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述商業銀行的貨幣供給機制 商業銀行怎麼進行貨幣供給 通過什麼樣的業務進行貨幣供給
商業銀行的貨幣供給是商業銀行業務活動中創造派生存款。
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過程派生存款產生的過程,就是各級商業銀行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轉帳結算,不斷地在各銀行存款戶之間轉移,形成新的存款額,最終導致銀行體系存款總量增加的系列過程。
一般認為,貨幣層次可以劃分如下:
M1=現金+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
M3=M2+其他金融資產。
(1)商行如何創造貨幣供給擴展閱讀:
貨幣供給的主要內容包括:貨幣層次的劃分;貨幣創造過程;貨幣供給的決定因素等。在現代市場經濟中,貨幣流通的范圍和形式不斷擴大,現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認為是貨幣,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隨時轉化為現金的信用工具(如公債、人壽保險單、信用卡)也被廣泛認為具有貨幣性質。
決定貨幣供給的因素包括中央銀行增加貨幣發行、中央銀行調節商業銀行的可運用資金量、商業銀行派生資金能力以及經濟發展狀況、企業和居民的貨幣需求狀況等因素。貨幣供給還可劃分為以貨幣單位來表示的名義貨幣供給和以流通中貨幣所能購買的商品和服務表示的實際貨幣供給等兩種形式。
㈡ 商業銀行如何創造貨幣供給
貨幣供給的主要內容包括:貨幣層次的劃分;貨幣創造過程;貨幣供給的決定因素等。在現代市場經濟中,貨幣流通的范圍和形式不斷擴大,現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認為是貨幣,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隨時轉化為現金的信用工具(如公債、人壽保險單、信用卡)也被廣泛認為具有貨幣性質。
一般認為,貨幣層次可以劃分如下:
M1=現金+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
M3=M2+其他金融資產。
貨幣創造(供給)過程是指銀行主體通過其貨幣經營活動而創造出貨幣的過程,它包括商業銀行通過派生存款機制向流通供給貨幣的過程和中央銀行通過調節基礎貨幣量而影響貨幣供給的過程。
決定貨幣供給的因素包括中央銀行增加貨幣發行、中央銀行調節商業銀行的可運用資金量、商業銀行派生資金能力以及經濟發展狀況、企業和居民的貨幣需求狀況等因素。貨幣供給還可劃分為以貨幣單位來表示的名義貨幣供給和以流通中貨幣所能購買的商品和服務表示的實際貨幣供給等兩種形式。
貨幣供給的環節
中央銀行供給基礎貨幣
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記賬貨幣
中央銀行供給基礎貨幣有三種途徑:
變動其儲備資產,在外匯市場買賣外匯或貴金屬;
變動對政府的債權,進行公開市場操作
,買賣政府債券變動對商業銀行的債權,對商業銀行辦理再貼現業務或發放再貸款
㈢ 商業銀行是如何創造信用貨幣的其創造存款貨幣的能力受哪些因素的制約
商業銀行通過信貸關系創造貨幣。
貨幣創造過程如下:
甲銀行吸收存款提取部分比例准備金後向客戶發放貸款,形成客戶在甲銀行的貸款,A客戶用所得貸款進行轉帳支付,形成乙銀行B客戶的存款增加,乙銀行繼續前面過程。銀行體系可以派生出數倍的存款貨幣。
制約因素如下:
1、部分准備金制度:
又稱存款法定準備金制度,是指為防止信用過度創造,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商業銀行的存款必須按一定比例上繳中央銀行作為法定存款准備金,商業銀行不得動用,其餘部分可以用於放款的制度。故提高法定存款准備金對銀行信貸能力有很強的制約作用。
2、非現金結算制度:
個人可以通過開出支票進行貨幣支付,銀行之間的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時的主要制約因素。
3、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商業銀行必須從其吸收的存款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法定存款准備金,上繳中央銀行,商業銀行不得動用。
