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徐光憲創造中國沖擊的人

徐光憲創造中國沖擊的人

發布時間:2022-09-15 11:23:32

『壹』 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們是誰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自2000年正式設立至今,已有29位科學家獲獎。每位獲獎者獎金萬元人民幣
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 王澤山,侯雲德
王澤山曾於1993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又於1996年和2017年兩次摘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侯雲德是中國分子病毒學、現代醫葯生物技術產業和現代傳染病防控技術體系的主要奠基人。
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 趙忠賢 屠呦呦
趙忠賢,我國高溫超導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國際上最早認識到柏諾茲和繆勒關於「在Ba-La-Cu-O中存在可能高達35K 超導性」(後獲諾貝爾獎)的重要意義的少數幾位學者之一,此外,他還發現系列5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並創造55K紀錄。
屠呦呦的科學貢獻是發現青蒿素,她從中醫古籍中得到啟迪,改變青蒿傳統提取工藝,創建的低溫提取青蒿抗瘧有效部位的方法,成為青蒿素發現的關鍵性突破。
201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空缺
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於敏
於敏是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我國核武器研究和國防高技術發展的傑出領軍人物之一。在倡導、推動國防高科技項目尤其是我國慣性約束核聚變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我國慣性約束聚變和X光激光領域理論研究的開拓者。
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程開甲 張存浩
程開甲院士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是我國核試驗科學技術的創建者和領路人,為我國核武器事業和國防高新技術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張存浩院士是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我國高能化學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應動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 鄭哲敏 王小謨
王小謨院士是我國著名雷達專家,現代預警機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主持開展低空雷達技術攻關,研製成功我國第一部中低空兼顧雷達,並在國際雷達裝備同台競技中為國產雷達贏得了世界聲譽。
鄭哲敏院士是國際著名力學家,我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是中國力學學科建設與發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他闡明了爆炸成形的機理和模型律,解決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難題,發展了一門新的力學分支學科——爆炸力學。
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吳良鏞 謝家麟
吳良鏞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城鄉規劃學家和教育家,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同時也是新中國建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謝家麟院士是國際著名物理學家,我國粒子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多次就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重要建議和指導意見,對促進我國加速器領域的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
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王振義 師昌緒

王振義院士,血液學專家,在60餘年的從醫生涯中,為醫學實踐和理論創新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成功實現了將惡性細胞改造為良性細胞的白血病臨床治療新策略,奠定了誘導分化理論的臨床基礎;確立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療的「上海方案」,闡明了其遺傳學基礎與分子機制,樹立了基礎與臨床結合的成功典範;建立了我國血栓與止血的臨床應用研究體系。

師昌緒院士一直致力於材料科學研究與工程應用工作,在國內率先開展了高溫合金及新型合金鋼等材料的研究與開發。他的成果使我國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由鍛造到鑄造、由實心到空心邁上兩個新台階,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自主開發該關鍵材料技術的國家,迄今為止已大量應用於我國戰機發動機。
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孫家棟 谷超豪

孫家棟院士,為我國突破衛星基本技術、衛星返回技術、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和定點技術、導航衛星組網技術和深空探測基本技術做出了重大貢獻;為創建和發展我國人造衛星總體技術、衛星航天工程管理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做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

谷超豪,著名數學家,在當今核心數學前沿最活躍的三個分支:微分幾何、偏微分方程和數學物理及其交匯點上做出了重要貢獻。
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徐光憲 王忠誠

徐光憲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化學家和教育家。他基於對稀土化學鍵、配位化學和物質結構等基本規律的深刻認識,發現了稀土溶劑萃取體系具有「恆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規律,在20世紀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適性的串級萃取理論。該理論已廣泛應用於我國稀土分離工業。

王忠誠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神經外科專家,也是我國神經外科的開拓者之一。在半個世紀的醫學生涯中,他為我國神經外科事業的發展壯大、走向世界做出了創新性貢獻。
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吳征鎰 閔恩澤

吳征鎰院士是著名植物學家,從事植物學研究和教學七十年,是我國植物分類學、植物系統學、植物區系地理學、植物多樣性保護以及植物資源研究的著名學者。

閔恩澤院士主要從事石油煉制催化劑製造技術領域研究,是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術自主創新的先行者,綠色化學的開拓者,在國內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聲譽。
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李振聲

李振聲院士主要從事小麥遺傳與遠緣雜交育種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科學成就,同時開展了農業發展戰略研究。
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吳孟超 葉篤正

