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知識經濟時代

創造知識經濟時代

發布時間:2022-09-01 16:20:56

A. 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亦稱智能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上的經濟。它是和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應的一個概念。
(1)這里的以知識為基礎,是相對於現行的「以物質為基礎的經濟」而言的。現行的工業經濟和農業經濟,雖然也離不開知識,但總的說來,經濟的增長取決於能源、原材料和勞動力,是以物質為基礎的。
(2)知識經濟是人類知識,特別是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及知識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增加到一定階段的歷史產物。同時又是新的信息革命導致知識共享以高效率產生新知識時代的產物。 與依靠物資和資本等這樣一些生產要素投入的經濟增長相區別,現代經濟的增長則越來越依賴於其中的知識含量的增長。知識在現代社會價值的創造中其功效已遠遠高於人、財、物這些傳統的生產要素,成為所有創造價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知識經濟的提法可以說正是針對知識在現代社會價值創造中的基礎性作用而言的。
經濟時代的劃分重要的不是生產什麼而是用什麼生產,知識對現代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並准確地反映了知識經濟的現實。知識經濟是繼自然經濟、工業經濟在人類財富創造形式上的嶄新時代。我們稱之為知識經濟的,就必須使這種稱謂有相應的經濟學理論基礎。這需要一個切入點,而這個切入點則需要得以論證。 知識經濟作為一種嶄新的經濟形態正在悄然興起。在知識經濟的模式中,知識、科技先導型企業成為經濟活動中最具活動的經濟組織形式,代表了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

B. 知識經濟時代為創業者創造價值提供了更大的發展貢獻,體現在哪裡

創業、政策等社會環境的改變。
知識經濟時代就是以知識運營為經濟增長方式、知識產業成為龍頭產業、知識經濟成為新的經濟形態的時代。
作為新的經濟形態的知識經濟,在中國著名學者陳世清先生在其所著的《經濟領域的哥白尼革命》和《對稱經濟學叢書》中第一次提出並加以系統的闡述。

C. 新經濟時代或知識經濟時代的特徵是什麼

(一)知識經濟是一種以現代科技知識為基礎、以信息產業為核心的經濟類型。其主要特徵是:
(1):知識經濟是促進人與自然協調、持續發展的經濟,其指導思想是科學、合理、綜合、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同時開發尚未利用的資源來取代已經耗盡的稀缺自然資源;
(2):知識經濟是以無形資產投入為主的經濟,知識、智力、無形資產的投入起決定作用;
(3):知識經濟是世界經濟一體化條件下的經濟,世界大市場是知識經濟持續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
(4):知識經濟是以知識決策為導向的經濟,科學決策的宏觀調控作用在知識經濟中有日漸增強的趨勢,信息技術將為知識經濟增加了助推器。
(二)知識經濟的特點、涉及領域和運行規律:
知識經濟是在充分知識化的社會中發展的經濟。
(一)經濟發展可持續化
知識經濟是促進人與自然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經濟。
在人與自然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下,工業技術發明的指導思想發生了變化。 傳統工業技術發明的指導思想都是單一地、盡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資源,以獲取最大 利潤,不考慮或極少考慮環境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建築在自然資源取之不 盡,環境容量用之不竭的基礎上,甚至以向自然掠奪為目的,這不能不說是技術與科學分離的悲劇。而高技術產生在多種自然資源幾近耗竭,環境危機日益加劇的時代,又把科學與技術融為一體,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科學全面的認識。 因此高技術的指導思想是科學、合理、綜合、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同時開發尚未利用的富有自然資源來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資源。如信息科學技術的軟體,生命科學技術的基因工程對資源的耗費與傳統技術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二)資產投入無形化
知識經濟是以無形資產投人為主的經濟。
傳統工業經濟需要大量資金、設備,有形資產起決定性作用,而知識經濟則是 知識、智力,無形資產的投入起決定性作用。當然知識經濟也需要資金投入,對於高技術產業甚至是風險資金投入,但是如果沒有更多的信息、知識、智力的投入,它就不是高技術產業。目前美國許多高技術企業的無形資產已超過了總資產的60%。 無形資產的升值也將帶來社會價值觀的變化,擁有更多知識的人獲得高報酬的工作增多,知識強國的產出增加。
(三)世界經濟一體化
知識經濟是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條件下的經濟。
知識經濟依靠無形資產的投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顯然是依靠世界經濟一體 化。90年代以來的美國在自然資源消耗沒有大量增加的情況下持續增長,世界大市場是主要因素之一。與此同時,高技術產業較之以前鋼鐵、機械和紡織等產業不同, 產業技術領域十分廣闊。僅以信息科學技術一種高技術為例,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在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晶元技術、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光纖技 術、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和軟體技術以及層出不窮的新高技術中全面領先。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資源,「有所為,有所不為」,在世界大市場中佔一席之地、成為世界經濟一體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也是冷戰以後世界多極格局的經濟基礎。
(四)經濟決策知識化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決策為導向的經濟。
知識經濟的決策和管理必須知識化,科學決策的宏觀調控作用在知識經濟中有 日漸增強的趨勢。美國柯林頓政府自1992年上台以後就接連提出「全國信息基礎設施」(「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高技術經濟導向政策,對美國經濟的持續增長 起了巨大作用。如汽車產業不是在世界市場的價格競爭中坐等被淘汰,而是由政府導向大公司向傳統汽車注入高技術,又奪回了世界汽車王國的寶座。
(五)新的價值取向
農業經濟的價值體現在勞力和土地的佔有,工業經濟的價值體現在資源和金錢的佔有,而智力經濟的價值體現在智力和知識的佔有,必須通過經濟和社會體制改革,用法律體系和機構設置保障知識成為分配最主要的要素,來促進「尊重知識, 尊重人才」的真正實現,引導社會價值取向的變革。未來的人才教育,應該以培養 高技術產業化的人才群體為主體。
(六)新的市場觀念
知識經濟是在市場條件下產生和發展的,但它反過來又作用於市場經濟,同時引起傳統市場經濟的變革,並隨知識經濟的發展而逐步深化。目前比較明顯的有幾點:一是「網路經濟」已經成為市場的新特徵,電子貿易將形成傳統市場經濟的一次革命;二是宏觀調控顯得更為必要,如歐盟國家已法定聯合禁止克隆人;三是日益發展的跨國公司已開始形成不同於傳統市場的競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互相合作,又彼此競爭的新局面。同時還可能出現新的市場經濟周期規律,我們必須在這種新形勢下採取對外經貿的新對策、起用新人才。
(七)新的社會組織形式
本世紀在科技產業化方面最重要的創舉是興辦科技工業園區。這一創舉是一種新的社會組織形式,正如300年前工廠集中了自然資源、強 壯勞力和新技術,通過科學管理創造了高於農業幾十倍的勞動生產率一樣,科技工業園區,我國稱為「高新技術產業的資金」, 集中智力資源、 信息、知識和高技術,通過現代管理實現規范化、網路化、國際化和產業化來解決高技術產業的資金、技術、市場和風險問題,創造高於傳統工業幾十倍的勞動生產率。像300年前工廠吸引投資者和無地農民一樣,來吸引大學和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為他們提供信息、技術、資金和市場等一切創業服務。這種新型的社會組織當然需要專門政府機構管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增長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歸根到底要靠高技術產業化來實現。

