頒布一系列血腥立法,迫使流浪人受雇於新貴族和資本家。海外掠奪和貿易也是原始積累的重要途徑。16世紀以後,英國陸續組織許多貿易公司,進行海盜掠奪。碼頭官吏、海關人員、海軍官兵,甚至地方高級官吏,都勾結海盜。海盜J.霍金斯販運黑人致富 英國歷史
,F.德雷克則在伊麗莎白一世贊助下劫掠西班牙美洲殖民地,並於1577~1580年間進行了震驚歐洲的環球航行。1588年,英國戰勝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權上邁出第一步。
專制王權和宗教改革
都鐸王朝統治時期,英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王權空前強化。舊貴族在玫瑰戰爭中自相殘殺殆盡;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希望保持和平,以利於發展經濟。亨利七世利用這些條件,實行絕對專制統治。他解散封建貴族的家臣,設「星室法庭」,懲治不馴順的貴族。亨利八世時正式成立樞密院,聽命於國王,地方上的治安法官則受樞密院監督。專制王權的統治首先依靠新貴族,多從他們中間選任治安法官;其次是依靠新興的城市資產階級,包括手工工場主、大商人和銀行家等。都鐸王朝一貫執行重商主義政策,保護和獎勵工商業和航海業,以增強國力。 1527年,亨利八世國王要求離婚遭教皇拒絕,由此觸發同羅馬教廷的公開沖突。從1529年起,他指使議會通過一系列法令,割斷英國教會對教廷的宗屬關系,禁止英國教會向教皇繳納貢賦;1534年,議會通過《至尊法令》,規定英王為英國教會之首,有權任命教職和解釋教義,英國教會遂成為國家機構的一部分,英國國教就此確立。宗教改革客觀上符合建立民族國家的願望,得到多數臣民的支持。亨利八世還大量沒收寺院財產,把沒收的土地投入市場拍賣。這也是資本原始積累的途徑之一。 16世紀,英國經濟發展,文化亦興。人文主義者T.莫爾撰寫《烏托邦》,成為空想社會主義的先驅。詩人E.斯賓塞初寫田園詩,後寫《仙後》,歌頌伊麗莎白一世時代。F.培根作為唯物主義的「第一個創始人」,撰寫《學問的推進》(1605)和《新工具》(1620),倡導歸納的和實驗的新哲學。16世紀後半葉, 英國歷史
英國文學中最繁榮的是戲劇。悲劇作家C.馬洛是新劇的先驅,他盛年早逝,但留下可觀的戲劇創作遺產。文學巨匠W.莎士比亞是英國最偉大的人文主義者、最傑出的戲劇家和詩人。他留下許多不朽名著,對人類文化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編輯本段近現代史
簡述
資本主義興起和發展 1、手工工場的建立和擴展:新航路開辟後,英國成為大西洋航運中心,制呢業迅速發展,手工工場建立。並擴展到採煤、煉鐵等領域。 2、圈地運動是對農業進行的一場資本主義改造運動,它使土地所有制和經營方式發生變化。發展了農業,積累了原始資本,也造就了大批的自由勞動力。極大推動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3、海外貿易、殖民掠奪、黑奴交易是16世紀英國商人海外活動的主要內容,有利於原始資本的積累。 4、都鐸王朝加強專制統治的措施同資本主義發展相適應,客觀上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如:(1)16世紀宗教改革後,英王成為英國教會最高首腦,不再從屬於羅馬教皇。改革沉重打擊了天主教會、削弱和限制了舊的封建勢力。(2)鼓勵工商業和海外掠奪,不僅增強了國力,且對資本原始積累起著保護作用,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資產階級勢力的壯大。(3)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英國歷史
,開始樹立海上霸權。17世紀初,開始向印度和北美殖民。 5、17世紀上半期,斯圖亞特王朝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觸犯了資產階級利益。(成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在「君權神授」思想下,厲行專制,極大損害了資產階級利益;宗教專制下,嚴厲對待非國教徒,尤其是迫害其中的清教徒,造成政治局勢的緊張。(由於清教徒中反對封建限制,希望取得經濟只有的要求正適合資產階級需要,因而清教徒的主張成了資產階級、新貴族反封建斗爭的思想武器。)[1]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 1640年,資產階級聯合新貴族,帶領廣大人民,在社會矛盾尖銳的情況下,通過議會斗爭、內戰、共和國建立、克倫威爾軍事獨裁,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60年),直到「1688年光榮革命」,歷經半世紀的曲折斗爭,完成革命,最終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建立開辟了道路,成為英國歷史的分水嶺。如:1689年,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他們在議會中的權利,通過《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17—18世紀又逐漸確立內閣制、兩黨制。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發展又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 在當時,尤其歐洲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和資本主義發展壯大已成為不可逆轉歷史潮流的形勢下,英國革命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個世界的要求。英國作為歐洲一個重要的、有影響的國家,率先完成這一轉變和過渡,無論理論上或實踐上都為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範例。此後,歐洲和其他地區一些國家都在其影響下進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使世界進入一個新時代。所以說,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標志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的到來。 世界殖民霸權的建立 (17世紀中—18世紀末中) 這一階段,在亞洲、北美進行殖民擴張,與荷蘭、法國等展開激烈爭奪。通過三次英荷戰爭(分別是1652-1654年;1665-1667年;1672-1674年),奪取荷蘭在北美的新尼德蘭殖民地(後改名紐約),進一步確立海上霸權,荷蘭則喪失了歐洲強國地位。 「七年戰爭」(1756-1763年)是英法爭奪印度和北美殖民地的最後較量,結果,法國喪失在北美的加拿大、新法蘭西等大片殖民地,在印度也僅留存本地治理等據點。至此,英國最終確立了世界 英國歷史
殖民霸權地位,並雄霸歐洲。 英國工業革命時期資本主義迅速發展 (18世紀中-19世紀中) 1、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到19世紀40年代,從棉紡織部門新機器的發明和使用開始到機器製造業的出現,英國最早進行並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第一個工業國和「世界工廠」,實力盛極一時。工業革命極大推動了社會生產力,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同時,引起社會結構的重大變革,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2、隨著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資產階級逐漸發展壯大。一方面,他們對維也納體系下的封建專制不滿,要求更多的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積極展開爭取政治權利的自由主義改革和革命運動。如1832年英國進行議會改革,資產階級通過和平手段取得更多的權利。另一方面,為鞏固和加強自身政治、經濟地位,資產階級強烈反對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要求進一步接觸封建束縛,實現自由競爭,自由經營和自由貿易。1776年《國富論》一書的發表標志著經濟政策由傳統保護主義到「自由競爭」的重大轉變。 3、工業資產階級同無產階級日益對立,矛盾尖銳。1836年,英國憲章運動正是這一矛盾激化的產物,它標志英國無產階級開始作為一支獨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4、為滿足工業發展和資產階級的需要,通過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方式,搶占原料產地,拓展商品市場。如:19世紀中期完全佔有印度、佔領新加坡;發動侵略中國的兩次鴉片戰爭,割佔香港,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在大洋州,據有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在非洲,英國勢力滲入埃及;在拉美,加緊對新生國家進行經濟侵略。 5、這一時期,為防止法國稱霸歐洲,英國組織反法同盟干涉法國革命。美國的獨立使英國喪失了17世紀初到18世紀30年代建立的北美大西洋沿岸的13個殖民地和新法蘭西。
