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性美術

創造性美術

發布時間:2022-07-18 01:27:21

Ⅰ 美術活動中如何培養幼兒創造

作為一所以「藝術教育」為特色的幼兒園,在以往的藝術活動中,我們一直存在著「重技能輕情感」「重教師輕兒童」的現象。教師在兒童藝術活動中,多以「像不像」作為評價兒童藝術活動的標准,教育過程中忽視兒童情感、態度的培養,把創造性的表現活動降格為機械的模仿、訓練。在貫徹《綱要》的過程中,我們反思自己的藝術教育...活動,分析兒童藝術活動的特點,用新理念剖析教師的教育行為、教育評價標准,我們的藝術教育觀念、教育行為發生著變化。 一、「像不像」扼殺了兒童藝術活動的靈魂——創造性 以繪畫為例,在我們關注「像不像」的時候,繪畫活動通常是這樣的四步曲:出示範例、示範、操作、講評。活動後,我們會收到每位小朋友的作品,他們畫的和教師的範例像極了,看起來大家畫得都很好,作為教師的我們也很有成就感。新《綱要》的學習,使我們學會了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我們來分析一下整個繪畫過程: ●示範的環節中,教師畫一步,孩子畫一步,教師畫什麼,孩子畫什麼,在這個過程中,兒童只是學會了照著教師的範例畫畫,脫離了教師的示範,兒童依舊什麼都不會畫、不敢畫,他只是一個被動的接收器,不是一個主動的學習者,更談不上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在操作環節中,如果教師認為太陽是紅的,孩子的筆下就不能畫出其他的顏色。教師用公認的造型符號代替了兒童的雙眼,孩子畫出的是教師眼中的世界。 ●在評價環節中,教師以「像不像」為評價標准,雖然教師一再強調:要和其他小朋友畫得不一樣,可孩子的作品卻像克隆的一樣,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正是教師的一步步示範,一句句步驟講解「辛辛苦苦」地剝奪了兒童的自主觀察和創造性表現。 很顯然,這樣的結果與《綱要》的理念是相悖的。那麼,我們的藝術活動應該追求什麼呢?在不斷地思索中,在無數次的觀念碰撞中,在一次次解讀《綱要》中,教師們認識到:感受、喜歡、大膽表現才是我們在藝術活動中應該追求的教育價值,我們的藝術教育活動不是以造就藝術家為最終目的的,藝術教育是通過藝術活動,提高幼兒對藝術的興趣,培養幼兒的藝術審美創造力,發展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藝術啟蒙教育。兒童藝術活動的發生和進行,是追求快感和美感體驗的過程,它所反映的只是他身邊的、經歷過的事物或兒童的想像、幻想。兒童藝術活動更多的需要情緒、情感的支持,所以我們應該變過去的「要我畫」為「我想畫」 「我能畫」。 二、「想不想」是兒童藝術創造活動的內驅力,教師要為兒童「大膽地想」「富有個性地想」創設條件 1.為兒童創設自由、輕松、和諧、積極的藝術活動氛圍,支持、鼓勵兒童「大膽地想」 美術活動是兒童「另一種語言」的表達過程,兒童用繪畫表達情感。「繪畫是兒童心靈的窗口,它反映兒童內心的情感世界」。教師要善於理解、接納和欣賞兒童美術作品所反映的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感受,要善於為兒童創設「想畫、敢畫、願意畫」的時間和空間,幫助他們大膽地表現對世界的看法和認識。在進行畫魚的美術活動中,針對幼兒喜歡看動畫片的特點,教師播放了《海底總動員》,動畫片馬上吸引了孩子的目光,激發了他們活動的興趣。讓孩子看動畫片並非放任幼兒,教師在觀看中提示幼兒認真觀察自己喜歡的魚的形態、變化,引導幼兒去捕捉自己的興趣點。「你們喜歡哪一種魚?」「它長得什麼樣,你能說一說嗎?」然後同家長、孩子們一起營造自己的「魚世界」。孩子們帶來了自己最喜歡的鯨魚模型、動畫魚、毛絨玩具魚,教師在班內安置了水族箱,家長帶來各種關於魚類的書籍。孩子們提出了許多關於「魚」的問題, 「魚為什麼有那麼多顏色?」「魚睡覺不閉眼是真的嗎?」「為什麼魚的尾巴長得不一樣?」教師將這些問題記錄下來,進行整理,有的又拋給孩子,有的請家長幫忙回答,有的需要教師和孩子進行現場觀察後再找答案。這個過程,看似與美術活動無關,其實這正是兒童感知魚、體驗魚、喜歡魚、探索魚的過程。隨後教師注意到孩子們有了捏魚、畫魚的需求,剛開始,只有幾個孩子在美工區用彩泥捏魚,教師立刻為孩子們提供了烤箱,將他們的作品烘乾,並和孩子們一起製作海底世界的背景圖。這一行動立即激發了其他孩子的創作靈感,他們紛紛為自己班內的海底世界出謀劃策,有的要剪魚、有的要畫魚、有的要折魚。教師為孩子們准備了卡紙、皺紋紙、牛皮紙、彩色橡皮泥、本色陶泥、牙簽、玻璃瓶、易拉罐、顏料等,教師發現沒有教孩子怎樣畫魚、捏魚,可孩子們畫得五彩繽紛,捏得惟妙惟肖,當教師從烤箱中拿出孩子們自己捏的作品時,孩子們高興得手舞足蹈,「這是我捏的!」「這是我的海馬!」「我的章魚真漂亮!」一個孩子們自己營造的「海底世界」呈現在每一個孩子面前。巨大的成功帶給孩子無比的自信,更激發了他們進一步探索的願望,他們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到活動中來,教師提供的豐富材料激發了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2.創設富有探索性、創造性的環境,支持兒童「富有個性地想」 美術活動是幼兒喜歡的—『種形式,孩子喜歡的是過程,而對於結果是不在意的。兒童美術最大的特點是兒童主觀和情感的表達,每位兒童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感受各不相同,兒童美術活動帶有鮮明的個性,教師應對兒童富有個性的表現予以鼓勵,支持兒童大膽地想。在「我是小小坦克手」活動中,教師首先和孩子們共同參觀了坦克訓練基地,各式坦克的型號、速度、作用,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偌大的坦克試驗場更是激發了孩子們的探究慾望,「為什麼坦克的跑道是拱形的?」「為什麼坦克能走坡路啊?」在乘坐坦克之後,大家對坦克的作用了解得更加全面而且具體。尤其在聽完坦克叔叔講關於每』一輛坦克的故事後,一種神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與各式坦克、與英勇的坦克叔叔合影留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孩子對於坦克的認識都

