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京劇發明是

京劇發明是

發布時間:2022-07-04 17:32:29

Ⅰ 京劇是誰發明

京劇是十九世紀中期,融合了徽劇和漢劇,並吸收了梆子、崑曲、秦腔、弋陽腔等藝術的優點,在北京形成的。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得到了空前的繁榮。京劇的腔調以西皮和二黃為主,主要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來自中國南方的四個徽劇班三慶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稱為四大徽班)陸續來到北京。第一個進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黃」聲腔為主的「三慶」,由於其聲腔及劇目都很豐富,逐漸壓倒了當時盛行於北京的秦腔。許多秦腔班演員轉入徽班,形成徽秦兩腔的融合。隨後,另外三個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來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劇逐漸衰落,昆劇演員也多轉入徽班。 清朝道光年間(1828年前後),湖北演員進京,帶來了漢調(楚調、西皮調),許多漢調藝人,加入徽班,與徽班與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與二黃合流,形成所謂的「皮黃戲」。此時在京師里形成的皮黃戲,受到北京語音與腔調的影響,有了「京音」的特色。 後來由於他們經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這種帶有北京特點的皮黃戲叫做「京戲」,也叫「京劇」。又由於京劇在京師的迅速發展,使其藝術水平在中國戲曲中名列前茅,後來在全中國流行,所以也被稱為「國劇」。

Ⅱ 京劇起源是什麼呢

京劇起源於四個地方的劇種:一是原來流行於安徽省一帶的徽劇;二是流行於湖北的漢劇;三是流行於江蘇一帶的崑曲;四是流行於陝西的秦腔,又叫梆子。

清乾隆末期、嘉慶初期四大徽班進北京後,於嘉慶、道光年間同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互相影響,逐漸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北京土語,逐漸融合發展。

影響

京劇有很大的國際影響,它是中國戲曲藝術的精粹。它不是土生土長在北京的地方劇種,而是在「徽戲」、「漢戲」的基礎上,吸收「崑曲」、「梆子」、「弋腔」和諸多地方小調的精髓,又根據北京的語言特點,加以融化、衍變而成的「國劇」。

Ⅲ 京劇始於什麼朝代,創始人是誰

京劇始於清朝,創始人是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道光二十年至咸豐十年間(1840-1860),經徽戲、秦腔、漢調的合流,並借鑒吸收崑曲、京腔之長而形成了京劇。其標志之一:曲調板式完備豐富,超越了徽、秦、漢三劇中的任何一種。唱腔由板腔體和曲牌體混合組成。聲腔主要以二簧、西皮為主;之二,行當大體完備;之三,形成了一批京劇劇目。

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為京劇形成初期的代表,時稱「老生三傑」、「三鼎甲」即:「狀元」張二奎、「榜眼」程長庚、「探花」餘三勝。他們在演唱及表演風格上各俱特色,在創造京劇的主要腔調西皮、二簧上和京劇戲曲形式上,以及具有北京語言特點的說白、字音上,做出了卓越貢獻。

(3)京劇發明是擴展閱讀

京劇舞台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台實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范化的程式。它作為創造舞台形象的藝術手段是十分豐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嚴格的。不能駕馭這些程式,就無法完成京劇舞台藝術的創造。

由於京劇在形成之初,便進入了宮廷,使它的發育成長不同於地方劇種。要求它所要表現的生活領域更寬,所要塑造的人物類型更多,對它的技藝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嚴,對它創造舞台形象的美學要求也更高。當然,同時也相應地使它的民間鄉土氣息減弱,純朴、粗獷的風格特色相對淡薄。

因而,京劇的表演藝術更趨於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以達到「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表演上要求精緻細膩,處處入戲;唱腔上要求悠揚委婉,聲情並茂;武戲則不以火爆勇猛取勝,而以「武戲文唱」見佳。

Ⅳ 京劇是誰創造的它的由來

京劇的前身是徽班。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進京後大量吸收當時在北京流行的崑曲、京腔、秦腔等各種戲曲藝術的成就,同時又受到北京的語言、風俗等地方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為京劇...

