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技館五大主題展廳在哪
以中國科技館為例,地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北辰東路5號。五大主題展廳分別為華夏之光(1層)、科學樂園(1層)、探索與發現(2層)、科技與生活(3層)和挑戰與未來(4層)。
1、華夏之光
「華夏之光」主題展廳是一個系統、全面、綜合展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專題展廳。展覽展示中國古代光輝燦爛的科技成就及其對於中華民族乃至世界文明進步的重要作用,展示中國科技發展與世界文明的融合、交流與相互激盪,讓觀眾在世界科技發展的宏觀視角下感懷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
展廳面積2300平方米,共有展項146件/套,展廳設置「中國古代的技術創新」、「中國古代的科學探索」、「華夏科技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三大主題分區以及序廳、體驗空間兩個功能分區,圍繞不同主題,講述古老的中華民族在生存發展中不斷創造與發明、探索與發現的動人故事。
2. 中國科學技術館的展廳介紹
「科學樂園」主題展廳特為3-10歲兒童設置,展廳面積為3800平方米,下設九個主題展區。「科學樂園」主題展廳以兒童成長需求為本,展示適合兒童身心發展的科技內容,採用以游戲化、探究式互動參與為主的多樣化展教方式,鼓勵兒童親身體驗、積極思考,在展覽和活動中積累經驗、鍛煉能力,激發對科學的好奇與興趣。
歡樂農庄
「歡樂農庄」展區為兒童營造農村生活的氛圍,通過趣味性的互動參與和實際觀察等方式,從種植、養殖、加工等方面介紹簡單的農業知識,體驗農業生產,培養兒童勤儉節約的意識。
通過觀察、參與體驗、互動式游戲等活動,使兒童了解農作物的生長、耕作、加工過程以及農業機械等方面的簡單知識,認識到農作物是人類的重要衣食來源,樹立保護土地資源、尊重勞動、崇尚節約的意識。
戲水灣
「戲水灣」展區通過游戲互動方式,從「認識水的基本特徵」到「人類對水的利用」,再到「水的游戲」三個方面展開,使兒童了解水的相關知識,認識水的重要性,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
在模擬河道上設置多處演示性和參與性的項目,通過游戲和實驗等活動,使兒童了解水的性質以及人類對水的利用,掌握一些與水相關的簡單科學概念,認識水對人類的重要意義以及水利工程的作用,樹立保護水資源的觀念。
科學城堡
科學城堡展區為兒童營造充滿挑戰和奇幻的氛圍,讓兒童通過克服一定的困難和挑戰去領略科學的神奇,激發兒童對科學的嚮往,培養勇於探索的精神。
通過一系列具有挑戰性的游戲活動,幫助兒童建立良好的空間感,培養勇敢、堅強的意志品質;採用多種科技手段營造出視覺、聽覺等方面的奇幻感覺,兒童參與具有科學內涵的活動,感受科學的神奇與樂趣;頂層設立「空間站」,模擬太空探索活動,激發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
山林揭秘
「山林揭秘」展區設置卡通化的山林場景,營造親近自然的氛圍,從「植物」、「動物」、「地下世界」三個方面展開,通過觀察、發現、體驗等方式,使兒童了解一些簡單的生物知識,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該主題藉助科技手段生動地表現一些動植物的特徵及其相互關系,通過參與互動性的科學探索活動,讓兒童在觀察、發現等過程中尋找隱藏其中的各種生物的秘密,了解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培養兒童的觀察力,激發他們熱愛自然的情感,培養與自然友好相處的科學觀念。
安全島
「安全島」展區表現與兒童安全相關的某些方面,通過情境體驗、虛擬演示、互動游戲等方式,使兒童知道一些災害的特點, 掌握生活中以及突發情況下的安全避險知識,了解環境安全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學會自我保護, 強化安全意識和規則意識,養成環保和節約的良好生活習慣。
該展區遵循兒童對事物的認知特點,從「認識一些自然災害現象」、「了解如何應對意外安全事件」、「樹立環保意識」等方面展開,通過模擬真實的生活場景,採用游戲化的參與方式,增強兒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表演活動場
「表演活動場」展區設置表演劇場並配置若干表演場景,進行科學實驗、科普劇等互動表演;開展多種題材的游戲和教育活動,為兒童提供表現自我和交流的機會,增強自信心,提高表達和交往的能力,培養與他人合作的精神;配合學校教學和社會熱點組織專題活動,搭建觀眾與科技互動的平台。