吳孟超,肝臟外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創立了肝臟外科的關鍵理論和技術體系,開辟了肝癌基礎與臨床研究的新領域,創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肝臟疾病研究和診療中心,培養了大批高層次專業人才。

『貳』 科技獎,發明了,什麼呀,還沒有,知道,那個,來說說

1999年5月國務院發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根據《條例》,國務院設立了五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
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報請國家主席簽署並頒發證書和獎金。獎金數額由國務院規定。獲獎者的獎金額為500萬元人民幣。在獎項中,每年不超過兩名的國家最高科技獎,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此前已有24位著名科技專家先後獲此殊榮。
根據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公布的國家最高科技獎評選流程,要摘取這項桂冠,需經過重重篩選。其評選流程為:省級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推薦或最高獎
獲得者個人推薦——院士、專家對推薦人選進行咨詢、打分——國家最高科技獎勵評審委員會評選——國家科技獎勵委員會審定——科技部核准——報國務院批准
——國家主席簽署證書,頒發獎金。
據了解,為確保最高科技獎的公正,國家最高科技獎勵評審委員會實施的是記名投票方式,每一位評審委員都必須對自己的一票負責。到會委員必須有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才算有效。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歷屆獲獎人情況簡介
2000年度獲獎人
吳文俊(1919.05~) 男,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袁隆平(1930.09~) 男,雜交水稻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
2001年度獲獎人
黃 昆(1919.09~2005.07) 男,物理學家,生前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
王 選(1937.02~2006.02) 男,計算機應用專家,生前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
2002年度獲獎人
金怡濂(1929.09~) 男,計算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2003年度獲獎人
劉東生(1917.11~2008.03) 男,地球環境科學專家,生前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王永志(1932.11~) 男,航天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研究員。
2004年度獲獎人空缺
2005年度獲獎人
葉篤正(1916.02~2013.10) 男,氣象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吳孟超(1922.08~) 男,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教授。
2006年度獲獎人
李振聲(1931.02~) 男,小麥遺傳育種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
2007年度獲獎人
閔恩澤(1924.02~) 男,石油化工專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
吳征鎰(1916.06~2013.06) 男,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2008年度獲獎人
王忠誠(1925.12~2012.09) 男,神經外科專家,生前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教授。
徐光憲(1920.11~) 男,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
2009年度獲獎人
谷超豪(1926.05~2012.06) 男,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生前為復旦大學數學研究所名譽所長。
孫家棟(1929.04~) 男,航天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2010年度獲獎人
師昌緒(1920.11~2014.11) 男,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現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特邀顧問、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名譽所長。
王振義(1924.11~) 男,血液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
2011年度獲獎人
謝家麟(1920.8~)男,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粒子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曾任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八七工程」加速器總設計師、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經理等職,先後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等11項獎勵。
吳良鏞(1922.5~)男,建築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主持參與多項重大工程項目,參與中國建築學會、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等多個全國性學術組織的創建工作。
2012年度獲獎人
王小謨(1938.11~)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雷達領域的「先鋒」,領銜研發的空警2000、空警200兩型國產預警機,突破100餘項關鍵技術,獲得近30項重大發明專利,創造了世界預警機發展史上9個第一。
鄭哲敏(1924.10~)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力學家,中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力學學科建設與發展
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闡明了爆炸成形的機理和模型律,解決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難題,發展了一門新的力學分支學科—爆炸力學。
2013年度獲獎人
張存浩(1928.2~)男,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有中國化學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應動力學的奠基人之稱,長期從事催化、火箭推進劑、化學激光、分子反應動力學等領域的研究,取得了多項國際先進成果。
程開甲(1918.8~)男,著名物理學家、中國核試驗科學技術的創建者和領路人、「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在國內率先開展系統的熱力學內耗理論研究,在多年教學和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撰寫了中國第一部《固體物理學》。

『叄』 我國還有很多像錢學森一樣的科學家,在外留學,不忘祖國,回國之後,嘔心瀝血

  1. 錢學森

  2. 錢三強

  3. 鄧稼先

  4. 郭永懷

23位「兩彈一星」元勛中21人是「海歸」

1946年,22歲的朱光亞隨師友赴美考察。美國的高科技水平強烈刺激了他,他決定留美攻讀,並順利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科研道路一帆風順,沒有讓朱光亞忘記祖國,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來,更讓他歸心似箭。1950年初,朱光亞在返國途中聯合51名旅美留學生起草了《致全美中國留學生的一封公開信》,信中這樣寫道:「讓我們回去,把我們的血汗灑在祖國的土地上,灌溉出燦爛的花朵。」

