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自然界就是人類各種科學技術原理及重大發明的源泉。生物界有著種類繁多的動植物及物質存在,它們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為了求得生存與發展,逐漸具備了適應自然界變化的本領。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與周圍的生物作「鄰居」,這些生物各種各樣的奇異本領,吸引著人們去想像和模仿。人類運用其觀察、思維和設計能力,開始了對生物的模仿,並通過創造性的勞動,製造出簡單的工具,增強了自己與自然界斗爭的本領和能力。
人類最初使用的工具——木棒和石斧,無疑是使用的天然木棒和天然石塊;骨針的使用,無疑是魚刺的模仿……所有這些工具的創造、生活方式的選擇都不能說是人類憑空想像出來的,只能說是對自然中存在的物質及某種構成方式的直接模擬,是人類初級創造階段,也可以說是仿生設計的起源和雛形,它們雖然是比較粗糙的、表面的,但卻是我們今天得以發展的基礎。
在我國,早就有著模仿生物的事例。相傳在公元前三千多年,我們的祖先有巢氏模仿鳥類在樹上營巢,以防禦猛獸的傷害;四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見飛蓬轉而知為車」,即見到隨風旋轉的飛蓬草而發明輪子,做有裝成輪子的車。古代廟宇中大殿之前的山門的建造,就其建築結構來看,頗有點像大象的架勢,柱子又圓又粗,彷彿像大象的腿。
我國古代勤勞勇敢的勞動人民對於絢麗的天空、翱翔的蒼鷹早就有著各種美妙的幻想。根據秦漢時期史書記載,兩千多年前,我國人民就發明了風箏,並且應用於軍事聯絡。春秋戰國時代,魯國匠人魯班,本名公輸般,首先開始研製能飛的木鳥;並且他從一種能劃破皮膚的帶齒的草葉得到啟示而發明了鋸子。據《杜陽雜編》記載,唐朝有個韓志和,「善雕木作鸞、鶴、鴉、鵲之狀,飲啄動靜與真無異,以關戾置於腹內,發之則凌雲奮飛,可高達三丈至一二百步外,始卻下。」西漢時期,有人用鳥的羽毛做成翅膀,從高台上飛下來,企圖模仿鳥的飛行。以上幾例,足以說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鳥類的撲翼和飛行,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和研究,這也是最早的仿生設計活動之一。明代發明的一種火箭武器「神火飛鴉」,也反映了人們向鳥類借鑒的願望。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水生動物——魚類的模仿也卓有成效。通過對水中生活的魚類的模仿,古人伐木鑿船,用木材做成魚形的船體,仿照魚的胸鰭和尾鰭製成雙槳和單櫓,由此取得水上運輸的自由。後來隨製作水平提高而出現的龍船,多少受到了不少動物外形的影響。古代水戰中使用的火箭武器 「火龍出水」,多少有點模仿動物的意思。以上事例說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早期的仿生設計活動,為開發我國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創造了非凡的業績。
外國的文明史上,大致也經歷了相似的過程。在包含了豐富生產知識的古希臘神話中,有人用羽毛和蠟做成翅膀,逃出迷宮;還有泰爾發明了鋸子,傳說這是從魚背骨和蛇的齶骨的形狀受到啟示而創造出來的。十五世紀時,德國的天文學家米勒製造了一隻鐵蒼蠅和一隻機械鷹,並進行了飛行表演。
一八ОΟ年左右,英國科學家、空氣動力學的創始人之一—凱利,模仿鱒魚和山鷸的紡錘形,找到阻力小的流線型結構。凱利還模仿鳥翅設計了一種機翼曲線,對航空技術的誕生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同一時期,法國生理學家馬雷,對鳥的飛行進行了仔細的研究,在他的著作《動物的機器》一書中,介紹了鳥類的體重與翅膀面積的關系。德國人亥姆霍茲也從研究飛行動物中,發現飛行動物的體重與身體的線度的立方成正比。亥姆霍茲的研究指出了飛行物體身體大小的局限。人們通過對鳥類飛行器官的詳細研究和認真的模仿,根據鳥類飛行機構的原理,終於製造了能夠載人飛行的滑翔機。
後來,設計師又根據鶴的體態設計出了掘土機的懸臂,在一戰期間,人們從毒氣戰倖存的野豬身上中獲得啟示,模仿野豬的鼻子設計出了防毒面具。在海洋中浮沉靈活的潛水艇又是運用了哪些原理?雖然我們無據考察潛艇設計師在設計潛艇時是否請教了生物界,但是不難設想,設計師一定懂得魚鰾是魚類用來改變身體同水的比重,使之能在水中沉浮的重要器官。青蛙是水陸兩棲動物,體育工作者就是認真研究了青蛙在水中的運動姿勢,總結出一套既省力、又快速的游泳動作——蛙泳。另外,為潛水員製作的蹼,幾乎完全按照青蛙的後肢形狀做成,這就大大提高了潛水員在水中的活動能力。
二、仿生設計的歷史
自古以來,自然界就是人類各種科學技術原理及重大發明的源泉。生物界有著種類繁多的動植物及物質存在,它們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為了求得生存與發展,逐漸具備了適應自然界變化的本領。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與周圍的生物作「鄰居」,這些生物各種各樣的奇異本領,吸引著人們去想像和模仿。人類運用其觀察、思維和設計能力,開始了對生物的模仿,並通過創造性的勞動,製造出簡單的工具,增強了自己與自然界斗爭的本領和能力。
人類最初使用的工具——木棒和石斧,無疑是使用的天然木棒和天然石塊;骨針的使用,無疑是魚刺的模仿……所有這些工具的創造、生活方式的選擇都不能說是人類憑空想像出來的,只能說是對自然中存在的物質及某種構成方式的直接模擬,是人類初級創造階段,也可以說是仿生設計的起源和雛形,它們雖然是比較粗糙的、表面的,但卻是我們今天得以發展的基礎。
在我國,早就有著模仿生物的事例。相傳在公元前三千多年,我們的祖先有巢氏模仿鳥類在樹上營巢,以防禦猛獸的傷害;四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見飛蓬轉而知為車」,即見到隨風旋轉的飛蓬草而發明輪子,做有裝成輪子的車。古代廟宇中大殿之前的山門的建造,就其建築結構來看,頗有點像大象的架勢,柱子又圓又粗,彷彿像大象的腿。
我國古代勤勞勇敢的勞動人民對於絢麗的天空、翱翔的蒼鷹早就有著各種美妙的幻想。根據秦漢時期史書記載,兩千多年前,我國人民就發明了風箏,並且應用於軍事聯絡。春秋戰國時代,魯國匠人魯班,本名公輸般,首先開始研製能飛的木鳥;並且他從一種能劃破皮膚的帶齒的草葉得到啟示而發明了鋸子。據《杜陽雜編》記載,唐朝有個韓志和,「善雕木作鸞、鶴、鴉、鵲之狀,飲啄動靜與真無異,以關戾置於腹內,發之則凌雲奮飛,可高達三丈至一二百步外,始卻下。」西漢時期,有人用鳥的羽毛做成翅膀,從高台上飛下來,企圖模仿鳥的飛行。以上幾例,足以說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鳥類的撲翼和飛行,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和研究,這也是最早的仿生設計活動之一。明代發明的一種火箭武器「神火飛鴉」,也反映了人們向鳥類借鑒的願望。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水生動物——魚類的模仿也卓有成效。通過對水中生活的魚類的模仿,古人伐木鑿船,用木材做成魚形的船體,仿照魚的胸鰭和尾鰭製成雙槳和單櫓,由此取得水上運輸的自由。後來隨製作水平提高而出現的龍船,多少受到了不少動物外形的影響。古代水戰中使用的火箭武器 「火龍出水」,多少有點模仿動物的意思。以上事例說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早期的仿生設計活動,為開發我國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創造了非凡的業績。
外國的文明史上,大致也經歷了相似的過程。在包含了豐富生產知識的古希臘神話中,有人用羽毛和蠟做成翅膀,逃出迷宮;還有泰爾發明了鋸子,傳說這是從魚背骨和蛇的齶骨的形狀受到啟示而創造出來的。十五世紀時,德國的天文學家米勒製造了一隻鐵蒼蠅和一隻機械鷹,並進行了飛行表演。
一八ОΟ年左右,英國科學家、空氣動力學的創始人之一—凱利,模仿鱒魚和山鷸的紡錘形,找到阻力小的流線型結構。凱利還模仿鳥翅設計了一種機翼曲線,對航空技術的誕生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同一時期,法國生理學家馬雷,對鳥的飛行進行了仔細的研究,在他的著作《動物的機器》一書中,介紹了鳥類的體重與翅膀面積的關系。德國人亥姆霍茲也從研究飛行動物中,發現飛行動物的體重與身體的線度的立方成正比。亥姆霍茲的研究指出了飛行物體身體大小的局限。人們通過對鳥類飛行器官的詳細研究和認真的模仿,根據鳥類飛行機構的原理,終於製造了能夠載人飛行的滑翔機。
後來,設計師又根據鶴的體態設計出了掘土機的懸臂,在一戰期間,人們從毒氣戰倖存的野豬身上中獲得啟示,模仿野豬的鼻子設計出了防毒面具。在海洋中浮沉靈活的潛水艇又是運用了哪些原理?雖然我們無據考察潛艇設計師在設計潛艇時是否請教了生物界,但是不難設想,設計師一定懂得魚鰾是魚類用來改變身體同水的比重,使之能在水中沉浮的重要器官。青蛙是水陸兩棲動物,體育工作者就是認真研究了青蛙在水中的運動姿勢,總結出一套既省力、又快速的游泳動作——蛙泳。另外,為潛水員製作的蹼,幾乎完全按照青蛙的後肢形狀做成,這就大大提高了潛水員在水中的活動能力。
三、仿生設計的發展
到了近代,生物學、電子學、動力學等學科的發展亦促進了仿生設計學的發展。以飛機的產生為例:
在經過無數次模仿鳥類的飛行失敗後,人們通過不泄的努力,終於找到了鳥類能夠飛行的原因:鳥的翅膀上彎下平,飛行時,上面的氣流比下面的快,由此形成下面的壓力比上面的大,於是翅膀就產生了垂直向上的升力,飛的越快,升力越大。
1852年,法國人季法兒發明了氣球飛船;1870年,德國人奧托.利連塔爾製造了第一架滑翔機。利連塔爾是十九世紀末的一位具有大無畏冒險精神的人,他望著家鄉波美拉尼亞的鸛用笨拙的翅膀從他房頂上飛過,他堅信人能飛行。1891年,他開始研製一種弧形肋狀蝙蝠翅膀式的單翼滑翔機,自己還進行試飛;此後五年,他進行了2000多次滑翔飛行,並同鳥類進行了對比研究,提供了很有價值的資料。資料證明:氣流流經機翼上部曲面所走路程,比氣流流經機翼下平直表面距離較長,因而也較快,這樣才能保證氣流在機翼的後緣點匯合;上部氣流由於走的較快,它就較為稀薄,從而產生強大吸力,約占機翼升力的三分之二大小;其餘的升力來自翼下氣流對機翼的壓力。
19世紀末,內燃機的出現,給了人類有史以來一直夢寐以求的東西:翅膀。不用說這種翅膀是笨拙的、原始的和不可靠的,然而這卻是使人類能隨風伴鳥一起飛翔的翅膀。
萊特兄弟發明了真正意義上的飛機。在飛機的設計製作過程中,怎樣使飛機拐彎和怎樣使它穩定一直困繞著他們。為此,萊特兄弟又研究了鳥的飛行。例如,他們研究鶙鵳怎樣使一隻翅膀下落,靠轉動這只下落的翅膀保持平衡;這只翅膀上增大的壓力怎樣使鶙鵳保持穩定和平衡。這兩個人給他們的滑翔機裝上翼梢副翼進行這些實驗,由地面上的人用繩控制,使之能轉動或彎翹。他們的第二個成功的實驗是用操縱飛機後部一個可轉動的方向舵來控制飛機的方向,通過方向舵使飛機向左或向右轉彎。
