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學習之餘創造剩餘價值

學習之餘創造剩餘價值

發布時間:2022-07-10 04:22:02

❶ 一個高中生對剩餘價值的疑問

朋友,你一定是個愛思考的人。

有一點需要說清楚,你們課程表上,有數學 物理 化學 政治 等等。。。

你們學習它們,似乎是為了認識這個世界。

沒錯,數學 物理 化學這些學科的現有知識,是一代又一代 無數的科學家們努力的成果的總和。是現今我們人類對這個世界最接近真實的認識。

而政治。。呵呵,如果你們學的是從亞里士多德到柏拉圖,從洛克到羅素,從馬基雅維利到盧梭。。。。ok,這才可以稱之為「政治課」。

不過,你們現在所學的,不能稱之為「政治課」,它是一家之言,只能稱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和「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所學的知識並不像數理化一樣代表了當今人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而僅僅是代表了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者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這就像什麼呢?就像拿著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作為生物課的唯一教材。那麼你學完了這本書就學會了生物學了嗎?同理,19世紀的一家之言,也無法代表整個「政治學」。

其餘的不多說了

你問的這個問題,是屬於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范疇的,我上面羅嗦了一大堆,只是希望你能認識到,你所說的那個問題,僅僅是馬克思的看法,它並不一定就是真理。你學習這門知識,能夠明白馬克思是如何認為的就夠了,不用把這些觀點都強加到自己的世界觀中。馬克思認為只有勞動,才能創造財富。所有的產品(社會財富)都是由工人的勞動創造的。資本家並沒有真正投入勞動,就算能夠看成無差別的勞動,那也不必普通工人多多少,因此資本家最終得到絕大多數價值是不合理的,這是馬克思的觀點。馬克思忽略了生產中的資本,就如你所提的那些,那些都是財富生產所必備的條件,最終的財富是按照生產資本的投入而分配的。如果你對經濟學有興趣,可以看一看現在的西方經濟學。

再加一點吧。

樓上的朋友說的都不錯,我想再舉個例子,不知道會不會讓人更加糊塗,呵呵。

馬克思的很多東西其實到目前為止也都是正確的,能夠在一百多年前就有如此的思想體系,並且第一個站出來為窮人說話,這都是很了不起的。

現在假設有一個資本家,他有一台機器,他僱用了一個工人用這台機器進行生產,產品能賣11快錢,結果工人辛苦勞動只得了1塊,資本家啥都沒干還拿了10塊。這看起來不太合理吧?都說資本家狡猾,那窮人就都是傻子嗎?

事實是這樣的:這台機器是資本家父親留給他的。這台機器是他父親用了100年造出來的,也就是說,這台機器凝結了100年的無差別勞動。但機器只能使用10年(機器的折舊),這樣的話,機器一旦開動,每年就要耗費掉10年的無差別勞動,而那個工人工作1年也只能付出1年的無差別勞動,所以他們的產品就要10:1這樣來分配。這樣合理多了吧。(當然,這個例子很不嚴謹,但我只想說明這個問題,否則就太復雜了,但結論是一樣的)

現在的社會經濟都是這樣的,資本家投入了大量的資本(廠房 設備 技術 管理 原材料等等,這些都凝結了大量的勞動啊,不管資本家是怎樣得到它們的,但現在就是歸資本家所有的)而工人僅提供勞動,最終的產品分配其實也未必就那麼不公平的。

❷ 什麼是剩餘價值

剩餘價值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指剝削自勞動者勞動價值中的利潤(勞動價值和工資之間的差異),即「勞動者創造的被資產階級無償佔有的勞動」。關於剩餘價值,社會主義國家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認為,剩餘價值應該歸無產階級所有。

從現代信息科學、系統科學的角度看,世界由物質、能量和信息三要素組成,商品的價值也由這三要素組成。生產一種商品,需要消耗一定的物質和能量,更重要的是都需要生產此商品的知識。假如單位商品消耗物質價值3元、消耗能量價值3元、需要生產此商品的知識價值3元,則此單位商品的價值為9元。當重復生產此商品時,價值量增值了。第二件單位商品的價值仍然是9元,然而實際消耗的物質3元+實際消耗的能量3元共6元,因為生產第一件商品已經具備了生產此商品的知識,知識可分享,沒有實際消耗,結果,增值了3元,投入價值6元結果價值9元。這3元,由知識而產生的價值增值,才是真正的剩餘價值。

中文名:剩餘價值
外文名:Surplus Value
提出者:卡爾·馬克思
出處:《資本論》
應用領域:經濟學

❸ 學習之餘是什麼意思

學習之餘的意思是
學習之外的其他時間段,
類似於課後時間

學習
通過閱讀、聽講、研究、實踐等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


剩下來的,多出來的
剩~。~糧。~興。~悸。~孽。節~。~生。

❹ 在學習科學知識,動手創造上還有什麼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慢慢看,先預祝你成功
學好物理的訣竅

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科是相對較難學習的一科,學過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學,特別是物理成績中差等的同學,總有這樣的疑問:「上課聽得懂,聽得清,就是在課下做題時不會。」這是個普遍的問題,值得物理教師和同學們認真研究。下面就高中物理的學習方法,淺談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便對同學們的學習有所幫助。

首先分析一下上面同學們提出的普遍問題,即為什麼上課聽得懂,而課下不會作?我作為學理科的教師有這樣的切身感覺:比如讀某一篇文學作品,文章中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對人物心裡活動的描寫,都寫得令人叫絕,而自己也知道是如此,但若讓自己提起筆來寫,未必或者說就不能寫出人家的水平來。聽別人說話,看別人文章,聽懂看懂絕對沒有問題,但要自己寫出來變成自己的東西就不那麼容易了。又比如小孩會說的東西,要讓他寫出來,就必須經過反復寫的練習才能達到那一步。因而要由聽懂變成會作,就要在聽懂的基礎上,多多練習,方能掌握其中的規律和奧妙,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這也正是學習高中物理應該下功夫的地方。功夫如何下,在學習過程中應該達到哪些具體要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下面我們分幾個層次來具體分析。

記憶: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應熟記基本概念,規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結論,即所謂我們常提起的最基礎的知識。同學們往往忽視這些基本概念的記憶,認為學習物理不用死記硬背這些文字性的東西,其結果在高三總復習中提問同學物理概念,能准確地說出來的同學很少,即使是補習班的同學也幾乎如此。我不敢絕對說物理概念背不完整對你某一次考試或某一階段的學習造成多大的影響,但可以肯定地說,這對你對物理問題的理解,對你整個物理系統知識的形成都有內在的不良影響,說不準哪一次考試的哪一道題就因為你概念不準而失分。因此,學習語文需要熟記名言警句、學習數學必須記憶基本公式,學習物理也必須熟記基本概念和規律,這是學好物理科的最先要條件,是學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沒有這一步,下面的學習無從談起。
積累:是學習物理過程中記憶後的工作。在記憶的基礎上,不斷搜集來自課本和參考資料上的許多有關物理知識的相關信息,這些信息有的來自一題,有的來自一道題的一個插圖,也可能來自一小段閱讀材料等等。在搜集整理過程中,要善於將不同知識點分析歸類,在整理過程中,找出相同點,也找出不同點,以便於記憶。積累過程是記憶和遺忘相互斗爭的過程,但是要通過反復記憶使知識更全面、更系統,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聯系更加緊密,這樣才能達到積累的目的,絕不能象狗熊掰棒子式的重復勞動,不加思考地機械記憶,其結果只能使記憶的比遺忘的還多。
綜合:物理知識是分章分節的,物理考綱能要求之內容也是一塊一塊的,它們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所以在物理學習過程中要不斷進行小綜合,等高三年級知識學完後再進行系統大綜合。這個過程對同學們能力要求較高,章節內容互相聯系,不同章節之間可以互相類比,真正將前後知識融會貫通,連為一體,這樣就逐漸從綜合中找到知識的聯系,同時也找到了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提高:有了前面知識的記憶和積累,再進行認真綜合,就能在解題能力上有所提高。所謂提高能力,說白了就是提高解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針對一題目,首先要看是什麼問題——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還是原子物理,然後再明確研究對象,結合題目中所給條件,應用相關物理概念,規律,也可用一些物理一級,二級結論,才能順利求得結果。可以想像,如果物理基本概念不明確,題目中既給的條件或隱含的條件看不出來,或解題既用的公式不對或該用一、二級結論,而用了原始公式,都會使解題的速度和正確性受到影響,考試中得出高分就成了空話。提高首先是解決問題熟練,然後是解法靈活,而後在解題方法上有所創新。這裡麵包括對同一題的多解,能從多解中選中一種最簡單的方法;還包括多題一解,一種方法去順利解決多個類似的題目。真正做到靈巧運用,信手拈來的程度。
綜上所術,學習物理大致有六個層次,即首先聽懂,而後記住,練習會用,漸逐熟練,熟能生巧,有所創新,從基礎知識最初目標,最終達到學習物理的最高境界。
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依照從簡單到復雜的認知過程,對照學習的六個層次,逐漸發現自己所在的位置及水平,找出自己的不足,進而確定自己改進和努力方向。
高中階段的學習是為大學學習做准備的,對同學們自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所述的物理學習的基本過程——記憶,積累,綜合,提高就是對自己自學能力的培養過程,學會了學習方法,對物理科有了興趣,掌握了物理這門實驗學科與實際結合比較緊密的特點,經過自己艱苦的努力,定會把高中物理學好。
***************************************************************************************************

如何學好物理

物理這門自然科學課程比較比較難學,靠死記硬背是學不會的,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出個題目還是照樣不會作。物理課初中、高中、大學各講一遍,初中定性的東西多,高中定量的東西多,大學定量的東西更多了,而且要用高等數學去計算。那麼,如何學好物理呢?

要想學好物理,應當能夠做到不僅是能把物理學好,其它課程如數學、化學、語文、歷史等都能夠學好,也就是說學什麼,就能學好什麼。實際上在學校里,我們見到的學習好的學生,哪科都學得好,學習差的學生哪科都學得差,基本如此,除了概率很小的先天因素外,這里確實存在一個學習方法問題。

誰不想做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呢,但是要想成為一名真正學習好的學生,第一條就要好好學習,就是要敢於吃苦,就是要珍惜時間,就是要不屈不撓地去學習。樹立信心,堅信自己能夠學好任何課程,堅信"能量的轉化和守恆定律",堅信有幾份付出,就應當有幾份收獲。關於這一條,請看以下三條語錄:

我決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後天的才能,可以無需堅定的長期苦乾的品質而得到成功的。--狄更斯(英國文學家)

有的人能夠遠遠超過其他人,其主要原因與其說是天才,不如說他有專心致志堅持學習和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頑強精神。

--道爾頓(英國化學家)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忽視而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

--高爾基(蘇聯文學家)

以上談到的第一條應當說是學習態度,思想方法問題。第二條就是要了解作為一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如下八個環節:制定計劃→課前預習→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總結→課外學習。這里最重要的是: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總結,這五個環節。在以上八個環節中,存在著不少的學習方法,下面就針對物理的特點,針對就"如何學好物理",這一問題提出幾點具體的學習方法。

(一)三個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關於基本概念,舉一個例子。比如說速率。它有兩個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如在勻速圓周運動中),而速度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指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關於基本規律,比如說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有兩個經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義式,適用於任何情況,後者是導出式,只適用於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情況。再說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說研究中學問題是常採用的整體法和隔離法,就是一個典型的相輔形成的方法。最後再談一個問題,屬於三個基本之外的問題。就是我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總結出一些簡練易記實用的推論或論斷,對幫助解題和學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同一根繩上張力相等";"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洛侖茲力不做功"等等。

(二)獨立做題。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過程。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系。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狀態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分析是活的、連續的。

(四)上課。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思或盡量少走思。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向老師學習。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復習、鞏固。盡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就等於是完全自學了。入門以後,有了一定的基礎,則允許有自己一定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說允許有一些自己的東西,學得越多,自己的東西越多。

