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狙擊手進程創造失敗

狙擊手進程創造失敗

發布時間:2022-08-30 14:19:37

⑴ 關於狙擊手

【狙擊手的概念】

狙擊是「伺人不備,突然襲擊」之意。狙擊手(Sniper)原指從隱蔽工事射擊的人,現在人們常常把經過特殊訓練,掌握精確射擊、偽裝和偵察技能的射手稱為狙擊手。狙擊手已經成為今天特種作戰行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狙擊手常常是特種戰斗行動決定性的關鍵因素,甚至,一名出色狙擊手的行動本身,就可能是一次特種作戰的全部。越戰時,平均每殺死一名士兵需要20萬發子彈,而一名狙擊手卻平均只需1.3發。

【狙擊手的起源】

關於狙擊手的起源,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這個詞源於1773年前後駐扎在印度的英國士兵的一種游戲,那裡的士兵經常獵殺一種名叫沙錐鳥(Snipe)的敏捷的小鳥。由於這種鳥非常難於擊中,因此長於此道的人被稱為sniper。後來,sniper成為專業狙擊手的正式叫法。
第二種說法是,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美國義勇軍的一位夏普少校發現,子彈如果用鹿油包裹,不但能夠方便裝填,還能提高射程與精度。他帶領一支獨立機動的槍手隊伍,以不可思議的遠距離精確射擊,射殺了許多英軍高級軍官,多次以極小的代價換得極大的勝利。於是,人們將射擊精準又冷靜沉穩的射手稱為夏普射手(Sharp Shooter)。在訓練及作戰中,夏普射手由於要長時間貼腮瞄準,所以常常頭戴類似於今天特種部隊戴的面罩以保證其專心一意,於是,他們又被稱作Marksman,即專注的人。後來,這兩個單詞合二為一,被Sniper所取代。Sniper就是今天的狙擊手。
第三種說法是,真正現代意義的狙擊手這一名稱最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當時德軍挑選士兵組成自由行動的狙擊手,他們大多具有獵人和護林員的背景,對東西兩線的英法軍隊和俄軍造成了重大殺傷。為此,在戰爭末期,英軍專門成立了狙擊手學校以培養反狙擊手人才。
1944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上,德國法西斯的第9、第10裝甲師,仗著優勢火力與兵力,氣熱洶洶地向英軍第1空降師一部發動圍剿。可是,這些戴著紅色貝雷帽的英軍士兵大都經過狙擊手的射擊訓練,幾乎個個是百發百中的神槍手。德軍的進攻步步受阻,損失慘重,最後不得不增派反裝甲火箭、自行火炮和火焰噴射器部隊,才在第4天達到目的。這些英軍戰士超群的作戰本領,後來為他們贏得了「紅魔鬼」的赫赫威名。

【狙擊手的目標】

事實上,射擊敵軍人員一般只佔狙擊手任務的一小部分,敵軍的車輛、直升機、通訊設施與油槽、水塔等往往是更重要的狙擊目標,這就更需要狙擊手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以狙擊一輛裝有防彈玻璃的運兵車為例,狙擊手可以先發射一發穿甲彈以擊破防彈玻璃,並直接殺死車內人員。如果第一發未能得手,他就應當選擇穿甲燃燒彈,以其高溫進一步破壞防彈玻璃的防彈性能,並緊隨其後,以連續兩發穿甲彈繼續進行殺戮。如果任務仍未完成,那麼狙擊手的第5發子彈就應當再換成穿甲燃燒彈,並將射擊目標調整為車輛的油箱,造成油箱爆炸。對於僥幸逃出的敵軍士兵,狙擊手則應以一般的子彈一一加以消滅。
理論上說,狙擊手的射殺行動可分為軟性與硬性兩種。射擊坦克裝甲車的通訊天線、車長的潛望鏡與外掛油箱,使乘員下車查看,再進行射殺,屬軟性獵殺。硬性獵殺行動中,狙擊手常常要與反坦克部隊協調配合。先是狙擊手以穿甲燃燒彈引燃坦克車的主動反應裝甲塊,等主動反應裝甲塊燃燒而喪失防禦能力時,反坦克部隊再以反坦克導彈將坦克擊毀。狙擊手有時也獨立實施硬性射殺。以7.26毫米的半自動狙擊槍狙擊一架俄羅斯制米-8直升機,射擊其旋翼軸等外露且脆弱的部位,20發左右子彈就能致之於死地。其他像通訊基地、導彈發射基地、彈葯庫、油料庫等,也都有可供狙擊手發揮天才射擊本領的薄弱環節,關鍵是看狙擊手是否具有足夠豐富的知識與經驗。

【狙擊手的職業思維】

世界各國的狙擊手大都選擇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使用水袋與吸管,而摒棄了常見的軍用水壺。這點巧思,是由狙擊手的職業特點決定的。因為他們往往需要長時間紋絲不動地潛伏在一個隱身處,等待剎那間到來的猛烈決戰。於是,飲水只能改為吸水。
同樣道理,狙擊手的干糧,也都是高熱量的壓縮食品。一塊5立方厘米的食品,就可保證人體18個小時的熱量供應。如果有半個飯盒這樣的食品,那麼,狙擊手就能半個月不用為餓肚皮而憂心了。唯一的缺憾是這種食品的口味稍差了些,據說嚼起來像是吞肥皂。
1997年夏天,美國海軍第7艦隊旗艦「藍嶺」號和導彈驅逐艦「麥凱恩」號訪問青島。一支美國海軍陸戰隊也隨艦來訪,其中就有擔任狙擊手的士兵。看他們的服裝,真可謂「衣衫檻樓」。從頭到腳,背部、後腿全都錯雜地釘掛著綠色、黃色的布條,臉上更是塗抹得黑一道綠一道的,連狙擊步槍上也都纏滿絲絲縷縷的布帶。這種裝束站在軍艦上顯得異常醒目,可一旦隱入叢林,就能立即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難以區分。這也是為了長期隱蔽的苦心設計。
「孤獨而漫長」,這5個字可謂是狙擊生涯簡單而生動的概括了。長時間的野外生存,需要有方便而安全的隱蔽場所。狙擊手所在的位置本身就可視為一個小陣地,它常常被設計成適於偽裝與隱蔽的觀察點,寬約3米,高約1米。通常留兩個出口,一個較大的出口供人員進出,另一個較小的供觀察與射擊使用。射擊口內部往往有平滑的坡度,以使狙擊手在長時間卧姿觀察時,肘部有所依託而上半身不至於過分勞累。
觀察點的選擇,必須充分考慮長時間隱蔽的需要,既要靠近水源,又要保證雨天乾燥不積水、熱天涼爽可通風。不破壞周圍環境,盡量與環境巧妙融合,是偽裝的首要原則。因此,觀察點在建立的過程中應盡量不使用人工物體,而直接採用天然的樹枝、草葉、植被和岩石,如果能利用天然的涵道、岩縫、空心樹乾和樹根,那就更理想了。
開始「孤獨而漫長」的隱身生活之前,狙擊手還應該在周圍撒上催淚瓦斯,以防止好奇而嗅覺靈敏的野生動物湊過來,使狙擊行動暴露,甚至傷害狙擊手。
狙擊手漫長的等待過程,並不如表面看上去那麼平靜與悠閑。他需要獨立地完成野外觀察與追蹤、地圖判讀、情報搜集與分析、進入與撤退路線安排、作戰計劃擬定等准備工作。更重要的是,他無法確知敵情會在何時出現,他只知道,在某一瞬間,他必須以兔起鶻落般的快捷,去奪得決定性的勝利。因此,對於狙擊手來說,每一分一秒寂靜的等待,都充滿驚心動魄的氣氛。這種漫長與短暫、孤寂與激烈的強烈反差,已不是單純生理與技術的充分准備能夠勝任的了。這要求狙擊手的心理素質也超乎常人。

【狙擊手的價值】

以最小的成本使敵軍付出最大的代價,這是當今世界各國不遺餘力對狙擊手大加訓練的根本目的。狙擊手常常執行的命令包括指定狙殺、巡邏狩獵、非硬性裝備破壞、隨隊觀察警戒及火力支援。
執行指定狙殺任務,可以是一名狙擊手,也可以是2人小組,其中一人偵察,一人狙擊。指定狙殺任務要求狙擊手不擇手段地達到目的。槍支之外,弓箭、弩、刀也都是值得一試的利器。
狙擊手還應當有近身搏鬥、格殺的准備和技能。
巡邏狩獵要求狙擊手主動而自由地伏擊任何值得痛下殺手的目標。實戰條件下,戰場環境往往撲朔迷離,形勢變化難以預測。由於情報所限,狙擊手在無法接受明確狙殺任務的情況下,就可以以巡邏狩獵的方式,自主殺戮,以期收到奇效。這種任務常常是為了保證戰場形勢於我有利,即使巡邏狩獵失敗,損失的也只是2名狙擊手,可謂是本小利重的買賣。
狙擊手的目標不僅僅只是殺傷對方的人員,實際上他們往往可以起到普通步兵無法達到的戰術作用。例如狙擊手可以通過對坦克成員,車輛的油箱、水箱、輪胎,直升機的主旋翼與尾旋翼、光電觀測器、機載彈葯,潛望鏡和通訊設備的射擊使其喪失戰鬥力;可以通過毀傷關鍵設備來遲滯敵方基地的作戰行動等。另外,類似於彈葯庫、油料庫、指揮部等薄弱環節也非常容易成為狙擊手的高價值戰術目標。油庫的狙擊可以先用1發包鉛的軟彈射穿油桶,等燃油外瀉遍地皆是時,再用1發燃燒彈或曳光彈加以引爆,一定會造成不可收拾的混亂局面。
狙擊手進行裝備破壞活動時,往往會順手牽羊消滅掉駕馭裝備的人員。要阻止一整隊車輛的行進,狙擊手可以先從最後面的車長或駕駛員殺起,再從後往前一一收拾。一般情況下,車內其他人員要意識到車長被殺,至少需要四五十秒時間。這段時間對於神槍手而言,足夠又准又狠地射出更多子彈了。
配備在特種作戰小組中的狙擊手,常常是整個小組成員的「保護神」。他負有隨隊觀察與火力支援的責任。當小隊受到敵人遠程火力攻擊,一時又無法得到援助時,狙擊手就應該立即進行敵火觀察,並進入有利的射擊陣位,將最有威脅的敵人依次射殺。與此同時,狙擊手還應當是選定撤退路線的「逃跑專家。」他有義務向小隊指揮官提供最佳的撤退路線,並進行全程掩護。必要的時候,狙擊手還要充當孤膽英雄,將敵人火力吸引到自己身邊,以掩護大部隊轉移。
作為德國國防軍在二戰中狙擊手射殺記錄第一名的馬蒂亞斯·海岑諾爾,他的記錄為345次獵殺。他曾經表示,衡量一個狙擊手的成功之處不在於他射殺了多少人,而在於他能對敵人造成如何的影響。狙擊手如果能擊斃敵軍軍官,往往能夠挫敗敵人的進攻。二戰中,蘇軍充分認識到狙擊手的戰術價值並加以推廣。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狙擊手使德軍部隊產生了很大的恐懼心理,對於打擊德軍的士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據統計,二戰時平均每殺死一名士兵需要2.5萬發子彈。越戰時平均每殺死一名士兵需20萬發子彈,然而同時期的一名狙擊手卻平均只需1.3發。
狙擊手並不僅僅只能影響某一場戰爭的發展,有時還可能改變歷史的進程。在北美獨立戰爭中,英國軍隊中的帕特里克·弗格森上校倡議建立和發展的狙擊手們被大陸軍稱為英國殖民軍中最危險的部隊。弗格森本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狙擊手,然而使他揚名的卻是他那著名的「未開的一槍」:在賓夕法尼亞州的日耳曼城附近,當時弗格森在125碼距離上瞄準了一名美軍軍官,由於這名軍官轉身離去,弗格森可能是因為紳士風度而沒有向他後背開槍。他本來可以改變整個歷史,因為被他瞄準的這個人正是領導美國獨立的喬治·華盛頓。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弗格森本人卻在1780年10月被大陸軍的肯塔基步槍手在450碼距離上打死,他的部隊投降後,英軍將領康華利將軍被迫放棄了對北卡羅來納州的進攻。與此相反的是,1777年10月7日,北美大陸軍肯塔基步槍隊中的一名狙擊手墨菲在薩拉托加戰役中擊斃了率隊偵察的英軍將領西蒙·弗雷瑟將軍。弗雷瑟的死直接影響了戰局,導致英軍將領約翰·伯格因的突圍計劃破產,薩拉托加戰役由此成為北美獨立戰爭的轉折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狙擊手墨菲射出了也許是人類歷史上最有分量的一顆子彈。
加此兇猛強悍、全能多變的狙擊手,他的剋星是誰?答案很簡單,對方的狙擊手,只有對方的狙擊手才可能是勢均力敵的對手。因此。世界各國的狙擊手都會謹記:同行是冤家,消滅敵方的狙擊手,是自己的首要目標。

