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人類創造環境的例子

人類創造環境的例子

發布時間:2022-07-27 22:46:41

1. 人們為保護生態環境做出的努力的事例

環境是人類生存的條件,也是人類發展的根基。當前,保護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已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識,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迫切任務。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指出,在「十一五」期間,要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把保護環境作為一項重大任務抓緊抓好,採取嚴格有力的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切實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問題。建議號召「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問題,並將之擺上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事關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重要戰略位置,為我國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一、環境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環境問題的出現,有大自然演化的因素,也與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進程相關。近代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活動深刻地影響了生態環境的變遷,從而成為環境問題變得突出的決定性因素。工業文明帶來了科技的巨大進步,推動了城市化的飛速發展,大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然而,當人們還陶醉在工業化的巨大勝利時,生態環境破壞和污染問題已經不期而至,並隨著工業化的不斷深入而加劇,甚而形成了大面積、全球性公害。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在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環境公害事件層出不窮,致使成千上萬的人身陷病魔,甚至死於非命。1930年,比利時「馬斯河谷事件」,在一周內60多人死亡。1936年,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有毒煙霧刺激人的眼、喉、鼻,引發眼病、喉頭炎和頭痛等症狀,致使當地死亡率增高。1952年,英國「倫敦煙霧事件」,短短幾天內,4000多人相繼死亡。1963年至1968年,日本「富山事件」,258人患上因中毒而引起的「骨痛症」,死亡人數達128人…… 20世紀後半葉,全球性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和「酸雨沉降」,對人類賴以生存的整個地球環境造成了危害。環境問題帶來的慘痛現實,令國際社會開始反思已有的發展模式。20世紀50、60年代,一些工業發達國家開始組織專門性的環境問題調查與研究,聲勢浩大的環境保護運動逐漸興起。1972年,聯合國大會確定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強調經濟發展應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社會應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我國環境問題的形成以及相關對策的制定,也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 20世紀50至70年代,由於當時的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我們選擇了一條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道路。這一趕超型發展戰略,使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較快地步入工業化進程,但由此自然資源和環境也承受了過重的壓力,局部地區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環境破壞和污染問題。改革開放之後,經過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優化,產業結構日漸合理,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依然比較突出。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經濟的加快發展,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總體上日益加劇,長期積累的環境危機逐步呈現,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受到威脅。生態環境保護問題,迫在眉睫地擺在了我們每一個人的面前。 當星空不再蔚藍,當河流不再清澈,當土地變成荒漠,人類將何以生存,何以面對養育自己的地球母親? 保護生態環境,關系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長遠利益。 保護生態環境,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關系國家的長治久安。
二、胡錦濤同志指出:「環境保護工作,要著眼於人民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這是對我國整個環保事業的形象總結,也是對我們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的總體要求。保護生態環境,是解決當前環境問題、抓住大好機遇期實現戰略發展的必然要求。 本世紀頭20年是我國必須緊緊抓住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由於目前我國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尚未根本轉變,環境法制建設尚未完善,環境管理力量比較薄弱,生態環境狀況在一些地區不容樂觀,國家環境安全已經受到威脅。在未來若干年內,我國的化工、造紙、冶金等行業在產業結構中仍佔有一定地位,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一時也難以改變,因而,結構性污染在短期內難以發生根本性轉變。在城市化進程中,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仍嫌滯後,城市環境問題依舊突出,污染可能向農村轉移與蔓延。我國人口的持續增長和消費轉型,也將產生空前的環境壓力。因此,要抓住戰略機遇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部署及各種舉措,針對現實,對症下葯;面對未來,未雨綢繆。 保護生態環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內容。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是任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人類基本生活需要的供養,以及現代化建設所需的一切原材料,無不源自大自然的恩賜。自然資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自然環境對人類廢棄物的吸納、凈化也是有限的,以浪費資源和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就不可能長久。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要高度重視環境對發展的重要性,追求經濟與環境的協調、人與自然的和諧。要努力轉變以高資源消耗、高耗能、高污染排放為基本特徵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改變以生態環境破壞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速度的現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離開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便無從談起。保護生態環境,是中國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本著對國際環境與資源保護事務積極負責的態度,參加或者締結了多種環境與資源保護國際公約和條約,並把這些文件的精神引到國家的法律和政策之中。參與就是承諾,承諾意味著責任。我們所採取的保護生態環境的種種對策和措施,就是在落實已經簽署和批準的國際環境條約,承擔與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國際義務,從而為改善全球環境作出努力。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在環境保護上不能懈怠疏忽,不能無所作為。中國一定要為人類的和平與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環境保護,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三、今後一個時期,既是我國生態環境面臨巨大壓力的階段,也是環保工作大有作為的時期。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之後,黨中央、國務院將環境保護擺上重要位置。從「八五」開始,國家將環境保護納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實施了治理污染企業、保護天然林、退耕還林還草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的根本性措施。我國發布了《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並以《環境保護法》為基礎,先後頒布了8部環境保護法律、30多件環保和核安全行政法規,以及70多件部門規章。近年來,我國環保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在一些城市和地區環境污染加劇的趨勢得到基本控制,環境質量有所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得到加強。環境保護,任重道遠。我們必須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充分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艱巨性和長期性,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大保護生態環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態環境,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保護生態環境,必須發展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高生活質量和經濟效益為目標,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工業布局,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和市場機制,加大環保資金的投入力度,促進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建設,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要科學認識和自覺遵循自然規律,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資源開發活動為重點,強化對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資源的生態保護。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從源頭防治污染和保護生態,堅決改變先污染後治理、邊治理邊污染的狀況。保護生態環境,必須加快環境保護的法治進程。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環境法律法規和標准,進一步建立健全環境監管體制,提高環境監管能力,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實施排放總量控制、排放許可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政府部門要制定實行綠色發展政策,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將發展過重的環境損失和環境效益納入GDP核算范圍;要完善幹部政績考核機制,將環境績效納入其中,發揮其正面的激勵效應。保護生態環境,必須鼓勵公眾積極參與。要廣泛進行環保宣傳,提高全民環境憂患意識;要實行環境信息公開,加強公眾參與環境監督;要積極鼓勵、引導和整合各種民間環保組織,發揮其應有作用,維護公眾的環保權益,積極發展環保產業。要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環境公約的談判,積極參與雙邊、多邊和區域合作,承擔相應的國際義務,既保障國家環境安全,又增強我國在國際環境事務中的影響。保護生態環境,事關人民安危,事關子孫禍福。新世紀新階段,保護生態環境,我們重任在肩。我們堅信,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全面貫徹落實好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好人與自然、發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團結一心,再接再厲,為全面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局面作出新的貢獻!

