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名器是哪年發明的

名器是哪年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2-07-03 01:47:03

⑴ 想嘗試買一個倒模,有什麼好牌子好推薦的呢

倒模,原意是面膜的一種,粉狀,加水後變得粘稠,在皮膚上凝固後呈硬殼狀。倒模有什麼牌子比較好?倒模用什麼牌子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拉芳Lovefun

拉芳家化旗下,廣東省名牌產品,致力於優質洗護發產品的研發和個性化頭皮頭發護理的服務,上市公司。

SYOSS絲蘊

源自日本,專業沙龍級美發品牌,卓效配方專為亞洲人發質設計,其無硅系列產品口碑良好。

SHISEIDO資生堂

創始於1872年日本,以西洋葯學處方為基礎,專注於美肌和秀發的研究,EUDERMINE紅色蜜露化妝水享譽全球。

KERASTASE卡詩

誕生於1964年法國,專業護發品牌,提供專業頭皮頭發診斷及定製個人專屬護理方案。

LUX力士

創始於1889年美國,1924年推出美容香皂,享譽全球的洗護品牌,以卓越品質深入人心,其產品包括洗發乳/潤發素/沐浴露和香皂等。

WELLA威娜

創建於1880年德國,以其專業染發產品而聞名,主營美發廳專用產品的專業性跨國公司,2015年由寶潔出售給科蒂公司。

VS沙宣

1954年建於英國,國際美發先鋒,優質美發護發產品和專業美發教育象徵,全系列頭發護理產品和造型產品供應商,2015年由寶潔出售給科蒂公司。

PANTENE潘婷

誕生於1947年瑞士,全球修護損傷洗發水知名品牌,寶潔公司旗下秀發護理品牌,1992年進入中國市場。

L'OREAL巴黎歐萊雅

始於1907年法國,專注護膚品/染發用具/皮膚病/制葯等領域的研究,風靡全球的美容品牌。

Schwarzkopf施華蔻

始於1898年德國,以黑人頭為品牌標志,專業為染發/護發/造型/燙發領域提供沙龍級專用產品。

以上就是倒膜十大品牌,希望能夠幫到你!

⑵ 軟劍哪朝代發明

軟劍劍是我國古代四大名器之一,自古被譽為「百刃之君」、「諸器之帥」。「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青光」,劍術套路瀟灑飄逸,輕快敏捷,動若海上蛟龍、空中飛鳳,靜似崖間蒼松、擎天玉柱,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經常練習劍術,對提高身體柔韌性、靈活性和協調性有很大裨益。另外,還有不少的文人逸士、政客要員,以練習劍術為修身養生、陶冶性情的手段。
軟劍,因其劍身柔軟如絹,力道不易掌握運用,習練時又須精、氣、神高度集中,所以,在劍器種類中屬高難型劍術,是與硬劍完全不同的劍器。在晉代詩人劉琨的《重贈盧湛詩》中就有贊譽軟劍的詩句:「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宋代沈括《夢溪筆談》里也有記載軟劍的蹤跡,「用力屈之如鉤,縱之鏗然有聲,復直如弦」,「可以屈置盒中,縱之復直」。 人們所知最早的劍的材料是銅,這是最常見的金屬之一。銅劍非常軟,而且容易變鈍。後來,劍採用青銅製造。青銅是由銅和錫組成的合金。 隨著鐵的出現,一種更好的劍橫空出世。後來,人們發現了鋼。鋼是一種鐵合金(鐵素體),並含有微量炭(碳化鐵),通常炭含量 0.2至1.5%。優點是:硬度高,柔韌性好,劍刃鋒利保持長久,可進行加工成形處理,比鐵更耐腐蝕和銹蝕。 軟劍2
軟劍就是採用某種鋼合金材料而製作的劍。軟劍不適合砍與刺,但可以割,它可以輕易割斷血管與關節處的韌帶,而且揮動起來可以像鞭子那樣速度極快,即使一擊不中只要一抖就可以迅速下一擊,讓人防不勝防,軟劍是靠割斷頸動脈殺人,一般的盔甲不會護到脖子,所以軟劍的殺傷力是很強的。

