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慶的介紹
重慶位於中國內陸西南部、長江上游地區。幅員面積8.24萬平方公里,轄38個區縣(26區、8縣、4自治縣)。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中山地佔76%,有「山城」之稱。
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長江橫貫全境,流程691公里,與嘉陵江、烏江等河流交匯。旅遊資源豐富,有長江三峽、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遺產武隆喀斯特和南川金佛山等壯麗景觀。
重慶是中國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3000多年,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重慶又簡稱「渝」。
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重慶又簡稱「渝」。為帶動西部地區及長江上游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統一規劃實施百萬三峽移民,1997年3月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批准設立重慶直轄市。
(1)高發明巫溪擴展閱讀:
旅遊特色介紹
一,購物商圈:解放碑、三峽廣場、觀音橋步行街、楊家坪步行街、南坪步行街、石橋鋪步行街
二,觀光休閑:朝天門廣場、南濱路、洪崖洞、一棵樹、洋人街、山城步道、中央半島溫泉、海棠曉月溫泉、白市驛天賜溫泉、北泉、南泉、加勒比水上世界、魔幻山游樂園、水魔方水上樂園、金源方特科幻公園
三,歷史古跡:重慶人民大禮堂、湖廣會館、磁器口古鎮、石橋古鎮、通遠門城門公園、巴曼子墓、龍骨坡200萬年人類遺址
四,紅色旅遊:紅岩村、白公館、坪壩大梁、渣滓洞、曾家岩50號周公館、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桂園、史迪威將軍博物館
五,文化藝術:三峽博物館、重慶大劇院、重慶市規劃展覽館、坦克庫藝術中心、重慶美術館、畫家村、國畫院
六,名人舊居:梁實秋雅舍、老舍故居、徐悲鴻舊居、三毛南山故居、施光南南山故居、宋慶齡舊居、郭沫若故居
七,自然風光:金刀峽、縉雲山、南山植物園、歌樂山森林公園、鐵山坪森林公園、鵝嶺公園、廣陽島
⑵ 美食烤魚是誰發明的
烤魚是一道菜品,製作原料有魚,蘑菇,番茄等。烤魚的發明有幾種說法,第一,晚清年代,有重慶名廚葉天奇的後人發明。第二,川式烤魚是有非洲傳過來的。
⑶ 萬州烤魚的來歷
據老輩人的說法,當時隱居琅琊縣的諸葛亮最愛吃的一道菜是烤魚,這種烤魚其用料和做法與普通的烤魚多有不同,別具特色。諸葛亮每備有家宴時,常邀幾位好友共品烤魚美味。後來,諸葛亮離開隆中,輔佐劉備打天下;一年後,他專程邀幾位好友共品烤魚美味,派人將製作烤魚的名廚接到身邊,負責軍中飲食;劉備成都稱帝後,諸葛亮又將其推薦至宮中,為御廚。這種烤魚不但諸葛亮百吃不厭,劉備、關羽等人也很喜歡吃,成了皇家御宴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食。諸葛亮去世後,民間有人將這種絕技烤魚改名「諸葛烤魚」,以此紀念諸葛亮輝煌的一生和高尚的品格。此後,這位名廚的烤魚絕技由子孫世代相傳,也為他們爭得了無數榮譽。