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創造帶來的變化400

發明創造帶來的變化400

發布時間:2022-08-26 00:32:34

① 我的發明作文400字

我的發明
「今天是2026年10月11日。」我的小機器人報道。如今我已成為了一名回著名的科學家,發答明了不少東西,深受人們愛戴。
這時,我的助理推門進來對我說:「超緊急通知,一名歹徒在飛機場劫持了一名人質,請你馬上趕到那兒。」
「我馬上去。」我一邊回答一邊拿出我最近發明的追蹤器——追蹤鳥。這是一種專門逮捕壞人的小鳥,外形和真的小鳥沒什麼兩樣,金黃色的羽毛,尖尖的嘴巴。但是它身手不凡,可以提起500公斤重的物體。在它的尾巴上,有一個掃描器,只要把歹徒的相片放進去,不管他跑到天涯海角,小鳥都會找到他。然後,通過它頭上的報警器,與警察聯系。
我帶著小鳥,和助手跨上飛艇,來到了飛機場。「歹徒就是這兒。」迎接我的警察指著一間屋子對我說。我放出小鳥,接過警察手中的照片一掃,可小鳥卻一動不動。「咦?怎麼不動呀?」我十分奇怪。我低頭頭看了小鳥一眼,哦,開關還沒有打開。我伸手在小鳥的腹部按了一下,只聽見「吱」的一聲,小鳥飛走了。

② 關於發明創造的作文(400字左右)

v
篇一:發明創造
學了第三單元,我知道了:人們根據許多動物得到了啟示。如:根據蝙蝠發明了雷達,根據鳥兒發明了飛機,根據跳豆發明了打夯機,根據變色龍發明了變色的衣服,根據鯨發明了「流線型」的輪船,根據青蛙發明了電子蛙眼,大大地提高了科技效律,聽同學們說了許多發明創造,我覺得發明創造一點兒都不神秘,便也想發明一樣東西。因為自己拖幾個房間已經很累了,而且小的地方還是很臟,很難把所有的地面都拖一干二凈,有時候還會起血泡呢!我一邊拖一邊想:「要是有一個全方位自動裝置,那該多好啊!」因此,我便根據許多機器的不足之處,把幾個機器進行改行改進,組合在一起,發明了一個前方位自動裝置。這個全方位自動裝置,是一個什麼東西都可以控制的遙控器,不過,它上面有一個顯示屏,底下是一個微小的鍵盤,只需要工種打進去,打好後,只需按一下藍色的按鈕,它便會搖來搖去,發出一種聲音,這種聲音叫超聲波,發出的超聲波便會移動那個東西,替主人做事情。可人家會覺得這種東西雖然好,但很有可能被偷啊!這就不用擔心了,這個全方位自動裝置里裝有指紋識別器,所以就算被別人偷了也沒有什麼用,只會被別人當成垃圾扔了。科學跟學習一樣,也是沒有止境的。生活中還存在著許多我們不知道的知識,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有所發明,有所創造,讓我們一起朝科學方向努力吧!
篇二:發明創造
說起發明創造小能人,我便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我的好朋友吳建榮。雖然我早已離開新加坡,但是他對發明創造的專注與痴迷,至今仍令我難忘。
吳建榮長著一張國字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中透著創作的靈感。他總能從一些生活細節中得到啟發。
記得有一次,他對玩具「摔不碎變形球」產生了興趣。此後,他每日都在研究怎樣可以使變形球可塑性強又不易隨意改變形狀。
一天,他的父母不在家,家中又沒了大米,於是他只好和面烙個餅子做午飯。在和面的時候,他意外地發現麵粉的形狀可以隨意改變,而且耐久性強。這次偶爾的發現,讓他欣喜萬分---「有了!」建榮連忙從客廳的茶幾下拿出幾個氣球,把乾麵粉灌了進去,填得滿滿的,再用繩子扎緊,巧妙地利用氣球上原有的美麗圖案,貼上些裝飾品。就這樣,一隻美觀大方的麵粉揉捏球誕生了。
這個新奇的小發明,在學校舉行的義賣活動中,受到了各年級同學老師的歡迎與喜愛,都被大家「搶購一空」。從此,吳建榮也成為學校眾所周知的「發明創造小能人」。
不僅如此,建榮還很善於利用廢物來搞新發明。有一次,他拆下已經壞掉的電子鈴發音裝置,安置於一隻塑料盒的一側,再將控制系統的感應器從鈴內抽出安在了另一側,用一根電線將兩者連接起來。建榮利用科學課學過的磁鐵同性相斥的原理,在盒內的感應器上安了個磁鐵,智慧地把所學的知識加以拓展,借另一個磁鐵與盒內磁鐵之間相斥產生的力,推動系統運作。如此,他將廢電子鈴轉變為一隻不用電源,可以隨意開關的節能「八音盒」。
當這個「新發明」拿到學校里去展覽時,他的節能構思,獲得了專業老師的認可。同學們都紛紛請教他其中的原理。這個發明也給了我很多啟發:我們要善於從所學知識中獲取養分,運用於實踐,變廢為寶。
吳建榮同學還先後發明了子彈炮筒、多功能鉛筆盒、固定插座開關……他那源自生活的奇思妙想,使他成為了一個當之無愧的「發明創造小能人」。

