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南天發明家

南天發明家

發布時間:2022-08-25 20:16:53

Ⅰ 星座是誰發明

是「阿拉托斯」

阿拉托斯(公元前315或310年─公元前240年),古希臘最具名望的詩人之一,以長詩《物象》(τὰ Φαινόμενα)傳世,該詩對研究古代的天文學、氣象學具有極大價值。

生於基利家的索里,後來當上馬其頓王安提柯二世的宮廷詩人,死於當時的馬其頓首都培拉(現屬希臘的中馬其頓行政區)。他將哲學家歐多克索斯的天文著作改寫成韻文《物象》,詩長1,154行,採用六音步格律,大概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描述星座,下半記錄氣象。

這首詩為他贏得了很大名聲,在古代流傳甚廣,不少羅馬作家都曾翻譯此詩,包括演說家西塞羅、顯赫的日耳曼尼庫斯,連保羅在傳道時也曾引用。

著作有《占卜學》(Prognostics)、《古希臘星象說》和詩作《天文學》(Phaenomena)。其中《天文學》被日爾曼尼庫斯譯成拉丁文。

(1)南天發明家擴展閱讀:

歷史——

公元前270年希臘詩人阿拉托斯寫的《物象》中提到47個星座。從《物象》所記載的星區可得知,由於歲差的原因,書中所描述時期的南極點與現在的南極點並不一致,據此可以推斷出書中所記錄的是公元前2000年前的星空;

同時星空記錄的空白區域表明觀察者應該在北緯35°到36°附近。因此有人認為將星空劃分為星座的做法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比倫和蘇美爾時期,希臘和埃及的星座有可能是從該地區傳入的。

到公元二世紀,托勒密在他的《天文學大成》中記錄了48個星座中的1022顆恆星,這也是現代星座的原型。之後許多天文學家在托勒密星座的空當里填充新的星座;1603年巴耶、1690年赫維留、1752年拉卡伊先後在兩個世紀內為南天的星座命了名。

Ⅱ 磁鐵是誰發明的

磁鐵不是那個發明的,自然中就有天然的磁鐵.磁鐵不是人發明的,有天然的磁鐵礦,最早發現及使用磁鐵的應該是中國人。所以"指南針"是中國 人四大發明之一。至於成分那就是鐵、鈷、鎳等.其原子結構特殊,原子本身具有磁矩. 一般的這些礦物分子排列混亂.磁區互相影響就顯不出磁性.. 但是在外力(如磁場)導引下分子排列方向趨向一致.就顯出磁性.也就是俗稱的磁鐵.鐵 鈷 鎳 是最常用的磁性物質 基本上磁鐵分永久磁鐵與軟鐵 永久磁鐵是加上強磁 使磁性物質的自旋與電子角動量成固定方向排列 軟磁則是加上電流(也是一種加上磁力的方法) 等電流去掉 軟鐵會慢慢失去磁性 至於最早磁鐵誰發現 最古老的記載是中國黃帝大戰蚩尤的指南車 所以稱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了!中國在西元前一世紀即知道有磁鐵極化的情形。戰國時代,就曾 利用一根自然磁鐵,放在有刻度 的銅盤上,用來占卜。北宋時利用兩種方法製造出人工磁鐵,一 種是將燒紅的鐵針,置於南北方向,急速冷卻後,利用地球的磁 場將鐵針磁化;另一種是用磁石磨擦鐵針而成。《夢溪筆談》中記載了磁偏角的存在,發現在磁偏角的影響下,磁針指向南方,比真正的南方略偏東。依據這些 知識,而發展出將磁鐵做為指南針的科學應用。 磁鐵只是一個通稱,是泛指具有磁性的東西,實際的成分不一定包含鐵。較純的金屬態的鐵本身沒有永久磁性,只有靠近永久磁鐵才會感應產生磁性,南天磁鐵專業生產,一般的永久磁鐵裡面加了其他雜質元素(例如碳)來使磁性穩定下來,但是這樣會使電子的自由性降低而不易導電,所以電流通過的時候燈泡亮不起來。 鐵是常見的帶磁性元素,但是許多其他元素具有更強的磁性,像南天強力磁鐵很多就是銣鐵硼混合而成的.

Ⅲ 南天國的歷史發展

南天國的歷史
南天國是千年前就存在的國家。正確的說應該是從現在起往回追溯一千年前被滅亡的國家。它是以怎樣的契機建立起來的,又擁有著什麼樣的歷史,到目前為止依舊存在著很多的疑團。傳說武器任務中曾提到過名為『波羅國』的國家,但因為線索太少這里就直接一筆帶過了。
南天國在當時是支配了東、西、南、北整個大陸的超強國。之後在漫長的和平期里,本是以打發時間兼游戲為目的發明的名為『法器』的道具逐漸發展,最後進而開發出兵器水準的法器。法器是通過行術書利用靈氣的靈力移動的機械裝置。現代的風帝國將它應用於戰斗的輔助裝備,而其構造或水準雖然較為單一,但古代南天國的法器技術力卻超出了想像。包括在守護南天國墳墓與遺跡的土石人偶、金屬獬豸、米諾陶斯(力士類),還有風神和雷神身上都可以看出南天國恐怖的技術力。
雖然不清楚南天國在當時是以怎樣的方式支配世界,但很顯然殖民地是非常不穩定的。使千甄拳揚名立萬獲得『武神』之名的背景,便是其在平定四方殖民地中無數叛亂的過程。不過,千甄拳卻背負了謀反的惡名,而在之後據說有很多的嫡系王子對其產生了猜忌。王的嫡系後裔多,自然就意味著政治的不穩定。可以看出南天國是以相當不完整的中央集權體系構成的。

Ⅳ 17-18世紀天文學有哪些代表人物 有哪些重大發明。 國外國內都要寫哈。!