Ⅱ 怎樣理解美術是一種富於創造力的造型藝術

美學是從人對現實的審美關系出發,以藝術作為主要對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審美范疇和人的審美意識,美感經驗,以及美的創造、發展及其規律的科學。美學是以對美的本質及其意義的研究為主題的學科.美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

研究的主要對象是藝術,但不研究藝術中的具體表現問題,而是研究藝術中的哲學問題,因此被稱為「美的藝術的哲學」。美學的基本問題有美的本質、審美意識同審美對象的關系等。

任何一個美術作品是再現性跟創造性的統一,都是必須在現實基礎上經過主觀意識加工創造出來的,因此你可以縮小再現性的范圍→造型藝術這個方面。這個論點一定是圍繞著「主觀創造性」跟「客觀再現性」來展開的。

在國美,央美都有造型基礎這門課,這為了培養美術造型能力,造型能力就是畫畫技巧。美術籠統的說就是造型藝術,就是富於創造的造型藝術,沒有創造力,沒有思想的美術作品是死的。

(2)創造性美術擴展閱讀

美學與哲學

在與美學相關的學科中,美學與哲學的關系最為密切。美學本身就是一門哲學性質的學科.這是因為:

美學的基本問題就是一個哲學思辨性質的問題。任何理論的形成及其性質取決於它的提問以及提問方式。這里所問的美。不是具體的美的事物,而是使一切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

這種把人的注意力從雜然紛陳的感性現象引向統攝一切的抽象的本質,從變動不居的美的事物引向恆久不變的美本身,顯然是遵循了古希臘形而上的哲學傳統。

同時,美學學科體系的構建也深受當時哲學的影響,其學科框架、理論範式以及思維方式都帶有同時代的哲學印記。另外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歷史上的大美學家幾乎都是大哲學家,而較少是文學家或藝術家。

最後,西方現代美學與哲學的復雜關系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美學與哲學難以分割的關系。表面看西方現代美學拒斥哲學,但它所拒斥的其實只是西方傳統哲學,它所依附的仍是西方現代哲學。

Ⅲ 美術活動時,為什麼要注意促進創造性思維

前言:現在家長都想要提高孩子的各種技能,有一些家長會選擇送孩子去學習美術,覺得美術是培養孩子氣質和能力非常重要的活動之一。在美術活動的時候,為什麼要特別注意促進人的創造性思維呢?