③ 發明和創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

關於科技發展是利大還是弊大這個辨題,我方辨友一致認為科技發展利大於弊。
人類的生存方式,20萬年前與10萬年前相比,不會有太大的改變;3000年前與2000年前相比,不會有太大的改變;600年前與500年前相比,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但是,今人與古人其實早已今非昔比,即使是現在與100年前相比,也已完全不一樣。是什麼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是什麼讓人類開始了新的生存方式?
我說,這便是科技,是科技的發展才推動了人類的進程,是科技的發展才使人類有著這嶄新又美好的生活。縱觀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視科技的發展?回首過去,看四大發明,獨具鰲頭;觀天文歷法,為之驚嘆;覽趙州拱橋,設計精妙;窺《本草綱目》,東方巨典;瞻圓周率值,七位小數;眺絲綢之路,發展經濟;端青花瓷器,揚名海外。科技發展是強國之路,科技發展是中華民族進步的第一動力,沒有科學,我們哪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沒有科技,我們哪來的舒適的物質生活與精神享受?沒有科技的進步,我們哪能吃到雜交二號?我們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們哪能住進高樓大廈?
問,科技發展利大還是弊大?毋庸置疑,當然是利大!作何解釋?不用解釋!中華文明八千年歷史文明就是鐵證如山,歷史每時每刻都在改變,科技每時每刻都在發展。人類從茹毛飲血原始生活學會利用或燒熟食物,從依靠自然到繁殖飼養,從手無寸鐵到冶金煉石,這不都是進步,這不都是發展?如果是弊端大於利的話,那人類為什麼都還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進步?只有進步才能使明天更美好!
一個人不進步是可悲的,一個國家不進步是沒落的,一個世界不進步是黑暗的。只要在不斷的進步中,人類的生活才可以得到升華。人類是渺小的,人類是脆弱的,他沒有龐大的身軀,沒有牛似的力氣,沒有烏龜的硬殼。但上天給予了人類一顆聰慧的大腦,一雙勤勞的雙手,人類沒有坐享其成,而是選擇了不斷進步,才可以在今天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
讓我們把今天的生活和十萬年前相比,我們是至高無上的;把今天和幾千年前相比,我們是居高臨下的;把今天和幾百年前相比,我們是幸福舒適的;把今天和明天相比,未來是美好光明的。幾千年來,從馬車變成了轎車、火車、飛機;從煤油燈變成了白熾燈、霓虹燈、節能燈;從海角天涯變成了近在咫尺、視頻聊天、滑鼠一點盡知天下事。
我們是幸福的,我們是幸運的,我們趕上了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一個充滿高科技的時代,這不光光是我們的祖先在進化時選擇了發展,選擇了進步,也包括了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刻苦鑽研,我們今天的日子時有多少辛勤的科學家們用智慧甚至生命換來的。
因為法拉第,我們生活的周圍才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電器;因為達爾文、因為孟德爾,我們才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認知自己;因為扁鵲,因為華佗,因為李時珍,我們的生命才能得到保障。
我們周圍的一切,不都是他們給我們換來的嗎?生活如此舒適,生活如此愜意,生活如此美妙,我們的平均壽命比古代提高了30歲,看望親友甚至不用出家門,這不都是科發展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嗎?
所以說,科技改變歷史,我們探討科技的發展利大還是弊大是不需要質疑的,因為就是利大!利大!利大!你說科技發展帶來了大氣污染、你說科技發展產生了白色垃圾、你說科技發展形成了氣溫變暖……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越明亮的地方後面的陰影就越暗,但就憑這些你就斷定科技發展弊大於利?「世異則是事異」時代不同,所遇到的問題也不同,再說大氣污染,各省各市都推出了預防預案;白色垃圾,統一處理;汽車尾氣造成氣溫變暖科學家們也研發了太陽能汽車。看看現在、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空調、太陽能電池……環保節約的太陽能已經逐步進入千家萬戶,這不是科技在發展嗎?
雖然有弊端,但比起造福人類,環保家園的科技發展理念,無關痛癢,只要有弊端,科學家們同樣會想辦法去解決,我們不能因噎廢食,科技發展的步伐一刻也不會停止。科技發展,無可厚非,就是利大,這個辨題唯一的答案!就因為科技一直在進步,科學一直在發展,狡猾的詭辯,籠統的只言片語,無理的胡攪蠻纏都改變不了這個真理。如果你說科技發展弊大於利,請問,你能在一周之內不坐車來上課,不用中性筆、不用圓珠筆、不用鋼筆?你能在一周之內不看電視、不聽新聞,不看報紙,不讀書,不上網?你能在一周之內不吃研發的雜交水稻?不吃麵食?不喝飲料?不能不能,你不能也不可能能,因為科技已經和你息息相關,已經和你密不可分!在請問,如果你給主席寫信,說建議停止一切科研活動,大家是送給你鮮花,還是那板專拍你?
科技改變歷史,不錯的,沒有科技發展,我們的生活是無法想像的,我們的日子是昏天黑地的,是科技發展救了我們,是科學把我們從水生火熱的年代拯救了出來。我們更應該懷著一顆敬畏之心去尊敬他,怎能口是心非地說科技發展弊端累累?
科技改變歷史,知識改變命運。我們跨入了21世紀,跨入了一個充滿高科技的時代。科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科學改變了我們的命運。「知識就是力量」,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為何能在世界面前挺起胸脯?因我們的科技在不斷的發展!我們的科技在不斷的進步!
科技發展利大於弊,這是一個亘古不變的主題!