古代中國的星象觀念約形成於7000年前

中國古人很早就把星空分為若干個區域。在中國西漢時期,司馬遷所著《史記》里的「天官書」中,就把星空分為中宮,東宮,西宮,南宮和北宮五個天區。隋代以後,星空的區域劃分基本固定,這就是在中國人們常說的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三垣」就是天上的3座城堡,是把北極周圍的星象分為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三個區域。太微垣在紫微垣西南方。太微是政府的意思,太微垣中的星星多以朝中官員和場所來命名。

天市垣在紫微垣的東南部。太微垣的東邊,天市垣是天上的都市,天市垣中的星名均以與皇帝有關的人員,名諸侯國的地名以及某些貨市的名稱命名。

大約在7000年前,中國古人已經把星空劃分成龍和虎兩大區域了,後來逐漸形成了四象,即「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後來又把四象的每一象各分為七段,每一段叫「宿」,共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在天空中的位置正好是月球在天上運動的軌道經過的地方。月球繞地球運轉一周是27天多,一天恰好經過一宿。在每一宿里都有許多星星,古人給它們分別起名,分成眾多星官。當時所發現的2442顆星被劃分為207個星官,這些星官又被分列入二十八宿中。中國古人就是根據這些制定歷法的。

這是中國早期的星象圖,它是一幅磚刻而成的壁畫。反映了中國古代的星象觀念。中國人把天上的星空按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劃區分為不同區域。

古代迦勒底人,巴比倫人與希臘人的星象

世界古代文明的另一個搖籃是西亞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公元前3000年前,游牧民族迦勒底人來到了兩河流域,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內建立了國家。他們深信占星術。長期的星象觀察。使迦勒底人發現天上的星群是隨季節不斷變化著的,他們以此來占卜吉凶禍福。為了占星的需要,迦勒底人特別注意幾顆明亮的行星動態,他們把星空上的顯著亮星,用想像的虛線連結起來,描繪出各種動物和人的形象,形成最早的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室女,天秤,天蠍,人馬,摩羯,寶瓶和雙魚這12個星座。後來就成了著名的黃道十二宮了。這就是現代星座的來歷。
公元前540年左右,迦勒底人征服了巴比倫人,他們完全接受了巴比倫人先進的文化。巴比倫人除了黃道十二星座以外,又創造了其它一些星座。這些知識傳入希臘。公元前270年前後,希臘詩人寫的天象詩,其中已經載有44個星座了。後來在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編制的星表中一共列出48個星座,北方天空的星座雛形就這樣形成了。

撒瑪利亞人把宇宙想像成一個平坦的地球,日月星辰在大氣中運行,上面扣著穹項。後來,古巴比倫人和古埃及人都對這個觀念作過修改。

古希臘的伊巴谷編制星表,第一次記載了850顆恆星位置;被西方尊為「天文學之父」

被西方稱為「天文學之父」的伊巴谷,生於公元前190年的古希臘尼亞卡伊亞。他的主要活動集中在亞歷山大城。該城位於埃及的尼羅河口,是古希臘時期最大的城市。政府投入巨資的著名的亞歷山大繆司博學院,是當時最大的學術中心,它的圖書館藏書有70萬卷,主要是埃及,古希臘的著作和一些東方典籍。科學家們大多居住在博學院和圖書館里,對哲學和科學進行研究和總結。公元前2世紀,觀測天文學在亞歷山大城曾經盛行一時。
伊巴谷的主要成就是編制了星表,記載了這些恆星的天體座標和光度,總共包括了850顆恆星在內。為天體測量學奠定了基礎。伊巴谷勤奮觀測,同時深入研究前人的觀測記錄,特別是巴比倫人觀測的結果和對天體位置計算的數據。他最早發現了反映地球自轉軸運動造成地軸方向變運的「歲差」現象,較好地解釋了日、月、地球間距離的變化和從地球觀測的行星運動的變化。伊巴谷還發明了以經緯度測定地球上不同地點方位的方法,發明了由極點向赤道面投影的制圖方法;在數學方面還得出00到1800之間各角度的正弦表,為三角學奠定了初步基礎。伊巴谷的科學活動推動了學術發展,給予許多科學發現以重要影響。

巴耶爾1603年出版的星圖。在伊巴谷之後,世界各地的天文學研究者都不斷制定一些星圖,有些成為世界知名星圖,曾廣為流傳。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張衡觀測記錄了3500顆恆星,發明世界第一架水力發動的天文儀器

