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能力創新
能力創新」是指居於核心地位並能產生競爭優勢的要素作用力的創新。具體地說就是組織集體學習能力和集體知識創造能力。它的功效是:(1)企業創新的關鍵。任何一個企業都想成功,但成功的企業都不會墨守成規,都在變化中求生存,在創造中求發展,而企業創新的核心,不僅是產品、市場結構,更多的是行動反應能力。對企業來說,能力創新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能力,更多的是立足於過去實踐的改造能力,打破原有的固有思維定勢,產生新的活力。在筆者看來,能力創新是:過去的實踐+生產學習積累=未來的創新,用數學模型來說,1+1永遠大於1的過程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
Ⅱ 如何培養發明創造能力
你好,發明創造是建立在你豐富的知識儲備上的,有了大量的知識儲備,再加專上善於觀察、總結屬分析,才會有發明創造。
發明創造能力是一個抽象的東西,需要一步一步來,首先要掌握科學高效的閱讀方法,博覽群書,提高知識儲備量。
我們傳統的閱讀,閱讀速度在200-300字左右每分鍾,理解記憶的能力也較差一些,這種傳統的閱讀方法對我們的學習生活是有很大制約的。
我通過練習「快速閱讀」來激發右腦潛能,提高閱讀能力、學習能力,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我們「腦、眼」潛能,培養閱讀者直接把視覺器官感知的文字元號轉換成意義,消除頭腦中潛在的發音現象,越過由發聲到理解意義的過程,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方式,實現閱讀提速、整體感知、理解記憶的飛躍,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
用軟體參加訓練,每天堅持練習1-2個小時,30天左右的時間,可以提高我們的閱讀速度5-10倍,達到3000字左右每分鍾的閱讀速度、記憶、理解、思維、注意力等這些能力也相應的會得到很好的提升,最終提高學習效率、學習能力,走向成功。
Ⅲ 淺談如何提高個體的創造能力
一、創造力的重要性人類的歷史很好地證明:創造力的發展對人類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自從人們創造性地用石頭來改造這個世界開始,創造力在歷史的長河中便開始充當一個必不可少的角色。 歷史上許許多多著名的人物都具有偉大的創造力。就像牛頓根據一個落地的蘋果創造了萬有引力定律;瓦特根據茶壺的蒸汽發明了蒸汽機……這並不是說只有偉人才能夠擁有偉大的創造力,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創造能力,只不過是看你充分發揮了它還是抑制了它。就像肖伯納說過:「人們的確有賴於思考,但是內在的需要總是驅使他們從事創造,只是或多或少,或強或弱,因人而異罷了。」 富有創造力的方法可以使問題更為簡潔地得到解決,使答案顯得一目瞭然。而在尚未想到這種創造性地解法之前,問題的答案似乎總是深不可測的。由於創造發揮的程度不同,因而它所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同的。我們不能只承認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是創造,而一個孩子即興的歌舞、故事就不是創造了,他們都在不同的程度上表現了用新鮮眼光看待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創造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漸漸發現自己的創造能力在下降,有時候竟然比不上一個孩子。我們的思維有很多時候被禁錮在一個不成文的框框里,形成了固有的思維定勢。面對問題,只是想一味地尋找標准答案而忽視了創新設想的提出。似乎創造一詞離我們越來越遠,只是陷入無盡的困境當中。那麼,一個人的創造能力能否提高呢?要怎樣提高呢?這的確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由於我自身的能力有限,對於許多科學性的方法還不夠了解。現在我就從一些膚淺、粗糙的發放入手,簡單介紹幾種我認為可以提高創造能力的方法,僅供大家參考。 二、如何開發個體的創造能力1.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1)樂觀、愉快的心情——首先,先暫時不談外部的環境對個人創造能力的影響,一個人的積極、穩定的生活態度是提高個體創造能力的基本條件。因為樂觀、愉快的態度和積極有效的活動是有助於創造的活動的產生的(2)健康的生活習慣——如果一個人的為人處世總是十分的偏激、情緒波動過大、具有許多不健康的嗜好和習慣,比如吸煙、喝酒。那麼他的創造力比起其他人來說是必定會差些的。。(3)勇於面對困難和挑戰——創造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其過程中會經歷很多的挫折,因此,要求創造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困難面前那不灰心、不退縮。(4)嚴於律己、刻苦勤奮——創造活動中有可能會涉及到運氣的問題,但是絕大部分時間都要求從事創造的人能夠以認真、刻苦的態度來對待。