三、美術需要發揮創造性

大家都知道美術行業也是一個需要創造能力的行業,所有人畫的畫面都是不一樣的,這是因為每一個人的思維模式也是不一樣的,同一個場景很多人畫出來的畫面也是不一樣的,而且展示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使用的色彩也是不同的,這都是因為每一個人的創造思維能力不同。

Ⅳ 怎麼理解美術是一種「富於創造力的造型藝術」

美術是造型藝術,無論寫生還是設計,都是需要作者的創造,即使寫生也需要作者進行整理調整,並思考表現方式,必須有創造力。

Ⅳ 如何對幼兒創造性美術活動進行指導案例

一、首先營造富於創造性思維的條件 創造性思維的成分主要是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而求異思維又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因此在創造性美術活動中我特別注重幼兒的求異思維的培養,以促進幼兒思考問題的流暢性,解決問題的變通性,探索問題的獨特性。 1、創設良好的精神環境 (1)尊重孩子的所思所想,讓孩子成為美術活動的主人 尊重孩子的所思所想,讓孩子成為美術活動的主人,這是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前提。相信孩子,是孩子發揮創造力的興奮劑。傳統的美術教育模式,死氣沉沉,孩子圍著教師的指揮棒轉,教師畫一筆,孩子跟著畫一筆,完全局限了孩子自由想像發揮的空間,忽視了孩子創作的主體地位,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力。教師應不斷的給孩子提供創造性嘗試創作的條件,引導孩子的思維經歷單向、多向、正向、逆向、側向等過程。在這種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影響下,幼兒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思維得到尊重,並得到充分施展,這就為發展幼兒創造思維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和更加廣闊的空間。例如:在一次美術活動《心中之星》中,圍繞「神舟五號」升向太空的事情,我讓孩子們來做名宇航員和楊利偉叔叔一起到太空去,去探測宇宙的奧秘。孩子們發揮了無窮的想像力,當我在巡視時,發現每個孩子的作品都有他的故事。在活動最後,孩子們介紹了自己探測到的星球,龍龍說:我探測到了大蝴蝶星球,這個星球上的蝴蝶特別多,又特別大。整個畫面顯現出美麗的情景,誇張的蝴蝶表現手法,與我們平時看到蝴蝶截然不同。於知非說:我探測到的是蘋果星球,這個星球上的蘋果不長在樹上,是長在地上的。魏明睿說:我探測到的是個格子星球,我和媽媽在這個星球上玩踩格子的游戲。一時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星球:梯子星球、送花星球、數字星球、草地星球、波浪星球……,盡管用成人的眼光來看有點可笑,但卻是顯現出成人無可比擬的大膽想像力和創造力。活動中,孩子的創造性得到了表現,大大開闊了幼兒思維空間,更感受到了自身創造的樂趣。 (2)為孩子創造一個寬松、愉快的精神環境是開展美術活動的先決條件。 孩子只有在寬松、愉快、平等的條件下,才能夠去大膽創造,他們的作品才是真正具有創造性的作品。所以,當孩子把自己的作品呈現在教師的面前時,教師要努力發現作品中的優點,哪怕只是一點點,也要給予孩子鼓勵,可以告訴他「你用的顏色真多,真漂亮。」「你能畫出這么多不一樣的線,你真棒。」「你做的和別人的都不一樣」等等。讓孩子知道,自己能行,自己很獨特,從而樹立孩子的自信。 