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漢中先生的創造

漢中先生的創造

發布時間:2022-09-26 21:30:15

A. 漢中的名人和他的事跡

歷史名人 褒姒:西周幽王的寵妃,漢中有史記載的最早的名人,生卒年不詳。有「傾城傾國」「一笑失天下」的典故事實上,但事實上,周幽王和褒姒也只起到了加速亡國的作用。 劉邦(前256—前195):漢高祖,字季(一說原名季),沛縣豐邑中陽里(今江蘇沛縣)人,起兵於沛(今江蘇沛縣)。前207年12月,劉邦所率義軍率先攻入秦都咸陽,前206年被義軍盟主項羽封為漢王,封地為漢中、巴蜀(因此建國時,國號定為「漢」);前202年2月28日,在定陶城邊的汜水北岸稱帝,7月建都長安。登基後,劉邦採取的休養生息的寬松政策,不僅安撫了人民、凝聚了中華,也促成了漢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對漢民族的統一、中國的統一強大,漢文化的保護發揚有決定性的貢獻。 張騫:著名外交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出生在漢中城固縣,他兩次奉命出使西域,聯系了當時西域五十二國,加強了西北各少數民族與漢族的經濟、文化聯系,打通了我國與中亞、西亞的陸路交通,促進了中外貿易往來。他說服了漢武帝發使者通西南之塞,開發邊遠地帶。元朔六年(123年)、受封為博望侯,後拜大行令,列於九卿。 李固:(公元96年-147年),南鄭(今城固)人,東漢時以忠正耿直著稱於世,有「北斗喉舌」之稱。歷任荊州刺史、泰山太守,政績天下第一。東漢時北海郎對李固推崇備至,曾上書皇帝說:「好是正直,卓冠古今,當世莫及」。其名言「陽春之曲,和者蓋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至今為人吟詠和稱道。他主張「權去外戚、政歸國家」,被梁冀誣陷死中。 蔡倫:東漢和帝時,中常侍尚方令,他發明了造紙術,製成了「蔡侯紙」。朝廷推廣,惠澤學林。鄧太後以為蔡倫供職朝廷,年久有功,封為「龍亭侯。」食邑三百戶,封地在漢中城以東的洋縣龍亭鎮。今有墓、祠供人憑吊。 劉備(161—223):漢昭烈帝,字玄德,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三國時期的政治家。奪取漢中擊退曹操後,劉備於公元219年七月自立為漢中王。公元221年,時曹丕已於去年十月逼迫漢獻帝禪讓皇帝位,時蜀中又傳言漢獻帝已經遇害,劉備於是於成都武擔之南即皇帝位,年號章武。公元223年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三,謚號昭烈帝,後人尊稱稱劉備為先主。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今山東省沂水縣),在漢中生活征戰多年。少年時父母雙亡,逐隨叔父避亂荊州,隱居於南陽隆中,常自比管仲、樂毅,愛唱《梁父吟》,結交龐德公、龐統、司馬徽、黃承彥、石廣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謀為大家所公認,人稱「卧龍」。娶黃承彥之女為妻。 楊王孫:西漢時漢中城固縣人楊王孫,久居長安,家累千金,卻竭力提倡簡葬。臨終,囑其子:「吾死,裸葬,以復吾真。」並對勸告的親友說:「厚葬無益死者也。」死後裸葬於終南山。為我國古代提倡簡葬的著名人物。 鄭子真:真名鄭朴,祖居褒谷。甘恬秉默,教人則勉以敬天、事人之道。雖名振京師,然隱居不仕。常垂釣於褒谷口,世號「谷口先生」。清人有詩贊曰:「漢代名流重子真,潔身卻聘隱垂倫,風高不讓嚴陵瀨,褒谷魚台似富春」。 文同:文同善詩文書畫,尤擅畫竹。宋神宗熙寧六年春至十年冬(1073一1077年)知興元府及洋州時,屢游褒谷石門,觀「玉盆」刻石,曾以漢中山川景物為題作詩30首寄蘇軾,蘇亦以詩唱和。時洋州篔簹谷翠竹修篁,文同在谷中築「披錦亭」,公餘即赴谷中精研畫竹技法,總結出畫竹「必得先成竹胸中」的畫理。成語「成竹在胸」或「胸有成竹」即源於此。 陸游:乾道八年(1172年),陸游應著名愛國將領四川宣撫使王炎的邀請,來到漢中,襄贊軍務。在漢中期間,他瞻仰漢中古跡,赴散關前沿陣地,所見所聞,所歷所感,更堅定了他憂國憂民的愛國信念。詩人認為,是漢中的金戈鐵馬戰斗生活,使他「詩家三昧忽見前,屈賈在眼元歷歷,天機雲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奠定了詩人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吳玠、吳璘:抗金名將,先後於1130年10月、1132年冬、1133年11月與金軍在和尚原、饒鳳關、仙人關大戰三次,擊敗金軍。吳氏三代扼守漢中80多年,保衛了南宋半壁河山。 方孝儒:被稱為「讀書種子」、「明之學祖」的方孝儒,在明朝開國名臣宋濂精心雕琢和陶冶下,「進修之功,日有異而月不同」。在他任明建文帝「託孤」大臣之前,曾任漢中府學教授達七年之久。其間,他粗衣糲食,兢兢業業地教授諸生,「由是山南皆知向學」。對漢中的教育事業卓有貢獻。因朝廷政治風雲突變,方孝儒慘遭殺害,誅及十族。後人在漢中修建「方正學祠」,以作紀念。 王世鏜:近代書法大家,原籍天津。中年客居漢中市蓮花池畔。1924年,集韻語而成《稿訣集字》。漢中道尹阮貞豫邀漢上名流為之注釋,刻石嵌於寶峰寺,遂有拓本流傳。1932年,於右任見拓本,曾詫為古人書,愛不釋手。後致電邀王赴南京,於先生盡出其所藏,世鏜融會筆端,書作名動金陵,慕名者絡繹不絕,於右任先生譽其為「古之張芝,今之索靖,三百年來,世無與並」。 張魯:東漢末年農民大起義之時,在漢中張魯的五斗米道活動,設義舍、建政權長達24年,使漢中成為亂世之中安定和富庶的地方。 何挺穎(1905~1929):字策庸,號科生,陝西南鄭人。1915年入縣立高等小學,1920年,考入漢中聯立中學讀書,參加過反帝愛國學生運動。1924年,來上海浦東中學學習,1925年初,考入上海大同大學,參加了「五卅」運動。後轉入上海大學學習,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初,率部隨毛澤東、朱德向贛南進軍,轉移途經吉潭村時遭敵襲擊不幸犧牲。 楊育才(1926年~1999):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斗英雄。1926年生,陝西勉縣人。1953年7月,金城戰役時任偵察排副排長,奉命率小分隊奇襲白虎團,為金城反擊戰取得最後勝利作出了突出貢獻。1953年10月13日,被授予「一級戰斗英雄」稱號。同年12月15日,朝鮮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 江隆基(1905年~1966年) :陝西省西鄉縣人,著名教育家,蘭州大學前任校長。中共八大代表,第一、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三屆甘肅省委委員。 石門研究學者:石門研究學者從古至今一直延續。北魏酈道元、宋代歐陽修、趙明誠、洪適,明代楊慎,清代吳大征、王昶、阮元、畢沅、楊守敬、康有為、羅秀書等均有著錄。近代出入漢中的書法家於右任、王世鏜、高道天、文伯子等人,多次攀蘿捫葛,赴石門瞻仰摩崖風采。自漢唐以來,出入於漢中的文學家、藝術家還有王遠、沈銼期、岑參、元稹、李商隱、孫樵、晏袤、宋琬、王漁洋等等。

