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炒饃是誰發明的

炒饃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2-07-12 02:58:42

㈠ 蒸饃和烙餅原是起源於

它源於三國時期的瀘水河,諸葛亮為安定後方而進軍西南,在橫渡瀘水時,因瘴氣熏天,毒液漫流,過河士兵中體弱者多觸水致死,軍隊難以挺進。諸葛亮面對此景心急如焚,想來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懲魔,保佑生靈,於是命殺牛宰豬,包成面團,投於水中以示供奉。後來,民間習此風俗。這就是「饅頭」的起源。烙餅,又叫白薄餅、面薄餅、卷餅、荷葉餅、烙饃,有大小之分,大者直徑可超過25cm,小者僅巴掌大。烙餅色澤略黃,柔軟淡香,夾卷其他葷素食物用,為宴席常用面點,更是家常風味小吃。 十分可口香脆。 烙餅是由秦漢時的「白餅」演變發展而來,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 宋代《東京夢華錄》中有「荷葉餅」的記載。據清代《調鼎集》記載:「薄餅:秦人制小錫罐,裝餅三十張,每客一罐餅,小如柑,罐有蓋,可以貯。餡用炒肉絲,其細如發,蔥亦如之,豬羊並用,號曰『西餅』」。由此可見,陝西「秦人」制的薄餅,就是現在的烙餅。

㈡ 烙饃卷饊子的歷史故事

烙饃(luǒ mō)是和河南、江蘇蘇北和安徽皖北的一種漢族傳統麵食,類似煎餅又和煎餅不同。烙饃作為一種源自中原的麵食,已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了。烙饃是用未發酵的麵粉和成柔軟的面團,用擀麵杖擀成厚度約0.1厘米,直徑約30厘米左右的圓形。在一塊圓形中間稍微突起的鐵板上烙熟的,一般管這種鐵板叫做「鏊子」,煎餅也是用的同樣的工具,不過做煎餅的一般要大一點。
烙饃 (luǒ mō),正宗中原方言讀「裸摸」,諧音其實是「捋摸」(有典故) 。烙饃來自於中原。烙饃作為一種源自中原的麵食,已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了。因為交通便利,這種麵食在中原地區廣為流傳,鄭州、洛陽、安徽等有多種變形。韓信轉述婦人的「捋捋摸摸就成啦」的典故是讀音正統。
烙饃原本是厚餅,跟「壯饃」略有淵源,本是大的厚餅,卻因為趕時間而製成薄的麵皮,最終自成一格。
始自徐州彭城,由於淮海區域中心城市彭城在交通上的便利,烙饃在區域內廣為流傳。又因為朴實無華只能作為配菜點綴、或者日常食品,但因為又沒有什麼科技含量,因而不是那麼「稀罕」,沒有形成流行的因素。後來烙饃又發展出了水烙饃和菜合子。菜合子是用兩張烙饃在有油的平鍋上,饃中間鋪上韭菜等各種新鮮蔬菜、可加雞蛋、鹽、油等各種作料等,手工烙熟以後再吃,吃起來就不要別的佐餐了。比較經典的是韭菜合子。

正統烙饃
直徑尺余的烏黑的鐵鏊子(必須是鐵質凸形),用木柴火燒(必須是木柴,火溫較高,這樣燒制的食物味道比較醇厚,火苗穩定,溫度易控制),大小均勻的一個個面團用一根棗核式的擀麵杖「捋捋摸摸」成麵皮(形如20-30cm的圓形「餛飩皮」),在鏊子上加熱,用一根扁竹劈子(竹批子,必須是竹子做的,內有水分,可耐高溫,光滑不變形)反正面。溫熱柔軟,筋道有嚼勁,用普通食品塑料袋密封,因乾燥易於保存長久,最長能達半個月(當然基本上都是當晚吃完,一般三口之家一頓飯就一兩斤烙饃,也有外地遊客帶走作為特產的,便宜又特色,還容易保存,但要注意密封,烙饃有少許水分,風干就不好吃了)。
特點:溫時柔軟,冷時干硬,軟柔勁道,薄而有韌性,不容易破損,可以搭配各種干、濕食材卷著吃,泡湯吃,可透光,透光度低。
鐵鏊子烙,柴火等加熱是烙饃出現面香味的的要素。純的烙饃才是烙饃。
名詞解釋:「鏊子」就是把薄石頭打磨成龜背狀,再磨製光滑的一種器具。後來又改為生鐵鑄造,也就演化為今天的「鏊子」。為中原地區特有炊具。
水烙饃
濕皮子
水蒸烙饃在原生正統烙饃之後,做法差不多,只是用鍋蒸熟的而已,可以配合北京烤鴨、京醬肉絲卷著吃。
特點:麵皮直接水蒸,軟嫩、水分大,質薄,透光度高。適合老幼吃,失去烙饃原有的麵粉烙制的香味,易咀嚼,容易破,彈性低。
水烙饃,是蒸制的烙饃,沒有反正面「烙」的動作,失去了烙饃的本色。但因為美觀而登上北京烤鴨等宴席。
烘烙饃
烘烙饃是在無油的平底鍋上烙、烘出來的。
特點:最為乾燥,強韌而口感稍差,過於有嚼勁,易於保存。可作菜合子、菜餅等。
烘烙饃是用平鍋,受熱不均容易出現糊點。
使用平鍋烙制的還有菜盒子,但是若加豆油或者菜籽油,就是不同吃法了。

