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發明的綠豆好還是不發明綠豆好
綠豆是大自然的產物,每一樣東西都有他存在的理由。好和壞不能從一個方面評定。
B. 粉絲是誰發明的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粉絲、粉條歷史悠久。利用澱粉加工粉絲、粉條,在我國至少有1400年的歷史。宋代陳達叟在其《本心齋疏食譜》中寫道:「碾破綠珠,撒成銀縷」,形象地描述了綠豆粉絲的製作過程。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載:「綠豆處處種,…磨而為面,澄濾取粉,可以作餌頓糕,盪皮搓索,為食中要物」,記載中的搓索就是做粉絲。民間雖有孫臏發明粉絲的說法,因無文字記載,不能為據。實際上也很難究其是誰發明的,它是我國勞動人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完善而逐步發展到了現在的先進工藝和優異品質。
C. 豆腐是誰發明的劉安豆腐西施的由來關羽和豆腐的關系各個說法的時代背景
劉安好黃白之術,召集道士、儒士、郎中以及江湖方術之士煉丹制葯,最著名的有蘇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晉昌、毛被、左吳,號稱「八公」,在壽春北山築爐煉丹,偶成豆腐。劉安因之被尊為豆腐鼻祖,八公山也因此而得名。1990年9月15日,安徽淮南市舉辦首屆「中國豆腐文化節」,隆重紀念中國豆腐創始人——西漢淮南王劉安的誕辰和他發明豆腐2100年。
西施是春秋時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的美女,後來把她當做美女的代稱。也叫西子。
豆腐西施出自魯迅的《故鄉》里的楊二嫂。稱楊二嫂「豆腐西施」,表面上彷彿是在贊美她的年輕美貌並點明其身份「開豆腐店的,其實還有深層含意。南方人通常把揶揄、侮辱人的行為叫做「吃豆腐」。小說中,作者寫:「我孩子時候,在斜對門的豆腐店裡確乎終日坐著一個楊二嫂……擦著白粉……那時人說:因為伊,這豆腐店的買賣非常好。但這大約因為年齡的關系,我卻並未蒙著一毫感化……」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當年的「豆腐西施」是以自己的年輕美貌招攬顧客,這就免不了要遭到游手好閑之徒的某種輕薄和戲辱。由這關系,店裡「買賣非常好」。所以楊二嫂被稱為「豆腐西施」還有指她常被人戲辱的意思。這一綽號帶有侮辱性的含義
現在看來,豆腐西施也就是相貌長的如古代美女西施一樣的漂亮的賣豆腐的女孩子。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演的是:劉備是賣草鞋草席的,關羽是賣綠豆的,張飛是賣豬肉的。當時那一集中演張飛的手下賣肉坑人,被關羽抱打不平後,張飛親自到關羽的攤子前,抓了一把綠豆,之後單手捏得粉碎,關羽冷冷地看了一眼後說:「你是買豆子的,還是磨豆子的?」兩人打得不分勝負時被劉備趕開,之後才結義的。
歇後語:關公賣豆腐--人強貨不硬
荊州是湖北的旅遊勝地,也是一座歷史名城。這里有一種風味獨特的用豆腐製作的菜餚——關公豆腐。
傳說在三國時期,劉備曾發兵攻打西川,關羽留下負責守備荊州,當時正值初夏,端午節剛過不久,天氣很快炎熱起來。關公帶領眾將士們,頂著炎熱的太陽,連日操練武藝。因又累又熱,吃不下飯,許多士兵就用辣椒下飯,以保持體力。過了不久士兵們因生內火,大便干結,小便赤黃,口枯舌爛,兩眼生瘡。關公見軍中此狀,心急如焚,照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軍隊的戰鬥力就會失去,不僅練不好武,而且荊州也守不住。晚上他獨自一人冥思苦想,想找個消除部隊痛苦的辦法來。正在這時,有差人請關公用餐。關公來到飯堂,見餐桌上有一盤炒黃豆,這可是關公平時最喜歡吃的一道菜,倒不是因為黃豆如何美味,只是因為關公與黃豆有不解之緣——從軍之前,他賣過幾年豆腐,對黃豆和豆腐有很多了解,並有很深的感情。關公是個很有生活經驗的人,這時,他猛然想到,自己小時曾做過豆腐,豆腐不是可以去火嗎。他高興極了,立即叫人備好黃豆,並將黃豆磨成豆漿,找來石膏,自己親自點石膏水。他畢竟已多年沒有做豆腐了,豆腐做得很嫩,用手拿不起來,關公和旁邊的隨從嘗了嘗這新鮮的豆腐,大家都感到清涼可口,美味極了。關公忙令人通知士兵們都來品嘗他做的豆腐,大家都對這剛剛做好的嫩豆腐贊不絕口。於是,關公又令各部挑選精明強乾的士兵若干名,集中學做豆腐,由關公親自傳教。幾日後,全體將士每天都可吃上一頓美味的豆腐了。說來也很奇怪,士兵們吃了他做的嫩豆腐後,一個個病都好了。人們都說,這豆腐真像一劑良葯啊!