⑶ 十大名器都是什麼樣

十大名器有:_尊、司母毋鼎、四羊方尊商晚期偏早器。大盂鼎周康王時器。虢季子白_西周時期(盛水器)、龍虎尊此尊為商代藝術珍品、_生簋、_侯盂、銅冰鑒戰國器、曾仲_父壺為春秋時器。
1、_尊:一九七六年出土於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原器為一對兩只,鑄於商代後期。尊為古代盛酒器。在古代,是人們喜愛和崇拜的神鳥。他的形象是古代藝術品經常採用的原型。商代的王器、石器、陶器、青銅器中,都有精美的形。此尊即是商代鳥獸形青銅器中的精品。
2、司母毋鼎:一九三九年三月出土於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此鼎型制雄偉,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峰時期的代表作。典籍載有天子九鼎、諸侯五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國家政權的象徵,《左傳》有載: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商紂暴虐,鼎遷於周。
3、四羊方尊商晚期偏早器:原器一九三八年出土於湖南省寧鄉市,是我國現以發現的較大的方尊。此尊造型簡潔優美,採用線雕、浮雕手法,把平面圖象於立體浮雕、器物與動物形狀有機的結合起來。整個器物用塊范法澆鑄。一氣呵成,鬼斧神工,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龍相對的造型展示了酒禮器中的至尊氣象。
4、大盂鼎周康王時器:原器清道光初年出土於陝西岐山縣。鼎內壁銘文19行291字,記載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冊命貴族盂的史實。銘文記載康王想盂敘述周文王、周武王的立國經驗。
5、虢季子白_西周時期(盛水器):陝西省寶雞市出土。虢季子白_是商周時代青銅器中最大的銅盤,是西周著名的重器,作器者虢季子白是周宣王的朝廷大臣。此銅盤內底鑄有110字銘文,銘文通篇用韻,是一篇很好的韻文。四壁各有含環獸首兩個,腹上部為竊曲紋,下部為環帶紋。
6、龍虎尊此尊為商代藝術珍品:遠器一九五七年出土於安徽阜南縣。龍虎尊的肩部飾以三條蜿蜒向前的龍,龍頭突出肩外。腹部紋飾為一個虎頭兩個虎身,虎口之下有一人形,人頭銜於虎頭之中。虎身下方以扉棱為界,飾兩夔龍相對組成的獸面。圈足上部有旋紋,並開有十字形鏤孔。龍虎尊紋飾的主題是「虎口銜人」。
7、_生簋:是周宣王時期的器物,相傳原器早年出土於陝西。中國歷史博物館所藏的一件,是張少銘先生所捐。此簋通高二十二點厘米,口徑二十一點九厘米,以饕餮紋為主要文飾。器內有銘文十一行,一百零三字。
8、_侯盂:是西周時的器物,出土於遼寧喀拉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原器高二十四厘米,上口徑二十四厘米,侈口、深腹、圈足。盂體文飾精美,通體布滿夔鳳紋(一種具有華冠的獸頭鳥身紋樣)整個器具造型莊重,顯示了侯身份和地位的尊貴。盂為古代盛事器或盛水器。
9、銅冰鑒戰國器:原器一九七七年出土於湖北隨縣曾侯乙墓。銅冰鑒便是曾侯乙墓青銅器新穎、奇特、精美的特徵。銅冰鑒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冰箱,是一個構思精巧,實用性與藝術性高度統一的青銅器物,也是迄今發現的部分採用失蠟法鑄造的較早的典範作品。
10、曾仲_父壺為春秋時器:一九六六年出土於湖北京山縣。原器通高六十六厘米,上口徑二十三點一厘米,寬十六點三厘米。壺蓋上飾有精美的蓮瓣,為春秋青銅壺典型的造型。蓋內及壺口內壁有銘文十二字,銘文大意為,曾侯的次子父用好銅鑄造了此壺。