後來,隨著飛機的不斷發展,它們逐漸失去了原來那些笨重而難看的體形,它們變的更簡單,更加實用。機身和單曲面機翼都呈現出象海貝、魚和受波浪沖洗的石頭所具有的自然線條。飛機的效率增加了,比以前飛的更快,飛的更高。到了現代,科學高度發展但環境破*、生態失衡、能源枯竭,人類意識到了重新認識自然,探討與自然更加和諧的生存方式的高度緊迫感,亦認識到仿生設計學對人類未來發展的重要性。特別是一九六Ο年秋,在美國俄亥俄州召開了第一次仿生學討論會,成為仿生學的正式誕生之日。
此後,仿生技術取得了飛躍的發展,並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仿生設計亦隨之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一大批仿生設計作品如智能機器人、雷達、聲納、人工臟器、自動控制器、自動導航器等等應運而生。
近代,科學家根據青蛙眼睛的特殊構造研製了電子蛙眼,用於監視飛機的起落和跟蹤人造衛星;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仿照鴨子頭形狀而設計的高速列車;模仿某些魚類所喜歡的聲音來誘捕魚的電子誘魚器;通過對螢火蟲和海蠅地發光原理的研究,獲得了化學能轉化為光能的新方法,從而研製出化學熒光燈等等。
目前,仿生設計學在對生物體幾何尺寸及其外形的模仿同時,還通過研究生物系統的結構、功能、能量轉換、信息傳遞等各種優異特徵,並把它運用到技術系統中,改善已有的工程設備,並創造出新的工藝、自動化裝置、特種技術元件等技術系統;同時仿生設計學為創造新的科學技術裝備、建築結構和新工藝提供原理、設計思想或規劃藍圖,亦為現代設計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並充當了人類社會與自然界溝通信息的「紐帶」。
對人腦的探索,可以展望未來的電子計算機有可能具有生物原理的功能。同它相比,現在的電子計算機只能作為算盤。
對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將為延長人類的壽命、治療疾病提供一個嶄新的醫學發展途徑。
對生物體結構和形態的研究,有可能使未來的建築、產品改變模樣。使人們從「城市」這個人造物理環境中重新回歸「自然」。
信天翁是一種海鳥,它具有淡化海水的器官——「去鹽器」。對其「去鹽器」的結構及其工作原理的研究,可以啟發人們去改善舊的或創造出新的海水淡化裝置。
白蟻能把吃下去的木質轉化為脂肪和蛋白質,對其機理的研究,將會對人工合成這些物質有所啟發。
同時仿生設計亦可對人類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例如人們可以通過仿生技術,設計製造製造出人造器官,如血管、腎、骨膜、關節、食道、氣管、尿道、心臟、肝臟、血液、子宮、肺、胰、眼、耳以及人工細胞。專家預測,在本世紀中後期,除腦以外人的所有器官都可以用人工器官代替。例如,模擬血液的功能,可以製造、傳遞養料及廢物,並能與氧氣及二氧化碳自動結合並分離的液態碳氫化合物人工血;模擬腎功能,用多孔纖維增透膜製成血液過濾器,也就是人工腎;模擬肝臟,根據活性碳或離子交換樹脂吸附過濾有毒物質,製成人工肝解毒器;模擬心臟功能,用血液和單向導通驅動裝置,組成人工心臟自動循環器。
隨著對宇宙的開發、認識,又將使人類不但認識宇宙中新形式的生命,而且將為人類提供嶄新的設計,創造出地球上前所未有的新的裝置……
仿生設計學的特點與研究內容
仿生設計學是仿生學與設計學互相交叉滲透而結合成的一門的邊緣學科,其研究范圍非常廣泛,研究內容豐富多彩,特別是由於仿生學和設計學涉及到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許多學科,因此也就很難對仿生設計學的研究內容進行劃分。這里,我們是基於對所模擬生物系統在設計中的不同應用而分門別類的。歸納起來,仿生設計學的研究內容主要有:
1、形態仿生設計學研究的是生物體(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人類)和自然界物質存在(如日、月、風、雲、山、川、雷、電等)的外部形態及其象徵寓意,以及如何通過相應的藝術處理手法將之應用與設計之中。
2、功能仿生設計學主要研究生物體和自然界物質存在的功能原理,並用這些原理去改進現有的或建造新的技術系統,以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或新產品的開發。
3、視覺仿生設計學研究生物體的視覺器官對圖象的識別、對視覺信號的分析與處理,以及相應的視覺流程;他廣泛應用與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和環境設計之中。
4、結構仿生設計學主要研究生物體和自然界物質存在的內部結構原理在設計中的應用問題,適用與產品設計和建築設計。研究最多的是植物的莖、葉以及動物形體、肌肉、骨骼的結構。
從國內外仿生設計學的發展情況來看,形態仿生設計學和功能仿生設計學是目前研究的重點。在本文中,還將著重介紹形態仿生學和功能仿生設計學的一些情況。
作為一門新興的邊緣交叉學科,仿生設計學具有某些設計學和仿生學的特點,但他又有別與這兩門學科。具體說來,仿生設計學具有如下特點:
1、 藝術科學性
仿生設計學是現代設計學的一個分支、一個補充。同其它設計學科一樣,仿生設計學亦具有它們的共同特性——藝術性。鑒於仿生設計學是以一定的設計原理為基礎、以一定的仿生學理論和研究成果為依據,因此具有很嚴謹的科學性。
2、 商業性
仿生設計學為設計服務,為消費者服務,同時優秀的仿生設計作品亦可刺激消費、引導消費、創造消費。
3、 無限可逆性
以仿生設計學為理論依據的仿生設計作品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設計的原型,該作品在設計、投產、銷售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又可以促進仿生設計學的研究與發展。仿生學的研究對象是無限的,仿生設計學的研究對象亦是無限的;同理,仿生設計的原型也是無限的,只要潛心研究大自然,我們永遠不會有江郎才盡的一天。
4、 學科知識的綜合性
要熟悉和運用仿生設計學,必須具備一定的數學、生物學、電子學、物理學、控制論、資訊理論、人機學、心理學、材料學、機械學、動力學、工程學、經濟學、色彩學、美學、傳播學、倫理學等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
5、 學科的交叉性
要深入研究和了解仿生設計學,必須在設計學的基礎上,既要了解生物學、社會科學的基礎知識,又要對當前仿生學的研究成果有清晰的認識。它是產生於幾個學科交叉點上的一種新型交叉學科。
五、仿生設計學的研究方法
仿生設計學的研究方法主要為「模型分析法」:
1、創造生物模型和技術模型
首先從自然中選取研究對象,然後依此對象建立各種實體模型或虛擬模型,用各種技術手段(包括材料、工藝、計算機等)對它們進行研究,做出定量的數學依據;通過對生物體和模型定性的、定量的分析,把生物體的形態、結構轉化為可以利用在技術領域的抽象功能,並考慮用不同的物質材料和工藝手段創造新的形態和結構。
① 從功能出發、研究生物體結構形態——製造生物模型。
找到研究對象的生物原理,通過對生物的感知,形成對生物體的感性認識。從功能出發,研究生物的結構形態,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除去無關因素,並加以簡化,提出一個生物模型。對照生物原型進行定性的分析,用模型模擬生物結構原理。目的是研究生物體本身的結構原理。
② 從結構形態出發,達到抽象功能——製造技術模型
根據對生物體的分析,做出定量的數學依據,用各種技術手段(包括材料、工藝等)製造出可以在產品上進行實驗的技術模型。牢牢掌握量的尺度,從具象的形態和結構中,抽象出功能原理。目的是研究和發展技術模型本身。
2、可行性分析與研究
建立好模型後,開始對它們進行各種可行性的分析與研究:
① 功能性分析
找到研究對象的生物原理,通過對生物的感知,形成對生物體的感性認識。從功能出發,對照生物原型進行定性的分析。
② 外部形態分析
對生物體的外部形態分析,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象的。在此過程中重點考慮的是人機工學、寓意、材料與加工工藝等方面的問題。
③ 色彩分析
進行色彩的分析同時,亦要對生物的生活環境進行分析,要研究為什麼是這種色彩?在這一環境下這種色彩有什麼功能?
④ 內部結構分析
研究生物的結構形態,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除去無關因素,並加以簡化,通過分析,找出其在設計中值得借鑒合利用的地方。
⑤ 運動規律分析
利用現有的高科技手段,對生物體的運動規律進行研究,找出其運動的原理,針對性的解決設計工程中的問題。
當然,我們還可以就生物體的其它方面進行各種可行性分析。
仿生是高科技的代名詞,它是指運用尖端的科學技術,來模仿生物的各種官能感覺和思維判功能,更加有效地為人數服務。各國都在不遺餘力地加大在仿生學方面的研究。可以說,仿生學研究程度的高低,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榮事達集團研製開發的「仿生搓洗」全自動洗衣機最近推向市場,將仿生技 術運用於洗衣機領域,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
據了解,這種洗衣機首先具有神經智能網路功能,可以模仿人的恩維判斷能力,根據衣物的重量、質地、臟污程度來自行決定洗滌程序、洗滌時間和水位的高低,從而達到最佳的洗滌狀態。其次,具有搓衣板的功能。洗衣機內的搓洗棒能夠像手一樣隨心所欲地來回搓動,這種搓動被控制在300度以內,能夠保證把衣服洗干凈又防止衣服纏繞。三是它去除了傳統洗衣機因機械傳動裝置所包含的機械連桿、曲柄、齒輪等部件轉動所帶來的噪音,採用直流永磁無刷電機直接驅動,有效地防止噪音的產生。
直流永磁無刷電機可節電50%
採用直流永磁無刷電機,在電子驅動器的控制下可實現無級調速,並可精確地控制搓洗棒每次轉動的次數和角度。因此,不同的衣物質地、臟污程度可以設定不同的洗滌程序,有效地模仿了人工搓洗的快慢節奏和力度,實現「仿生」搓洗。另外,採用直流永磁電機比採用交流電機節電50%。
電子剎車技術把噪音降到最低
有洗衣機的消費者會有因噪音大而煩惱的體會,他們在換購洗衣機時總希望擁有一台沒有噪音的洗衣機。「仿生搓洗」洗衣機則恰好能滿足這一點。
這主要是因為「仿生搓洗」洗衣機採用電子擎實現電子剎車,剎車時由電機本身迅速降速,從而避免了像其他洗衣機採用機械摩擦剎車時產生的噪音和振動,實現了靜音運轉。
搓洗棒確保洗滌過程中不產生碎屑
有洗衣機使用經驗的消費者知道,洗衣機的洗滌桶上部都有一個過濾網,用來過濾衣物在洗滌時產生的碎屑。但是「仿生搓洗」洗衣機卻沒有這種過濾網,為什麼呢?業內專家解釋,這是因為「仿生搓洗」洗衣機的內部構造根本有別於波輪式和滾筒式洗衣機。「仿生搓洗」洗衣機採用的驅動擎是豎立的搓洗棒,能夠使動能從中央向四周傳遞。當洗衣機啟動時,搓洗棒帶動衣物沿著桶壁運動的角度不超過300度,有效避免了衣物因連續旋轉而形成的纏繞,以及與桶壁摩擦產生的碎屑,洗得干凈、不纏繞、無摩擦,當然不需要過濾網。衣物沿桶壁來回運動與衣物在搓衣板上的來回運動極其相似,並能達到手洗效果,「仿生搓洗」洗衣機也由此得名.
