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明膠乳劑有什麼作用
1871年,英國一位醫生L·馬多克斯(Leach Maddox,1816~1902),在《英國攝影雜志》上介紹說,將含有溴化銀的明膠乳劑配備好,趁熱塗在玻璃板上,乾燥時,化學葯品不會像火棉膠那樣,發生結晶現象。沖洗時,乳劑將會適當膨脹,使顯影液與定影液易於發生作用。同時,馬多克斯還完整地公布了他的明膠乳劑配方。
馬多克斯的發明,引起了人們濃厚的興趣。人們發現,按照馬多克斯的方法,在配製乳劑過程中,延長加熱時間,可使乳劑的光敏度大大提高,並且,這種製成的溴化銀照相干版,乾燥後可貯存較長時間。於是,攝影者每次拍攝前,不必自己再動手配製和塗布乳劑,而可以在商店中買到制好的、裝在盒子里隨時可用的干版。
Ⅱ 塔爾博特—普拉竇定律
對於一個以攝影為職業的人來說,他不但要熟悉手中的照相機、熟悉相機中的感光膠片,也要了解感光材料的發展歷史。前面我們已經講過,作為一名職業攝影工作者,或者准備選擇這一職業的人,了解本專業的歷史和傳統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涉及到攝影的歷史地位和作用,而且也可讓我們了解到早期的技術。
在1839年,法國的科學機構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由著名畫家M·達蓋爾( MandeDaguerre)發明的一種實用攝影方法獲得成功。從此,以達蓋爾命名的「達蓋爾」攝影法在19世紀中期風靡歐洲,並很快傳遍世界。因此,在許多介紹攝影史的資料上都把這一實用的攝影方法的發明年代定於1839年。實際上,現存最早的一幅用達蓋爾法拍攝的照片《靜物》是1837年在室內利用自然光拍攝的。這幅照片所用的感光材料是一塊165×216mm2的鍍銀銅板。在拍攝前,首先將銅板的鍍銀表面清洗干凈,然後將鍍銀面向下覆蓋在一個裝有碘的密封容器上,經過給容器適當加溫,使碘產生升華,令碘蒸氣與銅板上的金屬銀產生化合反應,生成具有感光作用的碘化銀。然後將銅板放入相機中進行長時間的曝光,再將曝過光的銅板置於一個裝有汞的密閉容器內,並且對汞進行加熱,令汞蒸氣與其進行反應生成一種汞合金物質。這就是當時的顯影。再將經過顯影的銅板放入氯化鈉溶液中進行定影,使未感光的碘化銀失去感光作用。最後經水洗和晾乾,就成為一幅影像與實物一樣,但左右方向相異的正象照片了。
幾乎在達蓋爾攝影法出現的同一時期,英國的一位科學家名叫F·塔爾博特(Fox Talobt)也發明了一種攝影方法,他當時稱其為卡羅攝影法(Calotype Process),而後來被人們稱為塔爾博特攝影法(Talbotype Process)。塔爾博特攝影法所用的感光材料,無論從片基上還是感光鹵化銀的形成上,都與達蓋爾攝影法不同。他是用強度較高的紙作感光劑的載體,拍攝前,先將紙浸於氯化鈉溶液中,然後晾乾,再用濃硝酸銀溶液浸泡,使紙基上的氯化鈉與硝酸銀充分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具有感光作用的氯化銀(NaCl+AgNO4=AgCl+NaNO4),然後將這張經過晾乾的可感光的紙放入相機中進行拍攝,曝光後,再用氯化鈉溶液定影,便得到一幅明暗與實物相反的負片。將這張負片與另一張未經過曝光的感光紙疊放,經過充分的曝光後經定影即可得到一張明暗與方向和實物相同的照片。現存最早的一張用這種方法拍攝的照片,是塔爾博特給自己所住房子內的窗戶拍攝的照片。。
達蓋爾式和塔爾博特式攝影法,都是用食鹽溶液進行定影,那是不徹底的,特別是塔爾博特式攝影法。由於它用的是紙基感光材料,纖維內含有大量未還原的銀鹽,所以日久易於變色,甚至完全褪色。
英國科學家赫謝爾爵士在1819年就發現,海波(硫代硫酸鈉)能溶解銀鹽。當他得知達蓋爾和塔爾博特都在試驗各自的攝影方法時,他建議用海波作為定影劑比用氯化鈉定影效果更好,達蓋爾和塔爾博特都接受了他的這一建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海波作為定影劑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只是在配方上更為完善而已。