(五)筆記本。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後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講的,還要作一些讀書摘記,自己在作業中發現的好題、好的解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好題本"。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要進行編號,以後要經學看,要能做到愛不釋手,終生保存。

(六)學習資料。學習資料要保存好,作好分類工作,還要作好記號。學習資料的分類包括練習題、試卷、實驗報告等等。作記號是指,比方說對練習題吧,一般題不作記號,好題、有價值的題、易錯的題,分別作不同的記號,以備今後閱讀,作記號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七)時間。時間是寶貴的,沒有了時間就什麼也來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時間,而利用時間是一門非常高超的藝術。比方說,可以利用"回憶"的學習方法以節省時間,睡覺前、等車時、走在路上等這些時間,我們可以把當天講的課一節一節地回憶,這樣重復地再學一次,能達到強化的目的。物理題有的比較難,有的題可能是在散步時想到它的解法的。學習物理的人腦子里會經常有幾道做不出來的題貯存著,念念不忘,不知何時會有所突破,找到問題的答案。

(八)向別人學習。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向同學們學習,向周圍的人學習,看人家是怎樣學習的,經常與他們進行"學術上"的交流,互教互學,共同提高,千萬不能自以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訴別人,這樣別人有了好方法也會告訴你。在學習方面要有幾個好朋友。

(九)知識結構。要重視知識結構,要系統地掌握好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把零散的知識系統起來。大到整個物理的知識結構,小到力學的知識結構,甚至具體到章,如靜力學的知識結構等等。

(十)數學。物理的計算要依靠數學,對學物理來說數學太重要了。沒有數學這個計算工具物理學是步難行的。大學里物理系的數學課與物理課是並重的。要學好數學,利用好數學這個強有力的工具。

(十一)體育活動。健康的身體是學習好的保證,旺盛的精力是學習高效率的保證。要經常參加體育活動,要會一種、二種鍛煉身體的方法,要終生參加體育活動,不能間斷,僅由興趣出發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搞體育活動,對身體不會有太大好處。要自覺地有意識地去鍛煉身體。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能以減少睡覺的時間去增加學習的時間,這種辦法不可取。不能以透支健康為代價去換取一點好成績,不能動不動就講所謂"沖刺"、"拼搏",學習也要講究規律性,也就是說總是努力,不搞突擊。

以上粗淺地談了一些學習方法,更具體地、更有效的學習方法需要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別人的方法也要通過自己去檢驗才能變為自己的東西。

一、帶著求知的渴望進入物理的世界
物理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在我們的周圍,大至整個宇宙,小至我們身邊,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種種的物理現象。千變萬化、日新月異的科技信息,有如五光十色的萬花筒。要問:"天有多高?"那就要研究大氣層及更遙遠的空間。在大自然,會發生驚天動地的雷鳴和劃破長空的閃電。可是,你有沒有注意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雷"和"電"?電話給人類交往帶來很多方便,它有什麼不足之處?也許不少同學都看過雜技"飛車走壁"吧,在傾斜度很大的牆壁上,一輛摩托車或小汽車在高速行駛,卻不會掉下來,坐在汽車里的演員顯得那樣悠然自得。你在驚訝之餘,也許會佩服演員高超的技藝和過人的膽量。其實,這些都是運用了物理中力學的一些原理。為什麼大型拖拉機和坦克要安裝上履帶,自行車的車輪外胎及鋼絲鉗口上要有花紋?保溫瓶為什麼既能保持物體"高溫",又能保持物體的"低溫"?這些問題,學習了物理,就能得到答案。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剛剛向物理學宮邁進的學生,首先需要的是興趣。自然界萬物的運動和變化,以及人們創造的一切,都是我們興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讓我們在自己的心靈中點燃起強烈的求知的火花,以濃厚的興趣進入物理的大千世界,在學習中體驗自己智慧的力量,體驗求得知識的歡樂。讓強烈的求知慾望使你處於欲罷不能,頑強奮進的狀態吧。
二、讀書是獲得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
翻開每一個科學家成功的奮斗史,都看到"著迷"地讀書的篇章。讀書,首先要認真精讀課本。物理課本是經過很長時間教學實踐後編寫出來的,講述的是本學科的最基礎的知識,裡面珍藏著"科學巨人們"的智慧之果。閱讀課本時,不能"一目十行",而要按照老師的指導,非常認真地一個概念一個概念,一個公式一個公式仔細琢磨,反復推敲,消化吸收。要注意課文的思路~它要說明什麼問題,是怎樣說明的。對重點的段落和關鍵的內容,要特別用心細致地閱讀,一字一句地理解。對物理中說明問題的特點——有事實的根據,有充分的理由,要注意領會。對書中的例題,不能只看它如何應用公式,還要看它是怎樣分析問題的,看看自己合上課本後能否重做出來,看看自己還能不能有別的方法去做。在學完每章之後,還應把整章內容做一個小結,把內容整理成有綱有目的系統內容,系統地掌握它。還要學習應用課本的知識解釋一些常見現象。不要對課本不讀不看,一味只是趕著完成作業,這樣是決不能學好物理基礎知識的。
除了精讀課本外,同學們還可以廣泛閱讀更多的物理課外書刊。在閱讀中可能會遇到一些自己讀不懂或讀得不大懂的內容,這不要緊,從閱讀中知道有這么一回事,也是有益處的。這種閱讀的主要意義在於開闊眼界,擴充知識回,使自己的思維和想像,在更廣闊的物理世界中翱翔。
三、樂於觀察善於觀察
觀察也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們每一個人,從嬰兒時起。由於對周圍千變萬化的現象感到好奇,留心地觀察,逐步積累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這些經驗有真有偽,要去偽存真。特別是在學習物理時,更要認真採用觀察的方法,要從單純的好奇的觀察提高到有目的的觀察。
怎樣進行有目的的觀察呢?首先,在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時.要大量挖掘我們已經通過日常觀察積累起來的有關經驗,並去偽存真。例如,一個物體受力時是否可能沒有別的物體作用於它?在日常接觸到的各種物質中,哪些較易或不易傳熱?要用正確經驗做基礎,深入理解有關知識。
觀察演示實驗,要目的明確,在做演示實驗之前,老師往往會講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採用什麼儀器,儀器如何放置,實驗怎樣做,希望同學們觀察些什麼。這些話都是很重要的,是我們觀察的依據,我們都要聽清楚,還要邊聽邊思考,想一想將會得到什麼結果。
看演示實驗必須全神貫注,因為演示實驗是在講台上做,儀器有時比較小,而實驗現象往往變化很快,這就需要集中注意才能把現象看到,而且最忌只看結果而不看過程。我們必須全神貫注跟著老師的操作,看清每一步驟中的變化。實驗中的每一步驟有的快,有的慢,快的要不遺漏,慢的要有耐心。很多實驗往往又分幾個步驟。例如做證明運動著的小車停下來是因為受阻力的緣故這一演示實驗時,是讓小車先後3次從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而桌面處3次分別放上光滑程度不同的表面。我們要認真注意到3次放的高度是相同的,並要想一下為什麼,然後注意觀察在3個不同表面上運動的小車所走距離有什麼不同,這3個不同的表面提供了什麼不同的條件等等。
觀察演示實驗,不但要在觀察時思考,還應在實驗後繼續思考。除了沿著老師指導的方向得出結論外,還要想一想,這個實驗還有什麼不完善的地方,自己能不能提出更好的實驗方法。而且,聯系這一演示實驗,看看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類似的現象。例如,聯繫上面提到的實驗,我們很容易想到,如果坐自行車從斜坡沖下來,在柏油路上就會比在沙路上沖得更遠。
四、手腦並用做好實驗
實驗,在學習物理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它能加深我們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培養能力。在實驗中應通過自己動手,邊觀察、邊分析、邊總結,解決下面的問題:
1.通過實驗,對許多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定律有豐富生動的感性認識,從而易於理解。如物質的三態變化,從固態到液態要吸熱,晶體熔解時溫度不變,這些現象通過苯的熔解實驗後,將深信不疑,印象深刻。
2.通過動手操作,更仔細地認識各種物理儀器、裝置的構造和性能,知道怎樣正確使用常用儀器。物理實驗使用的各種基本儀表和裝置,就是今後工農業生產和科研中使用的各種儀器裝置的基礎,今天學會了操作,將來就有了操作的技能基礎。
3.在實驗中掌握一些基本測量方法。例如測定細小金屬絲的直徑,採用多繞很多圈來測量的"以大量小"法;在測定未知電阻值時可以用"替代法","比較法";為了減少實驗誤差進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等等。這些實驗的基本方法都將大大提高我們的實驗能力。
4.在實驗中應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遵守實驗室紀律,愛護儀器;實驗課前做好預習;實驗時認真操作,細心觀察,忠實記錄,按時完成;保持清潔,做好收尾工作,完成實驗報告。養成這些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品質,將來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生產者和科學工作者。
五、開動腦筋勤於思考
沒有積極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們從初中開始,就要養成積極動腦筋想問題的習慣。
要理解和掌握好物理概念,就要研究和思考這個概念是怎樣引入的?定義如何?有什麼物理意義?例如對於電阻,要搞清楚:根據什麼實驗事實而引入電阻概念?電阻的定義是什麼?它的單位是怎樣規定的?怎樣測量導體的電阻?等等。
有比較才能鑒別。應用對比法,是我們在學習物理過程中,分清一些概念和規律的區別,使它們不會混淆起來,從而正確地理解這些概念和規律的一種好方法。
首先,接觸到每一個新的物理概念或規律時,把它和日常生活中已經形成的觀念相對比,看哪些是一致的,哪些是不同的,糾正生活中對概念的模糊看法。例如,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是物體速度變化的原因,但日常生活中往往有這樣錯誤的感性認識,認為要保持物體具有恆定的速度,是要用力的。我們必須把這一錯誤的看法拿出來對比,然後才能正確地掌握力的概念,對物體慣性的認識和應用慣性定律分析問題,才不會產生錯誤。
其次,把我們前後學過的相互聯系的概念進行對比,例如質量與密度,壓力和壓強,功和功率,熱量和比熱等等。這一對對概念,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伸延,既相互聯系又有區別,要從定義、物理意義、單位、實際應用加以對比。對一些類似的概念和規律可以用列表法進行對比,例如列表對比串聯、並聯電路的概念和特點等。
在物理學習中,還應經常運用分析綜合這一思維方法。如學習簡單機械時,我們應先是對各種不同的簡單機械(杠桿、輪軸、動滑輪、定滑輪等)的特點進行分析,然後歸納出它們的共同特點:它們都是杠桿的不同形式,因而都是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來計算動力和阻力關系;它們都遵從功的原理,只能省力,不能省功。
六、要正確使用數學工具
數學是研究物理的重要工具,在學習物理時,我們一定要正確地運用好這一工具。應用數學工具學習物理,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把概念、規律的數學公式,與用文字、語言敘述結合起來,真正理解式子的物理含意,不要單從純數學關繫上理解公式,避免產生物理意義上的錯誤。例如,物質密度的定義式是D=m/v,我們能不能根據這個式子的數學關系,說物質的密度ρ與質量m成正比,與體積V成反比呢?不能,因為密度ρ是描述每種物質固有特性的物理量。例如,鋁的密度是2.7 X 103千克/米3,不管把鋁做成小鉚釘,還是大鋁塊,ρ都是這個數值,怎能說它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呢?所以公式ρ=m/v只是提供了一種測量和計算密度的方法,即,當測出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就可利用這一公式計算出構成這一物體的物質的密度。
(2)在進行物理計算、推理時,要把物理計算和簡潔的文字說理結合起來,才能使解決問題的過程物理思路清晰,方法簡明嚴格。計算得到的結果,也要明確它的物理意義。
(3)要養成用作圖來表示物理過程和規律的習慣,如畫物體受力圖,簡單機械的力圖,晶體的熔解曲線,物體的運動情況圖,光路圖等。自覺學會按題畫圖,看圖識義,提高正確用圖的能力,克服做練習不畫圖,不用圖的壞習慣。
七、做好練習
在課文每一單元後面,都有一些練習題。這些練習題,可分為四類:
1.問答題。在描述某些物理現象後,提出"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等問題,要求我們應用剛學過的物理概念和規律,分析解答。
2.討論題。根據題目所提出的物理現象和條件,應用物理規律進行分析比較,研究可能出現的各種變化,回答題中提出來的"是什麼"、"如何變化"、"情況又如何"等問題。
3.計算題。應用物理規律和公式,根據題目所提供的已知數值計算未知結果。
4.實驗題。應用所提供的實驗儀器,或聯接線路,或進行實驗驗證物理定律,或測定某些數值,並作出分析、判斷和討論。
上述第1、2、4類又叫說理題(第4類在實驗基礎上也要進行說理)。
下面著重談談解說理題的問題。
說理題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物理練習題中,佔有很大的比重。第一冊練習題184道,說理題就有115道之多,佔63%。忽視了它,就忽視了課外練習的主要內容,而完成它,能使我們學會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鞏固和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培養邏輯推理能力和全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一定要認真完成每一道說理題。
怎樣解答說理題呢?我們要做到下面幾點:
1.認真剖析題意,正確理解題目要求,看明白它所講述的物理現象,有哪些已知條件,要求我們討論和回答什麼問題。
2.判斷它是屬於什麼物理現象或過程,確定解題的依據。要准確運用物理概念和規律,結論要符合科學性,不要含糊,不能模稜兩可。
3.解答要有論據,條理要清楚,前後過程不要顛倒,原因和結果不要混亂。
4.用自己的文字表述,要簡練,不重復羅嗦。
八、既要懂得,又要記得
我們反對在對物理概念、規律、公式不理解的情況下,把它們硬背下來的死記硬背的方法,我們必須學會在理解的基礎上,用科學的方法,把學過的大量物理概念、規律、公式、單位記憶下來,成為自己知識信息庫中的信息。前面學過的知識,是後面學習的基礎,高中要應用初中學過的東西,大學要應用高、初中學過的東西。學過的東西記住了,到時才能從大腦信息庫中將信息提取出來。如果學過後就不記得了,"竹籃打水一場空",那就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的樓房是無法建立起來的。
怎樣才能加強自己的記憶呢?
理解是正確、完整、鞏固的記憶的基礎,要通過分析綜合,將知識的理解強化和深入,記憶才能深刻。對一個概念的分析,要突出它的要素,抓住關鍵。例如,分析功的概念時,要注意它的兩個要素是:力和距離。一個關鍵是:距離是指"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對於多個類似的概念和規律,就要進行相互比較,知識將在不斷相互比較和聯系中不斷強化、提高和深印在腦海中。
反復自我檢查,反復應用,是鞏固記憶的必要步驟。有人以為,理解了就一定能記住,這是對人的思維和記憶規律的誤解。一個人的一生見過、理解過無數的事物,但只有那極少數(有人統計認為不足5%)經常反復作用在我們頭腦中,而且反復應用的事物,我們才能記住。所以每次課後的復習,單元復習,解題應用,實驗操作,學期學年復習等,都應有計劃做好安排,才能不斷鞏固自己的記憶。
九、學知識,學方法,長能力
在初中物理課中,我們將學到什麼呢?不少同學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學到物理知識。"這一回答最多隻算對了一半。因為學習物理學,不但要掌握物理學的基礎知識,還要掌握一些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培養從事生產和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只要按照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在學習階段,可以學得快而好,參加建設工作後,就具有獨立工作能力,有所創造發明