3生產製作編輯
烙饃是用未發酵的麵粉(死面)和成柔軟的面團,用擀麵杖擀成厚度約1毫米,直徑約30厘米左右的圓形。在一塊圓形中間凸出的鐵板(特製鏊子)上烙熟的,一般管這種鐵板叫做「鏊 」,(這個字念ao去聲),煎餅的鍋是平的,煎餅的一般要大一點,而且大家都開始吃機械煎餅了。
原料:麵粉(不需要發酵)

左下為失敗的烙饃,有糊點
生產流程:
1、和面餳(醒)30分鍾左右。
2、餳好的面分成若干小劑,揉均勻、光滑、表面無氣泡。
3、為防止面坯和擀麵杖粘連,擀時加稍多的麵粉。
4、有耐心的擀制,剛開始擀時一定要多加麵粉。
5、繼續擀,擀得越薄越好。擀成稍大時,可以採取上圖的辦法,卷一半面坯在擀麵杖上擀,直至變薄。
6、鏊子燒熱,什麼都不需要放,大火反正面烙幾秒鍾,熟透即可。
注意事項:烙制時火一定要大,太小的火烙出來的饃一定會非常干,不軟和,烙時速度要迅速,反正面幾秒鍾就可以,烙好的成品需要保溫保存。
關鍵環節:和、擀、烙

4食用指南編輯
舊時,小孩子會拿它卷些白砂糖吃,味道很可口。烙饃還有很多不同的吃法:
烙饃卷饊子

烙饃卷饊子
裡面脆,外面軟,有勁道,香氣十足。素餅店也有加上少許黑鹹菜、青椒調味的。
卷菜吃
醋溜土豆絲兒,咸鴨蛋、卷的時候蓋住一端,不會流出湯水。辣椒炒雞蛋,煎上一鍋辣椒疙瘩,用烙饃卷著吃。
湯泡饃
羊肉湯泡饃,比正宗泡饃要容易消化,但容易泡爛。只能蘸湯吃。其它湯料也可以。
菜盒子
韭菜盒子,也有其他蔬菜加蛋的。不容易買到了。
烙饃卷烙饃絲
盤子里一半是普通的烙饃,一半是炸得酥脆金黃的烙饃絲,卷著吃別有一番風味。
烙饃卷烤羊肉串
烙饃還成了燒烤攤上一道必不可少的吃食。酒喝至酣時,要上幾張烙饃,卷上幾串羊肉串,大口吃著,使勁嚼著,非常帶勁。
綠豆面烙饃
顧名思義,白面改為綠豆面,纖維素比較高。另外,還有雜糧烙饃。水果烙饃,機械烙饃。但惟獨白面手工烙饃最為正宗,吃起來也最為地道。
丸子湯煮饃
普通丸子湯,快開鍋的時候加饃。趁熱吃。
紅酒烙饃
2009年10月24日,法國老外發明的。

干吃饃 喝紅酒 紅酒烙饃

5主要功效編輯
相傳烙饃吃起來柔韌、筋軟、有嚼頭,既壓餓,也有健齒作用。吃烙饃練口腔肌肉,牙口好。不過老年人、小孩子如果吃要注意姿勢和自身牙齒情況,可以泡湯(羊肉泡饃)吃,不然不利於牙齒健康,小孩子容易「呲牙」,影響牙齒發育,不利美觀。遍布在一般菜市場或者社區沿街。一般都是服務自己小區或者供給飯店做配菜的。

6飲食文化編輯
廣為流傳的烙饃在河南、蘇北和皖北逐步發展為特色麵食,形似煎餅,口感、材質、製法不同,因製作簡易、食用方便、易於保存,受到廣泛歡迎,是當地居民的日常飲食中的一部分。中原有流傳兒歌,「圓圓小餅徑尺長,根根饊條黃脆香,外軟里酥餅卷饊,送與抗金英雄嘗」。
清代順治年間,方文來中原做客時,在其《北道行》中這樣寫到中原的烙饃:「白面調水烙為饃,黃黍雜豆炊為粥。北方最少是粳米,南人只好隨風俗。」從這可以看出,烙饃這種民間的面點食品不但歷史悠久,並且久有名氣。

三八節 烙饃大賽
春夏秋冬,街頭巷尾老奶奶更樂於弄個烙饃攤子,用木頭生柴火,架上烏黑的鐵鏊子,和好面的面盆,擀麵杖下的麵皮薄如紙(1mm),從案板被挑到鏊子上,在柴火的劈啪聲中飛舞的竹批把麵皮翻動,最後放到保溫的竹篾框子里。四季如歌,在蘇北徐州市內的王陵路上,有家烙饃攤子前放著塊宣傳板,寫下烙饃的傳說故事,在吃到面的時候,更想到當年老嫗手巧、老漢急中生智的軍民互擁的動人故事。烙饃吃起來勁道且富有韌性,某種意義上說,也正象徵了普通老百姓不怕吃苦、堅韌不拔的品格。如今雖然烙饃不能掙多少錢,烙烙饃這套做飯的手藝仍然活躍在少數街頭巷尾。娘倆、或婆媳、或姊妹幾個,圍著一張案板,支起一個鏊子,揉的揉,擀的擀,挑的挑,面團在婦人手下飛舞著,跳躍著,眨眼功夫一張又薄又圓的烙饃便好了。想來數年之後,城市化的腳步前進,城裡人該想辦法請誰去製作這烙饃了

外國友人 徐州烙饃 2009年10月


昨日乾隆今日我
烙饃之後是軍民情。軍民相擁在中原也是歷來傳統,作為戰爭城市,中原一直是雙擁擁民擁軍城市典範,這普通的烙饃看似平凡普通,溫度中卻滿是情感。而路過街頭烙饃攤,觀看優美嫻熟、節奏感十足的烙饃動作也被外地遊客視作視覺享受,成為這座城市的一道風景。
烙饃已經逐步成為當地的民俗之一,由於飯店預訂和製作時間、願意、會烙饃的人逐漸變少,烙饃開始漲價,即便價格不變,買也不容易買到了。「烙饃卷饊子」(烙饃、饊子、黑鹹菜、青椒粒)也因為沒有烙饃供貨、沒有優質饊子不賣了。