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統一; 1707年5月1日,英格蘭與蘇格蘭統一;
倫敦東部碼頭區新建的金融中心
1801年1月1日,與愛爾蘭統一; 1922年4月12日,《英愛條約》生效,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 1973年1月1日,加入歐洲共同體[今歐洲聯盟]。 行政區劃英國分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四部分。英格蘭劃分為43個郡,蘇格蘭下設29個區和3個特別管轄區,北愛爾蘭下設26個區,威爾士下設22個區。蘇格蘭、威爾士議會及其行政機構全面負責地方事務,外交、國防、總體經濟和貨幣政策、就業政策以及社會保障等仍由中央政府控制。此外,英國還有12個海外屬地。 英國的殖民擴張[1] 物質基礎:國內資本主義工業非常發達,是在海外殖民活動中取勝的主要原因。 政治制度: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成立了先進的政治制度。 武力後盾:建立了歐洲一支最強大的海軍。 意識形態:宗教改革後,英國清教徒強烈的個人奮斗進取精神和思想文化意識的進步與解放,也是取勝的重要原因。 特點:英國殖民霸權地位的確是通過殖民戰爭實現的。 對外部分歷史: 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1600年,英國侵入印度。 1688年,之後又瘋狂擴大地盤,在非洲甘比亞等地建立了「捕奴站」。 部分過程:① 16世紀,英國沒有實力同西班牙和葡萄牙抗衡,這時期海上活動的特點是進行一般性海上貿易的同時進行海盜式的搶劫和販賣黑人奴隸。 ② 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開始確立了海上霸權 ③ 1652-1674年的三次英荷戰爭,英國打敗荷蘭,奪取了荷蘭在北美的新尼德蘭殖民地 ④ 18世紀,英法發生多次戰爭,在最後的七年戰爭中,英國打敗法國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 19世紀後期,英國征服了緬甸和馬來西亞,奪取了南非的荷蘭殖民地。在大洋洲,英國佔領了許多島嶼,並侵佔了紐西蘭,把它們統統並入了大不列顛帝國的殖民地。 1840年第一次中英鴉片戰爭[2] 1854年克里米亞戰爭 1856~1860年第二次中英鴉片戰爭 1900參與八國聯軍侵華 1914-1918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柒』 英國古典文學史的發展歷程
一、中世紀文學
古英語文學英格蘭島的早期居民凱爾特人和其他部族,沒有留下書面文學作品。5世紀時,原住北歐的三個日耳曼部落——盎格魯、撒克遜和朱特——侵入英國,他們的史詩《貝奧武甫》傳了下來。詩中的英雄貝奧武甫殺巨魔、斗毒龍,並在征服這些自然界惡勢力的過程中為民捐軀。它的背景和情節是北歐的,但摻有基督教成分,顯示出史詩曾幾經修改,已非原貌。按照保存在一部10世紀的手抄本里的版本來看,詩的結構完整,寫法生動,所用的頭韻、重讀字和代稱體現了古英語詩歌的特色。
6世紀末,基督教傳入英國,出現了宗教文學。僧侶們用拉丁文寫書,其中比德所著的《英國人民宗教史》(731年完成)既有難得的史實,又有富於哲理的傳說,受到推崇,並譯成了英文。
此後,丹麥人入侵,不少寺院毀於兵火,學術凋零。9世紀末,韋塞克斯國王阿爾弗雷德大力抗丹,同時著手振興學術,請了一批學者將拉丁文著作譯為英文,並鼓勵編寫《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這是用英國當地語言寫史的開始。
中古英語文學1066年諾曼人入侵,帶來了歐洲大陸的封建制度,也帶來了一批說法語的貴族。古英語受到了統治階層語言的影響,本身也在起著變化,12世紀後發展為中古英語。文學上也出現了新風尚,盛行用韻文寫的騎士傳奇,它們歌頌對領主的忠和對高貴婦人的愛,其中藝術性高的有《高文爵士與綠衣騎士》。它用頭韻體詩寫成,內容是古代亞瑟王屬下一個「圓桌騎士」的奇遇。
14世紀後半葉,中古英語文學達到了高峰。這時期的重要詩人喬叟的創作歷程,從早期對法國和義大利作品的仿效,進到後來英國本色的寫實,表明了英國文學的自信。他的傑作《坎特伯雷故事集》用優美、活潑的韻文,描寫了一群去坎特伯雷朝聖的人的神態言談;他們來自不同階層和行業,各人所講的故事或雅或俗,揭示了多方面的社會現實。同時,還有教會小職員蘭格倫寫的頭韻體長詩《農夫皮爾斯》(一譯《農夫彼得之夢》),用夢幻的形式和寓意的象徵,寫出了1381年農民暴動前後的農村現實,筆鋒常帶嚴峻的是非之感。同樣宣洩下層人民情緒的還有民間歌謠,它們往往是在長時間的口頭流傳之後才寫定的,其中最初見於15世紀抄本的羅賓漢歌謠,描繪了一群農民劫富濟貧、打擊教會僧侶和執法吏的事跡,傳誦至今。
二、文藝復興時期文學16世紀,由於新航路發現後海外貿易發達,英國國力逐漸充實,民族主義高漲,1588年一舉擊敗大陸強國西班牙派來入侵的「無敵艦隊」。文化上也出現了一個活動頻繁、佳作競出的文藝復興局面。
一如在14世紀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在英國是以重新發現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開始的。大學里恢復了古希臘語的教學,接著出現了規模宏大的翻譯活動,眾多的學者、作家將古代希臘、羅馬和近代意、法等國的學術和文學名著譯成了早期近代英語。哲學家、教育家、歷史家、政治家、宗教人士紛紛從事著述,用不同方式表達了人文主義思想,其中有托馬斯·莫爾用拉丁文寫的《烏托邦》(1516)。這部作品借一個旅行者談海外見聞的方式,描繪了一個沒有私有制和宗教壓迫而崇尚學術的理想社會,而對為了能多產羊毛而大規模圈地、迫使貧苦農民流離失所的「羊吃人」的現實英國作了有力的譴責。
詩歌創作空前活躍,大批詩集出版,開一時風氣的重要詩選也陸續問世,其中《雜集》(1557)發表了華埃特和薩里兩人對於義大利十四行詩的仿作,使這一詩體在英國生根。到了90年代,錫德尼等著名詩人都出版了十四行詩集,雖然仍以歌頌愛情為主,卻能突破舊格局而注入新內容。比十四行更重要的還有其他詩體,或抒情,或敘事,或諷刺,或探討哲理,都有出色的代表作家,而成就最大的則數斯賓塞。他的主要作品《仙後》(1590~1596)規模宏大,內容豐富,利用中古騎士傳奇的體裁,以寓言為主要手法,在精神上卻反對天主教而歌頌作為英國民族象徵的伊麗莎白女王,傳達了正在興起的清教主義的嚴峻的道德觀,並且出之以優美而多變的韻文,使得斯賓塞不僅獨步當時詩壇,而且成為後世講究詩藝的作家所仰慕的「詩人的詩人」。
詩歌的成就還包括無韻體詩在劇本里的成功運用。詩同劇的結合產生了這一時期文學最驕傲的成果:詩劇。從16世紀80年代起,詩劇作者們擺脫了中古神秘劇、奇跡劇、道德劇的宗教色彩和粗糙技巧,建立了一種生氣勃勃的新戲劇,敏銳、強烈地表達了時代精神,在藝術上作了多方面的大膽創新。第一個成功地使無韻體詩變成戲劇媒介的是馬洛。他用「壯麗的詩句」寫壯麗的人物,如《帖木兒》(1590)中的中亞大帝國的創立者和《浮士德博士的悲劇》(1604)中的追求無限知識的德國博士,同時又在《愛德華二世》(1594)里將一個國王的遭遇寫成了英國第一個歷史劇。馬洛早死,但是詩劇繼續成長,經過基德、格林、查普曼、德克、米德爾頓、馬斯頓、海伍德等人的創作實踐,題材擴大,技巧更趨成熟,至莎士比亞而集大成。
莎士比亞是演員和劇作家,一生寫了37部劇本。他博採眾長而又自有創造,在歷史劇、喜劇、悲劇、傳奇劇各方面都寫出了傑作。他的 9個歷史劇包括了從約翰王到亨利五世(亦即從13世紀初到15世紀末)之間連續300年的英國歷史,場面之大實屬空前,而作者也寫得波瀾壯闊,反封建、反內戰,熱情地歌頌了民族國家的形成。他的喜劇活潑多趣,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其中《仲夏夜之夢》(1596)和《皆大歡喜》(1600)又充滿浪漫詩情,令人神馳;《威尼斯商人》(1597)用生動的法庭對抗的場景提出了海外貿易和猶太人放高利貸等經濟問題;而結構完整、語言鋒利則又數揭露清教徒虛偽的《第十二夜》(1601)。他寫悲劇的天才首先見於《羅密歐與朱麗葉》(1595),這個歌頌自由戀愛的劇本象朝露一樣新鮮,而一對純真青年的死又對封建門第的殘酷作了有力的控訴,為後來的西歐乃至世界的文學藝術提供了又一個有長遠吸引力的主題。1600年以後,他的思想更深刻,技巧也更老練,創作了一系列卓越的悲劇,其中《哈姆雷特》(1601)寫一個年輕的人文主義者面對邪惡勢力,在懷疑、猶豫之後終於為「重整乾坤」而獻出生命;《奧瑟羅》(1604)寫一個威尼斯的黑人大將雖然武功蓋世,卻仍然受到邪惡勢力的捉弄,以至親手殺了無辜的愛妻;《李爾王》(1606)寫一個國王在老年做了極不合情理的事,因此也受到極不合情理的對待,終於流落在民間,而在這過程中反而悟到了真理;《麥克白》(1606)則深入探索了野心的毀滅性,在充滿迷信和恐怖的氣氛里,作者卻讓他筆下的罪人不時剖析內心,沉思和反省給了這個悲劇以更大的深度。這一時期的作品標志著莎士比亞達到了他的戲劇藝術的頂點。以後他轉入傳奇劇的寫作,以寬恕和解為主題,其中《暴風雨》(1611)仍是有魅力的佳作。