D. 知識經濟什麼

知識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它是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是一種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經濟。

知識經濟的特徵是:①知識成為發展經濟的資本,這是知識經濟最重要的一個特徵。目前擁有資產600億美元,連續多年居世界富豪榜首的比爾·蓋茨就是最具說服力的例證。②知識密集型產品的比例大大提高,即產品的知識含量越來越高。一片指甲大小的晶元可以存放兩年的《人民日報》的信息量;一張光碟可以存儲一部網路全書的內容;幾張光碟可以替代一個傳統的圖書館。有人形象地稱它為「無重量」經濟。③網路化趨勢空前增強。知識經濟注重信息和知識的擴散和使用,網路化大大消除了知識應用所受到的時空限制,由此也產生了網路經濟。④終身教育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必然選擇。在知識化、網路化的知識經濟時代,腦力勞動將是絕大多數人的謀生手段,知識將成為人們最基本的消費品,知識的佔有量將是衡量富裕程度的基本標准,社會每一個成員自身的生存能力將最終取決於獲取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學習成為人們的終身需要。

E. 為何創新是21世紀知識經濟的呼喚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新時代,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或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對社會生活諸方面將產生較大影響,尤其對市場經濟的影響和作用更為人們所關注。知識來源於學習,學習是讀書、思考、實踐的完整過程;學習不僅有個全面掌握知識問題,也有一個由知識到能力的轉化問題。能力強弱關鍵取決於轉化和運用知識再創造的能力,這種能力可造就知識經濟駕馭市場經濟。一、正確把握知識經濟的特徵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它與其他事物一樣,有自身的特徵,正是這些特徵,不僅使其與傳統的經濟形態相區別,而且決定了對市場經濟各個方面產生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知識經濟的特徵包括:經濟基礎知識化,經濟發展支柱高科技化,勞動智能化,資產投入無形化,經濟決策知識化,經濟發展可持續化,世界經濟一體化等,但最根本的特徵是經濟基礎知識化和資產投入無形化。——經濟基礎知識化。是指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知識信息將居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從基本的生產要素看,知識經濟社會同傳統的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相比,已經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傳統農業社會中,土地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最重的「資本」。而在知識經濟時代,天然的資源已經不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關鍵,一切都以知識為基礎。所有財富中心都是知識所有經濟運作也都依賴於知識的存在,所以知識是最基本的生產要素。其它的生產要素都要靠知識來更新和裝備。在未來的知識時代,一個國家國民素質的高低,掌握知識的程度,擁有人才的數量,特別是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將成為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國際競爭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關鍵因素。 ——資產投入的無形化。知識經濟是以無形資產投入為主的經濟,知識、知力等無形資產投入起決定性作用。人類社會的任何一種經濟形態,都離不開資產投入,資產投入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其經濟的發展速度。傳統工業經濟需要大量的資金、設備的投入來決定經濟的發展,知識經濟的運行是大量無形知識和有形知識活動的有機結合,即把大量的各種知識運用於滿足人類需要的各種物質和非物質產品的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知識經濟不是不要物質資源,而是最大化利用資源,並且使「生產」和製造「物質產品的方式發生重大的、革命化的變化。由於自動化生產,信息化管理以及企業的組織形式,生產方式的柔性化,使得無形資產——知識的投入,對市場經濟的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經濟發展支柱高科技化。它包含著信息、網路、軟體、虛擬、勞動知能、虛擬化。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化,有人曾把石油比作工業經濟發動機的燃料,而信息則是知識經濟發動機的燃料。信息技術產業是知識經濟的主要產業。——網路化。一直是人類文明進程的重要標志。工業經濟的最重要的基礎是公路網、電網、鐵路網和電話網;而高速、互動、傳遞信息、共享知識的新一代網路構成了知識經濟的基礎設施。網路特性將是一個給企業帶來無限商機、龐大的全球性信息市場。——軟體化在知識經濟中,軟體產品的比例大大增加,其本身不僅可作為一個產業,而且以前的傳統產品也可以通過增加軟體裝置以提高知識含量和科技含苞欲放量。知識經濟的軟性化的特點還表現在企業組織形式和生產方式的柔性化方面。——虛擬化由於經濟活動數學化和網路化的加強,使空間變小,世界成為「地球村」。同時,又能使容間擴大,除物理空間外,多個媒體空間通過信息處理可以虛擬市場,虛擬現實,如虛擬銀行等。——勞動知能化:知識轉化為知能應用於勞動之中,自古至今,人們一般都較為多說勞動創造財富,而今說知識才是真正創造財富。通過知能發揮簡化和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體力勞動,也輕便了許多勞動力。——經濟決策知識化,它包含著中空化和知識資本化,在知識經濟時代,所謂中空化,由於高度的信息化,導致最高決策層能夠同最基層的執行單位直接聯系,使中間組織的作用極大的減弱。從一個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來看,管理層次將減少,特別是中間層次的作用會逐漸消失。而知識資本化在知識時代,知識成為生產要素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將成為分配的主要依據之一。——可持續化。知識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其主要生產要素是知識、智力和人的創造力,可以重復使用在使用過程中其價值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而較少消耗自然資源。不僅如此,還能開發新的尚未利用的自然資源來取代已近耗盡的稀缺自然資源。因此,知識經濟是促進人與自然相互協高、可持續發展的經濟。——世界經濟一體化。知識經濟是世界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經濟。知識無國界,以知識為主要經濟資源的知識經濟必然成為全球性的經濟活動。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任何國家不可能在所有的高新技術領域全面領先,必須相互補充、相互協作,這就必然促進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二、充分認識知識經濟對市場經濟的影響和作用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條件下特有的經濟組織形式和資源配置方式,是以市場作為配置資源的基礎性手段的經濟。西方國家市場經濟有幾百年的歷史,工業經濟有了長足發展,現在已步入後工業社會,可以說,市場經濟與工業經濟是一對孿生姐妹,她們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共同發展。或者說她們就像一駕馬車的兩個輪子,共同承負和推動資本主義經濟這駕馬車向前狂奔。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將出現的知識經濟,是更為先進、更為高級的經濟形態,需要更加靈活、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與之相適應。不斷發展的市場經濟無疑為知識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成熟、完善的市場經濟是知識經濟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唯一有效的經濟組織形式或資源配置方式。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知識經濟悄然興直的一場無聲革命,對市場經濟的各個方面,尤其是生產要素、勞動力結構、價值取向、市場特徵、市場競爭和周期、生產方式、產業結構和企業行為都將產業重大的影響和作用。——導致生產方式的變化。知識經濟社會,由於知識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也就引起了生產方式的一系列變化。一是非標准化生產取代了工業經濟時代的標准化生產。工業經濟時代生產方式是標准化、專業化、社會化,也就是大批量、單產品、高效率,一條生產線生產出成批的產品。知識經濟時代是非標准化生產方式,即小批量、多品種、高效率,它應用計算機輔助創造。二是分散生產取代了工業化時代的集中生產。