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幫忙找一個 關於創新讓生活更美好主題班會的課件 急需
迎世博 講文明 樹新風 改陋習
上海,經過幾十年轟轟烈烈的建設和改革開放,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已豪邁地跨進世界先進城市之列,但與市民休戚相關的城市文明和生活氛圍尚有許多讓我們引以為恥的陋習、頑症存在。而在2010年上海就要舉辦世博會了,難道就讓這些陋習、頑症影響世博會的精彩和完美嗎?
我們中學生,作為社會最熱情迸發最活力四射的群體,曾受到社會不同階層的各方關注,今天,為了感恩社會,我們也要為世博會奉獻我們的綿薄之力。因此,我們倡議:繼承發揚中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優良傳統(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等古訓)貫徹「八榮八恥」,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改變十大不文明陋習:1,不在公共場合吸煙。2,不亂穿馬路。3,不隨地吐痰。4,不在公共場所大聲說笑、接打手機。5,乘坐公共交通不搶佔座位。6,不破壞公物。7,不隨地亂扔垃圾。8,遵守秩序,不亂插隊。9,不穿著睡衣睡褲、內衣、拖鞋出入公共場所。10,不寵物擾民、破壞市容環境。乘著世博會東風,學習北京奧運會寶貴的行之有效的經驗,全面落實世博會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從而讓城市管理明顯改善,讓城市文明明顯提高,讓市民素質和精神面貌明顯提升。
我們充滿信心,再辦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
一、主題活動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
2002年12月3日的浦江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我校師生沉浸在上海申博成功歡慶之中。中國人揚眉吐氣,無不為之歡欣鼓舞。「中國如有一份幸運,世界將添一片異彩」。當初的申博口號回響在耳,如今夢想成真,世界選擇了中國,聚焦了上海。世博會為上海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內容,成為21世紀初中國經濟發展的「引摯」。
興奮之餘,留給我們的將是進一步思考:上海在申博時的庄嚴承諾「世界將添一片異彩」,經過未來七年多的努力,上海如何使世界更精彩?上海世博會成為歷史上最成功、最精彩、最難忘的世界盛會,必須大幅度提升上海市民素質和精神文明,實現城市文明的跨越式發展。城市的主體——市民的形象歷來是構成城市形象諸要素中最本質、最核心的內容,一座城市的現代化,最根本、最艱巨的是人的現代化,特別是市民素質和精神風貌的更新。正如陳良宇同志所指出的「在推進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進程中,硬體能夠花錢買,軟體用錢買不到,軟體比硬體更重要。」時下,「打造上海城市精神,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已成為人們的熱門話題。 100多萬中學生是上海市民中一支重要的群體,他們將在上海世博會上大顯身手。為此,全面提升中學生文明素養,塑造上海中學生新形象顯得十分緊迫。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時不待人。面對這樣的形勢任務,我校黨支部、政教處、政治教研組在2002年12月15日就提出了「上海世博與中學生文明素養教育」活動的設想,教育活動的主題是「提升中學生文明素養」。12月24日,學校召開了由盧灣區精神文明辦公室、「思想•理論•教育」雜志社部分專家參與的部分學生座談會,「主題活動」引起與會同學的強烈反響,「迎接世博,中學生該做些什麼?」等話題越談越濃,越談越深入……使在座的專家都感嘆不已,這充分顯示出這一 「主題活動」的生命力,說明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得到更多學生的認同和歡迎。
二、中學生文明素養教育理念要創新
所謂「文明素養」主要指人的思想境界、精神品格和自我修養。它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具有基本性、內涵性、豐富性的特點。它是一個城市、一所學校整體文明的基礎,是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所必須的。世博會視角下的上海中學生文明素養有著豐富的內涵。首先,熱情好客的主人翁形象。這既是中華文明禮儀之邦形象的體現,又是上海中學生張開雙臂擁抱世界、樂於交流與溝通的具體表現。其次,充滿青春活力的創新精神。青少年是一座城市希望的象徵,顯示知識素養、創新精神、朝氣蓬勃於一體的國際大都市中學生形象。第三,舉止文明、有素養的風貌。顯示出公德意識、法治觀念、慎獨精神於一體的現代大都市中學生形象。第四,開放與自信,海納百川的胸懷。既珍惜上海的優秀歷史傳統,又善於吸收外來優秀文化,顯示自信、開放、寬容於一體的「海派」氣度。基於中學生文明素養的豐富內涵,這一主題活動我們的基本要求是:熱情自信、開放創新、舉止文明,青春活力。我們認為文明素養並不是抽象、形而上學的,而是表現得十分具體、日常化的。如韓國足球隊踢進世界盃八強,舉國歡騰,參與狂歡的數十萬市民散去後,地上居然毫無垃圾。這是一個城市市民文明素養的積淀,國際大都市市民應有的素質。這種文明素養不可能一夜之間產生出來,不但有個積淀過程,還有一個教育(化)過程。為此,我校把中學生文明素養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以上海世博會為契機,提升中學生文明素養這一主題為載體,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積極倡導創新的教育理念。