B. 除了孔明燈諸葛亮老先生還發明過什麼

一、木牛流馬

諸葛亮從漢中北伐曹魏,由於征途崎嶇,軍隊不便運輸糧食,五齣祁山時為了便發明了這種運量工具,稱為:木牛流馬。其構造極其像牛、馬。腿由粗木製成。

二、八陣圖

八陣圖是一個陣法,是諸葛亮出山後自己創造的兵陣,他稱之為八卦兵陣。因為蜀國多山,軍隊以習於在山林作戰的步兵為主,一旦北上中原,便很難與魏國的騎兵抗衡。諸葛亮為了提高蜀軍的戰鬥力,將古代的八陣加以變化,成了後世所傳頌的八陣圖。

三、地雷

文獻:「名曰『地雷』,一炮中藏九炮,三十步埋之,中用竹竿通節,以引葯線;才一發動,山損石裂。」因為蜀軍手裡的刀槍奈何不了孟獲手下的軍士身上堅韌的藤甲,諸葛亮不得不使用地雷破敵。

四、饅頭

在高承《事物紀原》中,有記載諸葛亮南征班師時,正遇風起,不能渡河,孟獲說這是猖神作怪,只要用人頭和牲畜祭祀,便會風平浪靜。但諸葛亮覺得用人頭太殘忍了,於是用麵粉搓成人頭狀,混上牛、羊等肉去替代,名為饅頭。(又有一說,饅頭乃張飛征蜀時發明)。

五、孔明燈

這是諸葛亮北伐被司馬懿困於平陽時所發明的一種用來向救兵傳遞信息的空飄燈,也是熱氣球的起源。在科技不發達的三國時代,諸葛亮仍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現熱氣球空飄這個原理的人,真是名副其實的卧龍。

C. 諸葛亮創造了哪些偉大的業績

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明,號卧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發明家、軍事理論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