工業化生產以工廠為中心,集中成千上萬工人,形成大規模生產,而知識經濟是通過計算機網路,分散在辦公室和家裡指揮生產進行。——導致產業結構的變化。知識經濟必將引起產業結構一系列變化,一是導致一大批新產業的興起,信息產業將成為社會經濟的主要產業。二是作為工業經濟主幹的製造業將發展顯著變化。表現在製造業在整個經濟中的比率下降,製造業已注入越來越多的新科技知識,正逐步實現「軟化」。三是經濟重心由製造業向服務業轉化。在知識經濟時代,由於知識的編碼化傳播,加上國際間快速、寬頻、兼容的信息高速公路網路形成,服務將走向全球一體化的立體化,超越空間領域的限制,服務業在人類社會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導致企業管理模式的變化。工業時代的生產是以龐大的規模和集中的管理來更好的控制市場的原料供應,以此來獲得較高的效率。但是知識經濟卻不是這樣,它是靠不斷找出需要同解決辦法之間的聯系。成功企業所提供的價值來自解決問題所需要的專業研究,工程和設施服務,專門銷售和咨詢服務以及把上述兩個方面聯結起來的專門化戰略,加上金融和管理服務,實際上只有這種價值才不易在世界范圍內被模仿。所以,在知識經濟中,創尊長服務將替代控制和管理,成為新的增長點。——知識成為基本生產要素。在傳統市場經濟概念中,生產取決於所有生產要素的數量,特別是勞動力、資本、設備和資源,知識和技術被僅僅視為外部要素。而知識經濟時代的生產要素概念遠遠超出於傳統市場經濟的生產要素概念。知識經濟是以知識及其產品的生產、流通和消費為主導的新型經濟,知識已不是經濟增長的「外在變數」,而成為創造社會財富諸要素中最基本的生產要素。經濟增長主要取決於智力資源的佔有和配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由於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科技的產業化速度大大加快,人類認識和開發資源的能力大大增加,勞力、資本、資源對經濟增長的作用退居次要地位。——從事知識生產和傳播的人成為勞動力結構中的主體。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在最近30年所獲得的知識約等於過去兩千年之總和,而未來若干年內物質和知識還會在許多領域出現更為驚人的突破,預計到2050年,人類現今所掌握的知識屆時將僅為知識總量的1%,知識更新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在知識經濟社會,知識對經濟的作用越來越大,經濟的知識含量越來越高,不但高科技產業凝聚了人類創造的尖端技術,就是傳統的農業、製造業,也是經過知識「充電」的技術密集型產業。知識的日新月異和高科技的飛速發展,要求勞動者不斷學習、掌握和更新知識。從事知識生產和傳播的人成為勞動力的主體,知識階層倍受尊崇。可以這樣說,是否具備掌握不斷推陳出新的知識和能力,是否擁有大量高素質的人才資源,是否真正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識的社會氛圍,是否能實現勞動力主體知識化,將是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否取得知識經濟時代的領導地位、贏得未來發展主動權的關鍵。——價值取向發生質的變化。市場經濟是以等價交換為原則的。價值規律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經濟規律。農業經濟的價值體現在勞動力和土地的佔有上,工業經濟的價值體現在資源和金錢的佔有上,而知識經濟的價值則體現在知識和智力的佔有。知識、信息和技術在一定意義上是比貨幣實物資本更重要的資本,是最為重要的社會財富。從個體商品來說,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商品凝結的知識量成正比關系,知識量越高,商品的價值越大;從社會經濟來說,知識成為社會生產的新的資源,知識、智力的投入對經濟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知識成為無形資產理真氣壯的介入分配,社會價值取向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正如美國著名未來學家托夫泰所說:「正如工業革命使金錢取代暴力成為控制社會的主要手段一樣,正在到來的變革使知識取代昔日金錢至高無上的地位而成為主要的權力象徵」。——網路經濟成為市場的新特徵。市場經濟是交換經濟,市場是商品交換的載體。在知識經濟社會里,生產的社會化達到相當高的程度,無國籍的跨國公司經營活動成為世界經濟的主流,網路經濟成為市場的新特徵,在「網路」這一神奇的市場里,千百億資金在這里流動,成千上萬的合同在這里簽署。傳統的商業運作已經消伯,取而代之的是電子支付、電子采購和電子訂單,電子貿易將形成傳統市場經濟的一次革命隊伍。由於市場交換方式的電子化、信息化、網路化,國際市場規模空前擴大,所有經濟活動和經濟過程在一個以計算機、通信、網路技術聯系起來的世界復雜網中相互滲透、相互作用,被捲入統一的、開放的、無國家、民族界限的全球市場。——市場競爭被賦予新的內涵。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競爭導致優勝劣汰,是經濟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報載,興世矚目的人類基因組已繪制完成人類基因代碼草圖,精確的人類基因圖譜有望比計劃提前2年完成。這項人類科學史上前所未有的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最具挑戰性的基礎研究項目,其費用之大、技術之復雜、困難之多是空前的,而其發展之迅速也是空前的。究其原因是競爭,是充斥整個科研過程方方面面的公私競爭,地區競爭。因為誰先搶到基因專利,誰就爭得巨大的商業利潤;誰獲得的專利越多,誰在未來的生物工程產業的收益就越大。正如比爾、蓋茨說,下一個創造出更大財富的人將出現在基因領域。可見,知識經濟社會的競爭,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土地、勞動力、資本的競爭,而是知識的競爭,科技的競爭,高素質人才的競爭。圈地運動曾使一些人因為獲得土地而成為農奴主,資本的原始積累曾使一些人因為具備工業經濟競爭的基礎而雄踞壟斷資本地位,下個世紀殘酷的競爭鹿死誰手?阿爾溫、托夫勒在《力量遷移》一書指出,從個性生活、國內政治到全球競爭,誰能控制知識這一力量源泉,誰就能最終贏得勝利。——經濟周期步入可持續發展軌道。傳統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高度社會化,土地、勞動、自然資源、資本等有形資產的,配置,靠市場這只無形的手來調節,不可避免地出現盲目性和自發性,因而工業經濟時代的基本特徵就「周期性」。資本主義從來沒有擺脫過衰退周期和經濟危機的煩惱,馬克思說,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的不治之症。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限資源」,經濟的增長不再是以資本的總量和增量為依據,以自然資源的極大浪費和掠奪為代價,而是利用知識這一新的資源的無限創造性和更新快捷性,科學利用有形資產,加速發展高技術產業,產業結構由於科技創新得到更新和調整,經濟被注入新的活力。經濟危機和周期被技術創新抵消了,經濟衰退的周期也被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大大弱化了,市場經濟周期規律被可持續發展所取代。——經濟增長方式是「收益遞增」。工業經濟遵循的是「收益遞減」規律。經濟增長是外延性增長,注重的是勞動力、資本、原材料等生產要素的投入,新古典經濟學的生產函數理論認為,隨著這些要素的更多投入,回報率會遞減。知識經濟時代的經濟增長是內涵性增長,主要靠技術和知識的投入而非投資和就業的增加,知識可以通過溢出效應,在幾乎不增加額外投資的情況上反復利用,從而可以大大提高投資的回報,對知識的投入呈現「收益遞增」。——市場經濟在各國之間相互滲透和包容,趨向國際化。馬克思說: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合理配置,經濟超越了民族、國家和政治疆界,國家之間的經濟關聯性和依存性不斷增強,作為上層建築范疇的市場經濟體制,盡管世界上各國的模式不同,由於知識經濟所帶來的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和制約,它們相互滲透,相互包容,趨向聯合,形成最有利於知識經濟發展的體制模式。三、領導駕馭市場經濟必須掌握知識經濟知識經濟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發達國家正在發展知識經濟,對廣大發展中國家構成巨大挑戰。跨入新世紀,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現代科學的日新月異,特別是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化迅速崛起,促進了以網路經濟為核心的新經濟發展,並大大加快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所以需要人們掌握好知識經濟來駕馭好市場經濟,身為領導更要適應其中。在現實的生活中,常用三種詞彙來描述人們,那就是「好人、能人、完人」。來描述人的不同類型,改革發展時至今日,促使人們更進一步清楚的認識到:僅是「好人」不一定能駕駛市場經濟的人,而古訓今傳「完人」是沒有的。要適應今天、明天和未來的發展需要的是「能人」。而且要能力加好人,必須是懂學習、有文化、知識淵博有真才幹,會想事、想好事;能幹事,干成事;成大事,不出事;好共事,不誤事;只有這樣德能兼備的人,才能駕駛好市場經濟向前發展,成為適應時代呼喚的新領導。——領導與管理是兩個有關系又有差異的概念。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華倫.班尼斯認為:「領導者是做正確的事情的人,而管理者是將事情做正確的人。」