④ 發明創造如何使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改變

古往今來,人類社會的進步,離不開發明創造,發明創造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發專明創屬造是促進社會進步的動力。如我國古代印刷和造紙的發明,極大地促進文化交流;指南針的發明極大地促進了航海事業的發展;火葯的發明,使整個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正因為擁有了諸如大到飛機、輪船,小到汽車、電視等發明創造,才使我們的生活有了新的改變。

⑤ 舉出一個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變化的發明,說說它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一個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變化的發明:電燈;發明者是愛迪生;

電燈帶來的變化:將電能轉化為光能,大大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夜晚能見到光明。

照明電光源一般分為白熾燈、氣體放電燈和其他電光源三大類,在綠色照明工程中,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各種光源。

電燈是將電能轉化為光能,以提供照明的設備,出現於第二次工業革命,其工作原理是:

電流通過燈絲(鎢絲,熔點達3000℃以上)時產生熱量,螺旋狀的燈絲不斷將熱量聚集,使得燈絲的溫度達2000℃以上,燈絲在處於白熾狀態時,就像燒紅了的鐵能發光一樣而發出光來 。燈絲的溫度越高,發出的光就越亮。

(5)發明創造帶來的變化400擴展閱讀:

最早實用的電燈是白熾燈,但早在白熾燈誕生之前,英國人漢弗萊·戴維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製成了弧光燈,但這種弧光燈亮度太強產熱太多又不耐用,一般場所根本無法使用。