物理:

這個不錯

毫無疑問,選擇

❺ 讀政治經濟與社會這門課的體會

1、①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在一定生產力狀況基礎之上的社會生產關 系及其發展的規律性。②政治經濟學所研究的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社會生產總過程中所形成 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諸方面經濟關系的總和,也就是社會生產關系體系。③政治經濟學的任務在於揭示經濟運行過程中的客觀經濟規律。經濟規律是經濟現象和經濟現象和經濟 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 2、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它的基本內容和客觀要求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 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4、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第一個條件是,第一部類的可變資本與剩餘價值之和, 必須等於第二部類的不變資本價值。用公式表示是:I(v+m)=IIc.這個條件表明,第一部類 向第二部類提供的生產資料,同第二部類向第一部類提供的生活資料,二者在價值上必須相 等。這是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最基本實現條件。 第二個條件是,第一部類所生產的全部生 產資料價值,必須等於兩大部類所消耗的不變資本的價值總和。用公式表示是:I (c +v+m) =Ic+IIc.這個條件表明,第一部類生產的生產資料,應同兩大部類對生產資料的需求相等。 第三個條件是,第二部類所生產的全部生活資料的價值,必須等於兩大部類的可變資本與剩 余價值的總和。用公式表示為:II(c+v+m)=I(v+m)+II(v+m)。這個條件表明,第二部類 生產的生活資料,應與兩大部類工人和資本家對生活資料的需求相等 關於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學習的一點思考 這學期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已經臨近期末,對這門課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對老師的 教學方法等有些自己的看法。就如何學好及教好馬經這門課,我現在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 的想法: 1、我對這門課的認識 2、橫向比較這門課的教學同其他課教學的特點 3、縱向比較這門課的教學同其他課教學的特點 4、對於一些比較好的可借鑒的學習方法的說明 5、關於老師教學的一些想法 6、關於網路課件的利弊 一、我對這門課的認識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表面上是一門文科,但是深入學習後不難發現,這門課具有很強的邏輯性。 從歷史上看,馬克思前的經濟學家都或多或少受到當時客觀條件和環境的限制,在很多 方面不能做出合理的分析,有些甚至是迴避問 題。比如李嘉圖學派同其他的經濟學家一樣,對剩餘價值的起源問題,只是迴避,而沒有解 決。而馬克思在系統的研究17 世紀中葉至19 世紀50 年代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史的基 礎上,創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建立了科學的剩餘價值理論,對經濟學的發展完善做出了 傑出的貢獻。這其中就有一個邏輯性的問題。如斯密的勞動價值論不徹底,既包含科學成分, 又有庸俗的二元價值學說。他時而正確地認為商品價值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決定,時 而又錯誤地認為商品的價值是由交換時所能買到的物品中所包含的勞動決定,這就是混同了 價值和交換價值的概念。李嘉圖的價值理論的根本缺陷是把商品生產看作是永恆的,而且只 注重價值量的研究,忽視對價值質的分析。這都是在一種限制下不能很科學地進行分析。而 馬克思在總結了前人的經驗教訓、吸收了前人的思想後,經過自己的研究分析,提出科學的 勞動價值論,這首先一點是要有很強的邏輯性,從前人的成果、現有的資料等中篩選出有價 值的的東西,結合當時的現實情況,進行理論、邏輯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他的思考、結 論的得出是離不開一種很強的邏輯思維的。 從馬經的內容上看,它由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論等幾個主要方面組成,每一部分都有自己 的邏輯性,而它們之間有互相聯系,這是在深入的學習後才能體會到的。就拿剩餘價值論這 部分來說,要說剩餘價值,就要先提到資本、勞動力變為商品,自然要講資本的產生、勞動 力變為商品的條件等等。要區別勞動和勞動力、勞動過程和價值增值過程,才能搞清楚剩餘 價值的產生。資本又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而剩餘價值是由可變資本中產生的。剩餘價值 又分絕對和相對剩餘價值,再往後又引出利潤等一系列概念。這些概念都是環環相扣互相聯 系的,要是認真整理能得出一張很大的框圖。在仔細整理後,會進一步的理解,牽一發而動 全身,形成了知識體系。僅從這一部分內容就能看出馬經本身帶有很強的邏輯性,跟理科有 很相似的地方。意識到你以上談到的問題很不錯。不過,是否注意到關於馬克思經濟學的范 式之爭。不過,我還是比較支持你。一種好的理論應該可以有較好的邏輯發展空間,並對理 解 現 實 有 好 的 指 導 作 用 。 有 一 種 邏 輯 的 完美和力量。 這門課有很強的實用性,跟現實生活聯系比較緊密,是對許多現實問題的解釋和說明。應用 這些知識能更深入的理解身邊的一些問題。 要學好馬經首先需要有很深厚的理論基礎,就現在來說也就是要盡量全面深入的掌握課本上 的知識。要倒一杯水,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沒有理論基礎,是做不到全面深入地分析問題 的。這要求我們要端正對這門課的認識,不能只是認為在考前突擊一下就行,這門課需要一 個完整的理論體系。這也是學好馬經最首要的一點。另外,要整理。不能只是看書,有條件 最好列表之類,有助於理解。 以上僅是個人對這門課本身的一些體會。 二、橫向比較這門課的教學同其他課教學的特點 現在我們學的課中只有這門算是文科,而且是關於政治思想方面的。其他的課都是理工科, 需要很強的理解、計算等能力。而馬經課正如前面所說,也有很強的邏輯性,同樣需要認真 去分析和理解,與那種需要語感、語法之類的語言課有很大差別。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適合理 工科學生學習的。 比如物理、微積分有很多需要理解的概念,進行理性的分析思考,把所學的公式、定理等應 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數字電路則是以應用為主,了解各種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相比較 而言,馬經和理科的物理、數學等則更加相近一些。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要有比較強的邏 輯性,能很清楚地分析這些理論,並且進行擴展和應用。有些內容是需要在理論上加強的, 比如剩餘價值理論這部分。仔細分析會發現裡面的聯系很微妙,只有先徹底把這些理論都搞 清楚了,才能自如的運用去分析問題。 我覺得這門課雖是文科,但更適於用理科的授課方法講課,要以分析為主。而這不是初學者 能很快掌握領會的,需要老師大量的指導,而不是只是從課堂發言中零敲碎打地講一些內容。 同意。理論性強的教學挺困難。之所以加入很多討論,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為了在加聽課率、 降低說話率。 三、縱向比較這門課的教學同其他政治類課程教學的特點 對於思想政治這套課縱向來看,在中學的經濟這部分必然是以記憶為主,當然其中也有需要 自己分析實際問題的,但大部分還都是生搬硬套。現在這門課的理論性、邏輯性比以前有很 大 的 提 高 , 這 就 要 求 更 多 的 理 解 和 分 析 , 學 起 來 會 更 難 一 些。 第一學期上的思想道德修養老師是講解和舉實例交替進行,這門課與同學關系比較近,大家 也都較有興趣。第二學期上的毛澤東思想概論老師則是很有激情的進行講授,主要以舉例分 析為主,教材也是大量的實例,毛的思想則貫穿其中,兩位老師的課很吸引人。這三門課各 有各的特點,總體說來馬經的理論性最強。雖說同屬一個體系,但要有自己的教學特點。思 修更多的可能是講道理,同學們剛進入大學校門,給大家講一講大學的學習生活、心態調整、 價值觀形成以及自己的發展等等。需要給人平易近人的感覺。毛概會需要大量的實例,來分 析其的思想,當然不用講一條舉一條那樣,主要是教授一種信念、一種精神,更多的可能是 一種愛國主義教育,要有感染力,能引起同學共鳴。而馬經則不能如此。最主要的一點還是 能不能清楚地講授這門表面上簡單枯燥而實際上理論性強的課程。要有條理,成體系,覺得 是在編一張網,或是在推理。這些我想主要是這類課程的不同點。 同時有一點就是如何調動同學的學習興趣?或者說課堂上採取什麼樣的形式。這對老師有比 較高的要求。我覺得理論分析和實例的講解最好能區分一下,特別是要控制一下課堂討論。 有些內容需要理論上的認真的分析,有些需要舉大量的實例,如何安排好這兩部分我覺得是 比較關鍵的。若是混為一談,哪方面都講一些,會覺得理論上也沒學得很深入,分析實例又 沒有很扎實的理論基礎。而且現在課下時間很緊,很多同學可能很難拿出很多的時間認真學 習這門課。不少同學都會想利用課上抓緊時間學習一下理論方面的知識。這同加強課堂討論 會有一些矛盾,但我認為這種講解是同學最需要的。這要比僅僅提示一兩句就開展討論更有 效果。同意。老師的授課需要探索和改進。 四、對於一些比較好的可借鑒的學習方法的說明 在中學和以前搞研究項目的過程中,接觸到的最有新意而且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任務 驅動」。這最先是高中計算機老師講的。也就是為完成一個什麼樣的任務而自己去學習,看 課本、查資料、做實驗的等等,而不是學習在前解決問題在後。這可能功利色彩濃一些,但 是學習效果比較好。高中在搞項目研究時也是自己為解決問題要查閱大量的資料文獻。當然 不 是 說 一 點 都 不 學 就 去 找 個 問 題 來 做 , 而是在了解個框架後自己進行更深入的 學習。在自己研究的過程中加深理解、學會分析、解決問題。現在很多課都有小論文的任務, 這其實就是任務驅動的一種形式。 做論文主要是自己單打獨斗,我覺得更好的形式是進行小組報告。這學期選修的國際貿易實 務與案例分析課程最後要做小組報告,自願分組,每組6 人以內,給出一些參考題目,也可 自定。這樣有任務驅動的成分在裡面,做論文的優勢在這里都能體現出,更重要的是它是由 一個團隊來完成任務,需要成員間的分工、協調、合作等等,是對與人合作能力的很好鍛煉。 同時有些同學可能在全班同學面前不願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下去不利於全面提高。而採用 小組的形式把范圍縮小可進行更自由的討論和交換意見,若需要可以與老師進行討論。這是 我覺得現在布置這類任務最理想的方式。前不久的電子設計大賽有同學說把幾個人叫到一塊 幹活可真難,也出現了一些隊員間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從中我們也可看出現在加強一種團隊 精神、組織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也同意。在以前的教學中用過了。這次把它局限在因材施教項目中了。是為了防止「搭便車」。 是不是有些好笑。是不是應該允許一些搭便車? 五、關於老師教學的一些想法 簡單談談對老師這學期上馬經課的一些想法。先說說我個人認為比較好的方面。 首先是有一種對同學很有益的教學理念,就是要教會大家如何思考。能看出來這種想法貫穿 始終,老師隨時在啟發大家。這對不同的學生收獲肯定不同,但最重要的是讓大家去思考。 這也是遠遠比學一些知識更有意義的東西。 第二,在教學方式上有自己很好的想法。注意到要加強課堂氣氛的活躍,安排電影及討論, 是從身邊自己進行學習,這是非常好的。對課程內容有很全面的把握,針對不同內容採取不 同的形式。比如前兩章主要是分析為主,後面加強課堂討論。但我認為有些還有待改進,後 面再說。另外,布置論文作業有利於自主學習。有隨堂測驗,能督促大家學習,這可能很多 人都不會認為是好事,但我覺得這主要是想提醒大家把功夫下在平時,讓大家重視學習過程 而不是結果。 第三,與同學交流很充分,特別是課下。老師能在上課時帶來同學的論文在課間找同學進行 交 流 , 這 是 其 他 有 些 老 師 做 得 不 夠 好 的 地 方。這樣能增進師生間的感情,盡量減小 一種距離感,這是老師從自己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同時也要求同學要有很積極的態度。另外 有什麼問題能及時解決,有利於教學更好的開展。 第四,對同學的發言能很認真地給出分析,對發言同學是個很好的反饋,對其他同學也是個 提高的過程。 下面談談我覺得有些不足。 第一,整學期課程的安排感覺有些前松後緊,而且電影、討論的安排不是很合適。可能是因 為學期初剛接觸這門課要給大家一個熟悉的過程,而且前一部分要難理解一些。但總體上很 多人感覺前幾周有些松,這也跟同學們的思想重視程度有關。不能只看老師的安排,還要看 同學自己的學習情況。希望以後能有一個比較好的開頭,先能一下把大家都吸引住,以後的 教學就會容易得多。電影的安排太靠前了。很多同學在安排不久就都看完,因為對整體的時 間安排不清楚,不知什麼時候討論,這樣到第14 周很多內容就已經淡忘了。同意。 第二,對課堂討論應該進一步把握一下。這樣我覺得要加強理論的分析和實例的講解,而把 進一步的思考放在課後,比如2、3 周布置一次小作業之類。這樣在課上會有更高的效率。在 課堂上討論內容有時會比較散,而且很難快速的深入,會在一表面問題上停留很長時間。個 人認為總不如更系統地進行理論講解更好。理解。我若是你,也希望多聽老師講。不過聽得 困難和無趣的人不這樣想。有待提高。 六、關於網路課件的利弊 網路課件是由於現在電腦網路普及出現的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它最大的優勢是方便快捷,但 劣勢也很多。最主要的是由於電腦產生的。一是長時間看電腦會對身體有不好的影響,大腦 皮層這部分的興奮會對電腦產生依賴性,看書不容易進入狀態。二是看電腦和看書有很大的 不同,很多人都有同感,就是在電腦上看很多的文字會看不進去,與看書的感覺是不同的, 這勢必會影響效率,浪費時間。三是用電腦很容易走神,精神不容易集中。所以,這只能當 作一種輔助手段。我對電腦沒有這些感覺。也不偏愛紙張上的東西。但你所說這種問題會把 電腦和網路完全扼殺掉。所以偏激了些。我想,為了增強其利用率,應該圍繞需要閱讀的材 料,布置進度和任務。 關於這門課的電腦課件,我覺得是比較完善了,從重點解析到模擬測驗,差 不多是一種全程的網上學習資源了。但是 鑒於上面說的幾點關於網上學習的不足,我覺得要是能落實到字面上有一些詳細的參考資料 會更好。 上面是我在這學期學完馬經後的一些收獲體會。我想這些是與分析問題並列的一種學習,是 在認真學習基礎上得出的結論。不只是討論課內的一個具體問題,而是從另一個側面來分析 這門課。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我能比較清楚地理解馬經這門課,知道該如何去學,怎樣學 好,而且對如何上這門課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見,希望能教學相長。這些只是個人的思考,希 望老師也能給予指導。思考的認真、系統。對課程和教學理解挺好。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感想 本學期我開始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收獲很多。 在沒有學習這門課程之前,我一直認為政治經濟學是一門非常枯燥、無聊的學科,尤其是馬 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可是在通過了近一個學期的學習之後,我的想法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它讓我覺得經濟學是一門非常有意思的學問,讓我對資本主義經濟學有了本質的理解,對我 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然,可能由於學習得不夠認真,我對其中 的一些經濟學觀點的理解還不夠透徹,並且無法認同某些觀點。以下是我在學習過程中的一 些體會。 讓我感受最深的一個方面是通過學習微觀經濟學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後所做的比較。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研究經濟學的問題上所處的立場要比微觀經濟學深刻、廣泛得多。 微觀經濟學只是停留在研究一些經濟活動表層的規律,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則是研究經 濟學內在的本質,將與人們息息相關的經濟活動的基本原理進行了深層次的闡述。就這一點 來看,我覺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更高層次的理論。相比之下,現代西方經濟學屬於資 產階級庸俗政治經濟學范疇。經濟學就必須先從本質開始理解,可見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 濟學的重要意義。 其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第一次從社會關系中劃分出生產關系,指明它是一切社會關系 中最根本和最具有決定意義的關系;第一次明確指出政治經濟學所要研究的不是物與物的關 系 , 而 是 人與 人 之 間 的 生 產 關 系 ; 第 一次闡明了老動二重性原理,建立起科 學的勞動價值論;在科學的勞動價值理論的基礎上,首次發現剩餘價值范疇,創立了剩餘價 值論,指出了利潤、地租、利息的真正的來源;在剩餘價值運動規律的基礎上,對資本主義 的經濟關系及其發展規律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和歷 史過渡性。就這一點來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非常偉大的。而且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 學是無產階級政黨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 因此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對於更好地理解我國現行的經濟制度、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 路線等有極大的幫助。 關於剩餘價值規律,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僱傭勞動 力,並通過剝削生產出的剩餘價值來實現價值的增殖,。分析整個生產過程,先看資本家,他 們的目的當然是通過現有的資產來實現資產的增殖。因而他們提供各種生產資料。,並僱傭勞 動力來實現商品的生產。從工人的角度講,他們通過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這種方式目的是獲得 利益。然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講資本家提供的生產資料定義為不可變資本,而工人提供 的勞動力是可變資本,並把剩餘價值歸結為是可變資本創造的,因為應該屬於工人,但被資 本家所佔有,而產生了剝削。整個過程可以用如下簡單的數學關系進行分析: 生產: 資本家的生產資料(不變資本)工人的具體勞動 商品的原有價值(價值量不變) 勞動力(可變資本)工人的具體勞動 商品的剩餘價值(價值量的增加) 交換: 產品的價值=剩餘價值+原有價值 分配: 資本家:產品價值;工人:工資 投入效出關系: 資本家:投入生產資料,並支付工資,得到產品價值。其中產品價值>生產資料+工資, 工人:投入勞動力,得到工資 由以上簡單的式子,可得一個很明顯的結論,工人投入的勞動力>得到的工資。 因為只有勞動才能創造價值,所以資本家的生產資料通過工人的具體勞動並沒有得到價值的 提升。而工人是通過自己的勞動,所以他們創造的剩餘價值。另一方面,工人投入越多的勞 動力越多,則他們的情況越壞,而資本家的情況越來越好。但因為工人如果不投入勞動力, 則 因 為 得 不 到 工 資 而 無 法 生 存 , 因 而 不 得 不 被 迫 進 行 生 產 。 所 以 這 種 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導致了剝削。 另一方面,在學習中我也遇到了一些疑惑不解的地方。 首先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服務對象。政治學是為一定社會階級服務的。顯而易見,馬 克思主義經濟學是站在廣大無產階級的立場上的,因而代表了廣大無產階級的利益,所以一 切對於無產階級不利的東西都將被視作是錯誤的、有害的。這在剩餘價值規律中可以明顯地 看到這一點。資本家不是無產階級,因而資本階級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地位永遠是 在剝削無產階級。即在研究經濟問題之前,由於政治的緣故,已經先入為主,將要研究的問 題定性為無產階級總是受資產階級壓迫的。故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反映政治經濟學的問 題上,所持有的客觀、科學是無產階級的客觀、科學、歷史、辯證。 其次,另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是,關於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誕生。那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由 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馬克思所著。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政治經濟學研究的無非就是資產階 級與無產階級的關系。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根本區別在於誰有沒有資本。無產階級要與資 產階級對立並且打倒他們的原因很顯然,因為少數資產階級佔有社會較多的物質資源,而大 多數無產階級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上天所賦予人不斷追求物質,以獲得生 命延續的本能,所以在人類的哲學里,佔有資源是無罪的。第二是人都是平等的,由此而產 生的一個很淺顯的想法是別人佔有物質資源,為什麼我不能佔有?基於這兩點,所以逼迫無 產階級要與資產階級斗爭。斗爭當然需要武器,於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成為了這樣一個 為無產階級的武器。故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不再是一門簡單的學問,不再單單研究經濟活 動中的各種現象和規律,而是為了打倒資產階級而去研究經濟規律。 不是批判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只是從一門學科的角度來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更像是 政治科學,而非自然科學。或者是我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還不夠深入,沒有真正理解 其精髓、深刻的地方吧。 但是,我覺得通過這個學期僅有的一點時間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已經有很大收獲了, 尤其是對於經濟活動中最基本的東西有了一些深入地思考、探索,認識到了一些基本的規律, 這對我以後深入學習經濟學還是很有用的。