在唐、宋、明、清四朝,這位名廚家族就先後出過 13位御廚,專門為皇帝主理這道美食。唐玄宗李隆基聽說烤魚的來歷後,贊不絕口,還欽賜了「諸葛烤魚」的名字。但是,烤魚絕技在民間的流傳卻漸漸少了,曾險些失傳,三國飲食文化研究所,以國際烹飪大師、中國十大烹飪大師、中國創新菜研究院副院長張正雄先生為代表,搜集了大量三國時期民間飲食的原始資料,取證民間,終獲烤魚秘方。諸葛飲食文化有限公司不惜重金購得這一秘方,在保持燒烤的原有風格和火鍋的用餐形式,並結合八大菜系的基礎上,經過了上千次的試驗,反復調整配方,所選中草葯及調料多達四十多種,既將各種配料的香味充分發揮出來,又富含豐富的營養成份,結合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和現代烹飪技術,最終發掘制形成了自己獨特風絡的「諸葛烤魚」,採用「先烤後燉」的獨特烹飪方法,邊吃邊以小火持續燉煮,味道別具特色。因而「諸葛烤魚」在全國已經開辟了多家連鎖店,引領了現代烹魚的新時尚。
⑷ 長江岸邊流傳的神話故事
1、巫山神女
遠古時代,瑤池宮里住著西天王母的第二十三個女兒,名瑤姬。她在紫清闕里,向三元仙君學得了變化無窮的仙術,被封為雲華夫人,專司教導仙童玉女之職。
瑤姬生性好動,那裡耐得住仙宮里那般寂寞生活。一日,她終於帶著待從,悄悄地離開了仙宮,遨遊東海。但是,當她看見大海的暴風狂濤,給人間造成嚴重的災難時,便出東海騰雲西去。
一路上,仙女們飛越千峰萬嶺,閱盡人間奇景,好不歡快。豈料來到雲雨茫茫的巫山上空,卻見十二條蛟龍正在興風作浪,危害人民。瑤姬大怒,她決心替人間除龍消災。於是,按住雲頭,用手輕輕一指,但聞驚雷滾滾,地動山搖。
待到風平浪靜,十二條蛟龍的屍體已化作十二座大山,堵住了巫峽,壅塞了長江,使得滔滔江水,漫向田園、城廓,今天的四川一帶變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為著治理水患,治水英雄夏禹當即從黃河來到長江。然而,山勢這般高,水勢這般急,採用開山疏水之法,談何容易。正當夏禹焦急萬分的時候,瑤姬為夏禹百折不撓的精神所感動,乃喚來黃摩、童津等六位侍臣,施展仙術,助夏禹疏導了三峽水道,讓洪水暢通東海。
夏禹得知神女暗中相助,便登上巫山,找瑤姬致謝。上得山來,只見眼前一塊婷婷玉立的青石;不一會,青石化為一縷青煙,裊裊升起;繼而又形成團團青雲,霏霏細雨,游龍、彩鳳、白鶴飛翔於山巒峽谷之間……夏禹正在納悶,美麗動人的瑤姬突然出現在他面前。
瑤姬說:"你治水有功,但還要懂得天地間事物變化的道理。"邊說邊取出一部治水用的黃綾寶卷送給夏禹。水患雖已治理,瑤姬並未離去,她仍然屹立在巫山之巔,為行船指點航路,為百姓驅除虎豹,為人間耕雲播雨,為治病育種靈芝。
年復一年,她忘記了西天,也忘記了自己,終於變成了那座令人嚮往的神女峰;她的待從也化作一座座山峰,像一塊塊屏障,一名名衛士,靜靜地守立在神女的身旁。
神女峰的傳說,在巫山地區流傳甚廣,其說不一,古代巫山百姓為了紀念他們心目中"神女"尊稱她為"妙用真人",在飛鳳峰山麓,為她修建了一座凝真觀(即神女廟)。山腰上的一塊平台,即神女向夏禹授書的授書台。
2、大禹治水
一天,他把手下的大臣找到身邊,對他們說:「各位大臣,如今水患當頭,人民受盡了苦難,必須要把這大水治住,你們看誰能來當此大任呢?」
於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領都推舉鯀。堯素來覺得鯀這個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沒有更合適的人選,於是就暫且將治水的任務委任給鯀。
