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地理環境是人類存在和文化創造的

地理環境是人類存在和文化創造的

發布時間:2022-09-20 04:43:19

A. 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的歷史地理環境

地理環境能給人類文化的創造提供物質材料,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文化的發展趨向和類型。

中國地處亞洲東部,是一塊半封閉的大陸。亞洲大陸以帕米爾高原為界,東部為我國的新疆和河西走廊地區,盡管漢代已經形成絲綢之路溝通西域,但中國和西亞的聯系仍受到沙漠戈壁和山路的制約;西部是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中國與東南亞地區之間的交往受到橫斷山脈的大江大河與熱帶叢林的阻礙;北部地區從黑龍江沿海到東南沿海的海岸線長達兩萬余公里。中國盡管從唐宋以後形成了比較發達的海上交通,但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並沒有因此使中華民族向海洋縱深發展。總之,中國這種三面環陸、一面臨海的地理環境,造成了中華民族與外部世界的相對隔絕,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首先,半封閉的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形成和延續很重要。人類文明的發源地是北半球的溫帶地區,中國傳統的農業社會也是從這里開始的,因此,中國很早就產生了農業文明,並形成了一整套相對完善的人文哲學思想。由於相對封閉,再加上這塊土地的富饒,使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中國人很少為了生存而走上海外殖民掠奪的道路,因而形成了中華民族相對溫和的性格和缺少競爭的性格。正如梁啟超所說:「以地理不便,故無交通,無交通故無競爭,無競爭故無進步。亞洲所以弱於歐洲,其大原在是。」①

梁啟超的看法盡管有失之偏頗的地方,但也說明了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多次出現過人類文明因異族入侵而中斷的情況。但綜觀中國的文明歷史,由於這種半封閉的地理環境,中國文化幾乎沒有中斷過。相反,周邊的少數民族在入主中原後,常常被中原文明所融化。這也是中國文化歷經數千年、持續至今的原因之一。

B. 唯物史觀認為地理環境是什麼

唯物史觀認為地理環境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場所。

解析如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作為社會存在之一的地理環境,對社會意識起一定的決定作用。例如,中國獨特的黃河流域,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文明的形成和發展起決定作用。

地理環境為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提供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源。

必須依據地理環境,遵循它的客觀規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人的聰明才智,才能不斷地創造物質財富,精神財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特點:

地理環境中這一要素影響另外的要素,這一要素的變化影響到另外要素的變化。如副熱帶高氣壓帶及信風帶控制的大陸中心和大陸西岸,由於常年受到副高下沉氣流及來自內陸的信風控制,因此,氣候極其乾燥。

由於水分不足,地表徑流淺或全無,物理風化強烈,風成作用盛行,形成大片沙漠、礫漠,植被稀疏,動物則因食物不足而相當貧乏。以上各要素之間是一環扣一環,一個要素影響另外的要素。當其中一個要素發生變化時,其它要素因受其影響,相應的也會發生變化。

其次,地理環境中,這一部分會影響到另外的部分,這一部分的變化,會影響到另外部分的變化。

C. 什麼是「人文環境」和「地理環境」

人文環境:是人們為了滿足某種需要,利用自然物質加以創造,並通常附加在自然景觀之上的人類活動形態。

地理環境是能量的交錯帶,位於地球表層,即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氣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錯帶上,其厚度約10—30千米。

地理環境與人文環境的重要區別在於:地理環境是自然界固有;而人文環境是人類創造的。比如吃的文化,穿的文化等等。

D. 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作用與影響有哪些

一、對中國文化形成和延續的影響

1.由於土地、氣溫、雨水等條件較好,所以較早形成農業社會,使文化發展較早、較快.

2.盡管也有游牧文化和農業文化的沖突和融匯,但由於農業人口始終佔有數量上的多數和文化上的優勢,所以農業文化始終佔主導地位.

3.由於疆域遼闊,跨緯度大,所以局部自然環境的變動,並不能影響總體的農業生產,使文化的延續有了穩固的物質基礎.

4.由於受周圍的地理障礙的保護,文化得以獨立發展,長期延續.

二、對中國文化多樣性的影響

1、由於地形地貌繁復,地理特徵多樣,造成文化多樣.

2、有游牧文化和農業文化的不同.農業文化中也有中原文化、吳越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區別.

3、各種文化區域之間經濟形態、生活方式、觀念形態不同,且接受外界影響的程度也不同.