❻ 你是如何為自己的生命創造剩餘價值的

為自己的生命創造剩餘價值的話,可以去捐獻器官或者說去獻血都會讓自己的生命創造剩餘價值幫助到更多的人。

❼ passe01:何謂剝削剩餘價值如何創造

何謂剝削?馬克思主義一直將消滅剝削作為社會主義革命的基本任務之一。總設計師也將「消滅剝削」作為他所強調的「社會主義的本質」一個特徵。但是,對於到底究竟什麼是剝削,卻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提出這個問題似乎很可笑,因為人們認為這是一個很常識性的問題,人人都會脫口而出:「無償佔有他人勞動就是剝削。」 翻開詞典也會看到這樣的解釋:「指社會上一部分人或某一社會集團憑借私有的生產資料或貨幣資本,無償地攫取另一部分人或其它社會集團的勞動成果。」無論是人們的常識認為是「佔有」他人勞動,還是詞典解釋為「攫取」他人勞動成果,其共同點是「無償」佔有或攫取「他人」勞動。下面我們就具體分析一下,社會上生產資料或貨幣資本的所有者是否真的「無償」佔有或攫取「他人」勞動。 「剝削」雖然是常識性的問題,然而常識性的問題並不都是一目瞭然的問題,常識性的解釋也不一定正確,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需要去認真揭示。 何謂「無償」? 所謂「無償」,就是得不到任何償付、補償,白白地為「生產資料或貨幣資本」的所有者勞動。 有的詞典將運用「政治上的特權暴力,來擄奪人民的勞動果實」,也列入「剝削」的范圍,顯然是超出了經濟的范疇。按傳統解釋,剝削既然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後自然而然產生的生產關系,不但超經濟的暴力擄奪不應列入剝削的范圍,而且正常經濟關系中的「剝削」本身也不能認為是大逆不道,它應該是一種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先進的生產關系。不然的話,我們就很難想像,人類社會怎麼能夠在不正常的狀態下運行了幾千年,創造了那麼豐富的社會文明。 因此,對所謂的「剝削」進行重新審視,在理論上撥亂反正,以正視聽,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讓我們看一看,在什麽樣的社會條件下,才能發生對他人勞動成果的佔有、攫取。 在正常的情況下,一個人或一個集團要佔有其他人的勞動成果,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他人勞動力在使用中所創造的財富,除維持勞動者本人的基本生活外,還必須有剩餘。就是說,勞動者只有具有可供他人佔有的勞動能力,別人才能佔有,才談得上佔有,否則就會把勞動者推上絕路。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抓獲的戰俘之所以殺掉,就是因為戰俘還創造不出多餘的財富,留著也沒用;後來之所以不再殺掉,把他們變成了奴隸,就是因為社會生產力已經提高到戰俘的勞動所創造的財富除供本人消費外,還有少許剩餘。這個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稍有一些馬克思主義常識的人都會明白。第二個條件是,一些人沒有或者不完全具備勞動必備的物質條件——生產資料。為了生存,他們或者如奴隸社會那樣,讓自己成為奴隸主的私有財產,將勞動力交給奴隸主使用;或者如封建社會那樣,在租來的土地上勞動;或者如資本主義社會那樣,將自己勞動力在一定時間內的「用益權」租給資本家使用。只有這樣,勞動者的勞動能力才得以發揮、使用,勞動者的生存才有保障。也就是說,只有在這些情況下,握有生產資料的人才能夠佔有他人勞動。不然的話,如果勞動者具有生產資料,它就可以將自己的勞動力和自有的生產資料相結合,形成實際的勞動過程,創造出財富,供自己享用。在這種情況下,別人也就佔有、攫取不了他的勞動。 其次,讓我們分析一下,當勞動能力被別人使用時,所形成的勞動是不是仍歸勞動者所有。 在人類已經經歷的三個階級社會中,大致可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勞動及其產品歸生產資料的所有者所有。奴隸制社會不必細說,那個社會的奴隸不僅他們的勞動力歸奴隸主所有,他們的人身也歸奴隸主所有。奴隸主將都歸他所有的勞動要素結合在一起,形成的勞動及其產品歸奴隸主所有,是順理成章的,即便給奴隸提供必要的生活資料,那也是為了維持保護歸奴隸主所有的財產不至萎縮消亡。在資本主義社會,工人在勞動力市場上將自己的勞動力在一定時間內的「用益權」賣給資本家,資本家就將買到手的勞動力同自己的生產資料相結合,形成現實的勞動實踐,創造財富。在這兩種情況下的勞動,不管是活勞動(勞動過程),還是物化勞動(產品),還是歸勞動力的承擔者所有嗎?顯然已經不是了,因為在勞動力使用、發揮形成勞動時,已經不歸勞動者所有了,而成了資本家和奴隸主的財產了,其勞動成果當然應該歸資本家和奴隸主所有,因此也就談不上佔有、攫取「他人」的勞動。第二種情況是,勞動及其產品歸不同的人所有。在封建社會里,勞役地租是農民租用地主的土地後,將自己勞動力在一定時間內的「用益權」交給地主,地主把用土地的使用權交換來的勞動力同自有的土地相結合,形成現實的勞動,其勞動及其產品都歸地主所有;佃農付出勞役地租後在租來的土地上勞動,自耕農在自有的土地上勞動,勞動及其產品都歸他們自己所有;實物地租的佃農,他的勞動及其產品一部分歸自己所有,一部分歸地主所有。因此,只有實物地租才一部分勞動及其產品歸勞動者所有,一部分被地主「攫取」、「佔有」,但卻是雙方自願的,能說是「攫取」、「佔有」嗎。因此,人們籠統地說什麼「攫取」、「佔有」「他人勞動」並不準確,也不科學。在奴隸制社會,奴隸主佔有的不僅是奴隸的勞動力,而是奴隸的全部人身;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租用的是工人的勞動力在一定時間內的「用益權」,工人在工廠里的勞動及其產品已經不再歸工人所有,而是歸資本家所有,因而也就不存在資本家對工人勞動及其產品的「攫取」、「佔有」。資本家和工人在勞動力市場上進行的對勞動力的租賃買賣,是兩廂情願,不存在攫取、佔有;資本家將勞動力租到手以後,當它使用勞動力形成勞動時,已經不再歸工人所有了,又何談攫取、佔有? 再次,在任何正常的經濟活動中,不存在「無償佔有」 所謂「無償」佔有他人勞動,在任何正常的經濟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自從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無論是古代的奴隸主對奴隸,還是中世紀的地主對佃農,或者近現代的資本家對工人,前者對後者勞動力的付出,都不是沒有任何償付,區別只是補償的形式不同和補償有多有少而已。這種補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並不是由於前者的仁慈,而是客觀的經濟法則在起作用。如果前者不給後者一定的補償,或者補償的程度不足以維持勞動力的簡單再生產,無論是奴隸主、地主,還是資本家,他們就會因失去適宜的勞動力而無法將生產繼續下去,勞動者就會被迫起義,使統治者不得安寧。歷史上的盛世,一般都是對勞動者「補償」比較好的時期;正是那些「補償」不當的時期,迫使勞動者不得不起而反抗,社會動盪不安。縱觀幾千年的階級社會,雖然奴隸和農民起義和工人罷工時有發生,但是在大部分時間里社會還是平穩的、安定的,這就證明在多數情況下「補償」是得當的,是適宜的。勞動者起義、罷工,迫使統治者放棄「橫征暴斂」,實行「輕徭減賦」和提高工資福利待遇,是社會對償付不當的糾正。如果幾千年的階級社會在大多數時間里都是償付不當的話,人類社會早該崩潰了。之所以沒有走到這一步,而是不斷地在發展進步,就證明對勞動者的償付在總體上是適當的,當然就更談不上「無償」佔有勞動者的勞動及其產品了。所謂「無償攫取」「無償佔有」也就成了子虛烏有的主觀杜撰。 「無償攫取」「無償佔有」難道就一點也不存在嗎?不是的。但是它只存在於正常的經濟生活之外,如搶劫、偷盜、貪污、受賄等。 既然在一切正常的經濟生活中對勞動者都是有償的,並不存在「無償」問題,是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存在「剝削」呢?資本家佔有剩餘價值,不是剝削又是什麼呢? 將利潤稱為剩餘價值,這樣做本身就不是客觀公正的。對誰來說是「剩餘」?顯然是對工人來說。只有站在工人的立場上,才會認為工資等福利待遇以外的利潤是「剩餘」,即工人沒有直接得到的都是「剩餘」。可是對於整個社會來說,卻無所謂「剩餘」。正如我們在前面所分析的那樣,即使是歸資本家所有的純利潤,也不是全部供資本家個人及其全家消費揮霍,其中的大部分,甚至絕大部分,是用於擴大再生產,在為社會服務。資本家之所以為資本家,就是因為它經營的目的主要不是為了自家人的消費,而是為了不斷地擴大生產規模,為社會提供使用價值,否則他就是自給自足的個體勞動者了。資本家是名副其實的企業家,他們的社會責任主要是為社會創造財富,絕對不僅僅是為自家消費。從生產的角度來說,只要付給勞動者的報酬足以使他能夠實現勞動力的擴大再生產,使社會生產有足夠的勞動力來源,保障社會生產能夠正常進行下去,就是合理的、正確的。至於資本家獲得的利潤,其總量越多,用於自家消費所佔比重越小,為社會服務的部分所佔比重越大,也就是對社會的貢獻越大。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本家和「知本家」,對人類的貢獻是何等巨大!他出行時從來不坐特等艙,卻把大筆資金用於擴大再生產和慈善事業,能說它是最大的剝削者嗎?恐怕只有精神不正常的人才會有這樣的想法。可是如果按馬克思的剩餘價值學說,就必然認為他是最大的剝削者。 退一步說,為了不剝削,就只有將全部利潤分給工人。如果這樣做,生產資料的所有者還剩下什麼呢?只有他投入的成本。他要把生產進行下去,只能在簡單再生產里兜圈子,還有什麼擴大再生產可言?社會也就只能在原地踏步,根本不會有發展和進步。難道這就是消滅剝削的目的嗎?可是分光吃凈的結果也就只能是這樣。生產資料被勞動者白白地使用了,難道這樣做就公平嗎?況且,我們在這里所說的並不是自給自足的個體勞動,而是奴隸、佃農、僱傭勞動者的勞動,奴隸主、地主、資本家並非坐享其成,他必須從事經營管理工作,也是一種勞動,勞動成果怎麼能都歸別人所有呢? 其實,所創造的財富和價值除了歸工人的工資和各種福利外,所剩的「剩餘價值」並不全歸資本家所有,他還要交稅,為社會服務。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痛斥拉薩爾「不折不扣的勞動所得」時,曾正確地指出:在個人分配以前必須做六項扣除,其中除了「用來補償消費掉的生產資料部分」以外,其餘五項基本上都是從剩餘價值中扣除的,認為在未來的社會里這些扣除都是必要的。同樣是這些扣除,在資本主義社會里怎麼就不是必要的呢?難道這些扣除只對資本家有利,對社會和工人就是不必要的嗎?這是哪家的道理? 難道在日常的經濟關系中就真的不可能發生任何剝削了嗎?不是的。剝削還是可能發生的。它存在於下面這種情況:當勞動者在生產勞動中創造的財富或價值,相當於或者多於其自身勞動力的成本,而他得到的報酬卻低於勞動力的成本時,剝削就產生了。正如我們在前面所分析的那樣,這種情況不會是普遍現象,也不會維持長久,社會本身會及時糾正它。至於握有公權力的人用權力尋租,接受賄賂,形成權貴資產階級,當然屬於剝削,但那已經不屬於正常的經濟關系了。我國目前的腐敗,就屬於這種情況,亟待通過政治體制改革予以解決。 為什麼勞動者得到勞動力的成本就是公平的呢?這是因為,勞動者在勞動中消耗的只是體力,他的智力不但沒有消耗掉,而且在勞動中還有增值——他的技能會更熟練,他對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認識會更深刻,其智能會得到提高;而付給他智力的成本可以用於學習心的科學技術知識,使自己的勞動力實現擴大再生產。