D. 誰知道綠豆丸子是誰發明的有沒有歷史淵源
綠豆丸子沒有具體說是誰發明的.關於它的歷史淵源.綠豆丸子是一道魯菜.在具體產地上主要有兩種說法.
1.山東菏澤鄄城
因綠豆丸子主要產地在鄄城縣左營鄉,所以叫左營綠豆丸子,其中以孫氏綠豆丸子最為著名. 左營綠豆丸子系歷史名吃,地方特產,迄今已具有200多年的生產歷史,清朝時曾作為貢品進點。 目前,該產品已注冊了商標,申請了包裝專利,衛生質量均符合國家標准,並被消協評為「消費者信得過」產品。榮獲「八六年魯菜大獎賽菏澤地區優秀獎」,二00二年被評為消費者信得過產品,二00四年連續兩屆被評為「山東名吃」、「菏澤名吃」。
2.山東濟南
眾說紛紜中,炸綠豆丸子最正宗的是濟南的炸綠豆丸子。
過去濟南有眾多賣夜宵的流動攤販在橋頭巷口挑擔叫賣,他們基本上都有固定的地點。賣炸綠豆丸子的挑擔小販很受人們歡迎。他們的擔子一頭是個下面帶炭爐的砂鍋,鍋中熱湯裡面煮著黃豆芽,鍋周圍是一圈連在擔子上的木板,上面放著許多調料小罐,裝有醬油、精鹽、味精、辣椒油、胡椒面、青蒜末(或芫荽末);擔子另一頭放有碗筷和圓圓的炸綠豆丸子、三角形的炸豆腐塊。顧客食用時,在碗內放上10個炸丸子,有的再要上幾塊炸豆腐,加好調料,澆上滾開的熱湯,最後夾上一筷子黃豆芽,鮮美異常。湯上漂著鮮紅的辣椒油、嫩綠的青蒜末,就著自帶的鍋餅或餅子,常常吃得滿頭大汗。
且炸綠豆丸子的製作十分簡單:青蘿卜洗凈擦成細條,用水略氽一下,擠去水分,加綠豆面、精鹽、五香面等攪拌均勻,油七成熱時,將麵糊用手擠成直徑2厘米左右的丸狀下鍋(後改為用剖開的竹筒裝糊,以竹片逐個撥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即撈起。趁熱吃時,皮酥瓤軟,十分可口;以熱湯泡食則另有一番風味,這種吃法還是濟南人所特有的。
另外還有一說: 綠豆丸子是山西晉城的特色小吃.