三、對開放和封閉的影響

1、相對封閉的環境,使中國文化獨自完成文明發生期(與其他文明的比較).

2、形成中國獨特的表意文字、文學藝術、哲學、思維方式、社會結構,自成體系,與西方大異其趣.

3、使中華文化沒有斷層,保持鮮明的民族特色,具備前後遞進、陳陳相因的延續性.

4、長期隔離和文化發展水平高,造成自我中心意識.

(4)地理環境是人類存在和文化創造的擴展閱讀

中國周邊的地理環境較為封閉,海上交流有限,而且沒有一種外來力量能夠對中國文化形成挑戰。一些游牧民族,如蒙古族、滿族等雖然在軍事上是征服者,但是在文化上卻是被征服者。伊斯蘭文化,印度文化均因為地理屏障,未能較深地影響到中國文明。反過來,同樣由於地理原因,中國也未能將自己的文化影響范圍擴大到全世界。

很多人認為古代中國的文化是全世界領先的,中華文明引領世界千年,只是近代才開始落後,也有很多人喜歡拿同時期漢朝與羅馬帝國進行比較。實際上這樣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這樣的比較也沒有任何意義,原因就在於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范圍內的文明交流十分有限,相互之間很少有直接的碰撞,因此很難比較羅馬帝國與漢王朝。此外,一種文化必需與相應的地理環境相適應。

自古以來北方的游牧民族與華夏民族各方面的交流都十分頻繁,游牧民族也吸收了很多華夏民族的先進文化,但中原對草原的影響始終不像對日本、朝鮮那麼大,原因就在於中原、日本、朝鮮都是農耕文化,相互之間的交流和影響更加容易,而草原為游牧文化,因此不可能對華夏民族的傳統文化全盤吸收,只是部分的借鑒。明朝後期工業革命後的歐洲開始強大並逐漸加強最中國的文化影響和滲透,而由於中華文明深厚的底蘊,這樣的影響始終非常有限,防線最終被穿破是在鴉片戰爭以後。

雖然如前所說,中華文明由於地理原因,受到外界的影響較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文化是閉塞的。中國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從其他文明中吸收了很多的東西,只不過這些東西都被漢化了。例如現在的凳子就是從游牧民族傳入的,在南北朝時被稱為「胡床」。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文化