⑷ 炎帝是什麼時期的人物

炎帝是上古時期的人物。

炎帝(生猝年不詳)是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稱赤帝、農皇等,是「五帝」之一。炎帝發明醫葯、制耒耜種五穀、製作陶器、開辟集市、聯合黃帝打敗蚩尤。

炎帝所處時代為新石器時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爭,分別是:陝西寶雞、湖南會同縣連山、湖南株洲炎陵縣、湖北的隨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動范圍在黃河中下游,在姜水一帶時部落開始興盛,最初定都在陳地,後來又將都城遷移到曲阜。

華人自稱炎黃子孫,將炎帝與黃帝共同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黃帝和炎帝都是上古時期的人物。

(4)名器是哪年發明的擴展閱讀:

相傳炎帝牛首人身,他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葯治病;他發明刀耕火種創造了兩種翻土農具,教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他還領導部落人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華人(不僅漢族)自稱炎黃子孫,將炎帝與黃帝共同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精神動力。

炎帝被道教尊為神農大帝,也稱五榖神農大帝。

⑸ 古琴都有哪些名字各自的來歷是什麼

1、大聖遺音

此琴原寶藏於宮中,隨著清王室的衰落,昔日的古琴雅音漸被遺忘。清遜帝溥儀被逐出宮,故宮收歸國有後,清室善後委員會進行點查時,在養心殿南庫牆角發現此琴時,其似已被遺棄很久。

2、太古遺音

唐初貞觀年間斫制,長122cm,額寬22cm,尾寬14cm,中央音樂學院藏,師曠式。原黑漆,大流水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行書「太古遺音」,池下刻篆書「清和」印,左側刻「吳景略重修甲子中秋」。

3、飛泉琴

此琴於40年代,程子容因其音屬溫勁清潤之類而響亮激越不足,曾請管平湖修理。將岳山承露取下,去短粘牢,並在岳山貼琴面處增加漆灰,龍齦上嵌以黃銅絲。雖經修改,仍無響亮激越的效果。

4、春雷琴

制琴世家雷威所作。宋時藏宣和殿百琴堂,稱為第一。後歸金章宗,為明昌御府第一。章宗歿,挾之以殉。凡十八年,復出人間。

5、九霄環佩琴

伏羲式,製作於唐代,千年古琴,名曰「九霄環佩」,琴以梧桐作面,杉木為底,通體髹紫漆,多處跦漆修補,發小蛇腹斷紋,純鹿角灰胎顯現於磨平之斷紋處,鹿角灰胎下用葛布為底。

⑹ 石英玻璃的歷史 最早哪裡

玻璃的歷史
玻璃最初由火山噴出的酸性岩凝固而得。約公元前3700年前, 古埃及人已制出玻璃裝飾品和簡單玻璃器皿,當時只有有色玻璃,約公元前1000 年前,中國製造出無色玻璃。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18世紀,為適應研製望遠鏡的需要,制出光學玻璃。1873年,比利時首先制出平板玻璃。1906年,美國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機。此後,隨著玻璃生產的工業化和規模化,各種用途和各種性能的玻璃相繼問世。現代,玻璃已成為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材料。
3000多年前,一艘歐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滿載著晶體礦物「天然蘇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貝魯斯河上。由於海水落潮,商船擱淺了。
於是船員們紛紛登上沙灘。有的船員還抬來大鍋,搬來木柴,並用幾塊「天然蘇打」作為大鍋的支架,在沙灘上做起飯來。
船員們吃完飯,潮水開始上漲了。他們正准備收拾一下登船繼續航行時,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來看啊,鍋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瑩明亮、閃閃發光的東西!」
船員們把這些閃爍光芒的東西,帶到船上仔細研究起來。他們發現,這些亮晶晶的東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蘇打。原來,這些閃光的東西,是他們做飯時用來做鍋的支架的天然蘇打,在火焰的作用下,與沙灘上的石英砂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的晶體,這就是最早的玻璃。後來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蘇打和在一起,然後用一種特製的爐子熔化,製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發了一筆大財。
大約在4世紀,羅馬人開始把玻璃應用在門窗上。到1291年,義大利的玻璃製造技術已經非常發達。
「我國的玻璃製造技術決不能泄漏出去,把所有的製造玻璃的工匠都集中在一起生產玻璃!」
就這樣,義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上生產玻璃,他們在一生當中不準離開這座孤島。
1688年,一名叫納夫的人發明了製作大塊玻璃的工藝,從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
我們現在使用的玻璃是由石英砂、純鹼、長石及石灰石經高溫製成的。
熔體在冷卻過程中黏度逐漸增大而得的不結晶的固體材料。性脆而透明。有石英玻璃、硅酸鹽玻璃、鈉鈣玻璃、氟化物玻璃等。通常指硅酸鹽玻璃,以石英砂、純鹼、長石及石灰石等為原料,經混和、高溫熔融、勻化後,加工成形,再經退火而得。廣泛用於建築、日用、醫療、化學、電子、儀表、核工程等領域。