2. 人類改變環境的事例

紅旗渠被林州人民稱為「生命渠」、「幸福渠」。它的修建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林州人民的生存條件,促進了林州的經濟發展,而且孕育產生了紅旗渠精神。紅旗渠精神以獨立自主為立足點,以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為核心,以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為導向,既繼承和發展了中華民族勤勞堅韌的優良傳統,又體現了當代中國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今天的紅旗渠,已不是單純的一項水利工程,它已成為民族精神的一個象徵。

3. 人類受大自然啟發所獲得的發明與創造有件具體的事例。

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啟發的發明創造:

1.振動陀螺儀

根據蒼蠅嗅覺器官的結構和功能,仿製成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這種儀器的「探頭」不是金屬,而是活的蒼蠅。就是把非常纖細的微電極插到蒼蠅的嗅覺神經上,將引導出來的神經電信號經電子線路放大後,送給分析器;分析器一經發現氣味物質的信號,便能發出警報。

2.雷達

蝙蝠會釋放出一種超聲波,這種聲波遇見物體時就會反彈回來,而人類聽不見。雷達就是根據蝙蝠的這種特性發明出來的。在各種地方都會用到雷達,例如:飛機、航空等。

3.伏特電池

電魚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19世紀初,義大利物理學家伏特,以電魚發電器官為模型,設計出世界上最早的伏特電池。因為這種電池是根據電魚的天然發電器設計的,所以把它叫做「人造電器官」。對電魚的研究,成功地模仿電魚的發電器官。

4.薄殼建築

蛋殼呈拱形,跨度大,包括許多力學原理。雖然它只有2 mm的厚度,但使用鐵錘敲砸也很難破壞它。建築學家模仿它進行了薄殼建築設計。這類建築有許多優點:用料少,跨度大,堅固耐用。薄殼建築也並非都是拱形,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則像一組泊港的群帆。