E. 豆汁發明年代
《燕京風俗錄》記載:「豆汁兒最早是遼國民間的食品,已經有一千餘年的歷史了。」但是豆汁兒是誰發明的,何時興起的,已經無從考證。過去,老北京有很多粉房,專門製作豆制食品。據說,當年的夏天,某個做綠豆粉的作坊磨出來的半成品的豆汁兒,當天沒有用完,可第二天發現已經發酵了,倒掉了實在可惜,於是便取了一勺品嘗看看還能不能食用,沒想到這一嘗覺得酸甜可口,於是就把它煮熟了,又嘗了嘗,味道更佳,於是豆汁兒就這樣發明了。在當時,捨不得浪費的下層老百姓發現這能吃後,就逐漸改善加工方法,從而形成了北京一道很有特色的小食品。不要看其貌不揚,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愛,原因在於它極富蛋白質、維生素C、粗纖維和糖,並有祛暑、清熱、溫陽、健脾、開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豆汁兒的製作方法是:將綠豆用涼水浸泡十幾小時,加水磨成稀糊,在稀糊內加入漿水,並逐次加入不少於八倍於漿水的涼水過濾; 把過濾出的粉漿倒入缸內,經一夜沉澱,最上一層灰綠色、質地較濃的即是生豆汁;撇去它上面一層的浮沫和漿水,把生豆汁舀出沉澱 沙鍋內放入涼水,用旺火燒沸後倒入生豆汁,待豆汁被煮漲得溢出鍋外時,改用微火保溫即可食用。早年間,豆汁兒房都是用純綠豆做豆汁兒,豆汁兒分為三種味兒:當天做成的是甜味兒;兩天的是酸甜味兒;三天的就是酸味兒了。
喝豆汁之妙,首先在於酸。這種酸,不同於醋酸,也不同於杏酸,更不是青梅和楊梅的酸,而是一種餿腐發酵的怪酸。其次是辣。喝豆汁兒沒有空著嘴喝的,都要就著鹹菜。這鹹菜也有講究,要用大腌蘿卜切成極細的絲,再澆上辣椒油,又香又辣,辣得人舌尖兒發麻,越辣才越能喝。最後是燙,越燙味兒越濃,燙得只能小口吸溜兒,不能大口猛灌。這樣喝,才是最正宗的喝法兒。
早年北京內城賣豆汁兒的遍地皆是,而南城僅「豆汁王」一處售賣。這「豆汁王」設於天橋西南隅魁華戲園前,有數十年之久,其布帷寫有名號,攤上的傢具非常講究,鹹菜味佳,贏得了很多主顧,與當時天橋的「烤肉王」和「王八茶館」並稱為「三王」。上世紀30年代初,豆汁兒店鋪興起了四大家:琉璃廠的「豆汁兒張」,天橋的「舒記豆汁兒」,東安市場的「豆汁兒徐」和「豆汁兒何」。這四家中以「豆汁兒張」的味道純正,酸中帶甜,豆汁兒味正、火候好,小菜品種多,做買賣和氣,其暴腌苤藍加辣椒油更為一絕。今天,北京的崇文門外瓷器口、花市、虎坊橋一帶還有幾家豆汁兒鋪,一排坐北朝南的新房窗明幾凈,算不上墨寶的仿宋體招牌倒也爽眼,只不過原來的舊家什換成了塑料餐桌,熬豆汁兒的煤火換成了煤氣,盛豆汁兒的大碗沒了青花瓷……不禁讓老北京人懷舊。
F. 綠豆糕是哪發明的
是古人發名的, 做法: 1.將綠豆粉,糯米粉,白糖,素油擦拌後用密眼篩篩過,即成為糕的底層用粉。 2.以木製的印板,下面先鋪一層底粉,中間夾進豆沙或棗泥,上面再鋪一層糕粉,撳實,上籠蒸熟倒出即成。
麻煩採納,謝謝!