7烙饃由來
史料記載一 支援抗金
據徐州文史資料載:北宋時徐州抗金英雄趙立聚集群眾抗金時,地方百姓特製烙饃並卷上酥香而鬆脆的饊子,送於抗金英雄吃。故烙饃品種流傳至今,歷代不衰。曾幾何時?在徐州地方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圓圓小餅徑尺長,根根饊條黃脆香。外軟里酥餅卷饊,送於抗金英雄嘗。
傳說一 :軍民緊相擁 劉邦得民心
相傳,楚漢相爭時,劉邦率兵與項羽作戰。因為劉邦的軍隊一向以紀律嚴明而深入人心,受到當地老百姓的擁戴,士兵們勞於作戰,很少能吃上飽飯,百姓們為了能讓劉邦的軍隊吃上一頓飽飯,徐州百姓急中生智,結合當地農作物情況,發明了一種製作簡單快速、攜帶方便的面點——烙饃。從此劉邦得到民心支持,劉邦軍隊士氣大增,為他們作戰提供了有利的基礎。
傳說二 :軍民相擁 濃濃情誼
在徐州南邊的人愛吃米飯,北邊的山東人愛吃煎餅。為什麼惟有徐州這方圓二百來里地方的人愛吃烙饃呢? 當年項羽兵敗垓下(靈璧,宿州市),劉邦派韓信指揮三十萬大兵乘勝追擊。這時項羽僅剩八百騎兵,連夜鏖戰,官兵幾天都沒吃一頓飯了。韓信看到項羽的失敗成定局,但項羽在徐州一帶因兵不擾民,在民間享有聲譽。韓信趁項羽失敗的機會,敗壞他的名譽。於是心生一計,找來巧婦,令她做餅。那時做餅又大又厚,一時不能熟透。項羽的官兵很快就要過去了,若做這樣的大厚餅,時間怎來得及?韓信就向巧婦說:「你快把面捋捋摸摸、弄薄弄熟,越快越好。」巧婦急中生智,就用一個圓棍一擀,將面擀得薄薄的,放在鐵鏊子上一翻一正,面就熟了。韓信一看很興奮,這樣既能多做又能熟透,不多一時做了兩大藍子。遂令一個老頭挑到項羽必經的路上去賣,並說:「你要見不到項羽,回來我一定殺你的頭。」老頭無奈,只有拚命到指定的地方去等待。
起先有幾個騎兵來到,問老頭:「當此兵荒馬亂,人家都逃亡,你這老頭不怕死,還賣什麼東西!」老頭說:「我賣的是好吃的。」兵士一吃聽是好吃的,一心想吃,但手中無錢,心裡干著急,就向老頭說:「我們項王的兵馬,一向不吃百姓的東西,除了管軍需的帶錢,連項王都不帶錢。」說著這幾個騎兵催馬揚鞭走了。
接著又來一群騎兵到來,為首的一個彪形大漢騎著烏騅馬。老頭想這必是項羽了,連忙攔著說:「大王!我看你的軍隊無錢不吃我的東西,可見大王治兵有方;不過你一連打了這么些天的仗,實在夠苦的了。就是手中無錢,也請大王吃我的東西,飽飽肚子,好再打仗。我絕不要錢。」項羽說:「我現在身無分文,雖然挨餓,也絕不白吃老百姓的東西。」老頭心中很受感動,覺得人說項羽這個人,生性耿直,帶兵廉潔,的確不假,遂把心裡的話,老實地向項羽說了:「大王!我是韓信派來的。來時韓信向我說:『項羽若吃你的東西,他無錢給你,後人將說他不義;若殺了你這個老頭,後人將說他不仁。』你現在即不吃我的東西,又不殺我,我回去後,韓信必說我沒見到大王,一定會殺我。這怎麼辦呢?我求大王救我一命。」項羽說:「既然如此,我還要急著趕路,這樣辦吧!」項羽遂用力將他的十三節霸王鞭,拔出四節,交給老頭說:「你見了韓信,拿著我這四節鞭,他就知道你見到我了。因為韓信過去給我扶過戟,執過鞭。」說罷,項羽即隨大隊向南急馳而去。
老頭含著淚望著項羽的身影漸漸消失了。老頭聽說韓信早已追趕項羽去了,也未再去見韓信。他回到家中,將烙饃爭給親鄰嘗嘗。大家問老頭這個像紙薄的圓餅叫什麼名字?怎麼做法?老頭就把當時韓信向巧婦說的原話「捋捋摸摸就成啦」告訴大家。從此,就以此諧音稱為「烙饃」。人們都爭相學做烙饃,烙饃也就成了徐州的特產。直到今天,徐州的小女孩,幾歲就會做烙饃,吃烙饃成了徐州人的愛好。
傳說三: 乾隆微服出巡 觀看烙饃飛舞
相傳,乾隆下江南時路過徐州,曾在微服私訪時間到徐州鄉村婦女擀烙饃的精彩表演。只見一女子於面案上迅即擀出薄如蟬翼、大如銀盤的面餅,挑於軸兒上順手一揮,那面餅便飛落到東間里的熱鏊上,接著又一張飛向了西間里的熱鏊上……乾隆見到的確是一位擀烙饃的高手,這女子一個人擀可以供兩盤鏊子上,難怪乾隆皇帝看傻了眼。人說:「高山出俊鳥,民間出奇人」,在徐州地區確是這樣。
有句戲詞這樣唱道:「從北京到南京,中間隔個徐州城。中原人愛吃『烙饃饃』,那麼地個狠勁咬,那也不嫌牙根疼。」這是說烙饃確實是徐州所特有的,吃起來柔韌而筋骨,外人看嚼的這動作,還真有點「望饃興嘆」哪!
烙饃顧名思義就是在鏊子上烙成的,鏊子大多是鑄鐵的,今天也有了熟鐵和鋁合金做成的,用法也大致相同。鏊子不大,直徑一尺二寸左右烙饃直徑也就一尺左右了。
所謂「烙」,製造烙饃要兩道技術關要過。一是「擀」,二是「翻」。
「擀」要擀得薄、勻、圓。烙饃多用白面為原料,少有摻有雜面。先將面調水和得軟硬適中,最好讓面「醒」半小時以上。面和得硬了,擀起來較難;和得太軟了擀好了也會變形,所以和好面是擀的第一步。將和好、「醒」好的面,分成單個饃劑,然後用特製的擀麵杖擀。擀饃的好手每斤面能擀十六個,還要又大又圓又勻且薄。
舊時中原人都是自家烙制烙饃,一般妻子擀、丈夫翻,也有嫂嫂、大嬸們合夥製作的,談笑風生中飄出烙饃的香味,有點像是逢年過節時候的一起包餃子的景象。不過今天都是手工作坊、社區里的地攤,新建小區裡面都沒有。只能自己尋覓有烙饃的地方。
啊,中原烙饃那獨特,那柔韌的口感,那精美的製作,真讓人回味無窮。