在東漢時期,中國出現了一位創制天球儀,候風儀,地震儀的天文學家張衡。
張衡於公元78年出生在河南南陽,家境貧苦。但他自幼喜歡讀書,成年後曾在南陽郡做了幾年文官,後來辭職回鄉,潛心天文研究。中國漢朝先後出現了三種關於天體運動和宇宙結構的學說,這就是「蓋天說」、「渾天說」和「宣夜說」。「蓋天說」認為天在上,地在下,天像一個半圓形的罩子,大地像一個倒扣著的盤子。」「渾天說」主張天是渾圓的,日月星辰會轉入地下,早期的渾天說認為大地是平的,改進的渾天說認為大地是球形的。「宣夜說」認為天沒有一定形狀,而是無邊無際的充滿氣體的空間,日、月、星辰都飄浮在氣體中。張衡根據自己對天體運行的認識和實際觀察,認為「渾天說」比較符合觀測實際。他還製作了一個能夠精確演示渾天思想的「渾天儀」。

張衡的另一發明是製作了水運渾象,它是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發動的天文儀器。水運渾象實際上是個天文鍾,通過它的等速旋轉,可以報告時刻。世界上第一個可以測定地震方位的地動儀,也是這位古代科學家發明的。張衡還在《靈憲》等天文著作中,闡述了無限宇宙的思想,解釋了月亮反射陽光和月食發生的原因。他對2500顆恆星的觀測記錄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度」的計算結果,和近代天文學非常接近。

中國古代科學家張衡發明的地動儀。

托勒密總結古希臘天文學的全部成就,13卷本《大綜合論》影響人類長達1000年之久

托勒密,生於公元85年的錫貝德。從公元127-151年在亞歷山大城進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影響人類達1000餘年之久的「地心說」理論的集大成者和代表者。他的重要著作《大綜合論》,共計13卷,概括了希臘時代天文學的全部成就,尤其是總結了亞歷山大學派天文學家的成就,以及伊巴谷的發現和阿波羅尼等幾何學家的理論體系。
《大綜合論》對伊巴谷的理論做了系統發揮,是一部古代天文學的網路全書。它用了近80個圓周來解釋天體運動,把宇宙體系給製成一幅合乎邏輯的完善的數學圖解。它對一些天文現象也做出了解釋,能夠反映一定的天體運行的狀況。但是它把地球設想為宇宙的中心,則從根本上歪曲了天體運動的本來面貌。

《大綜合論》第1卷概要介紹了托勒密對宇宙結構的基本觀點,論述了地為球形的證據。第2卷介紹一些基本定義和初等理論。第3卷討論了太陽的不規則運動和年的長度。第4卷討論了月亮運動的理論及他自己的重要發現。第5卷討論天文儀器,包括視差測定規,天球儀,象限儀,水時計等等,並且介紹了推算日月距離的方法。第6卷討論日,月食計算方法。第7,8卷介紹1080顆恆星的星表。第9卷至結束介紹行星運動的理論。他的理論被後世證明錯誤。托勒密於公元165年去世,他是自伊巴谷去世以後,西方出現的最有成就的天文學家。

托勒密在理論上的錯誤是根本性的,這使他畢生的努力失敗。這無論對他個人還是對人類而言,都是一個悲劇。圖為15世紀製造的日冕儀。

托勒密在理論上的錯誤是根本性的,這使他畢生的努力失敗。這無論對他個人還是對人類而言,都是一個悲劇。圖為15世紀製造的日冕儀。

郭守敬是中國元朝時期的著名天文學家之一,也是中國古代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他生於1231年,卒於1316年。
公元1271年元王朝建立,准備頒行全國統一的歷法。為了精確匯集天文數據,以備制定新的歷法,郭守敬花了兩年時間,精心設計製造了一整套天文儀器,共13年,其中最有創造性的有3件:高表及其輔助儀器,簡儀和仰儀。

高表是古代圭表的發展。表是一根直立在地面上的標竿或石柱。圭是從表的底端水平地伸向正北方的一條石板。每天太陽「走」到正南方時,表影落在奎面上。量度表影長度就能推算出節氣的時刻。這是最古老的天文儀器之一。

郭守敬的簡儀是中國傳統渾儀的發展,這種結構,歐洲到18世紀才採用。仰儀是個中空的半球面,形狀像口鍋。鍋沿刻有方位,鍋里刻有與觀測地緯度相當的赤道座標網。鍋口架一小板,板上有孔,孔的位置正在球面的中心。太陽光通過小孔形成一個倒落在鍋里的像。由此讀出太陽的座標和該地的真太陽時,還可以用來觀測日食,讀出日食的時刻,方位和食分等等。郭守敬還發明了許多其它觀測器具。

郭守敬根據觀測的結果,於公元1280年3月,制訂了一部准確精密的新歷法《授時歷》。這部新歷法設定一年為365.2425天,比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實際運行時間只差26秒。歐洲的著名歷法《格里歷》也規定一年為365.2425天,但是《格里歷》是公元1582年開始使用的,比郭守敬的《授時歷》晚了整整300年。郭守敬在天文歷法方面的著作有14種,共計105卷。郭守敬是中國古代成就突出的科學家,直到很晚,世界各國的科學界才逐漸了解他。