E. 地理環境與人類文明的關系。

馬克思認為生產力是歷史發展的終極原因,地理環境有著重要影響,作為生產力發展所必不可少的自然環境,在特定的時期和地區甚至具有決定意義。普列漢諾夫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也有較為深入的研究。他認為:地理環境在人類的形成、工具的製造、生產的種類、生產力發展速度等方面,無不具有巨大甚至決定力量。對於人類社會關系、經濟制度性質的影響則通過生產力來實現間接影響。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巴克爾也在其《英國文明史》中提到,地理條件優越的地方,生產的糧食必然豐富,糧食豐富了,就可以使一部分人從體力勞動中脫離出來從事智力活動。所以,在地理條件優越的地方,它的文明也就越發達。由此,我們看到文明的產生與農業生產情況聯系了起來,而農業生產又與其作物所需的地理環境有關。所以文明的起源和發展也就與地理環境產生了莫大的聯系。
所謂地理環境是指地球岩石圈表層與大氣圈對流層頂部之間的地表環境。是岩石、土壤、水、大氣、生物等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形成的社會因素的總體。廣義上包括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同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密切相關。而文明是一種社會發展水平較高的有文化的狀態,農業文明則是在栽培農作物和飼養牲畜的這一生產事業上發展水平較高的狀態。以湖南為例,湖南山清水秀,沒有北方的天寒地凍,也沒有西域的戈壁沙灘,這里自古就是中國最重要的糧食產地,「湖廣熟,天下足」和「魚米之鄉」是對她的由衷贊美。中華民族的三維始祖炎帝、黃帝、舜帝中炎、舜的歸屬均在湖南。那麼為什麼湖南會有如此發達的農業文明呢?這與當地的地理環境是密不可分的,接下來,我將從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三個方面淺析瀟湘農業文明與當地地理環境的關系。
其一,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包括了水源、地貌、氣候等多個方面。從水源上來說,河流似乎總是與人類文明,特別是遠古文明的發展相伴相隨,人類四大文明發祥地,認識上最為統一。這四大流域分別是兩河流域,恆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和黃河流域。湖南位於長江中游沿岸,境內有湘、資、沅、澧四大河流,為瀟湘文明的起源創造了最基本的條件,特別是「八百里洞庭」更為境內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從地貌上說,湖南處於長江中下游平原,尤其是湘北肥沃的洞庭湖平原成為了該地農業發展的溫床。從氣候來說,湖南為大陸型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具有三個特點:第一、光、熱、水資源豐富,三者的高值又基本同步。第二,氣候年內與年際的變化較大。第三,氣候垂直變化最明顯的地帶為三面環山的山地,尤以湘西與湘南山地更為顯著。充沛的水源以及河流沖積而成的平原,還有優越的氣候條件,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這一地區古代農業的發展,農業發展了才能為其他文明的前進提供人力,物力的保障。
其二,經濟環境。
早期農業文明的發展帶動了湖南經濟的發展,而良好的經濟環境有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了農業的發展。早在5000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已在湖南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過著定
居的農業生活。因受到中原諸部落的影響,當時的湖南就有了種植水稻的經驗。同時,湖南是上古時期比較開發的地區,這主要反映在夏禹治水、黃帝軒轅氏等神話傳說和部分遺跡上。農業發展後,部分人逐漸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從事商業活動,促進了湖南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又對農業提出了更高層次的需求,促使人們改進技術,提高農業生產能力,春秋戰國時代,位於江南的句吳、於越、東越和東甌以及楚國並「通渠三江、五湖」,改善了水利條件,同時較多地使用了青銅農具,並在春秋晚期鑄造了一定量的鐵制農具,除此之外還注意田間管理和耕作技術的改進,在很大程度上開發了當地農業。考古發現的材料表明,春秋晚期,楚人在湖南已開始使用鐵質工具。在當地出土的鐵制農具足以證明了春秋楚湘農耕開始進入鐵犁時代,雖然沒有像北方一樣大面積的普及,但是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改進了農業生產工具開發並促進了湖南的農業經濟的發展。
其三,社會文化環境。
一個地區某一時期內社會文化環境的好壞對農業也有重大的影響,如戰爭往往造成農業生產水平的下降,和平易帶來農業文明的繁榮等。
就社會文化環境這一要素而言,湖南處於南方地區,因為有長江天險從而得以迴避許多災難性的戰爭,總體的社會文化環境良好。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北方人大舉南遷,秦國攻打楚國時,許多楚人移居湖南墾殖,給湘水流域一帶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當時的長沙已成為楚國的重要糧食生產基地。在大量的北人南遷後,江南鐵器和牛耕的使用與推廣日益。湖南出土的鐵農具有鋤,鍤,斧等,其中長沙地區發現的鐵農具尤多,達100件以上。此時,牛耕作為生產動力也已受到重視。當地官吏往往能「教用犁耕」,並採取「官貸耕牛」等措施,以利牛耕的推廣,而且南方地區還將北方傳入的旱地牛耕技術轉化為適宜南方水田耕作的技術。可見北人帶來的先進的鐵器和牛耕技術的使用,不論是對當時江南農業生產效率,還是在加大墾田力度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人南移後還帶來了江南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南方地區開始大規模地興建坡塘閘壩,推廣蓄泄排灌的技術,同時重視耕作技術,講求精耕細作。強調農業必須「深耕細鋤,厚加糞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
由於農業生產迅速發展,水運交通相當發達,常來往於湘、資、沅、澧四水,與江漢各地進行貿易。北方移民不僅與湖南的土著民族共同創造了燦爛的物質文化,也創造了新興的村建制度文化與充滿著神奇色彩的精神文化。由此看出,湖南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對其農業文明的發展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從楚湘農業文明這一例中就可以看到地理環境對整個人類文明的影響:沒有尼羅河的滋潤,就不會有古埃及燦爛的文化;沒有兩河流域優越的地理環境,也就不會有古巴比倫文明;沒有印度河的哺育,古印度將不復存在;沒有滔滔黃河、滾滾長江,華夏文明又怎能得以發揚光大?…… 自人類出現以來,環境就對人類文明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農業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地理環境又從方方面面影響著農業的發展。當然地理環境決定論還是有它的不足之處的,我們應該相信人類可以在適應環境的同時合理地改變自然環境,從而謀求進一步的發展。望採納