㈢ 炒饃怎麼炒

用料
饅頭 3隻
雞蛋 2隻
蔥花 一把
白菜 2把
花椒面、鹽、味精 適量
炒饃的做法
把剩饅頭切成小丁,根據個人喜好大小切。(第一張對焦失敗了,當時沒有發現,手機拍攝,見諒)

白菜切碎。

蛋液+蔥花+鹽攪拌均勻

鍋內放少量油,先下饅頭丁,炒至變色,我喜歡吃干一點的炒饃,就小火炒的久一點,多翻炒,避免焦糊。

感覺炒的乾乾的,就加入蛋液,繼續不斷的翻炒

同時加入白菜碎,繼續翻炒,這個白菜可以根據家裡情況,想放什麼放什麼,哈哈哈

繼續不斷翻炒至蛋液、白菜熟透,加少許花椒面。

盛盤。

㈣ 土炒饃的介紹

土炒饃是河南濟源市王屋山區的漢族傳統名點。是以麵粉為主要原料,雞蛋、芝麻、花椒葉等為輔料,並以王屋山特有的觀音土烘焙,精心炒制而成。

㈤ 河南土特產土炒饃能不能吃

摘要 土炒饃是用觀音土烘焙的饃,其味清香可口,存放期長,並含有多種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是一種高鐵、高鈣、高鋅、高鉀的傳統食品。

㈥ 炒饃的做法

炒饃是一道以饅頭、油、鹽、澱粉為主料的食品。

具體做法如下:

主料:1個饅頭。配料:適量油、適量鹽、適量澱粉、適量孜然、適量五香面、適量蔥段。

步驟:

1、饅頭切塊。

2、沾上生粉。

3、鍋中熱油,放入蔥段爆香,放入饅頭塊。

4、翻炒幾下盛出。

根據風味、口感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

1)北方硬面饅頭是中國北方的一些地區,如晉冀魯豫陝等地百姓喜愛的日常主食。依形狀不同又有刀切形饅頭、機制圓饅頭、手揉長形杠子饅頭、挺立飽滿的高樁饅頭等。

2)軟性北方饅頭在河南、陝西、安徽、江蘇等地百姓以此類饅頭為日常主食。其形狀有手工製作的圓饅頭、方饅頭和機制圓饅頭等。

3)南方軟面饅頭是南方習慣的饅頭類型。多數南方人以大米為日常主食,而以饅頭和面條為輔助主食,南方軟面饅頭顏色較北方饅頭白,而且大多帶有添加的風味,如甜味、奶味、肉味等。有手揉圓饅頭、刀切方饅頭、體積非常小的麻將形饅頭等品種。

㈦ 過些日子到西安去 聽說小吃很有名 那位兄弟可以提供下資料!謝謝!

鍾樓西北方向有個鼓樓。鼓樓後面就是,裡面是小吃一條街,就是回民街,這是一次去西安旅遊時導游介紹的。
肉夾饃:我們到了西大街鼓樓對面的一個小街里的「樊記」,不過在去的路上看到了「王恆」的招牌。記得在文章里看到過說「王恆」比「樊記」好吃,在同伴們全開始在「樊記」裡面吃的時候,我和一MM到「王恆」也買了一個精選,4.5元一個。和「樊記」的相比,果然好吃很多,主要是由於「樊記」里的饃好象捂過了,沒有那邊的那麼脆。不過「王恆」的普遍比「樊記」貴5毛,看來還是很有道理的。在隨後的幾天里,我又有兩天的早飯是在那裡解決的,不過一般一個人吃不下一個,基本是吃一半浪費一半,現在想起來真後悔啊。