在莎士比亞創作的末期,詩劇仍然繁榮,不僅有鮑蒙特與弗萊徹等人在寫傳奇劇,還出現了莎士比亞所未曾嘗試的社會諷刺劇,其代表作家是瓊森。他的最好的劇作是《狐狸》(1606年上演)和《煉金術士》(1610年上演),它們把17世紀初年倫敦社會上的騙子、方士、食客、盪婦、清教徒之流暴露得淋漓盡致,詩句也典麗有力。但瓊森後來為了投合宮廷所好而去寫假面劇。同時舞台上出現了韋伯斯特、特納等人寫的兇殺劇,他們以絕好的詩才而渲染色情和恐怖,詩劇的敗象已現。等到福特、修萊等人的劇本上演,不僅內容猥瑣,韻文也虛浮,深為在政治上日益強大、信仰清教主義的資產階級所不喜,他們所控制的國會於1642年通過法令,封閉了所有戲院。從16世紀興起的英國詩劇,在經歷了60年的光輝燦爛的成長過程之後,至此乃告衰竭。
文藝復興文學中還有豐富多採的散文作品。16世紀的英語雖然稍嫌蕪雜,卻十分富於表達力,敘事、狀物、寫景、辯難,無所不能,因此出現了各種風格的散文,繁麗工整如黎里的《尤佛伊斯》(1579~1580),明白曉暢如納什的《不幸的旅人》(1594),綿密雅潔如胡克的《論教會政策的法則》(1594~1597),簡約雋永如培根的《隨筆》(1597~1625)。上述黎里與納什二書也是原始形態的小說。此外還有德洛尼寫小城鎮手工業者的三本書,特別是寫鞋匠的《高貴的行業》(1600),在細節的敘述上已接近後來的現實主義小說。正是由於這時英語表達力強,所以在大規模的翻譯活動中也產生了許多優秀的譯作,如諾斯所譯的普盧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比較列傳》(1579)和弗洛里奧所譯的蒙田的《隨筆集》(1603)。它們都是莎士比亞參考過的書。17世紀初最重要的譯作則是1611年由國王詹姆斯一世下令出版的英文《聖經》。它是47位學者集體翻譯的成果,吸收了以前英文譯本的優點,用詞純朴而富於形象,韻律也饒聲調之美,對後來的英語產生了重大而持久的影響。以上思想、學術、詩、詩劇、散文、翻譯等方面的活動成就卓越,尤以詩劇為最,使這一時期文學成為歐洲以至世界文學的高峰之一。
四、18世紀文學
18世紀前半葉,英國社會安定,文學上崇尚新古典主義,其代表者是詩人蒲柏。他運用英雄偶句體極為純熟,擅長寫諷刺詩,但以發泄私怨居多。表現出啟蒙主義精神的主要是散文作家,他們推進了散文藝術,還開拓了兩個文學新領域,即期刊隨筆和現實主義小說。
期刊文學是應廣大讀者的要求而興起。斯梯爾與艾迪生兩人有首創之功。前者創辦《閑談者》報 (1709~1711) ,後者繼出《旁觀者》報(1711~1712),將街談巷議和俱樂部里的風趣幽默寫上了期刊。艾迪生的文筆尤見典雅。後來笛福、斯威夫特、菲爾丁、約翰遜、哥爾德斯密斯等名家都曾主編期刊或為期刊撰稿,可見此風之盛。由於他們的努力,英國式的隨筆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題材更廣泛,文筆也更靈活。
更具英國特色而又對歐洲大陸產生重大影響的則是散文小說。笛福的《魯濱孫飄流記》(1719)、《摩爾·弗蘭德斯》(1722)等書把水手和女僕當做英雄人物來介紹,細節寫得十分逼真,雖然書的結構鬆散,作者卻有娓娓動聽的說故事的本領,使讀者始終保持興趣。他的文字口語化,善於繪聲繪形,而又迅捷有力。這些特點,加上笛福對英國城鄉諸色人等的深刻了解,使他奠定了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基礎。斯威夫特的《格利佛游記》(1726)是以諷刺朝政、表現人類的丑惡為目的的寓言,然而作為故事,也是十分引人入勝。他把現實細節放在十分奇特的幻想的情景之中,而幻想也是正在發展中的英國小說所需要的。世紀中葉,理查遜用書信體小說細致地描寫遭遇不幸的少女的內心,以《克拉麗莎》(1747~1748)等大部頭小說感動了一整代英國和西歐的讀者,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稱之為偉大創造力的表現。但在菲爾丁的眼裡,理查遜只是市儈哲學的代表,於是他起而用仿作去諷刺之,其結果卻掌握了寫小說的藝術,於是有了他自己的創作,其中最受稱道的是《棄嬰托姆·瓊斯的故事》(1749),它的人物、風景、場面都是典型的英國式的。作者歌頌真誠、熱心、忠實而又不受傳統束縛的青年男女,全書有一種爽朗、清新的空氣,而又結構完整,把現實主義小說推進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當時及稍後還有斯摩萊特、哥爾德斯密斯、斯特恩等人的小說,或擴充了題材,或實驗了新寫法,都有建樹,因此雖然世紀末出現了渲染神秘恐怖的「哥特小說」,但是現實主義已經成為英國小說中的主流,繼續向前發展。
菲爾丁的作品《棄嬰托姆·瓊斯的故事》插圖
出色的散文還見於其他文學品種。約翰遜的《詩人傳》(1779~1781)是傳記和文論的卓越結合,鮑斯韋爾的《約翰遜傳》(1791)開辟了傳記文學的新境界,伯克的《論美洲的賦稅》(1774)展示了政治講演術的力量,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1776~1788)更以其深刻的啟蒙主義思想和典麗的文筆成為全歐欽仰的史學傑作。
然而散文之勢雖盛,詩歌並未沉寂,不僅有世紀初的蒲柏和湯姆遜在創作,就是一些散文名家,如斯威夫特、約翰遜和哥爾德斯密斯,也善於寫詩。等到世紀後半葉,感傷主義抬頭,詩歌也復振,出現了揚格的《夜思》(1742~1745)和格雷的《墓園輓歌》(1750)等佳作,反映了英國許多人在產業革命加緊進行中所感到的痛苦和彷徨。珀西編的《英詩輯古》(1765)引起了對古民歌的愛好,於是仿作者有之,偽造者有之,形成一種對中世紀神往的風氣。這時從經濟不甚發達的蘇格蘭傳來了農民詩人彭斯的聲音,他既是舊民歌的整理者,又是新詩篇的創造者,而吟唱的內容則是愛情和自由、平等、博愛的新思想。後者正是法國啟蒙思想的結晶,在80年代之末導致了法國大革命。對這次革命的迎或拒,同情或反對,使英國散文作家發生了嚴重的分裂,但大多數詩人卻在革命初起的「黎明」時刻對人類的未來充滿了希望。在這樣的氣氛中產生了浪漫主義詩歌。
五、19世紀文學
浪漫主義詩歌的第一個大詩人是布萊克。這個靠鐫版謀生的手工匠人是法國革命的熱烈的擁護者,但又反對它的哲學基礎理性主義,所寫的詩也大異於18世紀的優雅含蓄,而著重想像力和神啟式的宗教感,初期的《天真之歌》(1789)寫得純真,《經驗之歌》(1794)寫得沉痛;後來詩風一變,轉而寫作篇幅巨大的長詩如《四天神》(1804),其中有一套獨特的象徵和神話系統。
大學生華茲華斯和柯爾律治卻經歷了另一種變化,即從擁護法國革命變成反對,於是前者寄情山水,在大自然里找慰藉;後者神遊異域和古代,以夢境為歸宿。兩人的詩歌合集,題名《抒情歌謠集》,於1798年出版。兩年後再版,華茲華斯加了一個長序,認為「所有的好詩都是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主張詩人「選用人們真正用的語言」來寫「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而反對以18世紀格雷為代表的「詩歌詞藻」。他進而論述詩和詩人的崇高地位,認為「詩是一切知識的開始和終結,它同人心一樣不朽」,而詩人則是「人性的最堅強的保護者,是支持者和維護者。他所到之處都播下人的情誼和愛」。
這一理論有足夠的實踐作為支持。華茲華斯的小詩清新,長詩清新而又深刻,他的十四行詩雄奇,他的《序曲》(1805)首創用韻文來寫自傳式的「一個詩人的心靈的成長」,無論在內容和藝術上都開了一代新風。柯爾律治另有特長。他的《古舟子詠》(1798)借用了一個充滿了奇幻之美的航海故事,探索了罪和贖罪的問題;他的短詩《忽必烈□》(1816)發掘了詩的音樂美和人心的聯想作用;他的理論著作《文學傳記》(1817)吸收了德國哲學家謝林的論點,對浪漫主義詩歌的特色,尤其是想像力在詩歌創作中的重要作用,作了精闢的論述,使他成為英國文學批評史上最敏銳的理論家之一。
然而這兩人的詩才在短期的閃耀之後相繼熄滅了,另一代詩人在1815年左右起來,把浪漫主義詩歌帶進了更廣闊的境界。拜倫、雪萊、濟慈三人各有特色,但是都忠於法國革命的理想。拜倫是出於對暴政的反感,雪萊是著眼於未來的理想社會,濟慈是由於憎恨這個使「青年臉色蒼白、骨瘦如鬼」的殘酷世界。在藝術上,他們都有重大的創新。拜倫在他的傑作《唐璜》(1818~1823)里一反歐洲舊傳說,把主人公從紈□子弟轉變成熱血青年,讓他兩度橫越歐陸,通過他的眼睛見證了又評論了廣闊的歐洲現實,而作者在本詩里對於口語體的運用又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拜倫詩如其人,始終為自由而斗爭,產生了超越英國和歐洲的文化和政治上的重大影響。雪萊的抒情詩情思專注而意境高遠,《西風頌》(1819)鼓舞了當時和後世的革命志士;他的哲理詩探討人類解放和理想的男女關系等重大問題,以議論入詩而詩句依然絢爛多采;他有志於復興希臘式的詩劇,在《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1820)里他師法埃斯庫羅斯而又不取其懦弱,重申人的復興的勝利,詩句挺拔,取得了輝煌成就。而濟慈,這個英年夭折的天才,在1819年一年之內,寫出了他幾乎全部最重要的詩篇:《心靈》、《夜鶯》、《希臘古瓮》、《秋頌》、《許佩里翁》,每一篇都使人感染到年輕詩人是怎樣不知疲倦地追求著美,然而這卻只使他更憬然於當時英國無處不見的丑,使他明白「只有那些把世界的苦難當作苦難,而且苦難使他們不能安息的人」才能達到藝術巔峰。正是這對於「世界的苦難」所感到的切膚之痛使得濟慈的詩篇不僅瑰麗,而且深刻。