剩餘價值是如何創造出來的?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長期爭論不休的問題,那就是剩餘價值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它是如何產生的?為何在生產的成本價以外多出了剩餘價值?它是如何形成的?如果是因為馬克思的政治傾向性使他過分看重了無產階級的作用,那末,人們能否比較客觀公正地探索剩餘價值的真正來源呢?我認為這是能夠做到的。 首先,勞動力在一定時間內「用益權」的買和賣不是等價交換。 馬克思認為,勞動力變成商品,是資本主義剝削和其他形式的剝削最根本的區別。 眾所周知,商品交換、商品買賣是所有權的轉移,從一方轉到另一方。而事實上,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裡,勞動力的所有權並沒有發生變化。對此,馬克思在《資本論》有如下論述: 「這種關系要保持下去,勞動力所有者就必須始終把勞動力只出賣一定時間,因為他要把勞動力一下子全部賣光,他就出賣了自己,就從自由人變成了奴隸,從商品所有者變成商品。他作為人,必須總是把自己的勞動力當作自己的財產,從而當作自己的商品。而要做到這一點,它必須始終讓買者只是在一定期限內暫時支配他的勞動力,使用他的勞動力,就是說,他在讓渡自己的勞動力時不放棄自己對它的所有權。」 後面這句話說得不準確。勞動力的所有者並不是把自己的勞動力全部「讓渡」給資本家,而只是把勞動力在一定時期內的「用益權」讓渡出去。既然「他在讓渡自己的勞動力時不放棄自己對它的所有權」,就說明資本家並沒有買到勞動力的所有權,其所有權仍然掌握在勞動者的手裡,並沒有發生轉移。這同時也就說明,在資本家和工人之間所進行的交換,並不是對勞動力的買賣關系,而是租賃關系,勞動力市場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商品市場,確切些說是租賃市場。這是由勞動力這種財產的特殊性決定的:勞動力是勞動者的身內之物,不是身外之物,不能離開勞動者而單獨存在,這就決定了它不同於一般商品。如果硬要說它也是商品的話,它是一種特殊商品,在買賣過程中應遵循特殊的法則——不是勞動力所有權的轉移,而是用益權在一定時間內的轉移,勞動力的所有者可以及時收回,因此只能一段時間一段時間地出賣,不能一次性地出賣出去,不然的話,他就成了終身奴隸。這就是經濟學上所說的所有權與使用權的分離。這種分離不僅發生在資本主義社會,早在封建社會的勞役地租中就發生了,那時是地主用土地的用益權交換佃農勞動力的用益權。如果說這種交換也是屬於資本主義,豈不是在封建社會早已產生了嗎?資本家買到的絕不是勞動力的所有權,而是它的使用權,必須按約定的條件使用,約定期滿就要退還給勞動者。猶如機床的所有者把它租給別人使用一樣,提前講好條件,租用者用後按時返還,如有損壞,根據損壞程度予以賠償。不同的是,其他財產的所有者不必與租出去的財產一同前往,勞動力的所有者則不然,他必須與勞動力一同前往,租用者必須尊重勞動者的人格,絕不能像奴隸那樣使喚。就這一點來說,馬克思把無產者稱為僱傭奴隸是不恰當的。 根據馬克思所創造的剩餘價值學說,資本家在勞動力市場上按等價交換原則購買了工人的勞動力,那麼勞動力的價值又是如何確定的呢?對此,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寫道: 「勞動力的價值,就是維持勞動力的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生活資料的總和應當足以使勞動者個體能夠在正常生活狀況下維持自己。」「勞動力的價值可以歸結為一定量生活資料的價值。因此,它也隨著這些生活資料的價值即生產這些生活資料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量的改變而改變。」「勞動力價值的最低限度或最小限度,是勞動力的承擔者即人每天得不到就不能更新它的生命過程的那個商品量的價值,也就是維持身體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既然如此,作為勞動力買者的資本家只要付給勞動力的賣者工人「一定量生活資料的價值」,就是公平合理的了,據說在事實上也是這樣做的。 但是,問題就出來了: (1)「一定量生活資料的價值」只是勞動力的生產成本,決不是勞動力的全部價值; (2)同任何生產一樣,工人生產勞動力的目的決不是僅僅為了得到成本,而是為了獲得新的價值。生產之所以必要,就是因為各生產要素的使用價值滿足不了社會的需要,生產在本質上是創造新的使用價值,絕不是各生產要素原有使用價值的簡單相加。新的使用價值當然應該具有新的交換價值,也絕不是各生產要素原有價值的簡單相加,即決不是新的使用價值的生產成本,而應該是新的價值的再創造; (3) 因此,事實上資本家是用勞動力的成本價購買了勞動力,是一種不等價交換,他佔了便宜,當然竊喜在心。它將勞動力投入生產以後,高出勞動力成本的新價值就轉移到新產品上去了,這不能不說是剩餘價值的一個重要來源。 第二個來源是,任何生產都離不開大自然無償提供的陽光、氧氣等能源,絕不是各有價要素就能形成實際的生產過程的。特別是氧氣,是勞動力和燃燒須臾不可缺少的生產要素。由於它們是大自然無償提供的,所以人們往往不在意,一旦缺少了它們,人們才會感覺到它們存在的必要性。由於是大自然無償提供的,所以在產品成本中不會有他們的位置,可是由於它們參與了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再創造,理所當然地就成了剩餘價值的一個重要來源。 第三,勞動力中的智力是一種特殊的生產要素,其特殊性不但在於它是勞動力的本質要素,而且它在使用中永不磨損,還會增加新的能量——勞動者的智能和技能不會因使用而消失,還會在使用實踐中得到新的知識,變得更聰明,技術也會更熟練,當它們再次投入使用時就成了無償獲得的能力,產品的成本里都不會有它們的位置。這不能不說是剩餘價值的另一個重要來源。 第四,資本主義生產不同於自然經濟的個體小生產,工廠化大生產不能沒有對整個生產過程的調控和管理,資本家、工廠主、董事、經理等調控管理者同樣參與了新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再創造。他們的勞動也同樣是剩餘價值的重要來源之一。 馬克思在具體論證剩餘價值完全歸功於工人勞動者時,舉例說:工人在前六個小時的勞動已經創造了自己勞動力的價值,後六個小時勞動為資本家創造了剩餘價值。人們有理由質問:資本家付給工人勞動力的價值既然是「一定量生活資料的價值」,這些「生活資料的總和應當足以使勞動者個體能夠在正常生活狀態下維持自己」,其「最低限度或最小限度,是勞動力的承擔者即人每天得不到就不能更新它的生命過程的那個商品量的價值」,而「同任何其他商品的價值一樣,勞動力的價值也是由生產從而再生產這種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勞動時間決定的」;那末,生產勞動力價值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如果是六小時,當這個勞動力投入生產過程時,為何能夠從事十二小時的社會必要勞動呢?勞動者多勞動的六小時的能量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就證明在勞動力租賃市場上的買賣不是等價交換。再者,在勞動者十二小時的勞動時間里,為什麼只有六小時就能生產出勞動力的價值呢?為什麼不是八小時、十小時或者更多呢?這六小時是如何計算出來的?況且在一切文明國度里,一天的勞動時間是法定的,資本家無權任意增加工時,在法定勞動時間以外加班加點必須付給加倍的報酬。因此,馬克思的例證經不住推敲,並不能說明問題。 馬克思在論述勞動力轉化為勞動過程時寫道: 「而勞動力的發揮即勞動,耗費人的一定量的肌肉、神經、腦等等,這些耗費必須重新得到補償。」 所談的仍然只是生理耗費,並不包括智力在內。然而,正如前面所說的那樣,智力才是勞動力中的本質能力,而智力與體力的根本區別在於:智力在使用中雖然參與了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再創造,它不但不會磨損,反而會增值;體力則不然,在使用中會逐漸消耗掉,必須及時補充。排除了智力在創造剩餘價值過程中的關鍵作用,是馬克思的剩餘價值學說致命的錯誤。 在勞動力的租賃關系中,為何只以成本價進行交易呢?這種不等價交換如果只是發生在個別場合,並不會影響經濟社會的正常運行;問題是,這是一種普遍現象,為何沒有阻礙經濟的正常運行呢? 這是因為,各種必要的生活資料轉化為勞動能力的物質基礎,除了飲食、衣物、住房等有價物以外,陽光、空氣、雨水等都是大自然無償提供的生產要素,各種生活資料轉化為各種生理機能也是生命體自己完成的,是生命體的自我創造。特別是智力的物質基礎,即人所獨有的大腦,是生命體自己復制出來的。也就是說,各種必要的生活資料轉化為一定勞動能力的物質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自然的自我創造,勞動者並沒有參與加工製作。各種生活資料只是生產勞動力的勞動對象,生產勞動力的勞動資料是生命體的自我復制能力。因此,如果僅就這方面來說,只以勞動力生產的成本價進行交易並無不妥,馬克思所說的勞動力使用權在一定時期內的買賣是等價交換基本上也只以此為限。 但是,光有勞動能力的物質基礎並不能自然形成一定的勞動能力。印度的狼孩就是明顯的例證,她雖然具有了人所應具有的生理機能,只因她生活在狼群里,在狼群里長大,所以仍然不具有任何勞動能力。 要形成一定的勞動能力,除了必備的物質基礎、生理機能以外,還需要什麼呢? 還需要教育和學習! 不通過一定的教育和學習,任何自然人都不可能獲得一定的勞動能力。並且社會越發展,教育和學習在形成勞動能力中的作用越重要,在知識經濟的新時代更是如此。馬克思雖然也提到「這種教育費...包括在生產勞動力所耗費的價值總和中」。但十分遺憾的是,他卻加上了一個註解「——對於普通勞動力來說是微乎其微的」。「微」作為量詞,表示該物理量的百萬分之一。「微乎其微」就是比百萬分之一還要少和小,當然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了。但事實並非如此。即便在馬克思生活的那個時代,資本主義工廠化大生產也需要具有一定科學知識和技能的技術工人,而要獲得一定的科學知識和技能,主要是通過教育獲得,並且對工人的科學技術水平要求越高,在教育上的投入也就越多,即便是自學,也需要付出一定的費用。在知識經濟的新時代,更是要求勞動者具有相當高的科學技術水平。如果說在一百多年前上大學還是少數人享有的權利的話,現在在我國上大學已經幾乎成了每個家庭對子女的最大期望,子女的培養費用佔了家庭收入的大部分,一個人要找到比較好的工作,沒有大學學歷就只能望洋興嘆了。怎麼能說教育費「微乎其微」呢?!在發達國家,有高等學歷的人更是佔了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可見教育費用絕不是「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計的。 因此,馬克思關於教育費用「在生產勞動力所耗費的價值總和中」「對於普通勞動力來說是微乎其微的」的論斷是不正確的。他之所以這樣說,證明其著重點仍然在體力的生理耗費上,這是馬克思的一貫指導思想。而正是這個指導思想,使他的剩餘價值學說失去了科學性。

