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中國科技館的某項發明

中國科技館的某項發明

發布時間:2022-07-14 18:56:16

1. 中國科技館新館都有什麼項目

中國科技館新館中常設的展覽及展廳以下幾種:

華夏之光。本展覽主要展覽的是古老的中國曾經在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領域取得過輝煌的成就。其中主要包括中國古代的科學探索、中國古代的技術創新、華夏科技與世界文明的交流和體驗空間五個展區。

(1)中國科技館的某項發明擴展閱讀:

參觀中國科技館新館的優惠辦法:

個人:未成年人憑有效證件在成人陪同下可享有免費參觀(成人須購普通票,限攜一名未成年人)。

團體:學校組織的30人(含)以上中小學生團體,按照《中國科學技術館學生團體免票協議》可享有免費參觀。

1.2米以下有成人陪同的兒童(限一名)、65歲以上老人、現役軍人、殘疾人、烈士家屬、兩院院士、正高級職稱以上科技工作者。憑有效證件參觀享有全年免費(只限主展廳)。

5月1日,省部級以上勞動模範憑有效證件;7月1日,省部級以上優秀黨員及優秀黨務工作者憑有效證件;9月10日,教師憑教師證;重陽節(農歷9月9日),60歲以上老人。

2. 科技館里都有什麼

以中國科學技術館為例:

1、公道杯

古代漢族飲酒用瓷製品。杯中央立一老頭或龍頭,體內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管的上口相當於老人胸前的黑痣高度(或龍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科學技術館

3. 中國科技館新館都用了啥技術啊~簡單的說明下~3q

(一)
科技館在新世紀科普工作中的

地位和作用淺析

我們有幸生活在人類文明正在跨入新世紀門檻的歷史時代。

人們的工作、生活、思維方式正在經受飛速發展著的科學技術的無情挑戰。

經濟科技化和科技社會化,已經成為我們時代的鮮明特徵。

面對大力提高公眾科技素質這一世界各國共同關切的重大課題,現代科技博物館作為一種嶄新的公益設施和傳播媒體應運而生,並且得到迅速發展。

方興未艾的科技館事業

科學啟蒙時代,人們對自然界動植物以及礦石、化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採集的標本,通過「自然博物館」進行收藏和展示。這些成果不僅可供科學家研究,而且在對公眾開放之後也起到了社會教育作用。這是第一代科技類博物館。

20世紀以來,物理、化學、數學等基礎科學和紡織、機械、電子、交通等工業迅猛發展,對人類社會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工業革命的驕人成果,諸如蒸汽機、火車、汽車、飛機、電話、發動機、發電機等科技發明及其歷代產品都進了工業技術博物館並向公眾展示。人們可以從中看到科技發展的軌跡,感受科學家、發明家的智慧。這是第二代科技類博物館。

20世紀40年代以來,科技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人們已經不滿足於從學校、書本、媒體和陳列式的工業技術博物館里了解科技,科學家、教育家、企業家也在為如何開展科技教育和更有效地贏得公眾對科技成果的支持而冥思苦索。1937年巴黎發現宮開館,它標志著一種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於一體的新型科技博物館誕生了。此後,德意志工業科技博物館、美國舊金山探索館等科技館在科技展示內容和表現手段上不斷發展和完善。60年代以來,世界各發達國家和不少發展中國家,都對這一新興的科技傳播媒體給予高度重視,並將之做為國家重要的公益基礎設施加以興建,第三代科技博物館從而得到迅速發展。現在,世界各國已建立開放的科技館達到1000餘座。僅法國就擁有各類科技博物館250多個,其中國家級的5個,包括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巴黎維萊特國家科學工業博物館。

我國科技館事業從80年代起步,至今也有了可觀的規模,取得了可喜的業績。今年4月29日,中國科技館新館建成並開放,以此為標志,我國已經具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級科技館和天津、安徽、江蘇等一批新建成的規模較大的省級科技館,還有相當多的省市正在改建和籌建科技館。

江總書記1994年首先參觀了天津科技館,贊譽它是一項「育人工程」,今年4月12日又為中國科技館新館題詞:「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這一重要指示將對我國的科技普及工作和科技館建設產生巨大的影響,標志著我國科技館事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