這一時期詩歌還有司各特、克萊普、莫爾、坎貝爾、胡德等人的作品,總的成就是驚人的。英國文學史上,莎士比亞去世以後,沒有另外一個時期有這樣多的第一流詩人,創作了這樣大量的為後世所珍視的第一流作品。
浪漫主義也有著名的散文作家,如哈茲里特和蘭姆,前者的《時代的精神》(1825)是精闢的文論;後者的《伊利亞隨筆集》(1823)以其風趣、典雅得到了英國和世界無數讀者的欣賞。此外還有《一個英國鴉片服用者的自白》(1821)的作者德·昆西,《幻想的對話》(1824~1848)的作者蘭道爾,都講究風格,喜作「美文」。德·昆西還運用詞句的音韻,試圖在散文中造成詩的效果。與之成為對照的是平民政治家科貝特所寫的《騎馬鄉行記》(1830),結合對民生疾苦的觀察和美好山水的感興,表明朴實有力的平易散文仍在發展。
散文的更大成就見於小說。原來以寫詩出名的司各特從1814年起寫了27部長篇歷史小說,用雄邁的文筆再現了蘇格蘭、英格蘭和歐洲歷史上的一些有突出意義的事件,包括人民起義、民族矛盾、宗教沖突和近代國家在反封建的斗爭中的建立,展示了歷史的進程,刻劃了眾多的英雄人物,留下了《威弗利》(1814)、《羅布·羅伊》(1817)、《米德洛西恩的監獄》(1818)、《艾凡赫》(1819)等名著,不僅創建了一個新的小說部門,而且對英、法、德、意、俄、美等國的小說寫作產生了影響。同樣有影響的,特別在英語國家的讀者當中,是女作家奧斯丁。她一共寫了6部小說,都以鄉下紳士家女兒的婚姻為主題,用筆細膩而略帶嘲諷,寫出了真愛情的可貴,偽善的可笑,創造了一類有見地、有個性的新的青年婦女典型,而小說結構勻稱,組織緊密,《傲慢與偏見》(1813)與《愛瑪》(1815)尤為精心之作。
小說在19世紀40至50年代得到更大的發展,這也是英國國內階級斗爭激化的時期。列寧稱為「世界上第一次廣泛的、真正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運動即憲章運動」帶來了憲章派文學。同時科學技術在加快發展,達爾文的劃時代的進化論給了傳統信仰以猛烈沖擊。在宗教界內部,出現了圍繞「牛津運動」的論爭。在政界和輿論界,圍繞穀物法和「英國現狀」問題展開了時間更長的論爭。論爭鍛煉了散文。正是在這個多事之秋,散文文學成果累累,卡萊爾的《法國革命》(1837)和《過去和現在》(1843)、麥考萊的《英國史》(1849~1861) 、羅斯金的《威尼斯之石》(1851~1853)、穆勒的《論自由》(1859)等便是明證。讀者層也在急劇擴大;不少新刊物問世,開始了逐期連載長篇作品的作法。
這樣的環境和氣氛使小說作者更加關心社會上的重大問題。狄更斯最初用幽默風趣的筆觸寫了《匹克威克外傳》(1837),使人們感染到他的樂觀主義;而不過兩年,他就在《奧列佛·特維斯特》(1838)里寫孤兒的苦難和倫敦賊窟的黑暗;進入40年代,他又寫了一系列小說揭發崇拜金錢的罪惡後果,其中《董貝父子》(1848)尤為深刻;《大衛·科波菲爾》(1850)是一部充滿人世滄桑之感的成熟作品;接著而來的《荒涼山莊》(1853)、《艱難時世》(1854)與《小杜麗》(1857)則更見陰郁;《雙城記》(1859)強烈地譴責了法國貴族的殘酷,也表達了作者對於人民採取暴烈行動的戒懼;60年代的《遠大前程》(1861)寫的是前程渺茫,而《我們共同的朋友》(1865)則用巨大的垃圾堆來作英國社會的象徵。象徵手法的更多使用和對於小說結構的注意是他後期小說的特點,表示了他在小說藝術上的發展;然而他最吸引讀者的依然是他一貫保持的優點,即真實的細節與詩意的氣氛的結合,幽默、風趣與悲劇性的基本人生處境的結合,具體情節與深遠的社會意義的結合。這些結合,加上他對於語言的莎士比亞式的運用,使狄更斯的小說不僅內容豐富、深刻,而且以其藝術上的創新對歐洲現實主義小說的發展作出了獨特貢獻。
同樣關心社會問題但在范圍與寫法上不同於狄更斯的還有一大批別的作家。 薩克雷的《名利場》(1847~1848)是另一部有長遠吸引力的巨著,用文雅的筆法諷刺了上層社會的貪婪和欺詐,而他的《亨利·埃斯蒙德》(1852)則發揚了英國歷史小說的優良傳統。1847至1848年間是英國小說的「奇跡年」:除了狄更斯的《董貝父子》和薩克雷的《名利場》外,還出版了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埃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蓋斯凱爾夫人的《瑪麗·巴頓》。更多女作家的出現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而她們各有特長:蓋斯凱爾夫人用同情的筆調寫工人斗爭;勃朗特姊妹一個把倔強、有個性的家庭女教師放在小說的中心,讓她對有錢的小姐們發出抗議的聲音;另一個則用熾熱的情感寫愛與恨的故事,以荒涼的約克郡的野地為背景,情節中充滿40年代特有的嚴厲性。稍後,另一個女作家喬治·艾略特寫了一系列剖析倫理問題的小說,其中充滿田野景色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1860)是一動人的悲劇,而她的晚年作品《米德爾馬奇》(1871~1872)則又以缺乏愛情的痛苦的婚姻生活為中心,細致、深入地描寫了一整個小市鎮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此外,這一時期里還有迪斯雷利寫貧富對立的兩個英國的社會小說,里德和金斯利寫為社會改革服務的揭露小說,特羅洛普寫小鎮故事和以內閣和議會為中心的政治小說,科林斯寫對狄更斯也產生了影響的偵探小說,都留下了出色作品。進入19世紀的後30年,英國小說依然活力不衰,題材范圍繼續擴大。梅瑞狄斯的《利己主義者》(1879)細致地分析了英國紳士在婚姻問題上的虛妄的自信,而他的《維托利亞》(1867)和《克勞斯威的黛安娜》(1885)又描繪了一類參與政治斗爭的新女性;勞瑟福德在《皮市巷的革命》(1887)里寫相信「異議派」教義的手工業者,勃特勒在《眾生之路》(1903)里寫維多利亞時期中產階級的冰冷無愛的家庭生活,威廉·莫里斯在《夢見約翰·保爾》(1888)里懷念舉行1381年起義的壯士,又在《烏有鄉消息》(1891)里描繪他心目中的共產主義社會。吉卜林寫英國殖民者在印度的活動的小說和威爾斯的科學幻想小說也是19世紀末年的產物。小說的藝術性也有新發展:梅瑞狄斯的文采,勃特勒的犀利,莫里斯的用古樸以求新鮮,吉卜林的活潑和嘲諷,都使英國小說更加豐富多采。
六、20世紀文學
20世紀文學的第一個成就是戲劇創作上的突破。首先是愛爾蘭人蕭來到倫敦,用潑辣的劇評為易卜生所代表的歐洲現實主義新戲劇打開局面,接著又在自己的創作里巧妙地把它同阿里斯托芬以來的歐洲古典喜劇傳統結合起來,寫出了51個劇本,其中有《華倫夫人的職業》(1894)、《人與超人》(1903)、《英國佬的另一個島》(1904)、《巴巴拉少校》(1905)、《皮格馬利翁》(1913)、《聖女貞德》(1923)、《蘋果車》(1929)等名作,它們或是辯論社會問題,或是發表新穎思想,但都給觀眾以高尚的藝術享受。蕭的出現使過去一百年英國戲劇不振的局面根本改觀。
『捌』 英國發展史
英國在近現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縱觀其歷史,小小島國怎一個亂字了得!
英格蘭的主島—不列顛島上很早便有人類活動,島上的居民在五千年前就創造了以英格蘭南部沙里斯布里平原上的巨石圈為代表的燦爛文化。
按一些史學家的說法,約在1萬年前就生活在中亞的一個游牧父系氏族集團於公元前4000年前後分裂,東遷的一支進入新疆建立了一些小王國,如漢代的樓蘭;南遷的一支滅了古印度;西遷的一支進入伊朗,較著名的就是古波斯人和米底亞人;北遷的一支便是日爾曼人的祖先。
因歐洲人在近現代科學研究中長期居於領先地位,他們以歐洲地理和歐洲人的歷史為中心來創造歷史名詞,所以大量的歷史名詞帶上了歐洲人的感情色彩,如小亞細亞半島、巴勒斯坦周圍、東亞就被按離歐洲的距離遠近稱為「近東」、「中東」、「遠東」,中國人、朝鮮人、日本人被稱為「蒙古人種」,因蒙古人給他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他們發現遠古時期中亞民族遷移過程後就將這個氏族集團稱為「古印歐人」,之所以有這個「印」是因印度是他們的模範殖民地,他們對其是有感情的,他們希望所有反抗殖民統治的民族都向印度人學習,因此平時對印度提攜有加。
公元前2000-1500年,古印歐人的一支——凱爾特人(羅馬人稱其為高盧人)西進,公元前1200-1000年日耳曼人迫使凱爾特人繼續西進到了不列顛島.在他們之前在島上居住的是皮克特人,皮克特人的首都是斯康宮,被蘇格蘭人稱作歷史中心,該宮殿以「斯康石」聞名蘇格蘭,史稱「定命石」,因為繼承蘇格蘭王位的每一位王公貴族都要到這里來舉行加冕儀式。直至1296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決定把這種儀式改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內舉行。直到諾曼征服後,蘇格蘭仍有皮克特王國。