我們齊動手
「我們齊動手」展區選取現實生活中兒童感興趣的事物,通過多人參與共同完成的一系列任務,培養兒童的集體意識和團結合作能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想像力。
圍繞兒童身邊的生活,設計多人共同參與完成的項目,通過參與性活動或角色扮演游戲,使兒童了解其中蘊含的簡單科學道理並進行職業體驗,提高動手能力、鍛煉生活技能,培養社會意識以及團隊合作精神。
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展區根據兒童發展的特點,從「認識自己的身體」 到「體驗成長」,再到「學會與他人交流」等方面展開,通過參與、互動和探究等方式,使兒童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促進積極健康地成長,培養健康的心理,得到身心的全面發展。
創意工作室
「創意工作室」展區從「音樂」、「美術」、「手工製作」三個方面激發兒童創作慾望,使兒童在操作、體驗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感受創作的樂趣。
採用科技手段和互動參與方式,讓兒童初步了解音樂、美術、影視製作等方面的一些科學要素,體驗創作樂趣;通過各種形式的手工製作、拼裝活動以及兒童發明作品展示,激發兒童的創作慾望和想像力,培養創新精神。 序廳
序廳是引導觀眾從現代步入中國古代的一部分。地面鋪的是按樹木年輪形式布置的不同色彩的石材,年輪從中心向外輻射,象徵著從現代進入古代。序廳中有兩件展項,陶寺古觀象台和古代科學家銅浮雕。
中國古代的技術創新
「中國古代的技術創新」 展區主要展示了古代中國在開采、農業技術、水利機械、紡織、建築、航海等衣食住行領域取得的重要發明創造和技術創新。
主要展項有銅錄山挖掘、自貢鹽井,各種各樣的農業水利機械、水轉大紡車、織機,宮殿、民居、城市規劃,古車、古代先進的航海技術等。
中國古代的科學探索
主要展項有中醫中葯的推拿按摩、針灸等,有簡儀、渾儀、玲瓏儀、星圖等,有水運儀象台、侯風地動儀、都江堰等,有編鍾、古代樂器、潛望鏡、透光寶鏡等。
華夏科技與世界文明的交流」華夏科技與世界文明的交流「展區以「四大發明」及外傳,國外先進科技傳入我國為主線。主要展項有與造紙、印刷、火葯、指南針、絲綢之路圖及多媒體介紹國外傳入的科技內容相關。
體驗空間
體驗空間主要設置了幾項表演和觀眾可參與的動手項目,其中有古法造紙、木版水印、拓拉坯等。 「探索與發現」主題展廳圍繞人類科學探索的若乾重要方向及內容,把反映宇觀探索的宇宙和微觀探索的物質,反映對身邊自然現象探索的運動、聲音、光和電,反映對自身探索的生命,以及在人類探索活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數學等科學內容串聯起來,展示科技的美妙和神奇,展示人類在與自然交互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科學思想和方法,使觀眾在參與和體驗中受到科學精神、思想和方法的啟迪,享受探索與發現過程所帶來的快樂。
該主題展廳分為A、B兩廳,展覽面積5000平方米,共設置8個主題展區。
宇宙之奇
「宇宙之奇」展區以觀測的視野、宇宙溯源、宇宙的運動、宇宙的結構四個分主題進行展開,通過展示宇宙的起源、演化、組成、結構以及宇宙的存在形式等客觀規律,通過展示人類在探索宇宙過程中所走的艱辛之路和科學發現的偉大成就,通過讓觀眾融入到宇宙探索的體驗之中,使觀眾感悟宇宙的浩瀚與神奇,受到科學思想和創新精神的啟迪,體會探索過程的激動與快樂。
物質之妙
「物質之妙」展區從「我們生活在由眾多物質構成的世界裡」出發,設計兩條故事線:物質是什麼?奇妙的物質變化。
展區在引領觀眾探索物質的元素性質、結構的過程中,讓觀眾感受物質世界的美妙,領悟科學家在物質探索與發現過程中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
生命之秘
「生命之秘」展區設置「生命的演化」、「生命的歷程」、「細胞世界」「認識自己」四個分主題引領大家在體驗與思考中一同探索生命之秘。
運動之律
「運動之律」展區入口展項傅科擺以傅科探索地球運動規律為背景,以簡單的展示證明了地球自轉運動的事實,激發參觀者親自走向運動探索之路。
展區展項的展示手法以盡可能達到親身體驗與互動,通過環境氛圍的渲染,使觀眾溶入、探索進而發現運動的規律。
聲音之韻
「聲音之韻」展區以人類探詢聲音的本質,感受聲音的魅力為主線,以聲音的傳播、聲音的處理、樂音與雜訊三個分主題進行展開,展示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對聲音的認知,介紹聲波的形成、傳播和接收。
光影之絢
「光影展區」以人類對光的探索過程為主線,以「光的色散」,這項光學歷史上重要的發展轉折點做主題展區的切入點。
