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意象營造意境,景與情的交融,中國古典詩詞追求是什麼
謝邀:
開篇明義,「意象」一詞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中提出:「使玄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 此蓋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意象的建構與表現被他看作是文學與詩詞的准繩之一。
「意境」是指詩詞作品中,詩人通過意象組合所描繪出的生活圖景與詩人主體審美情感融合而產生的一種藝術境界,是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能開拓出豐富的審美想像空間的整體意象。
可以說,意境的深遠與否與詩詞的意象密切相關,只有領悟意象寓意,才能把握詩歌內容,領會詩歌主旨,進入詩歌意境,感知詩人情感。
我國古代的詩歌,不論抒情方式如何,不論其抒情主人公是否直接出現,都能在我們面前呈現出一幅優美的畫面,創造出各具特色的意境,這些意境或形神兼備,或優美動人,或清新雋永,或蕭索凄清,或朦朧如煙。
沉浸在景情交融的詩歌意象中,流連於詩歌意象營造的境界中,讀者可以聆聽詩人對自然、對社會、對生命最真切的訴說,對接詩人最豐富、最真實、最細膩的情感,享受最具人文關懷、人文精神的美趣,從而得到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體味了中國古典詩詞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充盈生機的人生觀念與審美狀態。
Ⅱ 詩人創造了幾個意象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系
您好!詩人創造了「破舊老棗的老水車」「熏黑的礦燈」「干癟散陵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灘上的駁船」等意象。這些意象象徵了祖國落後的經濟、沖含戚落後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難,同時也展現了在災難中艱難掙扎、緩慢前行的祖國的形象。
Ⅲ 滁州西澗後兩句描繪哪些意象意象創造出什麼意境,表達什麼感情
滁州西澗中後兩句來歷為人們稱道,這兩句描繪了春潮、
雨、
野渡、
橫的意象。
詩人通過這些意象,創設出一種孤寂、閑適的意境
表達作者自甘寂寞,恬淡閑適的思想感情
Ⅳ 詩歌的意象是什麼
詩歌意象是詩人在創作過程中為表達一定的審美理想或思想感情而精心營構的、融入了詩人情感和思想的主客統一的符號化表象。
意象是客觀的生活場景和詩人的主觀的思想感情相交融,通過審美意象的創造而以文字表現出來的藝術景象或境界。詩歌意象是詩歌的基本構成因素,是詩歌的靈魂和本質特徵,它對詩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舉例:
「楊柳」,是一個關乎離別的意象。「菊花」是一個關乎「隱逸者」的意象。「明月」,是一個關乎「思鄉」、「思人」的意象,古人有「對月思人」之說。「白雲」,是一個關乎「思友」的意象,古人有「望雲思友」之說。
「清秋」,是一個關乎「數陪拆感傷」、「悲秋」的意象。「大雁」,也是一個關亂侍乎「思鄉」、「薯棗思人」的意象,古人有鴻雁傳書之說。「杜鵑」,因其叫聲凄厲,又其聲如言「不如歸去」,最終成為一個關乎「思歸」的意象。
Ⅳ 什麼是意象創造
我們總是想能」理性「地去思考,然而,理性思考的開端卻又往往是」盲動、沖動「的,我想,我希望,我渴求,而這些我想,我希望,我渴求,卻是盲動的。
我想改變,這往往始於某一瞬間,那一瞬間的盲動,沖動,化作我想,我希望,我渴求,我欲求等等。
我想成為,這往往始於某一瞬間,那一瞬間的盲動,沖動,化作枯培我想,我希望,我渴求,我欲求等等。
理性思考的開端,卻總是有那麼一點野蠻,一點原始的沖動,這種沖動有點盲動,但這不意味著,一直會野蠻下去,一直會沖動下去。
我想改變或者我想成為,這始於某一瞬間的的盲動,沖動,化作我想,化作大腦里的意象,化作大腦里栩栩如生的一幅圖景,這個意象或圖景是有關於我想改變啥或者我想成為啥,正是大腦里這幅栩栩如生的圖景驅動著自己朝它移動。