公元前55年與54年,愷撒率羅馬軍隊遠征不列顛島,在凱爾特人表示一定的屈服後就撤退了。公元43年,羅馬人在不列顛島設置了行省,不列顛島被分為軍事區(西北部山區)與行政區(東南部平原區)兩部分。羅馬人實際上只控制了行政區,北部的蘇格蘭與西部的威爾士仍在凱爾特人的手中,他們時常起兵反抗羅馬人的統治,羅馬人為了防備他們不得不修建了「哈德良長城」。公元四至五世紀,羅馬帝國日漸衰落,逐漸放棄了對不列顛的控制,羅馬人從407年開始撤兵,至442年全部退走,結束了對不列顛400年的統治。凱爾特人獲得政治上的獨立後,建立了一批小的公國,這些公國之間為了爭奪地盤爭戰不休,削弱了自身的力量,為外族的入侵提供了良機。
在不列顛島對面大陸上的日德蘭半島南部居住著盎格魯人,半島北部是朱提人,撒克遜人居住在易北河與威悉河下游一帶,他們都是日耳曼人的分支。盎格魯人與撒克遜人的關系密切,語言與風俗很難區分,歷史上統稱為盎格魯•撒克遜人,盎格魯•撒克遜人是目耳曼人中羅馬化程度最低的原始部落,從公元三世紀起他們就對不列顛進行了海盜騷擾。為了防備他們,羅馬人沿東南海岸從梭倫特到屋西建立了要塞和瞭望台,配備軍隊對付他們,這一帶被稱為「撒克遜海岸」。由於他們與強大的法蘭克人毗鄰,無法向高盧發展,再加上羅馬人已從不列顛撤軍,因此當五世紀中期匈奴人西遷時他們就渡海遷入不列顛。
這時不列顛島的肯特地區的一個凱爾特人的部落首領屋提吉倫也請朱提人幫助他們抵禦皮克特人和斯克特人海盜式的襲擊,朱提人的軍事首領海恩吉斯和豪沙兄弟率兵於449年從泰唔士河上岸,進入肯特。六年後雙方因薪餉問題起了爭執,朱提人以武力佔領了肯特地區,正式在當地定居下來,這是不列顛在羅馬人撤走後的第一次外族入侵。與此同時,撒克遜人開始從北海東南岸出發在達沃什灣登陸,進入泰唔士河流域;盎格魯人則橫渡北海進入英格蘭中部。凱爾特人對這些外來的民族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羅馬人幾百年的建設成果在戰爭中遭到破壞。公元500年時,入侵因凱爾特人的頑強抵抗而暫停,一位名叫阿魯狄爾的勇士領導凱爾特人堅壁清野,連獲大勝,特別是巴頓山大捷更是遏止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達幾十年之久。在巴頓山之戰前後,凱爾特人的一支為避戰亂遷到了阿爾摩利克半島,這個半島因此得名布列塔尼亞(小不列顛)。550年,新一輪的入侵又開始了,南部的撒克遜人打敗凱爾特人推進到了布里斯托爾灣。613年,盎格魯人在諾丁漢郡的切斯特大勝,推進到了愛爾蘭海岸,這三個民族就此在島上定居下來。凱爾特人退到了威爾士、蘇格蘭、愛爾蘭等地,現在這三個地區的居民大都屬於凱爾特人後裔,在後世這三個地方的人大舉移民北美,成為開發北美洲的主力,現在美國南方的凱爾特人後裔佔比較高。
盎格魯•撒克遜人在與凱爾特人的征戰中陸續建立了許多小國,經過長期的兼並形成了英格蘭歷史上的七國時代,這時先是北方的諾森布里亞王國,然後是中部的麥西亞王國,最後是南方的威塞克斯王國都曾稱雄英格蘭,亞瑟王與圓桌騎士的傳說就發生在這一時期。
就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經過幾百年的苦戰終於在不列顛安定下來後不久,又要面臨其他民族的入侵了,這次的入侵者是諾曼人。諾曼人(意為北方人)是目耳曼人的一支,也稱維京人,指的是居住在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和目德蘭半島的挪威人,瑞典人與丹麥人。諾曼人生活的地方森林茂密,耕地稀少,他們善於造船、航海,是一個勇於進取、具有冒險精神的民族。隨著人口不斷增長,當地的出產已不能養活他們了,諾曼人只好於8至9世紀時開始擴張。他們的擴張在9至11世紀形成一個高潮,在13與14世紀還有影響。在這期間,諾曼人擴張的方式也從劫奪轉變為殖民。
諾曼人的擴張分為三條路線,中線主要為丹麥人。公元789年,丹麥人第一次入侵不列顛,豐富的收獲使諾曼人記住了這個地方,以後不斷前來襲擾。851年,他們第一次在英格蘭過冬,進而在英格蘭東北部建立了「丹麥統治區」。9世紀初,威塞克斯國王兼並六國,統一全英格蘭,但對丹麥人卻無可奈何。879年,英格蘭國王的阿爾弗雷德(871——899年在位)打敗了丹麥人,與他們訂立和約。和約規定以倫敦向西北延伸到徹斯一線為界,北部,東北部為丹麥人統治,丹麥統治者向當地收取「丹麥金」,南部仍屬英格蘭。在搶掠英格蘭的同時,諾曼人還於9世紀初入侵法蘭西,845年攻佔巴黎,搶劫了亞眠,波爾多,馬賽,盧昂,波爾多等城市。911年,諾曼人羅洛率軍占據了法蘭西西北部一大片地區,稱其為「諾曼底」(北方人的土地),他自稱「諾曼底公爵」。一部分丹麥人還入侵了義大利,與拜占庭帝國發生了戰爭。在西線的擴張的主要為挪威人,他們佔領了愛爾蘭、冰島、格陵蘭、北美洲,據後世考證他們還曾到達北美洲的東北部。在東線擴張的主要是瑞典人,他們被俄國人稱為「瓦良格人」(意為北歐漂泊者)。7至8世紀時他們就在波羅的海沿岸從事商業活動,9世紀初他們通過芬蘭灣進入斯拉夫人的土地。在擴張過程中他們亦商亦盜,商隊向南一直到達君士坦丁堡,與希臘人、拜占庭人進行貿易,加速了文化在東歐的傳播。862年,瑞典人在諾夫哥羅德建立了政權,882年,他們又建立了基輔羅斯公國,後來他們被東斯拉夫人所同化,成為今天俄羅斯人的祖先。
十世紀末丹麥人大舉入侵英格蘭,1016年時丹麥人卡紐特佔領了全英格蘭,一直到1035年卡紐特戰死後英格蘭才得以復國。1042年,威塞克斯國王的後裔「篤信者」愛德華(1042——1066年在位)登上英格蘭王位,他娶英格蘭大貴族哥德溫之女為妻。他的父親是威塞克斯國王伊塞爾雷德,母親是諾曼底公爵的女兒埃瑪,後來改嫁卡紐特,丹麥人佔領英格蘭時期他流亡諾曼底,住在他外祖父的宮廷里。落難時期的經歷使他對諾曼人心存好感,任命了大量諾曼人擔任要職,外來的諾曼人勢力同以哥德溫為代表的英國本土勢力之間矛盾激化。1051年,愛德華國王迫使哥德溫全家出逃,並邀請諾曼底公爵威廉訪問倫敦,威廉在訪問倫敦時,就與表兄弟、英王愛德華討論過由他繼承英國王位的問題,因愛德華無子,他對威廉的要求沒有提出異議。次年,哥德溫與其子哈羅德率軍發起反攻,並得到英國民眾的擁護。愛德華只好恢復了哥德溫家族的地位,驅逐了朝中的諾曼人。1066年,愛德華去世,由於他無子嗣繼承王位,臨終前他指定哈羅德為王位繼承人,賢人會(咨議會)也選舉哈羅德繼任英格蘭國王。
當時諾曼底公國已是法國境內最強大的諸候。威廉一世(1027——1087年,1066——1087年在位)1035年登位,由於他當時年僅8歲,公國內亂不斷。他於1047年得到法國國王享利一世幫助平定了叛亂,樹立起自己的權威。1053年,他同佛蘭德爾伯爵鮑德溫五世的女兒馬提爾達結婚,從而使諾曼底公國與這一歐洲最富地區結成聯盟,1063年,他征服緬因,後又控制了布列塔尼,勢力大為增長,野心也恢復到他祖先的水平。據他聲稱,愛德華曾許諾將王位傳與他。1064年,哈羅德乘船在英吉利海峽失事,為朋蒂烏伯爵所獲,送到諾曼底,哈羅德為了能返回英國被迫向他宣誓,支持他對英國王位的要求。自認為已在封建習慣法與輿論上佔了上風的威廉公爵開始大肆幕集軍隊,並取得了教皇與法國、德國、丹麥諸王的支持。1066年夏,一切都准備就緒,只侍出發了。
哈羅德得到消息後急忙也集合軍隊准備應戰,他的軍隊是民軍性質的,裝備十分簡陋,軍中還有使石斧的。這時,他的兄弟陶斯提格在挪威國王的支持哈拉德•哈德拉達的支持下率軍在約克郡登陸,目的是與他爭奪王位。1066年9月25日,兩軍在斯坦福橋激戰,哈羅德軍大勝,挪威國王與陶斯提格被殺。正當哈羅德歡慶勝利時,威廉於9月28日率軍在伯文西登陸,哈羅德急忙率軍南返。這時哈羅德軍隊才進行了一次大戰,已十分疲憊,北方兩個大封建領主艾德溫和莫爾卡伯爵出於個人自私的理由不肯支援,按理說哈羅德是不能立即與威廉正面作戰的,他只要利用英格蘭南部對他有利的民心疲憊威廉軍隊就可穩操勝算,可哈羅德的急性子卻讓他不甘等待。10月14日,雙方在黑斯廷斯決戰。威廉大軍分三路,左翼為布列塔尼伯爵阿南指揮的不列顛人,右翼是勃羅根的歐斯特斯指揮的雇擁兵,中路是威廉率領的諾曼人,打著教皇的「神旗」,總兵力12000人,哈羅德兵力為6300人。戰斗中哈羅德勇猛有餘,計謀不足,他本來已在戰役初期數次挫敗威廉軍隊的進攻,占足上風,但他在威廉軍隊佯退的引誘下離開了有利地形,遭到威廉部隊騎兵的突擊,戰役的結果是威廉大勝,哈羅德戰死。12月25日,威廉在倫敦登上王位,稱威廉一世,這就是「諾曼征服」。這以後英國的盎格魯•撒克遜人進行了長期的武裝斗爭反抗諾曼人的統治,但均未成功,當初不顧大局的兩個大封建領主艾德溫和莫爾卡伯爵也被消滅了。1072年威廉征服了全英國。他在全國建立封建庄園,變自由農民為農奴,使英國的封建化進程很快完成。威廉一世除了保留盎格魯•撒克遜人騎士的領地外,其他貴族的領地都被剝奪了。他大肆分封與他打江山的臣下,因土地的分封是隨戰事進行的,所以相當分散,各諸候不能形成統一的地方勢力來與國王作對,無意中加強了王權。威廉一世本人佔有全國耕地的七分之一,還佔有了絕大部分的森林,構成了王權的強大物質基礎,他還將教權置於王權之下。1086年,他下令在全國進行土地調查,編成了《土地賦役調查簿》,因調查的方式類似審判,所以這也被稱為《末日審判書》,他的此舉是為了了解全國的人口與土地狀況,以使國民承擔封建義務和納稅義務時不得取巧。大批的自由農民在這次調查中轉為了農奴,因為在調查時很多自由農民被登記為農奴了。
