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發明學第二階段

創造發明學第二階段

發布時間:2022-07-02 04:32:10

『壹』 triz理論認為創造發明可以分幾個等級

RIZ理論將發明創造分為以下5個等級:

第1級:多數為參數優化類的小型發明,一般為通常的設計或對已有系統的簡單改進。

第2級:通過解決一個技術矛盾對已有系統進行少量改進。這一類問題的解決主要採用行業內已有的理論、知識和經驗。

第3級:對已有系統的根本性進行改進。這一類問題的解決主要採用本行業以外的已有方法和知識,設計過程中要解決矛盾。

第4級:採用全新的原理完成對已有系統基本功能的創新。這一類問題的解決主要是從科學的角度而不是從工程的角度出發,充分控制和利用科學知識、科學原理實現新的發明創造。

第5級:罕見的科學原理導致一種新系統的發明、發現。這一類問題的解決主要是依據自然規律的新發現或科學的新發現。



(1)創造發明學第二階段擴展閱讀

1888年,達爾文曾給科學下過一個定義:「科學就是整理事實,從中發現規律,做出結論」。達爾文的定義指出了科學的內涵,即事實與規律。

科學要發現人所未知的事實,並以此為依據,實事求是,而不是脫離現實的純思維的空想。至於規律,則是客觀事物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聯系。

因此,科學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經過實踐檢驗和嚴密邏輯論證的,關於客觀世界各種事物的本質及運動規律的知識體系。

發明是應用自然規律解決技術領域中特有問題而提出創新性方案、措施的過程和成果。產品之所以被發明出來是為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發明可分為有用發明和無用發明。

發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製作的新工藝、新方法。機器設備、儀表裝備和各種消費用品以及有關製造工藝、生產流程和檢測控制方法的創新和改造,均屬於發明。

『貳』 創造性思維階段中的靈感期是哪個階段

創造性思維的過程

關於對創造性思維過程的研究,國內外曾提出一些不同的見解,下面介紹幾種有代表性的觀點或理論:

一華萊士的「四階段」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華萊士1926年出版了《思想的藝術》,他在該書中通過對許多創造發明家的自述經驗的研究,提出了創造性思維過程的四個階段——准備、醞釀、啟發和檢驗的有名理論。

1.准備階段

這是提出課題、搜集各種材料、進行思考的過程,也就是有意識地努力的時期。

要想從事創造活動,首先要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創造性思維就是圍繞這些問題展開的,而且,這些問題決定著思維的方向。因此,提出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成為這個階段的重要一環。

接著,思維者有意識地收集資料、挑選信息,或同時進行一些初步的反復試驗,認識課題的特點,通過反復思考和嘗試來努力解決問題。

2. 醞釀階段

假如直接的解決不能立即得到,醞釀階段隨即來臨。醞釀在其性質和持續時間上變化很大,它可能只需要幾分鍾,也可能要幾天、幾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在這個時期里,思維者不再蓄意解決問題,或者說已經暫時「放棄」了,在現象上看是有意識的努力一度中斷的時期。但在這個時期,據華萊士講「無意識的大腦活動」仍在繼續,即大腦的潛在意識仍在不知不覺地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著篩選和重組。

日本創造心理學家高橋浩曾在談到這一階段的特點時說:「創造性思維也和造酒一樣,需要有個醞釀期。在第一階段中,經有意識的努力而得到的東西大都是勉勉強強、比常識稍勝一籌的東西,不能有大作用。到了下一步的醞釀期,和釀造名酒一樣,新的思想方案才逐漸成熟起來。普通一般的人不能忍耐這個醞釀期,也沒想到有經歷這一個時期的必要,因而老是在第一階段里徘徊。」

3.啟發階段

這一階段又稱頓悟期或靈感期。這種「頓悟」,並不是本人有意識地努力得來的。它的出現,大都是在疲倦極了、一度休息之後,或者是正當轉而注意別的事情、完全忘神的時候。這種所謂「頓悟」,主要並不是由語言表達出來,而是通過視覺上的幻象表達出來的。這種頓悟一出現,就十分不同於別的許多經驗,它是突然的、完整的、強烈的,以致會脫口喊出:「是這樣的」,「哈!沒錯兒!」華萊士把這種經驗稱為「尤瑞卡經驗」。如阿基米德終於尋到了希臘王向他提出的檢驗王冠含金量問題的解答時,從浴盆里跳出來,狂喜地在大街上邊跑邊喊,向世界大聲宣告:「我已經找到它了!我已經找到它了!」