南天星座逐漸形成

南半球天空的星座,直到環球航行成功之後才逐漸形成。1603年,德國業余天文學家巴耶爾出版了一本星圖,第一次收入了地理大發現時期的新的天象發現。17世紀末與18世紀中葉,波蘭與德國的業余天文愛好者,在大量觀測的基礎上又增補了幾十個星座,從此構成了現在的仙女,天鷹,白羊,牧夫,獵犬,仙後,仙王,天琴,金牛等88個星座。
過去,星座之間的界線呈曲線形,很不規則。1928年,國際天文學會統一規定,這才把全天88個星座間的界線拉直。

哥白尼以驚人的勇氣宣告「地心說」為謬誤,其《天體運行論》於他臨終前兩個月問世

1473年2月19日,哥白尼生於波蘭維斯瓦河畔的托倫,18歲時考入克拉科夫大學。1495-1496年,他在德國幾所大學游學。1497-1503年,他赴義大利留學,先進入博洛尼亞大學,同時努力學習希臘文,攻讀天文學。1497年3月9日,哥白尼在博洛尼亞觀測月亮掩金牛座α星(畢宿五),這是他一生中的第一次觀測記錄。他在1500年1月9日和3月4日還觀測了土星合月,並在羅馬講學期間觀測過1500年11月6日的月食。1512年,哥白尼定居在弗龍堡,弗龍堡城牆中的平台成為哥白尼的天文觀測台,他自製了三分儀,三角儀,等高儀等器具。這座遺址被稱為「哥白尼塔」,一直保留到今天。
哥白尼的畢生成果是其巨著《天體運行論》,全書分為6卷。在第1卷里,哥白尼講述了地球的運動和宇宙的構造,駁斥了托勒密的地球是宇宙中心的理論。在後5卷里,他用精密的觀察記錄和嚴格的數學論證,闡明第1卷的主張。

哥白尼說:太陽屹立在宇宙的中心,行星圍繞著太陽運行。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其次是金星,再次是地球。月亮繞著地球運行,是地球的衛星。比地球離太陽遠的行星,依次是火星,木星和土星。行星離太陽越遠,運行的軌道就越大,周期就越長。在行星的軌道外面,是布滿恆星的恆星天。哥白尼錯誤地把太陽說成是宇宙的中心,他的宇宙模式是建立在肉眼觀測基礎上的太陽系構造圖。

哥白尼的著作長期不能得到出版,後來由他的朋友們偷偷在德國紐倫堡排印。1543年5月24日,已經雙目失明的哥白尼撫摸著剛剛出版的《天體運行論》說:「我終於推動了地球。」7月26日,哥白尼逝世。

著名天文學家和思想家哥白尼,他的思想曾經改變了人類文明的進程。

丹麥人第谷·布拉赫畢其一生專注於天文觀測和天文儀器的製造

第谷·布拉赫,1546年12月14日生於丹麥斯科訥,出身貴族。14歲入哥本哈根大學。第谷從小迷戀天文觀測,終身致力於天文儀器製造和天文研究。他一生積累的觀察數據和資料,對後來的著名天文學家開普勒有極大幫助。
1576年2月,丹麥國王將丹麥海峽中的汶島風賜給第谷,並撥巨款讓第谷在島上修建大型天文台。這座天文台被譽為「天堡」。它規模宏大,設備齊全,所用的天文儀器幾乎都是第谷設計製造的。其中最著名的第谷象限儀。這座天文台還有配套的儀器修造廠,印刷所,圖書館,工作室和生活設施。第谷在此工作了21年,重新測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天文數據,他的測量結果與現代值都很接近。

第谷不斷改進觀測儀器,如在窺管上引入附加的照準器,找到了既精巧又方便的橫向劃分法,提高了儀器的精確度。他測定了大氣折射改正表,為後人的觀測活動提供了很好的參照。第谷通過重新測定恆星的位置,編製成比以往更准確的1000多顆恆星的星表。

1588年國王逝世後,天文台資金十分困難,第谷艱難地維持了10年,於1597年3月被迫關閉天文台。1601年10月24日,第谷辭世。

第谷·布拉赫曾經使用過的望遠鏡。

1616年宗教裁決伽利略並強迫他放棄哥白尼學說1979年羅馬教皇為他平反

伽利略1564年生於義大利比薩,17歲進入比薩大學,25歲時應聘為該校教授,但因宣傳科學思想被迫辭職。28歲時在帕多瓦大學重任教授。伽利略發現了物理學的慣性定律,擺振動的等時性,拋物體運動規律,並確定了伽利略相對性原理,還推翻了亞里士多德關於「物體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建立了落體定律,成為經典力學和實驗物理學的先驅。1604年後,他把研究方向轉向天文學。
1609年10月,伽利略用自製的能放大30倍的望遠鏡觀測月亮,他看到月面覆蓋著山和平原,為此他繪制了第一幅月面圖。這一發現確定了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有結構上的相似之處。他的望遠鏡後來傳遍歐洲。1610年1月7日,伽利略發現木星有4個衛星,並預言木衛繞著木星運轉,木星繞著太陽公轉。這一發現震動了整個歐洲,為哥白尼學說提供了有力證據。伽利略還發現了金星位相的變化,發現了太陽黑子,並且指出太陽也做自轉運動。通過觀測銀河,他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並且指出恆星並不位於同一個天球。伽利略把他的發現用《星體通報》的形式向世界作了報道,引起了知識界的震驚。他將這些匯成《星空使者》一書,對於開辟近代天文學起了特別重要的作用。