威廉一世征服英國後的仍擁有諾曼底公國,雖然他在封建義務中是法國國王的附庸,但實際上諾曼底地區已成為英國的一部分了,法國王室為挽回這個重大損失幾代人費盡了苦功。當時法國王室的勢力尚小,領地是一個長條,大城市只有巴黎和奧爾良,國王只是名義上的國王。法國國王與威廉一世相爭時主要通過外交與封建習慣法賦予他的宗主裁判權。他先挑拔威廉一世的長子羅伯特與威廉一世的關系,並支持他向其父要求繼承諾曼底公爵之位,父子倆展開了大戰。1087年,威廉一世死後,他的次子盧弗斯的威廉繼承了英國王位,稱威廉二世,羅伯特也最終獲得了諾曼底公爵頭銜,英格蘭與諾曼底分而治之了。英國許多大貴族在兩地都擁有領地,所以他們要對兩個君主同時承擔封建義務,法王利用這點大肆挑撥,使威廉二世統治的13年間內亂不止。1100年,威廉二世在狩獵時被箭射死,他的弟弟亨利一世登位(1100——1135年在位)。
亨利一世深知國家內亂的根源在於諾曼底沒有控制在國王手中,再加上有法國國王的挑拔。他在鞏固了自己在英格蘭的地位後,於1105年進攻羅伯特公爵。1106年9月,雙方在鄧奇勃萊展開激戰,羅伯特公爵被俘。1109年,與享利一世作對的大主教安瑟倫也去世,享利一世徹底控制了諾曼底,同年,享利一世的女兒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德國國王享利五世訂婚。
這一切都給法國國王以強烈震動,英格蘭與諾曼底的統一使英國的勢力深入到法國的心腹地區,英國與德國的聯姻又使法國兩面受敵,法國不得不予以反擊,英法之間長達兩個世紀的戰爭便這樣開始了。因勢力尚弱,路易六世(1108——1137年在位)只好先以小規模戰爭與外交活動相結合,他以幫助羅伯特公爵的兒子威廉•克萊托恢復領地為由與英國開戰。英國則通過巧妙的繼承與外交聯姻為手段來削弱法國。1119年,法軍被打敗,經教皇調停,兩國議和。1124年,兩國再度開戰,享利一世聯合女婿德皇享利五世,企圖由西南和東北兩路夾擊法國。法國舉國震驚,路易六世以「黃金焰神旗」為號召集合起了20萬人,挫敗了這次進攻。
1120年享利一世的獨生子因海難去世,享利一世選擇其嫁給了德皇的女兒莫德為繼承人。1125年,莫德的丈夫享利五世去世,享利一世又將莫德嫁給了法國北部最強大的安茹伯爵,1135年12月,享利一世去世,威廉一世的外孫斯特凡捷足先登宣布繼位,他的父親是法國的布魯瓦伯爵,母親阿黛拉是威廉一世的第四個女兒。作為法定繼承人的莫德不肯罷休,雙方在後來的10餘年裡不斷交戰,英國大部分地區處於混亂狀態。1150年,莫德與安茹伯爵所生的兒子亨利成長起來,他被母親授予了諾曼底公爵稱號。1151年其父去世,他又兼有安茹,屠棱,曼恩的伯爵封號。他常去法國國王宮中拜謁法王路易七世,與當時的王後阿奎丹的埃利娜相愛。埃利娜對於虔誠而不熱衷於家庭生活的路易七世早就不滿,這時就順勢與其離婚了,兩個月後她投入亨利懷中,加上她帶去的領地,亨利手中有法國領土的一半。路易七世只好先放過斯特凡,進攻諾曼底,但被打敗,1153年1月,亨利率軍渡海進攻斯特凡,迫使其簽約,同意享利為繼承人,1154年斯特凡去世,亨利登上王位,稱亨利二世(1154——1189年在位),開始了英國歷史上的金雀花王朝(1154——1399)。該王朝本名叫安茹王朝。但是因為紋章用金雀花的小枝做裝飾,所以通常人們叫它金雀花王朝。
當時亨利二世不僅擁有英格蘭,還在法國據有安茹、諾曼底、曼恩、屠棱、普瓦都、阿奎丹等地,佔有法國大片土地,相當於當時法王領地的六倍,形勢對法王相當不利。但享利二世並未真正控制這些領土,只是由婚姻、繼承等各種方式接著起來的大雜燴,從封建原則上看也是法王的附庸。
亨利二世繼位後,著手整頓封建秩序,嚴歷鎮壓內亂期間騷動的大封建主,拆除了他們建造的300多座城堡,又任命自己的親信擔任各地的郡守。他還改革了軍制,當時的傳統是封建附庸每年向國王服軍役四十天,這不利於長期作戰,造成王權對於封建領主軍事力量的依賴,所以他提出領主繳納盾牌錢,以金錢的形式代替軍役,他再用這筆錢去幕集軍隊。同時他還恢復民軍,所有的自由民自選配備武器,隨時准備出戰。在司法方面,他規定自由人在繳納一定費用後就可以越過領主直接向國王法庭申訴,騎士、市民、及所有自由民均可由此擺脫領主司法權力的束縛,因而更加支持王權。他還以「誓證法」代替「神命裁判法」,即國王的巡迴法官在地方審理案件時讓當地居民參加陪審,出庭作證,陪審員一般為12名,從騎士與富裕平民中選出,這擴大了國王法庭的許可權,削弱了地方領主法庭的權力,為王權吸引了大量的支持者。這一系列的措施加強了中央集權,減少了人民頭上的壓迫者,在當時是進步的。
與此同時,法國的路易七世勵精圖治,王權越來越鞏固。英法兩國間戰爭不斷,為積蓄力量以利再戰,享利二世與路易七世講和,享利二世的長子享利與路易七世的女兒訂婚,路易七世趁機挑拔父子關系,享利王子果然上當,與其父鬧翻,其他王子也紛紛效法,起兵反叛。
1179年,腓力二世登位,他在位期間為法國王室領地的擴大、王權的加強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有「奧古斯都」之稱。1187年,腓力二世打敗享利二世取得伊蘇曼與弗雷特伐爾,1189年7月,腓力二世聯合亨利二世的次子理查攻打亨利二世,迫使他投降並把格拉塞讓與腓力二世,當亨利二世看到名單上有他最寵愛的小兒子約翰的名字時氣絕身亡。由於這時長子已死,次子理查便即位,稱理查一世(1189——1199年在位),他就是獅心王,被稱為「中世紀騎士之花」,有關羅賓漢的傳說里與《艾文荷》里就有他的身影。腓力二世認為他對法國的危害比亨利二世更大,二者的矛盾漸起。1190年,他們結伴參加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理查在征戰中功勛顯赫,引起了腓力二世的忌恨。1191年,腓力二世以患病為借口返回法國,與理查的幼弟約翰(他就是羅賓漢傳說和《艾文荷》里長期與查理作對的那位親王)串通,准備向英國在法國的領地進攻,理查得知消息後火速往回趕。查理在途中被與他結怨很深的奧地利公爵扣留,在付出大筆贖金後才獲得自由。理查二世回到英國後搜集軍隊開進法國與打算與腓力二世決一雌雄,他們在法國的戰爭是很有節奏的,每年都有一次停火,當天氣和基本條件充許時兩軍重新開戰。後來理查在昂德利附近塞納河轉彎處的峭壁處修建了一座雄偉的城堡,他稱其為「漂亮的城堡」,這激怒了腓力二世。兩軍重開激戰,理查節節勝利,可常勝不敗的他卻於1199年在里亞贊與一個叛亂的諸候作戰時意外陣亡,腓力二世絕路逢生。理查一世時因連年征戰,財政緊張,引起國內普遍不滿,封建貴族勢力再度抬頭。
1199年,約翰繼位。約翰登上王位後,利用得以加強的王權,大肆剝奪各階層,引起國內各階層對王權的背離,腓力二世也幫助約翰的下一輩布列塔尼公爵阿瑟反對約翰。1200年,約翰與法國講和,法國得到了諾曼底的韋克森、埃弗勒、奧弗涅和貝里的幾處地方,約翰的侄女布朗什•德•卡斯蒂爾嫁給了法國王儲路易。
此後不久,由於約翰強娶阿奎丹的西尼昂家族於格公爵的未婚妻伊薩貝拉,與該家族發生沖突。腓力二世沒有放過這一機會,擺出宗主調節附庸關系的姿態,命令英王約翰到法國出庭,約翰當然拒絕了。1204年4月,腓力二世對約翰進行缺席審判,剝奪了他在法國領地的一切權利,法軍立即進入諾曼底。1204年夏,雙方進行了托——加耶之戰,法王佔領了諾曼底。1204——1206年,約翰在與法國的作戰中失敗,「漂亮的城堡」也丟了,接著又失去安茹,曼恩,都蘭,布列塔尼。英國在海外的領土只剩下基恩和加斯科尼以及海峽中的一些島嶼。1213年,約翰與教會因選舉大主教問題而發生分裂,教皇英諾森三世早就想插手西歐事務以求控制西歐,1212年教皇宣布廢黜約翰的王位,轉授腓力二世,約翰也以沒收教會財產回擊,但由於得不到國內支持,最後他不得不向教皇屈服,英諾森三世立即轉向又充當起他的保護人來,利用他來牽制腓力二世。由於腓力二世新近兼並了英國在法國的絕大部分領地,聲威大振,大陸上的其他勢力不願看到均勢被打破,所以約翰很快與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奧托一世、佛蘭德爾伯爵、布洛涅伯爵結成同盟。1214年,他們從東南和西北兩路進攻法國。腓力二世利用英國貴族對於約翰的不滿先打敗了約翰,並派出太子路易攻入英國本土,拿下倫敦城,國家存亡之際,許多以前投靠腓力二世的英國貴族轉而支持約翰,法軍最後在教皇的干預下,退出英國。
從法國戰場敗回的約翰受到了國內貴族的逼迫,他與貴族們於1215年6月15日在泰唔士河較的蘭尼米德召開會議討論《大憲章》,6月19日《大憲章》得以通過。這是一場主張地方分權自治的封建領主與統一王權的斗爭,在當時英國加強王權的潮流中是一種退步,但隨著形勢的變化,它卻成為了新興的資產階級爭取自由的工具,因為裡面有一些當年的貴族們為拉攏平民上層而設立的保民條款,這就成了第三等級與王權進行斗爭的法律依據,為以後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最早的理論依據,成為「英國自由的奠基石」。但約翰簽署《大憲章》只是權宜之計,並不想真正遵守,他利用教皇對憲章中限制教權內容的不滿與貴族開戰,貴族們便乾脆擁護法國太子路易為英國國王,控制了大部分的地區,約翰長期無法取得主動。1216年約翰在征戰時患病去世,其子亨利三世(1207-1272,1216——1272年在位)繼位,時年九歲。由於輔佐他的大臣很賢良,國內政局開始安定下來。
1223年,腓力二世去世,在他的統治下法國一度成為全歐洲最富有和最強大的國家。其子路易八世繼位,但很快就於1226年去世,其子路易九世又繼位。法國國內許多大貴族對他不滿,這便引發了內戰,亨利三世趁機參與,他曾兩度率軍侵入法國,但法國大貴族各有打算,亨利三世與英國貴族矛盾重重,能動用的兵力有限,桑特戰役中路易九世擊敗亨利三世,雙方簽訂和約。
