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最早的珠算是誰發明的
徐岳早在(15
)世紀,(徐岳)就發明了算盤。
算盤是我國人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工具。在加減乘除的運算里,熟練掌握算盤的人比起現代化的電子計算器速度差不多,加減的運算使用算盤還比電子計算器快。
關於算盤的發明,清代著名數學家梅文鼎在《古算衍略》中說珠盤之法,始於明初郭伯玉。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十七《算盤》條,據陶南村《輟耕錄》有走盤珠、算盤珠之喻,證明元代已經有算盤。宋代張擇端在《清明上河圖》裡面一家葯店的櫃台上放著算盤,可見宋代社會上算盤已經普遍使用。我國珠算的發明很早,東漢數學家徐岳在《數術紀遺》里就說:「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北周甄鸞注說:「刻板為三分,位各五珠,上一珠與下四珠色別,其上別色之珠當五,其下四珠各當一。」可見漢代已有算盤,只是製作的形狀與今天的算盤有些不同,但中梁以上一珠當五,以下各珠當一,這種結構還是同現在的算盤一樣。明朝程大位《演算法統宗》是專講珠算的書,卷末載有《盤珠集》、《走盤集》,說是元豐(1078-1085)、紹興(1131-1162)、淳熙(1174-1189)以來的刻本,這些都是北宋南宋時的珠算書,可見北宋時珠算已有專書。以上這些說法,是根據清朝凌廷堪《校禮堂文集》卷三十二《書程大位(演算法統宗)後》之說。英國李約瑟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三卷《數學》關於「珠算盤」一節也採取了凌廷堪的說法。
現在看來,我國珠算的發明很早,也不始於徐岳。據徐岳說他的老師劉洪曾問學於道家的天目先生,天目先生為他講了十四種古演算法,其中一種就是珠算。可見珠算的發明最晚也在東漢時代。我國古代用籌算,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發明了比籌算更方便的珠算,這是勞動人民的創造和進步。漢以後,對算盤和計算方法又不斷有所改進和發展,現在的算盤和計算方法在宋朝時代已經有了。
Ⅱ 大舜是不是中國最早的皇帝
「皇帝」這個詞首次作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號使用是始於秦始皇,但是我想你問的可能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要問咱們最早的那個最高統治者是誰,按照傳統的說法,三皇五帝是最早的帝王,三皇,指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農(農皇);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但他們多是傳說的人物,或者是原始部落的首領,實際上都不是大一統政權的首領。按照有紀年的歷史,咱們最早的帝王應該是夏代的禹,在位起訖時間是公元前2205-2198年。之後為啟等一些列有史籍記載的帝王,直到秦始皇才真正有了「皇帝」的稱號。
Ⅲ 炎帝,黃帝和堯,舜,禹時期,是傳說嗎
存在,之所以說是「傳說」是因為當時處於上古時期,沒有文字考證,文字是在商朝出現的,所以是"傳說「。但不可否認,在這些故事裡,不乏有傳奇色彩,所以也被稱為傳說。所以只能說這些時期是存在過的但事跡是怎麼樣的,至於事就不知道了,但我想應該也差不多,「逐鹿之戰」,《夏禹治水》的典故,夏桀的殘暴,個人認為都是真的,不是真的耶八九不離十, 」無風不起浪 空穴不來風「嘛。 如果你玩過」擊鼓傳話「這個游戲就應該明白我的意思了。
下面的資料供你參考: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號朱襄 (尚有爭議,也有說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領尊號炎帝 )。
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處時代為新石器時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爭,分別是:陝西寶雞、湖南會同縣連山、湖南株洲炎陵縣、湖北的隨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 。炎帝部落的活動范圍在黃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說是今寶雞市渭濱區的清姜河,一說是今寶雞市岐山縣的岐水。)一帶時部落開始興盛,最初定都在陳地,後來又將都城遷移到曲阜。
相傳炎帝牛首人身,他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葯治病;他發明刀耕火種創造了兩種翻土農具,教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他還領導部落人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傳說炎帝部落後來和黃帝部落結盟,共同擊敗了蚩尤。