古徽州的戲曲活動比較早,明代中期已呈勢頭。歙人,嘉靖年間官至兵部侍郎的汪道昆,就是一位傑出的劇作家。他雖身任武職,也作文,也寫詩,尤擅長雜劇,著有《高唐夢》、《五湖游》、《洛水悲》等歷史劇,在徽州一帶上演盛行。進入清代,徽州的戲曲活動更是方興未艾,其主要是與徽州的「處者以學,行者以商」,「商而兼出」,合商業資本和豪紳巨族於一身的思想有關,在發展徽商經濟的同時,促進了戲曲文化的大發展,寓教於樂之中。

以後,徽調的程長庚,漢調的餘三勝北上演出,他們在原有的「京調」基礎上,接受了崑曲、秦腔、梆子的部分劇目、曲調和「唱」、「念」的表演方法,逐漸融合、演變發展,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體系。於是,在咸豐年間就出現了一個以「西皮」、「二黃」為主的新劇種——「京劇」,時稱「皮黃戲」。

另:(徽劇的形成,是在徽腔與青陽腔結合的基礎上,同亂彈、吹腔交流融合,並受崑腔的一定影響,才有了徽班與徽幫。當時著名的有慶升、彩慶、同慶、陽春等四個班社。清乾隆55年(公元1790年)四大徽班相繼進京演出,轟動京師。後又於嘉慶、道光年間,同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相互影響,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逐漸形成相當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體系,演變為京劇。)

中國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歷史。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 歷史上曾有皮黃、二黃、黃腔、京調、京戲、平劇、國劇等稱謂,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為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 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 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為一體、通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演故事,刻劃人物,表達"喜、怒、哀、樂、驚、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為:生(男人)、旦(女人)、凈(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當。人物有忠奸之分,美醜之分、善惡之分。各個形象鮮明、栩栩如生

京劇形成為獨立的劇種後,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革,藝術形態日趨豐富多彩、完美精緻。京劇早期,以老生行當為主,代表人物有被譽為「老三鼎甲」的程長庚、張二奎、餘三勝。清末,譚鑫培博採眾長,兼收並蓄,在唱腔、表演、聲韻等方面突破陳規,大膽創新,影響深遠,致使京劇老生行當有「無腔不學譚」的現象。王瑤卿則開闊了旦行的新路,在劇本、表演、唱腔、服飾、扮相等方面銳意革新,促進了旦角與生角並駕齊驅的發展。辛亥革命後,梅蘭芳、周信芳等藝術家順應時代潮流,汲取新的藝術觀念,在繼承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對京劇藝術進行了堅持不懈的改革,以傑出的創造成為享譽海內外的藝術大師。「四大名旦」、「四大須生」各展風采,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解放後,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指引下,京劇改革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整理加工的傳統戲、新編歷史劇、現代戲都取得豐碩成果,京劇藝術的整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呈現出繁榮景象。在改革開放的新的歷史時期,京劇在繼承優秀傳統藝術的基礎上,正邁出新的前進步伐。

Ⅳ 京劇起源於什麼時間

京劇的起源』
京劇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國粹,因形成於北京而得名,但它的源頭還要追溯到幾種古老的地方戲劇.
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戲班——三慶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先後進京獻藝,獲得空前成功.微班常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演出,於是,一種以微調"二簧"和漢調"西皮"為主,兼收崑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戲精華的新劇種誕生了,這就是京劇.
在200年的發展歷程中,京劇在唱詞,念白及字韻上越來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樂器,也融合了多個民族的發明,終於成為一種成熟的藝術.
將京劇稱作"東方歌劇"是因為兩個劇種都是集歌唱,舞蹈,音樂,美術,文學等於一體的特殊戲劇形式,在形式上極為類似;同時,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它們都獲得了經典性地位.
象徵性格和命運的臉譜在人的臉上塗上某種顏色以象徵這個人的性格和品質,角色和命運,是京劇的一大特點,也是理解劇情的關鍵.簡單地講,紅臉含有褒義,代表忠勇者;黑臉為中性,代表猛智者;藍臉和綠臉也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黃臉和白臉含貶義,代表凶詐者;金臉和銀臉是神秘,代表神妖.