鯀治水治了九年,大水還是沒有消退,鯀不但毫無辦法,而且消極怠工,拿國家這一艱巨的任務當兒戲。後來舜開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問題也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鯀的職務,將他流放到羽山,後來鯀就死在那裡。
舜也來徵求大臣們的意見,看誰能治退這水,大臣們都推薦禹,他們說:「禹雖然是鯀的兒子,但是比他的父親德行能力都強多了,這個人為人謙遜,待人有禮,做事認認真真,生活也非常簡朴。」舜並不因他是鯀的兒子,而輕視他,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給了他。
大禹實在是一個賢良的人,他並不因舜處罰了他的父親就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這一任務。他暗暗下定決心:「我的父親因為沒有治好水,而給人民帶來了苦難,我一定努力再努力。」
但是他知道,這是一個多麼重大的職責啊!他哪裡敢懈怠分毫。考慮到這一特殊的任務,舜又派伯益和後稷兩位賢臣和他一道,協助他的工作。
當時,大禹剛剛結婚才四天,他的妻子塗山氏是一位賢惠的女人,同意丈夫前去,大禹灑淚和自己的恩愛妻子告別,就踏上了征程。
大禹左手拿著准繩,右手拿著規矩,走到哪裡就量到哪裡。他吸取了父親採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訓,發明了一種疏導治水的新方法,其要點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夠順利地東流入海。大禹每發現一個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個部落去發動群眾來施工,每當水利工程開始的時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勞動,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
他生活簡朴,住在很矮的茅草小屋子裡,吃得比一般百姓還要差。但是在水利工程他又是最肯花錢的,每當治理一處水患而缺少錢,他都親自去爭取。
他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有一次他治水路過自己的家,聽到小孩的哭聲,那是他的妻子塗山氏剛給他生了一個兒子,他多麼想回去親眼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一想到治水任務艱巨,只得向家中那茅屋行了一個大禮,眼裡噙著淚水,騎馬飛奔而走了。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時間,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惡,馴馴服服地平緩地向東流去,昔日被水淹沒的山陵露出了崢嶸,農田變成了米糧倉,人民又能築室而居,過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後代人們感念他的功績,為他修廟築殿,尊他為「禹神」,我們的整個中國也被稱為「禹域」,也就是說,這里是大禹曾經治理過的地方。
3、長江與黃河
遠古時,在須彌山外的青澗洞里,住著青黃二條孿生龍,它們嫉惡如仇,常常與那作惡人間的東海之濱的「魍魎」作戰。