從認識光、了解光,發現色、探索光,看見光、看見像,利用光、發揮光四個方面進行內容規劃。設置了四個分主題:光的探索、光彩世界、光影體驗、光的應用。
電磁之奧
「電磁之奧」展區以 「自然界中的電與磁」、「靜電與磁」、「電磁探秘」、「電磁與生活」為分主題進行展開。
數學之魅
「數學之魅」展區不以知識的傳授為主要目的,而是緊扣「探索」的主題進行展開,設置「探索中的數學」、「生活中的數學」、「思維中的數學」三個分主題。著重體現數學誕生與發展過程中,人類的探索活動和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人類在探索其它科學領域的過程中數學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科技與生活」展廳以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作為展覽的貫穿脈絡,選取科學技術和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關乎衣食來源的農業、關乎自身生活的健康、關乎家庭生活的家居與住宅、關乎社會生活的信息交流與交通運輸、關乎創造生活的工具與機械等,展示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日益廣泛和深刻的影響,傳播科技以人為本的觀念,使觀眾感受科技創新為人類帶來的福祉和恩惠。
衣食之本
「衣食之本」展區選取百姓日常生活的基本保障——衣食的來源作為展覽切入點,主要圍繞「種植天地」、「養殖樂園」、「遺傳先鋒」和「食品加工」四個分主題,展示農業領域傳統與現代種植養殖技術的重要方面,介紹現代農業技術在各種農副產品的品種、產量、品質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
健康之路
「健康之路」展區主要圍繞「理性選擇,保持健康」、「飲食與健康」、「運動與健康」、「疾病與醫療」四個分主題,通過對身體機能與健康問題的了解和對疾病與治療的體驗,正確地理解健康,理解健康要以預防養生為本,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舒適。
居家之道
「居家之道」展區為觀眾創設了一個家居與建築的小環境,主要圍繞「看看他們的內部」、「服裝中的科技」、「綠色住宅」和「智能樓宇」四個分主題,使大家了解典型家居用品和家用電器的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了解最貼近身體的服裝中的科學與技術,了解住宅建設與使用中的「四節一環保」——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環境保護的技術和理念,體驗蘊含在居家生活中的智慧和創造性,還可以觀察體驗中國科技館實時運行中的智能建築管理系統。
信息之橋
「信息之橋」展區以信息科技的發展為主線,以信息技術的知識、應用、研究熱點為知識鏈,主要圍繞「交流方式的變遷」、「e網情深」、「信息安全」、「『0』和『1』的世界」、「頭腦風暴」、「亦真亦幻」和「精靈」七個分主題,通過對信息採集、加工處理、存儲、傳遞、輸出五個方面的展示,探索人類豐富多彩的信息交流行為和方式,感受計算機技術、數字技術、通信技術、網路技術等信息技術的重要方面,體驗信息技術的發展影響和改變著人類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從中了解科學思想,學習科學方法。
交通之便
「交通之便」展區緊貼人們日常生活中無法避免的「衣食住行」中的「行」,主要圍繞「交通面面觀」、「船舶與水運」、「火車與鐵路」、「汽車與公路」和「飛機與航空」五個分主題,展示「交通」中高新科學技術的應用、能源資源的合理利用、交通系統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以及交通安全等一系列人們比較關注和感興趣的知識和問題,使觀眾了解「交通」方面的科技,體驗各種不同的交通方式,激發對於「交通」的想像力,並深入思考「交通」問題。
機械之巧
「機械之巧」展區以蘊含在工具與機械中的巧思妙想為切入點,主要圍繞「巧量時間」、「巧測空間」、「巧稱妙算」、「巧傳妙遞」、「巧工妙匠」和「巧手作坊」六個分主題,展示與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關的用於度量、計算、傳動、製造等方面的工具與機械,以及結合現代信息技術而發展起來的自動機械和智能機械。 「挑戰與未來」主題展廳位於新館4層,面積5100平方米。展廳主要展示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與挑戰,展示科技創新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展示人類對未來生活的暢想,使觀眾認識到創新是人類應對未來挑戰的重大選擇,引導觀眾對未來科技發展問題的關注和思考。該展廳分為地球述說、能源世界、新型材料、基因生命、海洋開發、太空探索、走向未來七個展區,共138件展項。
