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張宇輝發明

張宇輝發明

發布時間:2022-07-12 16:07:14

⑴ 世界上有多少叫張宇輝

你好

⑵ 小背簍的歌詞

小背簍

歌曲原唱:宋祖英

填 詞:歐陽常林

譜 曲:白誠仁

小背簍 晃悠悠,笑聲中媽媽把我背下了吊腳樓

頭一回幽幽深山中,嘗呀野果喲

頭一回清清溪水邊,洗呀小手喲

頭一回趕場逛了,山裡的大世界

頭一回下到河灘里,我看了賽龍舟

喲…… 喲……,童年的歲月難忘媽媽的小背簍

小背簍 圓溜溜,歌聲中媽媽把我背下了吊腳樓

多少次外婆家裡喲,燒呀糍粑喲

多少次聽唱山歌喲,在呀橋頭喲

多少次睡在背簍里,尿濕了媽媽的背

多少次爬出背簍來,我光著腳丫走

喲…… 喲……,童年的歲月難忘媽媽的小背簍

多少歡樂多少愛,多少思念多少情

媽媽那回頭的笑臉,至今甜在我心頭

甜在我心頭

(2)張宇輝發明擴展閱讀:

《小背簍》是宋祖英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歐陽常林作詞,白誠仁作曲,收錄於宋祖英1990年發行的專輯《等你來》。1999年,該歌曲獲得第七屆「五個一工程」獎。

創作背景:

1988年,在電視台工作的歐陽長林創作了《小背簍》的歌詞。在考慮這位詞曲作者時,歐陽常林很快就想到了白承仁。當白承仁為《小背簍》創作音樂時,他只是在湘西西部收集。他的創作靈感來自一群苗族的大媽媽,他們把冰棒放在背上。所以他調整了他在湘西學到的民歌。

在這首歌中。《小背簍》原來不是宋祖英演唱的,而是張雨輝,湖南省歌舞團的成員,被稱為常德的「滕麗君」。然而,張宇輝和宋祖英都被選中在日本演出。團隊領導認為這兩個人唱的歌曲太多了,張宇輝是一個會唱電影的漢劇演員,所以她決定唱一首花鼓歌劇《劉海砍樵》,《小背簍》宋祖英唱。

⑶ 張這個姓氏在中國歷史上都有哪些名人

中國道教創始宗師(張天師) 張道陵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武術宗師 張三豐
三國時期最著名的將領之 張飛 張遼 張頜 張任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 張說 張九齡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醫生之一 張仲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學者之一 張仲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辯士之一 張儀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謀士之一 張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美女之一 張麗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丞相之一 張居正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陰謀家之一 張角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張衡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外交官之一 張騫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書法家之一 張旭 (草聖)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軍閥之一 張作霖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將軍之一 張自忠
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一 張雲逸
中國當代最著名的富翁之一 張朝陽
中國當代最著名的導演之一 張藝謀
張儀(?-前310),戰國時期魏國人,縱橫家,秦惠文王時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縱的策略游說各國服從秦國,瓦解了蘇秦倡導的連橫抗秦策略。後入魏為相。

張蒼(?-前152),西漢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人。幫助劉邦建立西漢政權有功,封為北平侯。文帝四年(前176)代替灌嬰擔任丞相十五年。

張禹(?-前5),西漢河內軹(今河南濟源)人。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為丞相,封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歸。

張邯(?-23),籍貫不詳。因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稱贊,地皇四年(24)拜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

張湛 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西)人。西漢時官至二千石。王莽新朝歷任太守、都尉。東漢初歷任光祿大夫、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等。建武二十年(44)拜相,任大司徒。

張純(?-56),平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東漢建武二十三年(47)拜相,在位十年。

張酺(?-104),東漢汝志細陽(今安徽阜陽北)人,東漢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年罷相,十六年再次拜相,任司徒。為政剛正不阿,抑制豪強。卒於相位。

張奮(?-102)。張純之子。東漢和帝永元六年(94)代劉方任司空,十三年任太常,以病免。卒於家。

張禹(?-113)。東漢襄國(今河北邢台)人,和帝永元六年(94)由大司農拜為宰相,為政節儉,重農墾水利。

張敏(?-112),東漢河澗饃(今河北雄縣東南)人。建初二年(77)舉孝廉,任司空六年。在位奉法守紀,用刑公正平允。以病重免相。

張皓(49-132),東漢犍為武陽(今四川彭山東)人。順帝永建元年(126)拜相,任司空,在位四年。

張歆,東漢河內人。桓帝建和三年(149)拜相。

張顥,東漢常山(今河北元氏)人。靈帝光和元年(178)拜相。

偶?/B>,東漢汝南細陽人,靈帝光和二年(178)拜相。

張溫(?-191),東漢南陽穰(今河南鄧縣)人。靈帝中平元年(184)拜相,獻帝初平二年(191)被董卓殺死。

張延(?-186),東漢河內人,漢桓帝相張歆之子。靈帝中平二年(185)拜相,後被宦官下獄至死。

張喜,東漢汝南細陽人,獻帝初平四年(193)拜相,在位四年。

張悌(?-286),三國東吳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末帝天三年(279)以軍師兼任丞相,翌年,率三萬大軍抗擊晉軍,力戰而死。

張華(232-300)西晉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人。武帝泰始七年(271)拜相,任中書令,力排眾議,制訂滅吳計劃。咸寧五年(279)免相,改任度支尚書。元康元年(291)再次拜相,任中書監加侍中光祿大夫,在位六年,「盡忠匡輔,海內晏然」,封為壯武郡公。

張行成(587-653),定州義豐(今河北安國)人。唐太宗貞觀十九年(646)拜相,以刑部侍郞兼太子少詹事掌典機務。高宗即位,以顧命大臣輔政,封北平縣公。歷任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太子少傅,監修國史。

張文,(605-678),唐貝州武城(今屬山東)人。乾封二年(667)任東西台舍人參知政事,拜為宰相。在位十二年,為政勤儉,辦案公正,執法平恕,受到高宗倚重。

張大安,唐魏州繁水(今河南南樂)人。儀鳳二年(667)拜相,同中書門下三品,受到章懷太子倚重。永隆元年(680)罷相,貶為普州刺史,終於橫州司馬任上。

張光輔(?-689)唐京兆(今陝西長安縣)人。武則天垂拱三年(687),以討平越王李貞之功拜相,永昌元年(689)改任訥言,遷內史令。同年,以不滿武則天專權,坐心懷兩端之罪被誅殺。

張錫,唐貝州武城(今屬山東)人,高宗宰相張文的侄子。武則天久視元年(700)任宰相。次年以泄露宮中機密流放循州。唐隆元年(710)韋後殺中宗立少帝,命為宰相,僅十餘天,韋後被殺,他亦被貶。

張柬之,唐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武則天長安四年(704),拜為宰相,次年發動政變,入宮殺張昌宗,張易之,迫武則天退位,擁立唐中宗復辟,以功升天宮尚書、中書令等職,仍居相位。

張仁願(?-714)華州下圭(今山西富平東)人,唐中宗景龍二年(708)拜為宰相 ,封韓國公。是整個唐代少有的文武雙全的宰相。

張嘉福(?-710),籍貫不詳。唐睿宗景雲元年(710)拜為宰相。同年被誅殺。

張說(667-730),洛陽(今屬河南)人。唐睿宗景雲二年(711),拜為宰相,監修國史。同年免相,改任尚書左丞。玄宗開元元年(713),第二次拜相,封為燕國公。不久免相,貶為相州刺史,唐玄宗開元九年第三次拜相,在位五年。開元十四年,為奸臣李林甫彈劾免相。

張嘉貞(666-729),蒲州猗氏(今山西臨猗南)人。開元八年(720)拜相。開元十一年免相,封河東候。子延賞、孫弘靖分任德宗、憲宗朝宰相,史稱「三相張家」。

張九齡(673-740)。唐韶州曲江(今廣東)人。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拜相。三年後受李林甫排擠,罷相。

張鎬(?-764?),唐博州(今山東平西)人。肅宗至德二年(757)拜相,主持平定安史之亂。

張鎰,蘇州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拜相,次年罷相,謫鳳翔右節度使,後為叛將所殺。

張延賞(727-787)德宗貞元元年(785)拜相,旋罷。三年,再次拜相,同年卒於相位。

張弘靖(760-824),唐德宗宰相張延賞之子。肅宗元和九年(814)拜相,在位三年。

張浚(?-902),河間(今屬河北)人。唐僖宗光啟三年(887)拜相,在位五年。昭宗大順二年(891)免相,貶為武昌軍節度使。後被朱溫殺害。

張文蔚(?-908),河間(今屬河北)人,唐昭宗天復四年(904)初拜相。天佑四年(907),朱全忠滅唐,任後梁宰相。

張策(?-912),敦煌人。後梁開平二年(908)拜相,兼刑部侍郞。同年以病辭相。

張延朗(?-936),開封人。後梁清泰元年(934)拜相。後被石敬塘殺害。

張孝傑,遼永霸(今遼寧朝陽)人。咸雍八年(1072),封陳國公、北府宰相,賜國姓耶律氏。

張琳(?-1122),瀋州(今沈陽)人。遼乾同四年(1104)為南府宰相。

張齊賢(943-1014),北宋曹州人。淳化二年(991)拜相,四年罷。咸平元年(998)再拜相,三年罷相。

張知白(?-1028),北宋滄州清池(今河北滄州東南)人,仁宗天聖三年(1025),以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拜相。三年後卒於相位。