現代科技博物館在科普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增強

科技博物館的產生、演變和目前這一事業在各國的發展狀況已如上所述。不難看出,正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引發了科技博物館展教思想、展教內容、展教方法的不斷變革,並逐步演變成科技博物館或科學中心。

在展教思想上,現代科技館強調「邊動手、邊動腦」,認為問題比答案更重要。展教重點不是傳授知識,而是開發人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公眾對科學技術的強烈愛好和興趣,讓觀眾了解如何發現知識和運用知識,引導公眾投身於科學事業。

在展示內容上,現代科技館打破按基礎學科和產業技術進行分類的模式,以環境科學、生命科學、信息技術、能源技術等多學科交叉綜合的內容做為重點展示主題加以組織和展開。這樣也更加貼近社會、貼近生活,符合公眾需要。

在展示手段上,現代科技館不僅改革靜態陳列方式,大量使用聲、光、機、電等動態技術,而且開始引進計算機技術、模擬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互聯網技術和現代影像技術等先進手段,強調觀眾在各感官參與的基礎上,提升到智力參與的高度。九十年代互聯網技術發展之後,「上網」又成為各國現代科技館的普遍趨勢,世界各著名科技館都已「網上有名」,「博物館的信息化」或「電子化博物館」使得科技館在科學傳播、社會進步上發揮了更加積極的作用。

顯而易見,這樣的現代科技博物館既是科技發展和知識經濟時代的產物,它又反過來作用於國家、社會和公眾,能夠產生間接的卻是重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科普工作是一項有明確目的的科學活動,它的內涵和過程表現為「以各種方式向全社會傳播科學技術,實現知識的擴散、轉移和形態轉化,以達到預想的社會、經濟、教育和科學文化效果」。我國已經把科普工作的意義和作用定位為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提高國民的科學素質,提高人們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能力,提高文明程度和精神生活質量。當前,科普工作更具有反對迷信,反對偽科學和邪教,維護社會穩定的重大現實意義。

科普是一項系統工程,包含豐富的內容。國內外的科普實踐證明:現代科技館做為一種新興的社會公益設施,它在科普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

(二)
新落成的中國科技館,外形猶如一個巨型魔方,位於北京的國家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內。這次建成的新館是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現代化綜合性國家級科技館,共分為「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五大主題展廳,設有公共空間展示區和宇宙劇場、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四個特效影院,還設有若干實驗室、教室、科普報告廳和多功能廳等輔助設施,並將開設數字科技館。

新館一層,是科技館「大型」展品最多的地方。從東門進入,參觀的人們會看到科普長廊,由各種齒輪、連桿、氣缸、活塞等組成的復雜機械裝置「機械旋律」;從南門進入,是高47米的世界上最大的室內雕塑「生命螺旋」……

作為目前國內唯一綜合介紹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科普展覽——位於新館一層的華夏之光展廳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自豪」。華夏之光展廳,是目前國內唯一綜合介紹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展廳。該展廳面積2300平方米,與舊館相比,不僅面積增加了一倍,在表現形式也有很大突破,基本上所有的展品都能動、能玩、能演,大大提高了展品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整個展覽巧妙地運用了各種先進的展示手段和信息技術,將古代的科技文物和文獻記載轉變為可動模型和互動展品,讓觀眾在親身體驗與操作中,了解古代發明的構造及其原理。展廳布置也力求復古求真,陶寺古觀象台、水力紡紗機等特色展品可以讓觀眾身臨其境地體味先賢的偉大創造,了解古代發明的構造及其原理。

腳踏水車 龐大的架構完全真實再現人力取水的過程,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坐上去,體驗一把,腳踏取水的樂趣!

新館二層的探索與發現主題展廳分為A、B兩廳,共有166個展項、220件展品,分為宇宙之奇、物質之妙、運動之律、聲音之韻等八大展區。與「門捷列夫」對話展現元素周期律的發現過程;自行設計一個小球運動路線的「小球旅行記」;盪盪鞦韆也能學到知識的「共振鞦韆」……多種表現形式相結合的展品充斥著科學的基本原理。在體驗的幾個展項中,利用綜合性多學科高新生物識別技術連接的展項「尋找自己」給參觀的人們印象最深。展覽以機械互動、視頻演示、幻影成像等多種表現形式,圍繞科學探索的若乾重要方向搭建展覽框架,按照「問題比答案重要,過程比結果重要,方法比知識重要」的原則設計展項,採用多種展示手段相結合的方式,營造探索與發現的科學實踐情景。通過使人們能感受人類探索自然過程中史詩般的震撼,啟迪科學精神,通過使參觀者融入科學實踐的體驗之中,享受探索過程的快樂和啟發。