B. 園林植物造景的三大原則來自哪裡
園林植物造景有三大原則:
科學性
藝術性
經濟性
(一)科學性
1.要符合綠地的性質和功能要求
2.要滿足植物的生態要求
3.有合理的種植密度和搭配
1.符合綠地性質和功能要求
園林植物造景,首先要從園林綠地的性質和主要功能出發。不同的園林綠地具備不同的功能。
街道綠地的主要功能是蔽蔭。吸塵、隔音、美化等.因此要選擇易活、對土、肥、水要求不高、耐修剪、樹冠高大挺拔,葉密蔭濃、生長迅速,抗性強的樹種作行道樹,同時也要考慮組織交通市容美觀的問題。
綜合性公園,從其多種功能出發,要有集體活動的廣場或大草坪.有遮蔭的喬木,有艷麗的成片的灌木,有安靜休息需要的密林、疏林等;
醫院庭園則應注意周圍環境的衛生防護和雜訊隔離,在周圍可種植密林。而在病房、診治處附近的庭園多植花木供休息觀賞。
工廠綠化主要功能是防護,而工廠的廠前區、辦公室周圍應以美化環境為主;遠離車間的休息綠地主要是供休息。
3.有合理的種植密度和搭配
要合理配置。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種植密度,使植物有足夠的營養空間和生長空間,從而形成較力穩定的群體結構,一般應根據成年樹木的冠幅來確定種植點的距離。為了在短期內達到配置效果,也可適當加大密度,過幾年後再逐漸間去一部分植物。
另外也要考慮植物的生物特徵,注意將喜光與耐陰、速生與慢生、深根性與淺根性等不同類型的植物合理地搭配,在滿足植物生態條件的基礎上創造優美、穩定的植物景觀。
(二)藝術性
1.總體藝術布局上要協調
2.考慮四季景色的變化
3.全面考慮植物形、色、味、聲的效果
4.從整體著眼,注意平面和立面變化
1.總體藝術布局上要協調
園林綠地不僅有實用功能,而且能形成不同的景觀,給人以視覺、聽覺、嗅覺上的美感,屬於藝術美的范疇。因此在植物配置上也要符合藝術美的規律,合理地進行搭配,最大程度地發揮園林植物「美」的魅力。
不同的綠地、景點、建築物性質和功能都不同,在植物配置時要體現不同的風格,處理好建築、山,水、道路的關系。
如公園、風景點要求四季美觀。繁花似錦,活潑明快,樹種要多樣,色彩要豐富
寺院、古跡地則求其庄嚴、肅穆,配置樹種時必須注意其體形大小、色彩濃淡要與建築物的性質欣和體量相適應。
2.考慮四季景色的變化
應綜合考慮時間,環境、植物種類及其生態條件的不同,使豐富的植物色彩隨著季節的變化交替出現,如在四季遊人集中的地段,四季要有景可賞。植物景觀組合的色彩、芳香、植株、葉、花、果的形態變化也是多種多樣的,但要主次分明,從功能出發,突出某一個方面,以免產生雜亂感。
3.全面考慮植物形、色、味、聲的效果
人們欣賞植物景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而全能的園林植物是極少的,因此,要發揮每種園林植物的特點。就應根據園林植物本身具有的特點進行設計。
紫荊主要賞其春花
成片的松樹可以形成「松濤」聲
4.從整體著眼,注意平面和立面變化
園林植物種植設計要從總體著眼。在平面上要注意種植的疏密;在豎向上要注意林冠線,樹林中要注意開辟透景線;同時要重視植物的景觀層次,遠近觀賞效果(遠觀常看整體、大片效果;近觀欣賞單株樹的形態、花、果、葉等)。
豎向上要注意林冠線
總體藝術布局上也應協調。根據局部環境在總體布置中的要求,應採用不同的種植形式,規則式園林植物種植多對植、列植,而在自然式園林綠地中則採用不對稱的自然式種植,充分表現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態。如在大門、主要道路、整形廣場、大型建築物附近多採用規則式種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對稱的小型建築物附近則採用自然式種植。
自然式園林綠地中採用不對稱的自然式種植
(三)經濟性
1.充分運用鄉土樹種
2.注重經濟樹種種植
1.充分運用鄉土樹種
各地區都有獨具特色的鄉土樹種,若能善於利用這些豐富的植物資源,在植物配置方面就會有新的突破,這也是解決城市園林綠地不斷增加而建設費用節節上漲之類矛盾的辦法。因為鄉土樹種適應性強,苗木易得,又可突出地方特色。
2.注重經濟樹種種植
種植一些觀果、觀葉的經濟林樹種,如柿樹、銀杏、枇杷、楊梅、薄殼山核桃、杜仲等,使觀賞性與經濟效益有機地結合起來。
C. 現代園林植物配置藝術的特點是什麼
植物是園林景觀物質要素的重要因子,是文化性、生態性的重要載體。「石為山之骨、土為山之肉、水為山之血脈、草木為山之皮毛」。配置園林植物,就如人的外套或叫時裝搭配。一、以植物自身的生活、生態習性為基礎的地方風格性。植物有喬木、灌木、草本、藤本的形態特點,還具有陰生、陽生、耐鹽鹼等生理特點,特定的生活習性限制了植物的生長區域。如果環境條件不符合植物生態特性將影響植物的生長甚至引起植物的死亡。不同的海拔、緯度造就了不同的植物氣候帶以及南北的植物在形態、生態上的差異。形成了不同地區、區域的不同自然植被群落外貌、組成樹種。如熱帶季雨林、雨林的椰子、巴西橡膠樹、紅樹林;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龍眼、荔枝;溫帶針、闊葉林的柿、棗樹;高寒地區針葉林、高寒草原、荒漠等不同季相、外貌的群落類型。除自然因素外,不同地區群眾生活風俗與習慣也是創造景觀風格的重要依據原理。如江南地區的「移竹當窗、雨打芭蕉、殘荷聽雨」形成自然朴實而寧靜優雅的風格;北方黃河地區以南的河南洛陽成片、成群高大的泡桐或環繞與村落或列植與路旁,形成碩大、朴實而略現粗狂的鄉野情趣。不同的自然氣候、條件、及不同的文化習俗以其環繞環境的制約,形成了不同地區、不同植物的景觀風格。
二、以詩情畫意體現植物景觀風格。園林是一門綜合性科學,貫穿生態、環境、建築、藝術、文學等多個學科。中國歷史淵源,現代園林深受中國傳統園林的影響,特別是唐宋時期的文人園林的氣息與思想滲透到現代園林中,甚至成為現代園林創作的主體。利用植物的生長周期及四季季相的特有變化引伸人格化的比擬,使觀賞者的思想與情懷得到提升沉緬無限的情意之中,甚至能引發觀賞者對人生哲理、社會事物的感慨與聯想。如「松、竹、梅」被擬人化,稱為「歲寒三友」正是體現了植物部委風寒、高超、堅挺的風格。常運用「蘭令人幽、菊令人野、蓮令人淡、牡丹令人艷、竹令人雅、桐令人清……」等程式體現植物內在美、景觀美,實現表達創作者的想法與感慨目的。
三、利用中國園林傳統理念體現植物景觀風格。中國園林是在自然的基礎上,通過挖池堆山等手法進行營造自然美的環境。在處理地形、水體、建築等元素方面應以師法自然為原則,通過自由隨意組合、避免較多的人工痕跡。堅持做到因地制宜、順其自然。並善於利用身邊的大自然,使它成為園林景觀的一景。植物景觀以自然為主,盡量避免將植物人工修剪成幾何圖形,植物配置首先要模仿自然之形,如「三五成群」。植物景觀的風格除了本身的配置藝術,還要注重藉助其它的園林景觀物質要素如山石、水體。植物是有機生命體,生長發育都有一定的自然規律。既有喜陰耐寒、喜光耐旱、又有快長慢長、季相色彩表現不同的。在植物配置時要符合植物的規律,遵循其自然之理,充分利用種種自然因素,創造多樣、豐富的園林景觀。
四、植物配置滿足功能性要求。園林綠地應具有景觀、生態、經濟、衛生等多功能,在進行植物配置時必須根據不同的綠地性質或類型選址合適的植物樹種發揮其主要的功能,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如居民區植物造景要滿足居民的日常休憩、兒童遊玩、及安全防護等需要;工業區植物造景要滿足降低噪音、吸附灰塵、吸收有毒有害的物質等功能;街道綠化要考慮行車安全、行人遮陰、花果污染等;醫院、療養院植物配置要重點考慮選用具有殺菌、保健功能的植物種類;水體綠化要選擇耐水濕的植物。只有選擇合理適用的植物,才能滿足不同園林綠地的不同功能的需要,體現不同的功能,創造與適應環境並與之相協調的美的景觀效果。
五、植物配置的生態性原則。隨著生態園林理念的日益完善,景觀生態學、環境科學的不斷滲入,植物造景不再是簡單的喬灌草的結合來營造視覺藝術效果的景觀。而是將園林另向維持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重現自然的高層次階段。植物配置要遵循生態學園林,充分考慮物種之間的競爭、排斥、他感關系,避免出現種間競爭等影響群落機構穩定發展的現象,構建和諧的植物群落。任何植物個體都不能脫離環境而單獨進行生長發育,植物生長的環境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著間接、直接的影響。植物長期的生長發育形成對生長環境的適應性。植物要健康的生長就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環境,也就是說必須根據立地條件的環境狀況選擇合適的植物種類是植物配置必要條件。為了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維持生態系統的完整與平衡,就必須提高園林的生物多樣性。才能增強植物群落的抗干擾、抗逆性,維持群落的穩定性。在進行植物配置時要充分挖掘鄉土植物資源,合理配置慢生、速生樹種,將不同的植物運用在最合適的位置。考慮植物季相變化的周期,合理搭配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的比例。更好的展現植物的地方特色,豐富植物多樣性。
六、人類心理活動對植物配置的影響。植物空間布局、尺度設計形式不同,帶給觀賞者遊玩、休憩不同的心理影響。如植物營造的開闊、封閉、半封閉空間給觀賞者以公共性、私密性等不同的空間感受形式,並影響觀賞者遊玩、遊憩的心情。現代園林勢必要考慮人類活動的心理因素,在植物配置時要充分考慮植物的空間關系,還要考慮植物空間與人類心理活動的關系。要合理運用人類心理活動指導人性化的植物景觀設計。
七、植物配置中植物本身藝術的特點。
1,充分發揮地被植物的作用,做到黃土不見天。
2,大量種草,建立草坪,使園林潔凈明朗。在不具備挖池條件的地方,用草坪代替水池,也可取得開闊明朗的效果。尤其在住宅區內,建立草坪比水池更為適宜。
3,大面積的園林常大量植樹造林,配置人工群落,充分發揮植物群落的作用,只要在重點的地方,才精雕細琢,追求植物的個體美。
4,培養林蔭大樹,一是為了蔽蔭,二是構景需要,三是給子孫後代留下古樹古木,作為歷史的見證。園林中的老樹和古藤都是歲月流逝的痕跡,頗具有歷史的魅力。
5,增設疏林草地和林中草地,作為群眾戶外活動的良好場所。
6,為了豐富園林色彩,除了開花的喬灌木外,充分發揮草花在園林中的作用,使得園林內開花不斷,五彩繽紛。
7,大量應用攀援植物作垂直綠化,構成綠屏,綠廊和花架,並用它攀援牆面,電線桿,岩石以及崖壁上,起到美化環境,增強綠化效果。
8,廣泛應用基礎栽植緩和建築線條,豐富建築藝術,增加風景美,並作為建築空間向園林空間過渡的一種形式。
