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帛誰發明的

帛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2-09-13 04:14:04

㈠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分別是誰發明的

造紙術(也稱蔡侯紙)。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為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改進了造紙術,才使紙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

11世紀中葉時中國大科學家沈括還對指南針感到匪夷所思,他的《夢溪筆談》介紹了指南針的人工磁化方法、磁偏角的發現和指南針的架設方法。

唐朝中期著名道士清虛子已經掌握了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硫、硝、碳三種物質可以構成一種極易燃燒的葯,這種葯被稱為「著火的葯」,即火葯。

印刷術的發明者沒有記載,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發明於唐朝,目前發現最早的雕版印刷成品是一單頁版印度梵文撰寫的《陀羅尼經》,該經是印在亞麻紙上,於650年至670年間出版,且在1974年於西安附近的唐代陵墓出土。

拓展資料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印刷術。

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艾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㈡ 四大發明都是誰發明的

四大發明
指南針

在發明指南針之前人類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會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像的後果,是中國人發明了指南針,使人類航行有了方向。

中國在北宋時期就發明了人工磁化的兩種方法:一種是沈括所說的用天然磁石摩擦鋼針的方法,另一種是利用地球磁場的作用使鋼鐵磁化。

人們把經過磁化的鋼針,穿過幾根燈草,放在一個乘滿水的碗里,它就能浮在水上為航船指明方向,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用來指示方向的儀器--指南針。

火葯

火葯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因為是用硝石、硫黃和木炭這三種物質混和製成的,而當時人們都把這三種東西作為治病的葯物,所以取名「火葯」,意思是「著火的葯」。

自秦漢以後,煉丹家用硫黃、硝石等物煉丹,從偶然發生爆炸的現象中得到啟示,再經過多次實踐,找到了火葯的配方。三國時有個聰明的技師馬鈞,用紙包火葯的方法做出了娛樂用的「爆仗」,開創了火葯應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葯開始應用到軍事上。人們利用拋射石頭的拋石機,把火葯包點著以後,拋射出去,燒傷敵人,這是最原始的火炮。後來人們將球狀火葯包紮在箭桿頭附近,點著引線以以後,用弓箭將火葯射出去燒傷敵人。還有把火葯、毒葯,再加上一些瀝清、桐油等,搗在一起做成毒球,點著以後,用弓箭射出,殺傷敵人是後來的「萬人敵」。到了宋朝,人們將火葯裝填在竹筒里,火葯背後扎有細小的「定向棒」,點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葯迅速燃燒,產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飛向敵陣爆炸,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火葯火箭。以後又發明了火槍和槍,這些都是用竹管製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代槍炮的老祖宗。

造紙術

造紙技術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出貢獻之一。

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簡牘都很笨重,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外出講學,帶的書簡就裝裝了五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西漢時在宮廷貴族中又用縑帛或綿紙寫字。縑是細絹、帛是絲織品的總稱吏一方縑帛上寫字時,便於書寫,不但比簡牘寫得多,而且還可以在上面作畫,但是價格昂貴,只能供少數王宮貴族使用。公元前2世紀西漢初期已經有了紙。

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發明了用樹皮、破魚網、破布、麻頭等作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才使紙成為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

造紙術在7世紀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傳到日本。8世紀中葉傳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到12世紀,歐洲才仿效中國的方法開始設廠造紙。

印刷術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塊塊木板上雕刻成凸出來的反寫字,然後再上墨,印到紙上。每印一種新書,木板就得從頭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錯,又要重新刻起,勞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畢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間,用質細且帶有粘性的膠泥,做成一個個四方形的長柱體,在上面刻上反寫的單字,一個字一個印,放在土窯里用火燒硬,形成活字。然後按文章內容,將字依順序排好,放在一個個鐵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熱壓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結束後把活字取下,下次還可再用。

這種印刷方法雖然原始簡單,卻與現代鉛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後來,元代著名農學家與機械學家王楨發明了木活字,並創造出比較簡捷的適於漢字復雜特點的轉盤排字方法,後來又發明了金屬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進。唐代的雕刻印本傳到日本,8世紀後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羅尼經》o以後又傳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一帶和東歐。15世紀,德國人學會了用合金鑄宇,從此畢升首創的活字印刷在歐洲各地推廣開來。