4.檢驗階段

並非所有的問題解決都會以這種突然的強烈的經驗而告終,這種經驗也可能是和問題的錯誤解決伴隨產生。所以,這種靈感的成果還必須經歷一個仔細琢磨、具體加工和驗證的過程。這是對整個創造過程的反思,以使創造成果建立在科學的理論基礎之上,並物化為能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的形式。這一階段,又是在意識的支配下進行的。

二劉奎林的「序列鏈」理論

劉奎林是目前我國系統研究靈感思維的一位學者,他在華萊士,「四階段」,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就創造性思維中的靈感思維的過程進行了研究,提出了「誘發靈感的機制序列鏈」理論。他認為這個序列鏈由五道程序組成,即「境域——啟迪——躍遷——頓悟——驗證」。

境域,即指那種足可誘發靈感迸發的充分且必要的境界。以文學創作為例,這種境域如托爾斯泰所認為的,創造者入境後表現出來的那種潛思維與顯思維隨意交融,思意馳騁,神與物游的「忘我」境域,正是「創作的最高境界」 。啟迪,就是指機遇誘發靈感的偶然性信息。創造者的靈感蘊育一經達到了飽和程度,只要有某一相關信息偶然啟迪,傾刻間就可豁然開朗。躍遷,即指靈感發生時的那種非邏輯質變方式,經過顯意識與潛意識的交互作用,潛意識即進入一種跨躍推理程序的、非連續的質變過程。潛意識的信息加工過程,一般說, 人們無法意識到在形態上或在能量上的中間循序過渡環
節,它是靈感思維的一種高級質變方式。頓悟,即指靈感在潛意識蘊育成熟後,同顯意識溝通時的瞬間表現。驗證,即指對靈感思維結果的真偽進行科學的分析和鑒定。以上五個程序,彼此間緊密聯系,互相制約,從而形成一個以顯意識去調動潛意識,誘發靈感發生的有機系統。

劉奎林的「序列鏈」理論,為我們說明了靈感思維的全過程所需經歷的五個階段。靈感思維雖然與創造性思維不是同一概念,但靈感思維在創造性思維中占重要地位。我們從華萊士的,「四階段」理論中可以看到,其「醞釀」「啟發」的過程,著重指的也是靈感思維的過程。劉奎林的「序列鏈」理論,則著重說明的是靈感思維的全過程。我們將二者結合起來理解,就會對創造性思維的過程有一個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

三吉爾福特的「發散一輻合」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在對創造性思維的研究中,提出了發散思維(divergent thinking)和輻合思維(convergent thinking)的區分。吉爾福特認為,發散思維「是從給定的信息中產生信息,其著重點是從同一的來源中產生各種各樣的為數眾多的輸出,很可能會發生轉換作用。」 吉爾福特提出的發散能力測驗要求不止一個正確的答案,其評分的主要依據是反應的新穎和多樣。例如,要求受試者提出一塊磚的多種用途或給一個短篇故事想標題。輻合思維是依據給定的零散信息得出一個有效的或合理的答案或結論。具體說,輻合思維是在發散思維所提供的大量事實基礎上,經過分析和比較從中提出一個可能正確的答案或結論,然後經過檢驗、修改、再檢驗,甚至被推翻,再在此基礎上集中,提出一個最佳的、有效的答案或結論。例如,就一篇短故事給受試者提供好幾個題目,要求受試者從中選擇出一個最佳的標題來。

在一個完整的思gWt*動中,發散思維和輻合思維是互為前提、交互進行的。一般而論,面對一個課題或解決一個問題,思維者總是先千方百計調集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而每一個知識經驗者是以往輻合思維的產物。我們說解決問題須以知識經驗為前提,也就是須以輻合思維為前提。調集有關知識經驗的過程,就是發散思維的過程,即通過聯想和回憶,盡可能多地從不同角度尋求可能解決問題的假設、途徑和方案。這是一個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盡量爭取一題多解的過程。經過這樣多角度地、靈活地、細致地思考,便最大可能地獲得了解決問題的假設或途徑,而這各種各樣的假設或途徑中即包含著在相對意義上最佳的、富有創造性的結果。當思維達到一定的發散程度後,便需要及時改變思維策略,由發散思維過渡到輻合思維。這是一個由多到一或眾中挑一的聚合過程,它需要對所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反復地分析、比較、加工、整理,最終求得一個最佳的解決方案或途徑。