1272年亨利三世去世,其長子愛德華一世(1272-1307年在位,1239-1307)即位。他參加過十字軍,在位期間征服了威爾士,封長子愛德華為威爾士親王,以後英國的王儲都要先被封為威爾士親王。《大憲章》在他統治時得以完善,他創建了「模範議會」。為征戰的需要,他改革了英國的軍制,組建了一支裝備精良的重鎧騎兵,並使長弓兵成為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個高,得名「長腿」,他就是《勇敢的心》中的那位英國國王。1282年,愛德華一世佔領愛爾蘭。這以後,愛爾蘭人起義就沒斷過,直到1536年和1542年頒布的聯合法令才把英格蘭與威爾士在行政、政治和法律上統為一體。當蘇格蘭國王法比西斯二世打獵時意外死亡後,蘇格蘭陷入一場繼承人危機,當時有繼承權的是一位遠在北歐、被稱作「挪威少女」的十四歲少女,這位小姑娘在歸國途中因海難而亡。與「挪威少女」血緣較近的羅伯特•布魯斯和與法比西斯二世血緣較近的另外一位貴族展開了爭奪王位的斗爭,愛德華一世採取了與法國國王類似的策略,他支持勢力相對弱小的另外一位貴族去打擊勢力強大的羅伯特•布魯斯,開始侵入蘇格蘭。蘇格蘭貴族與平民的起義此起彼伏,愛德華一世對此採取了強硬的手段。
1293年,英法兩國的水手在英吉利海峽發生沖突,導致馬赫海戰。當時的法王腓力四世迫使英王愛德華一世作出了象徵性的讓步,1294年,愛德華一世對法國宣戰,英軍開始時作戰十分順利,勝利不斷。
這時蘇格蘭出現了威廉•華萊士,在他的率領下蘇格蘭人屢挫英格蘭軍隊,走訪隊伍隨之越來越壯大,他還攻佔了英格蘭的約克郡。1295年腓力四世與蘇格蘭締結和約,法王每年資助蘇格蘭50000英鎊,蘇格蘭每年用4個月時間從事反英戰爭。蘇格蘭人與英國的戰爭時起時落,牽扯了英軍大量的兵力,法軍在戰場上開始取得勝利。愛德華一世沒辦法,只得於1297年與法國休戰全力對付蘇格蘭,腓力四世由於與佛蘭德爾作戰時失利,再加上與教皇的斗爭,他也只好停戰。愛德華一世回到英格蘭後全力對付威廉•華萊士,威廉•華萊士在1299年戰敗。1303年時英法雙方簽訂了《巴黎和約》,腓力四世把加斯科尼還給英國,並把女兒伊莎貝拉嫁給英國王太子,這一條約的簽訂,標著近兩具世紀的戰爭結束了,近兩百年的戰爭使雙方均感到疲憊不堪。威廉•華萊士經過幾年的游擊戰後在1305年英格蘭軍隊抓住,後被處死.
1306年,羅伯特•布魯斯(前面提到的那位羅伯特•布魯斯之子)在蘇格蘭傳統的加冕地斯康宮舉行加冕儀式,登上蘇格蘭國王王位。1307年,愛德華一世在遠征蘇格蘭的羅伯特•布魯斯時病死,其長子愛德華二世(1307-1327年在位,1284-1329)繼位,他是個沒出息的同性戀。靠著他的無能,羅伯特•布魯斯在1314年贏得班洛克帕戰役,終於為蘇格蘭爭得了獨立,愛丁堡現在屹立著羅伯特•布魯斯與威廉•華萊士的塑像。
愛德華二世的王後--就是後來被稱為「法國母狼」的伊莎貝拉--投入了蒙地莫伯爵的懷抱。她於1325年攜兒子愛德華回到法國,和其弟弟法王查理四世——當時腓力四世已去世,由其子查理四世繼位——策劃推翻愛德華二世。1326年,她發動政變,掌握了國家大權,1327年,她又操縱國會將愛德華二世廢黜,放逐到南威爾士。兩年後在巴克利城堡中將其殺害。其子愛德華三世(1327-1377年在位,1312-1377)於1327年繼位。1330年他處死了莫地默伯爵後親政,並囚禁了其母親。愛德華三世於1328年承認蘇格蘭的獨立,但是蘇格蘭人與英國人的戰爭一直持續數個世紀之久。
1328年,法國加貝王朝的查理四世死後嗣,支裔華洛瓦家族的腓力六世(1328——1350年在位)繼位,開始華洛瓦王朝的統治,他是查理四世的侄子。由於英王愛德華三世的母親伊莎貝拉是查理四世的妹妹,愛德華三世便想以外甥的身份爭奪王位,這遭到法
『玖』 英國侵略史
1337年-1453年:英法"百年戰爭"
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1600年英國侵入印度
1688年之後又瘋狂擴大地盤,在非洲甘比亞等地建立了「捕奴站」。
十九世紀中葉,英國完全征服了緬甸和馬來亞,奪取了南非的荷蘭殖民地。在大洋洲,英國佔領了許多島嶼,並侵佔了紐西蘭,把它們統統並入了大不列顛帝國的版圖。
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
1854年克里米亞戰爭(與法國、土耳其聯盟打俄國)
1856~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
1900參與八國聯軍侵華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戰
再往後的二戰、海灣、伊拉克等由於打著聯合國維和部隊的旗號,不能說是侵略了
詳細的,你可以到網上搜一下。
百年戰爭 http://ke..com/view/39624.htm?fr=ala0_1
英國侵略印度
最早在印度建立據點的歐洲國家是葡萄牙,他們的殖民地位於莫卧兒帝國版圖之外。此後荷蘭人也積極介入,並打敗了葡萄牙人。奧朗則布在帝國極盛時期忽視歐洲殖民者的危險,而他的子孫們在被迫面對歐洲人時已經由於帝國衰落而軟弱無力。到了18世紀,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歐洲強國主要是英國和法國。經過一番斗爭,英國人取得了優勢,把法國的存在削弱到只剩下幾個小殖民點。
經營英國在印度事務的主要實體是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這個商業貿易企業由於莫卧兒帝國的分裂而得以步步蠶食各獨立印度王公的領土,最後成為印度的實際統治者。早期東印度公司尚不能與帝國政府直接對抗,但成功地利用個人友誼從穆罕默德·法魯赫·西亞爾皇帝手中獲得貿易特權。在西亞爾死於宮廷陰謀之後,一連串短命的皇帝先後上台,帝國陷入混亂,偏遠的省份紛紛獨立。馬拉塔人的力量十分強盛,他們從帝國手中奪取了拉賈斯坦、古吉拉特等地;但內部斗爭也損害了他們,使其從統一的王國變為鬆散的聯盟(馬拉塔國家聯盟)。1739年,波斯國王納迪爾沙阿對印度進行了一次可怕的入侵,焚掠德里,並割走了印度河以西的所有印度領土。此後阿富汗的統治者艾哈邁德沙阿又多次侵略印度,特別是在1761年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中,印度本土唯一有希望取代莫卧兒人建立強大政權的馬拉塔人也遭到他毀滅性的打擊。這些事件在客觀上為東印度公司建立殖民統治創造了便利。由於印度國內的各種力量均遭重創,英國人有可能動用武力來實現目的。1757年,英國軍官柯拉夫在普拉西戰役中打敗了得到法國支持的孟加拉王公西拉傑·烏德·道拉,使孟加拉成為東印度公司的傀儡,為征服整個北印鋪平了道路。在1764年的布克薩爾戰役中,英國人粉碎了企圖擺脫控制的孟加拉王公米爾·卡西姆與莫卧兒皇帝的聯軍,徒有虛名的莫卧兒帝國政府從此也聽命於殖民者。此後歷經邁索爾戰爭和三次馬拉塔戰爭,印度國內比較強大的反抗英國統治的力量基本上都被消滅。1818年馬拉塔人勢力最後覆滅後,大多數印度王公都承認了東印度公司的宗主權。最晚被英國兼並的印度領土有信德(1843年)、錫克人控制的旁遮普(1849年)、貝拉爾(1853年)和奧德(1856年)。
由於殖民者的種種不利政策,1857年爆發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義。起義的直接導火索是在印度裔士兵中流傳關於分發塗有動物油脂的子彈的傳言,這嚴重地觸犯印度人的宗教信仰。起義主要由封建王公領導,並推舉末代莫卧兒皇帝巴哈杜爾沙阿二世為名義上的領袖。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都積極參加,暴動迅速擴及印度領土的三分之二。英國人集中全部力量,利用錫克教徒和廓爾喀僱傭軍的人力,嚴厲地鎮壓了這次起義。1857年印度起義帶來了重大的政治後果。英國政府認識到其印度政策存在嚴重弊端,開始進行重大調整。1858年通過的《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了東印度公司,由印度事務大臣接管其全部職權;並成立以印度總督為首的印度政府。英國人也正式結束了已無存在意義的莫卧兒王朝,將巴哈杜爾沙阿二世流放到緬甸。此後印度進入由英政府直接統治的時代。
英國直接統治下的印度(稱英屬印度)分為13個省,其中包括緬甸。另外約有700個由印度王公統治的土邦在英國嚴密監督下存在著,這種土邦占整個印度面積的五分之二(有些省里也有土邦)。以印度為根據地,在亞洲遏制俄國擴張的思想使一些英國官員致力於西北方向擴展英屬印度的疆域,結果引發了1878年至1880年的第二次阿富汗戰爭。在社會和經濟方面,英國人在創立現代教育體系、修築鐵路、發展印度本地工業等問題上有所建樹。自19世紀中期起,英國資本大量輸入印度,印度資本主義得以快速發展;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印度資產階級,其精英階層將影響印度的未來。以羅姆·摩罕·羅易為代表的知識分子掀起了印度的啟蒙運動,其意義在於通過對印度教進行改革使古老的印度社會向現代文明轉變;梵社、雅利安社、羅摩克里希納傳教會等宗教改革社團的積極活動,終於在推動社會進步、喚醒民族意識上產生了巨大作用。在進行印度教改革的同時,比較激進的印度知識分子發起了政治改革運動,要求英國政府給予印度人民更高的權利。在孟加拉、孟買和馬德拉斯三大管區都出現了民族主義組織。1885年,印度國大黨成立,該黨的早期政治主張主要是要求實行代議制。後來鑒於國大黨的政治影響,印度的伊斯蘭教領袖們認為穆斯林世界在適應現代社會方面落後印度教徒太多,遂於1906年組建全印穆斯林聯盟。英國人有意識地利用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矛盾。
