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車軸發明

車軸發明

發布時間:2022-09-01 20:16:56

A. 車輪是如何發明

你能想像車輪和陶有莫大的關系嗎?你能想像車輪和核有什麼共同之處嗎?

車輪的發明應該是在最初的歐亞大陸文明(公元前1355年--公元前1000年)最早的車輪是一些圓形的板子,和軸牢牢釘在一起,後來,人們將軸裝到手推車上,輪子不直接與車身相連,再後來,出現裝有輪輻的車輪。它是怎麼出現的呢?

最早的文明出現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准確點說就是現在伊拉克南部。事實上,當時處於山區的人們開始逐漸遷移到大河流域,但這面臨一些列問題:河水泛濫的同時降雨量不足、石材的缺乏等,不過,好處卻是更顯而易見:土地肥沃、大量的木材、魚類......於是,灌溉出現。灌溉使食物產量增加,食物曾加導致人口增加,人口增加又使生產更多食物成為可能。於是,在這樣的循環下,冶金、犁、陶、風力包括車輪等一些列發明相繼出現。究竟這幾樣發明有什麼意義呢?

冶金——改變石器

犁——人類第一次開始使用人力以外的自然力量

風力——人類第一次開始成功利用人造力量作動力

陶——這個玩意不用我多說了吧,但我沒想到的是,它竟然和車輪有著直接的聯系

車輪——車輪的發明直接促使陶的批量生產成為了可能,想不明白這又什麼直接聯系嗎?呵呵,在《人鬼情未了》里,男女主人公製作陶器的時候,是有個玩意在轉動的,沒有輪子,怎麼轉呢?對了,車輪後來做成陶輪,陶工只需要一面用腳旋轉下面的輪盤,一面用手在上麵塑捏成器,這是能批量生產的轉折點。你能想像當時的車輪最後被運用到製造武器戰車嗎?這種在原始戰爭中具有極大威力的武器,起源就是車輪。或許人類的天性就是這樣,就像核能的發明是為了能源,卻也是被用來製造原子彈。

這些影響深遠的技術進步與制度變革伴隨而行,導致了後來階級的出現。

B. 車輪最早是誰發明的為何一定是圓的

並沒有人確切的知道車輪是誰發明的,這也是不可考究的。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的時候,很多地方都出現了這樣圓形的車輪,慢慢的就流傳到了,全國使用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多了。不過最初使用車輪的其實是制陶的工匠,他們用土做出了陶制的車輪,然後用來搬運陶罐。車輪必須要是圓的,因為有稜角的東西就沒有辦法在地上滾來滾去,這也是人們從自然界中獲取到的靈感。

圓形不僅能夠讓摩擦力變得很小,還可以讓速度變得很快。

C. 汽車的車橋是誰發明的有多久的歷史

車橋是通過懸掛和車架相連,兩端安裝汽車輪子。其功能是傳遞車架與車輪之間各方面作用力。 公元2000多年前的夏初大禹時代,有一個叫奚仲的人發明的車有兩個車輪架起車軸,車軸固定在帶轅的車架上,車架上有車廂。 1769年法國人居尼奧製造出蒸汽機三輪車。 1886年德國人賓士 將水平單汽缸式發動機置與車橋上,第一兩汽車問世。

D. 全世界最早的車床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797年,英國機械發明家莫茲利創制了用絲杠傳動刀架的現代車床.

車床
車床是主要用車刀對旋轉的工件進行車削加工的機床。在車床上還可用鑽頭、擴孔鑽、鉸刀、絲錐、板牙和滾花工具等進行相應的加工。車床主要用於加工軸、盤、套和其他具有回轉表面的工件,是機械製造和修配工廠中使用最廣的一類機床。

古代的車床是靠手拉或腳踏,通過繩索使工件旋轉,並手持刀具而進行切削的。1797年,英國機械發明家莫茲利創制了用絲杠傳動刀架的現代車床,並於1800年採用交換齒輪,可改變進給速度和被加工螺紋的螺距。1817年,另一位英國 人羅伯茨採用了四級帶輪和背輪機構來改變主軸轉速。

為了提高機械化自動化程度,1845年,美國的菲奇發明轉塔車床;1848年,美國又出現回輪車床;1873年,美國的斯潘塞製成一台單軸自動車床,不久他又製成三軸自動車床 ;20世紀初出現了由單獨電機驅動的帶有齒輪變速箱的車床。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軍火、汽車和其他機械工業的需要,各種高效自動車床和專門化車床迅速發展。為了提高小批量工件的生產率,40年代末,帶液壓仿形裝置的車床得到推廣,與此同時,多刀車床也得到發展。50年代中,發展了帶穿孔卡、插銷板和撥碼盤等的程序控制車床。數控技術於60年代開始用於車床,70年代後得到迅速發展。

車床依用途和功能區分為多種類型。

普通車床的加工對象廣,主軸轉速和進給量的調整范圍大,能加工工件的內外表面、端面和內外螺紋。這種車床主要由工人手工操作,生產效率低,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和修配車間。