從後世對其評價中可以看出諸葛亮的貢獻
陳壽《三國志》: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袁子》:行法嚴而國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賓,行不寇,芻蕘者不獵,如在國中。其用兵也,止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亮死至今數十年,國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諸葛亮有焉。
劉備:「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司馬徽:「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孟獲:「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賈詡:「諸葛亮善治國。」
劉曄:「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
徐庶:「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諸葛孔明者,卧龍也」
張裔:「公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此賢愚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
楊洪:「西土咸服諸葛亮能盡時人之器用也。」
馬良:「尊兄應期贊世,配業光國,魄兆遠矣。夫變用雅慮,審貴垂明,於以簡才,宜適其時。若乃和光悅遠,邁德天壤,使時閉於聽,世服於道,齊高妙之音,正鄭、衛之聲,並利於事,無相奪倫,此乃管弦之至,牙、曠之調也。」
樊建:「聞惡必改,而不矜過,賞罰之信詛感神明。」
張溫:「然諸葛亮達見計數,必知神慮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無疑貳。」
司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
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贊諸葛丞相:「忠武英高,獻策江濱,攀吳連蜀,權我世真。受遺阿衡,整武齊文,敷陳德教,理物移風,賢愚競心,僉忘其身。誕靜邦內,四裔以綏,屢臨敵庭,實耀其威,研精大國,恨於未夷。 」
習隆、向充:「況亮德范遐邇,勛蓋季世。」
司馬炎:「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
傅干:「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
郭沖:「金城郭沖以為亮權智英略,有逾管、晏,功業未濟,論者惑焉,條亮五事隱沒不聞於世者,寶等亦不能復難。扶風王慨然善沖。」
劉禪下詔:「街亭之役,咎由馬謖,而君引愆,深自貶抑,重違君意,聽順所守。前年耀師,馘斬王雙;今歲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興復二郡,威鎮凶暴,功勛顯然。方今天下騷擾,元惡未梟,君受大任,干國之重,而久自挹損,非所以光揚洪烈矣。今復君丞相,君其勿辭。」「惟君體資文武,明睿篤誠,受遺託孤,匡輔朕躬,繼絕興微,志存靖亂;爰整六師,無歲不征,神武赫然,威鎮八荒,將建殊功於季漢,參伊、周之巨勛。如何不弔,事臨垂克,遘疾隕喪!朕用傷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紀行命謚,所以光昭將來,刊載不朽。今使使持節左中郎將杜瓊,贈君丞相武鄉侯印綬,謚君為忠武侯。魂而有靈,嘉茲寵榮。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後人對諸葛亮的忠誠、事跡大加贊揚,如:
清朝康熙帝:「諸葛亮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
唐代孫樵:「武侯死殆五百載,迄今梁漢之民,歌道遺烈,廟而祭者如在,其愛於民如此而久也。」
西晉梅陶贊陶侃:「機神明鑒似魏武,忠順勤勞如孔明。」
東晉常璩:「治國以禮民無怨聲,不濫用私刑,沒尚有餘泣。」
隋朝王通:「若諸葛亮不死,則禮樂大興。」
《唐文粹》中記錄了尚馳在《諸葛武侯廟碑銘序》所說:「至令官書廟食,成不刊之典,一山之內,每有風行草動,狀帶威神,若歲大旱,邦人禱之,能為雲為雨,是謂存與沒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死而不朽,反貴於生。」另一篇呂溫的《諸葛武侯廟記》說:「大勛未集,天奪其魄。至誠無忘,炳在日月,烈氣不散。長為雷雨。」
唐朝著名詩人杜甫曾對諸葛亮的事跡甚為欣賞,曾作過數首詩關於諸葛亮,包括 《蜀相》 (當中有兩首同名蜀相)、《詠懷古跡其四》、《諸葛孔明》 、 《八陣圖》 、 《古柏行》 、 《武侯廟》 、 《諸葛廟》 、 《閣夜》 。當中《蜀相》中「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亦成為日後講述諸葛亮一生的名句。其他詩人亦有作過不少詩詞贊賞諸葛亮,如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宋朝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的《諸葛武侯》、明朝文學家楊慎的《武侯祠》、近代歷史學家郭沫若的《蜀道奇》,還有近代政治家董必武、陸定一等。
毛澤東評論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前一句的意思是諸葛亮的戰略不妥,荊州離益州千里之遙,兩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讓蜀漢失去兵力上的優勢。後一句「三分兵力」指的是關羽之鎮守荊州、劉備之進攻東吳、諸葛亮之北伐中原,「三分兵力」的歷史事實最終導致蜀漢元氣大傷,失去的統一中國的基礎。然而亦有人不同意毛澤東的分析,隆中對本是希望以「利盡南海」的全個荊州支持荊州軍北伐,再加上益州進行鉗形戰略,但後來劉備未能達到,亦因南郡之失,才令關羽失去在襄樊之戰中的優勢,而非為二分兵力之果。另一方面,對於失街亭、斬馬謖的歷史事件,毛澤東曾評點道:「初戰亮宜自臨陣。」認為當時諸葛亮應親率大軍挺進、臨陣調度,不應分散兵力、委責於人。
成都武侯祠諸葛亮殿懸掛的攻心聯,為清朝學者趙藩所作。此聯曾引起毛澤東等的重視,其內容是:
「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
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之民權主義中稱贊諸葛亮:「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夠成立很好的政府,並且能夠六齣祁山去北伐,和吳魏鼎足而三。」。
[編輯本段]【治國成就】
《三國志》: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三國志》: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三國志》: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孟軻有雲:「以逸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忿。」信矣!論者或怪亮文彩不艷,而過於丁寧周至。臣愚以為咎繇大賢也,周公聖人也,考之尚書,咎繇之謨略而雅,周公之誥煩而悉。何則?咎繇與舜、禹共談,周公與群下矢誓故也。亮所與言,盡眾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遠也。然其聲教遺言,皆經事綜物,公誠之心,形於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補於當世。
《三國志》:「黃沙屯,諸葛亮所開也。」
司馬炎:善哉,如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
《三國志》:諸葛丞相弘毅忠壯,忘身憂國。
賈詡:諸葛亮善治國。
劉備: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水經注•江水》:「諸葛亮北征,以此堰農本,國之所資,以征丁千二百人主護之,有堰官。」
《普洱府志·古跡》:「武侯遍歷六山,留銅鑼於攸樂,置銅鏝於莽枝,埋鐵磚於蠻磚,遺木梆於倚邦,埋馬蹬於革登,置撒袋於曼撤,固以名其山。」
《蜀相》中這樣寫諸葛孔明: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亮在漢中休士勸農期間,充分利用了漢中優厚的經濟條件,因地制宜地採取了一系列發展生產的得力措施,使北伐軍資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決,諸葛亮死後,蜀軍撤退,魏軍還在蜀營中「獲其圖書、糧谷甚眾」。這正說明了諸葛亮休士勸農,實行軍屯耕戰的效果是顯著的。當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來更多的人口,使地廣人稀的漢中重新得到發展,逐步到達人多、糧多的良性循環,使百姓「安其居,樂其業」。只有富國強兵,才能維護統治階級的長治久安。
經諸葛亮「踵跡增築」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還是漢中地區灌溉面積最大的水利工程。據李儀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餘畝,灌南鄭縣田三萬零六百餘畝,灌酒縣七千餘畝,共四萬六千餘畝。」漢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據考古調查統計,全區至今尚保留有漢以來的古堰七十多處,一些堰渠經歷代使用維修,一直延用至今。同時各地在繼承和學習古代開發利用水利資源經驗的基礎上,又不斷增修了大批塘、庫、陂池等水利設施。僅勉縣就增修了能蓄十萬立方水的水庫三十七個;塘與陂池達三百多個;冬水田至今仍有五萬多畝。從出土的塘庫,水田模型與今比較,足以說明本地區自漢以來,在廣泛開發利用水利資源,發展農業生產方面,就一直因地制宜,以小型為主的形式修築堰渠、塘庫,逐步將丘陵地帶改變為良田。上述實事說明,漢中盆地古代農田水利設施至今所產生的實際效用和不斷改進利用,與諸葛亮當年在漢中休上勸農時,開拓農田、興修水利、發展生產的豐功偉績是分不開的。
[編輯本段]【藝術造詣】

