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數學方程中元次是誰創造的

數學方程中元次是誰創造的

發布時間:2022-12-21 08:53:22

『壹』 方程是誰發明

方程是法國數學家韋達首創 。十六世紀,隨著各種數學符號的出現,法國數學家韋達創立內了較系統的表容示未知量和已知量的符號以後,「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這一專門概念便出現了。方程史話:一、大約3600年前古埃及人寫在紙草上的數學問題中,就涉及了方程中含有未知數的等式。二、公元825年左右中亞細亞的數學家阿爾-花拉子米曾寫過一本名叫《對消與還原》的書,重點討論方程的解法。三、宋元時期中國數學家創立了「天元術」,用「天元」表示未知數進而建立方程。這種方法的代表作是數學家李冶寫的《測圓海鏡》(1248),書中所說的「立天元一」相當於「設未知數x。」所以在簡稱方程時,將未知數稱為「元」,如一個未知數的方程叫「一元方程」。而兩個以上的未知數,在古代又稱為「天元」、「地元」、「人元」。《九章算術·方程》白尚恕注釋:「『方』即方形,『程』即表達相課的意思,或者是表達式。於某一問題中,如有含若干個相關的數據,將這些相關的數據並肩排列成方形,則稱為『方程』。

『貳』 數學方程式中的元和次是誰創立的

數學方程式中的元和次是中國清朝時期的康熙皇帝創立的。

康熙皇帝是中國歷史上聲名顯赫,又有遠大抱負,聰明好學的一位皇帝。他除了其文治武功之外 ,還十分愛好數學,曾拜比利時的南懷仁等傳教士為師,學習數學 、天文、地理以及拉丁文等,康熙皇帝雖然聰穎過人,但是聽外籍教師講課也有困難,因為南懷仁等人的漢語和滿語水平有限,日常會話勉強對付,但要將嚴謹而高深的科學知識表達出來就顯得力不從心了。而當時課本多是外文,即使中譯本也是半通不通的。這樣,學習中就必然有許多精 力被消耗在語言溝通上,進度不快 。

不過,康熙學習很刻苦,也很有耐心,不懂就請教,直至真正弄懂為止。南懷仁在講方程時,句子冗長,吐音又很不清楚,康熙的腦子常常被搞得暈暈糊糊的,怎樣才能讓老師講得好懂呢?一陣冥思苦想後,一個妙法突然冒出來。他向南懷仁建議 ,將未知數翻譯為「元」,最高次數翻譯為「次」(限整式方程),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翻譯為「根」(解)⋯⋯南懷仁用筆認真地記了下來 ,隨即用這些新創術語換下自己原先使用的繁瑣詞語 :「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根 』(解 )⋯⋯「如此一來,果然簡單了很多,而且還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南懷仁驚疑地盯著康熙,愣怔了一會兒,突然按照西方最親切的禮節一下子將康熙緊緊抱住:「我讀書和教書幾十年,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還從來沒見過一個像您這樣肯動腦筋的人 !」

