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製糖發明人

製糖發明人

發布時間:2022-12-21 00:16:23

Ⅰ 關於中國的甜食是哪個朝代發明的古代的糖是通過絲綢之路引進中國的嗎

當我們去了解某一種事物的時候,一般來說都會先去了解這個事物的起源,而探究事物起源這種事卻是非常有意思的,不僅能對事物的發展過程有大致的了解,也能在這個過程中得到許多的知識,同時對於事物發展的規律也會有清晰的認識。作為一個糖企公眾號,今天我們的主題還是圍繞糖展開,而作為一個嚴肅的公眾號,我們今天的嚴肅主題則是關於糖在古代中國的發展起源。

從公元8世紀中葉開始,製糖技術開始向周邊的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傳播,同時在不斷的實踐中,中國的製糖技術也日臻成熟,在宋朝也出現了專門的著作來記載甘蔗製糖技術,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中對於甘蔗的種植和蔗糖的製作做了更為系統和詳盡的描述,其中的很多技術一直沿用到至今,成為現代機械化製糖工藝的基礎。

到這個階段,中國的製糖技術已經趨於完善,接下來幾百年一直到工業革命都是在其原有的基礎上發展,並沒有太多大的革新,而到了工業革命之後,機械化生產則為糖的發展掀開了歷史新篇章。

Ⅱ 沈陽特產 不老林

不老林糖的確是沈陽人人皆知的特產

上面印有產品發明人、被譽為「北方製糖大師」的林瑞豐的肖像,是改革開放後中國商標史上第一個以個人肖像作為圖形的注冊商標。不老林已經25年歷史了,可是沈陽人對它仍情有獨鍾。

新中國成立後,經公私合營林瑞豐的工廠成為沈陽著名的糖果廠,他先後擔任廠技術員和沈陽市食品研究所工程師,新糖果不斷出自他的手,有一次,他到上海出差,一家糖果廠正按照周總理指示和前蘇聯給的配方研製一種「伊利斯」糖果,正當廠家為口感不佳發愁時,林瑞豐輕加指點問題迎刃而解,由此名聲大振。
1984年林老退休後便研製出著名的「運動糖」,1988年又創建沈陽市瑞豐糖果廠發明「不老林」糖果,很快銷往全國各地。

糖的保存受到地域、溫度、濕度等多種因素影響,品質有所不同,不老林在全國各地的產品工藝也隨之變化,雨天和刮風時的糖溫與正常天氣不同,春天與冬天,南方與北方的加工工藝也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也就是說,在沈陽買的「不老林」和在南方買的「不老林」口味並不一致。

老龍口

老龍口酒廠始建於康熙元年(1662年),由山西太谷的名叫孟子敬的人創辦的,孟子敬又曾將老龍口燒鍋取名為「萬隆泉燒鍋」。
在國民黨統治時期,「萬隆泉」酒廠處於倒閉之境。沈陽解放後,1949年3月,沈陽市專賣局買下「萬隆泉」全部土地,改名為地方國營沈陽燒酒四廠,並於1960年恢復了老字型大小——沈陽市老龍口酒廠。如今,「老龍口」在國內外名聲遠揚,近年來建立的「沈陽老龍口酒博物館」,是東北首家由企業自籌資金建造的酒文化博物館。

沈陽市八王寺汽水廠(現為沈陽八王寺實業有限公司),作為一家有近百年歷史的飲料生產專業廠,是我國現存唯一的由民族資本家集資創辦的碳酸飲料工廠,始建於1920年,在改革開放初期曾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汽水生產專業廠。素以「八王寺汽水夠汽夠味」稱譽東北三省。八王寺®商標曾被評為遼寧省著名飲料商標,八王寺®橘子汽水被評為國家輕工部名牌產品,八王寺®果子蜜汽水被評為沈陽市名牌產品,同時被譽為沈陽「老字型大小」。

樓主滿意嗎 本人老底將空 渴求積分

Ⅲ 紅糖的起源是什麼

一、紅糖的起源
人類對糖的喜愛,是基因里帶著的。遠古的人類以狩獵為生,肉食為主。除了偶爾採集一些蜂蜜,在水果成熟的季節吃一些漿果外,很少能夠吃到甜味的食品,因此在遺傳基因里,攜帶著對甜味的美好記憶。
因此,小孩子很少有不喜歡吃糖的,而且很容易吃過量,以至於大人不停提醒要少吃點,小心把牙吃壞了。這也是遠古人類基因里遺傳下來的,因為那時候不容易吃到糖,在漿果成熟的季節,爬上樹,吃到飽。
作為一個文明古國,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製糖國家之一,用小麥、高粱等穀物來釀酒和製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在《詩經》里就有與飴糖有關的記錄。說明在周代我們的祖先就會製作飴糖了。
成語「甘之如飴」的飴字,就是指飴糖,滿足了我們的祖先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含飴弄孫描繪的是人間最美好的天倫之樂。
飴糖也叫麥芽糖,是最為古老的糖,現在還有人製作,在昆明叫叮叮糖,一般是賣糖人背一個裝著飴糖的背簍,手拿兩塊鐵塊,沿街行走敲擊,發出叮叮的聲音。成為許多人美好的回憶。

而我們現在說的糖,一般是指用甘蔗或者甜菜製作成的糖。
中國最早有關甘蔗的記錄出現在屈原《楚辭 ·招魂》的「靦鱉炮羔,有柘漿些」一句,柘就是甘蔗,柘漿就是甘蔗汁。說明戰國時期就能對甘蔗進行原始的榨汁加工。
最早關於甘蔗加工而成的石蜜(固體甘蔗糖)的記錄則出現在西漢初年劉歆的《西京雜記》里,有「閩越王獻高帝石蜜五斛」的記錄,高帝是指漢高祖劉邦,石蜜就是甘蔗做的固體糖,還不是現在的手工紅糖。進貢這個,說明在當時還是稀罕物。
到了東漢張衡的《七辯》中,出現了「沙飴石蜜」這個名詞,沙飴就是砂糖,說明裡面有蔗糖的結晶體,石蜜沿用西漢初年的叫法。
晉代,竹林七賢嵇康的孫子稽含在其所著的《南方草木狀》中記錄了甘蔗的形狀、種植地和當時蔗糖的製作方法。
無獨有偶,同時期的《南中八郡志》也做了同樣的記錄,說明甘蔗種植與兩廣、雲貴等南方一帶,使用的製作方法是曝曬法,即將甘蔗榨汁後,在太陽下曝曬,蒸發掉水分,留下糖分等固體物質,估計是受曬鹽的啟發。
中國官方正史中對老紅糖的記載,最早見於《新糖書》太宗遣使者至印度取熬糖法。大唐盛世甘蔗的種植擴大,消費量也明顯增加,原來的曝曬法製糖因為效率低下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唐太宗遣使「摩揭它」(現印度比哈爾邦南部),學習製糖技術,這就是手工紅糖熬煮法的來歷。大大提高了製糖效率。一直沿用至今。沙塘一詞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使用的,沙就是指手工紅糖中的結晶體,今天一般寫作砂糖。
唐高宗李治上元元年(公元674年),製糖師傅已經掌握了蔗糖提純脫色工藝,制出白糖,當時叫霜糖,同時,四川遂寧出現用甘蔗製作的冰糖。
唐代出現的土法製糖一直沿用到現在,延續一千多年。
唐代甘蔗種植和製糖技術傳到日本。與此同時,阿拉伯人把印度的甘蔗種植及製糖技術傳到西班牙義大利等歐洲國家,隨著大航海時代來臨,這些國家又把他們傳遍南北美洲國家。
中國第一部甘蔗製糖專著是北宋人王灼於1130年撰寫的《糖霜譜》,全書分7篇,分別是中國製糖發展歷史、甘蔗種植方法、製糖設備、工藝過程、糖霜性味、用途、製糖行業狀況等。明末1637年,宋應星寫出一本更系統更詳盡的專著《天工開物》卷六《甘嗜》。
13~16世紀,隨著東南沿海居民的下南洋,製糖技術傳到東南亞島國。
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德法兩國的化學家發明了甜菜製糖技術,工業化製糖開始出現。二十世紀初,工業製糖開始在中國出現,手工製糖開始衰落。中國真正形成完整製糖工業體系是在1949年以後。高效低成本幾乎完全取代了手工製糖,除了在極少數蔗糖產區還保留著手工紅糖的生產外,幾乎全被工業化取代。