【反狙擊的措施】
同樣也是廣義上步兵的一員,其實狙擊手和步兵的界限十分漠糊,差別僅在訓練水平和所用槍械上。在以往的戰爭中,他們給敵我雙方帶來的傷亡或許是最少的,但是給敵我雙方帶來的心理壓力卻是最大的!對於受到狙擊的部隊來說,通常採用對可疑方位的火力壓制來干擾狙擊手的射擊,同時迅速接近敵人,以尋找狙擊手。尋找敵方狙擊手的方法包括通過槍聲、動植物的動態、子彈的射入角,甚至是猜測敵方可能採用的有利地形來判斷。在有敵方狙擊手活動的地方行動,最好把隱蔽和掩蔽工作做好,並祈求狙擊手的第一槍千萬別打在你的身上!當發現有己方人員遭受敵方狙擊手襲擊時,在開闊地帶最好拚命疾跑,迎著槍口或背對槍口就跑Z字路線,側對槍口就採取時快時慢的跑法,直至找到最結實的掩蔽物躲藏起來。如果你與狙擊手距離較近或者對方的槍法很準的話,就別指望靠跑步避免被擊中,最好一邊跑一邊向敵方狙擊手的大致方向開火還擊進行壓制或扔發煙信號彈進行干擾。如果確認了敵方狙擊手的確切位置,最好用機槍進行壓制,因為機槍的有效射程與狙擊步槍基本相近,在機槍的壓制掩護下讓己方步兵靠近狙擊手的藏匿地進行反擊。或者以狙對狙,掩護己方的狙擊手進行反狙擊作戰。如果是美軍這樣的主兒,在伊拉克對付反美武裝的狙擊手時,甚至會動用炮兵和飛機對狙擊手的藏身地來個地毯式轟擊。
1955—1956年間,美國步兵訓練學校成立了美國陸軍射手訓練營,這就是美軍狙擊手學校的前身。該校的訓條主要包括:對付敵方狙擊手的最佳方法是指派另一名訓練有素的狙擊手。對於狙擊手的戰術來說,發現目標是很重要的一環。獵殺對方的狙擊手,有一種被稱為SLLS的追蹤方式,即停止(stop),觀察(look),聽(listen),聞(smell),其目的是時刻意識到可能會有人在監視你,而決不要貿然暴露自己。
一旦認定有敵方狙擊手在駐地附近時,執行反狙擊任務的狙擊手就要搜集情報、研究地圖或航拍照片,判斷敵軍狙擊手的可能位置;他應該問自己:如果我是他,我會怎樣完成任務?另外還可以引導地面偵察小組搜索敵人可能躲藏的位置以及遺留的物品、腳印等等。
在反狙擊行動中,狙擊手還應該與指揮官協調任務區域內友鄰部隊的行動路線和火力布置,安排步兵分隊或其他狙擊小組提供支援或伏擊敵方狙擊手,並以餌引誘敵方狙擊手開火以暴露他的位置,例如用偽裝服做一個假狙擊手。
在反狙擊任務時,狙擊手必須忽視周圍正在發生的戰斗,他必須專注於他眼前的敵方狙擊手。另外,在找出和消滅敵方狙擊手前,已方部隊應實施以下反狙擊的消極措施:
(1)不要固守日常活動的時間表,如進餐時間、彈葯補給時間、各類集會或任何每天都進行的活動。
(2)所有的會議、簡報或任何聚集人群的舉動都必須在掩體內進行。
(3)遮蓋或隱藏所有重要設備和補給品。
(4)摘去頭盔和衣領上的軍銜標志,不要向軍官行禮,軍官們也不應該凸顯自己的領導形象。
(5)增加戰場監視能力,如增加觀察哨和巡邏隊等。
(6)簡短的巡邏以尋找單發消耗的彈葯、不同的偽裝材料等等。
(7)當上述行動展開時,不要使你以狙擊手的裝扮出現。
(8)不要輕視任何女性。有一個非正式統計認為在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中有5%的狙擊手是女性。如果巡邏隊或哨所發現一名女性攜帶著一支帶瞄準鏡的步槍,那她就是一個致命的對手。

【狙擊手的高要求】

通常來說,狙擊手分為兩種:一種是受過完整正規狙擊訓練的具有正規編制的狙擊手,另一種是在戰時臨時挑選的槍法准確的射手。對於一名狙擊手來說,強健的身體和鋼鐵般的意志是必備的前提條件,而好槍法只是基本的素質而已。對於狙擊手的訓練,除了要求其貫徹狙擊概念和熟練掌握武器系統外,還包括如何計算風差影響和測距,要學會潛伏行進,選擇戰術機動路線,構築射擊陣地,隱蔽地進入和撤出陣地,觀測和發現隱藏的目標等。狙擊手還要善於觀察戰區,確定可疑聲音的方位,善於使用人工和天然材料進行偽裝,能夠迅速機動,具備忍受長時間潛伏的能力等。此外,狙擊手還需要准確判讀地圖和戰場航拍照片的能力,這往往能夠幫助狙擊手迅速、安全地進入和撤離陣地和戰場。
對於在野外「狩獵」的狙擊手們來說,通常會選擇兩個以上的撤出路線,而安全撤退計劃早在進入陣地前就已制定好了。

【狙擊手的訓練】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對狙擊手的訓練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一名狙擊手的基本訓練時間為6個星期。這個時間的約定俗成可以上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狙擊教官一般來自前線部隊,他們在狙擊學校呆滿6周後往往要回到前線。相比之下,狙擊槍械和裝備的變化卻日新月異,尤其是在觀瞄設備上,從光學瞄準器材一路發展到紅外和微光觀瞄設備。
現代的狙擊任務一般以小組的形式完成,通常包括一名狙擊手和一名觀測員,後者有時候也是第二狙擊手。一般來說,除了必備的狙擊步槍外,狙擊手的裝備還可以包括手槍、偽裝服、偽裝油彩、望遠鏡、無線電通訊設備、紅外或微光夜視儀、地圖、指南針和食物等。為了保持長時間潛伏的隱蔽性,大部分的狙擊手們都使用水袋和吸管,甚至採用流質高熱量食品。
二戰中德軍狙擊手中擁有最高獵殺記錄的馬蒂亞斯·海岑諾爾表示,一名狙擊手一定要始終專一,不能去擔任除了狙擊之外的任務。二戰德軍狙擊手獵殺記錄第二名的阿倫伯格則認為,冷靜、自信和勇氣是一名優秀狙擊手的必備素質。如何測量和修正槍支的彈道,如何掌握射擊的時機都需要不斷地訓練和積累經驗。

【歷史上最著名的狙擊手之戰】

二戰時發生在蘇軍軍士長柴切夫和德軍上校、同時也是德國狙擊手學校校長的漢斯·托瓦德之間。最後是柴切夫贏得了這場對決。高手也無法永遠保持不敗,這正是狙擊的法則。被稱為「白色死神」的芬蘭狙擊之王西蒙·海耶雖然在蘇芬戰爭中獵殺了505名蘇軍,最後還是在1940年3月6日被另一名蘇軍狙擊手的達姆彈擊中面部而退出戰斗。從這一點來說,狙擊戰的確是最強射手之間的對決。

狙擊步槍(Sniping Rifle)
「狙擊手使用的裝有光學瞄準鏡的步槍,用於對最重要的單個目標實施精確射擊,利用光學瞄準鏡可以在能見度不好的條件下進行有效的觀察,從而提高瞄準精度。夜間實施射擊時,在狙擊步槍上裝有夜視瞄準鏡或者接通光學瞄準鏡的分劃照明。狙擊步槍分為非自動與半自動兩種。半自動狙擊步槍應用最廣。」。狙擊步槍性能和構造與一般步槍基本相同,不過槍身比步槍更長,多數配裝光學瞄準鏡或夜視瞄準具及折疊式雙腳架,有的還帶有消聲、消焰裝置,20世紀80年代開始,大口徑(12.7mm)狙擊步槍出現,其戰術任務主要是在較遠距離上(1500米左右)摧毀敵裝備器材。
狙擊步槍指在普通步槍中挑選或專門設計製造,射擊精度高、射程遠、可靠性好的專用步槍。軍事上主要用於射擊對方的重要目標(如指揮人員、車輛駕駛員、機槍手等)。狙擊步槍的結構與普通步槍基本一致,區別在狙擊步槍多裝有精確瞄準用的瞄準鏡;槍管經過特別加工,精度非常高;射擊時多以半自動方式或手動單發射擊。狙擊步槍的學名叫「高精度戰術步槍」,最初的狙並非專門製造,而是在普通步槍中挑選精度相對較高的作為狙使用,並且最早的狙擊步槍沒有光學和其它輔助瞄準器具。普通步槍的射程一般在400米以內,而狙擊步槍的射程一般在800米以上。狙擊步槍以其特別高的射擊精度,被人稱為「一槍奪命」的武器。
以往狙擊步槍主要用於殲滅重要的生動目標。隨著步兵裝甲化,軍事力量控制范圍和機動能力較大增強,射手無法在近距離接近目標或保證襲擊行動的自身安全;狙擊戰術的普遍應用,如雙方都配備狙擊步槍大量採用狙擊戰術;而現代戰場上的高價值目標與日俱增,直升機、停機坪上的飛機、雷達、通信設備、彈葯庫、導彈陣地和輕型裝甲車都已經成為狙擊步槍的作戰的對象。使原有的狙擊步槍在射程和威力方面感到不足,於是出現了一些大口徑和遠射程的狙擊步槍。大口徑狙擊步槍主要用於反器材,能夠摧毀1~2公里遠距離上的輕型防護目標,不是以人員殺傷為主要用途,而主要用於打擊高價值軍事目標。
戰場上高技術武器的增多,對狙擊步槍戰術使用也提出了新要求,高新技術的發展也為狙擊步槍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在21世紀,狙擊步槍是輕兵器中可望採用高技術較多的一種輕武器。用於狙擊步槍上的新開發的火控系統,將以減小射手的瞄準誤差,尤其是遠距離上側風的影響。狙擊步槍的技術含量使其成為21世紀輕兵器中的「精確制導」單兵武器。