酸梅湯:這個說成是西安的小吃應該是有點牽強,不過我在回民街裡面看到很多家都有賣的,1塊錢1杯,而我那幾天也喝上了癮,根據我吃的順序,也就想到哪裡說到哪裡吧。第一次喝也就是在吃「王恆」的肉夾饃的時候,喝起來冰冰涼涼的,很爽口。後來晚上去回民街的時候,發現有好多家買酸梅粉的,估計這個酸梅湯也就是勾兌出來的,有的濃有的淡,用塑料杯裝著,在「紅紅炒米」裡面盛酸梅湯的杯子居然上面還有吸管,一開始覺得很新奇,後來想想,覺得挺不衛生的。不過酸梅湯好象倒真是比可樂什麼的更容易在回民街被接受。

鍾樓小奶糕和滾雪球:這兩種冰棍全是5毛一根。鍾樓小奶糕在咱們壇子上好象去年就有人提起過,在路上和當地的導游說起,她告訴我其實當地人更喜歡吃滾雪球。從乾陵和法門寺回來回來的那天比較早,我就和2個MM一起殺到回民街去了。本來看介紹上說開元下面賣的那個小奶糕是正宗的,本來想走過去買,後來在鼓樓對面的一個小攤子上發現了,一人買了一根奶油味的,果然好吃,用MM的話說「比小牛奶強多了」,一根還沒吃完,就到了馬路對面,在鼓樓下面的攤子上發現了有滾雪球的,我嘴裡還咬著小奶糕呢,又張羅著買滾雪球,結果賣的那個小姑娘看著我都樂了,滾雪球一吃還不打緊,後來幾天我們就吃它了,尤其是可可味的。最後我們已經簡稱為「我們再滾一下吧」,最後一天一MM居然提議,要不我們吃兩個東西之間就滾一下,我害怕拉肚子,沒敢贊成。

鏡糕:還沒進回民街,在鼓樓的下面就有很多賣鏡糕的小車,鏡糕放在很小的籠屜里,很小,上面有紅紅綠綠的調料,要吃的時候會再給蘸上芝麻和糖,很便宜,5毛錢一個,味道還不錯。不過我們走到回民街裡面的時候,看到有一個賣1塊錢一個的,上面放了不少葡萄乾,決定也買一個嘗嘗,結果發現沒有5毛的好吃:(

涼皮:在西安吃了兩種涼皮:秦鎮涼皮和麻醬涼皮。秦鎮涼皮名字的由來不知道,估計是和某個地名有關系吧,而麻醬涼皮顧名思義是放了麻醬的。那個涼皮和在北京吃的很不一樣,比北京的好吃多了,吃到嘴裡有一種精到的感覺,鮮百味餛飩店裡和老陝面館里的覺得也沒這個好吃。個人覺得秦鎮的比麻醬的好吃,不過也許是因為我不愛吃麻醬的緣故,我在西安的朋友說她每次去回民街總忍不住要吃一碗麻醬的。

炒米:其實就是炒飯,但西安好象沒有這么個叫法。我在介紹西安小吃和小兔子的文章里全看到過介紹「紅紅炒米」,到了那裡,當然要嘗一嘗。晚上有很多桌子擺在路邊,我們也找了一張空的坐下,會有服務員過來問你吃什麼,點完以後,沒過兩分鍾就上來了。觀察了一下,好象這個就是直接炒出來,然後看哪桌要就給端過來,雖然後來又去了一次,不過我也沒搞清楚那裡是不是就做這一種炒米。那炒米是用酸菜和牛肉末一起炒的,味道很好,考慮回來以後可以自己實踐一把,看能不能做出這種味道。我們因為是吃完晚飯再過去的,沒吃太多,三個人就要了一碗,不過那可是那天晚上我們唯一全部吃光的東西。

肉串:在很多小吃店的旁邊總會有烤羊肉串和牛肉串的爐子,很便宜,2毛一串,同樣也是烤好了端到每個桌上來問你要不要,一般十串起賣,由於很小,不用擔心吃不下去。結帳的時候就數鐵釺子,很方便。不過由於上面的肉很少,吃起來沒太多感覺,覺得還是北京的羊肉串好吃。後來看見有一家,有整隻的羊掛在外面,好象可以現穿羊肉串,可惜眼大肚子小,就沒有再吃了。同時那裡還有賣涮牛肚的,3毛一串,紅紅的,上來的時候刷了麻醬,總覺得味道有點淡。

羊肉泡饃:這次吃的羊肉泡饃是在據說最正宗的老孫家吃的,為了品嘗當地小吃,集體定了老孫家的風味餐,10個熱菜10種小吃。其中就有羊肉泡饃,上來的時候是機器弄好的,沒有體會到自己掰饃的過程,由於那時候已經吃的比較飽了,也就是嘗了兩口,沒留下太深的印象。不過後來有一天去大皮院,看到了小兔子介紹的小炒饃,來了一份優質,一塊饃我掰了大概10分鍾,再送去給廚房炒,大概等了10分鍾。本來以為炒饃出來會是乾乾的,誰知道也是有湯的,裡面有蘑菇,西紅柿,羊肉,粉絲.....好吃。

涼糕和涼粽:基本上來說我還是喜歡吃那種又甜有粘的東西,而這兩個剛好符合我的胃口。唯一可惜的是拿出來的時候放了太多的蜂蜜和桂花糖,弄的味道反而有點苦,建議去吃的時候稍微加一點白糖就好。

糊辣湯和麻花油茶:據說是西安人喜歡的早點,我們當然也嘗試了一下。不過說實話,很不習慣。麻花油茶一股怪怪的味道,我們一人嘗了一口就沒再吃,MM試了一下裡面的麻花,說和油條差不多。糊辣湯裡面有圓白菜、土豆、菜瓜、牛肉丸什麼的,當地人會在裡面泡上一個「坨坨饃」據說就是很好的早餐,不過我們本來就抱著嘗嘗的思想,當然饃就沒要,吃起來有點辣,感覺比麻花油茶好點。不過看起來當地人真的很喜歡吃,我們進去時候滿滿的一大盆,沒5分鍾出來已經少了很多。