有人說廳枝」理性思考「會推動你前進,但理性思考就像是汽車的沒伏唯輪子,而始於某一瞬間的我想成為就像汽車的方向盤。
思考的技術,再歷害,如果缺少一次沖動或盲動,再厲害的思考技術也無法把你導向你所不知道的目的地。意象創造,是談大腦里栩栩如生的一幅幅圖景,始於你某一次非理性的盲動或沖動,一旦有了這幅圖景,就找到了未來的終點。
Ⅵ 何為意象意象有什麼表現手法
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此碧銀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託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在比較文學中,意象的名詞解釋是:所謂「意象」簡單說來,可以說就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意味的具體形象。簡單地說就是借物抒情
文學藝術上的意象解釋:
客觀形象與主觀心靈融合成的帶有某種意蘊與情調的東西。
意象是比情節更小的單位,一般由描寫物象的細節.象徵.雙關等詞語構成。它的含義非常廣泛,主要有4種:
1.心理意象.它表示過去的感覺上知覺上的經驗在心中的重現森宴或回憶,只在知覺基礎上所呈現於腦際的感性形象.
2.內心意象.人類為實現某種目的而構想的新生超前的意象設計圖像.
3.泛化意象.是文學作品中出現的一切藝術形象或語象的泛稱,基本上相當於藝術形象.
4.觀念意象和審美意象,這兩者都是表達某種抽象觀念和哲理的藝術形象
詳見下方參考資料。
望採納,O(∩_∩慧亮)O謝謝!
Ⅶ 語文中意象是什麼意思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帶著詩人思想感情的客觀物象,是經過詩人的感情活動創造出來的獨特形象。套用王國維先生的一句話叫「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即著我的主觀感情色彩的客觀物象是為意象。
如,戎昱《移家別湖上亭》: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這首詩借春風、柳條、藤蔓、黃鶯等意象描繪一幅春天生機勃勃的美好畫面,含蓄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不舍之情。
意象在表達詩歌情感上的作用主要有兩種:
第一,渲染氣氛,營造意境。意境是作者的主觀情思與客觀景物相交融而創造出來的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意境的產生離不開意象,當眾多的意象組合在一起,或借景抒情,或寓情於景,這些意象就陸手能創造出與之特徵相符的氣氛和意境,讀者也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第二,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在古代詩歌創作中,作者習慣於將內心情感融入意象之中而不直接表達,這就產生了含蓄蘊藉的藝術效果,讀者含英咀華,自然也受到了藝術上的熏陶感染,獲得精神上的審美快感。此早族嫌時,意象不僅僅穗友是客觀的景物,而且滲透著作者的情感。
Ⅷ 意象在藝術創造中的地位
意象這個概念在中華大地上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我們祖先對自然萬象審視精神和思維方法的總結,同時它也賦予我國審美、藝術構思和繪畫表現的特色。意象,在現代漢語詞典里是「客觀形象與主觀心靈的融合而帶有某種意蘊與情調的東西」。《中華美學大辭典》中這樣解釋道:「意象,美學范疇。⑴指文藝家構思的意趣和物象的契合。梁劉勰《文心雕龍 神思》『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⑵指藝術形象。⑶指饒有意味、飽含情思、充滿理趣的形象。『言征實則寡味也,情直致而難動物也,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邈哉深矣。』(《王氏家藏集》卷二十八《與郭價夫學士論詩書》)」。