F. 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的條件有哪些

摘要 地理,氣候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並且依以創造文化的物質基礎。·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對於不同文化類型的生成及其發展趨向,具有重大影響。由於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利用從來沒有達到極限,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方式並不一致,所以,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環境中的活動結果也會不一致,因此產生不同的文化類型。中國大陸在中國傳統文化形成發展過程中,客觀上存在著方方面面的影響,其中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G.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一)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1.地理環境是人類出現、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人類是地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沒有對人類出現和生存適宜的地理環境,就沒有人類。地球具有太陽系其他星體所沒有的適合於生物和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地球上之所以有人類出現,人類之所以能夠繼續生存、繁衍,地理環境是根本的前提。

地理環境為人類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廣泛的空間、豐富的資源和適當的氣候條件。地球總面積為5.1×108 km2,其中海洋為3.61×108 km2,陸地為1.49×108 km2,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場所。盡管世界人口已達60億,盡管在一部分地區由於人類不適當的經濟活動而使地理環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但目前地球上仍有大片的陸地沒有人類居住。地理環境不僅為人類提供了居住空間,而且還為生產和生活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如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以各種能源資源等。這些資源是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基本條件。

2.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影響的形式

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可分為兩種形式,即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

(1)地理環境的直接影響

地理環境對社會的直接影響在勞動生產率、產品質量、城市和區域發展、工農業布局等方面都有反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指的是山地環境對四川交通的直接影響。重疊的險峰、陡峻的峭壁、兇猛的山洪、泥石流和塌方等,是古代交通巨大的障礙。山區和平原修建運力相同的鐵路,造價相差三倍以上。甘泉釀美酒,名酒產地大都有優質水源。由於油田自然狀況的差別,長慶、四川、延長和江漢油田的開采成本等於大慶油田的兩倍以上。京漢鐵路沿線位於太行山沖積扇地帶,地下水豐富,地表有一定坡度,可灌可排,歷史上一直是我國政治和經濟活躍的地區。

(2)地理環境的間接影響

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多數影響是間接的,通過媒介來體現。第一類間接影響是「自然—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型連鎖反應。我國東南沿海盛產柑橘、菠蘿等水果和水產,罐頭工業原料豐富,成為我國罐頭工業比較發達的地區。美國芝加哥在附近農牧業基礎上,發展肉類加工工業、食品工業和農業機械製造業。它們的背景都是適宜的農業地理環境。第二類間接影響是「自然—上層建築—經濟」型連鎖反應。地理環境通過政治、文化、意識形態等上層建築要素對經濟活動產生間接反應,不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實際上這類間接影響廣泛地存在於世界各個角落。在世界地圖上可以看到不少國界與山脈、河流、湖泊等自然體一致。如以山為界的有中國和尼泊爾之間的喜馬拉雅山等,以河為界的有美國和墨西哥之間的格蘭德河等,以湖為界的有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四個大湖等。這些自然體,一旦成為政治邊界,對於邊界兩側的社會經濟分異就會產生間接影響。

3.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影響的階段性

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不斷變化,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具有明顯的階段性。

(1)採集和狩獵經濟階段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人類的衣食住行對地理環境的依賴性較大。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受自然界的氣候、地形和動植物分布的制約。只有在少數動、植物資源豐盛的地區,人類的生息才比較活躍。

(2)農業社會階段

在該階段,栽培的作物、馴化的家畜、家禽是主要的生活來源。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供灌溉的河水、溫暖的氣溫、充足的日照,這些是農業社會的自然基礎。亞熱帶和暖溫帶中的大河流域沖積平原、三角洲、盆地,是農業文明的發祥地。如我國的黃河與長江、埃及的尼羅河、印度的恆河與印度河。

(3)工業社會階段

煤、石油、水力等能源,鐵礦、銅礦等金屬資源,航道、港口等交通要道,是傳統工業和商品貿易的基礎。地理環境包含的自然條件對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產生不同的影響。這些自然條件可以從經濟上分為兩類,一類是豐富的生活資料自然資源,如肥沃的土地、富有魚類的水等;另一類是豐富的勞動手段自然資源,如可航行的河道、樹木、金屬、煤炭等。在人類文化初期即相當於農業社會階段,前一類自然資源有決定作用;在較高的發展階段即工業社會階段,後一類自然資源起決定作用。