一、書法篇

遠涉帖 諸葛亮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書法藝術趨向成熟的時代。在他出生前四年,漢靈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首次把書刻文字稱作「書法」。 這標志著作為交流工具的「寫字」,與作為美學欣賞與實用相統一的「書法」,正式拉開了距離,並使後者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書法藝術。這時漢隸已成為別具風格的主導字體,同時又始創了草書、行書和楷書,使篆、隸、草、行、楷五體基本齊備。
諸葛亮喜愛書法,在青少年時代就進行過刻苦的訓練,能寫多種字體,篆書、八分、草書都寫得很出色。 南朝•梁陶弘景是一位大書法家,他所著《刀劍錄》記載:「蜀章武元年辛丑(公元221年),採金牛山鐵,鑄八鐵劍,各長三尺六寸,……並是孔明書作風角處所。」。虞荔《古鼎錄》記載:「諸葛亮殺王雙,還定軍山,鑄一鼎,埋於漢川,其文曰:定軍鼎。又作八陣鼎,沉永安水中,皆大篆書。」 「先主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於漢川鑄一鼎,名克漢鼎,置丙穴中,八分書……又鑄一鼎於成都武擔山,名受禪鼎;又鑄一鼎於劍山口,名劍山鼎。並小篆書,皆武侯跡。」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義作二鼎,一與魯王,文曰: 『富貴昌,宜侯王。』;一與梁王,文曰:『大吉祥,宜公王。』並古隸書,高三尺,皆武侯跡。」北宋時周越所著《古今法書苑》也記載:「蜀先主嘗作三鼎,皆武侯篆隸八分,極其工妙。」。
上述記載是可信的,特別是南朝陶弘景,距諸葛亮僅二百餘年時間,他的見聞和記述應是有事實依據的。 宋徽宗宣和內府的《宣和書譜》卷13記載:諸葛亮「善畫,亦喜作草字,雖不以書稱,世得其遺跡,必珍玩之」。又說:「今御府所藏草書一:《遠涉帖》。」這說明到北宋末期(公元1119—1125年)在皇宮內府還珍藏有諸葛亮的書法作品。 南宋陳思《書小史》記載:諸葛亮「善其篆隸八分,今法帖中有『玄漠太極,混合陰陽』等字,殊工」。
從宋代開始,把 前人著名書跡摹刻拓印下來,以便流傳,稱之為「法帖」。這一則記載說明:在宋代諸葛亮的書法作品是作為有示範意義的「法帖」流行於世的。 諸葛亮在繁忙的政務和軍事活動中,始終不忘書法。《常德府志》記載:「卧龍墨池在沅江縣西三十里卧龍寺內。俗傳漢諸葛武侯滌墨於此寺,因名。」我們知道,諸葛亮在常德一帶活動的時間,是在赤壁大戰之後,戰事十分緊張頻繁,可是他仍然不忘臨池揮毫。
遺憾的是,現在還無法看到其書法真跡,這只有寄希望於考古的發現了。

