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的機器人

發明的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0 23:42:23

1. 世界上已經發明了哪些機器人

1. 機器松鼠
松鼠機器人能夠幫助加利福尼亞大學科學家戴維斯理解真正的松鼠在野外生活中如何應對它們的主要天敵-響尾蛇的。當一隻松鼠靠近了一條響尾蛇,它會搖動它的尾巴並且放射出紅外線信號。響尾蛇能通過它們的頰窩來捕捉到紅外線,這樣松鼠尾巴放射的紅外線信號便能幹擾到響尾蛇的行動。然而,松鼠們也會使用一些嗅覺上的和一些其他的不可見的信號。因此,要准確理解紅外線信號還是有很大的難度。
松鼠機器人的製作者桑傑-喬希說,「松鼠會在同一時間放射出很多不同種類的紅外線型號,我們很難去判斷這些信號到底要表達什麼意思,所以我們研製了機器松鼠。」當研究者們使用松鼠機器人來測試搖尾巴發射紅外線是如何影響響尾蛇的行動的時候,響尾蛇會減少盯著獵物看的時間,反而會花更多的時間來做出一些防禦姿態。研究人員認為,響尾蛇一般不會去攻擊搖著尾巴的松鼠,因為這樣的命中率實在太低,因此松鼠們用搖尾巴的方式來讓響尾蛇放棄攻擊它們的想法。不過這一招不一定永遠都奏效。
在最近的一段視頻中,拍攝者記錄了松鼠機器人與響尾蛇對峙的過程,松鼠機器人的頭被咬的咯咯響。喬希說,「他們在機器人中甚至發現了毒液,不過響尾蛇並沒有造成很大的結構性傷害。還好這只是一隻機器松鼠。」
2. 機器毛毛蟲
一條有彈性、靈活的安裝了滾輪的機器毛毛蟲可以在簡單的障礙物面前自動尋找路徑。機械工程師喬丹-博伊爾製作了一個3D的機械毛毛蟲。博伊爾介紹說,「這條機械毛毛蟲可以自動適應所處的環境,但是它還沒有足夠的動力和靈活度來真正地生活在現實世界中。它仍然依賴於機械師與電腦的幫助來完成一些搜救工作,目前,它還不能順利得從碎石中穿過,也不能完美地感應周圍的事物,這兩點對於機器人搜救工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看起來正在學著探測周圍的環境並對其產生反應,但實際上它還是在本體感受的本能下在運作。這看起來不錯,但是對於用於搜救工作來說還遠遠不夠。」隨著資金的繼續投入,博伊爾將開始製作新的模型,希望能夠在搜救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
3. 機器蜘蛛
德國工研院公布的一項成果展示,一隻白色的機械蜘蛛也許能在某一天幫助研究人員來評估空氣中對人體有致命毒性的化學物質的泄露程度。這只三維的蜘蛛模型機器人將攜帶一個攝像頭與感應器來評估有害化學物質的各項指標。當蜘蛛機器人到達了目標地區,它便能將數據和圖像傳遞回給人類同伴。德國工研院的一名工程師在郵件中寫到:「我們仍在努力工作使這只蜘蛛機器人能夠完美地完成各項任務從而早日應用到實踐中。」這只八腳的機器人能夠模擬蜘蛛的移動方式。它的八條腿由液壓方式驅動。有的機器人模型甚至能夠敏捷地完成跳躍動作。
4. 機器壁虎
斯坦福大學機械工程師所羅門-特魯希略在一段視頻中介紹:「這個以壁虎為原型製作的粘糊糊的機器人,是一個生物學、機械學和行為學的結合體。我們希望能夠把機器人送到任何環境下工作。機器壁虎可以在模擬真空中工作,因此我們可以將它帶入太空,我們可以讓它們進行太空作業甚至可以讓它們附著在航天艙的外壁上。」
5. 機器蜥蜴
一隻雄性變色龍站在它的領地中,將頭鼓得大大的,長長地伸展它下面的垂肉,這個動作是在告訴其他雄性變色龍,「快離開,這是我的領地,領地裡面的雌性也是我的!」但是有時候這些信息卻沒被收到,所以它們還留了一手-做俯卧撐!它們用四肢大幅度地做著上下運動,讓它們更顯眼,當它們吸引到了另外的雄性變色龍的注意之後,又會變回把頭鼓得大大的動作。新南威爾士澳大利亞大學進化生物學家泰瑞-奧多於2008年在一隻機器蜥蜴的幫助下解密了這種蜥蜴語言。他將機器蜥蜴當作與蜥蜴交流的探測器,這個小機器能讓人類與這類動物進行基本的交流。通過機器蜥蜴,他可以判斷蜥蜴做俯卧撐的頻率、垂肉的顏色等信息。然後他就能通過這些參數的變化來與蜥蜴進行簡單的交流工作。利用類似的機器蜥蜴,奧多現在正在研究東南亞的滑翔德拉科蜥蜴。
