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隋唐五代農業發明

隋唐五代農業發明

發布時間:2022-12-22 04:54:17

① 隋朝末期唐朝初期勞動人民發明了什麼

隋朝末期唐朝初期勞動人民發明:
雕版印刷術、火葯。

雕版印刷術: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唐朝後期)印刷的《金剛經》;

火葯:火葯最早用於軍事始於唐朝;最早的火葯武器是火箭;

農業創新:筒車(灌溉工具),曲轅犁(水田耕作)
曲轅犁和筒車的出現,表明唐朝農業生產工具有了很大改進。史書記載:「水激輪轉,眾筒兜水,次第下傾於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絕勝人力」,一定程度上擺脫了農業生產靠天收的命運。

② 隨唐時期出現的新農業生產工具是

翻車在三國時候馬鈞就改進了翻車

水排發明於東漢早期,是南陽太守杜詩在總結勞動人民實踐經驗基礎上發明的。

筒車 注意啊 樓主 不是簡車

筒車 曲轅犁 是隋唐的發明

所以選 B

③ 隋唐輝煌的文化成就對於當今社會發展有哪些啟示

隋唐文化是中國封建社會文化的高峰,也是當時世界文化的高峰,對中國文化的發展和世界文明史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1.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學、史學、教育、文學、藝術方面全面繁榮:兼收並蓄:統治階級開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創造了有利於文化的發展氛圍。內外交通發達、國內各族交往密 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為中華文化增強了剛勁、豪爽、熱烈、活潑的多民族色彩。中國與亞洲、歐洲以至非洲都有頻繁往來。文化上得以吸收外來優秀成分,比較突出表現在宗教和藝術方面。

2.世界領先高超的建築水平:隋唐時期的建築已經達到了相當成熟的階段。建築規模宏大,氣魄雄渾,不同凡響。尤其在橋梁方面有突出的成就。例如:1.隋朝李春設計的趙州橋,這個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至今仍然堅固的屹立著這不能不說是一項奇跡。2.唐都長安和大明宮含元殿,長安城當時的規模是現在西安舊城面積的十倍,「安百萬家」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大明宮雄偉的建築群,這些都是我國建築史上的新創造。

3.世界領先的雕版印刷術發明:隋唐發明雕版印刷術。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成通九年的《金剛經》,但在近代被外國殖民者掠走,現藏於英國倫敦博物館。

現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一條街,叫做「唐人街」,這條街的是中國人的聚集地,所有的裝飾、文化等全部都是以中華文化為基礎而建成的,外國人說起中國歷史沒有不知道唐朝的,過年的時候很多人也穿唐裝。可見唐朝在當時是得到全世界的公認的。

④ 各朝代農業(技術,工具,水利及工具)手工業(三大行業,各朝代的成就)商業(市,都會)

農業一,農業生產工具:
1,木石器:夏商西周使用木製的耒耜,石刀,蚌鐮等.
2,鐵農具:春秋出現,戰國推廣,西漢普遍使用,秦漢傳到嶺南,西域.
3,犁耕法:春秋出現牛耕,戰國推廣,西漢普遍使用耦犁,出現二牛一人犁耕法,唐發明曲轅犁.
4,灌溉排水工具:三國馬鈞發明翻車;唐朝出現筒車.
▲(東漢杜詩發明水排是手工業工具)
5,播種工具:西漢使用耬車
二,水利:
1,先秦:夏朝已經有原始水利;春秋時已經有邗溝;戰國有都江堰,鄭國渠.2,漢:西漢六輔渠,白渠,文帝,武帝治理黃河;東漢明帝時王景治理黃河.3,三國:魏在淮河流域興修許多水利工程,蜀維護都江堰;
4,五代十國:吳越修築錢塘江海塘;
5,唐朝:在黃河,長江流域開灌渠.
▲(秦的靈渠;隋,元的大運河以航運為主)

三,農作物:
母系氏族:半坡種植粟,菜,麻;河姆渡種植水稻.
商朝:黍,稷,麥,稻,桑,麻;西周包括了後世大部分作物.
秦漢:西域傳入葡萄,苜蓿,核桃,胡蘿卜等.
南朝:小麥種植開始推廣,水稻栽培技術提高.
唐朝:吐蕃種植青稞,小麥,蕎麥,豌豆,蔬菜種子傳入西藏.
北宋:粟,麥,黍,豆從淮北傳到江南,兩廣;越南傳入占城稻從福建推廣到江浙和淮河流域;茶樹在福建和長江中下游廣植
南宋:太湖流域盛產稻米;棉花種植從閩粵擴展到江淮.
明朝:江南雙季稻,嶺南三季稻;玉米,甘薯,馬鈴薯,煙草傳入我國;桑 ,麻,棉廣泛種植,棉布成為人民主要衣料.