二、紅糖的消亡
20世紀中葉至21世紀初,中國開始了大規模的工業化進程,其中就包括食品的大規模工業化。大量的麵包廠、飲料廠、餅干廠誕生並且迅速發展。這些食品加工廠,一律需要大量糖的供應,而塊狀的紅糖,完全無法滿足這些工廠的需求,一來其手工製作的方式無法量產,無法大量供應,二來是因其特殊濃郁的香味以及顏色。
於是,白糖廠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從1947年開始,中國陸續興建了兩百多家白糖廠。絕大部分工廠,採取了國際上普遍的硫化法脫色製糖,但是總有一部分尾料顏色無法脫除,這部分尾料,由於顏色呈現紅色,被命名為「赤砂糖」。
赤砂糖投放市場以後,為了更快地被消費者接受,就借用了「紅糖」這個名字,畢竟紅糖在中國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早已被消費者接受,所以很多赤砂糖的包裝上都進行了這樣的標註:紅糖(赤砂糖)。
近十年以來,為了順應消費者的養生需求,赤砂糖廠家不斷推出新產品,如大棗紅糖、阿膠紅糖、薑汁紅糖、益母紅糖,這些糖的價格比普通赤砂糖要高很多,而且直接冠上了紅糖的名稱,因此獲得了比較大的市場份額。
從嚴格意義上講,赤砂糖並不是紅糖,因為兩者的工藝完全不同,前者是工業化製糖的產物,後者是傳統手工製糖的產物,從物理性狀,到營養物質、功效,都有很大差異。但是,由於赤砂糖價格低廉、包裝精美、食用速溶方便,在幾十年的時間里,幾乎將傳統的紅糖趕出了商業市場,僅僅在一些偏遠山區仍然在集市上出售。
中國一直沒有紅糖的國家標准,所以市場上的赤砂糖按照「紅糖」名義進行銷售的現象,一直沒有得到更正。但是,作為消費者,大家可以通俗地這樣理解:紅糖分兩種,一種是最近幾十年產生的赤砂糖,它是工業化製糖的產品;另外一種是幾千年前傳承下來的傳統紅糖,它一直是明火大鐵鍋的熬制方法製作的。
三、紅糖的復興
中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人們的溫飽問題早已解決,人們對食材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對很多工業化加工品也產生了很多的質疑,而傳統天然的食材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近幾年最流行的「舌尖上的中國」節目,淘寶上新興起的「挑食」頻道,恰恰反應著這種潮流。
傳統紅糖,也隨著人們對品質的追求,逐漸回到人們的視線。農家土紅糖首先在淘寶的渠道上慢慢復甦。
傳統紅糖與赤砂糖(紅糖)相比,優點和缺點都非常明顯。其優點是純粹手工製糖,柴火大鐵鍋熬制,沒有任何化學物質添加,味道好,甘蔗的各種營養成分保留得比較好,古籍中關於紅糖功效的記載都是指傳統紅糖。但是它的缺點是融化之後,經常會有白色的沫子或者杯底有雜質殘留,讓很多消費者誤認為是生產過程不潔凈導致。當然,最大的缺點在於其採用古法小榨的方式製作,無法量產,生產成本也始終在那裡下不來。而赤砂糖是工業化製糖的產物,基本只含有蔗糖,但具有成本低廉、融化迅速的優點,因此在市場上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
四、紅糖市場的現狀
現今紅糖市場魚龍混雜,我們了解下來發現市場上純正的紅糖基本只佔1%,網路上關於紅糖的信息也很混亂,不實的情況很多。因為中醫里關於紅糖的葯用功效,所指的是傳統方式明火熬制的紅糖,是手工無添加的紅糖,所以在紅糖的選擇上我也比較傾向於這種。。
好紅糖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好的原料和好的技藝。好甘蔗才能出好糖,而甘蔗的品質不僅與甘蔗的品種有關,還跟土壤和種植方式有很大關系。有的甘蔗根本榨不了糖,有的能做出糖但做的糖不香也不甜,剩下一部分可以做出又香又甜的純正紅糖。有了好的原料,還需要好的技藝,但因為近幾十年工業對於手工藝的沖擊,技藝好的熬糖師傅已是越來越少。從原料到工藝都決定純正的天然紅糖其數量一定是有限的,這也是為什麼在以前糖是限量供應的原因,因為在工業化以前所有的糖都是無添加的天然糖。

Ⅳ 最早的零食糖塊出現在哪個朝代

唐朝。
從唐宋開始形成的手工業製糖以來,製糖技術逐步得到發展,一些新的技術、新的工藝相繼出現,土法製取的白糖、冰糖等新品種也相繼出現,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製糖的理論著作。
在中國,最早記載甘蔗種植的是東周時代。公元前4世紀的戰國時期,已有對甘蔗初步加工的記載。屈原的《楚辭·招魂》中有這樣的詩句:「胹鱉炮羔,有柘漿些」。這里的「柘」即是蔗,「柘漿」是從甘蔗中取得的汁。說明戰國時代,楚國已能對甘蔗進行原始加工。
西晉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吳書·孫亮傳》中,有"亮使黃門以銀椀並蓋,就中藏吏取交州所獻甘蔗餳……"的記述。交州在現今的廣東、廣西一帶,與上述的楚國同是中國的南方,是甘蔗製糖最早的地區。甘蔗餳是一種液體糖,呈粘稠狀,是將甘蔗汁濃縮加工至較高濃度(粘稠),便於儲存食用。這里的加工技術已經提高了一大步。
東漢張衡著的《七辨》中,有「沙飴石蜜」之句。這里「沙飴」二字,是指製得的糖有微小的晶體,可看作是砂糖的雛形。
6世紀時陶弘景著的《名醫別錄》中寫到:「蔗出江東為勝,盧陵也有好者,廣州一種數年生,皆大如竹,長丈余,取汁為沙糖,甚益人。」這里描述的種蔗區域更加廣闊了,種蔗的技術也已提高,且已經制出砂糖。這種砂糖是將蔗汁濃縮至自然起晶,成為帶蜜的糖。比先前的甘蔗餳的加工技術又提高一步。
唐宋年間
手工業製糖階段 自戰國時代開始從甘蔗中取得蔗漿以後,種植甘蔗日益興盛,甘蔗製糖技術逐步提高,經近千年的發展,至唐宋年間,已形成了頗具規模的作坊式製糖業。
公元647年,唐太宗派人去印度學習熬糖法。歐陽修、宋祁撰的《新唐書》中有這樣的記載:「……貞觀二十一年,始遣使自通天子,獻波羅樹,樹類白楊。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詔揚州諸蔗,柞沈如其劑,色味愈西域遠甚。」說明在中、印頻繁的文化、科技交流中,其中也有製糖技術的經驗交流。
從唐宋開始形成的手工業製糖以來,製糖技術逐步得到發展,一些新的技術、新的工藝相繼出現,土法製取的白糖、冰糖等新品種也相繼出現,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製糖的理論著作。
公元674年,中國發明用滴漏法製取土白糖。該法用一套漏斗形的陶器,配以瓦缸和其他小設施,將蔗汁熬至相當濃度後倒入瓦溜(漏斗形陶器)中,從上淋入黃泥漿,藉助黃泥漿的吸附脫色製取土白糖。白糖的出現,標志著製糖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種土法製糖在中國沿用了千餘年。
唐大歷年間(766~779),四川遂寧一帶出現用甘蔗製取冰糖。冰糖的製作,為製糖業增添了獨特的產品。
唐宋製糖手工業昌盛,所產之糖的品種和質量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糖產品不僅銷售國內各地,還遠銷波斯、羅馬等地,促進了國際間的貿易往來。廣泛興起的製糖手工業,擴展至全國的很多區域,如現今的廣東、廣西、福建、四川等地。宋、元期間,大量的閩、粵移民至台灣,同時也帶去了種蔗製糖技術。由於台灣氣候適宜於種植甘蔗,製糖業很快得到發展,並成為中國主要製糖基地之一。
8世紀中葉,中國製糖技術傳到日本。13世紀左右,傳入爪哇,成為該島糖業的起源。15~16世紀,中國的僑民也在菲律賓、夏威夷等地傳播製糖法。
在長期的製糖實踐中,很多製糖方法逐步被總結出來。 北宋王灼於 1130年間撰寫出中國第一部製糖專著──《糖霜譜》。全書共分7篇,內容豐富,分別記述了中國製糖發展的歷史、甘蔗的種植方法、製糖的設備(包括壓榨及煮煉設備)、工藝過程、糖霜性味、用途、糖業經濟等。1637年初刊的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卷六(《甘嗜》)中,記述了種蔗、製糖的各種方法,比《糖霜譜》一書更系統、更詳盡。這些方法,在中國民間一直沿用到20世紀。書中記述的採用牛拉石轆(或木轆)多次壓榨取汁的方法(壓榨法),與現代的甘蔗多重壓榨原理相似。在蔗汁澄清方面,書中首次總結了石灰法澄清工藝,其原理在現代的製糖業中仍有沿用。「甘嗜」中總結的具有系統性的壓榨取汁、石灰法澄清、濃縮煮糖等手工業製糖工藝,成為現代機械化製糖的工藝基礎。

Ⅳ 唐代熬糖技術從哪國傳入中國

唐代印度製糖技術傳入中國。

中國是從唐朝開始,才有了製糖技術,中國人是從唐朝開始才嘗到了糖的味道。而這有賴於絲綢之路。正是通過絲綢之路,鄰國印度的製糖技術在唐代傳入中國。

印度的製糖技術傳入中國,是印度科技在中國傳播和影響的一個重要例證。在古代,有三項西方科技發明被引入中國,對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極為重要和深遠的影響,這三項技術即玻璃製造技術、製糖技術和葡萄酒釀造技術。玻璃製造技術是在南北朝時期引進的,後兩項都是在唐代,在唐太宗時期被引進中國的,而且都是在唐太宗親自過問和關注下引進並得到推廣和發展的。

唐代的製糖技術有了較大的進步,主要是由於從印度傳入了當時先進的製糖技術。唐太宗派人到中天竺摩褐陀國去學習熬糖法,不僅學會了印度的製糖技術,而且在此基礎上有所提高,制出了比印度蔗糖質量還好的產品。揚州人對糖進行了改進和精加工,實現了製糖技術的飛躍。最早的白糖不可能潔凈如雪,而是呈淡黃色。後來,優質的中國糖又傳到印度,被印度人驚嘆為「中國雪」。除揚州外,唐宋時期四川遂寧也是蔗糖的著名產地。

Ⅵ 古代日常食用的「糖」,是從哪兒來的

研究表明,人體攝入糖份後,大腦會分泌大量多巴胺。這種神經傳導物質,使人體產生滿足感和幸福感,從而達到興奮的目的。如今,各種甜品比比皆是,應有盡有,在古代,日常食用的糖是從哪來的呢?