5.斑馬

斑馬生活在非洲大陸,外形與一般的馬沒有什麼兩樣,它們身上的條紋是為適應生存環境而衍化出來的保護色。在所有斑馬中,細斑馬長得最大最美。它的肩高140-160厘米,耳朵又圓又大,條紋細密且多。斑馬常與草原上的牛羚、旋角大羚羊、瞪羚及鴕鳥等共處,以抵禦天敵。

(3)人類創造環境的例子擴展閱讀

隨著生產的需要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們已經認識到生物系統是開辟新技術的主要途徑之一,自覺地把生物界作為各種技術思想、設計原理和創造發明的源泉。人們用化學、物理學、數學以及技術模型對生物系統開展著深入的研究,促進了生物學的極大發展,對生物體內功能機理的研究也取得了迅速的進展。

此時模擬生物不再是引人入勝的幻想,而成了可以做到的事實。例如關於信息接受(感覺功能)、信息傳遞(神經功能)、自動控制系統等,這種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在機械設計方面給了很大啟發。可舉出的仿生學例子,如將海豚的體形或皮膚結構(游泳時能使身體表面不產生紊流)應用到潛艇設計原理上。

4. 舉10個人類改善生態環境的例子和破壞環境的例子

1 使用布袋 2盡量乘坐公共汽車 3不要過分追求穿著的時尚 4不進入自然保護核心區 5倡步行,騎單車 6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7不燃放煙花爆竹 8雙面使用紙張 9節約糧食 10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 11消費肉類要適度 12隨手關閉水龍頭 13一水多用 14盡量購買本地產品 15隨手關燈,節約用電 16拒絕過分包裝 17 使用節約型水具 18拒絕使用珍貴木材製品 19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 2O盡量利用太陽能 21盡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2使用節能型燈具 23簡化房屋裝修 24修舊利廢 25不隨意取土 26多用肥皂,少用洗滌劑 27 不亂佔耕地 28不焚燒秸桿 29不幹擾野生動物的自由生活 3O不恫嚇、投喂公共飼養區的動物 31不吃田雞,保蛙護農 32提倡觀鳥,反對關鳥 33不撿拾野禽蛋 34拒食野生動物 35少使用發膠 36減卡救樹 37不穿野獸毛皮製作的服裝 38不在江河湖泊釣魚 39少用罐裝食品、飲品 4O不用聖誕樹 41不在野外燒荒 42 不購買野生動物製品 43不亂扔煙頭 44 不亂採摘、食用野菜 45認識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 46 不鼓勵製作、購買動植物標本 47不把野生動物當寵物飼養 48觀察身邊的小動物、鳥類並為之提供方便的生存條件 49不參與殘害動物的活動 50 不鼓勵買動物放生 51不圍觀街頭耍猴者 52動物有難時熱心救一把,動物自由時切莫幫倒忙 53 不虐待動物 54見到誘捕動物的索套、夾子、籠網果斷拆除 55在室內、院內養花種草 56 在房前屋後栽樹 57 節省紙張,回收廢紙 58 垃圾分類回收 59 舊物捐給貧困者 60回收廢電池 61回收廢金屬 62回收廢塑料 63回收廢玻璃 64盡量避免產生有毒垃圾 65使用無氟冰箱 66少用紙尿布 67少用農葯 68少用化肥,盡量使用農家肥 69少用室內殺蟲劑 70不濫燒可能產生有毒氣體的物品 71自己不吸煙,奉勸別人少吸煙 72少吃口香糖 73不追求計算機的快速更新換代 74 集約使用物品 75優先購買綠色產品 76 私車定時查尾氣 77使用無鉛汽油 78不向江河湖海傾倒垃圾 79 選用大瓶、大袋裝食品 80 了解家鄉水體分布和污染狀況 81支持環保募捐 82反對奢侈,簡朴生活 83支持有環保傾向的股票 84 組織義務勞動,清理街道、海灘 85避免旅遊污染 86參與環保宣傳 87做環保志願者 88認識草原危機 89認識荒漠化 90認識、保護森林 91認識保護海洋 92愛護古樹名木 93 保護文物古跡 94 及時舉報破壞環境和生態的行為 95關注新聞媒體有關環保的報道 96控制人口,規勸超生者 97利用每一個綠色紀念日宣傳環境意識 98閱讀和傳閱環保書籍、報刊 99了解綠色食品的標志和含義
世界十大污染事件:⑴馬斯河谷煙霧事件:1930年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由於二氧化硫和粉塵污染,一周內有近60人死亡,數千人患呼吸系統疾病.⑵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1943年美國洛杉磯市汽車排放的大量尾氣在紫外線照射下產生化學煙霧,使大量居民出現眼睛紅腫、流淚、喉痛等,死亡率大大增加.⑶多諾拉煙霧事件:1948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多諾拉鎮,因煉鋅廠、鋼鐵廠、硫酸廠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塵造成大氣嚴重污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發生的第三天有17人死亡.⑷倫敦煙霧事件:1952年英國倫敦由於冬季燃煤排放的煙塵和二氧化硫在濃霧中積聚不散,頭兩個星期死亡4000人,以後的兩個月內又有8000多人死亡.⑸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61年前後日本四日市由於石油化工和工業燃燒重油排放的廢氣嚴重污染大氣,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驟增,尤其是哮喘病的發病率大大提高,50歲以上的老人發病率約為8%,死亡10餘人.⑹水俁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本縣水俁市因石油化工廠排放含汞廢水,人們食用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魚、蝦、貝類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樞神經中毒,死亡率達38%,汞中毒者達283人,其中60餘人死亡.⑺富山痛痛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縣神痛川流域,因鋅、鉛冶煉廠等排放的含鎘廢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後中毒,1972年患病者達258人,死亡128人.⑻愛知米糠油事件:1968年日本北九州市愛知縣一帶,因食用油廠在生產米糠油時,使用多氯聯苯作脫臭工藝中的熱載體,這種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後造成中毒,患病者超過10000人,16人死亡.⑼博帕爾事件:1984年設在印度中央邦博帕爾市的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農葯廠儲罐爆裂,大量劇毒甲基異氰酸酯外泄,造成至少2500多人死亡,十幾萬人受傷的慘劇.⑽切爾諾貝利核污染事件:1986年原蘇聯基輔地區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反應堆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質外泄,上萬人受到輻射傷害,直接死亡31人,13萬居民被疏散,污染范圍波及鄰國,核塵埃遍布歐洲.