二、繪畫篇

唐朝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寫道:「諸葛武侯父子皆長於畫。」張彥遠還在其《論畫》一書中,記載了當時繪畫收藏與銷售的情況。他說:「今分為三古以定貴賤,以漢、魏三國為上古,則趙岐、劉褻、蔡邕、張衡、曹髦、楊修、桓范、徐邈、曹不興、諸葛亮之流是也。」以晉、宋畫家為中古,以齊、梁、陳、後魏、後周、北齊的畫家為下古,隋和唐初的畫家則稱之為近代。近代畫家作品的價格與下古畫家作品價格相近,而以上古畫家作品價格為最高。
張彥遠記述當時一些近代畫家如閻立本、吳道子等人繪畫作品的售價:「屏風一片值金二萬,坎者售一萬五千,」「一扇值金一萬。」並說漢魏三國(即上古)畫家的作品,在唐代已是「有國有家之重寶」, 「為希代之珍」。張彥遠(生於公元815年)出身於宰相世家,家藏法書名畫非常豐富,他的《歷代名畫記》,向有「畫史之祖」的稱譽,他的記載和論述,在中國繪畫史上一直是可信而難得的史論資料。從他的記述中,可以大致看到諸葛亮在中國美術史上的歷史地位和藝術成就。 東晉史學家常璩的《華陽國志》記載: 「南中,其俗征巫鬼,好詛盟,投石結草,官常以詛盟要之。諸葛亮乃為夷作圖譜,先畫天地日月君長城府,次畫神龍,龍生夷及牛馬駝羊。後畫部主吏,乘馬幡蓋,巡行安恤。又畫夷牽牛負酒齎金寶詣之之象,以賜夷,夷甚重之。」又記道: 「永昌郡,古哀牢國……世世相繼,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溪谷,絕域荒外,山川陰深,生民以來,未嘗通中國,南中昆明祖之,故諸葛亮為其圖譜也。」從以上兩段記載可以看出,諸葛亮的確具有非凡的繪畫才能。他的畫作既取材於現實生活(如南中少數民族的生活)又有神奇而豐富的想像(如神龍等),而且構圖宏偉,場面博大。
諸葛亮不僅能畫天地、日、月,而且能畫各種建築、車馬、動物和人物。能掌握如此全面的繪畫技巧的畫家,在中國繪畫史上也是不多見的。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諸葛亮作畫絕不是出於個人的閑情逸致,他的繪畫藝術總是為他的政治和軍事目的服務的。

三、音樂篇

動畫版《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諸葛亮精通音律,喜歡操琴吟唱,有很高的音樂修養。
這方面在古籍中多有記述。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 「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習鑿齒《襄陽耆舊記》:「襄陽有孔明故宅……宅西面山臨水,孔明常登之,鼓瑟為《梁父吟》,因名此山為樂山。」當然還有卧龍吟,真是千古絕唱, 《中興書目》記載:「 《琴經》一卷, 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七弦之音,十三徽取象之意。」謝希夷 《琴論》也記有:「諸葛亮作《梁父吟》 。」 《輿地誌》記載:「定軍山武侯廟內有石琴一,拂之,聲甚清越,相傳武侯所遺。」從 以上記載就足以看出:諸葛亮在音樂方面有著很全面的修養和很 鬲的藝術成就。他既長於聲樂——會吟唱;又長於器樂——善操琴;同時他還進行樂曲和歌詞的創作,而且還會製作樂器——制七弦琴和石琴。不僅如此,他還寫有一部音樂理論專著——《琴經》。

【出師表】

《前出師表》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zhì )罰臧(zāng)否(pǐ),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wéi)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費禕(yī)、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wèi)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bì )補闕(通「缺」)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háng zhèn )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wén)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yòu )(通「又」)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sù)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rǎng)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zōu)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音"生")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後出師表》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怫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合、鄧銅等,及驅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叢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誡子書】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D. 陝西漢中的由來