轉塔車床和回轉車床具有能裝多把刀具的轉塔刀架或回輪刀架,能在工件的一次裝夾中由工人依次使用不同刀具完成多種工序,適用於成批生產。

自動車床能按一定程序自動完成中小型工件的多工序加工,能自動上下料,重復加工一批同樣的工件,適用於大批、大量生產。

多刀半自動車床有單軸、多軸、卧式和立式之分。單軸卧式的布局形式與普通車床相似,但兩組刀架分別裝在主軸的前後或上下,用於加工盤、環和軸類工件,其生產率比普通車床提高3~5倍。

仿形車床能仿照樣板或樣件的形狀尺寸,自動完成工件的加工循環,適用於形狀較復雜的工件的小批和成批生產,生產率比普通車床高10~15倍。有多刀架、多軸、卡盤式、立式等類型。

立式車床的主軸垂直於水平面,工件裝夾在水平的回轉工作台上,刀架在橫粱或立柱上移動。適用於 加工較大、較重、難於在普通車床上安裝的工件,一般分為單柱和雙柱兩大類。

鏟齒車床在車削的同時,刀架周期地作徑嚮往復運動,用於鏟車銑刀、滾刀等的成形齒面。通常帶有鏟磨附件,由單獨電動機驅動的小砂輪鏟磨齒面。

專門車床是用於加工某類工件的特定表面的車床,如曲軸車床、凸輪軸車床、車輪車床、車軸車床、軋輥車床和鋼錠車床等。

聯合車床主要用於車削加工,但附加一些特殊部件和附件後,還可進行鏜、銑、鑽、插、磨等加工,具有「一機多能」的特點,適用於工程車、船舶或移動修理站上的修配工作。

E. 車床是誰發明的

早在古埃及時代,人們已經發明了將木材繞著它的中心軸旋轉時用刀具進行車削的技術。起初,人們是用2根立木作為支架,架起要車削的木材,利用樹枝的彈力把繩索卷到木材上,拉動繩子轉動木材,用刀具車削。

這種古老的方法逐漸演化,發展成了在滑輪上繞二三圈繩子,繩子架在彎成弓形的彈性桿上,來回推拉弓使加工物體旋轉從而進行車削,這便是「弓車床」。

到了中世紀,有人設計出了用腳踏板旋轉曲軸並帶動飛輪,再傳動到主軸使其旋轉的「腳踏車床」。16世紀中葉,法國有一個叫貝松的設計師設計了一種用螺絲杠使刀具滑動的車螺絲用的車床,可惜的是,這種車床並沒有推廣使用。

時間到了18世紀,又有人設計了一種用腳踏板和連桿旋轉曲軸,可以把轉動動能貯存在飛輪上的車床上,並從直接旋轉工件發展到了旋轉床頭箱,床頭箱是一個用於夾持工件的卡盤。

在發明車床的故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名叫莫茲利的英國人,因為他於1797年發明了劃時代的刀架車床,這種車床帶有精密的導螺桿和可互換的齒輪。

莫茲利生於1771年,18歲的時候,他是發明家布拉默的得力助手。據說,布拉默原先一直是干農活的,16歲那年因一次事故致使右踝傷殘,才不得不改行從事機動性不強的木工活。他的第一項發明便是1778年的抽水馬桶,莫茲利開始一直幫助布拉默設計水壓機和其他機械,直到26歲才離開布拉默,因為布拉默粗暴地拒絕了莫利茲提出的把工資增加到每周30先令以上的請求。

就在莫茲利離開布拉默的那一年,他製成了第一台螺紋車床,這是一台全金屬的車床,能夠沿著2根平行導軌移動的刀具座和尾座。導軌的導向面是三角形的,在主軸旋轉時帶動絲杠使刀具架橫向移動。這是近代車床所具有的主要機構,用這種車床可以車制任意節距的精密金屬螺絲。