酸湯水餃:同去的兩個MM巨喜歡吃,由於我對麵食一般,同時對酸的東西也不是太喜歡,因此是她們兩主攻。其實第一次吃是在老孫家,一MM本來說不吃,後來嘗了一個就連湯帶餃子吃了一堆。後來有時間我們自由活動,還想到老孫家吃去,被我及時打住,給小兔子打了個電話,才知道大皮院那裡就有好幾家,我吃的涼糕和涼粽,不過從她們連湯也喝的比較干凈看來,應該還是很好吃的。

灌湯包:賈三灌湯包也是鼎鼎有名的,離紅紅炒米很近,第一天晚上本來想進去,看裡面那麼多人還要等位,同時我們肚子也不是很餓,就沒有堅持。不過後來有一天早上去了,要了一籠羊肉餡的,10個才4塊錢,咬到嘴裡滿嘴的汁,果然很鮮美,再蘸上點醋,剛好解膩。

㈧ 日本團隊耗時4個月心血發明了饅頭!這個饅頭長什麼樣

饅頭,別稱「饃饃」「蒸饃」,中國傳統麵食之一

傳說是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發明。《三國演義》中講述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蠻之後,過江受戰死冤魂之阻。諸葛亮面對此景心急如焚,想來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懲魔,保佑生靈,諸葛亮不忍用人頭祭祀,而發明饅頭為替代品。於是命殺羊宰豬,包成面團,投於水中以示供奉。後來民間習此風俗。這大概是「饅頭」的起源。「饅」通「蠻」,「饅頭」即意為「蠻頭」。

饅頭把麵粉加水、糖等調勻,發酵後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為半球形或長條。在江南地區,在製作時加入肉、菜、豆蓉等餡料的此類麵食都通通叫做饅頭,而無餡的饅頭叫實心饅頭。味道可口松軟,營養豐富,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口味不同,作法各異,由此發展出了各式各樣的饅頭,如白面饅頭,玉米面饅頭、菜饅頭、肉饅頭、生煎饅頭、油炸饅頭,叫法也不盡相同。

3月1日,一位網友發布了一份關於日本一家網站的報告。該報告描述了一家名為"井村屋"的食品公司,該公司在2014年收到一封顧客的來信,信中寫道:"你能做一個沒有填充物的中國包嗎?"

耗時4個月

六年後,該公司的開發團隊終於嘗試製作"只有皮革的中國包。"經過四個月的艱苦研究,他們終於"發明了沒有填塞的中國饅頭"!

這樣的新聞報道確實充滿了幽默,許多中國網民嘲笑他們。然而,一些網民表達了擔憂。畢竟,日本網站上有報道稱,他們"發明了"不加填料的中國饅頭(饅頭),並希望被商業化,並試圖大力欣賞它們。難不成日本也想學習韓國,對中國的文化也開始了「明搶暗偷」?

當然,大多數日本網民仍然認同中國的飲食文化,從"麻婆豆腐"、"餃子"到"炒飯"等不僅在現實中深受日本食客喜愛,還因電視劇中的中餐而受到贊揚。我希望這篇關於"發明中國饅頭不加餡"的文章只是他們的五龍事件,而不是別有用心!