公元前312年,秦始置漢中郡(治在今安康市境內)隸之。東漢初,郡治遷於南鄭(今漢中)。東漢末,張魯割據漢中,改為漢寧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降張魯,又改為漢中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據漢中,仍設漢中郡。三國魏景元四年(263年)魏滅蜀,分梁、益二州,梁州領八郡,治於南鄭。晉太康十年(289年)改設漢國,不久即廢。南北朝時,漢中先後屬劉宋、蕭齊、北魏、蕭梁、西魏、北周,境內設梁州、興州(今略陽縣)、洋州(今西鄉縣),
並僑置秦州及70多僑縣。隋初,境內仍置梁、興、洋州,後改為漢川郡、順政郡、洋川郡。唐代設梁州總管府,後改為都督府,下設梁、興、洋、集4州;貞觀元
年(627年),廢府設道,漢中屬山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道分為東、西兩道,漢中屬山南西道,道治設於南鄭(漢中);天寶元年(724
年)設漢中郡、洋川郡、順政郡;後又改為梁州、洋州(今洋縣)、興州;興元元年(784年)改梁州為興元府,道、府同治於南鄭,開中國歷史上用帝王年號命
府名之先河,興元府地位同於京都長安、東都洛陽、北都太原;五代十國時期,前蜀、後唐、後蜀先後據有漢中,仍設興元府及洋、興2州。北宋至道三年(997
年)境內置興元府及洋、興2州,屬峽西路。熙寧五年(1072年)設利州路及所屬興元府,治所均設於漢中。利州路轄秦嶺以南、長江以北地區。南宋紹興十年
(1141年)分利州路為東、西兩路,東路治設於興元(漢中),西路治設於興州(略陽);後利州東、西路幾經分合。元代設興元路於漢中,為隸屬於陝西之
始。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路為府,設漢中府。清代設陝安道於漢中,轄漢中、興安府(今安康市)。

E. 漢中什麼東西最好吃

1、麵皮
始於秦漢, 色澤鮮亮,食之爽口,氣味芳香,風味獨特,可涼食外,還可晾乾油炸,雪白透亮,香酥迷人,在宴席可與蝦片媲美,還有炒,燴等吃法。它是人們喜愛的,風味獨特的地方名小吃。麵皮是米做的,類似於南方的米粉。因為柔嫩、勁道就象上好的面條一樣,故名之。可以切到面條那樣細,澆上調料湯後就囫圇放在碗里拌著吃。食後腸胃舒暢,口舌生香,油而不膩,清爽暖心。 麵皮是百姓化、大眾化的吃食。

2、菜豆腐
菜豆腐稀飯是漢中地區一種民間家常飯,雖然做的方法不復雜,但因取料方便,做工較細,好吃且富有營養,所以已成了當地待客的佳餚了。 這種家常飯之所以被民間奉為待客上品,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種飲食極富營養,即使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豆漿、豆腐都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且易於消化,有利體內吸收,也不失為一種配方科學,有利於人體健康的美味佳餚。冬季吃這種飲食,暖和耐飢,夏天吃止渴消暑,既美味又實惠。不但如此,這種飲食無論男女老幼,體強體弱,都能食用。難怪無論社會怎樣發展,這種取材容易,且獨具鄉土風味的菜豆腐稀飯卻一代傳一代成了家常待客飯中的皎皎者了。

3、漿水面
漿水面就是把蔥花過油到稍焦時將漿水倒入熗到微沸即可舀出,然後炒一盤素韭菜做為提味的炒菜。待手工面下熟後澆上漿水,調上炒過的韭菜、油潑辣子、細鹽後即可食用。 漢中的漿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別具一格,相傳該名是由漢高祖劉邦與臣相蕭何在此吃面時所起。它一直是漢中人民喜愛的麵食,漿水菜的菜以芥菜(花辣菜)為佳,白菜,芹菜也可。製作時,將菜洗凈,在沸水中煮燙至蔫,取出放入瓦盆罐中,加入面湯,一至二日待菜色變為金黃即可,再用食油,精鹽,加蒜苗炒熟,配以蒜花,薑末,花椒粉等佐料調好的豆腐丁,燴入炒熟的漿水菜作為潲子。漿水面條要用人工擀制,使之葉寬,條長,片薄。將煮熟的面條入碗,調上漿水菜的潲子,澆上辣椒紅油,漿水面即成。它看上去紅白黃相間,入口酸辣清香,回味無窮,並具有開胃之功效,是漢中的名小吃。

4、粉皮子
粉皮子又稱-片皮-,入口有咸,酸,辣,香,沖等味.吃的方法都是涼拌,嚼之光滑,柔韌,自帶幾分涼爽.寒熱皆宜,老少喜傳統得粉皮子是由生長在山上的蕨菜根莖搗碎,取其澱粉加工而成.民間的製作過程是將蕨粉稀釋,加微量明礬攪成糊狀,舀進平底小燙鍋,讓燙鍋浮在沸水上,隨即左右旋轉,讓糊狀漿汁均勻鋪開,再放在冷開水中降溫,待收汗後撈出來切成條狀,色澤鮮亮,柔滑如皮條,筋絲好,有彈性.粉皮的調味非常講究,一般都佐以少許的菠菜,豆芽,紅蘿卜,調入鹽,醋,醬油,芥末,姜蒜汁,紅油辣椒汁,及味精,頗能誘發食慾,最適合青年人的胃口。

5、石門麻辣豆瓣魚
被譽為陝南一絕的石門麻辣豆瓣魚,見長於活魚快做,魚鮮肉嫩入味爽口,紅油漫浸柔辣不膩,麻中透香回味悠長。它是饒勝利先生開創的褒河第一家魚餐館的品牌佳餚,曾被中央電視台、陝西電視台報道。饒記石門魚餐館常有國外友人、影視明星、文人雅士惠顧贊賞。始創於石門水庫大壩,後遷於現址——石門國家水利風景區所在地褒河街褒姒路口,該館不斷創新,推出有口味各異的魚宴系列佳餚,「去石門旅遊,到褒河吃魚」已成為漢中人飽眼福、享口福的一道風景線。