從一點一滴的積累開始,踏實地向前行進每一步。(5)沖破束縛的冒險精神——創造似乎就是味了克服障礙,而沖破一些舊規則所設下的束縛必不可少的是一種敢於冒險的精神。在創造的過程中,一些保守者的批判與嘲諷是必然的。一旦你沖破這些困境,等待你的必然是一片海闊天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你還要保持足夠的勇氣去面對以後的問題,因為那些保守者仍會指著你的成果說:「那隻不過是運氣而已!」 2.遺傳與繼承(1)創造能力的遺傳 我們不能否認,創造能力是可以遺傳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對富於創造能力的父母,會將一定的創造能力遺傳給其子女。當然其中的因素包含很多,如教育環境和後天培養等,但是遺傳基因也會充當一個重要的角色。一般來說,稟賦比較好的個體,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其智力發展比較快。(2)創造能力的繼承 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中,有很大部分內容是以再造為主的,不可能全部都是純創造出來的。一種創造性的方案產生後,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和模仿,而成為再造性思維的工具,在以後的不斷套用和模仿中逐漸脫離了創造性方法的行列而成為常規性的做法。3.向他人求教當你向他人徵求意見時,會獲得許多意想不到的靈感。尤其是被請教者是與你所從事的職業或專業差距較大的人群時,這種靈感會越加明顯。因為他們的生存環境和工作范圍使他們擁有和你差異較大的思考模式。針對同一問題,他們往往會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或許那不是你想要的,但是你卻能從中獲得巨大的啟發。因為某些異想天開、不切實際的觀念,可以通過在創造總結出合理而出色的方案。這恰恰也培養了你的組合創新能力。4.批評與自我批評 當經過一番思考或行動獲得了若干個解決方案以後,我們必須做出實施或者放棄的選擇。因為在以上的方案中,有的可能抑制了創造活動的進一步發展。或許是因為他的實施難度較大,抑或是他偏離了我們創造命題的主旨。但是放棄某一個方案中就是需要勇氣的,暫且不論他的正確與否,單論及他所涉及的努力而言就是巨大的了。所以我們要善於對自己的創造活動進行反思,勇於批評,即使看到各個方案的優點和缺點,最後選擇一種合理的創造方案付諸實施。切不可不敢面對創造活動中的失誤,而使創造活動走向死角。5.提出獨創性的方案,堅持到底 創造火紅是有規律可循的,若想完成一個好的創造性活動則必須有一套晚輩的獨創性方案並且擁有堅持到底的決心。制定方案是要考慮周全、足夠靈活、留有修改的餘地,這樣會增大成功的機會。6.擺脫思維定勢的束縛 所謂思維定勢,是指人們從事某項活動的一種預先准備的心理狀態,它能夠影響後繼活動的趨勢、程度和方式。構成思維定勢的因素,主要是認知的固定傾向。思維定勢是指思維在形式上常常採用的、比較固定的甚或是相對凝固的一種思維邏輯、思維推理、思維內容①。人一旦形成了習慣的思維定勢,就會習慣地順著定勢的思維思考問題,不願也不會轉個方向、換個角度想問題,這是很多人的一種愚頑的「難治之症」。認識的固定傾向是一種習慣,而習慣卻是一種因循式的思維形式。習慣——我們已經熟練掌握的不假思索的反應行為和適應行為,經常使我們不飢而食,不困而眠,不慍而吼,壓倒合理的思想而不給它以自由發揮的機會。若我們想要提高我們的能力,就必須從沖破思維定勢開始②。消極的思維定勢能束縛人的思維,是影響創造力的枷鎖。創造能力主要指創造性思維、創造性個性品質、創造技能三個方面,其核心為創造性思維。如何挖掘靈感思維形成創造思維,是當今培養青少年創造力的關鍵所在。綜上所述,人一旦走出了思維定勢,就會有許多奇跡的創造。 三、辨證地看待創造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地強調著創造能力的重要性,許多的人們也在盡自己畢生的精力創造著,但是我們卻往往忽略了很多東西。因為一些創造性的活動,人們發明了汽車、空調,正因為如此,全球氣候正在變暖;因為一些創造性的活動,人們向宇宙中發射了許多探測器,正因為如此,廣闊的宇宙中多了許多被遺棄的飛船、衛星,從而成為了太空垃圾;因為一些創造性的活動,人們為了催促植物的生長而發明了農葯和化肥,也正因為如此,水和土壤受到了污染,連人們自己最基本的健康也得不到保障;因為一些創造性的活動,為了開發更多的產品,無休止的資源開發開始了,可是人們卻很少補充已經為數不多的資源,漸漸地,地球被掏空了…… 在這里,我並不是說創造活動對於我們是有害的,也不是否認這些創造性活動給人們帶來的益處,可是由於人們不適當地利用、不適當地開發,這些創造性活動帶給我們的極有可能是可怕的後果。我只是希望人們能夠正確地應用自己的創造能力,正確地利用創造所生產的產品。在享受創造的同時多一份理性、多一份節制。正確發揮自身的創造能力,以正確合理的方法享受創造所帶給我們的樂趣。 畢加索說過:「每一種創造行為首先是一種破壞行為。」一中思維越新穎,越重要,他的破壞性以及繼而給我們帶來的焦慮煩惱也就越大。我們的天性傾向於抵制新的思想。抵製程度與這種新思想的新穎程度以及種種新思想與傳統和習慣相背離的程度成正比③。總之,創造力有助於發掘和增長我們的智慧,而指揮反過來又會促進我們的創造力。
Ⅳ 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當代有關能力的基本理論