5. 人類保護地球的例子

護地球 保護環境

在浩翰無邊的宇宙太空中,有一顆迷人的蔚藍的星球,被人們稱之為「地球」。她的「迷人」不在於其鮮艷奪目的色彩,也不在於她是我們豈今為止所知道的宇宙中唯一的蔚藍星球,而在於她那蔚藍色的面紗下的球形表面上有著我們共知的宇宙中可讓生命生存的自然環境,以及生存著的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
億萬年來,各種生物都以其獨有的生存方式在這顆蔚藍色星球上共處,並按自然形成的「優勝劣汰」規律,在不斷進化或被淘汰。從混沌的盤古初開的簡單的原始生物逐步發展和分化,生成各種各樣的植物、動物,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一直進化到大約一百萬年前出現的豈今為止的最高等生物--人類。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環境為我們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的有些活動對環境產生了不良的影響,甚至是破壞,如環境的污染、自然資源的枯竭、水土流失等等。這些環境的破壞又反作用於人類,產生危害人體健康、影響人類生產、生活生存的種種問題,就是環境問題。
例如:一、人類不斷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等廢氣,把大氣弄臟了、使地球像在大熱天穿了一件臟棉襖,體溫不斷地升高;二、地球大氣中的臭氧層能吸收陽光中對生物有害的紫外線,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保護傘。大氣污染破壞了這層重要的保護傘,使地球的臭氧層產生了「空洞」;三、人類毀林開荒,不合理利用木材等,都給森林帶來了災難。年百年來,全球森林面積急劇減少,最近十多年來,每年都有上千萬公傾的森林在地球上消失了。今天,非洲的熱帶雨林只剩下原先的三分之一,亞洲的木材蓄積量只能維持不到40年……;四、全世界的荒漠化土地正以每年5萬至7萬平方千米的速度擴展。目前,全球的沙漠化地區已經佔到了地球陸地面積的35%;五、全球的城市裡,約有一半人口(16億)生活在有害健康的惡劣空氣中。嚴重的空氣污染,使生活在城市的人們患呼吸系統疾病的比例大大高於鄉村;六、20世紀以來,由於世界全國工農業的迅速發展,城市人口的劇增,缺水已是當今世界許多國家面臨的重大問題,尤其是城市缺水狀況越來越加劇;七、無節制的捕撈,使世界上許多重要的海洋漁場,捕到的魚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小,這就是海洋漁業資源枯竭的表現。在地球上,天南地北的環保問題不計其數,這只不過是一小部分而已。
但另一部分環境問題是因為人類過度開發、不合理利用資源、破壞生態環境,且不及時採取對資源的保護措施而導致了資源流失造成的,所以,地球環境的破壞,歸根到底是由於人類對大自然的過度的開發,說確切一點,應該是人類的掠奪,濫用自然資源和大自然的力量的惡果。把地球形成以來幾十億年積累下來和各種天然寶貴資源,在幾百年間揮霍過度,面臨枯竭,如此下來,很可能在一兩百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就毀於自己手中。
在此,我希望人類學會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認識人類是大自然之子,樹立「天人合一」、「天人和諧」的新環境,共同建設一個和平、發展、進步的美好世界。保護環境需要知識,更需要決心和恆心,要用科學態度認真對待環境。
但願地球的明天會更好。