6、漢中梆梆面
漢中風味食品,將很薄的面片切成1-3厘米寬的面條。湯里加醬油、醋、鹽、辣椒油、胡椒粉、蔥花,最後加少許豬油。

7、涼粉
漢中人夏天吃涼粉消暑解渴,冬天則愛吃執涼粉,稱熱打鐵,加上各種調料,吃了回味無窮,味口大開。涼粉是以冰豆、豌豆涼粉為上品,米涼粉次之。漢台區鋪鎮的冰豆涼粉更為可口。

8、米糕饃
是城鄉老幼皆宜的食品。以大米為原料打漿發酵蒸制而成。味甜、柔軟易消化。還有一種以包穀米為原料磨漿加食鹼的蒸制而成的叫鹼水饃。可直接食用也可切片炒肥肉,味道頗佳,秦巴山區縣製作較多。

9、紅豆腐
採用民間傳統配方和獨特工藝製成,味微咸辣,色美可口,餘味悠長,營養豐富,能健脾開胃,增進食慾。城固縣上元觀的紅豆腐全省著名。

10、麻辣雞
用鮮活公雞加工製成,色澤金黃,餘味濃長,味兼麻辣,有開胃益神作用。為群眾節日佳餚和招待賓客之名菜。寧強縣城製作者最好。

11、漢中板鴨
鮮活麻鴨為原料烤制而成,色澤黃亮,美味可口。

12、柿餅 古為朝廷貢品。將成熟的柿子去皮後製作成乾果食品。寧強代家壩的柿餅為好,個大、質軟、雪面紅瓤、味道甘美,曾遠銷省內外,出口東南亞及日本等國。

F. 何謂漢中文化,漢中精神又指什麼

真正理解漢中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
漢中為什麼稱漢中?漢中,得名於漢水。漢水,得名於天漢,也就是銀河。古代的祭司、神官、天文學家認為:盤古開天闢地後,祝融和共工天地大戰,天傾西北,地降東南,形成了黃天厚土的世界。天漢位於天的中央,把天空分為兩部分。與此相對應的,地上也應該有一條大河,位於大地的中央,並且把大地分為兩半。當時已知的世界:北邊有一條大河,就是黃河,南邊也有一條大河,就是長江。那麼這條大河就應該位於黃河和長江的中央。他們找到了這條大河。天上的大河叫漢,所以他們就把地面上的這條大河也命名為漢,又叫漢水、漢江。漢水源頭有一座城市,東面是平原大海,西面是雪山戈壁,北面是草原沙漠,南面是森林沼澤,那麼它也位於大地的中央,於是就起名為漢中,意思就是漢水之源,大地中央。所以漢中的別名也叫天漢。
漢中的歷史就如同漢水一般,從雲霧繚繞的遠方,從高山之端源源不斷地流淌出來,流過漢中的山川,也流過數千年的漫長歲月。
早在烽火不斷的春秋戰國時期,漢中就是秦、楚兩國相爭之地。秦惠文王時,秦國戰勝楚國,楚國不得不劃地媾和,於是秦取地六百餘里,置漢中郡。漢中這個名字被首次載入史冊。
公元前206年,漢王劉邦以漢中為發祥地,築壇拜韓信為大將,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統一天下,成就了漢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漢朝、漢人、漢族、漢語、漢文化等稱謂就一脈相承至今。
三國時期,漢中是魏蜀兩國兵戎相見的主戰場,老將黃忠在漢中定軍山下刀劈夏侯淵
,驍將趙雲漢水之濱大敗曹軍,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一代名相諸葛亮在漢中屯兵8年,度過了他一生最為嘔心瀝血的歲月,六齣祁山,北伐曹魏,鞠躬盡瘁。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涌現出的歷代人類英傑,他們的精神是我們後人最彌足珍貴的財富。漢水同樣是一條偉大的母親河,因為生於斯,游於斯,逝於斯的歷代名流璨若星漢。
而他們中最能代表漢中的精神財富有三種:第一種:張蔡精神。
張騫
,博望侯,大行令,中外歷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探險家、絲路之父、走向世界的第一人、第一個外來物種的大規模引進者。(張騫為漢中本土人)蔡倫
,龍亭侯,尚方令,名垂千史的發明家,造紙之父。(蔡倫為湖南來陽人,其封地在漢中洋縣)張騫-蔡倫精神就是開拓創新精神的最好代名詞。
第二種:留武才德。
張良
,留侯,漢初三傑之一,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開國謀臣。(張良為安徽毫州人,其封地在漢中留壩)諸葛亮
,武鄉侯,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外交家,第一宰相,智慧的化身。(諸葛亮為山東琅琊望族)
張良、諸葛亮
皆是智慧超群、功勛卓著、德行彪炳青史的非凡人物。
第三種:李蘇風流。
李白:青蓮居士,供奉翰林,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為華裔中亞人,西涼王族後裔)蘇軾:東坡居士,龍圖閣學士,宋代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四川眉山人)李白、蘇軾均是天才型的大詩人,他們是中國中古文學史上的雙子星座。
李白灑脫不羈、傲世獨立、易於觸動、感情暴發力強;蘇軾率真、孤傲、豁達、超脫,而他們都是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只是時代更多地成就了他們的藝術天才。
漢中亦稱天漢,天漢一詞,寄託著漢人豐富的美好願望和純真的自我覺醒意識,它不僅是漢人的自信心所賴以產生的出發點和堅強基石,也成為漢人雄視宇宙的象徵。這自然鑄就了本源的天漢氣概,再加上張蔡精神、留武才德、李蘇風流,漢中遂成為漢家精神文化的發祥地。天漢氣概彰顯了漢中乃至漢民族博大、自信的一面;張蔡精神實質上是一種中華民族稀有的科學精神;留武才德體現了一種儒法兵三家的交融;而李蘇風流則體現了一種儒道合一的精神。
此外,在漢中還有歷代名流:劉邦:曾為漢中王, 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為江蘇沛縣人)韓信:淮陰侯,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戰略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高祖稱他指揮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
蕭何月下追韓信
的典故就發生在漢中)鄭子真:高隱名士,谷口先生,甘恬秉默,教人則勉以敬天、事人之道。雖名振京師,然隱居不仕,常垂釣於褒谷口。(鄭子真為漢中本土人)班超:定遠侯,東漢著名的軍事家和外交家。(班超為陝西咸陽人,其封地定遠乃漢中鎮巴前身)李固:太尉,東漢時代著名的忠正耿直的大臣,北斗喉舌。(李固為漢中本土人)曹操:魏公,丞相,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曹操為安徽亳州人,
曹操曾親帥大軍進攻漢中)張魯:閬中侯,鎮南將軍,五斗米道的師君(教祖)。東漢

