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大發明指南針是什麼
指南針古時候叫司南
B. 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是在哪個朝代製造出來的
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河北磁山一帶。
最早的指南針其實就是中國古代的司南,在春秋時期,中國勞動人民就在采礦、冶煉中,發現了一種能吸鐵的石頭,這種石頭就是磁石。
到了戰國時期,就有人用磁石做成器具來判定方向,這就是最早的指南針— 司南 。
(2)四大發明指南針擴展閱讀:
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發明指南針(Compass)的國家。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了解。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吸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
指南針對後世的影響
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指南針的N指北方,E指東方,W指西方,S指南方 。
指南針的發明:為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提供了條件。
指南針的主要功能
1、測定方位。
2、測量距離。
3、行軍時間及速度計算。
4、測量目標概略高度。
指南針的種類
一般用於露營及遠足的指南針,主要有以下兩種類型:
1、薄身:多為長方形,大部份由透明的物料組成,由於其厚度較薄,固方便收藏於衫袋中,其透明的底板及轉盤放在地圖上操作亦較容易。
2、盒形:較為厚身,適用於以目視觀測方向取得度數的情況,亦多為軍隊所採用。
C. 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是誰發明的
指南針
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了解。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經過多方的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可以實用的指南針。
磁現象的發現
先秦時代我們的先人已經積累了許多這方面的認識,在探尋鐵礦時常會遇到磁鐵礦,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鐵)。這些發現很早就被記載下來了。《管子》的數篇中最早記載了這些發現:「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銅。」其他古籍如《山海經》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磁石的吸鐵特性很早就被人發現,《呂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鐵,或引之也。」那時的人稱「磁」為「慈」他們把磁石吸引鐵看作慈母對子女的吸引。並認為:「石是鐵的母親,但石有慈和不慈兩種,慈愛的石頭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頭就不能吸引了。」
漢以前人們把磁石寫做「慈石」,是慈愛石頭的意思。
既然磁石能吸引鐵,那麼是否還可以吸引其他金屬呢?我們的先民做了許多嘗試,發現磁石不僅不能吸引金、銀、銅等金屬,也不能吸引磚瓦之類的物品。西漢的時候人們已經認識到磁石只能吸引鐵,而不能吸引其他物品。
當把兩塊磁鐵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時,有時候互相吸引,有時候相互排斥。現在人們都知道磁體有兩個極,一個稱N極,一個稱S極。同性極相互排斥,異性極相互吸引。那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這個道理,但對這個現象還是能夠察覺到的。
到了西漢,有一個名叫欒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這個性質做了兩個棋子般的東西,通過調整兩個棋子極性的相互位置,有時兩個棋子相互吸引,有時相互排斥。欒大稱其為「斗棋」。他把這個新奇的玩意獻給漢武帝,並當場演示。漢武帝驚奇不已,龍心大悅,竟封欒大為「五利將軍」。欒大利用磁石的性質,製作了新奇的玩意蒙騙了漢武帝。
D. ()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A. 指南針 B. 司南 C. 羅盤
據分析可知:
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故選:A.