這是一群海外學子對祖國的熾熱思念,更承載著一代知識分子強國富國的崇高理想。

胸懷同樣的思念與理想,鄧稼先回來了,錢學森回來了,郭永懷回來了,程開甲、王希季、吳自良、姚桐斌……一批各領域才華橫溢的傑出科學家,回到了迫切需要他們的祖國。

23位「兩彈一星」元勛中,21人有海外留學或工作的經歷。他們中許多人舍棄了海外已有的優厚條件,義無反顧踏上歸途。

錢學森為了回國,書籍和筆記本被沒收,自己也被軟禁數年;郭永懷在回國前當著眾人的面,將十多年積累的未發表書稿統統付之一炬;姚桐斌、郭永懷、鄧稼先等人回國後英年早逝,為祖國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

黃昆,物理學家,回國前在英國利物浦大學任職,已經在國際物理學界嶄露頭角。他與當代物理學大師玻恩合著的《晶格動力學理論》,是該學科領域的第一部權威專著和標准參考文獻。1951年,黃昆回到北京大學,成為中國固體和半導體物理學奠基人之一。他榮獲了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徐光憲,化學家,1951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後回國。他創建的稀土分離理論和技術,使我國實現從稀土「資源大國」到「生產大國」的飛躍,提高了我國稀土工業的國際競爭力。他是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師昌緒,材料科學家,回國前受聘於麻省理工學院。1955年,他沖破阻礙回到祖國,成為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在鞍鋼工作組的負責人,此後,他主持研製出多項國家急需的戰略材料及部件。師昌緒榮獲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吳孟超,肝膽外科專家,他是馬來西亞華僑,卻成了新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他是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吳良鏞,建築學家,1950年從美國匡溪藝術學院建築與城市設計系畢業後,回國在清華大學建築系任教。他是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還有數學家吳文俊、氣象學家葉篤正、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閔恩澤、加速器物理學家謝家麟、爆炸力學專家鄭哲敏、我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之一程開甲、我國化學激光的奠基人之一張存浩……

一個個名字,代表著一座座豐碑,祖國從來沒有忘記。

『肆』 關於外國人為祖國爭氣的有哪些故事呢

2011年10月28日,顧誦芬為航空航天學院學生做學術報告

提起殲教-1、殲-8、殲-8Ⅱ……這幾款在我國航空史上占據重要地位的飛機,均由顧誦芬主持設計。顧誦芬是我國航空領域唯一一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雙院士」,是著名的飛機設計大師、空氣動力學家,奠定了我國亞音速飛機和超音速飛機氣動力設計的基石,推動了我國氣動力研究、設計基礎手段建設發展。

他也是繼吳文俊、徐光憲、王振義、黃旭華之後,第五位獲此殊榮的交大人。顧誦芬是交通大學1951屆航空工程系本科校友。1991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今天榮獲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自小立志保衛祖國藍天

顧誦芬與飛機的緣分,開始於他的少年時代。顧誦芬的父親顧廷龍是著名的圖書館學家,母親潘承圭是當時為數不多的知識女性。1935年,顧誦芬5歲時父親應邀去燕京大學任職,全家遷居當時的北平。1937年7月28日,日軍轟炸中國二十九軍營地,幼時的回憶里,漫天壓得人睜不開眼的轟炸機從頭頂飛過,「投下的炸彈都看得一清二楚,玻璃窗被沖擊波震得粉碎」。那時,顧誦芬便立志要保衛中國的藍天將來不再受外國侵略。就這樣,航空報國之夢早早的便在他心中埋下了。

高中畢業後,顧誦芬報考了有航空專業的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和交通大學,全部被順利錄取。最終,他選擇就讀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

回憶在交大的歲月時,令顧誦芬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大一時物理實驗報告一定要按規則辦,而且要一絲不苟地用英文書寫,有的學生偷懶湊兩個數據,被老師發現後要狠狠批評。後來,顧誦芬回憶說:「我在控制有效數字方面接受了嚴格的訓練,即搞工程量尺寸,能量到多少只能寫多少,不能胡亂加減。」 除此之外,在交大,英文的閱讀訓練、寫作訓練以及口語訓練都比較強,當時使用的教科書基本上都是英文的。正是打好了基礎,畢業後在工作中他受益匪淺。

顧誦芬與交大同窗學友合影(前排左三)

2008年,顧誦芬回母校參加航空航天學院成立典禮,並作為「特班」班主任為首屆36名碩士生開講第一課。2011年10月28日,在畢業60年之際,顧誦芬重回母校,為航空航天學院學生做學術報告。雖白發蒼蒼,站在講台上的顧誦芬卻精神矍鑠。聯結過往與未來的星海在他眼底展開,看見的是他嘴角藏不住的笑意,看不見的,是他心底為家為國為朝氣蓬勃的後代展望的未來。