達蓋爾和塔爾博特所採用的感光材料都存在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感光度都很低,感光時間往往要幾十分鍾,因此,對拍攝對象的選擇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直到1851年在阿切爾(Archer)發明了「火棉膠攝影法」後,才使攝影感光材料發生了質的飛躍,同時也取代了達蓋爾和塔爾博特所採用的感光材料。
火膠棉是將火棉(硝化纖維)溶於酒精(乙醇)和乙醚之中所產生的一種膠狀的乳劑,它是感光材料很好的膠合劑。將碘化鈉(NaI)和少量的溴化鉀(KBr)與火膠棉均勻混合,然後塗於潔凈的玻璃板上,再將玻璃板放入硝酸銀溶液中,使硝酸銀與玻璃板上的碘化銀和溴化鉀發生反應,生成具有感光作用的碘化銀和溴化銀晶體。這種以玻璃作載體的「火膠棉」感光材料,可以即時進行拍攝。拍攝後,用連苯三酚作顯影劑,用海波作定影劑,馬上進行沖洗,待晾乾後,即可得到一幅明暗與實物相反的負片。
火膠棉攝影法的最大優點是,它能拍攝出像達蓋爾式攝影法那樣清晰的影像,而成本卻不到達蓋爾式攝影法的1/10。同時,它像塔爾博特式攝影法那樣,能用查紙進行反復印製,而影像質量卻遠比塔爾博特攝影法精細。它兼具二者之長,而無二者之短,加上它的感光速度比達蓋爾式或塔爾博特式攝影法都高,在明亮陽光下,曝光時間只需要15秒至1分鍾,所以自1851年問世以後,曾在世界各國流行了20多年,成為攝影史上一個比較重要的歷史時期。
火膠棉攝影法的唯一缺點是,拍攝和沖洗必須在火膠棉未乾燥前約20分鍾之內進行。因為,火膠棉乾燥後不透水,葯液無法發生作用,所以,又名「濕板」攝影法。它的這個缺點,給攝影者帶來極大的麻煩,特別是外出拍攝,除了攝影機和三腳架外,還必須攜帶化學葯品、暗室帳篷及其他沖洗用具,使許多攝影愛好者不敢採用。因此,到1871年,英國一名醫生兼業余攝影愛好者R·L·馬多克斯(Ric Hard Lench Maddox)發明感光「干板」之後,「濕板」攝影很快就銷聲匿跡了。
感光干板是用「明膠」(gelatine)作為膠合劑。將溴化銀與明膠混合,塗於潔凈的玻璃板上,干後即成為感光「干板」,可以隨時拍攝。感光板的發明,意味著感光材料商品化的條件已經成熟。在這方面做得最出色的是美國一位20多歲的銀行記帳員G·伊斯曼(George Eastman)。他於1880年在美國曼徹斯特開設了一所「伊斯曼干板公司」,用自己設計的塗布機正式生產攝影用玻璃干板,銷售市場。由於玻璃干板不便攜帶,容易破碎,故又於1885年製造了一種名為「美國膠片」。那是一條長條形的紙基,上面塗以膠乳劑,可以連續拍攝。沖洗後,將乳劑從紙基上剝下,夾在兩塊透明的玻璃板式膠片之間,洗印相片。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卷片」。1888年他製造成功一種輕便的、固定曝光的方盒式攝影機,名叫「柯達1號攝影機」,與美國膠片同時出售。每卷「美國膠片」長6米,可拍攝直徑為6厘米的圓形照片100幅。攝影機帶膠片售價25美元。膠片拍完後,連同攝影機寄回「柯達公司」負責沖印,並裝上新膠片,再寄給拍攝者,收費為10美元。當時,G·伊斯曼的口號是:「你們拍攝,我們沖洗。」就這樣僅在一年之內,就有1萬3千多名攝影愛好者購買了他的攝影機和膠片。每天沖印膠片60~75卷。1889年,G·伊斯曼用硝化纖維代替紙基,製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硝化纖維透明片基膠片,為現代攝影所用的感光膠片奠定了基礎。自此以後,感光材料就朝著感色性、片基、速度及顆粒度等方面逐步提高和發展。
R·L·馬多克斯發明的溴化銀明膠乳劑,像以前的火膠棉乳劑一樣,只對藍色光線敏感,對其他顏色不感光,故在相片上均呈現暗黑色,不能正確表現各種顏色的影調關系。後來,人們便把這種膠片稱為「色盲」片。