蜂蜜往往和甘甜劃上了等號。事實上,蜂蜜的採集經歷了野生、半野生和家養三個階段。最早食用蜂蜜的文字記載出現在《禮記·內則》中稱:先秦時期 「子事父母,棗栗飴蜜以甘之。」 當時吃的蜂蜜完全依賴於野外採集。


到了東漢,《山海經》中有 「平逢之山,蜂蜜之廬」 的說法,既明確表示了蜂蜜的存在,又指出了最早家養蜜蜂的大致年代。學者皇甫謐撰寫的《高士傳》指出: 姜岐「遂隱居,以畜蜂、豕為事。」 姜岐開啟了馴化蜜蜂的序幕,被稱為「中華養蜂第一人。」西晉文學家張華的《博物志》顯示: 「遠方諸山出蜜、蠟處,其處人家有養蜂者。」

南北朝時,蜂蜜質量漸入佳境。思想家陶泓景看到長安街頭出現的家采蜂蜜,「白如凝酥,質量甘美,耐久儲不壞」。魏晉南北朝時,西晉文學家郭璞在《蜜蜂賦》中寫道: 蜂蜜的性狀應該「散似甘露,凝如割脂」。

與此同時,養蜂業漸漸走上了「技術流」路線。劉宋學者鄭緝之在《永嘉地記》記述: 每年七、八月間,人們「以蜜塗桶,飛者聞蜜氣或停,不過三、四來,便舉群悉至。」 這是人為誘蜂分群的最早記錄。唐初,河東裴明禮善於采蜜 養生 ,他的秘訣是 「乃繕甲第,周院置蜂房,以營蜜。廣栽蜀葵雜花果,蜂採花逸而蜜豐矣。」


北宋王禹偁頗好養蜂,他在《小畜集》中提及:「蜂之分也,或團如罌,或鋪如扇,擁其王而去。王之所在,蜂不敢螫。失其王,則潰亂不可響邇。凡取其蜜不可多,多則蜂飢而不蕃。又不可少,少則蜂墮(惰)而不作。」他認識到了蜂王對蜂群的重要性,還發明了刺台控制分蜂技術。南宋文人羅願撰寫了《爾雅翼》,對家養蜜蜂的飼養進行了系統性研究。

此後,元朝司農司撰寫的《農桑輯要》、明初劉基的《郁離子》、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清朝郝懿行《蜂衙小記》等文獻,均對養蜂采蜜進行了專門的論述。在時代的推動下,蜂蜜在 社會 經濟、飲食文化、醫葯保健等領域成績斐然,成為古代 「甜蜜事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飴餳,也是古代一大糖源。乍一看,人們對飴餳很陌生,其實它就是大多數人吃過的麥芽糖。飴餳 歷史 悠久,《詩經·大雅》就有「周原朊朊,堇荼如飴」的詩句。《周禮·天官·疾醫》將「飴蜜即甘」列為五味中「甜」的代表。

《說文解字》有雲: 「飴,米櫱煎也。」 它由米曲發酵後榨汁煎熬而成的。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錄了飴餳的製作過程: 「用粱米、稷米者,餳如水精色。」 唐人韓鄂編寫了《四時纂要》,他總結出「煎餳法」制飴餳。入宋後,人們對飴餳提出要求更高,葯學家寇宗奭的《本草衍義》中,覺得製作飴餳的原料最好是 「糯與粟米作者佳,余不堪用」


明清以後,制飴工藝的成熟精進。明朝科學家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明言: 「凡飴餳,稻、麥、黍、粟皆可為之。」 說明當時五穀雜糧都可制飴。這里的「飴餳」有什麼區別嗎?國學大師季羨林在《中華蔗糖史》中解釋: 「清者也就是軟一點、濕一點、稀一點的」叫做「飴」,「稠者也就是硬一點,干一點」稱為「餳」, 不過各地風俗各異,飴餳分類略有不同。

飴餳製作簡單,甘甜味美,在唐朝較為常見。武後時期,文學家張鷟(音zhuó)稱贊: 「江淮果物,荔枝、龍眼之珍;河濟飴餳,米櫱、馬鞍之妙。」 唐末文學家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有大扁餳、馬鞍餳、荊餳之分,顯然前兩種按形狀命名的,後一種是按產地命名的。以唐朝為分界點,飴餳的命運由盛轉衰,日漸式微,令人惋惜。


飴餳的衰落,歸咎於蔗糖的興起。戰國時期,甘蔗進入人們的生活。《楚辭·招魂》中有 「靦鱉炮羔,有拓漿些」 的詩句,「拓漿」指的就是甘蔗汁。西漢學者劉歆在《西京雜記》中有載: 「閩越王獻高帝石蜜五斛。」 據此推斷人們食用蔗糖已有2000年的 歷史 了。

用甘蔗汁做成的蔗糖,古稱「石蜜」、「糖霜」、「沙餳」等。從名稱可以看出,石蜜是塊狀蔗糖,糖霜和沙餳是結晶狀蔗糖。東漢南海人楊孚所著的《涼州異物志》所說: 「石蜜非石類,假石之名也。實乃甘蔗汁煎而曝之,則凝如石,而體甚輕,故謂之石蜜也。」 表明甘蔗汁曝曬凝結後形成石蜜。唐人鄒和尚在四川遂寧發明「窨製糖霜術」,通過甑蒸、釜熬、煎蒸、灌瓮相接和取霜等工藝,製成了糖霜。

蔗糖需要植蔗、壓榨、取汁、熬糖、結晶等流程。北宋初年,甘蔗種植面積開始擴大。四川遂寧「為蔗田者十之四,糖霜戶十之三」。南宋王灼編著了最早的甘蔗製糖專著《糖霜譜》,他總結出了 「藏種法」、「治田法」、「種蔗法」 等甘蔗種植方法。


唐宋時期,人們採用甘蔗過蒸取汁的方法。 在元代,截蔗壓榨法成為主流。明朝的《天工開物》中介紹了帶有木製軋輥系統的糖車,大大提高了榨汁效率,糖車直到建國初期,部分地區仍在使用,成了現代榨汁機的雛形。

為了能夠熬出更好的糖漿,唐太宗派人遠赴印度學習製糖術。用這一技術製成的蔗糖,「色味愈西域遠甚」。宋朝的福建糖農,用黃泥覆蓋法做出了白色蔗糖。至元朝,人們發明了加灰凝固法,不但能去除蔗糖酸性,還能加快凝固。明朝時,宋應星總結出了「黃泥水淋法」,進一步提高了蔗糖的數量的和質量。

據《史學雜志》顯示,1637年至1683年,福建銷往日本的蔗糖年均達169萬斤。清人在東南亞壟斷了當地製糖業,並對歐洲現代製糖業發展提供了幫助。蔗糖雖然出現較晚,但發展較快,逐步替代蜂蜜和飴餳,成為人們依賴的主要糖源。


除了這三大糖源之外,人們還用甜菜製糖。甜菜集中種植於北方,起初充作葯用。據農業專家唐啟宇推測,甜菜製糖技術最早起源於清末,其影響微乎其微。縱觀古代糖史,是一部糖源競爭史,是一部技術發展史,更是一部味覺進化史。

參考資料:

【1】劉 丹 《中國古代糖史研究》

【2】楊東甫 《製糖話古》

【3】張宗棟 《石蜜考辯》

【4】陳 磊 《唐人飲食中的石蜜、甘蔗和飴糖》

【5】龔一飛 《中國養蜂史述要》

【6】張平真 《甜蜜事業的回顧》

【7】徐曉望 《福建古代製糖術與製糖業》

文字由 歷史 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Ⅶ 糖是誰發明的我想謝謝他/她~

蔗糖是人類基本的糧食之一,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蔗糖根據純度的高低可分為三種;白糖、砂糖和片糖。甘蔗原產地可能是新幾內亞,後來傳播到南洋群島和印度。大約在周朝周宣王時傳入中國南方。 漢朝至隋朝世界各國「蔗糖」(sugar、sucrose)和中國古代的「西極石密」和「西國石密」都包含「sacca」字根,來自梵文sakara。說明蔗糖發原地是古印度,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和世界各地。 敦煌殘卷中有一段關於印度製糖術的紀錄,說到印度出產甘蔗,可造最上「煞割令」。根據季羨林解讀,「煞割令」就是梵文sakara 的音譯,證明印度製糖術的確經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印度制蔗糖的方法,是將甘蔗榨出甘蔗汁曬成糖漿,再用火煎煮,成為蔗糖塊(sakara)。梵文sakara又有「石」的含義。印度的「石」糖在漢代傳入中國,漢代文獻中的「石蜜」、「西極石蜜」、「西國石蜜」,指由西域入口的「石」糖;其中「西國」、「西極」正是梵文sakara的對音,而「石蜜」是梵文sakara的意譯。 石蜜就是今日的片糖。 唐代後來印度的煉糖術有進一步地高:將甘蔗榨出甘蔗汁,用火熬煉,並不斷加入牛乳或石灰一同攪拌,牛乳或石灰和糖漿中的雜質凝結成渣,原來褐色的糖漿顏色變淡,經過反復的除雜工序,最後得到淡黃色的沙糖。《新唐書》中記載唐太宗遣使去摩揭陀(印度)取熬糖法,說明印度的煉糖術在唐朝傳入中國。 宋代北宋初期,三佛齊和大食等國貢白砂糖。白砂糖是從石蜜進一步提煉的,呈沙顆粒狀態,色淡黃,比石蜜色淡,不是白如雪。 宋代出現世界第一部甘蔗煉糖術專著《糖霜譜》。 製糖成為一門重要產業,糖製品種類繁多,有香糖果子、獅子糖、花花糖、膠牙糖、芝麻糖、錘子糖、楊梅糖等。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的《伊本·白圖泰游記》說:「中國出產大量的蔗糖,其質量較之埃及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 明代明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第六卷《甘嗜》篇詳細敘述造白糖和冰糖的方法: 造白糖法:將過冬成熟的甘蔗,用軋漿車榨蔗汁,盛入缸中,用火熬成黃黑色的糖漿,倒入另一口缸中凝結成黑沙糖;另備一口缸,上面安放一個瓦溜(瓦質漏斗),用稻草堵塞瓦溜的漏口,將黑砂糖倒入瓦質漏斗中,等黑沙結定,除去稻草,用黃泥水淋下漏斗中的黑砂糖,黑渣從漏斗流入下麵缸中,漏斗中留下白霜,最上一層約五寸多,非常潔白,叫西洋糖(明代的西洋即現在的南洋)。 造冰糖法:將白糖煎熔,和入雞蛋清除雜質,待火候合適,將新青竹破成篾片,斬成一寸長短,投入熔化的白糖中,經過一夜就凝成冰糖。 季羨林在所著《中華蔗糖史》說:中國明代熬練白糖的「黃泥水淋脫色法是中國的偉大發明」,並指出 馮·李普曼(von Lippmann)的《糖史》,沒有一個字提到黃泥水淋脫色法。 除《天工開物》外,《閩書南產志》、方以智著《物理小識》、劉獻廷著《廣陽雜記》、《興化府志》都有關於熬練白糖的黃泥水淋脫色法的敘述。證明黃泥水淋脫色法是中國人發明的。 中國從明朝開始將中國白糖出口到日本、印度和南洋群島。 明朝中國的白砂糖出口到印度孟加拉地區,也傳播了中國製造白砂糖的方法。根據季羨林考證,孟加拉語和幾種印度語言中,白砂糖都叫 cini sakara, 即「中國糖」,就是中國製糖術傳入印度的證明。

Ⅷ 英文譯成中文(報8)

棉花糖的發明
(它是用什麽做的?)

棉花糖是一種軟款,它看起來就像一隻大規模棉花(但沒有棉花在棉花糖)。棉花糖是由finely-granulated糖,可以通過加熱和歪曲成纖細的螺紋。
棉花糖發明於1897年,威廉·莫里森和約翰麥克斯華頓在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candymakers,美國。他們發明了一種設備,激烈的砂糖紡紗碗小洞了。就形成了把那個他們原本被稱為「仙女牙線。」打了幾個轉的碗,焦糖糖被迫通過小洞,使頂飾有羽毛的糖果,開始融化的時候。

莫里森和沃頓介紹了世界棉花糖在路易至1904年世界博覽會和出售大量的了25美分,一盒了一筆可觀的錢財那時)。他們賣出了大約68,655盒在t...