這就是說,領導是為組織確立正確的發展方向和前進目標,制定進行變革的戰略,並動員和聯合組織成員、激勵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實現目標而奮斗;管理則是在既定的目標下,依靠維護組織內部的秩序,保持組織各部門之間的和諧與協調,使組織能高效地實現目標。兩者既有明顯差異,又有密切聯系的。沒有與正確領導相結合的管理,會偏離正確的發展方向,效率再高也產生不了好的效果;沒有與高效管理相結合的領導,即使前進目標正確,也難以有效實現。面對現代市場經濟的各種挑戰之爭,領導者要提高駕馭能力和水平,客觀上要求各級領導既要精於管理,管理者也要善於領導,在國際學術界,近年來卻出現將領導和管理明確區分的明顯的研究趨勢,有的學者不認為它們是兩個獨立的系統。從實際情況看,美國的公司、企業的經理們在20世紀70年代還把大部分時間用於管理而在80年代中期以後,卻轉而把大部分時間用於領導,這種趨勢的出現不是偶然,而是時代的使然。——新世紀社會走向信息化的速度加快,知識日益成為主要的生產要素。信息和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信息在全球范圍內即時地廣泛傳播。隨著高技術產業比重的擴大及其向傳統產業的滲透,知識在諸生產要素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作為一個現代領導者必須勤於學習、善於學習、廣闊知識視野,廣泛吸收新的知識,並善於思考,廣博知識領域,把間接得來的知識與生產力的實際緊密聯系起來,把自己積累的豐富經驗進行理論提升,成為一種學習型領導。——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現代領導者不可缺少的素質和能力。為加速全社會的科技進步,關鍵是要加強和不斷推進知識的創新,技術的創新。要實現技術創新,又必須相應地推進觀念的創新和體制的創新。對於一個現代領導者僅僅會管理,在維持現有秩序的條件下使事情高效運轉來說是遠遠不夠的。他必須能預見變革,為適應變革而不斷推動創新,成為一種創新型領導。——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綜合國力競爭在世界范圍內日趨激烈,對於現代領導者來說,視野必須有更大地放寬,知識必須向多方面拓展,駕駛全局的本領必須進一步提高。隨著改革開放的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易組織,將進一步融入世界市場體系中,要求現代領導者,不僅需要了解本地區和全國的市場動向,而且需要大大提高對世界市場的現狀和趨勢的關注程度。不能滿足於熟習本行業和少數相鄰行業的情況,而必須大力擴展自己的視野和知識面。一個現代領導者需要不斷增強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下總攬全局、從容應對的本領,成為一個戰略型領導。——市場經濟主導世界,新經濟初見端倪,與之相適應,領導的功能需要隨之變化。在知識、技術密集的新經濟組織中更需如此,領導就是服務,作為現代領導應該成為一種服務型的領導。改正領導方式,自覺轉變領導觀念,並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為我國在本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堅持不懈地提高領導能力和本領。豐富領導經驗和閱歷,不斷提高服務成效和水平。領導的知識化也逐步增強,原有的領導者需要拓寬自己的視野,汲取新的知識,增強對實際經驗的調查和體會,還需要大量吸收新鮮血液,特別是要吸引一批有志於此的有實際經驗的知識豐富的領導者參與。學習方式也要生動多樣,增加雙向交流,集體研討,案例分析等,以期收到增進領導能力的實效。——領導者如何駕馭市場經濟是個大課題。歷史往往有著驚人的巧合。從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市場化在全世界范圍內迅猛發展。佔世界人口大多數的原有、現有社會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開展了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為市場經濟體制在全球范圍內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特別是在20世紀的最後10年裡,地球上的最偉大事件應屬於全球絕大多數國家都認識到必須走市場經濟的改革之路。十分明顯,在全球范圍內,誰在市場經濟改革中下手早,誰的經濟就有活力,否則就問題成堆,積重難返,這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中國正是抓住了這十年難得的機遇,使我國的綜合國力得以迅速增強,中國市場經濟車輪已不可逆轉,它是中國強大、繁榮的保證。現代領導提高素質的重中之重必然是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千規律、萬規律、價值規律第一步。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迫使現代領導者盡快認識市場經濟的本質及特徵。。市場經濟在它的自身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傳統市場經濟和現代市場經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經濟全球化興起等傳統市場經濟又逐步發展成為高級的現代市場經濟。除了傳統的市場經濟特徵完全適用於現代市場經濟之外,又形成了若干新的特徵:社會商品化程度達到空前的高度。它不僅包括著有形的特質產品的商品化,還包括著人力資源、金融、技術、管理、咨詢、信息、服務等無形生產要素的高效商品化。社會資源走向證券化、股票化和票據化,並使市場配置社會資源的功能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為適應現代市場經濟需要的中介組織應運而生、日趨完備,如,會計師、統計師、評估師、律師等事務所等,它們是不拿工資的「經濟警察」,確保了政企分開,提高了資源的配置效益,降低了市場交易的成本,實現了市場交易的規范化,交易方式的程序化,市場管理的法制化,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福利的普及化。如何把握市場經濟規律已經現實地擺在了每位現代領導者的面前。認識它是駕馭它的前提,只有充分認識它,才可能嫻熟地駕馭它。——「多時賤如水,少時貴如油」——迅速准確地捕捉到市場信息是現代領導者駕馭市場經濟的首要前提。我國的市場經濟改革進程,正是在全球信息撲面而來的大環境中進行的。信息化既給我國的市場經濟改革帶來了空前的機遇,同時也給我們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這場信息戰的參與者不但有企業家、政府公務員,還有國家,它們無不處於不斷的博奕之中。在邁向市場經濟的改革中,一改以往黨、政、企、事各級領導幹部那種「紅頭文件」辦事和等、靠、要的傳統作風,迫使他們時時刻刻面對市場的挑戰,不斷地開拓、創新、進取,否則必然被淘汰。在現在的市場經濟社會里,「信息值千金」的道理幾乎盡人皆知,但是,信息到底能不能值千金,還必須有許多條件相配合,諸如:怎樣科學地對信息加以分析、判斷;怎樣把有價值的信息加以科學預測;怎樣對有價值的信息進行科學決策;怎樣把信息加以科學地、有效地、果斷地運用等等,都是精明領導者的重任。欲使信息真正價值千金,還必須具備對信息反應的靈敏性,對信息判斷的准確性,對信息應變的靈活性。信息化發達到今天的程度,人們對此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難怪人們說道:「在今日之市場經濟社會里,資本、資金已經不再重要,有豐富知識的頭腦、信息才是真正的財富」。有了後者,「你想要多少錢,就有多少錢,你想辦成多大的事,就可以辦成多大的事」。新世紀的現代領導者開發、駕馭信息的能力,便自然成為駕馭市場經濟的首要前提。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黨政領導者必須從「又吹口哨、又踢球、黃牌、紅牌一起用」迅速轉變到只當「裁判員」的角色上來。——考察我黨的發展歷史,不同歷史時期黨政幹部的用人標准有別。革命戰爭年代的用人標準是看一個人在戰場上的表現,自然淘汰異常嚴酷,建國後,在高效計劃經濟的體制下,是看一個人在行政命令和絕對服從框架中的執行能力;那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黨政幹部用人標准又是什麼呢?從中國與蘇聯所走過的不同道路中,不難發現其真諦。為了穩健地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我國各級黨政領導幹部必須是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帶頭人。必須轉變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的角色,加快轉變成為公正的「裁判員」角色上來。這些新的素質和能力可以歸結為:必須始終堅持發展生產力,克服「行政一體化」的動力扭曲現象。必須適時轉變政府機關制定政策法規的職能。著力建立起一定利益表達和維護的中介組織體系。政府要花大力氣彌補市場經濟的不足,應通過調節收入分配,在提供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功能。要真正成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帶頭人,就必須自覺地、努力地以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來規范自己,提高自身的服務能力和水平。中國向市場經濟的改革之路既生動活潑,又驚心動魄,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是一次極其復雜、深刻的革命,領導幹部只有不斷增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把握好知識經濟,才能成為真正駕馭市場經濟的高手