顧誦芬與母校之間的溫情互動也是校園里的一段佳話。2011年,顧誦芬獲頒上海交通大學「傑出校友卓越成就獎」;2018年9月,恰逢母校航空航天學院建院10周年暨航空學科83周年紀念,校長林忠欽為作為名譽院長的顧誦芬頒發學院建設「功勛獎」,感激他為國家和母校的航空航天事業做出的無私貢獻。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作為一代大師,顧誦芬將一生奉獻給祖國,一輩子都翱翔在藍天。他不僅是新中國航空事業發展歷史的寶貴見證者和書寫者,更是無數華夏兒女的精神楷模。

『伍』 中國『稀土之父』指的是哪位科學家

中國的「稀土之父」指的是哪位科學家呢?不知道的話來和我一起看看吧:

【人物】徐光憲

『陸』 徐光憲是一個怎樣的人

徐光憲(1920.11.7-2015.4.28),浙江紹興上虞人,物理化學家、無機化學家、教育家,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被譽為「中國稀土之父」、「稀土界的袁隆平」。1944年,徐光憲畢業於交通大學化學系;1951年3月,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57年9月,任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副主任兼核燃料化學教研室主任;1980年12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6年2月,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學部主任;1991年,被選為亞洲化學聯合會主席。徐光憲長期從事物理化學和無機化學的教學和研究,涉及量子化學、化學鍵理論、配位化學、萃取化學、核燃料化學和稀土科學等領域,基於對稀土化學鍵、配位化學和物質結構等基本規律的深刻認識,發現了稀土溶劑萃取體系具有「恆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規律,在20世紀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適性的串級萃取理論。
基本資料
中文名:徐光憲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浙江紹興上虞

出生日期:1920年(庚申年)11月7日

逝世日期:2015年(乙未年)4月28日

職業:物理化學家、無機化學家、教育家

畢業院校:交通大學

主要成就:獲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提出配合物平衡的吸附理論 改進和提出幾種測量萃取常數的方法 建立新的串級萃取理論 提出原子價的新定義及其量子化學定義

代表作品:《物質結構》《稀土的溶劑萃取》等

人物生平
1920年(中華民國九年)11月7日,徐光憲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今紹興市上虞區),兄妹7人中徐光憲最小,父親徐宜況畢業於政法大學,在一所律師樓任職。

在上學之前,身為律師的父親徐宜況已經開始用中國古代數學命題—「雞兔同籠」以及中國國粹圍棋來培養徐光憲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小光憲對下圍棋產生了興趣。

中學時期,徐光憲就讀於紹興稽山中學,曾獲浙江省數理化競賽優勝獎;此外,還曾受到過任教於上虞春暉中學的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潛、豐子愷、李叔同(弘一法師)等著名前輩的熏陶。

1936年(中華民國二十五年)9月,僅上了一年高中的徐光憲轉入浙江大學附屬杭州高級職業學校土木科就讀。

1937年(中華民國二十六年),日本侵華戰爭爆發,杭州淪陷,徐光憲轉學至寧波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浙江工業大學前身)。

1939年(中華民國二十八年),畢業於寧波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畢業後,徐光憲和另7名同學被錄取至「敘昆鐵路」當練習工程員,沒想到

展開閱讀全文 ∨

主要成就
徐光憲結合國家建設需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方向,在量子化學、配位化學、萃取化學、稀土化學、化學鍵理論和串級萃取理論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