華人(不僅漢族)自稱炎黃子孫,將炎帝與黃帝共同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精神動力。
炎帝被道教尊為神農大帝,也稱五榖神農大帝。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 ,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
堯,姓伊祁,名放勛,古唐國(今山西臨汾堯都區)人,中國上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帝嚳之子,母為陳鋒氏,「五帝」之一。十三歲輔佐兄長帝摯,封於陶地。十五歲改封於唐地,號為陶唐氏。十八歲,堯代摯為天子,都於蒲阪。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後,堯老,舜代替堯執政,堯讓位二十八年後死去。堯從父親帝嚳那裡繼承帝位,並開創了「禪讓制」的先河。
他命羲和測定推求歷法,制定四時成歲,為百姓頒授農耕時令。測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堯設置諫言之鼓,讓天下百姓盡其言;立誹謗之木,讓天下百姓攻擊他的過錯。
帝堯德高望重,人民傾心於帝堯。他嚴肅恭謹,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團結族人,使邦族之間團結如一家,和睦相處。堯為人簡朴,吃粗米飯,喝野菜湯,得到人民的廣泛愛戴。被後世儒家奉為聖明君主的典型。
舜:中國上古時代的部落聯盟首領。被後世尊為帝,列入「五帝」。傳說姓姚,名重華,字都君。出生地一說在姚墟(在今山東菏澤);治都蒲阪(今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受堯的「禪讓」為有虞氏首領。尊號有:帝舜(舜帝)、大舜、虞舜。
戰國簡牘「清華簡」《保訓》中提到虞舜傳承「中道」 :「測陰陽之物,咸順不逆,舜即得中」。《史記·五帝本紀》講「天下明德皆自舜帝始。」《童子問易》考證舜帝系大易重卦之人 ,來自《易經》的德道淵源於舜帝,所以舜被稱為易學發展史上五聖之一。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說法),字(高)密。史稱大禹、帝禹,為夏後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但也有說法認為禹應為顓頊六世孫)。其父名鯀,被帝堯封於崇,為伯爵,世稱「崇伯鯀」或「崇伯」,其母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傳,禹治理黃河有功,受舜禪讓而繼承帝位。在諸侯的擁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以陽城為都城,一說以平陽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晉陽)為都城,國號夏。並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他是中國古代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國土為九州 。後人稱他為大禹。禹死後安葬於會稽山上(今浙江紹興市南),仍存禹廟、禹陵、禹祠。從秦始皇開始歷代帝王大都來禹陵祭祀他。
補充:
蚩尤,上古時代九黎族部落酋長。關於他的身份,有各種不同的解釋。
相傳蚩尤面如牛首,背生雙翅,是牛圖騰和鳥圖騰氏族的首領,雙角牛頭又是傳統的龍文化里的龍。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有銅頭鐵額,八條胳膊,九隻腳趾,個個本領非凡。約在5000多年以前,黃帝在今河北涿鹿縣境內,展開了與蚩尤部落的戰爭——涿鹿之戰,蚩尤戰死,東夷九黎部族融入了炎黃部族,形成了今天中華民族的最早主體。
上古時期,蚩尤帶領九黎氏族部落在這一帶興農耕、冶銅鐵、制五兵、創百藝、明天道、理教化,為中華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傑出貢獻,使陽谷成為中國農耕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陽谷縣在蚩尤文化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經過兩次全國性蚩尤文化研討會的論證,確認了陽谷是蚩尤首級冢所在地,被稱為「東夷之都」。陽谷縣十五里園鎮蚩尤陵是全國各族人民尋根問祖、祭祀拜謁蚩尤的文化聖地。
此外,河北省涿鹿縣境內現存有軒轅丘、蚩尤墳、黃帝泉(阪泉)、蚩尤三寨、蚩尤泉、八卦村、定車台、蚩尤血染山、土塔、上下七旗、橋山等遺址遺存。具體可詳閱《涿鹿縣志》、《史記》、《水經注》等文獻史料。現代建築有「中華三祖堂」等等。
Ⅳ 農耕,農葯五弦琴。的發明者是誰