①而西方人則認為「具象和抽象為兩極,意象置於其中。根據物體表象特徵減少和主觀因素增多的趨勢,由兩極的具象和抽象確定一個尺度,中間部分就是意象范疇」。②概括來講,意象是指客觀事物反映到畫家的主觀意識裡面,並經過一番處理的影象,是畫家主觀的意念、情感、創作手法和客觀的事物包括一切人景物等形象的統一體,也就是「象」和「意」的融合。這樣看來,中國畫藝術確實最具「意象」特徵。 傳統中國畫的審美特徵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意象性」。雖然在傳統中國畫的發展過程中也出現過寫實的表現形式,但終究沒有形成主流,意象形態可以說是中國傳統繪畫的精髓,這也是中國傳統繪畫觀念同西洋傳統繪畫觀念本質上的差異。中國畫重在表意,強調主體的特徵,與西方繪畫重在摹仿,強調客體,顯然有別。追根求源,我們就不得不從中國先哲的思想談起,因為中國畫的精神、畫理、思維方法以至表現手法無不受其影響,它可謂是中國畫產生和發展的主要根基。自古以來有關的繪畫理論雖然說法不同而宗旨都一樣,中國畫一直是主張意象創作的。 二 在中國先哲的思想中對中國畫產生巨大影響的首推道家思想,意象之說中的所謂的「象」就是來自於中國道家的太極思想,中國畫的藝術理論正是受到太極陰陽關系的影響,同時又融入了人的主觀意識,才產生了中國畫對「象」的認識。在中國古代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周易》中也強調「聖人立象以盡意」,法家代表著作《韓非子》中雲「人稀見生象也,而得生象之骨案,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皆謂之像也」,從中我們已能體會到「意象」指的是人們對客觀物象的主觀意念和想像。到梁劉勰終於首次提出「意象」概念,指明了繪畫創作中「物我感應」的關系。而東晉大畫家顧愷之關於「遷想妙得」的藝術創作主張,可以說是對中國畫「意象性」的最貼切的詮釋了。「一幅畫既然不僅僅描寫外形,而且要表現出內在神情,就要靠內心的體會,把自己的想像遷入對象形象內部去,這就叫『遷想』;經過一番曲折之後,把握了對象的真正神情,是為『妙得』。頰上三毛,可以說是『遷想妙得』了——也就是把客觀對象真正特徵,把客觀對象的內在精神表現出來了。」③這種經過畫家主觀創造、反映物象內在精神的畫面自然是具備意象趣味的。隨後南齊謝赫提出了「六法」論幾乎涉及了繪畫的所有問題,中國畫的「意象性」不言而喻。唐代張璪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更是把畫家胸中意象的產生描繪得精闢而獨到。北宋蘇東坡詩雲:「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畫家旨在以有限的形表達無限的神,追求一種「天人合一」的意象妙境。後來倪雲林的「逸筆草草,不求形似」、黃賓虹的「惟絕似又絕不似於物象者,此乃真畫」和白石老人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均指此意。④ 三 雖然中國先哲思想的宗旨和對繪畫影響的方向性是一致的,但「意象」這一特質在中國畫中的不同畫種中的反映卻是不盡相同的。其中的水墨畫本身就是介於似與不似之間,這樣的寫意性自然就體現了意象趣味,而工筆畫這一畫種的特點是以其嚴謹的方式來表現對象、抒發性情,所以它主要是以其獨特的裝飾性來呈現其特殊的意趣,舍此便難以展現。 在中國水墨畫的表現中,用筆用墨、構圖中的留白、取景造型等等都是講究意象性的。畫家一筆畫下去可稱之為樹干,再加上幾筆即可成枝,點上一些墨點即可成葉。這完全是在「意」與「象」之間產生的一種藝術形象,中國水墨畫的這種藝術表現形式體現出的完全是畫家對客觀事物的主觀認識,同時有沒有脫離客觀物體的基本形狀,即為「寫意性」。所謂「墨分五色」、「水墨為上」完全體現了中國繪畫藝術的意象色彩觀,水墨畫不僅把物象繁雜的明暗關系主觀化,而且還把豐富絢麗的色彩轉換為「隨類賦彩」的意象黑白。中國水墨畫自古以來就講究「惜墨如金」、「計白當黑」,構圖常常講究留白,為了突出主體,省略其它東西,留出大片空白,這不能不說是中國畫家的獨到意象創作手法,以達到「意到筆不到」的妙境。如南宋的馬遠、夏圭,人稱「馬一角」、「夏半邊」,他們在章法上大膽取捨,描繪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畫面上留出大幅空白,給人以豐富的遐想。中國畫家的獨到匠心不僅僅局限於章法上,畫內景物的取材也往往不顧四季,僅憑興致所為,可謂水墨山水的創始人之一的