1616年,宗教裁判所對伽利略進行審判,強迫他放棄哥白尼學說。伽利略被迫同意,但卻堅持寫出了《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學說的對話》一書。此書出版後引起震動。1632年,教皇烏爾班下令將年已68歲的伽利略押上法庭,最後將他遣送回家鄉阿塞特。晚年,伽利略又寫作了《運動的法則》一書。1637年,伽利略雙目失明,於1642年1月8日去世。347年後的1979年,羅馬教皇正式承認對伽利略的審判是不公正的。

伽利略的生平遭際也許是人類思想家中最具傳奇性和戲劇性的了。在歐洲中世紀思想受到壓制的那個時代,即便真理的發現者哥白尼,也不能不將自己的著作埋沒長達25年之久。而伽利略則以無所畏懼的精神大膽宣傳哥白尼學說,獨步於整個時代。他也因此在人類思想史上占據一個獨特的位置。縱使再過千百年,具有良知的人們也會為他的命運熱淚盈眶。他的精神永世長存。

這是我們今天所了解的太陽系,它是由九大行星和太陽,以及行星的衛星和包括無數小型天體的小行星帶組成的。

約翰尼斯·開普勒發現天體運動的三大規律,並發現新星,預言了水星凌日現象的出現

約翰尼斯·開普勒,1571年12月27日生於德國符騰堡。13歲進入教會學校,16歲被蒂賓根大學錄取,20歲獲碩士學位。1594年,在擔任中學教師期間,潛心天文探索,並在1596年出版了《宇宙的神秘》一書。此書受到天文學家第谷的賞識。1600年,開普勒移居布拉格,應邀為第谷做助手。
第谷逝世後,開普勒利用遺留的大量資料,利用幾何曲線表示火星的運動,發現火星運動的軌跡不是圓,而是橢圓,並且運行速度不勻。1609年,開普勒在《新天文學》一書中,發表了著名的第一和第二定律。第一定律把太陽的位置精確標定在橢圓焦點上,各行星都在橢圓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第二定律也叫「面積定律」,在形式上提示了行星與太陽的連線於等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等,這在本質上闡明了行星離太陽近則快,遠則慢的不勻速性。1619年,開普勒在《宇宙論》一書中發表了第三定律,即行星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的平方,等於橢圓長軸一半的立方。開普勒的發現為人類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604年9月30日,開普勒發現蛇夫座附近一顆新星,即「開普勒新星」。1611年他出版了近代望遠鏡理論著作《光學》。1618-1620年他發表了《哥白尼天文學簡論》一文。1619-1620年他發表了《慧星論》一書,預言了太陽光輻射壓力的存在。1627年他出版的《魯道夫星表》,直到18世紀一直被視為標準星表。開普勒於1629年出版了《稀奇的1631年天象》一書,預言1631年11月7日將出現水星凌日現象,12月6日金星也將凌日。果然,在預報的日期,巴黎的加桑狄觀測到水星通過日面。這是最早的水星凌日觀測。金星凌日因為發生在夜間,因而當時的人們未能觀測到。

開普勒的發現徹底清除了哥白尼學說中托勒密的思想殘余,給哥白尼體系帶來了嚴謹性和規律性。而開普勒關於天體運動的三大定律,則是無論自然界的星球,還是人造天體都必須遵循的規律。因此,它不僅為人類對宇宙天體的認識做出了貢獻,也為現代宇宙航行奠定了理論基礎。1630年,開普勒在雷根斯堡於貧病之中去世。

著名的天文學家約翰尼斯·開普勒。

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他的墓碑刻寫著:上帝說「讓牛頓降生,使一切變得燦爛光明」

伊薩克·牛頓,是17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科學家,他是人類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幾個科學巨人之一。他在物理學,數學和天文學方面的貢獻,都是劃時代的。
1642年12月25日,牛頓出生在英國一個叫烏爾斯索普的小村子裡,剛出生時極度衰弱,幾乎夭折。自幼喪父,與母相依為命。1661年,牛頓進入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學習。

1665至1667年間,牛頓已在思考引力的問題。一天傍晚,他坐在蘋果樹下乘涼,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了下來。他忽然想到:為什麼蘋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飛呢?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日心說和開普勒的三定律,進而思考:行星為何繞著太陽而不脫離?行星速度為何距太陽近就快,遠就慢?離太陽越遠的行星,為何運行周期就越長?牛頓認為它們的根本原因是太陽具有巨大無比的吸引力。