⑺ 假人是誰發明的,在什麼時候發明的

答: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封建制發展,需要更多的人力,
奴隸制延續的殉葬傳統,開始用假人~
從中國歷史看,發生在春秋戰國可能性較大~

⑻ 關於小提琴的幾個問題……高手請進……

1.1、一開始不要買太好的琴,買把普及琴就可以了。暫時不要考慮手工琴,因為有種說法是好琴是會認主的,初學者拉一把好琴,時間長了琴會受影響,音色慢慢變糟。 等你基本功差不多了,技巧熟練時候再換好琴也不遲。
普及琴里牌子比較老的有 紅棉 、 金雀。買的時候找正規的地方,注意看琴板銜接處是否光滑平整,各部件連接是否緊密,透過f孔看琴裡面貼的標簽。如果有懂的人跟你一起去就更好了。

2、如果不是為了走專業之路,只是做一門興趣愛好,17一點都不晚,多大都不遲。只要你下定了決心認真練。小提琴真的是非常吸引人又打擊人的樂器。

3、家教可以去琴行找找,或者到當地藝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找老師。最好打聽一下哪老師教的如何。

4、小提琴難度是弦樂之最!左手手指獨立性和音準就夠你練的;右手技巧很細膩,比左手還難。但是不管有多難,還是有那麼多人去學她,而且拉的好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如果下定決心就不要怕難。16歲已經過了學琴的黃金年齡,所以你能練到什麼程度,就看你老師教的如何,你的悟性如何,還有你練的程度了。

意見僅供參考。還有問題可以去 網路小提琴吧 看看,那裡高手多得不得了呢~~

2.小提琴由70個零件組成。其主要構件有琴頭、琴身、琴頸、弦軸、琴弦、琴馬、腮托、琴弓等。

小提琴琴身(共鳴箱)長約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側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雲杉製作,質地較軟;背板和側板用楓木,質地較硬。琴頭、琴頸用整條楓木,指板用烏木。小提琴的音質基本上取決於它的木質和相應的結構,取決於木材的振動頻率和它對弦振動的反應。優質琴能把發出的每個聲音的基音和泛音都同樣靈敏地傳播出去。

琴弦4根。原均為羊腸制的裸弦,約從18世紀起,低音G弦常包以銀絲,使其反應靈敏。現代則將G、D、A3根弦用纏金屬絲的羊腸弦或鋼絲纏弦,晚近也用尼龍弦。E弦改用鋼絲弦,使其在高音區的音色更佳。

小提琴製作成現代這種樣式,並非完全從形態美觀出發,而是有其音響上和演奏上的需要。小提琴面板和背板有弧度,使其共鳴良好,發音洪亮;琴的腰身狹窄,便於演奏高把位和低音弦;面板和背板加嵌條,除防止木板開裂外,對琴的音質也起一定作用。面板與背板中間有音柱支撐,其位置變化對小提琴音色影響明顯。面板左下面粘低音梁,既起加固作用,又具音響作用。小提琴表面的油漆如太硬、太軟,或漆得不勻,都會有損於音質。當琴弓與琴弦摩擦使琴弦振動時,通過琴馬引起面板振動,又通過音柱使背板振動。由於音柱是支在琴馬E弦一側,E弦振動較少,而G弦振動較大,從而使低音梁有更大振動,並造成共鳴箱的振動。能否使琴聲得以充分發揮,取決於琴弦及其張力、琴馬質量、運弓的壓力和速度。要想把琴的各種音質都表達出來,還要加上演奏者的弓法、指法和揉弦等演奏技巧。