有一年,人間大旱,山神土地紛紛告急天界,如來佛知道兩條龍深諳人間世道,便差青黃二龍來到人間。不久,青黃二龍便查知,原來是「魍魎」二妖又在人間作怪,它讓魔子魔孫分散到人間,到處放火。又用魔力讓每個人心裡藏一種「癘火」,互相作惡,攪亂人間清涼世界,於是很多人都崇拜它跟隨它。
青黃二龍決心替人類除去惡魔,重整人間正道。他們化裝成二個出家人,以治病療邪為名祛除人的惡念心疾。相傳「魍魎」二妖毒害人們,使人們患了一種怪病,只有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才能暫時緩解病痛帶來的痛苦。
天界的青黃二龍看到人間的疾苦,便化裝成和尚來到人間為人們送去硃砂、珍珠、海藻配置的葯,經過調治,很多人恢復了良心,解除了痛苦。一傳十,十傳百,人們奔走相告,三個月後,成千上萬的病人痊癒,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人們也紛紛傳說來了二位活神仙。
魍魎」聽說有人破了它們的法術,於是便派手下兩員干將,鱷魚精和蛤蟆精來探聽虛實。那蛤蟆精一肚子壞水,詭計多端,它和頭腦簡單而又兇悍的鱷魚精扮成二個病人,來到和尚居住的地方。
蛤蟆精看到,坐在樹陰下的兩位和尚,頭上放出青黃兩道光,知道對方神通廣大,於是心生一計,它告訴鱷魚精這是倆個小毛神,不必放在心上,讓鱷魚精坐那歇息,它一個人便可以把倆個小毛神抓回去。鱷魚精一聽大怒,功勞不能讓蛤蟆精一個人揀了。於是現了原形,張開鍘刀般的大嘴直撲兩個和尚。
兩位和尚早知是兩個妖精來了,不動聲色,見鱷魚精忽現原形直撲過來,其中一位對准鱷魚精打出一個彈子大小的龍珠,一下便把它打翻在地。鱷魚精見勢不妙翻身要逃,另一個和尚手一翻,便把它抓個腦漿崩裂。蛤蟆精卻趁此機逃回,告訴「魍魎」是青黃二龍在拯救人們。
「魍魎」大怒,親自帶五萬妖兵前來挑戰,青黃二龍吩囑所有醫好的人們,隱藏起來千萬不要出來,於是駕雲布陣,在空中迎戰「魍魎」。
青黃二龍各施法力,與妖兵大戰了七天七夜。「魍魎」二魔眼見自己的妖兵越來越少,不甘失敗,於是商量了一個歹毒的主意,「魍魎」二魔各施妖法將自己的妖兵分南北排成兩條長蛇似的火龍陣,緩緩向中間擠來,所到之處,萬物化為焦土,它們妄圖把青黃二龍和人們燒為灰燼。
青黃二龍已經和妖兵苦戰幾天幾夜,身疲力竭,當他們看到「魍魎」二魔的險惡用心時, 不顧安危,化成青黃兩條冰涼的大河,分別迎著兩條火龍而去。
當它們與「火龍」接觸時,水火相遇,激起巨大的旋渦,將妖兵紛紛捲入河中。三天三夜後,兩條「大龍」用他們巨大的身軀漸漸地把「火龍」壓在身體下。消滅了惡魔,兩條大龍也耗盡了元氣,漸漸嵌入地下,形成了現在的長江與黃河。
直到今天,長江和黃河兩岸的炎黃子孫,仍靠江河的養育,生生不息地繁衍著。
4、長江的由來
相傳幾萬年前,人們還過著披樹葉、吃野果的生活。好些人同住在一起,沒有房子,只在樹上搭個窩。那時候,還不知道種地人們整天東奔西走,打獵捕魚過日子。後來,不知從什麼地方飛來了一隻大烏,落下來象座山,光這腿就有一二十丈高,飛起來翅膀一展,象陰了天。老虎、豹子、大象、蛇它都吃,找不到野獸就吃人。嘴巴含住個人,頭頸一伸,就咽了。
自從來了這只大鳥,人們不能安生了,老是搬來搬去躲大鳥。大鳥越來越凶,天天吃人。又過了好多好多年,人們學會了鑽木取火。這一天,大家圍著火堆在燒野獸吃,一陣天陰,大鳥飛來了。人們一驚,知道又要遭殃了。誰知大鳥看見火,一抖身,慌里慌張飛走了。人們發現大鳥怕火。
這一來,有辦法了,人們決心趕跑這只大鳥。於是聚集了好多人,點起火把追趕。大鳥見眼前成了火海,嚇得飛起就跑。人們緊緊迫趕,超追越近,大鳥翅路用勁一扇,呼的一陣狂風,飛沙走石,火被刮滅了。大鳥一陣高興,又吃了許多人。人們吃了一次虧,就又生了一個辦法,找來許多紅顏色的東西,頂在頭上,遠遠一看,象是火,來嚇唬大鳥。