F. 知識經濟時代是什麼意思

只有運用對稱的、五度空間的、復雜系統論的方法的對稱經濟學才有可能真正揭示知識經濟的本質、結構、意義和功能,才能科學定位作為經濟形態的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經濟,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工業化、信息化和知識化是現代化發展的三個階段。教育和研究開發是知識經濟的主要部門,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是重要的資源。

(6)創造知識經濟時代擴展閱讀

影響

知識經濟的興起將對投資模式、產業結構和教育的職能與形式產生深刻的影響。在投資模式方面,信息、教育、通訊等知識密集型產業展現出的驟然增長的就業前景,將導致對無形資產的大規模投資。

在產業結構方面,一方面,電子貿易、網路經濟、在線經濟等新型產業將大規模興起;另一方面,農業等傳統產業將越來越知識化;

再者,產業結構的變化和調整將以知識的學習積累和創新為前提,在變化的速度和跨度上將顯現出跳躍式發展的特徵,還使經濟活動都伴隨著學習,教育溶於經濟活動的所有環節;同時,知識更新的加快使終身學習成為必要。

資源利用智力化

從資源配置來劃分,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可以分為勞力資源經濟、自然資源經濟、智力資源經濟。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人力等智力資源為資源配置要素的經濟,節約並更合理地利用已開發的現有自然資源,通過 智力資源去開發富有的、尚待利用的自然資源。

G. 知識經濟時代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當人類社會站在21世紀的門檻之上時,知識經濟正悄悄地向我們走來。何謂知識經濟,1996年由西方國家組成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表的題為《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的報告中,首次將知識經濟定義為: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上的經濟。這一定義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同,它表明人類社會正在步入一個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核心的、以知識資源的佔有、配置、生產、分配、消費為最重要因素的新的經濟時代。

知識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是對經歷了二百餘年發展的工業經濟的超越與創新,具有一系列嶄新的特點。其一,知識經濟是以新科技革命為依託的信息化經濟。以往工業經濟的發展和繁榮直接取決於資源、資本、硬體技術的數量、規模和增量,片面追求產品技術的極致和單一商品生產規模的最大化;而知識經濟直接依賴於知識或有效信息的積累和利用,將知識作為追求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強調產品的數字化、網路化和智能化。其二,知識經濟是以高科技人才為核心的人才經濟。現代國際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其關鍵是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新科技領域的競爭,而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核心因素是人才的競爭。近年來,國內外一些高新科技企業,無論是美國著名的微軟公司,還是中國馳名的北大方正、清華同方之所以能夠異軍突起,高科技優秀人才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三,知識經濟是一種創新經濟。這種創新決非是傳統工業技術的簡單創新,而是建立在最新高科技成果基礎上的、在一系列新興領域的全新開拓與創造。根據聯合國組織的分類,具體包括信息科學技術、新材料科學技術、空間科學技術、海洋科學技術、有益於環境的高新技術和管理軟科學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其四,知識經濟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球一體化經濟。因為全球信息網路的開通及進一步發展,不僅使全球信息資源共享成為可能,而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必將為整個人類社會充分利用、享有信息資源提供更為快速便捷的手段和更為廣闊的空間。