由此可見,作為一個完整的創造性思維過程,既離不開發散思維,也離不開輻合思維,而且呈現出一種二者相互促進、相互轉化、交互推進的思維程序,即「輻合思維→發散思維→輻合思維」的程序。無論科學創造或文藝創作,都是在經歷這樣一個思維行程之後才獲得創造性成果的。

從以上介紹的三種理論可以看出,華萊士和劉奎林的過程論主要是從認知的心理上揭示了包括顯意識和潛意識在內的創造性思維的全過程,不過劉奎林是著重於靈感思維;而吉爾福特的過程論則是從「發散」和「輻合」這兩種在顯意識進行中所運用的重要方式上說明了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可見,他們是從不同的角度為我們從不同的側面來揭示創造性思維的過程的。

『叄』 四大發明的幾個階段

四大發明
指南針

在發明指南針之前人類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會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像的後果,是中國人發明了指南針,使人類航行有了方向。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

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了解。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經過多方的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可以實用的指南針。

指南針的始祖——司南

指南針的始祖大約出現在戰國時期。它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樣子象一把湯勺,圓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盤」上並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轉。當它靜止的時候,勺柄就會指向南方。古人稱它為「司南」,當時的著作《韓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穀子》中記載了司南的應用,鄭國人采玉時就帶了司南以確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時代,人們已經能夠將硬度5度至7度的軟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種形狀的器具,因此也能將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製成司南。東漢時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論衡》中對司南的形狀和用法做了明確的記錄。司南是用整塊天然磁石經過琢磨製成勺型,勺柄指南極,並使整個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於光滑的地盤之中,地盤外方內圓,四周刻有干支四維,合成二十四向。這樣的設計是古人認真觀察了許多自然界有關磁的現象,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和經驗,經過長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現是人們對磁體指極性認識的實際應用。 但司南也有許多缺陷,天然磁體不易找到,在加工時容易因打擊、受熱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較弱,而且它與地盤接觸處要非常光滑,否則會因轉動摩擦阻力過大,而難於旋轉,無法達到預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體積和重量,攜帶很不方便,這可能是司南長期未得到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銅盤和天然磁體製成的磁勺組成,青銅盤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於盤中心圓面上,靜止時,勺尾指向為南。

指南針的發明

古代民間常用薄鐵葉剪裁成魚形,魚的腹部略下凹,像一隻小船,磁化後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當時以此做為一種游戲。東晉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這種「指南魚」。
北宋時,曾公亮在《武經總要》載有製作和使用指南魚的的方法:「用薄鐵葉剪裁,長二寸,闊五分,首尾銳如魚型,置炭火中燒之,侯通赤,以鐵鈐鈐魚首出火,以尾正對子位,蘸水盆中,沒尾數分則止,以密器收之。用時,置水碗於無風處平放,魚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這是一種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場使鐵片磁化。即把燒紅的鐵片放置在子午線的方向上。燒紅的鐵片內部分子處於比較活動的狀態,使鐵分子順著地球磁場方向排列,達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這種排列較快地固定下來,而魚尾略向下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發明,對指南針的應用和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學和地磁學的發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到另一種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針鋒,則能指南。」按沈括的說法,當時的技術人員用磁石去摩擦縫衣針,就能使針帶上磁性。從現在的觀點來看,這是一種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場作用,使鋼針內部磁疇的排列趨於某一方向,從而使鋼針顯示出磁性的方法。這種方法比地磁法簡單,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發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為有實用價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現,創造了條件。
沈括還在《夢溪筆談》的補筆談中談到了摩擦法磁化時產生的各種現象:「以磁石摩針鋒,則銳處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應有異,未深考耳。」這是說,用磁石去摩擦縫衣針後,針鋒有時指南,也有時指北。從現在的觀點來看,磁石都有N和S兩個極,磁化時縫衣針針鋒的方位不同,則磁化後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並不知道這個道理,他真實的記錄了這個現象並坦白承認自己沒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後人能進一步探討。