D. 植物配置的藝術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植物是園林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植物的應用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園林美學效果。植物是有生命的材料,不同於建築、繪畫等,它隨著季節的變化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所以在應用中我們要根據植物的自身特點,結合藝術形式,盡最大可能地把它的姿態、色彩、風韻、芳香等美的特點展現出來。1 植物色彩構成應合理植物的色彩是通過植物的各個部分而呈現出來的,如樹葉、花朵、果實、樹皮等。同時,植物的色彩還隨著季節的變化而出現變化。植物配置中的色彩應用 ,應與其它觀賞特性相協調在設計中起到突出植物的尺度和形態的作用。色彩具有明度、純度、色相三種屬性,在植物配置時我們可利用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合理調配,使植物種植更具藝術性。1.1 同一色相的配色在自然狀態下,植物的主要色彩是綠色,在應用中綠色植物是應用最多的材料,在進行植物配置時如處理不好,體現不出景觀的變化,缺乏對比,易造成組景過於單調、無味。因此在應用中為消除因同一色相造成的單調、無味,可藉助植物的其它屬性如體量、姿態、質感以及色彩的明度和純度的屬性來進行調節,可產生好的效果。北京紫竹院公園內有一樹叢,由絛柳做背景,前有圓柏7棵,白皮鬆2棵,還有黃楊球、沙地柏若干棵,下地為草坪,其植物的基本色相都是綠色,但在配置由於從體量、姿態、質感、明度、純度等方面進行了調節,所以產生了非常好的藝術效果。1.2 植物類似色相的配色在12色相環中,位於90度內的兩個色相(三格之間)為類似色。仍屬於弱對比,這一對中的顏色屬於一個大的色相范疇,但有不同的顏色傾向。如綠與黃相配,綠與藍相配,其特點是能產生安靜、寧靜、清新的感覺。如頤和園、圓明園中在湖邊都種植一些高大的綠色植物,植物的綠色與湖水的藍色相襯讓遊人如進入一個清新、寧靜的天堂。1.3 植物鄰補色相的配色在12色相環中,位於90度外,150度內的兩個色相(五格之間)為鄰補色。屬色相的強對比,有明顯差異,但還是可調和。如紅色與黃色相配,這也是我們的國旗色,這種色相相配能表現出色彩的豐富,能產生興奮、節奏感。這種色相的應用在國慶等節慶中用得比較多,如應用一串紅與黃色菊花組成的花壇、色塊,能產生熱鬧的節日氣氛,而且使植物組合更具有活力。1.4 植物對比色的配色在12色相環中,相對的色為對比色。它們的對立性促使對比雙方的色相都更加鮮明,如紅色與綠色搭配,紅色顯得更紅,而綠色顯得更綠,宅們的性質雖然截然相反,但在視覺上卻相輔相成。在傳統的種植設計中用得較多的一種配置手法就是桃紅柳綠,水邊種柳,柳邊植桃,以柳為背景。紅花更要綠葉扶,說明的也是這個道理。但是在應用這種對比色配色時要注意這兩種色的面積大小,面積大小不能一樣大,否則易產生不雅緻,這也更能體現出為什麼是紅花要綠葉「扶」了。2 植物姿態的組合靈活姿態是植物整體的形態,是園林植物觀賞特性之一,有時雖然它的觀賞特徵不如其個體大小特徵明顯,但是它在植物的構圖和布局上影響著統一性和多樣性。植物姿態基本類型有紡錘形、圓柱形、水平展開形、圓球形、尖塔形、垂枝形和特殊形。每一種形狀的植物都具有自己獨特的性質,以及獨特的設計應用。2.1 主次分明在一組設計中,姿態的組成不應太多,要根據設計意圖選用合理的姿態類型,要主次分明,以某一種姿態為主,點綴其它的姿態1-2種,大空間則可多些。杭州植物園水池旁有一組由落羽松、羽毛楓以及稍遠處的櫻花組成的景,在這景中,落羽松是主景,它的垂直向上姿態與水池的水面形成對比,再配以羽毛楓和櫻花的卵圓形姿態,則形成了一個優美的組合。另外還可利用同一種植物在不同年齡期姿態的不同進行組合。如上海植物園的棕櫚園用的是不同年齡階段的棕櫚進行組合的,既消除了單調感,又有主題。2.2 姿態情感不同姿態的植物都傳遞著一種心理上的漲力,在設計中應體現這種力的基本性質。如垂直向上型的姿態,引導人的視線向上具有高潔、崇高、權威、向上、庄嚴的情感,針葉樹的柏常應用於嚴肅的烈士陵園。清華大學校園內高聳的鑽天楊,使莘莘學子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知識海洋的廣大,促使自己不斷地去探索。2.3 協調環境植物姿態的應用的好壞,除了植物之間協調外,還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展開形植物能和平坦的地形、平展的地平線和低矮水平延伸的建築物相協調。若將該植物布置於平矮的建築旁,它們能延伸建築物的輪廓,使其融匯於周圍環境中。有時為了突出環境,還可利用對比的方法來強調,也能起到較好的觀賞效果。如杭州花港觀魚的牡丹亭旁的植物材料的應用,為了能讓遊客在遠處能看到牡丹亭,植物的選擇主要用的是一些無方向的卵圓形姿態的闊葉樹,而不是垂直向上的針葉樹,這樣亭子的頂部尖尖的突出周圍的樹冠,形成了明顯的對比,使遊人在遠處就能發現牡丹亭。3 植物空間構成要豐富在運用植物構成空間時,如同利用其它設計 因素一樣,設計人員應首先明確設計目的和空間性質(開放、半開放、冠下、封閉、垂直等),然後再相應的選擇植物材料和組織設計。植物是有生命的,是會不斷生長的,因此植物構成的空間應包括平面的和立面的空間,即由林緣線和林冠線構成的一個完整的植物空間。3.1 平面空間構成首先根據立意要求,確定主調樹(骨架樹)的位置,進行空間的劃分,其劃分可分規則式和自然式,在進行空間劃分時,要做到虛實結合,有空有密,甚至可利用植物所特有的落葉與不落葉來創造別有風味的空間環境。在平面構圖中林緣線的曲折要富有變化,可利用林緣線來創造大空間中有小空間,增加空間的層次,使空間更有情趣。杭州柳浪聞鶯館前的大草坪就是利用垂柳、樟樹、楓楊、桂花等植物材料構成的既表現出植物形態、生態與神態美的植物空間,又能讓遊人感受到空間遼闊的氣魄。3.2 立面空間構成現在有很多設計只重視植物的平面設計,而忽略了植物立面的效果,平面圖非常漂亮,種植以後才發現與設計效果大相徑庭。因為樹木有高低的不同,還有喬木分枝點的差異,這些都不是平面構圖所能表達的。立面構圖的林冠線處理能影響人的視線,能產生空間層次上的變化,如再給合地形的變化,則更具有美的表達。杭州花港觀魚東北面有一植物空間,北臨西里湖,南臨公園主幹道,十三棵垂柳疏密相間,自由錯落地布置於地勢傾斜的岸邊,遊人從遠而近,慢慢接近水面,視野逐步展開,步移景異,直到岸邊,才能看清蘇堤橫斜水面以及三潭印月全貌。在立面構圖中要做到統一與變化、協調與對比、動勢與均衡、節奏與韻律。這樣才能使整個布局既有變化,又不呆板,空間層次更豐富。4 植物質感的調和不可忽視植物的質感是植物的重要的觀賞特性之一,是植物的可見或可觸的表面性質,質感不同,人們就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感覺。如革質葉,質較硬,有強的反光性,可以產生華麗高貴的感覺。葉皺多毛的樹如枸樹、毛泡桐等能產生粗曠的感覺。植物的自然質感大致可分為粗質型、中粗型及細質型。4.1 合理使用不同質感類型的植物材料在一個范圍內,質感種類太少,則無味、疲勞、單調,但過多,布局又會顯得雜亂,對於較小的空間來說尤為重要。大空間中可稍增加粗質感植物類型,小空間則可多用些細質型的材料。粗質型植物有使景物趨向賞景者的動感,使空間顯得擁擠,而細質感植物有使景物遠離賞景者的動感,會產生一個大於實際空間的幻覺。4.2 過渡自然在布局中從粗質型到細質型的過渡不要太突然,否則易造成布局的零亂,一般可用中質感的植物進行過度,也可以在過渡過程中粗質植物與細質植物慢慢互相滲透,最終完成過渡。如在小徑兩側分別種有雪松林和桂花樹林,兩種不同類型的植物在路的兩旁會顯得差異太大,為消除過大的差異可在小徑邊的雪松林中種幾棵桂花,在桂花林邊中種幾棵雪松,使它們在相接的地方互相滲透,自然過度。4.3 與環境相協調當植物與建築或其它構築物配合時要考慮質感。如廣玉蘭種植在磚牆前就不合適,磚因與廣玉蘭的葉片大小相似,質感接近,沒有對比,所以效果單調,不活躍,就如同火棘配植在紅牆前,紅果、紫葉與紅牆缺少對比,得不到突出的效果。5 植物配置應體現文學意境
E. 在園林植物配置中,如何做到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結合
喬灌草結合,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綠。
F. 人類從植物身上得到了什麼啟示,發明了什麼
1、尼龍搭扣
1948年的一天,瑞士發明家喬治喜歡帶著狗外出散步,有一次散步回家,發現自己褲腿上和狗身上都粘滿了一種草籽。草籽粘在狗毛上很牢,要花一定功夫才能把草籽拉下來。喬治感到很奇怪,他運用了敏銳的觀察力,用放大鏡仔細觀察這種草籽。
終於發現,草籽的纖維與狗毛是交叉在一起的,他想,如果採用這兩種形狀的結構不就可以發明一個搭扣嗎?從此,人們的生活中多了一個好幫手——喬治發明的尼龍搭扣。
2、鋸子
魯班有一次進深山砍樹木時,一不小心,腳下一滑,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滲出血來,他摘下葉片輕輕一摸,原來葉子兩邊長著鋒利的齒,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
魯班還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條大蝗蟲,兩個大板牙上也排列著許多小齒,所以能很快地磨碎葉片。魯班就從這兩件事上得到了啟發。於是,他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發明了鋒利的鋸子。
魯班給這種新發明的工具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鋸」。這就是鋸子的由來。
3、吸管
吸管是美國的馬文·史東(Marvin Stone)在1888年發明的,19世紀,美國人喜歡喝冰涼的淡香酒,為了避免口中的熱氣減低了酒的冰凍勁,因此喝時不用嘴直接飲用,而以中空的天然麥稈來吸飲,可是天然麥稈容易折斷,它本身的味道也會滲入酒中。
當時,美國有一名煙卷製造商馬文·史東,從煙卷中得到靈感,製造了一支紙吸管。試飲之下,既不會斷裂,也沒有怪味。從此,人們不只在喝淡香酒時使用吸管,喝其他冰涼飲料時,也喜歡使用紙吸管。
植物的主要價值:
成千上萬的植物物種被種植用來美化環境、提供綠蔭、調整溫度、降低風速、減少噪音、提供隱私和防止水土流失。
人們會在室內放置切花、乾燥花和室內盆栽,室外則會設置草坪、蔭樹、觀景樹、灌木、藤蔓、多年生草本植物和花壇花草植物的意象通常被使用於美術、建築、性情、語言、照相、紡織、錢幣、郵票、旗幟和臂章上頭。