知識經濟的興起,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並將成為21世紀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對整個人類社會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及思維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

首先,知識經濟的興起使原有的生產力要素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一方面,促使生產力中的首要因素——勞動者,從原來工業經濟條件下的「體力型」、「技能型」轉化為知識經濟條件下的「科技型」、「知識型」,高科技專業技術人員在社會生產中的作用日益增強,特別是那些掌握高科技知識、具有開拓創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成為企業和經濟發展的關鍵,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競爭能力和最終命運。

另一方面,生產工具原來在很大程度上被作為人的肢體和體力的延伸,所以在工業文明的條件下,人們主要依靠依據物理機械原理製造的普通機器進行生產;而在新科技革命的條件下,人的智能在生產工具中得以進一步延伸,人類生產越來越多地依賴智能機器。建立在新科技革命基礎上的知識經濟,將使高科技含量的智能機器成為社會生產各個領域的必備工具,為人類的社會生產開辟一個新的廣闊的空間。

同時,知識經濟的興起將使社會經濟的發展最終擺脫了自然資源的羈絆,大量新型的人工合成材料和復合材料的出現,使新材料作為一個高科技含量的產業脫穎而出。由於諸多新材料被廣泛使用,使大量的新產品不斷涌現。

其次,知識經濟的興起使原有的資產形態發生了重大轉變。

以往的工業經濟特別注重於有形資產的投入,即以貨幣、機器設備、廠房、能源等作為其發展壯大的基礎;而知識經濟則主要是以無形資產的投入為特徵的,將智慧資本作為其資產和企業成長的基礎。所謂智慧資本就是知識的資本化,主要由擁有研製開發現代高新科學技術能力的人才構成。例如美國著名的微軟公司,其股票在證券市場的市值超過固定資產占整個底特律資產一半的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實際上,微軟公司擁有的固定資產是根本無法與規模龐大的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相提並論的。但是,其股票的市值、每年的生產總值以及創造的利潤總額之所以能夠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相抗衡,關鍵是微軟公司在其軟體產品中所附加的人的創造力和世界領先的技術。再如生產計算機核心設備路由器的美國CISCO公司,之所以能夠在世界市場上稱雄,並不是因為它擁有雄厚的資本、龐大的生產規模及可靠的物質能量來源,而是它擁有掌握高新技術的專門人才和這些人才所擁有的世界領先的技術。就我國國內的情況而言,諸如聯想集團、北大方正集團、清華同方集團等高新技術企業,之所以在短短的幾年中脫穎而出,關鍵也是它們所擁有的高新技術人才發揮了超值的作用。所有這些表明,在高新技術企業,以人才為載體的智慧資本已成為它們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成為這些企業的核心。

第三,知識經濟的興起促使經濟增長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主要取決於實物、勞力、資源、資金等這些外延性擴大因素的密集程度,故而是一種粗放經營的發展模式。而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經濟的發展主要依靠知識及有效信息的積累和利用;經濟發展的狀況,取決於科學、技術、管理等集約性因素的密集、轉化程度和諸因素的最佳組合,取決於人力資源效能的充分發揮和創新能力的充分展示,所以是一種集約經營的發展模式。越來越多的材料說明,只有充分運用當代最新的科學技術,大力發展知識經濟,才能真正實現科學與經濟的最佳結合,實現經濟的持續發展。今天的西方主要發達國家之所以經濟發達,最重要的是它們擁有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據統計,近50年來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美國為51%,前西德為78%,英國為73%,法國為76%,日本為55%。而且這一比例隨著新科技革命的發展還在提高。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美國,自90年代以來在自然資源消耗沒有大量增加的情況下,實現了經濟的持續增長,連續5年經濟增長率保持在3%,各項經濟指標表現良好,呈現高經濟增長率、高出口率、高企業盈利率;低失業率、低通脹率、低財政赤字的態勢,綜合競爭力在發達國家連居榜首。這其中與知識經濟的迅猛發展直接相關,近3年美國經濟的增幅中有27%歸功於與網路技術有關的高新技術企業。

第四,知識經濟的興起使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發生重大轉變。

一是促使人們形成一種與當今世界發展圖景相適應的全方位開放意識。當代新科技革命使世界經濟的聯系日益增強,出現了世界經濟國際化、經濟活動全球化、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局面。知識經濟的興起正是以世界經濟一體化為依託,用計算機網路將世界聯為一體。通過計算機網路人們可以任意獲取、輸送、篩選所需要的信息,並突破國界的限制在網路上漫遊。從而使人們徹底突破原有的、潛在的僵化封閉半封閉意識,確立一種全新的開放意識。二是促使人們形成一種人與自然界協調發展的新的發展觀念。傳統的發展觀將經濟發展作為唯一的目標選擇,將人與環境對立起來,為追求經濟的發展不惜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這是一種短視和有害的發展觀。建立在當代新科技革命基礎上的知識經濟產生於多種自然資源幾近耗竭,生態環境日趨惡化的時代。面對這一嚴峻的挑戰,它把科學與技術有機地融為一體,既要求人們科學、合理、綜合、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同時又注意開發尚未利用的自然資源來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資源。在追求人類自身價值的同時,尊重自然界和環境的價值;在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注意解決好保護和補償的問題,實現人與自然界的協調發展,進而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三是促使人們的創新意識大大增強。如果我們把農業經濟看作是人們休閑的散步,工業經濟則是帶有較強競爭意識的競走,而知識經濟則成為令人心懸的百米沖刺。它的動力源泉就在於不斷的創新,只有創新才能生存、發展,否則隨時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險。四是促使各國政府和公眾教育、科技意識的不斷增強。人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當今世界富國與窮國的差距,包括企業間的差距,在相當程度上是知識的差距,沒有科學知識的傳播,就不會有經濟的持續發展。一個民族的受教育程度和科學文化素質高低,直接涉及到該民族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的能力。教育不僅關繫到一個國家的現在,而且關繫到它的未來。所以,一些有識之士深刻地指出:二十一世紀的競爭,不僅是經濟的競爭,更重要的是教育、知識的競爭。全球科技和教育意識的不斷增強,正是新科技革命條件下,知識經濟的興起給人們所帶來的最重大的觀念轉變之一。五是促使人們的資源觀念發生深刻變化,在當今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已被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在未來的世界,社會的發展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對有效信息的吸收、處理、運用能力。誰擁有的有效信息越多,誰創造的物質財富就可能越多。六是促使人們的社會價值觀發生深刻變化,智慧資本作為一種無形資產迅速升值,擁有更多知識的人獲得高報酬的機會大大增加,知識強國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信息產業的產出迅速膨脹,這都會對人們原有的社會價值觀產生重大影響。