神農氏
神農氏繼女媧後為天下共主,傳說他是農耕和醫葯的發明者,又創造了五弦琴,開始蠟祭和市場。至他開始,中華民族開始進入農耕社會
Ⅳ 古代禪讓制是誰先提出的
並沒有確切的資料證明是誰提出來的,不過主流認為禪讓制是五帝時期開始流傳的。
傳說黃帝以後,在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出觀了堯、舜、禹三個著名的領袖。關於他們「禪讓」的故事,古書有不少記載。
堯,號陶唐氏,是帝嚳的兒子、黃帝的五世孫,居住在西部平陽(今山西省臨汾縣一帶)。堯當上部落聯盟的首領,和大家一樣住茅草屋,吃糙米飯,煮野菜作湯,夏天披件粗麻衣,冬天只加塊鹿皮禦寒,衣服、鞋子不到破爛不堪絕不更換。老百姓擁護他,如愛「父母日月」一般。
堯在位七十年後,年紀老了。他的兒子丹朱很粗野,好鬧事。有人推薦丹朱繼位,堯不同意。後來堯又召開部落聯盟議事會議,討論繼承人的人選問題。大家都推舉虞舜,說他是個德才兼備、很能乾的人物。堯很高興,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並考驗了三年才將帝位禪讓給舜。
(5)大舜發明擴展閱讀
禪讓制與世襲制:
禪讓制是中國統治者更迭的一種方式。形式上,禪讓是在位君主自願進行的,是為了讓更賢能的人統治國家。通常,禪讓是將權力讓給異姓,這會導致朝代更替,稱為「外禪」;而讓給自己的同姓血親,則被稱為「內禪」,讓位者通常稱「太上皇」,不導致朝代更替。
打破了以前模糊的界限,統治者就是統治者,被統治者永遠是被統治者。這樣固定的社會分層可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統治者想著如何統治,被統治者想著如何為主子服務)如商朝就創造了繁榮的青銅文明,而王位禪讓只是在不大的原始社會,這種不是嚴格的角色分工隨著生產力的進步阻礙社會發展,還是分工好,王位世襲是這種分工的保證。
Ⅵ 中華民族的祖先是誰
人文始祖:指開拓人文文化,對中華文明進步做出了莫大的貢獻的人。三皇五帝的豐功偉績給人們留下了深遠的歷史。三皇:燧人氏教人們鑽木取火、給禽獸命名,三皇之首;神農嘗百草,制耒耜,種五穀,發明醫葯製作陶器,開辟集市,發現斷腸草等有毒;伏羲分出陰陽八卦,漁獵,婚姻制度;炎帝嘗百草,制耒耜,種五穀,發明醫葯 製作陶器,開辟集市。五帝:黃帝:統一華夏、「鼎、井」的發明人,與岐伯討論病理,作《黃帝內經》;顓頊:制歷法、創制九州;帝嚳:訂立節氣、締造盛世,帝嚳的曾祖:黃帝,祖父:少昊;唐堯:制定歷法、治澇河;虞舜:帶動周圍的人認真從事,精益求精,杜絕粗製濫造的現象,設官、至孝,《二十四孝》中第一孝就是舜的故事,孝感動天。
燧人
燧人氏,又稱「燧皇」,或簡稱燧人,名允婼,三皇之首,上古時代燧明國(今河南商丘)人。為華胥氏之夫、伏羲與女媧的父親,他在今河南商丘一帶鑽木取火,教人熟食,是華夏人工取火的發明者,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了華夏文明,商丘因此被譽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被中國文聯授予「中國火文化之鄉」稱號。
燧人氏的神話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進化到人工取火的情況。《尚書大傳》雲:「遂人為遂皇,伏羲為戲皇,神農為農皇也。遂人以火紀,火,太陽也。陽尊,故托遂皇於天。」是神話中以智慧、勇敢、毅力為人民造福的英雄。燧人氏死後葬於今天商丘古城西南3里處,建有燧皇陵。
神農
即炎帝(Yandi;Yan Emperor ):或稱烈山氏,又稱赤帝,華夏始祖之一,傳說中五天帝之一,與黃帝(Huangdi;Yellow Emperor)並稱為中華始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首領。 距今5000年(另有稱4600年、5500年)左右生於寶雞姜水之岸。
相傳炎帝發明耒耜,嘗遍百草,發明醫葯,因此號神農氏。他還發明陶器,開辟集市,削木為弓,以威天下。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他與黃帝結盟並逐漸形成了華夏族(漢族)。因此形成了炎黃子孫。
另外,神農之所以被稱為炎帝,其後裔被稱為「烈山氏」,都反映了原始農業和火有著密切的關系。
伏羲
伏羲(生卒不詳),風姓,又寫作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亦稱羲皇、犧皇、皇羲、太昊,史記中稱伏犧。又稱青帝,是五天帝之一,生於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傳說中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是中國醫葯鼻祖之一。相傳伏羲人首蛇身,與女媧兄妹相婚,生兒育女,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占卜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曲子。伏羲稱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後去世,留下了大量關於伏羲的神話傳說。在河南淮陽縣城,建有明朝時期規模宏大的太昊陵,裡面有伏羲的陵墓,在陵墓前立著一塊神奇的墓碑,太昊陵正前方是比杭州西湖還大的萬畝龍湖,每年農歷二月二到三月三都舉行規模宏大的廟會來紀念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