經過一系列的實驗,觀測和演算,牛頓發現太陽的引力與它巨大的質量密切相關。牛頓進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規律:凡物體都有吸引力;質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間距越大,吸引力就越小。這就是經典力學中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

根據牛頓的發現,可測定太陽和行星的質量,確定計算慧星軌道的法則,說明月亮和太陽的引力造成地球上的海洋潮汐現象,並推導出克服地球引力,飛向太陽系和飛出太陽系所需的最低速度,它們分別為每秒7.9千米,11.2千米和16.6千米,並依次命名為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牛頓不但驗證了前輩們的成果,而且為未來空間運載工具的最低推力或速度下限值,提供了精確而權威的科學依據。

牛頓將其一生的成就寫在《自然哲學與數學原理》一書中。他發現了物體運動的三大定律,創立了微積分數學。他後來在談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時說:「如果我比其他人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727年3月20日凌晨,牛頓於久病不醫中去世。據說在生命即將停止的時候,他的心情是坦盪而平靜的。英國詩人波普為他寫的碑銘說:「自然和自然的規律,都藏在黑暗的夜間;人帝說』讓牛頓降生』,使一切變得燦爛光明。」

1781年3月13日,黃昏時分,赫歇耳利用演出前的短暫空閑進行星空觀測。望遠鏡對准了大熊星座的西南方向,銀河西岸的雙子星座,他發現在點點群星中,有一個從來沒見過的,奇怪的圓輪狀的星體。赫歇耳換上放大倍數更高的目鏡,發現這顆星星比它周圍的那些群星距離地球要近許多。它不是恆星。因為除了太陽,恆星離我們都很遙遠。連續幾天,赫歇耳追蹤觀察這顆星星,發現這顆星不斷變換位置。赫歇耳最初以為這是一顆慧星,後來確定這是一顆行星,它距離太陽比土星遠1倍。這顆星就是天王星。全歐洲的報紙都以頭版頭條位置報道赫歇耳的發現,刊登他的畫像,甚至連那架發現新行星的望遠鏡和赫歇耳的音樂指揮棒也被畫成漫畫。英王喬治三世召見赫歇耳,參觀他自製的望遠鏡,並頒賞給他。

赫歇耳觀測天象50多年,總共數了117600顆星星。他最先算出太陽以每秒17.5千米的速度運行。他還發現了太陽紅外線,開創了天文學的一個分支—彩色光度學。他研究了雙星,聚星和星團,推導出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同樣適用銀河系的結論,他還指出恆星間的年齡是不同的。這個觀點直到1950年才被確證。威廉·赫歇耳於1822年去世。作為家境寬裕,出身音樂世家的國際名人,他的死比伽利略,開普勒排場得多

1812年,法國人布瓦德在計算天王星的運動軌道時,發現理論計算值同觀測資料發生了一系列誤差。這使許多天文學家紛紛致力這個問題的研究,進而發現天王星的脫軌與一個未知的引力的存在相關。也就是說有一個未知的天體作用於天王星。
1846年9月23日,柏林天文台收到來自法國巴黎的一封快信。發信人就是勒威耶。信中,勒威耶預告了一顆以往沒有發現的新星:在摩羯座δ星東約50的地方,有一顆8等小星,每天退行69角秒。當夜,柏林天文台的加勒把巨大的天文望遠鏡對准摩羯座,果真在那裡發現了一顆新的8等星。又過了一天,再次找到了這顆8等星,它的位置比前一天後退了70角秒。這與勒威耶預告的相差甚微。全世界都震動了。人們依照勒威耶的建議,按天文學慣例,用神話里的名字把這顆星命名為「海王星」。

法英國皇家天文台獲知這一消息時,台長艾里深為懊悔。因為在1845年10月,曾有一個叫亞當斯的劍橋大學學生求見,他未予接待。亞當斯留下一封信給他,信中指出在摩羯座可發現一顆9等暗星。艾里沒有重視這個報告。此報告中指出的也正是這顆新發現的海王星。艾里又查閱了天文台的觀測記錄,更為感慨的是,這顆海王星曾兩次被他們記錄下來。只不過當時他們以為是一顆恆星,把它放過了。

勒威耶,1811年3月11日生於法國諾曼底的聖諾鎮,他的父親曾經為使他能去巴黎求學而賣掉房產。28歲時他開始發表大量天文學論文。亞當斯,1819年6月5日生於英國康沃爾州的拉涅斯特區,出身佃農家庭。他們於1848年在倫敦會面。

亨利·諾里斯·羅素是20世紀最有影響的天文學家。他1877年10月25日生於美國紐約州奧伊斯特貝,20歲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天文系,23歲獲博士學位。1902年,羅素赴英國劍橋大學學習。1905年回國,相繼擔任過教授,天文台台長,空軍飛機製造局顧問,實驗工程師等職務,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20世紀初,羅素與丹麥天文學家E·赫茨普龍各自獨立地發現了巨星序與矮星序,並創制了表示恆星光譜型與光度關系的圖,後來這類圖就以這兩位發明者的姓氏命名,稱為「赫茨普龍—羅素圖」,簡稱「赫羅圖」。此後80多年來,天文學的發展表明,該圖是研究恆星演化的重要工具,受到各國學者一致推崇。