張士遜(964-1049),北宋陰城(今湖北光化)人。天聖六年(1028)拜相,次年罷相;明道元年(1032),再次拜相,次年罷相,寶元元年(1038)三拜相,朝廷機務悉由裁奪。

張商英(1043-1121),北宋蜀州新津(今屬四川)人。大觀四年(1110)拜相,大革蔡京弊 政。

張邦昌(1081-1127),宋東光(今屬河北)人,靖康元年(1126)拜相。金兵入侵力主議和。次年金滅北宋立他為楚帝。南宋初被處死於潭洲。

張浚(1097-1164),宋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紹興五年(1135)拜相,督師抗金。憂郁而死。

張浩(?-1163)。金代遼陽(今屬遼寧)人。本姓高,改姓張。大定二年(1102)拜相。

張璁(1475-1539),明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嘉靖八年,為內閣首輔。在位六年,從政剛明果敢,痛懲貪官。

張璧(?-1545)明石首(今屬湖北)人。嘉靖二十五年(1544)拜相,不久病逝。

張治(?-1550),明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拜相,不久病逝。

張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江陵(今屬湖北)人。隆慶元年(1567)入閣。穆宗死後他代為首輔,主持國政十年,大力改革弊政。

張四維(1526-1585),明蒲州(今山西永濟西)人。萬曆十年張居正逝世,遂代為內閣首輔,力反居正改革措施,次年,以父喪離職。

張位,明新建(今屬江西)人。隆慶十九年(1591)入閣,參預機務,為相果敢善斷。

張瑞圖(1576-1641),明晉江(今屬福建)人,天啟六年(1626)入閣,累升中極殿大學士、吏部尚書等職。崇禎元年(1628)被罷相。

張至發(?-1642)明淄川(今山東淄博)人。天啟十年(1631)代溫體仁為內閣首輔大學士。無大作為。次年,罷相歸家。

張四知,明費縣(今山東費縣)人。崇禎十二年(1639)入閣,參預機務,累加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後降清。

張瑞,山東掖縣人。順治十年()拜相,任國史院大學士。次年卒於相位。

張玉書(1642-1711),清江南丹徒(今江蘇鎮江)人。康熙二十年(1681)累官刑、戶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等職,頗得康熙信任

張英(1637-1708),清江南桐城(今屬安徽)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拜相,頗受康熙器重。四十年以疾辭職,七年後逝世。

張鵬翮(1649-1725),清四川遂寧人。雍正元年(1723)拜相,三年卒於相位。

張廷玉(1672-1755),清江南桐城(今屬安徽)人。雍正八年(1730),首任軍機大臣,備受雍正、乾隆帝倚重。

張之萬(1811-1897),清直隸南皮(今屬河北)人。光緒十年(1884)任軍機大臣,十五年加體仁閣大學士,轉東閣大學士。為相十年。

張之洞(1837-1909),清末洋務派首領。直隸南皮(今屬河北)人。歷任內閣學士、兩廣總督、軍機大臣等職。

--- ---

張 良:西漢謀臣。(?—前186),漢初大臣,城父(今安徽亳縣)人,劉邦的重要謀士。和蕭何、韓信等人輔佐劉邦創建了西漢王朝,封留侯。 劉邦稱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張 騫:西漢外交家,陝西城固人。兩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國與中亞各國的友好往來。

張 衡:東漢科學家、文學家,河南南陽人。他在天文上一改"蓋天說",提出"渾天說",繪制星象圖,發明"渾天儀"、"地震儀"等。

張道陵:江蘇豐縣人,東漢末年,在四川灌縣創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稱張天師。

張仲景:東漢醫學家,河南鎮平人。勤求古訓,博採眾方,著《傷寒雜病論》,造福人民,為後人尊為醫聖。

張 飛:字冀德,燕人,三國時名將。為蜀國五虎上將,戰長坂名震於時。傳與劉備、關羽結義於桃園,世稱桃園三結義,被後世所傳誦。

張 遂:唐朝天文學家,河南南樂人。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測出子午線的人。 張 旭:唐代大書法家,江蘇蘇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後乃下筆,逸勢奇絕,連綿回繞,人稱"草聖"。

張擇端 北宋畫家,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傳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圖》。

張景岳:明朝中醫理論家,浙江紹興人。他闡發了醫易相通的中醫理論,對中醫理論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張居正:明末著名政治家。1525—1582)字叔大,號太岳,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

張德成:清末,中國人民抗擊八國聯軍的義和團首領。

張秀眉:清末,貴州台拱人士,清末苗民抗清領袖。

張天師:道家重要人物。

張大千:著名畫家。

張自忠:著名愛國將領。(1890-1940)字藎忱,山東省臨清市唐元村人

張學良,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國民黨軍陸軍一級上將。西安事變的組織者。字漢卿,號毅庵,生於1901年農歷4月17日凌晨(清光緒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奉天(今遼寧)海城人。

張瀾,愛國民主人士。(1872-1955),四川南充人。他是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著名愛國人士和教育家。1949年9月,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先後擔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和全國政協副主席。

張愛玲,著名作家。(1920-1995)原名張瑛,上海人。著有《傳奇》《金鎖記》《傾城之戀》 等。中國近代四大才女之一。
張儀(?-前310),戰國時期魏國人,縱橫家,秦惠文王時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縱的策略游說各國服從秦國,瓦解了蘇秦倡導的連橫抗秦策略。後入魏為相。

張蒼(?-前152),西漢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人。幫助劉邦建立西漢政權有功,封為北平侯。文帝四年(前176)代替灌嬰擔任丞相十五年。

張禹(?-前5),西漢河內軹(今河南濟源)人。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為丞相,封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歸。

張邯(?-23),籍貫不詳。因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稱贊,地皇四年(24)拜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

張湛 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西)人。西漢時官至二千石。王莽新朝歷任太守、都尉。東漢初歷任光祿大夫、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等。建武二十年(44)拜相,任大司徒。

張純(?-56),平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東漢建武二十三年(47)拜相,在位十年。

張酺(?-104),東漢汝志細陽(今安徽阜陽北)人,東漢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年罷相,十六年再次拜相,任司徒。為政剛正不阿,抑制豪強。卒於相位。

張奮(?-102)。張純之子。東漢和帝永元六年(94)代劉方任司空,十三年任太常,以病免。卒於家。

張禹(?-113)。東漢襄國(今河北邢台)人,和帝永元六年(94)由大司農拜為宰相,為政節儉,重農墾水利。

張敏(?-112),東漢河澗饃(今河北雄縣東南)人。建初二年(77)舉孝廉,任司空六年。在位奉法守紀,用刑公正平允。以病重免相。

張皓(49-132),東漢犍為武陽(今四川彭山東)人。順帝永建元年(126)拜相,任司空,在位四年。

張歆,東漢河內人。桓帝建和三年(149)拜相。

張顥,東漢常山(今河北元氏)人。靈帝光和元年(178)拜相。

偶?/B>,東漢汝南細陽人,靈帝光和二年(178)拜相。

張溫(?-191),東漢南陽穰(今河南鄧縣)人。靈帝中平元年(184)拜相,獻帝初平二年(191)被董卓殺死。

張延(?-186),東漢河內人,漢桓帝相張歆之子。靈帝中平二年(185)拜相,後被宦官下獄至死。

張喜,東漢汝南細陽人,獻帝初平四年(193)拜相,在位四年。

張悌(?-286),三國東吳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末帝天三年(279)以軍師兼任丞相,翌年,率三萬大軍抗擊晉軍,力戰而死。

張華(232-300)西晉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人。武帝泰始七年(271)拜相,任中書令,力排眾議,制訂滅吳計劃。咸寧五年(279)免相,改任度支尚書。元康元年(291)再次拜相,任中書監加侍中光祿大夫,在位六年,「盡忠匡輔,海內晏然」,封為壯武郡公。

張行成(587-653),定州義豐(今河北安國)人。唐太宗貞觀十九年(646)拜相,以刑部侍郞兼太子少詹事掌典機務。高宗即位,以顧命大臣輔政,封北平縣公。歷任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太子少傅,監修國史。

張文,(605-678),唐貝州武城(今屬山東)人。乾封二年(667)任東西台舍人參知政事,拜為宰相。在位十二年,為政勤儉,辦案公正,執法平恕,受到高宗倚重。

張大安,唐魏州繁水(今河南南樂)人。儀鳳二年(667)拜相,同中書門下三品,受到章懷太子倚重。永隆元年(680)罷相,貶為普州刺史,終於橫州司馬任上。

張光輔(?-689)唐京兆(今陝西長安縣)人。武則天垂拱三年(687),以討平越王李貞之功拜相,永昌元年(689)改任訥言,遷內史令。同年,以不滿武則天專權,坐心懷兩端之罪被誅殺。

張錫,唐貝州武城(今屬山東)人,高宗宰相張文的侄子。武則天久視元年(700)任宰相。次年以泄露宮中機密流放循州。唐隆元年(710)韋後殺中宗立少帝,命為宰相,僅十餘天,韋後被殺,他亦被貶。

張柬之,唐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武則天長安四年(704),拜為宰相,次年發動政變,入宮殺張昌宗,張易之,迫武則天退位,擁立唐中宗復辟,以功升天宮尚書、中書令等職,仍居相位。