1、主體性——確立學生主體發展的教育理念
充分弘揚學生的主體性,注重開發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動進取精神,形成學生的精神力量,促進學生慎獨精神、公德意識、法制觀念的形成,幫助學生創造熱情自信、朝氣蓬勃、青春活力的人生。這是中學生文明素養教育的核心。
依據主體性,從教育規律上看,人的任何素質的形成都有一個持續不斷「內化」的過程。「內化」是不可替代的,「內化」的不可替代性決定了教育活動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育活動的主題是「提升中學生文明素養」,這個「提升」不是教師或別人所能替代的,必須是主體的一種「內需」,「內化」才能實現。形成主體的「內需」、「內化」,首先要使學生對世博會有一個全面的學習認識:它是個怎樣的國際組織、中國與世博會的關系、舉辦世博會對上海乃至全國的經濟、文化發展的影響等,這種認識越全面、越深刻,「內需」的要求越強烈,「內化」的自覺性更高。
依據主體性,文明素養教育不僅僅把學生當作認知體,更重要、更本質的是它把學生作為生命體,它要指導學生學會怎樣做文明人、怎樣才是熱情好客的東道主、怎樣體現中學生充滿青春活力的創新精神、怎樣持有兼容並蓄、寬容、大氣的胸懷……因此,主題活動注重形成中學生的精神風貌和精神力量,又關注形成學生的獨立人格。
2、主旋律——樹立回歸生活的教育理念
自從胡塞爾提出「生活世界」的概念之後,許多人對此表示理解和贊同:人們「生活」在「生活世界」中,任何離開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都將是蒼白無力的。上海在向國際化大都市、世界級城市邁進中,中學生文明素養教育如何體現回歸生活這一主旋律呢?我們認為,回歸生活要層次化,也就是在層層推進基礎上深化。
首先,回歸生活指的是社會生活和時代生活。黨的十六大給我們指明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為培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的人才,正是主題活動的目的。
其次,回歸生活指的是特定的地域生活。上海的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十多年兩位數增長,在下一個五年裡全市人均GDP將達1萬美元。申博成功,為上海城市發展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陳良宇同志曾明確指出:「上海申博和籌辦世博會是一個向各國學習的國際化過程,是一個提升上海產業結構,提高市民素質的過程。 」因此,提升中學生文明素養是時代生活賦予我們的責任。
再次,回歸生活理當還指回歸學生的實際生活。也就是說文明素質教育應回歸到學生所在的家庭生活、社區生活、社會公共生活、學校生活中去。學生首先觸摸到的看到的是生活情景,我們教師有責任幫助指導學生讀解生活情景。我校所在城區五里橋街道,是上海世博會會址的一個區域。我校理財協會部分學生到五里橋街道采訪了解到居民們以實際行動「告別陋習,迎接世博」的事例很受感觸。
3、實效性,建立知行統一的教育理念
確立學生主體發展教育理念,樹立回歸生活教育理念,歸根到底是提高主題活動的實效性,讓學生真正做到知行統一。因此,我們的教育工作必須「虛」功 「實」做,在「實」學上多做文章,在「實」字上多下功夫。要有實實在在的工作抓手,確定教育目標既要有高起點,又不能脫離實際,既要有緊迫感,又不能急於求成,既要有教育力度,又要使學生能夠接受。如針對有些學生日常生活中知行脫節的問題,我們提出了做文明人的「五個文明」:即文明行走、文明騎車、文明禮貌、文明言語、文明消費。文明走路:不亂穿馬路,行走上街沿,不殘踏綠地,馬路上、校園里不追打戲鬧,顯示有文明教養的中學生形象;文明騎車:自行車不闖紅燈、不逆向行駛、不騎車帶人、不亂停放自行車,做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模範;文明禮貌:乘車不爭先恐後,對老弱病殘禮貌讓座,與人相處懂禮貌、講規矩、有教養、守誠信,鄰里、同學之間多關愛;文明言語:不講粗話臟話,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與人交流言語友好親善,與父母、同學、老師之間多交流;文明消費:消費不攀比、不炫耀、不擺闊氣,不進游戲機房,合理安排好零花錢,勤儉自強,養成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五個文明」看上去是很淺顯的東西,然而卻是最真實的東西。文明與不文明有時往往發生瞬間的「選擇」,如行人亂穿馬路問題,有時在「從眾心理」下作了不文明的「選擇」;有時看到無人管理,認為小事一樁無所謂,作了不文明的「選擇」……根治這一不文明行為,頭腦中有了「做文明人」這根「弦」,瞬間的「選擇」可能是另一種結果了。
三、中學生文明素養教育模式的構建
如果確立主體發展理念是中學生文明素養教育的核心,那麼,「主體參與」是文明素養教育模式的根本。「主體參與」教育模式,主要指在教育過程中運用多種手段、形式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地位和作用,參與到各種活動中去,在生活實踐中親自體驗,從中得到感悟,以至認識的升華,真正實現知行的統一。
我們構建的中學生文明素養「主體參與」教育模式,所要求的教育目標是,抓住世博機遇,從我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細微處做起,塑造國際大都市中學生形象。今天,我們不能坐而論道,空談行為規范,要採取有效方法和措施,立即付諸行動。「主體參與」教育模式包括四個方面,認識世博會、營造校園氛圍、組織志願者服務、指導研究性學習,這四個教育環節構成了中學生文明素養教育運行結構。