【製作歷史】

近代小提琴約在1550年已為人們所熟悉,系由當時流行的樂器雷貝克和臂提利拉琴演變而來。通常所說小提琴前身維奧爾,在構造、調弦、演奏技巧等方面,對現代小提琴的形成都無決定性影響。人們曾普遍認為義大利北部的米蘭、威尼斯、布雷西亞和克雷莫納一帶是小提琴的誕生地。16世紀後期,義大利的小提琴製作業出現了兩個著名的小提琴製作流派,一派是以阿馬蒂父子為代表的克雷莫納制琴派;另一派是以薩洛的加斯帕羅(1540~1609)和他的學生 G.P.馬吉尼為代表的布雷西亞制琴派。這兩派製作的小提琴各有特長,經歷了幾百年,至今仍屬上等珍品。

1650~1750年,是小提琴製作的黃金時代,出現了許多著名小提琴製作家,如N.阿馬蒂、J.斯坦納,以及被人們認為最傑出的製作家A.斯特拉迪瓦里和G.瓜爾內里等人。阿馬蒂所制小提琴的面板和背板弧度較大,音質好,用來演奏室內樂,有如明亮的女高音。18世紀後期,G.B.維奧蒂贊揚了斯特拉迪瓦里琴,維奧蒂的老師G.普尼亞尼與N.帕格尼尼喜愛瓜爾內里琴之後,這兩位制琴大師的作品才被人們所欣賞,並取得了巨大名望。斯特拉迪瓦里和瓜爾內里琴具有在大廳中演奏協奏曲時所需要的音響傳送力。

18世紀後,小提琴製作業的領先地位從義大利轉至法國。這個時期小提琴的造型不斷改進,已取得更大音量和更好的音質。法國制琴家N.呂波(1758~1824)以斯特拉迪瓦里為典範,把法國的制琴技術和義大利的制琴技術結合在一起。與此同時,法國的F.圖爾特(1747~1835)約在1785年對琴弓的長度、重量、形狀、裝置等方面又進行了重大改革。小提琴在這個時期的發展,反映了J.海頓、W.A.莫扎特和 L.van貝多芬作品中具有的歌唱性,以及運弓方面的更大變化等對小提琴性能上的要求。

1789~1799年,法國大革命之後,隨著貴族與皇室的衰落,音樂也從宮廷走向民間,出現了為公眾服務的交響樂隊和音樂廳。為適應環境的變革,小提琴需要增大音量。18世紀末~19世紀初,小提琴琴頸加長變細,並向後傾斜:指板變長;琴馬變高,並具更大的弧度;G弦早已包有銀絲。這些變革的目的是為適應更大的張力。琴弦的增長使琴面上的壓力增大,於是低音梁變長變厚,音柱也加粗,以此獲得更大更有力的聲音。1820年前後L.施波爾發明了腮托,使左手從完全承擔持琴的作用中解放出來。腮托的設置,使左手在換把、揉弦、按弦更加自如。

18世紀末,音樂學院在歐洲相繼出現,它使小提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從而促進了機器制琴業的發展。法國的米爾庫、德國的米滕瓦爾德都是大量生產小提琴的地方。法國的J.-B.維約姆是 19世紀制琴業的著名人物。

維約姆僱用一些工人,在他的指導下製造小提琴,並以其名為牌號出售。他從世界各地搜集到許多散失在私人手中的優質琴,把它們送到演奏家、收藏家的手中,或者是博物館。

中國在小提琴製造上,近年享有國際聲譽。廣州樂器廠陳錦農所制紅棉牌小提琴,1980年獲美國第4屆國際提琴製作比賽「音質金獎」;北京提琴廠戴宏祥所制小提琴,獲1983年於聯邦德國卡塞爾市舉行的斯波爾國際提琴製作比賽的「音質金獎」。

最早的現代意義上的小提琴大約產生於十六世紀中葉,那時的許多珍品現在還保存
在歐洲一些博物館內。小提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埃及樂器「里拉」(Lyre),
十五世紀,義大利人對其進行了改革,並用馬尾製成弓子拉奏,定名為Violin,即小提琴。
後又經過多年演變,小提琴的形成與製作才基本固定下來.

