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踩高蹺是哪個民族發明的

踩高蹺是哪個民族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2-07-28 03:43:05

⑴ 高蹺的歷史沿革

據《列子·說符》篇記載:「宋有蘭子者,以枝幹宋元。宋元台而使見其枝。以雙枝長信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並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知,高蹺早在先秦已在民間流行。
還有清人恩竹樵在他的《詠秧歌》詩中,對當時春節期間的踩高蹺游藝活動也有描述:「捷足居然逐隊高,步虛應許快聯曹。笑他立腳無根據,也在人間走一遭。」此 詩充分說明,高蹺這項民間藝術,在清代已廣泛在民間流傳。
據民間傳說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腿上綁上兩根長棍以後逐步演變而成今天的高蹺藝術。
有的傳說高蹺是民間社火藝人們創造的。相傳有一年元宵節,各村藝人聯合起來要到縣城鬧紅火。知縣老爺知道後,便想借鬧紅火詐一筆橫財,並下令將四門吊橋吊起,凡入城者要交過橋費,否則不準入城。城外的 社火頭聽後,十分生氣,但也無可奈何。便湊足銀兩准備進城。誰知縣太爺又將進城過橋的錢提價了,社火頭的兒子聰明多謀,又膽大心細。回家後看見牆上掛的長腿白鶴圖受到了啟發,便連夜趕制木棍,在木棍上裝腳踏板,將木棍綁在自己腿上,腳綁在踏板上,趁夜沿城演習了一圈越過了護城河。正月十五日那天,城外的社火隊都依樣綁上高腿,排成隊越過護城河,進了城並鬧了紅火。此事氣壞了縣太爺。有人說這就是高蹺的原形。
還有一種傳說,高蹺是御敵取勝的高將軍所創。有一年,高將軍率兵攻打胡兵城池,而胡兵把護城河上的 吊橋板全拆了,部隊無法攻進城裡。一天傍晚,高將軍走出軍營,突然看到正在河邊覓食的大雁的長腿,受到了啟發,找到破城的妙計。回營後將軍叫人砍來柳木棍製成高蹺,令將士們綁在腿上練習走路。經過練習,將士們都能踩著高高的柳木棍行走。將軍率軍渡過護城河,乘胡兵不備,一舉攻城收復了城池。此後每逢春節,老 百姓也學著踩起了柳木棍。因這玩藝兒是高將軍發明的,人們便把它叫「高蹺」,以此來紀念高將軍。

⑵ 東北過年喜歡「踩高蹺」,這個習俗是怎麼形成的

東北人在過年或過節時,為什麼要“踩高蹺”?這個習俗大有來頭

大多數出生於東北農村地區的小孩,在很小的時候都曾經感受過,非常濃郁的東北地方文化習俗。

尤其是在春節或其他重要傳統節日時,各地都會舉辦十分隆重的大秧歌表演。而在這種極具地域特色的習俗中,“踩高蹺”才是最令大家無法忘懷的美好記憶。

相信很多來過東北出差或旅遊的人,對東北人的第一印象都不會太差。因為那種源於骨子裡的熱情好客,總會給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無論大姑娘還是小夥子只要一張嘴說話,就會讓人們感受到積極富感染力的東北話。


3. 踩高蹺習俗的傳承與發展

從春秋時期開始踩高蹺習俗就不斷流傳於後世,漢魏六朝時高蹺被稱為“蹺技”,而到了宋代高蹺又被叫做“踏橋”。直到100多年前的清朝時期才最終定名為“高蹺”。表演者不僅可以踩著高蹺行走而且還能跳躍和舞劍。

高蹺一般都用1-3尺長的條木製成上有木托,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其中最高者差不多一丈多高。

表演者可以將雙腳分別綁在木棍上,然後表演有趣的動作或其他節目。技藝比較高的高蹺藝人還可以一邊踩高蹺,一邊在高蹺上扮演各種人物或雜技。

雖然大多數情況下都會一個人表演踩高蹺,但是在一些比較隆重的團體節目中,就會出現多人踩高蹺逗舞的場面。在北方地區一般多與扭秧歌隊伍一起表演,或者在廟會或集市上單獨表演踩高蹺,這種形式的表演一般都被稱為“高蹺會”。

結 語

踩高蹺作為一種發源於古代社會的民間習俗,最主要的起源方式其實就是勞動人民,在閑暇之時於田間壟頭所表演的一種娛樂方式。

雖然在最開始時並沒有任何體系或者章法,但是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最終演變成了一種民俗。

筆者認為踩高蹺作為北方地區的特殊習俗,其實真實的反映出了北方勞動人民,最朴實的日常生活以及思想內容。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之餘也需要有休閑方式,而扭秧歌和踩高蹺就是在這些休閑娛樂活動中,經過不斷發展和完善而演化出來的民間習俗。