1873年,德國化學家H·W·沃格爾教授發現,在製造乳劑過程中,加入一種名為「四溴熒光素」的淡紅色染料,可使乳劑對藍光和綠光都能感光,並於1884年製造出這樣的感光板在市場上出售,名為「正色」干板。1882年他又用一種名為「阿薩林」的染料,使乳劑不但對藍色和綠色光線感光,而且對黃色和橙色也能感光。 1906年,另一些德國化學家用一種名為「異花青」的染料代替「阿薩林」,使乳劑的感色性從藍、綠、黃、橙,擴展到藍、綠、黃、橙、紅。這樣,就為我們今天所用的「全色片」打下了基礎,也為彩色膠片的製造創造了條件。
片基是乳劑的載體,是膠片的重要組成部分。G·伊斯曼在1889年製造卷片所用的硝化纖維片基,雖比原來的紙片基前進了一大步,但仍有許多缺點:一是容易燃燒,仍不安全;二是質脆,容易斷裂;三是年久很容易變色。1930年,人們選用醋酸纖維代替硝化纖維作膠片片基。這種片基的最大優點是不容易燃燒,較為安全,故稱之為「安全片基」。但它仍然存在著不少的缺點:一是收縮率大,幾何尺寸不穩定;二是強度差,容易折損;三是在低溫下容易變脆。這些,都不適應於較高要求的科學研究、航空測量、醫學攝影以及印刷製版等需要。結果到了70年代,很多廠家改用了收縮率小、尺寸穩定、韌性大、不易折損的滌綸片基。
在感光速度方面,自R·L·馬多克斯發明明膠乳劑以後時間不長人們就發現,在配製乳劑時,加熱時間延長便可以提高乳劑對光線的敏感度。這個發現,成為以後控制乳劑感光速度的一個重要條件,稱為「成熟」或者「熟化」。通過這種控制,G·伊斯曼於1880年生產出第一批干板時,它的感光速度已達到相當於ISO12(12°),可以手持來拍攝。到後來,隨著工藝技術的進步,乳劑感光度不斷地提高,到了20世紀初,便達到了相當於ISO20(14°);20年代,已經達到相當於ISO30(16°);到30年代,已經達到相當於 ISO50(17°);40年代,達到ISO100(21°);50年代,達到ISO200(24°);以及ISO400(27°);發展到60年代,美國「波拉」公司生產的黑白膠片(即顯膠片),最高速度達到ISO3000(35°)。 1983年,該公司又研製出感光度為ISO2000(44°)的612型即顯黑白燈光片,可用於高速示波和其他科技攝影。由於科學的發展、進步,感光乳劑正朝著高速的方向前進。
在50年代以前,一個普遍的規律是:乳劑的感光度愈高,它的顆粒度也愈大,嚴重影響著影像的質量。這是乳劑感光度與顆粒度之間的矛盾,也是過去乳劑感光度不能迅速提高的原因。自50年代製造成功「薄乳劑」以來,這個矛盾就比較緩和了。乳劑感光度的提高,並不像過去的「厚乳劑」那樣,顆粒度會明顯變粗。在攝影的歷史上,這是一個大的進步,為感光乳劑朝高速化發展創造了條件,也為「多層乳劑」的製造提供了技術基礎。
「樂凱」400膠片是我國化工部第一膠片廠生產的,它就是「薄乳劑型」的高速膠片,感光度為ISO400(27°),顆粒很細,可以與美國柯達3——X膠片媲美,適合於室內弱光攝影和高速度運動體攝影。
1980年英國的依爾福公司和西德的阿克發吉伐公司差不多同時生產了一種具有革命性的彩色工藝黑白膠片。前者是「依爾福XPI」,後者是「阿克發全色變速片XL」。這兩種膠片,都是用彩色膠片的工藝來製造和沖洗的。由於在沖洗過程中,所有已還原的金屬銀和未曝光的鹵化銀,均被漂白的作用漂去,只留下由多種成色劑所形成的黑白影像,所以也叫「染料影像黑白膠片」。它們的共有特點為:
顆粒變細。阿克發和依爾福兩種染料黑白膠片都在乳劑中含有一種調節顯影劑,所以能夠控制顆粒的顯影抑制釋放劑,使沖洗出來的影像比感光度低的一般黑白膠片還要細些,清晰度也比較高。
感光速度高。阿克發變速片XL是ISO125(22°)~1600(33°);依爾福XPI的標定感光度為ISO400(27°);都屬高速膠片。
影調階長。由於兩種膠片都由慢速與快速兩層乳劑構成,感光寬度頗大,可以達到四級光孔。若按ISO400(27°)正常曝光,景物中需要按照ISO100(21°)曝光的明亮部分都可以得到適量的感光,即便最暗部分及最亮部分都可以表現出一定的層次和影紋,影調階顯得比較長。
染料黑白膠片的這些特點表明,乳劑感光度與顆粒度之間的矛盾得到進一步縮小,乳劑感光度提高後,顆粒度沒有變粗,影像的質量也沒有降低。
我國化工部第一膠片廠已經將這種染料黑白膠片研製成功,它的研製成功對我國黑白膠片質量的提高,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1983年,美國柯達公司研製出一種呈扁平狀的新顆粒叫「T型顆粒」,厚度只有傳統的「球形」顆粒的1/6~1/7。用這種顆粒配製的乳劑,有三大優點:
顆粒細、邊緣衍射少,影像清晰度高;
顯影時,顆粒不致於由於溫度的增高而積聚和變粗;
乳劑層薄,光線易於透過,光擴散小,可以提高感光度。
很顯然,T型顆粒的發明,也在於縮小感光度與顆粒度之間的矛盾,使顆粒度在不受影響的情況下盡可能提高乳劑的感光量。
美國「波拉」公司在1947年成功地製造了一步成象的「即顯膠片」之後,還在不斷地研究怎樣縮小乳劑感光度與顆粒度之間的矛盾。前面所講到的在1983年生產的ISO2000(44°)的612型黑白燈光片正是這項研究成果,即高速微粒乳劑。盡管感光度高,但顆粒度仍然很粗。
既要顆粒度細還要感光度高,這正是當前世界各國感光材料發展的總趨勢。
Ⅲ 哪位科學家發明了消毒技術
現代消毒之父——約瑟夫•李斯特。
約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1827~1912),第一代李斯特男爵,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外科醫師,外科消毒法的創始人及推廣者。在他那個年代,醫學界普遍缺乏消毒意識,使得當時外科手術的成功率不高,無法得到普遍實行。
李斯特經過觀察發現,皮膚完好的骨折病人一般不易發生感染,便提出設想,即感染是因為外部因素造成的。1865年,當時他在格拉斯哥大學擔任外科醫學教授,首先提出缺乏消毒是手術後發生感染的主要原因。
1867年他發表論文公布了這一成果,不到10年就使手術後死亡率從45%降到15%。挽救了億萬人的生命。1877年被聘為倫敦國王學院外科學教授,1895~1900年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1893年李斯特被封為男爵,在英國醫生中獲此殊榮的是首例。1912年逝於倫敦。
人物評價
李斯特的發現使外科學領域發生了徹底的革命,拯救了千百萬人的生命。今天不僅死於術後感染的患者極為少見,而且也救活了許多這樣的人:如果感染的危險還象前一個世紀一樣大的話,他們是不會願意接受手術治療的。
而且現在的外科能夠做那些早先認為感染危險如此之大以致被列入禁區的復雜手術。例如,一個世紀前,開胸手術一般不予以考慮。雖然現今的無菌外科技術和李斯特的滅菌方法有所不同,但是前者與後者所涉及的思想基本相同,是李斯特原理的擴展。
Ⅳ 體溫計是誰發明的
1592年,伽俐略創製成功第一支溫度計。那是一根有刻度的直形細長玻璃管,在玻璃管上等距離地標上刻度。封閉的一端呈球形,另外一端事先在管內裝進一些帶顏色的水,並將這未封閉的一端倒插入盛有水的容器中。
當周圍的氣溫發生變化時,管內水柱的高低也隨之發生變化。當外界溫度升高時,玻璃球內氣體膨脹,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反之,溫度較低時,玻璃球內氣體收縮,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上升。由此得知氣溫的高低。
(4)1871年英國醫生馬克多斯發明了擴展閱讀:
溫度計研發歷史
古希臘人早就知道空氣在受熱的時候會膨脹,在大約2000年前,亞歷山大的英雄(Hero of Alexandria),這其實是一希臘人,生活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名字叫「Hero」,他發明了一個類似蒸汽機的東西,用的就是熱氣膨脹的原理,但這個還不是溫度計。
直到1592年,伽利略發明了一個類似溫度計的東西,這個也可以測定氣壓,1612年,伽利略的朋友Santorio Santorio (1561-1636),他把伽利略的溫度計改造了一下,在一個封閉的系統里,隨著溫度的變化,空氣收縮膨脹,彩色的液體高度也隨著變化,他用這個測定人體的溫度變化,算是世界上第一個體溫表。
直到1713年,Daniel Fahrenheit(1686-1736)在溫度計上放上了刻度,首先把冰融化的溫度和健康人體的溫度兩個刻度標上,但他很快意識到,冰融化的溫度是不變的,但水結冰的溫度則是變化的,他把冰,水和鹽混在一起,這個溫度作為0度,而冰融化的溫度是32度,人體的溫度是96度。