地球述說
「地球述說」展廳從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向公眾展示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其中重點展示人口和生態環境的破壞與污染等問題。使觀眾能夠以科學發展觀審視地球現狀以及人類面臨的種種挑戰,通過警示和震撼效果,增強觀眾的危機意識,啟發觀眾思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能源世界
「能源世界」展廳直面全球面臨的化石能源短缺以及消耗化石能源產生的全球環境惡化的嚴峻挑戰,反映未來能源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經濟、高效、清潔利用和新型能源開發。展區同時展示人類依靠科技創新探索綠色能源的各種努力和成就,體現人類不斷探索的精神和科技進步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
新型材料
「新型材料」展區展示了新材料技術向材料結構功能復合化及智能化、材料與器件集成化、制備和使用過程綠色化發展的趨勢,反映國家戰略高技術重點領域中使用的關鍵材料,使觀眾認識到材料科學的重要性。
基因生命
「基因生命」展區揭示基因研究及其創新的科技成果給社會生活帶來的全新變化,突顯基因工程的重要作用,激發觀眾對生命科學的關注和興趣,同時探討基因技術可能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引導他們正確客觀地認識基因研究和基因技術。
海洋開發
「海洋開發」展區以展示海洋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為核心,以解決海洋可持續發展遇到的問題為重點,著眼未來人類在海洋開發利用中所面對的問題。包括幾個方面的展項:海水綜合開發利用、海洋地質資源的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海洋生物技術及生物醫葯資源的開發利用、海洋空間利用及海洋工程技術、未來海底牧場。
太空探索
「太空探索」展區以人類探索太空為主線,由夢想開始,通過登天之梯運載火箭的研發,實現人造衛星升空的嘗試,完成載人航天的壯舉,隨之登陸月球,遠探火星,並放眼於更浩瀚的宇宙空間。
走向未來
「走向未來」展區通過基於信息網路技術推動下未來生活的展示,傳達隨時隨地互聯互通和智能化的發展趨勢,描繪數字生活遠景,彰顯科技引領未來;同時展區也反映了科技、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強化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3. 國家科學技術館介紹
中國科學技術館總佔地面積106畝,館區建築面積5.3萬平方米,總投資3100萬元,全部工程分兩期建設。已建成的一期工程展廳有三層,二、三層是常設現代科技展覽,主要有電磁、力、熱、機械、人體反應角、聲學、光學、核技術、信息技術等;一層為舉辦短期展覽用。
</FONT>「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是中國科學技術館的宗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開發智力,激發創新精神」是中國科學技術館的主要任務。該館改變國內傳統的「請勿動手」的展覽方式,鼓勵觀眾親自動手操作,參與各種活動,以此培養注重實踐。大膽探索的科學精神。除參觀外,科學技術館還經常舉辦各種類型的培訓班,為科學實驗,創造發明提供良好的環境。科學技術館已成為展覽教育。培訓教育和實驗教育相結合的綜合性多功能的新型社會教育場所。
4. 中國科技館新館
科技館在新世紀科普工作中的
地位和作用淺析
吳 凡
我們有幸生活在人類文明正在跨入新世紀門檻的歷史時代。
人們的工作、生活、思維方式正在經受飛速發展著的科學技術的無情挑戰。
經濟科技化和科技社會化,已經成為我們時代的鮮明特徵。
面對大力提高公眾科技素質這一世界各國共同關切的重大課題,現代科技博物館作為一種嶄新的公益設施和傳播媒體應運而生,並且得到迅速發展。
方興未艾的科技館事業
科學啟蒙時代,人們對自然界動植物以及礦石、化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採集的標本,通過「自然博物館」進行收藏和展示。這些成果不僅可供科學家研究,而且在對公眾開放之後也起到了社會教育作用。這是第一代科技類博物館。