2、創設豐富的物質環境 (1)提供幼兒繪畫的線索,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創造性思維 提供幼兒繪畫的線索是指向幼兒提供一些繪畫的懸念,誘發幼兒想看、想知、想做的好奇,從而讓他們去發現、去思考、去想像、去創造出豐富的美術形象。教師所提供的線索必須與幼兒的生活有關或是幼兒感興趣的。如:美術活動《魚》,我在活動前先讓幼兒觀看海底世界的碟片,與幼兒一起從網上尋找海底有些什麼動物、植物,讓幼兒有初步的了解,幼兒對海底世界有了興趣再開展活動。在活動中我讓孩子們看喜歡的動畫片片段《小美人魚》進入情境當中:自從美人魚愛麗爾與王子結婚後,愛麗爾生了個小寶寶,小寶寶每天到大海邊玩,上了海魔的當,使小寶寶也變了條魚,人們叫她小美人魚,這下急壞了小美人魚的爸爸媽媽,爸爸媽媽請求國王幫忙,於是國王命令海里所有的魚兒一起去找小美人魚。國王的命令一下,許多的魚都來了花豬魚、箭魚、玻璃魚、鉛筆魚、滿天星魚……,(在這過程中讓幼兒欣賞幻燈片《海里的魚》)國王說,就這點魚太少了,不能從四面八方進行收索,讓我們一起幫國王的忙吧,請出更多的魚來。孩子們被帶入活動的情境當中來,構思著畫出不同的魚來,有的孩子說:我的這條魚身上有許多的星星,晚上出門也不用點燈,這樣能很快找到小美人魚了;有的說:我畫的這條魚身上有一根管子,這根管子就象雷達,它能辨別小美人魚的位置,這樣能更快地找到小美人魚。整個活動我沒有示範畫魚的方法,充分提供了幼兒想像的空間,有意思的是,孩子們還為自己的魚取了各種有趣的名字呢。 (2)美術活動的最大特徵是創造性,而豐富的材料是發揮幼兒創造性的物質基礎。 在蒙台梭利看來,兒童是永恆的求知者。他們「從周圍環境中吸收各種信息,並將它們納入自身」(Montessori,1967年 a/1949,p.66)。兒童並不是被動的經驗接收者。在一個經過精心設計的、引起學習者興趣的環境中,兒童會有目的地、自由地與環境相互作用,同時產生自己的想法,為了能讓兒童作出及時的反應,在兒童進入環境之前必須做精心的准備。 孩子通過擺弄、操作這些材料,不僅使自己的創造慾望得到滿足,還會在探索中獲得學習經驗。同時,豐富的材料便於幼兒自由選擇,而多種材料又可以引發幼兒的不同創意。 所以,結合我園的課程園本化活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為孩子提供了多種材料:吸管、毛線、小棍、糖紙等,並請孩子一同收集,使孩子從中感到一種樂趣,一種責任。 二、內容的多樣性 內容是為目標服務的。有了適合幼兒發展特點的目標,那麼選擇內容顯得極為重要。如果說老師給幼兒的創作內容,所提的要求限制了幼兒可能有的想像,幼兒的創造力便無從發揮。 通過美術欣賞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 現代派大師的繪畫,大部分是用抽象和變形的符號表達內心的感受。從小讓孩子接觸抽象藝術,能拓展幼兒的思維空間,促進單一思維向多向思維、立體思維發展,讓幼兒的繪畫進入一種本質的崇高的審美精神境界。與孩子們一起欣賞米羅的藝術作品,是一件極為賞心愉悅的樂事。幼兒期對圖像的認知,處於一個象徵時期,他們以自己的主觀的認知,來象徵性地表達客觀,他們的思維猶如天馬行空,在大海、天空、宇宙中自由飛躍,他們不是畫所見,而是畫所知。所以,孩子的心靈和米羅的心靈極易溝通。在欣賞一幅幅作品中,米羅的圖像沖擊著孩子們大腦中的映像系統,這些圖形是什麼?怎麼和我們生活中見到的不一樣。噢,原來是米羅爺爺心中的印象。米羅的符號啟動了孩子們的想像系統,他們興高采烈:我看到了太陽和紅風箏在戲耍;我看到了小紅蘿卜在做早操,我看到了小毛毛蟲在吵架……。順應著孩子們熱烈情緒,我高聲叫嚷:我們也來學米羅爺爺的符號,畫出自己心中的夢境!「好!」孩子們歡呼雀躍;我要畫小鳥跳舞!我畫太陽洗澡!孩子們的思維一經開通,圖形自由流暢,一幅幅充滿童趣幻想的圖形,活躍在孩子們的紙面上。教育是傳道授業,如果將技術喻為業,想像力創造力比作道,我們更需要傳道之師,而不是成為一般的授業之人。