關於磁針的裝置方法,沈括介紹了四種方法:
1.水浮法——將磁針上穿幾根燈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將磁針擱在碗口邊緣,磁針可以旋轉,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針擱在手指甲上面由於指甲面光滑,磁針可以旋轉自如,指示方向。
4.縷懸法——在磁針中部塗一些蠟,粘一根蠶絲,掛在沒有風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還對四種方法做了比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點,水面容易晃動影響測量結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於摩擦力小,轉動很靈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較推重的是縷懸法,他認為這是比較理想而又切實可行的方法。事實上沈括指出的四種方法已經歸納了迄今為止指南針裝置的兩大體系——水針和旱針。

《夢溪筆談》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關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著作,書中談到磁學和指南針的一些問題。
南宋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介紹了另一類指南魚和指南龜的製作方法。這種指南魚與《武經總要》一書記載的不一樣,是用木頭刻成魚形,有手指那麼大,木魚腹中置入一塊天然磁鐵,磁鐵的S極指向魚頭,用蠟封好後,從魚口插入一根針,就成為指南魚。將其浮於水面,魚頭指南,這也是水針的一類。
指南龜是當時流行的一種新裝置,將一塊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龜的腹內,在木龜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對准並放置在直立於木板上的頂端尖滑的竹釘上,這樣木龜就被放置在一個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轉的支點上了。由於支點處摩擦力很小,木龜可以自由轉動指南。當時它並沒有用於航海指向,而用於幻術。但是這就是後來出現的旱羅盤的先聲。
指南龜發明年代不晚於1325年。木塊刻成龜型,龜腹部中心嵌以磁體,木龜安放在尖狀立拄上,靜止時首尾分指南北。

羅盤定位

要確定方向除了指南針之外,還需要有方位盤相配合。最初使用指南針時,可能沒有固定的方位盤,隨著測方位的需要,出現了磁針和方位盤一體的羅盤。羅盤有堪輿用的羅經盤和水羅盤、旱羅盤。
方位盤仍是二十四向,但是盤式已經由方形演變成圓形。這樣一來只要看一看磁針在方位盤上的位置,就能斷定出方位來。南宋時,曾三異在《因話錄》中記載了有關這方面的文獻:「地螺或有子午正針,或用子午丙壬間縫針。」這是有關羅經盤最早的文獻記載。文獻中所說的「地螺」,就是地羅,也就是羅經盤。文獻中已經把磁偏角的知識應用到羅盤上。這種羅盤不僅有子午針(確定地磁場南北極方向的磁針),還有子午丙壬間縫針(用日影確定的地理南北極方向)這兩個方向之間的夾角,就是磁偏角。
盤面周圍刻二十四方位,內中盛水,磁針橫穿燈草,浮於水面。
現在人們已經知道,地球的兩個磁極和地理的南北極只是接近,並不重合。磁針指向的是地球磁極而不是地理的南北極,這樣磁針指的就不是正南、正北方向而略有偏差,這個角度就叫磁偏角。又因為地球近似球形,所以磁針指向磁極時必向下傾斜,和水平方向有一個夾角,這個夾角稱為磁傾角。不同地點的磁偏角和磁傾角都不相同。成書於北宋的《武經總要》在談到用地磁法製造指南針時,就注意利用了磁傾角。沈括在《夢溪筆談》談到指南針不全指南,常微偏東。指出了磁偏角的存在。磁偏角和磁傾角的發現使指南針的指向更加准確。

磁性質的應用

指南針一經發明很快就被應用到軍事、生產、日常生活、地形測量等方面,特別是航海上。指南針在航海上的應用有一個逐漸發展過程。成書年代略晚於《夢溪筆談》的《萍洲可談》中記有:「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針的記載。文中指出,當時只在日月星辰見不到的時候才使用指南針,可見指南針剛開始使用時,使用還不熟練。二十幾年後,許兢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也有類似的記載:「惟視星斗前邁,若晦冥則用指南浮針,以揆南北。」到了元代,指南針一躍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儀器了。不論晝夜晴陰都用指南針導航了。而且還編制出使用羅盤導航,在不同航行地點指南針針位的連線圖,叫做「針路」。船行到某處,採用何針位方向,一路航線都一一標識明白,作為航行的依據。