著名狙擊步槍
☆德拉貢諾夫狙擊步槍 ( 縮寫SVD狙擊步槍),是由蘇聯的 Evgeniy Fedorovich Dragunovis在1958至1963年間設計的一種半自動狙擊步槍。蘇聯軍隊在1963年選中了由德拉貢諾夫設計的SVD狙擊步槍代替莫辛-納甘狙擊步槍,稱為CBД(Снайперская Винтовка Драгунова)狙擊步槍,英文為SVD(Snayperskaya Vinyovka Dragunov),通過進一步的改進後,在1967年開始裝備部隊。SVD使用7.62×54R有緣彈。德拉貢諾夫狙擊步槍是世界上第一支為其用途而專門製造的精確射手步槍。除前蘇/俄外,埃及、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等國家的軍隊也採用和生產SVD。中國仿製的SVD為1979年定型的79式狙擊步槍及改進型85式。
☆M21狙擊步槍是一支半自動狙擊步槍,是在M14自動步槍的基礎上改進研製的。美國陸軍從1969年開始裝備。[M14步槍之所以失敗在於它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被錯誤地使用。M14本身是一支相當不錯的步槍,因此精確化後的M14即M21狙擊步槍便受到使用部隊的歡迎,1969年M21裝備部隊,但直到越戰後期才成為美國陸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和通用狙擊步槍。M21狙擊步槍的改進型,由美國陸軍和海軍聯合研製,1991年,美軍把這種新的M21命名為M25狙擊步槍。
☆M40狙擊步槍1966年越戰開始裝備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制式狙擊步槍。由著名的雷明頓M700系列警用狙擊槍槍衍生而來。M40A1是由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兵工廠製造。M40A1是一種很精確的武器,浮動式槍管,發射 7.62 x 51毫米彈,最大有效射程為800米,不過海軍陸戰隊稱其最大有效射程為1000碼(約915米)。與同樣是雷明頓M700的衍生型的M24狙擊步槍 (M24 主要分別是使用不同的彈葯。曾有人專門用M24 SWS在900米距離上進行對比試驗,發現M40A1和M24 SWS的精確度相差無幾。美國人認為M40A1是現代狙擊步槍的先驅。美國海軍陸戰隊的M40A1更換槍管、槍托及其它零件的方式,陸續換裝成新型的M40A3。
☆G3/SG1狙擊步槍是G3自動步槍的一種變型槍,結構與G3A3基本相同。它是在標准型G3步槍的驗收過程中,將那些平均彈著點完全符合規定要求、而散布又最小的槍挑選出來,配上兩腳架、槍托貼腮板和望遠瞄準鏡,再略加改裝而成的。所以G3/SG1隻是一支用突擊步槍拼湊出來的狙擊槍。SG是「Schützen Gewehr」精確步槍的意思。HK公司在G3步槍的基礎上開發出專門的狙擊步槍PSG-1。製造公差控製得極其嚴格,一種高命中精度的專門武器,PSG是德文「Präzisions schützen gewehr」的縮寫,意思是精確射擊步槍。
☆巴雷特M82A1是當今使用最廣泛的大口徑狙擊步槍(反器材步槍)之一,至少已裝備30多個國家的軍隊或警察部隊。M82A1半自動狙擊步槍,採用槍管短後坐原理,槍管短後座原理是著名槍械設計師勃朗寧(John M. Browning)開發的。
☆瑞士SIG公司在SG550突擊步槍的基礎上研製出SG550狙擊步槍。SG550狙擊步槍實際上是使用重型槍管的單發型SG550突擊步槍,但SIG公司強調SG550狙擊步槍是在警察和特種部隊的密切合作下研製成功的。經過嚴格徹底的功能和精度試驗,軍方便大量采購作為戰術狙擊步槍。SG550的製造成本約為標准型步槍的4倍。該槍有兩種口徑,發射5.56×45mm NATO彈的為SG550-1,發射.223雷明頓彈的為SG550-2。
☆斯太爾SSG狙擊步槍是斯太爾-曼利夏公司研製的新型狙擊步槍,1969年被奧地利軍方正式採用,並命名為「1969型神射手武器」(Scharfschutzen Gewehr 69),簡稱SSG69。SSG69在1970年正式交付作為奧地利陸軍制式狙擊步槍。到現在已經有超過50個國家的軍隊或警察採用這種武器。SSG69改用木槍托和覘孔式照門後也可以作為運動槍,有些運動員就使用過SSG69參加比賽。在其他國家,只是簡稱它為SSG。槍管是完全浮置式地安裝在槍托上,即只與槍管節套連接,與護木無接觸點。配用的彈葯為7.62×51mm口徑北約標准彈。
☆FR-F1狙擊步槍是法國在1970年代在MAS1936步槍的基礎上開發的狙擊步槍。FR-F1有雙腳架,木製槍托並附加肋貼與手槍型槍機握把,前護手(木製)不與槍管直接結合,以減少射擊時手部震動的不適與偏差。1984年,FR-F1的改進型FR-F2問世,FR-F2木製前護手改為強化塑料絕熱套筒,此設計旨在減少環境溫差對槍管精度的不良影響。
☆中國的QBU88式狙擊步槍採用無腮墊、無提把的無托型結構,使用5.8毫米口徑機槍彈,小口徑槍管用於狙擊步槍。該槍槍管剛度好,與機匣連接牢固,射擊時振幅小。

【歌曲:狙擊手】

歌手:tank
專輯:fighting!生存之道
作曲: tank
作詞: tank&顏璽軒

天上的父首先我必須求求你原諒我的罪
我的這雙手沾滿了許多人的血
我認清了一個事實
我是個軍人必須服從上級的命令
保守我在戰場上
有個完美的演出...a man
你看不到我找不到我感覺不到我
我就站在花崗岩盡頭的某個角落
你不會知道有多糟糕不懂的煩惱
到最後0.9秒我想你再也逃不掉
我站著不動動也不走走也不啰嗦
很倒霉你固守這單位只能算你衰
對我來說這是光榮的布局
我懂得冷靜思考偽裝我自己
這不是華麗的攻擊
這是一種最冷靜的反擊
也許我還需要學習
學習思考怎麼走下一步
是你想也想不到的狙擊手
你不知道我注意你有多久
躲在這並不是因為想脫逃
而是在瞄準你的一舉一動

這冰天雪地百米之外清醒的板機
歡迎走進來自南半球的十字準星
天知道我的成長背景改寫歷史軌跡
當你們群龍無首想找出我並不可能
像石頭像蝙蝠像靜止的瀑布
我在等待這一刻致命的一擊
對你來說這是一個光榮的遭遇
我懂得冷靜思考偽裝我自己