第一篇論文是《由分子運動論論平衡態液體中懸浮微粒的運動》,這是探討物理學上的「布郎運動」的。第二篇論文是《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啟發性觀點》,這是討論光電效應問題的,也是把量子論導入物理學的早期成果。愛因斯坦因此獲得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三篇論文是《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愛因斯坦就是在這篇論文里提出了後來廣為人知的狹義相對論。愛因斯坦使用「狹義」的概念,是指這種理論僅限於在一定范圍內成立。由於狹義相對論的出現,物理學中的許多概念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引導出了理論和實踐上的一系列非凡的結果。第四篇論文是《物體的慣性同其所含能量有關嗎?》。他在此提出了著名的質能方程。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生於英格蘭牛津,是20世紀最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他畢業於牛津大學,在劍橋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他20歲時,正值在劍橋大學研究院讀一年級之際,突然患了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一般認為患有此病將於病發後3年左右死亡,但是霍金頑強搏鬥,奇跡般地活了下來,並在學術上取得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第一人的成就。
霍金主要從事廣義相對論和宇宙學的研究。他在和埃利斯合著的《大尺度空理結構》一書中,批評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對外力的處理。他認為,愛因斯坦理論不可避免導致某種無法描述的奇異點的存在。霍金和埃利斯指出存在兩種奇異點:一是恆星塌縮形成黑洞,二是宇宙的開端。霍金因此成為量子引力理論研究的開拓者,霍金對黑洞的研究最為著名,他指出了一般認為無法探求的黑洞的許多特徵以及它們與經典物理學的關系。1974年,霍金從數學上證明了黑洞不「黑」,而是以穩定了速率向外發射粒子。他的研究開拓了天體物理學的新的研究領域。霍金在理論上一直致力於將量子論與相對論結合起來,這種努力曾經為愛因斯坦所嘗試但未能取得成功。霍金的探索已經取得一些驚人的成果,但是還沒有被完全承認。

Ⅳ 星座是不是來源於西方的傳說呢也就是說西方人發明的

星座源於古代星相學(天文、占星),不是西方人發明的,而是命名。另外各文化都有星座之說,知識叫法不同而已。
米索不達亞文明占星家為了方便研究及觀測天上諸多恆星,人們把星空分為若干個區域,每一區就是一個星座。很難確切的說出人類是從何時開始有星座的概念的,這類天文知識遠在有歷史記載以前就被人們所領會。 星座的名稱則很可能來源於早期航海的水手。不同地域的文明中,星座的起源可能完全不同,但是隨著各文明的擴張和相互影響,星座的文化也包含了融合的過程。
西方
公元前270年希臘詩人阿拉托斯寫的《物象》中提到47個星座。從《物象》所記載的星區可得知,由於歲差的原因,書中所描述時期的南極點與現在的南極點並不一致,據此可以推斷出書中所記錄的是公元前2000年前的星空;同時星空記錄的空白區域表明觀察者應該在北緯35°到36°附近。因此有人認為將星空劃分為星座的做法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比倫和蘇美爾時期,希臘和埃及的星座有可能是從該地區傳入的。
在《約伯記》里提到大熊、獵戶等幾個星座;公元前十二世紀尼布甲尼撒一世時代建造的土地界標石上刻有人馬座、天蠍座和長蛇座的圖案。古希臘詩人荷馬和赫西奧德的著作中也提及了大熊、獵戶和昴星團(當時昴星團被看作是一個獨立的星座,而不是金牛座的一部分),而在同一時期的巴比倫已經用楔形文字記錄了黃道十二星座。
到公元二世紀,托勒密在他的《天文學大成》中記錄了48個星座中的1022顆恆星,這也是現代星座的原型。之後許多天文學家在托勒密星座的空當里填充新的星座;1603年巴耶、1690年赫維留、1752年拉卡伊先後在兩個世紀內為南天的星座命了名。
中國
在周朝初期著作《周禮》中已能發現二十八宿部分宿名,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完備了。有關二十八宿及四象的記載,最早見於《史記》。學術界對二十八宿的起源時間和地點有著諸多的分歧。傳統認為,中國二十八宿體系的創立年代最早只能上溯到公元前八至前六世紀。1978年考古學家在湖北隨州的戰國曾侯乙墓的墓葬中,出土了繪有二十八宿圖像的漆箱蓋,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關於二十八宿的實物例證。
中國古代把北極附近的三垣定為中官,而二十八宿實際上是自四象細分出來的,二十八宿以南的星區則稱為外官,即「中官+四象+外官」,這只是中國古代為數諸多的星區劃分方法之一。除此之外也有把星區分為七個區域的「五獸+中官+外官」、分為11個區域的「九野+中官+外官」等多種方法,只不過「中官+四象」的劃分方法流傳較為廣泛罷了。
古代中國以星官來劃分天空。最早記載星官的著作是司馬遷的史記·天官書,其中錄有91個星官共五百多顆恆星。到隋朝的《步天歌》中已記載星官283個,它們分別屬於三垣或二十八宿之一。三垣是指環繞北極天空所分成的三個區域,分別是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而在環黃道和天球赤道近旁一周分為四象,四象中又將每象細分成七個區域,合稱二十八宿。中國古代以太陰歷紀年,由於月亮圍繞地球自轉一周約為每月廿八日,因此每天經過一區的稱為「宿」或「舍」。到了明朝末期,由於西學東漸的影響,徐光啟所編的《崇禎歷書》參考歐洲天文學的數據增補了近南極星區的星官23個。對星空劃分為三垣、四象和二十八宿的先後順序存在著不同意見。民國時期的天文學家高魯在其所著的《星象統箋》里認為三垣出現最早,然後是四象,二十八宿出現最晚。曾任北京天文館第一任館長的天文學家陳遵媯則在其著作中認為四象出現較早,而後分為二十八宿,而三垣則最後,並指出三垣之名在隋朝《丹元子步天歌》才出現,三垣二十八宿的形制也是在此形成並沿用。
印度
印度人的二十八宿與中國的二十八宿極其類似,學者認為兩者同出一源。 俾俄、瑪得那(Madler)、什雷該爾(Schlegel)、竺可楨、夏鼐、新城新藏等人主張二十八宿起源於中國;韋柏(Weber)、諶約翰、金最爾(Kinzel)、金史密(King Smill)和愛特金(Edkin)等人則提倡印度起源說。
與中國二十八宿劃分不同的是,印度的二十八宿以織女替代了中國二十八宿中的牛宿,以河鼓(牛郎)替代了中國二十八宿中的女宿。二者的起始宿均為角宿,但之後印度二十八宿的起始宿更改為昴宿。據印度古代經典記載,室、壁二宿也曾合為一宿而為二十七宿,或也有減去織女而湊成二十七宿的,這一點與中國一致。二十七宿的全部名稱最早出現在《鷓鴣氏梵書》。
阿拉伯世界
公元9世紀以後,托勒密星座傳到阿拉伯世界。托勒密的著作《天文學大成》被翻譯為阿拉伯語,名為《至大論》。阿爾蘇飛以該書為基礎寫出了被稱為伊斯蘭觀測天文學的三大傑作之一的《恆星書》。如今全世界通用的星名中,多數名稱都來源於阿拉伯語。