㈢ 紙是誰發明發展史是怎麼的

造紙術相傳是由中國東漢時代的蔡倫(63-121年)所發明,但是也有考古證據說明,造紙術早就存在,蔡倫只是改進造紙術的重要發展者。在中國,造紙術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在紙尚未問世之前,古代中國的文字資料有許多不同的載體。 甲骨,指龜甲與獸骨(大多使用牛肩胛骨,面積大而平整,利於刻劃),主要應用於於商代,作為占卜之用。據學者郭沫若研究,認為甲骨文從初創到成熟,起碼要經歷1500年以上,所以其起源約可回溯至西元前3000年。 金,即指各種金屬器具,應用得最多的為青銅,即銅與錫的合金,也有少量鐵、金、銀等,流傳於先秦時期。當時文字多銘刻於鍾、鼎等典禮儀式用品,故稱為金文或鍾鼎文。 石:以石為載體的文獻包括碣、碑、崖刻等,從秦朝到現代都有應用。 竹、木:將竹或木頭劈成長而窄的竹片(木片),稱為竹簡(木簡),可用來記錄文字,廣泛應用於先秦至三國兩晉時期。此外,還有以寬木板作為書寫載體的,稱為牘。 帛,是古代高貴的紡織品,由蠶絲製成,質輕、柔軟而堅韌,是很理想的書寫用品。但是產量少、價錢昻貴,一般人用不起。1957年西安市東郊的灞橋出土了公元前2世紀的古紙,世稱灞橋紙。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發明的紙。經鑒定,該紙是以大麻和少量薴麻的纖維為原料製成的。製作技術較原始,質地粗糙,還不便於書寫。 造紙技術改良者蔡倫蔡倫於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漢章帝建初年間,擔任小黃門(較低品級的太監職位)。漢和帝即位之後,升任中常侍,參與國家機密大事的謀劃。蔡倫有真才實學,為官盡忠職守,多次不惜觸犯皇帝的威嚴,進諫指出朝廷施政的得失。 後來,蔡倫擔任尚方令,監督宮廷物品的製作。人們認為就是從這個時候,蔡倫開始接觸東漢最好的手工工藝,並改進當時的造紙技術。據《後漢書·宦者列傳》記載,自古以來,書籍文檔都是用竹簡來做書寫載體的,後來出現了質地輕柔的縑帛,但是用縑帛制紙的費用很高昂,而竹簡又笨重,於是蔡倫想進行技術創新,改用樹皮、破布、麻頭和魚網等廉價之物造紙,大大降低了造紙的成本,為紙的普及准備了條件。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蔡倫把改進造紙術的成果報告給皇帝,皇帝對蔡倫的才能非常贊賞,並把改進過的造紙技術向各地推廣,漢安帝元初元年(114年),朝廷封蔡倫為龍亭侯,所以後來人們都把紙稱為「蔡侯紙」。

㈣ 布帛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商周之前就已經有紡織業了吧

布帛大概是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時期發明的,像河姆渡文明遺址就出土有原始的織布機、紡錘、骨針等用具,織布的材料主要是從麻、葛等植物中提取的纖維,還有就是蠶絲,成品有麻布葛布絲帛之類.五千年前祖先們進入父系社會後,手工業和農業分離而出現剩餘商品交換,最早的紡織業也就產生了.

㈤ 絲和帛是誰發明的

種桑、養蠶、繅絲、織帛是中華民族的先人們獨創的發明世界上所有養蠶的國家最初的蠶種和養蠶的方法都是直接或間接從中國傳去的。 那麼中華民族的先人們在什麼時候、怎麼發明的養蠶、繅絲、織帛呢 新中國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滎陽青台村發掘出包裹兒童的絲織物殘片和十餘枚陶紡輪。它們屬於仰韶文化時期的遺物距今已有5630年了。青台遺址出土的絲織品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絲織物。1977年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一件距今7000年的牙雕小盅盅壁上雕刻著四條宛若蠕動的蟲紋蟲山上的環節數與家蠶相同可以斷定雕刻的是家蠶。我們把以上兩處發現的文物聯系起來推斷我國養蠶、繅絲、織帛可能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大概不會錯。昆蟲的馴化是非常艱難的。世界上昆蟲成千上萬種然而迄今為止被人馴化的昆蟲只有蜜蜂和蠶。如果從昆蟲馴化艱難的角度看我國養蠶、繅絲、織帛的歷史也許會更悠久。 養蠶、繅絲、織帛之所以起源於中國是有原因的、是有條件的。 首先是資源的存在。研究人員用現代科學手段分析我國5000年前的土壤發現當時長江和黃河中下游流域分布著豐富的桑屬植物。現代生物學研究結果表明東亞和南亞是蛾類昆蟲的集中區其中包括蠶蛾類昆蟲。這就為種桑、馴蠶提供了客觀條件。 其次是文明曙光的出現。在距今10000年左右中國歷史進入新石器時代晚期這是生活在黃河和長江流域的先民們步入文明社會門檻的最後一個階段。那時候先民們在衣、食、住、行、生產、宗教、戰爭、藝術等方面都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體系藉助文明的曙光各種發明創造層出不窮。這就為養蠶、繅絲、織帛的發明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最後是文化契機的捕捉。這點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民們的智慧。1962年以北平清華大學教授李濟為首的考古工作者在距黃河40公里的山西省夏縣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中發掘出「半個」蠶繭殼。1928年美國史密斯索南Smithsonian大學對這「半個」蠶繭殼鑒定認為確系蠶繭殼。此枚蠶繭殼現存台灣故宮博物館。李濟在發掘報告中說殼繭在坑中埋藏位置不深發掘現場周圍的土有被攪亂的跡象不排除這枚蠶繭有後人混入的可能夏縣周邊一帶有著非常古老的紡織業的傳統當時夏縣城中仍有許多織綢工廠。但據此推定夏縣在新石器時代既有蠶桑業卻未免武斷。這枚蠶繭只是一個古來蠶桑實物而已與現存夏縣紡織業的姻緣關系尚有待考證。新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夏鼐也認為以此枚繭殼證明西陰村仰韶文化時期即有養蠶顯然證據不足。