正因為康熙創造的這幾個數學術語科學而簡潔,十分便於理解和記憶,因此一直延用到今天 。

『叄』 一元一次方程是誰發明的

一元一次方程式
--- 方程式的由來
十六世紀,隨著各種數學符號的相繼出現,特別是法國數學家韋達創
立了較系統的表示未知量和已知量的符號以後,"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這一專門概念出現了,當時拉丁語稱它為"aequatio",英文為"equation".
十七世紀前後,歐洲代數首次傳進中國,當時譯"equation"為"相等式.
由於那時我國古代文化的勢力還較強,西方近代科學文化未能及時
在我國廣泛傳播和產生較的影響,因此"代數學"連同"相等式"等這
些學科或概念都只是在極少數人中學習和研究.
十九世紀中葉,近代西方數學再次傳入我國.1859年,李善蘭和英國
傳教士偉烈亞力,將英國數學家德.摩爾根的譯出.李.偉
兩人很注重數學名詞的正確翻譯,他們借用或創設了近四百個數
學的漢譯名詞,許多至今一直沿用.其中,"equation"的譯名就是借
用了我國古代的"方程"一詞.這樣,"方程"一詞首次意為"含有未知
數的等式.
1873年,我國近代早期的又一個西方科學的傳播者華蘅芳,與英國傳
教士蘭雅合譯英國渥里斯的,他們則把"equation"譯為"方程
式",他們的意思是,"方程"與"方程式"應該區別開來,方程仍指中的意思,而方程式是指"今有未知數的等式".華.傅的主張在
很長時間裏被廣泛採納.直到1934年,中國數學學會對名詞進行一審
查,確定"方程"與"方程式"兩者意義相通.在廣義上,它們是指一元n次
方程以及由幾個方程聯立起來的方程組.狹義則專指一元n次方程.
既然"方程"與"方程式"同義,那麼"方程"就顯得更為簡潔明了了.
(本文摘自九章出版社之"數學誕生的故事")

『肆』 數學方程中的元次是誰創造的

數學方程中「元」、「次」等術語是清朝康熙皇帝創造的,傳教士給康熙講解數學方程問題時,因翻譯水平有限往往講不清楚,康熙皇帝便建議將未知數翻譯為「元」,最高次數翻譯為「次」,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翻譯為「根」或「解」。

康熙生平: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康,安寧;熙,興盛,取萬民康寧、天下熙盛的意思。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他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扞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伍』 數學中的「元」、「次」、「根」是康熙命名的嗎

學數學解方程時,人們總會碰到"元"、"次"、"根(解)"。不過,你知道題目中的數學術語"元"、"次"、"根(解)"(當然只是指漢語譯名)是誰創造的?說來你也許不信,是清朝的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是一個抱負遠大、好學上進的君主,他曾拜比利時的南懷仁等傳教士為師,學習天文、數學、地理,還學拉丁文。康熙大帝雖然聰穎過人,但是聽外籍教師講課並不輕松。因為南懷仁等人的漢語和滿語水平有限,日常會話還能夠勉強對付著,而要將嚴謹而高深的科學知識表達出來就顯得力不從心了。而當時課本多是外文,即使中譯本也是半通不通的。這樣,學習中就必然有許多精力被消耗在語言溝通上,進度不快。
不過,康熙學習很刻苦,也很有耐心。一遍聽不懂,就請老師再講一遍,直至真正弄懂為止。南懷仁在講方程時句子冗長,吐音又很不清楚,康熙的腦子常常被搞得暈暈糊糊的。怎樣才能讓老師講得好懂呢?一陣冥思苦想後,一個妙法突然冒出來。他向南懷仁建議,將未知數翻譯為"元",最高次數翻譯為"次"(限整式方程),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翻譯為"根"或"解"……南懷仁用筆認真地記了下來,隨即用這些新創術語換下自己原先使用的繁瑣詞語:"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根(解)'……果然掃除了很多障礙,提高數學效率。南懷仁驚疑地盯著康熙,愣怔了一會兒,突然按照西方最親切的禮節一下子將康熙緊緊抱住:"我讀書和教書幾十年,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還從來沒見過一個像您這樣肯動腦筋的人!"
康熙創造的這幾個數學術語科學而簡潔,十分便於理解和記憶,因此一直延用到今天。

『陸』 誰發明的「元」「次」「根」

是 康熙。康熙拜比利時的傳教士為師,學習數學。但聽他講課很不輕松,而且講回方程是句子冗長答,,所以康熙就建議 ,未知數翻譯成「元」最高次翻譯成「次」方程的解翻譯成「根」 康熙創造的幾個學術用語一直沿用至今!