能力是人完成某種活動所必備的個性心理特徵。它在心理活動中表現出來,是影響活動效果的基本因素,是符合活動要求的個性心理特徵的綜合。
(一)傳統智力理論
傳統智力理論有獨立因素說、二因素說等。
1.獨立因素說
桑代克認為,人的能力是由許多獨立的成分或因素構成的。例如,抽象力、對社會關系的適應能力、對機械問題的適應能力等。根據這種學說,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彼此是沒有關系的,能力的發展只是單個能力獨立的發展。
這種學說很快受到人們的批評。心理學家們很快發現,當人們完成不同的認知作業時,他們所得到的成績具有明顯的相關。這說明各種能力並不是完全獨立的。
2.二因素說
英國心理學家斯皮爾曼根據人們完成智力作業時成績的相關程度,提出能力由兩種因素組成:一種是一般能力或一般因素,簡稱G因素,它是人的基本心理潛能(能量),是決定一個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另一種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簡稱S因素,它是保證人們完成某些特定的作業或活動所必須的。由許多特殊因素與某種普遍因素結合在一起,就組成人的智力。人們在完成任何一種作業時,都有G和S兩種因素參加。活動中包含G因素越多,各種作業成績的正相關就越高;相反,包含S因素越多,成績的正相關就越低。
(二)多元智力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智力的內涵是多元的,它由7種相對獨立的智力成分所構成。每種智力都是一個單獨的功能系統,這些系統可以相互作用,產生外顯的智力行為。這七種智力分別為:
(1)言語智力:包括閱讀、寫文章或小說、以及用於日常會話的能力。
(2)邏輯—數學智力:包括數學運算與邏輯思考的能力。
(3)空間智力:包括認識環境、辨別方向的能力等。
(4)音樂智力:包括對聲音的辨別與韻律表達的能力。
(5)運動智力:包括支配肢體完成精密作業的能力。
(6)社交智力:包括與人交往且能和睦相處的能力。
(7)自知智力:包括認識自己並選擇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三)成功智力理論
斯騰伯格認為,成功智力是一種用以達到人生主要目標的智力,是對現實生活中真正能起到舉足輕重影響的智力,亦稱為「惰性化智力」。斯騰伯格認為智力是可以發展的,特別是成功智力。在現實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不是凝固不變的智力,而是可以不斷修正和發展的成功智力。
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創造性智力和實踐性智力三個方面。分析性智力涉及解決問題和判定思維成果的質量,強調比較、判斷、評估等分析思維能力;創造性智力涉及發現、創造、想像和假設等創造思維的能力;實踐性智力涉及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能力,包括使用、運用及應用知識的能力。
成功智力是一個有機整體,用分析性智力發現好的解決辦法,用創造性智力找對問題,用實踐性智力來解決實際問題,只有這三個方面協調、平衡時才最為有效。
二、問題解決的實質與過程
(一)問題及其問題解決
所謂問題指這樣一種情境:個體想做某件事,但不能立即知道做這件事所需採取的一系列行動。問題包含四個成分:(1)給定信息(問題初始狀態);(2)目標(問題結果狀態);(3)障礙;(4)方法,即個體可以用來解決問題的程序和步驟。
問題分類:結構良好問題(具有明確的條件、目標和解答的問題);結構不良問題(沒有明確的結構或解決途徑)。
問題解決是指對問題形成一個新的答案或解決方案。這一答案不是簡單應用已經學過的規則,而是對已有的知識、技能或概念、原理進行重新改組,形成一個適應問題要求的方案。問題解決有以下特點:(1)問題解決所遇到的問題是新問題,即第一次遇到的問題;(2)問題解決是一個思維的過程,它將已掌握的概念、原理根據當前問題的要求進行重新轉換或組合;(3)問題解決是形成解決問題的原理或規則,並成為認知結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問題解決是更為高級的一種學習形式。
(二)問題解決的基本過程
對於問題解決的基本過程,不同學者看法不一,目前主要有杜威的五階段論、華萊士的四階段論以及我國學者總結的四階段說。
1.杜威的五階段論
(1)開始意識到難題的存在;(2)識別出問題;(3)收集材料並對之分類整理,提出假設;(4)接受和拒絕試探性的假設;(5)形成和評價結論。
2.華萊士的四階段論
英國心理學家華萊士通過對名人傳記的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四個階段:(1)准備,即收集信息階段;(2)沉思,即處於醞釀狀態;(3)靈感或啟迪,即問題解決方案的突然出現;(4)驗證,即檢驗各種方法。
3.我國學者總結的四階段說
我國學者(陳琦等人)綜合各家理論模式和階段論,將解決問題的過程分為以下四個階段:理解和表徵問題階段、尋求解答的方案階段、執行計劃或嘗試某種解決方案階段、對結果進行檢驗階段。
4.問題分類解決
(1)結構良好問題的解決過程
建立問題表徵;搜尋解法;手段—目的分析;想法檢驗;執行解決方法和評價。
(2)結構不良問題的解決過程