⑵ 1927到1955年間中共有沒有狙擊手

張桃芳,江蘇興化人,1931年出生,鄭板橋的同鄉。1946年擔任兒童團團長。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2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在上甘嶺阻擊戰中,張桃芳擔任狙擊手,斃敵214人,被志願軍總部和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特等功、二級英雄和朝鮮一級國旗勛章。1954年調入空軍,進入徐州第5航空預備學校和濟南空軍第5航校1團學習。1956年加入中國GCD。在空軍高密第1訓練基地擔任殲擊機飛行員,飛行退役後進入濰坊空軍某師擔任政治教導員。1980年退休。2007年10月29日22點,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狙擊手----張桃芳因病醫治無效在濰坊逝世.享年77歲。
張桃芳狙擊經歷及相關背景
他的童年正趕上日軍侵華。那時,附近的日軍隔三差五就要來村裡殺人放火,但勇敢朴實的農民並沒有被嚇倒。鬼子每次要來村裡禍害時,他們就殺雞,將雞血潑在鬼子的必經之路上。令張桃芳不解的是,平日里看似凶神惡煞的鬼子見到雞血便頓時沒了氣焰,作惡取樂的興致大減。張桃芳悟出了一個道理:看起來兇殘的敵人其實非常膽怯。抗日戰爭勝利後,張桃芳當上了兒童團團長,手下有五六百個兒童團員。1947年還鄉團反攻,將抓住的兒童團副團長毒打致死,又四處通緝張桃芳。當時,張桃芳就在旁邊的田裡悠然自得地給人放牛。16歲的張桃芳心裡充滿了對敵人的不屑:「就憑你們還想抓住我?」
在抗美援朝的英雄史冊上,中國人民志願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譜寫了一曲曲英雄的贊歌,刷新著現代戰爭史上從沒有過的記錄,編織著一個個別驚心動魄的故事。這個年僅22歲的年輕戰士,志願軍214團8連狙擊手張桃芳,在金化郡上甘嶺狙擊戰中,用442發子彈,殲敵214名,創造了朝鮮前線我軍冷槍殺敵的最高記錄。
張桃芳的軍齡很短,年齡也不大。1951年3月,19歲的他自願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1952年9月隨部隊進入朝鮮戰場,1953年1月中旬到一線陣地。這時距朝鮮停戰只有半年多的時間了。 練就一手好槍法靠得是勤奮和鍛煉;成就一名優秀的狙擊手則靠得是勤奮加才華;而要成為一名狙擊英雄,在很大程度上就要靠天分了。張桃芳稱得上是天生的狙擊手。天分加勤奮,使他成為了一名狙擊英雄。
張桃芳所在連隊據守的陣地,是上甘嶺戰役中英雄黃繼光犧牲的597.9高地。自從進入陣地的那一刻,這位年輕戰士就對狙擊手的行當入了迷。閑暇功夫,他不是向老狙擊手請教射擊要領,就是端著步槍瞄個不停。因而當他真正成為一名狙擊手時,很快就進入了角色,第二次參加狙擊作戰就擊斃一名美國兵。此後40多天時間,他用240發子彈,斃傷了71個敵人,成為全連一號狙擊手。
連里的幹部發現張桃芳是一名可造之材,立刻選送他到團里舉辦的射擊訓練班深造。在訓練班中,他與其他狙擊手們相互交流體會,經驗和技術又進一步。訓練班結束,團長親自考核射手們的槍法。輪到張桃芳時,他沒有打靶子,卻五槍打落四隻飛鳥,讓所有人驚嘆不已。
回到陣地之後,張桃芳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每次出戰均有斬獲,很快闖過了斃敵100名的大關,在志願軍的狙擊手中嶄露頭角。他的事跡也上了報紙,在戰友中間廣為傳誦。不過,對張桃芳狙擊技藝最大的肯定,還是來自敵人方面。盡管不知道張桃芳是何許人,但597.9高地有位志願軍狙擊手,槍法如神,對面陣地上的美國兵們卻一清二楚,也恨之入骨,專門調來了狙擊手,決意要拔掉張桃芳這個眼中釘、肉中刺。這就引出了一場兩位頂尖狙擊手之間的精彩對決。
1953年初夏的一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張桃芳照例一早就上了陣地。他剛沿著交通溝走進三號狙擊台,就有一串機槍子彈貼著頭皮飛過。張桃芳腦袋一縮,趴在了交通溝里,神經陡然緊張,感覺到了一種異樣的氣氛。「今天苗頭不對,看來對面有人在等著我」。
交通溝里丟著一頂破鋼盔,張桃芳順手拾來,用步槍將它頂起露出交通溝。以前他曾多次用這種方法引誘對手暴露位置。可這次鋼盔晃了半天,他的對手卻一槍未發,顯然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射手。
「總算遇到對手了,這種小把戲糊弄不了他。」張桃芳暗道。他在交通溝里匍匐前進,到了交通溝盡頭,突然竄起,幾個箭步穿過一段小空地。他剛要進狙擊台,對面的機槍又是一個點射,子彈緊追著他的腳跟,打得地面塵土飛揚。張桃芳雙手一伸,身子一斜,像被擊中似地摔進了狙擊台左邊的掩體里。
這個假動作顯然蒙騙了對面的射手,他暫時停止了射擊。張桃芳慢慢地從掩體里探出頭,開始搜索對面陣地。他先仔細觀察了美軍陣地上的機槍掩體,發現有兩挺機槍正向其它方向射擊。張桃芳沒有出槍,因為他明白,這在某種程度上是誘餌。真正的對手肯定躲在其它地方,也在搜尋他的位置。只要他一開槍,馬上就會引來殺身之禍。張桃芳很清楚,自己此刻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對面那個最狡猾也是最可怕的對手。
他耐心等待著,搜索著。終於在對面山頭上兩塊緊挨著的岩石縫隙,發現了對手的位置。張桃芳立即出槍,將槍口對准了對手的腦袋。然而就在他要扣動扳機的一剎那,他的對手也發現了他,腦袋一偏,脫離了張桃芳的槍口,緊接著手中的機槍就吐出了火舌!張桃芳再次被壓制在掩體內。這一次,他的對手顯然也意識到了他的厲害,機槍槍口始終對准了張桃芳的狙擊台,幾秒鍾就是一個點射。張桃芳稍微露頭,立即就會引來一個長點射。張桃芳沒有著急,坐在掩體後面,靜靜地觀察著對手的彈著點。
張桃芳 過了很長時間,他忽然發現對手似乎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狙擊台左側,也就是他現在所呆的位置,而對狙擊台右側打的次數不多,並且中間常常會有一個間隙。他在砂袋的掩護下,慢慢地爬到了狙擊台右側,輕輕地把步槍緊貼著砂袋伸了出去,但沒有開槍,因為他需要判定這究竟是對手的真正疏漏,還是設下的一個圈套。
他足足等了十多分鍾。機槍的彈著點表明,他的對手的確沒有發現他已變換了位置。時機終於到了!當他的對手剛剛對狙擊台右側打了一個點射,把視線和槍口轉向左側時,張桃芳猛地站起身,槍托抵肩,即刻擊發。幾乎與此同時,他的對手也發現了張桃芳,立即轉動槍口扣動了扳機。
高手對決,勝負只在瞬間。張桃芳的子彈比對手快了零點幾秒。就是這零點幾秒,決定了兩位的結果。當張桃芳的子彈穿過對手的頭顱時,對手點射的子彈卻貼著張桃芳的頭皮飛了過去。
張桃芳的這桿槍令敵人聞風喪膽,敵人開始用六О炮報復我們的狙擊能手,開始了一場炮與槍的較量。
一陣機槍掃射擊,一陣炮轟,使張桃芳的四周硝煙彌漫,然而精明的張桃芳卻沒傷一根毫毛。等一個敵人探出腦袋探聽「勝利成果」時,張桃芳又是「叭」一槍,這個敵人裁倒下去。一個投降的敵兵豎起大拇指說:「你們的狙擊兵說打腦袋就不打脖子,太厲害了。」惱羞成怒的敵人繼續組織更瘋狂的轟擊。在張桃芳的隱蔽處,是一塊100多米高的石頭,敵人對著這塊石頭猛轟,石頭被彈片削得敵了一大截,然而我們英雄的狙擊手仍頑強地堅守在陣地上。
敵人的反撲,一次次失敗 。盡管如此,敵人,還在繼續耍花樣,為了偵察我狙擊手的准確位置,狡猾的敵人扎了四個草人,在草人的掩護下用望遠鏡觀察我們。張桃芳從陽光照射下的望遠鏡的反光中發現了敵人,「好小子,你想來參觀我們的陣地嗎,對不起,我們陣地謝絕參觀!」。「叭」 「叭」 「叭」槍聲響了,敵人一個個倒下去,新花樣又失敗了。
到1953年5月初,張桃芳在3個多月的時間里,以436發子彈,斃傷214個敵人,這是志願軍狙擊手單人戰績的最高記錄。他因此而榮獲志願軍特等功臣、二級英雄稱號,並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一級國旗勛章。
毛澤東在志願軍入朝參戰前,曾對志願軍在朝鮮戰場的戰略戰術指導思想作了這樣的形象描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抓住弱點跟著你,最後打敗你。」這段話以最通俗的語言,闡明了最深奧的戰爭理論,同時也道出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以劣勢裝備戰勝絕對優勢裝備的美國軍隊的奧秘。
志願軍冷槍冷炮運動所體現的同樣是這種克敵制勝的戰爭指導思想。雖然裝備的劣勢使志願軍在陣地對峙作戰初期處於下風,可就是憑著這種自信、靈活和來源於廣大群眾的無窮創造力,志願軍將各種似乎已落伍的兵器予以靈活組合,進而賦予其有效的戰術,演出了一幕世界戰爭史上最匪夷所思的狙擊作戰。它無法決定戰爭的進程,但與志願軍所創造出的其他陣地防禦作戰手段結合後,就產生出巨大的威力,為志願軍奪取戰場主動權,進而奪取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勝利,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從1952年5月到1953年7月,志願軍在冷槍冷炮運動中共斃傷「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5.2萬餘人。這一輝煌的戰績足以使志願軍的狙擊手們載入世界戰爭的史冊。
張桃芳是(1932-)第二十四軍七十二師第二一四團八連一名普通戰士,在金化郡上甘嶺狙擊戰中,創造了朝鮮前線我軍冷槍殺敵的最高記錄:擊斃214人!那會兒計算戰果很嚴格,目標被打倒後15分鍾沒爬起來才算擊斃。同時要有兩個以上的戰友證明。張桃芳在初上陣地第一個月,便用247發子彈,打死了71個敵人。軍長皮定鈞開始也不相信這個驚人戰果,後來一次現場目擊才信服了張桃芳的本領,當即獎勵他一雙皮暖靴。這里順便提一提朝鮮戰場上的我軍狙擊手的出色的作戰情況,若是拍成電影一定很精彩,不過現在的軍事題材的導演們都是豬腦。狙擊活動本身並不新鮮,德軍、蘇軍、日軍和美軍在二戰時都干過這事。但作為一種主要而非輔助的、帶有某種戰略性行動色彩的作戰形式,中國軍隊這是首創。這已不僅僅是少數狙擊兵的活動,而是整個戰線前沿陣地所有步槍、輕重機槍特等射手有組織的群眾性的狙擊戰斗活動,還包括在有坑道依託的發射陣地和臨時發射陣地上的單炮或炮兵連或坦克分隊對敵暴露目標進行有組織的射擊。這種爭取戰術、戰役乃至戰略主動權的積極戰斗行動,一直活躍到戰爭結束。早在1951年1月至2月間第六十五軍第五八五團第二營射手就用750發子彈,消滅了83個敵人。但是,朝鮮前線大規模開展冷槍殺敵活,是在完成第一線坑道防禦體系的建設後,即1952年5月間,因為坑道工事的形成為狙擊活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敵人的報復炮火的威脅因此而大大得到了緩解。那時,第四十軍接替第六十四軍陣地,擔任第一線防務,駐守黃雞山前沿的第三五五團第九連有個副連長叫徐世禎,是個出了名的二桿子楞頭青,看見陣地前的英國兵肆無忌憚的招搖,實在咽不下口氣,決定犯回「不隨意開槍」的紀律出口惡氣,一天擊斃英軍7人。得到上級首肯後,很快,這種機動靈活的狙擊活動在全部隊推廣開來。那會兒中國軍隊根本不搞什麼專業狙擊訓練,班長排長連長直接就把新兵們帶到前沿,現場指點著怎麼測距,怎麼定標尺,怎麼算提前量,怎麼打上山的,怎麼打下山的,夜間射擊有些什麼要領,……等等等等。然後說你們自己挑兩個目標打打試試。結果是練了兵長了本事有了戰果還有成就感。很多新戰士就是這樣不知不覺地打成了英雄。
據第十二軍統計,從7月下旬到10月底,第十二軍全軍狙擊殲敵2 506 名,消耗步槍子彈5 843發,狙擊手傷亡11名,對100米內目標射擊命中率普遍達到 80%。第十五軍守備的五聖山地區狙擊活動也很熱鬧。第四十五師第一三五團守備的上甘嶺537.7北山陣地,9個月冷槍殲敵達3 558人,而全軍殲敵19 921人,其中40%以上是冷槍造成的。而同時期的第十五軍僅傷亡35人。敵我傷亡比例為569:1。這買賣實在太劃算了。要知道,一次大型演習也可能要傷亡三五十個人。難怪後來聯合國軍官兵給上甘嶺 537.7北山陣地起了個名字——狙擊兵嶺。這種戰法咋看油水很小,但架不住天天如此。雖說是零打碎敲,積少成多,卻是一本萬利。一天兩三個,一天兩三個,日積月累,戰果就相當可觀了。甚至超出了激烈戰斗的時期。幾個月過去後,算起賬來,一個人打死打傷數十個敵人的戰士不在少數,象打響出國第一仗的第四十軍第一一八師第三五四團,3個月下來,就有好幾個班的冷槍殺敵戰果達到數百名。第六十七軍第二0二師在兩個半月中,冷槍冷炮斃傷的敵人就近4 000名,佔全師兩個半月防禦作戰殲敵總數的80%。第二0三師在第六十八軍處於落後位置,3個半月下來,也有1 700餘名的入賬。甚至連勤雜人員都上了場。第六十八軍第二0四師第六一0團第八連有個炊事員叫龐子龍,本職工作給狙擊手們送飯,在陣地上來來去去地看人家打得痛快很是眼熱,就說我也來打兩槍試試。結果一打就收不了手,3個月內一人冷槍斃敵54名,打出了癮頭打出了名聲也打成了英雄。一位名叫蔣中清的戰士寫的一首描寫冷槍殺敵的詩很朴實也很精彩:打冷槍要提倡這個戰術真正叫吃香代價小勝利大這是敵人致命傷射手找好隱蔽位置射擊之前先把子彈裝注意敵人活動眼看四方發現情況沉住氣不要發慌先瞄好准到有效射程再放槍一槍撂倒一個兩槍撂倒它一雙你也打我也打打得鬼子暈頭轉向為了世界和平堅決把侵略者消滅光在狙擊活動最頻繁的1952年4月至8月,中國軍隊狙擊殲敵即達13 600餘名,另1月至8月游動炮射擊殲敵8 900餘名。幾乎每支部隊都能從隊列中提溜出一長串的神槍手。一段時間內聯合國軍全線的晝間活動,基本上被中國軍隊所控制。聯合國軍的士氣,降到了冰點。一次志願軍小分隊夜襲美軍地堡,唯一一個值勤的美國士兵把槍架在地堡槍眼上,頭卻埋得低低的,當然被一窩端,問他為什麼不觀察外面,那美國兵說:「不能抬頭。」