科技與生活展廳位於新館三層,分為衣食之本,健康之路,居家之道,信息之橋,交通之便,機械之橋六個主題展區,約300項展品。展廳以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作為貫穿整個主題展廳的核心脈絡,配合多樣化、情景化、藝術化的展覽形式,傳播科技以人為本的觀念,不僅關注科技發展給社會生活帶來的巨大改善,同時展現人類為應對共同的挑戰做出的探索和努力,讓參觀的人們在參觀和體驗中進行思考和領悟,感受科技創新為人類帶來的福祉和恩惠。

挑戰與未來展廳位於新館四層,分為地球述說、能源世界、海洋開發、太空探索等七個展區,共138件展項。展廳依據「挑戰-解決方案-未來」為線索,以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引發人們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並通過從挑戰到未來的整體架構和連貫性的展示,激勵公眾積極應對挑戰,共創和諧未來。例如通過大型立體沙盤,讓參觀的人們眾直觀地看到氣候變化給中國帶來的變遷。

五大常設主題展廳設計精巧,生動靈活,散落在新館各層的公共空間展廳同樣精彩。展廳圍繞「創新之美、和諧之美」的展示主題,與常設展廳「和而不同」,既互相呼應,又自成體系。小球陣列、生命螺旋、機械旋律、氣泡成像、時間之輪等大型展品的設立,將科技的親和力展現無余,讓參觀的人們在美的環境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4. 中國科技館中有一個實驗項目,實驗員站在絕緣地板上,用手摸已經起電的的范德格拉夫起電機的金屬球,

高中沒學過驗電器嗎?有沒有發現上面通的電荷越多,下面的那個小棍子偏離越嚴重?
這是因為隨著電荷的增多,電壓器中間豎著的金屬和下面的那個小棍子排斥力增大,故而克服重力偏角變大。同樣,頭發也一樣,隨著電壓升高,電荷增加,相互間排斥力增大,故而頭發豎起來,並且會隨著電壓升高,頭發會分散得越發均勻

5. 中國科學技術館里的展項「孟德爾豌豆實驗」,具體是講什麼的呢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是人類在探索遺傳規律進程中的一項重要實驗,他發現了遺傳定律,並因此成為了現代遺傳學的奠基人。

「孟德爾豌豆實驗」這一展項由兩部分組成。

(1)互動式實驗操作台:兩個操作台上有兩種不同性狀的種子,且每個操作台分別對應一塊貼有光電膜的顯示板。當觀眾同時按壓第一階梯的兩個(雜交授粉)不同性狀的種子模型時,顯示板會逐漸顯現豌豆苗長高、開花、授粉的發光圖案,而後,在操作台第二階梯桌下彈出代表第二代的種子模型(4個)。同理,當觀眾按壓第二代種子模型中任意一(自交授粉)個時,可觀看到豌豆苗生長、開花、授精發光圖案及產出的第三代種子模型(4個)。

(2)背景知識介紹:包括孟德爾畫像、顯示屏和操作台。操作台上是一個豌豆夾形狀的滑軌,滑軌中間是一個豌豆形狀的滑桿,觀眾將滑軌中的滑桿撥動到豆夾狀滑軌的某一處時,就可看到顯示屏上展現孟德爾探索和發現顯隱性遺傳規律的過程片段的小動畫。

孟德爾針對不同性狀的豌豆進行雜交和後代分析,發現每對雜交的子一代都表現顯性性狀,但子一代自花授粉產生的子二代就發生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的分離,而且顯性類型數目與隱性類型數目接近3:1。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驗,孟德爾提出顆粒性遺傳因子的概念,他認為遺傳因子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成對存在,體細胞形成生殖細胞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並分別進入不同的生殖細胞中,即遺傳分離法則:一對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彼此分離;及孟德爾第二定律——自由組合定律:不同染色體上的基因在配子形成時是彼此自由、隨機地被組合到子細胞中。