第五,知識經濟的興起將進一步推動全球社會的整合。

從世界的角度而言,知識經濟的興起將進一步加速全球的多極化進程。這是因為新技術革命開辟了十分廣闊的新技術產業領域。僅以信息科學技術為例,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在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晶元技術、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光纖技術、網路技術、軟體技術以及層出不窮的高新技術中全面領先。任何國家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智力資源而有所作為。特別是原來經濟相對落後的國家,可以通過吸收、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發揮後來者的優勢,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世界大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同時,知識經濟的開放性要求不同的國家在各自擁有優勢的技術領域,實行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尋求共同發展。任何國家不可能實行全面的技術壟斷,也不可能脫離開其它國家而獨自獲得發展。世界眾多國家科學技術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經濟的整體增長,大大推動了全球多極化的進程。

從各國的角度而言,知識經濟興起將有助於各國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因為從一定意義上講,知識經濟所採用的一系列最新科學技術是當代最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先進的生產力客觀上要求先進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與此相適應。但是,世界各國原有的經濟、政治體制在不同程度上與知識經濟條件下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甚至存在較大的沖突和矛盾。這就要求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對不適應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勞動組合方式、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進行徹底的改革。在這種情況下,每個國家都面臨著只有改革、調整才會興旺發達;不改革、不調整則肯定落後、衰退的嚴峻抉擇。可以說,無論是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無論是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和地區,還是發展中國家,「改革」一詞是近些年來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盡管這些國家改革的性質、改革所採取的具體措施和方式有很大的差別。但是,建立一種能夠適應知識經濟發展需要的、可以盡快推動本國經濟發展的、不斷增強綜合國力的社會經濟、政治體制,已成為世界許多國家面臨的共同任務和致力解決的急迫課題。

同時,知識經濟的興起將進一步加速全球的民主化進程。民主與科學密不可分,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近二十年來,全球民主化進程加快,可以說當代新科技革命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知識經濟的興起必將進一步推動這一進程。這是因為,知識經濟的興起是以教育的高度發展為前提的,隨著人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就為他們參與國家的政治、經濟生活奠定了必備的知識基礎和能力;隨著電腦的推廣普及,特別是電腦互聯網路開通,使各種信息資訊更為開放和豐富,為公眾參與國家政治、經濟生活提供了信息來源;伴隨信息資訊的開放,使得政府管理活動日趨公開化,並促使政府官員與公眾就一些重大社會問題進行直接的對話或討論,以求取得相互理解和共識,進而推動世界各國的民主化進程不斷向前發展。

面對知識經濟興起的巨大沖擊,我們既要正視當今中國社會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又必須牢牢把握時代為我們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立足國情、面向世界,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持科教興國戰略,健全和完善面向知識經濟時代的國家創新體系,充分發揮我國現有的制度和人才優勢,爭取在高新科技的某些領域有所作為,佔有一席之地,從而為我國順利跨入21世紀並實現既定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H. 如何構建知識經濟時代企業文化

一、構建知識經濟時代企業文化的必要性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文化成了決定現代企業效率高低乃至效力強弱的重要因素,每一個成功的現代企業都有其獨特而牢固的企業文化,這是它們的共同點。
隨著時代的發展,時代對文化的要求在發生變化,企業文化也應該按照時代的要求賦予新的內容。而產生於工業經濟時代的企業文化理論,已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或更新或變革或重塑。也就是說,企業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靜止的真理,它必須在分析繼承本民族、本企業的優良傳統和管理風格的基礎上,吸納其他文化有益的營養,反映時代要求,體現時代精神,不斷向前發展,這就是企業文化的時代性和繼承性。在知識經濟時代,國家經濟的競爭主要是企業實力的競爭,而企業的競爭又能引向了企業文化的競爭,要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有創新型企業,孕育企業創新能力的封就是創新型的企業文化。因此,構建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文化,是當前企業管理領域最為緊迫的任務。
二、知識經濟時代企業文化的特徵
作為20世紀70年代末起源於美國的一種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企業文化理論,是工業經濟時代的產物。它具有以下特徵:
1.速度文化。傳統競爭因素的重要性不斷減弱,競爭越來越表現為時間競爭。產品的壽命周期越來越短,研製時間越來越緊,企業獨占技術而有可圖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同時顧客期望得到零交貨期或瞬時服務
。 創新文化。對於企業來說,在知識經濟時代,生產規模或成本不再重要,而等待性和靈活性將成為最寶貴的資源。它新的作用將得到空前強化,並升華為一種社會主題。 虛擬文化。虛擬經營是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典型產物。企業經營的虛擬化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利用高信息技術手段,在全球范圍內通過軟性操作系統整合優勢資源,既增強企業運行的效率和活力,又避免工業經濟時代常規運行中的硬設施投入。其二,只需要保持對市場變化的高度敏感性和研發設計能力,其他生產環節可以全部通過國際分工體系完成。虛擬文化使得企業具有靈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應、高效輸出等素質。 學習文化。在新經濟時代,企業持續運行期限和生命周期將受到最來歷的挑戰,只有通過培養整個企業組織的學習能力、速度和意願,在學習中不斷實現變革,開發新的企業資源和市場,才能應對這樣的挑戰。 融合文化。經濟全球化,導致競爭的內涵發生變化,既競爭又合作的新型競和關系,要求企業必須不斷融合多元化。這種融合應當是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它使得企業能夠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場空間和社會結構,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重組,做到雙贏乃至多贏。
三、知識經濟時代企業文化構建的新工藝趨勢
1.培養和維護企業的共同價值觀。在此知識經濟時代,企業沒有共同的價值觀就會散沙,企業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就沒有競爭力,就不可能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 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重組,做到雙贏。
2.企業聯盟實施雙贏,是當今企業發展的潮流
。為了順應這一潮流,企業需要做到協作競爭、結盟取勝、取得雙贏,合作結盟的目的有的是為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競爭對手雙方的合作途徑就是通過企業文化的融合,使得企業的競爭更加文明,企業不會發生過火、越軌的行為,即企業文化能夠協調企業與競爭對手的關系,使整個行為健康有序地發展。
3.企業在協作結盟中,如果沒有企業文化的融合,就會出現貌合神離,形連心不連現象。 突出企業文化的個性化特徵。在此知識經濟時代,企業文化的構建,都注重突出企業的個性,真正反映企業經營管理和追求目標的特殊性。 注重企業文化人格化的塑造。
4.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將更加註重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的人格化人企合一的境界。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而企業模範人物和企業家則是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的人格化的具體表現。
5. 建立學習型的企業組織。學習型組織的企業文化將更加受到關注,未來最成功的企業將是學習團體,學習越來越為企業生命的源泉。在知識經濟背景下,建立學習型的企業組織
,是保證企業持續發展,增強企業的整體能力,提高整體素質的最為重要的因素。
6.培育具有獨特性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獨特性將越來越表現為企業差別化戰略,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模仿性。在未來企業文化的構建中,培育具有獨特性的企業文化將會表現得更為明顯。
7.注重企業文化教育與企業經營和管理創新的緊密結合。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文化將更為突出地表現為它是一種市場經濟中的微觀文化、企業經營管理文化。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經營實踐中所凝結起來的一種文化氛圍、企業價值觀、經營境界和廣大員工所認同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今後,企業文化教育的發展與企業經營活動和管理創新更加緊密地結合,企業文化建設將主要向著這個方面進行深化和拓展。
8.注重企業家素質。企業家是企業發展的中堅,現代企業家的基本素質是決定其中堅地位的基礎。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家主要不是憑借所有權,而是憑借其豐富的經營管理能力或專業知識及卓越的才能,通過競爭而取得經營管理權的新型企業家。他們是具有較高知識素養和經營管理能力的職業經營者,屬於經營型和知識型企業家。在未來的競爭中,作為企業文化的第一設計者,企業家的素質和決策力將越來越來重要。