20世紀以來,物理、化學、數學等基礎科學和紡織、機械、電子、交通等工業迅猛發展,對人類社會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工業革命的驕人成果,諸如蒸汽機、火車、汽車、飛機、電話、發動機、發電機等科技發明及其歷代產品都進了工業技術博物館並向公眾展示。人們可以從中看到科技發展的軌跡,感受科學家、發明家的智慧。這是第二代科技類博物館。
20世紀40年代以來,科技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人們已經不滿足於從學校、書本、媒體和陳列式的工業技術博物館里了解科技,科學家、教育家、企業家也在為如何開展科技教育和更有效地贏得公眾對科技成果的支持而冥思苦索。1937年巴黎發現宮開館,它標志著一種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於一體的新型科技博物館誕生了。此後,德意志工業科技博物館、美國舊金山探索館等科技館在科技展示內容和表現手段上不斷發展和完善。60年代以來,世界各發達國家和不少發展中國家,都對這一新興的科技傳播媒體給予高度重視,並將之做為國家重要的公益基礎設施加以興建,第三代科技博物館從而得到迅速發展。現在,世界各國已建立開放的科技館達到1000餘座。僅法國就擁有各類科技博物館250多個,其中國家級的5個,包括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巴黎維萊特國家科學工業博物館。
我國科技館事業從80年代起步,至今也有了可觀的規模,取得了可喜的業績。今年4月29日,中國科技館新館建成並開放,以此為標志,我國已經具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級科技館和天津、安徽、江蘇等一批新建成的規模較大的省級科技館,還有相當多的省市正在改建和籌建科技館。
江總書記1994年首先參觀了天津科技館,贊譽它是一項「育人工程」,今年4月12日又為中國科技館新館題詞:「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這一重要指示將對我國的科技普及工作和科技館建設產生巨大的影響,標志著我國科技館事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
現代科技博物館在科普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增強
科技博物館的產生、演變和目前這一事業在各國的發展狀況已如上所述。不難看出,正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引發了科技博物館展教思想、展教內容、展教方法的不斷變革,並逐步演變成科技博物館或科學中心。
在展教思想上,現代科技館強調「邊動手、邊動腦」,認為問題比答案更重要。展教重點不是傳授知識,而是開發人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公眾對科學技術的強烈愛好和興趣,讓觀眾了解如何發現知識和運用知識,引導公眾投身於科學事業。
在展示內容上,現代科技館打破按基礎學科和產業技術進行分類的模式,以環境科學、生命科學、信息技術、能源技術等多學科交叉綜合的內容做為重點展示主題加以組織和展開。這樣也更加貼近社會、貼近生活,符合公眾需要。
在展示手段上,現代科技館不僅改革靜態陳列方式,大量使用聲、光、機、電等動態技術,而且開始引進計算機技術、模擬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互聯網技術和現代影像技術等先進手段,強調觀眾在各感官參與的基礎上,提升到智力參與的高度。九十年代互聯網技術發展之後,「上網」又成為各國現代科技館的普遍趨勢,世界各著名科技館都已「網上有名」,「博物館的信息化」或「電子化博物館」使得科技館在科學傳播、社會進步上發揮了更加積極的作用。
顯而易見,這樣的現代科技博物館既是科技發展和知識經濟時代的產物,它又反過來作用於國家、社會和公眾,能夠產生間接的卻是重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科普工作是一項有明確目的的科學活動,它的內涵和過程表現為「以各種方式向全社會傳播科學技術,實現知識的擴散、轉移和形態轉化,以達到預想的社會、經濟、教育和科學文化效果」。我國已經把科普工作的意義和作用定位為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提高國民的科學素質,提高人們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能力,提高文明程度和精神生活質量。當前,科普工作更具有反對迷信,反對偽科學和邪教,維護社會穩定的重大現實意義。