除顏色之外,臉譜的勾畫形式也具有類似的象徵意義.例如象生凶毒的粉臉,有滿臉都白的粉臉,有隻塗鼻樑眼窩的粉臉,面積的大小和部位的不同,標志著陰險狡詐的程度不同,一般說來,面積越大就越狠毒.總之,顏色代表性格,而不同的勾畫法則表示性格的程度.臉譜起源於上古時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許多中國地方戲中都保留了這種傳統.

京劇臉譜色彩十分講究,看來五顏六色的臉譜品來卻巨細有因,決非僅僅為了好看.不同含義的色彩繪制在不同圖案輪廓裏,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臉譜的通用色彩含義為:
紅色: 一般:忠勇俠義,多為正面角色.
其他:有諷刺意義,表示假好人.
特例:老人顯示年輕紅光猶在; 壞人做了點好事.
黑色: 一般:直爽剛毅,勇猛而智慧.
其他:表示陰陽中的陰,用於鬼魂. 膚色較黑或面貌醜陋.
白色: 一般:陰險奸詐;剛愎自用.
其他:和尙,太監臉譜;表示老人年邁,
紫色: 一般:剛正威武,不媚權貴.
其他:面色不好,醜陋.
黃色: 勇猛而爆躁.
金色: 一般:神仙高人.
其他:猛將.
銀色: 神仙,妖怪.
綠色: 一般:勇猛,莽撞.
其他:綠林好漢.
藍色: 剛強陰險
生,旦,凈,丑"生,旦,凈,丑"是什麽 其實不過是角色分類."生"是男性正面角色,"旦"是女性正面角色,"凈"是性格鮮明的男性配角,"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
每種角色又有表明身份的臉譜,扮相等,只要演員一上場,你一望便知.在"京劇"的"票友"中有許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中包括清朝的光緒皇帝載恬,他不但會唱戲,還能司鼓,並且是京,昆,腔的多面能手.
著名的慈禧太後則是一個大戲迷,在今日頤和園內還保留一座中國最大的戲樓,該戲樓高21米,共有三層,可見她在京劇上花了不少的功夫.
臉譜圖案非常豐富,大體上分為額頭圖,眉型圖,眼眶圖,鼻窩圖, 嘴叉圖,嘴下圖.
每個部位的圖案變化多端,有規律而無定論,如:
包拯黑額頭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潔.
孟良額頭有一紅葫蘆,示意此人愛好喝酒.
聞仲,楊戩畫有三眼,來源於古典傳說.
巨靈,煞神,金錢豹有多張臉,突出其神鬼妖特色.
楊七朗額頭有一繁體"虎"字,顯示其勇猛無敵.
趙匡胤的龍眉表示為真龍天子.
雷公臉譜中有一雷電紋.
姜維額頭畫有陰陽圖,表示神機妙算.
夏侯敦眼眶受過箭傷,故畫上紅點表示.
竇爾墩,典威等人的臉譜上有其最擅長的兵器圖案.
王延章頭畫蛤蟆,表示是水獸轉世.
趙公明面畫金錢,表示自己是財神爺.
北斗星君畫七星圖於額上.

Ⅵ 京劇是哪個皇帝在位時發明的

徽班進京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為給乾隆帝弘歷祝壽,從揚州徵召了以戲曲藝人高朗亭為台柱的三慶班入京,以唱「二黃」聲腔為主,是為徽班進京演出之始。之後又有四喜、啟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戲班相繼進京。在演出過程中,6個戲班逐漸合並為四大徽班。時值京腔(高腔)、秦腔已先行流入北京,徽班在演唱二黃、崑曲、梆子、啰啰諸腔的基礎上,兼容並蓄,出現了「四徽班各擅勝場」的局面。

徽漢合流

嘉道年間,漢調(又稱楚調,西皮調)進京,參加徽班演出,徽班又兼習楚調之長,為匯合二黃、西皮、昆、秦諸腔向京劇衍變奠定了基礎,在京師與徽班造成了西皮與二黃合流,形成所謂的「皮黃戲」。此時在京師里形成的皮黃戲,受到北京語音與腔調的影響,有了「京音」的特色。這種帶有北京特點的皮黃戲叫作「京戲」,也叫「京劇」。

Ⅶ 京劇起源於哪

京劇起源於江南地區。

京劇前身是清初流行於江南地區,以唱吹腔、高撥子、二黃為主的徽班。徽班流動性強,與其他劇種接觸頻繁,在聲腔上互有交流滲透,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也搬演了不少崑腔戲,還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雜曲。