指南針的發明是古代先民對磁現象的觀察和研究的結果。古代先民對磁現象的觀察和研究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了磁的性質,並試圖更多地應用這些性質。傳說秦始皇修建阿房宮時,有一宮門是用磁鐵製造的。如果刺客帶劍而過,立刻會被吸住,被衛兵當場捕獲。這樣的故事還很多,《晉書.馬隆傳》記載馬隆率兵西進甘、陝一帶,在敵人必經的狹窄道路兩旁,堆放磁石。穿著鐵甲的敵兵路過時,被牢牢吸住,不能動彈了。馬隆的士兵穿犀甲,磁石對他們沒有什麼作用,可自由行動。敵人以為神兵,不戰而退。東漢的《異物志》記載了在南海諸島周圍有一些暗礁淺灘含有磁石,磁石經常把「以鐵葉錮之」的船吸住,使其難以脫身。
魏晉南北朝時,我國先民對磁石的性質已有了很多認識。就連當時的詩人曹植在矯志詩中也用了「磁石引鐵,於金不連。」的句子。可見他也了解磁石的性質。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提出了磁力測量的方法,他指出:優良磁石出產在南方,磁性很強,能吸引三、四根鐵針,使幾根針首尾相連掛在磁石上。磁性更強的磁石,能吸引十多根鐵針,甚至能吸住一、二斤刀器。陶弘景不僅提出了磁性有強弱之分,而且指出了測量方法。這可能是世界上有關磁力測量的最早記載。
我國先民對磁石的性質的研究和認識是指南針發明和發展的基礎。
中國在北宋時期就發明了人工磁化的兩種方法:一種是沈括所說的用天然磁石摩擦鋼針的方法,另一種是利用地球磁場的作用使鋼鐵磁化。

人們把經過磁化的鋼針,穿過幾根燈草,放在一個乘滿水的碗里,它就能浮在水上為航船指明方向,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用來指示方向的儀器--指南針。而許多動物已經在我們之前就學會了利用地球磁場來辨別方向。

火葯

火葯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因為是用硝石、硫黃和木炭這三種物質混和製成的,而當時人們都把這三種東西作為治病的葯物,所以取名「火葯」,意思是「著火的葯」。

自秦漢以後,煉丹家用硫黃、硝石等物煉丹,從偶然發生爆炸的現象中得到啟示,再經過多次實踐,找到了火葯的配方。三國時有個聰明的技師馬鈞,用紙包火葯的方法做出了娛樂用的「爆仗」,開創了火葯應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葯開始應用到軍事上。人們利用拋射石頭的拋石機,把火葯包點著以後,拋射出去,燒傷敵人,這是最原始的火炮。後來人們將球狀火葯包紮在箭桿頭附近,點著引線以以後,用弓箭將火葯射出去燒傷敵人。還有把火葯、毒葯,再加上一些瀝清、桐油等,搗在一起做成毒球,點著以後,用弓箭射出,殺傷敵人是後來的「萬人敵」。到了宋朝,人們將火葯裝填在竹筒里,火葯背後扎有細小的「定向棒」,點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葯迅速燃燒,產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飛向敵陣爆炸,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火葯火箭。以後又發明了火槍和槍,這些都是用竹管製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代槍炮的老祖宗。

造紙術

造紙技術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出貢獻之一。

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簡牘都很笨重,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外出講學,帶的書簡就裝了五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西漢時在宮廷貴族中又用縑帛或綿紙寫字。縑是細絹、帛是絲織品的總稱吏一方縑帛上寫字時,便於書寫,不但比簡牘寫得多,而且還可以在上面作畫,但是價格昂貴,只能供少數王宮貴族使用。公元前2世紀西漢初期已經有了紙。

發明人

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發明了用樹皮、破魚網、破布、麻頭等作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才使紙成為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

造紙術在7世紀經朝鮮傳到日本。8世紀中葉傳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到12世紀,歐洲才仿效中國的方法開始設廠造紙。

發明地點
洛陽

印刷術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塊塊木板上雕刻成凸出來的反寫字,然後再上墨,印到紙上。每印一種新書,木板就得從頭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錯,又要重新刻起,勞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畢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間,用質細且帶有粘性的膠泥,做成一個個四方形的長柱體,在上面刻上反寫的單字,一個字一個印,放在土窯里用火燒硬,形成活字。然後按文章內容,將字依順序排好,放在一個個鐵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熱壓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結束後把活字取下,下次還可再用。