㈨ 擀麵杖 饅頭是誰發明的

擀麵用的木棍兒。 中國很古老的一種用來壓制面條的工具,一直流傳至今多為木製,用其捻壓面餅,直至壓薄.是民間製作面條、餃子皮、餛飩皮、面餅不可缺少的工具. 擀麵杖是什麼時候產生的?誰的發明專利?恐怕很難考究了。根據現在考古的發現面條的化石表明,面條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那麼做它的擀麵杖應該不會低於這個年限吧。不過開始面條也可能是抻的,不是擀的呢?於是,只能說擀麵杖的出現不會早於4000多年了。當然,西方國家也做面條,也有用擀麵杖的,所以也很難分出誰是發明專利的擁有者了。 食用饅頭的歷史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三國演義》中有諸葛亮用饅頭祭祀瀘水神的記述。饅頭是中國的傳統麵食,把麵粉加水、糖等調勻,發酵後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為半球形或長條。在江南地區,在製作時加入肉、菜、豆蓉等餡料的此類麵食都通通叫做饅頭,而無餡的饅頭叫白饅頭。味道可口松軟,營養豐富,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口味不同,作法各異,由此發展出了各式各樣的饅頭,如白面饅頭,玉米面饅頭、菜饅頭、肉饅頭、生煎饅頭、油炸饅頭,叫法也不盡相同,北方也有稱之為蒸餅、炊餅、餑餑、饃等,江南一帶則只有「饅頭」一說。名稱的由來相傳三國時期,諸葛亮率兵攻打南蠻,七擒六縱蠻將孟獲,使孟獲終於臣服。諸葛亮班師回朝,途中必須經過瀘水。軍隊車馬准備渡江時,突然狂風大作,浪擊千尺,鬼哭狼嚎,大軍無法渡江。此時諸葛亮召來孟獲問明原因。原來,兩軍交戰,陣亡將士無法返回故里與家人團聚,故在此江上興風作浪,,阻撓眾將士回程。大軍若要渡江,必須用49顆蠻軍的人頭祭江,方可風平浪靜。諸葛亮心想:兩軍交戰死傷難免,豈能再殺49條人命?他想到這兒,遂生一計,即命廚子以米面為皮,內包黑牛白羊之肉,捏塑出49顆人頭。然後,陳設香案,灑酒祭江。從此,在民間既有了「饅頭」一說,諸葛亮也被尊奉為麵塑行的祖師爺。明代郎瑛在其筆記《七修類稿》中記載:「饅頭本名蠻頭,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徵孟獲,命以麵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諸葛亮創始的饅頭,畢竟裡面加上了牛羊肉餡,工序復雜且花費較多。於是,後人便將做餡的工序省去,就成了現在的饅頭。而有餡的,則成為包子。中國人吃饅頭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事物紺珠》記載「秦昭王作蒸餅」,蕭子顯在《齊書》中亦有言,朝廷規定太廟祭祀時用「面起餅」,即「入酵面中,令鬆鬆然也」。「面起餅」可視為中國最早的饅頭。(另一種說法)春秋時期的中國,石磨還沒有被發明出來。人們食用 麥子的主要方式是煮粥,蒸麥飯,和炒成干糧吃。戰國時期,也還沒有磨,僅以杵臼等工具生產不出太多的面來,因此吃麵食的人不會太多。根據現存的實物資料,中國人在西漢初期發明了磨,也只有石磨被發明以後,在中國的小麥的主產區(大概在以黃河流域為主的中國北方)人們才開始大規模地吃麵食--餅。但是漢魏時期的麵食「餅」並不是人們今天意義上的「餅」。而是所有的麵食都稱之為「餅」:爐餅(燒餅)、胡餅(芝麻燒餅)、湯餅(面條)、籠餅(無酵蒸餅)、環餅(油炸面圈)等,但都不是發面的。饅頭是將面經發酵後再蒸熟的,所以不但松軟適口,而且易於消化。而發面是十分困難的。要在長期的生活生產時間中不斷摸索、不斷積累,才能掌握酵母菌的生化反應。根據現存的史料,饅頭的出現不晚於晉。但是名字也不叫饅頭,而叫「蒸餅」。 [3] 漢朝時,由於磨已廣泛應用,蒸制的麵食也隨之流行於全中國各地,當時統稱為「餅」。「曼頭」一詞最早見於西晉束廣微《餅賦》雲:「三春之初,陰陽交際,寒氣既消,溫不至熱,於時享宴,則曼頭宜設。」,郎瑛所撰《七修類稿》說:「饅頭本名蠻頭。」。《晉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三「何曾傳」記載何曾日食萬錢,「性奢豪,務在華侈。帷帳車服,窮極綺麗,廚膳滋味,過於王者。每燕見,不食太官所設,帝輒命取其食。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何曾的食品中有「蒸餅」,《名義考》記載即今之饅頭。《晉書》提到何曾「性奢豪」並舉例說明他「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意思說就連饅頭這種「高級食品」如果不蒸出十字裂紋,他都不吃,可見其窮奢極侈都到了何等地步。這里所說的裂紋蒸餅,大概就相當於人們今天所說的開花饅頭吧。饅頭同時還被稱之為「面起餅」。在《齊書》有記載:西晉永平九年(公元299年),皇帝專門下旨規定今後祭祀太廟要用「面起餅」。可見當時饅頭不光是一種高級食品,而且因該被列為奢侈品了。《三國演義》第91回:諸葛亮平蠻回至瀘水,風浪橫起兵不能渡,回報亮。亮問,孟獲曰:「瀘水源猖神為禍,國人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並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浪平靜境內豐熟。」亮曰,「我今班師,安可妄殺?吾自有見。」遂命行廚宰牛馬和面為劑,塑成假人頭,眉目皆具,內以牛羊肉代之,為言『饅頭』奠瀘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罷,雲收霧卷,波浪平息,軍獲渡焉。這段故事不見正史,只在一些筆記中講到。如宋朝的《事物紀原》、清朝的《談征》中就說:「蓋蠻地人頭祭神,武侯以面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明人郎瑛《七修類稿》也記載:「饅頭本名蠻頭,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徵孟獲,命以麵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 頭也。」自諸葛亮以饅頭代替人頭祭瀘水之後,饅頭剛開始就成為宴會祭享的陳設之用。