1854年,移民美國的德國鍾表匠亨利·戈貝爾用一根放在真空玻璃瓶里的碳化竹絲,製成了首個有實際效用的電燈,持續亮了400個小時,不過他並沒及時申請專利。

1860年,英國人約瑟夫·斯旺也製成了碳絲電燈,但他未能獲得使碳絲保持長時間工作的良好真空環境。直到1878年,英國的真空技術發展到合乎需要的程度,他才發明真空下用碳絲通電的燈泡,並且獲得英國專利。斯旺自己的屋子是英國用電照明的第一所私人住宅。

1874年,加拿大的兩名電氣技師申請了一項電燈專利: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氣,以通電的碳桿發光,但他們沒有足夠財力繼續完善這項發明,於是在1875年把專利賣給了愛迪生。愛迪生購入專利後嘗試改良燈絲,終於在1880年製造出能持續亮1200個小時的碳化竹絲燈。

不過,美國專利局判愛迪生的碳絲白熾燈發明落於人後,專利無效。打了多年的官司後,亨利·戈培爾贏得專利,最後愛迪生從戈培爾貧困的遺孀手上買下專利。在英國,斯旺控告愛迪生侵犯專利,後來他們在法庭之外和解,於1883年在英國建立一家聯合公司。斯旺後來把他的股權及專利都賣給了愛迪生。

⑥ 中國的新四大發明給生活帶來了哪些改變

古老中國創造的指南針、造紙、火葯、印刷術四大發明曾經改寫世界歷史。如今的「新四大發明」正改變著中國人的生活,也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從中國走向世界,「新四大發明」為全球矚目 「新四大發明」中,高鐵與網購並非始於中國,但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與創造,矗立起「新發明」的世界高峰,並將其打造成閃亮的「中國名片」。 「新四大發明」不僅改變中國,而且深刻影響著地球村時尚,吸引著五大洲目光。 從追趕到引領,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標准,中國高鐵走過了高效而輝煌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之路。截至去年底,中國累計投入運行的高鐵動車組達到2595組,超過全球總量的60%,通車高鐵里程長達2萬多公里。預計到2030年將超過4.5萬公里,比繞地球赤道一周還要長。強起來的中國攜手世界創未來猶如在穿行一條長長的歷史隧道。從古老的四大發明到「新四大發明」,沉淪與抗爭交織,奮斗與崛起輝映,再現了泱泱華夏源遠流長的文明史。 500年來,世界科技、經濟、文明的中心幾度遷移,但科技創新這個主軸一直在旋轉、在發力,支撐著經濟發展,引導著社會走向。中國「新四大發明」正在呈現出中國創新走向世界的「百景圖」。

⑦ 關於發明創造的作文400字

一次發明經歷
想像是智慧的源泉,也是發明創造的潛力。實踐證明,幻想往往是發明的動力。幻想成真的奇跡古今中外不乏其人,美國的萊特兄弟幻想自己能有一雙翅膀,從而發明了飛機。 我也發明了一樣東西。 那是在去年暑假,天氣炎熱,我和哥哥閑的無聊,哥哥說:「唉!天太熱了,要是有一台電風扇該多好啊。」我說:「我們可以自己做一台電風扇啊!」哥哥聽了也很贊同。 我們就開始行動了。我們找來了一大塊硬紙,一節電線,兩節電池和一個舊賽車的馬達。我們先將硬紙裁成電風扇葉片的形狀,然後把馬達放進去,用膠帶把電線放在電池的正負極之間,再用一根細細的木棒把電線放入插座里,馬達動了,可是風扇沒有動,我們檢查了一下,原來沒有轉動條,我們就用紙板做了一個轉動條,安了進去,又試了一下,還是沒有風。於是我們就重新做了一個,還是沒有成功,就這樣,我們試了一次又一次,終於在第九次的時候做好了,我高興不已,用彩筆把風扇葉染成五顏六色,可是我們剛吹了一會兒,風扇葉就散了,我非常傷心,哥哥鼓勵我說:「不要難過,我們再做一個更好的。」 於是,我們又重新找來了一節電線,這節電線還帶有插頭,我們按原來的方法不一會兒做好了,但是卻不轉動,我不甘心,又繼續試驗,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們的小電風扇終於能吹風了,而且還非常牢固,我和哥哥都很高興,爭著搶著玩自己親手做的小發明。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不論多難的事,只要認真去做,就一定會有收獲,而且我們還要記住一句名言: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⑧ 名人發明創造的事例400字