這種印刷方法雖然原始簡單,卻與現代鉛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後來,元代著名農學家與機械學家王楨發明了木活字,並創造出比較簡捷的適於漢字復雜特點的轉盤排字方法,後來又發明了金屬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進。唐代的雕刻印本傳到日本,8世紀後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羅尼經》o以後又傳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一帶和東歐。15世紀,德國人學會了用合金鑄宇,從此畢升首創的活字印刷在歐洲各地推廣開來。

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了解。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經過多方的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可以實用的指南針。

『肆』 設計發明創造三者之間的關系

設計,是發明創造過程的第一階段;
所謂發明,是指運用有關的科學理論知識或借鑒有回關科學技術原理,首答創前所未有的事物和方法,來有效地解決某一實際需要。
所謂創造,是指提供新穎的、獨特的,具有社會意義的產物的活動。創即花樣翻新,造即從無到有。創造出來的東西必須從未見過,同時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價值。因此科學上的發現,技術上的發明,文學藝術上的創作,都是創造性的活動。
發明創造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人類之所以能夠走出原始的洞穴住進豪華的別墅;從脫下遮蓋的樹葉、獸皮到穿上華麗的盛服;從鑽木取火、刻槽為渡、刀耕火種到使用現代化的各種科學技術,哪一項成果不是發明創造的結晶?沒有發明創造就沒有人類的一切!

『伍』 創造發明學的什麼是創造

在這個定義中,創造的深度包括了所的層次等級。從對人類社會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偉大創造,到為一個國家,地區或部門所承認的傑出創造;從為社會所承認的創造,到只對創造者本人有意義的創造。
在這個定義中,創造的廣度包括了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從社會的文學、藝術、科技、管理到軍事、政治、教育、閑暇、儀表、健康。具體來說:寫出了一首詩,獲得了一項專利,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探索出一條自然規律是創造;找到一種更有效的工作方法,擺脫了孤立的境地,把住房布置得典雅別致,在朋友面前開一個無傷大雅的玩笑也是創造。

『陸』 英國心理學家華萊士把創造思維分為哪幾個階段

華萊士認為任何創造過程都包括准備階段、醞釀階段、明朗階段和驗證階段四個階段
准備階段是創造性思維活動過程的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是搜集信息,整理資料,作前期准備的階段。由於對要解決的問題,存在許多未知數,所以要搜集前人的知識經驗,來對問題形成新的認識。從而為創造活動的下一個階段做准備。如:愛迪生為了發明電燈,據說,光收集資料整理成的筆記就200多本,總計達四萬多頁。可見,任何發明創造都不是憑空杜撰,都是在日積月累,大量觀察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
醞釀階段
醞釀階段主要對前一階段所搜集的信息、資料進行消化和吸收,在此基礎上,找出問題的關鍵點,以便考慮解決這個問題的各種策略。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問題由於一時難以找到有效的答案,通常會把它們暫時擱置。但思維活動並沒有因此而停止,這些問題會無時無刻縈繞在頭腦中,甚至轉化為一種潛意識。在這個過程中,容易讓人產生狂熱的狀態,如「牛頓把手錶當成雞蛋煮」就是典型的鑽研問題狂熱者。所以,在這個階段,要注意有機結合思維的緊張與鬆弛,使其向更有利於問題解決的方向發展。
豁朗階段
豁朗階段,也即頓悟階段。經過前兩個階段的准備和醞釀,思維已達到一個相當成熟的階段,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常常會進入一種豁然開朗的狀態,這就是前面所講的靈感。如:耐克公司的創始人比爾·鮑爾曼,一天正在吃妻子做的威化餅,感覺特別舒服。於是,他被觸動了,如果把跑鞋製成威化餅的樣式,會有怎樣的效果呢?於是,他就拿著妻子做威化餅的特製鐵鍋到辦公室研究起來,之後,製成了第一雙鞋樣。這就是有名的耐克鞋的發明。
驗證階段
驗證階段又叫實施階段,主要是把通過前面三個階段形成的方法、策略,進行檢驗,以求得到更合理的方案。這是一個否定-肯定-否定的循環過程。通過不斷的實踐檢驗,從而得出最恰當的創造性思維過程。

『柒』 什麼是創造發明

創造發明的定義

定義之一:發明是人類改造自然的科學技術成果,是指創造出以前沒有的事物和方法。

定義之二:發明是對一種設計、新工藝、新產品、新方法的創造,這種創造可由一個發明者做出,也可由一個實驗組、實驗室或研究所做出。

定義之三:專利法所稱的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在當今世界上,發明定義流傳最廣的當推冠拉學說,其含義是"通過技術表現出來的人的精神的創造,是征服自然或利用自然力而產生的效果。"