理清問題及其情境限制;澄清、明確各種可能的角度、立場和利害關系;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法;評價各種方法的有效性;對問題表徵和解法的反思監控;實施、監察解決方案;調整解決方案。
三、問題解決的影響因素
(一)有關的知識經驗
有關的背景知識,能促進對問題的表徵和解答。只有依據有關的知識才能為問題的解決確定方向、選擇途徑和方法。探索的技能在解決問題中不能替代實質性的知識。
(二)個體的智能與動機
智力水平的高低對問題解決有重要的作用:智力中的推理能力、理解力、記憶力、分析能力等對問題解決有重要影響,認知特點即對問題的敏感性、靈活性、沖動性、反省性等特點,對問題解決也有一定影響。
動機也影響問題的解決:對問題持漠然的態度,既不能發現問題也不能解決問題;但動機過於強烈,人處於高度的焦慮狀態也會阻礙問題的解決。
(三)問題情景與表徵方式
問題中的事件和物體將以某種特點呈現,如空間、位置、距離、時間順序等。這些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將影響人們對問題的理解和表徵。某些呈現方式能直接提供解決問題的線索,便於尋找解答的方向、途徑和方法;某些呈現方式則可能掩蔽或干擾了解決問題的線索,增加解答的難度,甚至導入歧途。
(四)思維定勢與功能固著
反應定勢有時也稱定勢,指以最熟悉的方式作出反應的傾向。思維定勢是指人用某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定勢有時有助於問題的解決,有時會妨礙問題的解決。定勢使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刻板化。
功能固著是由德國心理學家鄧克爾提出的,它是指一個人看到某個製品有一種慣常的用途後,就很難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人們通常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是由於他們很少考慮具有特定功能的物品的不平常的用途,這就是所謂的功能固著性。
(五)原型啟發與醞釀效應
原型啟發:類似事物即稱原型,它對人的創造活動所起的作用叫原型啟發。原型所以能起啟發作用,一是由於原型與所要創造的新事物之間具有共同之處或類似之處,二是由於人們可以從原型中發現某種原理,從而引起模仿。原型啟發法就是通過與假設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東西,來啟發人們解決新問題的途徑。
醞釀效應:當反復探索一個問題的解答而毫無結果時,把問題暫時擱置幾小時、幾天或幾星期,然後再回過頭來解決,這時常常可以很快找到解決方法,這種現象稱之為醞釀效應。醞釀效應打破了解決問題不恰當思路的定勢,從而促進了新思路的產生。
四、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一)充分利用已有經驗,形成知識結構體系
知識和能力內在關系的規律揭示出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提高受制於兩個因素:一個是教師對學生知識基礎狀況的精確洞察與把握;另一個是在此基礎上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的知識准備。
(二)分析問題的構成,把握問題解決規律
分析問題即了解「四成分」——已知、目標、障礙、方法。教學生分析問題的步驟是:①教師帶著學生分析問題;②和學生一起分析問題;③讓學生獨立分析問題。
對問題解決規律的把握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普遍規律和具體規律。
(三)開展研究性學習,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研究性學習可以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對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判斷,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增強思考力和創造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研究性學習能夠使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主動性,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四)教授問題解決策略,靈活變換問題
策略,指的是人在思維過程中,從大的角度來考慮思維方向的思想方法。好的問題解決策略,是人們長期問題解決的經驗總結,它對於解決特定問題很有效。因此,教師要經常教給學生一些好的問題解決的策略。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自覺地總結自己解決問題時所使用的策略並靈活運用。
(五)允許學生大膽猜想,鼓勵實踐驗證
合理、科學的猜想是直覺思維的重要形式,也是科學發現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引導學生開動腦筋,鼓勵學生勤於觀察,大膽地提出猜想,允許學生提出各種「異議」,啟發學生進行多向猜測、多向思考。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對自己的猜想進行實踐驗證。