❽ 剩餘價值與價值剩餘有什麼區別

剩餘價值是資本家剝削勞動人民所產生的自己的利潤,是馬克思提出的
馬克思在定義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時說:「如果工人每天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平均代表6個物化勞動小時,那末,工人要生產這個價值,就必須平均每天勞動6小時。如果他不是為資本家勞動,而是獨立地為自己勞動,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他平均一天同樣要勞動這么多小時,才能生產出自己的勞動力的價值,從而獲得維持或不斷再生產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資料。」但是,工人在不為資本家勞動、「獨立地為自己勞動」的情況下,「其他條件」怎麼會「相同」呢?
本文將討論馬克思《資本論》剩餘價值理論中一個嚴重的邏輯錯誤,並且證明使用「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的概念來證明資本利潤來自對勞動者的剝削是沒有說服力的。
課題的意義
卡爾·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在中國仍然占據著經濟理論的中心地位,具有深遠的影響。中國引進市場經濟後,出現了經濟理論嚴重脫離實際的情況。例如,在市場經濟中是供求關系決定商品價格,而根據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是勞動價值決定商品價格;發展經濟需要大量引進利用外資,但是政治經濟學認為資本利潤來自剝削。盡管如此,很多中國經濟學界的重要人士,仍然頑固地堅持原有觀點(1,2)。經過多年的政治宣傳和理論教育,「資本家靠剝削發財」已經在中國勞動階層的思想意識中根深蒂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學說是工人理論家激烈批判私有化改革理論的基本依據(3)。中國高等院校的經濟學教科書仍然以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為主線,僅僅略微增加了一些有關市場經濟的內容。雖然有人發出了「改寫政治經濟學」的呼籲(4,5),但是至今未見行動跡象。對於在大學中講授西方經濟理論,有人提出僅僅「述而不批」或者「批而不透」是不行的,必須「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深入的評析」(6)。中國基本經濟理論的滯後狀態,可能成為阻礙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障礙,在經濟發展遇到困難時,甚至可能成為走回頭路的推動力之一。