活植物的藝術類型包括綠雕、盆景、插花和樹牆等。觀賞植物有時會影響到歷史,如鬱金香狂熱。
植物是每年有數十億美元的旅遊產業的基本,包括到植物園、歷史公園、國家公國、鬱金香花田、雨林以及有多彩秋葉的森林等地的旅行。
G. 植物帶給了我們什麼
綠色,給人以清新、柔和、愜意之感。綠色植物,維系著生態平衡,使萬物充滿生機。從化學角度看,它還微妙而准確地反映著我們周圍環境的特徵和變化,供給人類許多有用的信息和物質。
綠色植物最為突出的作用,當然就是合成有機物。這個龐大的「吸碳制氧廠」吸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在日光和葉綠素的作用下,跟吸收的水分發生反應,形成葡萄糖,同時放出氧氣。
這樣,綠色植物就依靠自身完成了用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的過程。作為地球上最大的氧氣和有機物的製造廠,綠色植物中發生的這個看似簡單的化學方程式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在礦藏的勘探中,植物有時也起著重要作用。在有些金屬礦區的土壤中,這種金屬的含量特別高,一般植物都無法生長;然而,有些植物卻能適應惡劣的環境,生長得很正常。這些植物就成為那種金屬的「指示植物」。比如,酸模、常山或某些石竹科植物叢生之地,常會發現地下有銅礦。地下若有金礦石,上面往往長忍冬,地下有鋅礦,上面多長三色堇。蘭液樹分泌物里,鎳含量較高時,它告訴人們:注意,這里可能有鎳礦!在美國發現一種豆科植物「灰毛紫穗槐」,是鉛礦的指示植物;他們還發現一種十字花科植物可以指示硒礦。通過這些植物的幫助,人們不必通過地質勘探也能夠推測地下的礦藏了。
許多綠色植物,還起著化學試劑的作用。杜鵑花、鐵芸箕共生的地方,土壤一定是酸性的;馬桑遍野之地,土壤呈微鹼性;鹼茅、馬牙頭群居處,是鹽化草甸土的標志;如果蕁麻、接骨木的葉里含有銨鹽,預示它們生長的土攘中含氮量豐富……
在大氣污染日益嚴重的今天,不僅人類苦不堪言,就連植物也是深受其害。在南京某處,曾出現雪松因附近工廠排出的SO2和HF引起針葉發黃枯焦的事件。象雪松這樣敏感的植物,在有害物質濃度極低以至於人們感覺不到時,起到了大氣污染的「報警器」的作用。
在植物受到有害物質的侵害時,一般有害氣體都是從葉片上的氣孔鑽入的,因此葉片上往往出現肉眼看得見的各種傷斑。不同氣體引起的傷斑也會有所不同。如果傷斑是二氧化硫引起的,則多出現在葉脈間,呈點狀或塊狀;而由氟引起的傷斑大多集中在葉子的尖端和葉片邊緣,呈環狀或帶狀。但是,並不是任何一種植物都可以指示大氣污染;一般來說,不同植物所指示的有害氣體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苔蘚枯死;雪松呈暗竭色傷斑,棉花葉片發白;各種植物出現「煙斑病」。請注意,這是SO2污染的跡象。菖蒲等植物出現淺褐色或紅色的明顯條斑,是氮氧化物中毒的不祥之兆。假如丁香、垂柳萎靡不振,出現「白斑病」,說明空氣中有臭氧污染。要是秋海棠、向日葵突然發出花葉,多半是討厭的Cl2在作怪。其他的指示植物還有:紫花苜蓿、胡蘿卜、菠菜可以監測SO2污染;菖蘭、鬱金香可以監測氟污染;蘋果、玉米可以監測氯污染等等。而像柳杉、銀杏、國槐等植物,甚至還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污染物,幫助我們凈化空氣呢!
此外,各種水生和沼生植物對凈化污水也由明顯的作用。
曾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實驗水池中栽培了蘆葦後,從水中排除的懸浮物減少了30%,氯化物減少90%,有機氮減少60%,磷酸鹽減少20%,氨減少66%,總硬度減少了33%。水池中的水經蘆葦的凈化,明顯清潔多了。
其他的水生植物在凈化污水方面也是各顯神通:水蔥、田薊、水生薄荷等植物可以有效殺死水中的細菌;鳳眼蓮、浮萍、菹草、金魚藻等植物有較高的吸收水中重金屬的能力……對人類有害的物質,對於這些植物來說卻是必不可少的養料。它們是人們凈化污水的好幫手。
鼠是農業發展和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大敵——它不僅糟蹋糧食,而且還傳染疾病,可引起嚴重的瘟疫。多少年來,人們不斷發明新的滅鼠葯物,始終收效甚微。然而信不信由你,有些綠色植物就具有驅鼠的效應。這些驅鼠植物(還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叫「植物貓」),包括接骨木、芫荽、鬧羊花等,大多可揮發對鼠類有劇毒作用的化學物質,或者是發出令鼠類無法忍受的氣味,達到驅鼠的目的。利用這些植物驅鼠,既有效又環保。
隨著石油等常規能源的不斷枯竭,人們一方面探索新能源如太陽能、潮汐能的開發,另一方面,開始在綠色植物中尋找能源的替代品「石油人工林」——直接能代替石油的烴類和油脂類的樹種,它生產的液汁甚至不用加工就可以用作汽車的燃料。
在植物家族中,有一類植物具有改良土壤的能力,因而被稱為「綠肥」。人們常常請它們當開路先鋒,到十分艱苦的旱、澇、鹽、鹼、酸、瘠的鹽鹼荒地或紅壤荒地去「落戶」。它們不僅能在這些地區紮根生長,而且還積極地替莊稼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此外,綠肥植物多有強大的根系,能夠充分吸收利用深層的水分和養分。因此,在它們死亡腐爛後,土壤表層就留下了豐富的養分。據計算,每畝如果收1500公斤苕子,土壤里就相當於增加了57公斤氮肥、12公斤磷肥、13公斤鉀肥!像紫雲英、苜蓿等一些豆科綠肥,自身就是一個小小的化肥廠——它們利用根瘤中的固氮菌,將空氣的氮氣合成為氮肥,每畝可產氮肥50公斤左右。綠肥植物是多麼大的肥料倉庫啊!
綠色植物的作用還有很多。無論是肉食動物還是草食動物,其食物都直接或間接地來源於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植物的各個部分經過加工,可用做燃料、肥料,也可以製成大量化工產品;某些植物體內含有特殊的珍貴物質,可提煉出來製作香料、葯物等等……綠色植物對於我們,真是太重要了。
蔥郁的枝葉,芬芳的果花,無不令人陶然。然而,誰又能想到這些貌似美麗和平的生物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化學戰呢?植物化學武器的種類很多,幾乎都是有機物,酸類有:香草酸、肉桂酸、乙酸、氫氰酸等;生物鹼類有:奎寧、丹寧、小檗鹼、核酸嘌吟;醌類有:胡桃醌、金黴素、四環素;硫化物有:萜類、甾類、醛、酮、卟啉等等,這些化學武器分布於各類植物中,多集中於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中,可隨時釋放。
植物間的化學戰有「空成」、「陸戰」、「海戰」三類,其手段之多,用心之險,恐怕即使是人類也要自嘆弗如。
空戰:植物把大量毒索釋放於大氣中,形成大氣污染使其它植物中毒死亡。加洋槐樹皮揮發一種物質能殺死周圍雜草,使根株范圍內寸草不生;風信子、丁香花都是採用空戰治敵的。
陸戰:這些植物把毒素通過根尖大量排放於土壤中,對其它植物的棍系吸收能力加以抑制。如禾本科牧草高山牛鞭草,根部分泌醛類物質,對豆科植物旋扭山、綠豆生長進行封鎖,使之根系生長差,根瘤菌也明顯減少。
海戰:利用降雨和露水把毒氣溶於水中,形成水污染而使對方中毒。如桉樹葉的沖洗物,在天然條件下可以使禾本科草類和草本植物喪失戰鬥力而停止生長;紫雲英葉面工的致毒元素-硒,被雨淋人土中,就能毒死與它共同占據一山頭的植物異種。
綠色植物是比我們人類古老得多的大家族,我們對它們中復雜多變的化學現象的了解還遠遠不夠。植物中還有很多秘密,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去研究,去揭示。
成千的植物物種被種植用來美化環境、提供綠蔭、調整溫度、降低風速、減少噪音、提供隱私和防止水土流失。人們會在室內放置切花、乾燥花和室內盆栽,室外則會設置草坪、蔭樹、觀景樹、灌木、藤蔓、多年生草本植物和花壇花草植物的意像通常被使用於美術、建築、性情、語言、照像、紡織、錢幣、郵票、旗幟和臂章上頭。活植物的藝術類型包括綠雕、盆景、插花和樹牆等。觀賞植物有時會影響到歷史,如鬱金香狂熱。植物是每年有數十億美元的旅遊產業的基本,包括到植物園、歷史園林、國家公國、鬱金香花田、雨林以及有多彩秋葉的森林等地的旅行。植物也為人類的精神生活提供基礎需要。每天使用的紙就是用植物製作的。一些具有芬芳物質的植物則被人類製作成香水、香精等各種化妝品。許多樂器也是由植物製作而成。而花卉等植物更是成為裝點人類生活空間的觀賞植物。
H. 盆景創造主要有哪幾種路徑這些途徑分別在么時候使用什
什麼叫盆景?盆景有什麼特點?
盆景是我國獨特的傳統藝術,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作為材料,經過藝術處理和園藝加工,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現大自然的優美景色,同時以景抒情,表現深遠的意義,達到「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猶如立體的山水畫。但盆景又不等同於山水畫,它以自然物本身為主要材料,具有天然的神韻和生命的特徵,它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季節的更替,呈現出不同的景色,因此盆景又是一種活著的藝術品,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
盆景藝術概括起來主要有下面幾個特點:
第一,盆景具有「小中見大」的特點。造園是把自然景物縮小在一定的范圍內,而盆景是把景物縮小於咫尺盆中,可以說是微觀造園。
第二,盆景是「活的藝術品」。樹木花草作為盆景造型的主要材料,具有生長發育的生命特徵,決定了它在製作加工上的連續性,藝術欣賞的可變性。
第三,盆景形式的多樣性。現代盆景藝術,正向著多元化發展,例如樹種和盆景類型的不斷增加、盆景的地方風格的不斷涌現等。
第四,盆景藝術的個性:由於盆景作者的生活閱歷、思想性格、藝術才能及文化素養的不同,其作品往往會出現與眾不同的個性,即所謂的「個人風格」。追求個性,推動了盆景藝術的不斷創新發展。
第五,盆景藝術上的自然性:人類來自大自然,親近自然是人類的本性。雖然盆景是一種藝術,離不開人的創造,但是更多人希望盆景的自然,特別是在造型上的自然。
第六,盆景創作的藝術性。這是創作盆景的最基本要求。盆景造型要具有藝術美,而內涵意境更要深遠,使人們在欣賞的時候,不僅看到了景,而且通過景激發出感情,因景而產生聯想,從而領略到景外的意境。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02
盆景可分為哪幾類?