1835年,人們發現人體的正常溫度是98.6度(就是攝氏37度)。Fahrenheit有的時候用酒精作為表示溫度的液體,但後來他選擇了水銀,以後這個溫度計的上限訂到了水沸騰的點,212度。這個就是英國美國使用的華氏度。
1742年,瑞典的天文學家Anders Celsius(1701-1744)把水結冰的點定位0度,水沸騰的點定位100度,之後Carolus Linnaeus(1707-1778)把這個順序倒了過來,就是現在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攝氏度。
從攝氏度的國家來到使用華氏度的國家非常不習慣,要經常把華氏度轉換成攝氏度,才能明白天氣預報是什麼意思,很多年後才習慣華氏度,具體轉換是F=9/5C+32,C=5/9(F-32),心算還是比較困難的。
1848年Kelvin引入一個絕對0度的概念,就是攝氏零下273.5度,然後攝氏0度就是273.15K, 100攝氏度就是373.15K。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的歷史
Ⅳ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醫生發明了什麼救活了很多人
不對啊,1929年英國學者弗萊明才首先在抗生素中發現了青黴素,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病理學家弗洛里實現對青黴素的分離與純化還是以後的事了。第一次世紀大戰沒有青黴素呢。
Ⅵ 諾貝爾是誰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炸葯的發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於斯德哥爾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
諾貝爾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1895年,諾貝爾立囑將其遺產的大部分(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將每年所得利息分為5份,設立諾貝爾獎,分為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及和平獎5種獎金(1969年瑞典銀行增設經濟學獎),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 [1] 為了紀念諾貝爾做出的貢獻,人造元素鍩(Nobelium)以諾貝爾命名。
Ⅶ 火棉膠攝影法是誰發明的
太基礎的知識攝影基礎書上開始不都介紹了嗎? 1826年最早的攝影術由法國人尼埃斯用感光瀝青板放在繪畫描像箱上曝光了8小時得到第一張照片稱為日光繪畫術,4年後法國畫家達蓋爾發明了銀版法,1839年8月19日是公認攝影術的誕生日。與達蓋爾同時的還有英國科學家塔爾博特1841發明的卡羅式攝影法(第一種有底片的通過負片轉正方法印製的照片)但是這幾種方法的感光材料感光度都太低了曝光還需要1個小時左右。1851年倫敦的一位雕塑家阿切兒(Archer)通過研究發現如果把溶入了硝化棉後的乙醚酒精混合溶液形成的火棉膠再倒入適量碘化鉀後塗在干凈的玻璃上在溶液沒有干之前具有感光性,裝入照相機後經過曝光顯影定影等工序就可以得到一張底片,這種方法被稱為濕版法也稱火棉膠攝影法,他的特點是感光度大大高於之前的銀版法和塔爾博特法但成本只有銀版法的20分之一缺點是需要即配即用外出拍攝必須帶上帳篷和一名助手。1871年英國醫生馬多科斯在明膠乳劑中加入溴化銀塗布在玻璃片上,明膠乳劑在玻璃片上干後感光特性也不會改變於是誕生干板法感光度也進一步提高快門時間已經可以提高到20分之1秒左右,攝影術終於有了瞬間即好的特點。1888年美國業余攝影愛好者第一次將明膠塗布在透明的賽璐珞片上做成軟葉片和卷片也就是後來1百多年裡廣泛使用的膠卷.......