3年以後,莫茲利在他自己的車間里製造了一台更加完善的車床,上面的齒輪可以互相更換。不久,更大型的車床也問世了,為蒸汽機和其他機械的發明立下了汗馬功勞。

19世紀,由於高速工具鋼的發明和電動機的應用,車床不斷完善,終於達到了高速度和高精度的現代水平。

F. 古代的車輪是誰發明的

車輪的起源 古代車輪 通常輪子被視做人類最古老、最重要的發明,以至我們經常把它和火的使用相提並論。實際上,人類馴服火的歷史超過150萬年,而開始使用輪子只有區區六千載光陰。 輪子的誕生地 在掌握鋒利而堅固的工具以前,人類是不可能擁有輪式車輛的。用石器工具難以將木頭加工成合適的圓柱形,更不必說復雜到帶輻條的輪子了。所以,車輪的出現只能是青銅時代以後的事情。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羅伯特·路威曾斷言:凡使用輪車的民族,無一不是直接間接從巴比倫學來的。美洲的印第安人知道在滾木上拖船,也使用紡輪,又有滾鐵環之戲,但以輪行車這個意思始終沒有想到。 路威對輪子起源的觀點也是大多數考古學家的觀點。但新的考古發現往往顛覆陳舊的理論。德國Flintbek巨石墓下的車轍是公元前4800- 4700年間留下的。在波蘭Bronocice發現的帶車形圖案的罐子被定位在公元前4725年以前,但是對該地層的七次碳-14測年傾向於公元前 4610-4440 年的結論。而近東出現輪式運輸工具的最早證據是美國考古學家Baldia在位於敘利亞的晚期Uruk遺址發現的。那裡出土了一個帶有輪子的模型和「貨車」 的壁畫。這些東西是先民在距今6400-6500年前留下的。 所以,輪式車輛很可能是在歐洲與出現的,而後才傳到近東,或是由東方人再次發明。 從陶輪到車輪 讓我們暫且不管考古學家的爭論,先來看看他們的共識有哪些: 車輪的前身是制陶用的輪子,古人用它可以成批製作陶器[01 在陶輪上製作陶器],這是人類最早的工藝品和容器。最簡單的陶輪只需一對盤形的車輪,輪盤之間裝一根軸,軸直立豎放;陶工一面用腳旋轉下面的輪盤,一面用手將柔軟的粘土置於上面的輪盤中,塑捏成形。 美索不達米亞最早的輪子只是一些圓形的板,和軸牢牢地釘在一起。到公元前3000年時,已將軸裝到手推車上,輪子不直接和車身相連。以後不久,又出現了裝有輪輻的車輪。這種原始的手推車雖然笨拙得很,但比從前一直使用的人的肩膀和馱獸(通常是驢子)要好得多。 車輪還很早就用於製造戰車。這種戰車先是用來沖入敵陣,迫使敵人潰散;後來又當作戰台使用,戰車兵可以站在戰車上朝敵人擲標槍,殺死敵人。 車輪的影響 也許車輪的最偉大作用是使人可以搬動大大超過自身重量的物體。 在陶輪上製作陶器輪子最普遍的用途是運輸。在車輪發明以前,古人要藉助滑撬搬運重物。最簡單的滑撬就是一個斜面,復雜一些的還會在重物下墊幾根滾杠——古埃及人就是用這種方法把巨大的石料堆成金字塔的。雖然古埃及人更應該受滾杠的啟發而發明車輪,但最早使用車輪的卻不是古埃及人。 車輪使用促成的技術進步與相應的影響深遠的制度變革相伴而行。人口的增長使某些村落得以發展為由新的宗教顯貴及後來的軍事首領和行政首腦統治的城市。城市的出現之所以可能,是由於農業生產率的增長。農業生產率增長使食物有了剩餘,能夠供養新產生的祭司階級、士兵和官吏。這一發展過程不是突然的或單方面的。近來有不少人展開爭論:究竟是技術變革決定製度變革,還是制度變革決定技術變革?這使人聯想起關於人類進化的一個早期階段的爭論:是否先有了人的大腦,然後才創造出人類文化,包括語言和工具製造?現在大家已一致同意,前者與後者相互作用,語言和工具製造是大腦發展的原因,也是大腦發展的結果。看來技術變革和社會變革也是如此,先是相互作用,最後促使城市革命和文明到來。新石器時代的耕種者向居統治地位的顯貴們提供剩餘物品,從而由部落成員轉為農民,並不是由於他們從某個時候起同意這樣做,或被迫這樣做;相反,這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原因和結果相互作用、密切關聯。 輪子概念的出現 任何簡單而意義深遠的發明都不是憑空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中的,必然有什麼現象觸發了靈感。正如古人見到水裡漂著的木頭而想到獨木舟一樣,車輪的發明也可能是受到了一些自然物的啟發。《淮南子》中說我們的祖先「見飛蓬轉而知為車」。「飛蓬」是一種草,其莖高尺許,葉片大,根系入土淺。