6. 機器鰷魚
最新研究成果顯示,一隻機械版本的黃金鰷魚能夠幫助科學家們研究魚類之間的相互影響。在一個研究室的試驗中,研究人員可以讓一隻真的鰷魚在機械鰷魚後游泳,就像現實世界中魚兒一隻跟著另一隻一樣。研究人員不知道為什麼這些魚會跟在一隻機器魚後面,不過他們猜測,可能是因為這些魚被機器鰷魚的外形和與魚類一樣的身體擺動方式所欺騙。
7. 機器翻車魚
德雷賽爾大學機器人專家詹姆斯-唐格拉說,「我們依然沒有弄明白魚類游泳的基本原理。」為了計算出魚的身體中肌肉、骨頭與鱗片的作用系統,他選擇用製造機器魚的方式來進行研究。唐格拉在神經學家和生物學家的幫助下製造了他的機械翻車魚。它能感應自己身體的動作,模擬真正魚類的動作並且搭載了可以測量水體流動和水壓的感測器。這些感測器模擬了魚類在水中用來感知移動方向的器官。在機器魚的幫助下,研究人員的假設可以在一個可控系統之內進行測試。唐格拉說,他希望研究的成果可以幫助工程師們改善他們深海水下自動機器人的設計。深海的環境比外太空對我們來說還要陌生得多。」
8. 機器水母
當氫和氧在機器水母的鉑金材料存儲器中混合發生反應時會產生熱能,機器水母就是利用上述反應所產生的熱能驅動它的人造肌肉完成移動。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工程師約納斯-塔德瑟介紹說,「這項技術非常的環保,因為這個過程的唯一產物就是水蒸氣。」能量電池,像普通電池一樣,能夠快速釋放電能,但是機器水母的能量供應確實是不固定的,雖然理論上氫和氧可以從周圍的環境中再生。不幸的是,機器水母不能永遠的行動下去,因為人造肌肉有一天會損壞,然後停止工作。如果被裝備上感應器,那麼這些機器水母可以用來監測水體污染。
9. 機器狗
人類最忠實的夥伴有了一個機械化身: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的阿爾法狗。這只「沒頭腦的雜種狗」裝備有一個感測器用來辨他人、草木和石頭。在今年2月,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宣布了阿爾法狗的第一次戶外演習,並公開了一段視頻,視頻中這只機器狗看起來在它的金屬背上負載了很大的重量。這只由波士頓動力公司製造的機器狗可以完成不加額外燃料進行181千克負重32公里慢跑任務。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還打算在這只機器狗上裝上聲音感測器,讓小隊成員可以直接用聲音向它發出簡單的指令,比如「停下」、「坐下」、「過來」等。阿爾法狗現在還只是一個工程模型,但是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希望這個四腳機器人有一天真的可以幫助小隊隊員進行負重任務,並且像真正的狗一樣與人溝通,並且能夠穿越復雜的地形執行任務。
10. 機器獵豹
2012年3月,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在互聯網上公布了一段機器獵豹以28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奔跑的視頻。雖然這個速度比人的速度要快,可是它距離真正獵豹11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還相去甚遠。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研究員讓這只機器獵豹在奔跑的過程中通過放鬆和收緊背部肌肉來加快奔跑速度,就像真正的獵豹一樣運動。據了解,這只機器人還在被訓練以之字形路線奔跑和閃躲。獵豹是唯一一種可以在奔跑半空中改變方向的貓科動物。