⑶ 踩高蹺是源於哪國啊

高蹺 高蹺,亦稱腳把、柳木腿等,是城鄉民眾自娛自樂的保留節目,每於民間社火、花會中出演。關於踩高蹺的由來,民間傳說及古籍記載各異。 一說,走高蹺是社火藝人的創造。相傳,某年年關,城裡城外的人依照慣例,准備聯合舉辦社火。誰知官老爺想從這上頭詐一筆橫財,下令吊起東西南北四門外護城河上的板橋,並派守吊橋的傳下話來:「過河要錢,一人三錢,不許拖延。」城外的社火頭聽了,十分生氣,但又無可奈何,遂湊足了銀子。誰知銀兩拿來,守吊橋的人又提價了:「一人三兩,干銀要響。」氣得大家乾脆收拾攤子打拆戲,社火不辦了。社火頭的兒子足智多謀,膽大心細。回家後從牆上掛的一幅長腿白鶴圖受到了啟發:如果給自己接上兩只長腿,不就可以從水裡蹺過河去嗎?於是他來到護城河邊,用竹桿探了探水位,找來兩根又細又輕的柳木棍,做了腳踏,綁在自己腳上,沿城走了一圈。一會兒天亮了,他就這樣〓過了護城河。正月十五日,城外社火隊的小夥子都依樣綁上高腿,排成長長一串,進了城。有人說,這叫「柳木腿」,因腿上綁的是柳木棍;有人說,這叫「走高橋」,因站在橋下比橋還高;有人說,人升高了,蹺得遠,這叫「高蹺」。從此每年正月十五,鬧社火的人都要走高蹺,以慶賀他們和官老爺斗爭的勝利。 一說走高蹺是御敵取勝的高將軍的創造。相傳,有一年,胡兵攻佔了甘州,朝廷聞訊,令一位姓高的將軍掛帥出征。高將軍率兵趕到甘州時,胡兵已把護城河上的橋拆了,部隊無法攻進城去。一天傍晚,高將軍走出軍營,突然從正在河邊覓食的大雁的腿上受到啟發,回營後叫人砍來許多柳木棒,令將士們綁在腿上練習走路。第二天深夜,將士們踩著高高的柳木棒,過了護城河,乘胡兵不備,一舉收復甘州城。天亮後,高將軍與部下踩著柳木棒舉行入城儀式,以慶賀勝利。此後,每逢慶賀的日子,老百姓也學樣踩起了柳木棒。因這玩藝兒是高將軍發明的,人們就叫它「高蹺」,以此紀念高將軍。 其實,有關高蹺的表演,在《列子·說符》中就已有記載:春秋時,宋國有個叫蘭子的人,把兩根比自己身體長一倍的木棍綁在雙腿上,為宋元公作急走如飛的表演,手上又同時舞弄七把劍。由此可見當時踩高蹺的技術已達到很高水平,以此推算踩高蹺的歷史,至少有二千五百年以上的時間了。 踩高蹺究竟是以何為動因而發明出來的?有人認為是對神話傳說中殊方異人的模仿。《山海經·海外西經》載:「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發。一曰長腳。」郭璞註:「國在赤水東也。……此人腳過三丈矣。」類似的記載,又見於同書《大荒西經》。據此推測,初民因物質生產方式的制約,產生了期望雙腿加長、得下海捕魚之方便的幻想。但也有人以腿加長而手不加長、仍無法捕撈為由,對此推測表示質疑。此外,還有人提出踩高蹺源於先民採集果實的技能或原始宗教表演的假設,然而這兩種假設在後世的勞動形式和巫覡活動中,都沒有切近的痕跡可尋,所以也難為公論所接受。 近年來,隨著傳統的「社火」、「花會」活動的恢復和民俗旅遊業的發展,踩高蹺這項古老的民間游藝又見活躍,可是它的「根」究竟在哪兒,卻始終是一個謎。

採納哦

⑷ 尋高蹺的歷史,是中國人最早發明的嗎

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乃民間節日在廣場表演的一種舞蹈形式。是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的形式,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由於演員踩蹺比一般人高,便於遠近觀賞,而且流動方便無異於活動舞台,因此深受群眾喜愛。

春秋時代已有,漢魏六朝百紅中稱為「蹺技」,宋代叫「踏橋」。清代以來稱為「高蹺」,用1至3尺長的條木製成,上有木托。表演的人將雙腳分別綁在木棍上,化裝成各種人物,一人或多人來往逗舞,由嗩吶伴奏,表演有趣的動作或故事。北京稱為「高蹺會」。黃河流域則稱「扎高腳」,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主要表演走唱,有簡單的舞蹈動作。武蹺則表演倒立、跳高桌、疊羅漢、劈叉等動作。