一有大風,很容易被連根拔起,隨風旋轉。古人可能就是受到這個現象的啟發,發明了車輪和車軸。與魯班受鋸齒草的啟發而發明鋸子的傳說一樣,這種說法很可能也是一個傳說而已。因為輪子在自然界是有原型的。 原始民族曾經普遍地崇拜過天空中的日月。古人一定認為它們擁有最完美的外形——直到古希臘時代,哲學家柏拉圖也還認為球體是最完美的形式。也許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在製作器具時很自然地會模仿太陽和月亮的形狀。當他們偶然發現製成的圓盤狀物體可以在轉動中保持形狀不變時,他們就有興趣進一步發掘它的用途。 車輪與自然環境 車輪之所以是一個相對晚出現的發明,是與先民身處的自然環境分不開的。距今一萬年前,陸地的大部分都被冰川覆蓋。如果那時有什麼東西能稱得上是 「交通工具」的話,這個殊榮非雪橇莫屬。在叢林和沙漠中,車輪毫無實用價值——即便出現過,也被密林遮掩下的羊腸小路和滾滾流沙淘汰了。中美洲的阿茲特克人就沒有使用過輪式車輛,有趣的是,他們卻製作了大量的有四個輪子的動物泥塑。 再如愛斯基摩人。他們生活在冰天雪地中,不但沒有無合適道路,連木材也缺乏。車輪顯然沒法再這種環境中出現。 在其它地區,輪子最先也不是以運輸工具的面目出現的。從公元前2900年的一座匈牙利墓穴中出土的車形陶杯和世界其它地區的文物顯示,有輪車輛最早只在儀式和禮儀場合使用。 即便有了車輛,沒有合適的畜力也是枉然。缺乏牽動車輛的馬匹也是制約阿茲特克人發明車輪的因素之一。遠在公元前15000年以前,石器時代的狩獵者就給馬匹套上了籠頭。那時人類剛剛馴化馬不久。 車輪在中國 據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考證的結論,約在四千五百年到三千五百年前,中國出現了第一輛車子。而《左傳》中提到,車是夏代初年的奚仲發明的,如果記載屬實,那是四千年前的事情。在殷代(距今三千多年前)文物中,考古學家也發現了殉葬用的車,當時的車子由車廂、車轅和兩個輪子構成,已經是比較成熟的交通工具了。 石器工具 中國古代有傳說是軒轅黃帝把木頭插在圓輪子中央,使它運轉,因而造成車輛。但鑒於歸功於黃帝的發明實在太多,我們也不能輕易把這個說法當真。 古代的輪子如何工作 以埃及的戰車為例。這些戰車具有帶輻條的車輪,輪上裝有堅固的箍,並且車輪用鍥子緊緊釘在軸上。車箱、車轅和兩副挽具證明了同樣的技術。 如果我們想從在埃及戰車或羅馬戰車的創造者那裡所看到的那種精細活計探求人類發明帶輪車的過程,那是沒有什麼益處的。但是,常常有這種情況:能夠找到一些製作粗糙的物品,而這些物品就好像是技術之早期階段的再現。古代最簡陋的鄉村大車,用兩個幾乎一英尺厚的圓形木作車輪,是用橫斷的樹干做成的,同時,這些圓形物,或者叫車輪,不是在軸上旋轉,而是固定在軸上。車軸安放在特製的木框內,或者是在兩塊窄木板內,或者是穿在車底上的環孔里,同它的一對輪子一起轉動,就像小孩兒的玩具車那樣。有趣的是,在條件已經改變的情況下,鐵路車輛的製造者們又恢復了這種構造。 在像葡萄牙這樣一些國家裡,到現在還可以看到軸和車輪一起轉動的古典車子。於是可以設想:類似的大車說明,帶輪的車是怎樣發明的。最初用的是軸,或滾子,是用它們來滾動大石頭或其他巨大的重物。我們可以想像,用光滑的樹干或圓木做的這類滾子,起初是這樣完成的:把它的中間部分削細一些。於是,它就變成了一個兩端帶著寬圓滾的軸。我們猜想,軸是處在某一種最簡陋的梁木架下,並在架下轉動的。於是我們就有了一輛最簡單的想像中的帶輪車。完全可能,類似關於車的第一個概念出現之後,輪就開始單獨製造,並把它固定在一個活動的軸上,裝上了輪箍。後來,有了輕便的車輪和光滑的輪座,於是車輪就在不動的軸上轉動了。當然,所有這些,無非是一種想像,但是,無論如何,它使我們的頭腦完全清楚了車的本質。 輪子在現代 齒輪是工業革命的代表物。卓別林在電影《摩登時代》中藉助被卡在巨大齒輪中的工人暗示了人類已經成為機器的奴僕。也許有人認為在信息時代和即將到來的生物技術時代中,輪子會推出歷史舞台,事實不是這樣。在你讀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你的硬碟正在嗚嗚作響,光碟機、軟碟機沒准也在工作;而在為基因組測序的各個實驗室中,離心機軸承正在不停地旋轉以完成蛋白質的分離。 既然我們從文明之初就選擇了輪子,那麼它很可能會伴隨人類的始終。 求滿意答案。謝謝