6. 中國科技館有哪些好玩的項目

展館內容

很大很好玩 一天逛不完

中國科技館新館展覽面積約4萬平方米,分布著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等5個主題展廳和公共空間科普展示區,加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4個特效影院和其他展教活動場地,總面積約達6萬平方米,是老館的6倍多。

據介紹,科技館新館建設共投資11.145億元,其中僅內容建設就花去7.9億元,展覽項目之多、內容之豐富,可以想見。新館不僅展項多,而且增添了大量新內容,其中39%的展項為創新性項目。

講解員告訴記者:「如今世界上的科技館已經逐步脫離原來那種高端的、遠離普通公眾的線路,開始走向大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因此,中國科技館新館秉承了這個理念,讓青少年在玩的過程中去學知識,寓教於樂。」

記者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在科技館新館快速穿梭瀏覽,目之所及,令人眼花繚亂,且所有的展覽項目都注重了趣味性和參與性,讓人們在快樂的游戲中領悟科技,啟迪智慧。

位於一層的科學樂園展廳設置了9個主題展區:認識自己、安全島、我們齊動手、創意工作室、歡樂農庄、山林探秘等,展項共計141個。

在科學樂園展廳的「歡樂農庄」展項前,一個小朋友正在媽媽的幫助下,當上了拖拉機手:他坐在小拖拉機模型上,一按「選擇」鍵,寬大的屏幕上就顯示出茬子地、已耕地、水田、莊稼豐收地四個項目。他在「水田」項目上重新按下「選擇」鍵後,耕地、播種、插秧、收割四個耕作階段依次出現。他在插秧項目上按下「確認」鍵後,手握方向盤,時而踩油門,時而踩剎車,著實過了一把「插秧癮」。

魔方大廳位於新館二層中心位置,直通頂層,高達28米,頂層條塊縱橫錯落,酷似電子游戲「俄羅斯方塊」的造型。走進這個白色為主色調的大廳,陽光從天頂的方塊灑落,頗有魔幻的意味。雲南捐贈科技館新館的三具珍貴的恐龍化石作為鎮館之寶矗立在這里,侏羅紀的霸主恐龍「復活歸來」。

目前最高最大的一座恐龍化石就在這里,它高達6.5米、長27米,還有個頭較小的,可別小看它們,它們一個是有「中華第一龍」美譽的許氏祿豐龍,一個是罕見的食肉恐龍——雙脊龍。三條龍腳下的土是從它們的出土地——雲南專程運來,並搭上了不少零碎的化石。一旁的幕牆上,貼著三層樓高的巨幅畫卷,上面畫著恐龍時代的各種恐龍和遠古的生活環境,與一旁「復活」的三條龍構成一種別樣的視覺沖擊。

在魔方大廳,還有幾只巨型卡通飛艇懸浮在空中,參觀者可以通過遙控器操作它們,在大廳中營造出奇幻的氛圍。

華夏之光展廳設有序廳、中國古代技術創新和科學探索等5個分區,分別展示中國古代在采礦、冶金、農業機械、絲織等技術領域的創新發明,以及古代科學家在醫學、天文學、算學、物理學等方面進行的探索與發現,展項150多個。

新館一層西北區域是科學樂園展廳,這是專門為3至10歲兒童設置的。走進這個展廳,彷彿到了一個科學城堡,積木形狀的房子,「參天大樹」繞著一圈走道,小型模擬醫院樣樣俱全,還能讓小朋友看X光片。

「空間站」裡面,小朋友能駕駛「飛船」「看地球」,還能穿越「時空隧道」,模擬太空探索活動。進行「動物探秘」時,通過「尋找動物」「它們是誰」「體驗飛翔」「蟲蟲運動會」等展項,小朋友們在液晶屏上可以看到各種動物影像資料,發現動物的秘密。戲水灣中,展項設計了一些游戲,例如管道游戲,兒童操控閥門讓水流到不同的目的地,通過透明玻璃看到如何控制水流在管道中流動,了解自來水的原理。

新館二層的探索與發現展廳,設有8個展區:宇宙之奇、物質之妙、運動之律、聲音之韻、光影之絢等,共有166個展項、220件展品。在「探索與發現」A廳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展項前,觀眾用手握住操作桿向右旋轉,鐵礦石便被「輸送」到「熔爐」內,煉鋼的全過程依次呈現;「胎兒發育」展項前,轉動圓形轉盤,「胎兒」便隨著時間的推進,在透明的玻璃球內慢慢變長、變大。在這里人們還可以親手發電,讓一個模擬的游樂場亮起來、動起來。