五、創造性及其培養
(一)創造性的基本概念
創造性是一種個性特質,具有這種個性特質的人具有創造力,即根據一定目的,運用已知信息,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從本質上來講,創造也是一種問題解決的過程,是最終產生新穎的產品的活動過程,因此,可以將它看作是問題解決的最高形式。
創造性思維是發散式思維和聚合式思維的統一。
創造性思維的特徵:
(1)思維的流暢性:在限定時間內產生觀念數量的多少。①用詞的流暢性;②聯想的流暢性③表達的流暢性;④觀念的流暢性。
(2)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擯棄以往的習慣思維方法,開創不同方向的能力。
(3)思維的獨創性(獨特性):產生不尋常的反應和不落常規的能力,此外還有重新定義或按新的方式對人們的所見所聞加以組織的能力。
除此以外,創造性思維者還要對新穎獨特的觀念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精密性。
(二)創造性的基本結構
1.靜態結構
(1)艾曼貝爾結構說
個體的創造性主要包括三種成分:有關領域的技能,包括實際知識、專門技能和該領域的特殊天賦,它可以被看作是一套解決問題或從事某項特定工作的認知途徑;有關創造性的技能,包括認知風格、有助於探索新的認知途徑的知識和工作風格,這些決定了個體創造力發展的成果或反映能否超越該領域以前的水平;工作動機,包括工作態度和對自己所能接受工作的理解,它是個體創造力發展與展現的推動力量。
(2)吉爾福特結構說
創造力可以分解為以下六種主要成分:敏感性,即容易發現新事物,接受新問題;流暢性,即思維敏捷,反應迅速,對特定的問題情境能產生多種反應或提出多種建議;靈活性,即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適應性;獨創性,即產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再定義,即善於發現特定事物的多種使用方法;洞察性,即能透過事物的表面現象,認清其內在含義和特性。
2.動態結構
現代信息加工學派的代表人物西蒙認為,發明創造實質就是問題解決的過程。創造力是在產生有價值的新信息的過程中,所運用的智力品質的總和。一般包括如下成分:發現問題的能力;明確問題的能力;闡述問題的能力;組織問題的能力以及輸出問題解決方案的能力。
(三)創造性的培養措施
1.腦激勵法
教師鼓勵學生創造性的最重要的一步,是讓學生知道他們的創造性會受到贊揚。「腦激勵法」的核心思想就是把產生想法和評價這種想法區分開來。
其基本做法是:教師先提出問題,然後鼓勵學生尋找盡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慮該答案是否正確,教師也不作評論,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來了為止。用這種方法,一種想法可能啟迪另一種想法。
2.吉爾福特的策略
吉爾福特在總結了大量的有關培養創造力的文獻和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前後有序的培養創造力的策略:
拓寬問題:例如,人們不應該問:「我們如何改進滅蚊器?」而是應該問:「我們怎樣才能消滅蚊子?」這樣就為尋找更多更好的解決辦法打開了大門。
分解問題:問題越具體、越明確,就越有可能為人們提供提取信息的線索,從而增加問題解決的機會。
常打問號:在整個問題解決過程中,創造性思維的一個特徵是不斷發出疑問,通過訓練,人們可以形成提問的習慣,在問題解決過程的不同階段,提不同特徵的問題。
快速聯想與中止評判:這種策略一般是在群體思維或小組討論時使用的,但個人也可採用。快速聯想要與中止評判策略結合起來使用,若沒用中止評判,很可能會產生抑制的效果。在這期間,要嚴格禁止使用任何方式的批評。這就是說,要鼓勵學生「自由放任」,想提什麼觀念就提什麼。
延長努力:產生觀念的努力不應過快地終止。一般說來,產生觀念的速度是剛開始時最快,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慢。但觀念的質量一般是隨時間推移而提高的。
列舉屬性:採用列舉屬性的策略,可以對事物重新分類,從而使它們更便於使用,更適用於不同尋常的場合。
形成聯系:獲得新奇觀念的一種可能的途徑,是迫使自己把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聯系起來,這種聯系是自己以前從未聽到過的,如帶橡皮的鉛筆就是橡皮與鉛筆的組合。
嘗試靈感:對某一問題的實際工作停頓一會兒,但仍保持解決該問題的願望,而得到的,往往是靈感,即在沒有料想到的情況下,突然涌現出很好的想法。
3.分合法
本義是「把原本不相同、不相關的元素加以整合」,包括兩種心理運作過程:「使熟悉的事物變得新奇」和「使新奇的事物變得熟悉」。
主要是運用類比和隱喻的技術來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形成不同觀點。
4.在教學中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幾條建議
(1)接受並鼓勵發散思維;
(2)容納異議;