G. 是誰第一個發明了車如題 謝謝了

汽車發展史——早期 我國古代的車輛 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車是中華民族的祖先發明的。據史料記載,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初大禹時代,有一個叫奚仲的人,他發明的車由兩個車輪架起車軸,車軸固定在帶轅的車架上,車架附有車箱,用來盛放貨物。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輛車。 最初的車輛,都是由人力來推動的,稱為人力車。後來人們開始用牛、馬拉車,稱為畜力車。據傳說,畜力車是商湯的先祖相土和王亥共同發明的。 在歷代車輛發展過程中,有重要技術價值的還要數指南車和記里鼓車。 在三國時期,有一位叫馬鈞的技術高明的大技師,他發明了指南車。指南車是一種雙輪獨轅車,車上立一個木人伸臂南指。只要一開始行車,不論向東或向西轉彎,木人的手臂始終指向南方。 記里鼓車是早在公元3世紀時,中國最先發明的記錄里程的儀器,可惜最初結構已失傳,到宋代才由燕肅重新製造成功。 指南車和記里鼓車都是利用齒輪傳動原理來進行工作的。它的出現,體現了700多年前我國車輛製造工程技術已達到的高度水平,是我國古代技術的卓越成就。 汽車發展史——早期 第一輛蒸汽汽車 1765年,英國人瓦特發明了蒸汽機,帶領人類進入了"蒸汽機時代"。許多發明家也紛紛把瓦特的發明應用到"自走式車輛"的設計中。 法國人居尼奧花了6年時間,於1769年製成了世界第一輛具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汽車。這輛式樣很奇特的汽車,車身用硬木製成框架,由三個一人多高的鐵輪支撐。車的前面放著容積為50L的梨形大鍋爐,鍋爐後邊有兩個容積為11加侖的汽缸。鍋爐由簡單的曲拐把活塞的運動傳給前輪,使前輪轉動。同時前輪還是轉向輪,由於前輪上壓著很重的鍋爐,所以操縱轉向桿很費力。 這輛蒸汽車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點,每走15分鍾後,鍋爐的壓力就損耗盡了,只得停下來再加上水燒開成蒸汽,而它的最高時速也只有4km/h。 這輛車由於方向桿操縱困難,試車中不斷發生事故。一次在般聖奴兵工廠附近下坡時,因轉彎不及時而撞到了兵工廠的牆上,值得紀念的世界第一輛汽車,被撞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 (1):汽車發展史 早期蒸汽車的黃金年代(一) 18世紀末在歐美各國,出現了一個研究和製造蒸汽汽車的熱潮,各種途的蒸汽汽車相繼問世。汽車的車身和其它機構也在迅速改進。到了19世紀期,出現了一個蒸汽汽車的全盛時期。 1801年,理查德·特雷威蒂克製造了英國最早的蒸汽汽車。兩年後,代又製成了形狀類似公共馬車的蒸汽汽車。這輛公共汽車能乘坐8個人,創造了在平路上時速為9.6km/h,坡道上時速為6.4km/h的世界紀錄。 1825年英國公爵嘉內製成了第一輛蒸汽公共汽車。這輛車的發動機裝在後部,後軸驅動,前軸轉向。它採用了巧妙的專用轉向軸設計,最前面兩個輪並不承擔車重,可由駕駛者利用方向舵柄輕便地轉動,然後通過一個車轅,引導前軸轉動,使轉向可以輕松自如。 1831年嘉內利用這輛車開始了世界上最早的公共汽車運營業務,所以這輛車也被認為是世界最早的公共汽車。 (2):早期蒸汽車的黃金年代(一) 1828年,哈恩格克製成了比嘉內的汽車性能更好的蒸汽公共汽車,並開始了公共運輸事業的企業化。他的車可以乘載22名乘客,時速32km/h,營運後很受歡迎。1834年,發展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公共汽車運輸公司--"蘇格蘭蒸汽汽車公司"。 (3):汽車發展史 早期蒸汽車的黃金年代(二) 1805年,美國人艾文思首次製造了裝蒸汽發動機的水陸兩用汽車。這種水陸兩用汽車是費城港當局為了疏通費城港,委託艾文思負責製造的,原來打算是製造疏浚船,不料船製成以後,因發列作業場地不在海岸邊,於是不得不考慮將這艘蒸汽船運送到有港口的地方。艾文思在船底裝上了四個車輪,用船上的蒸汽發動機驅動。這樣便把船運到了港。因此疏浚船成了水陸兩用車。它也成為現代水陸兩用汽車的鼻祖。 1928年,法國人配誇爾製造了一輛蒸汽牽引汽車。這輛汽車首次採用將發動機置於車的前端,而由後軸驅動的總布置方案。在發動機和後軸之間,用鏈條傳動。為了轉彎靈活,後軸系由兩根半軸構成,當中由差速齒輪連接,這就是最早發明的差速器。此外,兩個小小的前輪,是各自與車架彈性相接的,這稱作獨立懸掛。這種獨立懸掛設計,在當時有劃時代的意義。配誇爾的鏈條傳動、差速器、獨立懸掛等設計,對汽車的發展貢獻極大,至今仍在汽車上廣泛地應用。 (4):汽車發展史 早期蒸汽車的衰落 在蒸汽車的最初發展時期,它們的設計都很簡單,就是把一個蒸汽機裝上底架和輪了。為了達到一定的輸出功率,就要有個盡可能大的鍋爐;為了達到一定的行程,又要備有充足的水和煤;車身重了,就要求有一副結實的底架和堅固的車輪。就這樣,惡性循環,車越來越笨重,操縱越來越困難。 所以,這些大型蒸汽車僅適用於定班的往返行駛,路線固定,沿途又有煤、水供應。即便如此,仍有許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如制動困難,車太重,車輪窄,慣性大,轉向不靈敏。有時候明知要減速轉彎就是慢不下來,轉不過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車撞上障礙物,要麼就是制動太狠,輪軸斷裂。更可怕的是,爐壓過高,一時難以控制,經常發生鍋爐爆炸事件。 而且,乘坐這種車還得看天氣:下雨天車上遮蓋不嚴,道路泥濘不安全;嚴寒天燒水難,易熄滅,行駛也慢;熱天坐在鍋爐邊沒人願意忍受;刮風天要看風向,順風時車尾的濃煙會把乘車人熏得喘不過氣來。 (5):汽車發展史 早期蒸汽車的再度興旺與最後沒落 19世紀末葉,隨著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歐美各國政府深感馬車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於是又開始大力倡導動力機車。在此號召下,各國的蒸汽一事業如久旱逢甘露一般再次迅速發展起來。 法國人阿美德·珀列·配爾於1872年製造了一輛四輪蒸汽長途公共汽車,這輛車裝有兩台V型蒸汽發動機,它還具備有近似於現代汽車的變速器和轉向盤。 1883年,法國人提翁·浦東合組汽車公司,製造三輪蒸汽車。從此蒸汽車由單個試制進入了工業生產階段。 在載客汽車發展的同時,載貨蒸汽車也發展起來。載貨汽車要求牽引力大,能夠爬坡。早期的蒸汽貨車的典型式樣是發動機在前,後輪驅動,並有寬敞的車槽。 (6):汽車發展史上的四座里程碑 第一輛汽油發動機汽車 1885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研製成一輛裝有0.85馬力汽油機的三輪車。德國另一位工程師哥德利布·戴姆勒也同時研製出一輛用1.1馬力汽油發動機作動力的四輪汽車。 第一輛量產的汽車 1908年,汽車史上第一輛在生產線上大量裝配的四輪汽車福特T型車在美國誕生。福特T型車一改以往汽車馬車型的造型,加上功能配置上的創新和改進,使它成為當時城市最佳的個人交通工具,上市第一年就賣出1.9萬輛。1920年,T型車從裝配線退役時,總共生產了1500萬輛。 第一輛劃時代汽車 大眾甲殼蟲成功是眾所周知的:它打破了福特T型汽車的產量紀錄。目前,大眾汽車公司又推出新甲殼蟲,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它的優點是結實耐用,不講究豪華,而且價格大眾化。 第一輛微型汽車 1959年面世的「迷你(Mi ni)」轎車引發了汽車技術的一場革命。這種小型車在取得觀念上的突破的同時,還屢次在汽車賽中取得冠軍。40年後的今天,這款車仍然流行,幾乎所有公司都模仿了「迷你車」的設計,使之成為最家庭化的轎車。