6. 誰能給我找一個人類通過大自然獲得啟示有所發明創造的故事

張衡觀測天象製作渾天儀

東漢傑出科學家張衡,在任太史令時,專心研究天文歷算。在當時,有種比較先進的天文學說叫渾天說,認為天是渾圓的,像一枚禽卵,天像卵殼,地像卵黃,在天的中間,日月星辰在「卵殼」上不停轉動。張衡認為這樣的結論不完善。於是他天天觀測天象,積累了大量恆星運動的資料並對恆星運動的規律進行了分析研究,製成了渾天儀,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的渾天說。渾天儀用銅製成,主體是一個球體模型,上刻著恆心、南極、北極、經度、黃道、赤道。儀器上表現的情況同天空中星象出沒完全相符。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完全由於張衡堅持觀測天象的結果。

貝爾的不少朋友卻希望他鑽研電報術。但發明家不以為然。他心裡唯一惦記的事,就是要完成傳遞人聲的工作。他先試製成「諧和電報」——在一根導線上連接由帶電蘆葦組成的兩個豎琴模樣的集合。每根蘆葦在導線的那一頭都有同頻率的對應者。貝爾把兩個「豎琴」掛在磁性薄膜上。這薄膜是模仿人耳的一種裝置。

有一天,貝爾的助手托馬斯.沃森擺弄夾住了的蘆葦,而貝爾卻從導線上聽到了鄰室傳來的撥動的弦音。他記下了事實,從而導致進一步試驗。試驗過程中,貝爾遇到不少困難。但他是個虛心好學的人,因而在向別人求教時,得到過一些著名科學家的指導與幫助,其中有著名的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約瑟夫.亨利、愛迪生等。

1876年3月10日,貝爾通過送話機喊道:「沃森先生,請過來!我有事找你!」

在實驗室里的沃森助手聽到召喚,像發瘋一樣,躍出實驗室,奔向貝爾喊話的寢室去。他一路大叫著:「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

這樣,人類有了最初的電話,揭開了一頁嶄新的交往史。1877年,第一份用電話發出的新聞電訊稿被發送到波士頓《世界報》,標志著電話為公眾所採用。1878年,貝爾電話公司正式成立

7. 關於環保的事例

正面:

1、田桂榮從事環保工作。

她自費9萬余元,回收廢舊電池65噸1998年,當她得知廢舊電池對人類有強烈危害時,毅然決定自費回收廢舊電池。她用綠色條幅製作了3000面三角旗,寫上回收廢舊電池的地址以及電話:製作了600個透明的廢舊電池回收箱、5萬張環保倡議書,到市內各學校發放。

在《新鄉日報》上以個人名義發出了題為《不要再糟蹋地球了》的倡議書。從此,田桂榮憑著一個環保志願者質朴的情感和對環保前前所未有的關注,走街串巷,以每年2分錢的價格回收廢舊電池。她還組織了大量環保宣傳活動,利用地球日,環境日,節假日開展環保宣傳,並通過電視,報紙使更多的人認識到了廢舊電池的危害。

五年來,她個人投入9萬余元回收65噸廢舊電池,使近700萬平方米的土地免遭廢舊電池污染。二、積極開展多種環保宣傳實踐和環境教育活動田桂榮利用節假日在全省各地個人自費組織大規模的環保宣傳活動,僅在鄭州,新鄉就組織了「綠色申奧萬人簽名」,「生命之網愛環保」等大型活動38次,參與人數達26萬人。