G. 綠豆沙和麻婆豆腐是誰發明的
綠豆沙並無發明人,也無記載。
麻婆豆腐始創於清代同治年間,由成都萬福橋「陳興盛飯鋪」老闆娘陳劉氏所創。因她臉上有幾顆麻子,故稱為麻婆豆腐。
【綠豆沙】
用料:綠豆100g、煉乳50ml、蜂蜜2湯匙(30ml)、冰塊300g、櫻桃1枚、薄荷葉少許。
做法:
綠豆用清水淘洗干凈,放入鍋中,倒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燒沸後轉小火慢慢熬煮約30分鍾,待綠豆外皮裂開即可。
將綠豆撈出瀝干水分,拌入煉乳和蜂蜜混合均勻。
冰塊放入碎冰機製成沙冰。
將沙冰放入碗中,四周澆上綠豆煉乳,最後再綴以薄荷葉和櫻桃做裝飾即可。
【麻婆豆腐】
材料:豆腐(250克)、牛肉(75克)、蒜苗(1根)、豆豉(15克)、花椒粉(3克)、料酒(5克)、鹽(3克)、味精(2克)、豌豆澱粉(5克)、花生油(15克)、小蔥(5克)。
做法:
1.將豆腐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放入加了少許鹽的沸水中氽一下,去除豆腥味,撈出用清水浸泡;豆豉等剁碎,蒜苗切段,姜切末;
2.炒鍋燒熱,放油,放入牛肉餡炒散;待牛肉餡炒成金黃色,放入豆瓣醬同炒;放入豆豉、薑末、辣椒粉同炒至牛肉上色;
3.下肉湯煮沸;放入豆腐煮3分鍾;加醬油、蒜苗段、糖,用鹽調味,再用濕澱粉勾芡;盛出後撒上花椒面、蔥末即可。
H. 明光綠豆的明光綠豆簡介
明光綠豆自1920年起出口,出口量達年銷1000萬斤左右。1976年試驗出新品種,質量超過出口標准,被譽為特級明綠。1981年獲省科技成果四等獎,1983年被省命名為「明綠一號」。以明綠液釀制的「明綠液」酒,被北京晚報)譽為「酒中奇花」。
明光綠豆是安徽省明光市馳名中外的名優特產,簡稱明綠豆,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很高的美譽,當地的勞動人民自古就有種綠豆的傳統和經驗。 管店,位於明光城區南約15公里處,原來本是個小村莊,居住有20來戶人家,且大多數是外地來此落戶。據說,這其中有一個姓管的,家中人口較多,除墾荒種田外,仍有富餘勞動力。這管姓戶主,不僅莊稼活計好,而且頭腦靈活善於琢磨。那時,他發現自己所居住的村莊,處於南北交通必經之地,過往的行人經常向住戶討個歇腳的地方,並要碗茶水解渴,有的甚至要求買吃的和提供住宿的地方。他意識到,如果開個飯店不是可以賺錢嗎?!按的說法,這其實就是商機。據傳,在距今130年左右的清光緒年間,姓管的在村莊的路口蓋了兩間房屋開了個小飯店,供過往行人吃住和歇腳,小飯店被人們稱之為管家飯店,時間久了,就簡稱管店了。也有的說,姓管的在村口開設了一個店鋪,被稱為姓管的開的小店,簡稱管店。總之,那時只要一提管店,人們都能領會其中的含義。再後來,隨著遷入人口的增多,到了清末,一個集鎮就在這里形成了,管店也被沿襲為地名。並且將農歷一四七定為逢集日。1912年,清政府修通天津——浦口鐵路,並在此設車站取名管店。
津浦鐵路通車後,江蘇六合人林為普(又名林煥堯)、林為晉(又名林述堯)兄弟隨其父(其名不詳)從來安水口到管店做糧食生意,同來的還有股東叫張聖三(綽號張二甩子),主要負責查驗糧食質量。由於他們在水口生意做得不順手,來管店後給糧行取了一個吉祥的行號——升昌祥,期望生意興盛昌榮吉祥。也正是這個升昌祥,為日後明光綠豆揚名國內外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升昌祥開張不久,林老去世,由林家兄弟主營。後來為擴大經營業務,他們在南京設了辦事處,林氏兄弟便常住南京,張聖三出任經理。1932年林為普因病去世, 1945年日本投降後,林為晉和張聖三先後去世。他們相繼去世後,升昌祥糧行開始走下坡路,並由自主經營改為代人收購,這種局面維持到1948年底糧行解體。
