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發明了中國的第一台地動儀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一傳世傑作。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專
為了掌屬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
當時利用這架儀器成功地測報了西部地區發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國的重視。這比起西方國家用儀器記錄地震的歷史早一千七百多年。
(1)候風地動儀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張衡將候風地動儀安置在都城洛陽。起初,滿朝文武都不相信這台地動儀能夠測出地震的方向。
湊巧138年3月1日(距今已1879多年)(漢永和三年二月初三日,距今已1879年)突然地動儀朝向西北方向的鋼球落了下來,掉進儀器下面的蟾蜍口裡。可是,洛陽居民誰也沒有感覺到地震。
幾天後,隴西驛者日夜賓士來京師,報告隴西地震,二郡山崩(震級約為6.5級)。隴西正好在洛陽的西北方向。
在事實面前,大家都不得不承認候風地動儀的靈驗,佩服張衡的發明。
相隔1700多年,歐洲人才製造出「第一台」地動儀。
2. 誰發明了地動儀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傳世傑作。
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回比較頻繁。張衡對地震有答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
3. 地動儀是誰發明的
公元138年的一天,在距當時的東漢都城洛陽有一千多里的隴西發生了一次大地震。幾天後,報信的人騎馬趕到京城報告皇帝,大家才知道這件事。一旦得到這個消息,馬上全城都轟動了,原來前幾天早就有一個人用一個儀器測出了它的方向,但當時並沒有一個人相信。這一下,發明了這個儀器的人名揚全國,甚至有人把他看作聖人。
這個人就是張衡,而他發明的這個儀器叫地動儀。張衡出生在南陽縣石橋鎮。他的祖父曾經做過官,但因為為官清正,家中並沒有什麼財產。張衡的父親去世後,他家的日子變得艱難起來。
張衡從小愛讀書。除了讀書以外,還經常觀察工匠們幹活。要不就擺弄竹片、樹枝,做些精巧的小玩意兒給朋友玩。在石橋鎮,幾乎沒有比他更心靈手巧而且有學問的人了。但他一點也不滿足,決定到外地去游學,以增長學問。
在當時,長安是西漢的都城,洛陽又是東漢的都城,人們合稱他們為「二京」。張衡決定到「二京」游學。他辭別家鄉,首先向西到長安去,開始了他的游學歷程。一路上,他四處拜訪有學問的人,並把聽到和看到的事都記了下來。在洛陽,他結交了許多有學問的人,其中崔瑗便是他的一個好朋友。崔瑗對天文歷法很感興趣,在他的影響下,張衡漸漸開始愛上了天文歷法。
由於勤奮好學,張衡很快便成了洛陽城的著名人物。有一次,南陽太守派人來告訴張衡,推薦他去當官。但他謝絕了。他認為做不做官不要緊,要緊的是研究學問。後來官府又幾次派人來請張衡去做官,他都沒有答應。
幾年過去,張衡學問大有長進,名聲也越來越卓著了。但他家的生活越來越困窘,正巧南陽太守鮑德又來請他去做官,他想到鮑德是一個有道德有學養的人,就答應了他。於是,張衡在鮑德的手下做了一名主簿,負責處理和起草公文。
在鮑德的手下幹了一段時間,張衡幫助老百姓幹了許多好事,不斷顯露出他的才幹。鮑德見他果然有才幹,更加信任他了。他又建議鮑德建立了郡學,供讀書人學習。不久,他又把自己的游學經歷寫了下來,這便是著名的《二京賦》。他前後用了十年時間,才最後寫成。這篇賦一寫成,立刻轟動了京城。讀書人爭著閱讀傳抄。不過因為它篇幅太長,沒有流傳下來。
後來,鮑德被調到京城當官,張衡便又回到家中專心研究起學問來了。他開始研究《玄經》,這是一本研究宇宙現象的哲學著作,也談到了天文歷算等問題。這本書對張衡產生了很大影響。他從此把興趣轉移到對宇宙現象的探索里。
有一年,東漢皇帝漢安帝下令,要全國各地推選有學問的人到洛陽做官,張衡也被選到了京城,由於他對天文歷法有深入研究,朝廷便任命他當太史令,負責天文、歷法、氣象、地震等方面的事。張衡從此更專心地研究天文學了。他每天都在認真地觀察著星空,不論嚴冬還是酷暑。通過長期的觀察記錄,張衡把它都寫在一部叫《靈憲》的書里。到現在這部書在天文學史上還佔有極高的地位。
張衡不但寫書,對觀察到的現象加以理論總結,而且將這些加以實踐,從而創造出能實際操作的天文儀器。前面說過的地動儀便是一例。另外他還發明了渾天儀。這是一種天文儀器,可以反映天上星星的變化。
渾天儀的製作精巧:他先找來一些竹子,用刀將它劈成片,然後在它們上面刻上度數,再將這些竹片編成一個圓球。然後請木匠將它做成一個木模,再燒鑄成鐵球。他又想出用漏壺滴水的辦法,推動儀器自己轉動。他通過計算,在儀器內裝了精緻的齒輪,當漏壺不停地滴水時,帶動儀器繞軸緩緩地旋轉起來。漏壺中的水經過一天一夜滴完,儀器也正好轉完了一圈。為了說明這個儀器的結構和原理,張衡還寫了一本書叫《渾天儀圖注》。根據這本書,人們可以知道漢代的渾天儀是什麼樣子,漢代的人是如何理解天象變化的。
由於張衡生性耿直,得罪了不少人,他們在皇上面前說他的壞話,時間一長,皇上相信了他們的話,便把他調離了京城,到河間任太守。但在河間做太守期間,因為和河間王劉政發生矛盾,他在政治上無所作為,學問又無法再鑽研下去,終於在苦悶中與世長辭。
4. 候風地動儀是誰發明的
是漢朝的張衡