(4)後工業化階段

新技術產業興起,自然資源對社會的整體影響相對下降,環境質量對社會的整體影響上升。新技術產業區主要在環境質量優異的地區落腳,如日本九州、德國南部都是環境質量較好的地區。新技術產業區必然是知識密集區,優異的環境才能吸引科技人員定居,提高科研效率,形成新技術產業集聚效應。此外,環境優異有利於提高新技術產品的質量。

(二)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程度是有明顯差異的。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人類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日益密切,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規模越來越大,影響程度越來越深刻,特別是對環境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響。

在人類誕生以後的漫長歲月中,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人類僅僅是為了生存而適應和利用環境,進行採集和狩獵,很少有意識地改造環境。在長期的實踐中,人類學會了栽種植物和馴化動物,從而出現了農業和畜牧業,這是人類生產發展史上的一次大革命。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又出現了集市貿易、城鎮和手工業。人類利用自然的規模有所擴大,程度逐步加深,改造環境的作用日趨明顯。但總的來說,這一時期人類以利用自然資源和條件為主,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很大,生產方式原始、落後,生產工具簡單,社會經濟發展緩慢。由於人類生產活動具有較大的盲目性,只考慮對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利用,而沒有考慮對它們的保護,從而產生了較多的環境問題。大量砍伐森林,過度放牧,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盲目興修水利,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鹽鹼化和沼澤化。這些都會促使土地退化,甚至產生荒漠化。有些古代經濟、文化很發達的地區也因此而淪為廢墟或荒漠。

從18世紀中葉開始,出現了現代化工業,人與環境的關系從此進入了新的階段。蒸汽機的普遍使用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在生產中,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人類利用和改造環境的能力大大增強。同時,人口迅速增長,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和消耗劇增,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人類通過工農業活動,使環境的組成和結構發生巨大的變化,人類活動范圍明顯擴大,食品和其他物品的消費快速增長。現代化工業的生產主要是生產資料的生產,礦產資源與能源以空前的規模被開采出來,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廢水、廢氣和廢料等「三廢」又以空前的規模被排放出去,主要在城市及其周邊地區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空中煙霧籠罩,地面污水橫流,工業垃圾和廢物堆積如山,工廠和交通運輸產生的噪音在空中回響。有些「三廢」對生物和人類有很大的毒性,給人們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危害,甚至常常造成人員死亡。

20世紀以來,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繼續加劇。人類更大規模地開采和耗用自然資源,發明並大量使用內燃機,大規模地發展有機化學工業,這些都使環境污染變得更加嚴重。20世紀50年代以來,由於一些新技術和交通運輸工業的發展,地球上過去未受嚴重污染的區域也受到很大影響。世界上發生了許多致使人員傷亡的事件,如著名的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因吸入含SO3 和H2 SO4 的氣體,導致5天內4000人死亡。眾多巨型油輪在海洋上航行,海上鑽井設施投入普遍使用,使海洋污染越來越嚴重。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使高空大氣的污染日益加劇。就連人跡罕至的高寒山區和兩極地區,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如今,地球上已經很難發現潔凈的、未受污染的地區。

開采和利用礦產資源和能源是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最強烈的影響形式之一。其對周圍環境的不利影響有以下幾種形式:①耗竭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把可燃性礦物轉變為CO2和碳酸鹽類,消耗、分散經地質作用積聚而形成的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形成化學成分發生變化的新的地理環境;②通過挖掘和堆積作用而破壞土地,在露天或井下開采礦石、建築材料和煤,會造成大量的地表堆積物和許多地下空洞;③岩土體的平衡狀態受到破壞,容易誘發地面塌陷、崩塌、滑坡和泥石流;④影響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補給、徑流與排泄條件,降低地下水位,改變水文網狀態,影響河流的侵蝕與沉積作用;⑤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⑥污染大氣,在開采和堆積的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塵埃,在加工冶煉礦石(特別是含硫化物礦石)和燒燃料時都會對大氣產生污染;⑦含硫和其他元素的重金屬礦周圍的土地極易受到污染;⑧海洋受到污染,運輸石油、礦石,從海底開采礦產(特別是石油),從陸地向海洋排放礦渣,這些活動都會造成海洋污染。此外,開采和加工礦石有時會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如礦井塌方造成的傷亡事故、吸入粉塵導致的呼吸道和肺部疾病等。