4、提現率: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的提現率又能稱現金漏損率,是指現金漏損與銀行存款總額的比率,這也是影響存款擴張倍數的一個重要因素。
5、超額准備金率:商業銀行為了安全和應付意外之需,實際持有的資金准備金常常多於法定存款准備金,從而形成了超額准備金。
(3)商行如何創造貨幣供給擴展閱讀
相關影響:
信用貨幣體系克服了金本位制下貨幣供應缺乏彈性的致命缺陷,政府貨幣當局在應對經濟危機時有了更大的調控空間。
但其最大的危險性在於政府的貨幣發行規模擺脫了黃金儲備的束縛之後,很容易失控,各國政府的負幣當局在貨幣發行規模上已經在傳統教科書和《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所嚴格禁止的道路上已經越走越遠,他們在貨幣發行上的膽子也越來越大了,從超過GDP的1%到百分之幾百。
由於紙幣的信譽依賴於政府信用,—旦政府出現財政或貨幣危機,信用貨幣便會一文不值,從而造成社會危機。
㈣ 商業銀行在貨幣供給機制中的作用
作用是創造派生存款。當央行向商業銀行注入流動性,增大 貼現窗口 放款,這就直接增加了基礎貨幣的投放,使得這一部分新增的高能貨幣能夠通過貨幣創造機制 形成貨幣供給。相反,就會回收基礎貨幣,減少貨幣供給。
什麼是貨幣供給機制?
一定時點上經濟中所擁有的貨幣存量。
當前貨幣供給與宏觀調控的單一總量集中模式的主要特徵是:
(1)調控主體為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目前不存在分行參與總行貨幣規劃的制度和機制,隨著再貼現
的萎縮和可調控性再貸款的減少,分行已經失去了進行區域調控的實際影響力。
(2)操作工具主要為總量操作工具。日常貨幣政策操作工具以公開市場(包括銀行間債券市場和外
匯市場)為主。
(3)中介目標為總量(數量)目標。主要是全國貨幣供應量(M0、Ml、M2等層次)、貸款等數量指標,不
考慮地區和行業貨幣和貸款分布等結構性指標。
這種轉換,結束了「地方政府一人民銀行分支機構一人民銀行總行」這樣一種貨幣擴張的倒逼機制,
在總量上抑制了通貨膨脹,促進了金融市場的發展。人民銀行基礎貨幣的主要投放渠道已經發生了根
本的變化。
貨幣供給的定義和層次
(1) 定義:一定時點上經濟中所擁有的貨幣存量。
(2) M0=流通中現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儲蓄存款+定期存款
M3=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存單等流動性較強的金融工具
2.貨幣供給模型:M=m*B
(1)m=Rc+1/(Rd+Re+Rc+t*Rt)
(2)B=C+D
㈤ 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的創造過程是怎樣的
商業銀行以經營工商業存款、放款為主要業務,並為顧客提供多種服務。商業銀行的資金來自活期存款、儲蓄存款、定期存款及自己發行股票、債券等,商業銀行的資金運用在貸放短期放款、中期放款和長期放款,而且還可以辦理信託放款、租賃業務、有價證券投資等。
中央銀行發行的現金,只佔貨幣M1的一部分。除現金之外的貨幣是怎樣產生的?從銀行體系的總體來看,它能夠創造存款——派生存款,存款是貨幣,所以說,商業銀行也可以創造貨幣。
要理解商業銀行體系如何創造存款,我們通過一個虛擬的例子來說明:
假定商業銀行的准備金率為10%。
首先,假設某儲戶A,把1000元現金存入某商業銀行(簡稱為銀行1),銀行將存入銀行1將100元作為准備金,而將其餘900元用於貸款或購買各種債券。比如,它將這900元放貸給B,B把900元用於購買衣服,結果這900元到了衣服銷售者C的手中,我們假設C把錢全部存入銀行2;這樣,銀行2增加900元存款,然後,它留下10%的准備金,即90元,把其餘的810元放貸給農戶D,農戶D用之購買肥料,結果這810流到了肥料銷售商E的手中,E把它存入銀行3,這樣,銀行3增加了810元的存款。銀行3把81元留下,其餘也放貸出去,···,這個過程一直可以持續下去。
銀行體系創造貨幣的結果將是最初1000元新增現金的10倍,達到10000元。我們把10倍稱為貨幣供給乘數。它是法定準備金的倒數。
銀行體系創造貨幣的結果
商業銀行可以創造貨幣——派生存款,但其能力受制於中央銀行,原因是,准備金率中的很大一部分屬於法定準備金率,中央銀行改變法定準備金率,就可以對商業銀行的創造派生存款的能力施加重要影響。