中國盆景主要分為兩大類:樹木盆景和山水盆景,這兩大類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隨著盆景藝術的不斷創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豐富,我國盆景的新類別也在逐步產生。現在可分為下列七大類:
第一類,樹木盆景:以樹木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鳥獸等作陪襯,通過攀扎、修剪、整形等技術加工和園藝栽培,在盆中表現曠野巨木或蔥茂的森林景象者,統稱為樹木盆景。由於樹木盆景的材料常從山野曠地採掘而來,所以樹木盆景習慣上又稱為樹樁盆景。
第二類,山水盆景:以各種山石為主題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為範本,經過精選和切截、雕鑿、拼接等技術加工,布置於淺口盆中,展現懸崖絕壁、險峰丘壑、翠巒碧澗等各種山水景象者,統稱為山水盆景,又稱山石盆景。
第三類,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為材料,通過加工、布局,採用山石隔開水土的方法,在淺口盆中表現自然界那種水面、旱地、樹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種景觀盆景。
第四類,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為主要材料,經過一定的修飾加工,適當配置山石和點綴配件,在盆中表現自然界優美的花草景色的,稱為花草盆景。
第五類,微型盆景:一般樹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長不超過10厘米的這些盆景,稱為微型盆景。
第六類,掛壁盆景:掛壁盆景是將一般盆景與貝雕、掛屏等工藝品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創新形式。掛壁盆景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山石為主體,稱為山水掛壁盆景;另一類以花木為主體,稱為花木掛壁盆景。
第七類,異型盆景:異型盆景是指將植物種在特殊的器皿里,並作精心養護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種別有情趣的盆景。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03
我國樹木盆景有哪幾種流派?
盆景的藝術流派,就是在一定的時期內,由一些思想傾向、藝術觀點、創作方法及藝術風格相近的創作者所形成的藝術派別,通過作品顯示出其本身的特徵,而與其它流派相區別。我國樹木盆景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的江蘇、四川、安徽、上海、浙江等省市和南部沿海的廣東、廣西、福建等地,素有南北派系之分。目前,我國盆景界所公認的盆景流派,主要是指樹木盆景的流派,總共有八大流派。其中除了嶺南派屬於南方派系外,其它流派都屬於北方派系。
第一,揚派:揚派是以揚州命名的盆景藝術流派,其藝術風格主要是嚴整壯觀。
第二,蘇派:蘇派是以蘇州命名的盆景藝術流派,其藝術風格主要是清秀古雅。
第三,川派:川派是以四川命名的盆景藝術流派,其藝術風格主要是虯曲多姿。
第四,嶺南派:嶺南派是以我國的嶺南地區命名的盆景藝術流派,其藝術風格主要是蒼勁自然。
第五,徽派:徽派是以安徽徽州命名的盆景藝術流派,其藝術風格主要是古樸奇特。
第六,海派:海派是以其中心產地——上海命名的盆景藝術流派,其藝術風格主要是明快流暢。
第七,通派:通派是以南通命名的盆景藝術流派,其藝術風格主要是庄嚴雄偉。
第八,浙派:浙派是以浙江命名的盆景藝術流派,其藝術風格主要是剛柔相濟。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04
盆景如何陳設?
在這里我們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談談盆景的陳設:
第一,不同類別盆景的陳設:樹木盆景以放在視平線上為好,可以欣賞樹景全貌和透視層次感。山水盆景、水旱盆景一般宜放在略低於視平線處,可以欣賞到山水深遠全景,以及山的腳坡、水面和布置的配件。
山水和水旱盆景都有明顯的正背面,所以宜靠近牆壁放置,樹木盆景的正背面不太明顯,陳設的位置可以自由一些。
第二,不同形式盆景的陳設:懸崖式的樹木盆景宜放置視平線以上的落地高幾架上,以符合在自然界的真實觀感;露根式的樹木盆景宜放在視平線稍下的台座上,可以欣賞其根部的優美姿態。
平遠式的山水盆景可放置在較低的台幾上,以欣賞其水面的開闊、山景的深遠;高遠式的山水盆景則可放置在略高的地方,以突出其山峰的雄偉。
第三,不同體積盆景的陳設:一般中小盆景宜放在不太大的空間里,讓欣賞者可以看到盆景的全貌;特大的盆景須放置在較大空間里,既可遠看,又可近賞,位置宜稍低些;微型盆景適宜放在室內案頭、幾座上。
第四,室內和室外的陳設:多數盆景植物喜陽光。在室內由於光線不足,所以要選擇耐蔭能力強、在弱光下能正常生長的盆景。如果把喜光的盆景放在室內,絕對不要放久,只能作為臨時性短時間擺放。喜陽光的盆景適宜擺放在室外能照射到陽光的地方。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05
樹樁盆景植物如何進行繁殖?
製作樹木盆景的材料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個是繁殖育苗,另一個是採掘樹樁。繁殖育苗方法可以採用播種、扦插、壓條、嫁接、分株等,繁殖出來後進行自幼培養,造型比較自由,樹木枝乾的粗細比較均勻,特別象播種繁殖,短期內可獲得大量的苗。但是用繁殖育苗法來製作樹樁盆景,需要的時間比直接採掘樹樁要長得多。在這里我們簡要介紹一下扦插繁殖和空中壓條繁殖。
第一,扦插繁殖:在扦插繁殖時應從較老的大樹上選擇那些表皮粗糙和天然扭曲的粗枝作為插條,把它們當作樹樁盆景的主幹來進行培育,從而縮短成形所需要的時間。
在扦插常綠樹種時,採下的老枝上應帶有小側枝和葉片,把它們淺淺地斜插在沙床上,放在蔭處保持90%以上的空氣濕度。闊葉樹插穗可用600ppm的萘乙酸溶液速沾處理,然後再進行扦插,以促進生根。
第二,空中壓條繁殖:在一棵較大的老樹上,當我們發現了一段符合樹樁要求的側枝時,如果該樹種扦插不容易生根,就可以用空中壓條的方法。首先要在高壓部分做一圈較寬的環狀剝皮,寬度不應小於2厘米,然後把木質部上殘存的嫩皮刮干凈,再用濕泥土、泥炭或青苔把環剝處包成一個圓球,外面再用塑料薄膜包住,上下都用繩綁緊。以後要經常保持包內濕潤,如果幹了,可以解開上部綁口進行澆水。等到透過薄膜看到根已長出來時,就可以把它剪下來,解去薄膜,保持泥團再上盆。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06
可作樹木盆景的樹種有哪一些?
適宜製作樹木盆景的材料很多,一般以盤根錯節、枝密葉細、姿態優美、花果艷麗的為佳。同時,要求具有萌芽性強、耐修剪、壽命長等生物學特性。
我國樹木盆景的取材,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在清代嘉慶年間一本叫《盆景偶錄》的書中就把盆景植物分為四大家、七賢、十八學士和花草四雅。由於不斷引種發掘,目前我國用來製作樹木盆景材料的樹種已有一、二百種之多,通常可以把它們分為下面幾大類:
第一類,松柏類:如日本五針松、黃山松、黑松、錦松、水杉、水松、松柏、金葉柏、翠柏、鋪地柏、絨柏、線柏、刺柏、羅漢松等等。
第二類,雜木類:如榔榆、黃楊、雀梅、赤楠、繼?木、九里香、朴樹、福建茶、小葉女貞等等。
第三類,葉木類:如三角楓、紅楓、銀杏、枸骨冬青、鳳尾竹、羅漢竹、佛肚竹、棕竹、蘇鐵等等。
第四類,花木類:如山茶、茶梅、金雀、貼梗海棠、梅花、碧桃、紫薇、垂絲海棠、迎春、桂花、杜鵑、六月雪等等。
第五類,果木類:如火棘、果石榴、南天竹、金桔、佛手、山楂、枸骨、金彈子、紫金牛、柿、枸杞等等。
第六類,藤本類:如常春藤、凌霄、絡石、扶芳藤、紫藤、忍冬等等。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07
樹樁盆景怎樣採掘與培育?
採掘樹樁的時間,一般宜在樹木進入休眠期後,以初春樹木尚未萌發之前這段時間進行。選擇採掘的樹樁,要從樹種、樹齡、形態以及發展前途等方面綜合考慮。
在採掘時,一般可將主根截斷,但要多留些側根和須根。對於松柏類和某些直根樹種,則宜多留些主根,否則不易成活。樹樁在挖起後即可進行一次重修剪,修剪要根據樹樁的形態,並初步考慮到日後的造型。採掘的樹樁,根部不必帶土,最好放進泥漿里蘸一下,裝入筐簍,並填塞苔蘚,以保護須根不致因失水而枯萎。帶回後須盡快栽種。
山野採掘的樹樁,無論其自然形態如何優美,要製成盆景,還必須經過一定時間的培育,這個過程叫做「養胚」。養胚最好選擇土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陽光充分的地方進行地植,或採取泥盆栽植,以便於結合造型加工。栽植要適當深埋,最好僅留芽眼於土外,主幹較高的樹樁,可用苔蘚包在主幹上。栽後要澆一次透水。夏季高溫時,要搭棚遮蔭,並經常噴水。平時要注意澆水,樹木生長旺盛期更不可缺水,但也要注意澆水不可過多,以防止爛根。在乾燥期最好經常往葉面上噴水。
要使樹胚盡快成型,施肥很重要,新栽的樹樁,根較幼嫩,宜薄肥勤施。肥料可用腐熟的餅肥或糞肥,稀釋後再用。養胚期間還要做好修剪、摘芽、防治病蟲害等工作。修剪主要指剪去日後造型時不需要的枝幹及枯枝、病枝等。摘芽主要指摘掉多餘的芽。等到保留的芽長成枝幹時,可作進一步選擇,剪去不用的枝幹,並摘去留下枝乾的頂芽,促使腋芽萌發側枝,增加枝葉的層次與密度。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08
樹樁盆景怎樣進行加工造型?
自幼培養的樹苗,一般在3—5年後開始加工造型;山野採掘的樹樁,大多在養胚後一年即可進行加工造型。加工前可將地栽的樹樁挖起來,臨時栽進大小基本適合的盆中,以便操作和造型。大型樹胚也可就地加工造型。
加工製作要遵循一系列盆景創作的藝術手法,對樹胚材料先進行仔細觀察和推敲,根據材料特點來決定表現什麼樣的題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處理」。將樹胚根、干、枝的骨架按盆景藝術的規律安排,使之成為具有協調勻稱、線條優美、意境深遠的有生命的盆景藝術作品。因材處理可以使盆景製作既節省人工,又有天然野趣。如果完全任其自然,就談不上盆景藝術了。但是人工的痕跡過多,卻又失去自然美。因此,對於樹樁的造型,切不可墨守成規,套用模式。
造型加工方法也有一定的程序性,通常是先主幹後枝條,由下而上的攀扎、修剪或雕鑿,具體可根據樹種和造型的需要來確定。不同地區由於習慣的不同,其加工方法也有所差異,例如一般對松柏類及萌發力弱的樹種,以攀扎為主;對於福建茶等萌發力強的樹種,可以修剪為主。南方地區濕度高,樹木生長快,適於修剪造型;北方則相反,適於攀扎造型。用攀扎法加工的樹樁,造型自如,曲折多變,且成型較快;用修剪法加工的樹樁,則蒼勁自然,但成型較慢。當然這些都是就一般情況而言,各地盆景的風格與流派不同,其造型方法差別很大,例如嶺南派採用「蓄枝截干」的修剪造型法;揚派採用「一寸三彎」的攀扎造型法等等。所以我們在造型加工盆景時,要在掌握修剪與攀扎的最基本方法基礎上,再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才能產生理想的效果。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09
樹樁盆景怎樣進行選盆?