G. 韓信的詳細簡介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人。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 ,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

在秦朝末期,他參加了反秦斗爭並前往香糧和項羽,但他沒有被任命。他不得不轉投劉邦,夏厚英建議對待蘇都,然後由肖和寶作為將軍被崇拜,韓信也為劉邦制定了漢中戰略。

劉邦彭城戰敗後,韓信首先打破了北京與索之間的楚軍,後來定居魏國。之後,他命令北伐戰爭接管該國。在劉邦派人收集士兵後,他在第一場戰斗中擊敗了趙國,並派人去了嚴國。後來,他派兵支援劉邦,清除了項羽派往趙國的楚國,並解決了剩下的趙國成。

在劉邦成的失敗之後,他擊敗了韓信的士兵並殺死了他。韓信襲擊臨沂後,他在齊水接管了20萬楚軍。劉邦聽取了張亮和陳平的破壞鴻溝協議的計劃,追逐項羽被項羽擊敗。漢朝五年,漢信師在軍隊的指揮下,楚軍被包圍。項羽去世後,他解散了軍事力量,搬到了楚王。後來,他被指控叛亂並成為淮陰侯。

在陸,他和小何勾結並欺騙他進入長樂宮,蹲在鍾室里,無視他的部落。 「國家戰士是無與倫比的」,「優點是什麼,沒有一點出世界」是楚漢時期人們的評價。

作為指揮官,他砸碎魏,取代,打破趙,兩側是嚴,並猛烈撞向東方。他被南方擊敗,他在世界上很有名。他是一名軍事理論家。他和張亮編寫了軍事書籍和軍隊的命令。 「漢心」戰爭藝術有三篇文章。

(7)漢中先生的創造擴展閱讀:

軍事成就:

熟悉戰爭藝術,自言自語,使用「越來越好」的士兵。戰術典故:明秀路,暗闖陳蒼,林瑾懷疑,夏陽走私,木皮過兵,回水為營,改旗,繞過枷鎖,沉水,半跨,擊中四方,伏擊等。

它的使用軍隊,受到過去王朝的稱贊。作為一名軍事戰略家,韓信是孫武和白琦之後最傑出的將軍。他最大的特點是靈活使用士兵。他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多才多藝,最靈活的士兵。作為戰略家,他在崇拜時的言論成為了楚漢戰爭勝利的根本戰略。

韓星,張亮和韓信的子藝術,一百八十一,刪除和使用,設置三十五。朱璐偷東西。覆蓋淮陰人的最古老的人。據了解,韓信有三件軍事作品,這是淮陰書中最早的記錄。

韓信在被軟禁的時間里與張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來的兵書,共得一百八十二家,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兵書整理,為中國軍事學術研究奠定了科學的基礎。同時還收集、補訂了軍中律法。著有兵法三篇,已佚。

H. 漢修先生,我們能去的地方只有什麼和什麼

漢中先生我們能聚的地方只有公園或者是游樂場,其他的地方實在是不適合我們而且目標也比較大!

閱讀全文

與漢中先生的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
志誠商標公司上班 瀏覽:160
出租土地使用權的稅率 瀏覽:139
日本商標注冊多少錢 瀏覽:75
商標注冊證天貓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