1940年前後,是管店經營糧食生意的鼎盛時期,當時有大小糧行70多家(一說72家,一說75家),除升昌祥糧行外,大的糧行還有沈康祥(天津人)、郎大生(浙江人)、同義興、裕大、興發等。這些糧行的老闆主要來自天津、浙江、六合,被稱之為天津幫、浙江幫和六合幫。大的糧行直接與客商做生意,小的糧行為大行組織貨源,賺取手續費和加工費。每年從管店發往相關口岸的雜糧5000多噸。 明光綠豆,究竟是什麼時候出名?誰創的牌子?這是過去許多材料都沒有提到的問題。調查結果顯示:升昌祥糧行利用過去的銷售渠道經轉銷商於1915年左右出口到東南亞國家和港澳地區;張聖三(綽號張二甩子)這個人,是明綠創牌的功勛。
早期,升昌祥經營的綠豆、芝麻、花生、大豆等雜糧,其中綠豆不僅占的比重大,而且特別受客商的青睞。一向有經營頭腦的張聖三主持升昌祥糧行後,決定建一個為自己所擁有的綠豆生產基地,正是這種經營理念為明光綠豆名譽海內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所有被訪老人反映,張聖三當時從山東買回一車皮良種綠豆(一說30噸,一說50噸),經挑選後賒給二道販子(實質上是提供種子),由他們放給周圍的農民去種,再由他們將農民分散收獲的豆子集中交糧行。當時人們都說他甩,也許張二甩子綽號就是從這時候叫開的。也正是張二甩子的膽識,不僅升昌祥生意越做越大,而且張二甩子的名聲也隨之遠近聞名。
當時,管店的糧行沒有專門國內外銷售的機構,主要是通過上海、廣州、無錫等地客商轉銷。凡升昌祥糧行發出的綠豆和雜糧,全部是進行精選加工後發給經銷商。經張聖三幾年的苦心經營,升昌祥糧行與轉銷商的誠信度越來越高,後來,凡是升昌祥糧行發的貨,各地轉銷商只要看到麻袋上的落款是升昌祥(1932年前為安徽省盱眙縣管店升昌祥)嘜頭,全部免檢。這在當時確實是了不起的事。
升昌祥糧行當時在管店是一個比較大的糧行,擁有前後三進的庭院和幾個大糧屯。每到收購季節,一派生氣,當時短工就雇了20多人。張聖三不僅在石門山設有分行,而且還派人到五河、盱眙等地組織貨源。據說,該行每年調出的綠豆有40多個車皮,1000多噸,占管店總銷量的五分之一以上。
綠豆當時品種很多,如大槐葉、大團葉、小團葉、大花葉、小花葉、串地龍等,升昌祥糧行對調出明綠的加工講究、分類嚴格,除手摘的A類豆外,其餘必須經過三至四道篩選後,才裝包。當時調出綠豆分三大類, 好的為A類,叫特菜(手摘豆);B類叫大明綠(大籽);C類的叫沖菜;D類的叫小明綠。AB類供應出口,CD類主銷國內市場。由於質量的高低,級與級之間的收購與外銷的懸殊很大,然而,正是這種質量價差對農民種植優質明綠起到了推進作用。
該行發往各轉銷商的綠豆,一般每麻袋90千克,也有100千克的。他們的豆子顆粒勻均,其水分、雜質、不完善粒、異色粒等質量方面比例全部低於出口的規定標准。 上世紀70年代,明光酒廠用明綠作原料釀造出了一種芳香濃郁、甘美醇厚、澄碧清冽、豆香清雅、回味悠長兼有解毒、禦寒、舒筋活絡之功能的「明綠液」,1980年一問世,便受到了評酒專家的一致贊譽,稱之為「酒中奇葩」;《人民日報》、《經濟參考》、《北京晚報》等報都發表了贊譽文章;「明綠液」還被消費者視為「酒中珍品」。其釀制工藝方法,2003年10月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證書。