黃帝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
顓頊
顓頊[zhuān xū](公元前2514年―公元前2437年):本名乾荒,是黃帝次子昌意的兒子,居帝丘(今河南濮陽縣),號高陽氏,又稱黑帝或玄帝。是「五帝」之一,在天神傳說中是主管北方的天帝。
《國語·楚語》里說顓頊繼少昊之後主政。《左傳》昭公十七年載:顓頊居帝丘,稱高陽氏;衛,顓頊之墟也,故為帝丘。《山海經·大荒東經》神話中說少昊孺(育)顓頊於東海。後來的虞(舜)、夏、秦、楚都成了他的子孫,成為黃帝系下與帝嚳(包含其祖玄囂即少昊)並列兩系中最大的一系。顓頊是中華民族人文共祖之一。
顓頊生子窮蟬,是舜的高祖。據說他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歲逝世,葬於濮陽。而春秋戰國時的楚王為其後裔,屈原在《離騷》中自稱為顓頊之後,屈原與楚王為同族。
帝嚳
帝嚳(kù),姬姓,名夋或俊,五帝之一。出生於高辛(今商丘睢陽區高辛鎮),華夏上古時期一位著名的部落聯盟首領。《山海經》等古籍中天帝帝俊的原型就是帝嚳。15歲受封為辛侯,30歲受禪即位,號高辛氏。春秋戰國後,被列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黃帝的曾孫,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根基,是華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被商族認為是其第一位先祖。
相傳帝嚳生於西海之儐,其祖父玄囂,是黃帝正妃嫘祖的大兒子,父親名蟜極,帝顓頊是其伯父。帝顓頊死後,他繼承帝位,時年三十歲。帝嚳繼為天下共主後,以亳為都城,以木德為帝,深受百姓愛戴,死後葬於故地辛,建有帝嚳陵。
唐堯
上古時期五帝之一,為帝嚳次妃陳鋒氏女慶都所生,伊祁姓,名放勛,號陶唐,謚曰堯,因曾為陶唐氏首領,故史稱唐堯。出生於高辛(今河南商丘高辛鎮)或伊祁山(今河北保定順平)。堯有聖德,有如天之涵養,如神之微妙,如日之光照臨天下。這位德化廣大的堯深受人們的愛戴。傳說堯曾設官掌管天地時令,觀測天象,制定歷法,敬授民時,諮詢四岳,用鯀治水,征伐苗民,推行公平的刑法。堯實行上述措施,使得萬邦和睦共處,友好交往,共同組成了中原部落大聯盟,出現了國家雛形。堯選擇舜為其繼任人,死後由舜繼位。這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推崇的禪讓。
舜帝
即舜(shùn),是中國上古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字都君。出生地在姚墟或諸馮。治都在蒲阪(今山西運城永濟)。舜為四部落聯盟首領,以受堯的「禪讓」而稱帝於天下,其國號為「有虞」。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號,故後世以舜簡稱之。葬於九嶷山舜帝陵。
Ⅶ 大舜、管仲、孔丘、孫武、墨翟、孟軻、諸葛亮、王羲之、賈思勰、李清照、戚繼光、蒲松齡的資料
舜:中國上古時代的部落聯盟首領。被後世尊為帝,列入「五帝」。姓姚又姓媯,名重華,字都君。出生地在諸馮(諸城)或者姚墟,為傳說中的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首領,「禪讓」為有虞氏首領。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2] 。被稱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潁上(今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人,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孔丘(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長卿,齊國樂安人(今山東惠民),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他撰著的《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並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等領域被廣泛運用。
墨翟: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