1752年,46歲的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用綢子做了一個風箏,並在一個風雨交專加的天氣里用麻線把風屬箏放上天空,麻線下端系了一把金屬鑰匙,當雨水把麻線澆濕以後就變成了導電體。這時,他把手靠近鑰匙,突然看到電火花在鑰匙和手指之間跳過,同時,手指感到一陣刺痛。這個實驗證明了天空中打雷實際上就是一種大規模的放電現象。

由此,使富蘭克林想到,如果在高大的建築物上裝一根金屬導線,導線下端接地,根據尖端放電的原理,就可避免建築物遭到雷擊的危險。這就導致了避雷針的發明。由於避雷針的發明,人類生活的世界就多了幾分安全。

⑨ 發明帶來哪些變化

發明改變世界,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發明是技術和生產活動的起點。

1、通過發明我們改變世界,在歷史的進程中,發明在其中起著決定作用,而一項東西的發明或是單個人獨自完成的或是集體創造的,整個世界從古至今從來都沒有離開過發明創造。

2、發明能主動地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是人類的本質。人類利用天然條件創造了勞動手段和工藝,並在發明器物的過程中意識到外部世界的性質和自身的力量。

3、發明是技術和生產活動的起點,有了打制石器、人工取火的發明和應用,才開始了人類的物質生產和社會生活的歷史。技術變革和技術進步,生產力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會歷史的發展,都離不開發明創造。

(9)發明創造帶來的變化400擴展閱讀

發明就是要標新立異乃至異想天開,把似乎不可能的事轉化為現實,而不拘泥於陳規。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揮,在醞釀形成新設想的過程中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想像、猜測 、直覺、靈感與創造密切相關。

發明者既要有廣闊的視野,又要善於根據功能價值關系、資源環境等綜合因素,對多種技術方案作出比較、篩選和驗證。形成和確定新的技術方案,要以科學的思維方法為指導。技術發明的經驗總結,有助於科學技術方法論的完善和應用。

⑩ 20世紀的發明創造及其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變化有哪些!!!!!急

1、蒸汽機:推動了整個工業革命的發展

傳統的馬力或者水力無法提供工業革命所需的動力,蒸汽機能量的開發為世界帶來了一種更有效更強大的動力。雖說古人在公元前2世紀就已經開始這方面的探索,但直到瓦特的蒸汽機面市後,才真正開啟了蒸汽機的商業價值。

2、電話:掀開人類通訊史的新篇章

「沃森先生,請立即過來,我需要幫助!」這是1876年3月10日電話發明人亞歷山大·貝爾通過電話成功傳出的第一句話,電話從此誕生了,人類通訊史從此掀開了一個全新的篇章。

(10)發明創造帶來的變化400擴展閱讀:

蒸汽機的歷史作用

蒸汽機有很大的歷史作用,它曾推動了機械工業甚至社會的發展,解決了大機器生產中最關鍵的問題,推動了交通運輸空前的進步。

隨著它的發展而建立的熱力學和機構學為汽輪機和內燃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汽輪機繼承了蒸汽機以蒸汽為工質的特點,和採用凝汽器以降低排汽壓力的優點,摒棄了往復運動和間斷進汽的缺點。

內燃機繼承了蒸汽機的基本結構和傳動形式,採用了將燃油直接輸入汽缸內燃燒的方式,形成了熱效率高得多的熱力循環;同時,蒸汽機所採用的汽缸、活塞、飛輪、飛錘調速器,閥門和密封件等,均是構成多種現代機械的基本元件。

工業革命的產生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蒸汽機的改良(瓦特沒有發明蒸汽機,他只是改良),而蒸汽機車的產生也是因為蒸汽機的改良以及後人的應用而產生的,當時英國鼓勵發明,並且在人口增加需要增加生產速度之時,便開始有人努力的改進當時的生產設備。

瓦特便是其中之一,而瓦特改良蒸汽機導致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因此蒸汽機的改良絕對是促成工業革命的原因之一。而蒸汽機車是一種以蒸汽引擎作為動力來源的鐵路機車,因此若沒有蒸汽機的改良便不可能有這項交通工具的誕生。

閱讀全文

與發明創造帶來的變化400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