張仁願(?-714)華州下圭(今山西富平東)人,唐中宗景龍二年(708)拜為宰相 ,封韓國公。是整個唐代少有的文武雙全的宰相。

張嘉福(?-710),籍貫不詳。唐睿宗景雲元年(710)拜為宰相。同年被誅殺。

張說(667-730),洛陽(今屬河南)人。唐睿宗景雲二年(711),拜為宰相,監修國史。同年免相,改任尚書左丞。玄宗開元元年(713),第二次拜相,封為燕國公。不久免相,貶為相州刺史,唐玄宗開元九年第三次拜相,在位五年。開元十四年,為奸臣李林甫彈劾免相。

張嘉貞(666-729),蒲州猗氏(今山西臨猗南)人。開元八年(720)拜相。開元十一年免相,封河東候。子延賞、孫弘靖分任德宗、憲宗朝宰相,史稱「三相張家」。

張九齡(673-740)。唐韶州曲江(今廣東)人。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拜相。三年後受李林甫排擠,罷相。

張鎬(?-764?),唐博州(今山東平西)人。肅宗至德二年(757)拜相,主持平定安史之亂。

張鎰,蘇州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拜相,次年罷相,謫鳳翔右節度使,後為叛將所殺。

張延賞(727-787)德宗貞元元年(785)拜相,旋罷。三年,再次拜相,同年卒於相位。

張弘靖(760-824),唐德宗宰相張延賞之子。肅宗元和九年(814)拜相,在位三年。

張浚(?-902),河間(今屬河北)人。唐僖宗光啟三年(887)拜相,在位五年。昭宗大順二年(891)免相,貶為武昌軍節度使。後被朱溫殺害。

張文蔚(?-908),河間(今屬河北)人,唐昭宗天復四年(904)初拜相。天佑四年(907),朱全忠滅唐,任後梁宰相。

張策(?-912),敦煌人。後梁開平二年(908)拜相,兼刑部侍郞。同年以病辭相。

張延朗(?-936),開封人。後梁清泰元年(934)拜相。後被石敬塘殺害。

張孝傑,遼永霸(今遼寧朝陽)人。咸雍八年(1072),封陳國公、北府宰相,賜國姓耶律氏。

張琳(?-1122),瀋州(今沈陽)人。遼乾同四年(1104)為南府宰相。

張齊賢(943-1014),北宋曹州人。淳化二年(991)拜相,四年罷。咸平元年(998)再拜相,三年罷相。

張知白(?-1028),北宋滄州清池(今河北滄州東南)人,仁宗天聖三年(1025),以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拜相。三年後卒於相位。

張士遜(964-1049),北宋陰城(今湖北光化)人。天聖六年(1028)拜相,次年罷相;明道元年(1032),再次拜相,次年罷相,寶元元年(1038)三拜相,朝廷機務悉由裁奪。

張商英(1043-1121),北宋蜀州新津(今屬四川)人。大觀四年(1110)拜相,大革蔡京弊 政。

張邦昌(1081-1127),宋東光(今屬河北)人,靖康元年(1126)拜相。金兵入侵力主議和。次年金滅北宋立他為楚帝。南宋初被處死於潭洲。

張浚(1097-1164),宋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紹興五年(1135)拜相,督師抗金。憂郁而死。

張浩(?-1163)。金代遼陽(今屬遼寧)人。本姓高,改姓張。大定二年(1102)拜相。

張璁(1475-1539),明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嘉靖八年,為內閣首輔。在位六年,從政剛明果敢,痛懲貪官。

張璧(?-1545)明石首(今屬湖北)人。嘉靖二十五年(1544)拜相,不久病逝。

張治(?-1550),明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拜相,不久病逝。

張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江陵(今屬湖北)人。隆慶元年(1567)入閣。穆宗死後他代為首輔,主持國政十年,大力改革弊政。

張四維(1526-1585),明蒲州(今山西永濟西)人。萬曆十年張居正逝世,遂代為內閣首輔,力反居正改革措施,次年,以父喪離職。

張位,明新建(今屬江西)人。隆慶十九年(1591)入閣,參預機務,為相果敢善斷。

張瑞圖(1576-1641),明晉江(今屬福建)人,天啟六年(1626)入閣,累升中極殿大學士、吏部尚書等職。崇禎元年(1628)被罷相。

張至發(?-1642)明淄川(今山東淄博)人。天啟十年(1631)代溫體仁為內閣首輔大學士。無大作為。次年,罷相歸家。

張四知,明費縣(今山東費縣)人。崇禎十二年(1639)入閣,參預機務,累加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後降清。

張瑞,山東掖縣人。順治十年()拜相,任國史院大學士。次年卒於相位。

張玉書(1642-1711),清江南丹徒(今江蘇鎮江)人。康熙二十年(1681)累官刑、戶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等職,頗得康熙信任

張英(1637-1708),清江南桐城(今屬安徽)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拜相,頗受康熙器重。四十年以疾辭職,七年後逝世。

張鵬翮(1649-1725),清四川遂寧人。雍正元年(1723)拜相,三年卒於相位。

張廷玉(1672-1755),清江南桐城(今屬安徽)人。雍正八年(1730),首任軍機大臣,備受雍正、乾隆帝倚重。

張之萬(1811-1897),清直隸南皮(今屬河北)人。光緒十年(1884)任軍機大臣,十五年加體仁閣大學士,轉東閣大學士。為相十年。

張之洞(1837-1909),清末洋務派首領。直隸南皮(今屬河北)人。歷任內閣學士、兩廣總督、軍機大臣等職。

--- ---

張 良:西漢謀臣。(?—前186),漢初大臣,城父(今安徽亳縣)人,劉邦的重要謀士。和蕭何、韓信等人輔佐劉邦創建了西漢王朝,封留侯。 劉邦稱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張 騫:西漢外交家,陝西城固人。兩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國與中亞各國的友好往來。

張 衡:東漢科學家、文學家,河南南陽人。他在天文上一改"蓋天說",提出"渾天說",繪制星象圖,發明"渾天儀"、"地震儀"等。

張道陵:江蘇豐縣人,東漢末年,在四川灌縣創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稱張天師。

張仲景:東漢醫學家,河南鎮平人。勤求古訓,博採眾方,著《傷寒雜病論》,造福人民,為後人尊為醫聖。

張 飛:字冀德,燕人,三國時名將。為蜀國五虎上將,戰長坂名震於時。傳與劉備、關羽結義於桃園,世稱桃園三結義,被後世所傳誦。

張 遂:唐朝天文學家,河南南樂人。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測出子午線的人。 張 旭:唐代大書法家,江蘇蘇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後乃下筆,逸勢奇絕,連綿回繞,人稱"草聖"。

張擇端 北宋畫家,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傳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圖》。

張景岳:明朝中醫理論家,浙江紹興人。他闡發了醫易相通的中醫理論,對中醫理論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張居正:明末著名政治家。1525—1582)字叔大,號太岳,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

張德成:清末,中國人民抗擊八國聯軍的義和團首領。

張秀眉:清末,貴州台拱人士,清末苗民抗清領袖。

張天師:道家重要人物。

張大千:著名畫家。

張自忠:著名愛國將領。(1890-1940)字藎忱,山東省臨清市唐元村人

張學良,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國民黨軍陸軍一級上將。西安事變的組織者。字漢卿,號毅庵,生於1901年農歷4月17日凌晨(清光緒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奉天(今遼寧)海城人。

張瀾,愛國民主人士。(1872-1955),四川南充人。他是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著名愛國人士和教育家。1949年9月,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先後擔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和全國政協副主席。

張愛玲,著名作家。(1920-1995)原名張瑛,上海人。著有《傳奇》《金鎖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53808177.html?si=1

張在2007年調查姓氏中排名第三,百家姓中排第五,族群有多少我就不知道了,希望樓主採納!!!!!!

⑷ 哈達門溝和金廠溝梁金礦成礦作用研究現狀

哈達門溝金礦床和金廠溝梁金礦床是華北克拉通北緣兩個典型的產於變質結晶基底與中生代花崗岩有關的大型金礦床(見圖1-1,圖1-2)。地質工作者對這兩個礦床進行了不間斷的勘查和研究工作,礦床規模不斷擴大,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科研成果

哈達門溝金礦床目前累計探獲資源量超過100 t,科研工作者對賦礦圍岩烏拉山群變質岩、岩體、岩脈及其與金礦成礦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甘盛飛等,1992;郭硯田,1992;Gan et al.,1994;郎殿有,1990,1994;聶鳳軍等,1994,2005;武警黃金指揮部,1995;Zhang et al.,1999;苗來成等,2000),對成礦地質作用的認識起到了推動作用。郎殿有(1994a)認為,高級變質作用並沒有引起岩石中金豐度的降低,相反,由於地幔的排氣而注入部分金,金主要初步富集在與高級變質作用相伴生的超深層高溫韌性剪切變質變形帶中。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黃金指揮部(1995)認為,太古宇烏拉山群原岩由下而上為基性噴出岩-中基性和中酸性火山岩-火山沉積岩-富鋁沉積岩,構成一個巨型火山噴發-沉積旋迴,烏拉山群經受了角閃岩相-麻粒岩相變質作用,其中高角閃岩相的變質溫度為650~750℃,壓力為5×108~6×108 Pa,麻粒岩相變質溫度為750~850℃,壓力為7×108~10×108 Pa,變質年齡為22億~26.5億年。將礦田內變質岩劃分為片麻岩類、麻粒岩類、變粒岩類、斜長角閃岩類、石英岩類和大理岩類等六個類型,烏拉山群提供了成礦物質來源。Gan et al.(1994)認為,礦區中的高級變質岩金的背景值高,是形成金礦床最可能的金源。新元古代時,花崗質岩漿作用提供了補充熱能,對礦化作用流體亦有影響,從而導致金在剪切帶游離出來,並最後沉澱。總體上,大部分學者認為太古宇烏拉山群含金背景較高,為區內金礦成礦作用提供了部分礦源。