Ⅸ 糖的製糖歷史

史前時期
人類就已知道從鮮果、蜂蜜、植物中攝取甜味食物。後發展為從穀物中製取飴糖,繼而發展為從甘蔗甜菜中製糖等。製糖歷史大致經歷了早期製糖、手工業製糖和機械化製糖3個階段。
早期製糖階段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製糖的國家之一。早期製得的糖主要有飴糖、蔗糖,而飴糖佔有更重要的地位。
制飴 將穀物用來釀酒造糖是人類的一大進步。中國西周的《詩經·大雅》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的詩句,意思是周的土地十分肥美,連堇菜和苦苣也象飴糖一樣甜。說明遠在西周時就已有飴糖。飴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出來的糖。飴糖屬澱粉糖,故也可以說,澱粉糖的歷史最為悠久。
飴糖是一種以米(澱粉)和以麥芽經過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粘稠狀,俗稱麥芽糖。自西周創制以來,民間流傳普遍,廣泛食用。西周至漢代的史書中都有飴糖食用、製作的記載。其中,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第89篇「餳?」)記述最為詳盡。書中對飴糖製作的方法、步驟、要點等都作了敘述,為後人長期沿用。時至今日,這類澱粉糖的甜味劑仍有生產,也有較好的市場,在製糖業中仍有一定地位。但通常所說的製糖是指以甘蔗、甜菜為原料製糖。
甘蔗製糖 甘蔗製糖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公元前 300年的印度的《吠陀經》和中國的《楚辭》。這兩個國家是世界上最早的植蔗國,也是兩大甘蔗製糖發源地。在世界早期製糖史上,中國和印度佔有重要地位。
周代至漢代
在中國,最早記載甘蔗種植的是東周時代。公元前4世紀的戰國時期,已有對甘蔗初步加工的記載。屈原的《楚辭·招魂》中有這樣的詩句:「胹鱉炮羔,有柘漿些」。這里的「柘」即是蔗,「柘漿」是從甘蔗中取得的汁。說明戰國時代,楚國已能對甘蔗進行原始加工。
西晉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吳書·孫亮傳》中,有亮使黃門以銀椀並蓋,就中藏吏取交州所獻甘蔗餳……的記述。交州在現今的廣東、廣西一帶,與上述的楚國同是中國的南方,是甘蔗製糖最早的地區。甘蔗餳是一種液體糖,呈粘稠狀,是將甘蔗汁濃縮加工至較高濃度(粘稠),便於儲存食用。這里的加工技術已經提高了一大步。
東漢張衡著的《七辨》中,有「沙飴石蜜」之句。這里「沙飴」二字,是指製得的糖有微小的晶體,可看作是砂糖的雛形。
6世紀時陶弘景著的《名醫別錄》中寫到:「蔗出江東為勝,盧陵也有好者,廣州一種數年生,皆大如竹,長丈余,取汁為沙糖,甚益人。」這里描述的種蔗區域更加廣闊了,種蔗的技術也已提高,且已經制出砂糖。這種砂糖是將蔗汁濃縮至自然起晶,成為帶蜜的糖。比先前的甘蔗餳的加工技術又提高一步。
唐宋年間
手工業製糖階段 自戰國時代開始從甘蔗中取得蔗漿以後,種植甘蔗日益興盛,甘蔗製糖技術逐步提高,經近千年的發展,至唐宋年間,已形成了頗具規模的作坊式製糖業。
公元647年,唐太宗派人去印度學習熬糖法。歐陽修、宋祁撰的《新唐書》中有這樣的記載:「……貞觀二十一年,始遣使自通天子,獻波羅樹,樹類白楊。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詔揚州諸蔗,柞沈如其劑,色味愈西域遠甚。」說明在中、印頻繁的文化、科技交流中,其中也有製糖技術的經驗交流。
從唐宋開始形成的手工業製糖以來,製糖技術逐步得到發展,一些新的技術、新的工藝相繼出現,土法製取的白糖、冰糖等新品種也相繼出現,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製糖的理論著作。
公元674年,中國發明用滴漏法製取土白糖。該法用一套漏斗形的陶器,配以瓦缸和其他小設施,將蔗汁熬至相當濃度後倒入瓦溜(漏斗形陶器)中,從上淋入黃泥漿,藉助黃泥漿的吸附脫色製取土白糖。白糖的出現,標志著製糖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種土法製糖在中國沿用了千餘年。
唐大歷年間(766~779),四川遂寧一帶出現用甘蔗製取冰糖。冰糖的製作,為製糖業增添了獨特的產品。
唐宋製糖手工業昌盛,所產之糖的品種和質量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糖產品不僅銷售國內各地,還遠銷波斯、羅馬等地,促進了國際間的貿易往來。廣泛興起的製糖手工業,擴展至全國的很多區域,如現今的廣東、廣西、福建、四川等地。宋、元期間,大量的閩、粵移民至台灣,同時也帶去了種蔗製糖技術。由於台灣氣候適宜於種植甘蔗,製糖業很快得到發展,並成為中國主要製糖基地之一。
8世紀中葉,中國製糖技術傳到日本。13世紀左右,傳入爪哇,成為該島糖業的起源。15~16世紀,中國的僑民也在菲律賓、夏威夷等地傳播製糖法。
在長期的製糖實踐中,很多製糖方法逐步被總結出來。 北宋王灼於 1130年間撰寫出中國第一部製糖專著──《糖霜譜》。全書共分7篇,內容豐富,分別記述了中國製糖發展的歷史、甘蔗的種植方法、製糖的設備(包括壓榨及煮煉設備)、工藝過程、糖霜性味、用途、糖業經濟等。1637年初刊的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卷六(《甘嗜》)中,記述了種蔗、製糖的各種方法,比《糖霜譜》一書更系統、更詳盡。這些方法,在中國民間一直沿用到20世紀。書中記述的採用牛拉石轆(或木轆)多次壓榨取汁的方法(壓榨法),與現代的甘蔗多重壓榨原理相似。在蔗汁澄清方面,書中首次總結了石灰法澄清工藝,其原理在現代的製糖業中仍有沿用。「甘嗜」中總結的具有系統性的壓榨取汁、石灰法澄清、濃縮煮糖等手工業製糖工藝,成為現代機械化製糖的工藝基礎。
印度製糖術的傳播
當中國的甘蔗製糖技術向外傳播的時候,世界上的另一個甘蔗製糖發源地印度,也不斷向各國傳播甘蔗製糖技術。7世紀,阿拉伯人把印度的甘蔗種植技術傳入西班牙、義大利。自此,地中海沿岸開始有甘蔗種植,隨後甘蔗的種植技術又傳入北美洲的一些國家。15世紀末,哥倫布將甘蔗製糖技術傳至西印度群島,很快又傳至古巴、波多黎各。15世紀20~30年代,甘蔗製糖技術先後傳到墨西哥、巴西、秘魯等,不久,甘蔗製糖業在南北美洲都發展起來。
甜菜製糖與機械化製糖
機械化製糖階段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甜菜製糖的成功極大地推動了製糖業的發展,直接導致了製糖業的機械化。
甜菜製糖業的興起 長期以來,用來製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而甘蔗只能生長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寒冷地區則不能種蔗製糖。18世紀末期,一種新的製糖原料──甜菜終於被發現,給製糖業的發展帶來重大突破。
1747年,德國化學家A.馬格拉夫發現甜菜塊根中含有蔗糖,但未受到重視。1786年,馬格拉夫的學生F.K.阿哈爾德在柏林近郊試種甜菜成功,實現了從甜菜中提取蔗糖並開始進行甜菜的選擇和育種工作。1799年阿哈爾德發表論文,宣告可以用甜菜製糖。1802年,阿哈爾德在東歐西里西亞附近的庫內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甜菜糖廠。同年,俄國也建成一座甜菜糖廠。1811年,法國又建成一座甜菜糖廠。此後,歐洲各國相繼建廠,甜菜製糖業很快興起。1810年,俄國的甜菜糖廠已達10座。1824年,烏克蘭開始建立甜菜糖廠,此後15~20年間,已發展到67座,烏克蘭遂成為俄國的主要產糖區。
甜菜製糖業在歐洲的迅速崛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政治、經濟原因。19世紀初,拿破崙對不列顛島實行封鎖,英國則從海上對歐洲大陸實行經濟封鎖,歐洲海上運輸因之受阻,一些急需物資和食品如甘蔗糖等無法從海上運往歐洲大陸,這種情形客觀上促使了歐洲甜菜製糖業的迅速發展。不久,甜菜製糖技術便越過大西洋,傳播到美洲,繼而傳播到亞洲,遍及世界各地。
機械化製糖業的發展 甜菜糖的發源和生產主要是在歐洲,而19世紀又是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時代,先進的工業和發達的科學技術,給製糖業實行機械化提供了很多有利條件。現代機械化製糖的工藝和設備大多始於歐洲的甜菜製糖業。19世紀初至19世紀60年代的這段時間,是機械化製糖工業的主要形成時期,許多製糖新工藝新設備不斷涌現。甜菜製糖業在這段時間里,完成了滲出提汁、糖汁加灰二次碳酸飽充清凈、多效蒸發、真空煮糖結晶和離心分蜜成糖等基本技術。
19世紀初期,良好的吸附劑骨炭已應用於甜菜糖汁的脫色,並取得了較好效果。1821年,東巴勒將甜菜塊根切成薄片,以熱水浸漬提取糖分,改變了早期用壓榨甜菜取汁的做法,成為滲出法的先導。到1830年,東巴勒發明滲出法。但由於未找到理想的澄清方法,取得的糖汁不易澄清。1840年,庫爾曼發明二氧化碳飽充法,在澄清糖汁方面取得突破性的進展。1843年多效蒸發罐的發明使糖汁得以蒸濃。同時,採用高效能的離心分蜜工藝使糖膏中糖晶粒和糖蜜完全分離,得到的不再是帶蜜的糖,而是干凈的砂糖。1849年,盧梭發明了碳酸法製糖工藝。1849年,應用二氧化硫漂白糖汁取代成本較高的骨炭,糖汁的清凈技術進一步提高。1859年,佩里耶和波塞茨將碳酸法改良為雙碳酸法,澄清效果顯著提高,但糖汁的沉澱顆粒仍不易除去。1864年,德耐克發明過濾機使糖汁沉澱顆粒得以分離。同年,奧地利人J.羅伯特製成間歇式滲出罐組,它與雙碳酸法清凈工藝相配合後被普遍採用。20世紀發展了連續滲出器,逐漸取代了羅伯特滲出罐。至此,較完善的碳酸法製糖工藝基本形成,成為現代製糖技術的先導。
由於甜菜製糖大部分工藝也適用於甘蔗製糖,因而很快被甘蔗製糖業所採用,但甘蔗製糖和甜菜製糖在澄清工藝上有較大的不同。在取汁方面,甘蔗糖廠仍基本上採用壓榨取汁方式,18世紀末甘蔗製糖已採用了三輥壓榨機。
19世紀初期,真空結晶(煮糖)罐製造成功。中期,已開始用蒸汽機帶動壓榨機,並開始採用離心分蜜機。此後,隨著製糖工藝漸趨成熟和適合於工業化生產的設備不斷出現,製糖業遂進入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階段。
中國機械化製糖歷史
中國機械化製糖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是中國機械化製糖的醞釀、探索時期。20世紀30年代,中國興起機械化製糖熱潮,但未形成機械化製糖工業體系,製糖業基本上還處於手工業階段。1949年後,不斷發展成為完整的現代製糖工業體系。
1878年,英商怡和洋行在香港設中華精糖公司,機器購自英國,以土糖為原料生產精煉糖,每日能處理4000擔土糖。1880年,怡和洋行又在廣東汕頭角石開設分廠。此外,英國商人在香港的太古洋行也創辦太古煉糖公司。繼英國之後,美國、日本等商人也來中國建立機械製糖廠,製糖工藝、技術、設備均從外國引入。由於社會動盪、經營管理不善等原因,這些糖廠未能長久生存下去。
1905年,中國東北開始種植糖用甜菜。1908年建成一座日加工甜菜350噸的甜菜製糖廠(阿城糖廠)。
1915年又建成一座日加工甜菜 350噸的甜菜製糖廠(呼蘭糖廠)。
1916年,日本人在中國東北成立「南滿洲製糖株式會社」,並在沈陽郊區建立一座日加工500噸甜菜的奉天糖廠,1917年投產。1922年又在鐵嶺建成鐵嶺糖廠,這兩座糖廠都於1926年停產。
1920年,北京溥益公司在山東濟南興建溥益糖廠,於1921年投產,1929年停產。
1938年,日本在吉林省范家屯建立「新京製糖所」,後改為吉林省製糖廠。
20世紀30年代以前,不論是甜菜製糖廠,或是甘蔗製糖廠,或是精煉糖廠;不論是外資興辦,或是民族資本創辦的糖廠,都沒有成功,中國的機械化製糖業未能形成,仍然處於手工業製糖階段。牛拉石轆壓取甘蔗的古老製糖法依然盛行,土糖寮、土糖房、小作坊式的製糖遍布城鄉民間。糖的產量及質量都不及先進國家。尚需大量進口食糖。1929年,食糖進口量達最高峰(7.4億千克),價值銀一萬萬兩,居全國進口貨物的第二位。
30年代開始,中國限制洋糖任意進口,保護國內糖業的發展。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嚴重經濟危機,許多公司、商人急於推銷滯銷的貨物和積壓設備。中國成為他們資本輸出的一大市場。例如,美國的檀香山鐵工廠,捷克斯可達工廠,即在此時來到廣東,推銷他們積壓的製糖設備。廣東省的軍閥企圖通過創辦糖業,充實自己經濟實力,鞏固和擴大自己的政治地位,極力支持、興辦機械化製糖業。廣東製糖歷史悠久,製糖原料(甘蔗)豐富,客觀上也利於製糖業的發展。1933年8月至1936年1月,在檀香山鐵工廠、捷克斯可達廠兩家廠商的承包下,在廣東建成了市頭、順德、東莞、新造、惠陽、揭陽等 6座機械化製糖廠。其設計的總生產能力為每天壓榨甘蔗7000噸,每天產白糖700噸。機器設備全部由外國進口,工藝技術、設備規模都是空前的。廣東遂成為全國機械化製糖業的重要基地。
廣東興辦機械化製糖業的熱潮,也波及可以用甘蔗製糖的其他省份,繼之紛紛建立機械化糖廠。但由於時局動亂,工業基礎薄弱,這些新式的機械化製糖廠,未能得到發展和繁榮,不少糖廠被迫關閉、停業。
20世紀以來,台灣省機械化製糖業發展較快。最早的機器製糖廠建立於1901年,至1945年,全省已有42家機械化製糖廠。1934~1943年間,台灣糖業發展迅速,糖產量劇增,並有大量出口。1938~1939年製糖期,機製糖產量達到137萬噸。
1949年後,中國大陸的製糖業不斷得到發展。甘蔗製糖業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海南、四川等地。甜菜製糖業集中在黑龍江、內蒙古、吉林、新疆等地。甘蔗糖與甜菜糖的產量之比約4:1。發展到 80年代,中國已成為世界上製糖大國之一。