四,畜牧業:
母系氏族:半坡:豬,狗,牛,羊,雞;河姆渡:豬,狗,水牛.
商朝:豬,狗,牛,羊,馬
北魏:《齊民要術》介紹禽,畜和魚類飼養.
唐朝:吐蕃飼養氂牛,馬,豬,獨峰駝;靺鞨放牧豬群
五,耕地,糧食,人口
隋唐:大量墾荒,糧食布帛增多,人口增長,唐玄宗時是太宗時的近3倍.
清初100多年裡,耕地增40%以上,人口高速增手工業:①南方的絲織業勝過北方,江浙一帶和四川絲織業生產發達;②棉紡織業於南宋後期迅速興起,浙江出土一條南宋時棉毯,細密厚軟,工藝水平相當高。③制瓷業:定窯、鈞窯、歌窯等久負盛名。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出產的瓷器質地細膩,色澤瑩潤,後來發展為著名的瓷都,直到現在我們還喜歡用景德鎮的瓷器。④宋朝時我國是世界上造船水平最先進的國家。這一時期,我國的造船業多集中在東南沿海,規模宏大,廣州、泉州、明州等地都有發達的造船業。

⑤ 隋唐五代時期畜牧業有什麼發展

隋唐五代時期,農業科學技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畜牧業生產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

隋結束戰亂紛擾的局面後,畜牧業曾經盛極一時,既存在著一批官牧監,民間畜牧風氣也很濃厚。

隋代的牧監是掌牧地的官署,隴右地區既是隋代牧監所在,又是防禦突厥、吐谷渾的戰略要地,此地民風粗獷,尚武風氣濃厚,人人都精於騎射。這就決定了與之相鄰的河西地區的畜牧業發展。

隋代是河西地區畜牧業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隋代在歷史基礎上繼續在河西發展畜牧業,這時的河西是全國戰馬的主要供給地之一。在當時,隋朝廷最大的邊患是雄踞於西北的突厥與吐谷渾,朝廷對馬匹的征發一日不可緩。因而隋代對河西地區畜牧業的經營,不僅適應了這里經濟開發的客觀需要,而且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唐代畜牧業極為興盛,在我國數千年畜牧發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其牲畜種類之多、數量之大、品質之佳、畜牧業組織機構之全、立法之詳,前超秦漢,後過兩宋,名列歷代榜首。

唐代畜牧業所以興盛,一靠政策得當,如重視馬政、選賢任能,制定馬法、賞罰分明,珍惜耕牛、保護役畜,農牧結合;二靠技術進步,如馬籍盛行,引進良種、大力繁殖,牧養有法、儲草御冬等。

⑥ 試述隋唐五代時期的科技成就

隋唐五代,科學技術持續發展,但總的說來,唐代的科技成就與強盛帝國的浩大聲威相比,尚不能說是相稱。
唐代農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茶葉栽培的勃興。陸羽的《茶經》是對唐以前種茶經驗的系統總結,是第一部關於茶葉的專著,後世稱陸羽為「茶聖」。
唐代生物學家對動植物形態仔細觀察,蘇敬等編纂《新修本草》是我國早期的動植物形態圖譜,唐代人們對海洋生物的生態、習性也有細致觀察與描述,收在段成式《酉陽雜俎》和劉恂《嶺表錄異》中。
隨著全國統一,對編纂全國和地方區域地理著作需求日益增長,虞茂的《區宇圖志》等最為人稱道,賈耽的手繪單幅全國地圖《海內華夷圖》也頗負盛名。樊綽的《蠻書》可以看出人們認識到了流水侵蝕作用,竇叔蒙在《海濤志》中對潮汐成因作出了解釋,可見當時地理知識已到相當高的水平,玄奘的傳世之作《大唐西域記》記述了沿途的山川、地形、土壤、水利、交通、農產等,在當時堪稱舉世無雙的地理著作。
隋唐之際王孝通的《緝古算經》首次解三次方程,唐李淳風編纂從《九章算術》到《緝古算經》共十部,作為算學館教材,史稱《算經十書》,是中國古代數學奠基時期的總結。
隋唐時出現了許多杏林巨著,流傳較廣的方書是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30卷;王燾《外台秘要》40卷。在葯物學方面,出現了政府組織人力集體編寫的《新修本草》。
中國練丹術在唐朝達到高潮,「長生丹葯」盛行於世,理論上,陰陽五行學說盛行於世,煉丹著作層出不窮,梅彪所著《石葯爾雅》中收錄不少能治療疾病的化學葯品,到宋代,丹葯經檢驗收入本草典籍,煉丹術後來日益衰落,十二、三世紀傳入歐洲,另外,火葯的發明應歸功於煉丹家。
唐代出現了雕版印刷術,早期多印佛教經文。