研究區內各類岩漿岩和金礦床的成岩(礦)年代學研究歷來為國內外地質學家所關注(郎殿有,1990;郭硯田,1992;Nie et al.,1994,2002;Gan et al.,1994;聶鳳軍等,1998,2005;陳紀明等,1996;Zhang et al.,1999;苗來成等,2000;孟偉等,2002;Li D P et al.,2009)。區內岩漿岩非常發育,其中大樺背岩體位於內蒙古烏拉山金礦田西部,哈達門溝大型鉀長石-石英脈型金礦床緊臨其東側產出(郭硯田,1992)。由於該岩體與金礦床之間具較為密切的空間關系,因而前人對其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多數研究者認為,大樺背岩體與區內金礦化具有成因聯系(郭硯田,1992;聶鳳軍等,1994;陳紀明等,1996),但對岩體形成時代有海西期(郎殿有,1990;聶鳳軍等,1994;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1995;Zhang et al.,1999;Li et al.,2009;苗來成等,2000)、印支期(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礦產局,1991)、燕山期等不同認識。苗來成等(2001)對大樺背花崗岩體進行SHRIMP定年,結果為353±7 Ma,為海西早期,並且認為大樺背岩體與金礦化之間不存在直接的成因聯系。聶鳳軍等(2005)獲得哈達門溝礦區黑雲母-磁鐵礦偉晶岩脈中黑雲母、含金鉀化蝕變岩和金礦石中的絹雲母40Ar/39Ar同位素等時線年齡分別為1992.73±38.94 Ma、322.58±3.24 Ma和239.76±3.04 Ma,認為哈達門溝地區金礦化發生的時間分別為海西中期和印支早期,其中印支早期是金礦床的主要成礦時期。Zhang et al.(1999)獲得大樺背岩體全岩K-Ar年齡為299.3±5 Ma和哈達門溝金礦絹雲母K-Ar年齡為247.7±5.8 Ma,認為金礦為產於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變質岩,和晚古生代—古中生代花崗岩侵入體有關的中溫熱液礦床。

圖1-3 華北克拉通主要金礦床分布簡圖

成礦構造方面也有論述(徐學純,1991;李傑美等,1993;梁一鴻等,1993;郎殿有,1994;李偉等,2003),前人對本區容礦斷裂提出兩種認識:一種認為礦脈產於韌脆性剪切帶內(關連緒,1993);另一種認為容礦斷裂是經歷過先壓後張兩個階段的脆性斷裂,擠壓形成蝕變岩型礦化,而擴張形成石英脈及其中的角礫。成礦後的斷裂礦區內也非常發育,主要切穿礦脈,使礦脈產生錯段或斷空區,成礦後斷裂分為三組:北東、北東東和北西向。郎殿有等(1994)對哈達門溝剪切帶中應變石英脈的形成機制進行了研究,認為剪切帶中流體相和其流動驅動機制是應變石英脈形成的必備條件。

關於金礦化特徵(郭硯田,1992;李傑美等,1993;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1995;梁海軍等,1999;Zhang et al.,1999)、成礦流體及穩定同位素(郎殿有,1990a,b,1992,1994a,b,1997a,b,1998;郭硯田,1992;聶鳳軍等,1994a,b,Nie et al.,1994,2002a,b)前人也做過不同程度的研究。郎殿有(1990b,1997b)認為哈達門溝金礦類型主要為石英脈型,石英脈-蝕變岩型和蝕變岩型,成礦流體為中-中高溫,中高壓力,鹽度中等偏低,低密度,弱酸性—弱鹼性和還原環境的CO2-NaCl-H2O體系。韌-脆性剪切變質變形作用和岩漿活動控制著流體發育過程,成礦作用從早期→晚期,從西段→東段具有規律性變化,大氣降水在其演化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成礦物質主要來自烏拉山群,成礦介質為以大氣水為主,有岩漿水、變質水參與的混合水,印支期構造岩漿活動是礦源層中成礦物質活化、轉移、富集的原動力。金礦形成經歷太古宙的火山-沉積和中生代印支期熱液成礦兩個階段。Nie et al.(2002)認為礦區硫虧損兼具岩漿硫和沉積硫的特徵。

關於哈達門溝金礦床的成礦時代,目前主要存在有以下幾種觀點:其一,金的成礦作用與大樺背黑雲母花崗岩體的侵位活動有關,成礦時代為海西期(聶鳳軍等,1994a,b,2005;孟偉等,2002;Nie et al.,2002;Hart,2002);其二,金礦帶與偉晶岩脈群具密切成因聯系,成礦(岩)時代為前寒武紀(Gan et al.,1994;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1995);其三,金礦化帶與鉀化蝕變岩是同期構造-岩漿活動的產物,其形成時代為燕山晚期(苗來成等,2000)。郭硯田(1992)還提出加里東期的認識。

關於礦床成因主要有以下觀點:同韌性剪切帶變質成礦(張履橋等,1991)、區域變質-混合岩化-剪切應變三重成礦模式(關連緒,1993)、麻粒岩相變質-韌性剪切變形-後期活化改造成礦模式(甘盛飛,1992;Gan et al.,1994)、太古宙綠岩-推覆構造-重熔花崗岩三位一體成礦模式(胡寶全等,1990;聶鳳軍等,1994a,b)、偉晶岩成因(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黃金指揮部,1995)以及多源熱液復合成因(張甫,1992;郭硯田,1992)等觀點。還有其他成因觀點,如張宇輝(2002)認為華北克拉通含金鹼性岩漿岩(脈)主體來源於幔殼混源區,原始物質為板內鹼性玄武岩;成岩環境主體以張裂性為主,兼有擠壓性。衛萬順等(2001)通過研究發現成因模型可概括為地球運動使殼幔物質交換形成多期活動的鹼性岩帶和幔殼混源流體,超殼深大斷裂的長期活動使得幔殼混源流體上升流動,該流體在上升運移過程中,由於物理化學條件的變化形成金礦床。李強之等(2003)認為哈達門溝金礦床形成於伸展構造背景中,成礦流體富鉀高鹼且氧化性強,礦石建造中鐵氧化物含量高,並且可見鐵氧化物被硫化物交代的現象,並認為哈達門溝金礦床具鐵氧化物型金礦床的特點。徐學純(1991)認為是典型的韌性剪切帶型金礦。

可以看出,本區研究程度較高,研究成果豐富,但存在的一些分歧:(1)成礦物質的來源問題,是來自太古宙地層、還是區內侵入岩體或岩脈;是深部幔源,還是殼源;(2)以往成礦時代較多較亂,有待於進一步精確釐定;(3)礦床成因觀點不統一。

金廠溝梁金礦床的賦礦圍岩主要為太古宇建平群小塔子溝組(王建平等,1992),關於建平群的論述,見諸少量文獻(王建平等,1992;吳春林等,1992;駱輝等,1992;王時麒等,1994;陳樹良等,1997;孟小明等,2007;Liu et al.,2011)及 《內蒙古自治區區域地質志》(1991)。吳春林等(1992)認為建平群小塔子溝組是由65%~90%長英質片麻岩,10%~15%的上殼岩組成。由於受強烈變形和變質作用的影響,包體與花崗雜岩相間排列,形成沿縱橫方向變化不定的 「構造成分層」,以往建平群小塔子溝組的層序劃分,不具有真正的地層層序的實際意義。陳樹良等(1997)認為建平群大營子組是由太古宙變質深成岩,即石英閃長岩、英雲閃長岩、花崗岩,以及太古宙表殼岩包體。甚至還包括了古元古代的變質輝長岩、層狀變質岩、早古生代閃長岩和早二疊世二長花崗岩等組成,已失去了原來的岩石地層意義。將其解體為太古宙葉柏壽片麻岩、曹家燒鍋片麻岩、變質表殼岩組合。古元古代陳家窩鋪單元輝長岩。早古生代上馬架子超單元石英閃長岩、閃長岩和早二疊世八家子超單元二長花崗岩。孟小明等(2007)認為建平群小塔子溝組變質岩,是由變質表殼岩和變質深成岩組成,以變質深成岩為主,變質表殼岩以包體形式漂浮於變質深成岩之中。變質表殼岩的斜長角閃岩、基性麻粒岩和超鐵鎂質岩為基性-超基性火山岩,磁鐵石英岩的成因與基性火山岩和基性火山沉積岩有親緣關系。王時麒等(1994)將赤峰地區太古宙變質岩系劃分為建平群變質雜岩(相當於原小塔子溝組)和大營子群(相當於原大營子組)。王建平等(1992)和 《內蒙古自治區區域地質志》(1991)把赤峰地區太古宙變質岩分為小塔子溝組和大營子組,金廠溝梁金礦床賦礦圍岩為新太古界建平群下岩組小塔子溝變質岩系,主要由角閃斜長片麻岩、斜長角閃片麻岩、黑雲斜長片麻岩以及各種混合岩化片麻岩組成。綜述以上分歧,我們通過野外調查,看法基本和王建平等(1992)一致,而且認為太古宇建平群小塔子溝組變質中基性火山岩-角閃石質片麻岩為本區金礦化提供了少量成礦物質。