Ⅹ 製糖的製糖歷史

據近代考古學方面的成果,遠在史前時代,人類就已經懂得從自然界中的物質,例如蜂蜜、鮮果、植物中獲取甜味食物了,但這些甜味食物還只能算自然物質而不能算人類的加工製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類的糖業發展基本經歷了早期製糖、手工業製糖和機械化製糖等三個階段,這是世界糖業發展總的趨勢,而中國則是這個總趨勢的典型國家。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製糖的國家之一。早期製得的糖主要有飴糖、蔗糖,而飴糖佔有更重要的地位。
將穀物用來釀酒造糖是人類的一大進步。中國西周的《詩經·大雅》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的詩句,詩的意思是在西周遠祖的古公亶父時代,周人西遷到了周原(今陝西岐山),這里的土地十分肥美,連堇菜和苦苣也象飴糖一樣甜。據此我們可知,至少在西周以前,我們的先人就已經知道飴這種東西了。飴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出來的糖。飴糖屬澱粉糖,故也可以說,澱粉糖的歷史最為悠久。
飴糖是一種以米(澱粉)和以麥芽經過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粘稠狀,俗稱麥芽糖。自西周創制以來,民間流傳普遍,廣泛食用。西周至漢代的史書中都有飴糖食用、製作的記載。其中,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第89篇「餳?」)記述最為詳盡。書中對飴糖製作的方法、步驟、要點等都作了敘述,為後人長期沿用。時至今日,一些家庭式作坊仍然沿用古老的傳統工藝進行生產並供應市場,在製糖業中仍有一定地位。但通常所說的製糖是指以甘蔗、甜菜為原料製糖。
甘蔗製糖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公元前 300年的印度的《吠陀經》和中國的《楚辭》。這兩個國家是世界上最早的植蔗國,也是兩大甘蔗製糖發源地。在世界早期製糖史上,中國和印度佔有重要地位。
在中國,最早記載甘蔗種植的是東周時代。公元前4世紀的戰國時期,已有對甘蔗初步加工的記載。屈原的《楚辭·招魂》中有這樣的詩句:「胹鱉炮羔,有柘漿些」。這里的「柘」即是蔗,「柘漿」是從甘蔗中取得的汁。說明戰國時代,楚國已能對甘蔗進行原始加工。
到了西漢時代,蔗類製品的應用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劉歆《西京雜記》曾述及「閩越王獻高帝石蜜五斛」,所謂石蜜,即是指以甘蔗為原料製成的固態製品,這與戰國後期的液態「柘漿」,應該是一個技術上的進步。高帝即是指漢代的開國皇帝劉邦,可知漢初的蔗糖製品尚是稀罕之物,否則就不會作為貢品上獻於皇帝。當然,漢代之際柘漿依然存在,不過功能又有了進展。元鼎五年(前112)十一月辛巳朔旦,漢武帝祀於甘泉宮,令司馬相如等數十人賦詩稱頌,共同製作了《郊祀歌》十九章,中有「泰尊柘漿析朝酲」之句。這句話的意思是:用甘蔗汁可以解去貴人們早上猶未退去的宿酒。由此可見,至遲在西漢中期,人們使用甘蔗汁,不但是一種常用的調味食品,還往往用來作解酒之用。
同樣也是這個司馬相如,他的名作《子虛賦》,其中在描述楚國的物產如何豐富時,也有「諸蔗猼且」的文字表述,其中「猼且」即是古代的芭蕉,不屬於本文的討論范疇,而「諸蔗」就是甘蔗。這可以說明,大致在司馬相如在世時的西漢中期這兩百餘年之中,對於蔗汁的食用已經成為社會上層人物比較常見的事情。
我們可以認為,在西漢中期的漢武帝時代,蔗糖的製取與食用應該是相當普遍的事情,這不但在司馬相如的文賦中屢有出現,同時也見於同時代的其它人,例如東方朔的《神異經》:「南方有邯睹之林……促節多汁,甜如蜜,咋嚙其汁令人潤澤……多則傷人。是甘蔗能減多益少,凡蔗亦然。」「邯睹」一詞,後來逐漸寫成了「甘蔗」。它不但指出了蔗類植物的產地,甚至還指出了「多則傷人」這樣科學論斷,這與當代醫學之中認為糖類製品不宜多吃是相一致的,筆者據此認為,如果不是因為蔗糖食品的相應普及,當時的人們是不可能知道其「多則傷人」的醫學知識的。
值得一提的還有近代的考古成果。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所出土的簡牘中有「糖一笥」的記載,筆者認為,其物能放置於竹笥之中,當是固態的製成品而無疑。這不但與戰國時期液態的「柘漿」,在技術上可說是大大地進了一步,而且與漢初越國王獻與高皇帝的貢品石蜜,在其普及性方面也有了進一步的拓展。
到了東漢的張衡著《七辨》,其中有「沙飴石蜜」的稱謂。所謂「沙飴」,即是指結晶狀糖類製品。我們知道,澱粉糖呈粘稠狀,而要想得到結晶狀糖類食品,除了蔗糖是不可能有第二種取代物的。應該說,最起碼在東漢時期,人們已經能夠食用到具有砂糖雛形的蔗糖製品了。西漢末年劉向作《杖銘》說:「都蔗雖甘,殆不可杖,佞人悅己,亦不可相。」在銘中,劉向將甘蔗的特性用作人們常識的類比,可見甘蔗在當時已經相當普遍。
西晉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吳書·孫亮傳》中,有亮使黃門以銀椀並蓋,就中藏吏取交州所獻甘蔗餳……的記述。交州在現今的廣東、廣西一帶,與上述的楚國同是中國的南方,是甘蔗製糖最早的地區。甘蔗餳是一種液體糖,呈粘稠狀,是將甘蔗汁濃縮加工至較高濃度(粘稠),便於儲存食用。這里的加工技術已經提高了一大步。
6世紀時陶弘景著的《名醫別錄》中寫到:「蔗出江東為勝,盧陵也有好者,廣州一種數年生,皆大如竹,長丈余,取汁為沙糖,甚益人。」這里描述的種蔗區域更加廣闊了,種蔗的技術也已提高,且已經制出砂糖。這種砂糖是將蔗汁濃縮至自然起晶,成為帶蜜的糖。比先前的甘蔗餳的加工技術又提高一步。 自戰國時代開始從甘蔗中取得蔗漿以後,種植甘蔗日益興盛,甘蔗製糖技術逐步提高,經近千年的發展,至唐宋年間,已形成了頗具規模的作坊式製糖業。
《三國志·吳志》中記載:吳主孫亮曾使黃門(宦者)取交州所獻「甘蔗餳」食用。所謂甘蔗餳,也就是蔗糖。如果說戰國時代屈原所知道的「柘漿」還是一種稀薄的液體蔗糖的話,那麼三國時代的「甘蔗餳」則已經已經是真正意義上蔗糖了,它的形態是一種特意為之的粘稠狀,其軟柔的特性更能適應人們的食用,其意義就象今天的人吃軟糖遠多於吃硬糖一樣,這與戰國時代相比確實進了一大步。此外,這則記載還明白地告訴了後人「甘蔗餳」的產地是交州,也就是現在的廣西南部及越南北部一帶。此外,在《高僧傳·譯經》里亦有佛學大師康僧會在吳地龍華盪設立製糖作坊護生堂(滬生堂)的記載。由於甘蔗是一種熱帶、亞熱帶植物,三國時期的「甘蔗餳」來自於交州,這是合乎甘蔗生長特點的。晉代嵇含是「竹林七賢」之一嵇康的孫子,其所著的《南方草木狀》說:「諸蔗一曰甘蔗,交趾所生者圍數寸,長丈余,頗似竹。斷而食之甚甘。笮(榨)取其汁曝曬數日成飴,入口消釋,彼人謂之石蜜。」這則記載明確地說明了當時甘蔗的產地和蔗糖的生產方法。與之同時期的古《南中八郡志》(今已佚,唐宋之際尚存)有這樣的記載:「笮(榨)甘蔗汁,曝成飴,謂之石蜜。」這與《南方草木狀》和記載是基本相同的,「南中」一詞,古代泛指南方的的廣大地區,最早出現在《魏書·李壽傳》中:「封(李壽)建寧王,以南中十二郡為建寧國」,今考當時的建寧國,即為今天雲南的曲靖地區。至於它的具體生產過程,則是藉助於太陽的曝曬。這樣的生產方式,也許受到了食鹽生產方式的影響。液態的蔗漿在太陽曝曬的光合與蒸發作用下,形成了固態的結晶體,這與後世以蒸煮方式製糖,在生產原理上還有其本質上的差別。
東晉盧諶著《祭法》一書,其中有「冬祀用甘蔗」的記載,這是中國古籍中第一次使用「甘蔗」這一名詞,它與西漢時代的「諸柘」一樣,都是由嚼食甘蔗時的嘴部動作「咀咋」一詞變化而來的。與盧諶同時代的著名畫家顧愷之嗜食甘蔗,但吃的方式與眾不同,總是從尾吃到頭,每逢有人因驚訝而相問時,他的解釋是「漸入佳境」。顧愷之的吃法我們今天雖然無可非議,但卻使我們知道東晉時期人們對甘蔗的直接食用也相當普遍。
另一位南朝大學者陶弘景著《名醫別錄》,其中有這樣的記載:「蔗出江東為勝,廬陵也有好者。廣州一種數年生,皆大如竹,長丈余,取汁為沙糖,甚益人。」這已經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最起碼在公元六世紀的古代中國,已經能夠製作「沙糖」了。所謂沙糖,即是指外表呈砂礫狀的結晶糖,這與今天我們日常食用的砂糖在本質上已經沒有多大的區別。