2. 機器人誰發明的

機器人一詞的出現和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的問世都是近幾十年的事。然而人們對機器人的幻想與追求卻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人類希望製造一種像人一樣的機器,以便代替人類完成各種工作。 西周時期,我國的能工巧匠偃師就研製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這是我國最早記載的機器人。 春秋後期,我國著名的木匠魯班,在機械方面也是一位發明家,據《墨經》記載,他曾製造過一隻木鳥,能在空中飛行「三日不下」,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 公元前2世紀,亞歷山大時代的古希臘人發明了最原始的機器人——自動機。它是以水、空氣和蒸汽壓力為動力的會動的雕像,它可以自己開門,還可以藉助蒸汽唱歌。 1800年前的漢代,大科學家張衡不僅發明了地動儀,而且發明了計里鼓車。計里鼓車每行一里,車上木人擊鼓一下,每行十里擊鍾一下。 後漢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成功地創造出了「木牛流馬」,並用其運送軍糧,支援前方戰爭。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鍾表技術發明了自動機器玩偶,並在大阪的道頓堀演出。 1738年,法國天才技師傑克·戴·瓦克遜發明了一隻機器鴨,它會嘎嘎叫,會游泳和喝水,還會進食和排泄。瓦克遜的本意是想把生物的功能加以機械化而進行醫學上的分析。 在當時的自動玩偶中,最傑出的要數瑞士的鍾表匠傑克·道羅斯和他的兒子利·路易·道羅斯。1773年,他們連續推出了自動書寫玩偶、自動演奏玩偶等,他們創造的自動玩偶是利用齒輪和發條原理而製成的。它們有的拿著畫筆和顏色繪畫,有的拿著鵝毛蘸墨水寫字,結構巧妙,服裝華麗,在歐洲風靡一時。由於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這些玩偶其實是身高一米的巨型玩具。現在保留下來的最早的機器人是瑞士努薩蒂爾歷史博物館里的少女玩偶,它製作於二百年前,兩只手的十個手指可以按動風琴的琴鍵而彈奏音樂,現在還定期演奏供參觀者欣賞,展示了古代人的智慧。 19世紀中葉自動玩偶分為2個流派,即科學幻想派和機械製作派,並各自在文學藝術和近代技術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831年歌德發表了《浮士德》,塑造了人造人「荷蒙克魯斯」;1870年霍夫曼出版了以自動玩偶為主角的作品《葛蓓莉婭》;1883年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記》問世;1886年《未來的夏娃》問世。在機械實物製造方面,1893年摩爾製造了「蒸汽人」,「蒸汽人」靠蒸汽驅動雙腿沿圓周走動。 進入20世紀後,機器人的研究與開發得到了更多人的關心與支持,一些適用化的機器人相繼問世,1927年美國西屋公司工程師溫茲利製造了第一個機器人「電報箱」,並在紐約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上展出。它是一個電動機器人,裝有無線電發報機,可以回答一些問題,但該機器人不能走動。1959年第一台工業機器人(可編程、圓坐標)在美國誕生,開創了機器人發展的新紀元。 現代機器人 現代機器人的研究始於20世紀中期,其技術背景是計算機和自動化的發展,以及原子能的開發利用。 自1946年第一台數字電子計算機問世以來,計算機取得了驚人的進步,向高速度、大容量、低價格的方向發展。 大批量生產的迫切需求推動了自動化技術的進展,其結果之一便是1952年數控機床的誕生。與數控機床相關的控制、機械零件的研究又為機器人的開發奠定了基礎。 另一方面,原子能實驗室的惡劣環境要求某些操作機械代替人處理放射性物質。在這一需求背景下,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的阿爾貢研究所於1947年開發了遙