『捌』 求創造發明學論文,謝了

創造發明學論文

認識和超越自我得重要性
摘要:各種看法之中,最重要的一項是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在所有的事情中,最具意義的也就是個人對自己所說的話。我們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窮無盡,然而能發揮多少,在於我們如何認識自我,戰勝自我。
關鍵字:克服,戰勝,自我,意念

一、克服人類最大的弱點
人類最大的弱點就是自貶,既廉價出賣自己,這種毛病以數不盡的方式顯示。例如,某君在報紙上看到一份他喜歡的工作,但是他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因為他想:「我的能力恐怕不足,何必自找麻煩!」
幾千年來,很多哲學家都忠告我們,要認識自己,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把他解釋為「僅認識你消極的一面,大部分的自我評估都包括太多的缺點、錯誤與無能。
認識自己的缺點是很好的,可惜此謀求改進。但如果僅認識自己的消極面,就會陷入混亂,是自己變的沒有什麼價值。要正確,全面地認識自己,決不要看輕自己。
遣詞造句就像一部攝影機,把你心理的意念活動投射出來,他所顯示的圖象決定你自己和別人對你的反應。
比如,你對一群人說:「很抱歉,我們失敗了。」他們會看到什麼畫面呢?他們真會看到「失敗」這個字所傳達的打擊、失望和憂傷。但如果你說:「我相信這個新計劃會成功。」他們就會振奮,准備再次嘗試。如果你說「這會花一大筆錢。」人們看到的是錢流出去回不來。反過來說:「我們作了很大的投資。」人們就會看到利潤滾滾而來,很令人開心的畫面。
使自己的意念產生積極效應的四種方法:
(一)用偉大、積極、愉快的語句來描述你的感受
當有人問你:「你今天覺得怎麼樣?」你若回答:「我很疲倦,別人就會覺得很糟糕。你要練習做到下面這一點,它很簡單,卻有無比的威力。當有人問:」你好嗎?「或:」你今天覺得怎麼樣?「你要回答:」好極了,謝謝你,你那?「在每一種時機說你很快樂,就會真的感到快樂,而且,這會使你更有分量,為你贏得更多的好朋友。
(二)用明朗、快活、有利的字眼來描述別人
當你跟別人談論第三者時,你要用建設性的語言來贊美他,比如,「他真是個很好的人。或他們告訴他做的很出色。絕對要小心避免說破壞性的話。因為第三者終究會知道你的評判,結果這種話會反過來打擊你。
用積極的話去鼓勵別人
只要有機會、就去稱贊別人。每個人都渴望被稱贊,所以每天都要特意對你的妻子或丈夫說出一些贊美的話。要注意並稱贊跟你一起工作的夥伴。真誠的贊美是成功的工具。要不斷使用。
要用積極的話對別人陳述你的計劃
當人們聽到類似「這是個好消息」我們遇到了絕佳的機會的話時,心中自然回升起希望,但是當他們聽到「不管我們喜不喜歡,我們都得做這工作時,他們的內心就會產生沉悶、厭煩的感覺,他們的行動反映也跟著受影響。所以,要讓人們看到成功的希望,才能贏得別人的支持。要建立城堡,不要挖掘墳墓,要看到未來的發展,不要只看到現狀。
二、你比想像中的要好
你知道自己的優點嗎?所謂的優點是任何你能運用的才幹、能力、技藝與人格特質,這些優點也就是你能有貢獻、能繼續成長的要素。但是,我們大家總覺得說自己的優點是不對的,是會顯得太不謙虛。
其實,自己在某些方面確實有優點卻去否定它這種做法既不符合人性,也表示不誠實。肯定自己的優點絕不是吹牛,相反地,這才是誠實的表現。
你有哪些優點?自己清楚嗎?你是不是知道自己所有的優點?你能不能說出這些優點?通常,大家不願意談自己的優點,總覺得說自己的優點顯的太不謙虛,總覺得說自己的優點是件不對的事情。在別人問起他們時,他們會說:「我不知道,不過我想我是有些優點的。,可是在別人問起他們有什麼缺點時,到是羅列出一大堆。大多數人都被教會了一個觀念:講自己的優點是不對的,講缺點是絕對應該的。
希望您能真正清楚自己有那些優點,因為要成功就一定要好好地利用你的優點。
舉個例子來講,要是有人說你菜燒的好,也許你會說:「哪裡哪裡,其實燒的不好。」或者說「這也算不上什麼特殊才能。可是菜燒的好,絕對是特殊的才能。假如,有人告訴你:」你在電話里很會說話。「你也許會說使用電話談話很容易,。然而你要知道,有很多人覺得用電話談話非常困難,因此這實在是值得驕傲的優點。
當然,發現自己的優點並不容易。小時侯,心理學家施微博士就非常嫉妒表妹。他回憶道:『我這表妹會彈鋼琴,會畫畫,而從來沒有人說我有什麼才能或優點。所以我對他的成就非常嫉妒。長大後我發現自己能跳舞,話說的好,和別人也相處的來。我與我的才能,到後來,我開始能賞識他的藝術修養,因為我發現了自己的優點。所以能夠不帶嫉妒覺得情緒,因此,發現自己的優點有利於你發揮潛能,那麼怎樣挖掘優點那?
我認為,要想清楚你的優點,你首先必須重視自己,要塑造自己對自己的好印象。請你在這個表格上列出五件幫助你成長的經驗棗你可以列出事件的本身或者舉出提供你經驗的人。