同時,她還義務為大學生講授環保知識。幾年來,田桂榮曾到國內的110多所學校為30多萬學生宣傳環保知識,講解廢舊電池的危害性,直接受眾達360多萬人。每逢寒暑假,田桂榮自費組織環保志願者考察白色污染,河流污染,濕地保護等環保課題。

為了保護母親河,田桂榮率領30多名大學生多次冒酷暑,徒步150公里沿衛河,人民勝利渠,共產主義渠,沁河和黃河考察排污口,進行水源污染,水質分析,與排污企業的違法排污行為進行面對面的斗爭,並向上級環保部門遞交考察報告24份,為進一步保護母親河,凈化水質源,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資料。

2、吳慶賢——基層老黨員吳慶賢的生態扶貧故事。

黎平縣雙江鎮四寨村,一個因樹而美的侗寨,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村裡的風雨橋、鼓樓、學校、侗家民居,以及侗家人冬天取暖的木柴,皆取材於山。村頭古樹虯枝,溪水淙淙。村落四周古樹環繞,連綿的杉樹挺拔聳立,日日年年守護著這個侗寨。

飲水思源,四寨村的美麗,飽含「貴州造林王」、共產黨員吳慶賢的汗馬功勞。

從不惑之年棄商造林,到年逾古稀痴心不改,30多年光陰彈指一揮,吳慶賢風雨無阻地種樹護綠,在山上存了數千萬元綠色財富。盡管日子清貧,他卻不肯為自己輕易砍一棵樹。然而,當公益事業和侗家人建房需要用木材,他又毫不猶豫地捐獻和贈送。他用執著和堅守、無私和奉獻,感動著鄉親,把種樹護綠的事業做成奔向小康的支柱產業。

據統計,到2015年底,吳慶賢種植苗木500多萬株,累計造林55000畝,木材總方量達25萬方,經濟價值達2500萬元,並帶動鄉親們造林5萬多畝,使雙江鎮的森林覆蓋率從1984年的47%增長到現在的75%。吳慶賢因造林面積貴州第一、全國第二,被譽為「貴州造林王」,獲得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的「全國綠化獎章」,成為國家有關部門聯合評選出的「中國生態英雄」。

反面:

1、英國倫敦的煙霧事件 。

素有霧都之稱的英國倫敦,1952年12月5日—8日期間,又被濃霧籠罩。這期間許多人突然患呼吸系統疾病,一下住滿了倫敦的各家醫院。四天中,死亡人數較常年同期增加4000多人,死亡者以45歲以上最多,約是平時死亡人數的3倍,1歲以下的死亡較平時增加1倍。

事件發生的1周中,因支氣管炎、冠心病、肺結核、心臟衰竭的死亡人數分別是平時同類病死亡人數9。3倍、2。4倍、5。5倍、2。8倍,因肺炎、肺癌、流感等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的人數較平時均有成倍增長。事件後的兩個月里又有8000多人死亡。

人們就此事件分析認為,這於倫敦當時大量的耗煤有關。事件期間塵粒濃度最高達4。46毫克/米3,為平時的10倍,SO2濃度最高達平時的6倍,在濃霧的特定條件下,煙霧中的Fe2O3促使SO2氧化成SO3,從而形成H2SO4,並凝在微塵上,從而形成酸霧,成為這一事件的殺手。

2、日本四日市事件 。

四日市位於日本東部海灣。1955年這里相繼興建了十多家石油化工廠,化工廠終日排放的含SO2的氣體和粉塵,使昔日晴朗的天空變得污濁不堪。

1961年,呼吸系統疾病開始在這一帶發生,並迅速蔓延。據報道患者中慢性支氣管炎佔25%,哮喘病患者佔30%,肺氣腫等佔15%。1964年這里曾經有3天煙霧不散,哮喘病患者中不少人因此死去。1967年一些患者因不堪忍受折磨而自殺。1970年患者達500多人。

1972年全市哮喘病患者871人,死亡11人。據報道,事件期間四日市每年SO2和粉塵排放量達13萬噸之多,大氣中SO2濃度超過標准5—6倍,煙霧厚達500米,其中含有害的氣體和金屬粉塵,他們相互作用生成硫酸等物質,是造成哮喘病的主要原因。