E. 四大發明中先後出現順序不同,指南針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指南針發展分三來個時期:源
司南:
司南是最早的磁性指向器。始於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終止於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磁勺:
磁勺是一種天然磁石琢成的勺形指向器,它的勺柄必然自動指向南方。從司南演變出現在西漢或先秦。
磁針:
指南針的發明應當是在一個很漫長的時間中,慢慢地改進的結果,而不同時期的形式,應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唐代堪輿家的活動相當活躍,並開始強調方向的選擇,尋找比磁勺更方便的指向器成了當務之急。於是指南鐵魚或者蝌蚪形鐵質指向器及水浮磁針應運而生。活動於唐開元年間(713—741年)的山西堪輿家丘延瀚。
F. 四大發明指南針
古代的能工巧匠把磁石打磨鑿雕成一個勺形,磁石的南極(S極)磨成長柄,放在青銅製成的光滑如鏡的底盤上,再鑄上方向性的刻紋。這個磁勺在底盤上停止轉動時,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是司南做的。
G. 修改病句 指南針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正確句子為抄:指南針是我國古襲代的四大發明之一。
解析:這句話屬於常識錯誤,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火葯、指南針、印刷術和造紙術。錯誤句子屬於不合事理,四大發明應該有四個發明,而原句中指南針只有一個,使句子概念不清,使用錯誤或者表達的意思不符合生活實際而造成了病句。
這個句子屬於修改病句中的邏輯錯誤,邏輯錯誤包括概念范圍不清、自相矛盾、多次否定引起混亂、主客顛倒、關聯詞語用錯。
(7)四大發明指南針擴展閱讀:
修改病句的方法技巧 :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尋的,一般需掌握好「一讀二找三改四檢查」
1、一讀:讀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變原句的本來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確修改。
2、二找:確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證,確定病因。一般我們可以根據所學過的幾種病句的常見原因,幫助查找病症。
3、三改:對症下葯。根據語句的病症及原因,經過認真思考,採用增、刪、調、換等方法,動手把錯的地方改正。
4、四檢查:改完後還得重讀一兩遍,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當,是否保持了句子的願意。
H. 指南針是我國四大發明。(修改病句)
這個句子主要錯在、敘述性不對。我國古代四大發明有四項、不可能單單只有指南針。。所以以上句子應該想著一樣一樣改過來:
指南針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
I. 關於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的發明人是誰
指南針 指南針是來利用磁鐵在地源球磁場中的南北指極性而製成的一種指向儀器,有多種形體。早在戰國時期,中國先民已用天然磁石製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三國魏時,馬鈞利用磁鐵和差速齒輪製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機械裝置——指南車。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記載了製作指向用的磁針的方法。後來,又發展成磁針和方位盤聯成一體的羅盤。至晚在北宋後期,指南針已用於航海;南宋時,已使用針盤導航。指南針的發明,對於海上交通的發展和經濟文化的交流,起了極大作用。
J.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指南針 造紙術 印刷術 火葯 分別發明於什麼時間
造紙術 據考古發現,我國大約在公元前1世紀,就已經有了紙,不過這時的紙只是紡織業漂絮漚麻的副產品,產量很低,質量也差,還不能用於書寫。到東漢時期,蔡倫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對造紙術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創新。除了用麻作原料之外,還採用樹皮等一些含纖維的東西。並採用石灰鹼液蒸煮的加工技術,從而大大提高了紙的產量和質量。此後紙張開始代替竹帛,在全國推廣。
印刷術 我國造紙發明以後,由於出版書籍的需要,印刷術也隨之產生。公元6世紀初的隋、唐之際,出現了最早的雕版印刷術。這種印刷術一般用木材為原料,先在木板上刻反字,再給字板塗上墨,印在紙上。由於節工省時。很快盛行起來。宋代雕版印刷達到鼎盛時期,宋太祖開寶四年 (971年)於成都板印《大藏經》,共印5048卷,雕版達13萬塊,用了12年的時間才雕印完工。如此浩大規模的印刷,足以表明雕版印刷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在1041--1048年間,雕刻工畢?又創造了活字印刷術。即用膠泥做成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用這些活字排版,既節省費用,又大大縮短了時間,十分經濟方便。活字印刷的出現是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元代王禎又將膠泥活字改為木活字,創造了轉輪排字架。此後還出現了錫、銅、鉛等金屬材料製成的活字。
火葯 火葯是在煉丹過程中發明的,公元8~9世紀,煉丹家已經知道硫磺、硝石與木炭混合燃燒時,會發生劇烈的反應。這樣,在唐代就發明了以這三種物質為原料的黑色火葯。到宋元時期,各種葯物成分有了較合理的定量配比,並且先在軍事上得到使用,出現了最早的火炮、火槍、火箭、地雷、炸彈等火葯武器。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珍藏的銅火鏡,製造於元年順三年(1332年)。它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銅炮,由於靠火葯作為推動力,其威力較大,稱它為「銅將軍」。
指南針 最早的指南針出現在戰國時期,當時是天然磁石磨成勺形,把它放在特別光滑的地盤上,用以指南,稱為司南。到宋代後期,人們又發現鋼鐵在磁石上磨過後,也會產生磁性。於是又出現了以此為原料的指南針。由於航海事業發展的需要,人們又開始使用了以此為原料水浮式指南針在陰雨天辨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