Ⅸ 簡論中國古代詩歌意象設置和意境創造 讀中國古典詩詞,你從中找到哪些感悟求答案啊,9號就交了
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尺雹藝術形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託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 意境指文藝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現出來的情調和境界。 意境和意象的區別在於: 1.它們所達到的層次和深度不同:意象指的是審美的廣度,而意境指的是審美的深度; 2.意境是意象的升華; 3.在中國文化中,意象屬於藝術范疇,而意境指的是心靈時空的存在與運動,其范圍廣闊無涯,與中國人的整個哲學意識相聯系。 詩歌的意境簡單的說,就是創作詩歌的環境。可以是寫作時的場景,也可以是回憶,也可以是心中所想悶困唯,實際卻達不到的場景。詩歌的意境是作者的心境和感受,「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螞培」就是這個道理。 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情思與客觀景物相交融而創造出來的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詩歌創作離不開意象,意象的選擇只是第一步,是詩的基礎;組合意象創造出「意與境諧」的詩的藝術境界才是目的。 意境與意象在本質上有一定的聯系,它們都是主觀與客觀統一的產物,都是情與物的結合體。但它們又有區別:從形式上看,意象與詞句相關,意境則與全篇對應。
Ⅹ 什麼是意象
意象是分析詩歌散文時的用語,指構成一種意境的各個事物,這種塵純事物往往帶有作者主觀的情感,這些意象組合起來,就構成了意境;如馬致遠的《秋思》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這些事物就是詩中的意象,這些意象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凄清,傷感,蒼涼的意境,意象是具體事物的,意境是具體的事物組成的整體環境和感情的結合,情寄託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1、解釋 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
2、意象是比情節更小的單位,一般由描寫物象的細節.象徵.雙關等詞語構成。
它的含義非常廣泛,主要有4種:
(1)心理意象.它表示過去的感覺上知覺上的經驗在心中的重現或回憶,只在知覺基礎上所呈現於腦際的感性形象。
(2)內心意象.人類為實現某種目的而構想的新生超前的意象設計圖像。
(3)泛化意象.是文學作品中出現的一切藝術形象或語象的和兄茄泛稱,基本上相當於藝術形象。
(4)觀念意象和審美意象,這兩者都是表達某種抽象觀念和哲理的.藝術形象。
3、類型
(1)仿象:是主體通過模仿對象世界的形態創造出的意象,它在感性形態、具象上與對象相似,甚至非常逼真,主體有意退居幕後。
(2)興象:主體以客觀世界的物象為引導,給接受者提供藉以觸發情感、啟動想像而完喚察成意象世界的契機,物象使感興得以發生,聯想得以展開,在此基礎上生成的象便是興象。如王昌齡的詩。
(3)喻象:主體在客觀世界攝取物象,賦予其一定的象徵意義,以此種方式形成的意象便是喻象,它帶有明顯的人工痕跡。
(4)抽象:抽象指創造主體經過自己的頭腦加工,將客體提煉、升華,舍棄具象而代用一些純粹的形式符號來喚起讀者審美情感的一種意象。
在文學作品中,作者想要表達自己的感情,又不想直接表達的時候,就用一些景物,物品等表達,這些物品,景物就叫做意象。如古詩人常用月亮這個意象來表達思鄉的感情。「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