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四大發明的時間和發明者
古代中國四大發明分別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葯以及印刷術,關於四大發明的概念最早來源於西方學者,直到後來才被中國人接受。
在印刷術發明之前,書籍和文字的傳播主要靠手抄來完成,不但費時、費事,還容易抄錯或者抄漏,嚴重阻礙了文化的發展和讀書人的增加。直到隋末唐初,在印章和石刻的啟發下,慢慢形成了雕版印刷,在唐朝中後期開始普遍使用開。至於是誰發明的雕版印刷,歷史中沒有留下關於這個人的記載。只知道在宋朝的時候,畢升發明泥活字,將雕版印刷變為活字印刷,大大降低了印刷的成本,同時也提高了印刷的效率,是古代印刷術的一個重大突破。
❷ 古代是誰發明了漁網
伏羲,中華復民族人文始祖,是我國制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早期,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八卦,成了中國古文字的發端,也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駕辨》曲子,他的活動,標志著中華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關於伏羲的神話傳說。
❸ 伏羲發明了漁網說明人類社會有過什麼時期
伏羲發明漁網說明人類社會有過漁獵畜牧時期。記原始文明。
❹ 為什麼世傳漁網是伏羲發明的
一天,伏羲在河裡摸魚蝦,遇到了海龍王。海龍王就出了個難題:只要摸魚摸蝦不回用手,就隨你去答捉。有一天。他躺在河岸上的大柳樹下,想著捉魚蝦的辦法。無意中看見身邊一棵枯樹,樹枝上一隻蜘蛛在織網,捉蚊子、飛蟲吃。伏羲想了想:如果做一個像蜘蛛網一樣的東西來捉魚捉蝦,不就行了嘛?伏羲歡喜地跑回家,帶著孩子們上山割來葛藤,編起了像蜘蛛網一樣的網,拿著網到河裡捕魚蝦,一網撒下去,捕的魚更多。
❺ 漁網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傳說上古時代,三皇五帝中的「三皇」之首伏羲氏發明漁網教民捕魚。據《易經》記述:「古者庖羲氏(即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作結繩為網罾,從佃從漁。」又雲「庖羲氏沒、神農氏作」,伏羲氏在神農氏之前,其時代可能在新石器時代初期以前。
❻ 漁網哪個時代出現的
傳說是張姓始祖揮公發明了漁網。世界上最早的漁網,是考古學家在地中海沿岸發現的。
附:始祖揮公的傳說
中華人文始祖黃帝之正妃嫘[léi] 祖生有二子:長子玄囂[xiāo],是中華張姓始祖揮公之父,封邑頓丘,位於古清河之陽,故號青陽氏;次子昌意,是帝顓頊之父,封邑昌樂(今南樂)。黃帝崩,顓頊(Zhuān Xū) 繼位,建都帝丘(今濮陽)。
揮公一生輔佐顓頊,死後葬於帝丘。帝丘是揮公的生長地、受封地、得姓地。圖為1998年春,濮陽縣人民政府根據廣大人民的意願,重修的揮公陵墓。
揮公自幼生活在父親的封地頓丘,或狩獵於帝丘之野,或捕魚於清河之濱。當時打獵,單靠棒打石投,常受野獸傷害,受乏食之苦,一到嚴冬更難覓食。揮公為求拯民之術,夜觀孤星,受到啟發,折枝彎條,始制弓矢。
弓矢用於狩獵,大大提高了顓頊部族的生產力,獵獲的鳥獸空前增多,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當時一個叫共工的部族「與顓頊爭為帝」。共工來犯,在帝顓頊領導下,揮率眾迎敵。弓矢第一次用於戰爭,將共工部族戰敗,使共工「怒觸不周山而死」。
戰勝共工之後,帝顓頊統治的疆域空前擴大,北至幽陵(即幽州),南至交趾(即兩廣),西至流沙(即敦煌西),東至蟠木(東海)。因揮功勛卓著,帝顓頊封其為弓正,亦稱弓長,並賜姓張。揮即是中華張姓得姓始祖。
❼ 魚網的發明者是誰
三皇五帝中的伏羲氏
伏羲氏,又稱包犧氏、庖羲。據說他是個大發明家,對人民的貢獻是很大的。「包犧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他還發明「結繩為網以漁」,造福於民。這是兩件大的發明創造。
❽ 魚網是誰發明的
三皇五帝中的伏羲氏
伏羲氏,又稱包犧氏、庖羲。據說他是個大發明家,對人民的貢獻是很大的。「包犧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他還發明「結繩為網以漁」,造福於民。這是兩件大的發明創造。
❾ 四大發明分別是什麼時代什麼人發明的
我國四大發明分別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印刷術。
造紙術是由東漢蔡倫改進的。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為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改進了造紙術,才使紙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
指南針的大約出現在戰國時期,具體人不詳。火葯是中國漢族煉丹家孫思邈發明於隋唐時期。活字印刷術是北宋時期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
(9)漁網是什麼時候發明的擴展閱讀:
四大發明的影響
1、造紙術影響
從6世紀開始,造紙術逐漸傳往朝鮮、日本,以後又經阿拉伯、埃及、西班牙傳到歐洲的希臘、義大利等地。1150年,西班牙開始造紙,建立了歐洲第一家造紙廠。此後,法國(1189)、義大利(1276)、德國(1391)、英國(1494)、荷蘭(1586)、美國(1690)都先後建廠造紙。
到16世紀,紙張已流行歐洲。中世紀的歐洲,據說抄一本《聖經》要用300多張羊皮,文化信息的傳播因材料的限制,范圍極其狹小,紙的發明為當時歐洲蓬勃發展的教育、政治、商業等方面的活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2、印刷術的影響
中國的雕版印刷大約在11世紀以後由阿拉伯傳的歐洲,12世紀左右傳到埃及,隨著造紙術的傳播,紙張先後取代了埃及的紙草,印度的樹葉以及歐洲的羊皮等,引發了世界書寫材料的巨大變革,14至15世紀歐洲開始流行印刷術。
印刷術傳到歐洲後,改變了原來只有修道士才能讀書和接受較高教育的狀況,為歐洲的科學從中世紀漫長黑夜之後突飛猛進發展以及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物質條件。
3、火葯的影響
中國在唐朝時期就已發明了火葯,並最早用於軍事。10世紀初的唐未,出現了火炮、火箭,宋時火器普遍用於戰爭。蒙古人從與宋、金作戰中學會了製造火葯、火器的方法,阿拉伯人從與蒙古人作戰中學會了製造火器。
歐洲人大約於13世紀後期,又從阿拉伯人的書籍中獲得了火葯知識,到14世紀前期,又從對回教國家戰爭中學到了製造火葯、使用火器的方法。火器在歐洲城市市民反對君主專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火葯的發明大大的推進了歷史發展的進程,是歐洲文藝復興的重要支柱之一。
4、指南針的影響
南宋時,指南針普遍應用於航海,同時傳到阿拉伯。13世紀初指南針傳入歐洲。指南針在航海上應用,導致了以後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的航行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這大大加速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