Ⅵ 為什麼南天NANTIAN PR2列印機吸一下紙就停住了不進去也不列印

重新設置光參數。
1、 關機,打開頂蓋,把列印頭移到最左邊。2、 同時按住操作面板上的三個鍵保持住,按開機鍵,開機,直到初始化動作完成,鬆手,關上頂蓋。3、 按STATION1鍵兩次,待STATION2燈亮後,順進紙口放入一張A4紙,列印機會將紙吸住,但不往裡進。4、 按一下STATION2鍵,紙張會吸入進紙通道然後再退出來,這樣就算通過了。關機,開機後既可正常工作。5、 若紙張未退出來,並伴有燈閃,請關機,利用皮老虎之類工具,對進紙通道進行清潔,然後再次進行薄紙參數設置。
如果一次不成功就重復1-4步驟。多次嘗試都不成的話就是有硬體問題。

Ⅶ 有一本書主角叫蕭南天的是什麼書

1、《大明之我是嫡子》:

蕭南天穿越到大明王朝,變成了一個沒人疼愛的嫡子,由此開啟了一段非凡旅程。主角蕭南天智商忽高忽低,情商也忽高忽低的,讓人無語。不過這書應該算是輕松文,非常的幽默搞笑,看起來沒有壓力,適合書荒裡面無聊解悶。

2、《鋼鐵王座》:

男主蕭南天帶著科技樹來到了一個平行時空的古代,開始了自己的種田之旅。總體而言,這本書就並不像歷史小說,而更像是科技類的爽文,重點描述了各類科技發明,讓人愛不釋手。

3、《穿越小人國》:

主角蕭南天擁有一個小人國的金手指,然後在小人國和現實之間來回穿梭。這書創意很新鮮,故事也很有味道,讓人眼前一亮。當這本書敢於在題材上創新,並且引起了不少人的跟風。光是這一點,已經值得人稱贊了。

4、《仙俠世界》:

雖然這本書被很多人認為是小白文和無腦文,但實話實說,這書的打臉劇情寫得很不錯,讓人一邊喊老套路,一邊又忍不住看下去。特別是男主蕭南天各種升級各種奇遇,真是非常給力。

5、《美色江山全都要》:

作者非常擅長製造懸念,一環扣一環,揭開謎底時讓人拍案叫絕。而男主蕭南天的性格和一般穿越男主不同,沒有那麼多飛揚跳脫,而是更加沉穩,更加有主見。最終蕭南天一統天下,讓人覺得結局十分完美。

閱讀全文

與南天發明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
志誠商標公司上班 瀏覽:160
出租土地使用權的稅率 瀏覽:139
日本商標注冊多少錢 瀏覽:75
商標注冊證天貓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