造型優美的樹木,只有配上大小適中,深淺恰當,款式相配,色彩協調,質地相宜的盆缽,才能成為完美的盆景藝術品。下面主要從大小及深淺這兩個方面來作介紹。
在選擇盆缽時,首先要注意大小適中。用盆過大,則使盆內顯得空曠,樹木顯得矮小,同時盆大盛土多,就會蓄水過多,輕則引起樹木徒長,影響造型,重則造成爛根;用盆過小,又會使盆景顯得頭重腳輕,缺乏穩定感,且易造成水分、養分不足,影響樹木生長。一般來說,矮壯型樹木,孤植時所用的盆口面必須小於樹冠范圍,盆長必須大於樹乾的高度;合栽的宜稍大一些,以表現一定的空間環境。此外,用淺盆時,盆口面寧大勿小;用深盆時,則寧小勿大。
用盆的深淺對於盆景造型影響很大,對於植物的生長也有一定的影響。用盆過深,會使盆中樹木顯得低矮,同時不利於喜干植物的生長;用盆過淺,又會使主幹較粗高的樹木有不穩定感,並且難以栽種,不利於喜濕及花果類樹木的生長。一般來說,合栽式宜用最淺的盆;直乾式宜用較淺的盆;斜乾式、卧乾式、曲乾式宜用深度適中的盆;懸崖式宜用最深的千筒盆,但大懸崖式有時反而用中深盆,以對比顯示下垂枝的長度。此外,對於規則型的樹木盆景,習慣上用深一些的盆,而自然型的樹木盆景,特別是盆中放置配件的,用盆則不可深。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10
樹樁怎樣進行選土和栽種?
一般樹樁盆景植物喜好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透氣的沙質壤土。對於酸鹼度來說,不同的樹種有不同的要求,例如要求酸性的有杜鵑、 ji木等;要求中性或鈣質土的有榔榆、朴樹等;能耐鹼性的有怪柳、枸杞等。能用於構成盆景用土的基質有腐葉土、腐殖土、稻田土、山泥、塘泥、河沙等等。不同地方所用的配方並不一樣,例如廣東就常直接利用塘泥作為盆土。
在選好盆、准備好盆土准備栽種時,用碎瓦片或鐵絲網或塑料絲網先填塞盆底的排水孔。淺盆多用絲網,較深盆可用碎瓦片。樹木的位置確定後,就可將培養土放入盆內。如盆土有粗細之分,則先將粗粒土放在盆下,再放細粒土壅根填實。培土時一邊放入,一邊用竹桿將土與根貼實,但不要將土壓得太緊,只要沒有大的空隙即可,這樣有利於透氣透水。土放到接近盆口處,稍留一點水口,以利於澆水。如是淺盆,則可不留水口,有時還要堆土栽種。樹木栽種的深淺,也要根據造型的需要,一般將根部稍露出土面即可。
樹木栽種好後,即可澆水。新栽的土較松,最好用細噴壺噴水。第一次澆水,務必澆透。水澆好後,放置於無風半蔭處,注意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約半個月後,便生新根,這時才能按正常進行管理。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B0602011
樹樁盆景怎樣進行澆水和施肥?
澆水是樹木盆景的一項主要管理工作。生長在盆缽中的樹木,因盆土有限,很易乾燥,如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缺水而枯死;但是澆水過多也不行,會引起徒長,如果盆土長期過濕,樹根呼吸不良,易引起爛根死亡。所以盆景澆水一定要適量,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另外,澆水還要根據樹種、季節、土壤質地等來加以考慮,如喜水的的樹種要多澆;高溫期早晚可各澆一次水,冬季可數天澆一次水;沙質土比粘質土更要經常澆水。盆土的干濕情況可根據樹葉的生長情況(樹葉萎蔫則缺水)、叩盆的聲音、盆土表面的顏色以及開裂與否等方面來進行判斷。
盆土的養分有限,為了供應盆景樹木生長的必需養分,應注意補充適當的肥料。一般樹木盆景生長緩慢,不需施肥太多,否則會導致徒長,影響樹姿的美觀。施肥時要掌握適時、適當和適量的原則,例如觀葉樹種宜多施些氮肥,觀花和觀果樹種宜多施些磷肥;在春夏秋生長季節可施肥,冬季休眠期停止施肥;剛上盆的樹木,新根還沒有長出,不能施肥;液肥不能過濃,一定要稀釋後才能使用,否則會產生肥害;有機肥、餅肥一定要經過充分腐熟後才能夠應用,否則會在盆土中發酵產生高溫而燒傷燒死根系;作為追肥的液肥水不要灑在葉片上;晴天施肥好,雨天和梅雨季節不宜施肥。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02012
樹樁盆景怎樣進行修剪?
盆景樹木不斷在生長,如果任其自然生長,不加抑制,勢必會影響樹姿造型而失去它的藝術價值。所以必須進行及時的修剪,長枝短剪,密枝疏剪,松類樹種在芽剛萌發時摘心摘芽控制新枝生長,以保持優美的樹姿和適當的比例。修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摘心:為了抑制盆景樹木長高,促使側枝發育平展,可摘去樹木的枝梢嫩頭。
第二,摘芽:在盆景樹木的干基或幹上生長出不定芽時,應當隨時把它們摘去,以免芽長成叉枝,影響樹形美觀。特別是象榆樹、雀梅、迎春、六月雪等樹種,容易產生不定芽,更要注意摘芽。
第三,摘葉:對於觀葉樹木盆景,它的觀賞期往往是新葉萌發期,如槭樹、石榴等新葉為紅色,通過摘葉處理,可以使樹木一年幾次發生新葉,從而延長觀賞時間和效果。榔榆、銀杏等樹木盆景,也可以通過摘葉法,欣賞它們的鮮嫩新葉。
第四,修枝:樹木盆景常常長出許多新枝條,為了保持樹木的造型美觀,必須經常進行修枝。修枝方式應當根據樹形來決定,如果是雲片狀造型,就把枝條修剪成平整狀。一般有礙美觀的枯枝、平行枝、交叉枝等枝條,都應該及時剪去。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13
樹樁盆景怎樣翻盆換土?
盆景樹木在盆中生長一定時間後,根會密布盆底,使得水分難以滲透排出,盆土養分也被利用完畢,從而影響到植株的正常生長,這時就要進行翻盆換土。翻盆換土的間隔期和次數可以根據下列幾個方面來決定:
第一,一般小盆景每隔1—2年翻盆換土一次,中盆景2—3年一次,大盆景3—5年一次。如果是老樹樁盆景,可多隔幾年才翻盆換土一次。
第二,生長旺盛而且喜肥的樹種,翻盆次數要多些,間隔年限要短些,而生長緩慢、需肥較少的樹種則相反,象松柏類老樁盆景就不宜多翻盆。
第三,枝葉茂盛、根系發達的樹種要勤翻盆換土。
翻盆換土可以通過根部的生長情況來決定:當盆土不幹和不濕時,把盆倒翻過來,用手拍打盆底,使樹木連根帶土全部倒出來,檢查土塊板結情況以及根系分布情況,如果土塊板結、根系密布土塊底面,就說明必須翻盆換土。
翻盆換土時需結合進行修根,例如對於根系密布土塊底面的,要疏剪密集的根系,去掉老根,保留少數新根;一些老樁盆景,可以修剪去老根和根端部分,在重新種植時,可適當讓根部提高一些以增加觀賞價值;松柏類樹種伸長的細根,可適當剪去根端部分;黃楊、竹類等須根發達,應剪去根端全部。
翻盆換土的時間以休眠期為好,大多在早春或晚秋進行,如果保留原土較多,則可隨時進行。翻盆換土時可以用原盆或者換稍大一點的盆,具體要根據樹木大小來決定。換土時的土壤必須適宜該樹種的生長要求。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14
樹樁盆景放置在什麼地方才好?
樹樁盆景放置的地方,除了需要通風透氣外,必須考慮到光線的問題。每一樹種對光線的要求都不盡相同,但是大體上可以把它們分為兩大類:喜光類和耐蔭類。因此要根據對光的要求來決定盆景是擺放在陽光下還是在有遮蔭的地方。例如對於喜光類,如果把盆景放在陽光充足和空氣流通的庭園或天井中,則樹木生長健壯,葉色翠綠,花繁果茂,盡顯盆景的觀賞性;反過來如果把它們放在樹叢濃蔭下或庭隅廊下,因為陽光空氣都不充分,也沒有雨露的滋潤,樹木往往生長不良,葉片發黃容易脫落,長時間可能會導致樹木死亡。而對於耐蔭類,例如羅漢松、山茶等,在夏季如果放在陽光下直射,就會使葉片尖端和邊緣枯焦,甚至整片葉枯焦脫落。
盆景樹木對光的要求可以根據下面幾個方面來進行判斷:
第一,針葉的松類樹種,大多為喜光類;而葉片呈扁片或鱗形的一些柏類樹種以及竹柏、羅漢松等,都是耐蔭類。
第二,常綠闊葉樹種如黃楊、冬青、山茶等,多是耐蔭類;而落葉闊葉樹種如梅、紫薇、石榴等,多為喜光類。
第三,葉質較厚或革質的闊葉樹,多為耐蔭類;葉質薄而較大的闊葉樹,多為喜光類。
第四,野生林下的小灌木如六月雪、南天竹等,多為耐蔭類;原生長在曠野或陽坡地的樹種如 ji木、雀梅等,多為喜光類。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15
山水盆景如何選石和選盆?
山水盆景選石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意選材」,也就是按題選石,即根據創作主題意圖選擇石料的種類、形狀和色澤等。因意選材,可以掌握創作的主動,有利於表現特定的主題和意境。但有時不一定能選到完全適合的材料,這就要進行適當的藝術加工,做到雕鑿不露人工痕跡,宛如天成。
另一種是「因材立意」,也就是按石創作,即根據石料的種類、形狀和色澤等因素來決定創作意境。因材立意,可以對山石材料因材致用,充分發揮天然的特性,但不足的是表現的意境內容常常受到一定的限制。
山水盆景一般採用無洞眼的水底盆,便於貯水,用來表現江河湖海的浩瀚。水底盆都很淺,除能表現出山峰的高聳雄偉和山麓坡腳的曲折起伏外,還便於安置船、橋、亭、榭等配件,可不必再用其它支撐物,這樣既美觀、方便,又接近真實。至於淺盆貯水少,山石易幹掉,只要注意經常噴水即可。
水底盆以漢白玉、大理石等材料鑿成的最好,其次是釉陶盆,一般不用紫砂盆。特大型山水盆景也可採用水泥盆。水底盆的形狀,一般以長方形或橢圓形最為常見和適用,偶有用正方形、圓形、船形、海棠形、六角形等式樣。水底盆通常用的色彩有白色、淡藍、淡綠、淡黃等淺色,要根據盆景的表現內容和山石的顏色來進行選用。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16
山水盆景怎樣進行布局?