第一、認識世博會。這是主題活動的切入口。對世博會認識了解愈深刻,學生參與的自覺性、責任感愈強。人們說世博會是一個舞台、一個窗口,讓世界了解中國、中國了解世界的舞台和窗口。憑借這個舞台和窗口,中國與世界經濟、文化和科技廣泛接觸與融合,上海將向全世界展示其國際大都市的精彩與活力。世博會給上海帶來經濟繁榮與文化發展。舉辦世博會,既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動力;既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責任。認識世博會正是喚起「主體參與」的責任感。
第二,營造校園氛圍。這是「主體參與」最為熱烈的場面。如:班級主題班會「迎接世博會,中學生該做些什麼?」學生辯論會「上海世博『硬體』、『 軟體』何者更為重要?」中學生論壇「告別陋習,迎接世博」、「中學生與上海世博會」學生演講會,學生小品表演,世博會知識競賽,學校、班級黑板報、牆報、世博專欄……在整個校園內營造一種迎世博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事做起的氛圍。這有利於強化「主體參與」的責任感。
第三,組織志願者服務。這是主題活動最為出彩的內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之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中國傳誦了幾千年的名句,時時鼓勵著人們友愛互助、共同促進社會和諧進步。組織中學生志願者隊伍,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志願者服務活動,進一步在全社會倡導志願者精神,培育志願者服務理念,顯示上海人的精神風貌,為上海大都市增添異彩。組織中學生志願者服務項目很多。比如「我為申城交通出份力」,志願者上街宣傳交通法規,對部分市民交通行為中存在的「行人亂穿馬路」、「自行車闖紅燈」、「地鐵、公交車輛上下車無序」、「計程車上下客亂停車」等不文明現象提出批評教育。志願者在服務過程中,實際上是自我教育過程。志願者也要自覺告別陋習,積極投到「與文明同行」活動中來,不斷提高自身文明素質。還有「英語角志願者服務」、「公共綠地誌願者服務」 等,只要學校合理安排、組織到位,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來。這是「主體參與」責任感的實踐。
第四,指導研究性學習。這是主題活動的教科研成果。指導學生從上海世博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關系中,選擇、確立研究專題,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研究,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通過親身實踐獲取新知識能力,搜集處理信息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的提高。這是「主體參與」責任感的升華。
提升中學生文明素養,學校要把它作為一項重要的德育工作來抓。經常性工作去做,我們認為除此之外,有關職能部門還需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要編寫生動活潑的德育教材,切實加強中學德育教學;二要在電視台黃金時段不斷播放精彩的公益文化節目,通過日積月累的熏陶,使正確行為規范和高尚的文明素養逐漸深入人心。三要讓更多的中小學生參觀展覽館所,接受高雅文化藝術的教育、熏陶,票價要優惠些。四要加強檢查執法力度,對違背公德和不文明行為嚴加懲處。
B. 「公平擴大內需,正義創造財富,平等激發活力,自由享受激情。」這句話靠譜嗎
這句話非常靠譜!!!
公平擴大內需:有錢吃海鮮的,就讓你吃魚翅;有錢吃河蝦的,就讓你吃龍蝦;有錢吃飯的,就讓你吃河蝦;有錢吃地瓜的,就讓你吃飯;無錢吃飯的,就讓你隨處可討到飯或檢到飯吃。這樣就是公平地擴大內需了,大家都有提高
正義創造財富:中國電力部門非常正義地站出來說:「電價太低,我們沒錢賺,都沒錢給員工發獎金環游世界了」。於是物價部門立即組織會議,幫忙解決電力部門的困難,電價提上來了,電力部門總算能發工資了;中石油、中石化的人非常正義地部出來說:「我們的利潤太低,都沒錢賺,我們的財富日益縮水」。於是物價部門立即組織會議,決定降低供油標准,可以在油里加水不超過10%,並提高油價,這樣,中石油、中石化的荷包總算鼓起來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也非常正義站出來說:「我們也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啊,現在的用戶都改用IC卡、公話打電話了,上網也常用鐵通了,我們都沒法活了」,於是有關部門立即組織會議,公話半夜被莫名地砸了,IC卡也難買到了,網費也大大提高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於是笑笑說:「正義真能創造財富」
平等激發活力:平等是建立在一定金錢基礎和權力基礎之上的,沒有錢沒有權何來平等。於是,有錢有權的,打死了人,還充滿活力地說:「你們這些人渣,我爸是李剛,你知道啵?」;接著又來了個人財大氣粗地說:「我爸是李雙江」,接著……,因為要平等,所以兒子跟老子平等,兒子在外打著老子的旗號招搖過市,活力四射。
自由享受激情:因為自由,局長與時俱進,網上開房;因為自由,局長風流快活,包養一幫情人;因為自由,局長包養女大學生;因為自由,校長帶女學生酒店接風流塵。因為自由,他們才得以如此激素分泌過多以致性情難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