不但扮演的人身著戲裝,濃妝艷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裝扮戲曲摺子,如《管甫送》、《鬧天宮》、《八仙過海》、《水漫金山》等等。踩高蹺的角色,因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異,高低不一,《水漫金山》中的法海木腳高達4尺,小沙彌2.5尺,魚兵蝦將因要翻滾起撲打,所以木腳只高1.5尺。

起源

關於高蹺的起源,學者們多認為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與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關。據歷史學家的考證,堯舜時代以鶴為圖騰的丹朱氏族,他們在祭禮中要踩著高蹺擬鶴跳舞。(見孫作雲《說丹朱》);考古學家認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蹺起舞形象的字。(方起東《甲骨文中商代舞蹈》)兩者可互相印證。

古文獻《山海經》中有關於「長股國」的記述,根據古人的注釋,可知「長股國」與踩蹺有關。從「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這一注釋中,我們不難想像出腳上綁扎著長木蹺,手持長木製成的原始捕魚工具在淺海中捕魚的形象。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廣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漁民,仍有踩著長木蹺在淺海撒網捕魚的風習。

分類

今人所用的高蹺,多為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山東高蹺常疊起三層(二三層無蹺)扮演戲曲人物,上層人踩在下層人的肩上照常行進。

京津一帶的高蹺,演員常表演「單腳跳」、「劈叉」、「過障礙」等高難技巧;有的則用單腳表演從四張高桌上一躍而下等絕技。

東北盛行高蹺,並以「遼南高蹺」最負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規范,開始時先要「搭象」(疊起兩層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場變換隊形圖案,然後分組表演雙人對舞、「撲蝴蝶」、「漁翁釣魚」以及扮演民間小戲等。

少數民族的高蹺,演員均著本民族的服飾,表演別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雙蹺、又有單蹺(亦稱獨木蹺),兩手都持蹺端,製作方便,其獨木蹺尤為兒童所喜愛;白族的「高蹺耍馬」,演員也是踩著木蹺,身著馬形道具表演;維吾爾族「雙人高蹺」,則把民間對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以前,每到農歷正月,一隊隊高蹺會,在腰鼓、小鐋鑼、大小釵的打擊樂中穿街而過。一撥兒高蹺人數不定,一般十幾人。身量高的踩低蹺,身量矮的踩高蹺。表演者是傳統戲裝打扮。由開路棍打頭兒,隨之便出現肖恩、白蛇、唐僧、丑婆、姜子牙等藝術形象。由於詼諧有趣、粗獷喜人、聲情並茂、時有樂哏,一向為北京的人們所喜愛。

高蹺會一般由群眾自發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掛個號。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結束。在過會時,沿途的大商號在門前設八仙桌,擺上茶水、點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勞。高蹺隊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謝。

高蹺的隊列在街頭行進中,一般採用一字長蛇陣的單列,在繁華擁擠地段採用雙人並列隊形。步子變換為走八字。在表演時有小旋風、花膀子、鷂子翻身、大劈叉等難險動作。

高蹺藝術在一些農村冬閑時,仍有組織排練的。在京城各處游園會、廟會中時有可見。

⑸ 踩高蹺是哪個地方的風俗

踩高蹺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是我國北方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里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

高蹺一般以舞隊的形式表演,舞隊人數十多人至數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個古代神話或歷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飾多模仿戲曲行頭;常用的道具有扇子、手絹、木棍、刀槍等。

高蹺也叫「高蹺秧歌」,是一種廣泛流傳於全國各地的民間舞蹈,因舞蹈時多雙腳踩踏木蹺而得名。高蹺歷史久遠,源於古代百戲中的一種技術表演,北魏時即有踩高蹺的石刻畫像。

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場」兩種,撂場有舞隊集體邊舞邊走各種隊形圖案的「大場」和兩三人表演的「小場」,角色間多男女對舞,有時邊舞邊唱。

渭南市潼關縣的踩高蹺歷史文化介紹

渭南市潼關縣的踩高蹺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藝術造詣也極高。2009年,潼關踩高蹺被列入陝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也叫「高蹺」、「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是我國民間傳統盛行的一種群眾性表演藝術。渭南市潼關縣的踩高蹺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藝術造詣也極高。2009年,潼關踩高蹺被列入陝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潼關踩高蹺早在先秦時已流傳潼關踩高蹺的傳承人藺社會介紹,高蹺又叫做「木棍上的秧歌」。它在潼關縣五虎張村有悠久的歷史,源遠流長。踩高蹺早在先秦時已經在民間開始流傳,戰國時的《列子·說符》中《蘭子獻技》記載:「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