Ⅵ 淺談創造性美術教學的文獻類型有哪些

著名的未來學家奈斯比特指出:「處於偉大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需要的是創造力……」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觀念的更新,怎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怎樣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和優良個性品質的形成,已成為檢驗教學成敗的關鍵。在這大力倡導創新教育的今天,美術教育教學更應該發揮出它所具有的獨特作用。
結合當前我國美術教育現狀,我認為美術教育應強調以學生創造性的充分發展為核心來整和其他能力的全面發展,使學生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需要。
一、什麼是創造力
國外早期對創造力研究的心理學家吉爾福特,從智力結構上把創造力與一般的智力區分開來,他認為創造力由集中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構成,而發散性思維是其核心部分。心理學家托仁斯在吉爾福特的基礎上提出創造性思維具有流暢性、變通性、新穎性三個品質特徵。我國長期受這種智力形式說的影響,一般認為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較高的智力:如同傳統觀念一樣,認為一個有創造力的人是絕對聰明的,並往往把智力等同智商(IQ)。後D·W·麥克隆(1962)對數學和建築學方面有創造力的人的研究發現,高智商的人並不一定具有高創造力,智力不是構成創造力的全部。許多學者都認為,創造力的核心不是高智力,而是創造性思維和個性品質。可以說,創造力是一種與理性接緣的智力和與感性接緣的智慧共同的結晶。我國學者一般都認為,創造力有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技能和創造性人格構成。
在美術創造中,創造力體現在對感性形象的把握和組織上。沒有創造就沒有美術,美術作品的獨創性正是其價值所在。美術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人的創造力。
二、美術教育中創造力普遍存在著嚴重的不足
當今的美術教育片面重視理論知識和技能傳授,把傳授專業技能技巧作為掌握知識、發展理智的根本途徑。在教學中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只能被動接受一套死的表現方法,從而抵消和壓抑了直覺的作用,也抹殺了學生的靈感和天賦。
還有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於臨摹,忽視了學生的個性表現,常常通過臨摹灌輸給學生一些模式化的東西。如此下來,學生的創造力就會在臨摹中逐漸減弱,習慣依葫蘆畫瓢,直至這種習慣性思維占據了學生的腦海,並形成一種定勢,畫出來的畫就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他們不會知道繪畫是來源於生活,他們不懂得通過自己觀察發現各種形態特徵各異的物象。臨摹教學使學生對生活中的美無動於衷,對生動有趣的物象不會畫,也不敢畫。所以在老師讓學生創作時,學生會說:老師,太難了,我什麼也不會畫。或者畫出來的房子、樹木千篇一律,沒有創造性。主要的原因就是學生長期臨摹,缺乏想像力的訓練,即使有一些寫生訓練,也是以固有的模式去畫某一個東西,一成不變。學生的畫沒有情感,便失去了個性。久而久之,就喪失了創造的能力。
還有就是在美術作品的評估時,一些教師往往只以象不象為評價作品的標准,忽視了藝術中的多元文化宗旨,嚴重地壓抑了學生創造力的發展。老師不僅讓學生臨摹范畫,更要臨的像,所謂成績評定就是越像越好,從而帶來的後果是學生作業的呆滯、僵化和千篇一律。這種像不像的說法,要求學生把技術放在第一位,不注意讓學生通過觀察,表現豐富多彩、鮮明生動的典型形象,表現自己的生活認識和感受,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現在學生的能動性。
三、如何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美術教育的課外活動正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它為教育教學服務,我們可以通過豐富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藝術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⒈ 培養創造性思維
所謂創造性思維就是突破單向的思維模式,多維度運用一切已知信息,使之融合並產生新質。
創造性思維更多的在於善於綜合運用各個方面的智慧,形成新的成果。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過欣賞別人的作品,理解作品中的精神內涵,色彩變化、筆觸、肌理等美感效果;挖掘其內在的想像潛能,拓展思想,從而產生新的思想。例如,梵谷的畫是熱情而富有表現力,其中一部分思想就是汲取了中國繪畫和日本浮世繪的營養而成。在追求二度空間平面性的創作理念的同時,利用線條描繪物象輪廓,再加以著色,不添加光線的明暗變化,但突顯色彩和線條機能。在構圖上擺脫了傳統透視的深度,將向日葵處理成平面裝飾性的樣子,並用他那粗硬的線條勾畫出葉莖罐的輪廓,顯示出向日葵那頑強的生命力。梵谷認為繪畫的重大使命是色彩,色彩不應是靜止的,而應該是跳動的。他用深厚的塊面,彎曲的線條和具有節奏的筆觸神奇地表現所描繪的對象。而且受浮世繪的影響,選材開始趨於生活化、優雅化。他之所以不倦地畫向日葵,那是因為在他眼裡向日葵不是尋常的花,而是太陽之光,是光和熱的象徵,是他內心對藝術事業狂熱追求的寫照。學生在欣賞的同時,老師可以組織一次討論,鼓勵學生立足於自身實際,將自己的內心世界以獨特的方式大膽地表現出來,也可以對他人的作品發表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在輕松、愉快、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中,有利於學生敞開心扉,宣洩釋放自己的真實情感。那將非常有利於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⒉ 充分利用資源進行創造力的培養
① 運用多種課堂形式和教學手段引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在美術課上老師乾巴巴地說教,學生聽的垂頭喪氣。本來具有情趣、表現自由的美術教學變得枯燥乏味。這樣的教學不僅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會讓學生更加厭學。因此,一堂生動有趣的美術課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必要手段。「教學過程中創造引人入勝的情景,即教學過程中引用有趣的例子、實驗、離奇的事實,可以稱作教學上情感刺激的方法之一」(巴班斯基),其中涵蓋的道理就是要求我們美術教師要充分研究所教內容,力求找出某些關鍵點,從那裡揭示出某種新的意外的、超出學生主觀預期的東西。