3、日本水誤事件 。

在日本南部九州灣有一個叫水誤的小鎮,這里居住著4萬居民,以漁業為生。1939年開始,日本氮肥公司的合成醋酸廠開始生產氯乙烯,工廠的生產廢水一直排放入水誤灣。

該公司在生產氯乙烯和醋酸乙烯時,使用了含汞的催化劑,使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汞。這種汞在水體中,被水中的魚食用,在魚體內轉化成有毒的甲基汞。人食用魚後,汞在人體內聚集從而產生一種怪病:患者開始時,只是口齒不清,步履蹣跚,繼而面部痴呆,全身麻木,耳聾眼瞎,最後變成神經失常,直至躬身狂叫而死。

1972年據環境廳統計,水誤鎮共患水誤病180人,死亡50多人,就在新線縣阿赫野川亦發現100多水誤病患者,8人死亡。據報到,患者人數遠不止此,僅水誤鎮的受害居民,即達萬餘人。

8. 人類保護自然的事例有哪些

人類為保護環境而努力

法國開始重視城市汽車污染問題

法國政府1996年4月提出了一項與城市污染作斗爭,將市民「呼吸對身體無害的空氣」的權利放在神聖地位的方案。

在法國市區行駛的汽車與倫敦一樣激起公憤,而首先站出來為汽車辯護的是商店和其他做生意的人,因為他們擔心限制使用小汽車會使他們失去顧客。

當局是因為擔心夏秋兩季空氣質量會下降而採取措施的。法國公眾擔心夏秋兩季的空氣污染比倫敦和羅馬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柴油車尾所已危及某些郊區的生存。政府提出的措施是規定市政委員會必須監測空氣質量並向公眾通報、制訂凈化空氣的地區計劃和目標、當預測到空氣污染已達到不能忍受的程度時允許局部交通限制實行局部交通限制、重新研究「汽車在有25萬以上人口的大都市的作用」。其中大多數將在1998年之前生效。

盡管議案與公眾的期望相去甚遠,但仍不失為法國的起步。多年來,法國在接受「絕色」問題上落後於許多北歐國家。回收利用業相對不發達,直到前不久,空氣質量還沒有被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來。

美國治污最佳樣板城市

美國田納西州查塔努加市的空氣污染曾經達到非常嚴重的程度,該市居民無法看到阿巴拉契亞山脈,聯邦政府把該市列為為美國最骯臟的城市。

時隔30年,如今這座45萬人口城市的空氣質量達到了美國環境保護局頒布的標准,作為美國治理污染的最佳樣板而受到國際社會的稱贊。聯合國在6月3日開幕的城市問題會議上對查塔努加市政當局的污染治理計劃表示贊賞。該市的污染治理計劃包括:開發自然資源、擴大綠地面積和行人專用場所、建立電動公共汽車系統、開始實施有益於環境的房屋建造計劃。

該市政務委員戴維·克羅克特說:「我們自一開始就明確認識到,單獨依靠政府無法實現治理污染的目標,因此邀請公共和私營行業參加治理城市污染的努力。」聯合國主持舉行的這次城市問題會議的主要議題之一,是如何推廣查塔努加市的污染治理措施。

垃圾變「煤餅」新技術

德國杜塞爾多夫的機器製造者林德曼發明了使廢品能夠重新利用的技術。新工藝的主要設備就是一部垃圾壓力機,在這部機器里,通過高壓和磨擦生熱使垃圾的分子結構發生變化。經過機械和高溫處理,垃圾中所含的較高的塑料成分(例如粉碎後的舊汽車部件)可以變成「煤餅」。這些作為回收物資的「煤餅」可以用於高爐或化鐵爐,也可以用於垃圾焚燒設備或者存放起來,不污染環境。

壓成「煤餅」的做法可以使過去的垃圾量減少到1/7,而且「煤餅」還可以繼續被加工成顆粒或粉末。用這樣的「煤餅」做成的「煤末」可以代替真正的煤末,熱值同褐煤的熱值不相上下。