孟軻(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相傳他是魯國姬姓貴族公子慶父的後裔,父名激,母仉氏。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今屬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賈思勰:是中國古代傑出的農學家,所著《齊民要術》系統地總結了秦漢以來我國黃河流域的農業科學技術知識,其取材布局,為後世的農學著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依據。該書不僅是我國現存最早和最完善的農學名著,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對後世的農業生產有著深遠的影響。該著作由耕田、穀物、蔬菜、果樹、樹木、畜產、釀造、調味、調理、外國物產等各章構成,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農業網路全書。
李清照(1084年—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
戚繼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謚武毅。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後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餘年,保衛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寫下了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和十四卷本《練兵實紀》等著名兵書。
蒲松齡(1640年—1715年):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 。自稱異史氏。淄川(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城外蒲家莊人。 清代著名的小說家、文學家。花大量時間,不斷向民眾搜羅資料,再編輯成冊,就成了一本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說集《聊齋志異》。
Ⅷ 大舜文化有哪些
大舜史稱舜帝、帝舜、虞舜等,是中國上古「三皇五帝」之一,是中華道德文化的奠基人,為社會道德規范的建立和中中華傳統文化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貢獻,被後人尊稱為「道德始祖」、「百孝之首」、「文明之元」。中國古代的許多思想家家都對大舜給予很高的評價,《尚書》記載「德自舜明」,《史記》記載「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舜文化是人類文明史中罕有的具有最完整的文化構成要素的從未間斷的歷史最久遠的一門獨特文化。所謂具備最完整的文化構成要素,是指一門文化同時具備了十方面的構成要素,即名稱要素、地域要素、時間要素、代表人物要素、史實要素、演化要素、承傳(即不間斷)要素、所創物質和精神財富要素、發展程度要素、在歷史及人類文明史中所處地位的要素。舜文化不但具備所有上述文化的構成要素,而且其內涵相當博大全面。過去人們談及舜文化,多側重人倫孝悌方面的影響,因為舜被列為古代的二十四孝之首。舜及舜文化可以歸結為以下十大方面:
政治上「公天下」的真正倡導和執行者。儒家所樂道的天下為公,最推崇的典範莫過於唐虞盛世時堯禪舜、舜禪禹之例。堯禪舜雖是易姓而王,畢竟有翁婿傳位之嫌。惟舜禪禹,才是昭之於世的公天下的大舉動。他禪位的不是一般的易姓,而是被他殺掉的鯀的兒子禹,這體現出他真正不計個人事後安危,出於公心,賢不避仇的氣度和胸襟。
施仁政,寬五刑,立至聖人極之念。舜在試政和施政的整個時期,治國理念以施仁為至要。他處處以「仁」為行動之指南,御世之圭臬。他極力提倡並推行五常之教,並將上古傳統的五刑刺面、割鼻、剁腳、閹雄、處死等酷刑用流放代替。他主張「不虐無告」,即不虐待鰥寡孤獨沒有依靠的人;「不廢困窮」,即對困苦貧窮的人不要拋棄不管。他對下邊的人平易不講排場,對黎民仁義寬厚不苛刻,實為後世「仁政」思想的發軔之源。
建國一統,以法治政,促成中華民族大一統凝聚力的形成。據典籍所載,舜在治國施政過程中,把統一律歷和度量衡作為己任。舜在登封泰山時,便開始進行統一律歷、度量衡的工作。他的終生理念,是要建立天下書同文、車同軌、人同倫、族同宗、樂同律、時同歷、賓同禮的大一統社會。這樣的同文、同宗、同律、同倫等的作法,為炎黃子孫成為具有永久向心力的民族奠定了基礎。
先人後己高尚品格的身體力行者。舜在執政後也處處親歷艱險,事必躬親。他所到之處,總是勸農授耕,所以天下多犁山(歷山)。他把親自耕墾或教墾的土地,分給別人,自己卻未留一寸地。故《史記?蘇秦列傳》載「舜無咫尺之地」,其先人後己的品行,舉不勝舉。