首先是在美術教學中積極採取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影視、錄像、多媒體、范畫、參觀、故事、游戲、音樂等方面,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境,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
這一點本人在教學中已經充分得到證實。當我在講一年級的《我心中的太陽》這課的時候,學生對很平常的太陽不感興趣,所以意興闌珊。於是我開始講了一個關於太陽的故事,並製作了一個課件,裡麵包括了音樂、故事、圖片、范畫、游戲等形式,結果一堂課下來,效果非常好。學生不僅了解到了太陽,還大膽想像太陽的樣子,想像著它的表情等,學生興致高昂,在這種無拘無束的氛圍里,學生能自由地發表、展示自己,也讓他們自由奔放和新穎地想像,充分引發了他們的創作靈感。
其次是注意調動積極的情感因素,引發學生的快樂情緒。當講到五年級《對著鏡子笑起來》一課的時候,我先請同學自己拿出鏡子來照著笑,但是大家都笑的很拘束,後來我就叫一位平時在班中很調皮的學生到上面來才表演,即興發揮,結果他居然趁我不注意朝我做了個大鬼臉,大家都鬨堂大笑,我也就假裝不知道,大家的熱情都調動起來的時候,再請其他表情豐富的同學上來表演給大家看,這個時候的氣氛是最活躍的,我讓學生再照鏡子中的自己,大家處於興奮狀態。那麼,離他們的創造也就不遠了。
② 加強美術教育與其它學科教育的橫向聯系,擴大創造空間。
知識經驗是創造的原料,思維加工的素材,創造常是知識經驗的重新組合。沒有足夠的信息貯備難以進行創新活動。日本的一項調查發現,學過三個專業的創造性居首位,具有兩個專業基礎的次之,只有一個專業的創造性居最末。可見知識經驗的多少與創造性有著直接的關系,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有利於創造。
因此美術學科與其它學科對話、交叉、融合,是21世紀美術教育發展的趨勢。
現在小學里把美術課和音樂課綜合起來統稱藝術課,就是為了使學生能通過音樂欣賞,充分體驗蘊涵與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從而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在美術課上,老師可以嘗試用一些優美的,具有積極意義的歌曲作為背景音樂,讓學生在創作的時候一邊欣賞音樂一邊創作。比如我有一次在講《創意無極限,快樂大錯位》這課時,我讓同學聽了交響詩《小巫師》,同學們展開了豐富的想像,激發了靈感和創作的熱情。他們拿起手中的畫筆,有的繪畫出小巫師的有趣形象,有的畫小巫師因偷懶而被逮到的委屈的表情有的畫出小巫師騎著掃帚翱翔藍天的快樂模樣……就這一首交響詩使同學們繪畫出了這么多優秀的作品,作品充滿了稚嫩,洋溢著創新的靈氣,閃爍著創造的智慧火花。
③ 利用當地的美術資源,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和關注生活,積累豐富的視覺經驗,用美術的方式表達出來。
現在美術教育的對象大多數是一些不以美術專業作為自身的終身專業的學生,對他們所實施的教育就應該是生活美術教育。應該突破純粹的寫寫畫畫,增強學生與現實生活和現實社會的聯系和互動。生活是藝術的源泉,生活中處處有美術。教師可以創設各種條件,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情景,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積累生動的表象,領悟美術在實際生活中的獨特價值,激發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參與表現美和美化生活的探究精神與學習動機。
老師可以組織一些寬松式、游戲式的美術活動,比如到校園外通過觀察作畫,也可以選擇一些特殊場所,在畫布上自由作畫。完成後還可以放在校園里展出,讓學生和老師共同見證各自的進步。
四、培養創造性人格
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創造力,激發學生對事物的敏感和視覺的敏銳性,滿足其豐富的生命情感的需要,進而敞開對人生的理解。
美術教育不但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且要培養良好的創造性人格。通常一些學生在創作開始時有許多構思,可是因為對不確定性產生畏懼的心理,只能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地去做,總是把自己束縛在一種技能、一種題材或一種風格中。這時老師就可以開展一些有趣的塗鴉游戲,使學生體驗到冒險所帶來的驚喜,認識到失敗和成功都是相對的。但也有一小部分的學生有點成績就得意忘形,碰到一點挫折就一落千丈。老師就要幫助這些學生樹立自信,使其認識到美術創作中個性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以揚長避短的心態來肯定自己的個性。
美術教育的主旨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培養的良好的創造性人格,將對他們一生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21世紀是一個高科技的世紀,是科技、經濟文化、社會協調發展的世紀。作為一名未來的教育工作者,必須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更新美術觀念,使美術教育發揮其作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的動手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得以真正的提高,使其內心的情感,滲透到藝術家所表現的豐富情感世界中去。在藝術的熏陶下,其身心不斷地得到愉悅,從而使心靈得以升華;並由此逐步實現完美人格的創建和全面素質的提高,讓美術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
參考文獻
[1] 陳龍安 《創造性思維與教學》 北京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1999.6.
[2] 章志光 《小學教育心理學》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1.
[3] 魏志英 《淺談對美術教育中「綜合」的認識》 《中國美術教育》2005 第一期