科普是一項系統工程,包含豐富的內容。國內外的科普實踐證明:現代科技館做為一種新興的社會公益設施,它在科普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這是因為:
參考資料:http://218.241.72.36:7003/cms/contentmanager.do?method=view&pageid=view&id=cms05a716afc8bad
5. 黑龍江省科技館的黑龍江科技館 - 組成
步入這寬敞明亮的大廳時,展現在眼前的是一件件充滿神奇奧秘的科技展品,每一件展品都形象、生動地說明一個科學原理或一種科學技術的應用,說明科學伴隨著人類的生活,促進著人類的文明進步和發展,科學的力量完成了許多人類的夢想。這里所展示的一切內容,是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的傳播和普及,體現了科學與人文、藝術、社會的完美結合。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館內包括兩個特種電影廳和一個常設展廳、一個臨時展廳,另設一處能夠容納300人的同聲傳譯廳。常設展廳共分三層,總面積1.3萬平方米,位於主建築物的一樓到三樓。其中一樓有數學、力學、機械、航空航天、交通能源和消防知識六個展區,二樓有聲學、光學、磁電、人與健康、等六個展區,三樓則是兒童科學展區。科技館常設展區共有260件展品,其中70%是動手參與的互動式展品,人們可以全方位地參與到神奇的科技發明和操作之中去。在穹幕影院內,更可體會到立體電影的聲光震撼效果。在國內已經建成開放的科技館中,黑龍江科技館的硬體水平名列前茅,建築面積位列全國第三。
科技館里知識豐富、包羅萬象,400餘件展品,涵蓋了機械、能源、航天、數學、生命環境、聲光學等十幾個學科領域的知識,進入科技館,就會為人類的進步與科學的神奇而驚嘆。在一層的機械展區內,有智慧歌曲及能與您進行對話的智能機器人,還有太空梭、國際空間站和驚險的騎車走鋼絲;二層的生命環境展區里,您可以目睹雛雞誕生的全過程和感受滾筒、傾斜小屋的奇妙現象;三層兒童展區是孩子們的樂園,他們可以登上「啟迪號航母」當一名船長,在「小小建築師」里搭建房屋;還有珍貴的動植物資源展示……科技館的每一件展品都有較強的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和參與性,都形象地展示了一個科學原理,生動地再現了科技的奧秘。在館內的臨時展廳、學術報告廳、青少年科學工作室、圖書閱覽室里,您可以觀看社會熱點問題的專題展覽,聆聽專家們精彩的科普報告,親自動手操作實驗進行科學探究,在休閑中博覽群書,滿足您求知的慾望。遊客接待中心、紀念品銷售部、快餐廳、醫務室等服務設施,可為您提供周到方便的服務。花園式庭院內設有鍾盤式、渾天式、雙環式日晷、長征2-F火箭和動腦風車等科技展品,為您提供了一個優美清新、優雅舒適的參觀環境,讓您在現代化、智能化的科學殿堂里暢游科技、流連忘返。 三層設置了兒童展區和走進興安嶺兩個展區,這里是孩子們的王國和樂園,有開發智力和動手能力的動腦園區以及動手園區;激發孩子們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啟迪號航母」、「小小建築師」和「水工樂園」;還有極具地方特色的「大興安嶺」珍貴的動植物標本展示。這些寓教於樂的展品讓孩子們在嬉戲玩耍中體驗科技的神奇魔力。
6. 科學技術館屬於什麼場所
科學技術館是以展覽教育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機構。
7. 中國科學科技館有幾個展廳
中國科學技術館共分為五大展廳
其中主展廳包括:
一層華夏之光
二層探索與發現(分為A,B兩廳,A廳主要介紹物質、電磁、宇宙等。B廳主要介紹數學、聲音、生命等)
三層科技與生活(分為ABCD四廳,分別介紹了健康,農業,交通,機械以及信息技術等)
四層挑戰與未來(分為AB兩廳,A廳介紹新能源 B廳介紹海洋、克隆技術、太空等)
單獨與主展廳劃分出來的主題展廳是位於一層西大廳的兒童科學樂園,適合3至10歲兒童參觀
主展廳票價為30元 學生20元
科學樂園兒童為20元 成人陪同票10元
以下四種類型可免票
1.2米以下有成人陪同的兒童(限一名)、
65周歲以上老人、
現役軍人(含武警)、殘疾人、烈士家屬、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正高級職稱以上科技工作者。
未成年人在下列條件下享有免費及優惠參觀(只限主展廳)
1、免費及優惠時間: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公休日、兒童節及寒暑假外的開館時間。暑假時間為7月1日至8月31日。