『玖』 科學家創造發明的過程,多寫幾個啊,唉幫幫忙,

拉鏈:
1893年,美國芝加哥一名叫賈德森的工程師,把一些帶有顆粒狀的元件附在布條上,讓它成比例的連接成一個開合的滑動件,並具有一種嚙合能力,他因此獲得了「滑動鎖鏈裝置」的第一項專利。
然而,早期的鎖鏈裝置並不能使人安之若素,它總是容易在不適當的時間和場合松開,使人尷尬。後來瑞典工程師桑巴克於1913年對初期粗糙的拉鏈進行了改造,使它成了真正使人放心的日用品。他把金屬鎖齒附在一個靈活的軸上,每一個齒都是一個小型的鉤,能與挨在一起的另一條帶子上的一個小齒下面的孔眼相配,這樣,當滑動器滑動時鎖齒就會張開,逐漸拉開整條拉鏈。經過改進,這種拉鏈既能很輕巧地爆開,也能很順當地閉合,並且較為牢固。
現在全世界但在使用這種拉鏈。
肥皂:
有一次,埃及國王胡夫設宴招待賓客,由於來往的客人熙熙攘攘,廚房裡的東西堆放的太多,使人難於轉動身體,忙亂中的廚師一不留神把滿滿一盆油碰翻在地,闖了大禍。廚師們都趕忙幫他收拾場地,他們用手把沾有油脂的灰捧到廚房外扔掉,再來到水盆邊洗手,竟意外地發現這樣洗手既快又干凈。
他們叫來主人,也用炭灰搓手後再去洗,結果也令人感到滿意。有位監管報告國王說廚師把油灑了,應該治罪,當國王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後,不但沒有懲罰廚師,還吩咐下人照廚師的辦法作出沾有油脂的炭灰塊餅,放在洗漱處,供客人用。這樣,肥皂的雛形就產生了。
公元前600年,腓尼基人也開始利用一種類似的膏狀物來洗東西。到公元前70年,羅馬帝國學者普林尼第一次用羊油和草木灰製取塊狀肥皂取得成功,從此羅馬開始使用起肥皂來。
保溫瓶:

『拾』 第一創造性和第二創造性分別指什麼

創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故也稱為創回造力。新答奇獨特意味著能別出心裁地做出前人未曾做過的事,有社會價值意味著創造的結果或產品具有實用價值或學術價值、道德價值、審美價值等。創造性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發明,二是發現。創造性以創造性思維為核心,創造性思維又以發散思維為核心。
獨創性也稱原創性或初創性,是指一部作品經獨立創作產生而具有的非模仿性(非抄襲性)和差異性。一部作品只要不是對一部已有作品的完全的或實質的模仿,而是作者獨立構思的產物,在表現形式上與已有作品存在差異,就可以視為具有獨創性,從而視為一部新產生的作品,而不是已有作品的翻版。

閱讀全文

與創造發明學第二階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
公司間商標授權書模板 瀏覽:115
上海市醫患糾紛預防與調解辦法 瀏覽:970