在1885年以後,印度幾乎每年都有民族主義者的集會,但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官僚顯然漠視印度人的訴求。英國人在印度的統治目標僅僅是避免出現飢荒;1906年以前,盡管緩慢地推行著公職人員的印度化,但英國政府從未考慮過讓印度自治。1905年時任總督的寇松勛爵草率地將孟加拉劃分為兩個省,結果引發了有政治自覺的印度人的廣泛憤怒,反英運動在孟加拉內外迅速發展起來。這次運動由國大黨領導,最後因英政府的強力干預而被平息,國大黨內部也發生激變(極端派被開除出黨)。穆斯林聯盟在這次事件中支持英國政府,這說明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在國家前途問題上已經分道揚鑣。1909年英國通過莫萊-明托改革法案,規定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在立法機構改選中實行分別選舉,此後教派政治成為制度,印度民族運動分裂。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印度民族主義的發展帶來了重大影響。印度精英階層在戰時積極支持英國,希望以此換取民族自治;但英國在戰後的行為令他們大失所望。英政府在戰爭結束後繼續執行軍管法令,而且還制訂了新的鎮壓法案(羅拉特法)。1919年4月13日發生英軍屠殺印度群眾的阿姆利則慘案。這些事實使已經成為國大黨主要人物的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轉變了對英政府的態度,並於1920年改組國大黨。國大黨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多次領導反英斗爭,其指導方針是甘地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然而,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之間的分歧也在加深。穆罕默德·阿里·真納崛起為國大黨內的穆斯林領袖,與掌握了印度教群眾的甘地分庭抗禮。1928年的尼赫魯報告因為主要反映了印度教徒的意願,曾引起穆斯林的強烈反彈。英國當局在1930年至1932年召集全印王公和政治領袖舉行了三次倫敦圓桌會議,並於1935年通過了新的印度法案(1935年印度政府法案),在使國大黨掌握重大權力的同時也加劇了兩派之間的不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印度民族運動繼續發展。1944年甘地與真納的會晤以失敗告終,而印度穆斯林已經廣泛支持建立獨立的伊斯蘭教國家。二戰結束後,英國實力急劇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已經不可能維持。1946年發生印度皇家海軍起義,事件之後英國立刻派遣內閣特使團前來談判,主要內容在於討論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之間的矛盾以便移交政權。1947年英國提出蒙巴頓方案。根據該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自治領分別於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結束。
『拾』 概括一下整個英國的歷史
英國歷史過程——
公元前地中海的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
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王權遭抑制。1338年至1453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1536年威爾士與英格蘭合並。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8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1973年1月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 歷史上,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是四個國家。後來英格蘭和威爾士由聯姻合並,再後來,都鐸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伊里莎白一世無後,便傳位給她的外甥,蘇格蘭國王詹姆士,於是蘇格蘭和英格蘭合並。後詹姆士的兒子查理被克倫威爾的革命軍推翻,克倫威爾統治期間武力征服了愛爾蘭。1923年,英國國會決定將愛爾蘭分為2部分,南部的23個郡獨立為愛爾蘭共和國,北部的4個郡作為北愛爾蘭仍留在英國。大不列顛是一個島嶼,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共同組成,所謂UK是United Kingdom的縮寫,也就是聯合王國的意思。
------------------------------
本人以前的總結《英國歷史的啟示》,純手工打字——
與大陸的分離,雖非不至人類的足跡絕於英倫三島,但文明的曦光卻遲遲不現;等羅馬軍團的征服帶來文明時,已經是基督教紀元的第一個世紀了。地理上的邊緣性造成了文明的邊緣性,英倫三島一直處於西方文明的最邊緣,既沒有獨立的發展出自身的文明,又不能在西方文明中發揮主體作用。羅馬佔領結束後大約有200年時間,不列顛重新退回到野蠻時代,這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是極少見的。
幸好基督教沒有忘記它,尤其是當6世紀末聖奧古斯丁奉命登陸後,它又被拉回到西歐主體文明的框架里,若即若離地與歐洲大陸保持聯系,緩慢地發展出自己的「封建社會」。這過程被諾曼底的征服打斷,大陸人再次統治了不列顛,帶來大陸的社會和經濟制度。他們把所征服的社會徹底改造了,不列顛完全融入西歐文化;也使得英格蘭與法蘭西糾纏在一起,此後的英國不可能從歐洲脫身,它的邊緣地位逐漸被改變了,英法相爭成了中世紀西歐史的主線之一,並發展成了百年大戰,也因此法蘭西成為民族,英吉利也成為民族。這對英法對歐洲都有巨大的影響,不久兩國都建成專制政體,王權靠武力統一國家,建立集權的中央政府,民族國家出現了——這恰恰是現代化所必須的先決條件!
英國的幸運一環套一環,14世紀農奴制解體,15世紀開始文藝復興,16世紀進行宗教改革,17世紀就發生政治革命。專制王權即將建立時,一場玫瑰戰爭清掃了地基,把古老的領地軍事貴族消滅干凈。專制權力的建立幾乎不費力氣,結果就使這個權力不需要太強大,國家機器也不需要不完備。英國因此即不設常備軍,也沒有健全的官僚體系,地方勢力仍發揮很大的作用,鄉紳控制地方能和王權抗衡,「地方自治」的傳統在這種環境中培植了起來,「生而自由的英國人」則是這一傳統的天然產物。後來當王權企圖繼續擴張並以法國為樣板時,「人民」戰勝國王,議會掌握了國家的主權,把英國推進了現代化的大門。
光榮革命後出現一個寬松的社會,從而為經濟發展創造了環境。工業革命一旦發生,就把人類社會一切已有的文明全都撼動了,它開創了一種新的文明,它不僅是新的生產力,而且是新社會和新的文化。英國是走進現代世界的第一個國家。憑借它的工業力量,英國把觸角伸向世界,用早期資本主義的血腥手段,竟奪取出一個世界帝國!這時世界地圖似乎為它重畫了——英國從地理的邊緣變成中心!
不過英國的輝煌終究成為過去,20世紀兩場世界大戰耗盡了它的國力,二戰後它終於從世界帝國的頂峰跌落下來,跌到與它人口、面積相匹配的位置上。這是一個自然的回歸?畢竟人口少、資源少,它在工業文明的頂峰盤踞一個多世紀是一種超常發揮,如今當世界其他國家也終於都趕上工業文明時,英國回歸到正常位置上本是一件正常的事?
英國為世界創造了一種模式,通向現代化的有效的最成熟的發展方式。適時而變、和平漸進,這是社會變革的最佳選擇,它要求社會每一個成員承擔義務,對國家的命運負起責任。漸進改革不是件容易的事,它要求社會的共識,要求各方的妥協,各方都要放棄自己立場的一部分,最終達成整個社會的利益平衡,這需要高度的責任感和高超的政治技巧,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必須承擔責任。
英國對變革抱順應的態度,一旦意識到大勢所趨就會很快調整自己的立場。君主制的演變是如此,貴族制向民主制讓步也是如此,英聯邦取代英帝國更量如此:16世紀君主極尊,17世紀開始君權被一點點剝奪,維多利亞時代完成向「虛君」地位的轉變。在民眾的抗爭沖擊下,少數人壟斷政權的局面逐步改變,權力的范圍一點點擴大,到20世紀完成向民主的轉變;18世紀美國獨立戰爭後英國就改變其殖民政策,讓殖民地取得更大的自主權,最後英聯邦取代英帝國。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