20世紀50年代,徐光憲提出了配合物平衡的吸附理論;60年代,他改進和提出了幾種測量萃取常數的方法;70

『柒』 今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誰貢獻是什麼生平怎樣

徐光憲 造就中國稀土傳奇

88歲高齡的徐光憲院士在量子化學和化學健理論、配位化學、萃取化學、稀土化學、串級萃取理論等領域多達300萬字的著述奠定了他在化學界的泰斗地位。他和他的研究群體使中國在稀土分離技術上走在世界的最前列,短短十幾年從一個稀土「匱乏」大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國,並占據了國際市場80%的份額,造就了一個關於稀土的「中國傳奇」。
1946年徐光憲到美國聖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化工系讀研究生。此後,徐光憲進入了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51年4月15日,徐光憲夫婦沖破阻礙,踏上了歸國的征程。
他發現了稀土溶劑萃取體系具有「恆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規律,建立了具有普適性的串級萃取理論。該理論改變了稀土分離工藝從研製到應用的試驗放大模式,實現了設計參數到工業生產的「一步放大」,引導了我國稀土分離科技和產業的全面革新,使我國實現了從稀土資源大國到生產和應用大國的飛躍。串級萃取理論的廣泛應用提升了我國在國際稀土分離科技和產業競爭中的地位,被國際稀土界稱為「中國沖擊(China Impact)」,影響十分深遠。
1975年8月第一次全國稀土會議在京召開。徐光憲在會上提出了自己的串級萃取理論引起轟動。徐光憲的串級萃取工藝讓世界突然發現:現在在這個領域的領頭羊已經不再是昔日的美國、法國和日本了,而是中國。一排排看似貌不驚人的萃取箱像流水線一樣連接起來。你只需要在這邊放入原料,在「流水線」的另一端的不同出口就會源源不斷地輸出各種高純度的稀土元素。原來那種耗時長、產量低、分離系數低、無法連續生產的生產工藝被徹底拋棄了。
不久,他又和李標國、嚴純華等共同研究成功了「稀土萃取分離工藝的一步放大」技術,傳統的串級萃取小型試驗被計算機模擬代替。現在的稀土生產已經人性化地變為了幾個簡單數據的輸入。這項技術讓國外同行驚訝不已。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起,由於我國單一高純稀土大量出口,使國際單一稀土價格下降3至4倍, 原來曾經長期壟斷稀土國際市場的一些國外稀土生產商不得不減產、轉產甚至停產,影響十分深遠。中國終於實現了由稀土資源大國向稀土生產大國、稀土出口大國的轉變。
徐光憲和他的課題組獲得了大量的榮譽。1978年,他們的研究成果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5年又獲國家經委頒發的獎勵和榮譽證書;1985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198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88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2002年底,徐光憲院士獲200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提名。這是化學界首次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提名。

王忠誠 開創中國神經外科

王忠誠,1925年出生於山東煙台,195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首都醫科大學神經外科學院院長,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名譽院長,是我國神經外科的開拓者、創始人之一。
上世紀50年代,王忠誠在我國開展腦血管造影新技術,提高了顱內病變的確診率。撰寫了我國第一部《腦血管造影術》專著。使造影的死亡率降至原來的1/10。率先在國內推廣顯微神經外科等多項現代技術;創立了「腦乾和脊髓可塑性理論」,突破了手術禁區;創立了「脊髓缺血預適應」、「大型血管母細胞瘤術後正常灌注壓突破」等臨床理論,極大地提高了神經外科疑難重症手術質量;帶領中國神經外科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做腦神經外科手術,雙手不能有一點顫動,所以手術時要在椅子上坐穩。」他叮囑著學生們。一位患有帕金森氏綜合症的大媽,左手顫得非常厲害,連衣服扣子自己都扣不上。博士生張建國在王教授的指導下,採用埋藏電極的方法給這位大媽成功地實施了手術。這種手術治療的最大優點是不會破壞患者的正常腦組織。張建國說:「王教授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太多了,不僅是技術方面的,還有醫德方面的,尤其是做人的道理。」
現任天壇醫院神經外科研究所副所長的吳中學博士也是王教授的學生,王教授經常對他說:「拿起手術刀,不停地去掉病人身上的痛苦。千萬不要去割斷與人民的感情。」這句話始終鞭策著吳中學不懈地研究醫術,在治療腦動脈瘤方面他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王忠誠面對學生驕人的成績,他說:「我可以放心地走下手術台了。」
王教授現在雖不再親自做手術,但科研工作卻從來沒有停過,並且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著書和育人上。從1998年至今已出版4部著作,發表17篇論文,在全世界醫療界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王教授桃李滿天下,在全國近1萬名神經外科醫生中,有近1/3是王教授指導出來的。近年來,他還組織講學團到新疆、內蒙古、廣州、泉州等地辦講座,診治疑難病症,為當地培養研究生。
王忠誠是中國獲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最高榮譽獎」的第一人。由於他的傑出成就,1988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王忠誠「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光榮稱號。
1990年,王忠誠被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收入名人錄。1990年、1991年,美國傳記研究所兩次將本年度「世界名人」稱號授予王忠誠,並因他對中國神經外科事業所做的突出貢獻,授予「傑出領導獎」、「國際公認獎」。

好像都是因為一生的貢獻

閱讀全文

與徐光憲創造中國沖擊的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
志誠商標公司上班 瀏覽:160
出租土地使用權的稅率 瀏覽:139
日本商標注冊多少錢 瀏覽:75
商標注冊證天貓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