上世紀80年代——2005年的20餘年間,明綠曾作為「貢品」(特需品)供應中南海。每次都是省委辦公廳下達供應任務,種子公司在公安部門的配合下,進行精選後裝小包裝,然後由省公安廳派專車來運走。每年的供應量約400——1000公斤不等。 因生產的影響,國內外市場逐漸被其他省佔去,連明綠也被別人創先注冊。針對明綠生產存在的問題,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連續幾年就綠豆生產發展提出了建議。市委書記張松堅強調:「不能讓明綠在我們的手中丟掉。」市長朱慶龍專門召開常務會議,就如何振興明綠產業,建設好明綠基地、開發明綠新品種,提高明綠產量和質量等問題進行了認真研究,並從農業科技費中列支10萬元資金用於商標注冊、商品條碼和申報綠色食品等經費。市旅遊規劃中,明綠被指定為綠色旅遊商品供應遊客。2004年我市成立了明光綠豆協會,同年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申請「明光綠豆」原產地保護和注冊,目前正在等待受理結果。
明綠,是明光主要特產和傳統出口物資,在國內外市場享有很高聲譽,我們期望通過認真實施規劃,使明光綠豆生產與銷售再創輝煌。
I. 豆芽的歷史,是誰發明豆牙
中國
《神農本草經》稱豆芽為「大豆黃卷」。中國發明豆芽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創造發明者已不可考。最早的豆芽,是以黑大豆作為原料。《神農本草經》中,把「大豆黃卷」列為「中品」,記做法說:「造黃卷法,壬癸日(指的是冬末春初之時),以井華水浸黑大豆,候芽長五寸,干之即為黃卷。用時熬過,服食所需也。」對其名解釋為:「大豆作黃卷,比之區萌而達櫱(niè)者,長十數倍矣。從艮而震,震而巽矣,自癸而甲,甲而乙矣(此句指豆芽發生的過程)。始生之曰黃,黃而卷,曲直之木性備矣。木為肝藏,藏真通於肝。肝藏,筋膜之氣也。大筋聚於膝,膝屬溪谷之府也。故主濕痹筋攣,膝痛不可屈伸。屈伸為曲直,象形從治法也。」早時豆芽首先是用於食療,其次用於道家養生。
豆芽作為素菜食用,較早見於林洪的《山家清供》:「溫陵(今福建泉州)人家,中元(農歷七月十五)前數日,以水浸黑豆,曝之。及芽,以糠皮置盆中,鋪沙植豆,用板壓。長則覆以桶,曉則曬之,欲其齊而不為風日損也。中元,則陳於祖宗之前,越三日出之。洗,焯以油、鹽、苦酒、香料可為茹,卷以麻餅尤佳。色淺黃,名『鵝黃豆生』。」同樣文字,亦見於《雙槐歲抄》。
《東京夢華錄》中稱豆芽為「種生」:「又以綠豆、小豆、小麥於瓷器內,以水浸之,生芽數寸,以紅藍草縷束之,謂之『種生』,皆於街心彩幕帳設出絡貨賣。」
陳元靚《歲時廣記》中,則稱「豆菜」為「生花盆兒」:「京師每前七夕十日,以水漬綠豆成豌豆,日一二四易水,芽漸長至五六寸許,其苗能自立,則置小盆中,至乞巧可長尺許,謂之『生花盆兒』,亦可以為菹。」
在宋朝時,食豆芽已相當普遍。豆芽與筍、菌,已並列為素食鮮味三霸。宋元時食豆芽,主要用於涼拌。《易牙遺意》記其方:「將綠豆冷水浸兩宿,候漲換水,淘兩次,烘乾。預掃地潔凈,以水灑濕,鋪紙一層,置豆於紙上,以盆蓋之。一日灑兩次水,候芽長,淘去殼。沸湯略焯,姜醋和之,肉燥尤宜。」
明清之後,有芼(mào 可供食用的野菜或水草)之為羹者,有以油炸之,亦有以雞汁和豚汁燙而食之。諸種豆芽中,豌豆苗相比更為鮮美。《清稗類鈔》記:「豌豆苗,在他處為蔬中常品,閩中則視作稀有之物。每於筵宴,見有清雞湯中浮綠葉數莖長六七寸者,即是。惟購時以兩計,每兩三十餘錢。」
食豆芽須掐去根須及豆,因此到清代稱做「掐菜」。到了明清,文人們就開始講究豆芽要入湯融味。《隨園食單》有豆芽條稱:「豆芽柔脆,余頗愛之。炒須熟爛,作料之味才能融洽。可配燕窩,以柔配柔,以白配白故也。然以其賤而陪極貴,人多嗤之,不知惟巢由正可陪堯舜耳。」巢父與許由,此兩人都是隱士。堯要把君位讓給巢父,巢父不受。堯要把君位讓給許由,巢叫許由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