(3)鼓勵學生相信自己的判斷;
(4)強調每個人都能以某種形式進行創造;
Ⅳ 關於創造能力指的是什麼
創造能力是指一個人發明慾望較大且本身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淵博的文化知識、健康的身體與聰明的頭腦。
Ⅵ 培養小孩子的創造能力,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呢
創新是當前我們世界發展和進步的主要動力。因此,對創新人才的需求也成為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競爭的主要手段之一。面對這種情況,教育如何才能與世界發展的這一大勢相一致?答案只有進行強壯優秀的創新教育,這種創新教育要從幼兒園教育部開始,貫穿小學、初中、高中教育,甚至大學教育、研究生教育。只有這樣,我國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帶動世界發展。接下來,筆者就家庭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如何實施創新教育。
指導孩子們經常閱讀創造性才能的傳記,無論古今中外,都出現了很多有創意的名家大師,這些名家的事跡大部分都有後人寫的傳記。對於這種傳記,家長可以選擇性地指導孩子閱讀。這樣做有很多好處,包括刺激孩子們的創造欲,培養孩子的創造精神,讓孩子們學習大師們的創造方法,讓孩子們體會大師們的創造經驗,讓孩子們感受大師們的創造人格。相信家長們如果能有意識地這樣做,孩子的創造力會越長越高。未來是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不管競爭多麼激烈,其核心都是創造力的競爭。因此,今天的家長們,如果你們不想讓你們的孩子在未來的競爭中處於劣勢,那麼從現在開始,請趕緊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Ⅶ 創造性的能力培養
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已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為創造性而教」已經成為學校主要目標之一。根據影響創造性的因素,可以採取相應措施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1.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 教師應給學生創造一個較為寬松的學習的心理環境,讓學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如果營造了這樣一種環境,學生就不會產生危機感和受批評的恐懼,也就不必為自己的創造意識而設防。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三者共同的努力。
2.給學生留有充分選擇的餘地
在可能的條件下,應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時間、有機會干自己想乾的事,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讓他們從事一些具有獨創性的活動,為創造性行為的產生提供機會。因此,在課程安排上,應注意為學生提供自由選擇的機會,如實行選修課制度,讓學生有機會選擇不同的課程學習;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如進行抽象邏輯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的培養;給學生呈現應用創造性思維才能解決的問題等。
3.改革考試制度與考試內容
考試制度和考試內容對學校的教學有著直接的影響。為真正有利於人才選拔,選拔有創造性的人才,促進學校創造性人才的培養,必須對傳統的考試制度和考試內容進行改革。 創造性高低與人格有著密切關系。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人格,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保護好奇心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就能促使他們對創造性活動擁有濃厚的興趣,從而促進其創造性活動的進行。對學生任何奇特的問題,應給予鼓勵和贊賞,不應忽視或譏諷。
2.解除學生對答錯問題的恐懼心理懼怕犯錯誤是阻礙獨創性發揮的一個重要因素。學生有時往往會因為怕犯錯誤而不去嘗試,從而失去發展創造性的良機。因此,教師應該解除他們怕犯錯誤的恐懼心理,鼓勵學生大膽進行一些嘗試和冒險。對學生所提問題,無論是否合理,均以肯定態度接納他。對出現的錯誤不應全盤否定,更不應指責,應鼓勵學生正視並反思錯誤,引導學生嘗試新的探索,而不循規蹈矩。
3.鼓勵獨立性和創新精神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提出的與眾不同的見解、觀點。對平常問題的處理能提出超常見解者,教師應給予鼓勵。同時,採取多樣的形式和方法支持學生的創新精神。