晉束晰《餅賦》:「三春之初,陰陽交至,於時宴享,則饅頭宜設。」三春之初,冬去春來,萬象更新。俗稱冬屬陰,夏屬陽,春初是陰陽交泰之際,祭以饅頭,為禱祝一年之風調雨順。當初饅頭都是帶肉餡的,而且個兒很大。晉以後,有一段時間,古人把饅頭也稱作「餅」。凡以面揉水作劑子,中間有餡的,都叫「餅」。《名義考》:「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餅』,又曰『籠餅』,即今饅頭。」《集韻》:「饅頭,餅也。」《正字通》:「〔焙換成飠〕〔愉換成飠〕,起面也,發酵使面輕高浮起,炊之為餅。賈公彥以酏食(酏:酒;以酒發酵)為起膠餅,膠即酵也。涪翁說,起膠餅即今之炊餅也。」「韋巨源《食單》有婆羅門輕高面,今俗籠蒸饅頭發酵浮起者是也。」唐以後,饅頭的形態變小,有稱作「玉柱」、「灌漿」的。《匯苑詳注》:「玉柱、灌漿,皆饅頭之別稱也。」南唐時,又有「字母饅頭」。唐人徐堅《初學記》把饅頭寫作「曼頭」,《夢粱錄》中,又作「饅〔設換成飠〕」。《集韻》:「〔設換成飠〕音豆,與餖同,飣也」。」「飣」又作「〔月丁〕」,《玉篇》:貯食之義。《玉海》:「唐,少府監御饌,用九盤裝壘,名『九飣食』。今俗燕會,粘果列席前,曰『看席飣坐』。古稱『飣坐』,謂飣而不食者。按《唐書·李遠傳》雲:『人目為釘會梨。』今以文詞因襲,累積為餖飣。」這就是說,「飣」其實從「釘」來,「餖飣」是指供觀覺的看席。韓愈有詩;「或如臨食案,餚核紛飣餖。」可見當時饅頭是作為供觀賞的看席。但「餖飣」指的是點心之類,也就是把饅頭列為了點心。宋時饅頭成為大學生的經常食用的點心,所以《武林舊事》中稱:「羊肉饅頭」、「大學饅頭」。岳珂有《饅頭》詩:「幾年大學飽諸儒,薄枝猶傳筍蕨廚。公子彭生紅縷肉,將軍鐵枚白蓮膚。芳馨正可資椒實,粗澤何妨比瓠壺。老去牙齒辜大嚼,流涎才合慰饞奴。」饅頭成為食用點心後,就不再是人頭形態。因為其中有餡,於是就又稱作「包子」。宋人王〔木永〕《燕翼詒謀錄》;「仁宗誕日,賜群臣包子。」包子後注曰:「即饅頭別名。」豬羊牛肉、雞鴨魚鵝、各種蔬菜都可作包子餡。同時仍然叫「饅頭」。如《飲膳正要》中介紹的四種饅頭,又都可叫包子:「倉饅頭(其形如倉囤):羊肉、羊脂、蔥、生薑、陳皮各切細,右件,人料物、鹽、醬拌和為餡。」「鹿奶肪饅頭:麂奶肪、羊屋子各切如指甲片,生薑、陳皮各切細。右件,入料物,鹽拌和為餡。」「茄子饅頭:羊肉、羊脂、羊尾子、蔥、陳皮各切細,嫩茄子去穰。右件,同肉作餡,卻入茄子內蒸,下蒜酪、香菜末食之。」(此以茄子作皮,上屜蒸熟。)「剪花饅頭:羊肉、羊脂、羊尾子、蔥、陳皮各切細。右件,依法入料物,鹽、醬拌餡,包饅頭。用剪子剪諸般花樣,蒸,用胭脂染花。」《正字通》說,饅頭開首者,又叫「橐駝臍」。唐宋後,饅頭也有無餡者。《燕翼詒謀靈》:「今俗屑面發酵,或有餡,或無餡,蒸食之者,都謂之饅頭。」元無名氏《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記有當時饅頭的發酵方法:「每十分,用白面二斤半。先以酵一盞許,於面內跑(疑是「刨」之誤)一小窠,傾入酵汁,就和一塊軟面,乾麵覆之,放溫暖處。伺泛起,將四邊乾麵加溫湯和就,再覆之。又伺泛起,再添乾麵溫水和。冬用熱湯和就,不須多揉。再放片時,揉成劑則已。若揉搓,則不肥泛。其劑放軟,擀作皮,包餡子。排在無風處,以袱蓋。伺面性來,然後入籠床上,蒸熟為度。」不管有餡無餡,饅頭一直擔負祭供之用。《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記有這樣多種饅頭,並附用處:「平坐小饅頭(生餡)、捻尖饅頭(生餡)、卧饅頭(生餡,春前供)、捺花饅頭(熟餡)、壽帶龜(熟餡,壽筵供)、龜蓮饅頭(熟餡,壽筵供)、春〔上爾下蟲〕(熟餡,春前供)。荷花饅頭(熟餡,夏供)、葵花饅頭(喜筵、夏供)、毯漏饅頭(卧饅頭口用脫子印)。」明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中記:「祭功臣廟,用饅頭一藏,五千四十八枚也。江寧、上元二縣供面二十擔,祭畢送工部匠人作飯。」至清代,饅頭的稱謂出現分野:北方謂無餡者為饅頭,有餡者為包子,而南方則稱 有餡者為饅頭,無餡者也有稱作「大包子」的。《清稗類鈔》辨饅頭:「饅頭,一曰饅首,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者。無餡,食時必以餚佐之。」「南方之所謂饅頭者,亦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然實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鶴林玉露》曰:有士人於京師買一妾,自言是蔡大師府包子廚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辭以不能,曰:『妾乃包子廚中縷蔥綠者也。』蓋其中亦有餡,為各種肉,為菜,為果,味亦咸甜各異,惟以之為點心,不視為常餐之飯。」但《清稗類鈔》又把有甜餡者稱「饅頭」。「山葯饅頭者,以山葯十兩去皮,粳米粉二合,白糖十兩,同入擂盆研和。以水濕手,捏成饅頭之坯,內包以豆沙或棗泥之餡,乃以水濕清潔之布,平鋪蒸籠,置饅頭於上而蒸之。至饅頭無粘氣時,則已熟透,即可食。」清代饅頭有名者,揚州的小饅頭。《調鼎集》:「作饅頭如胡桃大,籠蒸熟用之,每箸可夾一雙,亦揚州物也。揚州發酵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鬆乃高如杯碗。」《隨園食單》論「千層饅頭」:「楊參戎家制饅頭,其白如雪,揭之如有千層,金陵人不能也。其法揚州得半,常州、無錫亦得其半

㈩ 山西涼粉炒饃由來

摘要 親,剛剛幫您查了一下下,渾源涼粉歷史悠久,相傳在唐太宗李世民於立夏之日御駕北征至恆山腳下的時候,感到非常飢渴難耐,疲憊不堪,這時作為下屬的薛仁貴把自己雪茄府秘制的涼粉奉給皇上。

閱讀全文

與炒饃是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瀏覽:452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850
紅寶石證書aigs 瀏覽:734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
供電方案有效期 瀏覽:684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