科技與生活主題展廳根據社會關注和人類關心的科技與生活內容,在「機械之巧」展區的「仿人機器人」展項里,展示我國最先進的仿人機器人技術,不少機器人都有自己的絕活。

記者看到兩個1米多高,如同變形金剛般的機器人正在調試。據技術人員介紹,這兩個機器人頗為智能,對話、書法、打太極,本領不同凡響。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話它們都能聽懂,只有它們記憶庫中的「人話」才會激起它們的反應。

記者在「宇宙之奇」展區還體驗了一回美國科幻大片中乘坐太空船的感受,坐在太空船內,在星際間穿行,飛出太陽系,進入銀河系的星雲。太空船自己會動,體驗者還可以進行宇航方向的控制。

在體形龐大的祿豐恐龍化石腳下,專門設有一個微縮的「恐龍挖掘」現場,觀眾可以在專家指導下挖掘、拼接恐龍化石……

「互動性是科技館的靈魂——如果只能看不能動,就是博物館了。」館長助理邵傑介紹,新館在觀眾動手操作和親自體驗上下了特別大的功夫,800多個展項中絕大部分是互動性、體驗式的。「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觀眾對科學的好奇心和興趣,彌補教學課堂和博物館的不足。」

在科技與生活主題展廳,以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作為展覽的貫穿脈絡,選取科學技術和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關乎衣食來源的農業、關乎自身生活的健康、關乎家庭生活的家居與住宅、關乎社會生活的信息交流與交通運輸、關乎創造生活的工具與機械等,展示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日益廣泛和深刻的影響,傳播科技以人為本的理念,使觀眾感受到科技創新為人類帶來的福祉和恩惠,同時,關注科技發展給社會生活帶來的一些問題以及人們解決這些問題所做出的努力,使觀眾在參觀和體驗中進行思考和領悟。

在健康之路主題展區以這四大元素為主線,主要圍繞「理性選擇,保持健康」、「飲食與健康」、「運動與健康」、「疾病與醫療」四個分主題。講解員告訴記者,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組成健康的四大元素中,父母遺傳佔15%,社會與自然環境佔17%,醫療條件佔8%,而個人生活方式佔60%。通過對身體機能與健康問題的了解和對疾病與治療的體驗,正確地理解健康,理解健康要以預防養生為本,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舒適,沿著健康之路去經歷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在這里,人們可以感知生命健康的基本科學原理,從而樹立正確的健康生活意識。

交通之便主題展區緊貼人們日常生活中無法避免的「衣食住行」中的「行」,圍繞「交通面面觀」、「船舶與水運」、「火車與鐵路」、「汽車與公路」和「飛機與航空」五個分主題,展示「交通」中高新科學技術的應用、能源資源的合理利用、交通系統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以及交通安全等一系列人們比較關注和感興趣的知識和問題,使大家了解「交通」方面的科技,體驗各種不同的交通方式,激發對於「交通」的想像力,並深入思考「交通」問題。

記者在這里體驗了駕駛巨輪、磁懸浮高速火車、超智能汽車的感受。

挑戰與未來主題展廳位於新館4層,面積5100平方米,展示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與挑戰,展示科技創新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展示人類對未來生活的暢想,使觀眾認識到創新是人類應對未來挑戰的重大選擇,引導觀眾對未來科技發展問題的關注和思考。

依據「挑戰——解決方案——未來」線索,以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引發人們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以影響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要領域中的科技創新與應用反映人類面對挑戰的各種努力,以未來生活的展示體現科技引領未來的思想,並通過從挑戰到未來的整體構架和連貫性展示,激勵公眾積極應對挑戰、共創未來。

展廳分為地球述說、能源世界、新型材料、基因生命、海洋開發、太空探索、走向未來七個展區,共138件展項。絕大多數屬於創新性、研發性展項,部分展項展示內容或展示手段都居於國內領先水平,國際上也極為罕見。

挑戰與未來展廳展項的表現形式非常豐富,在這里你可以欣賞到大型中國立體沙盤,並看到千萬年來的氣候變遷給我國帶來的變化,甚至親手「造就」青藏高原;你可以「操控」核裂變與核聚變,深入探討原子科學的進步給人類帶來的福祉和深思;你可以認識納米材料並親自體驗它的神奇;你可以重溫科學家克隆多利羊的過程,可以親自「操刀」進行神經幹細胞微創手術;你還可以化身宇航員「參與」空間站對接,並到月球基地看一看;你還能深入海底一睹海底牧場,操作探測船進行可燃冰的資源探測、鑽探考察;最後,你不妨走進科幻世界,了解人類對宇宙的認識與大膽想像,知道反物質火箭嗎?去過白矮星嗎?