Ⅷ 概述攝影術發明早期的幾種攝影方法
從1826年尼埃普斯拍攝的第一張永久性照片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基於對顯影劑、定影劑、膠合劑、片基、鏡頭等多種技術要素的不斷探索,各種攝影方法也隨之產生,最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五種。
1達蓋爾與銀版攝影術
尼埃普斯已有發明的基礎上,法國人路易斯·雅克·芒代·達蓋爾(Louis Jacques MandéDaguerre,1757-1851)經過長達數十年探索,將曝光時間從之前的8小時縮短至2-3分鍾。1839年8月19日,達蓋爾的銀版攝影術獲得專利認可,並由法國國會購買後公之於眾,從而標志著攝影術的真正誕生。
2塔爾博特與卡羅式攝影法
英國人威廉·亨利·福克斯·塔爾博特(WilliamHenry Fox Talbot,1800-1877)長期研製的「鹵化銀紙照相法」於1841年取得專利。之後,塔爾博特將之命名為「卡羅式攝影法」,卡羅來自希臘語「kalos」,意思是「美麗」。與達蓋爾攝影術不同的是,卡羅式攝影法有正片和負片之分,彌補了前者無法復制的局限;由於用紙基代替了前者的銅版片基,成本也大大降低。但是,紙基紋理粗糙,吸附性差,因此用卡羅式攝影法拍攝的照片無法達到前者的清晰度,而且曝光時間較長,照片保存時間也較短。
3聖·維克多與蛋白玻璃攝影
聖·維克多(Niepce de Saint-Victor,1805-1870)取得了蛋白玻璃攝影法(albumen-on-glass process)(又稱蛋清法)的專利。他採用玻璃板為片基,以蛋清為膠合劑,將碘化銀等感光材料附著於玻璃板上。曝光後的玻璃底片相對穩定,不需要立即沖洗。但由於感光化學葯品混合於蛋白中的分量極為有限,因此,蛋白玻璃的感光速度過慢,很難用來拍攝人像或其它動態事物。不過,添加蛋清製作成的蛋白像紙(albumen paper),成影效果細膩而有光澤,且不易褪色,因而運用廣泛。
4阿切爾與火棉膠攝影法
與之前的蛋白膠合劑相比,火棉膠中可溶入更多的感光材料,大大提高了底片的光敏度,使曝光速度由之前的2-3分鍾縮短至30秒左右。但火棉膠自身的特性也使拍攝與沖洗過程變得非常緊張和繁瑣。阿切爾早期的10-12英寸濕板底片1851年,倫敦雕塑家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切爾(Frederick Scott Archer,1813-1857)公布了一種新型物質——火棉膠。火棉膠是用硝化棉(棉花纖維溶解在硝酸中製成)溶於乙醚和酒精混合而成的黏性液體,可作為膠合劑來使用,這種方法被稱為火棉膠攝影法。由於該物質干化之後難以與顯影、定影材料發生化學反應,必須在其未乾之前完成拍攝和沖洗工作,故又名火棉膠濕版攝影法(wet-collidion process)。
5馬多克斯與明膠干版法
1871年,英國醫生理查德·里奇·馬多克斯(Richard Leach Maddox,1816-1902)用明膠代替火棉膠取得成功。他發現,將含有溴化銀的明膠乳劑(gelatineemulsion)配製好,趁熱塗在玻璃板上,即使干化後,化學葯品也不會像火棉膠那樣發生結晶現象。沖洗時,乳劑將會適當膨脹,使顯影液與定影液易於發生作用。這種攝影方法被稱為溴化銀膠法(Gum Bichromateprocess),或明膠干版法。這項發明不僅把曝光速度提高到數分之一秒,同時也大大簡化了攝影師的工作。
Ⅸ 1840年英國醫生馬克多斯發明了什麼,使膠卷更適合工業化生產
他40年英國醫生馬克多斯發明了嗯,一個東西是膠卷的,更加適合工業化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