H. 軸承是誰發明的是那一年發明的

不一樣的啦,軸承分為多種型號,每種軸承的發明人是不一樣的。例如:FAG品牌同樣是起源於一個天才的靈感。早在1883年,在德國的施威因福特小城,Friedrich Fischer設計了一種專用鋼球磨床,第一次使得利用研磨工藝生產出完全球體的鋼球成為可能。該發明被認為是滾動軸承工業的奠基石。SKF集團總部設立於瑞典哥特堡,是軸承科技與製造的領導者。 Sven Wingquist在1905年發明了雙列自動對心滾珠軸承,隨即於1907年創立Svenska Kullargerfabriken瑞典滾珠軸承製造公司,簡稱SKF。1895年,TIMKEN鐵姆肯公司的創辦人亨利·鐵姆肯先生為當時的車軸發明了一種使用圓錐形滾子的軸承,即是圓錐滾子軸承(Tapered Roller Bearings),公司由此成立。 以上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三大軸承廠。早期的直線運動軸承形式,就是一排在撬板下放置一排木桿。這個技術或許可以追溯到修建吉薩大金字塔的時候,雖然還沒有明確的證據。現代直線運動軸承使用的是用一種工作原理,只不過有時用球代替滾子。
最早的滑動和滾動體軸承是木製的。陶瓷、藍寶石或者玻璃也有使用,鋼、銅、其他金屬、塑料(比如尼龍、膠木、特氟隆和UHMWPE)都被普遍使用。
從重載車輪軸和機床主軸到精密的鍾表零件,很多場合都需要旋轉軸承。最簡單的旋轉軸承是軸套軸承,它只是一個夾在車輪和輪軸之間的襯套。這種設計隨後被滾動軸承替代,就是用很多圓柱形的滾子替代原先的襯套,每個滾動體就像一個單獨的車輪。最早投入實用的帶有保持架的滾動軸承是鍾表匠約翰·哈里遜於1760年為製作H3計時計而發明的。
在義大利奈米湖發現的一艘古羅馬船隻上,發現了早期的球軸承的實例。這個木製球軸承是用來支撐旋轉桌面的。這艘船建造於公元前40年。據說列昂納多·達·芬奇在1500年左右曾經對一種球軸承進行過描述。球軸承的各種不成熟因素中,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球之間會發生碰撞,造成額外的摩擦。但是可以通過把球放進一個個小籠里防止這種現象。17世紀,伽利略對「固定球」的,或者「籠裝球」的球軸承做過最早的描述。但在隨後相當長的時間里,在機器上安裝軸承一直沒有實現。第一個關於球溝道的專利是卡馬森的菲利普·沃恩在1794年獲得的。
1883年,弗里德里希·費舍爾提出了使用合適的生產機器磨製大小相同、圓度准確的鋼球的主張。這奠定了創建獨立的軸承工業的基礎。「Fischers Automatische Gußstahlkugelfabrik」或者「Fischer Aktien-Gesellschaft」的首字母組合後來成了商標,在1905年7月29日注冊。1962年,FAG這個商標作了修改並沿用至今,並在1979年成為了公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I. 誰最早發明了圓形的車輪呢