㈥ 帛書是不是蔡倫發明的

不是,帛書是指古代人在布料上寫的一些內容

㈦ 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加快了文化的傳播,這都是誰發明的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大約公元前2世紀),中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但質地粗糙,成本高,不普及。公元105年,東漢的宦官蔡倫通過改進民間造紙技術,用樹皮、麻布、破漁網作原料,生產出大批適於書寫的紙張,當時被稱為「蔡侯紙」 。自此,紙才取代了簡、帛, 成為最佳的文字載體。

漢代的造紙工藝比較簡單,首先是將麻頭、樹皮等原料用水浸泡, 使之潤脹, 再用斧頭切碎, 用水洗滌;然後用草木灰水浸透,蒸煮, 漂洗, 將原料中的木素、果膠、色素、油脂等雜質去除;搗碎後的細纖維用水配成懸浮的漿液, 再用漏水的網狀物撈取紙漿, 經脫水、乾燥後就製成紙張。

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電子技術、激光技術、計算機技術在印刷過程中的廣泛應用,使得彩色圖像復制技術、文字排版技術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印刷技術也得到了飛速發展。

㈧ 誰發明了造紙術

造紙術被認為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造紙術相傳是由東漢時代的蔡倫(63-121年)所發明,但是也有考古證據說明,造紙術早就存在,蔡倫只是改進造紙術的重要發展者。
東漢的許慎在他編寫中國第一部條理清楚、體系分明的字典《說文解字》里談到「紙」的來源。他說:『「紙」從系旁,也就是「絲」旁。』。這句說話見當時的紙主要是用絹絲類物品製成,與現在意義上的紙是完全不同的。紙的發明、發展及傳播也是經過了一個曲折的過程。
在紙尚未問世之前,古代中國的文字資料有許多不同的載體。
甲骨,指龜甲與獸骨(大多使用牛肩胛骨,面積大而平整,利於刻劃),主要應用於於商代,作為占卜之用。據學者郭沫若研究,認為甲骨文從初創到成熟,起碼要經歷1500年以上,所以其起源約可回遡至西元前3000年。
金,即指各種金屬器具,應用得最多的為青銅,即銅與錫的合金,也有少量鐵、金、銀等,流傳於先秦時期。當時文字多銘刻於鍾、鼎等典禮儀式用品,故稱為金文或鍾鼎文。
石:以石為載體的文獻包括碣、碑、崖刻等,從秦朝到現代都有應用。
竹、木:將竹或木頭劈成長而窄的竹片(木片),稱為竹簡(木簡),可用來記錄文字,廣泛應用於先秦至三國兩晉時期。此外,還有以寬木板作為書寫載體的,稱為牘。
帛,是古代高貴的紡織品,由蠶絲製成,質輕、柔軟而堅韌,是很理想的書寫用品。但是產量少、價錢昻貴,一般人用不起。1972年出土的馬王堆漢墓,年代約在西元前193年,內有帛書多卷,內容包含歷史(如《春秋》)、哲學(如《老子》)、醫學(經絡、養生)等,是一筆珍貴的人類遺產。

㈨ 第十課紙的發明。帛是什麼東西

一種絲織品帛 中國戰國以前稱絲織物為帛。包括錦、綉、綾、羅、絹、絁、綺、[url=45/]縑、紬等,曾在中國古代長期作為實物貨幣使用。

㈩ 東漢時期,紙張逐漸代替竹簡和絲帛來書寫文字,這項造紙技術的發明人是誰

是誰發明的已經無從考證了,應該說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吧。
但傳說是蔡專倫改進了造紙術屬。
西漢初年,紙已在中國問世。最初的紙是用麻皮纖維或麻類織物製造成的,由於造紙術尚處於初期階段,工藝簡陋,所造出的紙張質地粗糙,夾帶著較多未鬆散開的纖維束,表面不平滑,還不適宜於書寫,一般只用於包裝。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

閱讀全文

與帛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