礦區內的侵入岩包括西檯子中粗粒似斑狀花崗岩、金廠溝梁中細粒片麻狀花崗岩體、對面溝中細粒花崗閃長岩體、對面溝中細粒斑狀花崗閃長岩體及礦區內產出的各種岩脈。前人對這些岩體、岩脈的成岩年代、岩石地球化學特徵及其與成礦的關系進行過一些研究(王建平等,1992;王時麒等,1994;苗來成等,2003;陳軍強等,2005;宋維民等,2009)。王建平等(1992)和內蒙古第三地質大隊(1991)通過研究,認為自印支運動以來,金廠溝梁地區有四次岩漿侵入活動,第一次侵入為西檯子花崗岩體,為長皋溝金礦的賦礦圍岩,黑雲母K-Ar同位素年齡為187.9 Ma,U-Pb年齡為196.3 Ma;第二次侵入為金廠溝梁中細粒片麻狀花崗岩,鉀長石K-Ar年齡為135.36 Ma,岩體中賦存細脈浸染狀銅、鉬礦化;第三次侵入為對面溝中細粒花崗閃長岩,K-Ar年齡為126.3 Ma,U-Pb年齡為125.51 Ma,認為是本區主要成金岩體;第四次侵入為對面溝中細粒斑狀花崗閃長岩,全岩K-Ar年齡121.5 Ma。苗來成等(2003)通過SHRIMP定年,認為該區中生代以來至少經歷了三次中酸性岩漿侵入作用,它們分別以西檯子二長花崗岩、婁上含輝石石英閃長岩和西對面溝花崗閃長岩及閃長玢岩脈在218±4 Ma(印支期)、161±1 Ma(燕山早期)和126±1 Ma(燕山晚期)侵位為標志,認為本區金礦化應發生在126~118 Ma期間。陳軍強等(2005)對金廠溝梁金礦區中與成礦伴生的暗色脈岩進行了研究,細晶閃長岩-石英閃長岩屬鈣鹼性岩系,具Adakite岩的性質特徵;閃長玢岩-英安斑岩屬粗安岩系。細晶閃長岩-石英閃長岩的岩漿源於富集地幔或洋殼俯沖脫水交代的下地殼,地殼增厚過程產生並就位;閃長玢岩-英安斑岩類的岩漿就位相對晚,來源具有上地殼性質或被地殼物質強烈混染,地殼減薄過程形成;暗示金廠溝梁金礦形成的地球動力學背景是在地殼擠壓增厚轉化為伸展減薄過程。宋維民等(2009)認為西對面溝花崗岩岩體具有高鋁、富鈉、高鍶、強烈重稀土虧損,無明顯的負銪異常或具有正銪異常,過渡元素富集等特徵,認為該岩體與中國東部岩石圈減薄有關。

礦田構造及成礦構造也有論述(王建平等,1992,1998;王時麒等,1994;沈柳生等,2008),王建平等(1992)在其 《內蒙古金廠溝梁金礦構造控礦分析》一書中進行了全面總結;金廠溝梁金礦床是產在東西向赤峰-開原大斷裂、北東向承德-北票深斷裂和新華夏左旋壓扭性斷裂所圈定的努魯爾虎隆起帶北東段龍潭地塊內,認為北西走向和近南北走向的一組共軛剪切斷裂是礦區最主要的控礦構造,並確定了菱形透鏡狀網路的控礦構造形式。

前人通過礦床地質特徵(李強之,1990;李強之等,1992;劉宗秀等,2002;褚金鎖等,2000;陳偉軍等,2006)、流體包裹體特徵和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徵(孫麗娜等,1990,1993;劉綱,1996;張長春等,2002)對成礦物質來源和礦床成因進行研究。劉綱(1996)通過流體包裹體研究,認為金廠溝梁是中高溫高氧逸度近於中性的環境下形成的礦床。張長春等(2002)通過穩定同位素研究,認為金廠溝梁金礦成礦流體的同位素組成與本區變質岩、岩漿岩的同位素組成相似,認為變質岩是成礦母岩,變質岩經過多次活化,到了燕山晚期,岩漿期後熱液活動將成礦物質帶到構造有利部位聚集形成了金礦床。褚金鎖等(2000)通過對金廠溝粱金礦地質特徵,微量元素、流體包裹體和穩定同位素特徵研究,提出了岩漿熱動力作用下疊加富集成為岩漿熱液型金礦床的觀點,認為太古宇變質岩基底為金的形成和疊加富集具備了初始礦源,後期岩漿活動活化成礦。孫麗娜(1990)通過研究賦礦圍岩的含金量、微量元素,礦體的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徵,認為成岩成礦是一個繼承性的演化系統,太古宇小塔子溝組是初始的礦源所在,中生代的岩漿活動不僅提供了熱動力條件,而且直接提供了成礦物質。劉宗秀等(2002)通過氫氧同位素研究,表明金礦熱液來源於岩漿,並有雨水加入,硫同位素接近隕石硫值,具單峰塔式效應,礦體鉛與岩體鉛具有一致性,岩體與礦體稀土曲線具相似性。認為金廠溝梁-二道溝金礦田的成因為重熔岩漿熱液型礦床。李強之(1990)認為形成於不同圍岩中的金礦的礦質及成礦熱液均來源於對面溝花崗閃長質岩體,並提出金廠溝梁-二道溝金礦是對面溝花崗閃長斑岩體銅、鉬、金礦化水平分帶所致的新模式。

關於成岩成礦時代,王建平等(1998)認為126.3~121.5 Ma的淺成相斑狀花崗岩岩株侵位,121.71~100.02 Ma在岩株周邊的放射狀-共軛斷裂中,岩漿熱液注入形成脈狀金礦。周乃武(2000)認為金礦主成礦期為141.7~135.26 Ma;斑岩型銅(鉬)礦化期為125.5 Ma,而含金石英脈型金礦化為121.5~72.7 Ma。苗來成等(2003)通過鋯石U-Pb定年,認為金廠溝梁中生代以來至少經歷了三次中酸性岩漿侵入作用,分別以西檯子二長花崗岩(218 Ma±4 Ma)、婁上含輝石石英閃長岩(161 Ma±1 Ma)和西對面溝花崗閃長岩及閃長玢岩脈(126 Ma±1 Ma)侵位為標志,花崗岩類侵入與造山作用有關,為造山後或陸內拉張作用的產物,金礦化發生在126-118 Ma期間。龐獎勵(1999)通過二道溝金礦蝕變礦物絹雲母Ar-Ar定年,獲得二道溝金礦成礦年齡為140±2.8 Ma,認為二道溝金礦成礦與火山作用有關的淺成低溫熱液礦床。

關於金廠溝梁金礦床成因和控制因素,前人的研究認為其成礦作用主要和燕山期岩漿作用有關,是受構造控制的次火山熱液脈型礦床(王建平等,1992,1998)、重熔岩漿熱液型礦床(張長春等,2002;劉宗秀等,2002)、與火山岩有關的淺成低溫熱液金礦床(Taylor et al.,1992;龐獎勵等,1994;龐獎勵,1999);礦床中硫具有深源特徵(李強之,1990;王建平等,1992;褚金鎖等,2000);流體包裹體的研究結果顯示成礦流體為中、低鹽度,礦床形成於中高溫高氧逸度近於中性的環境(劉綱等,1996),成礦物質可能來源於深部或者幔源(褚金鎖等,2000;苗來成等,2003;陳軍強等,2005;宋維民等,2009)。多數研究者認為成礦主要與對面溝岩體有關,當然不排除基底成礦物質的參與,成礦流體主要來源於深部,為岩漿熱液,後期有大氣水加入。

前人在礦床地質特徵、成礦流體、礦床穩定同位素特徵以及成礦時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爭論:(1)成礦物質的來源問題,是來自太古宙地層、中生代火山岩還是區內侵入岩體或岩脈;是深部幔源,還是殼源;(2)礦床成因是重熔岩漿熱液、火山熱液還是變質熱液型礦床;(3)以往成岩成礦大部分是全岩K-Ar法測定,所以年代還有待於進一步釐定。

⑸ 從smart到勞斯萊斯 盤點大鯊魚奧尼爾的私家車庫

這位傳奇中鋒到底有多少輛豪車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總結了15個有關於奧尼爾與汽車的趣事,感興趣的話就請繼續看下去吧。

道奇挑戰者

道奇Ram似乎並不是一款熱門車型,但是奧尼爾從來也沒有懷疑它的潛力。2019年Ram1500上市時,?他立馬買了一輛表示支持,?然後就將其進行了改裝。不過這次改裝真的很給面子了,?可以說是最低調的一次改裝了。大鯊魚竟然放棄了提高這款車的懸架,?只是簡單的為它配備了26英寸的輪轂。不得不說,?有時簡單的反而是最好的,?這輛定製Ram1500已然成為當今最漂亮的皮卡車之一。當然,?奧尼爾的支持也給它添了不少分,?誰能說奧尼爾的車不酷呢?