車輪的起源 古代車輪 通常輪子被視做人類最古老、最重要的發明,以至我們經常把它和火的使用相提並論。實際上,人類馴服火的歷史超過150萬年,而開始使用輪子只有區區六千載光陰。 輪子的誕生地 在掌握鋒利而堅固的工具以前,人類是不可能擁有輪式車輛的。用石器工具難以將木頭加工成合適的圓柱形,更不必說復雜到帶輻條的輪子了。所以,車輪的出現只能是青銅時代以後的事情。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羅伯特·路威曾斷言:凡使用輪車的民族,無一不是直接間接從巴比倫學來的。美洲的印第安人知道在滾木上拖船,也使用紡輪,又有滾鐵環之戲,但以輪行車這個意思始終沒有想到。 路威對輪子起源的觀點也是大多數考古學家的觀點。但新的考古發現往往顛覆陳舊的理論。德國Flintbek巨石墓下的車轍是公元前4800-4700年間留下的。在波蘭Bronocice發現的帶車形圖案的罐子被定位在公元前4725年以前,但是對該地層的七次碳-14測年傾向於公元前4610-4440 年的結論。而近東出現輪式運輸工具的最早證據是美國考古學家Baldia在位於敘利亞的晚期Uruk遺址發現的。那裡出土了一個帶有輪子的模型和「貨車」 的壁畫。這些東西是先民在距今6400-6500年前留下的。 所以,輪式車輛很可能是在歐洲與出現的,而後才傳到近東,或是由東方人再次發明。 從陶輪到車輪 讓我們暫且不管考古學家的爭論,先來看看他們的共識有哪些: 車輪的前身是制陶用的輪子,古人用它可以成批製作陶器[01 在陶輪上製作陶器],這是人類最早的工藝品和容器。最簡單的陶輪只需一對盤形的車輪,輪盤之間裝一根軸,軸直立豎放;陶工一面用腳旋轉下面的輪盤,一面用手將柔軟的粘土置於上面的輪盤中,塑捏成形。 美索不達米亞最早的輪子只是一些圓形的板,和軸牢牢地釘在一起。到公元前3000年時,已將軸裝到手推車上,輪子不直接和車身相連。以後不久,又出現了裝有輪輻的車輪。這種原始的手推車雖然笨拙得很,但比從前一直使用的人的肩膀和馱獸(通常是驢子)要好得多。 車輪還很早就用於製造戰車。這種戰車先是用來沖入敵陣,迫使敵人潰散;後來又當作戰台使用,戰車兵可以站在戰車上朝敵人擲標槍,殺死敵人。 車輪的影響 也許車輪的最偉大作用是使人可以搬動大大超過自身重量的物體。 在陶輪上製作陶器 輪子最普遍的用途是運輸。在車輪發明以前,古人要藉助滑撬搬運重物。最簡單的滑撬就是一個斜面,復雜一些的還會在重物下墊幾根滾杠——古埃及人就是用這種方法把巨大的石料堆成金字塔的。雖然古埃及人更應該受滾杠的啟發而發明車輪,但最早使用車輪的卻不是古埃及人。 車輪使用促成的技術進步與相應的影響深遠的制度變革相伴而行。人口的增長使某些村落得以發展為由新的宗教顯貴及後來的軍事首領和行政首腦統治的城市。城市的出現之所以可能,是由於農業生產率的增長。農業生產率增長使食物有了剩餘,能夠供養新產生的祭司階級、士兵和官吏。這一發展過程不是突然的或單方面的。近來有不少人展開爭論:究竟是技術變革決定製度變革,還是制度變革決定技術變革?這使人聯想起關於人類進化的一個早期階段的爭論:是否先有了人的大腦,然後才創造出人類文化,包括語言和工具製造?現在大家已一致同意,前者與後者相互作用,語言和工具製造是大腦發展的原因,也是大腦發展的結果。看來技術變革和社會變革也是如此,先是相互作用,最後促使城市革命和文明到來。新石器時代的耕種者向居統治地位的顯貴們提供剩餘物品,從而由部落成員轉為農民,並不是由於他們從某個時候起同意這樣做,或被迫這樣做;相反,這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原因和結果相互作用、密切關聯。 輪子概念的出現 任何簡單而意義深遠的發明都不是憑空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中的,必然有什麼現象觸發了靈感。正如古人見到水裡漂著的木頭而想到獨木舟一樣,車輪的發明也可能是受到了一些自然物的啟發。《淮南子》中說我們的祖先「見飛蓬轉而知為車」。「飛蓬」是一種草,其莖高尺許,葉片大,根系入土淺。一有大風,很容易被連根拔起,隨風旋轉。古人可能就是受到這個現象的啟發,發明了車輪和車軸。與魯班受鋸齒草的啟發而發明鋸子的傳說一樣,這種說法很可能也是一個傳說而已。因為輪子在自然界是有原型的。 原始民族曾經普遍地崇拜過天空中的日月。古人一定認為它們擁有最完美的外形——直到古希臘時代,哲學家柏拉圖也還認為球體是最完美的形式。