3. 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發明的時間

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發明於1959年,發明第一台機器人的正是享有「機器人之父」美譽的恩格爾伯格先生。
恩格爾伯格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機器人專家之一,1958年他建立了Unimation公司,並於1959年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他對創建機器人工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1983年,就在工業機器人銷售日漸火爆的時候,恩格爾伯格和他的同事們毅然將Unimation公司買給了西屋公司,並創建了TRC公司,開始研製服務機器人。

恩格爾伯格創建的TRC公司第一個服務機器人產品是醫院用的「護士助手」機器人,它於1985年開始研製,1990年開始出售,目前已在世界各國幾十家醫院投入使用。「護士助手」除了出售外,還出租。由於「護士助手」的市場前景看好,現已成立了「護士助手」機器人公司,恩格爾伯格任主席。

「護士助手」是自主式機器人,它不需要有線制導,也不需要事先作計劃,一旦編好程序,它隨時可以完成以下各項任務:運送醫療器材和設備,為病人送飯,送病歷、報表及信件,運送葯品,運送試驗樣品及試驗結果,在醫院內部送郵件及包裹。

該機器人由行走部分、行駛控制器及大量的感測器組成。機器人可以在醫院中自由行動,其速度為0.7米/秒左右。機器人中裝有醫院的建築物地圖,在確定目的地後機器人利用航線推演算法自主地沿走廊導航,由結構光視覺感測器及全方位超聲波感測器可以探測靜止或運動物體,並對航線進行修正。它的全方位觸覺感測器保證機器人不會與人和物相碰。車輪上的編碼器測量它行駛過的距離。在走廊中,機器人利用牆角確定自己的位置,而在病房等較大的空間時,它可利用天花板上的反射帶,通過向上觀察的感測器幫助定位。需要時它還可以開門。在多層建築物中,它可以給載人電梯打電話,並進入電梯到所要到的樓層。緊急情況下,例如某一外科醫生及其病人使用電梯時,機器人可以停下來,讓開路,2分鍾後它重新啟動繼續前進。通過「護士助手」上的菜單可以選擇多個目的地,機器人有較大的熒光屏及用戶友好的音響裝置,用戶使用起來迅捷方便。

4. 20世紀人類發明了哪些機器人,它們有什麼作用

機器人技術作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從60年代初問世以來,經歷四十多年的發展已版取得長權足的進步。 在製造業中,工業機器人甚至已成為不可少的核心裝備,世界上有近百萬台工業機器人正與工人朋友並肩戰斗在各條戰線上。機器人的出現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必然,它的高速發展提高了社會的生產水平和人類的生活質量。 服務機器人可以為您治病保健、保潔保安;水下機器人可以幫助打撈沉船、鋪設電纜;工程機器人可以上山入地、開洞築路;農業機器人可以耕耘播種、施肥除蟲;軍用機器人可以沖鋒陷陣、排雷排彈……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工作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比如噴漆、重物搬運等;有些工作要求質量很高,人難以長時間勝任,比如汽車焊接、精密裝配等;有些工作人員無法身臨其境,比如火山探險、深海探密、空間探索等;有些工作不適合人去干,比如一些惡劣的環境、一些枯燥單調的重復性勞作等……這些人們幹不了或干不好的領域變成了機器人大顯身手的舞台 醫用機器人的作用是代替醫士完成高難度,高風險的內外科手術或疑難雜症.