Ⅶ 美術創造力的重要性

1、從來個人本身出發。創自造力是衡量一個人聰明與否的重要標准。
聰明的大腦要符合什麼條件
第一,同樣的作業,頭腦聰明的人無需怎樣努力,就能輕松做完;參加各種考試,無需挑燈夜讀,就能輕鬆通過而且成績優良。
第二,處理問題靈活而且有創造性。聰明並不是指體力和技能,而是指能力,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未來的社會需要創造型人才。探求未知世界規律和原理的科學家、塑造不朽光輝形象的文學家、善於經營理財的企業家、發明設計新產品、搞革新的工人以及在各行各業中有所作為的人……這些都是創造型人才。要成為這樣的人,都必須具備創新精神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由此可見,從小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是多麼重要。

Ⅷ 幼兒園如何開展創造性美術活動

【關鍵詞】創意;美術;興趣;想像力;創造力

《綱要》指出:「幼兒園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的創造性的表達。」「幼兒園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活潑、主動的教育過程。」萌發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創新意識,是幼兒期創新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傳統的美術學習方式中,過分地突出和強調的是機械的模仿及強調知識的接受與技能的掌握,幼兒的學習被控制在「你說我聽,你示範、我模仿」的被動接受過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被冷落。再走向素質教育的今天,將轉變的教育觀念轉化到幼兒創意美術活動的實踐當中來,我們也曾為這一問題而苦惱。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開展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經過進一步的研究和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轉換思想,更新理念

教師要確立以「幼兒發展為本」的觀念,滿足不同差異幼兒的需要,鼓勵每一個幼兒積極動手,鼓勵引導他們擁有獨立的自發的藝術傾向和創造。同時教師有計劃地教導幼兒學習一些基本的製作技巧,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才能為幼兒更好地自由表達而插上的飛行翅膀。

以前教師准備的材料較單一,除了紙就是顏料,現在的教學中,各種廢棄材料:紙巾筒、紙盒、一次性筷子、冷飲棒、廢報紙、塑料袋、塑料杯等都變成了我們的教學內容,為幼兒創造力的培養提供必要的條件。同時教師要注意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滲透幼兒創造性思維品質和習慣的培養,豐富幼兒經驗,擴大幼兒知識面;可利用文學作品、音樂作品,引導欣賞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擴展幼兒視野;在美術活動引導中鼓勵幼兒盡情插上想像的翅膀來飛翔,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二 、營造充滿創意藝術氛圍的環境。