民族和睦的執政先哲。舜在年輕時便是調解勸和的有名人物,氏族方國間的紛爭往往經他一調解便和好如初。在他執政後,更是以除亂安邦為能事。其中,「除四凶」之事,便是其中典型。所謂四凶,是當時與堯有利害沖突的幾個大氏族。舜採取睦族方略,用氏族(民族)平等、互相融合的治國之策安定了天下。其中,據淮南子「原道」載:「舜理三苗,朝羽民,徙裸國,納肅慎」。其「理、朝、徙、納」四策,正是舜的民族和睦政策的創造,遠古時代創立中華大家庭的聖明之舉。全面審視和評價舜「除四凶」的真正用意,是重在使其「變」而融,而非逐而裂。因而史書稱贊他「天下化之,蠻夷率服」,「通於神明,光於四海」。
廣納賢、善任賢的聖明之君。舜在施政時,公開招賢,賓四門,立誹謗之木,設敢諫之鼓,所以能「明四目,達四聰」,廣納四海之賢。這個做法,後世確有效法者,但多變味。舜之廣納賢,不以當權者個人的好惡親疏為標准,不僅敢於起用堯未起用的八凱、八元、十六族和其他賢人,而且力排眾議起用禹,顯示出用人為公的真正氣度。他對自己的子女親屬並無重任。舜還善任賢,對所任之職,又五年一巡狩,三年一考績,以防諸侯威福任己,自專一國。
勇於發明,善於革新,努力發展生產的遠古時代的大行之人。據史載,舜是鑿井、制犁的發明人,也是陶器的改進者。舜所到之處總是教人鑿井,讓人離水而居,避免水患;教人治陶,故使陶「不窳」;他還教人制犁耕田,所以天下到處有犁山(歷山)。舜井、歷山之多,正說明舜授人以技,改善民生的業績遍布天下。
禮儀之邦的先創人。禮儀之邦乃我中華之譽稱。舜為禮儀之教,設規立矩,做出了非常具體的努力並付諸了實施。他賓四門,設五教,立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贄,甚至服飾亦有因人而異之定製。這樣做,在當時起到了告別荒蠻,提倡文明,使族人行之有規、禮之有度的作用。後經歷代特別是儒家的演繹,其禮儀之繁,幾近到了難以記憶的程度。但不管怎樣,舜對禮儀的創設,對我中華重禮儀、守信用的民族性的形成,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創韶樂,立萬舞,設二學,為創立中華原始文化作出了不世之功。據史所記,舜是簫的發明者,又是韶樂的發明人。韶樂發展到後世竟讓孔子聞而「三月不知肉味」。舜立萬舞,傳之四極八表。他設大小二學,養國老於上庠,即大學;養庶老於下庠,即小學。這是所傳五帝時設學「成均」的進一步細化。後世三代,設學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周之庠則源虞舜之學的稱謂。舜可謂人類有記載的最早的設學的創始人。
孝悌治家,愛親尊師的千古垂範。古人言舜,首必言孝。雖然舜家中父頑、母(後母)嚚、弟傲,他又經歷塗廩、掩井諸難,但他仍不失孝道,終為人子之范,史列二十四孝之首。他入政之後,又徽征五典,即主張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舜更是尊師好學的先哲,亦是修身治國的垂範者。他施政處事主張「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舜所率先垂範的這些主張,對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形成產生過巨大影響。
Ⅸ 中國象棋的創始人是誰
記載中沒有記錄明確的發明者,但是發明時間可以根據記載推測為約兩千年前戰國時期。
象棋一詞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戰國楚人·屈原《楚辭·招魂》中就對其形制以及玩樂方法作過專門記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營並進,道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意思是說,用玉石(即蓖)做成的相當於骰子。(即蔽)大小的象棋,每方共有6顆;比賽的方法是分曹並進。(指必須兩人或兩組對局聯賽),相互進攻,逼迫對方於死路;最後是贏者「牟」(指成倍)取勝利。擊敗了敵兵(春秋時兵制,以5人為伍),而發出了勝利的歡呼。
(9)大舜發明擴展閱讀
中國象棋起源傳說:
源於何時的問題,由於史書記載不夠詳細,而且其中混雜了許多神話和傳說,所以學術界至今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見。
一、起源於傳說時代的神農氏。元代僧人念常在《佛祖歷代通載》中說:「神農以日月星辰為象,唐相國牛僧孺用車、馬、士、卒加炮代之為機矣」。
二、起源於傳說時代的黃帝。北宋晃補之《廣象戲格·序》說:「象戲兵戲也,黃帝之戰,驅猛獸以為陣,象,獸之雄也。故戲兵以象戲名之。」
三、起源於周武王伐紂時。明代謝單制《五雜坦》雲:「象戲,相傳為周武伐紂時作,即不然,亦戰國兵家者之流,蓋彼時重車戰也。」
四、起源於戰國之時。《潛確居類書》載:「雍門周謂孟嘗君:『足下燕居,則斗象棋,亦戰國之事也。』蓋戰國用兵,故時人用戰爭之象為棋勢也。」
五、起源於北周武帝之時。《太平御覽.工藝部·象棋》說:「周武帝造象棋。」明人羅欣《物原》也持此說。
六、英人威廉.瓊斯在本世紀初曾說,中國不是產象國,印度是產象國,認為中國象棋是從印度傳入的,近代學者胡適也持此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