總結:奧尼爾作為史上最具統治性之一的中鋒,?被稱之為籃架毀滅者,大多數人只認識在球場上沖鋒的他,?然而,?通過以上這15個奧尼爾與他汽車的故事,?似乎對這個大塊頭有了些新的認知。他可以對無數豪車進行改造來適應自己的大塊頭,?也可以把自己塞進常人都很難進入的smart。他最貴的超人車型價值百萬美元,?但是他同樣也可以給只有幾萬的車放上他心愛的超人logo。

奧尼爾對於車輛的喜愛,絕不僅僅是一味地追求奢華與高價,一切能讓他發揮想像的車型都可以進入他的車庫,即便很快就轉手賣掉,但奧尼爾才是那個真正懂得享受玩車過程的大男孩。

作者:張宇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關於張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張姓的起源,可以推溯到遠古傳說時代。揮,其後有以張為姓氏的。
4、據公安部統計人口最多的姓氏是張排第三,有8750.2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6.83%
古代:
中國道教創始宗師(張天師)張道陵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武術宗師 張三豐
三國時期最著名的將領之 張飛 張遼 張頜 張任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 張說 張九齡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醫生之一 張仲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學者之一 張仲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辯士之一 張儀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謀士之一 張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美女之一 張麗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丞相之一 張居正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陰謀家之一 張角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張衡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外交官之一 張騫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書法家之一 張旭(草聖)
梁山好漢 浪里白條—張順
梁山好漢 菜園子—張青
明教教主他爹—張翠山
明教教主—張無忌
張作霖 張自忠 張之洞 張雲逸 張朝陽 張藝謀 張東健 張娜拉 張又赫 張治中 張春橋 張愛玲 張大千 張燊悅 張艾嘉 張柏芝 張德豪 張德蘭 張鳳鳳 張鎬哲 張國榮 張含韻 張學友 張洪量 張惠春 張惠妹 張家輝 張敬軒 張可頤 張可芝 張克帆 張麗瑾 張立基 張萌萌 張明敏 張清芳 張瓊瑤 張桑悅 張善為 張偉文 張衛健 張文森 張信哲 張玉華 張元蒂 張震岳 張振富 張振宇 張志家 張智成 張智霖 張智堯 張曼玉 張靚穎
張雨生 張國立 張鐵霖 張豐毅 張瑤 張也 張茵 張宇 張傑 張俊 張薔 張行
其實還有,古往今來的張姓名人,數不勝數。有人統計,張姓中共出了63位宰相,56位將帥.
張姓起源
▲關於「張」字
張是一個象形字,整個樣子像一個張弓欲射之人
張,繁體字作眼,由弓和長左右相合而成,張姓人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姓氏時,都說成「彎弓張」,可見他們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構件中的「弓」的。從文字學上來看,「弓」對於「張」字實在也是處於核心地位的。
在甲骨文中還沒有發現張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卻有很多,其寫法也各不相同。這些張字雖然寫法各異,但卻有一個基本的特點,就是與弓、矢、長,尤其是與弓分不開,可以說沒有弓就沒有張。從字形的演變來看,張最早是弓與矢的聯合體。弓矢是自然而然聯用的,有弓就必然會有矢,不必再強調,因此後來矢就漸漸退出,而讓位於長,最後穩定為長弓的聯合體。長弓則表示這弓比一般的弓還要厲害,更有威力。
張字的意義很多,新版的《漢語大字典》計有21個義項,一般的字典皆作十餘種,如誇張、張開、強、盛、張貼、看、望、擴大、布置等等,但這大多是後人引申而來的,最早的字書所記義項不多。《說文解字》說:「張,施弓弦也。從弓,長聲。」《廣雅·釋詁三》:「張,施也。」另外還有一層意思,見於《周禮·秋官》:「羅取鳥獸曰張。」胡三省在注《資治通鑒·漢明帝水平七年》中「勞勤張捕,非優恤之本也」時也說:「張,設也,設為機阱,以伺鳥獸曰張。」
▲張姓來源主要有三:
一、出自黃帝之後,揮為始祖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這支張氏是由黃帝直接傳下來的,最早發源於尹城國的青陽,目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晉祠附近,其後望族也出於這一帶。
張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它起源於遙遠的傳說時代。據說張姓的始祖名「揮」,他是黃帝的孫子(一說是黃帝的兒子),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他發明了弓箭和網罟 (gu)。弓箭和網罟作為當時的新的生產工具,使人們可以獵取更多的鳥獸,捕撈更多的魚蝦,又能夠減少猛獸對自身的傷害。揮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產弓箭和網罟為業,於是他的後裔就以「張」作為自己的姓氏。
張姓公認的血緣親祖黃帝是遠古傳說時代華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他以德經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選賢任能,嚴懲頑凶,開創了一個歌舞昇平的盛世。
據《帝王世紀》記載,黃帝由其母有嶠氏女附寶感電而生。「(黃帝)母曰附寶,見大電繞北斗樞星,照郊野,感附寶,孕二十四月,生黃帝於壽丘,長於姬水,有聖德,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後人據此推演出兩種傳說。
一種傳說是:黃帝降生於天帝下凡之際,那時正是神農氏時代,神農的舅舅有個兒子名叫少典,他是有熊國(在今河南新鄭縣境內)的國君。當時少典族正與有嶠氏族互通婚姻。於是少典便娶有(蟲喬)氏的女兒附寶為妻。有一天,少典和附寶扛著木耜去田間種地,正走著,天空突然暗淡下來,頓時星斗滿天,和晚上一模一樣。這時,附寶抬頭仰視,只見上空有一道閃閃發亮的電光像蛇一樣不時繞著北斗七星旋轉,剎那間,四野罩上了一層濃郁的青光。不一會,附寶只覺得腹部有什麼東西猛地一動,嚇得她大喊大叫,等少典急忙回頭詢問時,她卻說沒有什麼。打那以後,附寶便懷孕了。自懷孕那天起,經過24個月,也就是在第三年的一天,附寶在新鄭西北的軒轅之丘(一說在山東曲阜),生下一個男孩。由於出生在軒轅,所以便給這個孩子起名為軒轅。傳說軒轅剛生下來就會說話,非常精靈。還在孩提時代,他看見人們在樹上構築房子,便說:「把房子建築在樹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如果蓋地上不是更好嗎?」不久,神農氏聞知黃帝這種見解,大不以為然。於是,黃帝便在地上蓋了一間房屋讓他看,神農氏這才信服了。
另有一種傳說:附寶與少典成親後不久,便遷徙到山東曲阜的壽丘。在一個初冬的夜晚,附寶獨自一人來到郊外散步,她仰望星空,思念故土之情油然而生,忽然間,天空出現一道銀白色的閃電,只見那閃電繞著北斗星中的樞星轉了幾圈,然後迅速地由天及地,很快消失了。這時,大吃一驚的附寶頓然感到身上有奇特的感覺。不一會,她才意識到自己受雷電感應而懷孕了。此後,經過24個月,於第三年冬季的一天,在壽丘生下黃帝。剛出生的黃帝,額骨隆起,形狀像太陽,而且面部有龍的相貌,其手足也似龍爪龍趾。更奇異的是,黃帝有四張臉,傳說這樣黃帝可以隨時隨地眼觀四面,耳聽八方,觀察、了解一切情況,以更好地相機行事。黃帝剛出生就咿呀說話,不久就會走路了。他十歲左右離開壽丘,到處拜師學藝,遍訪名山大川。
黃帝生活在原始氏族公社時代,當時中國大地的社會結構表現為氏族——由若干氏族組成的部落——由若幹部落組成的部落聯盟。各氏族、部落及部落聯盟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發生戰爭,黃帝開始還只是姬姓部落的首領,在長期的征戰中,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最終完成了對其他各部落的統治,坐上了部落聯盟盟主的寶座。