小提琴 (Violin) 是一個四條弦的弓弦樂器,是提琴家族中的主要和高音成員
(該族系中的其它成員是: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現代小提琴起源於
義大利的克瑞莫納,在1600-1750年間成為最大的小提琴製作中心。著名的有:
Amati, Stradivari,及 Guarneri;他們製造的樂器現今都是無價之寶。
小提琴的五度定弦為:G, D, A, E, 音域超過3 個半組,是所有管弦樂團必不可少的正規樂器。

巴洛克時期的德國偉大作曲家巴哈曾於1720年為小提琴創作了六首無伴奏作品:
三首奏鳴曲,三首古組曲,是小提琴獨奏曲的精華。今天請朋友們欣賞的是:
巴哈的《 E大調前奏曲》,選自其第三首無伴奏組曲,由20世紀傑出小提琴家
Itzhak Perlman 於1988年錄制。它使用的是Guarneri – Gesu 小提琴,製作於1740年。

關於小提琴的起源,史學家有許多不同說法,有說是起源於北非,有說是起源於印度,
也有說是起源於西歐等等。有這么一個傳說:5千年前斯里蘭卡有一位君主名叫瑞凡那,
他把圓柱形的木頭掏空製成了與我國二胡極為相似的樂器稱瑞凡那斯特隆(Ravanastron),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瑞凡那斯特隆隨著貿易往來而流傳四方,這便是小提琴的鼻祖了。
不過從有史料記載起,最早的小提琴是由一位住在義大利北部城鎮布里細亞(Brescia)名
叫達薩洛製成的(Gaspa ro da salo 1542-1609)。但在同一個時期,格里蒙那(Cremona)
城中的A.阿瑪蒂(AndreaAmatil520-1580),也製作了與現代小提琴更為相近似的小提琴。
從16世紀到18世紀,義大利的小提琴製造業隨著音樂藝術的空前繁榮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出現了G.P瑪基尼、N.阿瑪蒂、A.斯特拉第瓦利和C.爪內利四位傑出名匠。18世紀以後,
世界各國的小提琴製造業都是仿照義大利這些小提琴製作者的琴型和尺寸來製作小提琴的。
近百年來,小提琴的結構也沒什麼大的改變,從這個意義上講,義大利是小提琴的故鄉。
而瑪基尼、阿瑪蒂、斯特拉第瓦利、爪內利當年所製作的小提琴,現今已成了稀世珍寶、曠世傑作。

2. 小提琴在中國 ~ 陳剛《苗嶺的早晨》

西洋小提琴傳入中國是在清朝末年(約1920年代)。民國初,學堂音樂教育興起,
人們對外國音樂發生興趣。從1920年代開始,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師先後到中國演出,
鼓舞了許多熱愛音樂的青年學習小提琴,並隨之在北京,上海,廣州,福建等地創立
了音樂專科;許多高水平的小提琴家來華工作,同時也培養了眾\多中國自己的教師和
演奏家,如:馬思聰,劉天華,冼星海和黎國荃等。從這一時期開始,也陸續出版和
翻譯了不少《小提琴演奏法》,並有作曲家創作出許多經典的中國小提琴曲,像是
《梁祝》和《苗嶺的早晨》等,都是由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陳剛先生所作。

從1980年代開始,一批中國自己培養的青年小提琴家分別在眾\多的國際大賽中獲獎,
胡坤既是其中第一位。他曾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師從林耀基教授,並獲得芬蘭西貝柳斯國
際小提琴比賽的第五名好成績。請欣賞他1999年演奏的《苗嶺的早晨》,由陳剛根據苗族
口笛獨奏編曲。胡坤現在任教於英國梅紐因音樂學校和皇家音樂學院,他使用的是一把製作於1734年的小提琴。