布局是製作山水盆景的關鍵性的一步,山水盆景造型有無意境,表現什麼主題,全賴構思布局。布局主要是屬於藝術構思問題,它是通過運用各種藝術表現手法來實現的。
布局開始,要把各組成部分集中起來,根據表現主題和創作意境的需要作一全面考慮,包括布局的形式、植物的栽種、配件的安置等等問題。這里主要談談主峰的位置和配石的安排問題。
主峰是盆景的重心所在,最為突出顯眼,在布局中要首先確定。主峰位置通常放在盆長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處為宜,可略為偏前或偏後。主峰位置一般不宜放在盆的正中或邊緣。
主峰確定後便可安排配石。配石與主峰在風格上要統一,但形狀、大小又必須有所變化。配石只是起著襯托主峰的作用,本身不可突出。盆景中所有的山峰都要避免等高或形狀雷同的現象,也不可順次安排,而應高低起伏、參差不齊。整個布局要做到疏密得當,虛實相間,不可均勻安排,也不可處處填滿。
在山水盆景的意境構圖方面,有三種處理形式。第一種是高遠式:高遠式的主峰高聳險峻,配峰低矮,以襯托主峰,山石占盆面的三分之二左右;第二種是深遠式:深遠式多以一峰為主,群峰夾峙,從近景透視遠景,在前後峰的關繫上,宜前實後虛,顯得山巒重疊,層次豐富,忽隱忽顯,深不可測,山石占盆面的二分之一左右;第三種是平遠式:平遠式多為低矮平緩的山巒,延綿不斷,無明顯山峰奇石,排列錯落有致,山石占盆面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此方式水面遼闊,在低平曲折的山巒掩襯下,顯得地闊天廣。
還有一點要特別提出的,就是在布局時,要著意山腳的處理,特別是水岸線的處理,宜曲折多變,有隱有現,切忌平直無奇。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17
山水盆景怎樣進行管理?
盡管山水盆景以山石為主,但由於山石上點綴了植物,因此山水盆景與樹木盆景一樣也要進行管理,而且由於山水盆景的山石上栽植植物用土一般較少,更需要精心管理。山水盆景的管理方法與樹木盆景基本相同,但是應特別注意下面幾點:
第一,噴水:平時除了在盆中貯滿清水外,還必須經常對整個山石進行噴水,尤其是用吸水不良的硬質材料製成的盆景。山石上的植物全靠人工噴水養護,稍有疏忽,就造成植物枯萎。對於用吸水性能好的松質石料製成的盆景,可適當減少噴水次數。
第二,施肥:山石上栽植的植物不僅土少,而且不便換土,因此植物很容易缺乏養分,必須經常進行施肥,才能使植物生長良好。肥料選用稀薄的液肥,便於澆施。也可以把山石放在肥水中浸透,再將表面用清水沖洗干凈。
第三,放置:山水盆景上的植物一般土少、根淺,不宜暴曬,夏天必須進行遮蔭或者放置在半蔭處。其它季節應放在光線充足、通風良好、便於觀賞的地方。
除以上幾點外,山水盆景還要注意盆中的清潔,盆中的水經常進行更換,並將盆內清洗干凈,以增強觀賞效果。在搬動盆景時要注意小心輕放,特別要防止損壞山石的基腳部分。
I. 植物的色彩藝術
在園林植物諸造景因素中,色彩最引人注目,給人的感受也最為深刻。色彩的作用多種多樣,色彩予環境以性格:冷色創造了一個寧靜的環境,暖色則給人一個喧鬧的環境。色彩的不同運用會造成不同的園林風格:西方園林色彩濃重艷麗,園林風格熱烈奔放;東方園林色彩樸素合宜,園林風恬淡雅宜,含蓄雋永。色彩有一種特殊的心理聯想,久而久之,則幾乎固定了色彩的專有表達方式,逐漸建立了色彩的各自象徵。有時,一種色彩在世界范圍內有其共同的象徵,有時,其所象徵的東西因民族的習慣、自然環境、信仰、社會制度、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了解色彩的心理聯想及象徵,有助於創造出符合人們心理的、在情調上有特色的植物景觀。 紅色:是血與火的顏色,充滿刺激性,令人振奮。它意味著熱情、奔放、喜悅、活力,給人以艷麗、芬芳、甘美、成熟、青春和富有生命力的感覺。在我國紅色被視為喜慶、美滿、吉祥和尊嚴,禮儀、慶典和各種民俗文化中多用紅色和紅花。自然界中20%的花屬於紅色系。紅色花朵摻雜在在其他枝葉和背景、前景之中時,對遊人心理易產生比較強烈的刺激,此外紅色可使人感到「真誠和尊嚴,愛情和優美」(歌德贊語),從而使人興奮而鼓動。 具有紅色花系的園林植物有: 海棠花、貼梗海棠、榆葉梅、桃、山桃、李、梅、櫻花、合歡、木瓜、木槿、紫薇、紅花檵木、薔薇、月季、石榴、山茶、杜鵑、牡丹、錦帶花、猥實、紅花夾竹桃、木棉、鳳凰木、刺桐、龍牙花、懸鈴花、錦帶花、扶桑、紅千層、鬱金香、錦葵、芍葯、美人蕉、大麗花、石竹、一串紅、四季秋海棠、晚香玉、菊花、雛菊、鳳尾雞冠、象牙紅、等。 果實紅色的園林植物有: 山楂、天山花楸、扁核木、蘋果、、石榴、天目瓊花、山茱萸、衛矛、大葉黃楊、小檗類、水栒子、平枝栒子、枸杞、火棘、櫻桃、金銀木、南天竹、桃葉珊瑚、珊瑚樹、紫金牛等。 秋色葉呈紅色的園林植物有: 糖槭、漆樹、黃連木、鹽膚木、火炬樹、花楸、烏桕、元寶楓、、茶條槭、楓香、黃櫨、柿、雞爪槭、山楂、南天竹、石楠、地錦、五葉地錦、小檗等。 春色葉呈紅色的園林植物有: 石楠、七葉樹、桂花、臭椿、五角楓、山麻桿等。 干皮為紅色的園林植物有: 紅瑞木、血枝棶木、日本四照花、歐洲山茱萸、青刺藤等。 黃色:最為明亮,象徵太陽的光源,所以給人以光明、輝煌、柔和、純凈、活躍和輕快的感受。黃色又具有崇高、神秘、華貴、尊嚴等超然物外的感覺,因此,帝王、宗教系統都以黃色作宮殿、傢具、服飾等的裝飾色。 在自然界中,有28%左右是黃色系的花,而且多數花都有香氣,如,臘梅、桂花、米蘭、黃蘭、木香等,這些黃色的花給人帶來溫馨感。在園林中明快的黃色有獨特的作用,幽深濃密的風景林,使人產生神秘和膽怯感,不敢深入,如在林中空地或林緣配置一株或一叢秋色或春色為黃色的喬木或灌木,諸如銀杏、樺木、無患子、黃刺玫、棣棠等,3lian.com即可使林中頓時明亮起來,而且在空間感中起到小中見大的作用。 園林中,開黃色花的植物還有: 欒樹、蠟梅、染料木、連翹、迎春、金鍾花、蠟瓣花、錦雞兒、香茶藨子、山茱萸、金絲桃、金老梅、金縷梅、黃蟬、黃杜鵑、金鏈花、大麗花、金盞菊、向日葵、金蓮花、一枝黃花、大花萱草、黃菖蒲、菊花等 果實呈黃色的有:銀杏、梅、杏、梨、佛手、木瓜、金桔、柚子、沙棘、枇杷、芒果等。 秋色葉呈黃色的有:銀杏、洋白蠟、無患子、鵝掌秋、欒樹、麻櫟、栓皮櫟、烏桕、元寶楓、水杉、金錢松、白樺等。 藍色:是天空與海洋的顏色,給人以深遠、清涼、寧靜的感覺。藍色是典型的冷色和沉靜色,在園林中,藍色系植物宜用於安靜休息區,老年人活動區。園林植物中開藍色的花不多,而且深藍的尤少,開花期多在夏季,,恰好用冷色來驅除酷熱。 開藍花的園林植物有:飛燕草、烏頭、風信子、耬斗菜、馬藺、八仙花、鳶尾、藍花楹、婆婆納等。果實呈藍色的園林植物有:海州常山、十大功勞等。 白色:象徵著純粹和純潔,表示和平與神聖。白色的明度最高,人看到白色易產生純凈、清雅、神聖、安適、高尚、無邪的感覺,使人肅然起敬。白色可使其他顏色淡化而使人有協調之感,如在暗色調的花卉中,混入大量白花,可以使色調明快起來;色彩對比過強的花卉配置中,加入白色,可使對比趨向於緩和。單獨成片的白花有時因過於素雅而有冷清甚至孤獨、肅然之感。 開白色花的園林植物有:白玉蘭、流蘇、刺槐、鵝掌柴、楤木、燈台樹、馬醉木、白丁香、白檀、接骨木、糯米條、溲疏、山楂、李、白花山桃、白花山碧桃、天目瓊花、木本綉球、香莢蒾、歐洲莢蒾、山梅花、木天蓼、照山白、珍珠梅、梨、杜梨、綉線菊屬、白蘭、海桐、洋蒲桃、、白千層、珍珠花、笑靨花、風箱果、白鵑梅、太平花、照山白杜鵑、白玉棠、多花栒子、八角金盤、茉莉、紅瑞木、金銀木、絲蘭、雞麻、霞草、玉簪、晚香玉等。 干皮為白色或灰白色的園林植物有:白樺、垂枝樺、白皮鬆、二色莓、銀白楊、毛白楊、新疆揚等。 綠色:兼備了藍色的深遠和黃色的明快感,象徵著生命的色。人們在心理上對綠色的感應是和平、安定、清新、充滿活力、豐滿而有希望。綠色是大自然中雋永的底色或稱「基調」,大自然遼闊的地面正是統一在它的基調之中。 大自然賦予了植物葉片豐富多變的綠色,如淺綠、嫩綠、鮮綠、濃綠、黃綠、褐綠、藍綠、墨綠、灰綠等。將不同綠色的植物搭配在一起,能形成美麗的色感。植物的花色和秋色葉雖豐富多彩,但觀賞期較短,因此,植物景觀設計中,不同綠色調的巧妙布置是較為明智的做法。 以上僅討論了太陽光譜中最基本的三原色—紅、黃、藍和植物中最多見的綠色和白色。其實,植物色彩(尤其是花的色彩)是變化多端的。 它們的色彩有如下特點: (1)表裡不一,如紫玉蘭的花瓣外面紫色,裡面白色。 (2)內外有別,如大部分的菊科花卉外輪的舌狀花為一種顏色,中間的管狀花為另一種顏色,如黑心菊、松果菊、天人菊、蛇目菊、勛章菊等。 (3)變化多端,同一種花卉,花型、花色並不一致,如天人菊的外圍舌狀花有時為舌狀,有時為五裂漏斗狀。還有些花卉開時為一種顏色,到後來又變成另一種顏色。如八仙花屬好幾個種都是先開白花,後變淡藍及淡紫色;海仙花初開時為黃白色,後漸變紫紅色;金銀木花冠白色,後變黃色;獼猴桃的花常由白色變橙黃色。 (4)異彩紛呈,很多花卉是幾種顏色相混雜的,有的是按某一規律交錯在一起,如木槿的淡紫色花均具紅色花心,但也有些花卉並無一定規律,如碧桃品種「灑金碧桃」、「五寶桃」,一株上開白、紅、粉幾種顏色的花,或一朵花有兩種顏色,或一個花瓣上出現兩色。以上舉出花朵色彩混雜多變的情況,說明開花時給予人們心理上的感覺很難捉摸,只能以開花期間主要色調所能引起的感覺為准,所以一種花最好集中成片種植才能產生色塊的整體影響,使心理產生聯想、回憶。
J. 5、景觀植物的藝術手法有哪五種
你好,以下五點希望幫到你
1.主景與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