創設具有開放的、新形態的、充滿創意藝術氛圍的教育環境是幼兒園開展創意美術的切入點。重視環境的潛在教育功能。

(一)同伴的創意作品激發幼兒的創造思維

我們在每班的門口裝置了作品展示欄;並且每個班在園里有對外開放的作品展示架,提供了這些框架後,我們孩子的作品就展示在這兒,這是孩子們階段性美術成果的最好展現,也為孩子們創設一方藝術交流的天地。

(二)用家長的設計靈感來為孩子開辟一個展示舞台

除了孩子,家長也是我們藝術環境的參與者,我們每年都組織家園教玩具製作大賽,作品要求是家長和孩子們用生活中的廢棄環保材料構思、製作的,我們有個作品展示廳,裡面陳列了家長與孩子的智慧結晶,有的新奇製作出人意料,奇思妙想讓人耳目一新,深受啟迪。孩子們參觀時都津津樂道的向同伴講解自己的作品和與父母製作中的趣事。

(三)用名家的抽象藝術激發幼兒的創造思維

我們首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創設了優美、生動、富有情趣、具有感染力的環境,我們的藝術走廊上畫著世界著名畫家的抽象畫作品,給幼兒欣賞人類最優秀的藝術精品,讓幼兒直接與大師對話,直接感知藝術的魅力,使之從小具有良好的審美情趣。

Ⅸ 美術生畫畫是創造性思維嗎

美術是一門以創造性為主的課程,由於我國傳統的美術教育過於重視對學生的專業技能以及繪畫基礎的培養,忽略了創造性思維,對專業美術學生自身發展的重要意義。

Ⅹ 如何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繪畫作為美術活動的一部分,是一種視覺藝術,是手、眼、腦共同參與的活動,傳統的藝術教育一灌輸為主,以臨摹和寫生為主,往往會使幼兒認為:只有教師灌輸的東西才是正確的,一旦離開了這些東西,他們就無能為力,更談不上自由創作,反而捆綁了自己,幼兒的學習被控制在「你說我聽,你示範,我模仿」的被動接受過程中,幼兒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被冷落。那麼如何在繪畫中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幼兒的創造思維呢?使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發揮幼兒在認識活動中的主體性呢?
一、創設寬松的環境,激發幼兒自主地思維
情境教學能把概念具體化,傳授方式趣味化,能使幼兒的認識與情感相結合,使思維與形象統一,變灌輸為感悟,變說教為體驗,使幼兒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多方創造條件,為幼兒主動學習提供時間機會,讓幼兒與環境與同伴與老師一同進行多方為互動,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在幼兒積累了一定數量的表象,掌握了簡單的繪畫技巧基礎上以趣激學,引導幼兒主動積極地學習,自主探索獲得知識。
1、直觀演示,創設形象情境。
幼兒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具體動作思維,直觀形象思維處於優勢地位。利用直觀演示法可以寓教於樂,在教學中,我運用電教設備再現教學內容情境或收集與內容相關的實物,圖片創設情境等,讓幼兒入情入境,借境悟理,進行自主學習。如:在繪畫《各種各樣的汽車》活動中,我與幼兒共同收集了各種各樣汽車的模型玩具,圖片,並布置了《中華汽車展》環境,幼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對汽車發生了興趣,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以愉快的心情參與到直接感受各式各樣的汽車中來。由於每個幼兒對汽車都有一定的認識,大大激發了幼兒的創作熱情,在作畫中,非常自如,積極主動,想像力也非常豐富。
2、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激發幼兒創造。
因為幼兒對美的感受,對新鮮事物的興趣往往非常直接的視覺現象,於是,我在教室中的各個區域、角落留出空間,讓幼兒把園內外、節假日游戲玩時的所見所聞充分展示,注意讓幼兒多看、多聽、多練,盡可能讓幼兒去接觸五彩繽紛的世界,多感受周圍的一切,並指導他們用筆畫下來,加深印象,如:在畫《寬廣的馬路上》時,有的畫出了人來人往的場面,有的畫的是大大小小的車輛、房屋、樹木,還有的則畫的是在買東西的場面……,這些畫既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又充滿了童趣,幼兒的創作激情高,畫的人物,內容也不一樣,一派熱鬧的景象,畫完後還饒有興趣的介紹起自己的作品來,幼兒的好奇心,表現欲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不僅增長幼兒知識,還促進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力發展,激起了思維主動性。

閱讀全文

與創造性美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
供電方案有效期 瀏覽:684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
志誠商標公司上班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