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里的鼎鼎大名,對於愛樂者尤其是小提琴樂迷來說無疑是如雷貫耳的了,但是你知道他們之間的區別嗎?這兩大名琴,既有共性,也各有個性。悅耳宏亮的滋潤音色,這自然是他們的共性;相對而言,斯特拉迪瓦里較為溫暖,委婉流利的音色有時似管樂器般清純亮麗,有時又恍若天鵝絨般溫馨柔媚。如果將斯特拉迪瓦里比作內秀的窈窕淑女,那麼瓜奈里就該是高亢激昂的義大利男高音,這就是他們各自的個性了。
斯特拉迪瓦里最適合不以外表的炫技、音色見長的內在型演奏,能夠充分體現作品和演奏家的高貴宏偉的風格、深邃的意境。據說約阿幸姆、布希、庫貝里克、薩拉薩蒂以及埃爾曼、梅紐因、米爾斯坦、莫里尼、大衛.奧依斯特拉赫等大師都喜歡用斯特拉迪瓦里琴。
瓜奈里的演奏者必須天生具備熱情奔放的幻想氣質和精湛卓越的表演技巧,運用大幅度的揉弦,使音色洪亮、潤美,由此創造出一種強烈的外表刺激與華麗浪漫的激情效果。當然這樣的演奏難度系數極大,真正能達到爐火純青的大師不多,屈指數來,為首的當然是大名鼎鼎的炫技派大師帕格尼尼,以及海菲茲、維厄當、紹爾、維尼亞夫斯基、伊薩伊和斯特恩、阿卡多等等。克萊斯勒雖然自稱是個「瓜奈里族」,然而行家們認為他是少數幾位兩種風格都能運用自如的大師之一。
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里及其它們的主人雖然有著如此的不同,但這是需要相當的欣賞水平和一定素質的器材才能區別的,愚如我這般非「金耳朵」的菜鳥,縱有最好的器材,恐怕也是以難正確辨認兩種名器的神妙的。就小提琴的確切起源時間而言,時至今日仍然還是一個未解之謎,但據推測大約是在16世紀的初葉。
早期的小提琴製作工藝都是家族式祖傳的,因此較為原始也無一個標準的定製,直到了尼科羅.阿瑪蒂(1596-1684年)的出現才真正確立了其標準的構造與形制。尼科羅•阿瑪蒂是17世紀義大利克雷蒙那小提琴製作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在繼承了家傳的精良製作工藝之後,對提琴的音色、造型、結構以及各個方面都進行了大膽的改革,由其製作的小提琴突出特點是具有一種飽滿、圓潤和頗為接近人聲歌唱的豐富音色。
尼科羅•阿瑪蒂不僅是一位傑出的小提琴製作大師同時也還是一位卓越的教師,在他的精心教導下兩位晚生脫穎而出,他們繼承發揚和光大了克雷蒙那學派的優良傳統並且使之成為不朽,他們便是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里(1644-1737年)和代•吉蘇•瓜奈里(1698-1744年)。
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里是舉世公認的一位最偉大的提琴製作家,他在繼承其老師的優良傳統的同時還把提琴製作藝術推向了一個更高的高峰,以至在他去世後至今的200多年裡仍無人能夠超越其上。斯特拉迪瓦里曾從阿瑪蒂學習過很長的一段時間,是他最好的學生之一。斯特拉迪瓦里在製作中所追求的創作風格是提琴要具有更寬泛的藝術表現力,更強的力度和更大的音量。在斯特拉迪瓦里的精心製作下,他的提琴不僅有著天鵝絨般甜美的音色,而且還具有濃郁、純熟與渾厚的低音,穿透力很強