⑦ 隋唐時期取得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1、隋朝修建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2、隋唐時期我國已發明了雕版印刷術,晚唐印刷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的最早標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3、唐朝葯王孫思邈著《千金方》,記載了800多種葯物和5300多個醫方;

4、唐代僧一行第一次實測出子午線的長度,他是世界上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的第一人;並且僧一行首次發現恆星移動現象,比歐洲早1000多年;

5、唐政府組織編寫的葯典《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正式頒布的葯物學專著;

(7)隋唐五代農業發明擴展閱讀:

1、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橫跨在37米多寬的河面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當地稱做「大石橋」。

建於隋朝開皇十一年至開皇十九年(公元591年-599年)之間,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趙州橋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梁建造的嶄新局面。

2、《千金要方》總結了唐代以前醫學成就,書中首篇所列的《大醫精誠》、《大醫習業》,是中醫學倫理學的基礎;其婦、兒科專卷的論述,奠定了宋代婦、兒科獨立的基礎;其治內科病提倡以"五臟六腑為綱,寒熱虛實為目"。

並開創了臟腑分類方劑的先河;其中將飛屍鬼疰(類似肺結核病)歸入肺臟證治,提出霍亂因飲食而起,以及對附骨疽(骨關節結核)好發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與癰疽關系的記載,均顯示了相當高的認識水平;針灸孔穴主治的論述。

為針灸治療提供了准繩,阿是穴的選用、「同身寸」的提倡,對針灸取穴的准確性頗有幫助。因此,《千金要方》素為後世醫學家所重視。《千金要方》還流傳至國外,產生了一定影響。

3、7世紀中葉,由於國家的統一,唐朝的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更由於在這以前西北少數民族的內遷,初唐交通和貿易的發達,西域和印度文化不斷輸入,使唐代的葯品數目和種類不斷增加,豐富了我國葯物學的內容。

而當時醫家奉為治病指南的《本草經集注》由於陶氏編著時存在的種種不足以及梁後一百多年來傳抄改移所出現的錯誤,己不適應當時形勢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把葯物知識加以總結和整理,唐朝政府遂下令修撰新的本草著作。

⑧ 唐代發明的農業生產工具有哪些

1、曲轅犁,是唐代中國勞動人民發明的耕犁。其轅曲,因以名,區別於直轅犁。因其首先在蘇州等地推廣應用,又稱為江東犁。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牲畜。

2、筒車(chinese noria)亦稱「水轉筒車」。一種以水流作動力,取水灌田的工具。據史料記載,筒車發明於隋而盛於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這種靠水力自動的古老筒車,在家鄉鬱郁蔥蔥的山簡、溪流間構成了一幅幅遠古的田園春色圖,為中國古代人民傑出發明。

隨著水利的發展,唐代的灌溉工具也有相應的進步。當時,除了以前已有的桔槔、轆轤、翻車還在普遍使用外,人們又創造了連筒、桶車、筒車和水輪等灌溉新工具,都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8)隋唐五代農業發明擴展閱讀:

唐政府很重視農田水利灌溉。據史載,在唐前期130多年中,興修的水利工程達160多項,分布於全國廣大地區。如貞觀年間,在莆田(福建莆田)築諸泉塘、永豐塘、橫塘以及國清等塘,總溉田1200頃。又如,714年(開元二年)在文水(山西文水)引文谷水開甘泉、盪沙、靈長、千畝四渠,溉田數千頃。這些灌溉工程對農業生產起了重要作用。

唐朝耕地面積達到八百五十萬頃,糧食產量也有提高。天寶八年,官倉存糧達九千六百萬石。長安洛陽米價最低時每斗僅十三文,青州、齊州每斗僅五文。唐朝後期,由於人口南移加上土地開墾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糧食產量大幅增加。

參考資料:網路-唐朝(中國歷史朝代)

⑨ 列舉隋唐時期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建築藝術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成就