當然,商業銀行可以通過自己的經營活動來改變超額准備金率,從而影響貨幣供給量。
重點分析:
1
.基礎貨幣與原始存款的關系
基礎貨幣是指起創造存款貨幣作用的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准備金與流通於銀行體系之外的通貨這兩者總和。原始存款是指商業銀行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備金的存款,包括商業銀行吸收的現金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它是基礎貨幣的一部分。所以基礎貨幣大於原始存款。
2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的關系
將存款劃分為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是從理論上說明兩種存款在銀行經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事實上,在銀行的存款總額中是無法區分誰是原始存款誰是派生存款。派生存款並不是虛假存款,銀行創造派生存款的過程也不是創造實際價值量的過程,而是創造價值符號的過程。
3
.中央銀行提供的基礎貨幣與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關系
中央銀行提供的基礎貨幣與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關系,實際上是一種源與流的關系。因為中央銀行掌握著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源頭
—
基礎貨幣的創造與提供;商業銀行作為直接貨幣供給者,其創造存款貨幣的存貸活動,從而能提供的貨幣數量,均建立在基礎貨幣這個基礎之上。
㈥ 在貨幣供給的形成中,商業銀行,中央銀行,各發揮著什麼作用
中央銀行的作用是,中央銀行控制商業銀行的准備金。
商業銀行的作用是創造的存款貨幣。
1、貨幣供給形成的主體是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包括接受活期存款的金融機構),即存款貨幣銀行系統。
2、兩個主體各自創造相應的貨幣:中央銀行創造現金,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
在這兩個環節中,銀行存款是貨幣供給量中最大的組成部分,但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基礎是中央銀行提供的基礎貨幣,並且在創造過程中始終受制於中央銀行,因此,中央銀行在整個貨幣供給過程中始終居於核心地位。
(6)商行如何創造貨幣供給擴展閱讀
貨幣供給是指即一個國家流通中的貨幣總額,是該國家一定時點的除中央政府或財政部、中央銀行或商業銀行以外的非銀行大眾所持有的貨幣量。它是一個存量概念,而不是一個流量概念。即它是一個時點的變數,而不是一個一定時期的變數。
貨幣供給有狹義、廣義之分。從狹義上說,它由流通中的紙幣、鑄幣和活期存款構成,銀行的活期存款是貨幣供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從廣義上說,貨幣供給還包括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儲蓄和貸款協會及互助儲蓄銀行的存款,甚至還包括儲蓄債券、大額存款單、短期政府債券等現金流動資產。
通常情況下,各個國家按貨幣的流動性程度將貨幣劃分為不同的貨幣層次,作為其對貨幣的度量和管理的依據。因為不同層次的貨幣對各國經濟產生影響的程度不同;
貨幣供給的變化是由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行為引起的。一般來說,貨幣是由中央銀行發行的,中央銀行壟斷了貨幣發行權,它發行的貨幣具有無限清償能力,在一切交易中可以無限制地使用。
㈦ 舉例說明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過程及簡單模型