I.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社會有哪些影響

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亦稱智能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上的經濟。它是和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應的一個概念。

知識經濟理論形成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1983年,美國加州大學教授保羅·羅默提出了「新經濟增長理論」,認為知識是一個重要的生產要素,它可以提高投資的收益。「新經濟增長理論」的提出,標志著知識經濟在理論上的初步形成。但是,知識經濟作為一種經濟產業形態的確立是近年來的事,其主要標志是美國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為代表的軟體知識產業的興起。蓋茨的主要產品是軟盤及軟盤中包含的知識,正是這些知識的廣泛應用打開了計算機應用的大門,微軟公司的產值已超過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產值的總和。近年來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就是5000家軟體公司,它們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不亞於名列前茅的500家世界大公司。所有這些表明,在現代社會生產中,知識已成為生產要素中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以此為標志的知識經濟將成為21世紀的主導型經濟形態。

知識經濟的特點表現在:知識經濟是促進人與自然協調、持續發展的經濟,其指導思想是科學、合理、綜合、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同時開發尚未利用的資源來取代已經耗盡的稀缺自然資源;知識經濟是以無形資產投入為主的經濟,知識、智力、無形資產的投入起決定作用;知識經濟是世界經濟一體化條件下的經濟,世界大市場是知識經濟持續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知識經濟是以知識決策為導向的經濟,科學決策的宏觀調控作用在知識經濟中有日漸增強的趨勢。

目前,知識經濟作為一種嶄新的經濟形態正在悄然興起。在知識經濟的模式中,知識、科技先導型企業成為經濟活動中最具活動的經濟組織形式,代表了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人們在強調知識經濟這一概念時,主要是區別於物質、資本在生產中起主導作用的物質經濟和資本經濟而言的。與依靠物資和資本等這樣一些生產要素投入的經濟增長相區別,現代經濟的增長則越來越依賴於其中的知識含量的增長。知識在現代社會價值的創造中其功效已遠遠高於人、財、物這些傳統的生產要素,成為所有創造價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識經濟的提法可以說正是針對知識在現代社會價值創造中的基礎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認為知識經濟僅僅是區別於所謂的物質經濟或資本經濟。
其一,人類經濟時代的劃分有自然經濟、工業經濟,但沒有物質經濟或資本經濟的提法。
其二,一個經濟時代的劃分重要的不是生產什麼而是用什麼生產,這里包含一個重大的區別,即一定社會的主導生產工具及由此形成的產業,這顯然不是物質經濟或資本經濟所能反映的。而知識經濟不但從知識在生產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主導經濟增長的知識性產業已經形成。對此美國經濟學家羅默提出,要求在計算經濟增長時,必須把知識列入生產要素函數中。因此OECD定義知識經濟即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正是揭示了知識對現代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並准確地反映了知識經濟的現實。所以,我們從經濟時代的角度來認識知識經濟,才能切實地反映社會財富創造形式的歷史性變化和人類社會已進入一種嶄新的生產方式這一偉大現實。知識經濟是繼自然經濟、工業經濟在人類財富創造形式上的嶄新時代。我們稱之為知識經濟的,就必須使這種稱謂有相應的經濟學理論基礎。這需要一個切入點,這個切入點顯然不是目前報刊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旨在映證知識經濟的提法,而應是論證知識經濟何以可能的理論基礎,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知識經濟的標志和特徵(1)資源利用智力化
從資源配置來劃分,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可以分為勞力資源經濟、自然資源經濟、智力資源經濟。
知識經濟是以人才和知識等智力資源為資源配置第一要素的經濟,節約並更合理地利用已開發的現有自然資源,通過 智力資源去開發富有的、尚待利用的自然資源。
(2)資產投入無形化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信息等智力成果為基礎構成的無形資產投入為主的經濟,無形資產成為發展經濟的主要資本,企 業資產中無形資產所佔的比例超過50% 。無形資產的核心是知識產權
(3)知識利用產業化
知識形成產業化經濟,即所謂技術創造了新經濟 。
知識密集型的軟產品,即利用知識、信息、智力開發的知識產品所載有的知識財富,將大大超過傳統的技術創造的物質財富,成為創造社會物質財富的主要形式。
(4)高科技產業支柱化
高科技產業成為經濟的支柱產業,但並不意味著傳統產業徹底消失。
(5)經濟發展可持續化
知識經濟重視經濟發展的環境效益和生態效益,因此採取的是可持續化的、從長遠觀點有利於人類的發展戰略。
(6)世界經濟全球化
高新技術的發展,縮小了空間、時間的距離,為世界經濟全球化創造物質條件。
全球經濟的概念不僅指有形商品、資本的流通,更重要的是知識、信息的流通。
以知識產權轉讓、許可為主要形式的無形商品貿易大大發展。
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轉化為人才、知識、信息的競爭,集中表現為知識產權的競爭。全球化的經濟與知 權產權保護密切聯為一體。
(7)企業發展虛擬化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發展主要是靠關鍵技術、品牌和銷售渠道,通過許可 、轉讓方式 ,把生產委託給關聯企業或合作企業,充分利用已有的廠房、設備 職工來實現的。
(8)人均收入差距擴大化
這是指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之間而言,是知識經濟帶來的負面效應之一。 這也是在知識經濟 時代,必須掌握第一流知識和信息,佔領經濟制高點的重要性、緊迫性所在之處。

閱讀全文

與創造知識經濟時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