中國的經濟學家現在面臨一個尷尬的局面:一方面,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嚴重脫離實際,既不能解釋各種經濟現象,又不能指導制定經濟政策;另一方面,由於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獨特地位,無法把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放在一個客觀的位置上,批判其中違背客觀實際的部分,利用其科學成分。
由於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基礎,中國很多經濟學家正試圖通過修正勞動價值論,走出這一兩難境地。例如,有人提出不僅活勞動(人的勞動),而且物化勞動(機器等)也能夠創造價值,試圖在不違背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前提下,為資本利潤的來源找到一種正當解釋(7)。雖然他們小心地遵循著馬克思的思想方法,但是仍然受到了激烈的反駁(8,9)。
筆者認為,盡管面對經濟現實,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捉襟見肘,但是仍然占據著中國經濟理論的主導位置,除了政治因素,還有三個重要原因:
(一)勞動價值論無法在實踐中進行驗證。
根據勞動價值論,商品價格取決於其勞動價值。但是,馬克思又說,同樣時間不同種類的勞動創造的價值量是不同的,而且商品價格可以隨供求關系的變化而圍繞商品價值上下波動。因此,在僅有的兩個可以實際測量的參數——商品價格和勞動時間——之間,存在兩個不確定的環節,即:
勞動時間和勞動價值之間的關系
商品價格和商品價值之間的關系
因此,對勞動價值論的定量分析根本無法進行,最多隻能責問一聲:有些商品的價格,偏離其勞動價值的幅度是否太大了?(10)無法使用實際數據驗證理論,正是中國經濟學家圍繞勞動價值論多年激烈爭論卻不能得到一致結論的重要原因。筆者認為,關於勞動價值論的爭論是毫無意義的。
(二)反對馬克思的人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釋資本利潤的來源。
馬克思的理論在解釋利潤來源時,直觀易懂:人類肌肉和大腦的勞動創造了價值,沒有生命的貨幣、機器和土地不會創造價值,因此利潤只能來自對勞動者的剝削。反對馬克思的人只是堅持資本和土地作為一種生產要素,應該和勞動一樣獲得報酬。這種解釋與其說是理論,還不如說是對現象的寫照,因此缺少說服力。

(三)反對馬克思的人,有一種錯覺,即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在邏輯上是正確的。如果存在問題的話,也只是其基礎——勞動價值論——存在問題。
馬克思及其追隨者們,特別喜歡引用一百多年前一個反對者的話:「駁倒價值理論是反對馬克思的人的唯一任務,因為如果同意這個定理,那就必然要承認馬克思以鐵的邏輯所做出的差不多全部結論。」(11)這段話是這種錯覺的起因還是加強了這種錯覺,已經無從考證。但是可以肯定,正是這種錯覺使得對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批判幾乎全部集中在勞動價值論上。
然而,仔細研讀《資本論》,可以發現,至少在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中存在嚴重的邏輯錯誤,本文將主要討論馬克思在定義工人必要勞動時間時的一個錯誤。
一個無法成立的「如果」
我們知道,馬克思把工人的勞動時間劃分為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時間兩部分。他認為,生產資料的所有權要求僱傭勞動者提供額外的勞動:「凡是社會上一部分人享有生產資料壟斷權的地方,勞動者,無論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須在維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勞動時間以外,追加超額的勞動時間來為生產資料的所有者生產生活資料」(12)。

這種思想在農業生產中是基本正確的。因為一個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和在地主的土地上耕作,僅僅是勞動地點不同,勞動效率是基本一樣的,例如,生產一千斤穀物所需要的總的勞動時間是差不多的(和地主僱傭的其他農民合作、使用較好的農具,會提高一些勞動效率),因此,農民只能在相當於生產自己生活資料的勞動時間之外,增加勞動時間來補償地主的土地所有權。
但是,在工業生產中,情況不是這樣。因為工人在工廠里勞動時,與其他工人合作並使用機器,和他作為個人、在家裡獨自使用簡單的工具從事生產相比,勞動的效率要高得多。
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的模型是:一個工人每天在工廠勞動12小時,創造的價值量是12個物化勞動小時(馬克思用來衡量價值量的單位,以下簡稱為「價值單位」。工人每小時創造的價值量是一個「物化勞動小時」,即一個價值單位)。然而他一天所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只有6個價值單位。資本家把新創價值的一半(6個價值單位)作為工資,支付給工人。另外6個單位的價值,即剩餘價值,被資本家無償佔有,成為他的利潤。在這個模型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均為6小時。剩餘價值率(馬克思用來衡量剝削程度的指數)是

6/6 =100%

馬克思在定義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時說:「如果工人每天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平均代表6個物化勞動小時,那末,工人要生產這個價值,就必須平均每天勞動6小時。如果他不是為資本家勞動,而是獨立地為自己勞動,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他平均一天同樣要勞動這么多小時,才能生產出自己的勞動力的價值,從而獲得維持或不斷再生產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資料。但是,既然工人在生產勞動力日價值(如3先令)的工作日部分內(即6小時內——引者注),只是生產資本家已經支付的勞動力價值的等價物,就是說,只是用新創造的價值來補償預付的可變資本的價值,所以,這種價值的生產只是表現為再生產。因此,我把進行這種再生產的工作日部分稱為必要勞動時間,把在這部分時間內耗費的勞動稱為必要勞動。這種勞動對工人來說所以必要,是因為它不以他的勞動的社會形式為轉移。這種勞動對資本和資本世界來說所以必要,是因為工人的經常存在是它們的基礎。」(13)
這段話有幾層意思:
(1)如果工人每天生活資料的價值平均代表6個物化勞動小時,那末,工人要生產這個價值,就必須平均每天勞動6小時。
(2)如果他不是為資本家勞動,而是獨立地為自己勞動,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他平均一天同樣要勞動6個小時,才能生產出自己的勞動力的價值,從而獲得維持或不斷再生產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資料。
(3)這6個小時的勞動只是勞動力價值的再生產,所以稱為「必要勞動」,這6個小時就是「必要勞動時間」。
(4)這種勞動對工人來說是必要的,因為不論他是為資本家勞動還是為他自己勞動,他都必須進行這部分勞動。
在馬克思看來,創造性勞動的成果是作為附帶因素被無償吸收到資本當中的,指的實際上就是技術進步,它構成了相對剩餘價值的來源。這就是說,馬克思的剩餘價值論與創造性勞動有著內在的聯系。但是,在勞工利益和知識產權日益得到保護的現代知識經濟的條件下,不僅創造性勞動成為創造剩餘的主要來源,而且它也難以被無償佔有。同時,當創造性勞動創造成果成為共享的知識後,就成為「一般社會財富的積累」。此外,這種「剩餘」,也不再是傳統的「剩餘價值」,而不過是將價值作為計量方法來衡量創造性勞動成果的「計量價值」;積累也主要是使用價值的積累,本質上則是知識(一般社會財富)的積累。這就是新的剩餘價值論和積累規律。

關鍵詞:剩餘價值 創造性勞動 剩餘 計量價值

筆者多次學習馬克思的《資本論》特別是勞動價值論部分,後來發現,馬克思所講的勞動創造價值中的勞動實際上指的是重復勞動,因為,只有重復勞動才存在所謂「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問題。同時,在馬克思看來,創造性勞動的成果往往是被無償地吸收到資本當中的,所以,雖然馬克思的剩餘價值論與創造性勞動有著內在的聯系,但他並沒有直接將創造性勞動放入他的勞動價值論的考察中。而在現代知識經濟形態中,創造性勞動日益重要,當我們轉向重點考慮創造性勞動並提出「創造性勞動創造剩餘」的命題時,就會發現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存在著一些不協調的地方,但經過適當的處理,我們能夠拓展剩餘價值論,使之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要求。