5. 機器人是如何發明的

自從世界進入技術時代以來,人們就開始了對自動化技術的探索,幻想能夠製造出一種自動化的智能工具來代替人的部分體力和腦力勞動,去做一些靠人的自身能力很難做到的事。於是一個用電器元件或電子儀器控制的,能夠模擬人的四肢動作和部分感覺(甚至具有思維能力)的機械裝置便在人們的頭腦中誕生了,這就是機器人。

這個長期以來的願望直到20世紀60年代後期才被實現。1966年,一個具有極簡單智能的機器人雛形問世了。這是一種只能聽從固定和變換工作程序的指令,並能進行簡單機械動作的裝置,被稱為第一代機器人。當時,一架載有氫彈的美國飛機在地中海上空不幸遇難,一枚氫彈墜入海中。為了避免彈體核燃料因破損滲漏產生輻射對打撈人員造成傷害,一個裝有電視眼和機械手的簡易裝置被製造出來。利用它,科學家們毫不費力就將氫彈安全地打撈了上來。同年,美國某家醫院安裝醫療裝備放射線源時,有半支香煙頭大小的放射性鑽C60掉了出來,結果也是用這種簡單的機械人拾起,並放入鉛盒內的。

從此,機器人引起了各國科學家們的廣泛注意和研究。僅在1967年,美國就有75台機器人用於生產。這一年,蘇聯的人造月球衛星就是指派機器人挖取月球岩石和土壤試樣的。

第二代機器人已經具有視覺和觸覺功能,能在「理解」周圍環境的情況下進行工作,是在20世紀60年代末小型電子計算機廣泛推廣使用和價格降低的條件下出現的。它由電子計算機控制、存貯和處理周圍環境反饋的信息,進行判斷,然後按既定的要求進行操作。製造第二代機器人的設想早在1958年就在美國被提出來。1961年底,科學家研製出的用電子數字計算機控制的機械手模型,在近10年後才得到推廣使用。1970年,丹麥人索倫森製成一個可以操縱挖掘機的電子液壓控制式機器人;美國同時也研製出模仿人的肩、肘、腕和手指動作的機器人,可以用幾種速度連續行走。以後世界上又陸續出現了有觸覺和重量感的機器人。

第三代機器人是具有人的簡單智力和學習功能的機器人。它能滿足兩種基本要求:一種是具有較大的自由度和靈活性,能在復雜條件下完成多種處理物品的形狀和相對位置的任務;另一種是具有識別環境及其變化,並作出正確判斷和進行工作的能力,具有進行聯系「思考」和學習的能力。

20世紀70年代初,日本科學家研製成功具備「手—眼」裝置和帶觸覺手的智能型機器人。它有兩隻眼,一隻眼用於看圖紙,另一隻眼協助機械手進行裝配,依靠兩隻眼的協調配合,完成對圖紙設計的實際裝配工作。1973年7月,日本早稻田大學研製成一種有腿的機器人。它具有人造耳,可根據人們的口頭指令作出反應。它還具有識別物品的人造眼和有觸覺的人造手,以及可作出簡單回答的人造口。這項研製標志著機器人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1974年,美國航空航天局和加省理工學院又研製成具有電視攝像機和激光器功能的人造眼和編入幾千個指令的電腦,用於對月球表面進行科學考察。

到1978年,智能機器人已發展成具備某些視覺、觸覺和溫度感應功能,能講簡單的語言和識別圖紙與圖像,並能對指令作出反應和執行操作。不同類型和用途的機器人已大量應用於生產線上,在陸上、水下和月球表面等人難以或不可能進行工作的地方,機器人都可以大顯身手。

目前,全球科技工作者對機器人的研製正向著進一步模擬人的部分智能和感覺的方向迅速發展。2000年底日本幾家公司還研製成功了能與人一樣行走和打乒乓球的機器人。

6. 怎樣發明機器人

想做機器人是嗎?
這很簡單呀,所謂機器人就是可以模仿人類的行為去做一些動作或者回簡單的答事情的機器。當然真正做的好,還是需要一些機械知識和技能的。

歡迎您有時間光臨網路(機械工程)我是機械工程吧吧主
手把手教你搞發明
http://tieba..com/f?kz=789125946

7. 我發明的機器人

不是打消你的積極性,這樣的全能的機器人造出來,小孩的自主性要提高,否則用不版了你的權機器人
小孩累了還得坐在機器人腿上??????
。。小孩的自主性提高了,還要你的機器人干什麼。。
應該所有的機器人是對應專項的服務或者工作,照顧小孩和幫大人做家務這兩種或者多種合一的機器人實在是可行性不高。。