一、科學技術的新階段,走在世界的前列
隋唐科技成就輝煌,要注意四個領域的成就及其特點。
一是兩個發明——雕版印刷術、火葯。
二是天文歷法——成就顯著。
三是醫學——進步。
四是建築——成熟。

六個第一: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唐朝後期)印刷的《金剛經》;火葯最早用於軍事始於唐朝;
最早的火葯武器是火箭;
世界上最早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創始人是唐朝僧一行;
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世界上最早的、由國家頒行的葯典是唐高宗時編修的《唐本草》。
造紙術、印刷術、火葯與指南針是中國四大發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
造紙術西漢發明,東漢蔡倫改進,製成「蔡侯紙」。
火葯在隋唐時期發明,火箭是世界上最早的火器;北宋大規模製造火葯,南宋出現管型火器,開創了人類作戰史的新階段。
印刷術經歷了雕版與活字兩個階段,雕版印刷術發明於隋唐時期,北宋畢生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完成了印刷術的最後發明。
指南針的前身是戰國時期的司南,北宋時指南針普遍用於航海,為了穩定性,製成了羅盤針。
中國的四大發明對世界歷史發展進程起到重大推動作用。

醫學的進步,要注意把握兩位醫學家與三部醫學著作。

醫學家——孫思邈、吐蕃名醫元丹貢布。醫學著作——《千金方》(在我國醫葯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四部醫典》(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唐本草》(世界上最早的、由國家頒行的葯典)。

建築的成熟,集中體現在一城一橋上。
一城——長安城,整體設計合理,建築規模宏大,建築技術高超。
一橋——趙州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占重要地位的石拱橋。

天文歷法的顯著成就,集中體現在唐朝著名天文學家僧一行的成就上。

僧一行,俗名張遂,少年聰敏,博覽經史,名動長安。由於不願同武則天侄子武三思結交,為免其糾纏,出家為僧,仍勤奮攻讀,精研數學,成就巨大。僧一行的成就集中體現在《大衍歷》的制訂與子午線的實測等。唐玄宗時,詔令僧一行負責制訂歷法。僧一行為了使歷法與實際天象相符合,製造了一些天文儀器,進行了大量的天文觀測工具,取得了一大批新的實測數據,糾正了以前歷法的不少錯誤,在此基礎上編制出了《大衍歷》(《開元大衍歷法》),比較准確地反映了太陽運行的規律,把中國古代的歷法制訂工作提高到一個新階段,顯示了中國古代天文學走向成熟的風貌。後世制訂歷法,大都參照《大衍歷》的結構,直到明朝末年,吸取了西洋歷法後才有所改變。一行從實測和對前人謬誤的批判中認識到,在小范圍有限的空間里得到的認識,不能任意向大范圍甚至無限的空間推演,這是我國科技思想史上的一大進步。

一行還從實測中得出子午線一度的弧長,是世界上用科學方法對地球子午線實測的第一人,是重大的創舉。一行所取得的測量結果,本可以作為地球是球形的證明,但他沒有探究這一測量結果對地球形狀認識的重要意義,可以說,他走到了通過實測證明地球是球形的重大發現的邊緣,卻沒有邁出關鍵的一步,實在可惜。

我國著名石窟藝術:
南北朝時期,著名的石窟有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徵)與山西大同雲岡石窟(較多地保留了古印度佛教藝術的風格)。隋唐時期的著名石窟是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⑩ 古代農業發展歷程

中國農業發生於新石器時代。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是世界農業起源地之一。在長達八九千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農業曾經有過許多領先於世界的發明創造,但也經歷過漫長的停滯時期。近代帝國主義的入侵使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農業日益落後於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傳統「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結構開始解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的廢除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中國農村經濟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中國農業才結束了停滯的歷史,進入了發展較快的新時期。農業生產條件和生產技術顯著改善,產量水平迅速提高。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中國經濟改革序幕之後,農業生產的這種停滯狀況才得到根本性改變。1982年11月,全國實行承包制,農村經濟新的格局全面建立。盡管近30多年來的發展過程中也有過挫折,日見減退,中國以僅僅相當於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幾乎佔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說明還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教育與科技事業也蓬勃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我國農業生產力的提高。據中國農科院估算,我國農業總產量中科技進步的貢獻率由1972—1980年的27%提升到1981—1985年的30%~40%。在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在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隋唐五代農業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
志誠商標公司上班 瀏覽:160
出租土地使用權的稅率 瀏覽:139
日本商標注冊多少錢 瀏覽:75
商標注冊證天貓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