記者在這里親手發射了火箭,體驗了楊利偉在太空艙內環繞地球的感受,還坐上月球車體驗了在月球漫步的失重感受。

觀眾在動手和體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根據我們的工作經驗,安全問題不容忽視。觀眾特別是少年兒童,在操作之前一定要先閱讀相關提示,按要求動手,不能太著急,不能太興奮呦!」管理員不斷地提醒著大家。

科技館新館設有4個特效影院,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球幕影院和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新館正式開放後首先對觀眾開放的有巨幕影院和動感影院。其中,巨幕影院銀幕寬29.58米、高22米,可容納632位觀眾,並設有殘疾人專用座位。特別設計的大坡度影院座位,讓每一名觀眾都擁有無障礙的視角。目前巨幕影片有《海底世界3D》和《回到白堊紀3D》兩部。

動感影院引進了世界最先進的動感設備,由3組動感基座船艙式坐椅平台組成,雙機同時放映,5.1聲道立體環繞音響,可容納60名觀眾。當觀眾坐在6個自由運動平台上觀賞影片時,運動平台可隨影片畫面同步運動,模擬上下升降。觀眾的身體運動與影片情節相協調,彷彿乘坐宇宙飛船一樣驚險刺激。動感坐椅、立體圖像配合一流的音響效果,觀眾將看到巨石迎面碾來,憨態可掬的動物將頭伸到面前。動感影院將上映《彗星碰撞》、《火星任務》兩部影片。

聯網23家省市科技館

遠程科普教育更便捷

科技館新館還搭建了全國科技館資源共享視頻平台,該平台通過網路把中國科技館和全國23家省市科技館鏈接在一起,不僅使館際科普項目協作更為便利,也為遠程科普教育活動提供了便捷的手段。就人工智慧、未來網路等話題,與外地的小觀眾們進行了一場實時、可視的「科學對話」。

「信息化是新館的另一大特色。」邵傑介紹說,除建設基礎網路系統外,新館還適當採用高科技手段,並結合科技館的展教特色,開發出RFID(射頻識別)應用系統、基於GIS(地理信息系統)的管理和展示平台等,其創新應用居國際領先水平。

「體驗科學、啟迪創新,服務大眾、促進和諧」,是中國科技館新館的建館宗旨;「教育、服務、支撐」是新館三大功能。新館常設展項為800多個,匯聚了經典的科技展示和最先進的科技成果。此外,科技館還配備了一支專門的研發隊伍,確保每年不低於10%的展品更新率。如果你要仔細看,一天恐怕看不完。徐延豪館長表示,他們將以一流的服務,把中國科技館新館這個世界一流的科普基地管好、用好。

逛科技館

很長知識很便宜

據介紹,新館開放後出售的有主展廳門票、科學樂園門票和影院門票。其中主展廳票價30元,學生票20元,持該門票可以參觀五大主題展廳和公共空間展示區;兒童樂園的兒童票價20元,大人陪同票10元;巨幕影院和動感影院的門票均為30元。

新館門票採用電子門票,使用的是北京奧運會的RFID超高頻技術,這種門票只需在卡機上輕輕一晃,便能很快識別,同時門票還能啟動很多互動展項,因此,在科技館參觀時,電子票千萬不能丟。

7. 科技館中最驚奇的發現

最驚奇的發現?