清乾隆五十五年,以高朗亭為首的第一個徽班進入北京,參加乾隆帝八十壽辰慶祝演出。《揚州畫舫錄》載:「高朗亭入京師,以安慶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慶。」

刊於道光二十二年的楊懋建《夢華瑣簿》也說:「而三慶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萬壽入都祝匣時,稱'三慶徽',是為徽班鼻祖。」

(7)京劇發明是擴展閱讀:

京劇戲曲具有悠久的歷史、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群眾基礎,是表現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國戲曲藝術面臨活力不足、劇種減少、人才斷檔、市場萎縮等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戲曲藝術的傳承發展,中央深改辦將「研究制定扶持地方戲曲發展政策」列入2015年的重點改革任務。

2015年7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印發了《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為戲曲傳承發展提供重要保障。這是我國繼1951年發布《政務院關於戲曲改革工作的指示》以來,時隔60多年之後再一次就戲曲工作做出的總體部署和政策規定。

Ⅷ 京劇是哪個朝代發明的

徽秦合流 清初,京城戲曲舞台上盛行崑曲與京腔(弋陽腔)。乾隆中葉後,崑曲漸而衰落,京腔興盛取代崑曲一統京城舞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藝人魏長生由川進京。魏氏搭雙慶班演出秦腔《滾樓》、《背娃進府》等劇。魏長生扮相俊美,噪音甜潤,唱腔委婉,做工細膩,一出《滾樓》即轟動京城。雙慶班也因此被譽為「京都第一」。自此,京腔開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余慶班、裕慶班、萃慶班、保和班也無人過問,紛紛搭入秦腔班謀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長生的表演有傷風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將魏長生逐出京城。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繼三慶徽班落腳京城後(班址位於韓家台胡同內),又有四喜、啟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鈺、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柵欄地區落腳演出。其中以三慶、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聲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稱。『春台班』進京時間,按漢調名家米應先於乾隆末年,在京曾擔任『春台班』台柱時始,證明該班進京時間早於『四喜』和『和春』。『春台班』位於百順胡同。『四喜班』於嘉慶初來京。徽戲、崑曲兼演、尤以崑曲為著,故有「新排一曲桃花扇,到處哄傳四喜班」之語。該班位於陝西巷內。『和春班』於嘉慶八年(1804年)於李鐵拐斜街組建。該班以武戲見長。道光十三年(1853年)解散。「四大徽班」的演出劇目,表演風格,各有其長,故時有「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之譽。「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調外,崑腔、吹腔、四平調、梆子腔亦用,可謂諸腔並奏。在表演藝術上廣征博採 吸取諸家劇種之長,融於徽戲之中。兼之演出陣容齊整,上演的劇目豐富,頗受京城觀眾歡迎。自魏長生被迫離京,秦腔不振,秦腔藝人為了生計,紛紛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兩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過程中,徽班廣泛取納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劇本移植,為徽戲藝術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徽漢合流 漢劇流行於湖北,其聲腔中的二黃、西皮與徽戲有著血緣關系。徽、漢二劇在進京前已有廣泛的藝術交融。繼乾隆末年,漢劇名家米應先進京後,道光年初(1821年),先後又有著名漢劇老生李六、王洪貴、餘三勝,小生龍德雲等入京,分別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米應先以唱關羽戲著稱,三慶班主程長庚的紅凈戲,皆由米應先所授。李六以《醉寫嚇蠻書》、《掃雪》見長;王洪貴則以《讓成都》、《擊鼓罵曹》而享名;小生龍德雲善演《轅門射戟》、《黃鶴樓》等劇;餘三勝噪音醇厚,唱腔優美,文武兼備,以演《定軍山》、《四郎探母》、《當鐧賣馬》、《碰碑》等老生劇目著稱。漢劇演員搭入徽班後,將聲腔曲調,表演技能,演出劇目溶於徽戲之中,使徽戲的唱腔板式日趨豐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區語音特點,而易於京人接受。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各大名班,均為老生擔任領班。徽、漢合流後,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調與安徽的二簧調再次交流。徽、秦、漢的合流,為京劇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Ⅸ 京劇的發明家是誰什麼時候有的