一、剩餘價值中的矛盾:剩餘價值是總體的存在還是個別的存在

1、根據價值規律,從整個部門或社會來看,不存在剩餘價值。根據馬克思的觀點,商品的價值量是(第一種含義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即以使用價值為前提,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的勞動時間。復雜勞動是簡單勞動的倍加。並且,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由此出發,我們不難發現,對於整個部門或整個社會來說,恰好就處於「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因而,社會總產品的價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總和)!也就是說,就個別企業來說,可能由於其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它仍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價值或價格出售,所以,它能獲得剩餘價值。但對整個部門或整個社會來說,就不存在剩餘勞動時間,沒有剩餘價值!從直觀上來看,這是因為還有一部分企業的個別勞動時間高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它是虧損的。從整個部門或整個社會來說,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企業的盈餘的總和恰好等於個別勞動時間高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企業的虧損的總和,兩方面相抵,整個部門或整個社會的剩餘價值之和等於零!
2、從部門結構來分析,又必須用到剩餘價值。馬克思在分析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條件時,如對於生產生活資料和生產生產資料的兩大部類來說,簡單再生產的條件是Ⅰ(V m)=ⅡC,卻忽視了或拋開了「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這個限制,將一個部門或社會的各個企業的C、V、M分別加總。在利潤理論中,如闡述利潤平均化時,也是這樣加總的:個別資本的利潤首先在一個部門內部平均化,然後在整個社會資本的總和中平均化為一般P′,即平均 P′,就有總利潤率,即∑m:∑(C V)或=∑m/∑(C V)或=社會剩餘價值/社會總資本。
這就使得部門結構分析與整體分析在剩餘價值上產生了一個內在的矛盾。
3、企業微觀層進到部門宏觀層對剩餘價值分析。我們都很熟悉,馬克思在企業這個微觀層次上分析剩餘價值的來源時採用的是另一套概念,這就是勞動力的價值、必要勞動時間、必要勞動等等。他認為,勞動者在勞動的一段時間內,只是再生產自己勞動力的價值,這個叫必要勞動時間,這段時間耗費的勞動叫必要勞動。而超出必要勞動時間所創造的價值被資本家無償佔有,它就是剩餘價值。剩餘價值的生產有兩種方法或情形,一是工作日的延長所生產的剩餘價值,稱之為絕對剩餘價值。另一種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方法,按照生產力水平與單位商品成反比的規定性,一個企業,只要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其超過社會平均水平,就會使其商品的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這樣,他還會獲得一個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差額,即超額剩餘價值。顯然,這個超額剩餘價值來源於創造性勞動,正是創造性勞動提高了個別企業生產的技術水平,而創造性勞動成果是被無償吸收到資本當中的。但是,在同一生產部門內部,一個企業這樣做,其他企業也會這樣做。因此,會使得勞動生產力普遍提高,超額剩餘價值消失。其實,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同樣如此,並且當大家都延長工作日時,絕對剩餘價值也會消失。
這表明,個別企業可能存在剩餘價值,但整個部門、整個社會可能並不存在剩餘價值,特別是從長期來看更是如此。
4、「總體分析」所隱含的前提是一種均衡的市場結構,採用的靜態均衡的分析方法。第1節的整體分析中,其隱含的種種條件是,一個部門有許多企業,它們生產同類產品,在市場上展開充分的競爭,市場供求相等,生產的所有產品正好全部能賣出去,價格也剛好達到均衡價格,實際上它等於價值。所以,存在一個 「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的條件,存在一個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總價值。這就包括,有的企業可能剛好屬於這樣的 「正常平均」條件,因而剛好按其個別價值等於社會價值,並按這個價格出售商品,不虧也不賺。顯然,「正常平均」條件之下的企業會虧損,而「正常平均」之上的企業能有盈利,但兩方面剛好相抵。這樣,整個部門或社會是平衡的。當「正常平均」移動到另一個水平上以後,雖說技術水平提高了,或者工作日延長,或者工作日縮短了,情況同樣如此,整個社會不會有剩餘價值。
在這里,勞動力市場是否也處於均衡狀態呢?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因為,如果勞動力市場是均衡的,那麼勞動力的均衡價格就等於勞動力所創造的價值(實際上會根據其勞動力預期創造的價值來出售)。這意味著只有勞動生產率高於平均水平的企業才能在這種勞動力價值水平上盈利。相反,如果勞動力供求不平衡,第一種情況是供過於求,勞動力的價格將低於其所預期創造的價值的水平,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整個部門或社會才存在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的分別,也即存在剝削。當然,在這種情況下,會使一些「正常平均」水平之下的企業也能盈利,但有些距離「正常平均」水平太遠的企業仍然可能虧損,盡管它剝削了勞動力。第二情況是供不應求,自然不存在剝削,在這種情況下,勞動力價格過高,只會使那些生產率大大高於平均水平的企業盈利。
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容易得了一個結論:對剩餘的剝削是與市場結構相聯系的。不過,我們又要提出一個新問題:在不存在對勞動力剝削的情況下,是否存在剩餘呢?如果存在,它又是什麼性質或者從何而來呢?我們先提出這個問題,留待後面作解答。
5、「微觀宏觀結合分析」 所隱含的前提是一種非均衡的市場結構,採用的是動態分析方法。在第3節中,競爭和技術進步是導致市場結構不平衡的原因,一個企業採用先進技術,其他企業紛紛跟進,最後,這種技術成為一個部門的常規技術,在整個過程中,並不存在一個「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工作日的變化或勞動強度、勞動熟練程度的變化同樣如此。當然,工作日一般是縮短的,「勞動強度」一般來說是趨於下降的,勞動熟練程度則是趨於提高的。這樣,基於產品成本差異的市場競爭也使供求處於不均衡狀態中。同時,技術進步提高了勞動生產力,也會使勞動力的供求產生不均衡。只有當一個部門或全社會都使用新技術之後,新技術成為常規技術的時候,才出現「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而「勞動的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也差別不大,於是,有可能形成一種均衡的市場結構,我們也可能依據價值定義的方法來衡量商品的價值。這時,各企業差別不大,整個部門或社會不存在剩餘價值。如果個別企業又採用更先進的技術,而且它生產的商品產量沒有達到打破市場形成的均衡的條件下,它就只對市場系統產生「微擾」作用,這個企業是可能獲得剩餘價值的。而實際上,在競爭的市場中,這種「微擾」作用總會放大,打破市場的均衡,因為該企業的成本低,能以更低的價格銷售產品,迅速擴大市場份額,使同類產品出現供大於求,一些仍採用傳統技術、成本高的企業生產的產品就會賣不出去。只有當這種更先進的新技術又迅速擴散並最終被大多數企業所採用時,這種更先進的新技術又會決定一個新水平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並成為決定價值的基軸,而剩餘價值也迅速消失。
在傳統的經濟中,技術進步慢,「社會正常生產條件」比較接近於現實,但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技術進步加快,實際上,一種新技術還沒有被推廣到成為「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以前,另一種更新的技術往往就出現了,這決定了市場結構的不均衡成為常態,也可以說,市場永遠處於不均衡狀態中。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社會生產不存在以「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為基礎的價值基軸,或者說,價值的標准模糊化和虛擬化了,具有更多的認識和預測的成份,所以,我提出「預期價值」。對於個別企業來說,它也是根據自己的生產條件和市場條件來認識和預測其「個別價值」,同樣具有「預期價值」的性質。相應地,預期價值也可分為有 「社會預期價值」和「個別預期價值」。
當個別預期價值低於社會預期價值時,企業將獲得預期剩餘價值。於是,我們說現代商品生產是預期剩餘價值的生產,它主要是技術進步所推動的。
6、階級剝削還是個別剝削。如果我們從微觀上肯定馬克思的剩餘價值論,那麼,從宏觀上,從一個部門或整個社會來說,就不是一般的利潤率平均化,而是利潤的零化。其社會意義上的結論就是,工人可能僅受個別資本家的剝削,而不受他所屬的部門的資本家的剝削,不受全體資本家的剝削。也說是說,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存在個別工人和個別資本家對立,而不存在整個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對立。當然,如前所述,這是假定是以充分競爭和「市場均衡」為前提的。嚴格來說,這個條件是不存在,但是,在現代國家的管理之下,包括反壟斷、對勞工的保護和工會加強等因素,使得充分競爭和「市場均衡」(特別是勞動力的供求均衡)接近於現實,因此,現代社會的階級剝削是弱化的。其實,這個結論從直觀上來說也是好理解的:人們勞動的時間、強度和復雜程度都沒有增加,但獲得的物質生活水平卻越來越高,怎麼好簡單地說受到剝削呢?這同樣多的勞動生產出越來越多的產品的真正來源是創造性勞動所推動的知識或技術的積累。這意味著,即使有剝削,也主要是對創造性勞動的剝削。下面將進一步來考慮這個問題。

二、資本積累:剩餘價值的積累還是知識的積累

這個矛盾與剩餘價值中的矛盾是相聯系的。
1、關於價值積累與知識積累。如果整個部門或整個社會沒有剩餘價值,那麼,社會擴大再生產就不可能。但是,在資本周轉中對固定資本的分析時,又隱含著一種即使不考慮剩餘價值的積累情況下的資本積累的可能性。因為,當固定資本的一部分一部分價值一次一次轉入W′中去,隨W′的流通轉化為G′的一部分,隨著這種獨特的流通的進行,一筆筆貨幣要以折舊基金的形式貯存起來,一直到它的物質形態全部損耗需要更新的時候,才重新投入流通,購買(新的)勞動資料。在這里,固定資本磨損分為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兩種。有形磨損又稱實物磨損;無形磨損又稱精神磨損,包括:a.技術進步,機器的價值下降;b.技術進步,相同的機器效率提高。這就是說,與無形磨損相對應,應該有一個無形的積累存在,這被稱之為內涵意義上的擴大再生產,它是由技術進步引起的,是知識的積累。
2、真正的矛盾。當然,我們應該明確,我們說整個部門或整個社會沒有剩餘價值,擴大再生產就不可能存在,指的只是價值形態上的擴大再生產不可能,而並非實物形態上的擴大再生產不可能。而在實物形態上資本的積累和擴大再生產是可能的。此外,我們還應該搞清楚,個別企業價值形態上的擴大再生產也是可能的。所以,真正的矛盾是,整個部門或整個社會沒有剩餘價值,不存在擴大再生產是符合現實的嗎?初看起來,似乎是不符合的,因為,隨著人類的發展,經濟世界的商品量和價值量似乎都是迅速增加的。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3、不變價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的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由這個命題實際上可得到一個推論:不同時代人類生產所創造的價值量的多少僅與人類所花的總的勞動時間有關,而與其他因素,如技術水平、勞動強度等無關。因為,不管是什麼時代,不管各個時代的技術水平和勞動強度等如何不同,每個時代都會在自己當下的「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基礎上來衡量自己那個時代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所以,只要社會總的勞動時間相同,那麼這兩個時代所創造的價值量就是相同的(盡管勞動生產率和商品量等不相同)。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國家對勞動者的日益嚴格的保護(限制童工,八小時工作制甚至更短,越來越多的節假日等),如果不考慮人口增長因素,那麼,社會勞動的總量是不斷減小的,因此,價值形態上的資本積累並非我們直觀的那樣是越來越大,很可能是不明顯。舉個簡單的例子,石器時代的人們打造一件精製的石器與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們生產一台現代機器所花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可能沒有什麼差別,因此,兩者所包含的價值量也就差別不大,但如果按所謂「不變價」來計算,則是天壤之別!也就是說,平時我們習慣講的「資本積累或價值積累」實際上是不變價的擴大。從石器到現代機器所發生的積累本質上是知識的積累的結果!這個積累是創造性勞動成果的積累。
對於知識的積累來說,再生產的條件就不一定表現在總價值的增加上,而主要是內涵意義的。如簡單再生產,就不是表現為Ⅰ(V m)=ⅡC ,而是ⅠΔC=ⅡΔC。因為,由於技術進步,第一部類使用同樣多的資源能生產更多的生產資料,其中,只需要價值量更少的ⅠC1就能滿足本部門的需要,多出的ⅠΔC則用來與第二部類相交換。即有ⅠC=Ⅰ(C1 ΔC)。同樣,第二部門也有ⅡC=Ⅱ(C2 ΔC)。實際上,兩大部類用來交換的部分ΔC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折舊,另一部分是技術進步所增加的。當然,我們可能是以不變價格來計量的,因此,可以說存在「價格膨脹」。
4、創造性勞動創造剩餘。對於個別資本來說,可能存在剩餘價值,它可能來源於剩餘勞動,即傳統的剝削,這實際上構成資本的原始積累(價值積累),是由於勞動時間延長、人口和勞動力增加等引起的;也可能來源於對創造性勞動成果的無償佔有,它同時還形成知識(表現為使用價值)的積累。對於現代社會經濟來說,後一點更突出,但其性質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這是因為,第一,勞動力數量趨於穩定甚至減少,勞動時間也在減少,而知識的進步越來越快,創造性勞動成果的積累日益突出。第二,創造性勞動成果以知識產權的形式受到越來越多的保護,無償佔有的情況日益難以發生,即對創造性勞動的剝削是困難的。此外,當知識為社會所共享時,創造性勞動成果的積累也就成為一般社會財富的積累。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的是,創造性勞動所創造的「剩餘」已不再是傳統的「剩餘價值」,而不過是將價值作為一種計量方法來衡量創造性勞動成果的結果,也即前面的提到的預期價值,這種預期價值也可以說是「計量價值」。在這里,價值由反映社會生產關系的性質成了一種價值計量方法。
對於整個社會資本來說,則可能不存在剩餘價值的積累,而僅存在知識的積累。如前所述,當創造性勞動成果的「計量價值」得以實現,或者雖未實現但已過期,知識也就為社會所共享,這種知識(包括相應的技術、設備)的再生產成為一種重復勞動,而知識本身則成為社會財富,這就是社會財富的積累。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即使有一大堆價值,但如果沒有創造性勞動對這些設備進行改造和更新,沒有知識的積累,那麼它們就會變成一堆廢物,甚至是一文不值。
總之,我認為,馬克思的剩餘價值論中隱含「創造性勞動創造剩餘」因素,不過,由於在馬克思那個時代,創造性勞動不佔主導地位,因此,馬克思沒有強調這個因素,相反,他注重的是重復勞動和價值的創造,並在此基礎上強調價值的積累,將剩餘看作是價值的多餘部分,他沒有能夠直接提出「創造性勞動創造剩餘」的命題,對以知識為本質的使用價值的積累估計不足,並使得他的價值論在邏輯上存在一定的內在不協調。所以,我們明確提出「創造性勞動創造剩餘」這個命題,這樣一來,勞動價值論的內在矛盾就消除了,並發展了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勞動價值論,使之能與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要求相適應。

閱讀全文

與學習之餘創造剩餘價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
供電方案有效期 瀏覽:684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