也許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在製作器具時很自然地會模仿太陽和月亮的形狀。當他們偶然發現製成的圓盤狀物體可以在轉動中保持形狀不變時,他們就有興趣進一步發掘它的用途。 車輪與自然環境 車輪之所以是一個相對晚出現的發明,是與先民身處的自然環境分不開的。距今一萬年前,陸地的大部分都被冰川覆蓋。如果那時有什麼東西能稱得上是「交通工具」的話,這個殊榮非雪橇莫屬。在叢林和沙漠中,車輪毫無實用價值——即便出現過,也被密林遮掩下的羊腸小路和滾滾流沙淘汰了。中美洲的阿茲特克人就沒有使用過輪式車輛,有趣的是,他們卻製作了大量的有四個輪子的動物泥塑。 再如愛斯基摩人。他們生活在冰天雪地中,不但沒有無合適道路,連木材也缺乏。車輪顯然沒法再這種環境中出現。 在其它地區,輪子最先也不是以運輸工具的面目出現的。從公元前2900年的一座匈牙利墓穴中出土的車形陶杯和世界其它地區的文物顯示,有輪車輛最早只在儀式和禮儀場合使用。 即便有了車輛,沒有合適的畜力也是枉然。缺乏牽動車輛的馬匹也是制約阿茲特克人發明車輪的因素之一。遠在公元前15000年以前,石器時代的狩獵者就給馬匹套上了籠頭。那時人類剛剛馴化馬不久。 車輪在中國 據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考證的結論,約在四千五百年到三千五百年前,中國出現了第一輛車子。而《左傳》中提到,車是夏代初年的奚仲發明的,如果記載屬實,那是四千年前的事情。在殷代(距今三千多年前)文物中,考古學家也發現了殉葬用的車,當時的車子由車廂、車轅和兩個輪子構成,已經是比較成熟的交通工具了。 石器工具 中國古代有傳說是軒轅黃帝把木頭插在圓輪子中央,使它運轉,因而造成車輛。但鑒於歸功於黃帝的發明實在太多,我們也不能輕易把這個說法當真。 古代的輪子如何工作 以埃及的戰車為例。這些戰車具有帶輻條的車輪,輪上裝有堅固的箍,並且車輪用鍥子緊緊釘在軸上。車箱、車轅和兩副挽具證明了同樣的技術。 如果我們想從在埃及戰車或羅馬戰車的創造者那裡所看到的那種精細活計探求人類發明帶輪車的過程,那是沒有什麼益處的。但是,常常有這種情況:能夠找到一些製作粗糙的物品,而這些物品就好像是技術之早期階段的再現。古代最簡陋的鄉村大車,用兩個幾乎一英尺厚的圓形木作車輪,是用橫斷的樹干做成的,同時,這些圓形物,或者叫車輪,不是在軸上旋轉,而是固定在軸上。車軸安放在特製的木框內,或者是在兩塊窄木板內,或者是穿在車底上的環孔里,同它的一對輪子一起轉動,就像小孩兒的玩具車那樣。有趣的是,在條件已經改變的情況下,鐵路車輛的製造者們又恢復了這種構造。 在像葡萄牙這樣一些國家裡,到現在還可以看到軸和車輪一起轉動的古典車子。於是可以設想:類似的大車說明,帶輪的車是怎樣發明的。最初用的是軸,或滾子,是用它們來滾動大石頭或其他巨大的重物。我們可以想像,用光滑的樹干或圓木做的這類滾子,起初是這樣完成的:把它的中間部分削細一些。於是,它就變成了一個兩端帶著寬圓滾的軸。我們猜想,軸是處在某一種最簡陋的梁木架下,並在架下轉動的。於是我們就有了一輛最簡單的想像中的帶輪車。完全可能,類似關於車的第一個概念出現之後,輪就開始單獨製造,並把它固定在一個活動的軸上,裝上了輪箍。後來,有了輕便的車輪和光滑的輪座,於是車輪就在不動的軸上轉動了。當然,所有這些,無非是一種想像,但是,無論如何,它使我們的頭腦完全清楚了車的本質。 輪子在現代 齒輪是工業革命的代表物。卓別林在電影《摩登時代》中藉助被卡在巨大齒輪中的工人暗示了人類已經成為機器的奴僕。也許有人認為在信息時代和即將到來的生物技術時代中,輪子會推出歷史舞台,事實不是這樣。在你讀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你的硬碟正在嗚嗚作響,光碟機、軟碟機沒准也在工作;而在為基因組測序的各個實驗室中,離心機軸承正在不停地旋轉以完成蛋白質的分離。 既然我們從文明之初就選擇了輪子,那麼它很可能會伴隨人類的始終。

閱讀全文

與車軸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
志誠商標公司上班 瀏覽:160
出租土地使用權的稅率 瀏覽:139
日本商標注冊多少錢 瀏覽:75
商標注冊證天貓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