到了唐代,蔗糖的生產出現了新的格局。由於甘蔗的大量種植和消費的廣泛普及,原來用日光爆曬的生產方式已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於是人們將目光移向國外,尋求更好的生產方式。歐陽修、宋祁撰的《新唐書》中有這樣的記載:「……貞觀二十一年(647),始遣使自通天子,獻波羅樹,樹類白楊。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詔揚州諸蔗,柞沈如其劑,色味愈西域遠甚。」(唐太宗於貞觀二十一年遺使至「摩揭它國」求取熬糖法,然後下詔令揚州上貢當地種植的甘蔗進行試生產,其成品的色、味均遠勝於摩揭它國,當時人們稱之為「沙糖」,又稱為「霜糖」。)「摩揭它」(Magadha)為古印度時代的奴隸制城邦,在今印度比哈爾邦南部,曾一度統一印度全境,孔雀王朝時最為強盛,至公元四世紀的笈多王朝時仍為印度強國。中國晉、唐僧人法顯、玄奘等都曾到此。摩揭它蔗糖的生產方式相對先進,它是利用火的熱能作為蒸發方式來進行生產的,因而有更快的生產周期。唐太宗不惜遠離數萬里之遙而派人前往,從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方面來說,甚至比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經更具實際意義。
當摩揭它的製糖法取來之後,揚州生長的甘蔗成了製糖的最好原料。但應該指出的是,這里所說的揚州,並不是今天地理上的揚州地區,而是指唐初屬於揚州管轄范圍下的嶺南東西兩道,即今天的廣東與廣西。由於嶺南甘蔗味甜而多汁,其質量遠比西域摩揭它國的好,所以生產出來的蔗糖在味與色的方面都遠勝於摩揭它國產品。
「沙糖」一詞,從上文可知,出自於唐初,由於其呈河砂狀,故名。今天一般寫作「砂糖」。又由於其色澤為白色霜狀物,因而當時又稱為「霜糖」。我們知道,今天的砂糖有白砂糖與赤砂糖之分,從製作工藝上來說,白砂糖遠比赤砂糖復雜,既然唐代的蔗糖已被冠以「霜」名,其色當為白色或接近的白色,因此可以認為,唐代的製糖工人們已經掌握了一整套的蔗糖提純及脫色工藝,其生產流程應該與今天的現代法生產流程相去不遠,在沒有一定的化學工業知識為前提基礎下是不可能生產出來的。「霜糖」的生產關鍵是脫色,據《新唐書》載,唐高宗李治上元元年(674),國內的製糖工匠發明了「滴漏法」為蔗糖脫色。其法是將蔗汁熬至相當濃度後倒入一個叫「瓦溜」的漏斗形陶器之中,從上淋入黃泥漿,以現代技術觀點而言是把黃泥漿作為吸附式脫色劑來製取白糖。這種辦法的出現,標志著我們古代的蔗糖生產已經能夠採用接近於現代化學脫色的生產方法而進行生產了。白糖的出現,標志著製糖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種土法製糖在中國沿用了千餘年。
唐大歷年間(766~779),四川遂寧一帶出現用甘蔗製取冰糖。冰糖的製作,為製糖業增添了獨特的產品。
綜上所述,中國的蔗糖生產,源於戰國而定型於唐初,這是史有明文的記載,應該成為基本的定論。
從唐宋開始形成的手工業製糖以來,製糖技術逐步得到發展,一些新的技術、新的工藝相繼出現,土法製取的白糖、冰糖等新品種也相繼出現,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製糖的理論著作。
宋代陸游的《老學庵筆記》載:「沙糖中國本無之,唐太宗時外國貢至……至此中國方有沙糖。」此後一些述及中國蔗糖歷史的人,往往以此為據,認為中國的砂糖始於唐初。但此論其實並不確切,早在漢代以前,「沙糖」一詞就已出現了。東漢名醫張仲景曾以「沙糖」調制「青木香丸」;而南北朝是陶弘景作《本草經集注》又有「取(蔗)汁為沙糖甚益人」之語,可見遠在唐初之前中國已有了原始的結晶狀砂糖,只不過唐太宗派人從西域摩揭它國學習相對較先進的製糖技術後,使中國的砂糖生產得到了一個比較大的躍進罷了。
可以認為,中國蔗糖的生產,真正取得較大發展的是在唐、宋兩朝之際,其中宋代的成就可能更大一些。據宋代洪邁所作《容齋隨筆》載,宋代蔗糖的產區主要在福唐(今福建福清縣東南)、四明(今浙江寧波)、番禺(今屬廣東)、廣漢、遂寧(均屬今四川)等五個地區,其中就質量而言以遂寧所產的為最好。遠在唐代大歷年間,有個姓鄒的和尚來到遂寧(今屬四川)北二十里的繖山居住,教當地的居民黃氏製造霜糖。到了北宋時期,繖山一帶民眾廣植甘蔗,致使這一帶居民以種植甘蔗為生的佔十分之四,而以製糖為業的佔十分之三,也就是說,宋代遂寧的居民中,絕大部分的居民就業都與蔗糖有關。遂寧所產的蔗糖當時稱為糖霜,可知當為白色結晶狀。
在遂寧當時所種的甘蔗之中,主要有四個品種,其名稱分別是杜蔗、西蔗、艻蔗和紅蔗。其中,紅蔗又稱為「昆侖蔗」,主要用於生吃;艻蔗又稱為「獲蔗」,可以用來製作沙糖;西蔗能夠製作糖霜,但由於顏色並不純白而略帶淺色,因而在當地價格並不高;只有杜蔗最好,味甜而厚,用來製作糖霜,顏色雪白而似霜雪,因而價格最高。
在種植甘蔗方面,當時的人們已經知道甘蔗的種植最損耗地力,因而凡頭年種過甘蔗的田地,第二年一定要改種五穀,用以休息地力,否則便得不到好的收成。
在蔗糖生產方面,據記載已經有了專業化較強的生產工具:削砍甘蔗的有蔗削和蔗鐮;堆垛甘蔗的有專用的蔗凳;榨甘蔗汁的有蔗碾、榨斗和榨床;每一種工具都有其特定作用。
北宋宣和初年,王黼創應奉司,專門管理各地上貢朝廷的貢品,其中遂寧就以糖霜為主,每年要進貢數千斤。宣和末年應奉司停辦,當時的京城汴京才不太見到遂寧所產的糖霜產品。
宋代遂寧所產的糖霜,在當時有極高的知名度,這可以從宋人的詩作中得到反映。北宋蘇東坡有一次游潤州(今江蘇鎮江)金山寺,有遂寧僧名圓寶者為寺中住持,於是東坡作詩贈之雲:「涪江與中泠,共此一味水。冰盤薦琥珀,何似糖霜美。」蓋因東坡知圓寶為遂寧人,於是自然而然地聯想到遂寧的特產糖霜,由於可見當時遂寧糖霜具有極高的知名度。
與蘇東坡同時代的黃庭堅也有一首極具風趣的糖霜詩,這是詩人在戎州(今四川宜賓)時因品嘗到遂寧糖霜,感覺到其味極其鮮美而特地給好友梓州雍熙長老寄去一包並在信中所作的一首詩:「遠寄蔗霜知有味,勝於崔子水晶鹽。正宗掃地從誰說,我舌猶能及鼻尖。」在這里,黃庭堅採用了極具誇張的修飾手法,用舌尖舔舐鼻尖的描寫,突出了糖霜的美味。
唐宋製糖手工業昌盛,所產之糖的品種和質量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糖產品不僅銷售國內各地,還遠銷波斯、羅馬等地,促進了國際間的貿易往來。廣泛興起的製糖手工業,擴展至全國的很多區域,如現今的廣東、廣西、福建、四川等地。宋、元期間,大量的閩、粵移民至台灣,同時也帶去了種蔗製糖技術。由於台灣氣候適宜於種植甘蔗,製糖業很快得到發展,並成為中國主要製糖基地之一。
至遲在唐宋之際,中國的蔗糖生產技術開始向海外傳播。據日本鳥倉龍治所作《沖繩一千年史》載,公元754年鑒真和尚東渡扶桑,為日本帶去了製糖技術。而元代義大利人馬可波羅也在他的《馬可波羅游記》中提到中國的福州、泉州一帶製糖業十分發達,遠銷至海外。13世紀左右,傳入爪哇,成為該島糖業的起源。又隔了大約二、三百年,大約在明代中期,從中國移居海外的僑民將製糖技術傳到了東南亞的菲律賓,然後再傳至遠隔重洋的夏威夷等地。
當中國的甘蔗製糖技術向外傳播的時候,世界上的另一個甘蔗製糖發源地印度,也不斷向各國傳播甘蔗製糖技術。7世紀,阿拉伯人把印度的甘蔗種植技術傳入西班牙、義大利。自此,地中海沿岸開始有甘蔗種植,隨後甘蔗的種植技術又傳入北美洲的一些國家。15世紀末,哥倫布將甘蔗製糖技術傳至西印度群島,很快又傳至古巴、波多黎各。15世紀20~30年代,甘蔗製糖技術先後傳到墨西哥、巴西、秘魯等,不久,甘蔗製糖業在南北美洲都發展起來。
在長期的製糖實踐中,很多製糖方法逐步被總結出來。北宋王灼於 1130年間撰寫出中國第一部製糖專著──《糖霜譜》。全書共分7篇,內容豐富,分別記述了中國製糖發展的歷史、甘蔗的種植方法、製糖的設備(包括壓榨及煮煉設備)、工藝過程、糖霜性味、用途、糖業經濟等。1637年初刊的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卷六(《甘嗜》)中,記述了種蔗、製糖的各種方法,比《糖霜譜》一書更系統、更詳盡。這些方法,在中國民間一直沿用到20世紀。書中記述的採用牛拉石轆(或木轆)多次壓榨取汁的方法(壓榨法),與現代的甘蔗多重壓榨原理相似。在蔗汁澄清方面,書中首次總結了石灰法澄清工藝,其原理在現代的製糖業中仍有沿用。「甘嗜」中總結的具有系統性的壓榨取汁、石灰法澄清、濃縮煮糖等手工業製糖工藝,成為現代機械化製糖的工藝基礎。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甜菜製糖的成功極大地推動了製糖業的發展,直接導致了製糖業的機械化。