H. 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作用與影響

論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地理環境,通常指環繞在人類周圍的自然界,包括地形、地貌、氣候、土壤、生物、水文、自然資源等等,它是人類生活和生產的物質基礎,也是文化形成和發展的基礎。中國的地理環境復雜多樣,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形成的影響
一個國家和民族所處的地理位置、居住地的地理環境對文化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早期文化形成更為直接,是文化形成的首要因素。「如果把各民族、各國度有聲有色的文化表現比喻為一幕接一幕悲喜劇,那麼,這些民族、國度所處的地理環境便是這些戲劇得以演出的舞台和背景。」1馮天瑜教授用生動的文字描述了地理環境對文化形成的重要性。
地理環境是中國文化產生的基礎。中國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較早地產生了文明。黃河和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也是中國文化的搖籃。人類的生命與水息息相關,決定了文明在江河的地理環境下產生。中華民族在黃河和長江流域繁衍生息,創造輝煌燦爛的中國文化。
不光是中華文明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下產生,所有的中國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下產生的。比如漢族的祖先崇拜文化,這種文化的由來是可以找到地理環境的因素的。漢文化起源於黃河、長江流域,土壤、氣候、水利等自然條件為發達的農業文化提供了優越的物質基礎,「促成了農業與手工業的結合體(家庭)的很早形成,以家庭為單位直接與自然界打交道,靠天吃飯萬事不求人,祖宗的一套生活方式對子孫來說已足夠應用,家族宗法觀念由此得到強化,引出了對祖先的莫大崇拜。」2無論是文學、思想、歷史學、經濟學、書畫等等,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環境影響下形成的。唯物史觀告訴我們,地理環境決定論是錯誤的,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地理環境對文化形成的重要影響。
二、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延續性的影響
中國文化的第一大特性是延續性,這種文化特性受到地理環境的深深影響。從中華文化產生開始,中國文化在數千年的發展中從來沒有中斷過,具有明顯的延續性,這不得不歸結於中國遼闊的地理環境。
在中國文化搖籃的黃河流域,這片七八十萬平方公里的黃土高原和沖積平原,地理環境良好,奠定了中華文明的根底。從遠古時期的雲南元謀人、陝西藍田人、北京人等古人類化石中,我們知道,中國人的祖先很早就分散在東亞大陸的廣大地域。「長江乃至遼河流域,以及西南崇山峻嶺間,也有長達四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樣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3這些廣大的區域的總面積有五百萬平方公里以上,是十分廣闊的,這就為中國文化的延續性奠定了地理基礎。
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它們的地理環境非常狹小,當遇到外族入侵,根本沒有迴旋的餘地,文明由此中斷了。中國則不同,中國文化在廣大的區域內發展,內部有廣闊的迴旋餘地。在歷史上,當北方的少數民族入住中原,中原王朝失去了黃河流域時,還可以以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為依託延續自己的文化。歷史上的東晉、南宋,雖然偏居一隅,但延續了中國文化。即使是少數民族統治的元、清兩朝,漢族文化也能對他們潛移默化,迫使他們不得不接受漢文化。正是因為中國擁有廣闊的迴旋餘地,中國才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文化,中國文化得以延續下去,而不至於像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文化那樣在歷史上滅絕了。
三、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多樣性的影響
中國文化的第二大特性是多樣性,這種文化特性也受到了地理環境的深深影響。中國文化從早期起源開始,就呈現了多元化的格局,具有明顯的多樣性,這不得不歸結於中國地理環境的復雜多樣性。
中國的地理環境是復雜多樣的,「遼闊而多樣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中國文化的多樣性。」4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泱泱大國,自然條件千差萬別,內部形成了各種不同的自然地理區域,表現出不同的地理特徵。中國的地形、地貌、氣候條件繁雜多樣。中國的南北跨越30個緯度,東西跨越60個經度,南北溫差相差近50度,東西年降水相差幾千毫米,山脈和河流都有各種走向的,這種自然特點把中國大地分成大大小小的「國中之國」,從而造成了中國文化的多樣性,正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5
地理環境的復雜多樣性導致的中國文化的多樣性,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就是明證。早在先秦就形成了各種區域文化,如中原文化、齊魯文化、燕趙文化、三秦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嶺南文化等,以後又有關東文化、草原文化、雪域文化、湖湘文化等等。這些區域文化各具特色,如中原文化人文淵藪,博大精深;燕趙文化多慷慨悲歌;荊楚文化輕靈精奇;湖湘文化朴質蠻霸等等。不同的地理環境,使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很不一樣,衣食住行不同,風俗習慣也不同。中國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各民族的文化是很不一樣的。但中國文化雖然存在巨大的多樣性和差異性,但又具有統一性,形成了中國文化大一統的局面。各種文化共存構成了中國文化的顯著特點,正所謂「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患」。