康熙還首創「元」「次」「根」等方程術語的漢譯名。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在給康熙講解方程時,由於他漢語、滿語水平都很有限,有些術語講不清楚。

康熙還首創「元」「次」「根」等方程術語的漢譯名。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在給康熙講解方程時,由於他漢語、滿語水平都很有限,有些術語講不清楚,

解釋很久還是不得要領,康熙就建議:將未知數翻譯為「元」,最高次數翻譯為「次」,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翻譯為「根」或「解」。南懷仁驚疑地盯著康熙,愣了一會兒。


突然按照西方最親切的禮節一下子將康熙緊緊抱住,激動地說:「我讀書和教書幾十年,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還從來沒見過一個像您這樣肯動腦筋的人!」康熙創造的這幾個方程術語,馭繁為簡,准確科學,非常便於理解和記憶。

『柒』 數學方程的" 元""次"是誰 發明的

解:數學方程的元次是康熙首先提出的。

『捌』 數學中的「元」、「次」、「根」是康熙命名的嗎

是的,康熙是我國歷史上數學水平最高的一位帝王。他天資聰慧,十分熱愛數學,14歲起跟著從比利時來華的傳教士南懷仁學習數學。

由於南懷仁的漢語和滿語水平十分有限,平時的日常會話還能勉強應付,但在教授嚴謹、高深的數學知識時,就不能很好地表述清楚,使得康熙學得不太輕松,經常被弄得暈頭轉向。

在學習方程時,南懷仁講授的句子冗長,加之吐詞不清楚,康熙學得很吃力。怎樣才能讓老師講得輕松一點呢?經過深思熟慮後,康熙向老師建議,將未知數用「元」來翻譯代替,最高次項的次數翻譯成「次」(特指整式方程),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用「根」(或「解」)來代替……。

(8)數學方程中元次是誰創造的擴展閱讀

方程F(x)的根是指滿足F(x)=0的x的一切取值。一元二次方程根和解不同,根可以是重根,解一定不同,一元二次方程若有2個不同根,又稱有2個不同解。

一元方程中方程的解可能受到某些實際條件的限制,如:一道關於每天生產多少零件的應用題的函數符合²-10x-24=0 此方程的根:x=12,x2=-2,雖然x=-2符合方程的根的條件,但考慮實際應用,零件生產不可能是負數,所以,此時x2=-2不是這個問題的解了,只能說是方程的根。

『玖』 元次等術語是誰創造的 什麼是元次等術語

1、元次等術語是康熙皇帝創造的。康熙皇帝曾拜比利時的南懷仁等傳教士為師,學習天文、數學、地理、還學拉丁文。

2、因為南懷仁等人的漢語和滿語水平有限,南懷仁在講方程時句子冗長,發音又很不清晰,康熙的腦子常常被搞得暈暈乎乎的。怎樣才能讓老師講得通俗易懂呢?一陣冥思苦想後,一個妙法突然冒出來。他向南懷仁建議,將未知數的值翻譯為元,最高次數翻譯為「次」(限整式方程),由此創造了元次等術語。

3、「康熙皇帝」一般是指愛新覺羅·玄燁。出生於北京紫禁城,順治帝第三子,清朝第四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中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61年),被尊為「千古一帝」。

『拾』 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元」產生於什麼年代是哪位數學家發明的原來的意思是什麼

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元」產生的年代沒有明確的記錄,據說是康熙皇帝在學習西方數學時專提出的,因屬當時沒有可以代替「未知數」的代詞,因此採用「元」為方程的未知數。

公元820年左右,數學家花拉子米在《對消與還原》一書中提出了「合並同類項」、「移項」的一元一次方程思想。16世紀,數學家韋達創立符號代數之後,提出了方程的移項與同除命題。1859年,數學家李善蘭正式將這類等式譯為一元一次方程。

(10)數學方程中元次是誰創造的擴展閱讀:

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決絕大多數的工程問題、行程問題、分配問題、盈虧問題、積分表問題、電話計費問題、數字問題。

如果僅使用算術,部分問題解決起來可能異常復雜,難以理解。而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建立,將能從實際問題中尋找等量關系,抽象成一元一次方程可解決的數學問題。

閱讀全文

與數學方程中元次是誰創造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