⑶ 《狙擊手》這部電影評分雖然高,但是票房低,這是為什麼

這部電影註定不會是大型戰爭爽片,而只是發生在一小片戰場上,戰斗人數雙方加起來也不過十幾人的小型戰斗。

整場狙擊戰分成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五班受到突襲,猝不及防之下損失慘重,這個過程中,還出現了戰士為了拯救戰友而犧牲的段落,集中表現了敵人的兇狠強大和我方戰士的團結友愛。

《狙擊手》票房低是因為排片給《水門橋》讓路了,如果口碑發酵,後續相信票房會有反彈。評分高是因為但從講故事角度,張導演還是遵循了平實的風格,人物性格上也很到位。但整個電影還是多了很多藝術渲染和煽情。目前的評分基本符合影片的質量,值得觀看。

特別要說明的是,《狙擊手》電影的原型人物是上甘嶺傳奇英雄——張桃芳。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他在32天之內,以442發子彈,擊斃214名敵人,創造了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冷槍殺敵的最高紀錄!

⑷ 關於「狙擊手——勝利的藝術」安裝後無法玩

系統是什麼,電腦配置呢?
真心想幫你也幫不了唉

⑸ 狙擊手幽靈戰士契約無法啟動。跪求大神幫解決。

win7現在沒什麼人用了,游戲建議用DX修復和DLL修復試一下。

⑹ 狙擊手是什麼

【狙擊手的概念】
狙擊是「伺人不備,突然襲擊」之意。狙擊手(Sniper)原指從隱蔽工事射擊的人,現在人們常常把經過特殊訓練,掌握精確射擊、偽裝和偵察技能的射手稱為狙擊手。狙擊手已經成為今天特種作戰行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狙擊手常常是特種戰斗行動決定性的關鍵因素,甚至,一名出色狙擊手的行動本身,就可能是一次特種作戰的全部。越戰時,平均每殺死一名士兵需要20萬發子彈,而一名狙擊手卻平均只需1.3發。 事實上,射擊敵軍人員一般只佔狙擊手任務的一小部分,敵軍的車輛、直升機、通訊設施與油槽、水塔等往往是更重要的狙擊目標,這就更需要狙擊手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以狙擊一輛裝有防彈玻璃的運兵車為例,狙擊手可以先發射一發穿甲彈以擊破防彈玻璃,並直接殺死車內人員。如果第一發未能得手,他就應當選擇穿甲燃燒彈,以其高溫進一步破壞防彈玻璃的防彈性能,並緊隨其後,以連續兩發穿甲彈繼續進行殺戮。如果任務仍未完成,那麼狙擊手的第5發子彈就應當再換成穿甲燃燒彈,並將射擊目標調整為車輛的油箱,造成油箱爆炸。對於僥幸逃出的敵軍士兵,狙擊手則應以一般的子彈一一加以消滅。
理論上說,狙擊手的射殺行動可分為軟性與硬性兩種。射擊坦克裝甲車的通訊天線、車長的潛望鏡與外掛油箱,使乘員下車查看,再進行射殺,屬軟性獵殺。硬性獵殺行動中,狙擊手常常要與反坦克部隊協調配合。先是狙擊手以穿甲燃燒彈引燃坦克車的主動反應裝甲塊,等主動反應裝甲塊燃燒而喪失防禦能力時,反坦克部隊再以反坦克導彈將坦克擊毀。狙擊手有時也獨立實施硬性射殺。以7.26毫米的半自動狙擊槍狙擊一架俄羅斯制米-8直升機,射擊其旋翼軸等外露且脆弱的部位,20發左右子彈就能致之於死地。其他像通訊基地、導彈發射基地、彈葯庫、油料庫等,也都有可供狙擊手發揮天才射擊本領的薄弱環節,關鍵是看狙擊手是否具有足夠豐富的知識與經驗。世界各國的狙擊手大都選擇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使用水袋與吸管,而摒棄了常見的軍用水壺。這點巧思,是由狙擊手的職業特點決定的。因為他們往往需要長時間紋絲不動地潛伏在一個隱身處,等待剎那間到來的猛烈決戰。於是,飲水只能改為吸水。
同樣道理,狙擊手的干糧,也都是高熱量的壓縮食品。一塊5立方厘米的食品,就可保證人體18個小時的熱量供應。如果有半個飯盒這樣的食品,那麼,狙擊手就能半個月不用為餓肚皮而憂心了。唯一的缺憾是這種食品的口味稍差了些,據說嚼起來像是吞肥皂。
1997年夏天,美國海軍第7艦隊旗艦「藍嶺」號和導彈驅逐艦「麥凱恩」號訪問青島。一支美國海軍陸戰隊也隨艦來訪,其中就有擔任狙擊手的士兵。看他們的服裝,真可謂「衣衫檻樓」。從頭到腳,背部、後腿全都錯雜地釘掛著綠色、黃色的布條,臉上更是塗抹得黑一道綠一道的,連狙擊步槍上也都纏滿絲絲縷縷的布帶。這種裝束站在軍艦上顯得異常醒目,可一旦隱入叢林,就能立即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難以區分。這也是為了長期隱蔽的苦心設計。
「孤獨而漫長」,這5個字可謂是狙擊生涯簡單而生動的概括了。長時間的野外生存,需要有方便而安全的隱蔽場所。狙擊手所在的位置本身就可視為一個小陣地,它常常被設計成適於偽裝與隱蔽的觀察點,寬約3米,高約1米。通常留兩個出口,一個較大的出口供人員進出,另一個較小的供觀察與射擊使用。射擊口內部往往有平滑的坡度,以使狙擊手在長時間卧姿觀察時,肘部有所依託而上半身不至於過分勞累。
觀察點的選擇,必須充分考慮長時間隱蔽的需要,既要靠近水源,又要保證雨天乾燥不積水、熱天涼爽可通風。不破壞周圍環境,盡量與環境巧妙融合,是偽裝的首要原則。因此,觀察點在建立的過程中應盡量不使用人工物體,而直接採用天然的樹枝、草葉、植被和岩石,如果能利用天然的涵道、岩縫、空心樹乾和樹根,那就更理想了。
開始「孤獨而漫長」的隱身生活之前,狙擊手還應該在周圍撒上催淚瓦斯,以防止好奇而嗅覺靈敏的野生動物湊過來,使狙擊行動暴露,甚至傷害狙擊手。
狙擊手漫長的等待過程,並不如表面看上去那麼平靜與悠閑。他需要獨立地完成野外觀察與追蹤、地圖判讀、情報搜集與分析、進入與撤退路線安排、作戰計劃擬定等准備工作。更重要的是,他無法確知敵情會在何時出現,他只知道,在某一瞬間,他必須以兔起鶻落般的快捷,去奪得決定性的勝利。因此,對於狙擊手來說,每一分一秒寂靜的等待,都充滿驚心動魄的氣氛。這種漫長與短暫、孤寂與激烈的強烈反差,已不是單純生理與技術的充分准備能夠勝任的了。這要求狙擊手的心理素質也超乎常人。
以最小的成本使敵軍付出最大的代價,這是當今世界各國不遺餘力對狙擊手大加訓練的根本目的。狙擊手常常執行的命令包括指定狙殺、巡邏狩獵、非硬性裝備破壞、隨隊觀察警戒及火力支援。
執行指定狙殺任務,可以是一名狙擊手,也可以是2人小組,其中一人偵察,一人狙擊。指定狙殺任務要求狙擊手不擇手段地達到目的。槍支之外,弓箭、弩、刀也都是值得一試的利器。
狙擊手還應當有近身搏鬥、格殺的准備和技能。
巡邏狩獵要求狙擊手主動而自由地伏擊任何值得痛下殺手的目標。實戰條件下,戰場環境往往撲朔迷離,形勢變化難以預測。由於情報所限,狙擊手在無法接受明確狙殺任務的情況下,就可以以巡邏狩獵的方式,自主殺戮,以期收到奇效。這種任務常常是為了保證戰場形勢於我有利,即使巡邏狩獵失敗,損失的也只是2名狙擊手,可謂是本小利重的買賣。
狙擊手的目標不僅僅只是殺傷對方的人員,實際上他們往往可以起到普通步兵無法達到的戰術作用。例如狙擊手可以通過對坦克成員,車輛的油箱、水箱、輪胎,直升機的主旋翼與尾旋翼、光電觀測器、機載彈葯,潛望鏡和通訊設備的射擊使其喪失戰鬥力;可以通過毀傷關鍵設備來遲滯敵方基地的作戰行動等。另外,類似於彈葯庫、油料庫、指揮部等薄弱環節也非常容易成為狙擊手的高價值戰術目標。油庫的狙擊可以先用1發包鉛的軟彈射穿油桶,等燃油外瀉遍地皆是時,再用1發燃燒彈或曳光彈加以引爆,一定會造成不可收拾的混亂局面。
狙擊手進行裝備破壞活動時,往往會順手牽羊消滅掉駕馭裝備的人員。要阻止一整隊車輛的行進,狙擊手可以先從最後面的車長或駕駛員殺起,再從後往前一一收拾。一般情況下,車內其他人員要意識到車長被殺,至少需要四五十秒時間。這段時間對於神槍手而言,足夠又准又狠地射出更多子彈了。
配備在特種作戰小組中的狙擊手,常常是整個小組成員的「保護神」。他負有隨隊觀察與火力支援的責任。當小隊受到敵人遠程火力攻擊,一時又無法得到援助時,狙擊手就應該立即進行敵火觀察,並進入有利的射擊陣位,將最有威脅的敵人依次射殺。與此同時,狙擊手還應當是選定撤退路線的「逃跑專家。」他有義務向小隊指揮官提供最佳的撤退路線,並進行全程掩護。必要的時候,狙擊手還要充當孤膽英雄,將敵人火力吸引到自己身邊,以掩護大部隊轉移。
作為德國國防軍在二戰中狙擊手射殺記錄第一名的馬蒂亞斯·海岑諾爾,他的記錄為345次獵殺。他曾經表示,衡量一個狙擊手的成功之處不在於他射殺了多少人,而在於他能對敵人造成如何的影響。狙擊手如果能擊斃敵軍軍官,往往能夠挫敗敵人的進攻。二戰中,蘇軍充分認識到狙擊手的戰術價值並加以推廣。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狙擊手使德軍部隊產生了很大的恐懼心理,對於打擊德軍的士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據統計,二戰時平均每殺死一名士兵需要2.5萬發子彈。越戰時平均每殺死一名士兵需20萬發子彈,然而同時期的一名狙擊手卻平均只需1.3發。
狙擊手並不僅僅只能影響某一場戰爭的發展,有時還可能改變歷史的進程。在北美獨立戰爭中,英國軍隊中的帕特里克·弗格森上校倡議建立和發展的狙擊手們被大陸軍稱為英國殖民軍中最危險的部隊。弗格森本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狙擊手,然而使他揚名的卻是他那著名的「未開的一槍」:在賓夕法尼亞州的日耳曼城附近,當時弗格森在125碼距離上瞄準了一名美軍軍官,由於這名軍官轉身離去,弗格森可能是因為紳士風度而沒有向他後背開槍。他本來可以改變整個歷史,因為被他瞄準的這個人正是領導美國獨立的喬治·華盛頓。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弗格森本人卻在1780年10月被大陸軍的肯塔基步槍手在450碼距離上打死,他的部隊投降後,英軍將領康華利將軍被迫放棄了對北卡羅來納州的進攻。與此相反的是,1777年10月7日,北美大陸軍肯塔基步槍隊中的一名狙擊手墨菲在薩拉托加戰役中擊斃了率隊偵察的英軍將領西蒙·弗雷瑟將軍。弗雷瑟的死直接影響了戰局,導致英軍將領約翰·伯格因的突圍計劃破產,薩拉托加戰役由此成為北美獨立戰爭的轉折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狙擊手墨菲射出了也許是人類歷史上最有分量的一顆子彈。
加此兇猛強悍、全能多變的狙擊手,他的剋星是誰?答案很簡單,對方的狙擊手,只有對方的狙擊手才可能是勢均力敵的對手。因此。世界各國的狙擊手都會謹記:同行是冤家,消滅敵方的狙擊手,是自己的首要目標。【反狙擊的措施】
同樣也是廣義上步兵的一員,其實狙擊手和步兵的界限十分漠糊,差別僅在訓練水平和所用槍械上。在以往的戰爭中,他們給敵我雙方帶來的傷亡或許是最少的,但是給敵我雙方帶來的心理壓力卻是最大的!對於受到狙擊的部隊來說,通常採用對可疑方位的火力壓制來干擾狙擊手的射擊,同時迅速接近敵人,以尋找狙擊手。尋找敵方狙擊手的方法包括通過槍聲、動植物的動態、子彈的射入角,甚至是猜測敵方可能採用的有利地形來判斷。在有敵方狙擊手活動的地方行動,最好把隱蔽和掩蔽工作做好,並祈求狙擊手的第一槍千萬別打在你的身上!當發現有己方人員遭受敵方狙擊手襲擊時,在開闊地帶最好拚命疾跑,迎著槍口或背對槍口就跑Z字路線,側對槍口就採取時快時慢的跑法,直至找到最結實的掩蔽物躲藏起來。如果你與狙擊手距離較近或者對方的槍法很準的話,就別指望靠跑步避免被擊中,最好一邊跑一邊向敵方狙擊手的大致方向開火還擊進行壓制或扔發煙信號彈進行干擾。如果確認了敵方狙擊手的確切位置,最好用機槍進行壓制,因為機槍的有效射程與狙擊步槍基本相近,在機槍的壓制掩護下讓己方步兵靠近狙擊手的藏匿地進行反擊。或者以狙對狙,掩護己方的狙擊手進行反狙擊作戰。如果是美軍這樣的主兒,在伊拉克對付反美武裝的狙擊手時,甚至會動用炮兵和飛機對狙擊手的藏身地來個地毯式轟擊。