I. 談談中國古代歷史地理環境對於其文化的影響。

中國的歷史地理環境及其對文化的影響
第一節 地理環境及其對人類和人類社會的影響
一、地理環境
(P15、24頁)
我們所說的地理環境,是指生物、特別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球表層。地理環境包括兩個方面: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又分為經濟地理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
自然地理環境,是指地形、地貌、氣候、水文、植被、海陸分布等,從總體上來說,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較緩慢,人們往往難以覺察。但在某些階段和某些局部地區,它的變化可能發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劇烈,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如地震、海嘯、火山爆發之類。
人文地理環境,是指疆域、政區、民族、人口、城市、交通、農業、牧業等方面,發展變化的速度要比自然地理因素發展變化的速度要快得多。
這兩種環境各有其特定的內容,但兩者之間又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開的。
在人類產生之前,地理環境就已經存在,不過那時只有自然環境。在人類產生以後,完全單純的自然環境就不再存在,因為人類的活動總會或多或少地改變自然環境。但在人類漫長的早期,人們對自然的影響畢竟是極其有限的。所以,地理環境主要的應該還是自然環境。特別是當我們研究地理環境對人類文化的影響時,更主要討論的是自然地理環境。隨著人類生產力的發展,人文地理環境逐漸形成,並且越來越起作用。到了近代,就更難以將這兩者嚴格區分開來了。
二、地理環境對人類和人類社會的影響
(P25)
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當然也是人類的意識或精神的基礎。它對於人類文化的產生和走向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地理環境對人類或人類社會的影響,則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決定或不決定,而應該作全面的認識。
從總體來說,地理環境對人類和人類社會所起的作用是具有決定意義的。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為人類的生產、生存、發展、消亡或離開這個環境提供了物質基礎。人類是自然的產物,人類的生存取決於自然環境,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在這一特定的自然環境中進行的,人類的任何歷史階段特別是遠古階段,都離不開這一特定的地理環境;
2、決定了這一自然環境中的一切生物及其活動(包括人類及其活動),都不可避免地有一個產生、發展以至消亡的過程。如許多生物物種的滅絕;關於人類消亡的話題:核武器的威脅、金字塔等早期人類文明的來源、佛教關於劫的說法。
3、在這個環境中的一切物質和由物質產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會減少,只能是各種形式的轉化或傳遞,除非受到這一環境之外(例如其他星球)因素的影響,或者離開這一環境。
4、人類的一切活動必須順應這一環境的內在規律。只有在這一前提下,人類才能夠更好的利用、開發這一環境,使它向著有利於人類自身發展的方向轉化。
從具體的地理環境來說,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在具體的人和物上,地理環境一般只起著加速或延緩的作用,而不是決定性的作用。只要對地理環境的開發利用還遠沒有達到它的極限,人類的發展就擁有相對廣泛的自由。
自然生態環境是人類創造文化的載體。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工業化的加深,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自然環境存在著可供利用的最後限度,而現在的發展已經接近了這個限度。人類雖然通過適應環境、改造環境而改造自身,但成為環境的主人後,便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環境的制約。這也就是說,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相互的,人通過改造自然獲得發展文化的機會,但畢竟要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教材認為,盡管地理環境提供給人類的資源是有限的,但只要人類還沒有超越這一限度,就能夠擁有相對無限的活動餘地(第25頁)。這是一種理想的觀點。

J. 簡述地理環境是人類存在和文化創造的先決條件

地理環境是人類存在和文化創造的先決條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圍中的人群,必須依回賴著自然提供給答它們的條件,進行他們的文化的建構,展開他們的文化歷程。因此,了解一個文化的總體特徵,從地理環境方面進行觀察是十分必要的。要注意的是,為了解文化所作的地理觀察,必須是歷史的,文化與地理是互動的。越是早期,人類文化的創造越是受制於它的地理條件;越到後來,人類施加於自然環境方面的影響越深。同時,地理對人文的影響,也不是簡單的人與物質自然的關系,其間還有復雜的中介內容

閱讀全文

與地理環境是人類存在和文化創造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