大鳥使著勁扇翅膀,「火」刮不滅,它害怕了,就沒命地飛跑。人們喊著追著,從高山到海邊,從海邊到中原,不知追趕了多少天,把大鳥累壞了。這天,大鳥飛到現在的青海境內,實在飛不動了,落下來喘喘氣,可一下人們追上來了。大鳥一展翅膀,混身酸疼,飛不起來了。眼看就要被人捉住,大鳥急忙下了個蛋,那蛋見風就大,頃刻象山一樣,擋住了人們的去路。
人們拿來斧子、鑿子、錘子,叮叮當當鑿烏蛋,三天三夜沒有停手。鳥蛋終於裂了縫,大鳥又氣又累又怕,一伸腿就死了。大鳥伸腿死的時候,蹬住了鳥蛋,這邊人們又正下死命鑿打,兩邊一用力,只聽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鳥蛋崩開了。大鳥的蛋一崩,蛋清嘩地流出來,向西滾滾而去;接著湧出蛋黃,向東流去。向西流去的蛋清成了長江;向東流去的蛋黃就成了黃河。
5、活了一百零三歲的胡老爺子
民國時期,採金行當里最有名的手藝人莫過於胡三太保了。他的原名叫做胡太原,只是因為深通採金古法,做過幾單子大買賣,又加上機辨無雙,口若懸河,便聚集了一幫地痞流氓,成了人多勢眾,亦匪亦盜的採金門派之一,江湖上便尊稱他為胡三太保了。
傳說早年間,他帶人在湖南資水一片採金,尋到了一處無名金礦的附近。摸索了三日,在江底的一處寺廟遺跡的佛像下面,發現了一個這個重達三公斤的狗頭金。這塊狗頭金的形象出奇的詭異,像極了一塊令牌,中間是一個被處以極刑的女子,兩行紅色的銹跡從兩頰滑落,表情痛苦,看起來怨氣十足。尤其是令牌的下面,天然的形成了一個大大的『死』字,令人膽顫心驚。
當時,湖北的一位的破衣爛衫的老道前來,當時悚然,言稱這東西來歷不詳,原先就是被□□在古寺的大雄寶殿之下,後來長江改道,便被埋在江底的淤泥中。沒想到竟被胡三太保給挖了出來,除非將其重新投擲於江底,永不見天日,不然會有大難發生。
但是胡三太保哪裡肯信,便叫人把這個道人趕了出去。誰知道沒過多久,胡三太保這一撥人中就有人晚上去喝酒,一夜未歸。第二天就被發現死在小道上,身子都已經冰涼,腦袋不知道被什麼東西咬掉了半個,死的不能再死了。緊接著再次下水,有一個採金的老手,經驗豐富,世代是做河兵出身的,在水裡猶如浪里白條,能和游魚媲美。卻無緣無故的被水草纏住了腳踝,生生溺死在了長江水底,被人發現時皮膚已經被泡的發白發皺。
開始所有人都還以為是個巧合,誰知道打從這以後,總是隔三差五的出事情,後來又接二連三的死人,要不然是溺死在水裡,要不然是一言不合被人捅死,甚至還有逛窯子時死在女人的肚皮上的,總而言之,死相都不太好看。紙是包不住火的,這件事漸漸便傳開了。
所有人都覺得心驚,都覺得就像那個老道講的一樣,前些日子從江底大雄寶殿殘骸下摸到的狗頭金和江底的老物件犯沖。令牌上有個『死』字,這東西一看就很邪 乎。還有人講,自從胡三太爺得了這塊狗頭金,夜半如廁的時候,總能隱隱的聽到黑暗中有女人哭泣的聲音,但卻怎麼也找不到人影。
這件事越傳越邪乎,後來實在沒辦法了,胡三太保也害怕了,便重新派人請來那個老道,讓他幫著改改風水。老道囑咐胡三太保祭了三牲,帶領一幫人給長江大王磕頭謝罪。並且把那塊『死』字令重新放回到江底的佛像下,才算完事。
說來也怪,自從胡三太保按照老道的囑咐,把狗頭金放回江底,所有的怪事就斷了,也沒人會突然橫死了,這件事被老長江里的人津津樂道,一直流傳了下來。再後來,大名鼎鼎的胡三太爺就忽然宣布金盆洗手了,一直活到了一百零三歲才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