商業銀行的貨幣創造是受到條件限制的,也就是央行的存款准備金制約的回,否則可以無限的創造貨幣。答 其過程如下: 某單位、個人在A銀行存款100萬,則A銀行賬面有100萬資金,這時候銀行貨幣總共有100萬;如果A銀行沒有用於貸款,而是存放到B銀行,則A銀行有100萬存款,而B銀行有100萬資金,由於存款同樣計入貨幣資產,這時候銀行貨幣就變成了200萬;如果B銀行繼續存到C銀行,那麼B銀行在C銀行有100萬存款,C銀行有100萬資金,A銀行在B銀行有100萬存款,這時候銀行資金就有300萬。。。。但是,實際上歸根結底,只有某單位存入的100萬,但各銀行的賬面貨幣卻在不斷的增加。 實際上由於存款准備金的存在,銀行不可能如此不停的創造貨幣的。
㈧ 商業銀行是怎麼創造貨幣的
商業銀行創造貨幣是利用貨幣創造乘數,把一筆存款通過銀行系統而對貨幣供給量所產生的倍數作用。
做一個簡單的模型:假如全社會就一家銀行,有存款100元,假設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為20%,那麼法定存款准備金就要有20元,剩下的80元是超額准備金,這塊是可以用來放貸款的,比如房貸。
假設,買房要貸款20元,首付10元,總價30元。這30元給開發商(開發商再分給誰先不要管),拿到這30元之後,再存進這家銀行里。
那麼,首先做第一筆處理:提現10元,然後貸款20元,開發商收到30元,但還沒有存進銀行。這個時候,存款就是100-10=90元,法定存款准備金就是90×20%=18元,超額存款准備金就是90-18-20 = 52元。
然後開發商再把這30元存進銀行里:那麼存款就變成90+30=120元,法定存款准備金就是120×20%=24元,或者18+30×20%=24元,超額准備金就是 52+ 30×80% = 76元,總計120元。
整個貨幣系統中就「多了」20元,這20元,實際上就是拿未來30元工資做抵押,創造出來的貨幣。廣義貨幣(M2)=M1+准貨幣(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其他存款),在貸款的過程中,M2增加了20元。
(8)商行如何創造貨幣供給擴展閱讀:
影響貨幣乘數的因素
1、四大因素
影響貨幣乘數的因素有現金漏損率,活期存款,法定準備率,超額准備率,定期存款占存款的比例。
2、貨幣乘數
貨幣乘數可以從兩個方面起作用:它既可以使銀行存款多倍擴大,又能使銀行存款多倍收縮。因此,中央銀行控制准備金和調整准備率對貨幣供給會產生重大影響。
㈨ 商業銀行的貨幣供給過程
在貨幣供給中,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過程派生存款產生的過程,就是各級商業銀行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轉帳結算,不斷地在各銀行存款戶之間轉移,形成新的存款額,最終導致銀行體系存款總量增加的系列過程。
貨幣乘數是貨幣供給擴張的倍數。在實際經濟生活中,銀行提供的貨幣和貸款會通過數次存款、貸款等活動產生出數倍於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說的派生存款。貨幣乘數的大小決定了貨幣供給擴張能力的大小。貨幣乘數的大小主要由
法定存款准備金率
、超額准備金率、
現金比率
及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間的比率等因素決定。
在四個因素中,超額准備金率是商業銀行的行為、商業銀行也影響現金比例
(1)超額准備金率。商業銀行保有的超過法定準備金的准備金與存款總額之比,稱為超額准備金率。顯而易見,超額准備金的存在相應減少了銀行創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因此,超額准備金率與貨幣乘數之間也呈反方向變動關系,超額准備金率越高,貨幣乘數越小;反之,貨幣乘數就越大。
(2)現金比率。現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現金與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現金比率的高低與貨幣需求的大小正相關。因此,凡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都可以影響現金比率。例如銀行存款利息率下降,導致生息資產收益減少,人們就會減少在銀行的存款而寧願多持有現金,這樣就加大了現金比率。現金比率與貨幣乘數負相關,現金比率越高,說明現金退出存款貨幣的擴張過程而流入日常流通的量越多,因而直接減少了銀行的可貸資金量,制約了存款派生能力,貨幣乘數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