2、免費條件:
個人:未成年人憑有效證件在成人陪同下可享有免費參觀(成人須購普通票,限攜一名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無成人陪同參觀,憑有效證件享有普通票半價優惠
8. 科技館有哪些發明物
、「惠更斯」號探測器成功登陸土衛六 歐洲航天局地面控制中心1月15日已收到來自「惠更斯」號探測器經由「卡西尼」號飛船傳回的信號,表明「惠更斯」號已成功登陸土衛六,創造了人類探測器登陸其他天體最遠距離的新紀錄。「惠更斯」號重319公斤,直徑約27米,攜帶有6台測量儀器,對土衛六的壓力、溫度、風速、大氣成分等進行分析測量。據悉,土衛六的環境與40億年前的地球非常相似,具有很高的科學探索價值。
2、「深度撞擊」計劃獲得成功 太平洋時間7月3日22時52分,在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之後,美國宇航局的「深度撞擊」彗星撞擊器終於成功擊中坦普爾1號彗星的彗核表面,在太空中綻放出美麗的焰火,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撞擊的成功,表明項目中的無人控制航天器技術完全達到了預想目標。這次撞擊帶來的信息,可能涉及太陽系的誕生、地球上水的來源,以及地球生命的興起。
3、美國研究人員發明取代晶體管的新元件 這種新元件名為「交換點陣式插鎖」,是惠普公司量子科研小組的研究人員開發的。新元件能夠提供普通計算機所需的信號恢復和轉換,取代傳統的晶體管,並能將計算機的功能提高數千倍。「交換點陣式插鎖」為建造應用納米元件的計算機提供了一項關鍵元件。
4、天文學家首次拍到太陽系外行星照片 歐洲的天文學家宣稱,該行星質量約相當於木星質量的5倍。2005年3月份以來,多個研究小組競相宣布,已成功地對太陽系外行星進行了直接觀測。美國宇航局「斯皮策」紅外太空望遠鏡首次捕捉到了兩顆太陽系外行星發出的紅外光。德國科學家利用「斯皮策」紅外太空望遠鏡,第一次捕捉到太陽系外行星的圖像。歐洲南方天文台稱,他們的新觀測結果是迄今第一次拍攝到太陽系外行星的照片。
5、科學家公布人類基因組「差異圖」 「國際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計劃」於2002年開始啟動,由美國、中國、加拿大、英國、日本和奈及利亞六國科學家共同完成。科學家們搜集了269名志願者的全基因組信息,發現了100多萬個常見SNP位點,標定了單體型「模塊」在DNA鏈上的「邊界」,並劃分了基因組上包含最常見DNA變異的10個區域。在糖尿病、早老性痴呆症、癌症等疾病的研究中,科學家可以利用這份「差異圖」,將患者與健康人全基因組的SNP進行比較,更高效地尋找與疾病相關的基因變異。
6、澳大利亞科學家成功將光束「凍住」1秒鍾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物理學家傑文·朗戴爾及其同事利用新型光陷阱,首次成功地將一個光脈沖「凍住」了足足1秒鍾的時間,這是以前最好成績的1000倍。將「凍住」光束的時間大大延長,意味著可能據此找到實用方法,來製造光計算機或量子計算機用的存儲設備。
7、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高效率燃料電池 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在用碳氫化合物——異辛烷作燃料時能源轉換效率有望達到50%。這種新型燃料電池在經過更多試驗後,能廣泛應用於汽車、飛機,甚至眾多家庭。在研究人員開發的一個示範性小型燃料電池上,燃料反應所產生的電能密度達到了每平方厘米06瓦。
8、法國和瑞士科學家製造出超大容量納米級信息存儲材料 法國巴黎第七大學以及瑞士綜合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在零下143攝氏度的真空狀態下,把鈷原子凝聚在金晶體材料上,在這種材料表面的鈷原子根據事先安排好的一種結構來排列組合,自動形成一個有序的結構體系。研究人員由此得到的納米級材料,其結構可以突破信息存儲的不少極限,使硬碟的信息存儲密度進一步加大,1平方厘米新材料的信息存儲量達到了4萬億比特。
9、美國科學家製造出「誇克膠子等離子體」 美國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科學家利用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RHIC)製造出了「誇克膠子等離子體」。這是一種全新的物質形態,曾廣泛存在於宇宙誕生後的百萬分之幾秒內。美國能源部長塞繆爾·博德曼表示,這項成果是物理學界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進展。