8. 機器人的發明厲程

1920年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說中,根據Robota(捷克文,原意為「勞役、苦工」)和Robotnik(波蘭文,原意為「工人」),創造出「機器人」這個詞。
索尼公司QRIO機器人
1939年 美國紐約世博會上展出了西屋電氣公司製造的家用機器人Elektro。它由電纜控制,可以行走,會說77個字,甚至可以抽煙,不過離真正幹家務活還差得遠。但它讓人們對家用機器人的憧憬變得更加具體。
1942年 美國科幻巨匠阿西莫夫提出「機器人三定律」。雖然這只是科幻小說里的創造,但後來成為學術界默認的研發原則。
1948年 諾伯特·維納出版《控制論——關於在動物和機中控制和通訊的科學》,闡述了機器中的通信和控制機能與人的神經、感覺機能的共同規律,率先提出以計算機為核心的自動化工廠。
1954年 在達特茅斯會議上,馬文·明斯基提出了他對智能機器的看法:智能機器「能夠創建周圍環境的抽象模型,如果遇到問題,能夠從抽象模型中尋找解決方法」。這個定義影響到以後30年智能機器人的研究方向。
1956年 美國人喬治·德沃爾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編程的機器人,並注冊了專利。這種機械手能按照不同的程序從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靈活性。[3]
1959年 德沃爾與美國發明家約瑟夫·英格伯格聯手製造出第一台工業機器人。隨後,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機器人製造工廠——Unimation公司。由於英格伯格對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和宣傳,他也被稱為「工業機器人之父」。
1962年 美國AMF公司生產出「VERSTRAN」(意思是萬能搬運),與Unimation公司生產的Unimate一樣成為真正商業化的工業機器人,並出口到世界各國,掀起了全世界對機器人和機器人研究的熱潮。

9. 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誰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Elektro發明的。

1939年美國紐約世博會上展出了西屋電氣公司製造的家用機器人Elektro。它由電纜控制,可以行走,會說77個字,甚至可以抽煙,不過離真正幹家務活還差得遠。但它讓人們對家用機器人的憧憬變得更加具體。

機器人是高級整合控制論、機械電子、計算機、材料和仿生學的產物。在工業、醫學、農業、建築業甚至軍事等領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9)發明的機器人擴展閱讀:

約瑟夫·恩格爾享有「機器人之父」的稱號。恩格爾伯格在1925年出生於紐約的一個德國移民家庭,從小便是一個科幻小說愛好者,他在1950年的時候讀到了一本阿西莫夫的小說《我,機器人》,正是這本小說給了他靈感,剛開始讀的時候,恩格爾伯格對這本書愛不釋手,讀了幾遍之後他開始萌生了自己製造一個機器人的想法。

恩格爾伯格知道研發機器人需要很高的成本,所以他把方向定在了為大公司服務的重型製造業方面,他想讓機器人代替人類做一些有危險的工作。

1958年的時候恩格爾伯格先生在美國創建了自己的公司,第二年便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這台機器人的成本是6萬美元。

他把全美最大的通用汽車公司作為目標客戶,可是在當時機器人是個新鮮產物,通用汽車公司並不想輕易嘗試,最終只得以兩萬五千美元的價格售出。

這台工業機器人並沒有讓人失望,它們可以代替工人們完成容易中毒的高溫焊接工作,嘗到了甜頭的通用汽車公司開始追加訂單,其他汽車公司也紛紛效仿,也開始像恩格爾伯格先生訂購機器人。

漸漸的,機器人成為了全球性產業,恩格爾伯格的這項發明徹底改變了現代工業和汽車製造的流程。無疑,恩格爾伯格對機器人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也被《星期日泰晤士報》評為「20世紀最偉大的1000名創造者」之一。

閱讀全文

與發明的機器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