4.重視非邏輯思維能力在各種創造活動中非邏輯思維都起著重要作用,它貫穿整個創造活動的始終。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猜測,給學生機會進行猜測、進行想像,對答案不必拘泥於常規,並盡量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為了豐富學生的想像力,可以應用實物、圖片、多媒體等來輔助教學,也可以組織學生參觀、訪問、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等,從而使學生頭腦中的表象更為鮮明、完整。
5.給學生提供具有創造性的榜樣
通過給學生介紹或引導閱讀文學家、藝術家或科學家傳記,或帶領其參觀各類創造性展覽、科學博物館、與有創造性的人直接交流等,使學生領略到創造者對人類的貢獻,受到創造者優良品質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啟發他們見賢思齊的心理需求。另外鼓勵學生與有創造性的人接觸也是提供榜樣的一個很好的渠道,通過與有創造性的人接觸,使學生產生模仿嘗試的慾望,並由此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染。同時,教師也應注意自身的榜樣作用,通過不斷開發自身的創造性來影響學生,使他們切實體驗到創造性活動的魅力。
Ⅷ 什麼是員工的創造能力
創造能力是指善於運用前人經驗並以新的內容和形式來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是辦公人員應具備的能力之一。開展辦公活動既要遵循一定規律,又不能囿於固定的模式,應該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的變化和工作的需要不斷地對其內容和形式進行新的創新、補充和完善,使之更為豐富。這種能力一般表現為:具有探索和發現問題的敏銳性和預見性;具有用一個概念取代若干個概念的統攝思維能力;能夠總結和轉移經驗,用以解決其他類似問題;善於運用側向思維方法和求異性思維方法;具有想像、聯想和形象思維的能力,不斷產生新的較深刻的思想和觀點;善於把主觀意識同客觀實際相結合,有所發現、發明和創造。
Ⅸ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創造能力
未來的競爭將主要是人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的競爭,因此素質教育要求我們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當前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我想談談自己的一點做法。
一、 從生活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學生的創造能力並非一定要像成人那樣能創造出社會上從未有過的新事物,而只要創造出自己從未見、聽過或接觸過的東西,當然不是模仿別人的東西。這樣,即使他們創造出的東西他人已經創造出來了,而他卻不知道別人有過,就可以視為創造了,這種能力就可視為創造能力了。例如:我們班開過一次文藝聯歡晚會,其中有一個節目是舞蹈。學生們自發帶來手電筒,在每隻電筒上蒙上了不同色彩的皺紙,關掉了教室里的電燈,讓手電筒從不同的方位射向舞台中間,這手電筒光,就跟舞台燈光一樣的效果。這雖然也是一種舞台燈光,但這種舞台燈光不同於真正的舞台燈光,是學生們發揮自己的才智,創造出來的一種舞台燈光。對比,就應該肯定他們的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這種現象是學生創造出來的,是他們從未出現過的,而不是舞台燈光的簡單模仿。作為教師應該從生活中善於發現學生的創造力。
二、 從小處著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學生的創造畢竟不同於成人的創造,他們不可能有轟轟烈烈的創造,但可以肯定有一些細心的甚至不引人注意的創造行為。比如在安排班裡學生出黑板報時,學生別出心裁的版式編排,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創造。班裡的包干處有水溝要清除,一般是我們布置給學生在下午放學後用水桶抬了水去沖洗打掃。但是有天中午下起了大雨,有位學生沒有等到下午去掃,而是利用水溝里漲起的水,穿了雨去打掃一番,讓漲起的水自動把垃圾沖走。這雖是一件很不起眼的事,但我們可以視為一種創造能力的體現,鼓勵學生動腦筋,從小處著眼,積極創新。因此,作為教師要留心觀察學生的行為,對他們一些不經意的創意、創新和創造,都應該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啟發,有意識地加以強化,有意識地給予鼓勵。讓學生創造方面的星星之火燎原開來。
三、 抓住時機,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著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源泉。「可見,只有豐富學生的想像特別是創新想像,學生的創造力才能得到較好地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敢於想像、敢於創新、敢於打破常規的訓練,珍惜他們的好奇心,豐富他們的想像。