⑼ 我國商、西周、春秋和秦漢時的工藝美術各有哪些代表性品類

★冶鐵業
我國是世界上最 早 掌握冶鐵的國家之一,利用 風 力鼓風冶鐵比歐洲早一千多年
1、春秋戰國:鑄鐵柔化處理技術比歐洲早兩千年以上。
2、西漢:規模大,用煤作燃料;發明了淬火技術,鑄鐵技術傳導西域。
3、東漢:杜詩發明「水排」,利用水利鼓風。低溫煉鋼技術發明推廣。

二、★青銅鑄造業的發展
1.夏商周:三代被稱為「 青銅 時代」; 商周是青銅時代的 鼎盛 時期
2.商朝青銅器由官府壟斷,生產規模大,作坊集中在王都,產品供國王和貴族使用
3.西周:青銅器產品趨向 生活化 化,日用器具數量大.
4.春秋戰國時期:蓮鶴方壺是春秋中期的珍貴名器;戰國青銅器出現 金銀錯 新技術;

三、★紡織業------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絲織品的國家。
1.商周:已出現斜紋提花織物和刺綉。
2.春秋戰國:的紡織品纖維相當細密。
3.兩漢:能織出錦、綉、羅、紗等許多種的絲綢。
西漢的長安、臨淄擁有全國最重要的官營紡織業。
東漢時桑麻種植擴大,絲、麻織業發展迅速。

四、★陶瓷業概況
1.原始社會:半坡人製造的陶器,稱為彩陶。中晚期有了新品種黑陶和白陶;
2.商和西周遺址里出現了原始瓷器,這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一次飛躍。
3.秦:兵馬俑是制陶與雕塑結合的藝術化

五、★造紙業:
1.西漢:前期已有了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
2.魏晉南北朝:紙張質量提高,逐漸取代簡族,成為最主要的書寫工具。

⑽ 20斤名器重嗎

20斤,1kg=2斤,也就是20斤=10kg,一瓶正常礦泉水500ml,也就是0.5kg,10kg也就是20瓶小瓶正常礦泉水,我覺得是挺重的,關鍵看個人吧,也可能有人認為不是很重。
名器,漢語詞彙,拼音為míng qì,意思是名號與車服儀制,名貴的器物。亦特指鍾鼎,猶大器。喻國家的棟梁。新的互聯網用語。出自《左傳·成公二年》。名號與車服儀制,名貴的器物。亦特指鍾鼎,猶大器。喻國家的棟梁。新的互聯網用語。
一些名器名字:

軒轅劍:黃帝所鑄,首山之銅,天文古字,《黃帝東行紀》雲:帝崩葬喬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劍在焉,一旦亦失去,一名畫影。
騰空劍:顓頊所有,《拾遺記》曰:顓頊高陽氏有此劍,若四方有兵,此劍飛赴,指其方則克。在匣中常如龍吟虎嘯。
禹劍:夏禹所鑄,腹上刻二十八宿,面紋日月星辰,背記山川,藏之會稽山。
啟劍:夏王啟鑄,銅,三尺九寸,後藏之秦望山。
太康劍:夏王太康鑄,銅,三尺二寸,太康在位二十九年辛卯三日鑄。夾劍:夏王孔甲鑄,牛首山之鐵,銘曰夾,四尺一寸,《書》雲: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甲辰鑄一銘曰夾。
定光:殷太甲鑄,文(通紋)曰定光,古文篆書,二尺,《書》雲: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甲子鑄一劍曰定光。
照膽:殷武丁鑄,銘曰照膽,古文篆書,三尺,《書》雲: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戊午鑄一劍曰照膽。含光、承景、脊練:出於殷代。《列子》曰:衛周孔其得殷之寶劍,童子服之卻三軍之眾,一曰含光,二曰承景,三曰脊練。
鎮岳尚方劍:周昭王鑄,銘曰鎮岳尚方,古文篆書,五尺,《書》雲: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壬年鑄五劍,各投五嶽,銘曰鎮岳尚方。

閱讀全文

與名器是哪年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申請商標的要多久 瀏覽:814
連雲港專利代理 瀏覽:613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瀏覽:452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850
紅寶石證書aigs 瀏覽:734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
供電方案有效期 瀏覽:684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