1955—1956年間,美國步兵訓練學校成立了美國陸軍射手訓練營,這就是美軍狙擊手學校的前身。該校的訓條主要包括:對付敵方狙擊手的最佳方法是指派另一名訓練有素的狙擊手。對於狙擊手的戰術來說,發現目標是很重要的一環。獵殺對方的狙擊手,有一種被稱為SLLS的追蹤方式,即停止(stop),觀察(look),聽(listen),聞(smell),其目的是時刻意識到可能會有人在監視你,而決不要貿然暴露自己。
一旦認定有敵方狙擊手在駐地附近時,執行反狙擊任務的狙擊手就要搜集情報、研究地圖或航拍照片,判斷敵軍狙擊手的可能位置;他應該問自己:如果我是他,我會怎樣完成任務?另外還可以引導地面偵察小組搜索敵人可能躲藏的位置以及遺留的物品、腳印等等。
在反狙擊行動中,狙擊手還應該與指揮官協調任務區域內友鄰部隊的行動路線和火力布置,安排步兵分隊或其他狙擊小組提供支援或伏擊敵方狙擊手,並以餌引誘敵方狙擊手開火以暴露他的位置,例如用偽裝服做一個假狙擊手。
在反狙擊任務時,狙擊手必須忽視周圍正在發生的戰斗,他必須專注於他眼前的敵方狙擊手。另外,在找出和消滅敵方狙擊手前,已方部隊應實施以下反狙擊的消極措施:
(1)不要固守日常活動的時間表,如進餐時間、彈葯補給時間、各類集會或任何每天都進行的活動。
(2)所有的會議、簡報或任何聚集人群的舉動都必須在掩體內進行。
(3)遮蓋或隱藏所有重要設備和補給品。
(4)摘去頭盔和衣領上的軍銜標志,不要向軍官行禮,軍官們也不應該凸顯自己的領導形象。
(5)增加戰場監視能力,如增加觀察哨和巡邏隊等。
(6)簡短的巡邏以尋找單發消耗的彈葯、不同的偽裝材料等等。
(7)當上述行動展開時,不要使你以狙擊手的裝扮出現。
(8)不要輕視任何女性。有一個非正式統計認為在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中有5%的狙擊手是女性。如果巡邏隊或哨所發現一名女性攜帶著一支帶瞄準鏡的步槍,那她就是一個致命的對手。
【狙擊手的高要求】
通常來說,狙擊手分為兩種:一種是受過完整正規狙擊訓練的具有正規編制的狙擊手,另一種是在戰時臨時挑選的槍法准確的射手。對於一名狙擊手來說,強健的身體和鋼鐵般的意志是必備的前提條件,而好槍法只是基本的素質而已。對於狙擊手的訓練,除了要求其貫徹狙擊概念和熟練掌握武器系統外,還包括如何計算風差影響和測距,要學會潛伏行進,選擇戰術機動路線,構築射擊陣地,隱蔽地進入和撤出陣地,觀測和發現隱藏的目標等。狙擊手還要善於觀察戰區,確定可疑聲音的方位,善於使用人工和天然材料進行偽裝,能夠迅速機動,具備忍受長時間潛伏的能力等。此外,狙擊手還需要准確判讀地圖和戰場航拍照片的能力,這往往能夠幫助狙擊手迅速、安全地進入和撤離陣地和戰場。
對於在野外「狩獵」的狙擊手們來說,通常會選擇兩個以上的撤出路線,而安全撤退計劃早在進入陣地前就已制定好了。
【狙擊手的訓練】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對狙擊手的訓練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一名狙擊手的基本訓練時間為6個星期。這個時間的約定俗成可以上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狙擊教官一般來自前線部隊,他們在狙擊學校呆滿6周後往往要回到前線。相比之下,狙擊槍械和裝備的變化卻日新月異,尤其是在觀瞄設備上,從光學瞄準器材一路發展到紅外和微光觀瞄設備。
現代的狙擊任務一般以小組的形式完成,通常包括一名狙擊手和一名觀測員,後者有時候也是第二狙擊手。一般來說,除了必備的狙擊步槍外,狙擊手的裝備還可以包括手槍、偽裝服、偽裝油彩、望遠鏡、無線電通訊設備、紅外或微光夜視儀、地圖、指南針和食物等。為了保持長時間潛伏的隱蔽性,大部分的狙擊手們都使用水袋和吸管,甚至採用流質高熱量食品。
二戰中德軍狙擊手中擁有最高獵殺記錄的馬蒂亞斯·海岑諾爾表示,一名狙擊手一定要始終專一,不能去擔任除了狙擊之外的任務。二戰德軍狙擊手獵殺記錄第二名的阿倫伯格則認為,冷靜、自信和勇氣是一名優秀狙擊手的必備素質。如何測量和修正槍支的彈道,如何掌握射擊的時機都需要不斷地訓練和積累經驗。
【歷史上最著名的狙擊手之戰】
二戰時發生在蘇軍軍士長柴切夫和德軍上校、同時也是德國狙擊手學校校長的漢斯·托瓦德之間。最後是柴切夫贏得了這場對決。高手也無法永遠保持不敗,這正是狙擊的法則。被稱為「白色死神」的芬蘭狙擊之王西蒙·海耶雖然在蘇芬戰爭中獵殺了505名蘇軍,最後還是在1940年3月6日被另一名蘇軍狙擊手的達姆彈擊中面部而退出戰斗。從這一點來說,狙擊戰的確是最強射手之間的對決。
狙擊步槍(Sniping Rifle)
「狙擊手使用的裝有光學瞄準鏡的步槍,用於對最重要的單個目標實施精確射擊,利用光學瞄準鏡可以在能見度不好的條件下進行有效的觀察,從而提高瞄準精度。夜間實施射擊時,在狙擊步槍上裝有夜視瞄準鏡或者接通光學瞄準鏡的分劃照明。狙擊步槍分為非自動與半自動兩種。半自動狙擊步槍應用最廣。」。狙擊步槍性能和構造與一般步槍基本相同,不過槍身比步槍更長,多數配裝光學瞄準鏡或夜視瞄準具及折疊式雙腳架,有的還帶有消聲、消焰裝置,20世紀80年代開始,大口徑(12.7mm)狙擊步槍出現,其戰術任務主要是在較遠距離上(1500米左右)摧毀敵裝備器材。
狙擊步槍指在普通步槍中挑選或專門設計製造,射擊精度高、射程遠、可靠性好的專用步槍。軍事上主要用於射擊對方的重要目標(如指揮人員、車輛駕駛員、機槍手等)。狙擊步槍的結構與普通步槍基本一致,區別在狙擊步槍多裝有精確瞄準用的瞄準鏡;槍管經過特別加工,精度非常高;射擊時多以半自動方式或手動單發射擊。狙擊步槍的學名叫「高精度戰術步槍」,最初的狙並非專門製造,而是在普通步槍中挑選精度相對較高的作為狙使用,並且最早的狙擊步槍沒有光學和其它輔助瞄準器具。普通步槍的射程一般在400米以內,而狙擊步槍的射程一般在800米以上。狙擊步槍以其特別高的射擊精度,被人稱為「一槍奪命」的武器。
以往狙擊步槍主要用於殲滅重要的生動目標。隨著步兵裝甲化,軍事力量控制范圍和機動能力較大增強,射手無法在近距離接近目標或保證襲擊行動的自身安全;狙擊戰術的普遍應用,如雙方都配備狙擊步槍大量採用狙擊戰術;而現代戰場上的高價值目標與日俱增,直升機、停機坪上的飛機、雷達、通信設備、彈葯庫、導彈陣地和輕型裝甲車都已經成為狙擊步槍的作戰的對象。使原有的狙擊步槍在射程和威力方面感到不足,於是出現了一些大口徑和遠射程的狙擊步槍。大口徑狙擊步槍主要用於反器材,能夠摧毀1~2公里遠距離上的輕型防護目標,不是以人員殺傷為主要用途,而主要用於打擊高價值軍事目標。
戰場上高技術武器的增多,對狙擊步槍戰術使用也提出了新要求,高新技術的發展也為狙擊步槍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在21世紀,狙擊步槍是輕兵器中可望採用高技術較多的一種輕武器。用於狙擊步槍上的新開發的火控系統,將以減小射手的瞄準誤差,尤其是遠距離上側風的影響。狙擊步槍的技術含量使其成為21世紀輕兵器中的「精確制導」單兵武器。
著名狙擊步槍
☆德拉貢諾夫狙擊步槍 ( 縮寫SVD狙擊步槍),是由蘇聯的 Evgeniy Fedorovich Dragunovis在1958至1963年間設計的一種半自動狙擊步槍。蘇聯軍隊在1963年選中了由德拉貢諾夫設計的SVD狙擊步槍代替莫辛-納甘狙擊步槍,稱為CBД(Снайперская Винтовка Драгунова)狙擊步槍,英文為SVD(Snayperskaya Vinyovka Dragunov),通過進一步的改進後,在1967年開始裝備部隊。SVD使用7.62×54R有緣彈。德拉貢諾夫狙擊步槍是世界上第一支為其用途而專門製造的精確射手步槍。除前蘇/俄外,埃及、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等國家的軍隊也採用和生產SVD。中國仿製的SVD為1979年定型的79式狙擊步槍及改進型85式。
☆M21狙擊步槍是一支半自動狙擊步槍,是在M14自動步槍的基礎上改進研製的。美國陸軍從1969年開始裝備。[M14步槍之所以失敗在於它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被錯誤地使用。M14本身是一支相當不錯的步槍,因此精確化後的M14即M21狙擊步槍便受到使用部隊的歡迎,1969年M21裝備部隊,但直到越戰後期才成為美國陸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和通用狙擊步槍。M21狙擊步槍的改進型,由美國陸軍和海軍聯合研製,1991年,美軍把這種新的M21命名為M25狙擊步槍。
☆M40狙擊步槍1966年越戰開始裝備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制式狙擊步槍。由著名的雷明頓M700系列警用狙擊槍槍衍生而來。M40A1是由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兵工廠製造。M40A1是一種很精確的武器,浮動式槍管,發射 7.62 x 51毫米彈,最大有效射程為800米,不過海軍陸戰隊稱其最大有效射程為1000碼(約915米)。與同樣是雷明頓M700的衍生型的M24狙擊步槍 (M24 主要分別是使用不同的彈葯。曾有人專門用M24 SWS在900米距離上進行對比試驗,發現M40A1和M24 SWS的精確度相差無幾。美國人認為M40A1是現代狙擊步槍的先驅。美國海軍陸戰隊的M40A1更換槍管、槍托及其它零件的方式,陸續換裝成新型的M40A3。
☆G3/SG1狙擊步槍是G3自動步槍的一種變型槍,結構與G3A3基本相同。它是在標准型G3步槍的驗收過程中,將那些平均彈著點完全符合規定要求、而散布又最小的槍挑選出來,配上兩腳架、槍托貼腮板和望遠瞄準鏡,再略加改裝而成的。所以G3/SG1隻是一支用突擊步槍拼湊出來的狙擊槍。SG是「Schützen Gewehr」精確步槍的意思。HK公司在G3步槍的基礎上開發出專門的狙擊步槍PSG-1。製造公差控製得極其嚴格,一種高命中精度的專門武器,PSG是德文「Präzisions schützen gewehr」的縮寫,意思是精確射擊步槍。
☆巴雷特M82A1是當今使用最廣泛的大口徑狙擊步槍(反器材步槍)之一,至少已裝備30多個國家的軍隊或警察部隊。M82A1半自動狙擊步槍,採用槍管短後坐原理,槍管短後座原理是著名槍械設計師勃朗寧(John M. Browning)開發的。
☆瑞士SIG公司在SG550突擊步槍的基礎上研製出SG550狙擊步槍。SG550狙擊步槍實際上是使用重型槍管的單發型SG550突擊步槍,但SIG公司強調SG550狙擊步槍是在警察和特種部隊的密切合作下研製成功的。經過嚴格徹底的功能和精度試驗,軍方便大量采購作為戰術狙擊步槍。SG550的製造成本約為標准型步槍的4倍。該槍有兩種口徑,發射5.56×45mm NATO彈的為SG550-1,發射.223雷明頓彈的為SG550-2。
☆斯太爾SSG狙擊步槍是斯太爾-曼利夏公司研製的新型狙擊步槍,1969年被奧地利軍方正式採用,並命名為「1969型神射手武器」(Scharfschutzen Gewehr 69),簡稱SSG69。SSG69在1970年正式交付作為奧地利陸軍制式狙擊步槍。到現在已經有超過50個國家的軍隊或警察採用這種武器。SSG69改用木槍托和覘孔式照門後也可以作為運動槍,有些運動員就使用過SSG69參加比賽。在其他國家,只是簡稱它為SSG。槍管是完全浮置式地安裝在槍托上,即只與槍管節套連接,與護木無接觸點。配用的彈葯為7.62×51mm口徑北約標准彈。
☆FR-F1狙擊步槍是法國在1970年代在MAS1936步槍的基礎上開發的狙擊步槍。FR-F1有雙腳架,木製槍托並附加肋貼與手槍型槍機握把,前護手(木製)不與槍管直接結合,以減少射擊時手部震動的不適與偏差。1984年,FR-F1的改進型FR-F2問世,FR-F2木製前護手改為強化塑料絕熱套筒,此設計旨在減少環境溫差對槍管精度的不良影響。
☆中國的QBU88式狙擊步槍採用無腮墊、無提把的無托型結構,使用5.8毫米口徑機槍彈,小口徑槍管用於狙擊步槍。該槍槍管剛度好,與機匣連接牢固,射擊時振幅小。