⑹ 踩高蹺是哪個人發明的呢

作為久遠的民間文化,發明人已經無從考究。

⑺ 踩高蹺是東北的習俗,那麼此習俗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大多數出生於東北農村地區的小孩,在很小的時候都曾經感受過,非常濃郁的東北地方文化習俗。尤其是在春節或其他重要傳統節日時,各地都會舉辦十分隆重的大秧歌表演。而在這種極具地域特色的習俗中,「踩高蹺」才是最令大家無法忘懷的美好記憶。

相信很多來過東北出差或旅遊的人,對東北人的第一印象都不會太差。因為那種源於骨子裡的熱情好客,總會給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無論大姑娘還是小夥子只要一張嘴說話,就會讓人們感受到積極富感染力的東北話。



3. 踩高蹺習俗的傳承與發展

從春秋時期開始踩高蹺習俗就不斷流傳於後世,漢魏六朝時高蹺被稱為「蹺技」,而到了宋代高蹺又被叫做「踏橋」。直到100多年前的清朝時期才最終定名為「高蹺」。表演者不僅可以踩著高蹺行走而且還能跳躍和舞劍。

高蹺一般都用1-3尺長的條木製成上有木托,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其中最高者差不多一丈多高。表演者可以將雙腳分別綁在木棍上,然後表演有趣的動作或其他節目。技藝比較高的高蹺藝人還可以一邊踩高蹺,一邊在高蹺上扮演各種人物或雜技。

雖然大多數情況下都會一個人表演踩高蹺,但是在一些比較隆重的團體節目中,就會出現多人踩高蹺逗舞的場面。在北方地區一般多與扭秧歌隊伍一起表演,或者在廟會或集市上單獨表演踩高蹺,這種形式的表演一般都被稱為「高蹺會」。



踩高蹺作為一種發源於古代社會的民間習俗,最主要的起源方式其實就是勞動人民,在閑暇之時於田間壟頭所表演的一種娛樂方式。雖然在最開始時並沒有任何體系或者章法,但是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最終演變成了一種民俗。

踩高蹺作為北方地區的特殊習俗,其實真實的反映出了北方勞動人民,最朴實的日常生活以及思想內容。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之餘也需要有休閑方式,而扭秧歌和踩高蹺就是在這些休閑娛樂活動中,經過不斷發展和完善而演化出來的民間習俗。

⑻ 踩高蹺是哪個地方的民俗

踩高蹺,是漢族傳統民俗活動之一。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里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踩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深受群眾喜愛。

我國各地踩高蹺的形式豐富多彩,表演百花齊放。
我國各地正月十五鬧元宵的高蹺豐富多彩,表演也百花齊放,並且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高蹺在山西的延傳歷史悠久,在晉中一帶榆社縣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蹺、雜技的圖畫,雖然高蹺無文字記載,但最遲也應從北魏開始了。在山西表演高蹺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蹺和武高蹺兩種。文高蹺重於扭和踩,武高蹺以表演特技為主。

山西省境內,高蹺表演形式多種多樣,五花八門,不拘一格。這些高蹺的表演時間,一般都在農歷正月十五左右的鬧「紅火」活動中,高蹺是整個活動中的一種表演形式。這種活動內容機動性大,行動比較自如,可以在大場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山東高蹺常疊起三層扮演戲曲人物,上層人踩在下層人的肩上照常行進。
京津一帶的高蹺,演員常表演「單腳跳」、「劈叉」、「過障礙」等高難技巧;有的則用單腳表演從四張高桌上一躍而下等絕技。其中北京的稱為「高蹺會」。黃河流域則稱「扎高腳」,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主要表演走唱,有簡單的舞蹈動作。武蹺則表演倒立、跳高桌、疊羅漢、劈叉等動作。
東北地區盛行高蹺,並以「遼南高蹺」最負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規范,開始時先要「搭象」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場變換隊形圖案,然後分組表演雙人對舞、「撲蝴蝶」、「漁翁釣魚」以及扮演民間小戲等。
少數民族的高蹺,演員均著本民族的服飾,表演別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雙蹺、又有單蹺,兩手都持蹺端,製作方便,其獨木蹺尤為兒童所喜愛;白族的「高蹺耍馬」,演員也是踩著木蹺,身著馬形道具表演;維吾爾族「雙人高蹺」,則把民間對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⑼ 踩高蹺是哪個族的傳統捕魚方式

踩高蹺捕魚是山東膠州回族的傳統捕魚方式。

閱讀全文

與踩高蹺是哪個民族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
志誠商標公司上班 瀏覽:160
出租土地使用權的稅率 瀏覽:139
日本商標注冊多少錢 瀏覽:75
商標注冊證天貓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