10、法國科學家首次找到控制單分子行動的方法 法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利用特種顯微鏡儀器,讓一個分子做出了各種動作。科學家使用一個金屬探針,刺激聯苯分子的不同部位,還可以使其產生不同的電子反應。其精度則達到了10皮米(一皮米相當於一萬億分之一米),也就是可以精確到大小僅為單個聯苯分子百分之一的范圍。這一新的研究成果使人們從此可以簡單控制單分子,並使它變成一個分子「機器」。求採納
9. 山東省科技館的景點簡介
山東省科技館是以「人類·探索·創新」為主題,面向公眾,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科普教育場所。山東省科技館位於濟南市泉城廣場東側,共設有序廳、兒童科技園、探索·發現、創新·發明等四大主展區和天文觀測台、 4D影院、臨展廳、學術報告廳等配套設施。 融展示與參與、科普與教育、製作與收藏、旅遊與休閑為一體。
山東省科技館成立於1958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省級科技館之一。四十多年來,在普及科學知識、提高人民群眾科技素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科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原有的山東省科技館已不能滿足社會公眾對科普教育的需求.與山東作為全國人口大省、經濟大省和科技教育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稱。本世紀初,山東省委、省政府決定在濟南市的黃金地帶--泉城廣場東側改擴建山東省科技館。經過近三年的建設建成開館.新的山東省科技館建築物佔地8400平方米,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分為科普展覽和科技活動兩大區域。以「人類、探索、創新」為主題,布設了各學科領域的400多件展品,形象地詮釋科學道理,讓觀眾與展品產生互動,切身體驗科學的魅力,加深對科學的理解,感悟科學的力量。科技館同時具備學術交流、科普報告、天象觀察、四維科普影視、網上科技館、科技信息交流、科普展品研製、青少年科技製作、科技書刊閱覽、流動科技館等功能,是全省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學習科學知識的殿堂,成為傳播科學文明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和窗口。是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科普教育場所。
2004年1月3日,山東省科技館正式對外開放,標志著山東省第一座具有現代意義的綜合性多功能科普教育活動場館的誕生。科技館佔地84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分為科普展覽和科技活動兩大區域。以「人類·探索·創新」為主題布設的400多件展品,涵蓋了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能源、材料、海洋、農業、交通等多項學科。
山東省科技館同時具備學術交流、科普報告、天象觀察、4D電影放映、科普展品研製、青少年科技製作、科普大篷車等內容和功能,是山東省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學習科學知識的殿堂,是傳播科學文明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和窗口。山東省科技館將始終堅持「科學、大眾、公益、開放」的辦館方針,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竭盡所能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為提高廣大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促進山東省科普事業的發展服務。
10. 科技館里都有什麼
以中國科學技術館為例:
1、公道杯
古代漢族飲酒用瓷製品。杯中央立一老頭或龍頭,體內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管的上口相當於老人胸前的黑痣高度(或龍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科學技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