京劇創始人---程長庚

程長庚(1811-1880),字玉珊,安徽省潛山縣程家井人,清代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戲曲活動家,京劇的創始人。他十幾歲時便入家班「四箴堂」學戲。初次登台,一鳴驚人。進京後譽滿京都。道光至光緒初年,長期為「四大徽班」之一的三慶班老生台柱和班主,曾兼任京都梨園公會「精忠廟」會首長達30餘年,名列同光十三絕之首。文宗皇帝曾卦賞五品頂戴,慈禧、慈安太後也有過賞賜。他博採眾長,凝眾多優秀彈腔高手之心血,集彈腔藝術之精華,把徽音、京音、楚音兼收並用,熔徽調、漢調、崑腔於一爐,逐漸形成了一種新型的演變劇種——「京劇」。程長庚因此被譽為「徽班領袖、京劇鼻祖」、「伶聖」、「劇神」。

程長庚嗓音渾厚,唱腔高亢飽滿,字正腔圓。善於用他那高、清、亮的嗓子,吸收崑曲、京腔、漢調的演唱技巧,演唱起來「聲情交融」,有「剛健沉雄,大氣磅礴」,「穿雲裂石」、「餘音繞梁」之勢。藝術上重視人物塑造,長於表現典雅庄嚴的風度。他擅演老生,與當時的餘三勝、張二奎並稱「老生三傑」。他所演的《文昭關》之伍員、《取成就》之劉璋、《群英會》之魯肅以及《戰長沙》之關羽均著名,後來演出大多宗程。

程長庚管理戲班嚴肅認真以身作則,曾為維護本班全體利益,堅持拒演「大老闆」。後代不少著名京劇老生,多受其培育,如孫菊仙為其北子,譚鑫培為其義子,汪桂芬為其琴師,楊月樓則為其指定之三慶班班主繼承人。晚年創辦三慶科班,先叫「小榮椿科班」,後改為「四箴堂科班」,培養了陳德霖、錢金福等著演員。

程長庚站在中國豐厚的傳統戲曲的基礎上,推動了徽戲向京劇的嬗變。他以匠心獨運的唱腔藝術,聲容殊眾的老生藝術,因人施教的育才藝術,以德孚眾的治班藝術,技藝超群的導演藝術,因人施教的育才藝術,以德孚眾的治班藝術,在中國京劇史上鑄起了一座豐碑。

程長庚是中華民族的光榮,是安徽人民的榮耀,更是潛山人民的驕傲。人民不會忘記這位為中華民族藝術寶庫增添珍品的偉大藝術家。在1990年徽班晉京200周年之際,1991年程長庚先生誕生180周年和1996年程長庚先生誕生185周年之際,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了紀念和學術研討活動。1996年5月潛山縣又建立了程長庚陳列館,展出有關程長庚實物、圖片等資料300餘件。1991年,程長庚故居遺址被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Ⅹ 京劇的起源是什麼

京劇起源於乾隆五十五年,乾隆80大壽期間,原本在南方演出的四大徽班,春四、四喜、三慶和春台也進京參見乾隆的80大壽的壽辰演出,在表演節目期間四大徽班與湖北的漢調藝人互相合作表演節目,並把各自的曲藝相互融合在了一起。

京劇是起源於徽班進京後不久的北京,並且吸收了徽劇、漢劇、秦腔、崑曲等多個劇種的特色,而形成的劇種,主要腔調為皮黃腔。

京劇的特點:

京劇是主要在徽漢兩大劇種的基礎上吸收崑曲、梆子腔等多種地方腔調而形成的劇種。其特點是以二黃、西皮為主要聲腔,其吹打曲牌主要來自崑曲。其最初行當分為:生、旦、凈、末、丑、副、外、武、雜、流十行,已逐漸歸並與我們現在看到的生、旦、凈、丑四行。

其各行當都一套比較嚴格的表演程式,在唱念做打上各具特色,表現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徵。其表演藝術講究虛實結合,最大限度的超脫舞台表演的空間和時間限制。

閱讀全文

與京劇發明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瀏覽:452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850
紅寶石證書aigs 瀏覽:734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
供電方案有效期 瀏覽:684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