長期以來,用來製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而甘蔗只能生長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寒冷地區則不能種蔗製糖。18世紀末期,一種新的製糖原料──甜菜終於被發現,給製糖業的發展帶來重大突破。
1747年,德國化學家A.馬格拉夫發現甜菜塊根中含有蔗糖,但未受到重視。1786年,馬格拉夫的學生F.K.阿哈爾德在柏林近郊試種甜菜成功,實現了從甜菜中提取蔗糖並開始進行甜菜的選擇和育種工作。1799年阿哈爾德發表論文,宣告可以用甜菜製糖。1802年,阿哈爾德在東歐西里西亞附近的庫內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甜菜糖廠。同年,俄國也建成一座甜菜糖廠。1811年,法國又建成一座甜菜糖廠。此後,歐洲各國相繼建廠,甜菜製糖業很快興起。1810年,俄國的甜菜糖廠已達10座。1824年,烏克蘭開始建立甜菜糖廠,此後15~20年間,已發展到67座,烏克蘭遂成為俄國的主要產糖區。
甜菜製糖業在歐洲的迅速崛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政治、經濟原因。19世紀初,拿破崙對不列顛島實行封鎖,英國則從海上對歐洲大陸實行經濟封鎖,歐洲海上運輸因之受阻,一些急需物資和食品如甘蔗糖等無法從海上運往歐洲大陸,這種情形客觀上促使了歐洲甜菜製糖業的迅速發展。不久,甜菜製糖技術便越過大西洋,傳播到美洲,繼而傳播到亞洲,遍及世界各地。
甜菜糖的發源和生產主要是在歐洲,而19世紀又是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時代,先進的工業和發達的科學技術,給製糖業實行機械化提供了很多有利條件。現代機械化製糖的工藝和設備大多始於歐洲的甜菜製糖業。19世紀初至19世紀60年代的這段時間,是機械化製糖工業的主要形成時期,許多製糖新工藝新設備不斷涌現。甜菜製糖業在這段時間里,完成了滲出提汁、糖汁加灰二次碳酸飽充清凈、多效蒸發、真空煮糖結晶和離心分蜜成糖等基本技術。
19世紀初期,良好的吸附劑骨炭已應用於甜菜糖汁的脫色,並取得了較好效果。1821年,M. d e東巴勒將甜菜塊根切成薄片,以熱水浸漬提取糖分,改變了早期用壓榨甜菜取汁的做法,成為滲出法的先導。到1830年,東巴勒發明滲出法。但由於未找到理想的澄清方法,取得的糖汁不易澄清。1840年,庫爾曼發明二氧化碳飽充法,在澄清糖汁方面取得突破性的進展。1843年多效蒸發罐的發明使糖汁得以蒸濃。同時,採用高效能的離心分蜜工藝使糖膏中糖晶粒和糖蜜完全分離,得到的不再是帶蜜的糖,而是干凈的砂糖。1849年,盧梭發明了碳酸法製糖工藝。1849年,應用二氧化硫漂白糖汁取代成本較高的骨炭,糖汁的清凈技術進一步提高。1859年,佩里耶和波塞茨將碳酸法改良為雙碳酸法,澄清效果顯著提高,但糖汁的沉澱顆粒仍不易除去。1864年,德耐克發明過濾機使糖汁沉澱顆粒得以分離。同年,奧地利人J.羅伯特製成間歇式滲出罐組,它與雙碳酸法清凈工藝相配合後被普遍採用。20世紀發展了連續滲出器,逐漸取代了羅伯特滲出罐。至此,較完善的碳酸法製糖工藝基本形成,成為現代製糖技術的先導。
由於甜菜製糖大部分工藝也適用於甘蔗製糖,因而很快被甘蔗製糖業所採用,但甘蔗製糖和甜菜製糖在澄清工藝上有較大的不同。在取汁方面,甘蔗糖廠仍基本上採用壓榨取汁方式。18世紀末甘蔗製糖已採用了三輥壓榨機。
19世紀初期,真空結晶(煮糖)罐製造成功。中期,已開始用蒸汽機帶動壓榨機,並開始採用離心分蜜機。此後,隨著製糖工藝漸趨成熟和適合於工業化生產的設備不斷出現,製糖業遂進入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階段。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是中國機械化製糖的醞釀、探索時期。20世紀30年代,中國興起機械化製糖熱潮,但未形成機械化製糖工業體系,製糖業基本上還處於手工業階段。1949年後,不斷發展成為完整的現代製糖工業體系。
至於中國近代的機械化製糖,基本上沿襲了一條拿來主義的道路。清光緒四年(1878),英商怡和洋行在香港設中華精糖公司,機器購自英國,以土糖為原料生產精煉糖,每日能處理4000擔土糖。1880年,怡和洋行又在廣東汕頭角石開設分廠。此外,英國商人在香港的太古洋行也創辦太古煉糖公司。繼英國之後,美國、日本等商人也來中國建立機械製糖廠,製糖工藝、技術、設備均從外國引入。由於社會動盪、經營管理不善等原因,這些糖廠未能長久生存下去。
1905年,中國東北開始種植糖用甜菜。1908年建成一座日加工甜菜350噸的甜菜製糖廠(阿城糖廠)。
1915年又建成一座日加工甜菜 350噸的甜菜製糖廠(呼蘭糖廠)。
1916年,日本人在中國東北成立「南滿洲製糖株式會社」,並在沈陽郊區建立一座日加工500噸甜菜的奉天糖廠,1917年投產。1922年又在鐵嶺建成鐵嶺糖廠,這兩座糖廠都於1926年停產。
1920年,北京溥益公司在山東濟南興建溥益糖廠,於1921年投產,1929年停產。
20世紀30年代以前,不論是甜菜製糖廠,或是甘蔗製糖廠,或是精煉糖廠;不論是外資興辦,或是民族資本創辦的糖廠,都沒有成功,中國的機械化製糖業未能形成,仍然處於手工業製糖階段。牛拉石轆壓取甘蔗的古老製糖法依然盛行,土糖寮、土糖房、小作坊式的製糖遍布城鄉民間。糖的產量及質量都不及先進國家。尚需大量進口食糖。1929年,食糖進口量達最高峰(7.4億千克),價值銀一萬萬兩,居全國進口貨物的第二位。
30年代開始,中國限制洋糖任意進口,保護國內糖業的發展。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嚴重經濟危機,許多公司、商人急於推銷滯銷的貨物和積壓設備。中國成為他們資本輸出的一大市場。例如,美國的檀香山鐵工廠,捷克斯可達工廠,即在此時來到廣東,推銷他們積壓的製糖設備。廣東省的軍閥企圖通過創辦糖業,充實自己經濟實力,鞏固和擴大自己的政治地位,極力支持、興辦機械化製糖業。廣東製糖歷史悠久,製糖原料(甘蔗)豐富,客觀上也利於製糖業的發展。1933年8月至1936年1月,在檀香山鐵工廠、捷克斯可達廠兩家廠商的承包下,在廣東建成了市頭、順德、東莞、新造、惠陽、揭陽等 6座機械化製糖廠。其設計的總生產能力為每天壓榨甘蔗7000噸,每天產白糖700噸。機器設備全部由外國進口,工藝技術、設備規模都是空前的。廣東遂成為全國機械化製糖業的重要基地。
廣東興辦機械化製糖業的熱潮,也波及可以用甘蔗製糖的其他省份,繼之紛紛建立機械化糖廠。但由於時局動亂,工業基礎薄弱,這些新式的機械化製糖廠,未能得到發展和繁榮,不少糖廠被迫關閉、停業。
20世紀以來,台灣省機械化製糖業發展較快。最早的機器製糖廠建立於1901年,至1945年,全省已有42家機械化製糖廠。1934~1943年間,台灣糖業發展迅速,糖產量劇增,並有大量出口。1938~1939年製糖期,機製糖產量達到137萬噸。
1949年後,中國大陸的製糖業不斷得到發展。甘蔗製糖業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海南、四川等地。甜菜製糖業集中在黑龍江、內蒙古、吉林、新疆等地。甘蔗糖與甜菜糖的產量之比約4:1(現在約為15:1)。發展到 80年代,中國已成為世界上製糖大國之一。
目前中國食糖年在2007/2008榨季產量達到歷史最高量,達到1482萬噸,約佔全球產量的10%左右。

閱讀全文

與製糖發明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
志誠商標公司上班 瀏覽:160
出租土地使用權的稅率 瀏覽:139
日本商標注冊多少錢 瀏覽:75
商標注冊證天貓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