操作方法:在雙螺旋壓力機里裝填輕垃圾,這些垃圾是經過粉碎機處理、把金屬回收後剩下來的。這些垃圾里包括橡膠、玻璃、養料、汽車座墊、泡沫塑料、門窗護板、污物等。在壓力機里對這些起東西進行處理時,不僅僅是起到壓製作用,而且這些東西還完全混合在一起。這樣一來,這些東西便達到了相同的燃點。1 使用布袋
我們去商店或農貿市場購物,幾乎每樣物品都會隨贈一個塑料袋, 回到家後,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進垃圾箱。作為垃圾,塑料袋離開了 我們的家,但是它們並沒有在這個世界上消失。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 是隨處可見塑料袋,遇到刮鳳的天 氣,它們就會在空中飛舞,降落在樹 枝上、河流中,影響衛生和市容。塑 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數量,佔用耕地,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為嚴重的是塑 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進 行焚燒,又會產生有毒氣體。僅圖一 時方便,卻把垃圾遺棄給子孫後代。 這樣做合適嗎?以北京為例,若人均 每天消費一個塑料袋(約0.4克重),每 天就要扔掉4噸塑料袋,僅原料就價 值4萬元。小小塑料袋的害處真夠大。 我們從前也是用可以重復使用的菜籃 子和布袋子購物買菜的,普遍使用塑 料袋只是近幾年的事。我們應該恢復 既往的優良傳統。德國年輕人正以挎 布袋購物為榮,讓我們也來追隨這種 「綠色時尚」吧。
2 盡量乘坐公共汽車
美國洛杉磯的居民,在1943年發現空氣中有一種微白的薄霧,有時 帶有黃褐色,刺激人眼疼痛和流淚,這種薄霧日趨嚴重,但直到10年後才 找到真正的禍首——汽車。1955年和1970年洛杉磯又兩度發生光化學煙 霧事件,前者有40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後者使全市3/4 的人患病。汽車排放的廢氣,在每年5-10月份的強烈陽光作用下,形成 光化學煙霧,引起眼病、喉頭炎和頭疼,還降低了大氣能見度,使車禍和 飛機墜毀事件增加。如今,汽車廢氣的治理已取得相當的成功,但數量的 急劇增長,使汽車仍是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據報道,近年國內某些 大城市也出現過光化學煙霧污染。不僅如此,製造汽車的過程中也要消耗 自然資源,也要排放污染物,汽車還產生雜訊等危害。而且日益增加的汽 車給城市交通造成重大壓力,造成交通擁堵。這些都嚴重地困擾著我們的 生活,而解決的辦法之一就是少乘小汽車,提倡乘坐公共汽車。

9. 環境對人影響的名言和事例

這樣的家庭不是墳墓,而是比墳墓更糟的東西:一座修道院。在這個冷冰冰的環境中,他用沒有愛情的眼光打量著他們的妻子:他懷著劇痛注意到她的思想的狹隘,表現在她頭發緊貼著低矯而微凹的額角;他發現她的端正的臉上有一種刻板和固執的表情,使他過了不久就憎恨起以前他被迷惑住的偽裝的溫柔。
在不同的環境中,人類的情感怎樣變幻無常啊!我們今天所愛的,往往是我們明天所恨的;我們今天所追求的,往往是我們明天所逃避的;我們今天所願望的,往往是我們明天所害怕的,甚至是膽戰心驚的。
我們在人與人之間所見到的精神上的差異,是由於他們所處的不同環境,由於他們所受的不同教育所致
據我看來,現實主義的意思是,除細節的真實外,還要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神童」和「天才」,如果沒有適當的環境和不斷努力,就不能成才,甚至墮落為庸人。
欣賞你目前的環境,愛你目前的生活,在無意義之中去找意義,在枯燥之中去找趣味。
請記住,環境愈艱難困苦,就愈需要堅定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處也就愈大。
令人賞心悅目,給人以美感的環境對人們工作、生活、學習、娛樂是不可缺少的。
人類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始終是他們出生以前和降生以後的周圍環境的產物。
世間大部分的貧窮,都是一種病態,是不良生活、不良環境、不良思想的結果。
像橡樹般一寸寸成長起來的友誼,要比像瓜蔓般忽然躥起來的友誼更加可靠。
在壓抑的思想環境下,禁錮的課堂氛圍中是不可能產生創造性火花的。
環境永遠不會十全十美,消極的人受環境控制,積極的人卻控制環境。
環境決定著人們的語言、宗教、修養、習慣、意識形態和行為性質
只有把抱怨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證。
沒有一個清潔美好的環境,再優裕的生活條件也無意義。
生活是我們在自己喜歡的環境中所遵循的一種習慣。
要創造一種環境,使拔尖人才能夠脫穎而出。
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
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

10. 人們用智慧和創造力改造環境的事例很多,你能說出一二嗎

1.阿聯酋曾經是一個沙漠國家,但通過植樹造林改變了面貌
2.三北防護林對黃河的治理

閱讀全文

與人類創造環境的例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