對炎帝、蚩尤與刑天的戰爭是黃帝通向盟主道路上的三個里程碑。據文獻記載,黃、炎二帝本是同胞兄弟,《國語·晉語》:「昔少典娶於有嶠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異姓則異德,異德則異類。」《新書·益壤》說:「炎帝者,黃帝同母異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當黃帝成為姬姓部落首領並開始興盛強大之時,炎帝部落已步入虛弱衰微之路,各氏族之間相互征討,暴虐百姓,而炎帝則無力平息戰亂,保護臣民,於是黃帝遂起而教民慣用干戈,以征殘暴。結果,各氏族都前來朝拜並歸服於黃帝。炎帝乃遷居涿鹿(在河北涿鹿,一說在山西運城),但仍然大行無道,史稱「並兼無親,文無所立,智士寒心」(《逸周書史記解》)。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黃帝再次「振德修兵」,決定與炎帝在涿鹿進行決戰。據文獻記載,黃帝所率以熊、羆、狼、豹、軀、虎等為圖騰的各氏族部落聯軍揮舞著用(周鳥)、鵑、鷹、鳶等羽毛製作的戰旗,向涿鹿猛烈進攻,炎帝則退到城東一里的阪泉。經過血戰,黃帝方「誅炎帝而兼其他」,於是「天下乃治」。戰敗的炎帝部落被迫向南方和東方轉移,與長江流域的苗蠻集團犬牙交錯,漸趨融合。黃炎戰爭的勝利確立了黃帝對原屬炎帝勢力范圍的黃河中游地區的領導權,使他登上了中原各部落聯盟盟主(有稱「中央天帝」者)的地位。
當黃炎之戰結束,黃帝剛登上中央天帝地位之時,居住在黃河下游(即今山東及江蘇北部一帶)的九黎族首領蚩尤就率眾西進涿鹿城下,向新盟主提出了挑戰。九黎族是一個相當龐大的部族,他們英勇善戰,以蚩(一種毛蟲)尤(同蚍,即人腹中的長蟲)為圖騰。到黃帝時代,該部族出了一個有名的首領,人們就將其稱作蚩尤。蚩尤通曉天道,精明強干,長於戰事,史書中也把他描繪成超乎凡人的神明,說他人身牛蹄,四日六手,鬢發如劍戟,頭上長角。不僅如此,他還有「兄弟八十一人,並銅頭、鐵額、食沙石」,武猛異常。憑著強大的武力,蚩尤不斷向四鄰擴張,大有與黃帝分庭抗禮之勢。其時黃河中游一個以榆罔為首領的部落在受到蚩尤侵擾後,遂向黃帝求援,於是就引發了黃帝與蚩尤的涿鹿大戰。此次大戰對黃帝來說極為艱難,所謂「流血百里」,「九戰九不勝」,但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
在經過炎帝、蚩尤之戰而建立起一個強大的部落聯盟以後,黃帝把尋求治邦安民之道建立在遍訪天下賢明之士的基礎上。為此,他不辭艱辛,連續奔波,走王屋而受丹經,越鼎湖而飛流珠,登崆峒而問廣成,上具茨而事大隗,適東岱而奉中黃,人金谷而咨滑子,論導養而質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訪山稽、力牧,講占候則詢風後,著體診則受岐伯、雷公,審攻戰則納五音之策,窮神奸則記白獸之辭。(《抱朴子》)足跡所及,「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
黃帝的巡遊,一方面擴大了黃帝族的聲威與影響,從而使黃帝的勢力范圍日益拓展,《軒轅黃帝傳》所說:「帝所理天下,南及交趾,北至幽陵,西至流沙,東及蟠木。」另一方面使黃帝游歷之處的外族人民受到深深的感化,他們在黃帝仁義之德的感召下,紛紛前來向黃帝族朝貢,首先是諸北、儋耳之國來向黃帝族貢獻禮物,接著南夷族乘白鹿獻上美酒,後來四方之外族人都不斷地前來朝貢。外人朝貢進一步加強了黃帝族與其他族的友好往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就為黃帝族和其他族的融合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在巡遊天下,了解各地情況,獲得養民安邦之道之後,黃帝遂提出並開始實施自己的治世方略。
黃帝一生娶有四個妻室,她們是嫘祖、方雷氏、彤魚氏、嫫母。據《史記·五帝本紀》、《帝王世紀》、《路史·疏仡紀·黃帝》等文獻記載,嫘祖又作(亻累)祖,西陵氏女,為黃帝正妃。她發明了養蠶繅絲之術,並教人以絲織帛,做成衣服暖身遮羞。次妃方雷氏、彤魚氏皆賢淑。嫫母相貌很醜,但賢而有德,因沒有名字,出嫁前人皆呼為醜女。黃帝認為「屬女德而弗忘,與女正而弗衰,(貌)雖惡何傷」(《呂氏春秋》),故娶為妻室,封號嫫母。
關於黃帝的子孫,文獻記載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國語·晉語》說:「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唯青陽與夷鼓為己姓。青陽,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魚氏之甥也。其同生而異姓者,四母之子,別為十二姓。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藏、任、荀、僖、姑、儇、依是也。唯青陽與蒼林氏同於黃帝,故皆為姬姓。」《史記·五帝本紀》、《世本》、《大戴禮記》等書,與此大體一致。
與《國語》、《史記》等書所雲不同,《山海經》說:「黃帝生禺(豹-勺+虎),禺貌生禺京。禺京處北海,禺貌處東海,是為海神。
「帝俊生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禺番,是始為舟。禺番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為犬戎,肉食。」「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狄。」
黃帝一共有25子卻是歷來所公認的。25人雖是伺父之子,卻有不同的姓,僅就得姓的14人來說,又分為12姓,這說明他們是嫁出之夫,各自以他們所嫁的氏族的姓氏為姓氏。至於「同姓者二人」,是指他們同時嫁給一個氏族。
據《路史·國名記》記載,黃帝子孫所封之國有陳、昌、張、資、寇、酈、瞿等,凡七十,其分布地域遍布今全國各地。這些黃帝子孫的進一步繁衍則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假若說他們並非黃帝子孫,或者說歷史文獻記載有所依附的話,那麼,他們也當是黃帝這一「中央天帝」統領下的各部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人都自稱自己是「黃帝子孫」或「炎黃子孫」。
黃帝逝世後,葬於橋山。橋山隸屬的郡縣在何處長期以來眾說紛紜,一般認為在今陝西黃陵縣。黃帝陵墓既是號稱「天下第一墓」的中華民族始祖之墓,也是我們將要在下面介紹的張姓家族的血緣親祖之墓。
張揮是張姓的得姓始祖,但張揮與黃帝的關系則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張揮是黃帝之子,另一說則認為他是黃帝之子少昊青陽氏之子,即張揮為黃帝之孫。《元和姓纂》、《古今姓氏書辨證》、《姓氏急就篇》、《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有關姓氏學的史籍記載雖稍有出入,但都主張揮為黃帝之孫說,其稱:張氏出自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造弓矢,實張羅以取禽獸,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後世張氏後裔所修張姓族譜、張姓家譜多有沿用此說者。
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張氏家譜》卷三《受姓淵源考》雲:「張氏出自黃帝軒轅氏,生少昊金天氏,又號青陽氏,第五子揮始制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
持張揮黃帝之子說的有《廣韻》(下平聲十陽)、馬騙《繹史》等,張氏後裔所修張姓家譜也有很多贊同此說。
中國人姓氏之得皆有淵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則。姓氏命名的原則概括起來有以國、邑、鄉、亭為據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國符、技、事、謚、謚氏、邑系、邑謚、族、族系等等為據的。
張姓始祖揮之得姓亦基於上述原則。盡管在張揮是黃帝之子還是黃帝之孫這一問題上,古文獻記載各持一端,但具體到張揮本人的情況,則無大的分歧,都承認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這一基本事實。然則,細心的讀者還會從我們前引文獻中發現,記張揮之得姓,有「觀弧制矢,賜姓張氏」,「始制弓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和「性長弓矢,善張綱羅,世襲其職,因賜姓曰張」等微小區別。據此,我們可以說揮之得姓為張,是以技即職業為姓,也可以說是以官為姓,或者記作以職官為姓。
春秋時由周文王的姬姓後裔所建的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始祖張揮傳21世,歷數百年,大概到商代初期,出了張嵩,字仲山,任御駕將軍,後封為濟國公。他生有張亮、張奉、張文、張進四子。這些僅見於世系而不見於古文獻。
再傳30代至51世祖張仲,字忠嗣。他與尹吉甫共同輔佐周宣王中興周王朝。生有張象、張宜二子。據史籍記載,張仲生活在周王朝實行共和行政的前後。當時周厲王因大行無道而被國人推翻,逃出王宮,朝中大臣就公推共和伯代行天子之職。共和元年(前841)是我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14年之後,周厲王病死於彘(今山西霍縣),共和伯請太子姬靖即位,史稱周宣王。周宣王依靠一批大臣,重振國勢,征伐戎狄,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歷史上被稱作「宣王中興」。
張仲之後,張姓先民有很多人載人史籍。如《左傳》在成公二年(前589)記有手和臂肘被箭穿連,仍奮力推車,沖向敵陣的張侯。昭公二十一年(前521)有怒殺華多僚的宋國大臣張句。另外,還有張良的先祖張老、張(走翟)、張骼、張抑朔等人,他們籽在下一節中進行介紹。