在一次課外活動時,有一位同學望著一棵梧桐樹出神,我疑惑地問:「你看到了什麼?這么出神?」學生答道:「老師,你瞧,那棵梧桐樹和那棵櫻花樹站在一起,一高一矮,一胖一瘦,搖動樹枝,好像還在爭論什麼。」多麼奇妙的想法,我忙把周圍的同學叫了過來,不失時機地引導:「她們在爭論什麼?會有什麼事爭行這樣面工耳赤?」接著,加大想像力度:「瞧,她們邊上還有許多小草,它們會怎麼說?要是又飛來一隻蜜蜂,將會發生什麼故事?你會編這類故事嗎?」第二天,學生們就寫來了《櫻花與梧桐樹》、《誰最美》、《大家的朋友》等寓言和故事。在這些文章中,真實地寫出了孩子們想像的七彩世界,可以看到孩子們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比平常那些枯燥,成人化的作文要有趣多了。
四、 在「問」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在教學中,問有很多種,最主要的就是學生的「問」和老師的「問」兩種。學生的「問」在教學中越來越少了,我們教師要提倡學生多問為什麼,這樣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能力才能表現出來。巴爾扎克說:「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為什麼。」學生有疑不問,始終不能破疑,就不會知道其中的所以然。我們應該盡量鼓勵學生多問。多問才能出智慧,教師不應該只重視學生知識的吸收而忽視讓孩子自由地問。學生只有多問,才能學會思考問題和發展創造力。一量學生發現了什麼,他的創造性思維就得致函發展。愛因斯坦在別人提到自己的成就時說:「我沒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研究問題罷了。」所以,只有敢疑敢問,才能使頭腦這台機器更加靈活,才能創造出美好的事物。
教師的「問」也是不容忽視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問」也會收到意外效果,「問」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比如在教《年》一課,在引導學生創作時,我先貼出畫著天空、草地、小朋友的情境圖,然後邊講邊演示:「突然,天空飄來一片烏雲(貼),不一會兒,天上就滴嗒滴嗒地下起了小雨(畫)。下雨了,小朋友該怎麼辦呢?生:「撐傘」師:「可是他們今天忘記帶雨傘了,這可怎麼辦呢?」生:「我給他們送傘去!」師:「這位小朋友真有愛心,大家願意給他們送傘嗎?」生興奮地齊聲音回答:「願意!」師:「請小朋友們畫出自己認為最漂亮的小花傘給他們送去。注意一定要快,要不然小朋友淋多了雨可就要感冒了。」這樣運用活動的情景圖,巧設啟發性的導語和設問,把學生誘進一個送傘的境界。由於特定的情境,學生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從面愉悅地把知識持能轉化為創新的能力,充滿愛心、充滿欣喜地設計出一把把小花傘,當學生把一把把小花傘都撐到一個個小朋友頭上時,一幅有情有景的雨景圖就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可見教師的「問」也很重要。
華羅庚說過:「『人』之可貴在於能夠創造性地思維。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是教育的重要目的。我們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的主動精神,幫助學生進行創造性活動,從生活乃至各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Ⅹ 什麼是創新能力創新能力由哪些能力構成
創新——指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不斷拓展對客觀世界及其自身的任職內與行為的過容程和結果的活動。或具體將,創新是是指人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對事物的整體或其中某些部分進行變革,從而使其得以更新與發展的活動。而創新能力指人在順利完成以原由知識經驗為基礎的創建新事物的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潛在的心理品質。創新能力具有綜合獨特性,和結構優化性等特徵。遺傳素質是形成人類創新能力的生理基礎和必要的物質前提,它潛在決定著個體創新能力未來發展的類型,速度和水平;環境是人的創新能力和提高的重要條件,環境優劣影響著個體創新能力發展的速度和水平;實踐是人創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徑。實踐也是檢驗創新能力水平和創新活動成果的尺度標准。
創新的本質是進取,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激情;創新就要淘汰舊觀念、舊技術、舊體制,培育新觀念、新技術、新體制;創新的本質是不做復制者。
創新的能力有一部分是來自於不斷發問的能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創新能力在一定的知識積累的基礎上,可以訓練出來、啟發出來,甚至可以「逼出來」;創新最關鍵的條件是要解放自己。因為一切創造力都根源於人的潛在能力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