5. 誰發明的地動儀他是哪個朝代(年代)的
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創造了地動儀。
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內比較頻繁。容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經過多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地動儀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每條龍頭的下方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龍珠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5)候風地動儀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意思是,地動儀用尚好的銅建鑄而成,蓋好上面的蓋子頂部隆起,像極了酒杯,用山龜鳥獸的形象裝飾,中間有柱子,旁邊有8個通道,用來發射機關。
在《後漢書·張衡列傳》中,流傳下來的雖只有零星的文字記錄,但直到現在,其和製造人張衡一同,仍被視為中國古代偉大科技發明的典範,並且進入教科書之中,成為幾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據史料記載,候風地動儀早在公元200年左右就消失殆盡。而現在出現在教科書中的圖片,實際上是上世紀50年代一位叫王振鐸的古代科技史學家根據史籍復原而出的概念模型。
6. 誰發明的地動儀他是哪個朝代的
張衡發明了候風地動儀,他是東漢時期的人物,出生在南陽的一戶官宦世家。他是偉大回的數學家答、天文學家、發明家、制圖家和地理學家。祖父張堪是地方官吏,曾任蜀郡太守和漁陽太守。
7. 世界上的第一台地動儀是誰發明的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一傳世傑作。張衡所處的東漢時專代,地震比較頻繁屬。
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
當時利用這架儀器成功地測報了西部地區發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國的重視。這比起西方國家用儀器記錄地震的歷史早一千七百多年。
(7)候風地動儀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張衡將候風地動儀安置在都城洛陽。起初,滿朝文武都不相信這台地動儀能夠測出地震的方向。
湊巧138年3月1日(距今已1879多年)(漢永和三年二月初三日,距今已1879年)突然地動儀朝向西北方向的鋼球落了下來,掉進儀器下面的蟾蜍口裡。可是,洛陽居民誰也沒有感覺到地震。
幾天後,隴西驛者日夜賓士來京師,報告隴西地震,二郡山崩(震級約為6.5級)。隴西正好在洛陽的西北方向。
在事實面前,大家都不得不承認候風地動儀的靈驗,佩服張衡的發明。
相隔1700多年,歐洲人才製造出「第一台」地動儀。
8. 候風地動儀和地震觀測是誰發明的
候風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架測驗地震的儀器,由中國東漢時期天文學內家張衡(78~139年)於漢順容帝陽嘉元年(132年)製成。
候風地動儀用精銅鑄成,其外形像一個大酒樽。地動儀裡面設有精巧的結構,主要有豎立於儀體正中的「都柱」(相當於一種倒立型的震擺)和「都柱」周圍同儀體相連接的「八道」(8組杠桿機械)。「八道」分別置於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8個方向上。在樽的外面相應地設置8條口含銅珠的龍,每個龍頭下面都有一隻蟾蜍張口向上,一旦發生地震,「都柱」因受到震動而失去平衡,這樣就會觸動「八道」中的一道,使相應的龍口張開,銅珠即落入相應的蟾珠口中,由此便可知道地震發生的時間和方向。
據史料記載,候風地動儀曾成功地記錄了發生於漢順帝永和三年(138年)發生在甘肅臨洮一帶的一次地震,從而證明了它的准確性和可靠性,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觀測得知地震發生方位的實錄,類似的儀器,在歐洲到公元1703年才試製成功。
9. 是誰發明了地動儀,什麼時候
候風地動儀是漢代科學家張衡的又一傳世傑作。在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回頻繁。據《後漢書·五行答志》記載,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間,共發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區有時大到幾十個郡,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濫、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
10. 地動儀是誰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台地動儀(候風地動儀)是我國東漢科學家張衡於公元132年發明的;並於公元138年記錄到隴西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