⑺ 關於阻擊手................

兵臨城下(Enemy at the Gates, 決戰中的較量)
重裝捍將

狙擊手的電影與現實
最近,美國的華盛頓特區出了個連環殺手,專門躲在暗處用狙擊步槍射殺普通民眾、一槍斃命、彈無虛發,引起了美國社會的極大恐慌——我還真有點兒佩服美國人,什麼事兒都能搞得跟電影似的。說到電影,相信這位「華盛頓狙擊手」也一定會在銀幕上亮相,但不是現在,因為眼下就有一部「狙擊手電筒影」、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電話亭》被推遲上映。影片講述的是一個狙擊手將不同的人引誘至一個電話亭里,一旦他們掛斷電話,便將其一槍擊斃的故事。面對發行公司推遲本應於下月15日上映該片的決定,劇本原作者拉里·科恩表示對此「並不介意」,他說:「如果你看了影片,就會知道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現實生活中」。而福克斯公司發言人顯然被嚇壞了,他表示:「該片內容與目前現實生活中的案件太相似了,此舉完全是為了保護觀眾」。你瞧,有時候,假的成了真的,電影也可能變成現實。

狙擊手溯源

現代意義上的狙擊手「Sniper」這個單詞的詞根「snipe」則在1832年第一次出現,源自於英軍在印度邊區的一種獵鳥活動。據說snipe是一種身體嬌小、動作十分靈活的小鳥,要獵獲這種鳥並不容易,需要相當不錯的射擊和潛行的技術,這種運動也就被叫做snipe。等到一次世界大戰時,sniper成了軍事上狙擊手的通稱,強調的除了射擊之外,還有掩藏自己蹤跡的能力。同樣的,德文中的「Heckenschutze」與法文的「tireurembusque」也都有埋伏射手的意思,而中文譯成了「狙擊手」,勉強算是不差。

雖然狙擊不一定要用火器來進行;但是在一般意義上,它的發展還是跟近代槍械工藝的水平息息相關。自16世紀起,具有改良膛線的前膛來福槍在德、奧兩國開始大量的應用,主要用途是在打獵和競賽上。在美國開拓初期,有部分中歐移民也移到美洲來,定居在賓夕法尼亞州一帶,這種前膛來福槍也隨之傳入美國,以供墾荒、狩獵、自衛之需。經過拓荒者的改良,口徑變小,槍管加長,加上槍托,也將彈頭用浸了油脂的布或皮革包上以利前膛裝彈。這就是著名的「肯塔基來福槍」的由來,因為當時肯塔基是拓荒的前哨。

我們可以從電影《最後的莫希幹人》里看到這一時期的狙擊射擊情況。片中有一個段落,為了能讓送信的信使從包圍城堡的印第安人手中安全脫逃,劉易斯在城牆上用遠程狙擊火力掩護,一槍一個,彈無虛發。從史實上來說,這個電影一方面誇大了劉易斯的射擊水平,另一方面也虛構了槍械工藝的發展史。在這個電影所講述的年代中,他還沒有得到後來讓他威鎮四方的名槍「打鹿將」(肯塔基來福槍)。