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3),晉國的韓、趙、魏三家世卿升立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它標志著中國進入戰國時代。這個時期,張姓先民們的活動范圍進一步擴大,如魏國人張儀西走秦國,合縱連橫,大展其才能。而楚國則有大臣張旄,曾出奇計讓楚王將充當秦國使臣的張儀趕走。齊國有張丐,說服魯國在齊楚戰爭中保持中立。但張姓先民主要還是以原晉國屬地為其建功立業之所。在趙國,張孟談策反韓、魏,反擊智伯,一舉解晉陽之圍。魏有張丑力諫,阻止張儀為秦國在魏國開展外交;張倚出使趙國,使趙國在秦魏交戰中傾向魏國。韓有張去疾、張譴及張良的祖父張開地、父親張平等。
秦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強的國家,在那裡也出了一個很有名的張姓先民——張若。秦惠文王於公元前316年派大將司馬錯率兵攻佔四川,貶蜀王,派張若為蜀國守。上任伊始,他遷移秦民萬家人川,實行農墾,發展生產。又與張儀一起共同經營成都,按照秦國都城咸陽之制建有里閭、下倉、市肆、官舍、樓宇等。又設置錦官、鹽鐵官,發展官府手工業,為增強秦國國力作出了重大貢獻。公元前285年,秦國廢除巴、蜀侯國封號,改設蜀郡治川。張若因功被任命為首任蜀郡郡守。
二、少數民族賜姓改姓
元朝末年,有一個出生在山後金山(今阿爾泰山,一說大興安嶺)的蒙古將領,名叫伯顏帖木兒,他作戰英勇,曾率兵多次打敗農民起義軍。但在一次戰役中,敗在朱元璋的手下,於是歸附明朝。明太祖佩服他的武猛,就賜給他張姓。他的後代一直從軍,傳至玄孫張晟,官至都督事,進入明代中央最高軍事機構的核心領導層。又如韃靼人(明代對東部蒙古地區的蒙古族人的稱呼)哈剌爾敦,英勇善戰,被明成祖朱棣賜姓張,改名隆善。永樂七年 (1408)十月,張隆善被任命為北京右軍都督簽事,也成為一名中央軍事領導集團的核心成員。另一個韃靼人奴兒,是明代一位有名的北方邊疆守將,屢立戰功,憲宗皇帝朱見成為表彰他的英勇,賜姓張,改名友。成化八年(1472)八月,張友被任命為金吾衛指揮使。
明代前朝,有一個女真族(滿族人的祖先)人,名叫咎卜,官女真千戶,領兵征戰,勇猛異常,其事跡傳到首都北京,明成祖朱棣非常高興,賜姓為張,改名志義。永樂八年(1410)張志義被任命為建州衛指揮使,治所在今黑龍江省東寧縣東大城子。四年之後,治所移至今跨吉林、遼寧兩省的渾江流域。
今岫岩縣前營鄉張氏,本為蒙古族治良匡氏,是清代改姓張氏的。其始祖是元代的馬札爾台,他歷任武宗、文宗、惠宗三帝,曾任行營都統,陝甘、湖廣等省平章,並知樞密院事,官至中書右丞相。二世祖也曾任中書右丞相。元朝滅亡後,其後裔世居長白山麻加樂和忽密拉,大多從事畜牧業,也有人經商巴唐地區。到11世紀繼英授德時,正值愛新覺羅氏崛起於東北,於是棄牧從戎,成為努爾哈赤帳下的一員勇將,屬鑲黃旗。清兵人關,建立統一政權後,治良匡氏遷居盛京(沈陽)。13世祖名叫伯爾格,精通漢文,熟悉漢書,文武雙全。乾隆六年(1741)調任岫岩防禦使。因為熱愛當地秀麗的山川,就奉侍母親佟氏,攜弟吾令吉定居下來。兄弟二人在此繁衍,子孫都改姓張氏。
赫舍里氏分布在於都英額、哈達、輝發、長白山、佛阿拉、伯都訥、憲顏等地,在清代有一部分改姓張氏。
扎庫塔氏分布在瓦爾喀(今蘇聯東海濱省南部)、扎庫塔、松花江、長白山等地,在清代全部改為張姓。
扎拉哩氏分布在瓦爾喀、扎庫木、赫圖阿拉等地,在清代全部改姓為張。,愛義氏分布在愛湖流域一帶,在清代全部改為張氏。
明洪武元年(1368),回族人張某任寶慶(湖南邵陽)衛指揮。據《寶慶府志》卷33記載,指揮張氏的先人叫璞羅德,北平三河人。張氏任滿之後,即定居武岡車林鋪雞腳塘,依靠屯田百餘畝田產為生。今天邵陽市各地的回民,以馬、張、蘇、海、蔡姓為多,其中的張姓回族人或許就是璞羅德的後裔。
唐代初年,在雲南洱海地區近百個白蠻部落中,有一個相傳從隴西遷來的張姓部落。公元7世紀中期這個部落的首領名叫張氏進求。這時正值烏蠻部的蒙舍龍和他的兒子龍獨羅(又作細奴羅、細諾羅)開始擴張勢力,建立南詔政權。7世紀70年代,細諾羅勢力推進到洱海地區。據文獻記載,張氏進求因抵擋不住南詔的攻勢,就將自己的部落政權「禪讓」給了細諾羅,而細諾羅為了酬謝張氏,就將自己的大兒子羅波海,改姓為張,改名叫張朝鳳(夏正寅《哀牢夷雄列傳》)。這支蠻人張氏,後來演進為彝族的一部分。清末杜文秀領導的雲南各族人民起義的隊伍中,有一個叫張興癸的彝族將領,史稱他是南詔王細諾羅之後,他的祖先大概就是改姓張的烏蠻人羅波海(即張朝鳳)了。
匈奴是古代生活在我國北方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它主要活動在秦漢、三國魏晉時代,內有19個部落,其中屠各部等少數幾個部才有資格成為最高統治者單於,是匈奴族中的貴族。東漢時匈奴分裂成南北兩部,北匈奴則歸附漢室。三國曹魏時期,在今山西汾陽地區設置西河郡,安置南匈奴左部,—即匈奴族屠各部,歷史上把他們叫做西河胡或屠各胡。從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屠各胡張XX」「西河胡張XX」的記載,這些就是匈奴張氏。如《晉書·符堅載記》雲:「屠各張罔聚眾數千,自稱大卑子,堅遣鄧羌討平之。」《魏書·太宗紀》雲:「神瑞元年六月,屠各胡張文興等率流民七千餘家內屬。」《魏書·太宗紀》:「天興元年三月,西河胡張賢等率營部內附。」 羯族是古匈奴族的一個別支,出自匈奴羌渠部,居住在今山西省東南部地區。主要活動於我國魏晉時期,十六國時代,以石勒為主曾建立過後趙政權(319—351)。羯族中張姓很多,歷史文獻多有記載,例如《晉書·石勒載記》雲:「胡部大張旬督、馮莫突等擁眾數千,壁於上黨,勒往從之。」《十六國·後趙錄》稱:「張季,字文伯,羌渠部人也。」後趙國內張姓人特別多,石勒起兵時,十八騎中就有張噎仆、張越二騎。石勒自立為後趙王時,以張離、張良二人為門生主書,司典胡人出內。傳至石虎為後趙王時,離、良二人都官至尚書僕射,另外還有張群、張豺、張散、張茂、張斯、張屈支、張夷、張舉、張舂、張賀度、張沉等,都是後趙的達官顯貴。姚薇元先生在《北朝胡姓考》外編第八《羯族諸姓·張氏》中對上述張氏作了一番考證之後,得出了他們是羯族張氏的結論。他認為羯族張氏之張,是「羌渠」 (康居)諧聲轉讀而來。由此看來,羯族張氏是為後趙政權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的。
渤海族是古代生活在我國東北(包括前蘇聯、朝鮮一部分)的一個古老民族,遼金時期有一支由高姓改姓而來的渤海族張氏。隋況已在前面作了介紹。在這之前的渤海國
時期(720—962),還有一支渤海族張氏。如大將張文林、大臣張仙壽等,共有達官顯宦二十餘人,他們活動於上層,是渤海國的貴族。但這支渤海張氏之姓張的緣由卻不是很清楚。
奚族是一個活動於唐宋遼金時期的古老民族。歷史文獻中常把它記作「奚人」、「奚回」。遼代末年,奚回離保曾在今東北地區稱帝,建立奚國,改元天復。唐代奚族張氏知名的有張孝忠,曾任義武節度使。另有張忠志,本是奚人,居住在范陽,因善騎射,被范陽宋將張鎖高收為「假子」,遂從義父姓張。後屢立戰功。官至禮部尚書,封趙國公。唐代宗即位,拜成德軍節度使,又改賜姓名為李寶臣。李寶臣,有的文獻將其原名誤作張寶臣。
戰國以後,不斷有漢人移居雲南,他們和當地的土人長期雜居、通婚,相互影響,到隋唐時期就形成白蠻族。唐初,在洱海、滇池周圍有數以百計的白蠻部落。白蠻的族源主要是漢族,因此在語言、文字、風俗等方面和漢族大體相同,他們的姓氏也基本沿用漢姓。當時,在洱海地區有趙、李、楊、董姓等大部落。其中有一個張姓部落,相傳是從隴西輾轉遷來的。他們的首領名叫張氏進求。其子孫衍繁,人口日多,移居各地。到明代初年,白蠻張氏就分布到雲南太和縣洱西驛、雲南縣、浪穹縣十二關、阿迷州東山江、猛丁塞(今元陽縣老猛)、鎮南州英武關、楚雄縣、騰沖州、孟合驛、寧番(今北勝縣)等地,並且很多人做了土司的驛丞、巡檢、主簿、通把等官吏,其中官階最高的是騰沖州土知州張銘。按照明代官制規定,土司官是世襲的,因此,明代的白族張氏大多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
在今湖南、廣西等省,有很多瑤族張氏的聚居點。如武岡縣上洞鄉的石界;資源縣河口鄉的蔥坪、猴背、高山;鹿寨縣沙寨的鄉興;那坡縣百合鄉的那樂、民興、平壇,下華鄉的上華、規六,那隆鄉的坡芽;凌雲縣加龍鄉的下傘、尖里;欽州市洞中鄉的洞中、那麗、板興,板八鄉的板溝、大坑、細坑、和平。那俊鄉的東山、那欽;上思縣有妙鄉的更辟、有生;江城縣瑤家鄉的象腳山、象庄、於龍塘、六家村、大碑村、莫作山、新山、席草塘、小曼凸、牛廄房、勐板山、溫箐、漫薄山、甘蔗園、依郎、高山寒;龍勝縣的馬堤鄉等,都有瑤族張氏分布。瑤族張氏的知名人士有廣西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所長張有雋。
壯族張氏主要分布在廣西,其由來不很清楚。在清代,廣西上林縣有一個很有名的壯族張姓家族,兄弟二人,弟弟叫張鴻慧,康熙四十一年(1702)舉人,著有《女訓》、《家訓》、《董訓》等。哥哥叫張鴻翮,康熙間任永寧州學正。鴻翮的兒子張友朱,曾任慶遠府學教授。友朱生滋。滋生鵬展,乾隆時官至通政使,著有《山左續抄》、《三難通解訓言述》。

閱讀全文

與張宇輝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850
紅寶石證書aigs 瀏覽:734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
供電方案有效期 瀏覽:684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