8. 科技館有哪些發明物

、「惠更斯」號探測器成功登陸土衛六 歐洲航天局地面控制中心1月15日已收到來自「惠更斯」號探測器經由「卡西尼」號飛船傳回的信號,表明「惠更斯」號已成功登陸土衛六,創造了人類探測器登陸其他天體最遠距離的新紀錄。「惠更斯」號重319公斤,直徑約27米,攜帶有6台測量儀器,對土衛六的壓力、溫度、風速、大氣成分等進行分析測量。據悉,土衛六的環境與40億年前的地球非常相似,具有很高的科學探索價值。

2、「深度撞擊」計劃獲得成功 太平洋時間7月3日22時52分,在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之後,美國宇航局的「深度撞擊」彗星撞擊器終於成功擊中坦普爾1號彗星的彗核表面,在太空中綻放出美麗的焰火,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撞擊的成功,表明項目中的無人控制航天器技術完全達到了預想目標。這次撞擊帶來的信息,可能涉及太陽系的誕生、地球上水的來源,以及地球生命的興起。

3、美國研究人員發明取代晶體管的新元件 這種新元件名為「交換點陣式插鎖」,是惠普公司量子科研小組的研究人員開發的。新元件能夠提供普通計算機所需的信號恢復和轉換,取代傳統的晶體管,並能將計算機的功能提高數千倍。「交換點陣式插鎖」為建造應用納米元件的計算機提供了一項關鍵元件。

4、天文學家首次拍到太陽系外行星照片 歐洲的天文學家宣稱,該行星質量約相當於木星質量的5倍。2005年3月份以來,多個研究小組競相宣布,已成功地對太陽系外行星進行了直接觀測。美國宇航局「斯皮策」紅外太空望遠鏡首次捕捉到了兩顆太陽系外行星發出的紅外光。德國科學家利用「斯皮策」紅外太空望遠鏡,第一次捕捉到太陽系外行星的圖像。歐洲南方天文台稱,他們的新觀測結果是迄今第一次拍攝到太陽系外行星的照片。

5、科學家公布人類基因組「差異圖」 「國際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計劃」於2002年開始啟動,由美國、中國、加拿大、英國、日本和奈及利亞六國科學家共同完成。科學家們搜集了269名志願者的全基因組信息,發現了100多萬個常見SNP位點,標定了單體型「模塊」在DNA鏈上的「邊界」,並劃分了基因組上包含最常見DNA變異的10個區域。在糖尿病、早老性痴呆症、癌症等疾病的研究中,科學家可以利用這份「差異圖」,將患者與健康人全基因組的SNP進行比較,更高效地尋找與疾病相關的基因變異。

6、澳大利亞科學家成功將光束「凍住」1秒鍾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物理學家傑文·朗戴爾及其同事利用新型光陷阱,首次成功地將一個光脈沖「凍住」了足足1秒鍾的時間,這是以前最好成績的1000倍。將「凍住」光束的時間大大延長,意味著可能據此找到實用方法,來製造光計算機或量子計算機用的存儲設備。

7、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高效率燃料電池 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在用碳氫化合物——異辛烷作燃料時能源轉換效率有望達到50%。這種新型燃料電池在經過更多試驗後,能廣泛應用於汽車、飛機,甚至眾多家庭。在研究人員開發的一個示範性小型燃料電池上,燃料反應所產生的電能密度達到了每平方厘米06瓦。

8、法國和瑞士科學家製造出超大容量納米級信息存儲材料 法國巴黎第七大學以及瑞士綜合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在零下143攝氏度的真空狀態下,把鈷原子凝聚在金晶體材料上,在這種材料表面的鈷原子根據事先安排好的一種結構來排列組合,自動形成一個有序的結構體系。研究人員由此得到的納米級材料,其結構可以突破信息存儲的不少極限,使硬碟的信息存儲密度進一步加大,1平方厘米新材料的信息存儲量達到了4萬億比特。

9、美國科學家製造出「誇克膠子等離子體」 美國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科學家利用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RHIC)製造出了「誇克膠子等離子體」。這是一種全新的物質形態,曾廣泛存在於宇宙誕生後的百萬分之幾秒內。美國能源部長塞繆爾·博德曼表示,這項成果是物理學界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進展。

10、法國科學家首次找到控制單分子行動的方法 法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利用特種顯微鏡儀器,讓一個分子做出了各種動作。科學家使用一個金屬探針,刺激聯苯分子的不同部位,還可以使其產生不同的電子反應。其精度則達到了10皮米(一皮米相當於一萬億分之一米),也就是可以精確到大小僅為單個聯苯分子百分之一的范圍。這一新的研究成果使人們從此可以簡單控制單分子,並使它變成一個分子「機器」。求採納

閱讀全文

與中國科技館的某項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
供電方案有效期 瀏覽:684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