肯塔基來福槍真正的用武之地是在美國獨立戰爭的戰場上。華盛頓義勇軍中的狙擊手配備了這種當時射程最遠的火器(200碼左右),專門用以對付英軍軍官。而英軍正規部隊配備的是老式的BrownBess前膛裝填的滑膛燧石槍,有效殺傷射程僅為80碼——超出這個距離被打中的人可說是運氣極背。英國陸軍的漢格上校在1814年寫下過這么一段話:「如果一個士兵的槍膛不是製造得很糟的話(許多都很糟),可以打中80碼外的人;至於想射擊200碼外的人的話,你不如改為射擊月亮,兩者打中目標的機會都是一樣的」。

電影《敵人的榮譽》描寫的就是肯塔基來福槍手在獨立戰爭中創下的最有名的狙殺成績。英軍狙擊手佛格森上尉(Capt.PatrickFerguson)潛心研究設計了新型的來福槍,有效射程在200碼以上,性能和射速都遠勝過滑膛槍;而且是後膛裝彈,這在當時是個創舉。他在1776年向英軍高層展示他的新槍,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生產了100支,並且讓他招募了一個連的狙擊步兵到美洲作戰。他首次上陣在1777年的白蘭地酒之役,把美軍打得大敗。在此役中他還瞄準了125碼外一個正騎馬離去的美軍軍官,大概是由於紳士的風度他沒有對那軍官背後開槍,殊不知那軍官正是華盛頓。這就是有名的「未開的一槍」。

歷史上的狙擊手佛格森的右臂在此役中受傷,三年後的一次戰斗中,他被一個肯塔基來福槍手射殺,死後他的新型來福槍也隨之湮沒。歷史的瞬間真是可嘆。

真正意義上的後膛裝彈步槍是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投入使用的。克里斯丁·夏普斯(Christian Sharps)在1848年設計了一種落下式的後膛閉鎖裝置,成為他日後一系列後膛來福槍的基礎。經過多次改良後,他1859型的設計被美國聯邦軍隊採用。夏普斯後膛來福槍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後膛槍幾乎在任何姿勢下都可以裝填,這就大大地方便了狙擊手們;如果是前膛槍的話,他們必須直立裝填,目標暴露太大。

雖然我們很少在反映這一時期的電影中看到有關狙擊手的形象,但在丹澤爾·華盛頓早年主演的電影《光榮》里,我們還是可以窺到狙擊槍手的隱約身影。影片里有一段劇情說的就是,毫無槍械使用黑人奴隸加入了聯邦軍隊對抗南軍,在艱苦的訓練里,其中一項技能就是如何快速地裝彈並有效地射擊。前膛槍裝填手續繁復,雖然從18世紀起已經使用紙包彈葯以利裝填,整個程序還是快不起來。1834年時英國陸軍測試使用雷管的前膛槍時的記錄顯示,即使是技術純熟的士兵每分鍾射速也不過三發;這還是在沒有戰斗壓力下的成績。在實戰時,由於種種因素影響,能夠維持每分鍾兩發就算不錯了。還有,士兵在戰場上慌亂之際非常容易出錯。最常見的錯誤之一就是在裝填後忘了將通條抽出槍管,一扣扳機,通條就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自然無法再裝填。

一擊必殺或者被殺

在槍械的發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兩項發明跟狙擊效果直接有關,一是膛線,另一則是瞄準裝置。最早在槍管壁上拉出膛線的是1498年維也納的CasparKollner,不過他的膛線是直直兩條線,應該是用來加快裝填速度,而非用來提高准確度的。真正的螺旋式膛線大約發明1520年前後的德國的紐倫堡地區。至於瞄準裝置,大約也是在1500年前後發明的,是最基本的準星、照門的配備。有了膛線和瞄準裝置,射擊的准確度大大提高。

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瞄準裝置才真正體現出了實用價值。一戰中,德軍的狙擊手普遍使用Kar98k毛瑟步槍,配備3或4倍的瞄準鏡,倍率雖然不是很高,但是在雙方距離相當近的壕溝戰場上使用起來綽綽有餘。由於德國光學產品的品質和數量都勝過其他國家,當英軍也想配發瞄準鏡時,卻尷尬地發現根本就沒有國貨供應,只能使用戰前進口的德國電影《兵臨城下》中蘇聯紅軍方面的主要狙擊用槍是Mossin-NagantM1891/30步槍,口徑7.62mmx54mm,彈葯威力十足,但是瞄準鏡多為3.5或4倍,不利長距離狙擊。而德軍使用的狙擊槍則還是一戰中使用過的Kar98k毛瑟,口徑7.92mmx57mm,瞄準鏡為2.5倍到6倍之間。

蔡斯或萊卡。而在東線方面,俄軍更是沒有所謂的狙擊手,既無裝備也無編制,因而在德軍狙擊手的槍下亡魂不可勝數。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當德軍在東線開始遇到紅軍的狙擊手時,他們受到的震撼絕不亞於1914年的協約國部隊。蘇聯紅軍狙擊戰術的成功在史達林格勒攻防戰中達到巔峰,上演了一出二次大戰中最具戲劇性的狙擊手對抗賽,著名的蘇聯狙擊手瓦西里·扎依采夫准尉(VasiliZaitsev,242次擊殺記錄)使用兩人小組的戰術,成功地狙殺單槍匹馬行動的德軍知名狙擊教官科尼格少校,對紅軍的士氣是一大鼓舞。這也是電影《兵臨城下》的故事原型,影片里的蘇聯狙擊手是來自烏拉山的獵手,而德軍少校則是擁有狩獵庄園的貴族。有意思的是,因為蘇軍狙擊手的威脅,德軍方面大量增加狙擊手學校及狙擊手的數量,並且對狙擊手給予特別的獎勵。例如在1944年納粹黨衛軍(Waffen-SS)給有50次擊殺記錄的狙擊手一隻手錶,100次擊殺的一支獵槍,150次擊殺的則被邀請跟SS的頭頭希姆萊本人一同去獵鹿。

和蘇聯紅軍相似,二戰時期的美軍也比較注重狙擊手的培養。在每個連級作戰單位基本上都會配備幾名狙擊手,各單位指揮官的戰術手冊上也有關於狙擊戰術的詳細講解。例如,在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湯姆·漢克斯所帶領的小隊就配有一個狙擊手傑克森,在影片開頭的D日登陸作戰中,他首先擔任的就是消滅德軍火力點的任務。當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後,德軍的狙擊手一直都是極大的威脅。不論是在義大利半島的中北部山區,還是在諾曼底星羅棋布的農場果園中,到處都彌漫著突然死亡的陰影。這時,狙擊手傑克森在巡邏作戰中直接與德軍狙擊手對陣,又是一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對獵游戲。最後在守橋戰役中,他又擔任偵察和伏擊以及火力支援任務。作為一個嚴肅的戰爭題材電影,這個狙擊手在電影中的作用比較明顯地說明了現在戰爭中狙擊手的作用:指定獵殺、隨隊觀察及火力支援、巡邏與定點伏擊。

和歐洲戰區的美軍相比,太平洋戰區的美軍面臨日軍狙擊手的威脅則又大大不同。美軍在太平洋島嶼上的反狙擊作法多半是使用密集火力轟擊可疑地區,例如以37mm反坦克炮裝用特製的霰彈用來肅清茂密的叢林頂冠就十分有效。關於這樣的作戰方式,我們可以在電影《細紅線》中看到最典型的例子。

關於狙擊技巧

在電影《全金屬外殼》中,我們可以見到當時越南遊擊隊的狙擊戰術對美軍士氣的打擊。這個狙擊手只用一個人一隻槍就牽制了一隊美軍士兵並把他們的行進成功地拖延了半天,最後美軍還是付出了相當代價才解決掉這個狙擊手。這一情節的真實故事是:1967年的某天,美國陸戰隊第四團第二營在叢林中的遭遇。他們沿著一號公路附近巡邏,被幹掉了5個人,每個都是在雙眼間一個干凈利落的小洞,根本找不出子彈是從哪裡發射的;整個營就地找掩護,不敢前進。第二天還是一樣,沒人敢站起身來,營長呼叫空軍支援,炸彈、汽油彈、機關炮彈在四周亂炸一通。轟炸過後他們繼續前進,一個小時後聽到「砰」的一聲,又倒了一個傢伙,他們又都趴到地上不敢動彈了。這時早已暮色四合,營長再度呼叫空軍轟炸,那個越軍狙擊手竟然在黑暗中還對美軍飛機射擊。這個營在兩天內只前進了一英里半,總共1100人的兵力,卻奈何不了一名越軍狙擊手。

電影《阿甘正傳》中有一句台詞讓很多人印象深刻:丹中尉對阿甘說,別向我敬禮,這會讓我成為狙擊手的靶子!而在1900年的波爾戰爭中,同樣流傳著這樣的經驗之談:「盡量跟軍官和白色岩石保持距離。」——因為前者是敵人的目標,而後者則是測距的極佳對象。這里不能不提一部很有名的狙擊題材電影,好萊塢過氣明星湯姆·貝林格主演的《雙狙人》(sinper)。雖然影片本身很爛、基本乏善可陳。但因為片中對現代狙擊戰術涉及頗多,所以還是專門提出來講一下。自從以美軍為代表的西方軍隊在越戰後普遍設立狙擊手編制,狙擊戰術就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特別是近些年隨著特種作戰任務的增加,狙擊戰術的運用更是普遍。在《雙狙人》這個電影中,就是美國情報部門和軍方合作聯手執行刺殺毒梟任務。而像這樣的狙擊獵殺任務,一般是採用「雙狙擊殺」這種現代狙擊戰術中最常用的方式。就是2人一個小組,以1人觀察,1人狙擊;或者2人同時狙擊;或主射手未能成功時副手再補上一槍。當然,副射手的槍法也必需是一流的,並且隨時維持備射與瞄準的狀態才行。

這部電影還給觀眾明確了一個觀念:對付敵方狙擊手的最佳方法是指派另一名訓練有素的狙擊手。因而,這次美國華盛頓發生的系列槍擊案中,警方專家就推測殺手可能不是單獨的一個人,而是一個行動小組.

⑻ 冒險島狙擊手用不了

1.先開狙擊~
2.你下載的那裡有提示~
3.我已經詳細說明了~
好跟給傻掛一樣要掛卡呀~掛卡你就買張「廣東一卡通」~
在網站上找到游戲輔助工具~再找到冒險島狙擊手~(好像只有月卡~我也卟知道多少錢~你才知道)然後你就點「提卡」~把一卡通的卡號密碼輸入進去,然後選擇多少張~最後就填驗證碼~他會有狙擊卡拿給你~你就充值到狙擊手那裡~就可以用咯~
分分哈~

閱讀全文

與狙擊手進程創造失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
志誠商標公司上班 瀏覽:160
出租土地使用權的稅率 瀏覽:139
日本商標注冊多少錢 瀏覽:75
商標注冊證天貓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